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2024-04-15

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精选10篇)

篇1: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专门用途英语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与双语教学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探讨了ESP课程、高专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和双语教学的.脱节,及在高专实施双语教学的条件限制.提出了将ESP课程与双语课程衔接的设想.

作 者:郑秀艳 作者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经贸外语系,四川,成都,611731刊 名:商情・科学教育家英文刊名:SHANGQING年,卷(期):“”(2)分类号:H3关键词:高专ESP教学 双语教学 衔接 必要性

篇2: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ESP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衔接

由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暴露的一些现象入手,找出问题根源于传统的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教学.随着我国社会、科技及经济的发展,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学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结合ESP特点,说明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实现ESP和EGP教学的衔接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作 者:章雪苓 Zhang Xueling  作者单位:贵阳学院大外部,贵州,贵阳,550005 刊 名: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EDUCATIONAL INSTITUTE 年,卷(期): 24(5) 分类号:H319 关键词:普通英语教学   专门英语教学   复合型人才  

篇3: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比本科生短, 英语课程开设的时间相对也少, 部分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开设的时间又各不相同, 有的紧跟通用英语 (EGP) 课程之后, 开设在第三学期, EGP教学与双语教学之间没有任何的衔接。有的院校是双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 (ESP) 教学同时进行, 甚至是先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再开设ESP课程。这样的做法大大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如果在开展双语教学之前, 先开设ESP课程, 让学生在ESP课程学习的过渡和帮助下, 进入专业课程的双语学习, 其效果会有明显的改善。

1 EGP、ESP和双语教学的概念

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分为三类, 通用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简称EGP) 、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简称ESP) 以及双语教学。EGP教学以语言教学、语言讲解和技能训练为主, 主要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共核部分的教学, 侧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一般社会中的交际能力。

ESP是相对于EGP的一个概念, 指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 并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标和需求开设的英语课程,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某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 是属于语言共核以外的范畴。在高职院校中, 前者在一年级的两个学期开设, 后者紧跟其后开设一个学期。

双语教学 (Bilingual Teaching) 主要指的是用一门外语 (英语) 作为课堂用语进行除该外语学科外的某门专业课的教学。双语教学也是属于语言共核以外的范畴。双语教学是“学科教学”, 而非“语言教学”, 学科知识是第一位的, 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EGP教学、ESP教学和双语教学三者都是以英语为其核心语言, 三者之间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 既不能等同又不可互相取代。在EGP教学之后进行ESP教学, 然后再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 能够克服在EGP后直接进行双语教学的弊端, 因此, 将ESP教学作为EGP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是必要的、可行的。

2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2.1 学生方面

高职学生在EGP学习阶段, 虽然学习了一定的语法, 积累了一定的词汇, 但并没有过多地接触到ESP的词汇、表达方式和特殊文体, 对一些基本的专业英语现象还闻所未闻。在EGP学习之后, 直接接受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 大量的专业词汇、表达方式、特殊文体和语言特征让他们不知所措。主观上, 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一旦形成这样的心理状态, 学习的效果就无法保证。客观上, 从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的一无所知到要用英文去学习专业的课程, 给教学效果带来较大的影响。

2.2 教材方面

许多开展双语教学的院校采用原版英文教材, 少数学校甚至把是否拥有原版教材作为双语教学的标志。即使是选用国内优秀的双语教材, 由于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学科教学, 而不是语言教学, 因此, 对学生来说双语教材有一定的难度。在没有一定ESP词汇量、对ESP语言特点完全陌生的情况下, 教材无疑也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

2.3 师资方面

目前,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双语师资非常匮乏, 多数院校的双语教师是由英语教师或者是专业课教师担任。但情况往往是英语教师英语好, 但是专业知识不精;专业教师专业精通, 但是英语能力欠缺。这也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3 以ESP教学为过渡, 积极推进高校双语教学

以上所述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与ESP教学的开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要在EGP教学和双语教学之间, 以ESP教学作为过渡,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以上不利因素。

3.1 以ESP教学为过渡, 有利于建立学生双语学习的信心

在EGP学习之后, 开设相关的ESP课程的教学, 让学生先熟悉相关的专业词汇、特殊文体以及ESP语言特点,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 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焦虑与恐慌, 帮助其建立学习的信心。

3.2 以ESP教学为过渡, 有利于学生对双语教材的适应

ESP教材在介绍专业英语词汇、表达方式的同时兼顾了语言的训练, 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通常教材的难度并不大。学生在此阶段对ESP教材的使用和熟悉, 在EGP和双语教学间起到了很好的过渡, 有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全英文的双语教材, 更好地获取专业信息。

3.3 以ESP教学为过渡, 有利于双语师资的培养

双语师资的缺乏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双语教学的教师往往是要么英语好, 但是专业知识不精;要么专业精通, 但是英语能力欠缺。而ESP教师通常是英语教师, 为了能胜任ESP教学, 这类教师会有较强的动力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 由于所讲授的内容涉及专业知识, 这对教师的英语语言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促使教师在英语语言能力上提升自己。因此, 以ESP教学为过渡, 有助于培养双语师资的培养。

4 结论

EGP教学、ESP教学与双语教学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 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意义重大, 其中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最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ESP教学作为衔接EGP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有力地保证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最终实现双语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欧卫红.双语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55-61.

[2]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 (4) :79-83.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 2004 (2) :22-28.

[4]郑秀艳.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J].科学教育家, 2008 (2) :101.

[5]毕政.以ESP教学为过渡, 有效推进高校双语教学[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 (4) :158-161

[6]党军.论影响外语院校双语教学的因素[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4) :95-97.

[7]谭华容, 谭晓明.公共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现状和改革[J].赣南师范学院报, 2005 (5) :136-138.

篇4: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摘 要】Esp 课程正在各所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电子商务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Esp课程 英语基础教学 教学衔接

一、引言

当今社会,英语学习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获得良好教育的象征,而是与职业、学业和就业等各种需求联系起来,正是为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种学习需求,专门用途英语应运而生。在此趋势下,如何将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更好地与双语课程结合起来,成为时代的话题。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英语课程强调了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我们所使用的教程也是在针对此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的编写,但也显然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实际上很多学生在高中时就已经具备了英语四级水平,因此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我们只把目光盯着英语四六级考试上,我们的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把目光放远些,在顺应时代的背景下,积极改进我们的教学,充分发挥我们作为语言教师的特长,让学生在上双语课之前在语言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英语基础教学与ESP教学的衔接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就如何将英语基础教学与ESP教学衔接起来进行探讨:

1.教学大纲的衔接

在ESP教学背景下有许多大学在高年级都开设了专业英语这门课。而现行的文理科和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大学英语教学分成基础阶段和专业阅读阶段,大纲还附有词汇表、语法结构表、功能意念表和语言技能等。经历过高考的大学生,已经基本达到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的要求,在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专业英语阅读可以提到课堂上来,采取逐级递进的方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掌握专业词汇;二、掌握专业英语的句法特征;三、掌握专业英语的语篇特征。如此设置的原因是,词汇是理解的基础,积累词汇是个必需的过程,有了词汇的铺垫,并且,在基础英语教学中通过教师对句法特征和语篇特征的讲解,使得进一步掌握专业英语句法特征和甚至掌握专业英语的语篇特征水到渠成。

2.教学方法的衔接

现在的教学方法种类繁多,由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自然也不可以一概而论。从2007年制定的英语教学大纲来看,作为基础课程,我们对要求学生应该是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多采用积极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方法。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惯。而作为专业课程,出于对顺利衔接的考虑,建议任务型教学方法,一是学生们对这一教学方法比较熟悉,他们知道如何操作,如何合作到达共同学习的目的,二是可以有效地改变有些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失去积极性和害怕的心理。

3. 师资力量的衔接

在师资方面,本文不敢苟同有的学者提出的让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具备各专业的专业知识的建议。大学英语教学是面向各个专业的教学,我们不可能要求我们的老师对每个专业都像专业老师一样具备如此完备的专业知识,即使是在当前提倡我们的教师跨专业考博的背景下,我们也不可能涉猎所有的专业,并且这一做法也不经济。因此,本文建议大学英语教师应与专业老师进行沟通,将ESP课程分为科普知识阶段和专业知识阶段。

4 .教材选择的衔接

基础英语教学方面的教材选择众多,各个出版社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甚丰,如何选择专业英语教材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出于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的考虑,我们选择的教材不可以突然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可选择科普类的文章作为教材,这类教材不会显得过于唐突,又具有专业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知识。

5. 评估体制的衔接

基础英语教学的评估体制相对容易,因为有现行的四六级作为评估标准,而如何对并行的专业英语知识方面的评估是我们新的课题。本文认为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在专业英语方面,作为进行专业研究的工具,应该集中在对读、写、译方面的评估。

三、结束语

顺应时代的发展,使得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成为必然,因为大学英语教学是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铺垫,因此不容我们忽略对学生在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应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探索教学新路。同时,不论是哪一种教学模式都应让我们意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将一般学习策略与学科学习策略的结合,将是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胡晓萌.浅谈大学高年级 ESP 课程设计 [J]. 中国科技信息,2010(9).

篇5: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简称ESP) , 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与学科相关联的英语, 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 (Hutchinson and Waters1987) , 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学者Strevens提出了ESP的四个根本特点: (1) 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要; (2) 内容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及活动有关; (3) 重点应放在与那些特定的活动相适应的语言运用上; (4) 必须与EGP有鲜明的对照。与EGP相比, ESP是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的结合, 具有十分明显的实用性和职业特点。因此, 如今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大力提倡进行ESP教学。

二、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在实践中有不少学校采取语言与专业分离授课的方式, 专业教师用中文讲授专业知识, 而英语应用部分则由英语教师按照EGP的方式进行讲解。以这种形式出现的ESP教学很难做到与专业场景的吻合, 必须借助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保证教学目的的贯彻和教学内容的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创建的情境下, 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 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 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它将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三、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际发端于古老的“学以致用”及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学中做, 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则进一步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 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主动探索, 积极交流, 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灌输和获得,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四、任务型教学的现实依据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 学生在国内学了很多年的英语, 仍然是听不懂, 说不出来;而被送到国外后, 只需几个月就能较为熟练地掌握英语的日常用语。究其原因, 就是语境问题。学生在英语环境下, 为了尽快适应生活环境, 积极地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这种情况刚好符合了任务型教学的模式。任务型教学在ESP课程中的应用会给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 充分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一个好的任务可以将学习者置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互动, 从话题引入到交流互动到案例分析环环相扣, 让学生主动完成对语言知识的构建, 并在最自然无碍的情况下完成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外组织相关实践, 创设真实情境和设计真实任务, 增强学生对专门用途语言的语域、语体、专业知识、语言技能的感知和内化。学生能充分利用教师布置的任务, 主动参与课内外活动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积极思考, 学会与人沟通协作, 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任务型教学的优势

(一) 任务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ESP教学中, 根据ESP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自身的需求, 教师设置尽可能与学生将来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相似的学习情景和学习任务。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 学生面临的是一个需要去解决的“真实”的任务。而这种形象直观的“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启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应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任务, 完成新的语言知识的构建。

(二) 任务型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任务型教学中, 教师在设计情境和任务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在ESP教学过程中, 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词汇知识和语法, 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而是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加以引导, 解释和点评。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设计的任务认识语言, 运用语言, 发现问题, 找出规律, 最终掌握语言并将其应用于实践。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也成为一种满足需要、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的过程。

(三) 任务型教学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学生在完成老师设置的任务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了一系列认知和交际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不仅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 并且还会应用和锻炼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如感知, 分析, 总结, 创新, 协作等。这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从学生的角度说,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从教师的角度说,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EGP教学模式, 将其应用到ESP教学中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际语用交际能力, 为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 我国各行各业越来越青睐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 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方面的技术交流、谈判与合作的人才。然而, 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育一直是以通用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简称EGP) 为主, 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和语法, 学生学习的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但是这样的英语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单一型的人才。他们能读文章, 会做题;却开不了口, 听不懂, 无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要想将专业与英语相结合, 让学生在工作和专业方面熟练的使用英语, 则必须进行ESP教学。

篇6: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实践教学 必要性 存在问题

实践环节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外,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政治觉悟。高校思政课有实践教学环节,这一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职业道德素养等有较大的推动作用。高校思政课教改已经实施多年,但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很多高校虽然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将从几个教学实例论述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再谈谈开展实践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社会实践,是学生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实际,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服务社会、增长才干、形成正確的社会认知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先探讨一个课内实践活动的实例。在大一的学生中,我们思政部曾经探索性的在课堂上开展过一个5分钟的实践活动。这个课内实践活动名叫一周新闻热点播报,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大概6-8人一个小组,每周由一个小组轮替进行。他们搜集资料通过筛选、编辑然后制作整合,最后以一个大概时长5分钟的powerpoint的形式由该小组的新闻播报员在课堂上进行播报。该实践活动开展后,首先引导学生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养成了关注时事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引用的时事实例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该项课内实践活动是以一个小组的小团队的方式进行,同学们在完成该项实践活动的时候要求每一个组员都要参与其中,发扬团队互相沟通、互相协作、整合资源的作用,这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讲,也是提升其综合能力的一个途径。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大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的一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的第一节是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在这个内容中,我布置了一个课外实践的题目:随手拍校园中的文明现象和不文明现象。要求同学们同样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一实践任务,通过拍照或者录视频然后制作成PPT或者视频的方式去曝光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和表扬校园中的文明现象。这一实践活动为期3周,同学们完成的时间很充分,最后活动进行得也非常成功,这从同学们的发言和表现可以得到印证。有的同学说:“通过随手拍去记录了校园中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通过亲眼所见,我们觉得不文明行为很丑陋,文明行为体现了大学生的高素质,我们要做有文明举止的高素质大学生。”也有同学说:“老师布置了这个活动,我为了避免成为被曝光的对象,开始十分注意自己的举动,尽量做一个文明有素质的大学生。”而我观察到这一实践活动进行后,同学们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几乎杜绝了,每次上完课都会主动带走课室的垃圾,问候和打招呼都能听到他们用礼貌用语来进行。这一实践活动结合书本的理论,对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素质起到了最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对学生学习专业课有辅助的作用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我布置了一个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任务:结合同学们的本专业来谈谈创新的重要性,你们专业对应的行业有哪些创新实例?这个实践活动要求同学们搜集资料去完成布置的实践主题,然后通过PPT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呈现。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搜集资料更深刻的了解了创新的重要性,在同学们展示的PPT中有以下内容:未来中国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必须要进行创新,拥有自己的民族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他们的PPT也列举了诺基亚曾经是通讯手机行业的龙头老大,后来却因为故步自封没有创新,结果被苹果、三星以及其他的手机品牌抢占了市场,最终手机业务被收购落得令人唏嘘的境地。同时他们也列举了本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有哪些创新壮举,例如模具专业的同学收集了本行业最新型的机床和切割机器的图片和同学们分享,在屏幕上展示这些图片时同学们纷纷发出赞叹声,为创新竖起了大拇指;例如土木系室内设计的同学在例举行业的创新壮举时收集了新加坡金沙酒店的无边泳池的图片和视频,吸引了同学们的关注和赞叹,为创新带来的建筑效果所折服。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结合本专业去理解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他们既理解了思政课书本的这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也对本专业的创新的重要性有了认同感,立志做一个懂创新有自己核心技术的从业者。

二、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的评价体系未够完善

一般的评价方式都是由同学们自评和教师评价组成,还可以增加同学们互评这种评价方式,公平、公开、公正地进行客观的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缺少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

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可以增加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方式,也为他们以后踏上社会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实践的基础。但是很多学校缺乏这种长期合作的可以提供实践场地的企业实践基地。这是要完善的另一问题。

(三)实践课常常流于形式,不能深度开展

篇7: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一、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英语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中医药人才英语语言水平和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医药走向国际进程的速度。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 社会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既懂英语又懂医学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由此可见, 中医药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未来职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 我国的英语教育主要倾向于教学、基本语言训练和翻译、文化等方面, 虽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时代性, 但是教材内容的涵盖面与中医药专业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也非常重视, 但是由于教材内容并不涉及中医药知识, 使得他们的知识结构仅仅限于英语专业方面, 而对中医药专业方面的英语知识了解和掌握的非常少, 跨学科知识结构不全面。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主要将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目标, 他们将很多时间和精力大多放在了考试上, 而如果考试通过, 就会放弃对英语知识的后继学习和巩固。在英语课程方面, 大学英语课程往往只开设两学年, 之后就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课上, 学生对英语自主训练的积极性就大大降低。这些都导致中医药专业和英语教学无法有机融合, 使得很多学生不能用英语知识将中医药知识表达出来。因此, 中医药院校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开展ESP教学, 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中医药院校开展ESP教学的必要性

1、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了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特征, 如果学生仅仅只具有基础的英语知识, 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优秀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又具备高水平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中医药院校有必要开展ESP教学, 将培养具有高英语水平的中医药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在培养学生中医药专业知识基础上, 加大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2、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 要求也非常高, 对于中医药专业的人才来说更是如此。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要想具有更高的英语知识水平和技能, 仅仅通过基础学习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必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将英语学习与中医药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 培养他们在中医药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技能, 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运用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中医药专业相关理论、文献、学术等方面的交流, 也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 满足他们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的需求。

3、是中医药院校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还要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瞻观ESP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中医药院校必须将ESP教学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将英语教学重心从基础英语教学转向ESP教学, 着重讲授中医药领域和职业中应遵循的语言规则和技巧, 将教学内容同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毕业后从事中医药方面职业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总之, ESP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能够推动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的深化和改革。

三、中医药院校开展ESP教学的策略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为主, 教师讲授的内容也大多只是以专业词汇、翻译为主, 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进行实际的交流, 直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ESP教学中, 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学生的需求,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医药学知识形象的表现出来, 使教学内容更具真实性、专业性和趣味性。

2、加强对课程研究力度

虽然ESP教学在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中的发展前景良好, 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管理体制, 加上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医药院校对ESP教学的不重视, 使得ESP教学在中医药院校的发展步履维艰, 很多中医药院校对于ESP教学甚至出现了课程目标、课程开设时间以及课时长短混乱的现象。因此, 必须加大对ESP课程的科研力度, 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理论, 确保中医药院校的ESP教学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求, 促进中医药文化国际化发展进程。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中医药院校ESP教学过程面临的问题中, 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较低是其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ESP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中医药知识, 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英语教学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 中医药院校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派一批优秀的具有专业能力和知识的教师去国内或国外相关的ESP教学培训基地培训学习;英语教师可利用各种各样途径和机会加强与中医药专业教师的合作与学习;学校可安排教师到与中医药专业对口的医院、院校或者企业进行培训学习, 通过顶岗、合作研发、指导学生学习等形式, 提高教师的中医药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水平。

四、结语

虽然目前我国的ESP教学现状并不乐观, 但是, 中医药院校的管理者、教师、专家学者以及学生都充分认识到了ESP教学的必要性, 未来, ESP教学必将成为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的主要趋势。为了满足中医药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和中医药走向国际的需求, 广大中医药院校必须积极更新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模式, 将ESP教学与中医药专业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自身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独特优势, 推动英语教学改革, 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教师以及学生的中医药专业水平和英语技能提供条件, 并为中医药院校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信息和知识水平发展迅速的今天,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 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也逐渐加快, 为了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 对ESP教学的探讨和研究非常有必要。文章结合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和教学改革需求方面探讨了中医药院校开展ESP教学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对ESP课程的研究力度、加强ESP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 以期其广大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ESP教学,必要性,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唐静.中医药院校基于ESP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 30 (6) :43-45.

[2]吴洁.开展ESP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6 (6) :104-106.

[3]何培芬.高职院校ESP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研究内江科技, 2011, 39 (10) :38.

篇8: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关键词:中小学;汉语;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应适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发挥奠基作用。新疆民族中小学可依足部实施“一种制度,三项措施”,对民族中小学民汉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提高汉语和双语教育教学质量。即从加大汉语和双语听评课力度入手,根据自治区教委、阿勒泰地区教育局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全体教师互相听评课活动,每周必须听课两节,学校领导必须达到教师的两倍,并把听课情况与各种评优挂钩。采用“走出去,迎进来”方法,扩大汉语和双语教师视野,深入自治区、伊犁州、塔城地区民族中小学,学习优秀汉语、双语教师的经验和做法,并与教师进行交流,深入课堂听课,回校后进行及时、科学的总结。通过组织汉语和双语教师讨论、总结,民族中小学教务部门把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打印成文稿,把资料分发给教师汉语和双语教师每人一份,要求汉语和双语教师认真学习、加以借鉴,在汉语和双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汉语和双语课堂教学中从抓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做起,学校给每位汉语和双语教师发放谈心记录本,要求汉语和双语教师每月找学生谈心不少于十人次,促使民族学生把“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让民族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新疆民族中小学应抓汉语与双语教师思想观念转变,近几年由于汉语与双语教师认识不到位,以及教学设施不完善等原因,新疆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新疆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部分教师学历、知识结构与学生知识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其次,新疆民族中小学汉语与双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再者,新疆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奖励竞争机制不够健全完善,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师教学积极性、工作责任感与主动性还不是很高等。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新疆民族教育发展迫在眉睫,汉语教学水平高低,发展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阿勒泰地区后继人才培养,关系到阿勒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一方面,新疆民族中小学开始加强教学调研,掌握阿勒泰地区汉语教学情况,分析问题,结合实际逐步摸索适应新时期汉语教学发展的新路子;另一方面我们对汉语教师进行严格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同时,强化汉语教师培训。”通过不断努力,阿勒泰地区培养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骨于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倘若汉语教学不改革、观念的转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很艰难的。抓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学水平是关键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之一在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师,而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理念的提升,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决定着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由“机械学习”向“兴趣学习”转变的进程,决定着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和双语学习效果的好坏。要培养合格人才,首先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师必须合格。毫无疑问,要实现哈萨克族学生“民汉兼通”,首先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师必须“民汉兼通”。

新疆民族中小学抓教学课程改革是重点,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学摆在少数民族教育的突出位置,抓好抓实,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基础。阿勒泰地区首先从教学一线入手,切实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此,该阿勒泰地区采用专题教学、观摩课的形式,把解决少数民族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汉语和双语教师的主导性。阿勒泰地区经常性地组织汉语和双语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学习理论,汉语和双语教师不但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而且还认真研究汉语和双语教学对象,研究少数民族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设计好教和学的过程,打破“课本搬家”的教学方式,对症下药。同时,逐步实现汉语和双语教师从“演员”逐步向“导演”转化,从设计教学过程向设计学习过程转化,激发少数民族族学生自由思维,以少数民族族学生平时经常接触的。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为入口,引起少数民族族学生的兴趣,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增强汉语和双语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从而调动少数民族族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提高对汉语和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的要求,要求汉语和双语教师运用流畅的普通话,写现范的汉字,真正结合汉语教材科学性、直观性的特点把教学中“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式变为激发兴趣增强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建立起了完善的汉语和双语教学奖惩措施,对少数民族汉语和双语教师进行以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考核。对综合考核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缺乏责任心的给予处罚,逐步取缔单一以少数民族族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汉语和双语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传统做法。阿勒泰地区在汉语和双语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汉语和双语教师注重以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少数民族族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环节。地区、市各中小学经常开展一些引起少数民族族学生学习汉语积极性的活动,如,汉语演讲比赛、汉语文艺比赛、汉语征文比赛、汉字书法比赛,班内开展“汉语日”活动,学校设立“汉语角”等,鼓励少数民族族学生加强汉语口语对话。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汉语和双语第二课堂活动,促进了汉语和双语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小学汉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汪晓灵《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03期

[2].《少数民族小学汉语专业双语教师的汉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任翠媛《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3].《新疆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张玉萍《语言与翻译》2001年第401期

篇9: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一、ESP英语教学模式发展现状

高职院校是我国为了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对高中生进行再教育的学校。高职院校教学具有专业性,旨在为了满足社会企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教学注重“专业性”,这与ESP发展模式不谋而合。ESP英语教学模式注重“语言+专业”,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工作当中,对英语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ESP模式,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英国利兹大学学者Barber,他认为英语教学更应该注意到英语专业的实际用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ESP模式渐渐传入到我国,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研讨会上,注重ESP教学模式应用,通过发挥ESP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推动当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效果提升,培养专业性的英语人才,促进英语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专项课题研讨会上,正式确立了ESP英语教学模式将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中得到推广,切实推进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

二、ESP英语教学模式实施方式研究

ESP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 从ESP的字面意思上来看,其注重目的性和专业性,强调教学工作的重点在于专业,即利用英语能力,这一点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保持一致性。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 “十二五”高校外语改革专项课题研究,则针对于英语教学专业性而言,通过利用ESP模式进行英语教学工作改革,将更加侧重于英语教学的专业性,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实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的,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教学工作改革,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一项教改措施,旨在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新技术手段应用,改变教学观念,进而促进教学工作发展,实现科教兴国发展战略。ESP模式如何应用于当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当中, 是辽宁省高等教学学会较为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对其实施方式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根据高职院校入学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入学生的英语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加强基础知识巩固是实施ESP教学模式的前提。只有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所巩固,才能够温故知新,才能利用ESP模式实现专业教学;

2.对于入学英语成绩较高,并且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学生可以直接进行ESP英语教学。进行ESP英语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程,并对ESP教材进行安排,适应ESP教学基本条件;

3.对介于上述情况之间的学生来说,ESP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则要采取细致分析,将传统教学模式与ESP英语教学模式相结合,一边帮助学生补习基础,一边利用ESP教学进行学生成绩提升。

三、ESP英语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

综上所述,关于ESP英语教学模式实施方式而言,其能够在高职院校推进英语教学工作发展,主要是因为ESP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实施基础,关于ESP英语教学模式实施基础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

1.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研究中,注重新教学手段的应用,这为ESP英语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应用提供了政策依据[2]。

2.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发展目标以“专业性”为主,这一点与ESP英语教学模式的观点不谋而合,ESP英语教学模式适应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发展,符合教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3.就目前我国英语教育发展情况来看,英语教学工作处于一个关键转型期,新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当中, 旨在为了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ESP教学模式符合当下教学改革现状,并对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所以,这一点为ESP教学模式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语言+专业”的ESP教学模式在现代化英语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将极大推动我国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发展,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学生英语能力,为学生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对此,加强ESP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响应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研究会议上的决定,对促进高职院校英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必须认真落实。

摘要:本文对ESP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研究,主要针对于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期间对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要求为依据,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

篇10:试论高专ESP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关键词:PRETCO;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考试效度;考试信度;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68-01

一、前言

(一)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并试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其规定了适用对象,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及测试。要求对于语言的五大技能:听说读写译和词汇及语法做出了详尽的指导标准,以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日常和涉外业务工作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值得提及的是:要求规定课堂教学做到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PRETCO)于1998年经高教司批准试行,2000年正式实施。其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简称《《基本要求》》》)为依据,明确规定了考试对象,考试性质,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项目,考试题型和考试时间。

应用能力考试即着重测试语言知识也着重测试语言技能,既测试一般与涉外业务有关的内容,并侧重后者,实用性内容约占60%。发展至今,该考试己为20余省、市、自治区采用,起到了推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改革的目的,并逐渐为人才市场所认可。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应用能力考试的衔接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又称课程标准,亦是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某一科目教什么和如何教的指导性文件。而《基本要求》也是此类文件,指导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摆脱了本科英语教学的影响。《基本要求》亦规定了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内容等,使得英语课堂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测试是检验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测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测试目的,语言测试可以分为水平测试,学业测试,分班测试等。水平测试是基于语言能力理论(theory-based)的测试,不以某一种教材和内容直接相关。PRETCO属于水平考试,其是为检测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所规定的能力水平而设置的考试。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基本要求》与PRETCO考试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课堂教学与测试受《基本要求》的规约,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在《基本要求》的范围内;其次,考试结果在社会上成为用于人才选拔的依据。正如Bachman和Palmer认为,考试从围观层面影响课堂,对课堂有反拨作用;从宏观层面来说影响了教育和社会,推动教育改革。因此,可以说《基本要求》和PRETCO考试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双向的互动关系。

本文拟分析新PRETCO-B考试的三个方面:效度、信度和真实性进一步探讨《基本要求》和测试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新PRETCO的修订

PRETCO从2014年12月起开始使用新的题型。新修订的考试大纲体现了《基本要求》的“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指导方针,突出了考试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反应了社会对技能性人才的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以下本文从试卷的内容,题型结构和分值分布分析其效度、信度和真实性,讨论测试和《基本要求》的互动关系,以及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一)测试效度。

测试效度(test validity)亦称测试的有效性,即,是否测量了它要测量的内容。测试的效度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否以有效的语言观作为依据;其次,测试的内容是否充分涉及到要测试的内容;最后是考试的用途。

新PRETCO-B考试目的有两个。首先是考核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是其涉外日常和业务交际能力。试卷内容包括英语课程基本要求涉及的基础词汇用法和基础语法;在材料的选择来说,应用性材料占到60.5%;从分值来说,听力分值大幅度提高增加到24%,读译分值由55%降至46%。

因此,新PRETCO-B更加使得测试目标与《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一致,更全面反映考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日常交际和业务交际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听力的变化不能简单的看着由原有的15分提高了9分。Bachman 认为交际能力包晗语言知识和策略能力,即,在一定的场合下,策略和语言知识结合起来,人们将自己的话说给别人听或理解别人说的话。Bachman认为当交际不顺畅时,可能出现的原因有: 语法错误太多; 没有正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说出的话与语境不相符。因此,听力的第一部分测试题给出合适的回应的能力,我们应从交际策略,语言的功能性和社会性等诸多方面解读学生的分数。

综上所述,改革后的PRETCO-B更好的与《基本要求》一致,从而确立其测试效度。

(二)测试信度。

语言测试的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即一套题的测试结果是否稳定,是否获得了接近真实的反映学生能力的分数。我国几位测试研究者如薛荣认为,在试卷编制过程中,实施过程中及评分过程中都会产生信度偏差。试卷编制过程中的偏差与效度相关,效度高,信度亦高。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与测试环境及个人行为相关,因此应给所有考生一致的环境,PRETCO-B考试的标准考场,放音要求等,都很好保证了其信度。在新的PRETCO-B考试中,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的分值与旧版没有变化,减少评分环节的变差。但是,正如许多测试研究者认为在未来的PRETCO-B考试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信度。

(三)测试的情景真实性。

Bachman认为真实性包含两个方面:情景真实性和交际真实性。所谓情景真实性 , 就是指测试任务与目的语特征相关的程度。交际真实性指的是考生在完成测试任务时,其哪些语言能力参与了完成该测试任务的活动, 参与的程度如何。Kohonen认为真实的考试任务就是能反映课堂相关活动特点的任务,因为考试是课堂教学重要部分。

正如文中指出,新的PRETCO-B考试更好地突出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实用性和职业性的设计理念,其材料倾向于应用性文字材料,如作文:术语、简历、便条、广告、简单便函、日程表、单证等。这些也是课堂活动的一部分。

四、课堂教学的一点启示

新PRETCO-B考试在听力分值增加而传统意义上的读译分值减少,既是按照《基本要求》对A级和B级的要求的革新,同时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加强听说教学的要求。其二, 正如Bachman 对考试任务的真实性提出的具体建议:考试任务要得当并要有趣味性。课堂教学语言材料的特征应与目标语特征一致;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能力。高职高专的学生的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较为薄弱,怎样利用趣味性的语言让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例如图片。

五、结束语

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课堂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指导课堂教学,使之系统化,规范化。PRETCO考试是评估教学的一种发式,反过来,对教学有反拨作用。《基本要求》,PRETCO考试和课堂教学三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基本要求》制定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等;同时亦规定考试分范围;反之,利用考试的影响,改革教学大纲等纲领性文件,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老师,充分利用这种互动关系,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Bachman Lyle F&Palmer Adrian 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Bachman Lyle, Modern language testing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assuring that what we count counts. Language Testing. 2000.

[3]邹申 语言教学大纲与语言测试的衔接—TEM8的设计与实施 Foreign language World. 2003.

[4]韩宝成 L y le F . B ac hm an 的语言测试理论模式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5]2014年高等学校英语英语能力考试B级改革新大纲.

上一篇:连队工作总结下一篇:瞭望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