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上册美术课教案

2024-05-06

六年上册美术课教案(精选6篇)

篇1:六年上册美术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海西家园》是一套让我们认识自己家乡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内容的地方课程教科书。《海西家园》;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色专题。这些专题既自成体系,循序渐进,又互相渗透,彼此关联。他包括了“绿色海西”、“蓝色海西”、“人文海西”、“红色海西”、“科技海西”、“五缘海西”这六大块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海西家园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绿色海西”了解我省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2、通过“蓝色海西”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3、通过“人文海西”了解福建精彩的文明进程。

4、通过“红色海西”追思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

5、通过“科技海西”了解科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6、通过“五缘海西”了解福建与台湾的渊源。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绿色海西

美丽的蝴蝶皇后

教学目标

1、了解福建武夷山的蝴蝶——金斑喙凤蝶。

2、对福建武夷山的自然保护区有所了解。

3、感受家乡的丰富的自然资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课前准备:搜集武夷山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起话题,导入情境。

1、交流家乡风景,学生说说对身边这些风景的了解。

2、在生活中,同学们有的已经到过不少地方旅游,能不能说出一些印象深刻的地方呢?

3、咱们福建地理位置独特,有山有海,独特的山海生态环境,使得家乡的风景也别具一格,特别是被称为“昆虫的世界”的武夷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分享游览武夷山的美景。

二、阅读资料,感受武夷山。

1、阅读书本资料“美丽的蝴蝶皇后”。

2、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旅游大国,今天我们班级要进行一个“旅游论坛”,来谈谈以下话题:

(1)、在文本中,什么给你的印象最深。(反馈书本学习的内容)

(2)对于“美丽的蝴蝶皇后”你有什么看法,想法。(梦幻中的蝴蝶,世界动物活化石等)

(3)人们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去寻找这种蝴蝶,你对这样做的看法能发表一些见解吗?(了解家乡的文化,感悟家乡人民的智慧,知道发稀有动物也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三、了解昆虫,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

2、分享交流课后题“说一说”: 武夷山有哪些神奇的动物:

3、你的家乡也有许多的山很出名,分享一下你拍到或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调查家乡有 哪些野生动物,了解哪些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

珍稀植物活化石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珍稀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及多样性的原因;

2、分析我国珍稀植物濒危的原因;

3、阐明我国珍稀植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

4、关注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确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搜集“植物活化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福建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蕴藏着4000多种高等野生植物资源,其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就有60多种。

设问: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珍稀植物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来认识和了解我国的珍稀植物。

二、阅读资料,感受珍稀植物。

1、阅读书本资料“珍稀植物活化石”。

2、文中介绍了挱椤、银杏、南方红豆杉这三种植物活化石,你认识哪一种?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南方红豆杉,还有着美丽的传说呢。指名介绍《南方红豆杉》。

4、大家有何感想?

三、了解植物,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南方。

2、你的家乡有哪些有名的植物?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植物活化石,让更多的人了解珍稀植物。

华南虎踪梅花山

教学目标:

1、了解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2、分析我国珍稀动物华南虎濒危的原因;

3、阐明我国珍稀动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

4、关注我国珍稀濒危动物的现状;确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搜集“华南虎”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梅花山虎园觅虎踪: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世界A级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被中外!专家认定为“华南虎最理想的栖息地”。1992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加里·科勒博士夫妇从美国来到梅花山安营扎寨,研究、寻觅华南虎。他们在梅花山两年的时间里,发现了多处华南虎的踪迹,如树挂、地挂、粪便、毛发等,但遗憾的是未见华南虎的真容。

二、阅读资料,感受珍稀动物。

1、阅读书本资料“华南虎踪梅花山”。

2、文中介绍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对于濒临灭绝的华南虎,大家有何感想?

三、了解华南虎,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中国虎文化。

2、你的家乡有哪些有名的动物?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和华南虎,让更多的人了解珍稀动物。

基因宝库万木林

教学目标:

1、了解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2、分析万木林形成的原因;

3、阐明我国森林保护法的重要意义。

4、关注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确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课前准备:搜集“万木林”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973年建立,1980年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北部顺昌、建阳、建瓯三县交界处,地处闽江支流高阳溪上游。保护区从元末1354年营造,1425年封禁,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原为当地杨家卿营造的一片以杉林为主的人工林,约367公顷。后来明朝有位皇帝赞赏他的这种精神,把这片林称为“万木林”。从此,万木林名扬于世。由于长期封禁保护和自然演替发展,已成为组成复杂、林龄不

一、郁闭度高、林相整齐的常绿阔野林。

二、阅读资料,感受万木林。

1、阅读书本资料“基因宝库万木林”。

2、文中介绍了基因宝库万木林,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对于万木林的由来的美丽传说,大家有何感想?

4、阅读加油站《魂系万木林》

三、了解万木林,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茫荡山。

2、你的家乡有哪些有名的自然保护区?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3、书本试一试,为树木标上有趣的名称?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万木林自然保护区,让更多的人了解珍稀植物。

蓝色海西

十佳海岛大嵛山

教学目标:

1、了解十佳海岛大嵛山的自然风景。

2、了解风景区的开发及意义;

3、确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搜集“十佳海岛大嵛山”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嵛山镇地处福建省福鼎市东南海域,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等十一个岛屿组成,总面积28.3平方公里,岛内旅游资源丰富、风光奇特秀美,山、湖、草、海景观在此浓缩,以天然的淡水湖和万亩草甸景观最具特色,素有“海上天湖”、“岛国天山”之美誉,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太姥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丽岛屿”,被省旅游局列为20个福建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之一,也是中国完美假期十佳旅游线路——闽东北亲水游的重要旅游产品

二、阅读资料,感受十佳海岛大嵛山。

1、阅读书本资料“十佳海岛大嵛山”。

2、文中介绍了大嵛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嵛山岛直径5公里,面积21.22平方公里,最高处红纪洞山海拔541.3米,为闽东第一大岛。岛上风光旖旎,有天湖泛彩、蚁舟夕照、少滩奇纹、南国天山、海角晴空等胜景。在碧波万顷的东海之上,海拔200米处,镶嵌着大小两个湖泊,因而素有“海上天湖”之称。湖周围群峰环拱,其状似盂,嵛山岛也有由此得名,大天湖面积1000多亩,小天湖200多亩,二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质甜美,水清如镜。因日而耀,因风而皱,时有白鸥翔集。湖四周山坡平缓,形成天山万亩草场,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湖畔多有野生乌龟出没。湖四周山坡平缓,是有“南国天山”之誉的万亩草场

3、对于大嵛山美景,大家有何感想?

4、阅读加油站《福瑶列岛》

三、了解福建的岛屿,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福建的岛屿。

2、你的家乡有哪些有名的海岛?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和位置及特点。

3、书本说一说你对海岛的开发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海岛,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资源。

海底古森林遗迹

教学目标:

1、了解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

2、了解深沪湾为什么会有海底古森林;

3、确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搜集“海底古森林遗迹”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位于深沪湾距海岸150米的海湾中,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在水深3至4米处发现直径35至55厘米古树干16根。干高15至20米,竖立埋于海底,经广东地质队碳测定,这些树干为7000至7500年前的古森林遗存物。属油杉,松科,常绿乔木,叶两列式线形,扁平,上面中脉隆起,下面有多数平行气带,雌雄同株,球果直立,圆柱形,长8至18厘米,直径4.5至6.5厘米,种鳞近圆形或椭圆形。

二、阅读资料,感受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

1、阅读书本资料“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

2、文中介绍了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深泸湾内,经纬度范围:东径118°,北纬24°。全区面积31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平方公里。以保护7500年前的古树桩遗迹、9000年—25000年前的已胶结古牡蛎礁、石圳海岸变质岩区、老红砂分布区和海岸沙丘等地质景观为主要内容,其保护对象为海底古森林、牡蛎礁和海蚀变质岩等。自1986年7月被广东省地震局徐起浩发现以来,先后于1990年6月被定为县级保护区,1992年被中国国务院以国函92(166)号文确立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2004年1月29日,又正式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3、阅读加油站《深沪湾为什么会有海底古森林》

4、深沪湾为什么会有海底古森林?

三、了解海底古森林,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海底古森林前湖湾古森林遗迹。

2、人们为什么要保护这些其貌不扬的古树桩呢?他们有什么科学意义?

3、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海底古森林,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

绿岛丰碑谷文昌

教学目标: 了解谷文昌的先进事迹

2、了解谷文昌对东山的环境改造所做的贡献。

3、学习谷文昌关心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课前准备:搜集“谷文昌”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福建省东山县,到处传颂着老书记谷文昌的动人事迹。他虽然去世22年了,但他的名字一直铭刻在人民心中,他和全县人民共同创造的业绩,至今在东山大地上闪耀着熠熠光辉。

二、阅读资料,了解的谷文昌先进事迹

1、阅读书本资料“谷文昌和东山岛”。

2、文中介绍了东山岛旧貌,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千百年来,东山人民被风、沙、旱、涝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昔日东山,风沙肆虐,旱涝为害,一片荒凉。有田无法种,种了不收成。许多人扶老携幼,拿着空篮破碗外出讨饭,乘船过海到大陆上割草砍柴。

东山还是一个易涝的地方,特别是遇到海潮,“一次水淹,三年绝收”。谷文昌请水利部门统一规划,建水库、修水渠,挖沟排洪,筑堤建闸防海潮,使抗旱、排涝、防潮三全齐美。

3、现在的东山岛是什么样子的?

4、阅读加油站《“精神丰碑”谷文昌》

三、了解木麻黄,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木麻盆景。

2、为什么谷文昌会被称为“绿色丰碑”?

3、你从谷文昌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东山岛,让更多的人了解谷文昌的精神。

海岸护卫红树林

教学目标:

1、了解漳州江口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2、了解人们为什么要保护红树林及红树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意义。

3、树立学生热爱自然、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

课前准备::搜集“漳州江口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红树林”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云霄县东厦镇,漳江口南北两岸潮间宽2-3公里、长8-10公里的泥涂中,是由红树科木榄属的木榄树种,秋茄属的秋茄树种,紫金牛科桐花树属的桐花树种,马鞭草科海榄雌属的白骨壤树种和爵床科老鼠勒树种以及蝶形花科鱼藤属的三叶鱼藤,合计5科6属6种组成。在这些红树林下,潮间带滩涂中,养息着弹涂鱼、蛏、青锯蟹、招潮蟹、泥蚶、泥螺、鳗鱼等多种珍稀海产品,树上栖息着多种鸭科、鹭科鸟类,如绿头鸭、斑面海番鸭、灰雁、豆雁、黑尾鸥、白鹭、苍鹭等,林下还滋生着多种藻类和浮游海生物,构成了独特优美的自然生态。

二、阅读资料,感受海岸护卫红树林的风景

1、阅读书本资料“海岸护卫红树林”。

2、文中介绍了海岸“保护神”红树林,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红树林是指生长在泥滩地、潮间带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的树种,其特点具有呼吸根和支柱根,种子藏在树上的结果中,由果实萌芽成苗(又叫胎生苗),下落于泥涂中发育成新株而组成的群落之总称。

3、阅读加油站《漳江口红树林湿地》

4、保护区内除了红树林还有那些动物和鸟类?

三、了解红树林湿地,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漳江口红树林湿地。

2、人们为什么把红树林称为“保护神”?

3、我们能为保护红树林做一些什么事情?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红树林,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保护海洋。

人文海西

专业词人柳永

教学目标:

1、了解专业词人柳永及他的词风格。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诗人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课前准备:搜集“柳永”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景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

二、阅读资料,感受柳永。

1、阅读书本资料“奉旨填词柳三变”。

2、文中介绍了柳永,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风格是什么?

三、了解柳永,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唐宋闽籍诗人。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著名诗人,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诗人,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书法大家蔡襄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大家蔡襄的作品及风格。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课前准备:搜集“蔡襄”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二、阅读资料,感受柳永。

1、阅读书本资料“书法大家蔡襄”。

2、文中介绍了蔡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其风格是什么?

三、了解蔡襄,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唐宋闽籍书法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著名书法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一代画圣黄慎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代画圣黄慎的作品及风格。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画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课前准备:搜集“黄慎”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黄慎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月五日(6月14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84岁时尚在,卒年不详,幼丧父,以卖画为生,奉养母亲。初随上官周学画,后离家出游,曾多次在扬州卖画。方十八九岁,寄身萧寺,昼为画,夜无所得烛,从佛光明灯下读书。其艺既擅,出游豫章,历吴、越,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至扬州鬻画,人争客之。雍正五年(一七二七)以母垂老,不欲远离,乃奉居扬州,又三年乃返闽,郑燮赠以诗。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年八十二,尚作花卉册。慎工草书,法怀素。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为题材,初学上官周,后用狂草笔法作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深入古法,亦偶有笔过伤韵者。间作山水、花鸟,得荒率之致。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父,早年工细,后参以怀素草书笔法,所作人物用笔粗犷,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花鸟笔法洗练,形象概括,画风泼辣;山水境界开阔,注重诗意的表达

二、阅读资料,感受黄慎。

1、阅读书本资料“一代画圣黄慎”。

2、文中介绍了黄慎,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黄慎是清代著名画家,其风格是什么?

三、了解黄慎,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清代闽籍绘画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著名绘画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画家,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史学名家郑樵

教学目标:

1、了解史学名家郑樵的《通志》及生平。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史学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课前准备:搜集“郑樵”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郑樵,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生于北宋崇宁三 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郑樵立志读遍古今书,他和从兄郑厚到处借书求读,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之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1152年,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郑樵,郑樵仅用「豆腐、白盐、白姜、荞头」相待,两人谈诗论文三天三夜;下山时,朱熹的书童对此颇有微词,朱熹却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1157年,《通志》初稿完成,其中《通志》的「二十略」涉及诸多知识领域,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梁启超曾高度评价郑樵对史学的贡献:「宋郑樵生左(左丘明)、司(司马迁)千岁之後,奋高掌,迈远跖,以作《通志》,可谓豪杰之士也„„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竞天一彗星焉。」

郑樵一生专心著述,据统计达84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仅《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及一些零散遗文。其《通志》为一部巨著,共 200卷,分传、谱、略3部分。20略共52卷,是全书精华。其中的《校雠略》和《艺文略》是研究中国目录学、校雠学的重要文献。在《校雠略》中,他从理论上阐明了图书采访、类例、著录、注释的观点。在《艺文略》中,他突破前人所用的四分、五分、六分、七分、九分等文献分类方法,创立了12类、100家、432种的分类体系,著录10912部、110972卷图书,力图全面、系统地反映当时的文献存亡情况,超越了前人,取得很大成就。

二、阅读资料,感受郑樵。

1、阅读书本资料“史学名家郑樵”。

2、文中介绍了郑樵,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郑樵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你知道他的通志和他的六个第一?

三、了解郑樵,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宋代史学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史学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史学家,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万婴之母林巧稚

教学目标:

1、了解万婴之母林巧稚生平及贡献。

2、了解福建省有哪些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名人为世界科学做出的贡献,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课前准备:搜集“林巧稚”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厦门鼓浪屿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给她取名巧稚。1921年,20岁的林巧稚离开家乡乘船来到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女性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即使到了二十世纪初,职业女性仍然凤毛麟角。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林巧稚很早就确立了一个理想: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1929年,林巧稚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堂,获医学博士学位。

林巧稚从在协和做见习医生起,见到产妇疼痛,就会主动伸出双手抚慰产妇。有时候宫缩来了,产妇屏住气,会把林巧稚的手捏得青紫肿胀,而她一声不吭。

20世纪30年代初,林巧稚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生殖道结核进行研究;40年代末,开始对滋养细胞肿瘤和其他妇科肿瘤进行研究;50年代,她提出和组织了北京地区大规模的子宫颈癌普查普治,对新生儿溶血症诊治成功;60年代成功切除重达56斤多的巨瘤;80年代主持编纂《妇科肿瘤》。她为新中国妇产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上世纪50年代筹建了北京妇产医院,为我国妇产科学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接班人。她带头主编科普读物,造福于亿万妇女儿童。她不仅医术高明,医德医风与奉献精神更是有口皆碑。自她走上工作岗位到临终前夕,心中装着的只有妇女、儿童的安危。

林巧稚在产房里度过了50多个春秋,亲手迎接了5万多条小生命来到人间,这个不曾做过母亲的伟大女性被人们尊称为“万婴之母”。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林巧稚却是最伟大的母亲。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她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被誉为“卓越的人民医学家”。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妇产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学部委员(院士)。她是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二、阅读资料,感受林巧稚。

1、阅读书本资料“万婴之母林巧稚”。

2、文中介绍了林巧稚,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视频播出:“万婴之母林巧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林巧稚,更直观感受其为人民作出的贡献。

三、了解林兰英,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太空材料之母林兰英”。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查一查福建省的科学院士他们的生平事迹,然后填写书上的表格。

数学奇才陈景润

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学奇才陈景润生平及贡献。

2、了解侯德榜有关事迹。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名人为世界科学做出的贡献,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课前准备:搜集“陈景润”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师讲述陈景润小故事导入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自己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二、阅读资料,感受陈景润。

1、阅读书本资料“数学奇才陈景润”。

2、文中介绍了陈景润,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视频播出:“陈景润先生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陈景润,更直观感受其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

4、完成课后的说一说

三、了解侯德榜,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侯氏制碱法”。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科学家,你知道他们的相关资料么?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查一查福建省的科学家完成做一做。

科普先驱高士其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普先驱高士其生平及贡献。

2、了解科普作家贾祖璋有关事迹。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名人为世界科学做出的贡献,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课前准备:搜集“高士其”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师讲述高士其相关资料导入

高士其(1905—1988)原名高仕錤,福州人,生物学家,化学家,著名科普作家。

高士其青年时代深受“五四”精神——“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赴美深造。1928年,在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博士时,他不幸在一次实验中,感染脑炎病毒,造成终身无法治愈的残疾。但高士其却以惊人的毅力完成 了医学博士课程,并加入美国化学学会和美国公共卫生学会。

学成回国后,高士其曾在南京中央医院任职。他痛恨医院与 国民党官场赃官相互勾结的腐败现象,毅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高士其”,庄严声称:“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同时忿然辞职来到上海,受新文体“科学小品”的启发,从此开始科普创作,找到一条把科学献给大众的途径。《菌儿自传》是其代表作品。主人公菌儿是千千万万细菌中的一员,全书以菌儿自述的方式写成。请听小菌儿的开场白:我是菌族里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一种。小得使你们的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飘游。轻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得重。我比苍蝇的眼睛还小一千倍,比顶小的灰尘还轻一百倍„„多么生动的自传,里面有细菌的籍贯、细菌的家庭生活、细菌水里来火里去的流浪,细菌在人体各部位的历险。全文十五章既可以独立成篇,又可连接成全文。在作者笔下,菌儿是个有七情六欲的人物,时而在呼吸道里探险,时而在肺港战斗,时而在肠腔里开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把细菌对人类的危害和预防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资料,感受高士奇。

1、阅读书本资料“科普先驱高士其”。

2、文中介绍了高士奇,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视频播出:“中国的保尔——高士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高士奇,更直观感受其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4、完成课后的说一说

三、了解科普作家贾祖璋,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贾祖璋的相关科普作品”。

2、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的科普作家,你知道他们的相关资料么?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查阅高士奇的科普作品读一读

闽台古文明摇篮

教学目标:

1、了解闽台古文化摇篮昙石山遗址。

2、了解昙石山遗址的出土及意义;

3、了解闽台古代民族渊源,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文化。课前准备:搜集“昙石山遗址”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位于福建省闽侯县闽江北岸昙石村旁,为典型的海洋性贝丘遗址。

昙石山遗址自1954年发现以来经过8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几乎是由当时人们丢弃的蛤蜊壳、贝壳、螺壳堆积起来的,有的地方厚3米左右,所以又称“贝丘遗址”。

昙石山文化遗址目前仍有三分之二尚未挖掘,待全部建成后,其规模将超过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位于福州城西24公里处的闽侯县甘蔗镇,距省会福州仅20公里,占地42.5亩,是福建省第一座大型考古遗址博物苑,它将昙石山第八次考古遗址现场保护并直接展示给观众,真实生动地反映出原始社会晚期闽人先祖生产、生活和墓葬的状况。博物馆内展出1954年以来昙石山遗址八次考古发掘的珍贵文物和图片资料,是福建省原始社会昙石山人劳动生息的缩影;黄土文化展览厅,展现奴隶社会先秦闽族精美的仿铜印纹陶器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考古遗址厅,第八次发掘的30余座墓葬、陶窑和壕沟等考古遗迹和文物按原貌展出,让观众有亲临考古现场之感。

昙石山文化遗址有六样堪称“中华之最”的宝贝。中华第一灯,在125号墓葬中,出土时,陶灯放在墓主人头顶,类似北京十三陵定陵中的“长明灯”,四五千年前的昙石山人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灯,堪称“中华第一灯”。

昙石山人颧骨,137号墓主人为25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其中左侧颧骨分为上下两部分,下方颧骨块被称为“日本人骨”,现在日本人大部分有这块颧骨。可以证明,日本文化不仅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连日本人种也有可能要追溯到昙石山人。中国最早的上釉技术,在遗址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台上,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这些原始瓷器距今3000多年,都施有青绿色釉,是中国最早的上釉技术。提线陶簋,在131号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11件陶簋,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为全国罕见。

竖立坑中的殉葬男奴,在奴隶陪葬坑中,殉葬的男奴竖立坑中,粗壮的大腿骨和脚趾清晰可辨,显然是活埋时挣扎所致,反映了3000年前奴隶殉葬的残酷。18件陶釜,陶釜相当于现代的砂锅。在131号夫妇合葬墓底下,发现了大小陶釜18件,在这全国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绝无仅有,以此追溯沿江靠海的福州人有爱喝汤的饮食文化。

二、阅读资料,感受昙石山遗址文化。

1、阅读书本资料“闽台古文明摇篮”。

2、文中介绍了昙石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对于昙石山文化,大家有何感想?

4、播放视频:昙石山文化遗址

4、阅读加油站《福建古文明与台湾史前文明》

三、了解闽台古陆桥,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福建与台湾历史上的渊源。

2、完成连一连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对比海峡两岸考古发现,想想闽台两地存在什么样的渊源关系。

闽台茶缘同根生

教学目标:

1、了解闽台茶缘是同根的。

2、了解闽台茶缘同根生的意义;

3、了解闽台古代民族渊源,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文化。课前准备:搜集“闽台茶缘”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福建安溪县是台胞重要的祖籍地,也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具有千年的产茶历史。早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福建安溪乡民就开始入垦台湾,选择有山有水,地形与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种茶;清嘉庆三年(1798年),大量的安溪人移民台湾,并带去茶苗,也带去了安溪的茶俗;清咸丰五年(1855年),安溪人林凤池率先把乌龙茶引入台湾,种植在台湾冻顶山,相传这就是台湾名茶冻顶乌龙茶的起源。

据介绍,在清光绪22年(1896年),安溪大坪乡福美村张尔妙、张尔乾兄弟将安溪铁观音茶苗引入台湾,在台湾木栅区樟湖山种植成功,从此,木栅铁观音声名远扬,成为台湾铁观音的主要产区。

如今,在台湾2000多万人口中,60%以上的台湾民众有着饮茶的习惯,并且以乌龙茶为主。随着茶树种植的传入,福建一些茶俗也慢慢传入台湾,至今,台湾仍保持着“以茶代酒”的待客习俗,在大陆流行的茶王赛、茶艺、茶歌茶舞等茶俗也仍在台湾不断地演绎和发展。

在茶叶的制作上,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对从家乡传到台湾的乌龙茶制作技术进一步加以改进,创造出台湾包种茶,并在台北县茶区大力倡导和传授。

闽台“茶缘”同根,源远流长,茶业界优势互补,长期相互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台商已在福建创办茶企60多家,还在漳浦、漳平、安溪等地开发高标准茶园5万多亩。同时,台湾茶业生产技术、加工机械以及包装、市场营销入闽,福建茶叶也行销台湾,大大促进了闽台茶产业的发展

二、阅读资料,感受闽台茶文化。

1、阅读书本资料“闽台茶缘是同根生”。

2、文中介绍了闽台茶文化,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对于闽台茶文化,大家有何感想?

4、阅读加油站《两岸茶文化》

三、了解神奇的大红袍,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福建的茶文化。

2、完成连一连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茶艺表演的相关程序,试着进行一次茶艺表演。

两岸五缘博览情

教学目标:

1、了解闽台缘博物馆。

2、了解闽台缘博物馆对两岸统一的重要意义;

3、了解闽台渊源,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文化。课前准备:搜集“闽台茶缘”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老师读一篇文章和学生分享。这几年如果有朋友要到厦门,我总希望他们去看一个地方。沿着环岛路向东走,到了东北部的钟宅,会看到一座新建的大桥,叫做“五缘大桥”,大桥跨过的港湾,叫“五缘湾”,旁边新落成的一片校舍,是“五缘实验学校”。这个正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港湾,是厦门岛上最后一片处女地,将来会成为厦门很漂亮的“新客厅”。

这个面朝台湾海峡的新区就叫做“五缘湾”。“五缘”是指福建和台湾之间,有五种“缘”的特别密切的关系,我们把它叫做“闽台五缘”。

在讲“闽台五缘”之前,我先说一下“缘”是什么意思。

“缘”字在古代,最早的意思是“缘者,沿其边而饰之也”。指顺着衣服的边沿做装饰,今天叫做花边。做花边要循着衣服边沿来做,所以“缘”字后来又引申出“连、循、顺”的意思。到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缘”字又加上了另外一些色彩。在民间里面,“缘”的意思很丰富,带着“缘”的话也很多。比如说“缘分”、“机缘”,“有缘千里来相会,没缘对面不相识”,“千里姻缘一线牵”等等。不过“缘”的最基本的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和一般的“关系”、“联系”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缘”里面有感情色彩,是以感情的关联为基础的,所以五缘的“缘”里,有特殊的亲切感、信任感和认同感。正因为这样,才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没“缘”的感情,怎样会“两眼泪汪汪”?这是五缘文化的一个特点。

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缘”,在西方也是有的,但是不象我们这个民族表现得这么强烈,在社会中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社会和西方社会很不一样的一个地方。在这方面已经有许多研究。总的看法,是认为西方社会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社会,华族社会是以群体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的社会。华族社会这种群体主义、伦理中心的文化架构里面,最中心的是家庭,也就是血缘、亲缘。然后从家庭这个中心开始,由小到大,由亲到疏,由近到远,不断向外延伸扩展。比如说血缘,从家庭——家族——宗族——到民族,不断延伸。地缘也是这样,你是厦门来的,我也是厦门来的,我们今天在福州见面,这是缘分;他不是厦门人,是泉州的,不过我们都是闽南人,今天在福州相聚,这也是缘分,这个闽南人“缘”的圈子,比我们厦门人的圈子就大一些;到了台湾,我们遇到了讲闽南话的乡亲,大家在一起,觉得是缘分,都感到很亲切,这个闽台闽南人“缘”的圈子又大了。从“厦门人”——到福建“闽南人”——再到“福建和台湾的闽南人”,这个地缘的圈子不断扩大。

各种“缘”就是这样,最终形成一个可以伸缩的、互相交叉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华族社会的人,都是在这个“缘”的精神纽带中相互联系着。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社会和西方社会很不一样的一个特点。

中西方社会文化架构的不同特点,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打了一个比方,他说,西方社会象我们到地里捆柴,是一札一札,一捆一捆地捆起来的。而我们中国社会,好象是把一块石头丢到水里,一个波纹接一个波纹,从中间到外面,一圈一圈不断扩大,每一圈波纹都是互相联系着的。费先生以“家”字作例,他说,“家里的”(“厝内的”),是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咱家口”),是指家庭的一大堆人;如果说“自家人”,就是表示任何你认为是亲近的、可以信任的人,“自家人”就是“自己人”。这样,“自家人”的范围,可以因时间、地点的不同,不断扩大,大到天下一家。这就是我们这个群体本位的中华民族社会的特点。这个社会靠什么来把大家联系在一起的呢?不是到地里捆柴的那根绳子,那是西方社会的“契约”,我们主要是靠伦理,靠以伦理为基础的“缘”的精神纽带。

我们这个民族经过几千年风风雨雨,但是她不折不挠,生生不息,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精神纽带,这也就是文化的精神力量。台湾有一位我很尊敬的人类学家,他在一本书里说过这么一段话,大意是说华人的团结,不象一根木材,容易折断,而是象一根藤,怎么扭它,折它,可以弯曲,但不会折断。这是我们民族文化一个很大的特性。

闽台之间“缘”的文化,正是出自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缘”文化的一个部分,是这种群体本位、伦理中心的民族文化在闽台地区的集中体现。打个比方,中华文化是一棵参天大树,有各种分枝,闽台“五缘文化”是这棵大树的一个分枝;在这棵大树的各个分枝中,福建和台湾的枝叉是靠得最近、连得最紧的。闽台这种特别密切的缘的关系表现在哪里呢?简单来说就是:

第一,在台湾和大陆之间,台湾离福建最近,从大的范围来说,我们就是厝边,所以闽台有“地缘”关系;第二,台湾大部分人的祖家在福建,许多人同一个先祖,这是闽台的“血缘”关系;第三,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所以讲同一种方言,有相同的风俗习惯,相同的信仰,也就是有同一种地方文化,这是闽台的“文缘” ;第四,我们两个地方很近,所以古早时也有来来去去,行船走海做生理,这就是闽台“商缘” ;第五,台湾和福建在历史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在清朝时期,有二百年时间同属福建省,同一个行政系统,所以闽台以前有“法缘”关系。这就是我们说的“闽台五缘”。闽台这五个“缘”,就好象是搭在福建和台湾之间的五座大桥。“五缘”把东岸和西岸变近了,我们就可以常常走亲戚。福建将这个向着台湾海峡的厦门新区叫“五缘湾”,就是表示我们很珍惜闽台之间这种特别密切的的五缘关系,闽台亲戚应该这样世世代代走下去。

二、阅读资料,感受闽台两岸五缘。

1、阅读书本资料“两岸五缘博览情”。

2、文中介绍了闽台缘博物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对于闽台五缘,大家有何感想?

4、阅读加油站《闽台五缘》

5、观看视频:闽台缘博物馆里话五缘。

三、了解连战说乡亲,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闽台源远流长的关系。

2、完成说一说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缘并填空。

篇2:六年上册美术课教案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青岛版)上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的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平行和相交,统计的有关知识。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包括两位数除法、认数、使用计算器。本册的除法教学是在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商两位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商两位数的口算、笔算除法,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会用综合算式解答简单的两步应用题。让学生灵活掌握并能进行简单运算。认识亿以内数的大小,知道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几何知识包平行与相交。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两条直线间的关系平行和相交,并通过联系与对比,使学生弄清图形间的关系和区别,发展了空间观念并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物体,使学生体会到几何图形的位置变化和转化是有规律的。

3、统计知识:能根据现成的记录单绘制成简单的统计表,并从统计表中发现问题;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

4、解决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解答应用题,而是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选择有用的已知条件解决问题,其中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先列表分析,在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百整十数,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会判断商的位数。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乘、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2、段、直线、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3、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两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4、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5、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

6、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初步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7、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和唯物辩证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1、三位数乘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1、观察物体。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口算、简便运算练习卡片,小黑板。教学进度:

???

1、万以上数的认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0课时

???

2、计算器………………………………………??? 2课时

???

3、三位数乘两位数………………………………? 16课时

???

4、平行和相交……………………………??? 4课时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1课时

6、统计…………………………?? 5课时

7、整理与复习……………………………?? 4课时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本单元教材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亿”。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的读、写方法,以后遇到再大的数的读、写,就可以依此类推了。教材先通过数数扩展计数单位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亿,再分别学习万级数的读法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万级数的写法和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最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本单元以教学万级数的读、写法为重点,关键是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因为掌握了万级数的读、写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写法只要按级读、写就可以了。[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3、使学生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4、根据新课程改革,结合读数、写数用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对写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时划分]:

1、信息窗

(一)万以上数的读法........2课时

2、信息窗

(二)万以上数的写法..........2课时

3、信息窗

(三)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和整万整亿数的改写..........2课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信息窗

(四)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课时

5、拓展平台

数字编码..................2课时 教学重点:万以上数的读写。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课题:认识万以上的数

节次: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中的信息窗

(一)和自主练习的第1--2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策略与方法: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时,先从学生已知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引入,指导学生用横梁上标有计数单位的算盘帮助数数,教师随着写出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说明这些都是计数单位。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在算盘上数数时有什么规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具:计数器,活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一、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万以内数有哪些数位?他们的计数单位都是什么? 如:我校师生共有856人。

学生思考,交流。

复习巩固新知,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展示情境图。

情境图展示的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从而提出问题:十万是多少?你能举例说说你对十万的理解吗?

三、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进制计数法” 举例,一小盒订书订有1000个,一大盒有10盒这样的订书订就是10000个,这样的十大盒就是十万个订书订。

再比如,人民大会堂能容纳一万人,10个人民大会堂就能容纳十万人。

2.用算盘帮助数数。

也可以这样用计数器数一数:1万、2万、3万…… 10个一万是十万。谁还能接着数下去吗?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对百万、千万、亿的认识,并让学生看书。提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你对一亿是怎样理解的?能举例说一说吗?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

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三年多时间。……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数位顺序表,然后重点介绍数级。在认识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想:像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什么?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怎样?这种计数方法叫做什么计数法?

学生自由发言。举例。学生自己动手数一数,然后演示。用计数器自己操作,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数位顺序表。生观察发现,总结。

(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否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否借助计数器认识。关注对个级、万级、亿级的理解。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四、拓宽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数一数

练习时让学生借助计数器独立去数,然后交流数的方法。2.第2题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回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足球决赛的场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生借助计数器独立去数,然后交流数的方法。

(学生回忆感受大数并用大数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否灵活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忆交流。即关注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后反思

课题:万以上的数的读法

节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中的和自主练习的第3--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万以上数的组成各个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掌握万以上数的读法。2.提高学生的读数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地读出万以上的数。教学难点:熟练地读出万以上的数。教学过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一、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和数位顺序表

让学生举例说明:记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记数法等。

学生回顾,交流,学会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探讨整万数的读法。

(1)让学生在算盘上拨出二十八万;三十二万;一百二十万。

引导学生用读个级数的规则来读万级数,但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小结:万级数的读法和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和区别。相同点:万级数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 不同点:万级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2.探讨含有多级数的读法。

(1)指导学生读出给出的数4086000 ;5094600 ;(2)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提问: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先读哪一级?怎样读万级的数? 在什么位置的“0”不读?在什么位置的“0”应该读?读几个0?(3)看书并完成自主练习的第3题

(4)学生到黑板上出数,进行读数训练。

学生边拨珠边读出。讨论后交流。试读,再说怎样读的。学生试读,再说怎样读的。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完成。

(能否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每一级末尾的零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通过图片让学生在读数的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同时感受大数的意义。)

三、拓宽应用。

1.读数的对比练习题。练习时,先让学生自己读数,并说一说每组中两个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组交流。10200

5006500

13500 10020

5065000

135003500 2.自主练习第5题 3.自主练习第6题

让学生读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在哪些地方还见过类似的计数器。4.自主练习第8题

让学生买一袋瓜子,倒出来,先估计有多少粒,再数一数。学生自己读数,并说一说每组中两个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组交流。

(能否灵活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比较每组的读法的不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中间有零的数的读法。课堂总结:指导学生说说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学生先独立说,再交流。)

课后反思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课题:万以上数的写法

节次: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中的信息窗

(二)和自主练习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写万以上数的数,熟练的读万以上的数。2.体会万以上的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策略与方法:

教学时,先帮助学生写整万的数,只要先按个级数的写法去写,再在后面添写四个0。引导学生总结整万的数的写法。

教具:

计数器。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一、复习:

教师:我们在二年级时学习过万以内数的写法,你们还记得万以内数怎样写吗? 教师在标有计数单位的算盘上,分别拨出7、70、708让学生先说出这三个数各应该怎样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写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生交流。

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写法。

从它的高位起,哪一位是几就在那一位写几,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写0。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信息窗,让学生指名读题,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指导学生写出信息窗中给出的数 四万五千一百二十:先让学生试写。

六百四十万零三百:先让学生回答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怎样写?千位上为什么要写一个0?

二千零五十万千:让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进行填写。(2)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提问: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先写哪一级?怎样写? 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这一位怎样写?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亿以内数的写法: A.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B.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让学生写出其他的数学信息中的数。写完后让学生把写出的数再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学生观察,交流,提出问题。学生试写,集体订正。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写数。边总结边交流。独立完成。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写数的顺序和读数的顺序一样,也要先写万级,再写个级。明确千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要用0来占位,在千位上应该写0。

体会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拓宽应用。1.自主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口答题目中的两个问题,然后再补充几个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口答。如: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百万呢? 2.自主练习第2题。

让学生独立写,写完后,指名说一说各是怎样写的,先写的哪一级,再写的哪一级,为什么有的数中间要写0?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并说一说注意什么。

先独立写,集体交流。能否灵活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学生回顾并交流。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课后反思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课题:万以上数的写法的巩固练习

节次:4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的3——8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写万以上数的数,熟练的读万以上的数。2.进一步体会万以上的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正确写出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教学难点:正确写出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一、基本练习。

1.回忆万以上数的写法,说说应注意什么? 2.写出下面各数。

十二万

三百零五万零二十

四千零六十万零三百 三百零五亿零三十万

九十亿零五万

三百六十亿两千 写完后,指名说出各数是怎样写的,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3.(1)说出下面各数的组成。

360000

47800370

354860040

7548602040(2)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四百亿

八十亿三千

五十亿三千

六千万零五百

九十亿零五百

八十亿零四十万.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回答。

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数是怎样写的,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掌握回顾知识的方法。能否按级进行写数。)

二、提高练习。

1、自主练习的第3题。

学生写数时要求: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写完后读一读,以检验写的数对不对。

15357=10000+5000+300+50+7 9503000=()+()+()7000000063=()+()+()8080080=()+()+()

2、自主练习的第4题.。

3、自主练习的第6题。

让学生独立做,如果有的学生有困难,可让他们借助数位顺序表来写。

学生写数时按要求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写完后读一读,检验写的数对不对。

让学生听清楚再写,写完后再把写出的数念一遍。

学生独立做,如果学生有困难,可让他们借助数位顺序表来写。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写的,方法是否正确。

三、综合练习1.自主练习的第7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写数比赛:以小组为单位,一人写一个数,看那个小组写的又对又快。2.自主练习的第8题。

让学生自己填数,让同桌互相读出对方写的数,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比赛,看谁写的又对又快。

学生自己填数,同桌互相读出对方写的数,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能否灵活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总结:说说你的收获。

(即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后反思

课题:万以上数的改写 比较数的大小

节次:5 教学内容:第11-12页中的信息窗

(三)和自主练习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用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景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体验比较数的大小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方法的多样性。策略与方法:

教学时,先复习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亿以内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数的大小,先比较位数不同的,再比较位数相同的。并总结出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教具:算盘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出示情景图: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世界地理知识中的大数信息,谁先来汇报?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知识中的大数信息。

出示信息窗,让学生读题,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读题,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教学比较数的大小

(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大?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小? 比较第一组数:960000和17070000 A.让学生把这两个数拨在算盘上,然后提问:960000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有几个万? 17070000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有几个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B.接着再出一组数,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少? 比较第二组数:356000和360000。

a 指名学生读出这两个数,然后提问:“356000是几位数?360000是几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该怎样比较呢?

启发学生想:在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时,当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也相同时,要比较左起第二位个位上的数。现在这两个数该怎样进行比较?

b 再出一组数:43200和43000,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c 提问:

从刚才两组数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比较位数相同的两个数的大小是怎样比较的?”(3)总结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学生把这两个数拨在算盘上,然后回答960000、17070000分别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有几个万。学生回答后,再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独立完成。

学生读出这两个数,然后回答356000、360000是几位数,该怎样比较。

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56000<360000。

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学生结合例题加以说明。先同桌说说,再集体交流。

(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一样。比较位数相同的两个数的大小,应从左起第一位比起,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拓宽应用。1.做自主练习的第1题。

让学生根据总结的比较方法,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根据总结的比较方法,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课堂总结: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课后反思

课题: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次:6 教学内容:第12页中的和自主练习的第3--4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用“万”或“亿”为单位表示大数,体会用“万”或“亿”做单位表示较大数的简洁性。

2.培养学生寻找简便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及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及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一、复习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960000和1300000

756000和758000。

学生集体交流。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怎样比较的,回忆比较方法。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教学把整万的数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师板书:960000和1300000000让学生读出来。

指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两个数都是整万数,为了读写简便,我们常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师强调改写方法,并板书

9600000=960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练练:把1300000000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1300000000还是整亿数,你能把他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吗? 再让学生把1250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说一说改写的方法。

说说改写前和改写后有什么不同?

学生读出960000和1300000000,生讨论改写方法,并试着改写。学生把1250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说一说改写的方法。学生讨论,找出不同。

(整万的数万位后面有4个0。把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

整亿的数亿位后面有8个0。把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就行了。记数单位由“一”变成了“万”,大小没有变。)

三、拓宽应用。1.做自主练习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改写,然后说一说改写的方法。2.做自主练习的第4题。

要求:先读题,再按要求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3.自主练习第7题

学生独立改写,并说出改写的方法。

(在改写的过程中感受数据的意义和改写的简捷性。)

课堂总结:谁来说说大数怎样改写? 集体交流。对自己的学习做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正确的评价。课后反思

课题:万以上数的改写及比较大小的巩固练习

节次:7 教学内容: 14页的自主练习的5—7题

教学目标:

1.用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景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体验比较数的大小方法的多样性。

3.结合具体情景用“万”或“亿”为单位表示大数,体会用“万”或“亿”做单位表示较大数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正确改写用“万、亿”作单位,并且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正确改写用“万、亿”作单位,并且比较数的大小 策略与方法:

利用现实性比较强的素材进行数的改写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独立进行改写,然后交流或订正,要关注去掉的0的个数是否正确。教学过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一、复习:

1.前面我们学习了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和用万、亿做单位写数。请大家回忆一下,说说在比较和改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2.写出下面各数,并用万或亿作单位写数。十二万

三百零五万

四千零六亿

订正时说出各数是怎样写的,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改写说应注意些什么? 3.并比较数的大小 120000和100000;

4500000000和5400000000

写完后,说出各数是怎样写的,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改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比较的方法。

二、提高练习。1.自主练习的第5题。

口算练习:让学生听清楚再写结果,写完后再把写出的数念一遍。看谁做的又对又快。2.自主练习的第6题。

摆数游戏:让学生独立做,如果有的学生有困难,可让他们借助数位顺序表来摆。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生听清楚再写结果,写完后再把写出的数念一遍。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做,如果有的学生有困难,可让他们借助数位顺序表来摆。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能否灵活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练习所学过的知识)

三、综合练习。自主练习的第7题。

写数比赛:以小组为单位,一人写一个数,看那个小组写的又对又快。并且把改写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通过做这道题目,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一人写一个数,看那个小组写的又对又快。并且把改写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学生自己说一说通过做这道题目,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能否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堂总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课后反思

课题: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节次:8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教学内容:第15-17页的信息窗

(四)和自主练习的第1--3题。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15页四幅有关“世界之最”的资料。在这四幅图每个数据的前面都有一个相同的字,圈出来是哪个字?是什么意思?

默读课本第15页四幅有关“世界之最”的资料。

找出每个数据的前面一个相同的字,圈出来,想想是什么意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约”字 它在这里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篇3:六年上册美术课教案

(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 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 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 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 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 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 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 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 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 然后欣赏动画片,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然后小组合作, 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 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 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 近处的什么大 (高) ?远处的什么小 (矮) ?然后让孩子们总结。 (同样大小的物体, 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 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 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 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 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 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 让孩子们欣赏, 教师引导, 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 能力反馈, 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 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 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 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 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 (绘画, 拼贴, 或两者结合) , 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 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 课后拓展

篇4:六年上册美术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采用多种绘画形式(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然后欣赏动画片,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然后小组合作,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近处的什么大(高)?远处的什么小(矮)?然后让孩子们总结。(同样大小的物体,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让孩子们欣赏,教师引导,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能力反馈,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篇5: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时

课题: 远近的奥秘 内容:远近的奥秘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欣赏图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 生:近大远小。

2、新授:

(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2)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板书设计:

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练习: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第2课时

课题:第一课 远近的奥秘 内容:远近的奥秘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2、、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3、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板书设计: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

练习: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第3课时

课题:第一课 远近的奥秘 内容:远近的奥秘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

板书设计:远近的奥秘

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示

五、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教学随笔: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所以对于静物写生已经不陌生了,主要看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掌握得如何,从作业的总体看来,学生还需加强练习。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第4课时

课题:风景写生 内容:风景写生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难点:

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

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部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板书设计:风景写生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练习: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 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第5课时

课题:风景写生 内容:风景写生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难点:

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发展阶段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板书设计:风景写生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四、作业点评。

第6课时

课题:第三课 心中的风景 内容:心中的风景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2、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观赏导入,板书课题。

1、观赏风景画作品。

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板书设计:心中的风景 练习:用色彩画风景。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第7课时

课题:第三课 心中的风景 内容:心中的风景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2、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教学过程

(二)新授

1、选景构图

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

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

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

(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

(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板书设计:心中的风景

小结: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中景——远景(天空、远山等物)。

练习:用色彩画风景。

放学路上请注意安全

第8课时

课题:第三课 心中的风景 内容:心中的风景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2、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三、作业展评

四、课后拓展:

1、可以利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作风景画。

2、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风景长卷的绘画。板书设计:心中的风景 练习::学生运用以前所学过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风景画 ?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9课时

课题:第四课 会动的剪影 内容:会动的剪影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2、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用边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板书设计:会动的剪影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练习:制作剪影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0课时

课题:第四课 会动的剪影 内容:会动的剪影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2、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 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三、剪影表演

各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板书设计:会动的剪影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练习:制作剪影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1课时

课题:第四课 会动的剪影 内容:会动的剪影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2、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拓展阶段、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皮影戏的历史: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尔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板书设计:会动的剪影

练习:通过对本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皮影进行了解,热爱家乡的民族工艺,通过亲手制作,感受民间艺人的精湛手艺。学生学习热情高,制作精美,有创意。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2课时

课题:第五课 水墨画动物 内容:水墨画动物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

2、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中国画工具特性。

3、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 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 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

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

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板书设计:水墨画动物

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

第13课时

课题:第五课 水墨画动物 内容:水墨画动物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

2、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中国画工具特性。

3、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 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

讲述调墨调色

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 修改调整完成

三:板书设计:水墨画动物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课后拓展: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进行水墨画临摹、写生、创作。通过水墨画的练习,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了解中国画的精髓。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4课时

课题:第六课 形体切挖 内容:形体切挖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2、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2、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三:板书设计:形体切挖,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

练习: 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5课时

课题:第六课 形体切挖 内容:形体切挖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2、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2、发展阶段

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

3、学生作业: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二、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三、板书设计:形体切挖

四、课后拓展:用彩纸经过镂刻、剪贴,制成一件柱形的艺术品。

第16课时

课题:第七课 我们做乐器

内容:我们做乐器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乐器。

2、设计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

2、教师 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3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

板书设计: 大鼓

手鼓 手鼓

响板

古琴

笛子

二胡铜钹

提琴排箫吉他

沙锤

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A、杯子里放入不同容量的水(液体)。

B、易拉罐里装入不同容量的水,悬挂在木棍上。

练习:(1)观察教材中的几幅插图,看看这些乐器是用什么制作的?怎样制作的?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7课时

课题:第七课 我们做乐器

内容:我们做乐器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乐器。

2、设计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给学生介绍几种简易乐器的制作方法:

A、沙锤:在易拉罐里放一些粗沙子,把口封好(也可以再加一个手柄),这样就制成了一个沙锤了。连续摇动产生下雨的声音。

B、竖笛:用黏土做个竖笛,六孔的好做,一个空心管,依次六个孔,最上边是吹的那个横口。

最最简单的:用纸也行,用手工纸粘成一个空心管,剪六或八个孔。最上边是吹的那个横口。几分钟即成。材料:一般的稍厚纸都行,剪子,胶水。

C、找两片比较嫩的竹叶子,叠在一起,但不要太紧。然后撅着下巴(具体很难描述),就是尽量使得出气平稳且只有一丝。嘴巴不要碰到叶子,隔着2毫米的样子。

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3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板书设计:我们做乐器

A、沙锤、B、竖笛、C、找两片比较嫩的竹叶子,叠在一起,但不要太紧 二:交流与评价:

1、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

2、师生交流评价

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8课时

课题:第七课 我们做乐器 内容:我们做乐器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乐器。

2、设计乐器。

教学过程: 课后拓展:

1: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2;教学随笔:本节课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有所进步。资料:

1、青铜编钟:作为国之礼乐重器,青铜编钟在中国历史上居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演变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西周以前是青铜编钟的起源阶段,铜铙的出现为青铜编钟真正起步的标志;(2)西周至战国是青铜编钟的发展阶段,青铜编钟的3种主要形制镈、甬钟、钮钟相继问世,一钟双音开始应用。西周礼乐制度的制定,则奠立了这一阶段青铜编钟发展到极盛的基础;(3)秦汉至清是青铜编钟的衰落阶段,一钟应用双音的现象已经不再能够见到,青铜编钟的铸造技术水平跌入了低谷;

(4)清代以后为青铜编钟的研究和制作阶段,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和中华和钟的研制为此阶段影响较为重大的两项工作。

文章基于现有出土文物和文献记录,对青铜编钟的起源、发展、衰落及研究和制作这一发展脉络进行了概述,并试析了它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艺术价值。

2、藏族大鼓:呈圆筒形。流行于西藏等藏传佛教各寺院中。鼓框用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外部箍以数圈宽窄不同的扁铁条,并用钉固定住。两端蒙以牦牛皮为面,皮面四周边缘用铁钉固定。各地规格不一。西藏萨迦寺的额阿,当地又称错阿钦布,鼓面直径135厘米、鼓身长(鼓框高)150.5厘米,鼓身两侧各置一对鼓环,鼓身涂深红色漆,箍鼓的五圈扁铁条漆为绿色,大鼓横置于特制的高132厘米的鼓架上,放于寺院的大经堂内。常用于重要的诵经活动,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表演时,也用于乐队合奏中。

3、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乐器种类。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上。通体髹黑漆为地,以红、黄、金、蓝等色绘出虎斑纹和凤的羽毛。全器造型逼真,彩绘绚丽辉煌,既是鼓乐,也是艺术佳作。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反映了楚人崇鸣凤、向往安祥的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强暴的精神。板书设计:我们做乐器

1、青铜编钟。

2、藏族大鼓。

3、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练习: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19课时

课题:第八课 宇宙之旅 内容:宇宙之旅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3、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

2、导入课题

3、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板书设计:宇宙之旅、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练习: 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0课时

课题:第八课 宇宙之旅 内容:宇宙之旅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3、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2、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3、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4 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 板书设计:宇宙之旅

练习: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1课时

课题:第八课 宇宙之旅 内容:宇宙之旅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3、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2、展示评价阶段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板书设计:宇宙之旅

练习: 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2课时

课题:第八课 宇宙之旅 内容:宇宙之旅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3、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二、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

教学随笔:学生通过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本科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认识太空:

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

1、了解航天发射中心

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主要发射人造卫星。现在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卫星。

2、了解长征系列火箭。

火箭是用来发射卫星、飞船的。“长征”系列火箭是世界有名的火箭,它为我国发射了许多卫星、飞船。

3、飞船的组成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4、杨利伟基本资料

姓名: 杨利伟

民族:汉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身高:168厘米

体重:65公斤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学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军衔。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伴随着这一时刻的来临,所有的中国人都记住了一个名字——杨利伟。作为中国首位叩访太空的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后,杨利伟安全返回。

板书设计:宇宙之旅

神州飞船的组成

一、轨道舱(长2.8米,直径2.2米)

二、返回舱(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

三、推进舱(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

四、附加段

练习:回家制作卫星城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3课时

课题:第九课 保护文物

内容:保护文物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文物。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 文物图片,小组讨论,感受文物的美感。

2、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二)发展阶段 板书设计:保护文物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手抄报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4课时

课题:第九课 保护文物 内容:保护文物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文物。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三、课后拓展: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中国的文物古迹包括:

①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

②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③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④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 ⑤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

板书设计:保护文物

文物古迹:是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国际上文物主要指百年以上并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品。

练习: 学生在课前调查了解了本地区的文物资源,课上通过欣赏 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5课时

课题:第十课 爱护古建筑 内容:爱护古建筑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意义。

2、对本地的古建筑进行了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上节课我们找寻了我们家乡的文物,为我的家乡有这么多的文物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再一起找寻家乡的古建筑,了解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

2、新授:

板书设计:爱护古建筑

三、学生制作 :家乡的古建筑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6课时

课题:第十课 爱护古建筑 内容:爱护古建筑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意义。

2、对本地的古建筑进行了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拓展

唐山地上名胜古迹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经过大地震的劫难,保留下来的珍贵遗址或气势恢宏,或结构精巧,工艺高超。这里有腾峰越谷、蜿蜒曲折,横贯迁安、迁西、遵化三县(市)、长达200.4公里的明代长城;有“京东第一庙”之誉的玉田净觉寺;有名传遐迩的迁西景忠山碧霞元君庙,大自然不仅赋予了它壮丽的景观,而且明清两朝几位帝王对它也多有青睐,既有顺治帝的敕书,又有康熙的题咏;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帝王陵墓群清东陵,总占地面积2520平方公里。从1663年清王朝第一帝顺治到1935年葬入荣惠皇太后,共建有清代五个皇帝、四个皇后以及嫔妃、公主等陵寝15座。1961年,清东陵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由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年12月接受联合国遗产委员会组织的验收。此外,丰润天宫寺塔、定慧寺、无梁阁、药师灵塔、遵化汤泉流杯亭、永旺塔等建筑,都风格别致,结构精巧,各具时代特征。古往今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唐山人文荟萃,灿若群星。

净觉寺的建筑艺术兼具明清两代风格,融会宫廷民间两种特色。“这里的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美丽的传说。”唐山市旅游局罗局长说。

万佛园———气势庞大的佛国 板书设计:爱护古建筑

三、学生制作 :家乡的古建筑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7课时

课题:第十课 爱护古建筑 内容:爱护古建筑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意义。

2、对本地的古建筑进行了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拓展

遵化万佛园,国家4A级景区,紧临清东陵,规模庞大,据说已投资2.6亿。

上关湖———绿水迢迢 青山关———青山隐隐

最后一站是迁西的青山关景区,这也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经练兵的地方。

清东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

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清东陵具有较悠久的历史

清东陵自1661年开始营建,历时247年才告结束。最早的建筑物距今已近400年,最晚的建筑物距今也近百年,不仅反映了从清初到清末陵寝规制演变的全部过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清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

清东陵是中国历代皇家陵园中最具特色的例证之一

清东陵是中国陵墓营建活动高峰期的代表作。在环境质量、山川形势、陵寝建筑以及陵寝建筑的配置与山川形势的结合上都达到了最为完美的地步,成为中国历代皇家陵园中最富特色的例证之一。清东陵的环境及建筑具有相对的脆弱性

清东陵大部分建筑物为砖木结构,具有易糟朽、易燃烧的特点。一些砖石结构的建筑、设施和艺术品长期处在野外,遭受风剥雨蚀,极易风化,因此具有相对的脆弱性。二:板书设计:

景陵皇贵妃园寝:内葬康熙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

景陵妃园寝:内葬康熙帝的48位妃嫔和1位皇子。

裕陵妃园寝:内葬乾隆帝的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嫔。

定陵妃园寝:内葬咸丰帝的15位妃嫔。

惠陵妃园寝:内葬同治皇帝的4位皇贵妃。

公主园寝: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裕陵妃园寝:内葬乾隆帝的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嫔。

定陵妃园寝:内葬咸丰帝的15位妃嫔。

惠陵妃园寝:内葬同治皇帝的4位皇贵妃。

公主园寝: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三、学生制作 :家乡的古建筑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8课时

课题:第十一课 电脑美术 内容:电脑美术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中的哪些工具?

师: 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三:板书设计:电脑美术

练习:绘画工具进行绘画电脑美术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29课时

课题:第十一课 电脑美术 内容:电脑美术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画。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三:板书设计:电脑美术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30课时

课题:第十二课 中国画和油画 内容:中国画和油画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发掘艺术的真谛。教学重难点:

1、中国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3、画作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把书中的国画作品给同学们看,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接下来看过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国画哪些是油画,问一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2、新授:

(1)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

(2)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把画面设计成什么样子的呀?你都想在画面上画什么呀?

三:板书设计:中国画和油画。总结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同时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国绘画的工具和分类外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东西。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通过今天的美术课大家都掌握了什么知识,要想表现作者不同和心里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向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我要画一幅作品,我应该怎样去体现。

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发掘艺术的真谛。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31课时

课题:第十二课 中国画和油画 内容:中国画和油画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3、画作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时:二 课时 二:拓展

中国画: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中国画的历史发展: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

中国字画可写在纸、绢、帛、扇、陶瓷、碗碟,镜屏等物之上,常见的有下列几种,壁画不入其列。

三:板书设计:中国画和油画

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四: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 放学路上不要追打、吊车、请注意安全

第32课时

课题:第十二课 中国画和油画 内容:中国画和油画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3、画作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时:二 课时 二:拓展

纸本:中国字画用纸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容易受水的是生宣,生宣加了矾水就不易受水,是熟宣。

壁画:古人在墓穴、洞穴、寺壁、宫廷等绘制大幅壁画,不少的壁画遗留至今,成为国宝。

折扇:古人扇画多较细小,以便携带。但现代人多用巨型扇画做室内装饰物,所以较古人更为实用。

圆扇:圆扇多呈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不大。但也有绢本、纸本之分。古代宫廷用的大扇或者掌扇,大至高于人齐,现在很少见。

陶瓷:花瓶、杯、碟、镜屏等器皿,亦有字画制作,所用颜料及制法不同,但字画原理及欣赏不变。

器皿:除瓷器外,如日历、灯罩、鼻烟壶甚至现代领带及衣物等,亦有以字画作装饰,而且十分流行,别具一格。

油画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颜料、画笔、画刀、画布、上光油、外框等。

① 颜料,分矿物质和化学合成两大类。

② 画笔,用弹性适中的动物毛制成,有尖锋圆形、平锋扁平形、短锋扁平形及扇形等种类。

③ 画刀,又称调色刀,用富有弹性的薄钢片制成。

④ 画布,标准的画布,是将亚麻布或帆布紧绷在木质内框上后,用胶或油与白粉掺和并涂刷在布的表面制作而成。

⑤ 上光油,通常在油画完成并干透后罩涂上光油,保持画面的光泽度,防止空气侵蚀和积垢。

⑥ 外框,完整的油画作品包括外框,尤其是写实性较强的油画,外框形成观者对作品视域的界限。三:板书设计:中国画和油画

油画主要技法有:

① 透明覆色法

② 不透明覆色法

③ 不透明一次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

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

四:练习:制作中国画和油画

篇6: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课题1、凝固的音乐——建筑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上一篇:门诊病人就诊须知下一篇:“干干净净迎新年”活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