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论文范文

2022-05-09

小编精心整理了《渔业养殖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淡水资源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淡水渔业养殖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淡水养殖是我国农业经济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搞好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管理工作,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我国淡水鱼种类繁多,而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水资源环境各不相同,给我国的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第一篇:渔业养殖论文范文

大型水库渔业养殖的管理与规划

摘 要:由于大型水库大多位于水域广阔的区域,具备环保、安全、无需人工投饲以及水质能够自调的优势,因而大型水库渔业养殖对于整个水产市场来说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水产品往往肉质更佳、口感更高,是消费者最为青睐的产品。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渔业生产开始处于低迷甚至是下滑的局面,基于此,着重研究了怎样促进水库渔业收益的提升,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水库;渔业养殖;对策

生产者能够通过这种模式获得多大的经济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水库自然条件的优劣、周边市场的发展以及管理者的管理能力[1]。因而,要想为生产者谋取更大的经济利润,应着重分析以下三点:首先,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尽可能提升产品产量;最后,生产的产品种类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决定。除此之外,分析其社会、生态效益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保护环境、保障良好的自然条件基础上,严格控制每一个生产、运输、销售环节,才能够真正达到扩大收益的目的。

1.大型水库渔业养殖的管理

1 .1坚持采取科学与健康的养殖方式

第一,应科学选择鱼苗。通常情况下应该选择长度大于15cm的鱼苗,因为此类种鱼能够在短时间内长成,能够缩短生产周期。第二,必须控制好投放的密度,必须判断该水库的承受能力以及生产者的管理能力,通常情况下在一个668平方米左右的水库中,小规格鱼苗数目应控制在350到500只之间,大规格鱼苗数目往往在150到200只之间。最后,鱼苗的投放时间也需慎重选择,可以在立冬、立春之间进行投放,有助于保障鱼苗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

1.2不断调整养殖的品种与结构

现阶段很多水库旨在养殖白鲢、花鲢,其他品种非常少见[2]。因此,养殖者应该适量选择一些其他的品种,例如草鱼、鲤鱼之类,通过水域生物之间的竞争提升其转化率。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产品的追求也大幅提升,因而养殖者可以选择养殖一些经济价值更高的水产品。

1.3因地制宜搞好多种经营和综合开发

据了解,水库除了拥有极为丰富的水资源外,还大多处于空旷的地区,同时还会有一些库边库汊等,养殖者其实应该重视这些天然资源[3]。第一,养殖者可以设置网箱、网栏,甚至是把部分品种转移到库汊中养殖。这样一来其实可以在原本的水域资源内更不同的水产品品种划分出趋于,便于养殖一些经济价值更高的水产品。其次,养殖者也可以在周边的空地上打造相关繁育池,用于培育鱼苗,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还可以通过销售鱼苗获得更大的利润。最后,库边空地资源也可以用于饲料培育或是种植一些粮食蔬菜等,例如青菜等,用这些青饲料饲养鱼类还能够提升鱼产品的品质,更易获得消费者青睐。

1.4一般水库都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

要想提升经济效益,首先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目的,将原本的单一型、数量型生产转变为旅游、餐饮、服务、渔业、休闲为一体的度假项目[4],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例如尝鲜乐、渔家乐、垂钓樂、划船乐等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旅游路线,努力延伸渔业的产业链,获得产品的增值,从而给生产者带来更大的利润。

2.建立水库渔业养殖规划的技术体系

2.1 确立水产养殖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集成关系

对于水产养殖的规划来说,必须把环境影响评价当成一个工具,而不是严格的标准[5]。也就是说,当进行规划时,规划者自身就需要充分考虑此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在正式规划过程中还必须积极配合评估,按照评估结论展开相应的改变,以此保障最终设计的实用性、科学性。

2.2确立可行的水产养殖容量估算方法

在对水产养殖容量进行衡量时必须考虑以下三点内容:首先,不能够超出环境的负荷,也就是说,必须在规定内排放氮、磷等化学物质。其次,必须将该水域的自然状况与养殖者自身技术能力紧密联系,从而计算出养殖上限。最后,计算出在最大收益下的市场供给大小。而最后真正选用的容易必须是上述三者之间最小的一个。

2.3完善水产养殖的技术与经济评估指标

为了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在进行决策之前应该慎重研究该水库的养殖规模、品种、技术以及模式[6]。也就是说,在决策之间必须完成以下步骤:第一,选择出贴合实际的养殖模式以及种类,并基于此进行场地、选址的衡量;第二,对周边市场进行研究,例如展开财务分析、市场敏感度评价以及投资分析等等;第三,对资源消耗以及垃圾排放做出合理的规定;第四,建立具备社会、经济属性的结构体系,并详细展开风险评判;最后,规划长期发展方案。

2.4完善水产养殖规划的制度配置

(1) 实现耦合的制度管理配置

水产养殖规划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牵扯着水资源的发展[7]。现阶段,我国对于水资源管理领域还是出现明显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水产规划养殖的相关评价,使得规划极易出现偏差。所以,重视两者之间耦合制度管理配置十分重要。

(2) 引入第三方评审制度

现今我国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还是会出现很多不科学之处,极易出现不正确的评估[8],除了不能够发挥评价的作用,甚至还会出现非常恶劣的影响。所以,建设科学、专业的评审体系,选派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介入至关重要。

3.结语

目前,国内水产养殖管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得利于水库渔业养殖的规划。然而真正实践中却存在很多矛盾,不管是技术水平还是制度规划都不够成熟。因此,要想促进水产养殖的长期健康发展,就必须注重养殖前的规划,例如对容量的评估、对经济技术的衡量、对环境的分析等。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聚焦水产绿色养殖 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N]. 中国渔业报,2019-10-21(B02).

[2]黄礼勇.浅谈百色水库渔业开发现状与可持续发展[J].农技服务,2017,34(03):152+203.

[3]陶鑫.浅析渔业养殖领域的水产技术推广[J].新农业,2019(15):68-69.

[4]孙定,董兴国,景红军,李令国,沈海荣,王兰芳,孙萃.西安新型都市渔业发展思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3):101-103.

[5]刘亚军,姜钧,贾鹏华.洛阳市水库渔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方向[J].河南水产,2019(03):42-43.

[6]李荣弼.水库生态渔业养殖问题研究[J].农家参谋,2018(01):126+102.

[7]朱崇扬.浅淡提高大型水库渔业经济效益途径和措施[J].农家参谋,2017(21):261.

[8]马得草. 大泉沟水库鱼类资源调查及生态渔业增殖模式优化[D].石河子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高山(1971-9)男,汉语,山东省临沭县,临沭县农业农村局,硕士研究生,工程师,淡水渔业

作者:高山

第二篇: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现状问题浅析

摘 要 淡水资源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淡水渔业养殖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淡水养殖是我国农业经济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搞好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管理工作,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我国淡水鱼种类繁多,而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水资源环境各不相同,给我国的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旨在探讨和分析在淡水渔业养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解决办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 淡水渔业;养殖生产;淡水鱼

我国淡水流域分布之广、淡水渔业养殖生产规模之大,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淡水渔业养殖产业是政府大力扶植、广大渔民全力支持的民生产业。为了进一步扩大淡水渔业养殖生产规模、加强生产管理规范化、创造更大的农业经济效益,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渔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管理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产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把我国的渔业发展水平推向新高度[1]。

1 我国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现状

淡水养殖,是指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和其他内陆水域、微咸水域养殖鱼虾蟹贝等各种经济型水产动物。目前,我国淡水水域主要养殖的水产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鲫鱼等经济性鱼类和沼虾、河虾、河蟹等,淡水养殖产业是我国内陆水产养殖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淡水养殖的具有许多其他养殖业所不具备的优势:适合集中进行精细养殖,分布广泛,方便管理;投入小,产出率高且产量稳定。淡水养殖生产按照水域的不同可划分为江河养殖、湖泊养殖、水库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工厂养殖和网箱养殖等。

池塘养殖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淡水渔业养殖方式,其产量大概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0%左右,养殖池塘多为人工开凿或将天然水池改造而成,大部分时间处于静止状态,面积较小,有利于控制水质,适合进行家庭型养殖生产。水库养殖是产量排名第二的淡水养殖生产方式,大概占全国总产量的10%。养殖部门和人员利用水库周边修建的拦网或堤坝将水产动物的活动范围固定在一定区域中,防止其随着水流逃跑,提高产品出产率。江河湖泊养殖是利用水资源环境中的天然饵料用人工投喂的方法进行喂养;同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保证淡水水产动物产量。稻田养殖、工厂养殖、网箱养殖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淡水渔业养殖方式,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克服自然环境的限制,扩大养殖面积和产量。

随着我国经济生产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进步,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的水平和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但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我国的淡水渔业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病害是对生产、养殖的最大威胁,但无论是哪种生产养殖行业,都不可能完全避开病虫害的发生,淡水渔业养殖生产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爆发型疾病的产生会给淡水渔业养殖生产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和危害。这种类型的疾病发生时间极短、扩散速度极快、治疗过程缓慢,且由于大部分水产动物对这类疾病没有抵抗力,容易对淡水渔业养殖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面对目前种类繁多的投喂饲料,许多淡水养殖从业人员都不知如何进行选择。由于养殖人员中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对养殖专业知识认识不足的现象,饲料的选用、配比成为当前渔业养殖生产中的大问题。受到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渔民们一味地选择价格较高的饲料,忽略了对水产动物习性及当地水域特征的了解和研究,没有对饲料进行合理地配比,导致饲料情况不符合鱼、虾、蟹的生长情况,严重影响了水产动物的繁殖、生长和渔业养殖产量的提高。

目前,由于水产养殖地区落后的经济水平和相对较低的人口素质,大部分养殖人员缺乏对市场经济环境的了解,对当前供求关系认识不足,在养殖品种的选择上没有进行慎重考虑,导致出现养殖品种混乱或不适合当地水域特点的情况,对养殖生产产量的提高产生了不良影响。

2 如何解决淡水渔业养殖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要想解决淡水渔业养殖产业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大面积出现爆发性疾病的问题,爆发性疾病问题是关系到渔业养殖生产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应当把解决这个问题放在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的首要地位。淡水渔业养殖人员应当在投放苗种之前做好养殖水域的消毒、防疫工作,将养殖水域的水质保持在最佳状态。同时,可利用微生物等各种辅助物质改善水资源的健康状况,增强其活性,保证渔业水产动物的高质量生存、繁殖环境。要通过有效途径增加水域中浮游植物、优质水藻的数量,保持水资源环境中的各种平衡。在生产养殖过程)

中,工作人员要时刻注意对水质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防止水体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产生爆发性疾病的可能性。

影响淡水渔业产品市场需求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人均收入状况、城镇经济状况、人口结构变化和消费饮食习惯等。只有对市场需求做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淡水渔业养殖生产计划和管理方式。同时,各级政府机关和渔业养殖科研机构要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指导淡水渔业养殖人员开展养殖生产,并结合相关情况进行灵活、机动的调整。对于市场需求大、具有良好潜在市场的产品,可考虑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研发,扩大淡水渔业养殖产业链。相关人员应积极开拓淡水渔业养殖销售市场和渠道,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吸引商家和客户,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力度,使淡水渔业养殖产品的销量提升得更快。

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科研单位要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消费群体的需要,积极发展无公害淡水渔业养殖产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饮食习惯也正悄然发生改变,越来越多人抛弃了过去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倾向,对食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开展无公害淡水渔业养殖成为了当前我国渔业养殖的新趋势。各地各级政府应当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加大对无公害、无污染淡水渔业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当地渔民获取更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手段,加强对相关产业发展的管理和监控,提高无公害淡水渔业养殖产量,提升我国的无公害淡水渔业养殖产业发展水平。

3 结语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淡水渔业养殖生产水平已进入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预计在2016-2020年,我國的淡水渔业养殖产品的总需求量将增长4.2%左右,而到了2030年,我国的淡水渔业产品的总需求量将增至5 310万t。由此可见,淡水渔业养殖产业仍是我国农业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要夯实基础,稳扎稳打,采取各种有利于淡水渔业养殖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措施,继续提高生产水平,为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强,王海雨,赵月皎.基于DEA模型的我国淡水养殖生产效率实证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2(2):67-73.

[2]李守柱.浅谈淡水养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6):164.

[3]柳富荣.浅谈淡水养殖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饲料广角,2003(13):9-13.

[4]张凤云,耿世杰.浅谈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的途径[J].农业与技术,2014(5):168,175.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于洪波

第三篇:浅析渔业养殖领域的水产技术推广

目前,中国渔业正处于从传统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旨在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创新发展。随着渔业养殖的转型和发展,水产技术推广提出新的工作需求,比如推广方式多样化、多元化、统分结合等,同时,面临推广制度不健全、推广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在转型发展中解决这些困难,健全完善相应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使水产技术推广工作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渔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转型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目前水产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

第一,推广体制不健全。水产技术成果依托推广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在这种推广体系中,水产养殖户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状态,这将导致推广的新技术、新品种与养殖户的实际生产工作脱节,渔民难以有效地消化吸收和利用水产养殖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部分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扎实的知识支撑,没有科学化的宣传推广方式,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导致渔民面对技术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帮助与解决,使得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第二,技术培训不到位。由于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投入不足,使得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无法得到广泛宣传和应用。虽然水产养殖户逐渐重视水产养殖技术的先进性,但是,不顺畅的技术宣传渠道使渔民无法及时了解并掌握先进的水产知识和养殖技术,阻碍了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进程。与此同时,水产养殖户缺少技术培训,没有进行大量有效的交流沟通,他们总是通过传统经验解决问题,而不依赖水产养殖技术,不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和产量。

2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发展策略

2.1 完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合理的推广体系建设在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相关负责人引起重视。建设规范化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利于发挥制度对水产推广人员的约束力和引导力,具体化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责任和义务,便利人员管理的高效化。首先,要扩大技术推广工作的服务范围,加强水产品技术筹资、市场风险预测分析、水产品销售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其次,以水产养殖户的工作生产需求与切身利益为切入口,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符合水产养殖市场、基层工作情况的实际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水产技术推广的方式,通过在线指导实现推广人员的“手把手教学”。

2.2 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推广人员素质

根据渔业发展新形势,加强水产技术推广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建设。可以为技术推广部门引进高校培养的人才,或者邀请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科学化的培训与指导,扩大推广人员的知识储备量。此外,综合考虑推广队伍的管理范围和难度等要素,适当调整技术推广人员的配置,定期组织考核,评估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根据考核结果对不合格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调整,或者实行“末尾淘汰制”。对新招聘的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注重对其业务能力考核,逐渐提高水产技术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快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速度。

2.3 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为了促进先进水产养殖技术的广泛推广,也為渔民应用水产技术奠定基础,可以实施激励机制推动水产养殖户建立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此外,以技术培训与专家服务为核心,建立水产技术培训服务基地,完善鱼药、饵料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树立宣传栏公式公告新品种、新技术及市场鱼价。组织农业知识专题讲座、播放水产养殖科教影片、开展养殖技术培训,让养殖户学习、交流水产养殖技术。聘请水产养殖专家,定期为渔民提供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和水产防治服务,从而激发养殖户的学习热情,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养殖知识与技术,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质量,增加水产养殖效益,从根本上助力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

3 结语

合理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有利于渔业养殖的发展进步,需要各部门重视推广体系的科学性建设,强化推广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培训,提供高效的推广及指导,帮助水产养殖户了解并掌握水产养殖的相关技术,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陶鑫

上一篇:服装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经贸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