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安全有关管理制度

2024-04-20

渔业安全有关管理制度(通用10篇)

篇1:渔业安全有关管理制度

渔业船舶安全操作规程

一、渔业船舶(养殖船、捕捞船)必须是经渔船检验部门检验合格、经渔船登记部门登记的渔业船舶,并持有渔船登记证、渔船检验合格证、水域滩涂养殖证或捕捞许可证。

二、渔船严禁违法、违规和违章载人,坚决杜绝客运、人货混载的现象。

三、渔船必须按规定配专业船员,制定并严格执行作业船内人员的岗位职责。

四、渔船必须按规定配备消防、救生设备,作业时必须穿好救生衣。

五、船员必须持有船员技能培训合格证,严禁无证人员上船作业。

六、制定日常防范措施和应急情况下的处置程序(即应急预案)。

渔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

一、为提高水产养殖生产者的安全技术素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必须加强对渔业生产者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二、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对全县范围内渔业生产者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小型水面(池塘、坝塘、小二水库)养殖生产者受训率达50%以上,-1-

大型水面(小一型以上水库水面、江河梯级电站库区水面、西洋江等主要支流水面)养殖或捕捞生产者受训率达95%以上。

三、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为: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养殖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4、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修和保管知识。

5、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

6、各类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剖析。

四、除集中安全教育外,还可以采取开群众会、广播电视宣传、黑板报宣传、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五、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后,使全县渔业生产者提高安全意识,明确安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形成安全体系。

六、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县农业局工作经费预算内。

渔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一、为增强渔业安全生产意识,杜绝违法、违规和违章作业,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必须加强对渔业生产安全的检查。

二、安全生产检查以查思想、查措施、查隐患、查安全防护、查机械设备、查操作行为、查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为主要内容。

三、县渔政站每月定期开展不少于一次的渔业安全生产检查,认真做好检查记录,上报检查情况。

四、水产养殖单位每周定期组织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生产自检自查,做好检查记录,上报安全生产检查情况和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

五、对在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和问题的,责令检查对象立即停止生产,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在检查对象切实采取措施整改后、确保渔业安全的情况下方许可其恢复生产。

六、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根据违法、违规事实,依照法定程序,视其轻重程度给予不同的行政处罚。

七、渔业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经费纳入县农业局工作经费预算内。

篇2:渔业安全有关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维护渔第二条 第三条 业生产秩序,保障职工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渔业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养殖场实际制定本制度。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养殖场应当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养殖场场负责。第四条 养殖场从事渔业生产的船舶,必须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符合安检标准,配齐消防、救生设备。

严禁渔业船舶超载、搭客、装载危险品。

严禁在大风、大雾、大雨等恶劣天气出船。

严禁酒后驾船,禁止穿拖鞋作业,进行渔业作业时必须穿戴救生衣。

渔业船舶系岸或锚泊,必须按规定配备值班人员,以保证安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风、防火、防盗。

养殖场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 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并在醒目地段设立安全管理的标语牌,做到警钟长鸣。

第十条 养殖场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或消除安

全隐患。

第十一条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养殖场都要组建安全检查员队伍,并且作用发挥得好。

第十二条 养殖场要制定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机构和人员,备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装备和救援物资。

第十三条 车、船在行驶中工作人员禁止打闹,生产船只必须按规定航线行驶。

第十四条 各种车辆、船舶驾驶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非驾。

第十五条 对养殖场生活区和一些重要场所的第十六条第十七条 安全防火设施要经常检查,电工要随时对辖区线路和各种用电设施进行检修,排除事故隐患。

养殖场值班员及更夫要自觉遵守岗位职责,加强四防工作,发现险情采取积极措施并及时向领导报告。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3:渔业安全有关管理制度

一、鱼类安全管理措施

1. 苗种投放的安全管理

(1) 外场调入苗种, 必须在调出场完成挡网消毒工作, 并由本场负责人现场监督, 确保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方可调入。下塘前必须先经2%的食盐溶液消毒后方可放入塘内。

(2) 内部调运苗种, 必须采取罐装有氧运输, 确保将损失降至最低。

(3) 苗种投放完毕后必须用二氧化氯0.2ppm全池泼洒连续消毒两次, 再进行正常生产。

2. 饲料投喂管理

(1) 由技术员根据水温、品种、规格、投放数量确定饲料投喂量, 由投喂人员具体实施。

(2) 投喂人员根据测定的溶氧及前一天的摄食情况, 报技术员确定每日的投喂量。

(3) 投喂人员发现鱼类异常变化, 应先停止投喂, 并报场长、技术员进行处理, 减少饲料的浪费。

(4) 根据“四定”投饲的原则, 投喂人员报吃食情况确给技术员, 从而确定增减料量。

(5) 投喂人员必须准确填写溶氧、水温、透明度、摄食情况, 以备每日检查。

(6) 加强饲料投喂人员的管理, 避免饲料的浪费, 降低饵料系数。

3. 养殖过程中鱼类的安全管理

(1) 溶氧的监控白天由投喂人员监测, 晚上由看管人员监测。

(2) 看管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看护任务, 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并报场长和技术员。

(3) 看管人员必须定期检查进排水口确保完好无损, 若因进排水口出现问题发生逃鱼事件, 所造成损失有当班责任人承担。

(4) 看管人员发现鱼类有异常现象时, 必须先开增氧机然后再进行其他处理方法的实施。

(5) 出现鱼类大面积浮头事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参与, 出现此类事件将严肃处理, 并予以重罚!

4. 成鱼起捕管理

(1) 场长根据鱼类生长规格安排起捕计划。

(2) 场长根据每次起捕量, 确定起捕方案、所用网具、人员数量及配套车辆、设备、所用的池塘。

(3) 对所需转入的小池塘提前进行消毒、加水准备工作。 (4) 场长决定挡网时间, 进行停料、挡网。

(5) 根据每次实际上网鱼数量, 由场长决定所用网箱, 分拣鱼方案。

(6) 根据天气情况, 确定车辆加水、用药, 每次运鱼必须采取有氧运输。

5. 出售环节中的管理

(1) 场长安排转入成鱼的“三挡两消”工作, 技术员检查鳃的恢复情况。

(2) 场长根据鱼体恢复状况进行销售安排。

(3) 场长根据销售客户的具体情况安排出鱼池塘, 并做好装车工作, 严格装鱼量的控制不能随意多装或少装。

6. 其他设备准备及池塘安排

(1) 50亩以上塘口足额安装增氧机。

(2) 根据所增加的增氧机的数量确定增加变压器的容量并予以架设。

(3) 电缆架设, 必须进行地埋。

(4) 场长负责监督本场电路的整体改造安装。

(5) 技术员负责对本场生产池塘进行统计, 做好生产前的准备。

7. 鱼病预防管理要点

(1) 冰化后, 对小池塘利用0.2ppm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50亩以上利用漂白粉1ppm, 全池泼洒消毒。

(2) 生产季节, 定期对食台进行消毒, 每月全池消毒一次。

(3) 鱼病流行季节, 及时投喂中草药药饵。 (4) 投放鱼种适时进行药浴。

二、财产安全管理措施

(1) 增氧机水泵电缆统一由保管管理, 出入进行登记。

(2) 增氧机架设确定池塘号, 同水泵统一由看管人员管理。

(3) 四轮车安排专人驾驶、保养与维护。

(4) 投饵机确定到池, 采取谁喂池塘、谁管理、谁维护的原则, 因人为损坏由投喂人员原价赔偿。

三、人员安全管理措施

1. 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深水作业时, 必须加穿救生衣, 违者罚款。

2. 未经允许任何员工不得擅自下水洗澡、游泳, 违者罚款。

3. 未经允许任何员工不得私自动用电缆, 不准私拉乱接电线, 若需要接电必须经场长批准方可进行, 违者重罚。

4. 四轮车安排专人驾驶, 非经许可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 违者罚款。

5. 所有场内工作员工, 在工作及休息时, 不得打架斗殴、喝酒滋事。

篇4:渔业安全有关管理制度

1 休闲渔业的建设意义

1.1 休闲渔业建设现状

休闲渔业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不仅为解决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出路问题和为渔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形成渔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城镇越来越多的休闲旅游人群提供了新的项目,同时也是渔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目前,全国各地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广东、山东、浙江等省先后出台了休闲渔业船舶管理办法和船舶检验规定,对休闲渔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要求,鼓励扶持休闲渔业发展壮大。

以长海县为例,2010年,长海县根据海岛旅游实际,对休闲渔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县海洋与渔业局、安监局、旅游局联合起草制定了《长海县休闲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办法》,对休闲渔船的船舶尺寸、船体质量、抗风等级、安全设施配备、乘员数量、驾驶人员资质、经营单位条件、证件申办流程、船只活动范围、人员保险、管理部门职责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和细化,为休闲渔船管理走向规范化道路提供了指导性依据。当年,长海县海洋与渔业局为符合条件的55艘渔船办理了休闲渔业船舶证件。近年来长海县以建设国际旅游避暑胜地和现代海洋牧场为目标,以休闲度假、自然和渔业观光为主攻方向,突出海岛生态和休闲渔业两大特色,不断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渔家风情村、民俗文化村和“海上人家”水上餐厅等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做大做强了以渔家乐为主要内容的海岛特色旅游项目,丰富了海岛旅游功能,增强了长海旅游的对外吸引力。据统计,2009年、2010年上岛游客分别为90、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为4.5亿和5.25亿元,休闲渔业在长海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长海县在实践中探索出新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休闲渔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保障。

1.2 发展休闲渔业的现实意义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对解决渔业、渔区面临的问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带动交通、旅游、餐饮、渔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剩余渔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缓解渔业生产和渔区经济生活中的矛盾,有利社会安定;二是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渔民转产提供出路,有利于保护近岸渔业资源;三是有利于促进海岛开发建设;四是有利于促进渔港、码头、渔村建设,发展渔村经济;五是有利于促进渔区对外开放、城乡交流,繁荣渔区经济,加快渔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2 产业发展的问题及思路

2.1 目前休闲渔业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资源,休闲渔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和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特别是休闲渔船的安全管理尤为突出和重要。目前,休闲渔船的管理多为分散、自发的经营方式,形成不了规模,没有固定的经营单位和法人代表,生产经营随意性大,安全责任制无法落实;休闲渔船大部分是沿海捕捞、养殖船改造而来的,船体小、安全导航救生设备差,部分船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未经培训私自从事休闲渔船经营活动,安全生产技能和海上经验差,导致安全生产隐患众多,并且由于游客来往频繁的不确定性,休闲渔船大多未参加保险,游客自身权益难以保障,产业风险性极大,对休闲渔业今后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2.2 休闲渔业发展思路

一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保障休闲渔业生产安全。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各级政府部门在发展休闲渔业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切实将安全管理工作摆在首位,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督促指导休闲渔业企业和渔船船东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规范从业行为。要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人、管理责任人和监管部门职责,全面掌握休闲渔船生产情况和活动区域范围,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严格事故追究制度,确保渔船、游客安全。要加强休闲渔业海上救助队伍建设,在旅游季节重点时间、重要区域、重点航线上要设立指挥救助船艇,配备安全救生员,建立并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做好各项防范准备。要认真研究解决休闲渔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扶持渔民生财致富,实现发展有路、经营有序、管理有力、游客满意、渔民得利的目标。

二是加强休闲渔船检验,保证船舶适航性能。严格执行休闲渔船准入制度,对申请新建或改造的休闲渔船,要依据渔业船舶管理规定进行严格检验,核定船舶抗风等级、乘员数量,配备必要的安全救生及通讯设备。船上驾驶人员要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旅游经营单位或休闲渔船船主必须签订安全生产保证书,为驾驶人员参加保险并统一为游客投保人身意外伤害团体保险。所有条件合格后方能颁发证书。同时休闲渔船应统一配备色彩鲜明的标志。

三是加强海上动态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要求从高不从低,安全监督管理从严不从松”的原则,在旅游季节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开展海上安全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休闲渔船的适航性能和安全救生设备配备情况,凡是不符合规定的必须立即停航整改,整改结束后经渔业部门检验合格方能出海作业。要严禁休闲渔船超载、超航区和恶劣天气下出海作业,一经发现立即扣港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取消休闲船舶许可作业证件。对无证载客、非法载客的渔船要坚决取缔,严厉查处,确保游客生命安全和海上正常管理秩序,维护休闲渔船合法权益。

四是创新管理模式,助推休闲渔业发展。加强休闲渔业的管理,努力引导渔民发展休闲渔业,实现“海上渔业”向“沿岸渔业“转移。鼓励资金雄厚、管理良好的企业进军休闲渔业,积极推行“公司+渔船”的休闲渔业经营模式,把各家各户的渔船组织起来,各休闲渔船根据实际情况独立核算,统一组织客源、统一安排航班、统一管理、统一调度,防止出现争抢客源、损害游客权益、忽视安全生产等不良现象,确保休闲渔业有序、安全、合理、健康发展。要加大休闲渔业的扶持力度,深入挖掘海岛地理特点、海洋文化和渔家传统特色民俗,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扩大海岛知名度,吸引海内外游客进岛游玩。要对现有简单、粗放、雷同的休闲渔业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建设具有海岛特色的、以长海渔文化为依托的休闲渔业新产品,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层次和档次,使休闲渔业成为长海旅游的特色精品和渔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篇5:渔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关口前移,深入开展渔业安全隐患排查,坚决整改、消除事故隐患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渔业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目标

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业主全面自查、行业专项检查、政府综合督查”和风险预警防控“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中必须做到“四个百分之百”即“对渔船检查覆盖率达到100%、排查出的隐患整改率达到100%、隐患整改复查验收率达到100%、专项执法检查登记建档率达到100%。

三、组织领导

成立由水产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行政许可股、渔政站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许可股,负责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四、排查内容

一是检查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二是清理和整顿“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三是清理和整顿违规作业渔船。四是检查和落实渔船作业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重点检查和落实渔船进出港签证制度。五是检查和落实职务船员和普通船员持证上岗制度。六是检查和落实渔船保险和劳工保险工作。七是渔港防风、防火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八是24小时安全值班规定及应急等措施落实情况。九是渔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制订及实施情况。

五、排查治理方式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五个结合”。隐患排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隐患排查与“打非”行动相结合、隐患排查与标准化建设相结合、隐患排查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相结合、隐患排查与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相结合。完善“五个机制”。隐患排查机制、隐患整改机制、持续改进机制、信息报送机制、考核和奖惩机制。渔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要结合各地区安全生产特点,以遏制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为重点。一要与日常监督检查和港口以及库面巡查相结合。一是航行签证簿办理要严格把关,不符合条件不予办理。二是登临渔船检查,对通讯、消防、救生设施、航行信号设备和职务船员配备不齐以及不适航的渔船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并责令限期整改。三是加水上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查处“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和超适航区域、超有效航行期、超抗风力等级航行作业等违法行为。二要与落实渔船安全主体责任制相结合。结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排查治理重点时段

第一时段:确保重大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做好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时段:围绕春汛、伏季休渔期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三时段:围绕秋冬季灾害性大风天气扎实做好安全隐患治理工作,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抓好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逐级落实领导督查负责制,实施全面细致的隐患排查和整治。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负起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组织开展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查出的隐患要制定隐患监控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及时上报。对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走过场的给予通报批评。

(二)突出重点、全面整治。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三个阶段的工作安排,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各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横到边、纵到底,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要把打击取缔“三无”渔船从事渔业生产查处证书不齐、安全设备配备不齐渔船及船员临水作业不穿救生衣等违规行为贯穿全年。对重大事故隐患和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重点事故隐患要建档监控、挂牌督办,逐级上报。

(三)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取得实效。要切实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要建立重大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消号制度。要强化渔业执法检查,从严查处“三无”渔船从事渔业生产和各类违规行为,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渔船要依法予以取缔。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引发事故的,要依法查处,严肃追究责任。

(四)加大舆论宣传、充分依靠群众。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对渔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组织渔民会议、举办船员培训班、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标语等途径,教育引导渔民群众特别是渔业船舶经营者和船长深刻认识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隐患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渔民群众全员参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良好氛围。

(五)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要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统计,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和隐患数据库,要认真分析近年来的典型事故案例,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杜绝同类事故的发生。

篇6:渔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生产要求: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按有关规定签订渔业安全生产责任状,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三)按照规定配备职务船员和经过专业技术训练的其他船员,保证渔业船舶符合适航要求;

(四)配备渔业船舶安全设施和渔业作业防护用品;

(五)配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渔业船舶外来从业人员管理工作;

(六)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经营业主对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组织实施交通、生产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规程,并履行下列安全生产措施:

(一)出航前,对渔业船舶进行安全检查;

(二)在出航期间应当保持通讯畅通,保证船位监控仪处于开机状态,及时报告船舶动态;

(三)执行安全值制度和航行、作业及锚泊的各项规则,做好航行日志的记录工作;

(四)遇有大风时,应当及时组织渔业船舶靠岸;

(五)督促船员在作业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办理工伤保险;

(二)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了解渔船和作业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应急措施;

(四)对渔业船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正意见,在安全隐患未排除时,有权拒绝上船作业;

(五)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可以停止作业;

(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后依法要求赔偿;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

四、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有关交通、生产安全作业制度和规程,服从管理;

(二)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及时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四)参加事故抢救和救援;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五、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与从业人员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生产经营单位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发出求救信号,以最迅速的方式将出事时间、地点、受损情况、救助要求及发生事故的原因,向当地政府、海事管理机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村民委员会和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报告。

七、违反本规定,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八、生产经营单位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九、企业法人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本规定所称的渔业是指本水域、滩涂以及国家规定由本局实施渔业监督管理的水域从事养殖、捕捞等活动。

十、配合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水域内渔业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监督、指导、协调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十一、要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

十二、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渔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渔业安全生产条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篇7:渔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文)

一、要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

二、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渔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渔业安全生产条件。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

四、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生产要求: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按有关规定签订渔业安全生产责任状,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三)按照规定配备职务船员和经过专业技术训练的其他船员,保证渔业船舶符合适航要求;

(四)配备渔业船舶安全设施和渔业作业防护用品;

(五)配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渔业船舶外来从业人员管理工作;

(六)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五、船长对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组织实施交通、生产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规程,并履行下列安全生产措施:

(一)出航前,对渔业船舶进行安全检查;

(二)在出航期间应当保持通讯畅通,保证船位监控仪处于开机状态,及时报告船舶动态;

(三)执行安全值班瞭望制度和航行、作业及锚泊的各项规则,做好航行、捕捞、轮机日志的记录工作;

(四)遇有大风时,应当及时组织渔业船舶到锚地避风,并组织船员撤离;

(五)督促船员在作业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六、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办理工伤保险;

(二)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了解渔船和作业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应急措施;

(四)对渔业船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正意见,在安全隐患未排除时,有权拒绝上船作业;

(五)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可以停止作业;

(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后依法要求赔偿;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

七、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有关交通、生产安全作业制度和规程,服从管理;

(二)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及时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四)参加事故抢救和救援;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八、渔业船舶应当按规定办理进出港签证。

签证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渔业船舶实施安全检查。

九、县人民政府应当扶持建立渔业安全生产互助保障制度,鼓励渔业生产经营单位参加互助保障。

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与从业人员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十一、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水域内渔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分析、评估渔业安全生产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十二、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置相应的渔港安全监控设施,并建立健全安全巡航制度、渔业安全管理台帐制度和渔船跟踪管理制度。

十三、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违法行为通报制度,在有关媒体上公布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处理情况。

十四、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网络体系,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监控监管。

十五、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当地政府的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并报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十六、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水上安全救助信息系统。

十七、所属的渔业通讯岸台实行每日24小时渔业应急值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开联系方式。

十八、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生产经营单位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发出求救信号,以最迅速的方式将出事时间、地点、受损情况、救助要求及发生事故的原因,向当地政府、海事管理机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村民委员会和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报告。

十九、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和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组织事故抢救、进行事故调查。

二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查处理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经调查核实后的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应当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整改措施。

十一、违反本规定,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十二、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十三、违反本规定第八条,船长和带头船船长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由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十四、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渔业船舶未按规定办理进出港口签证的,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对船长进行处罚,并可对生产经营单位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的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渔业是指本水域、滩涂以及国家规定由本局实施渔业监督管理的水域从事养殖、捕捞等活动。

二十五、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水域内渔业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监督、指导、协调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村民委员会和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协助做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公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内做好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十六、要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

十七、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渔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渔业安全生产条件。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二

篇8:全方位的渔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监督

1 管理体制科学化, 把安全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各级主管部门从自身做起, 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 要严格执法, 严格把关, 并逐步形成省、市 (县) 、镇、村 (或单位) 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良好局面, 使渔船安全管理形成一个网络化管理模式, 时时、处处有监督、有落实。各级主管部门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逐级落实安全管理目标, 真正把渔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逐步引入安全协管员制度, 充分发挥协管员熟悉渔船分布、渔船状态和出海作业规律的优势, 真正实现对渔船的适时监管。

2 强化监督检查与渔港签证制度, 提高渔船检验质量

(1) 渔港水域检查。须重点检查渔船证书、证件是否齐全、有效, 船员和职务船员是否按规定配足, 号灯、号型、安全航行设备是否按规定配齐。尤其注意检查号灯的数量、安装位置、角度是否符合要求。必须杜绝形式主义, 强化纠正。

(2) 海上监督检查。海上检查是确保渔船安全适航重要的、有效的监督手段之一。通过采取“海上查、港口堵”的方式, 能够更有效地打击渔业违法违规行为, 确保渔船处于安全适航状态。

(3) 船舶进出渔港签证。进出港签证是掌握渔船动态和装载情况, 保证渔船安全适航的最后环节, 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对处于不适航状态的渔船, 坚决不予签证出海, 直至消除事故隐患, 达到适航条件为止。同时本着“谁签证, 谁负责”的原则, 增强签证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真正发挥进出港签证应有的监督管理和保证作用。

(4) 渔船法定检验。认真全面地检验好每一艘渔船是确保安全的基础。对船体、轮机、电气、舾装等方面严格检验, 对捻缝、焊接工艺严格要求, 对锚、缆、安全设备要逐项检查登记。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现场纠正或限期整改, 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为止。

3 从安全素质教育出发, 提高安全意识

首先是安全培训。船长、轮机长分别是渔船驾驶和轮机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船人员的安危。因此, 培训机构要加大师资投入, 保证教学质量, 考试机构要严把考试发证关, 杜绝考试作弊或替考现象。对考试成绩或体检不合格的, 一律不予办证。另外, 要把先进的通讯、导航仪器如卫导、雷达、单边带的操作和简单维修作为一项培训内容, 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船操作, 使他们在以后的渔业生产中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先进仪器, 减少或避免海上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 提升全员安全意识。普通船员特别是一些内陆雇工, 对海上生产常识知之甚少, 更不懂安全操作规程, 实际作业时, 极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由此可见, 对普通船员的培训是刻不容缓、不容马虎的重要工作, 授课内容为普通船员必须具备的常识和技能, 如海洋气象常识、航海常识、海损事故应急措施及处理、值班职责及操作规程、海洋防污、海上求生、船舶消防、海上急救等与安全有直接关系的应知应会内容, 并以海事案例为教材, 结合教学内容重点讲、详细讲, 不断提高普通船员的海上生活常识和生存本领, 减少因不懂安全操作规程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对经培训考试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其上船工作。

再次, 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安全生产不仅要反映在口头上, 实践在行动中, 更要从思想深处引起高度重视。船员责任心不强, 违规操作、麻痹大意, 往往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 一定要从内心深处重视安全生产, 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要坚决贯彻“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 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4 科学组织、强化保障

(1) 编队增安全。要以一个村或公司为单位, 将渔船组织起来同出同归, 相互照应, 既可以防止单船出海遇难后无法实施救助, 又可以共同抵御一些外地不明身份船舶的侵袭。

(2) 奖惩励安全。对在一些较大海上交通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绝不姑息。以确保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在海上交通事故中无私救助、贡献突出的, 要给予表彰奖励。

(3) 政府保安全。由政府牵头出台补助政策, 改善渔业生产的安全保障条件。如烟台地区实施的渔船配备气胀式救生筏、新型救生衣、AIS防避碰设备等船用安全设备, 让船东负担一定的费用, 政府财政补贴一部分费用, 充分发挥政府在渔业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把渔业安全管理由行业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 更有利于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4) 交流促安全。定期召开座谈会, 就安全生产这个根本问题, 让每位船长谈看法、提建议, 交流经验, 吸取教训, 充分发挥座谈会集思广益的作用, 使安全意识扎根于每一位渔民心中。

摘要:渔业生产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现代海洋渔业资源急剧衰退的情况下, 近年来的远距离海岸捕捞给渔业安全生产带来新的挑战。全面分析现代渔业生产安全形势、仔细排查安全生产隐患,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对策, 对保障渔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全方位探讨确保现代渔业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与监督措施。

篇9:渔业安全有关管理制度

加强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不仅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维护港区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还是推动渔业发展、服务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关乎社会民生的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给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海洋渔业生产是一种特殊的高危行业,因为它不但要受渔船适航性能和人员技术素质的影响,还要受天气和海况的制约,随时随地都有发生危险的可能。因此探索创新海上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新路子,对确保海上渔业生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当前渔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是渔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强。如渔船在航、锚泊和作业时,往往不按《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显示各种号灯号型;有些船主为节约开支,造成渔船维修不到位,带病出海,不按规定装配各种安全救生设备。如一些内地农民或渔民家属未经培训,直接到海上生产,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救生技能。二是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配备的管理人员少,特别是专业管理人员,并且手段落后。三是责任追究不到位。海上渔业生产不同于陆地,存在取证难和责任主体难界定问题,因此难于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造成责任当事人存有侥幸心理。四是救助体系不完备,救助力量不足。

2 整改建议

2.1 建章立制,强化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船东、船长是海洋渔业的经营主体,承担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通过制定法规,促使政府和有关部门增加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的投入,强化渔港监督等执法队伍建设;明确船东、船长在安全保障、制度落实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加大对发生事故后民事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形成海洋渔业安全管理的强大压力,开创主动管理、制度管理和长效管理的新局面,改变发生事故后经营主体很少承担责任的现象。同时对那些不能有效履行监管职责,存在失职、渎职行为而酿成重大事故的有关人员,也要依法严肃处理,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2.2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渔民安全生产意识

海上渔业生产是否安全,渔民自身是关键。因此,提高渔民的安全意识是海上渔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长效机制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渔民的安全生产意识。一是根据不同的渔业生产季节,在重点港口码头和渔村,张贴不同内容的宣传标语,时刻给广大渔民敲响安全生产的警钟;二是充分利用伏季休渔和冬季等渔业生产的闲散时间,定期举办职务船员、普通船员和渔养单位负责人培训班,用现实的案例教育渔民因安全意识不强而造成的残酷后果。通过培训促使他们提高防范意识,并熟练掌握渔业安全生产的技能和防范措施;三是深入到沿海镇街和渔村召开渔业安全生产专题工作会议,向渔民讲解有关渔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防范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注意事项及渔船自救、互救、求救知识,发放渔业安全生产知识材料,使渔民及时全面地了解渔业安全生产的重点、要点和注意事项。

2.3 建立健全四级安全管理网络,为渔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建立健全市、镇、村、船四级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及时传递风情汛息和险情报告,是了解掌握渔业安全生产情况的重要渠道,为此要建立市、镇、村、船四级渔业安全管理网络,重点加强基层基础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设。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在每个渔村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渔业安全生产协管员,制定渔业安全生产协管员职责和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对渔业安全生产协管员,要严格准入条件,做到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有关渔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要点,能够圆满完成各项安全生产任务。

2.4 切实抓好渔船编队,保证渔船自救互救

海上渔业生产是一种特殊的高危行业,出现险情和发生事故的几率高于其它任何行业,而出现险情后,只有就近及时救助,才能避免人员伤亡,减少事故损失。而就近及时救助,渔船编队最为有效。渔业安全监督部门要切实做好督导监管作用,要求业主们一定编队出海作业,坚决禁止单船出海。为防止渔船编队流于形式,各地要根据情况对编队渔船制定出相互之间的责任,以保证编队渔船同出同归。

2.5 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是遏制渔业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要充分发挥渔政、渔监、船检、海监四位一体的联合执法作用和渔政船的海上执法优势,实行“海上查、港口堵、岸边管”的有效措施,加大海陆监督检查的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不安全生产行为,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确保海上渔业生产安全。一是由港监牵头负责对渔港和进出及停靠渔港渔船的安全检查;二是由渔政船在海上检查,对在海上所有航行、作业的渔船进行安全检查;三是由基层渔安办牵头对沿海镇街和渔养单位及渔船集中停泊点进行督查。通过督促检查,告诫渔民不要存侥幸心理,不要为节约经费而不按规定配备各种救生设备,以及渔船带病出海作业。因此要通过制度来规范渔民配备各种安全设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将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为海上渔业生产创造优良的安全环境。

2.6 完善抢险救助体系,全面做好抢险救助工作

对遇险渔船和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抢险救助,是渔业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是渔民生命财产的最后保障。因此,政府要重点支持抢险救助设备的投资,保障救生设备正常运转。一是要充分发挥好渔政船抢险救助的作用,确保渔政船24小时保持备航状态。二是要求所有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员,保持通讯畅通,一旦出现险情,立即进入抢险救助状态。三是要求沿海镇街在辖区内的每个渔港码头和渔船集中停泊点,安排2艘以上船况好、功率大、船长航海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属地管理抢险救助船。通过政府统筹一部分资金、村庄统筹一部分资金和个体渔船自筹一部分资金的方式,在人、财、物资金的投入上给予充分保證,确保随叫随到,及时出航,做到遇险渔船和人员及时得到救助。

篇10: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对渔业船舶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渔业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渔区社会稳定,促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浙江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和《浙江省乡镇渔业船舶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渔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和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乡镇(街道)、村(社)、单位及业主所属的从事渔业生产和为渔业生产服务的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及相关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 渔业安全生产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度,按各自职责,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四条 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县(区)人民政府领导下,在市、县(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协调、监督下开展。

第二章 安全管理

第五条 市、县(区)海洋与渔业局负责对辖区内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一)负责渔业船舶的更新、建造、购置、报废、入渔 许可和船舶修造业的监督管理。

(二)负责渔业船舶登记发证、换证、年审和渔业船员的考试、发证,以及船舶进出港签证。

(三)负责传达、起草有关渔业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政策性文件。

(四)负责组织渔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查处渔业船舶的违规行为,对渔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跟踪督促落实。

(五)负责渔业船舶的监督检验,把好渔船质量关和救生、消防、信号设备的配备关。

(六)负责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七)负责监督实施本辖区内渔船动态报告制度。

(八)负责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上报工作。

(九)定期分析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及时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并深入基层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十一)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职责。

第六条 县(区)人民政府领导本县(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工作要求,履行渔业安全生产的领导职能,对辖区内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目标,有措施。

(二)督促乡镇(街道)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船舶安全管理站,落实专职人员,落实经费,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三)健全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与乡镇(街道)政府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对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有检查、有考核。

(四)开展经常性的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订和落实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发生事故及时组织救援,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六)定期分析辖区内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及时研究和解决渔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

(七)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职责。

第七条 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领导本辖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县(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工作要求,履行渔业安全生产的领导职能,对辖区内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目标,有措施。

(二)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渔船安全管理网络,完善渔业安全生产值班制度、通讯联络制度、安全会议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船舶安全管理站,配备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

(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渔业船员安全知识培训的组织工作。

(五)开展经常性的渔业安全生产自查,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全面掌握渔船、船员安全生产方面的情况,建立完善渔船、船员档案,协助查处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和渔船违规案件。

(六)落实整改。各级渔业生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辖区内渔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整改意见。

(七)认真、规范地做好渔业安全台帐工作。

(八)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职责。第八条 乡镇(街道)船舶安全管理站在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对本乡镇(街道)的渔业船舶实施安全管理。

(一)负责渔业安全法规的组织实施,对本乡镇(街道)渔业船舶进行日常性安全检查。

(二)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工作。

(三)督促并做好本乡镇(街道)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责任状的签订与落实工作。

(四)建立健全渔业安全通讯网络,落实安全值班制度,及时向海上渔业船舶通报气象信息。

(五)搞好编组生产工作,落实抢险救灾船只,制定相应的报酬政策。

(六)掌握海上渔业船舶动态,遇九级以上(含九级)大风,及时向县(区)海洋与渔业局报告船舶动态情况。

(七)负责本乡镇(街道)渔业船舶相关审核工作。

(八)协助做好本乡镇(街道)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事故和渔船违规案件的调查处理。

(九)负责本乡镇(街道)渔业船舶各类事故统计工作。

(十)协助做好本乡镇(街道)渔业船员培训的资格审查和组织工作。

(十一)劝阻渔业船舶非法搭客,如劝阻无效的,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十二)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职责。第九条 村(社)、公司对所属渔船的安全生产进行直接管理。

(一)负责本村(社)、公司渔民群众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二)组织本村(社)、公司渔业船舶实行“编组生产、互助互救”,建立和完善本村(社)、公司渔业生产安全通讯网络等各项安全保障制度。

(三)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所辖渔船的安全适航状况、持证情况、职务船员配备和安全设备配 备情况,随时掌握船员的变动情况及船舶进出的动态情况,并按规定上报渔船动态情况,建立各类安全台帐。

(四)对渔业船舶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上报,积极配合职能部门查处。

(五)对各级安全管理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当督促渔民整改落实。

(六)严格管理雇用外来劳力,制止无资质劳力出海生产,做好村与各渔船船长《渔业安全责任状》签订工作,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七)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职责。第十条 渔业船舶的所有人或经营人对渔业船舶及船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负管理责任,船长对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渔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切实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航行生产作业,教育督促全体船员共同执行。

(二)服从乡镇(街道)、村(社)、公司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三)按规定及时办理渔业船舶及船员的各类证书、证件,配齐航行安全设施及消防、救生、通讯等设备,加大“三修”投入,保证船舶处于安全适航状态,按规定办理渔业船 舶航行签证。

(四)切实执行渔业船舶“编组生产、互助互救”制度,保持通讯联络的畅通,及时报告船舶动态。

(五)积极参加渔船、船员保险,提高抗灾自救能力。对雇用人员要签订雇工合同,不雇用无资质劳力上船作业。

(六)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第十一条 建立完善渔业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市级一年一议、县(区)级半年一议,乡镇(街道)级一季一议,渔业村一季一议,及时交流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切实消除渔业安全生产隐患。

第三章 安全生产

第十二条 乡镇(街道)、村(社)、公司要根据外海、近海、沿岸不同的生产海域和不同的作业种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组织管理体系。

第十三条 所有渔业船舶应编组生产,编组工作在乡镇(街道)、村(社)、公司的组织下实行。

第十四条 乡镇(街道)、村(社)、公司应通过民主推荐的方式,挑选思想品德好、责任心强、风格高、组织能力强、群众威信高、业务技术好的船长担任编组长,编组渔业船舶船长应服从编组长的指挥。

第十五条 市、县(区)海洋与渔业局、乡镇(街道)政府、渔业村(社)、公司的通讯岸台实行一天两次定时开机值班制度。根据通讯网络分工,及时向各生产作业单位提供气象、航行通告等安全信息,做好值班和记录工作,了解各编组渔船的安全生产进出港等动态。遇九级(含阵风八-九级)以上大风及其它特殊天气时,各级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保持通讯联络,落实各项安全应急措施,并按规定汇总上报渔船动态。

第十六条 生产渔船应按要求同岸台、编组长船保持正常的通讯联络,及时汇报本船动态;渔业运输船出港时,应同岸台保持正常联系,及时汇报本船的装载及动态;对无故不联系的渔业船舶的船长应当给予警告、批评教育。造成后果的,要追究船长的责任。

第十七条 渔业船舶生产应认真履行互助互救的义务,一旦发现有船舶遇险求助,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当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做好抢险救助工作,并及时向各级安全机构报告。抢险救助实行救助有效补偿原则。

第十八条 渔业船舶编组长应增强责任性,切实做好编组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掌握本组渔业船舶的动态并向岸台报告。

第十九条 渔业船舶在各级安全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应根据各自的作业特点及不同情况,切实做好各自的安全工作。

(一)木质渔船应加大“三修”投入,做到风前风后对本船灰缝水密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二)钢质渔船随着船龄的增加,应及时检查水线下、舱室内、肋骨底部的腐蚀及焊缝情况,不得擅自改变水密舱壁及排水口,确保舱室密封。

(三)捕捞渔船在作业过程中,船员必须戴安全帽、穿救生衣,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和作业流程作业。

(四)渔业运输船舶,必须严格按船舶检验部门核定的载重线标志装载,严禁超载,严禁违章搭客;不得从事营业性运输,如确需从事营业性运输的,应当向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营运手续。

(五)休闲渔船必须严格按照《浙江省休闲渔业船舶管理办法》航行作业和从事其他休闲活动。

(六)渔业船舶在航行、作业、抛锚时,应严格遵守安全值班了望制度,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

(七)渔业船舶应做好防台、防风工作,切实做到不抢风头、不抗风尾,应在安全时间内及早回港,严格按照各县(区)抗台预案的有关规定到指定锚地避风,严禁超航区、超风力航行生产。

(八)推广使用柴油气化灶具,杜绝液化气爆炸事故的发生。使用液化气灶具的渔业船舶,应经常检查钢瓶的检验和使用情况,对腐蚀严重或有怀疑的钢瓶,应及时送检。渔 业船舶一旦发生液化气泄漏,必须保持自然通风,严禁使用明火、电路开关及有可能产生静电的一切器件。

(九)渔业船舶应切实防止硫化氢中毒,应使用除臭消毒剂,船员在下舱作业前,舱室应进行通风,下舱作业时应戴防毒面具,舱口应有专人值班。

第四章 处理规定

第二十条 各级渔政渔港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职务船员的培训、教育和考核,实行渔船船长考核记分制度,对安全意识淡薄,业务技术素质差,屡次违反安全管理法规和制度的船长及其他职务船员给予相应处理,直至吊销职务证书。

第二十一条 各级渔业行政执法部门、乡镇(街道)政府、村(社)、公司等组织对渔业船舶违反下列禁令和规定之一的,应坚决予以禁止,并督促整改;对不听劝阻,擅自出海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移交司法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船长及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一)严禁无证及三证不齐的渔业船舶出海。

(二)严禁未按规定配齐职务船员及其他船员证书的渔业船舶出海。

(三)严禁未按规定配齐救生、消防、信号等安全设备和船舶处于不适航状态的渔业船舶出海。

(四)严禁未按规定配置有效通讯、导航设备的渔业船 舶出海。

(五)严禁擅自改变船体结构,影响船舶设计稳性的渔业船舶出海。

(六)严禁违章搭客、超载、超航区、超风力航行生产。

(七)严禁其他一切有碍或可能有碍航行安全生产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建立渔业船舶船长违规处理制度,切实落实船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有违章、违规情节并造成后果的船长,根据不同情况,可给予警告、罚款、吊销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各级政府、部门、乡镇(街道)船舶安全管理站、渔业村、公司及其工作人员要认真按照本规定履行职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敷衍塞职,失职、渎职,所辖范围内发生重特大渔业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切实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法规、政策和本实施办法,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先进单位、渔业船舶和船长要予以表扬奖励。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渔业船舶”是指渔业捕捞船舶、渔业运销船舶、渔业冷藏船舶、渔业供油船舶、渔业工 程船、拖轮、养殖船、休闲渔船、渔业公务船等。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上一篇: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煤矿机电工作汇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