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梳理

2024-05-13

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梳理(共10篇)

篇1: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梳理

力的相关知识点

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①用力拉桌面上的书本,使书运动。

②用手弯折尺子

2、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使物体发生形变。

有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易发现,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力的作用效果来分析。

3、力的性质

问题:关于力的知识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了,力有什么性质呢?思考:刚才我们用力鼓掌的时候,手都拍疼了,你的哪只手感觉到了疼痛?

(1)相互性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甲对乙有作用力,同时乙对甲也有力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体验:两个同学相互推手。(举例说明:发生碰撞的车辆。)

(2)物质性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就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两者是同时存在的,不分先后。在研究某物体时,我们把它叫做受力物体,对它作用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

例如:用手拉弹簧时,哪个是施力物体?哪个是受力物体?你在弹簧的同时,弹簧对手是不是也有“拉力”?此时的受力物体是谁?两种力的方向如何?

思考1:用手搬运箱子,壮汉用绳子拉汽车等情况中的受力物体?

思考2:足球被踢出后,飞行了很远,是否因为足球受到了持续的踢力作用呢?

问题: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的方向拖动桌面上的书,书的运动情况一样吗? [来源:学+科+网Z+X+X+K]

(3)矢量性

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单位:牛顿 符号N。

演示:关门时,在不同的地方施加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力,产生的效果不一样,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4.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篇2: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梳理

1.动量和冲量

(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表达式:Ft=p′-p或Ft=mv′-mv

(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2)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

4.爆炸与碰撞

(1)爆炸、碰撞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受的外力,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2)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系统的动能爆炸后会增加,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增加,一般有所减少而转化为内能.

(3)由于爆炸、碰撞类问题作用时间很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把作用过程作为一个理想化过程简化处理.即作用后还从作用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篇3: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梳理

一、编织知识网络, 使知识系统化

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学基础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心理学认为, 结构化的知识是最优化的知识, 有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通过前期第一轮的复习, 大多数学生并不缺乏知识, 但由于一轮复习分章、分节, 所以往往缺乏系统的知识, 造成部分学生不会调动所学的所有知识解决问题.二轮复习就是要树立系统意识, 把前面分散、独立、分割的知识通过某条线索像穿珍珠似的把知识编织成网, 形成知识体系.当然, 根据高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及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的特点, 并不要求通过一条线索把所有知识结构成一个网络.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标准, 寻找几条线索来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

1. 以知识内容为标准

以知识内容为标准, 可以以“力与运动”“功和能”“场物质”“电路分析 (包括电磁感应现象) ”“波动理论”“光现象”“原子和原子核”等为线索, 打通各章、各块内容, 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例如“功和能”知识网络, 这是高中物理主干知识之一, 它贯彻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各部分的内容.根据高中物理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要求, 其知识网络 (用框图形式呈现) 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构建.

(1) 功的计算式:

W=F·lcosα、W=q·U、W=UIt.

(2) 能的种类:

机械能 (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电势能、内能 (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光量子能、氢原子能级、核能等.

(3) 功能关系: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 典型关系式:

合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动能定理) W=EK2-EK1;

势能变化与对应的力所做的功的关系ΔE=-W;

除重力、弹性力外其他力不做功时, 机械能守恒EP1+EK1=EP2+EK2;

内能变化与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ΔU=W+Q;

氢原子能级跃迁hυ=Em-En.

(2) 典型过程:

系统克服滑动摩擦力做的功, 量度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电路中, 电流做的功, 量度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 克服安培力做的功, 量度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 以物理模型为标准

以物理模型为标准, 可以以“物质模型”“过程模型”“问题模型”等为线索, 构建知识和方法网络.例如以“过程模型”为线索, 根据高中物理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 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

(1) 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典型实例: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简谐运动 (典型实例:弹簧振子) ;

曲线运动:抛物线运动 (典型实例:平抛运动、斜上抛运动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 、圆周运动 (典型实例:人造卫星和天体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

机械波 (典型实例:声波) .

(2) 感应电流的产生:

“感生”过程、“动生”过程.

(3) 理想气体状态变化:

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等.

(4) 内能的改变:

做功和热传递.

(5) 玻尔氢原子能级跃迁:

辐射或吸收光子.

(6) 原子核反应:

α和β衰变、人工转变、重核裂变、轻核聚变.

3. 以高考的能力要求为标准

以高考的能力要求为标准, 可以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为线索构建起知识和能力网络.

例如“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中是这样要求的:“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之间的关系式, 进行推导和求解, 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形进行表达和分析.”所以, 以此来构建物理知识网络, 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学研究和学习过程中, 应用数学工具、构建数学模型是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以“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为线索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

(1) 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物理量的定义式、物理量的决定式、物理量间的关系式.

(2) 物理图像.

(3) 几何图形:矢量的合成与分解、物理模型的描述 (包括物质模型的描述、过程模型的描述和状态模型的描述) .

二、以“物”论“理”, 使解题理性化

笔者在教学中, 常常让学生总结每次考试的得失, 其中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失分原因就是:没有仔细思考, 只是凭感觉解题.事实上, 学好物理没有“感觉”不行, 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 知识的丰富, 要越来越有感觉, 但感觉终究是感觉, 仅凭感觉, 亚里士多德也会出现很低级的错误.所以, 物理还是要以“物”论“理”, “物”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理”就是你要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来历、现状、发展趋势说得出个道理来.因此, 在第二轮复习中要注意在提高学生解决物理命题的理性化程度上下功夫.

1. 什么叫解题理性化?

下面举一个例题来说明.

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 下落2m后双脚触地, 接着他用双腿弯屈的方法缓冲, 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m, 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估计为 ( )

(A) 自身所受重力的2倍

(B) 自身所受重力的5倍

(C) 自身所受重力的8倍

(D) 自身所受重力的10倍

本题是一个以实际事例为背景的题目, 理性的解题就是:首先是构建物理模型, 把事例中实际的研究对象———消防队员, 视作“质点模型” (构建物质模型) ;把实际的运动过程———“下落2m”和“双脚着地……, 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m”, 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构建过程模型) .然后选择牛顿运动定律或动能定理来解决.

理性化解题, 就是解题者 (不是旁人) 自己说得出:解题中构建了什么物理模型 (通常包括物质模型、状态模型、过程模型三类) 、应用了什么物理原理和规律.事实上, 高中物理命题千变万化, 但高中所学的模型不多, 我们所学的物理原理和规律都是与经过简化以后的物理模型相对应的.只有找到题目所述的是什么模型才能用这个模型所对应的物理原理或规律来解决问题.

2. 如何提高学生解题的理性化程度?

(1) 要重视物理模型的教学

要让学生认识到, 物理学中的很多概念、定理和定律的形成, 都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概括, 对研究过程进行简化的条件下, 即构建出“物理模型”的情况下得来的.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 也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首先需要采用的方法.尤其是现在的高考题中, 纯“模型题”数量减少, 以实际情境为背景的题目越来越多.解题时, 不会建立物理模型, 可以说寸步难行.

例1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横截面的液体体积叫做液体的体积流量 (以下简称流量) .有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测量非磁性导电液体 (如自来水、啤酒等) 流量的装置, 称为电磁流量计.它主要由将流量转换为电压信号的传感器和显示仪表两部分组成.

传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 圆筒形测量管内壁绝缘, 其上装有一对电极和c, a、c间的距离等于测量管内径D, 测量管的轴线与a、c的连线方向以及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三者相互垂直.当导电液体流过测量管时, 在电极a、c之间出现感应电动势E, 并通过与电极连接的仪表显示出液体流量Q.设磁场均匀恒定, 磁感应强度为B.

已知B=2.5×10-3T, Q=0.12m3/s.设液体在测量管内各处流速相同, 试求E的大小 (π取3.0) .

一新建供水站安装了电磁流量计, 在向外供水时流量本应显示为正值.但实际显示却为负值.经检查, 原因是误将测量管接反了, 既液体由测量管出水口流入, 从入水口流出.因水已加压充满管道.不便再将测量管拆下重装, 请你提出使显示仪表的流量指示变为正直的简便方法.

显示仪表相当于传感器的负载电阻, 其阻值记为R.a、c间导电液体的电阻r随液体电阻率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会影响显示仪表的示数.试以E、R、r为参量, 给出电极a、c间输出电压U的表达式, 并说明怎样可以降低液体电阻率变化对显示仪表示数的影响.

根据本题提供的物理情境和条件, 至少需要把实际情境简化为两个简单的物理模型:一是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二是由存在内阻的电源和一个电阻构成的闭合电路.在此基础上求解本题就显得很简单了.

(2) 引导学生记住所学知识对应的物理模型

引导学生在记住物理知识的同时, 记住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而不单单是记住文字和符号.这是因为物理学概念、定律、实律和公式都是对物理模型的刻画, 同时每一个模型的建立也都有一定的条件和使用范围, 只有记住相应知识点对应的物理模型及使用条件, 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模型和应用知识.例如, 在学习玻尔能级跃迁公式:hυ=Em-En时, 就要记住玻尔的原子模型及能级图模型.

(3) 重视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是一种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能力.解题理性化程度高的学生, 审题能力往往较强, 而凭感觉解题的学生往往会出现题目看不懂或看错的情况.实际上, 审题过程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这一步迈不开, 具体的解题就无从谈起.

例2天文观测表明, 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 (或星系) 都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 离我们越远的星体, 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 (称为退行速度) 越大, 也就是说, 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运行速度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即, 式中为一常量, 称为哈勃常数, 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 有人提出一种理论, 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 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 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 则速度越大的星现在离我们越远, 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

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 可估算宇宙年龄 (写表示式) _______________.

根据近期观测, 哈勃常数H=3×102米/秒·光年, 其中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 由此估算宇宙年龄约为_____年.

求解本题并不难, 第一问是一个“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第二问是个单位换算问题.但许多同学却无从下手, 原因在对题目所给的信息不能正确地理解, 他们无法把“不同星体的运动速度v和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 即v=Hr”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两句话统一起来, 并认为“向外运动”使“r”增大, 而“v=Hr”, 星体的运动就不可能是匀速的.实际上题中“r”的含义是:各星体“现在”离我们的距离, 对某个星体来说r是个定值, 对不同星体来说r是不同的.

一般对审题的要求是:逐字逐句认真仔细读题, 抠关键词 (可以划出) , 明辨题设条件, 挖掘隐含条件, 明确研究对象和制约环境 (在平面上还是在斜面上;在水平面上还是在竖直面上;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绳牵还是杆牵;是独立场还是复习场;是匀强场还是非匀强场……) , 构建正确的时空关系, 画出合理的过程与状态草图并标上相应字母, 注意可能的边界点、临界点, 构建物理模型, 选择物理规律, 拟定解决方案等.在复习教学中, 分析例题或讲评试题时, 我们要多给学生审题的机会, 从读题开始, 独立完成解题全过程,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审题、解题的能力.

(4) 提供学生讲题的机会

有一种说法:听一遍不如看一遍, 看一遍不如做一遍, 做一遍不如向别人讲一遍.在二轮复习教学中, 很大一部时间是习题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解题的理性化程度, 让学生讲题, 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学生讲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机会, 一是学生问学生, 这是每天都在发生的, 教师无法掌控的.二是学生问教师, 这时教师要抓住机会从审题开始让学生先讲给你听, 讲不下去时再恰当提示或启发, 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学生讲着讲着自己就弄懂了;三是课堂上在教师组织下同桌之间或就近几个同学之间相互讲解;四是请学生到讲台上来讲题.后三种情况下要求学生以“物”论“理”, 从审题到构建物理模型, 再到解题依据一一说清楚, 加上教师的点拨、启发和补充, 学生解题的理性化程度会明显提高, 这比教师一遍一遍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显现理性解题过程) 更有效, 尤其是对优秀学生的培养.

篇4: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梳理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思考,如图1所示,玻璃杯中装有重为3N的水,杯子的底面积为20cm2,杯内水面高度是10cm,求水对杯底的压力。

学生答案中有两种:

①F=G=3N。

②p=ρgh=1.0×103kg/m3×9.8N/kg×0.1m=980Pa。

F=pS=980Pa×20×10-4m2=1.96N。

第二种答案是正确的,同时引起了学生的深思:压力与重力什么情况下相等。

2 梳理知识,走出误处

如图2所示,底面积为S的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液面高度为h,容器底受的压力F=pS=ρghS,,阴影部分液体的重力G=mg=ρVg=ρShg可得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

如图3所示,在底面积为S的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液面高度为h,容器底受到的压力F=pS=ρghS。由阴影部分的液体的重力G=mg=ρVg=ρShg可得,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

如图4所示,在底面积为S的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液面高度为h,容器底受到的压力F=pS=ρghS。由阴影部分

液体的重力G=mg=ρVg=ρShg可得: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

通过分析归纳以下结论:底小压力小于重力;底大压力大于重力;容器的容积能用V=Sh计算的,压力等于重力。实质上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以容器底的底面积为底,以液面高为高的体积内的液体重力。

3 加强训练,突破难点

如图5所示,瓶中装适量的水,倒置在水平桌面上底部受到的压力如何变?

学生只根据F=pS就无法判断了,因为压强变大,受力面积变小了。只能根据以上的结论分析,倒置前F=G液,倒置后F′<G液,所以底部受到的压力变小了。

篇5:高三物理高考知识点难点

1、基本公式:s=v0t+at?/2

2、平均速度:vt=v0+at

3、推论:

(1)v=vt/2

(2)S2—S1=S3—S2=S4—S3=……=△S=aT?

(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

S1:S2:S3:……:Sn=1:3:5:……:(2n—1)

(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

t1:t2:t3:……:tn=1:(√2—1):(√3—√2):……:(√n—√n—1)

(5)a=(Sm—Sn)/(m—n)T?(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6)vt?—v0?=2as

汽车行驶安全

1、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

2、安全距离≥停车距离

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篇6: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梳理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1 追寻守恒量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

2、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多样性及其转化。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关系。“机械能守恒”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提出一些问题。教学难点:

让学生建立守恒的观点,教师除了演示斜面的实验以外,还可以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同时说明: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

教学疑点:

能量为何守恒,如何守恒的 易错点:

能量转化不是能量消失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伽利略斜面实验;

2、重要的思想方法:守恒的思想。

5.2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2、知道功是标量,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α,并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3、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重点:

1、理解功的概念;

2、掌握功的计算。教学难点:

1、对正、负功的理解;

2、总功的计算。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教学疑点:

1、公式W=Flcosα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恒力做功;

2、公式中各字母正负取值:F、l均取正值,W的正负取决于cosα的正负;

3、l的确切含义:本教材中指出l是物体位移的大小,因为高中阶段研究的是质点。物体的位移与“受力作用的质点”的位移是一致的;

4、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形式无关。易错点:

1、参考系问题:位移l是相对于参考系的。对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过程中算出的功也会不同,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一般中学物理约定,计算功都以地面为参考系,而不随便取其它物体为参考系。

2、α角含义和取值范围:α角是“力方向和位移方向”夹角可结合教材中问题与练习第1题来提醒学生。

3、F、l同时性。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例题,书后习题:1、2、3、4;

2、重要思想方法:

①W=Flcosα公式:一种分解力:垂直位移方向和平行位移方向分解W=(Fcosα)l,第二种分解位移:沿力方向和垂直力方向分解W=F(lcosα)。②总功求解:一种是求合力W=F合lcosα,一种是求各个力做的功W=W1+W2+„„

5.3

功 率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定义及定义式;

2、理解功率与力、速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其解释和计算汽车启动和行驶中的有关问题;

3、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区分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教学重点:

1、理解公式P=Fv的意义;

2、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教学难点:

发动机额定功率与汽车最大速度的关系。教学疑点:

P=Fv中F是否是恒力,F是恒力时,v是平均速度指平均功率,v是瞬时速度,指瞬时功率;F是变力时,v是瞬时功率,指瞬时功率。易错点:

1、“快慢”与“大小”区分。

2、P=Fv理解,容易停留在简单直观的印象上,认为牵引力大,加速度就大,末速度也大,现在得出由功率来制约速度和牵引力,学生自然会感到与生活经验相悖。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例题,书后习题3、4;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2、重要思想方法:极限思想。

5.4 重力势能

一、教学要求:

1、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经历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重力势能及其定义式,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关系;

3、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和计算。Ep=mgh

三、教学难点: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⑴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位置有关。⑵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⑶ΔEp=-WG

四、教学疑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

五、易错点:

重力势能的理解。

⑴重力势能是状态量是标量; ⑵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⑶重力势能属于物体和地球组成系统。

六、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书后习题2、3、4;

2、重要思想方法:极限思想。

5.5 探究弹性势能

教学要求:

1.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有关。2.学习并掌握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

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

1.提出猜想:根据弹力的性质和弹性势能的定义。分析出与弹性势能大小有关的物理量与可能的表达式。

2.确定计算弹性势能的方法:拉力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

3.从恒力做功W=Fl着手,画出力随位移变化图象,得出弹性势能表达式EP=kx2/2。教学难点:

拉力(变力)做功的计算 学生疑点: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弹性势能的大小是否也具有相对性。学生易错点:

学生往往认为始未两位置作用力和的一半就是平均作用力不知道只有力随位移按线性变化时,才能用始末力和的一半作平均力来计算功。教学资源

书P16:说一说:在以上探究中我们规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也就是既不伸长也不缩短时的势能为“0”,能不能规定弹簧某一任意长度时势能为“0”势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重要思想方法:势能是相对的、弹簧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簧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弹性势能的变化与“0”势能规定无关。

5.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探究思路”掌握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2.掌握实验技巧,学会数据处理。教学重点、探求的思路与操作技巧

1.实验中没有具体测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而是设定每一根橡皮筋对小车做功W,来探究小车速度与皮筋做功的关系。

2.实验中应注意解决:相同皮筋的选取及固定,小车运动阻力的平衡,纸带上合适点间距离的测量。教学难点:

相同皮筋的筛选与固定。学生疑点:

弹力做功与速度间的函数关系。学生易错点:

对皮筋与小车的操作。教学资源:

书P18:做一做,用Excel作图并显示皮筋对小车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函数关系。

指导思想: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有关实验问题。

5.7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要求:

21.理解动能及其表达式EK=mv/2 2.掌握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3.学会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解释和计算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体会用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重点:

1)动能的表达式

2)动能定理的推导及其式中各量的含义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3)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

4)体会用动能定理解题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优越性

3、教学难点:

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

4、学生疑点:

动能也是相对的、动能定理相对于哪些参考系统成立?

5、学生易错点:

①认为动能有方向,物体速度不变,方向由向右改为向左,认为动能发生变化了。

②合力功计算常出错。

6、教学资源:

我们在第四章曾用牛顿定律解答过一个问题:民航客机机舱紧急出口的气囊是一条连接出口与地面的斜面,若斜面高3.2m,斜面长4.0m,质量60kg的人沿斜面滑下时所受的阻力是240N,求人滑至底端时的速度。请用动能定理解答本题。

指导思想:比较用牛顿定律解题和运用动能解题过程,体会用能量观点解题的优越性。

5.8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功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2、掌握机械能守恒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3、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 教学重点

1、机械能守恒中功能关系的理解

2、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机械能守恒的判断

2、物理过程和状态的选取 疑点

1、对机械能概念的理解

2、机械能不守恒时其变化量与除重力、强力外其它力做功相对应 易错点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

2、系统的选取和定律表达式的选取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书P23例题,体现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重要的思想方法

①用能量观在解决力学问题 ②理解联系实际的思想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5.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思路和方法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1、尝试设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方案

2、经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过程,学会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实验条件的控制,满足守恒条件

2、实验误差的分析 疑点

1、纸带选取的要求及其处理方法

2、由于阻力存在,故动能增加量必定稍小于势能的减小量 易错点

1、实验步骤的操作先后次序

2、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设计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重要的思想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误差分析

5.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教学要求

1、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这个定律的重要意义

2、能用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计算有关能量守恒的综合性问题

3、理解能量耗散,认清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能量概念的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

2、能量耗散 疑点

1、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2、能量是守恒的不可消灭,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 易错点

1、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相混淆

2、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书P30.Ex3, 开放性习题,答案不唯一

2、重要的思想方法: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②用守恒的思想分析实际问题。

第六章 曲线运动

6.1曲线运动

教学要求:

1.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

3.感受飞镖、钢球所作的曲线运动 教学重点: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2.曲线运动的受力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 3.曲线运动的性质是变速运动

4.曲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方向沿轨迹曲线的切线,与合力分布在轨迹两侧 教学难点: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2.运用曲线运动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物理语言描述某一实际的曲线运动 疑点:

P33图6.1-4怎样才能说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是否缺少取极限、化曲为直的解释? 易错点:

轨迹曲线与速度、合力的关系 思想方法:.物理概念源于从生活实际中的数学抽象,如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这一概念

题目:

1.P34(3):通过习题,可以让学生分析总结轨迹曲线与速度、合力的关系

6.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要求:

1.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效性 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

3.会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 4.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教学重点:

1.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效性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教学难点: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1.会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疑点:

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易错点:

1.在实际应用中有意义的运动合成与分解应该是根据实际的运动趋势合成与分解运动,思想方法: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和分解运动矢量 题目:

1.P37(2)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一个实际的运动,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

2.P37(4)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加深对合运动分运动的理解

6.3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感受平抛运动的规律

2、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3、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感受平抛运动的规律

2.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2.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疑点:

1.实验6.3-3中,由于实验装置的原因,一球即使不是平抛运动,感觉也是同时落地,加上人耳朵的最小分辨时间是0.2s,很难正确得出两球是同时落体这一结果

2.实验6.3-4中,实验误差有时比较大,怎样才能处理好实际与理论的关系,特别是在不知道规律的情况下? 易错点:

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思想方法:

1.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物理学的基础

2.通过对比已知运动与未知运动,找到平未知运动的规律 题目:

1.P40《说一说》,通过现代科技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2.P40(2),通过传统的实验方法合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6.4抛体运动的规律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教学要求: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

2.会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规律

2.斜抛运动规律的推导 教学难点:

1.运用数学函数描述抛体运动的轨迹

2.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研究抛体运动的轨迹 疑点:

斜抛运动规律的推导 易错点:

1.平抛几个重要结论

2.斜抛运动的几个重要结论 思想方法:

1运用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等时性原理研究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题目:

1.P37(2)通过实例,分析感受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的具体应用

2.P37(3)(4)通过作实物图(俯视图)和函数图象物体作曲线运动的轨迹及分运动、合运动的关系

6.5

圆周运动

教学要求:

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知道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3、认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的概念及其定义式。教学难点:

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疑点:

如何认识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不变及“匀速”的含义。易错点:

有关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性问题 教材中值得注意的题目:.教材第47页利用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测自行车的前进速度。主要要求学生知道并会应用匀速圆周运动中同轴转动的物体角速度相同,皮带或者齿轮传动的物体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6.6

向心加速度

教学要求: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1:认识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能用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点:

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公式。教学难点:

不在同一直线上速度变化量的讨论及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推导。疑点:

向心加速度方向的推断 易错点:

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认识。教材体现的思想方法:

要让学生领会运用极限法思想讨论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6.7

向心力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体验向心力的方向,理解向心力概念。

2:知道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向心力的公式。3:了解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教学重点:

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其公式。教学难点:

会分析具体问题中的向心力。疑点: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否就是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易错点:

向心力的来源判断。教材中值得注意的题目:

教材55页第4题。此题可以讨论由于半径的改变使角速度、线速度、绳子上的拉力的变化情况。

6.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要求:

1:能分析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2:会用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公式对具体问题进行计算。3:注意生活中的离心现象,能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长见问题。教学重点:

分析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教学难点:

会分析具体问题中的向心力来源并进行计算。疑点:

做圆周运动物体受力分析及向心力的来源确定。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易错点:

向心力的来源。教材体现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7.1行星的运动

教学要求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 2.知道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的描述;

3.应用开普勒三定律解释和研究行星(或卫星)的运动; 4.知道人类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教学重点

地心说和日心说、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由第二定律可知,行星在近日点速率越大。在远日点速率越小。行星从近日点到远日点的过程,是速率逐渐减小的过程。疑点

开普勒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行有的行星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实际上,多数大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所以,我们在中学物理中解决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问题时,把行星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易错点

开普勒第三定律是行星绕日运动的规律,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K值与卫星无关,只有行星有关。卫星绕同一行星运动K值相同,绕不同的行星运动K值不同。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贡献、物理学史题型在近年高考中时有出现,要重视。近两年,以天体问题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在全国各类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考生从材料、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以及综合能力。这类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信息给予部分和问题部分。

(2)重要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等科学家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研究的介绍,领略到前辈科学家们对自然、奥秘不屈不挠探索的精神和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悟到科学的结论总是在顽强曲折的科学实践中悄悄地来临。

7.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教学要求

1.知道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 成反比。

2.知道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3.知道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二者的距离 的二次方成反比。教学重点

1、科学家的不同猜想

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教学难点

1、为什么可以把行星的轨道当作圆来处理;

2、吸引力与半径的关系;

3、吸引力与太阳及行星质量的关系. 易错点

1.初学者容易在同一题目中将两个不同的半径用一个符号r来代替(如地球的半径用r,而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半径也用r,产生错误).

2.不会合理运用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

6、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课本:问题与练习2.)在探究对行星的引力的时,我们以左边的三个等式为根据,得出了右边的关系式。左边的三个等式有的可以在实验室中验证,有的则不能。这个无法在实验室验证的是怎样得到的?

注:探究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是常见的题型之一,这是与新课改相一致的,必须加以重视.

(2)重要的思想方法:

这是极好的科学教育素材,通过猜想,模型的简化、运用向心力公式、开普勒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知识进行数学推理计算,最终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7.3 万有引力

教学要求:

1.知道月一地检验。

2.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测定。3.掌握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引力的方法。教学重点:

1.猜想I:“天上”的力与“人间”的力可能出于同一本源? 2.“月—地”检验,这个大胆的想法要求事实检验 3.万有引力定律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4.引力常量的测量:引力常量的值、单位。教学难点:

一般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不等于集中物体质量的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所以不能直接用公式F=Gm1m2/r2进行计算。疑点:

万物之间的引力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易错点:

万有引力定律中的r的取值。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82已知r月地=3.8×10m,T月=27.3天,g=9.8m/s,求a月/g=? 2.思想方法:

a.大胆猜想,直觉,洞察力。b.显示微小物理量的放大方法。c.掌握物理常量数量级的重要性。

7.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教学要求:

1、掌握测量地球质量的方法。

2、了解利用万有引力理论发现未知天体的过程。

3、掌握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理解万有引力理论在天文学上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1.“称量”地球的质量——“黄金代换” 2.计算天体的质量M 3.计算天体的密度ρ 4.发现未知天体 教学难点:

计算天体的密度 教学疑点:

未知天体的发现 易错点:

计算天体的质量及密度 教学资源:

1.课本上值得重视的题目

已知月球的质量是7.3×1022kg,半径是1.7×103km,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有多大?这对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的行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2.重要思想方法

把天体运动处理成匀速圆周运动

7.5 宇宙航行

教学要求

1.了解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理解并能推算第一宇宙速度

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2.会计算不同轨道上的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和周期

3.关注人类在航天领域和宇宙开发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发展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人造卫星

2.三个宇宙速度 3.梦想成真 教学难点

在卫星的轨道半径r、线速度υ、角速度ω、周期T、向心加速度a这五个物理量中,当其中一个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另外四个物理量一定同时发生变化。疑点

卫星绕地球运动时,由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绕地球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而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地心一定是卫星圆轨道的圆心。卫星的轨道平面可以在赤道平面内,也可以和赤道平面垂直,还可以和赤道平面成任一角度。易错点

发射速度:将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运行所必须具有的发射时的速度 绕行速度:卫星在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所具有的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运行速度中的最大速度,也是卫星发射速度中的最小速度。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金星的半径是地球的0.95倍,质量为地球的0.82倍,金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多大?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

2.重要的思想方法

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两个不同形式的表达式中,注意代换方法的运用

7.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2.通过实例初步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知道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3.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教学重点、难点

1.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2.从低速到高速 3.从宏观到微观

4.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疑点

只要天体的实际半径远大于它们的引力半径,那么由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但当天体的实际半径接近引力半径本资料由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整理提供!中小学教学资源网【www.jiaoxue.info】

天天更新

全部精品

时,这种差异将急剧增大。这就是说,在强引力的情况下,牛顿的引力理论将不再适用。易错点

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量子力学的研究对象:高速、微观物体的运动。教学资源

重要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牛顿、爱因斯坦等于科学家关于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理论的介绍,领略到前辈科学家们对自然奥秘不屈不挠探索的精神和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悟到科学的结论总是在顽强曲折的科学实践中悄悄地来临。

篇7: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梳理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吞噬细胞等

?(2)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在骨髓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3、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②免疫过程

③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②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4、免疫失调疾病

(1) 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 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

过敏反应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

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 a.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 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其致病机理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所以,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恶性肿瘤,根本原因是HIV破坏免疫系统。

易错警示 与免疫细胞有关的4点提示

(1)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3)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酶菌。

(4)有关免疫细胞的“3个”: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不能产生;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5、下图是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记忆细胞的特点:快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3)由图示可看出,在二次免疫过程中抗体的产生特点是既快又多。

易错警示 与免疫过程有关的4点提示

篇8:知识梳理

二、理解下列成语

1.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 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2. 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都没有。万籁: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3. 风烛残年: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 随时会死去。风烛:风中燃烧着的蜡烛。

4. 故弄玄虚:故意地玩弄花招, 使人莫测高深。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

5. 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尽力争辩或争取。

6. 橘化为枳:比喻人或事物因外在条件的改变而向坏的方向转化。

三、识记、了解文学常识

1.《枣核》:作者萧乾, 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原名萧炳乾, 曾用名萧若萍。代表作有《美国点滴》, 译著有《好兵帅克》《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等。

2.《最后一课》:作者都德, 法国小说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磨坊书简》, 长篇小说《小东西》《小弗罗蒙和大里斯勒》等。

3.《晏子春秋》:作者不详, 它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

四、背诵下列语句

1.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2.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山泉在呜咽, 像波涛在澎湃。

3.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4.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5.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6.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7.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五、积累下列文言词句

1. 通假字

(1) 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何”, 什么)

(2) 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 开玩笑)

2. 词类活用

(1) 晏子将使楚 (名词用作动词, 出使)

(2) 吾欲辱之 (使动用法, 使……受到侮辱)

3. 古今异义

(1) 何坐

古:犯罪今: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 支持身体重量。

(2) 其实味不同

古:它的果实今: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承上文, 多含转折意)

(3) 寡人反取病焉

古:辱今:生理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

(4) 避席对曰

古:座位今:用苇篾、竹篾、草等编织成的片状物。

4. 一词多义

(1) 为其来也 (相当于“于”, 可解释为“当”) /生于淮北则为枳 (是, 成为) /缚者曷为者也 (做, 干)

(2) 楚王闻之 (代词, 指晏婴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 /吾欲辱之 (代词, 指晏婴) /婴闻之 (代词, 这样的事, 指“橘化为枳”这件事) /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助词, 的)

5. 重要句子翻译

(1) 吏二缚一人诣王。

翻译: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2) 齐人固善盗乎?

翻译: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3)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翻译: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 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4)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翻译: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5) 圣人非所与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

翻译: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 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六、古诗名句赏析

1.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意思:感伤时事, 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 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赏析:句子中的“溅”“惊”二字用得妙, 它们都是使动用法, 即花使我的泪水飞溅, 鸟使我的心灵惊悸。准确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家园残败、亲人别离的痛苦心情。

2.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意思: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然连续不断, 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赏析:“连三月”写战祸时间之长, “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实地反映了战祸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的人们思念离散的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3.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意思: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 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

赏析:诗人运用“曲笔”的手法, 明写“歌女”, 实指封建统治者, 寓议论于形象的描写之中, 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 揭露了统治阶级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

4.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意思:深夜睡在床上, 听着风吹雨打声, 梦中又来到铁骑飞跃冰河的战场。

赏析:这两句诗由现实转入梦境, 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一生追求理想、力主抗金、收复失地的愿望, 以及烈士暮年壮志难酬的哀痛心情。

5.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意思: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 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伶仃。

赏析:诗人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 显得极为巧妙新奇, 堪称千古神奇的一联绝对。

6.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自古以来活在世上的人谁能不死?要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篇9: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梳理

[关键词] 知识梳理 习题讲评 晨昏线 经线 纬线

在二轮复习中,有两种基本课型:专题梳理课和习题讲评课,其实这两种课型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就是习题讲评前现对重难点知识点归纳总结,进行梳理,最终形成方法指导,给学生以明确的思路。下面我以地球运动之晨昏线为例来进行说明。

一、展示并和学生一起回顾一轮复习中对晨昏线的知识总结

晨昏线的基本特点。师生共同分析图1,复习总结一轮复习中晨昏线的基本特点:(1)晨昏线是地球的大圆;(2)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3)在地球上自东向西移动;(4)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均为0;(5)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是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是18点;(6)只有二分日与经线圈重合,与赤道面垂直;二至日与经线圈夹角最大,与极圈相切;(7)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8)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是正好出现极昼与极夜的纬线。

二、晨昏线和纬度的关系

师生看图1,学生讨论分析,个体回答,集体补充,以形成共识的结论:1、相切;2、相交;3、相离。

(一)切点问题

师生看图2,学生分析思考:(1)切点的时间是几点?(2)夏至到秋分,切点的纬度如何变化?(3)判断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有何关系?

师生得出结论:切点是晨昏线最高点,也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与纬线的相切的切点时间为0点或者12点;与纬线相切的切点的纬度范围为:66°34′S/N—90°S/N;与切点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与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互余。

[通过老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总结出规律,然后通过练习讲评来让学生体会这类题的做题思路。]

【例1】(07全国卷I)右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1~3题。

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2.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

A.55°N B.65 C.75° D.85°

3.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1)M点应为12点;(2)7月份离6月22日近,离北极圈近,且在北极圈内;(3)依照提干M点为0时,北京5点,昼长夜短。答案:B、C、A。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能及时利用总结的知识,理出做题的思路,并能灵活的应用,强调合作学习。]

(二)晨昏线与纬线相交

(1)晨线与纬线的交点都是6点吗?

(2)判断图中红线纬线昼长是多少?

通过讨论分析,可得出结论:根据晨昏线计算出昼弧夜弧长,得出日出日落的时间点,得出太阳的方位

【例2】下图中a表示纬线,EF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8—10题。

8.若E的地方时为8时30分,则纬线a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A.北半球、4月 B.北半球、8月 ?C.南半球、2月 D.南半球、5月

9.若E、F两点重合时,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

A.纬线a位于高纬度 B.纬线a位于中纬度 C.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10.若a的纬度为60°,EF之间的纬线距离约为10000千米,则该日( )

A.地球的公转速度为一年中最快 B.全球气压带、风带移至最北 C.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D.北半球中纬度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学生单独分析:是考查晨昏线与纬线相交问题(1)EF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可以计算出昼长;(2)切点问题;(3)昼夜等长。答案:D、B、C。

(三)晨昏线与纬线相离

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总结分析,并给予学生几个典型的例题。

三、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

师生讨论,得出结论:1、只有二分日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与经线圈夹角最大。2、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具体例题略)

上面主要讲解了晨昏线与经纬线之间的关系。在上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分析思考,注重学生的做题体验,注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炼答题思路,最后师生有归纳总结,进行知识整合的提升,然后再与讲练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区别一轮的讲题方式和基础知识依次复习的方式,而要体现二轮的特点,在知识联系上进行整合并注重讲练结合。本节课就是提炼出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为切入点来讲解地球运动做题技巧,并有机地把知识梳理课和习题讲评课相结合,从而打造二轮的高效课堂。

篇10: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梳理

(1)海水的温度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水平方向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不同纬度海区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

纬度相当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

垂直分布水温由表面向深层递减,在1000米以下垂直温差较小

(3)海水的盐度

①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②分布规律:从两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海区递减。红海(4.1%),波罗的海最低(不超过1%)

②影响因素

降水量与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入海径流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洋流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四;海水的运动

(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洋流

(2)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图3.31,3.32)

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按照成因分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分布补偿流:秘鲁寒流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

北半球:顺时针环流

分布规律南半球:逆时针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如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如果没有北大

气候西洋暖流,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如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低,

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渔场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海洋生物国的北海渔场

上升流的影响: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上一篇:医院实习报告工作总结下一篇:排列组合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