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理学有关的名著读后感

2024-04-30

与心理学有关的名著读后感(共18篇)

篇1:与心理学有关的名著读后感

刚刚用两个星期把这本书看完,觉得如果不写写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会让我的阅读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黑川雅之在《设计与死》中写到:

学习和创作的关系可想象为“呼吸”。

有入有出才能提高,所以要勤动手勤思考,遂成此文。言归正传:

诺曼厉害之处在于,他把用户提到了一个无比崇高的位置,真正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在现在可能已经是常见的看法,但在当时却被大多数的设计师所忽略,设计变成了设计师的个人秀,但往往倒霉的却是用户。

诺曼在书中十分注重强调设计的易理解性和可视性。特别是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产品越来越复杂,产品的工作原理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用户的常识范围。所以设计师应该减小产品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一个崭新的产品,即使它利用了全新的技术,也能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有一种亲切感,能够非常顺畅的完成操作。这就要求产品的操作方法要符合用户的常识和习惯。也许有人认为应该也有例外,比如苹果手机,在使用方法上可以说是完全打破了用户对手机的使用习惯。但是我们应该要意识到苹果让人与手机之间的交互变得更加直接和自然,它的设计是在做一个减法,所以人们很容易就接受了它,甚至爱上了它。苹果的用户往往很难再使用其他手机,就是因为苹果手机的`使用体验是有着很强的特色的,一旦习惯了就不想再改变。

再说可视性。诺曼提出了:

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储存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

也就是说只有在被外部世界所刺激时那些知识才会被人们意识到,这种刺激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认知心理学就是这些信息的接收、转化和理解的过程。人们头脑中的“内部世界”是与“外部世界”进行着持续不断的信息交流转化的,而“内部世界”的处理结果就是人们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又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外部世界”。这样一个完整的循环就形成了。所以设计师想要产品能够被正确地使用,就要提高产品的可视性,能够让用户正确迅速的理解设计师的意图。

诺曼在书中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这些例子都是生活细微处的小例子,有他自己经历过的,也有其他人的经历。所谓见微知著也不过如此吧,作为一个设计师就应该有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领悟力。从“门”到“开关”,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却把最深奥的设计原理体现的明明白白。设计是生活的一部分,设计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许设计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药到病除的良药,但设计是“盐”,一点点便可让生活有滋有味。

但是,这本书也给我了一个疑惑,那就是用户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现在很流行的用户体验设计,用户调研,但是调研的结果和数据也不是那么可靠。用户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像那个有名的福特和马的故事。我们要做的是以一个设计师的专业的视角,帮助用户找到他们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需求。可是似乎只有实践才能证明设计师的想法是真正切合用户的需求的,否则就只是设计师自己的YY而已了。

有的设计师会比较想坚持自我,就是做自己喜欢的设计,总有与他们品味相同的人会喜欢他们的设计的。这似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似乎也都有可取之处,但是中间的度很难把握。只有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才能做到随心所欲吧。

篇2:与心理学有关的名著读后感

第一,学习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只有不断奋斗,才能登上科学的高峰!

第二,我们要学习孔子这种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我和他比起来可差多了!小时候,我喜欢下围棋,梦想当围棋明星;上小学了又爱上了打乒乓,想当乒乓健将;现在又迷上了打篮球,做事总是有头无尾,以后一定要改正!

篇3:与心理学有关的名著读后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994-10~2006-10来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8 例, 女12 例;年龄14~54 岁, 20~40 岁占15 例 (75%) ;病程最短10 d, 最长20 年, 平均病程18 个月。

1.2 病例入选标准

确诊机体有结核病灶或有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符合白塞病诊断标准 (日本, 1972) [1], 并具备以下3 项中1 项以上: (1) 结核菌素 (OT或 PPD) 试验阳性, 特别是强阳性者; (2) 抗结核抗体阳性; (3) 春季、夏初发病, 抗风湿治疗无效, 抗结核治疗效果显著。

1.3 临床情况

20 例患者均有复发性口腔溃疡, 其中轻型14 例, 较重型5 例, 重型1 例;16 例有结节性红斑;有皮下血栓性静脉炎者6 例;皮肤针刺反应阳性者15 例;有多发性毛囊炎者4 例;反复发作的虹膜睫状体炎者4 例, 视网膜血管炎者2 例;生殖器溃疡者5 例;多关节炎者3 例。20 例患者中完全型白塞综合征6 例, 不全型10 例, 可疑型4 例。患者本人有结核病史者10 例, 其中淋巴结核5 例, 肺结核3 例, 结核性胸膜炎2 例;结核病密切接触史者10 例, 其中丈夫患肺结核病者5 例, 妻子患肺结核病者2 例, 子女患肺结核病者3 例。

实验室检查:旧结核菌素试验20 例, 16 例阳性, 占80%, 其中强阳性13 例 (指出现水疱、血疱 、坏死或者红斑直径在20 mm以上) ; 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20 例, 14 例阳性, 占70%, 其中强阳性10 例; 血沉检查20 例, 增快18 例占90%; 抗结核抗体检查16 例, 10 例阳性占62.5%; 抗“O”检查20例, 5 例1∶200阳性, 占25%; 抗核抗体检查18 例, 4 例阳性, 占22.2%;类风湿因子检查18 例, 1 例阳性;C反应蛋白检查15 例, 均小于0.1 μg/ml;免疫球蛋白检查15 例, 有3 例IgG较正常升高, 占20%;肝功检查20 例, 5 例ALT值异常, 占25%。

治疗方法: 口服雷米封片, 300 mg/d, 晨空服, 连用3~6 个月;口服左旋咪唑片, 每次50 mg, 3 次/d, 连用3 d休息10 d为一疗程, 共3 个疗程;选消炎痛、阿斯匹林或布洛芬常规镇痛消炎治疗;选复方丹参或维脑路通活血化淤治疗;强的松, 雷公藤片常规治疗。

1.4 疗效标准

治疗6 个月后开始判断疗效。痊愈:口腔溃疡, 皮肤及眼部病变完全消失, 无自觉症状。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 但留有口腔、皮肤及眼部任一处损害。好转:自觉症状好转, 但留有口腔、皮肤及眼部多处损害。无效:自觉症状及口腔、皮肤、眼部多处损害无变化。

2 结 果

20 例白塞综合征患者, 经上述方法治疗, 15 例痊愈, 5 例显效, 治愈率75%, 总有效率达100%。

病理变化:取13 例皮肤结节性红斑损害, 石腊包埋切片, HE染色;光镜所见:病变均发生于真皮下部或皮下脂肪层上部。早期改变主要表现为在纤维间隔, 脂肪细胞间, 小血管壁及其周围有淋巴细胞及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 少量组织细胞浸润 (图 1) 。中期小血管炎症突出, 尤以小动脉、小静脉改变明显, 血管数量增加, 炎症细胞浸润以血管为中心是其特点;血管壁增厚, 有的管腔扩张、充血, 多数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 部分有纤维素样渗出坏死, 少数管腔狭窄或阻塞 (图 2) 。晚期主要以纤维细胞, 组织细胞浸润为主, 并可见到上皮样细胞, 多核巨细胞, 可形成肉芽肿或结核样结节 (图 3) 。取3 例口腔黏膜溃疡损害病检, 镜下为非特异性溃疡, 有较明显的血管变化, 表现为血管扩张, 血管内皮细 胞 肿 胀并失去其完 整性, 内有玻璃样血栓, 管周有类纤维蛋白沉淀, 白细胞渗出;胶原纤维水肿变性, 结缔组织内有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桨细胞浸润, 与口腔病理学描述基本一致[2]。

3 讨 论

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白塞综合征, 是结核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因其临床表现很象风湿, 常被误诊为一般风湿病, 致使患者疾病久治不愈, 反复发作, 病程常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 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3]。本文20 例患者, 在明确诊断后, 采取抗结核治疗为主, 配合免疫调节、抗风湿治疗等, 治愈率75%, 总有效率达100%。

根据20 例患者临床、病理学及实验室观察, 我们认为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后, 除发生细胞免疫和Ⅳ型变态反应外, 还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失衡而发生体液免疫反应。据口腔黏膜病学记载, 结核菌能产生抗原 (热休克蛋白或应激蛋白) , 诱导产生循环抗体, 并能与T细胞反应, 做为“促发剂”作用于有遗传倾向的个体时, 可导致一系列免疫系统的失调[4]。

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白塞综合征为变态反应性综合征, 在临床上不仅有口腔, 生殖器黏膜溃疡, 还有结节性红斑、多发性关节炎、疱疹性结膜炎、虹膜炎等改变, 应引起重视, 避免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2001:864-868.

[2]郑麟蕃, 吴奇光.口腔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41-42.

[3]任世英.第三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G].中华医学会, 1988:165.

篇4:有关名著导读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一、课前抛砖引玉,激发求知欲望

“引”者,“牵引”也,即把学生的注意、兴趣、爱好“牵引”到名著阅读方面,引导到某部要阅读的名著上去。学生学习科目众多,任务繁重,对名著阅读是否关注、关注度如何需要老师在阅读前做一定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就是名著阅读之前的“引一引”的工作。这工作做得到位,学生对名著阅读关注度就高,兴趣就浓,在学习中就热心上心。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聪明才智,想方设法,让学生热爱名著阅读,对某部名著感兴趣,能自觉地、有热情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把学生引向名著阅读上去的方法很多,比如: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写推荐辞,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讲述名著中精彩的故事片段,调动学生欲一探究竟的阅读胃口;带领学生欣赏精彩语段,引发学生对名著美感的探求;组织观看影视名片,触碰学生阅读原著的神经。诸如此类的方法不一而足,但运用之妙,皆存于对学生具体情况把握的一心上。比如我们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不少学生城里不得去,农村不愿待,于是只好选择我们学校,他们多是留守和住堂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冲动而又缺乏一定的毅力。今年我任教的班级,这类学生比较多,他们因父母不在身边,名著等阅读书籍得不到及时更新,阅读兴趣不强烈,缺乏恒心,但他们常怀猎奇之心,具有一定探究精神,我就经常讲涉及名著中的成语俗语以激起他们的名著阅读兴趣。在学生沉溺于玩耍的时候,我会对他们讲“乐不思蜀”这一成语故事。而后对他们讲,我看到你们这种玩得兴高采烈、乐以忘忧的样子,总不禁想起“乐不思蜀”这一成语故事来,我虽然觉得有点不妥当,但老师为什么会想得这么自然而然呢?这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精彩的演绎,请大家去读一读,看谁能够给我一个满意的解答。同学们非常熟悉这样的成语,也很爱听这样的故事,但更为具体的情节内容及其意义,却掌握得不很透彻,这就会促使他们去阅读去探寻。这样的成语俗语很多,几乎每部名著都能留下一些。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李逵上阵——身先士卒;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贾宝玉看西厢——戏中有戏……这些成语俗语既实用又有趣,很能激发学生对它们追根溯源的探究欲望,只要老师适当地去引一引,就会促使他们去阅读蕴藏这些成语俗语的名著。

二、课上因势利导,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中学生对文学名著能够深入领悟、透彻理解、精准把握还缺乏一定的功力,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是有限的。这就决定着初中阶段的重点是名著导读,而不是名著欣赏,需导之而读。如何让学生读而得法,读而有效,让学生好读乐读,这就需要教师“堂上导一导”。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就是着眼于导,导是带路,是教给方法,是指引方向。通过课堂引导,最终实现学生对名著的好读乐读会读,逐步增强文学欣赏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

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名著导读,需要讲究方法。对于新课标指定中学生阅读的名著,中长篇的,我们可采取片断分步导读法,就是妙取中长篇名著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进行师生课堂同步阅读,帮助学生赏析精妙之处,体悟难懂之理,感受玄妙之情;短篇名著,可采用课内全文阅读法,根据名著的阅读重点,针对学生课堂上表现出的阅读难点,老师及时点拨解难。对于新课标提倡阅读而没在教材中体现出来的名著名篇,我们可根据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特点,结合老师的阅读喜好,科学合理地进行名著名篇扩展教学。

三、课后巩固练习,增强阅读效果

名著阅读教学方面,老师管理是松散的,引导是粗放的,这不是说老师不负责任,而是由名著阅读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名著阅读很大层面上只能靠学生自己自觉地去进行广泛而扎实地阅读,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老师也只能起督促作用。做好“课后练一练”的环节,正是老师发挥督促作用的体现。练习,既是名著阅读方面备考的需要,也是巩固阅读成果,提高阅读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练习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说开展名著阅读知识竞赛活动,以赛促练,以赛代练,促进学生对所读知识的把握;再比如举办一些朗诵活动,除了《繁星》《春水》《女神》等富有韵律的诗歌外,不少名著都有着诗的意蕴,不少片断就是一首诗、一支歌,这些经典很适宜朗诵,也只有朗诵出来,才能真正演绎出其作为经典的艺术魅力。这些都是名著阅读后灵活多趣的练习形式,只要我们动脑筋、勇创新,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练习方式,还会有更多新颖的练习方式,只要是让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增强学生阅读效果的,我们都可以采用。

篇5:关于声乐有关名著读后感

这种感觉很神奇,突然就想记下些什么,于是便想到了这个题目,初想之下觉得这个题目有点大言不惭了,这么大的一个话题,是只有那些文人大家才敢尝试的,而我又怎么能随便写呢!想了想还是放下了笔,怕被人嘲笑。但又过了一会,当整个人又沉浸在音乐中,身心又平静下来时,又有了最初的想法,这次,自我的感性战胜了应有的理智,我又感情用事了,心想“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想法,小人物也能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正如季羡林所说“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于是我又大言不惭的开始写作这篇文章。

当听着自己喜欢的曲子,伴随着悠扬的旋律,渐渐沉静下来,默默地与她融为一体,让每个音符流入全身,让自己完全与现实脱离时,也就没有了为作业的担忧,更没有了盲目的压力。就希望永远也不要从这些声音中走出。 但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注意到,那些萦绕在耳边的歌词,自己几乎一句也听不懂,因为那些不是些难懂的英语就是不能理解的法语。这时才猛然反应过来,即使听不懂的语言也能给人带来莫大的亲切感,什么歌词、语法、意义都是些无用的东西。因为音乐,无论是什么语言,来自什么样的文化属地,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都是无需过问的,唯有旋律本身才是最能触动人心的。

自己以前也试着去学一些有关音乐学的知识,什么古典音乐,大调、小调,主歌、副歌……这些 “专业知识”,但他们木然的冲击着我的大脑,让我觉得脑细胞像要炸出来一样,但即使死死的记住这些只是,到头来,在真真聆听音乐的时候,这些“专业知识”都被通通抛之脑后,剩下的唯有自己的感受和心灵的谛听了。 现在当人们一提起音乐,大多数人都会将其归于“艺术”的行列,认为音乐是“高雅艺术”的象征。懂音乐、会搞音乐的人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艺术家”。于是众人也开始拿音乐说事了,为了显示自己出众的才艺,特别是现在有些所谓的“文艺青年”,音乐几乎成了他们显摆的工具,其实谈音乐却不懂音乐的大有人在。

而音乐,却在人们大肆的追捧中,慢慢失去了其原本的创作理念。在奥地利刚开始流行音乐时,它只是为了在宗教活动时给人以宁静之感,让信徒们能感受到神的意旨。然而,在 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却不断的给音乐强加了很多其他的理念,甚至将它提高到了一个让人崇敬的地位,却忘记了她最初的作用。 然而对于我们而言,听音乐不外乎就是让自己心灵平静,释放现实强加在我们身上的压力罢了。

篇6:有关经典名著《水浒传》读后感

一个忠字包含了宋江在重重威逼之下还依然只效忠自己的国家。可谓是忠心耿耿啊;还有林冲的妻子面对高俅字子的调戏还宁死不屈,最后上吊自杀。这也是忠诚。让我看到这些可知道108位英雄好将都是忠心永远也不会背叛自己的梁上泊的。

还有一个义子里面的内容就更多了,108位好汉为宋江赴汤蹈火,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这就能看出他们有情义。在这108位好汉里,我自己认为是带头的宋江,他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有贵人之相。在最后宋江因为自己下毒害死了自己的好兄弟李逵,然后自己上吊自杀。从他的做法上让我深深的感觉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这点上很让我感动。

篇7:与三国名著有关的歇后语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隔着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

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篇8:有关人本主义行为心理学的思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方资木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的精神状态也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人受制于物而无能为力。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急需借助心理学, 从而使得临床心理学、心理诊疗、社会心理学等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人们开始认识到, 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人缺乏对自身内在价值的认识, 但是传统心理学存在着严重的贬低人性和非人性化的倾向, 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便应运而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其理论产生是出于反击当时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派, 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这些心理学中, 作为心理学核心的人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正确的阐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在心理学的基木理论和方法论方面, 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狄尔泰和韦特海默的传统, 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 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和机体论的研究是早期的理论准备。戈尔德施泰因1939年《机体论》的发表, 被认为是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即自我实现论的基石, 他第一次从机体潜能的发挥出发论述自我实现、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加强了这一本来是由哲学提出的概念。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人本主义运动进一步深化。其内部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一方的自我实现说和以梅及其他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为另一方的自我选择说。此外, 代表人木主义心理学主流的自我实现理论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向。罗杰斯一派仍坚持以个体心理为中心的研究, 但另一些人已开始研究超个人的心理学, 探讨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广阔的世界相融合。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1、存在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马斯洛、罗杰斯把存在主义视为人木主义心理学思想灵感的重要来源。梅将存在主义视为其整个理论的哲学基础。从研究命题来看,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 人的存在价值, 主张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个性, 这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析学墓础和理论前提。

(1) 关于人的本质。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前, 心理学要么单纯地强调意识的结构或功效, 并由此得出人的概念, 要么干脆把人当作狭义的动物或机器, 而遗忘了其最根本的一点:人是人、是完移的人。存在主义给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重要启发的一个非常重要思想是:认识人必须运用非理性的内心体验, 内在的直观。由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找到了一个重要突破口:探索内部, 从经验开始。

(2) 强调人特有的选择性。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可以自由地选择并创造出来, 并在这一过程中显出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在存在主义者眼中, 自由基于个人的选择, 他们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 必然强调人自主地选择与创造、由于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从人的存在出发, 关注人关注常人, 倡导个体关注自己的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兼容了科学和理性, 提倡折中融合, 兼容并蓄的研究态度, 而存在主义在强调非理性的同时完全排斥理性。

2、现象学

现象学通过对“纯粹意识内的存在”的研究, 进而揭示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 从纯粹主观性出发达到“交互主观性”的世界。其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重视主观体验, 强调整体的或综合的方法, 反对简化还原的研究模式, 坚持认为人是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动解释者。因此, 现象学, 包括还原分析、意向性分析和返回生活世界的分析, 直接或问接地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发生重要的影响。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历史贡献

1、理论贡献

(1) 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力地抨击了传统心理学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把人的木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 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类许多高级精神生活的领域。人木主义心理学的革命性就在于:提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的模式;承认自己的存在, 认为生活是主观进行的, 就像它产生的那样。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首先是人, 其次才是利学家。

(2) 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兽性化、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和层次理论, 突出了人的高级需要所具有的更大的价值。其中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级理论是对人类动机心理学的一大重要贡献。

(3) 在方法论上的积极意义, 包括:反对心理学中僵死的方法论和实验主义, 主张对研究方法采取开放、兼容和综合的态度;反对心理学刁形洲, 的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 主张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的作用, 实现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的统一;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主义, 强调整体分析的方法论的意义。

2、实践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动机层次理论、受辅者中心疗法, 对强化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仅成为行为科学的一个理论基石, 而且也是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现代新的管理科学的宗旨, 不是像传统管理学那样, 把人作为物和机器来看待, 而是要把人作为人来管理。因为新的管理科学的变革的实质点是还管理学以应有的人性。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是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的三大流派之一, 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实践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是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的三大流派之一, 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实践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既有广泛的社会背景和哲学根据, 又有其现实的科学实验基地。马斯洛把心理治疗领域称之为一座“未被开采的金矿”,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第一个淘金者。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其哲学理论基础.论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关键词:心理学,人本主义,行为主义

参考文献

篇9:有关名著阅读幸福感的沉重话题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所谓初中生名著阅读幸福感,就是指初中生在进行名著阅读过程中,走进名著所描绘的世界,对其描绘的生活客观条件和文中人物所处状态产生共鸣的一种事实判断,也是自身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具体表现为初中生通过名著阅读对自己在学习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体验。

初中生名著阅读幸福感的现状

我曾经多次对我校三个年级不同班别的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得到了如下信息:刚步入初中学习的初一级学生,有阅读时间,但因家庭和自身因素,名著阅读意识不强,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谈不上有什么名著阅读幸福感;初二级学生在经历了初一的学习生活后,知道期末考试要考名著阅读题,开始关注考纲所列举的名著,但由于名著篇幅长、内容多,老师引导不够到位,只是蜻蜓点水般地去阅读或只阅读其故事梗概,获得的名著阅读幸福感很小;初三级学生对考纲中规定的名著阅读率接近95%,可一谈到名著阅读题,就感到通过阅读名著去应对中考名著阅读题有点大海捞针的味道,仅只有约23.8%的成绩优秀学生有名著阅读幸福感。

从以上信息可知,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幸福感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老师需要切实改进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多引导学生去快乐有效地阅读名著。

影响初中生名著阅读幸福感的因素

首先,快餐文化的流行与泛滥造成初中生认知观念偏差(以前从书上才能得到的,现在同样能从大众媒体获得,认为没有必要阅读名著),思想浅薄化,其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打游戏、玩电脑、上网能获得比名著阅读更好的幸福感。

其次是当前思想教育滑坡,削弱了初中生的责任感。学生普遍自我欲望膨胀,个性自由迫切,淡化国家和民族意识,同时又害怕艰辛,缺乏奋斗精神。在这一思想支配下,他们不可能关注名著这一沉重的话题,当然就更无法去获取名著阅读幸福感。

再次是现行教育体制使师生一起远离名著阅读。对于阅读,现在并非不重视,但只要看一看文化市场上的语文阅读类书籍,大多被冠以“训练”、“教程”的名目,功利性昭然若揭。在专业性语文报刊杂志上,“阅读”这个名词也多半与“教学”连缀在一起。在这一背景下,重视阅读的目的被局限于提高教学质量,课外阅读仅是课内阅读的补充。这意味着必须为课内阅读服务,围绕课堂所学内容展开。在应试压力下,课外阅读如果不遮上一层“为了学习、为了成绩”的面纱,就难以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家长和学校面前。即使一部分支持学生阅读名著的语文老师,也是出于“有了一定的阅读量,语文成绩才能上去”和“名著阅读能获取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问题是,以这样的功利面目出现的课外名著阅读,能否真正适合初中生的成长需要?能否满足他们的心灵饥渴?这也许就是很多初中生无名著阅读幸福感的最大根源。

最后是很多学生从读小学时就变成了作业与考试的机器,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名著阅读习惯。再加上进入初中后,个别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名著阅读教学经验欠缺,难以使学生获得名著阅读幸福感。

改进教学法,提升初中生名著阅读幸福感

如何提升初中生名著阅读幸福感呢?作为老师,在让学生明白阅读名著可以让自己获得幸福感的前提下,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改进名著阅读教学方法。

1. 简化名著文本内容,提炼个性语言狄慈根在《辩证法的逻辑》中这样指出,“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知识。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我认为老师在面对具体的一部名著时,先要像狄慈根这样做,自己很精妙地掌握这部名著后,再把名著内容进行简化,梳理出条理与人物形象,提炼个性化的语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名著故事梗概后,在感兴趣的前提下自觉走进这部名著。

2. 引导初中生对名著进行比较阅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阅读有这样的体悟:“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对具体的一部名著而言,我们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像陶行知这样去探“何”,老师以问题探讨方式来激趣学生,提高学生的认知觉悟。学生通过陶行知式的“八何”阅读步骤后,老师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方面展开比较阅读,开展小组读书沙龙,联系生活或其它认知方面畅谈阅读感悟、求同存异。这样不仅利于学生深深掌握名著,其阅读幸福感也在读书沙龙的活动中得以提升。

3. 运用影视素材展开教学 有了精彩的视像就非常容易诱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所以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名著改编后的视频片段,是非常必要的。朱熹在《朱子语类大全》中作了这样的阐述:“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学生不是圣人,要真正像朱熹所说的那样去阅读名著是困难很大的,但我们老师运用一些影视素材来展开名著阅读教学,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去理性而愉快地阅读名著,其名著阅读幸福感又何愁提升不起来呢?

4. 提倡学生与文本对话《培根论说文集》中有这样一段话: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作为老师,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与名著文本展开精辟对话,读完名著后写一些简评、反思、读后感、人物形象评论和汇集人物脸谱,甚至是把某个情节改编成小剧本进行演练等,这样会使学生阅读名著感到更充实,也会使其变得敏捷、精确、明智、巧慧、精细、深沉、庄重和善辩。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反客为主去探究名著,既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利于学生发挥个性阅读,其阅读幸福感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5. 讲练结合,以成就感来促使幸福感提升亚里斯提卜说,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我们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主要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所摄取。考试原本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某些老师、家长、教育主管和社会舆论的错误认识与偏见,使考试变得功利起来。作为老师,我们不要去一味指责、慨叹。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去减少考试的弊病。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时提供必要的练习题,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既不形成负担又不流于形式,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小有成就,以此来提升自己阅读名著的幸福感,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篇10:与心理学有关的名著读后感

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以是,通常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布局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依附自己的艺术天赋,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绝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生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异乎寻常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这本书。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这本书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生动地描写了一八零五年至一八二零年俄国社会的庞大汗青变乱。列宁曾说:“神圣的跪拜读后感 藏羚羊的跪拜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的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

《战争与和平》生动地描写了一八零零至一八二零年,俄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里体现俄国人民在战争中体现出来的爱国精力,还有贵族家庭的带头充军和捐钱给俄国,使军民们士气大增和老黎民同仇敌气,浴血奋战。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武装的强大是可以打败的,打不败全国人们同仇敌气,团结不屈的精力。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以前,我曾很天真的想,战争多好呀!

篇11:大学生心理学名著读后感

这是不是说明,个体从受精卵到出生之前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心理呢?至少胎儿发展到后期应该是有部分的心理的。或许这段时间的心理由无到有也是人类心理进化的缩影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我国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心理科学是超科学的科学”。因此,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人们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外部行为上。

行为与心理的关系:首先,人的行为很明显要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外部行为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及整个人格对行为又有很大的影响。其次,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甚至表现出一些与内心不符的外部假象。最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能使心理活动成为神秘莫测、不可捉摸、无法研究的东西。

通过比较长的时间,全面系统地观察或借助仪器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理解。

对于心理的认识,以及对于意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至少是中国的)比较遵循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大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认为行为是意识的外显表现;认为心理可以分析。但是以我的观点看,认为心理是由物质决定的或者过度神秘化心理(灵魂),都不是很全面。心理之中,既有有生物基础的部分,也有一些部分是物质之外的。

如果把心理活动分成不同层次,在不同水平上加以研究,心理学可分为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如果把心理学按其应用范围加以研究,心理学又可以分为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我们心理咨询行业的各种“大师”的课程,放在这个体系中,寥若星辰。

人的个体发展离不开种系的发展。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心理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一个是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狭义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篇12:大学生心理学名著读后感

因为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原因,断断续续接触到一些与心理学有关的书、人、事、物,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脑海里星星点点记录下或模糊、或碎片的概念,就象盲人摸象般,觉得心理学是张德芬、是家排、是心理动力学、是海蓝博士、是曼陀罗、是海灵格、是催眠……这个领域的知识始终是一团乱麻,和完全不懂的人还敢白话两句,在专业人士面前只能噤若寒蝉。

今年2月下旬从朋友那里得知景老师去年组织了一个《发展心理学》的主题阅读群,大家通过共同学习竟然意犹未尽,纷纷建议“重走长征路”,感到既好奇又兴奋,立即购书入群。按照要求仅读了1个章节便有了豁然开朗的感受,心理学这头“大象”一下子立体起来,原来不是“扇子”,不是“柱子”,更不是“一堵墙”。“毕生发展”是考察个体在生命历程中行为的发展、变化和稳定模式的学科领域。这本被北大心理系选中作为教材的大部头,以全面的视角,按照时间发展顺序纵观个体从产前阶段到成年晚期和死亡的发展过程,其完备、条理的编书特点极其符合自己的学习口味,虽然专业性很强,但读起来充满了乐趣感。

当然,由于零基础,底子太薄,专业术语前面读后面忘,逻辑分类前面记后面丢,年近半百怎么也无法与青春年少的好时光攀比。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重复读,挤时间将前30页品读了3遍,每一遍都有新发现、新理解和新风光。

篇13:与心理学有关的名著读后感

下面结合本书的有关内容谈一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几点体会。

一、尊重儿童发展中存在的客观差异, 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师中普遍有一种反映:学生间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如何应对?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教师在课程改革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 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

有关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 人的一生需要经过八个心理社会阶段: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怀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衍对停滞、完善感对悲观失望。

教育启示:儿童的思维方式、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以及所依据的道德和伦理规则等都与成人不同。有效教学首要前提之一就是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是怎样思维的以及怎样看待周围世界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

2. 学生间存在多元化现象

学生间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阶层的差异,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儿童, 其成绩普遍高于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儿童。其次, 男性与女性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存在差异。再次, 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效率和学习方式上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都表明,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对学校的教学、课程以及学校的方针政策都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家庭文化背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在入学时, 每个人的入学准备状态各不相同, 而这种准备状态将影响到他们以后能否顺利地进行学习。

教育启示:作为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在于促进每个儿童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所述, 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差异的客观存在, 正确面对学生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 如与儿童的父母和家庭接触、注意观察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等, 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施教学与评价。

二、找准知识的落脚点, 开展合作性学习, 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维果茨基指出:“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与成人以及有能力的同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的。”在合作性学习中, 学生会受到同伴思考过程的影响。合作学习这种方法不仅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了解到学习结果, 而且还能够使所有的学生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考过程。

三、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使更多的学生拥有成功

不同的学生在处理抽象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 在很多具体的智力成分上也存在着差异。另外, 学生在认知学习风格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场依存性个体倾向于将事物认知为一个整体, 并且擅长与人打交道与处理社会关系。场独立性个体更有可能着眼于事物的各个部分, 更擅长学习诸如科学类的科目。而个体对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的偏好也同样影响其学业成就。

多元智力理论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性建议是:教师应该在每堂课中尽可能运用多种方式来呈现知识, 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成功。

四、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反馈方式, 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动机是有效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动机与归因理论认为, 人们对学业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主要有四种: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能力和努力是个体内部的原因, 而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外部原因。如果学生认为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自己的努力程度决定的, 那么他就会付出努力。如果学生认为自己过去的失败是由于缺乏能力, 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在其他类似的任务中也难以取得成就, 因而也就不会付出太多的努力。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反馈方式, 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总而言之, 作为一名有意识的教师都很清楚, 虽然学生的动机指向以及水平是不同的, 但每个学生都有动机。有意识的教师也知道, 教师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能够竭尽全力来激发学生的动机, 并加以正确引导。他们通过教学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 使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感到自豪。

篇14:药物疗效与心理状态有关

俗话说,良言胜过良药。医生恰当的言语行为,有一种良性的暗示作用,对病人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可与药物相得益彰,促使病人尽快康复,这便是“药物的心理效应”。究其原因就是病人对专家从心底产生了信赖感,加上专家良好的工作态度,对疾病解释得一清二楚,无形之中产生了暗示作用,从而发挥了神奇的效果。

另外,心理上的失衡可导致大脑皮质功能调节失常而出现一系列功能紊乱的现象,使药物难以发挥疗效。尤其是胃肠道功能受情绪影响较大,过度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干扰胃肠道的生理功能。研究表明,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胃肠道的蠕动、排空和吸收功能。抑郁者的胃排空时间延迟,而焦虑、过度兴奋时胃肠道蠕动加快,排空时间缩短。一般来说,药物吸收的部位是在小肠,服药之后,胃排空时间的长短使药物或快或慢到达小肠,就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血浆浓度,因此影响药效。

篇15:大学生心理学名著读后感

在学习了儿童心理学后,我了解了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知道了在他们的幼儿年龄段就是好学、好问的。他们的求知欲较强,所以只要是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就会喋喋不休的问个不停。因此,对于处在这个生长时期的孩子来说好学、好问是他们的年龄特征。而做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就要在了解孩子的前提下,尊重孩子。要保护他们的求知欲,而不应该因嫌麻烦而拒绝回答孩子的提问。

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发展是紧密的,完整的,通过了解儿童学习的规律,在我的语文写字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学好。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一名低年级教师,我一直以为教会学生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 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我们老师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对于一个刚刚跨入小学门槛的孩子来说,能够像大人那样快速而流畅地书写,是他们非常向往的。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课业负担并不是太重,这时老师不妨多花些时间着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先教会孩子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巩固。由于是初学阶段,老师切不可急功近利,每次练习的量不宜过大,还要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教师评价的侧重点要着眼于书写质量,要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加以褒扬和鼓励,这样,孩子在书写过程中不会因为时间仓促和任务过重而产生压迫感,自然就会心平气和地写好每个字。随着学生书写次数的增多,练习的新鲜感一旦退去,势必会产生懈怠心理,这时候老师就有必要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展示书写才能,确保学习热情不减。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书写“擂台赛”,评选班级书写“小能人”,将他们的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里,鼓励孩子们参加一些书写大赛和书法考级活动,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孩子们的书写才能,让他们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样一来,原本表现突出的孩子越发自信,练习的积极性也就更加深入持久,其他同学也会心生羡慕、见贤思齐。小学生都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也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老师。

在书写教学中,并不是单纯的学生在写,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彻底身体力行地在学生面前做好一个写好字的榜样。有人说,一个书写不好的教师,他的学生书写水平也可想而知。于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就 显得特别重要。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必然会催生学生练习书

写的热情。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示范活动的显着性和复杂性影响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成功的行为模式较之失败的行为模式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学生书写的指导老师,首先应该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他的书写能力以及示范的艺术性往往会影响学生们的练习水平,他的练习经历和轶事都可能被学生们注意,进而会影响学生写字训练的快慢。

篇16:管理学名著读后感

奥巴马曾经说过:if I can get there as a human, who give you confidence to doubt ?

人不能怀疑自己,就算是没有把握,也要先上战场,后磨刀。

IBM公司,长期以来执计算机世界之牛耳,被视为美国科技实力的象征和国家竞争力的堡垒,甚至《经济学人》杂志指出,“IBM的失败总是被视为美国的失败”。1993年,郭士纳刚刚接手IBM时,这家超大型企业因为机构臃肿和孤立封闭的企业文化已经变得步履蹒跚,亏损高达160亿美元,正面临着被拆分的危险,媒体将其描述为“one more step, and one more closer to the grave”。

在郭士纳为IBM掌舵的9年间,这家公司持续赢利,股价上涨了10倍,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有人评价,郭士纳的两个最突出的贡献就是:

一、保持了IBM这头企业巨象的完整;

二、让IBM公司成功地从生产硬件转为提供服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不制造计算机的计算机公司。

郭士纳在书中将自己使IBM改天换地的辉煌岁月娓娓道来,既有只有CEO才接触得到的第一手内部资料――各种会议卷宗、事态行将有变的种种蛛丝马迹、重压之下背本一战的各项决策,又有带领一家巨型公司大步向前的高屋建领、深思熟虑的管理思想。

郭士纳是技术的外行,但是他却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调整让一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IT企业重振雄风。在这部惊涛骇浪的管理传奇中,郭士纳将他对管理、企业文化、企业规模与竞争力、企业转型的种种真知灼见寓于生动的记述当中,丰富、翔实、推心置腹,对所有商务人士备加关注的“传统企业如何转变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务实而灵活的现代企业”作了最完美和精彩的诠释。

郭士纳(Lou Gerstner,Jr.),IBM现任董事长、前任CEO。在加盟

IBM之前,他是RJR纳贝斯克公司董事长兼CEO。此前还在美国运通公司任总裁11年,兼任其最大的分公司董事长兼CEO此前,他还曾任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总监。他在达特茅斯学院获工程学学士学位,在哈佛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他只是一个管理家,而不是一个IT人才,而在这个时候,IBM正在技术上少了革新,公司需要的是一个能带来新气象的人,而Lou恰恰不是这样的人,那么郭士纳面对千头万绪、问题重重、暮气沉沉的IBM,他是如何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的,如何确定方向,如何看到问题的关键,如何确定要解决问题的优先级,这里面有太多我们去反复琢磨和学习的地方。

郭士纳的第一次IBM高层会议,当被引入会议室时,他发现除了他,所有在座的人都清一色地穿白衬衫——而他穿的是蓝色衬衫,这与IBM高级经理的风格相去甚远。不过有意思的是,数周以后,也还是跟这群人开会,郭士纳改穿白衬衫时,其他人也穿了其他颜色的衬衫。不知道这个细节是否印证了郭士纳后来说的:公司文化常常是某个领导人影子的延长。

郭士纳很看重和管理班子的第一次见面,虽然也许其他人只把这看作是一个相互认识的机会,郭士纳更希望这是为他的新同事制定一个新的日常工作日程的机会,他希望尽快地进入工作的状态。整个会议或许可以分为三部分:

1、介绍自己:为什么接受这个工作?以前的经历;对官僚习气、公

司结构和战略问题、员工士气的看法;郭士纳的管理哲学和管理实践。

2、5个90天内的优先性任务;

3、布置作业:要求每个分公司负责人提交一份10页纸的报告。

这次会议无疑是很重要的,郭士纳在回顾他在IBM这9年任期中所持的观点时,他惊讶的发现,他这9年来所做的事情基本上在这45分钟的会议上几乎都讨论过了,也几乎都变成了现实。为此,郭士纳甚至说:“我多么想就此结束本书的写作啊!”

在阅读这一部分3页纸左右的内容时,我花了大概1个小时的时间反复阅读和思考。我沉迷在郭士纳的这次首次演出,尤其是认真地逐字地理解郭士纳介绍他的管理哲学和管理实践,一个务实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领导人跃然纸上。请看我的一些摘录:

>>我按照原则而不是程序实施管理;

>>我渴求那些能够解决问题和帮助同事解决问题的人;我会开除那些政客式的人。

>>动作要快。不要怕犯错误,因为即便是犯错误也要由于我们动作太快而不是太慢。

而郭士纳提出的5个90天的优先任务,也让我深为佩服:冻结流动资金(保证公司运作);确保公司1994年盈利,并向全世界以及IBM个分公司传达信息:公司的经营业已稳定(稳定军心,是员工开始对公司未来乐观);开发和实施关键客户战略(稳定关键客户的信心);在时限内完成精简裁员的任务(削减成本,重整结构);开发一个中期的商业战略(展望未来)。先止血、保证公司运作,稳定员工和客户信心,以及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准备,郭士纳的思路很清晰。给高级经理们布置作业,是为了广泛了解现状,也是要了解这些高级经理们各自的想法,郭士纳要找到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也要找到能帮助他的人。我在前面用了“沉迷”这个词来表达我阅读这一章时的状态,确实如此,郭士纳面对千头万绪、问题重重、暮气沉沉的IBM,他是如何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的,如何确定方向,如何看到问题的关键,如何确定要解决问题的优先级,这里面有太多我们去反复琢磨和学习的地方。

过于沉迷于近乎完美的战略构思,其实无论是在这本书里还是在现实中,最精彩的不是找到问题,或者解决方案的提出,而是解决方案的执行。方向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在正确的航线上翻船的事还少吗?在这本书后面的内容里使我相信,能在那45分钟把关键问题都提出来的人会有很多,但真正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也许只有郭士纳。

这一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篇17:管理学名著读后感

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是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的世界顶极管理畅销书作者。他的书销量已经突破200万册,在美国的100多所大学和世界数百所大学及许多企业中被广泛采用,读者遍及全球。除本书以外,罗宾斯博士的《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文版在中国管理学界教师、MBA和企业管理者及公司白领中也是有口皆碑,且多年畅销不衰。

罗宾斯博士的实践经验丰富,学识渊博,并非一般象牙塔中研究管理学的教授可以比拟。他曾就职于壳牌石油公司和雷诺金属公司,他先后在布拉斯加大学、协和大学、巴尔的摩大学、南伊利诺伊大学和圣迭戈大学任教,并在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中担任咨询顾问。

罗宾斯博士酷爱体育运动,自1993年以来,他曾4次获全美室内同龄组50米短跑冠军,并创造了360米和200米两项世界纪录。他被选为1993年和1994年度同龄组田径先生。

这样一位经历丰富的作者写出的这样一部著作,我在拜读后立即感觉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些真理,而且选用的都是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对工作实践具有直观的指导意义。

从结构上讲,本书基本上是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阐述的,从招聘开始,到激励、领导能力、绩效管理、沟通方式等,一一进行了说明,特别是对组织的过程、行为、意义进行了超越一般见解的论述。而且,本书还纠正了一些在在许多流行的管理书籍中未经证实的观点,以实践证据他们做了反驳。

我认为,本书的特点就是从行为而不是从管理理论上讨论人力资源管理,就像本书一开头汤姆斯G卡明斯(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管理与组织系主任、教授)所评论的那样,“管理实践和行为研究之间的鸿沟终于被跨越了”。

所以,我对本书的观点就是,本书更多的从实践操作层面对我的工作产生指导作用,和已经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教材的理论向配合,能在理论和实践双重范围发挥更好的作用。

就招聘而言,本书所介绍的是如何在实际面试中寻找到符合组织需求的合适人才。按照教材上的说法,主要是招聘的概念和可采用的方法,包括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并介绍可能从外部获得人才信息的渠道,以及相关优缺点的比较,但并没有介绍面试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往往造成实践中收集到人才资料,却不知道如何通过面试这段短短的时间了解他除了技能以外的其他情况。而实际上就像本书真理1所说的那样“忘掉人格特质,行为才算数”,只有从面试人员以前的行为出发,才能考量他今后在新的组织里面可能会发生的行为,及对新组织的适应性。

此外,本书也对传统招聘理论做了验证。如传统招聘理论也提到面试时要做好“工作真实情况介绍(RealisticJobPreview)”,应当向应聘人员介绍本组织不利的一面外,否则易使求职者产生过高的期望。本书就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详细举例说明,他列举了电信科技公司首席运营官特意说明加班很多的情况,从而保留下忠心耿耿、愿意做工作中任何事情的员工。而且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对我更有启发的是,作者在本书中介绍了面试提问的方法,关键是使用一系列标准化的问题,避免引导性问题,并对应聘统一职位的人提出相同的问题,这样可以有一个公平的考量。而在现实工作中,面试有时往往有点随心所欲,面试人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应试人的第一印象等,提出不同的、不系统的问题,这样往往不能真正选择适合的人才。

有了合格的、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就足够了么?事实上远远不是这样,对员工的绩效考评与激励是人力资源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没有绩效考评和激励措施,员工就不可能高效工作,也不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绩效和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中经常提到的,在本书中也作为一个重点进行了阐述。教材上对绩效和激励讲述,重点在于绩效考评的内容、指标体系、考核方法、结果运用等理论问题,本书则是对绩效考评与反馈的手段、其与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做了具体说明。作者首先论证“为什么当今许多员工没有被激励起来”(真理12),对此提出了三个浅显的现象,关键还是员工对绩效考评的信任度,和员工报酬是否可以在绩效考评中得到切实反映。因此,作者提出,只有加强努力和绩效的关系、绩效与报酬的关系和报酬与实际想要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绩效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作者还提出了他对员工满意度对提高员工绩效的看法,他推翻了传统观念上所认为的快乐的`员工就有好的业绩的看法,反而从自己写作体验的角度提出提供员工工作效率、增加员工工作成就感才能提高员工绩效的观点。这也是一般教材所罕见的经验。

就我的实践而言,上述论述对调整绩效考核体系具有明确的指导性意义。在一般的企业里,往往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阐述或者领导的要求,为考核而考核,甚至干脆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评,即使有也往往是走过场,并没有使用公开公平的标准对员工的努力程度进行表彰;即使有表彰,也不一定是员工内心所期望的。因此,真正要让绩效评估要起到实际效果,一是要制定统一考评标准,二是进行多级、跨级别考核,三是探究不同年龄、资历层次员工的不同需求,将考评结果与其需求向结合。如此可以较好的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此外,作者提出的真理17“专业工作者追求流畅的生活体验”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也为激励体制提出一个很好的设计方向。作者认为,管理者应将流畅看成一种激励专业员工的有效方式,因为工作本身有许多特性可以激发“流畅”的状态,工作可以带来挑战,让人精力集中,所以管理者可以把工作设计的更富有挑战性、创造性,让人全神贯注,员工能充分施展才能。

这条真理对我的另一个实践意义在于,将能帮助我更加理性、深入的对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我在实践中常常看到,员工并非仅仅以金钱就可以达到激励效果的,除了金钱、升职、精神奖励等激励手段外,员工在工作中感到快乐、在工作环境中感到人际关系的友好也是挽留员工和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身边经常有朋友表示不愿意离开现有单位,即使新单位的收入更高,他也不愿意去,重要原因就是现有工作富挑战性、从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以及与同时交往的愉悦。作者的上述论述从理论高度总结了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现象,也给我指出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道路。

篇18:与心理学有关的名著读后感

所谓就业指导, 就是为了辅助劳动者选择并顺利获得较满意的工作岗位, 并致力于使其实现就业理想, 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规划, 提高就业的质量和成功率, 使劳动者可以在实现人生理想的同时, 也在心仪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我们一般说的就业指导就是给有需求的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 以及相应的求职策略和帮助等。而更宽泛意义上的就业指导, 就是在劳动者的就业准备过程和整个工作阶段中, 都为其提供一些如升职、进修或者换职等方面的信息和策略。总之, 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劳动者选择比较适合自身优势和特点的职业。一般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往往注重择业的应时性结果和效用, 而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 我们更提倡在准备阶段和职业开始初期甚至全程, 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个性化就业指导就是在这种理念之上提出的。

个性化就业指导, 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 辅助学生正确认识并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自身的优点和特长, 结合实际发展需求, 对就业前景进行理性的定位, 减少选择职业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提高就业质量, 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同时, 个性化就业指导是从学生的职业心理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特殊需求的双边角度, 以职业生涯辅导为主线, 致力于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使其更好地辅助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决策。因此它具有发展心理学意义上终身发展的色彩, 在强调重视个体就业和认知需求的同时, 更好地促进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探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并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作出进一步的思考。

二、大学就业指导课程现状调查

(一) 调查对象

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 从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中, 选取300人作为调查对象, 男生132人, 女生168人。其中, 一年级学生11人, 二年级学生115人, 三年级学生162人, 四年级学生12人。选择的调查对象多集中于二、三年级, 主要是考虑到他们接触此课程的频率较高, 体会比较深。

(二) 调查工具

使用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调查问卷, 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对教师教学方式、课程时间安排、教学水平的认同度和期望授课形式的探索;第二是对该课程所发挥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评估;第三是个人信息的调查。该量表由本校就业指导课程研究小组设计编制, 旨在考查现阶段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态度和需求。

(三) 调查结果

为了简洁直观地表达调查结果, 以下统一用柱形图显示 (见图1-5) 。

(四) 讨论

以上是部分调查结果, 限于篇幅, 无法一一罗列。从上述图表反映的情况, 再次证明了大学生群体对于就业指导课的需求与该课程现实的教学效果是有一定差距的, 而且该课程现阶段的开展形式和内容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指导诉求。毕业生就业趋势日趋严峻, 各大学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提供的共性的、单一的就业指导课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就业的现实要求。从表1-5可以看出, 学生更加期待得到职业生涯咨询式的专门辅导。那么, 这就需要符合学校和学生双边心理需求的理论指导作为支撑, 科学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把重心放在就业质量的提高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长远发展上, 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看就业率的高低。

三、生涯发展理论与个性化就业指导

关于就业指导的内涵, 在不同研究者的理论中, 有不同的侧重点。匹配理论以人与事匹配为重点, 如特性因素论、心理动力论等;发展理论则以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为重心, 如埃利·金斯伯格 (Eli Ginsberg) 和萨伯 (Donald E.Super) 的职业发展论;决策理论虽与上述两种理论有些重叠, 但目的主要是对职业生涯决策历程与形态的探讨, 如克朗伯兹 (Krumboltz) 的社会学习理论, 以上几种理论普遍得到认可。而萨伯提出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最具代表性, 此理论是一个整合的体系, 具有心理学意义上终身发展观的色彩, 更加贴合人们的发展需求, 成为职业辅导理念的重要转折点。

萨伯认为, 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与角色间是有影响的, 他创造性地用“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职业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 更好地诠释了职业生涯的定义。在“生涯彩虹图”中, 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这六个角色构成了纵向的生活角色空间, 这些角色的重叠部分代表一个人同时担任着多种社会角色。图6的横向尺度是人的发展阶段, 显然,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人所担任角色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

根据萨伯的看法, 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许许多多的角色, 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一样。萨伯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他认为角色除了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 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 因此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显著的角色, 这种观点具有浓厚的发展心理学色彩。

从这个彩虹图的阴影比例中可以看出, 每个成长阶段的主要角色是不同的, 即图中对应年龄阶段构成的彩虹区域中, 占最大面积的就是最显著的角色成分。如在15-20岁这一阶段, 最显著的角色是学生。另外, 萨伯认为各种角色不是独立运作的, 前一角色对后一角色有铺垫的作用, 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下一阶段角色的成败。同样, 如果在某一角色上倾注太多的精力, 也有可能引发其他角色的失败。比如, 为了工作没日没夜地忙碌, 可能就会疏于与家人沟通和交流, 那么作为子女的角色可能就会受到负面的评价。

在发展向度和原则上, 萨伯坚持循环发展观。将职业生涯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 每个阶段都要面对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问题, 形成一种循环。因此, 职业抉择就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 它同样贯穿于人的一生。当遇到一个重大问题或为了满足某些需要而产生某种体验时, 就会激起这样的抉择 (见图7) 。

对于这一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台德曼 (Tideman) 进一步指出, 个体职业发展的过程, 事实上是个体一连串职业决策的统合系统, 其中始终伴随着个体职业自我概念不断地分化与综合。职业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体对职业与自身关系的看法和定位。这个概念的形成依赖于个体在与社会互动中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认识。当此概念形成并稳定的时候, 就会产生职业定向。职业定向进而会影响个体的职业态度, 使其作出相应的职业选择。个性化就业指导就是立足于此的, 因此它自然是一种贯穿于职业生涯始终的、具有职业生涯辅导色彩的理论。

终身发展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在欧美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以德国的巴尔特斯 (Paul B.Baltes) 为代表的终身发展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发展是贯穿一生的, 发展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个体内塑性等。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它并没有将成年期看做是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的结束, 而是扩展到了整个生命历程。我们认为, 职业生涯辅导理论体系就是以此理论作为基础的, 它强调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纵向的、动态的、协调的过程, 并从此过程中落实就业、职业辅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工作, 真正地实现了贴合人们心理发展轨迹和求职需求的双向互动机制。

个性化就业指导强调的双向互动就是一种有主有辅, 有群体也有个体, 有学校也有社会的一种动态机制。在此理论指导下, 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可以作为职业生涯辅导的一个起点, 在大学期间强调实现“四化”就业指导, 兼顾就业群体的共性需求和个体的特殊需求, 做到有基础也有建构的立体设计。在毕业后, 大学生们马上可以找到他愿意终身从事的工作的可能性不大,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频繁地更换工作, 这时候就要求学校以职业生涯辅导为主线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系统地对其进行更多的跟踪关注, 及时地提供建议和就业信息。

四、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一) 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推动着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正向多方位、多层次、多规格发展, 这不仅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办出特色, 以满足社会日益呈现出的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 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鲜明的个性。如果说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人才迎合了工业化时代的需要, 那么, 只有个性化的人才, 才能满足信息化、国际化时代的需要。前文的调查研究也证实, 往日的就业指导常规内容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了, 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二) 就业指导的信息化、全员化、专业化、全程化进程, 推动着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

只有在就业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得到基本保障, 就业队伍的建设才能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 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才能普遍得到提高, 比如就业指导理念得到更新、就业指导方法得到提高等。另外,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省、市都建立了信息网, 所有的高校基本上已经开通了就业网, 各种网络互联互通, 网上招聘十分活跃, 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 网上求职视频、远程面试等形式也开始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崭露头角。“四化”的进展以及运用心理测验手段进行就业指导等方法, 都标志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特别是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 高校更加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职业心理定向的引导

终身发展观强调个体生命过程的发展, 因而, 在整个大学阶段都应该辅以职业生涯教育, 这也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职责所在。个体发展阶段的不同, 个人发展的倾向和心理特点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像大一新生就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此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应该重视帮助其树立合理的学习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大二则是摸索阶段, 应该帮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掌握专业技能知识的重要性, 要指导他们主动了解与其专业相关的职业信息和操作方法。大三为努力阶段, 这时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需求基本已经确定, 应该着重帮助他们深化专业核心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 获取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等, 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大四为冲刺阶段, 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 更多的就业招聘信息和面试技巧。目前, 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已经按着这样的思路去制定工作计划了。

另外, 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领导十分重视高校就业工作, 国家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就业工作的政策措施。除此之外, 学生、家长的大众化就业观念已经基本建立, 以高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形成, 特别是对网络这一无形市场的有效利用, 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这些都为个性化就业指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个性化就业指导是一个理念的创新, 也是对生涯发展理论的积极推进和补充, 这种理论充分体现了发展心理学之终身发展观的理论精髓。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充满着人文关怀。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评价了个性化就业指导在重视个体发展差异、不同发展阶段的角色变化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也分析了个性化就业指导在高校中推行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事实上, 传统面向任务和指标的就业指导工作, 重形式而轻效用, 一组空洞的就业率数据, 充其量只能间接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个性化时代精神的缩影, 在服务型政府的政策指导下, 应当提醒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注意到:有需求才有市场, 有市场才有人气。事实上, 如果学校更多地关注学生群体在就业指导方面的需求, 就会自然地显现出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那么学生们的积极性自然无从提高。

目前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中已经施行, 每个高校对其重视程度和实行力度可能不一, 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有待于进一步商讨, 最后本文需要强调的是, 个性化就业指导并不是差别化的优劣对待, 此之“个性”乃是寓于“共性”之中的。每个人都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 切不可盲目定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大学生就业指导 (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杨兰生, 吴越.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内涵及方法[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0 (11) .

[4]樊迎光, 冯俊丽.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策略研究[J].出国与就业, 2011 (10) .

[5]赵卫国.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模式案例实务全书[M].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 2003.

[6]吕建国, 孟慧.职业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7]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8]张晓宏.论毕生发展观视角下的大学生生涯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4) .

上一篇:发展党员的流程是什么下一篇:孔子春秋全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