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艺术的方法日记

2024-05-04

北京艺术的方法日记(通用9篇)

篇1:北京艺术的方法日记

艺术的第三关键词是即兴表演,而影视表演的主要技巧是即兴表演,其主要方法是顺势而为(跟着感觉走),也就是说,当感觉与意境很好时要一定要保持住,顺势而发(顺势发展下去,或顺其自然的发展下去,跟着感觉走)。平时在训练、练习与实践时,一定要把握住来之不易的好的感觉与意境,坚持到底(要舍得花大量时间),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最终养成良好的艺术习惯。

艺术的第一关键词是投入,投入才有意境,投入的力度深度越大,时间越长久,艺术感就越规范,训练的方法就科学,就越容易取得成功。艺术的第二关键词是意境,意境包括感觉、节奏、韵律、激情、深情、体会、感知、规范、深度、广度、思维、情绪、情感与爱等的综合规范、延伸和科学的训练。如果你想从事文艺事业,就必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与艺术的投入者,全身心的去体会,全力的去实践,感知一切生活与艺术的源泉,投入到无限的艺术生活和创作中去。

艺术是一种积极而又科学的动态,及其表现形式。

艺术是一种自我的、科学的训练。比如,自我的心理、心态、情感、情绪、韵律、思想及精神等等方面的、科学的训练。

演员要熟悉台词,演戏不能太过;导演要有整体的艺术规范感,要有镜头艺术的规范感。

取得表演艺术的最佳训练效果的,最行之有效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照镜子(一天到晚对着镜子不停的进行训练)。然而,更高级的表演是一种精神上的演出(境界),并非完全靠表面。

更高级的表演是一种精神上的演出(境界),并非完全是表面。

艺术需要在实践中取得突飞猛进,然后才能稳定下来。

艺术与爱有很多种,关键看你懂不懂及是否去珍惜。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休息就是相对的工作,工作也是相对的休息。

艺术的目标是学习,是向更高、更强、更好的方向努力奋进,全人类的发展方向也同样是如此。

把艺术当成一种乐趣,当成一种科学的运动与训练,持之以恒,形成习惯,便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真正有学问的人,是懂得怎样去保持朋友友谊的人,并有艺术感。

艺术与做人的境界有多高,其人生的成就就能达到多高。

我们写作,或搞文学艺术,起码坚持了应该坚持的东西,传承了应该传承的优良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坚守这个阵地,不然,我们就会越走越远,一直到最后迷失方向。那么,我们需要坚持什么呢?我们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美好与丑陋,正义与邪恶,前进与倒退,这一些都是相互对立的东西,也是人生的方向问题。我们需要坚持美好、正义与前进的方向,而需要克服丑陋、邪恶与倒退的困难,这样我们就始终在前进,我们的生命就始终有意义,而这,正是我们的艺术生命能够生存下去的价值所在。

我们写作,或搞文学艺术,就是为了传承民族优良传统。

在艺术专业上,修养不到位,级别自然就不到位。

我们无论是搞文艺还是投身政治,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都必须要牺牲个人或家族的许多经济和势力上利益,在动上首先要纯。

想要作一个成功的优秀作家或艺术家,最好不要当官,即便是想当官,也一定要当个清官,否则,自身都不干净了,哪里还有脸面去领导和教育别人。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文艺工作者,既不能谋取权位,也不能为了金钱,否则,就难以创作出好的作品。

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去努力培训自己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并使之不断地得到相应的提高。

作为一个艺术家,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要具备很高的敬业的精神,所创作的作品要能够深深的打动自己与观众,这样子才能走向成功。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敬业精神,当群众演员也一样。

不想庸俗的生命必然活得很精彩,而过于庸俗的人无疑是卑贱的。一个在生活中无比卑贱的人怎么可能能够成为耀眼的明星呢?

当明星首先要有一定的天赋,同时还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若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凭什么就能当上影视明星呢?

学习表演艺术,仅仅呆在课堂里是不行的,必须要到拍摄现场进行实践,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表演水平。

当演员要有艺术特色与形象,包括气质、身材、身高、面相甚至眼神等都要有艺术的特色与形象,都要包含着一定的艺术成分在里面,都要符合一定的艺术标准与规范才行。

当演员要有一定的艺术天赋,从小热爱艺术,且具备一定的基本功。

一个优秀的演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与素养。

当演员的身体素质要好,且具备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

当演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与艺术涵养。

当演员要懂艺术、歌唱、音乐、文学、美术、绘画、书法及哲学。懂艺术、歌唱和音乐的演员就能成为影视明星与艺术家;若同时懂艺术、歌唱、音乐、文学、美术、绘画、书法及哲学的演员就可以成为艺术大师。所以,文化水平越高的演员其艺术成就越大,级别就越高。

艺术各有各的特色,一个演员,如果遇到比较适合他特色的作品的话,他就会擦亮耀眼的艺术火花,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就能取得成功。反之就需要等待这样时机出现,或自己去创造这样的机会,但是,自己要给自己创造这样的机会,最起码要了解自己的艺术特色,才能做到量身定做,或请人量身打造;如果自己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艺术特色的话,那就不是一个好演员了。有不少演员请人为自己量身定做了艺术作品而取得了成功,还有不少导演为一些自己非常了解的演员量身打造了作品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比如,某某导演为王宝强量身打造了《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及《我的父亲是板凳》等多部作品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让王宝强一举成名,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表演天赋方面,每个演员各有各的特长和特点,比如,有的演员脸部肌肉发达,有着丰富的表情艺术;有的演员动作敏捷,在动作上有艺术;有的演员声音很特别,有特点,在声音上有艺术;还有的演员眼神明亮而又美丽,眼神中存在艺术,总之,一个演员至少要在某一点上具备一定的艺术天赋、特点、特色、特长与形象才行。同样是一个人,为什么有的人适合演喜剧、悲剧、闹剧而你的却不行呢?为什么有的人适合演好人、坏人、伟人、小人而你却还是不行呢?那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这些艺术的天赋、特点、特色、特长与形象,而你却不具备。

作为一个演员,最佳的课堂是在拍摄现场,而并非全部都在教室;而迅速的提高表演水平的最直接和最佳的途径也是在拍摄现场,只有在现场观察别人的表演,做到举一反三,才能逐步的积累起丰富的表演经验,迅速的提高个人的表演知识与艺术水平。为什么许多大明星都是跑龙套出生或从前跑过龙套呢?就是因为他们在拍摄现场呆的时间很长,逐步积累起丰富的表演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为将来的成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什么有许多人都愿意来跑龙套或作群众演员呢,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另外,一个演员即使具备了一定的艺术天赋、特点、特色、特长与形象等基本条件,但是,要想做一个非常成功的演员、或成为一位辉煌的艺术家,还必须要做到内外兼修;内修涵养,外修精气神。涵养包括思想、品德、文化、艺术、情操与精神境界的修养,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做得到;而精气神的提高主要是靠平常的科学训练与长期的刻苦耐劳,才能逐步的达到。那些绣花枕头,靠吃青春饭,又缺少文化与艺术修养的人精,即使做了所谓的演员,也没有他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运气好的话他们可能会昙花一现,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草包一个。

篇2:北京艺术的方法日记

第一次坐飞机

9月29日星期三晴

放假了,爸爸来接我去北京玩。这样,我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来到飞机场,哇,好大的飞机啊,张开两翅,就像一只巨大的银色老鹰!登上弦梯,来到座位前坐下。往外看,有一片片紫色的小灯,就像一个个小萤火虫,其实那是航标灯。起飞了,我有点紧张,爸爸叫我别怕。再往下看,济南留在一片模糊的灯海里了。飞机上,乘务员阿姨向我们介绍安全常识,教我们系上安全带,又给我们送来饮料和点心。我一边吃着,喝着,一边四处张望,觉得飞机上哪里都有趣。

感觉才过了一会,爸爸告诉我说,北京到了。这么快?我赶紧向外面看去,啊,灯光多了,那么多明亮的、五彩的灯光,照亮了一个伟大的城市。真的是北京!

飞机缓缓降落了,妈妈来接我们了。我扑进了妈妈的怀抱,也扑进了北京的怀抱。

来到五府井

10月1日星期五晴

一早,爸爸妈妈就叫我:“小懒虫,起床了,你不是要到王府井吗?”我睁开还没睡醒的眼睛,想起昨天说的要到王府井的事,一骨碌爬起来。

我们乘着一辆红色的小汽车来到了王府井大街上。啊,街道两旁人山人海,并不见各种车辆。原来王府井是个步行街。宽阔的街道两边,是高大的楼房。节日里,这些高楼显得更加漂亮,更加壮观。明亮的橱窗,彩色的广告牌,各种精致的装饰,加上商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简直就像天上的街市。

我看花了眼,妈妈拉着我的手,就怕我走丢了。我们来到王府井书店,这里的书真多呀,好几层楼全是的。我一时不知看哪一本好,挑了好久,我拿到一本《会飞的教室》,就专心致志地看起来。

出了书店,我们又逛了其他的商店。哎呀,太多了,逛不完,我的两条腿累坏了。

爸爸背着我,我们慢慢走出王府井大街。

二姨晚上来我家

10月2日星期六晴

一早起床,我们就忙起来,一家人忙得马不停蹄。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今天,天气很好。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超市,楼上楼下地买东西,买了吃的,又买用的,简直快要累得不行了。我催促他们快一点,再快一点。终于,我们付了钱走出超市。回到家中,已经是中午了,我们简单吃了一点饭。下午,没有外出,可是爸爸妈妈还是在忙,忙着收拾家里,打扫卫生。有一个问题我怎么也没明白,过节了,应该轻松一些,为什么反而忙起来?我看见爸妈虽然手脚不停地忙着,但脸上却始终挂着微笑。我觉得今天一定有什么好事。问妈妈,妈妈只说要给我一个惊喜。

一直快到晚上了,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张北京地图,对爸爸说:“我们去火车站接吧!”我追着问:“接谁呀?”妈妈神秘地一笑:“你马上就知道了。”我们乘车来到火车站,等了一会,就见一列火车响着汽笛进站了。在拥挤的人群中,爸妈拉着我的.手,忽然妈妈高兴地叫道:“来了来了!”这时,一个人出现在我眼前,啊,是我经常思念的美丽的二姨!她在遥远的地方工作,今天终于回来了!

二姨抱着我亲了又亲,啊,真是快乐的节日!

吃麦当劳

10月3日星期日晴期

王府井附近有许多的快餐店,我最喜欢的当然是肯德基和麦当劳。

一早,我们一家还有二姨,出去游玩。中午,我提议去吃麦当劳,二姨首先拍手赞成。我们四人就直奔麦当劳而去。

一进门,里面好温暖啊。人真多,我们找了好久才找到座位。爸爸妈妈去点吃的,我和二姨就坐在这儿等。看到别的孩子吃的那么开心,我觉得肚子真饿。好一会,爸爸妈妈拿着一大堆的东西回来了。啊,全是我爱吃的,汉堡,可乐,薯条,鸡腿……二姨一个劲叫我多吃,妈妈却说这都是垃圾食品,叫我少吃。爸爸在一边只是看着,一句话也不说。我一边点头,一边猛吃。直到把肚皮都撑圆了。

真过瘾啊,现在嘴边还留着香味。

假期结束了

10月4日星期一晴

明天假期就要结束了,我必须离开北京,离开爸妈,回到泰安去上学。

这对我来说,是一件难过的事。

早上起来,妈妈就开始给我收拾东西。她一边忙着,一边掉眼泪,我都不敢看妈妈的脸。爸爸不说话,却拉起我的手来到书店,他知道我最爱看书。我看了一会,什么也没看进去。爸爸帮我挑了几本书,准备带回泰安去。中午我们吃了假期的最后一顿团圆饭。

下午,爸爸送我回泰安,妈妈送我们到车站。美丽的北京,车水马龙,鲜花盛开,人们脸上是幸福的微笑。只有我们,心里是离别的忧伤。

在车站,我搂着妈妈的脖子不撒手,妈妈也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不松开。

篇3:北京艺术的方法日记

北京艺术区是以圆明园画家村的出现为序幕的原型。八十年代末, 先后毕业于北京一些艺术院校的学生主动放弃国家的分配, 以“盲流”身份寄住在圆明园附近的娄斗桥一带, 成了京城较早的一拨流浪艺术家。。此后, 随着序幕的拉开, 越来越多的流浪艺术家纷至沓来, 也就吸引了许多媒体的关注, “圆明园画家村”的称呼便不胫而走, 渐渐成为了一个文化象征。这就是北京艺术区的最早雏形, 对后来的艺术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后以798艺术区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区像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 截止至2008年1月, 入驻北京798艺术区的画廊、艺术家个人工作室以及动漫、影视传媒、出版、设计咨询等各类文化机构400余家, 北京艺术区发展模式由最初画家村的单一的画家群、精神的流浪转变为多元化的艺术和商业相混杂的趋势, 北京艺术区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悄悄地影响着当代北京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 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给与了高度重视, 2009年7月, 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计划》,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经济结构的着力点。其中, 艺术品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提高, 艺术品产业在“十二五”期间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在北京, 已经建立形成中央商务区 (CBD) 以及可以称之为中央金融区的金融街、中央科技区的中关村, 只有文化艺术这一要素还未形成真正的中心区, 北京是全国文化氛围最为浓厚、艺术要素最为丰富的一座城市, 尚需建立一个产业发展聚集优势的新区, 而作为全国最大的原创艺术群落—宋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里聚集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 艺术氛围浓厚, 可以形成北京.中央艺术区的构想, 国家已经前期投入二十个亿用于文化产业开发, 未来中国.宋庄的国际发展模式将是中国艺术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及其前景

从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后的十五年时间, 中国当代艺术几乎在欧美所有重要的美术馆登台亮相, 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的走红, 实际上是一个由欧美带动其他国家跟进的国际化现象, 由此, 从国际展览、艺术评论、艺术市场几个方面跟进的中国当代艺术是20世纪90年代后在西方成功的体制基础。

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走红, 主要背景在于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政治和文化定义的性质, 即政治上作为1989年之后没有崩溃的后共产主义国家, 文化上作为具有不同哲学和艺术传统的东方文化体产生的学习西方语言的新前卫艺术。这二个背景决定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体系中的吸引力。

从“89现代艺术大展”之后, “玩世现实主义”、“新生代”“艳俗艺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几个重要流派的出现, 这一切和西方意识形态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西方对于中国艺术家的挑选也是和中国的意识形态有关, 像王广义的《毛系列》、刘炜的《革命家庭》、方力钧的《打哈欠的人》、岳敏君的《自画像系列》等等。而西方重要收藏家乌力.西克的出现, 无疑给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一种新的活力, 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在西方的舞台上走红。

随着西方画廊的涌入, 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开始被代理, 中国当代艺术迅猛发展, 西方画廊捧红了一批又一批年轻艺术家。就是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中国当代艺术的高潮来临, 形成以西方收藏家为主体的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平台。由嘉德拍卖公司、保利拍卖公司为主导的拍卖当代艺术品的专场也异常火爆, 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居高不下。

2008年后,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来临, 全球艺术品市场开始低迷, 当代艺术品开始流拍, 西方重要收藏家开始抛售中国当代艺术品, 中国当代艺术一时面临低谷, 从2010年至今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回暖, 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也由关注意识形态转向画面的意向性研究, 许多当代重要的艺术家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 强调当代中的传统因素。中国艺术市场开始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中国本土收藏家群体的介入, 使得当代艺术品市场出现良性循环, 方向由原来的高端艺术品向中端艺术品介入, 画廊和一些民间美术馆也开始培养具有文化品位的中产阶级, 因为他们相信这是未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生代购买群。

从中国当代艺术走红这20年来看, 在语言范式上基本上是在西方所关注的中国政治符号、玩世不恭的中国形象、对中国主流的反叛等等。总体上, 西方艺术界仍然把中国当代艺术看做学习西方及受西方现代性影响下的一种对中国传统用西方普遍性方法的再表现、中国现实的叛逆者文化, 以及对政治经济制度扭曲下的人性表现。尽管承认中国当代艺术对西方现代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性发挥, 及其具有当代中国的精神活力。

摘要:北京艺术区是以八十年代末圆明园画家村的出现为序幕的原型, 北京艺术区发展模式由最初画家村的单一的画家群、精神的流浪转变为多元化的艺术和商业相混杂的趋势, 北京艺术区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悄悄地影响着当代北京的生活方式。而中国当代艺术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当代艺术实际上是一个由欧美带动其他国家跟进的国际化现象, 由此, 从国际展览、艺术评论、艺术市场几个方面跟进的中国当代艺术是20世纪90年代后在西方成功的体制基础。

关键词:艺术区,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8

篇4:北京门楼的砖雕艺术

为了研究、考证北京砖雕艺术的历史和传承,我多年前曾拜访过故宫博物院古建队退休的邓久安老师傅,这可是京城仅存的老技工,在古建行中称为“雕花儿匠”。邓师傅家住西四北二条14号,那年老人已76岁了,高挑个,身体很硬朗。他边向我介绍着自己从业的历史,还拿出来干活儿用的多件工具,以及保留在身边的花样子。

聊起京城的砖雕,邓老打开了话匣子:“北京有句老话:有名的胡同三千九,无名的小巷赛牛毛。四合院的门楼造型多样,广亮大门门楼上的戗檐上雕刻的狮子麒麟、牡丹、兰花,可是砖雕的亮点,吃功夫。还有,您看那些为数众多的如意门门楼门楹上三米长的大幅透雕,画面宽阔,内容丰富,《多宝阁》《吉祥鸟兽》《人物故事传说》可是题材多样啊!都是出自历代的雕花儿匠之手,这可真是门手艺。至今有些老门楼上的砖雕还保存得很好。这与老年间烧制出的澄浆泥砖的质量是分不开的,生产此砖最好的是山东临清,现在做出如此好的砖儿哪儿去找啊!大面积的砖雕要用拼接的办法,分四拼、六拼、八拼来完成整个门头的图案,先定出完整的花儿样子,干起活儿来就靠手艺了。”

边说着,邓师傅由工具袋里拿出十多件铁制刀具。又让我们看他保留着的花卉小样。邓师傅接着讲:“干我们这行心要细,对绘画还得懂,还要有悟性。一张草图,要在砖上变成立体的。那狮子、花草还得活灵活现,要用刻线、阴雕、镂雕、浮雕、透雕多种技巧,一刀下去就得准,一般雕完不能再打磨。我是故宫古建队退休的,我们这行俗称雕花儿匠,比一般工人的待遇高,工作时间每天是6小时,工资也较高。我还得给你们说说这行的历史。在清乾隆年间,京城盛行砖雕,当时有位出名的‘花儿匠’,这是这行的简称,名叫李永福,他在这行里手艺最精,线刻、透雕、设计花样子都有绝活儿。他手下收了不少位徒弟,京城百姓称其为‘花儿匠’李。建四合院的,修缮园林的都请他带的这伙儿工匠去干。嘉庆时期,砖雕这行更为兴盛。像河北、天津的工匠也过来学,这就形成了京城独特的砖雕手艺。我干这行是家传,家父就是李派的传人。我读书到十六岁,后来就跟着父亲干活学艺,走上了‘花儿匠’这行了。在故宫古建队就干了近五十年。”邓师傅退休后,还被“大三元酒店、颐和园等处邀请,雕刻过几件大活儿。大三元酒店门前的八字粉墙上,保留的一对儿巨幅花卉砖雕,就出自邓师傅之手。邓久安老人收过两位弟子,但没能干这个行业,因近些年砖雕这门艺术已不被人们重视,愿吃苦、肯用心学继承此行的人太少了。学了这行手艺,能用上的机遇不多。京味砖雕艺术和“雕花儿匠”的手艺,今天应该列入非遗项目,才能有望得到重视和传承。

门头(或称:门额)、戗檐上的砖雕精品,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是胡同文化史与民俗的写照。细心观赏,能分辨出画面的丰富内涵。砖雕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吉祥富贵的图案。展示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想往。以蝙蝠、鹿、喜鹊、仙鹤、麒麟、盘长、如意、磬……分别组成图案,各有其讲法和寓意。有的图案还与其谐音联系在一起,是很有讲究的。《喜庆吉祥》的图案中,画面上的蝙蝠口叼着磬,表达了主人求喜庆,盼福到的心愿。《福寿绵长》图案中,蝙蝠口叼盘长(佛八宝之一)其图案中绸带不封口,表示佛法无边,其寓意是福寿绵长。《鹤鹿同春》图案,是表示延年益寿。

二、展示花卉的图案。如梅花、兰草、翠竹、菊花。这是我国的传统名花。称为“园林四君子”。松、竹、梅组成图案砖雕,称为“岁寒三友”。还有雕刻石榴、葫芦、葡萄图案的,其寓意是多子多孙,人丁兴旺。

三、博古图案。画面内容丰富。将古代器物香炉、玉佩、笔筒、砚台、花瓶……巧妙安排在一组“多宝阁”画面中,表示我国文人的生活。文房四宝与花瓶在一起,寓意四季平安。

四、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经过考察,现在这类人物故事题材的砖雕品为数极少了。我国古老的《八仙过海》是北京砖雕艺术中的佳品。表现形式上,又分明八仙和暗八仙两种。韩湘子吹笛、曹国舅持玉板高歌、李铁拐祝寿、何仙姑采莲、张果老骑驴……这类人物图案为明八仙。在图案上仅雕刻八仙常佩戴的器物,为暗八仙。还有名为《竹林七贤》的门头砖雕,更是珍品,展现魏晋年间,阮籍、山涛、刘伶、向秀、王戎等七位文人名士经常游于竹林对酒对诗、抚琴吟唱的情景,画面生动感人。称为竹林七贤,是目前胡同砖雕仅存的精品。其他如《麒麟送子》《马上封侯》等图案,内容可谓丰富多彩。

五、亭台楼阁图案。

六、福字、寿字、云文等图案。门楼左右上方的戗檐,砖雕图案多为花卉、动物或人物故事。如雕刻兽中之王狮子的图案,象征着宅主人的武官身份。雄狮戏球的画面更为生动活泼,这里还有太狮、少狮之分。还有浮雕富贵牡丹或牡丹花篮、松鹤同春等花卉图案的。戗檐上的人物砖雕更为罕见。北城一老胡同中有一幅描绘《三国演义》中赵云大战长坂坡的故事画面,虽经过百余年的自然风雨,至今人物形象逼真,刀工玲珑剔透,是仅存的一件珍品。

今天,老胡同里四合院的门楼上精美的砖雕还保留得很好,广大居民应该重视,对这些艺术品给以爱护,这可是见证胡同古建、文化和民俗的活化石。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

篇5:北京之旅的日记500字作文

在飞机上,妈妈说午餐是汉堡包。我耐心地等啊等,看见餐桌上没汉堡包,就问妈妈怎么没有汉堡包。妈妈指着一个豆沙包说:“这就是啊!”听了这句话,我就从100%的心情度降到了30%。不过,我还吃了跟汉堡包旗鼓相当的牛肉面,真好吃啊!

第二天,我们正式开始游玩了,不过累的我汗流浃背,两腿发软。到了和珅以前住过的地方——恭亲王府,那里有个蝠(福)池。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菜摸到开过光的“福”字,我没听导游说只要摸一遍。我摸了很多下,还亲它几口呢!真希望真的带来福气!

第三天,我不但没有幸福,反而倒霉透顶(要是有机会,我一定拿电钻钻破这个“福”)。

第四天,我们集体都倒霉,走了nn久才到饭店!真倒霉!

篇6:,北京的那些日子心情日记

一次夏令营带来的是一片片笑声,是一滴滴汗水,最后是一段段的记忆,一丝丝的不舍。

——题记

时间的脚步催促着我们的步伐,期末考试也接近了尾声,这样一来只有一件事一直浮现在脑海里——2013北京世纪明德夏令营。这是我们早早计划期盼已久的暑假之行,放假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收拾好了行李整装待发。

火车在无数个隧道中穿梭,踏着枕木,伴着流淌的河水呼啸着向北京奔去。火车上的三十多个小时,过得是那么地漫长,也许是因为这三十多个小时里分分秒秒都夹杂着对北京的憧憬,毕竟是第一次到北京,时间也像是在和我们开玩笑,心中越是充满期待,她就越是走得很慢,不时会来句抱怨——为什么不坐飞机呢?也许,美好的东西总是要经过漫长的等待的。一路的风景时刻变换着,重重叠叠的秦岭,蜿蜒的河道,沧桑的平原,巍巍的华山,这一路路的风景都寄托的是我们的期待。

“各位乘客您们好,现在到达的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北京西站。”这一声报站,我们是等了多久,北京,我们来了!我们手中拎着大包小袋沉甸甸的行李迈出了车门,当我走下火车的那一瞬间我感觉这一切像是在做梦,我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心中带着一种对着片神圣土地的敬畏,和那点默默的激动。

刚下火车,一个高大的身影挤入我的视线,一个身高一米九,身穿红色T恤,背上背着一个书包,包里还插着一根黄色的棍子,看起来像背了一根金箍棒似的。这样的一个人里站在我面前感觉像是大厦下的一棵行道树,这是在身高上对我赤裸裸的打击。我走在他的身后,旁边的同学悄悄地对我说了一句:“还矮了一个头.”我顿时低下了头。这位帅哥来自北京大学,是我们本次夏令营的辅导员,大家都叫他“马哥”。这五天四夜的行程都是由他带领我们。

在大巴车上,看着异乡的风景,熟悉又陌生的天安门广场就在我们的眼前,这个地方只是在书上,在网上看过,还未曾亲临这里。天安门广场上那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挺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字依旧书写着历史,闪烁着耀眼光辉;天安门城楼那黄红相间依然透着君主的至高无上。北京,一座承载着悠久历史的帝都古城,无不让我为之兴叹,为之赞颂。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里,结构复杂的的鸟巢,那晶莹剔透的水立方镶嵌在城市的一角,它们还奏响着《我和你》的熟悉旋律,还在记录着北京奥运会的一个个奇迹。清华大学,这是一个多少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那天,我踏进去了。水木清华,养育了代代杰出人才,清华园里,无数的学子依旧追逐梦想,乘着风飞翔。国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首都博物馆,着里面依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不到长城非好汉”天下第一关居庸关,一条巨龙在山间曲折盘旋,陡峭的山岩,我们爬上去费了不少的力气,每一步踏上的`石阶,都是几百年前人们的智慧和勇气,每一块高低不一的石阶都是中国的坎坷历史。颐和园,故宫,这规模宏大的皇家圣地,它的浩大工程不得不使我惊叹,它的美丽不得不让我折服于设计师的高超技艺。王府井,国家大剧院,这里都有我们的足迹,这里都有我们的身影。

每一天的行程都是满满的,每一天都很累,在烈日的炙烤下,皮肤也黑了些许,但我们依然迈动青春的步伐,探寻古老的佳话。

一段美好的旅途总有终点,一篇美丽的文章总有句号。五天四夜,过得很快很快,和马哥走过的这几天在我们的记忆中刻下深深的一笔。那些名胜古迹是我们友谊的见证,那些峥嵘岁月是我们记忆的珍存。火车站的送别依稀历历在目,大家对马哥的不舍,化作一滴滴的眼泪,化作一声声“再见”一声声“我爱你”,化作隔着厚厚玻璃的手掌对手掌,也化作了挥一挥手“朋友,保重”。火车呼啸着冲出了站台,再见了马哥,别了,北京。“学业有成,清北梦圆”这句话留在了我们的照片背后,我和他约定了,两年后,北京见。

篇7: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日记

冬奥会不仅是竞技体育的展示舞台,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创意原型分别是熊猫和灯笼;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北京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勾勒出汉字之美;代表运动项目的体育图标,用篆刻这一汉字独有艺术形式,在方寸之间展现中华神韵……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举办,又恰逢中国新春佳节,这场奥运盛会将展现独特魅力。

北京冬奥会的新建改造建筑将为世界冰雪运动留下永恒印记。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借鉴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优雅飘逸,不仅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更成为该项目在全球的第一座永久跳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外形宛如中国传统饰物如意,是世界上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悬挑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冬奥会后“如意柄首”还可用于举办会议会展、接待旅游观光等。创意十足的场馆,必将在冬奥会历史上留下闪闪发光的中国印记。

立足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北京冬奥会的独特魅力还体现在对北京奥运会经典元素的继承和发扬方面。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广受好评,北京冬奥会“同心”奖牌设计创意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造型简洁,细节中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

在传统元素之外,冬奥会也融入诸多现代时尚的巧思。特许商品中的倒计时徽章由8块不同时间点的倒计时徽章组成,拼起来恰好组成数字“0”。赛时颁奖仪式音乐包含了《黄河》《金蛇狂舞》等中国经典民乐作品。

篇8:北京奥运:中国公共艺术的开篇诗

说它是开篇诗还因为它是第一次这样大规模地将“诗”——艺术融入我们的城市公共生活中,融入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中,“人,诗意地栖居”,艺术成了人人可以融入、可以享用的公共资源。人们也第一次这样大规模地接受、参与和享有这一全新的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第二,北京奥运会是北京(包括其他协办城市)城市景观艺术跨越式发展的伟大里程碑。从令世界惊叹的奥运场馆建筑,到遍布全城的休闲广场和城市公园、游乐场,从城市整体景观布局到北京建筑墙面色彩的处理,从各种各样的标志物大屏幕、灯杆旗、广告牌,到公共汽车站的设计,从城市雕塑到大型花坛林木景观创意,从奥运主题公园的设计建设,到社区奥运、健身的公共活动区,从地铁新线路的车站、通道、隔离屏、车厢内部电子屏幕和电视的设立,到整个城市的夜间灯光艺术设计,北京通过奥运发生的变化太大了。从时间上讲,7年建设,奥运成了北京城市景观艺术新时代的纪念碑。

第三,北京奥运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隆重揭幕礼,而在奥运公共艺术中展示的“中国元素”,成了文化中国国际形象揭幕礼中绚烂的礼花。北京奥运会的最大成功是文化。其中的公共艺术、城市景观和现代设计正是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比如带有鲜明中国元素的奥运会徽、吉祥物、金镶玉奖牌、各种纪念品。所以我讲它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同世界融合的隆重的揭幕礼。

举办奥运,我们提出“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的口号,就是要重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底蕴的“文化中国”的国际形象,奥运是最好的舞台。而这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不是抽象的,它是世界通过具象的“中国元素”来亲身感受、亲身体验的。

150年来,我们都在向西方学习,都是所谓的西风东渐。150年来,多少中国的有识之士、先烈、先辈、伟大的前驱者,从魏源、梁启超到鲁迅不都是向西方寻求中华复兴的思想动力?从孙中山到陈独秀不都是向西方寻求救国的真理与道路?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根本上处于失语状态,“文化中国”的形象是一个遥远的模糊不清并充满病态的被歪曲的形象。直到北京奥运之前,我们做了调查,有60%到70%关于中国奥运的报道都是负面的。

但是北京奥运开启了一扇文化的大门,让世界近距离地感受中国文化,开始了一个文化中国走向世界的新的历程——一个东风西渐的历史。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转折,奥运是其最重要的标志。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西方与中国相互之间的交流是不对称的,我们对西方了解得很多,西方人对中国所知甚少。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真正考察了解。这次借助于北京奥运的现代传播手段,有44亿以上的全世界的电视观众,第一次用视觉文化的方式,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艺术,阅读北京,感受北京;几十万的外国人来到北京,第一次直接亲历北京、触摸北京,特别是通过北京奥运的公共艺术来了解中国文化,通过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体验北京。所以北京奥运的开幕式,不仅仅是奥运会开幕的一场演出,它有一种很强烈的象征意义: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隆重的揭幕礼。

第四,北京奥运会竖起了一座公共艺术设计的“玲珑塔”,一座“凯旋门”。有公共艺术,就需要设计。创意设计是当代公共艺术的灵魂,是当代艺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北京奥运会充分体现了“创意为王”的主导理念,创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艺术经典作品,为全球所瞩目。

那么公共艺术在北京奥运中有哪些成功表现呢?

首先是奥运村。在奥运村里,处处可见鲜明的中国元素、中国设计,从进门到里面的小桥流水到各种各样的文化设计,奥运村是开给世界的一扇窗户,奥运村是公共艺术、公共设计的一个典型。

第二个经典场所是奥运中心区,其中包括像地铁八号线奥运场馆站内的各种设计,从地铁站青花瓷柱的设计一直到大鼓门的设计,到中国民居四合院的设计,到各种各样的现代的太阳能灯柱和各种各样的夜间灯光设计,都构成了奥运中心区的典型的中国意象。还有展示中国故事的祥云小屋,集中展示了三十个省市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奥运公共艺术展示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建筑艺术所展示的公共艺术的精神是比较突出的,给世界以强烈的印象,比如鸟巢、水立方。鸟巢是一个建筑艺术作品,但它又是一个象征意义上的“雕塑”作品,它是一种在景观艺术中创造了新的特点的、领先世界潮流的伟大创造。其中彰显了一些文化理念,包括绿色的、环保的、生态的理念和天人合一、以天和天的中国和合文化精神,也包括水立方的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理念。

奥运的社区文化,如地铁站、公共汽车站的设计,我觉得一些设计非常有意思、非常好。比如说奥运公园地铁站的玻璃幕门就是用了一点装璜艺术装饰了一下,你看有那么多人感兴趣地跑过去照相,觉得这个装饰很好,它就已经成为公共欣赏的艺术了。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把这种艺术方式和人们普通的生活现实结合起来了,这个空间成为人人都可以进出的空间,而不是曲高和寡,束之高阁,被放在那样一个不可到达的艺术象牙宝塔、黄金殿堂之中的东西。

我觉得这里面有以下几点是可以探讨的:

第一,在整个的奥运会中,北京顺应了公共艺术这样一个当代世界艺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实践了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审美化,和艺术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过去的艺术和美学也曾提出艺术就是生活的观念,比如19世纪俄国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提出“美即生活”,但是那种理念是基于19世纪的社会现实,和今天全球化背景下消费社会的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年的别林斯基也说艺术就是生活,实际上他所说的生活是象征性的,艺术要高于生活才行。今天不同,今天是反向运动的过程,这个反向运动的过程指出了这个世界发展的趋势是日常生活要审美化,过去高端的、精细的、精英式的艺术创造现在有了整体的发展趋势,那就是要艺术走向生活,艺术要化成为人类普遍生活的一部分,这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是在新世纪的美学、艺术与文化大转向的背景下展开的。

第二,审美的、艺术的日常生活化与我们的城市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关系。当今世界是一个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中国是全世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国家,公共艺术在城市里打造的空间既是艺术空间,又是生活空间。所以在现代的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更多地在城市广场、街心花园、超级市场以至普通社区里呈现出来。为什么要在许多公共场合做那么多的艺术设计,这是因为我们当今世界的变化把我们的超级市场、公共空间、街心花园都变成了艺术的对象。具体到城市来讲,北京奥运是中国城市景观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良好开端。

今天中国现代城市景观艺术的发展总的来说还不够成熟。正是因为城市化高速发展这一现实,城市景观设计才鲜明地凸显出来,正是由于市民社会的成长和发展,它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迫切需求,城市公共艺术才凸显出来。在当下的市民社会,广大市民可以在广场、公园、社区等公共空间共享艺术,因此公共艺术与我们的生存质量、生活状态有了密切的关系,这是非常伟大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第三个方面,北京奥运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全民参与、全民奥运”,在公共空间里大家共同参与甚至在交互作用中参与了公共空间的营构,出现了大量的带有双向互动特点的一些公共活动,像万米艺术长卷的绘制,万人广场艺术(群众歌咏、街区舞蹈、秧歌,太极晨练、抖空竹等)的举行。我觉得北京奥运会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全民参与、市民参与的最好的机会。

篇9:北京艺术的方法日记

艺术北京2006:生存是硬道理

常说,把握过去,才能掌控未来。因此,“回顾”成为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2006年2月,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开幕在即,突然“画博会内部争端不断,原班人马另起炉灶”的消息不胫而走,并且很快就成为既定事实:原画廊博览会掌门人董梦阳离开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筹备新的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

艺术北京与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有所不同,它强调参展画廊的本土化,参展商以国内画廊为主,此外还旁涉除中国外的亚洲其他区域,如南亚、东南亚、中亚等区域,试图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艺术、亚洲艺术的最佳窗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当今欧美的艺博会上,很少能见到中国画廊甚或亚洲画廊的面孔。被边缘化的艺术区域与其去适应欧美的机制,“委曲求全”地参与到欧美的艺博会,倒不如在自己的地盘上,创建本土的画廊博览会,做大做强,来引起他们的关注。出于这种想法,艺术北京成立之初,参展画廊就呈现出五三二的设计格局,即中国画廊占一半,亚洲画廊占三成,其余的则是欧美画廊。这样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要推介对象的设计格局在国内博览会中尚属首例。

在艺术北京诞生之际,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作为中国最早按照国际惯例举办的以画廊为参展主体的博览会,由于操作上的规范性、学术性,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伴随着中国画廊业的兴起,迅速在国内外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博览会的成交额也是逐年上升,逐渐成为业界的焦点,很多新生画廊也以能参加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引以为荣。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生的艺术北京能否在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的激烈竞争下树立新的品牌,生存下来,成为艺术北京2006最需解决的难题。

艺术北京2006在品牌建设上,首先是试图超越当时国内博览会的现状,建立一种新型的画廊博览会,重中之重便是强化展会的学术性。展会期间,艺术北京举办了“艺术经济”论坛,包括主题性论坛和专题性论坛。主题性论坛邀请了乌力·希克、唐冠科等国内外涉足艺术市场的顶级专家,讲述了“当代艺术的创作现状与收藏趋势”和“艺术投资的策略与艺术基金的管理”两个实用性主题。专题性论坛则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画廊负责人及媒体的资深专家,探讨了画廊的操作经营模式及媒体对于艺术市场的责任等问题。此外,还突破了当时已有博览会的内容和外观,在注重当代艺术的同时,把时兴的策展人引入博览会,邀请知名策展人皮力策划主题展——艺术突破(Art Unforbidden)。并且在农展馆的露天广场,组织了以35岁以下的艺术家为主的“年轻艺术区”,为年轻一代艺术家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些非营利性的学术性活动,把艺术北京的关注点更多的定位在艺术的商业价值如何体现、转换这样的中间环节上,试图改变了当时博览会仅仅作为对展出内容没有过多要求的简单交易平台的尴尬境地,也试图改变人们对博览会是否成功的看法,即成交额不是衡量博览会成败的唯一因素。

此外,艺术北京2006还以博览会为契机,试图整合北京各个艺术区、艺术机构、文化中心、画廊的艺术活动。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在参与艺术北京的同时,还可以参观北京十月其他的艺术活动。如同期举办的宋庄艺术节,今日美术馆开幕的方力钧个展——今日方力钧,798、酒厂、草场地、观音堂、环铁等艺术区的画廊开放展,这些无不丰富了艺术北京2006的外围活动,艺术北京当代艺术节已见雏形。

2006对于中国画廊博览会而言,是重要的一年,艺术北京从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分离出来,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了新的品牌,打破了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同城竞技的新局面。

艺术北京2007:重绘北京艺术地图

■“五三二”继续打造博览会参展画廊新格局

“艺术北京2007”公布的参展画廊名单与同期上演的“上海当代”博览会公布的参展画廊名单有着明显的区别。“上海当代”的参展画廊逾半数来自欧美,来自中国大陆的画廊仅20家,其中北京13家、上海7家。而“艺术北京”的参展画廊仅来自中国大陆的就超过半数,亚洲其他区域的参展画廊占三成左右,欧美的参展画廊则不足两成。在整体格局上,继续沿用上届打造的“五三二”设计格局。本届的“五三二”不仅仅是对参展画廊的地域界定,即中国画廊占整个博览会的一半,亚洲画廊和欧美画廊各占30%和20%;也是对参展画廊资历的界定,即资深画廊占整个博览会的一半,一般画廊占30%,新生画廊占20%。这种新格局的出现,既与艺术北京的核心理念相关,也与当下艺术界发生的微妙变化戚戚相关。

“艺术北京”以中国当代艺术为核心,力求在中国当代艺术成为全球艺术市场中最活跃的投资标的的今天,完整地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趋势和面貌,让中外与会者能够迅速把握中国当代艺术。在力推中国当代艺术的同时,试图呈现“完整的亚洲概念”,即在大中华区以及临近的东亚艺术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向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发展,有步骤的整合整个亚洲的艺术资源,参与机构遍布亚洲,使博览会成为呈现亚洲当代艺术的最好的博览会,让全球的收藏家在关注“最好”、“最有潜力”的亚洲当代艺术的时候,首先就想到“艺术北京”。此外,欧美画廊也被纳入到艺术北京的范畴,但并没有一味追求欧美最大牌的画廊,而是偏重一些对中国有期望有设计的,以后可能落户中国、对中国当代艺术有推动作用的画廊。在这样的一种理念下,“五三二”格局的形成也就有些理所当然。据艺术北京掌门人董梦阳称,在各国主推本土艺术的博览会上,这样的格局是最合理的,可以最大可能实现推动国内艺术市场、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的格局。

目前国内艺术市场异常火爆,业界很多人士流露出对于市场前景的担忧,各种观点也是层出不穷,艺术市场有没有泡沫的争论尚无定论,“80%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将被淘汰”的说法又悄然而生。尽管对于艺术市场负面言论层出不穷,但是当前艺术市场依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并且在低调地进行着微调。首先便是创作力量及收藏力量的年轻化,伴随的就是艺术经济—画廊的年轻化。在艺术市场多元化的今天,某一种力量已经没有一统天下的可能。新兴的画廊推动着新兴艺术、新兴收藏力量的成长,老牌画廊的话语权正遭受着新兴力量的冲击,而这种新兴力量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平台让外界能够认知、认可他们所做出的努力。“艺术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一个为年轻艺术家、前卫的艺术观念、新兴的画廊、新兴的收藏力量提供展示机会的平台。今年艺术北京的主题是“艺术的未来”,“五三二”格局中的“二”就是给“未来”的画廊、艺术家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画廊采用规范化、国际化的运作模式,并且显现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决心和信心,那么不管画廊资历有多浅,都有可能在艺术北京获得展示的机会。针对收藏家,尤其是年轻的收藏家,将开展“艺术财经论坛”,指导新兴收藏力量理性收藏。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北京最终关注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对此有推动作用的年轻画廊、年轻艺术家和新兴收藏力量自然而然会与年轻的艺术北京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关系。

■ 主题展:换药不换汤

“艺术北京2006”在场馆内预留了1000平米的非营利性的展位,并且引入时兴的策展人机制,邀请知名策展人皮力主持策划了Art5Unforbidden大型主题展。这个主题展以“现状”和“未来”为主题,邀请了陈界仁、林明弘等19位活跃的当代艺术家参展,旨在推动“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学术化、规范化品牌的建立。今年的主题展采用画廊学术邀请展的形式,继续沿用“艺术突破”这个主题。当代艺术发展史是艺术不断突破人们既定的文化和审美趣味、用自己的艺术造就新的时代趣味的历史,因而“艺术突破”这个主题不仅是去年和今年的主题,也会是以后各界艺术北京的主题。这种学术性的主题展为艺术北京介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如众多知名画廊的优秀艺术家能够针对同一主题,在同一个展览上出现,除了学术邀请展外,只有博览会这样的平台才能实现。艺术北京的介入,使中国当代艺术无论在商业还是在学术上,都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更加宏观的视角上进行。

本届“艺术北京”参展作品依然会沿用上届博览会的风格,强调作品制作上的精致和逼真,强调艺术由“观念”向“视觉”的回归。在直观上,这些作品更接近于当下流行生活和大众文化提供的视觉经验,更具有个人色彩和人文关怀。这与艺术北京组委会对于艺术北京的期望密切相关,艺术北京组委会试图在学术上展望艺术未来的同时,探索出中国当代艺术下一个新的增长点,进而引导收藏、投资的新方向。与上届不同的是,本届艺博会的主题展是由范迪安、冯博一、卢杰、赵力、皮力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根据学术主题邀请参展画廊的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搭建整个主题展,彰显展览的学术定位,改变了上届由独个策展人策划展览的模式。届时,执行委员会还将邀请亚洲尤其是国内在学术上具有前瞻性的画廊参与“艺术突破”主题展,目前已经确定的主题展参展名单涵盖了国内外20家知名画廊及其代理的数十位艺术家,参展阵容应该是目前国内最强大的画廊阵容。此外,本届艺博会在强调以当代艺术为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旁涉当下更实验、更前卫的艺术创作,但与上届的“纯学术展览”不同。本届主题展将在更深层面上与画廊发生关系,因为当前摆在艺术北京的面前的不是“学术与商业”哪个更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把学术与商业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术与商业共赢。学术委员会将根据学术主题邀请参加主题展的画廊推荐艺术家,通过学术的引力将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及其作品重置,使这些作品能在学术领域找到归属,成就艺术的真诚,试图通过这面向艺术未来的学术展览窥见亚洲艺术未来收藏、投资趋势的端倪。

“艺术北京2006”通过学术性的主题展,在刚刚诞生后即打出了学术化、规范化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品牌。目前国内各大画廊博览会都已经认识到了学术对于博览会的重要性,也都争相在激烈的博览会竞争中频打“学术牌”。学术之于博览会,即使不能产生直接的商业利益,但也已不再是只投入没产出的单向度付出,它已经成为博览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形中会给博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艺术北京2007”秉承上届博览会的经验,继续推出“艺术突破”主题展,阵容更强大,学术性更强,无疑会成为“艺术北京2007”的最大看点。

■ 专题展:旧貌换新颜

“艺术北京”中关于年轻艺术家的专题展正如前所述,是给年轻艺术家一个展示自我机会的平台,是以探讨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的非营利性展览。它致力于对那些敏锐而准确把握住当代艺术发展趋势的年轻艺术家的发现与推介,有别于商业性质的艺术推介活动。“艺术北京2006”上引人注目的一个崭新亮点—“年轻艺术区”(Youth Art Zone)就是这样一个性质的展览,它试图从学术的高度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年轻一代艺术家对最活跃的艺术脉搏的把握方式。“艺术北京2006”的“年轻艺术区”把主题设定成“年轻艺术家在北京”,参加本次活动的多是现居北京却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年轻艺术家。在5天的时间里,“年轻艺术区”通过影像传播与艺术家现场互动交流的方式,展现了年轻一代艺术家面对北京,面对丰富多彩而又潜流不息的都市文化,自己内心独特的心灵感受和艺术趋向。

“艺术北京2007”的专题展与上届艺博会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专题展数量上,由过去单一的年轻艺术家的专题展扩展到国际VIDEO艺术家群展和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作品展两个专题展。其次展览方式上,引入了策展人机制,专题展—国际VIDEO艺术家群展即由策展人孙宁策划。再次,在运作模式上,实行与知名画廊合作的运作模式,“国际VIDEO艺术家群展”即是艺术北京与站台中国合作的项目。

本届艺术北京拟定的“七零八落:年轻艺术家群展”与上届“年轻艺术区”性质相同,但是在开幕前夕由于农展馆工期原因被迫取消。这对于年轻一代艺术家无疑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他们今年将失去展示自我的一个重要的平台。但由此他们也多了一年的历练和准备,希望在明年的艺术北京看到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爆发。由孙宁策划的“立体视镜—国际VIDEO艺术家群展”将如期举行,它是“国际影像艺术节”中的一部分,将会邀请中国、亚洲及欧美地区的VIDEO艺术家在独特的展览场景—利用集装箱和篷布搭建的场景中和观众互动。另外一部分是由国际知名的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Ryoji5Ikead)的现场表演和代表作品组成。现场表演将于2007年9月19日“艺术北京2007”VIP预展之夜上演,作品是datamatics(时长30分钟)和C4I(时长45分钟)。

“艺术北京2007”的专题展引入了时兴的策展人机制和运作模式,较上届相比,显得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学术化。在当今艺术日益市场化、商业化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北京”以年轻一代艺术家专题展这种崭新的方式,探索了一种商业以外的艺术可能性,试图提升新一代艺术的学术高度和文化重量,引领未来的艺术。此外,艺术北京还与大众汽车合作首次推出“Art Car”展览,届时艺术北京将配合大众汽车的理念,对大众汽车从全国的参赛作品中筛选出的30余件艺术车车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

■ 外围活动:怎一个“热闹”了得

自去年始,每年的4月和9月,北京甚或全国的当代艺术圈都会因为博览会而兴奋一阵。艺术家都希望在这个时期与某个画廊合作,办个个展,既能在短时间内受到最大的关注,能获得实际的好处。画廊主也没有闲着,有点资历有点资本的画廊都想方设法挤进了博览会的展馆,实力稍弱落后一拍的画廊也趁博览会期间,相继推出代理艺术家的展览,以博览会外围展的身份参与到博览会的整体活动中,希求在收藏家集中购物的当口分一杯羹。立秋已过,北京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但是北京当代艺术的“第二个夏天”才显暖意。画廊展览、艺术活动、艺术事件一个接着一个。艺术北京2007执委会、学术委员会认识到了博览会在整合艺术资源方面的巨大能量,试图把原来各自为政的各种艺术活动整合在一起。现在的艺术北京已不仅仅是一场博览会,正逐渐演变成一个与博览会和双年展相互结合、适应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展览形态。

本届艺术北京首次与大山子国际当代艺术节(DIAF)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共享双方的文化艺术资源,届时双方将会组织大规模的艺术活动,活动内容将涵盖视觉艺术、建筑展览、现场创作、视频、舞蹈、音乐等,通过资源共享、优化组合壮大当代艺术的声势。艺术北京还将和左右艺术区联合举办题为“99个帐篷,99个理想”的全国性艺术大展。同时,艺术北京2007执委会还积极组织北京各大艺术区联合开展“艺术白夜”活动(9月22日)。这一天的下午主要活动是今日美术馆的刘庆和个展;晚上七点将与DIAF开幕活动联动起来,在798艺术区举办盛大开幕酒会,八点移至草场地艺术区,九点再转战酒厂艺术区。在这一天,各大艺术区的代表性画廊,如前波画廊、桥社画廊、仁艺术中心、aye画廊等画廊都将营业至深夜,艺术爱好者可以在这里进行一场彻夜的艺术狂欢。

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参加这么多的艺术活动?艺术北京给收藏家、VIP贵宾提供了一项服务—北京艺术之旅。所有收藏家、VIP贵宾都可报名参与艺术北京的艺术之旅,乘坐艺术北京的艺术巴士,从农展馆出发,参观北京798、草场地、观音堂、宋庄、酒厂、环铁、左右等艺术区以及如前所述的配合艺术北京的各种外围活动,让收藏家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北京当代艺术的发展动态。

除了让收藏家、VIP贵宾切身体验北京的当代艺术氛围外,艺术北京2007还将针对收藏家尤其是新兴收藏家,围绕收藏和投资举办艺术财经论坛。2007艺术财经论坛延续了去年国际性、学术性的标准,是艺术北京2007当代艺术博览会附设的高规格的专业性论坛。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由艺术北京与北京市文化基金会合作主办,由此也延伸为政府级的重要的文化项目。本届艺术财经论坛以“当代艺术的全球发展趋势”、“公共收藏、机构收藏、企业收藏的策略”、“如何成为专业的收藏家”为核心论题,届时将邀请这个领域内的资深专家针对核心论坛阐释各方观点。此外,艺术北京将首次开设面向社会公众的非营利性的专设项目—2007艺术北京教育项目,以博览会为契机,整合学术资源和艺术资源,承担起对社会公众的艺术普及和宣讲的责任。本届教育项目以当代艺术为主题,将邀请在该领域内的知名人士就“西方当代艺术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当代艺术的演变与发展”、“当代艺术的思想与观念”三个主题,阐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艺术特征和艺术观念等内容。

艺术北京路在何方?

目前国内以画廊为参展主体的博览会竞争日趋激烈,逐渐形成了南北对峙、同城竞技的格局。南有上海春季沙龙和“上海当代”申城竞技,北有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和“艺术北京”京城角逐。就以画廊为参展主体的博览会而言,能否吸引参展画廊,顺利完成招展工作是各画廊博览会生存的关键。如果各画廊博览会之间没有各自准确的定位,彼此之间争夺的画廊又属于同一范畴,那么激烈的竞争难以避免,甚至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情况。但是如果各画廊博览会在彼此的差异中寻求各自明确的定位,对于参展画廊有各自的标准,分流属性、资历不同的画廊,则可能会在差异中共存。与艺术北京同期上演的“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博览会(07’ShContemporary),两者举办时间相差无几,看似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但是如果从两者参展画廊上来分析,两者完全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共存。“上海当代”定位于国外画廊,从其公布的参展画廊名单中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画廊来自欧美,而中国(包括港澳台)仅有26家画廊参展。与其恰恰相反,艺术北京则以中国画廊为主,仅大陆的参展画廊就超过一半,而欧美的参展商仅占20%左右。与艺术北京同城竞技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尽管两者前后相隔将近半年,但由于两者的参展商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国内参展画廊都占据了两者超过一半的名额,因而两者之间的竞争远远大于艺术北京与“上海当代”对于参展商的争夺。画廊参展的目的非常明确,无外乎名利两个方面,能在这两个方面更大程度上满足画廊要求的画廊博览会对于画廊才具有真正持久的吸引力。目前这几个博览会在各自侧重的领域都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局域优势。短时间内,某个博览会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称霸北京(上海)甚或称霸中国,“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还不会出现。就艺术北京而言,短短一年内就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其优势不言而喻。具体体现在政府的政策偏向、学术单位的学术保障、相关媒体的传媒支持及文化机构、艺术活动、艺术机构的合作等几个方面。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官方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微妙关系,很难用一两句话把它们理清楚。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官方在政策上的支持对于定位于当代艺术的画廊博览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艺术北京2006”就受到了北京市各级领导的热心关注,并被纳入市政府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策略中。今年艺术北京早早就拿到了文化部关于举办“艺术北京2007”的批文,没有出现其他博览会那种迟迟不能“验明证身”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市文化基金会也积极介入到艺术北京,与“艺术北京2007”联手主办“艺术财经论坛”。另据消息称,“艺术北京2008”已经作为明年奥运会的一个文化项目在文化部立项,届时,除了获得政策上的扶持外,政府的相关文化资金还可能被注入到“艺术北京2008”。

学术性一直是艺术北京其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每届艺术北京整体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北京2007”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等专业学术机构的支持,并且邀请了五位在国内艺术届举足轻重的人物冯博一、卢杰、赵力、皮力、范迪安组成高水准的学术委员会,保证主题展、专题以及参展画廊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眼球经济”时代,得眼球者得天下。对于娱乐圈至关重要的媒体曝光率,也已泛滥于艺术圈,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明星艺术家。艺术家明星化,艺术事件社会化,全都得益于媒体的宣传。“艺术北京2007”在去年媒体公关的基础上,今年又有了新的突破。到现在为止,据其官方网站的公布媒体来看,总数已经达到180余家,其中官方网站支持1家、特别媒体支持3家、专业媒体39家、大众媒体55家、网络媒体24家、广播电视媒体40家、境外媒体21家(截止于8月15日),艺术北京的相关信息能够在各类媒体中迅速准确的发布出去,这不仅对于艺术北京,对于参展商也是一种有效的树立牌品的途径。

上一篇:兔子动物描写作文下一篇:七年级上册历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