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2024-05-09

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通用12篇)

篇1: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为了解事故真相,分清事故责任,做好事帮处理工作,汲取教训,促进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要积极配合上级调查组及进对辖区内发生的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并将事故情况建立档案,以备查证。

二、对政府部门组织的事故调查组,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和隐瞒事实真相。

三、凡发生重大事故和重大险情的,由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建议当地政府追究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1、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

3、对事故隐患检查、整改不力;

4、不按规定签发证书证件,或应该收回而没有收回,或对无证生产查究不力的;

5、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6、发生伤亡事故隐瞒不报;

7、不按国家、省市及其他有关规定失职造成的事故。

四、对发生事故的单位负责人和个体业主,如果是因为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楚的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的不放过;渔工渔民未受到教育的不放过;防范措施未得到落实的不放过。)的原则,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对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小钦岛乡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

为了解掌握渔业安全生产情况和动态,分析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提出渔业安全工作意见,解决协调渔业安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特制定本规定。

一、会议形式

1、每年召开两次以上渔养安全生产会议;

2、海上渔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分析会;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

3、对安全工作成绩突出和发生重大典型案例的要不定期的召开安全现场会。

4、重点渔讯季节要经常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

二、会议内容

1总结前段时间渔业安全生产情况的经验教训;

2分析当前渔业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形势;

3布置下阶段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防范措施; 4推广各地在渔业安全生产中好的经验和做法。

三、会议记录

会议期间要有专人进行会议记录,对做出的决定以会议

纪要的形式备案。

小钦岛乡渔业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我乡防风暴潮及抢险救助工作,确保风暴潮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及时有效地处置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海上空发事件入港口火灾所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指针,认真贯彻各级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关于做好海上防风暴潮和抢险救助工作的批示精神,按照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协调海上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做好海上风暴潮和抢险救助工作,避免海难事故发生,确保渔业生产安全。

二、组织宣传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全乡海上防风暴潮和抢险救助工作的领导,成立海上防风暴潮和抢险救助小组,值班电话:3951606,实行24小时值班,组织协调指挥全乡海上防风暴潮和抢险救助工作。如发生重大事故和险情,主要领导必须亲临现场指挥,协调抢险救助工作。要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杜绝不负责的现象,对玩忽职守导致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的,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严肃查处

有关责任人。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预防上多下功夫,积极开展防风暴潮等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标语、培训等种形式广泛宣传教育活动,要抓好渔养单位负责人、职务船员、普通船员的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要深入基层组织渔民学习恶劣天气船舶操纵、避风常识和应急措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遇险互救能力。

三、具体方案

(一)风暴潮方面

1、风暴潮来临前,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全乡防风暴潮工作进行督查。要认真贯彻“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大监督检查和巡视力度,结合本地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防潮浪及设施的加固和维修;(2)安排好抢险值班船舶,成立应急抢险救助队伍,要备足工具和抢险物料,做好战前训练,保证在灾害来临时,做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3)要结合当地的港口、自然港湾和渔船具体分布情况,以及港口和自然港湾的承载能力和避风情况,对船舶的疏散避风及早安排和布置;(4)养殖生产单位要加固养殖筏架,减少风暴潮造成的损失;(5)渔业行政执法部门要严肃查处并纠正各类违规违章现象,特别是超航

区、超载、超抗风等级出海及临水作业不穿救生衣等现象,消除事故隐患。

2风暴潮来临,各单位要加强值班,及时汇报有关情况,不得出现断岗和脱岗现象。重点部位要派责任心强的同志负责,要昼夜巡视,发现问题要立即上报。事在组织抢险救助中,所有船舶都要在保证自身的前提下,无条件服从指挥,全力配合抢险救助工作。

3对造成的渔业灾害故,在完成抢险救助的同时,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并尽快将损失情况和事故调查处理情况逐级上报。

(二)海上突发事故的抢险救助方面

1要根据港口和渔船的分布情况按照每百艘生产渔船确定2艘兼职抢险救助船,与渔政船、渔监船一起负责海上遇险船民的紧急救助。抢险救助船要按照“统一指挥、就近施救”,的原则,听从调度,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全力组织施救。

2海上生产渔船因突发性险情遇险,应使用一切手段立即发出求救信号,同时尽力开展自救,周围渔船接到救助信号后应立即赶到现场施救。在服从服务于市、县业务部门统一指挥。

3抢险救助结束后,要将施救情况和事故调查处理情况以局面形式报县渔安委。报告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

或隐瞒具体详情。

安全值班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值班,确保上下联络畅通,及时传递风情险情,明确岗位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一、全值班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招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不定期对安全值班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二、值班人员要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做到忠于职守,一丝不苟。

三、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值班记录,记录应详细、准确,值班情况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上呈下达、下呈上报应及时、准确。

四、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天气预报的收听和传达工作,并做好记录,大风及恶劣天气预报应及时传达到各生产单位。

五、安全值班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玩忽职守、不复责任、组织领导不力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人员,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监控室及值班人员工作职责

一、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在岗在位,做到尽职尽责,不脱岗、空岗。

二、值班员要高度负责,严密观察监控可疑情况并及时上报,不得贻误战机。

三、值班员要爱护设备,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发现设备异常,要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

四、值班员严格履行交接班制度,交班时应将当班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接班人,接班人应检查设备工作情况卫生情况,双方在值班记录上签字确认。

五、值班员应严守保密纪律,未经许可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监控室,监控情况严禁外泄;因工作需要查询录像、必须经过所属单位负责人批准。

六、值班人员应保持监控室卫生清洁,保持设备清洁,监控室内不得有与监控工作不相关的活动。

七、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篇2: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2012年12月25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管理,规范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落实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 渔业年终总结

★ 天津市渔业管理条例

★ 船舶安全责任书

★ 船舶实习总结

★ 上半年渔业的工作总结

★ 海南省临高县渔业发展初探论文

★ 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标语

★ 船舶登记管理条例修正

★ 船舶抵押权登记申请书

篇3:渔业突发事故处理技术

1 两起泛池引起鱼类死亡处理技术

一起是发生于2010年9月中旬,顺昌县洋墩乡一口池塘面积0.4 hm2,平均水深1.8 m,水源足、池塘条件好,塘中种植莲子。池塘放养鱼种5 360尾,其中:草鱼3 000尾、鲢鱼800尾、鳙鱼300尾、团头鲂660尾、鲤鱼150尾、鲫鱼450尾。泛池发生在当时的凌晨4:00时多,造成草鱼死亡1 165尾、鲤鱼2尾,死亡鱼类规格均在500 g以上,损失惨重。当时业主认为是村里某一对其有意见者投毒,双方已起争执,笔者赶到现场并对现场进行调查与分析后,认为是泛池引起草鱼死亡,在现场对业主分析解释其发生原因: (1) 缺乏科学养鱼技术。 (2) 鱼放养密度过高,莲长满池塘约占水面的4/5。 (3) 泛池前后的天气比较恶劣,当时天气闷热,为台风阴雨天气。 (4) 泛池的前3天,业主施了约15担的未充分腐熟的猪牛粪肥。 (5) 虽然水源足,但为了保肥,连续几天未加注新水。 (6) 饲料投喂过足过饱,每天投喂饲料3次:早晚投喂青饲料,中午投喂配合饲料。这点从现场解剖死亡的鱼体中得到了证实。考虑到是缺氧加之草鱼吃食过饱导致,采取的防治措施是:加大注水,在池塘鱼集中的区域施放增氧剂(1 000g/667 m3),清除过多的莲,停食3天、停止施肥,待鱼恢复健康后再正常投喂饲料,并根据鱼的吃食情况,投喂七八成饱,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后,第2天池塘鱼类即恢复正常,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纠纷。

另一起是发生于2010年11月中旬末,顺昌县元坑镇某一山塘面积1.26 hm2,平均水深2.86 m,水源不足,池塘条件一般,塘边有搭盖猪栏养猪。池塘放养鱼种14 000尾,其中:草鱼2 000尾、鲢鱼7 000尾、鳙鱼1 000尾、鲫鱼3 800尾。泛池连续2天,发生在当时的清晨6:00时多,造成鲢鱼死亡2 656尾、规格300 g以上,鲫鱼死亡1 462尾、规格均在75 g以上,损失严重。笔者到现场时业主准备向当地派出所报案,通过对现场调查仅发现鲢鱼、鲫鱼死亡,未发现其他鱼类死亡,暂时叫业主不需报案。但关于该起鱼类死因,由于己进入冬季,天气较冷,我们也感到不解。通过对进一步的调查和养殖过程的了解及鱼体的检查和解剖后,认为主要原因是: (1) 泛池前的近2个月来从未下过雨,山塘水体由原来的1.26 hm2降至0.53 hm2,导致鱼类密度过高。 (2) 为了提升池水的肥度,从6月下旬开始在塘边养了80头猪,平时猪的大、小便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塘中。 (3) 泛池前三四天,由于冷空气南下,造成了连续两三天的阴雨天,导致温度急降,水色由当时的绿色转成深棕色,水质变坏。 (4) 在发生泛池的前一星期业主开展垂钓业务,造成塘鱼常处于应激状态。对于上述原因的分析,业主基本满意。采取的措施考虑到是水质恶化导致缺氧及塘底产生有毒气体造成的,采取的防治措施是:禁止向塘中排(或施)放各类粪肥,水源有多大水就注入多大水,在池塘鱼集中的区域施放增氧剂(1 500 g/667m3),同时施放沸石粉(500 g/667 m3)和明矾(1 200g/667 m3),增氧剂和沸石粉直接干洒于塘中,明矾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连续3 d,并停食7 d。经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后,第3天死鱼基本停止,第6天后塘中养殖鱼类恢复正常,也无其他病害发生。

2 水库死鱼事故的处理技术

2011年8月29日,顺昌县元坑镇光地水库发现异常死鱼情况,接到报案并到水库进行现场调查:水库面积500×667 m2,库内共布放10个网箱,其中有两个网箱内布满死鱼(均为草鱼),其他的网箱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少量死鱼,水库边、网箱外的死鱼,均为箱内死鱼漂出,平均尾重约0.75 kg左右,有的网箱内还有活鱼,当时我们对水库坝头附近进行检测,结果:水温24℃(8:08),溶解氧1.7mg/L (8:12), 氨氮0.1 mg/L (8:17), pH值6.8 (8:20),水位情况据电站人员反映,29日死鱼发生时水位在死库容以上74 cm。根据对现场调查与了解其死鱼原因是缺氧。导致缺氧的原因主要是: (1) 活水流量减少:顺昌县自7月以来,气候炎热,高温、少雨,造成上游活水量减少。 (2) 水库水位下降快到了死库容,使库中的网箱养殖鱼类密度变大,网箱养殖区域水位偏浅,网箱底已贴靠在库底。加之天气在前一阶段闷热的情况下,近期受台风“南玛都”影响,8月23日—31日,均是暴雨、雷阵雨等阴雨天气,水温突降,易造成水质突变。 (3) 整个养殖网箱布放与管理不够科学。在上述因素的较长时间综合作用下,导致水库水体溶解氧偏低,从而造成网箱内鱼体过密无处可逃而大量缺氧死鱼。而直接因素为政府修缮水库放干库水后引发,并直接引起了村民的上访,在政府领导主持下,最后政府与业主达成了补偿协议,化解了一场局部的不稳定因素。

3 鱼塘用药过量死鱼的处理技术

2012年8月22早上笔者接待了双溪街道一位村民养殖池塘鱼类的病害门诊,认真细致进行了问诊与用药的过程,对送检的池塘水进行初步检测:水温31℃, 溶解氧含量3 mg/L左右, 氨氮含量0.5mg/L左右,pH值6.6左右,亚硝酸盐未检出。当时池塘面积6×667 m2左右,水深1.2 m,水源不充足,与其相邻上一口池塘有养鸭,其过肥的池水有渗入下口塘中。21日这天按667 m2放生石灰20 kg进行全池消毒,22日开始发现大量死鱼,种类有鲤、鲫、草、鲢鱼等,该村民认为可能有人投毒。为了进一步查清真相,9:30左右笔者赶到了现场进行详细查看、了解池塘死鱼的基本情况,观察鱼塘的水质及周边环境。经勘查,池塘进水口进水量较小,池水呈绿色,池面漂浮许多草、鲫、鲤鱼等。相邻的上一口有养鸭的池塘约2.5×667 m2,共用同一水源,但该鱼塘无异常反应,但其池水有渗入下一口死鱼的池塘。综合各种调查结果,初步判定为鱼塘氨氮含量偏高,用生石灰消毒池塘后,由于pH值升高,造成氨氮毒性加大而引起鱼类死亡。我们于11:00左右离开了现场,还有部分死鱼发生。针对7月以来,天气高温、干旱、少雨,导致水源短缺,这一实际情况,建议采取的措施是冲水,加入底质改良剂,3 d后基本停止了死鱼,化解了一场纠纷。

通过近年来解决的渔业突发事件中, 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类事件除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外,工作中采取适当的方式相当重要,总结出“一看、二慢、三通过”技术处理方式。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看”:在接到养殖业者求诊或当地政府的邀请后,必须先认真细致了解情况,并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对现场进行细致、有序的调查。首先,对水体、水质、水面、水位及水域环境进行检查是否是由有毒污染物流入水体,天气突变、水质恶化等造成水体有毒物质含量偏高或缺氧等因素引发。其次,认真检查死鱼种类与死亡数量,死亡鱼体症状,查找病因或死因。再次,详细调查现场周边环境、附近有无污染源、人为因素等。第四,对发生事故水域水质进行必要的检测。

“二慢”:在做完第一项工作后,对养殖情况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和了解。主要内容是:养殖模式(池塘、水库、网箱等)的基本情况,鱼种的放养种类与数量,投喂饲料的种类与数量,病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日常管理情况,近期的天气状况、鱼类活动情况、吃食情况、水位水质情况、病害发生与用药情况等,养殖各项记录,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情况,走访相关了解情况的人士等,并在内部形成初步养殖突发事件原因意见。

篇4: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石化股份监〔2014〕235号)(以下统称《处分规定》)第五十三条规定:“对安全、环境、质量等事故、事件,监察部门按有关规定参与调查,并依照本规定对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这一规定改变了过去此类问题由业务部门处理的管理权限,给予了监察部门参与调查并处理相关责任人员的制度依据,以规范执纪,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那么,对于此规定应当如何理解,如何让监察部门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便是我们监察部门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监察机构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的职责定位

监察机构参与事故调查,要立足执纪监督的职责范围,既不能消极应付,也不能越俎代庖,首要任务是发现和搜集有关违纪违规的证据材料,并重点开展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对违纪违规责任人的调查处理

一是参加对有关人员的调查询问,必要时可以单独进行。重点是通过询问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去发现与事故发生有关的失渎职行为。二是对调取的涉及规章制度、安全生产与环保方面的相关文件、会议记录、承包合同、审批和许可文书、资质文书及台账等进行审查。重点对审批、许可及有关资质的文书进行审查。三是注意旁听对有关事故责任人员的询问或调阅有关调查材料。这些人往往既是事故直接责任人员又是知情人,通过询问或调阅材料可以从中了解许多隐藏的问题。四是参与调查组对事故调查结论的讨论,提出监察意见。

(二)对整个调查过程的监督

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监察机构还应当履行好对事故调查过程进行监督的职责,保证事故调查公正、合法,符合程序地进行。监察机构同步介入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不应仅作为事故调查处理的参与者,同时也应作为事故调查处理行为的监督者;不仅应依法查办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有关人员的失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更应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真实合法、客观公正进行监督;不仅要与事故调查组及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协作,还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实现对重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程序与过程合规性的监督。

二、技术调查与责任调查相分离

事故调查是一个过程:是弄清事故发生的基本事实、分析事故原因、提出事故预防的合理措施及恰当处理事故责任者等一系列事件有序发生的过程,事故调查旨在广大职工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促使安全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对于事故调查可以分为技术调查(也可称为原因调查)、责任调查两类。

技术调查是指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中发现事故原因的调查过程。技术调查强调科学技术的运用,旨在发现事故发生的原因,一切可能的原因。它是事故调查的主要部分,也是事故调查的根本目的所在。而责任调查是指在事故发生后,责任分析和认定的事故调查过程。责任调查过程强调的是执纪问责,主要解决事故责任人的违纪违法问题。 技术调查和责任调查是事故调查的两种基本类型,或者说是两种出发点、两种角度,共同构成整个事故调查过程。

其中,责任调查属于监察机构的职责,其他部门可以协助,而技术调查则属于其他专业部门的职责,我们不应当干涉。我们要做的就是理清技术调查与责任调查的界限,使两者相分离。

但是,监察机构如果在调查中或者调查结束之后,发现技术调查人员存在利用调查偏私包庇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情况,应该对其进行责任追究。造成恶劣结果的,还应该追究其违纪违法责任,这也是从责任追究的方面来督促相关人员能够保证自己调查的公正客观,使调查的结果能够最大程度的符合事实情况。

三、监察机构应与专业部门同步介入事故的调查处理

(一)有利于审理的公正及对过程的监督

虽然监察机构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不具备对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能力,须依靠专家来分析,但是同步介入有助于监察机构对事故的全面了解,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案件情况,与仅凭借调查组形成的报告来定性追责相比,可以让案件的审理结果更加的客观公正;同时,监察机构同步介入,可以实现对技术调查人员是否合规进行监督、对其在事故调查过程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以及对整个事故调查程序的合规性实行监督。

(二)有利于调查处理工作的科学合理

同步介入调查,监察人员可以对发现的疑点随时咨询专业人员;对于事故证据材料不全的,可要求相关人员及时补充证据、补充调查,帮助他们把工作做深做细,避免在调查组解散后难以再调查补证的困难。

综上所述,监察机构要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把握好自身的职责定位,其次要厘清技术调查与责任调查的界限,最后,监察机构还应与专业部门同时介入事故调查。

篇5: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一、安全事故调查领导小组

组长:XXXX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

二、事故调查分类

1、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1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受上级部门或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委托公司安全事故调查小组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2、只造成人员轻伤,或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1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公司安全事故调查小组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三、原则和要求

1、事故调查处理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2、四不放过的原则;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3、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在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4、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应当将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报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市国资委。

四、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2、认定事故的类别,性质和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五、事故调查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地址、所属作业、经济类型,隶属关系等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类别,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理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

6、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7、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一、基本原则和要求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电话XXXXX)报告,同时向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电话XXXXXX)报告;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市安监局和市国资委报告。

情况紧急或遇到无法联系公司领导等特殊情况,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市安监局和上级部门报告。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及时、准确地报告事故,知情不报按安全法规相关条款处罚。

二、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时间及联系方式。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篇6: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我公司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确保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贯彻落实,特制定以下安全制度:

一、基本原则:

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及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及时、准确、有序,并 按规定的内容规范进行。处理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坚持依法查处,按照事故报告属地处理原则。

二、基本内容:

1、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记录要真实、清晰、整洁。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3、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查,发现隐患 及时整改,不得拖延。

4、事故调查处理因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① 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② 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 ③ 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④ 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⑤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⑥ 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及联系方式;

⑦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的规定,伤亡事 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项目负责人。

⑧ 项目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 即报告公司主管部门和公司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

⑨ 公司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接到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

⑩ 发生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时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 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治事故扩大。

内蒙古镶黄旗宝同化工有限公司

篇7: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为了及时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员工伤亡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最大限度 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项目部及架子队必须依照国家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严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

一、事故报告

1、报告内容:事故发生单位、工程名称、项目类别、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害人数、损失情况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2、报告时间:发生工伤事故项目部应在二十四小时内用电话、电传向公司领导、安环部、交通局及公安局报告。发生死亡及以上事故由所在单位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传真或电话报至指挥部安环部,再由指挥部安环部报公司安质处。发生事故后一周内向指挥部安环部报送初步事故调查书面报告。

3、重大、特大事故发生后,按规定报告,同时应按“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调查

轻伤、重伤事故,由项目部安全管理负责人或指定工程、安质、工会等部门人员进行调查。死亡及以上事故按《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三、统计与事故分析

1、发生伤亡事故后,必须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安全技术教育、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等。

2、根据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间接责任者;再根据这些责任人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四、事故现场调查组成人员:

1、轻伤、重伤事故,由项目部指派生产、技术、安全、工会等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

2、死亡事故,由项目部或公司领导带队,由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组,会同所在地政府劳动、公安、工会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3、重大及以上死亡事故,由公司总经理或总经理指派其他领导带队,组织公司有关业务处(室)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

五、事故调查程序:

1、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要组织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标志。

2、物证搜集: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所有物体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3、材料搜集:发生事故单位、地点、时间;受伤害者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形式;受伤害者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出事当天,受伤害者何时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受伤害者过去的事故记录、违章记录、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健康状况。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使用的材料;相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工作环境方面状况和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其它可能与事故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4、证人材料(对证人口述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

5、现场摄影:显示残骸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地面和建筑物的伤痕、火灾引起损害的照片、坍塌、冒顶下落物的空间等。事故现场全貌。

6、事故图:应包括了解事故情况所必需的信息。如:事故现场平面标准距离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

六、事故处理:

1、事故处理,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

2、死亡及以上事故,由事故现场调查组提出《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经事故单位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上一级主管单位批复执行。事故原因、责任者处理意见、事故性质和责任、应汲取的教训、所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3、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或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依照企业规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单位负责人或事故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施工单位对本项目工程劳务协作队伍安全生产负责协调和管理,劳务协作队伍发生事故,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4、发生伤亡事故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要给予行政处分和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当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归档的事故资料包括:

1、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2、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及批复;

3、现场调查、图纸、照片;

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5、物证、人证材料;

6、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7、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8、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

9、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10、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

11、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

12、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八、事故统计:

由安全环保部汇总统计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

九、职工工伤认定所需资料

1、提供二人以上的旁证材料,每人各写四份,并盖上右手拇指指印分别报公司安质部、社管中心各二份。

2、医疗证明:入院的病情诊断证明书,出院证明(原件送社管中心、复印件二份送安质部)。

3、伤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工作证复印件各四份

4、工伤事故调查报告四份原件

十、伤残鉴定所需资料(报社管中心)

1、本人申请

2、所在单位工伤事故调查报告

3、工伤事故旁证证明

4、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5、本人一寸照片三张

6、工伤指定医院复查诊断资料。

篇8: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一、事故处理可能涉及的法律关系以及事故处理所要达到的目的。

事故调查处理是一种公权力行为,理清法律关系有助于我们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明确思路,有效指导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从法律、法规规定和实践情况来看,事故调查处理可能涉及的法律关系是:1、民事关系:以死亡事故为例(下同)。死者家属与员工所在公司的关系,是涉及善后和民事赔偿的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协调这层关系时的原则是“有效指导、掌控局面”(下文会具体阐述到)。同时,民事关系还包括死者工伤保险赔偿的问题,涉及劳动部门。当然,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工会应该介入。2、行政关系:一是应急救援,当还有需要救护的人员时,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预案要求,有效充分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救助,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个工作应该排在第一位;二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对事故展开调查取证工作;三是凡涉及到行政机关不作为的,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及时进行取证工作。3、刑事关系:事故程度达到司法机关立案标准,司法机关应及时搜集有关证据,对相关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基于上述对事故处理可能涉及法律关系的认识,我们就相对清楚事故处理的基本目的:民事关系方面,善后工作和民事赔偿工作得到有效引导,死者家属与员工所在公司能积极协商;行政关系方面,行政部门要通过有效工作组织应急救援,及时调查取证;刑事关系方面,司法机关及时控制涉案人员,开展调查。

二、事故处理可能涉及的几个关键环节和重点把握内容。

事故调查处理一般包括接收事故报告、有关部门救援、善后、调查取证、责任认定和追究等关键环节,每个环节应该把握的重点均有所不同,主要是:

(一)事故信息渠道及时畅通

事故发生后,时间意味着生命,能否及时报告直接意味着能否得到及时救助。事故报告这一环节,应该重点落实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宣传,让企业清楚《条例》的性质和具体规定,督促企业及有关人员知晓《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即:“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在实践中,我们处理过这样的案例,企业本身没有存在隐瞒事故的故意,却因为无知而未报告,在相关矛盾激化经媒体披露后,政府有关部门主动介入,该企业行为最终定性为漏报。在今年的安月活动中,我们在电视上、报纸上和集中宣传时都有意识地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取得一定效果。二是政府有关部门的报告、通知一定要衔接好。主要有:1、信息主渠道的报送,安监部门等接到事故报告后要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2、向上级安监部门的报告。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将事故情况通知公安部门、劳动部门和检察院(如前所述,处理相应的法律关系需要)。在事故报告方式上,必要时先电话报告,事后书面报告。

(二)事故应急救援及时有效

从实践来看,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正是各类应急预案的实战检验。和其它地方一样,我区已经制定总体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预案、火灾事故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预案和非煤矿山事故应急预案等预案,各预案都以抢救人的生命为重点,明确工作机构、工作职责、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等。预案制定后,有必要经常性开展演练,不断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如在每年安全月期间,我区都组织开展大型的事故应急演练,检验相关设备的实战效果,协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急配合等,这些措施将有效提高预案的实施效果。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有必要成立一个专业性强、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协调指挥机构,如我区就投资500万元成立集美区应急救援中心,统筹全区各应急预案的实施,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更加有效、更加专业化。

(三)事故善后工作及时开展,有效防止矛盾激化

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会赶赴事故发生单位,往往是人数众多。情绪激动,如在我们处理过的一起事故中,死者家属近50人围堵在企业门口要求立即予以事故赔偿等。因此,事故发生后的善后工作必须及时有效开展。实践中,以下的程序和做法是行之有效的:1、政府及有关部门不能放任善后工作不管,必须有效掌控局面,因为善后工作涉及到稳定的问题,因此只能迅速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督促、引导,而不是简单地认为整个善后工作由企业负责就可以而不管效果如何。综治部门可以在这个时候有效介入。2、明确引导做好善后等工作的程序,按照有关规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予以督促、引导:(1)死者家属的情绪安抚、接洽等事宜,企业应当启动危机管理机制,指定专人负责联系沟通死者家属,这个工作会起到缓和紧张局面的作用。(2)协商善后和民事赔偿工作: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予以引导。企业和死者家属协商尽快进行死者善后工作,明确民事赔偿的前提,即福建省关于人身伤害的相关标准规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商。劳动部门、各镇街司法调解部门可以主动或应申请介入进行调解。这个工作能够防止死者家属因对有关规定不熟悉而无理取闹等。(3)督促企业及时向有关部门办理工伤保险理赔问题。(4)死者家属和企业就民事赔偿等问题一直协商不下来或已经没有协商的必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就要督促死者家属和企业就民事赔偿等问题及时提交法院,进入司法程序(有些地区法院有专门设立处理类似问题的“绿色通道”)。实践表明,上述处理方式能有效解决死者善后和化解纠纷工作。

(四)事故调查组依法成立

事故调查处理是一个法律性、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似乎由安监局一家在负责调查处理事故,这实际上与有关规定是不符的,也必然不利于事故调查处理。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安监局是在政府授权的情况下,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不是调查处理)”。首先:政府授权程序要办理,依据是《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

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其次,参与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单位有安监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条例》第22条作了明确规定。第三,经授权的安监局牵头组织事故调查组全面开展事故调查时,要避免出现只有安监局人员在调查取证而其他调查组成员没有参与调查,只是参加事故调查组会议。

(五)事故取证工作讲求方式方法

一般来说,事故取证工作要按照《行政处罚法》等规定的证据种类及时调取,要注意的是对容易缺失的证据要先安排取证。当然,事故取证工作中的一些方式方法值得注意和总结:1、责任倒查方法。如在一事故中,死者是特种作业人员但没有特种作业证,我们就利用倒查的方法,先要确认他没有特种证的证据——再查当时招聘后的安全培训情况,这样,就很容易理清事故原因,认定操作员工、管理层和决策层的事故责任。2、专家介入法。事故直接原因是认定事故事实的前提和基础。实践中,事故直接原因除了操作个人个体因素外,很大程度上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必须科学地予以界定。目前,安监部门总体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而且事故直接原因复杂,由专家介入是一个高效又很有说服力的做法。从几起由市安全生产协会专家组介入的事故处理情况来看。直接原因认定的比较有说服力,有些事故案件进入法院诉讼程序后,法院也认可专家的意见。3、充分利用直接证据法。事故发生后,各当事人有可能基于种种考虑而回避相关问题,比如我们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就遇到事故当事人前后陈述不一致的情况。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考虑更加有效调取间接证据(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等);另一方面,我们应第一时间充分利用技术设备固定相关直接证据(相关致害物等)。如在一起高处坠落事故处理中,我们及时封存发生断裂的绳子,移送鉴定机构鉴定,调取现场监控录像,拍摄现场照片和录像等等,证据客观直接,效果很好。

(六)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要依法规范

按照《条例》第30条规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和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上,《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应该把证据情况和证据论证列入,才能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切实充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因为,无论是民事案件、行政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强调的是建立在各种证据支撑基础上的法律事实,而不是办案人员凭空猜测的事实。应该说,这也是调查处理事故应该十分注意的地方。

事故原因分析应该进一步予以规范化,所谓的规范化就是要避免笼统出现“安全管理不到位、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等之类的原因分析,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依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具体内容认定事故原因,如事故直接原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未使用个人防护品”等;事故直接原因中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具体列出)缺少,生产场地环境不良”。事故间接原因:“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等。

事故责任认定方面,一般有直接责任、领导责任和主要责任,实践中一般不再认定“一定责任”或“部分责任”。具体来分析,直接责任者就是指其行为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人,行为表现为:(1)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2)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违反劳动纪律、玩忽职守;(3)擅自开动机器设备,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设施。领导责任者就是指其行为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行为表现为:(1]没有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未经特殊工种考试合格就上岗操作;(2)缺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不健全;(3)设备严重失修或超负荷运转;(4)缺少或没有安全措施及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5)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的。主要责任者就是指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的人。确定事故主要责任者的原则是:以事故的主要原因确定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七)事故责任追究要主体明确,实体和程序合法

1、事故处理的主体。如前所述,事故调查一般是安监部门牵头组织,而事故处理则必须依法明确具体执行的机关。如道路运输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主体是交通运管部门,建筑施工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主体是建设部门,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主体是安监部门。公安部门对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行为予以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对对可能涉及渎职犯罪的行为予以立案侦查。

2、事故责任追究的内容。事实上,存在两种课罚行为的相互交织,即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发生行为,在追究事故责任时,必须对事故发生行为予以追究,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行为中往往存在违法行为,是否予以追究呢?《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一般把事故发生行为认定为后果,而对事故原因的违法行为予以规定罚则。如:《安全生产法》第80条第2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因此,总的来说,如果事故责任追究中已经吸收违法行为的处理,就不能再处理该违法行为,而事故处理中没有对相关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则必须另行处理。

3、事故责任追究的法律法规依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暂行规定》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都与事故处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不一致,甚至有些标准会冲突,似乎无所适从。我们认为,事实上《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暂行规定》的出台主要是要达到“依法治安”的目的,针对的是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理,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针对的是事故的责任追究和处理。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在事故调查处理中就不难适用相关法律法规了。

三、事故处理可能涉及的其它问题

我们在调查处理事故过程中按照《条例》规定主动邀请检察机关参加事故调查组,检察机关也充分履行职责。应该说,这是个比较新的工作,关键是要明确检察机关在事故调查处理中职能定位。实践中,检察机关在对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依法移送的法律监督方面起到很好的把关作用,比如在2007年,我区检察机关就有关事故责任人是否触犯刑事法律提出意见,最终由事故调查组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4起,追究刑事责任人4人,社会效果凸显。当然,检察机关也会根据自身职责,进一步调查是否涉及渎职犯罪等。

篇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工伤保险

企业按国家规定为所有从业人员参加以上事故率控制指标为0。

2.事故报告

2.1发生事故后,负伤者、职业中毒受害者本人或事故现场员工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和企业安全环保部,必要时应按企业《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和本单位应急预案进行事故现场扑救和抢救人员,把事故规模、事故损失、人员伤亡程度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应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或送医院处置。

2.2企业安全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视事故情况会同企业安全环保部报告上级主管及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安、工会组织等。

3.事故分类及调查、分析

3.1事故按严重程度通常分为:(1)轻伤事故;(2)重伤事故;(3)死亡事故;(4)重大伤亡事故;(5)特大伤亡事故;(6)特别重大伤亡事故。

3.2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公正、公开和“四不放过”的原则。

3.3重伤事故由公司主要领导组织技术、生产、安全、工会等有关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分析,并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

3.4死亡事故由企业、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5重大伤亡及其以上事故企业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及有关部门等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4.事故处理

4.1事故主要责任者和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行政或经济处罚按企业规定执行。

4.2重、特大伤亡事故的责任处罚,按国家或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4.3对事故调查组提出的防范措施,企业主管领导组织审核后,由事故单位负责全面落实,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

5.事故伤亡人员处理

5.1由人力资源部会同工会对死亡人员按国家工伤保险标准赔偿并做好善后工作。

5.2受伤人员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到安全部门开具工伤休假证明和工伤治疗证明,受伤人员需人员陪护时,由事故发生单位安排。

5.3公出外地发生工伤事故人员的差族费、补助费由财务部按文件规定执行。

5.4工伤人员的伤残评定,由本人提出申请,人力资源部按国家规定报请伤残鉴定。

篇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一、目的

为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二、引用法规及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

三、范围

公司所属各单位及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

四、术语及分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者3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轻伤事故,或者3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五、内容

1.公司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由总经理负责;公司安委会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安环部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相关材料的统计、存档,严格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落实处理意见。2.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越级上报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相关要求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2)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3)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2)事故的简要经过;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已经采取的措施;(5)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相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分级响应程序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公司或安全部门及相关部门未进行勘查、拍照、记录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6)事故发生单位应在12小时内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单》以书面形式分别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及安全管理部门。3.事故调查

1)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2)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应当互相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

3)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5)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安委会成员、有关单位分管副总、安环副总、安环部、生产技术部、调度室、保卫部以及工会派人组成。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6)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7)事故调查组组长由安全生产委员会指定。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8)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9)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10)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当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

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11)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安委会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7日。

12)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13)事故调查报告报送总经理或安委会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归档保存。4.事故处理

1)负责事故调查的总经理或安委会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3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7日。

有关单位应当按照总经理或安委会的批复,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单位领导进行处分。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事故处理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篇11: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报告,对于不报、漏报、迟报和伪报、篡改数字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安全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和控制情况;

(5)事故抢救的简要情况;

(6)事故报告单位;事故报告者的姓名及电话号码。

2.安全事故分级界定

(1)特别重大安全事故: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的事故,或一次死亡30人以下但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性质特别严重的事故,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

(2)特大安全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及其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事故。

(3)重大安全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重伤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及其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事故。

(4)一般安全事故:一次死亡1人以上、2人以下,重伤3

十万元及其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事故。

3.安全事故报告时限

各部门要做到及时报告事故,校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县教育局、县政府。最迟时限为:

(1)一般安全事故,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20小时;

(2)重大事故,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8小时;

(3)特大事故,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4小时;

(4)特别重大事故,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2小时。

4.重大事故发生后,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服从指挥、调度,参加或者配合救助工作,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5.重大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

篇12: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一、为什么说生产经营单位是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主体?

在《条例》所明确的相关主体中,生产经营单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的义务和责任作为较为具体和明确的规定。《条例》共六章四十六条,其中与生产经营单位直接相关的内容就有第三条、第四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等17条的规定。因此,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职责。

二、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根据《条例》第三条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以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划分为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 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条例》还规定上述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三、《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报告方面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报告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四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等的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事故报告及补报的时限与程序。第九条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第十三条规定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事故报告的内容。第十二条规定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采取的措施;(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事故报告的要求。第四条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四、《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应急处置方面有哪些规定?

《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十四条、第十六条两条的内容。如第十四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事故的处置中要注意保护现场。如第十六条规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五、《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调查与处理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等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配合、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如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第二十六条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2)组织事故调查。如第十九条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并接受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整改建议采取措施抓好落实,如第三十三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4)公布事故处理情况。第三十四条规定事故处理的情况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六、《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有关人员不履行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有关规定要承担哪些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有关人员不履行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主要体现在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等规定中。具体可以从两个层面看:

(一)以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为主体承担的责任

有以下十五种情况之一的,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可能被处于以下处罚:

第三十五条规定的三种情况之一。即(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

至80%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六种情况之一的,即(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三)转移、隐匿資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 00%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规定的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即《安全生产法》第17条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法定职责。主要有六条:①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②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③保证安全生产投入;④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⑤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第四十条规定的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此外,有上述情况,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以事故发生单位为主体承担的责任

与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有关的六种情况之一的。即第三十六条六种情况之一的(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三)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 OO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不落实导致事故发生的,第三十七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 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歉:(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

七、《条例》中有关规定所说的“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中的“负有责任”主要是指哪些情况?

“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中的“责任”,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操作规程的规定。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情况,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未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及相关证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2、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的。

3、没有建立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落实的。

4、未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的。

5、不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

6、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及矿山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安全的资格。

7、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或者未按规定审批、验收,擅自组织施工和生产的。

8、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证照、关闭的生产经营单位,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9、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0、违章指挥,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

1 1、未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允许从业人员上岗,致使违章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没有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证书而上岗的。

12、制造、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或者产品的。

13、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经营,拒不执行有关部门整改指令的。

1 4、拒绝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隐瞒事故隐患。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1 5、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按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和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

1 6、生产经营单位没按规定对生产安全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定期检测并确保正常运行的。

1 7、不按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制定应急措施及监控的。

18、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情况以及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出口通道情况。

1 9、生产经营单位对爆破、吊装与交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

20、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监督使用不到位的。

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日常管理不到位的。

22、对承包租赁的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没有专门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对安全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

23、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管理、演练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及维护、保养情况。

24、不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或规程规定的其他情况。

上一篇:关于平安保险公司下一篇:车棚供电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