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选读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现代诗选读范文

2.8《杜牧诗》教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杜牧。

过程与方法:理解《早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掌握怀古咏史诗歌的鉴赏方法;理解《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以小见大、借古讽今手法的运用;了解《题乌江亭》中的人生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怀,学习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早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掌握怀古咏史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以小见大、借古讽今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背诵、讨论、比较。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过程: 早雁 【导入语】

问1: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人最喜欢回忆过去?为什么?——晚年。因为走到风烛残年时,人们常常会回忆青春年少的风华,思索人生途中的得失教训。问2:一个朝代呢?而一个王朝的兴、盛、衰、亡正与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相仿。对于晚唐诗人而言,唐王朝已经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开元、天宝盛世正如同青春的美梦,而安史之乱恰似惊破美梦的怪影。社会危机加深,末世的景象、仕途的迷茫,使这时期的诗人,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出现了新的特色,反映在当时流行的咏史怀古题材中,怀古咏史诗的数量大增,普遍表现出伤时悼乱的情调。杜牧便是众多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我们已经在《阿房宫赋》中领略了杜牧在文赋上的成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在诗歌方面的风流。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江南春》:千里莺鸣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牧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不久,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圣人等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他的诗、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牡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并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之中。他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古不今,处于中间”。咏史诗成就颇高,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

【写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充满关切。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的情状,来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译诗】

秋季过了一半(指农历八月),金河地区胡人的弓弦拉开了,大雁在云天外惊飞,四散哀逃。明朗的月光照着高擎着的仙掌,大雁南飞的孤影在长安上空飘过,灯光暗淡的长门冷宫那边传来几声大雁的鸣叫。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在金河一带,明春你们这些雁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飞回故乡。不要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那里水草丰美,菰米和莓苔尽可作为食物。

【内容解析】

(1)“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可诗中却用“惊”“哀”来形容雁儿,为什么?

明确:因为有胡人拉弓控弦射雁。“哀”,写出大雁群飞无序之状和叫声凄惨。 (2)“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这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诗人写汉代的“仙掌”、“长门”,有什么作用?

明确:颔联想象雁失群后南飞到长安的情形。“仙掌”、“长门”起到烘托作用。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在这静寂的画面上飘过孤雁飘渺的身影,当年陈皇后幽居的长门冷宫里,灯光暗淡,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这样就把大雁失群后那种凄凉的景象描写出来了。

(3)“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本来春回大地,正是雁儿飞回家乡的好时节,可诗人为什么劝雁儿留在南方? 明确:A.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B.虽然南方人烟稀少,但是食物充分,菰米和莓苔处处都有。

(4)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所的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请说出理由。

明确:对这些雁儿们是深切同情的。从“惊飞”“四散哀”“须知”“岂逐”可以看出,作者哀怜大雁的惊飞离散,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对它们发出了劝慰和嘱咐。其实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与其说是对雁儿们的深情嘱咐,更象是对边地流民的劝慰与嘱咐。

【艺术特色】

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却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即把逃避回纥南侵的边地人民看作四散的早雁。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导入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山河壮丽,人物风流,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了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也留下了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之作便产生了。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自然,怀古咏史诗,作为唐诗的一种重要题材,也受到了后人的推崇。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诗《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怀古咏史诗鉴赏步骤:(1)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2)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3)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借古抒怀——知人,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忧天下,借古讽今——明世,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议论,对古人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4)写作技巧?

【写作背景】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始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了这三首七绝。

【译诗】 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花卉树木苍翠,如同一堆堆的锦绣,骊山顶上,众多的宫殿门依次打开了。一名专使快马飞驰而来,身后扬起一片尘土,于是宫内的妃子笑了,没有人知道那是专使运来了荔枝。

【内容解析】

1、首句中说“回望”,那么诗作主人公是在哪里望哪里?看到了什么?

明确:诗作主人公是站在长安回望骊山华清宫,看到骊山花卉树木苍翠,如同一堆堆的锦绣。

2、第二句说骊山上千重宫门依次一扇接着一扇地打开了,这“次第”暗示了什么信息?明确:“次第”暗示着有重要军政要事要禀报深宫中的皇帝。

3、第三句 “笑”的背后有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这句暗用了一个什么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那个“笑”字背后包含着诗人满腔的悲愤,因为为了这美人的一笑,全国上下有多少人要伤心落泪啊。这里暗用了“烽火戏诸侯”的典故,目的在于讽刺唐明皇荒淫好色,为了一个妃子,不惜牺牲民力物力。

4、最后一句说“无人知是荔枝来”,有什么暗示含义?

明确:专使快马加鞭而来,扬起一片尘土,速度如此之快,事情如此紧急,人们还以为是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向皇帝汇报,结果专使不过是为妃子送来了荔枝而已,暗示了玄宗对贵妃宠溺之深。这样造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反映了帝王贵妃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5、诗人对唐玄宗让专使送荔枝持怎样的态度?写作本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明确:诗人态度,批判、否定,讽刺。最终目的,借古讽今,以史讽今,警戒世君。写作手法,此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骄奢生活的讽刺。

【小结】

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人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一骑红尘”隐含的是无数个驿卒的血汗和无数匹战马的死亡;“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全诗不用难字,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题乌江亭 【导入语】

播放视频《乌江泪》,询问这首歌唱的是哪个历史人物?(项羽)。项羽经历过大小七十余战,最后落得个四面楚歌,垓下之围,自刎乌江的结局。对于项羽的自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杜牧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杜牧的诗歌《题乌江亭》。

【写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杜牧结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经过乌江亭,写了这首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后人在其地建有项羽衣冠亭,并塑像纪念,唐书法家李阳冰在亭上题有“西楚霸王灵祠”。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内容解析】

1、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明确:不是英雄所为。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如果卷土重来,说不定还可以成功。诗人对历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批判、惋惜之意。

2、诗人写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

明确: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其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

3、对于乌江自刎,后人纷纷发表自己的议论。比如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王安石《乌江亭》中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肯:怎肯)(结合课后练习三)。

A、李清照、王安石的观点是什么?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枚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

B、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一家之言,也可有其他解释)。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而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作业布置:预习《李商隐诗三首》。

第二篇:现代名著选读作业

缘起缘灭奈何天

读<半生缘>有感

张爱玲曾说过”生命是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丽的袍子.缘却又是对相爱的人的极大讽刺与愚弄。”是啊,无非是因为缘分不是人为能控制的,缘起缘灭奈何天!一部<半生缘>令人欣然愤慨难受感伤,结尾曼桢一句我们回不去了,让人深深陷入命运的无常和缘分的轮回中„. 曼桢与世钧,叔惠和翠芝,慕瑾和曼璐这三对男女虽然个性不同但终究逃不过悲剧结局, 生活在那个动荡不堪的年代,在旧上海那个浮华与贫困对比鲜明,人命如草芥的地方。一切的不可能都演绎成实事,一切的结局都荒谬至极却又在意料之中. 种种的机缘组织了故事中或幸或不幸的结局,人生就是这样,浮华世界过眼烟云,有多少是凭借自己主观臆想而成就的好事?又有多少不幸不期而至,令人猝不及防?

曼桢与世钧的爱恋,如果抛弃家庭背景,个人责任、义务的话,或许会有另外一种结局,可是造化弄人。总有些你不可预料的因素,仿佛在一刹那的电光火石之间就完全更改了命运的轨迹,但是或许若干年之后再回头去看,那环环相扣的过往,原来早已注定。曼桢曾经问过世钧:“在你给我戒指的那个夜晚,你说要告诉我一个秘密,究竟是什么?”“你告诉我,你棉袄背后补了个补丁,回到学校要靠到墙边站,因为不想让人看到,我听了很难过,我对自己说,结了婚我要一辈子照顾你,让你开心,一辈子不要你再受苦,再难过„„”读来让人唏嘘,然而过往的誓言在时间面前都仿佛显得十分可笑,世人在时间面前都无助得像个孩子。因为任凭他们如何,他们都无力改变时间,也无力抗拒时间对自己的改变。所以当曼桢就这样从世钧的世界里莫名地消失时,不知道是单纯还是懦弱缺乏自信的他丝毫没有想到变幻莫测的世事背后有着这样的无奈,他也没有相信自己和曼桢之间的爱情。失去了爱情的他将曾经向曼桢求婚的戒指扔进江水之中。 十四年后,世钧和曼桢再次相遇,无限的悲情与无奈让我们唏嘘不已。重逢的情景想过多少回了,等到真发生了,却变得这般淡然。 时间横亘在他们的缘之上,他们的缘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沉淀.“世钧,你幸福么?”“我只要你幸福„„”当他似乎想挽回一切逝去的岁月与她共续前缘时,她只是淡淡地„„“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曾经是最好的,曾经有过真爱,但终归于平淡,只有在重逢的瞬间,才悔恨起错过一生的最爱,世事人生之苍凉不在于过程,而在于回首的刹那。“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的,总有这么个人。” 这样的言语永远留在时间中,被一个叫记忆的物事保存着. 翠芝与叔惠,她,一个千金小姐、大家闺秀而他一介寒儒,清贫却很知趣,在南京的邂逅,让他们一见钟情,然而家人的阻挠,彼此的沉默,将爱掩藏得那么滴水不漏。她与世均草草结婚了,他赌气留学美国。这段爱在尘封了14年之后被打开,那时的他已离婚,而她膝下有一双儿女,但却不幸福。只有在那一片彼此的笑声中,她才感到一丝凄凉的胜利与满足„„却永远无法回到从前„„缘经不起赌气与报复.曼璐与豫谨的缘更令人感伤,曼璐似乎是令人痛恨的,因为曼桢的悲剧似乎是她一手造成的,然而她却又是让人同情的。她是为了家庭的生计被迫成为舞女的。她何尝不想美丽纯洁的与豫谨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家庭的责任感迫使她黯然离开,离开她深爱的人,走向一条摧毁女人幸福的路,最不想辜负最终还得辜负豫谨.她的不幸甚至比曼桢更甚,当她年华渐逝无法继续舞女生涯时,她抓住了祝鸿才这根救命的稻草,原以为会就此平静可不曾想在那样的场合相识的能有什么样的好人,再加上未能添丁,日渐失宠的境地使她不得不将妹妹狠心的推向火坑.最终也没享受到一天幸福而早逝. 他们的缘连半生也未曾遍历就消逝在命运中. 曾经郑重得不得了的情思,在时光的路途上终是消失湮灭。半生未了的情缘早已是明日黄花,却耗尽了一世的失落。缘起缘灭奈何天!半生的情缘终究了了.张爱玲以其细腻的笔调波澜不惊的文字描写着这一世情缘,让人深深沉浸其中,无论曼桢世钧,翠芝叔惠亦或曼璐与豫谨,总是经历一场缘,哪怕只是半生,短暂总不失美丽,就让它在记忆中散发它永恒的芬芳吧!

第三篇:[高三语文]现代散文选读教案(二)

现代散文选读2

一、什么是散文

二、散文的分类

(一)叙事散文

(二)抒情散文

(三)哲理散文

四、散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1. 分析综合 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考查的主要形式:

1·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的 2·文段层次安排的作用是什么 3·文段层次的划分 4·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5·文段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例1(2006年高考天津卷)的第16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说村落 阎连科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辩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放眼良田万亩,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一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咚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地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16、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4分)

例2(2006年高考江西卷)第19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秋光里的黄金树

周涛

这里就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

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

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么?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臶,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

荒野是那么寥廓;

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

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我只是觉得,树在中国北方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19.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

答:

例3(2006年高考辽宁卷)第21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杨柳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因为有人说我欢喜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欢喜杨柳树?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缘?其答案了不可得。

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可以附会种种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像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宅边所种的。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往往如此。 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森无所爱好好预防有之,亦无所执着。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番。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变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有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杨柳树不要吃人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顺利发展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从事贸易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 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我赞扬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屜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期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叫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记得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你是不是越多得高,越行政区域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集会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傍云,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楮联合行动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其贪楆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扬。

[注]杨柳:泛指柳树。古人因杨对之实也成白絮飞散,故常以‚杨‛称‚柳‛,杨、柳多通用,如‚垂柳‛也是‚垂杨‛。 (文章发表于1935年。有删改)

21.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6分)

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

布局谋篇的题型

a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a.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b.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c.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b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考查方式:针对文章中段落的作用命题。

技巧点拨:(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人手)。比如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解题示例:(1)[2006年上海卷第12题]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附原文首尾两段:

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一百年!她以不竭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教他们如何爱、如何为弱小者和善良者献出心力,既不高调,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间断,以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烛照世间。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即使不是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斗转星移,岁月不居,冰心走完她的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她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个民族永远珍惜。

[答]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了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

(2)[2006年北京卷第20题]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附原文开头两段:

‚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说他是‚书虫‛,自然与书有缘。先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逾卅五载,家中藏书少说也有两万册。当我们还住在旧居时,已是书满为患,但先生视为珍宝,待若上宾,并且任其喧宾夺主,几乎占领了家庭所有领土,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好不容易盼到迁移新居,‚分居‛的书籍终于统一归臵到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里了,我还特意给先生买了一张非常宽大的写字台,好让他有个宽松、舒适的读书写作之地。然而好景不长。不知觉之间。写字台四周又摞满了书,形成高高矮矮的‚书笋‛,光洁的台面不久也被各种书稿覆盖,连喝水杯也没有容身之地。对此‚惨‛状。我实在目不忍睹。一日趁他外出。我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写字台,自以为替他办成了一件好事。殊不知。我的整理反而打乱了他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找东西,可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见此问题已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

先生的藏书不仅耗尽了他大半生的积蓄,也耗去了他大半生的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从周一到周七,从春夏到秋冬,只要他在家,除了吃饭、睡觉,便可以不挪窝儿地读他那些永远读不完也永远读不厌的书。母亲关于‚书虫‛的灵感大抵由此而来。即使是旅途中,他与书的关系也难以‚离间‛。记得有一次他与几位同道乘火车去外地开会,我特意买了一副扑克给他带上,供他们一路消遣。出差回来他连声向我道谢。原来他一上车,便把扑克送给别人玩,自己却借此抽身去读书了。我曾经问他:如今商海大潮汹涌澎湃,读书人是否知道钱多的好处、生活享受的乐处?他抬头望了望我,不无歉意地说:“知道,怎么不知道。可我们这一代起码被耽误了十年读书和研究的时间,只有全力拼命赶才行啊。”说完,仍埋头读书。从此,我也不好再用这样的问题为难他了。有时,看到一些商界朋友“妇唱夫随”,双双出入于各种消费与娱乐场所,我也不免有点失落。但有一点,我心里是笃定的:我的这位仁兄决不会有外遇,只要他有书。为了节省一切时间来读书、研究。他甚至不愿装修新居,说是装修好了,就得打扫、维护,时间花得太不值,末了还引经据典道:“这就叫做„不为物役‟。”我只好无可奈何地回他一句:“但为书痴。”

(肖融《给“书虫”当夫人》)

[答]第一问:第一段着重写“书虫”如何爱书,第二段主要写“书虫”怎样爱读书。第二问:从“书虫”爱书,进一步写到他爱读书(研究、写书),两段描写逐步深化,丰富了“书虫”的形象。

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题

1、高度关注标题、开头、结尾

2、紧抓主旨句、文眼句不放松

3、逐层归纳段意,总结文章主题

4、关注散文的写作背景

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 (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 (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当堂反馈

一、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1~4题。

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我喜欢断树残根,枯枝萎叶,也喜欢古寺锈钟,破门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阶倾斜玉栏折裂,喜欢云冷星陨月缺根竭茎衰柳败花残,喜欢一个沉默的老人穿着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捡拾破烂,喜欢一个小女孩瘦弱的双肩背着花布块拼成的旧书包去上学。我甚至喜欢一个缺了口的啤酒瓶或一只被踩扁的易拉罐在地上砍默地滚动,然后静止。每当看到这些零星琐碎的人情事物时,我总是很专注地凝视着它们,直到把它们望到很远很远的境界中去。

我不知道它们曾经怎样美丽过,所以我无法想像它们的美丽。也因此,我深深沉醉于这种不可想像不可求源的美丽之中,挖掘着它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这两种生命形态拉至眼前,黯然泪下。这不可解释的一切蕴涵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蕴涵着多少沧桑世事中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啊! 我喜欢看人痛哭失声,喜欢听人狂声怒吼,喜欢人酒后失态吐出一些埋在心底发酵的往事,喜欢看一个单相思的人于心爱者的新婚之夜在雨中持伞默立。我喜欢素日沉静安然的人喋喋不休地诉说苦难,一向喜悦满足的人忽然会沮丧和失落,苍老的人忆起发黄的青春,孤傲的人忏悔错过的爱情。我喜欢明星失宠后凄然一笑,英雄暮年时忍痛回首,官场失意者独品清茶,红颜失去的佳丽对镜哀思。我喜欢人们在最薄弱最不设防的时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分东西,然后颤抖,然后哭泣,然后让心灵流出血来。

每当这时候,哪怕我对眼前的人一无所知,我也一定会相信:这个人拥有一个曾经非常美好现在依然美好的灵魂,他经历的辛酸和苦难,以及那些难以触怀的心事和情绪,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记和最珍爱的储藏。只有等他破碎的时候,他才会放出这些幽居以久的鸽子,并且启窗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容颜。

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姓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和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露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我们从中汲取了多少人生的梦想和真谛啊!我知道,没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样享受这种别致的幸福和欢乐,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种破碎的美丽是如何细细密密地铺满我们门前的田野和草场,如同今夜细细密密的月光。

是谁说过: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

作者在阐述"破碎的美丽"时,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的?为什么要这样展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诗意的栖居(节选) 张晓惠

我是个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却惊异地发现,小城那古香密集的一块地方已夷为平地。那几条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将她苍白破败的面庞无奈的向着夏日的太阳。

曾在浙浙沥沥的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这三四米宽的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若清谷。是青砖是黛瓦是粉墙,有黑黑亮亮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暗绿色的苔藓,还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却仍在小院墙头上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派袅娜的城市中已经罕见的狗尾巴草。那曾经在小院中探出满面明媚粉红的老桃树呢?那曾经吸引着无数的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结满了橙黄橙黄果儿的大杏树呢?那排列整齐、纹理清晰有如图书馆书列的小巷墙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砖呢?抚摸着他们曾经想,若是这秦砖汉瓦有记忆的话,怕是要讲出若干鲜明诡谲的过往人事,随便抽出一块哪怕是缺损的,怕也写满了唐诗宋词吧!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没有月亮的却布满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近了悠悠的岁月。

小时侯,住在机关大陡的我们是多么的钦美住在这些小巷的同学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村,我有一个女同学家中甚至是三进的院落,足够我们捉进藏打游击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这些节日,小巷深院就更呈现出她诱人的风情:垂在门边上的是绿绿的苦艾,飘在门楣上的是红红的带穗的喜迎,棕子的清香在风中送出老远,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有面捏的小白兔走红豆做的眼晴,还有全黄黄的藕饼肥硕硕的老菱……

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呈现或是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郡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折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一旧句涌上心头:短碣残碑,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可这儿连半点‚渔火‛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栖身之所了。还有秋雁春燕。

诚然,日子是向前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问了几个人,都说是古巷这块要进行旧城改造,造成何样不得而知。

不得而知。海德格尔呼吁的‚诗志的栖居‛又顽固的盘桓在心头,想想这么一座始于西汉的小城,常经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讲步的古巷,回荡着唐诗宋词吟哦声的这块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铜筋水泥火柴盒子——小巷树影婆娑间的月色与阳台上那一览无余的月光毕竟有着不一样的质感。没有了‚明月松间照‛之类的意境,即使都是星级的宾馆,活着也少了许多意味。

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我是那么衷心地期盼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融合,期盼着历史与人文有机的嬗接与链接 ——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交相辉映,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浙沥,嗅得冬雪的甘甜。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的栖居”。

1.文章写眼前的古巷“无奈的向着夏目的太阳”、“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二三两段分别写了小巷的哪些方面?这些内容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第四段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郡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折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这句话能否省去?为什么?

第四篇:《更衣记》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更衣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的服饰文化

二、了解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

三、体会张爱玲散文的深层意蕴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服饰文化

2.了解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 教学难点:

体会张爱玲散文的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文体引导——小组合作——课堂交流 教学安排:1课时更衣记(教案) 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3—6节中,介绍了清代服饰哪些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答:特点:没有什么时装可言,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对于穿着有着严格的规律,仅有姑娘的“昭君套”,为阴森的冬月添上点色彩。

社会现实:世界迂缓、安静、齐整,等级制度森严,思想禁锢,社会少有活力。 (2)课文第7节中说“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这反映了时人什么样的心态?

答:反映了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

(3)清代末年,服装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各反映了时代什么特点?请结合课文具体阐述。

答:(1)服装变小、变紧,(以女装而言,袄子套在身上像刀鞘,紧身背心使女人看上去像一缕诗魂,铅笔一般瘦的裤管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

时代特点:政治**,社会不靖,社会处于一种“过渡时代”,百姓生活“颠连困苦”。

1、民国初年的服饰有哪些变化,各说明了什么样的社会现状? 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

社会现实:民国初建立,有一时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 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舶来晶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见一斑。 社会现实:西方思想与文化涌入中国,人们全盘接受,崇洋媚外。 短袄的下摆忽而圆,忽而尖,忽而六角形。

社会现实: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抄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绊赶上去的时候,也同样地千变万化。

2、作者对于时装的日新月异有见解?

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人衣服的区域里去。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

4、在张爱玲笔下,女子的时装始终与政治时事相连,请分析下面几句话所体现的女子的地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1)高得与鼻尖平行的硬领,像缅甸的一层层叠至尺来高的金属顶圈一般,逼迫女人们伸长了脖子。

(2)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颇,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生了双下巴。 (3)直挺挺的衣领远远隔开了女神似的头与下面的丰柔的肉身。这儿有讽刺,有绝望后的狂笑。

女子服装的改变始终与时政变化相连,反映女性从衣饰到身体,从身体到生存和自由,始终处于男权目光的审视下,处于被鉴赏与被监管地位。

因为时政变化始终是在男性作用下的结果,男性话语在其中占主导地位。

第五篇:唯美的诗现代诗复古诗伤感诗爱情诗歌

《遥远时空中--八叶抄》片尾会出现的《和歌》,本人感觉不错, 1 春日郊野

来摘嫩草之人

落樱缤纷,不知前路

2 望寥廓

听惊雷 天音贯耳

纵天雷难阻断

念彼此 厚谊永存

3 思君恋君 心向君

忘我随去

奈何身不随心

空任孤心对流云

4 樱花徒散尽 不见君归路

君离意已决 相送空折柳

5 樱花雅色

着我青衣

落花飘零

永留后世

6 莲叶素心真

污泥不染尘

露珠作白玉

何故也欺人

7 樱之花瓣

随风飘散

空卷碎浪

永驻我心

8 怒叱赶雀鸟

庭花皆踏散

野外无芳踪

方至我家来

9 天命如露滴 如幻更似虚

相逢若相知

逝亦不足惜

10 春至花开日 花开盛极时

明年能见否 天命有谁知

11 此心终夜暗 迷惑不知情

是梦还非梦 人间有定评

12 风吹居无所 吾身如尘土

前途两茫茫 不知何处去

13 庭院点点红 无尽为君折

谁道次花儿 春绽冬不凋

14 欲寄无从寄 只身隔远方

此心飞作影 日日在君旁

15 朗朗赋笑颜 何将欣说函

如应裁云袖 携来嘉日远

16 深草野边樱 今年应有情

花开都黑色 丧服墨磨成

17 夏夜尚深秋 天明早已经

云间何处隐 晓月已无形

18 开合若春霞 山樱开似玉

见花如见君 难久不知足

19 流水高山出 一心往下流

寸衷存恋意 也自永悠悠

20 明月当空照 清河似白玉

云深难遮掩 尤可见银光

21 不见飞蛾事 徒然夜扑灯

此身迷惑甚 恋意枉加憎

22 魂似已离体 远去莫能助

所言非所思 言也离远意

23 从今无所恋 御手洗川来

川水将身涤 神灵允诺哉

24 哀肠系思念 何畏难波前

若使情相易 生死族笑开

25 迷生如得放 随心任消长

纵使话离别 幸自免神伤

26 送君去

情思莫问情归去 情归去

相逢足慰

不求朝暮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写于1989年1月13日,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拟想了尘世新鲜可爱,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真诚善良的祈愿,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寂静>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彷佛你消失了一样,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好像你的双眼已经飞离远去,

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嘴。

如同所有的事物充满了我的灵魂,

你从所有的事物中浮现,充满了我的灵魂。

你像我的灵魂,一只梦的蝴蝶,

你如同忧郁这个字。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好像你已远去。

你听起来像在悲叹,一只如鸽悲鸣的蝴蝶。

你从远处听见我,我的声音无法企及你:

让我在你的沈默中安静无声。

并且让我藉你的沈默与你说话,

你的沈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如黑夜,拥有寂静与群星。

你的沈默就是星星的沈默,遥远而明亮。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彷佛你消失了一样,

遥远而且哀伤,彷佛你已经死了。

彼时,一个字,一个微笑,已经足够。 幻灭

--------给洁净的顾诚

夜蒙蒙

我只听说你死了 死在童话里 死在幻灭中 绣洁的眉目和星星

你死在有我的年代 我不断追诉 风 刮的更凄清 夜 满天酒香 这是赐给兄弟俩的

儿子 黄昏的儿子 我更加坚信 我就是夜孩子 挽起你的胳膊 向深处

走去……

《遥遥远远》

再也走不开

因为被风带来

穿过世界的繁星

划破天堂的光彩

再也躲不开

躲不开美丽的意外

秋千上坠落了星辰

闪亮了天蓝的悲哀

再也分不开

梦和醒的你

与我同在

下雨天

淋湿了太多太多

旋转的

伞的回忆

盛开

《小时空》

我在雨后的赤橙里梦想

你在我眼睛的黑白里张望

晴朗的雨水的印记

迷失在白云的远方

倒影清清听你轻声唱

笑声的天平托起了希望和夕阳

夜色的泪眼烟雨朦胧 淋湿了月光有我在身旁

《雪花》

无声无息的如雨的寂寞 一片一片的飘飘落落 寒时冰冷晶莹的交织 如花如梦的纷繁零落

远方的秋天

寄一片白色的枫叶给我 叶上的地图是我们的联络 我用叶子铺满地球 那一天

你走到了错过 却依然能记得

《火》

(你遥望烛光梦想

点燃眼中的哀伤

火焰温暖了泪水

灰烬摇曳的闪亮)

黑夜里蓝色的烛光

从心头流淌心上

寂静的欢喜也迷惘

一瞬间划落脸庞

似曾相识的大海

想念和繁星流浪

繁花含苞等待起航

闪闪的波 将倒影埋葬

《梁祝》

淡妆的月亮

下过雪的风霜

恋着风的起飞

飘落轮回翅膀

交相辉映的翅膀

起舞扰乱了月光

遗忘无垠的遥远

从我心上飞你心上

相逢是缘

萍水相逢,相识即是有缘, 今宵别后,重逢不知何处, 对酒当歌,往事依然清晰, 人生如梦,但愿长醉不醒, 过客匆匆,早晚拱手一别, 今又秋风,昨日黄花安在, 古道长亭,且将金樽斜满, 岁月如星,吾情似水缠绵, 心已望月,何时龙吟九霄.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怀想

我不知道

是否 还在爱你

如果爱着

为什么 会有那样一次分离

我不知道 是否 早已不再爱你

如果不爱

为什么 记忆没有随着时光

流去

回想你的笑靥

我的心 起伏难平

可恨一切

都已成为过去

只有婆娑的夜晚

一如从前 那样美丽

剪不断的情愫

原想这一次远游

就能忘记你秀美的双眸

就能剪断

丝丝缕缕的情愫 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

谁曾想 到头来

山河依旧

爱也依旧

你的身影

刚在身后 又到前头

是否

是否 你已把我遗忘

不然为何 杳无音信

天各一方

是否 你已把我珍藏

不然为何 微笑总在装饰我的梦

留下绮丽的幻想

是否 我们有缘

只是源头水尾

难以相见

是否 我们无缘

岁月留给我的将是

愁绪萦怀 寸断肝肠

假如你不够快乐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 还要栽培苦涩

打开尘封的门窗

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让风儿熨平前额

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深色能够覆盖浅色

自爱

你没有理由沮丧

为了你是秋日

彷惶

你也没有理由骄矜

为了你是春天

把头仰

秋色不如春光美

春光也不比秋色强

思——题油画

只一个沉默的姿态

便足以让世界着迷

不仅因为是一尊圣洁

不仅因为是一片安谧

还因为是一面昭示

还因为是一个启迪

还因为她以现代人的形象

告诉我们

——沉思是一种美丽

豪放是一种美德

我从眼睛里

读懂了你

你从话语里

弄清了我

含蓄是一种性格

豪放是一种美德

别对我说

只有眼睛才是

心灵的真正折射

如果没有语言

我们在孤寂中

收获的只能是沉默……

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

爱,不要成为囚

不要为了你的惬意 便取缔了别人的自由

得不到 总是最好的

太多了 又怎能消受

少是愁多也是忧

秋天的江水汨汨地流

淡淡的雾

淡淡的雨

淡淡的云彩悠悠的游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如果不曾相逢

也许 心绪永远不会沉重

如果真的失之交臂

恐怕一生也不得轻松

一个眼神 便足以让心海 掠过飓风

在贫瘠的土地上

更深地懂得风景

一次远行

便足以憔悴了一颗 羸弱的心

每望一眼秋水微澜

便恨不得 泪水盈盈

死怎能不 从容不迫

爱又怎能 无动于衷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就是无憾的人生

也许

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

前程如朝霞般绚烂 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

成功如灯火般辉煌

也许,只能是这样

攀援却达不到峰顶

也许,只能是这样

奔流却掀不起波浪

也许,我们能给予你的

只有一颗

饱经沧桑的心

和满脸风霜

跨越自己

我们可以欺瞒别人

却无法欺瞒自己

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

向上的路

总是坎坷又崎岖

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我不期望回报

给予你了

我便不期望回报

如果付出

就是为了 有一天索取

那么,我将变得多么渺小

如果,你是湖水

我乐意是堤岸环绕

如果,你是山岭

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青草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

但一定可以

使自己崇高

永恒的心

岁月如水

流到什么地方

就有什么样的时尚

我们怎能苛求

世事与沧桑

永不改变的

是从不羞于见人的

真挚与善良

人心

无论穿什么样的衣裳

都会 太不漂亮

默默的情怀

总有些这样的时候

正是为了爱

才悄悄躲开

躲开的是身影

躲不开的 却是那份

默默的情怀

月光下踯躅 睡梦里徘徊

感情上的事情

常常 说不明白

不是不想爱

不是不去爱

怕只怕

爱也是一种伤害

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不要给我太多情意

让我拿什么还你

感情的债是最重的呵

我无法报答 又怎能忘记

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 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

仿佛春天 温馨又飘逸

思念

我叮咛你的

你说 不会遗忘

你告诉我的

我也 全都珍藏

对于我们来说

记忆是飘不落的日子

——永远不会发黄

相聚的时候 总是很短

期待的时候 总是很长

岁月的溪水边

捡拾起多少闪亮的诗行

如果你要想念我

就望一望天上那 闪烁的繁星

有我寻觅你的

目——光

背影

背影

总是很简单

简单

是一种风景

背影

总是很年轻

年轻

是一种清明

背影

总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种魅力

背影

总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让人记得清

但是,我更乐意

为什么要别人承认我

只要路没有错

名利从来是鲜花

也是枷锁

无论什么成为结局

总难免兴味索然

流动的过程中 有一种永恒的快乐

尽管,我有时也祈求

有一个让生命辉煌的时刻

但是,我更乐意

让心灵宁静而淡泊

我知道

欢乐是人生的驿站

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我知道

当你心绪沉重的时候

最好的礼物

是送你一片宁静的天空

你会迷惘

也会清醒 当夜幕低落的时候

你会感受到

有一双温暖的眼睛

我知道

当你拭干面颊上的泪水

你会灿然一笑

那时,我会轻轻对你说

走吧 你看

槐花正香 月色正明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现代诗选读范文】相关文章:

现代诗选读三范文06-02

艾青诗选读后感悟06-22

中国古代读书诗选读09-07

雪现代诗范文05-17

冬天现代诗范文05-19

风景现代诗范文05-19

经典现代诗范文05-20

诗歌现代诗范文05-21

现代诗自编范文05-21

现代诗作业范文05-21

上一篇:新个人简历范文下一篇:新教师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