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19课检测题

2024-04-18

七下19课检测题(共2篇)

篇1:七下19课检测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应选择的最佳出行方式是

A、乘马车 B、坐牛车 C、乘船 D、坐人力轿子

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描绘的盛世景象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3、海关是现在国家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宋朝时相当于海关的机构是

A、瓦子 B、圈子 C、市舶司 D、勾栏

5、元朝民谣“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根本上反映的是

A、少数民族妇女会说汉语 B、汉族女子会弹奏少数民族胡琴

C、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现象 D、汉族与少数民族互学语言乐器

6、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多样。今天的省,是从()的行省承袭而来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7、“石油”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能源,被称为“工业血液”。下列哪部作品曾预言“石油”在未来“必大行于世”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8、请你用情诵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说一说这一词句的特点:

A、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B、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C、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D、语言凝重,技巧高超

9、“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A、战国 B、汉朝 C、北宋 D、明朝

10、右图是明代某机构的官印,这一机构是

A、锦衣卫 B、东厂 C、西厂 D、军机处

11、李小二是明代的读书人,他寒窗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必读的书目有

A、《史记》 B、唐诗 C、宋词 D、四书五经

13、下列哪项不属努尔哈赤与成吉思汗的共同之处

A、统一本民族各部落 B、建立民族政权C、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D、先后统一中国

14、某剧组拍摄电视剧《乾隆皇帝》,不能出现的场景是

A、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B、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C、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D、撒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15、“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律依据是

A、设置台湾府 B、《尼布楚条约》 C、雅克萨之战 D、清朝的疆域图

16、祈愿法会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佛事活动之一。据媒体报道第十一世**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于5月21日在北京雍和宫主持了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举行的祈愿法会。清朝册封**封号的是

A、皇太极 B、顺治帝 C、康熙帝 D、乾隆帝

17、下列历史人物中最有可能吃到花生、玉米、马铃薯的是

A、李白 B、司马光 C、忽必烈 D、宋应星

18、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其反映的实质是

A、自给自足的封建小生产 B、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C、明朝的大商人很多 D、明代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

1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了以下几幅图,准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可能探究的主题是故宫博物院 八达岭长城 《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

A、昌盛的秦汉文化 B、辉煌的隋唐文化C、灿烂的宋元文化 D、时代鲜明的明清文化 20、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红楼梦》的是

A、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C、梁山泊义士尊晃盖 D、曹操煮酒论英雄 1 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2 正在热播的《贞观之治》、《贞观长歌》等电视连续剧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①虚心纳谏 ②轻徭薄赋 ③统一文字 ④北击匈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 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辛勤耕作 C.作战立功 D.经商致富 5 “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

A 西汉和匈奴的关系 B 唐和回纥的关系 C 吐蕃与唐的关系 D 北宋和西夏的关系 6 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7 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A、泸定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赵州桥

8.历史学家郭沫若曾经用“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来评价某位封建帝王。据此可知,这位封建帝王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A、契丹族 B.女真族 C.汉族 D.匈奴族 10 在现在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古代

A、秦朝圆形方孔钱 B、汉朝的五铢钱 C、北宋的“交子” D、南宋的会子

11、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食客盈门的酒楼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好汉比武的擂台 12 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蒙古族歌谣《吉祥三宝》优美动听。我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A 春朝 B 西夏 C 元朝 D 清朝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那么,历史上毕升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转轮排字 15 我国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特点是

A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C 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时期 D 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16 之所以称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 率部回归祖国 B 抗击倭寇骚扰 C 率军抗击沙俄 D 率军收复台湾清朝时,有人因为写了“清风不识书,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惨遭杀害;有一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题目(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暗指“雍正无头”)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 大兴文字狱 B 焚书坑儒 C 提倡言论自由 D 独尊儒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A.葡萄牙B.俄国C.英国 D.荷兰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重大事件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文成公主入藏 C 回族形成 D 设置驻藏大臣 20 最近,曾扮演林黛玉的演员病逝,引发人们的关注。《红楼梦》的原作者是 A 司马迁 B 罗贯中 C 吴承恩 D 曹雪芹

21.概括各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繁荣与开放”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

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辽宋夏金元时期D.明清时期

22.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芳同学收集的下列语句与“科举制度”相关的有„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②“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③“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④“风吹金榜入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诗描绘的史实出现在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24.纸币的出现是商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A.四川地区 B.江浙一带C.东南沿海D.都城东京

25.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的民族是

A.蒙古族B.突厥族C.女真族D.回纥族

二、综合题

26古代社会,人口是衡量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说说从649~755年唐朝人口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一,说说从755~821年,唐朝的人口又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二,说说从西汉到北宋,南方与北方的人口发展趋势有何不同?这一发展变化反映

了我国古代出现了怎样的经济现象?

(4)综上所述,你认为封建经济发展基本前提是什么?(2分)

28.七(1)班同学举行“你心目中最伟大的古代英雄人物”的评选活动,结果下面人物得票数依次名列前三。据此回答问题。郑成功戚继光 文天祥(1)郑成功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在评选活动中,戚继光得票数位列第二,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3)文天祥的得票数也位列三甲。文天祥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如果你正在参加此次活动,让你再推选一位古代英雄人物,你会把票投给谁?说说你的理由。

29、(1)、唐朝时期的什么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当时为唐蕃之间的友好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唐朝两位公主是谁?

(2)、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是在什么时候?当时政府在中央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西藏?

(3)、清朝时,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立了哪一机构与**、**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4)、从唐朝到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主要采取哪几种方式?

篇2:七下19课检测题

姓名: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2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菜畦 qí蟋蟀 shuài缠络chán

B、觅食mì竹筛shāi宿儒 shù讪笑 shàn

C、嫉妒 jì皂荚树jiá伫立zhù蝉蜕 tuì

D、脑髓 suí鸡毛掸子tǎn东方朔 shuî木屐 jī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相宜陋丑瞬息人迹罕至B.确凿讪笑肿胀荒草萋萋

C.书塾幽寂搏学来势凶凶D.瞬息嫉妒叮嘱骇人听闻

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B. 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

C. 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D.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

B.《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

C.《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

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6、选出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A.映衬百草园神话般的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B.长妈妈的迷信故事意在吓唬孩子,鲁迅是在批判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C.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D.故事纯属虚构,用以告诫人们:世界上不存在有尽善尽美的事物。

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叶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B.《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本文以爸爸的花儿落了,喻指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C.《丑小鸭》一文的作者是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自传。“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作者是普希金,法国诗人。他的创作对法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8、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9、默写: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②山际见来烟。《山中杂诗》

③,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10、.综合性学习。

⑴中学时期,随着青春意识的觉醒,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请为自己的烦恼列

一个清单(不少于4条)

⑵你是怎么对待烦恼的(列举方法不少于2种);

二、阅读与理解

(一)(16分)【甲】不必说_的菜畦,_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_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

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

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

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

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

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

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乙】自从唐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人把它当作品评山水的论断。殊

不知原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

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

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一百六十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

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体。这种奇景,古往今

来,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又有谁能描绘得那山水的精髓?

凭我一枝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

我的心灵。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从来却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

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溢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只有桂林山水。

如果你不嫌烦,且请闭上眼,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最好是坐一只竹

篷小船,正是顺水,船稳,舱里又眼亮,一路山光水色,紧围着你。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

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

进最恬静的梦境去。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备选词语)(2分)

紫红、肥胖、碧绿、光滑

2、把【甲】段分两层,在它们的分界处用“||”标。这两层的条理是从整体到________。(2

分)

3、【甲】段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的四件趣事,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甲】段作者紧紧抓住被描写事物的特征,着力从、______、______、______四

个方面描写,充满情趣。(2分)

5、【甲】文写的是____________的景色,【乙】文写的是_____________的景色。(2分)

6、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甲】文可以用概括,【乙】文

可以用 ______________来概括。(2分)

7、用横线在【甲】文中划出总写句,在【乙】文第二段中画出议论、抒情的句子。(2分)

8、从作者写景的目的来看,【甲】文写景是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写景是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完成文后各题。(10分,每题2分)

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

到你了。”

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

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有一件红格子风衣。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着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

阳光下的葵。

“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的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

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

“是你啊!”我笑。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他个子不

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

学会抽烟。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所有的老师一提到

他,都头疼不已。

“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记得。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窗玻

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

“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

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他沉浸在回忆里。

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

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

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

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坏孩子哦。

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

生。

1、文章写一件什么事?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

2、结合具体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3、“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5、读完全文,你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之情,同时,也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之心。

(三)阅读文言文(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父异焉()即书诗四句()..

稍稍宾客其父()不能称前时之闻()...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于舅家见之

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1分)

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泯然众人矣D.余闻之也久

4、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1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

5、翻译下列句子。(2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6、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分)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

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很多:快乐、幸福、烦恼、压力、挫折„„请以“在中

成长”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附答案:

一、1、A2、C3、B4、A5、B6、A7、D8、示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要求:用比喻,句子连贯顺畅,紧扣主题)

9、略

10、(1)学习困难、同学不理解、家长的误会、青春期的反叛等;(2)面对、搁置、倾诉、转移

二、(一)

3、遇蜈蚣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4、色彩、形状、声音、味道(每处1分)5.)百草园 桂林山水

6、无限趣味清奇峭拔

7、)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种奇景„„山水的精髓?

8、表现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怀念 表现作者对桂林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二)1、老师的一句话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2、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学生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3、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5、感激关爱

上一篇:演讲与口才_心得体会下一篇:在在县直党员干部观看电影《郑培民》时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