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知识的学习技巧

2024-04-18

会计知识的学习技巧(通用9篇)

篇1:会计知识的学习技巧

在不少人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还有特殊,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

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填列

篇2:会计知识的学习技巧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把握概念。

许多高中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1)主干成分:商品是劳动产品。 (2)修饰词:用于交换。

2、抓住关键词进行记忆。

所谓“关键词”。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一个问答有很多点,每个点都有关键词,如生产决定消费有四点,抓住关键词: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动力。

3、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

如:“决定”与“影响”。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多思多用,熟能生巧。

平时将所学知识,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己的生活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做题时注重积累一些材料中的词对应的“政治术语”,这样运用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5、归纳错误,提炼领悟。

对于重点概念、重点原理、重点题型中经常犯的典型错误,要加以总结归纳。理清犯错原因、错误表现、纠正办法。比如: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能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高中政治试卷的解题技巧有哪些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一个立意中心,审题时应先把握住这个中心,把握中心立意的简单办法是对材料进行提炼,找出“谁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立意中心的明确可减少答题的盲目性,提高答案的针对性。对选择题来说,审清题干立意后,可先排除错误、无关或重复性题肢,将剩下的题肢与题干条件认真对应,慎重比较后做出选择。

解答主观题,在审清材料的同时,还须明确(1)设问的规定性和要求,共有几问?限定在哪个范围内等;(2)带着设问仔细阅读背景材料(文字),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抓住关键词等;(3)结合材料设问,寻找所需知识的切入点,是考什么知识点;(4)把理论知识及内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或归纳(怎样体现)、或演绎(怎样进行)。

怎样培养高中政治的分析知识的能力

篇3:会计知识的学习技巧

关键词:会计基础知识,教学,方法,技巧,恒等式,经济业务,会计分录

《会计基础知识》课是所有会计专业学生求学的“必经之路”, 因此, 这部分知识对中职生而言极其重要。但因其入门难, 在学习过程中, 很多学生抱怨不断, 尤其是对如何根据经济业务做会计分录很头痛。中职教师也叫苦连天, 因为讲了很多学生还是不明白。鉴于此,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在此谈一些个人的体会和做法, 和同行分享。

笔者认为, 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去把握教学。学生将这三个环节上的知识“点”连成一条“线”, 才能将有关内容融会贯通, 从而真正掌握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理解会计恒等式与经济业务类型的关系

要想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首要条件是深刻理解会计恒等式与九种经济业务类型的关系。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 都是简单记忆两个等式和九种经济业务类型, 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点。因此, 在学完“借贷记账法”后有学生不懂, 并不是因为“借贷记账法”有多么难学, 而是因为在学习“会计恒等式”时, 没有理解它的意义以及经济业务对恒等式的影响。笔者在课堂上分成以下几步讲解:

第一步, 讲解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让学生重点理解“相等”的含义。在黑板上先列出几个等式:

相信所有学生都知道这七个等式都是正确的, 重点是让学生归纳它们的共性: (1) (2) 为两边同增, 等式相等; (3) (4) 为两边同减, 等式相等; (5) (6) (7) 为等式同一边一增一减, 等式同样相等。随后将数字3替换成资产, 数字1替换成负债, 数字2替换成所有者权益。这样, 不费太多的口舌就能让学生理解会计恒等式的意思, 促进其掌握这个难点。

第二步, 讲解经济业务对恒等式的影响, 让学生理解任何一种经济业务都不会影响会计恒等式的相等关系。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会计基础知识》中列举了九种经济业务类型: (1) 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 (2) 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3) 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减少; (4) 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5) 一项资产增加, 另一项资产减少; (6) 一项负债增加, 另一项负债减少; (7) 一项负债增加, 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8) 一项负债减少, 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9) 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如果逐一讲解这九种经济业务既枯燥又无趣, 也难以让学生一下子全部记住, 所以仍可利用上述等式去讲。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号入座”, 将课本上的九种经济业务类型用上述等式表示, 当学生用到第 (7) 个等式时就会发现怎么缺了两种, 于是让学生自己编两个等式去配合教材上剩下的两种经济业务。同时引导学生总结这九种经济业务类型, 将其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等式两边同增型, 如 (1) 、 (2) 种经济业务;第二类是等式两边同减型, 如 (3) 、 (4) 种经济业务;第三类是等式一边同增减, 如 (5) 至 (9) 种经济业务。这样的归类和总结, 会促进学生学得既快又轻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九种经济业务类型对恒等式有何影响, 结合第一步骤让学生反思这些等式无论增减多少, 只要保证等式两边同增同减或者等式同一边的一增一减, 则等式永远相等。最终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影响恒等式的恒等关系。要让学生明白导致等式不相等的经济业务是不存在的。

第三步, 举例讲解经济业务, 说明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在讲解时, 让学生理解各种经济业务是如何影响会计恒等式中各要素变化的, 尤其是要进一步理解“相等”的思想。

例如:某企业向银行借款80, 000元存入银行。利用会计恒等式, 以提问启发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分析这笔业务。

第一问:“企业向银行借款”会涉及哪一种要素?学生回答涉及“负债”。

第二问:此项借款导致企业的负债是增加还是减少?学生判断导致增加。

第三问:此笔业务另外又会影响哪个要素?学生在经过启发后就会判断影响“资产”要素。

第四问:“存入银行”导致企业资产是增加还是减少?学生判断导致增加。

经过这一番分析后, 在黑板上将其结果表示出来即:

这样, 学生就会很直观地看到分析结果, 也会很充分地理解这笔经济业务导致会计恒等式两边同增80, 000元, 并且等式保持相等, 属于“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的业务类型。按照此种模式, 再循环举例讲解2~3个, 让学生独立完成3~4个练习, 这样学生很快就会掌握上述知识点。

结合会计恒等式理解学习会计要素的结构

要想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则须对会计要素的结构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并能娴熟地掌握和运用。当讲解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这一内容时, 应结合会计恒等式, 将本节内容融会进去。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完成:首先, 在黑板上展现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通过提问复习, 强调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影响其相等关系。其次, 将另一等式:“收入-费用=利润”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利润是属于“所有者权益”的, 然后将两个公式进行合并,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 经过上述讲解之后, 开始讲账户的结构, 在黑板上展示:

当讲解“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时, 先不要过多解释该类账户为什么会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只先让学生知道一般资产类账户基本是借方记增加, 贷方记减少即可。然后让学生按照这个方式想一下:“负债”应该如何反映其增减情况?其记录方向能不能和资产类一样?经过分析和引导, 学生自然会得出负债类账户和资产类账户记录相反。然后, 让学生分析记录账户增减的情况有几种?学生经过观察, 就会得出只有两种情况, 即一类是借方记增加, 贷方记减少;另一类是借方记减少, 贷方记增加。按照这个思路让学生分析“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登记方向, 学生会很容易推出该类账户的记录方向和负债是一样的。以此类推, 收入记录的方向也就出来了。但在让学生分析费用类账户时, 学生常会出现错误, 这很正常。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费用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相减关系, 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其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在此情况下, 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生会发现是相加的关系, 再让学生观察“费用”和这几项要素是什么关系。学生发现是相减的关系, 此时, 应将“费用”要素进行移项, 将等式变成:

学生在看到这种变化之后, 会很快得出费用类账户应该和资产类账户结构一致, 也是借方记增加, 贷方记减少。经过分析之后, 学生基本上不需要记忆各要素的增减方向, 就很快掌握了这个难点。

融通知识点, 结成知识线,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 要在黑板上写下这个等式:

引入经济业务, 分成以下几步讲解。

例题:大华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 价款50, 000元, 款示付。

第一步, 让学生明确这笔业务的会计主体是“谁”, “立场”要分清楚,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会计主体假设”的含义。学生经过判断得出是“大华公司”。

第二步, 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观察“大华公司”做了什么事情?学生回答“买材料”。提出第一个问题:“此项业务涉及哪些会计要素?”经过引导观察, 让学生得出影响“资产、负债”这两个会计要素。再提出第二个问题:“这个资产叫什么名字?负债叫什么名字?”让学生翻开会计科目表, 找出最合适的名称。一般情况学生都会正确回答, 是“原材料、应付账款”科目。此举是让学生明白会计科目的作用, 同时熟悉这些名称, 避免死记硬背。紧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在此业务中‘原材料’是增还是减?‘应付账款’是增还是减?”让学生进行判断, 引导其得出“影响‘原材料’增加”, 但对于‘应付账款’是增是减, 则要给学生仔细解释, 因为学生在刚开始学习会计的时候, 对应收应付分不清“立场”, 常会判断错误。所以要强调这方面的内容, 经过解释后得出“影响‘应付账款’增加”。

第三步, 在经过上述分析之后, 让学生将自己的分析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即:

然后, 教师提出反问“为什么资产增加50, 000?”让学生将第二步的分析结果进行逆向总结, 再次提醒学生注意“资产类账户结构”的知识点, 提出“这笔经济业务影响资产是增加还是减少?”的问题, 让学生明确:“资产-原材料”增加50, 000元应列示在其借方的道理。然后让学生独立分析经济业务的另一半“负债—应付账款”应如何体现出来, 让学生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当然, 要提醒学生注意恒等式两边的不同。即:

第四步, 让学生回顾曾学过的知识点, 将“点”结成“线”, 达到融会贯通, 强化理解。在经过前段学习和练习后学生会很容易得出该业务属于“一项资产增加, 另一项负债增加, 等式两边同增”的类型。再次逆向回忆资产、负债的增减方向, 还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如何将这些知识点连成“线”。

第五步, 顺理成章,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会计分录:

笔者相信, 写出这个会计分录的道理学生应该非常容易看明白。这个过程像抽丝剥茧一样, 一层一层让学生理解如何做出会计分录, 从而达到学会做会计分录。

在讲解的基础上, 应再反复讲2~3个例题, 同样的过程、同样的分析重复几次, 让学生理解得更加充分, 掌握得更加牢固。这样“会计语言”也就被学生轻松学会, 教师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 且教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委会.会计基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12-15, 41-51.

[2]许义生, 陈菂, 于敏.初级财务会计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40-47.

[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会计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篇4:会计知识的学习技巧

被国内财会类专业人士称为考试难度第一、含金量第一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近年来平均通过率在10%上下。而2006年税法通过率为17.34%,第一次超过了经济法而居各科目之首。因此,笔者预测2007年税法考试的难度会略有增加。

一、把握2007年教材的变化

《税法》考试教材每一年都会随着税法政策的变化和调整进行相应的变动,新增知识点和新修订的知识点一直都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考生必须关注。因此,考生一定要把握好2007年的教材变动,2007年教材的主要变化点如下:

(一)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由原来的11个税目增加为14个税目,部分税目的税率有所调整;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出台了新的暂行条例,主要变化内容是扩大了纳税人的范围和单位定额的提高;

(三)《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更名为《车船税暂行条例》,相关内容也有些变化;

(四)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如工资费用、公益救济捐赠)有所调整,纳税申报表及附表的填列方法有较大变化;

(五)个人所得税中对转让房产补充了部分规定,年收入达12万元的个人应自行申报。

二、统揽全局、融会贯通

2007年新大纲一开篇就提出要通过考试证明考生具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2007年考试命题的总趋势仍然是全面涉及、章章有题、考点交错、综合性强、突出实际应用性。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统揽全局,复习的知识应全面、系统,并且要注意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比如:流转税中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三个税种在考试中经常以综合题型出现,考生经过学习必须能够区分三个流转税征税范围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运用每个税种不同的政策规定合理计算应纳税额。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两个互斥的税种,一项应税行为要么交纳增值税,要么交纳营业税。尤其对兼营行为和混合销售行为,要区分好是增值税应税行为还是营业税应税行为。消费税由于征税范围的选择性和征税环节单一性的特点,增值税具有征税范围广泛性和多环节征税的特点,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应税行为一般是包含关系:交纳消费税的应税行为也会涉及增值税,但涉及增值税的应税行为不一定需要交纳消费税。

三、抓住重点、难点

各税种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决定了税法考试的重点目标。我国实行双主体的税制体系,决定了流转税和所得税是各方面关注税法的焦点。因此,流转税中的三个主要税种和所得税中的三个税种在考试中必然分值很高,这些税种的相关规定和相互联系,是出现计算题和综合题的基本源泉。

(一)跨章节对税法规定的应用依然突出

2007年大纲要求掌握同一经营活动涉及多税种的相互关系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考生在对各个税种全面复习时要关注考点的链接。各章节中知识点的联系是考试的难点内容,也是重点内容。

(二)2007年的税法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准确无误地填列各主要税种的纳税申报表”

这是以往大纲没有特别强调的内容,以往考试只是强调掌握报表,但没有做出如此明确细致的要求。主要税种即是流转税和所得税。由于增值税、消费税等报表比较简单,考生复习时难度不大,多加注意即可,所以笔者认为,掌握主要税种申报表的关键是所得税申报表的各行内容、计算中的顺序和相互关系。对于所得税申报表各项内容计算顺序的掌握是考生要重点关注的问题。2007年所得税申报表还发生了较大变化,填报上出现综合题的可能性非常大。

四、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

(一)心情愉快地学习

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快,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做到愉快学习呢?笔者认为:

1.不要把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学习的惟一筹码

学以致用,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都知道,税法知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财务岗位一种新的岗位正在应运而生——税务总监,这说明了纳税人对税法知识的渴求和对人才的重视。因此,通过学习税法知识,可使自身的税法知识更加完备、健全,为成为一名称职的财税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心情,自然学习时主动释放压力,便可以饱满和愉快的心情迎接挑战。

2.为学习创造良好环境

对于成年人来说,在辛苦劳累之余还需要利用好业余时间充电,但由于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应酬较多,所以尽量躲避嘈杂的场景,要找一个清静之处安心学习。

(二)借鉴以前年度考题,以适应考试出题方式和解题思路

注册会计师考试有其自身特点,出题覆盖面广,解题思路灵活。能够作为考题出现的均为比较经典的命题,有独到的考点设置和一定的难度。了解考题真题的命题、答案和解析,一方面可以了解考试出题方式,适应考试难度和经典考点;另一方面可以掌握解题思路。在借鉴历年老题过程时需要提醒的是:

1.关注历年重要的知识点

重要知识点往往会反复以不同形式出现,以往考过的考点不一定这次或以后不再考,经典考点会变换形式在多年的考试中重复出现,考生要注意灵活掌握。

2.注意政策变动导致的解题变化

在学习以往考试真题时注意一些政策法规随时间的变化已有所改变,不能照搬答案死背,要有拓展视野、与时俱进的思路。

(三)注意复习的思路

教材的内容排序不一定适合复习思路,复习时注意将内容整理为便于掌握和记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分阶段整理,尤其是一些共性的内容要联系起来复习;特别的内容要特别记忆。考生在复习时也要把一些各章散乱的内容串联起来对比记忆,特别要注意各章节有联系的内容,这往往是容易出综合题的考点。比如,内资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外资企业收入和各项扣除项目、税收优惠政策的差异;再比如,对于单位房屋租赁行为,既涉及营业税,又涉及与之相关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同时还涉及房产税,对类似的知识应注意总结。

(四)多做练习题

有人对于税法这门课程介绍的考试心得是:做题、做题、再做题。笔者认为,这一点都不为过,习题演练是适应考试的必要步骤。近几年在考试之后,许多考生都反映题目简单,但时间不够,难以完成,这和平时习题演练不够是有一定关系的。习题虽然不是考题,但可以让考生见多识广,增加考试的适应性。习题中贯穿着大量的考点,也可让考生通过练习发现复习死角,通过做题提高做题的熟练程度。在做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道题多练几遍

考生做练习题时不要只做一遍,隔一段时间后再反复做一遍或数遍,考点印象会更加深刻,熟练度会增强,而且能够检测出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做题速度是否有所提高。

2.注意参阅答案后面的解析

做题后不论练习时自己做得是否顺利,都要看答案后的解析,熟悉其中蕴涵的考点意图和政策规则,这能加强考生对税法规定的认识深度,提高考生的应变能力;但一定注意尽量不要在思考前直接看答案。因此,考生在考试前务必多做习题,通过练习发现复习死角,加深理解和掌握,摒弃死记硬背,学会举一反三。

(五)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班

1.网校授课

现在非常流行网校的辅导班,在网上可以随时、重复听课。考生如果没有时间,还有时间自己补漏,这大大方便了广大平时工作非常忙或经常出差的考生。但这类学习方式容易使人懈怠,类似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而且,枯燥的学习同时容易使人“开小差”。

2.面授授课

面授听课需要将学员定期、定点集中在一场所完成授课,对学员的时间要求比较高,但其突出的优点是:(1)和老师面对面,利于问题的沟通和交流。(2)有利于养成挤时间的好习惯,面授有时间限制,为了跟上进度,考生一般会挤时间来听课学习。(3)有利于激发个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和许多考友在一起,看到大家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可以激发动力和兴趣。

这两种授课方式各有利弊,学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3.考前串讲

权威的考前串讲一定要参加,这不仅是考生答疑补漏的最后一次机会,更是把握考试思路的关键,要学会分析串讲老师话中的意思。

五、考试技巧

考试时应该认真审题,看清条件、发现隐蔽考点、答题时不要纠缠于难解的难点,尽可能先易后难进行答卷。由于税法考试题量大,考生不可能有检查复核的时间,故填写答案时要力求稳、准、快。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 。在答题时,要注意分配好时间进度,客观题解题时间一般安排在40分钟以内比较合适。在做主观题答题时,可先选自己熟悉或容易得分的题目或步骤答。如果出现前面步骤计算出来的数字是后面步骤计算要采用的条件,笔者习惯称之为关联性考点。计算、解答关联性考点时,前一步骤的错误会导致后一步骤答案的肯定错误,因此,考生在遇到关联性考点时,对每一步骤都要追求100%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而有些考点之间没有延续性和关联性,可称之为非关联性考点,考生可以放心跨越顺序解答非关联性考点。如一些小税种及个人所得税(除个体、承包、个人独资合资外)一般分步给分,往往前步骤的答案不是计算后步骤答案的前提,得分容易;这两年考题的计算、综合题型,都列明了考生必要的解题步骤和给分点,考试时可针对自己熟悉的步骤和给分点答题,避免在难题上耗时太多,而没时间解答简单题。

篇5:ACCA学习的知识与技巧

,我加入了一个香港公司工作,香港由于历史原因在财务、会计处理方面跟英国比较接近,这个公司也就对acca资格有些偏好。慢慢发现acca也有它的好处-有效;40%左右的通过率,而且好像中国考生通过率更高;另外,acca有免考政策,也不是每个人所有科目都必须考(虽然考试费还是要缴的)。

12月,我第一次参加acca的考试,4门(2.4,2.5,2.6,3.1),顺利通过;6月,我通过了其余4门(3.3,3.5,3.6,3.7)。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从student到affiliate的过渡,即使剔除运气的成分,也算是效率比较高的。

因此,审计干部培训中心请我介绍一下学习经验;我刚开始有点为难,因为怎么说考试经验都不够丰富;但最后还是决定勉为其难,将这一年考试过程中的一些心得进行了总结,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acca学生,目的无非是学到知识以及通过考试,如果两者都能顺利达到(快速地以高分通过),那是最好不过的;如果不能的话,鉴于英镑的价格,我觉得以通过考试为先(即pass就好)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除非你很有时间且不缺钱。所以我以下的建议可能对以业余时间学习的上班考生更为适用。

1.整体考试进度的安排

14门课程中,有些比较相关、相近的科目可以考虑同时考,费事过了6个月再回忆一遍(比如说2.6和3.1,都是审计,只是看问题的高度不同)。另外,有些课程(如2.5,2.6,3.1,3.6)大量涉及到一直处于修改和完善之中的会计准则,如果考试进度比较慢,可能要不停更新记忆中的内容,极易混淆。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尽快通过,以一个acca会员的身份来后续教育的压力应该要小很多吧。

2.学习小组

3.时间管理

acca考生中相当数量的同学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能跟acca课本的内容有关联,比如财务报表、财务管理、审计、项目分析、市场战略、金融工具、财务信息系统等等,无论是在工作方法已经系统化的大公司,还是一切都待完善的小企业,如果在工作时套用一下acca课本的知识,分析处理方法上存在差异的原因,都是可以加强记忆的。工作,考试,家务,娱乐……时间总是不够用的;如果上班忙又没有考试假,那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了;如果碰到财务结账要加班,晚上也没时间看书了。如果下班后做模拟题(过去的考题),8小时上班高度疲劳后的3个小时就只能做一套题而已,而且通常做不完!所以建议在周末状态好时才做整套的模拟题;其余时间,看看课本、摘摘笔记效果可能更佳。在考场上的时间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考试的成败,这将在下一点讲述。

4.考试技巧

将acca教材的内容掌握了,你就有了知识,但是只有将知识在考场上发挥得好,才能达到我们通过的目的。acca考试题目分必答题和选答题,普遍来讲,考官不喜欢必答题没做的答卷以及题目数量答得不全的答卷,不同的考官还有更进一步的不同的偏好。所以,学习过程中要熟悉考官的风格,这可从过去的考试答案中仔细分析得出个一二。一个考生需要完成的题目总计100分,在180分钟(3个小时)内分配。不同的考生习惯不同的答题次序,有的喜欢从前往后答,有的喜欢先易后难,也有的喜欢反着来。无论哪种次序,一是要注意时间控制;二是要与自己的心理素质相适应,有些人一旦答不上来,就开始着急,这样很影响情绪。这两个方面可以在平时做模拟题的时候逐步改善。

以上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有空的时候告诉自己:10个考生中有4个通过的话,我应该是其中1个。中国人向来都是充满智慧的。

篇6:会计知识的学习技巧

从知识积累探究初中化学的学习技巧

作者/宋艳

摘 要: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相对较简单,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通过对化学基本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自身对化学形成整体认知,借助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逐步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与化学能力,为其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技巧;知识积累

一、巧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化学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及时获取学生的动态信息,使备课计划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对化学课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化学实验:将铁丝放在室外一周,对其定期洒水,观察其所发生的变化,通过这种实践性的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化学学习与实验中来,使其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主动探索化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

化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如何去除暖壶内部的白色固体;被蚊子咬过后,用肥皂水洗洗便可以抑制瘙痒;铁丝遇水会生锈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借助所学的化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在生活中学习,提高其化学素养,同时,锻炼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记忆。例如,化学元素的`符号、性质,化学公式的书写、平衡,特别化学物质的性质等,以口头提问或测试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的熟练程度,()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为其进一步的化学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重视实验总结,巩固理论知识

化学知识学习离不开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整体的学习质量。如,在中和反应的实验中,教师应依据实验目标要求学生自行选择所需的实验器材,在实验操作中,教师要发挥指导性功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在合理的引导下,使学生顺利完成实验。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分享实验操作经验。另外,教师应对各类实验进行分类归纳,引导学生找出此类实验的共通之处,并及时整理笔记内容,力求做到举一反三,不断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其化学学习能力。

四、及时关注学生动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学生是化学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看法,认识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的了解情况,以此为基础,制订合理的课堂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探讨未知的世界,收获更多的化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逐步夯实学生的化学基本功,并在练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化学的学习重在知识积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升整体的化学水平,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将学生发展目标作为备课指标,逐步改善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篇7: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习技巧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习技巧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强调对会计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力,强调运用会计准则和制度、运用财务管理的原理和模型、运用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死记硬背在会计资格考试中是很危险的。尽管会计资格考试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这种难度也是相对的,对于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的考生,的确很难通过,但一旦掌握了它的基础和规律,实现“会计师”梦想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准备会计资格考试,核心是要掌握好各项基础的东西。打好基础就是要吃透教材,对指定教材所涉及各项基本原理扎实掌握、灵活运用。这一点是最基本的要求,恰恰也最难做到的。有的考生指定教材看了好遍,对基本的问题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如实务一第一章总论讲了很多基本的东西,象“收入”的含义,书上指出“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很多考生阅读指定教材时感觉这段话很好理解,没有什么难度,也不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其实这段话含很丰富,重点有两处,一是“日常经营活动”,一是“总流入”。收入来自“日常经营活动”意味着非正常活动如出售固定资产等所得收入不属于“收入”要素,这是会计中一个十分不好理解的逻辑,即“营业外收入不是收入”,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或有负债不是负?等命题。收入是”总流入“意味着尽管有些时候销售成本可能大于收入,即净收益可能是负数,但因为收入是一个”总流入“的概念,可以得出结论”收入一定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很多考生由受”净收入“概念的影响,认为上述结论是错误的。悟性与理解能力对打好基础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优秀老师对关鍵问题的强调和指点能大幅度提高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准确和牢固程度。

在强调基础的同时,考生也需要接受一些技巧训练。因为考试中出题人为了增加难度,故意运用一些出题技巧,从心理上和技术上设置陷井,使部分基础不窂或对考试规律不熟悉的考生最终绕进陷井。如实务一二中均涉及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出题人不动声色地给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日期,如某年的1月1日,考生在解题时要对固定资产折旧要高度敏感,窂记“从交付使用次月提折旧”的原则,1月1日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当年按11个月而不是按1年提折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篇8:中职数学与会计知识学习的联系性

一、从基本含义找答案

(一) 什么是中职数学?

中职数学又称为中等职业数学, 是通过国家编写的数学补充教材, 要求学生首先会熟练地进行口算, 也就是心算, 而后, 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大额计算, 进而使中职水平的数学能力与初中数学知识接轨。[1]中职数学对于学生的口算与计算机要求比较高, 例如:《中职数学教本》中有这样一道数学题:“小文脑里想一个数, 把它平方, 再平方, 再乘以原先那个数, 得数是一个七位数, 最后这个七位数的个位数是七。要求在一分钟之内用心算, 求出答案, 小文原先想的那个数是多少? ”所以, 看得出来, 中职数学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要求比较高。

(二) 从事会计的基本工作。

会计工作主要按照会计准则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 就是通过核算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根据《会计基础工规范》的要求, 建账是加强经营管理的客观需求, 也是最基础的会计工作。[2]

建账就是借助会计账册, 进行会计材料的收取、整理、加工、储存和提供, 通过会计账簿连续、全面、综合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盈亏成果, 最基础的都是建账, 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数学水平。

二、中职数学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 中职数学在会计知识中的应用情况。

中职职业学校会计类专业课程基本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会计报表, 税收基础和财务管理等, 这是基础的会计工作。这些基础的会计计算都应用到了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都是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比如,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报表, 这些需要数学教学的辅助, 在高等本科院校, 甚至要开设高等数学教程, 但是, 会计的难度也会分为不同层次, 简单的会计工作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数学公式而已。[3]

(二) 会计证的基本分类。

会计的难易程度由所聘公司规模、形式、人数、流通的资金和类型决定, 一般来说, 规模较大的国家企业和外企, 对于会计证的要求比较高, 一般会计证基本分为三个级别, 第一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第二是会计职称证书考试, 第三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考试。

(三) 不同类别会计证与中职数学的联系。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根据国家的基本政策, 是学习会计专业人员必须参加的考试, 初级会计师必须持有该证书, 考试的内容涉及初级的中职数学知识和初级的电算化知识。例如中职数学知识中的计算法则和基本定义, 没有涉及太难的数学知识, 而初级电算化就是初级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必须持有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

其余的两个考试证书中职数学课程就涉及较少, 这两类证书属于中级和高级会计证书, 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就比较难, 例如, 会用到开方、平方、等差数列、函数、根号、平均值等, 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考试, 在全国范围内是最受认可的, 也是很多人的终极目标。但高级会计考试用到的中职数学知识就比较少, 这也可以看出会计知识与数学知识相互融合, 相互联系。[4]

三、会计学生运用中职数学知识的现状

(一) 运用能力差。

虽然会计知识与中职数学知识息息相关, 但是, 对于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 存在一个现实的问题, 就是数学知识无法运用到会计知识中。学生上数学课时, 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仅仅在数学课上使用, 例如, 要求学生计算出等差数列的和, 学生可以很快用公式导算出来, 但是, 在会计课上, 要求利用等差求和的计算公式算出固定资产折旧的年度总和时, 学生则摇头放弃, 且这种情况在会计专业学生中是普遍现象。[5]这就说明, 中职数学知识虽然与会计专业紧密结合, 但很多人还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融合这两个专业。

(二) 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差。

虽中职数学课程授课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但这个目标较低, 基础会计、财务报表都需要精准的数字。口算,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难题, 有些学生甚至离不开计算器, 而口算能力直接决定了你在会计行业走多远。

四、结语

中职数学知识对于会计专业知识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并与会计知识相辅相成, 紧密结合, 中职数学知识是会计从业资格证最稳固的基础。[6]所以, 中职课程必须以会计专业知识为主导, 努力与会计专业知识达成共鸣, 也可以编制实用的中职数学教科书, 改变教学方法, 同时开设数学与会计专业, 让学生关注并且重视中职数学知识的学习, 这样, “数学”与“会计”才会实现共赢。

摘要:中职数学的基本概念与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联系。本文从中职数学的基本含义与要求学生达到的水平能力和从事会计的工作人员要求达到的水平相比较, 发现有很多相同的学习理念和能力达标标准, 中职数学与会计知识学习有相关性和联系性。

关键词:中职数学,会计知识,关联性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耿金岭.企业财务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

[2]汤乐平, 高丽萍.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

[3]何珍芳, 吴利群.税收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

[4]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编写与实践——中职数学教本.

[5]占德胜.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2) .

篇9:会计知识的学习技巧

2004年,笔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之后有很多同仁问笔者通过考试的诀窍、技巧和方法,当时只是结合自己的感受口授和指导了一些同行参加考试,但后来他们居然都较为顺利地通过了2005年、2006年的考试,且评价效果不错、切实可行。

回顾自己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学习迎考的经历,作为高级财务会计管理在职人员,笔者感到通过考试最重要的应该是需要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学习迎考与生活休息的关系。当然,认真学习指定的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并潜心研究答题方法也是必需的。

一、科学地制订学习计划,遵纲循本,学以致用

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以辅导用书为主要内容进行命题。试卷分值也是与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要求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了解的内容相关。笔者的感受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有计划地通读、精读、研读辅导用书是考试顺利过关的法宝。作为在职人员,学以致用是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以考试促进资格评审、推进会计后续教育、选拔高级会计人才,这也是国家组织会计系列高级资格统一考试的目的所在。

(一)应用管理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作为在职学习,进行富有效率的自学几乎是对每个应试者的基本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网络学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但其中的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却不为多数人所知。实际上,在自学环境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学习效果和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自主学习目的性较差、学习计划性和系统性的缺失、学习监控和评价机制的缺失以及学习环境缺乏情感交流等。针对这些问题,汪徽(2006)论述了管理策略的重要性,提出“管理策略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它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等,以加强管理策略指导、实施群体在线讨论和鼓励协作学习交流等方法来指导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引进这些科学先进的方法论能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值得考生借鉴。

(二)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科学的学习计划,学习起来就会漫无边际,徒劳而无任何收获。制订学习计划必须要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明确考试重点和学习的难点,使学习时间的安排上能够整体兼顾、合理分配。订好计划,明确了学习任务,思想上就有了压力。考试要求面广量大,所以,各个章节要统筹兼顾,合理分配,不能偏科。有研究表明:清晨和夜晚人的记忆力较好,况且在职人员也只有在这时才可能有时间上的保证,因此笔者坚持每天早晚各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温故知新。日常上班的工作间隙和午休时间较短,可以用来结合工作业务加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这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制订好的计划一定要坚持完成,要坚持检查自己、督促自己,避免开头紧、中间松、最后空的情况出现,对于计划规定当天必须要完成的学习内容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三)钻研指定教材,归纳演绎重点

考试大纲是一根主线,必须紧紧围绕考试大纲去研读学习辅导用书,全面掌握考试大纲的重点与难点,切不能对考点押宝,抱侥幸心理。因为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与难点是对高级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要根据考试大纲精读和研读辅导用书中相关的考试内容,再根据大纲对每章节内容、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进行学习。由于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学科间的知识联系相互结合进行学习。财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实务与笔者的日常工作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仔细研究以往的考题,也是一个良方。通过对2003年开考开始至2006年的试题分析不难看出,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外,主要侧重于对综合知识的考核。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搞条块分割,章节独立,而要前后连贯,对各个章节的类似问题进行归集整理,加深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在此,要引进滚动学习的方法,即在完成一个章节学习内容后,先趁热打铁,对该章内容融会贯通;再将前几章至该章的内容贯穿起来复习一遍;然后再开始学习新的章节。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保持了学习内容的延续性,又可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不会出现学后忘前的现象。

(四)强化学习效果,勤奋巩固练习

一本好的习题集是必需的,有一本即可,不必贪多,但其中的基本练习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检验学习效果需要多加练习。每学完一个章节,在对书中的内容已基本吃透后就可以做些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前提是完全不再看课本(尽管考试开卷,但实际考试中并没有时间再看书),把每道题作为考试题,认认真真地去做。练习全部完成以后,再统一核对答案。对于做错的题,要查找出错的原因,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还有就是要举一反三,如相同知识点的题目,形式变换了一下,其实考点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题目要有所思考,通过思考,加深理解,加深记忆。通过勤奋练习,既能了解自己对考试内容的掌握情况,又能在考前暴露出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从而使自己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学习。还有,限时做练习,不仅可以演练自己的答题速度,还有利于在考场上拥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水准。

(五)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习效果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强、专业性强、理论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这都要求考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把财务会计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更有利于考生记忆和掌握考点的知识。如,在学习财务会计准则体系时,就必须与现行工作中使用的准则应用进行结合。平时,笔者就有意识地搜集了一些关于财务会计准则执行的政策解答,注意研读这方面的学术论文,把实际工作运用的准则实务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去理解,真正掌握了这些财务会计准则的内涵,巩固了学习成果。笔者撰写的有关财税管理和审计类论文也加深了对有关理论制度的理解深度。又如,日常工作中对财务会计报表分析和报告的撰写,强化了自己对财务会计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的理解,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通过学习,笔者发现:在日常管理工作和生活中,财税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会计方法无处不在,只要在学习中善于总结和发现,把财会理论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实践,就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认真了解考试概况,理解政策,注意技巧

(一)考试概况

根据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文件,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考试主要是考核应试者运用财务、会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分析、判断、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和解决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政策

综观近几年的考试,具有如下政策特征:1.继续保持考试既有风格,进一步进行摸底和调研;2.适当增加考试难度,保持考试信誉、质量和水准;3.考试题型仍为综合案例分析题,题型特点与2003~2006年基本一致,尤其可以参照2006年;4.新增加学习内容、理论与实务的重点可能会作为考试的重点范围。

(三)答题步骤

综合案例分析题是考试的重点,这类题目主要考核应试者对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原理、基本概念及基本公式的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因此,考试解答时,首先要审查清楚题纲的意思,掌握题目的已知条件,明确提问的应答要求,弄清题目涉及哪些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然后根据题意按思路逐步列出,利用所给题纲的已知条件,按原理、公式、应用等顺序一步一步地解答。

(四)答题技巧

无论应试者水平如何,实际考试时一定要注意答题技巧:1.所有的考题都必须回答,先易后难,即使不会也要写,但不要在一道题上使用太多时间;2.以考试大纲观点为准,不要使用与大纲不一致的观点,因为考试不是学术争论;3.研究前几年的试题与答案,并将其作为自己答题时的示范;4.保持卷面整洁,因为卷面的整洁度会影响评卷者的心理状态且对其评分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五)答题方法

在答题方法方面主要应注意:1.答案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而应该条理清晰,说明问题,因为评分是看采分点,采分点即答案中必须回答的内容。答案中有关的原理、论据和判断都是采分点,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2.如果是需要答出结论的题目,应先说结论再述理由,且直接把大纲或者法规制度中的原文规定写上即可。3.做案例分析题时,最好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看题目。在此过程中要把关键字眼写在草稿纸上,避免看后忘前的现象发生。

三、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学习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特别是学习迎考,时间紧、压力大,需要集中时间来记忆大量的理论原理、概念和公式等,属于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科学用脑,不注意思维方法,不注意学科特点,为应试而长期高度紧张,身体经常熬夜,休息睡眠时间很少,则很容易会导致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和身体素质下降等情况,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伤害,影响到考试。笔者的做法是:正确处理日常工作、学习考试和休息睡眠的关系,讲究科学用脑、卫生用脑,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和谐应考。

(一)努力做好日常工作

作为在职的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岗位工作是立身之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学习,既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理解,也有利于实践理论知识。笔者始终坚持工作时全力干,工作之余抓紧学,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搞好学习,以学促干,以干践学,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相互促进。

(二)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人类的休息和睡眠是更好地、更有效率地学习和工作的生理基础和脑力源泉。努力做到工作与生活富有规律,不搞夜车、不搞疲劳战,按照一个比较宽松、稳定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时休息、睡眠,才能消除疲劳。只要在工作学习期间,经常散散步、做做操,做做深呼吸,听听音乐,利用各种低成本、有效益的途径来放松自己,给自己一个愉悦的心情,就能增加大脑的供氧量,保证学时精力充沛。另外,在家学习的间隙不妨做点家务,也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注意适当增加营养

上一篇:杜郎口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西游记》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