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2024-04-14

“《老子》选读”期末考核(共6篇)

篇1:“《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院系材料与化工学院10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号20100411310007姓名高朝

一、谈谈你修这门课的主要收获。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老子的基本思想、理论有了更深的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 化不同程度的受着老子思想的影响,老子的治国理念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处世之道是谦 卑、以柔克刚,不张扬,不虚荣;其哲学思想是辩证的看待事物,不走极端。老子的思想深 邃而睿智,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更加丰富的内涵。事实上老子的一些思 想已深深的耕植于每一个国人的心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事业和人生,但是我们并 不会觉得这是老子思想的延续,因为经历千年的积淀,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将其视为自然而 然的产生的了。在现代社会,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糟粕的 东西越来越多,物欲横流,机关算尽,恶念丛生,丧志败德,给我们本来纯洁无暇的心灵涂 上了各种阴影,使我们越来越多的失去快乐、幸福。为了在这个险恶多端的社会中生存,我 们又将老子的思想变换成为一些阴谋,使我们失去了对老子思想本真的理解。在课上,通过 老师的讲解,使我真正的了解了老子思想的精髓,使我认识到抛弃传统文化的精髓,必将使 我们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我们将会在其中越陷越深,最终没有归路。老子的思想中强调与 世无争,“水利万物而不争”,我们应该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其利,这样我们才会幸福,我们不幸福就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了,“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 以奉有余。”有的人得到的很多,很大程度是夺走了别人应得的东西,从而使‘不足者’与 ‘有余者’争夺,各种丧志败德,别有心机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财 富的拥有变得越来越不平衡,人心也变得越来越险恶。为了我们能够走出这个恶性循环,我 们就需要认识老子思想的本来面貌,传承老子思想的精髓,赶走罪恶,走向光明,获得幸福。老子的思想是永垂不朽的,传承其精髓会让我们变得聪敏睿智,心性纯洁,幸福而充实。老子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超越时代性和广泛适用性。不但在古代具有很大的价值,而且 在现代、未来,依然如此。我个人认为学习老子的思想,首先,应该回归老子思想的本来面貌,然后对老子思想体系进行深度的挖掘,获得更多的更有价值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进行时代性的变通与创造,使其在一定范围内引领人们的精神,改造人们扭曲的心态。

我个人觉得老师的课讲得很透彻,引经据典,思路清晰,而且富有创意,真正的找回了老子思想的本原。但我个人认为要是老师能够联系实际生活,上课时能够举一些用老子的理论解决生活的困惑、指导人生的道路的实例。或许会使这门课程更有文学价值、历史价值、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老子》第十六章浅解

【原文】(摘自《大学语文课本》 第187页)

致虚极⑴,守静笃⑵。万物并作,吾以观复⑶。夫物芸芸⑷,各复归其根⑸。归根曰静,是谓复命⑹。复命曰常⑺,知常曰明⑻。不知常,妄作(,)凶⑼。知常容⑽,容乃全⑾,全乃王⑿,王乃天⒀,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⒁。

【注释】

⑴ 致虚极:致,同“至”,达到。虚,空灵虚静。极,极致,极点,最佳状态。尽

量让心灵达到空灵虚无的状态。

⑵ 守静笃:守,守护,保持。静,宁静,清寂。笃,忠实,一心一意。忠实的守

护着内心的清寂。

⑶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并,一起。作,兴起,进行。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因

此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规律。

⑷ 芸芸:纷繁茂盛的样子。常形容草木茂盛。

⑸ 各复归其根:根,根本,指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复归其根,回归根本,即返

回自然的本性。

⑹ 复命:复归本性,这里指回到虚静的本性。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虚静的,天地万物(包括人类)是由“道”这个根本所产生的,因此他们回归根本便是

回到虚静的状态。

⑺ 常:指事物运动变化中不变的规律,也就是永恒的法则。

⑻ 明:事物的变化都遵循着某种规则,对这种规则的认识,就叫做“明”。

⑼ 不知常,妄作(,)凶: 妄作,胡乱的(行事)。凶,凶险。原文是“不知常,妄作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及字词意义,应在“妄作”后加逗号。意即:对事

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不了解,胡乱行事,会有凶险。

⑽ 容:包容、宽容。

⑾ 全:完全,保全。

⑿ 王:称王,即天下归顺的意思。

⒀ 天:天下,即大自然。

⒁ 没身不殆:没身,指死亡。殆,危险。

【译文】

尽量让心灵达到空灵虚无的最佳状态,忠实的守护着这种清寂。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因此参悟到了循环往复的玄机。万物纷繁茂盛,(最后)各自又会返回到它的出发点,归回本原叫“静”,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不了解“常”,胡乱行事,会有凶险。认识了“常”,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包就能保全所有;保全所有才能天下归顺;天下归顺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至死无危。

【评析】

“致虚极,守静笃。”是对本章的核心,后面的内容是对这句话的一种解读。老子认为万物皆寂,神形俱合,方能顺利的成长。如果心神失守,游移不定,不知所归,则心必乱,神必不知所往,做事必不会有所成。古往今来,圣贤名家皆是心平气定,宁静淡泊,虽尘世纷扰,熙来攘往,不为所动,而后心静若水,清明澄澈,按照规律来做事。诸葛亮在《诫子

书》中有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说的就是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心若虚境,了无所有,淡定宁静,才能运化吸取所需的精神与智慧。做事同样也要达到空灵的境界,才能镇定自若,蒙羞含耻而不惧,临危受难而不乱。学习做事就如万物的生长一般,顺应规律,不做作,不刻意的去违背其自然之道,即守其静,静即是其根本。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循环往复。纷繁茂盛,终回根本。正如苏东坡《赤壁赋》所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变者,物之“芸芸”,不变者,其根也。一动一静,动生于静而终归于静。万物的荣枯盛衰,皆在变化之中,盛极必衰,衰极而重生,生而复兴。就像白居易《草》中的前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动静之间,生命的精彩与悲壮便上演了,然而枯荣之中,依旧牢牢守着那宁静而不外露的根本。其实人生的悲喜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悲喜互伴,悲伤去了,喜悦来,喜去则悲生,喜极又生悲,总之,悲喜交织,恰与对联“人世沧桑,有分有合,岁月长河,潮起潮落”谋和。没有永恒的高潮,也没有永远的低谷。而这种起起落落的变化恰恰是在虚寂与宁静的支配下才得到平衡,因为在高潮时虚寂空灵的境界使其回落,在低谷时宁静淡定使其缓缓回升。如若人的灵魂能达到到真正的空灵虚寂、宁静淡泊,那么就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若果回归到了根本,就处于一种宁静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又是其重新开始的初始形态。百川东到海,还会复西归。水归于根成冰雪,冰雪成固体而宁静,是百川之始也,即“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荣,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回归本性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认识其规律才不会陷入混乱之中,掌握了规律才能包容一切,这样才不会因为主观臆断而丧失公正,做到了公正才能天下归顺,步入正道,保持恒久。我们认知事物其实就是这样,先探索其规律,而后掌握规律,应用规律,方能不出乱子。如果不认识其规律,就会凭借自我的感知去判断事物,去决定做一件事的方法,往往会因此而犯错。比如:在牛顿没有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之前,人们都会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就是没有知其“常”而犯的错。有规律可循,才不会使事物的发展步入正轨,避免混乱,最后才能长长久久。“常”就是不变的,处于宁静态,我们只有实实在在的做到“守静笃”,才能做到不“妄作”,顺道而行。

【综述】

老子主张清静无为,惟有清净才能使自己的灵魂与本真的东西恒久不变,而躁动妄为则会有凶险。我觉得余世维讲的人的根性与能力恰与老子的思想是暗合的,根性总是处在一种宁静的状态,而知识和能力的多寡与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根性宁静安和,那么学习知识就能够达奥知微,深得其精华,做事的能力也会因心灵的清寂纯正而发挥到极致。因此,只有忠实的保持着宁静纯正的本性,不为外物所乱,才能昌盛恒久。

参考书目:

熊开发、闫广林 等: 《大学语文》 第187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8月 范永胜:《老子》第36~38页黄山书社2005年

篇2:“《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号20100603310040姓名曹柳欣

一、谈谈你修这门课的主要收获。

抱着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对老庄之学的好奇,我选择了《老子》选读这门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对老庄之学有了重新的认识,并且 有了很多的收获,但是最主要的收获就是 就是对如何合理的规划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诚然,在进入大学的这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在大一的时候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自己也是有目标 的,但是这种目标多是物质化的,说好听一点就是为了未来的生活而奋斗,希望在物质生活 上可以得到满足,说难听点就是以物质财富作为衡量自己未来的标准,我一度认为这种标准 是正确的,但是学完老子的思想之后,我想这种想法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至 少是在很多时候是值得商榷的。现在我觉得一种自然,平凡的生活也是幸福的另一种解释。物质财富,在老子的哲学中或许正如刚硬的东西一般(如牙齿),而这种东西是容易损坏的。而家人的健康,朋友的友谊,爱人的爱情,甚至是一个陌路相逢的人的一声谢谢,这些确实 是柔软的(如舌头)这样的简简单单的幸福却是最长久的,它虽然不如金钱,美女,豪车 刺激,但是却如一瓶老酒,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这种幸福在我看来也是一种无为,这种无为 让我们摆脱了很大程度上的物役性,让我们从这繁忙的奔波中得到了一种解脱,一种莫大的 安慰,我想如果说收获的话就是老子的思想让我看到了幸福人生的另一面。

其次,老子让我明白了理想这个词的含义,老子的希望的理想国度是小国寡民的模式,至今 很多人错误的理解了老子这种思想,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认为这种想法都是忽略人的社会性的。这里先不讨论这种看法。我们应该看到,在老子在世的时候,他并没有 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时过境迁,几千年以后的今天,他的思想也是充满着争议,但是 老庄之学作为我国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因为任何人,任何事,在任何地点消失或是倒退,相反,它努力的坚持了下来,这期间的故事很多,但我看到一个推崇柔性哲学的人 在坚持自己理想方面却有着非凡的坚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

最后,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在上面所说的收获很大程度上是课堂上学习和下来自己看书的 思考结果,要说真正的收获我觉得必须是在实践中,如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真正做到老子那种荣辱不惊的态度,我想还是有很多的困难的,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确实得到了很多,这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无疑使受益匪浅的。

我的疑问是老子的版本不一,我们在讲课时是如何选择的,为什么选择这个的原因是什么。我的建议是老师可以讲一讲历朝历代,和国外的学者对老子的研究观点,我觉得有些国外 学者的研究观点也是很有见地的,而且很有新意。

二、(在20个论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短论。请用你选择的题目替换此提示行,再论述。)

我关于老子自然无为学说的看法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 之命而常自然。这里老子提出了道,这个道在老子的哲学里可以理解为天道的意思。老 子认为天道是自然的,也就是说万物生长是有自己的规律的,而这种规律也是没有目的 性的,下面我分两个方面阐述。

首先,这里天道的第一个意思是有规律的意思,什么是规律呢,我觉得老子所说的规 律就是万物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的生长。做自然人还是做文明人,这个是儒家和道家一个很大的分歧。儒家有修身的要求,简单说即使你自己不可能成为圣人你也要努力的向 圣人学习。而道家则说的很透彻,不尚贤,使民不争。当面对一只小羊时,大家都很 喜欢,但是要吃小羊时,儒家是不忍心的,孟子甚至提出了君子应该远离厨房的理论,而老子说的很清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很明显。老 子所推崇的天道中,是不含仁这一思想的。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就此理解老子不主张施行仁政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认为老子之 所以不提仁正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大仁。老子中明确提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 大伪,六亲不认,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所以老子认为当我们一个国家把仁政做 为施政的主要思想是,表明这个国家已经是暴力泛滥,当然这里我们不评价儒家与道家 孰是孰非,但是,从这一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提倡的天道是不含这些仁义这类意思 他所提倡的完全是自然的。

这里我们有牵扯出另一个意思,即天道是没有目的的,道听任万物自然而然的发展,生 长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自持有功,长育万物而不作其主宰。有人曾今机器 般的认为凡是规律都是有利于实物的前向发展的,其实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看法,而老子认为天道无常的这种看法,反而透露着唯物主义的光辉,尤其是在几千年前的 封建社会更是难能可贵的。

我觉得老子这种天道思想在封建社会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有人认为无为不利于人类 改造社会,其实不然,老子关于自然规律这种相对客观,正确的认识,在生产力水平相 对低下的社会中,这种理性的认识要比空想性的认识有利的多,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 老庄之学治国的时代就是汉初的文景之治,而文景时代确实在恢复汉初的经济中发挥了 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可见老庄之道在治国方面有着它独特的作用。

下面我来阐述下我对无为的看法

首先,无为绝对不是说无所作为的意思,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反对有为,什 么是有为了,有为在老子看来就是认为的在干预天道,人定胜天这种看法在老庄看来是

极端排斥的,而人类几千年来的历史也证明了,人是胜不了天的,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无 为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的有为,这种有为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为的限度不能超 出天道,即自然。

无为的本质在于避免感自然,老子曾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们在现在提

倡建设和谐社会其实和老子的无为思想是有相同之处的,老子的无为体现在治国上即是 避免奢移浪费要以民心为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子所提倡的这种无为了。

我认为今天的我们必然不可能全盘接受老子的思想,我们也必须承认老子中的有些思想 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不相符的,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

首先,我们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尊重规律的客观性,绝对要做到避免反天道而为 之的做法,比方说,现阶段的物价,房价,医疗,教育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归根到底 都是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忽视规律,乱用规律的做法,很多地方的房价之所以飞涨 除去大方面的问题外,政府乱用凯恩斯规律,盲目的刺激经济是重要的推手,这种有为 正是老子所说的大忌啊。

其次,我们必须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老子提出圣人以百姓为刍狗的看法,但我们必须 看到,这样说其实是侧面在否定圣人的作用,因为这个历史的的推动者就是我们这些 刍狗们,我们现在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必须把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发挥到极致,变我 们的人口压力为人力优势。

最后,我想说,老子的思想光辉是取之不尽的,现在我们所做的探讨都是肤浅的,以上 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望老师指正。

“老子选读 ”期末作业

学院

姓名

篇3:“《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在人教版实验教材系列中, 《先秦诸子选读》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 这意味着它应该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 且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和开放性。

统观先秦诸子, 只有儒家《孟子·梁惠王上》和《荀子·劝学》的部分、道家《庄子·逍遥游》的首章得以入载必修教材, 这也即《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基础。三篇课文能分别体现孟子仁民爱物、与民同乐的政治观, 荀子化性起伪、积善成德的修养论, 庄子逍遥无待、无己无功的自由观。虽然这些并不是其时授课的重点, 但是在开始《先秦诸子选读》的有关章节时, 可以先进行回忆、新解和概括, 夯实诸子哲学学习的基础。

《先秦诸子选读》的选择性体现在涵盖诸子范围之广和选文内容之多上, 师生可根据教学需要挑选某家或某课进行学习探讨。其开放性允许师生发散思维进行横向比较, 联系现实和历史进行纵向阐说。课堂教学中未必需要那么浓的说教意味, 能追溯原貌、推演发展自然更好。

当前, 党中央反复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先秦诸子选读》便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教材载体, 从这一角度分析, 选读诸子便不仅仅是对必修课内容的补充, 更是对人格修养、社会道德的提升。

二.单元分析:走进老子, 感知道家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提出了正反两方面相互对立和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相传《老子》, 即《道德经》为老子所作。该书分为八十一章, 前三十七章为《道经》, 后四十四章为《德经》。《老子》架构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对后世哲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产生了重大影响。“老子”单元即在此基础上, 摘录《道经》和《德经》的有关言论编辑成课文, 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先秦诸子散文, 以《庄子》和《孟子》文学价值最高, 《老子》主要是以哲学经典的面貌流传后世。语文教师不必泥于语文课堂, 在执教《老子》时不妨树立大语文思想。在必修课程的学习中, 《逍遥游》虽亦为道家著作, 但较之《道德经》有很大不同, 如以庄子思想为接受前提导入老子思想, 只能在几组关键的哲学概念上引申, 关涉的也仅是几则选文而已, 似乎玄之又玄;如以自然观为共性引入“老子”单元, 又过于发散, 与教材侧重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有偏差。两相权衡, 不若直接就“老子”单元说老子, 展开课文。

该单元仅《有无相生》一课, 共七段选文。第一则选文提出社会人生各种对立现象是相反相成的, 在本课中有总论意味, 之后六则选文为分述。该课对现实人生的启示, 根据人教社教师用书的指导性建议, 主要是认清相反方面的统一性, 抓住可以促使变化转向有利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因素, 并且付出必要的努力。教材选编时有意避开了老子“无为”思想的有关论述, 教师也不必刻意往此方向引导。以第一则选文为例, 课文只选择了《老子》第二章的前半部分, 未选录的后半部分的“功而不居”的人生哲学才是本章的真正主旨, 且与课文第三则材料关联紧密。教师若选讲第三则材料, 可补充第二章的后半部分, 若是将教学目的仅设计为突出朴素辩证法的方法论, 可不选讲第三则材料, 留待学生自学自悟。

三.教学简案:以生为本, 形象知理

1.学情分析

高中生除了马哲, 接触的中哲、西哲都很寥寥, 学习《有无相生》一课, 既无中哲体系的模糊图式, 又乏解读《老子》的必要依托。《有无相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言文, 生僻词句不难在识, 而难在解, 因其内涵非文学意义上的, 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如第五则选文中“无为”一词, 课下注释仅以“大致是指用顺任自然的方式来作为”含混其词, 学生本来根据字面意思, 还多少有点理解全句, 给这么一解释, 反而愈发模糊了。这个注释不但使学生焦躁, 而且本来也不够科学准确。稍为可靠的注解应为:“无为”是道家推崇的作为道德的实践原则和高尚境界, 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道”, “道”放任万物按照自然天性变化发展, 人应该依循“道”, 故应以“无为”为为, 以“无事”为事, 一任万物之自然, 后经《庄子》《淮南子》等在内涵上予以发展, 把“无为”理解为不违背客观规律的作为, 实际上是变相的“有为”, 脱离了老子的本意。

同时, 课文中部分选文的理解需要《老子》其他相关章节进行补充。如第七则选文谈及弱用之术, 必须补充《老子》第四十章的“反者道之动”理念, 而一旦补充, 又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思维负担。

因此, 《有无相生》的教学, 出于以生为本的考虑, 不能以通读全篇和背诵为目的, 应化抽象为形象, 用事例解事理, 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知老子, 领悟其朴素辩证法。

2.教法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为掌握老子的朴素辩证法, 感知老子思想和《老子》风格。教师让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主预习全篇, 课上不进行串讲, 重在理解“有无相生”的合理性, 并借以指导现实人生。计划从形象材料的分析导入老子的相关言论, 横向延伸知老子, 纵向联系悟人生, 导出人生智慧。教师通过方向把握和课堂调控, 引导学生思考老子思想的科学价值, 掌握有关“有无相生”的方法论。

3.教学环节

①导入。列举以下两则材料, 请同学们谈谈启示。

材料一:华罗庚先生上完初中后就辍学在家, 帮助父亲打理生意。但他却迷上了与生意毫不搭界的数学演算题, 也许正是他的“不务正业”, 成就了他的数学高誉。

材料二:丁肇中院士早年进修实验物理学, 后来因为感到自己动手能力较差, 科研之路受困, 便转而攻关理论物理学, 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师简评学生发言, 提出“有用”与“无用”的疑问以引导方向:华罗庚先生当时如果能按部就班读到大学, 进入数学系学习, 会不会在数学上做出更大的成就?辍学做生意, 对于数学家来说, 算不算浪费时间?丁肇中院士若是一开始就专攻理论物理学, 会不会早一些取得重大科研成就, 进而荣获诺奖?他在实验物理学方向上花费了大量心血, 岂不是在做无用功?

②研读第二则材料, 思考“有用”“无用”内涵及相互关系, 回答导入部分的问题。

教师明确选文的分—总关系, 指名学生翻译前三个比喻句。

“毂”喻句:三十根辐条集中到一个毂上, 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 才产生了车轮的作用———转动。

“器”喻句:揉合粘土做成器皿, 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 才产生了器皿的作用———盛物。

“室”喻句:开凿门窗建造房屋, 有了门窗四壁间中空的地方, 才产生了房屋的作用———住人。

教师小结:车轮、器皿、房屋三者都能给人带来便利, 这就是“有”;然而这里有一个前提, 就是车毂、器皿、房屋中都有中空的地方, 即“无”。没有这些空虚之处, 车轮、器皿、房屋也就不能发挥它们供人居住和使用的作用, 无法给人带来便利。老子在这里把我们通常认为是矛盾着的双方———无和有统一起来了, 让我们意识到原来看似“无”的东西原来也有这么大的“有”的作用。请根据老子的这种价值观, 重新评估刚才有关华罗庚做生意和丁肇中进修实验物理学意义的认识。

教师补充一则卢瑟福与学生的对话, 请学生反思卢瑟福学生的选择, 联系自己的学习状态, 畅谈启示。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一天晚上返回实验室, 看见一个学生仍在做实验, 便问他这么晚在做什么, 白天在做什么, 早晨又在做什么。学生回答全部的时间都在做实验, 并期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卢瑟福沉吟一会儿问道:“这样一来, 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有无相生、学思结合。

③研读第一则材料, 了解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弥补的辩证关系。

教师过渡:老子关于“有”和“无”的分析是辩证统一的, 这并不仅限于“有”“无”之间, 他认为, 万事万物皆存在着这样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它们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学生诵读第一则材料, 找出其中分别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小组合作, 结合现实生活经验, 谈谈这种朴素辩证法的合理性。

教师补述:世间事物总是相对的, 所以彼此才有分别, 而这种分别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们能互相补充, 甚至互相转化,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 道的运动规律是向对立面转化。比如某一题几何题我觉得很难做, 当我认为其难的时候, 心中想的是那些数学好的同学是能做出来的, 只是对我这种水平的人来说很难, 做不出来, 这便是难和易的互相促成, 有难就有易, 有易就有难。如果那些数学好的同学也做不出来, 那么这一题几何题也就无所谓易, 无所谓难了。一题谁都不会做的几何题, 已经没有讨论它的意义了。我们讨论的难易, 是在一定的存在意义上去评判的。当然, 老子也认为难和易可以相互转化, 我想同学们都希望将难题转化为容易题, 这又该怎么做呢?请看第六则材料。

④研读第六则材料, 寻找推动事物从不利向有利转化的启示。

学生自主思考, 找出“从持续做小事做起, 不断取得小进步”等类似答案, 分析其合理性。

教师补充: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 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 日积月累, 从少到多, 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再粗壮的大树, 也是从小树苗一点点长成的;再高大的台阁, 也是一筐土一筐土地建设起来的。比路更长的, 是人的双脚;比山更高的, 是人的恒心。美国杰出的作家杰克·伦敦在房间里挂满了卡片, 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 还是厨具上, 都挂着写满了各种美妙词汇的小卡片, 他将卡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 为的是每时每刻都能随时记诵。杰克·伦敦正是靠这种对语言和素材的不断积累, 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 完成《热爱生命》《铁蹄》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的。

教师追问:如何取得最终成功, 引导学生得出“慎终如始”的结论。

教师备答:虽然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但是良好的开端并不等于百分百的成功。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成功于我们擦肩而过, 往往只因为功亏一篑。如果能在胜利在望时更多一些谨慎, 慎终如始, 长征将要完成的时候还依然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 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⑤总结。教师提出学生根据兴趣自学《老子》其他相关章节的期望。

教师总结:老子的智慧是他在动荡的时局、不安定的社会、纷争的人事、无常的生命的背景下, 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论, 博大精深, 丰富异常。如“上善若水”,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 停滞在众人讨厌的低洼地方, 永远滋润万物, 而不与万物相争。处世, 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胸, 要像水那样渊深沉静;待人, 要像水那样真诚坦荡;做事, 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动, 要像水那样把握时机。

篇4:“《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关键词:老子 教学 设计 以生为本

一.教材定位:补充与提升

在人教版实验教材系列中,《先秦诸子选读》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这意味着它应该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且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和开放性。

统观先秦诸子,只有儒家《孟子·梁惠王上》和《荀子·劝学》的部分、道家《庄子·逍遥游》的首章得以入载必修教材,这也即《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基础。三篇课文能分别体现孟子仁民爱物、与民同乐的政治观,荀子化性起伪、积善成德的修养论,庄子逍遥无待、无己无功的自由观。虽然这些并不是其时授课的重点,但是在开始《先秦诸子选读》的有关章节时,可以先进行回忆、新解和概括,夯实诸子哲学学习的基础。

《先秦诸子选读》的选择性体现在涵盖诸子范围之广和选文内容之多上,师生可根据教学需要挑选某家或某课进行学习探讨。其开放性允许师生发散思维进行横向比较,联系现实和历史进行纵向阐说。课堂教学中未必需要那么浓的说教意味,能追溯原貌、推演发展自然更好。

当前,党中央反复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先秦诸子选读》便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教材载体,从这一角度分析,选读诸子便不仅仅是对必修课内容的补充,更是对人格修养、社会道德的提升。

二.单元分析:走进老子,感知道家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正反两方面相互对立和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相传《老子》,即《道德经》为老子所作。该书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老子》架构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哲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产生了重大影响。“老子”单元即在此基础上,摘录《道经》和《德经》的有关言论编辑成课文,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先秦诸子散文,以《庄子》和《孟子》文学价值最高,《老子》主要是以哲学经典的面貌流传后世。语文教师不必泥于语文课堂,在执教《老子》时不妨树立大语文思想。在必修课程的学习中,《逍遥游》虽亦为道家著作,但较之《道德经》有很大不同,如以庄子思想为接受前提导入老子思想,只能在几组关键的哲学概念上引申,关涉的也仅是几则选文而已,似乎玄之又玄;如以自然观为共性引入“老子”单元,又过于发散,与教材侧重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有偏差。两相权衡,不若直接就“老子”单元说老子,展开课文。

该单元仅《有无相生》一课,共七段选文。第一则选文提出社会人生各种对立现象是相反相成的,在本课中有总论意味,之后六则选文为分述。该课对现实人生的启示,根据人教社教师用书的指导性建议,主要是认清相反方面的统一性,抓住可以促使变化转向有利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因素,并且付出必要的努力。教材选编时有意避开了老子“无为”思想的有关论述,教师也不必刻意往此方向引导。以第一则选文为例,课文只选择了《老子》第二章的前半部分,未选录的后半部分的“功而不居”的人生哲学才是本章的真正主旨,且与课文第三则材料关联紧密。教师若选讲第三则材料,可补充第二章的后半部分,若是将教学目的仅设计为突出朴素辩证法的方法论,可不选讲第三则材料,留待学生自学自悟。

三.教学简案:以生为本,形象知理

1.学情分析

高中生除了马哲,接触的中哲、西哲都很寥寥,学习《有无相生》一课,既无中哲体系的模糊图式,又乏解读《老子》的必要依托。《有无相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言文,生僻词句不难在识,而难在解,因其内涵非文学意义上的,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如第五则选文中“无为”一词,课下注释仅以“大致是指用顺任自然的方式来作为”含混其词,学生本来根据字面意思,还多少有点理解全句,给这么一解释,反而愈发模糊了。这个注释不但使学生焦躁,而且本来也不够科学准确。稍为可靠的注解应为:“无为”是道家推崇的作为道德的实践原则和高尚境界,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道”,“道”放任万物按照自然天性变化发展,人应该依循“道”,故应以“无为”为为,以“无事”为事,一任万物之自然,后经《庄子》《淮南子》等在内涵上予以发展,把“无为”理解为不违背客观规律的作为,实际上是变相的“有为”,脱离了老子的本意。

同时,课文中部分选文的理解需要《老子》其他相关章节进行补充。如第七则选文谈及弱用之术,必须补充《老子》第四十章的“反者道之动”理念,而一旦补充,又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思维负担。

因此,《有无相生》的教学,出于以生为本的考虑,不能以通读全篇和背诵为目的,应化抽象为形象,用事例解事理,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知老子,领悟其朴素辩证法。

2.教法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为掌握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感知老子思想和《老子》风格。教师让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主预习全篇,课上不进行串讲,重在理解“有无相生”的合理性,并借以指导现实人生。计划从形象材料的分析导入老子的相关言论,横向延伸知老子,纵向联系悟人生,导出人生智慧。教师通过方向把握和课堂调控,引导学生思考老子思想的科学价值,掌握有关“有无相生”的方法论。

3.教学环节

①导入。列举以下两则材料,请同学们谈谈启示。

材料一:华罗庚先生上完初中后就辍学在家,帮助父亲打理生意。但他却迷上了与生意毫不搭界的数学演算题,也许正是他的“不务正业”,成就了他的数学高誉。

材料二:丁肇中院士早年进修实验物理学,后来因为感到自己动手能力较差,科研之路受困,便转而攻关理论物理学,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师简评学生发言,提出“有用”与“无用”的疑问以引导方向:华罗庚先生当时如果能按部就班读到大学,进入数学系学习,会不会在数学上做出更大的成就?辍学做生意,对于数学家来说,算不算浪费时间?丁肇中院士若是一开始就专攻理论物理学,会不会早一些取得重大科研成就,进而荣获诺奖?他在实验物理学方向上花费了大量心血,岂不是在做无用功?

②研读第二则材料,思考“有用”“无用”内涵及相互关系,回答导入部分的问题。

教师明确选文的分—总关系,指名学生翻译前三个比喻句。

“毂”喻句:三十根辐条集中到一个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产生了车轮的作用——转动。

“器”喻句:揉合粘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产生了器皿的作用——盛物。

“室”喻句: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间中空的地方,才产生了房屋的作用——住人。

教师小结:车轮、器皿、房屋三者都能给人带来便利,这就是“有”;然而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车毂、器皿、房屋中都有中空的地方,即“无”。没有这些空虚之处,车轮、器皿、房屋也就不能发挥它们供人居住和使用的作用,无法给人带来便利。老子在这里把我们通常认为是矛盾着的双方——无和有统一起来了,让我们意识到原来看似“无”的东西原来也有这么大的“有”的作用。请根据老子的这种价值观,重新评估刚才有关华罗庚做生意和丁肇中进修实验物理学意义的认识。

教师补充一则卢瑟福与学生的对话,请学生反思卢瑟福学生的选择,联系自己的学习状态,畅谈启示。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一天晚上返回实验室,看见一个学生仍在做实验,便问他这么晚在做什么,白天在做什么,早晨又在做什么。学生回答全部的时间都在做实验,并期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卢瑟福沉吟一会儿问道:“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有无相生、学思结合。

③研读第一则材料,了解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弥补的辩证关系。

教师过渡:老子关于“有”和“无”的分析是辩证统一的,这并不仅限于“有”“无”之间,他认为,万事万物皆存在着这样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它们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学生诵读第一则材料,找出其中分别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小组合作,结合现实生活经验,谈谈这种朴素辩证法的合理性。

教师补述:世间事物总是相对的,所以彼此才有分别,而这种分别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能互相补充,甚至互相转化,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道的运动规律是向对立面转化。比如某一题几何题我觉得很难做,当我认为其难的时候,心中想的是那些数学好的同学是能做出来的,只是对我这种水平的人来说很难,做不出来,这便是难和易的互相促成,有难就有易,有易就有难。如果那些数学好的同学也做不出来,那么这一题几何题也就无所谓易,无所谓难了。一题谁都不会做的几何题,已经没有讨论它的意义了。我们讨论的难易,是在一定的存在意义上去评判的。当然,老子也认为难和易可以相互转化,我想同学们都希望将难题转化为容易题,这又该怎么做呢?请看第六则材料。

④研读第六则材料,寻找推动事物从不利向有利转化的启示。

学生自主思考,找出“从持续做小事做起,不断取得小进步”等类似答案,分析其合理性。

教师补充: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再粗壮的大树,也是从小树苗一点点长成的;再高大的台阁,也是一筐土一筐土地建设起来的。比路更长的,是人的双脚;比山更高的,是人的恒心。美国杰出的作家杰克·伦敦在房间里挂满了卡片,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上,都挂着写满了各种美妙词汇的小卡片,他将卡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能随时记诵。杰克·伦敦正是靠这种对语言和素材的不断积累,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完成《热爱生命》《铁蹄》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的。

教师追问:如何取得最终成功,引导学生得出“慎终如始”的结论。

教师备答:虽然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良好的开端并不等于百分百的成功。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成功于我们擦肩而过,往往只因为功亏一篑。如果能在胜利在望时更多一些谨慎,慎终如始,长征将要完成的时候还依然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⑤总结。教师提出学生根据兴趣自学《老子》其他相关章节的期望。

教师总结:老子的智慧是他在动荡的时局、不安定的社会、纷争的人事、无常的生命的背景下,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论,博大精深,丰富异常。如“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停滞在众人讨厌的低洼地方,永远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世,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胸,要像水那样渊深沉静;待人,要像水那样真诚坦荡;做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动,要像水那样把握时机。

内心沉静时,我们可以多读读《老子》,汲取更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德国哲学家尼采称《老子》“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生智慧花田,徜徉其间,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盈。

篇5:“《老子》选读”期末考核

人教《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 《老子》导学案

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是讲授选自《老子》的一些篇章,引导学生把握《老子》处理人生问题的辩证法思想。具体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向学生讲授选文,其间涉及材料的思想及词汇等多方面的内容;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来把握《老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三是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反过来也一样),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身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向别人施与恩惠但不凭此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功成业就而不据为己有。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没有丧失功绩。

赏析: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来于自然的重要启示,是道的永恒规律。

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就是说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埏yá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和陶土来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

赏析:器物实体这个“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这个“无”,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显然,“有”与“无”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而老子更强调的是空虚不盈的作用。

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使人明了,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或不被认为有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

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就连有的畜生都厌恶这些东西。

故有道者不处。

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

赏析:在本章中,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这一章,老子探讨了人生真谛与生活哲理,其重点在于人的的完善,强调了的价值与意义。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共 4 页第 1 页

战胜自己的人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

赏析:中国有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更加重要。“自知者明”,就是说,这才是;一般人认为富有就意味着拥有大量的财产,可《老子》却说那的人就是富有的人。因为一个拥有大量财产的人如果不知道满足,那么他就会有跟缺乏财物的人一样苦恼;一般人认为一个人心里有长远打算就意味着他有志了,《老子》却说的人才算得上有志。其中的人生意义同样是很深刻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老子》认为,的人(即能够做到的人)才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算得上长寿。站在它的立场上看,活得年岁多却不得善终的人,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所有这些论断,都显示了《老子》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

本章中讲述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生活的一系列观点。一个人倘若能自己、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就能够保持和。

老子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死而不亡”,并不是宣传有神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不生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得困难,因此他始终没有困难。

赏析5本章旨在阐发“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处世哲学。老子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道理,从前几章的内容来看,老子反对以繁琐的禁令去捆住人民的手脚,限制和扰乱百姓的生活。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他提醒人们注意,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到,由到,由到的,所以我们要重视;还要重视,行事。

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为,所以叫无为。把这个道理推及到人类社会的通常事务,就是要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因此,所谓无事,就是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图难于其易”。这是提醒人们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面临着细易的事情,却不可掉以轻心。“难之”,这是一种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细心而为之。

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赏析:本则所说的是关于的智慧。这一则所言,意思不止一层:①要注意事物的状态。②是说严重后果形成于之处。③做事要。

这一章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而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事物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注意,杜绝它的的出现。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许多人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开始懈怠,没有保持,缺乏,如果能够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易断的,其死也枯稿。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它死后是干枯的(硬挺挺的)。因此坚强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因此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

赏析:这一章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反复说明这样一种观点:柔弱胜刚强。老子向来主张贵柔、处弱,他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初生之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坚硬了,草木初生之时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这种直观的、经验的认识,可以说是老子处弱、贵柔思想的认识论之根源。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我们感到,这一章又一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这里,无论柔弱还是坚强,也无论“生之徒”还是“死之徒”,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个结论还蕴含着坚强的东西已经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老子在这一章里所表达的思想是极富智慧的,他以自然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奉告,希望人们不要处处显露突出,不要时时争强好胜。事实上,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不少这样的人,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当然,这也符合老子一贯的思想主张。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略。

二、回答下列问题。

1.本节文选涉及到哪些相反或相对的概念?试加以概括。

提示:美-恶(丑)、善-不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自见-(不自见)、自是-(不自是)、自伐-(不自伐)、自矜-(不自矜)、大-小、柔弱-坚强等等。

2.本节文选谈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态度;自知之明,自胜者强;正确对待“难易”;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预见性、积累。善始善终。

三、对于“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说法,你怎样看待?

提示:《老子》辩证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对立项的列举中,特别重视“柔”“弱”“贱”的一方。这就是著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这一观念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作用。从

篇6:《诗经》选读期末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我国诗歌传统的起点和源头的是以下哪一部作品?()

A、《老子》B、《离骚》C、《诗经》D、《九歌》

2.《诗经》共计存目多少篇,现实际存目多少篇?

A、300311B、300295C、311305D、205200

3.《诗经》编订成集,大约是什么时候?

A、公元前四世纪B、当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春秋战国时期)

C、公元三世纪中叶D、公元前五世纪中叶

4.汉代传《诗》者有申培的鲁诗、辕固生的齐诗、韩婴的韩诗、毛苌的毛诗,凡四家。现今所传者是以下哪一部?

A、《毛诗》B、《鲁诗》C、《齐诗》D、《韩诗》

5.关于《颂》的用途,以下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用于迎接外宾时演奏B、演奏以供君主娱乐

C、主要用于朝廷、宗庙祭神祀祖D、主要是在民间百姓们口头流传

6.关于《诗经》的作用,除了感染、认识、教育作用外,还有以下哪一种?

A、赞美B、讽刺C、歌颂D、抨击

7.一下各篇中,不属于婚恋诗的是?

A、《关雎》B、《木瓜》C、《氓》D、《无衣》

8.关于《诗经》的内容的划分依据,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按地域特征来划分B、按时代来划分

C、按诗歌内容来划分D、《诗》皆入乐”,认为主要是照音乐特点划分

9.《诗经》中的《颂》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周颂》B、《鲁颂》C、《商颂》D、《殷颂》

10.古诗素有“美刺”传统(即颂美和讽刺),从其思想内容上来看,下列各篇属于颂歌的是哪一篇?

A、《蒹葭》B、《硕鼠》

C、《大雅·文王》D、《秦风·无衣》

二.填空题(每空3分)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诗经》依 《颂》分类编排。

3.《诗经》中《雅》分为和,各自篇目为

·国风》的第一篇,也是全书的首篇。这是我国第一首经典情诗,是一首自由恋爱的赞歌。

6.《诗经》咏物言志惯用的表现手法被后世称为“兴”。

三.简答题(共20分)

1.请自选角度,赏析《魏风·硕鼠》这首诗歌。(7分)

2.请简要谈谈你对《诗经》这部作品的认识。(7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老子》选读”期末考核】相关文章:

英国文学选读期末05-18

郭店《老子》与今本《老子》的比较研究04-28

老子名言04-27

老子励志名言04-30

国学心得——老子05-15

老子道家思想05-13

老子庄子论文题目05-07

老子教育哲学研究07-09

老子政治思想初探09-12

老子道家思想论文04-13

上一篇:校学生会部长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1-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