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知识总结

2024-05-14

七下知识总结(通用5篇)

篇1:七下知识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下册)

一、隋唐科举制度:

北:P20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二、武则天

北:P13-15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时期,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断续发。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北:P1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四、唐与吐蕃的交往: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一)遣唐使

北: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鉴真东渡

北:P33鉴真到达日本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斩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识图P34鉴真东渡示意图)

(三)玄奘西行

北: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玄奘西行示意图)

六、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略

[考试说明]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P64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两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北:P75-76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

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为元世祖。

[考试说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清朝设臵驻藏大臣

北:P110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共同管理西藏。

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

北:P110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设伊犁将军,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三、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略。

四、戚继光抗倭:明朝时戚继光抗倭。

P104-105(1)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倭寇到到处烧杀抢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2)戚继光训练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多次挫败倭寇的进攻,声名大振,号称“戚家军”。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后又开赴福建和广东,东南沿海抗倭寇基本肃清。

五、郑成功收复台湾

北:P105—106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在当地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顺利地在台湾登陆并迅速包围了入侵的荷军。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签字投降,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和其他国家也起到保护作用。

六、雅克萨之战

北:P106—107沙俄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决定用武力捍卫祖国边疆,1685年,清军围攻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战败投降。1686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萨,重创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定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七、郑和下西洋

北:P127-128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P128-129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用来输出的物品也大多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工匠逃亡。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废止。

八、“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历史影响

北:P129闭关锁国并非完全断绝对外往来,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北:P130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考试说明]科学技术

一、司母戊鼎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二、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共同点:

(1)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费散”。

(2)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三、都江堰

北:P54 李冰石像图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四、长城

北:(1)P72(七年级上册)秦长城示意图。(2)秦长城:为了防御匈奴,秦始皇派人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余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明长城:(七年级下册)P117明朝时,在历代修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工程坚固,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结晶。

五、大运河

北:P4-5隋朝时开凿的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六、四大发明

北:P40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了巨大影响。

(一)造纸术

北:P87西汉前期,已经发明了纸。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做造纸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

(二)印刷术

北:P40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P81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一个活字可以重复使用多次,保存也比较方便。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指南针

北:P82宋代时,制成了指南针,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火药

北:P82唐朝开始运用于军事,宋代广泛应用于军事。

[考试说明]思想文化

一、孔子

北:P50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还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还是大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孔子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他

说:“当仁不让于师”。他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教学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二、佛教传入的史实

北:P91佛教起来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的传播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史记》

北:P93—94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该书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四、《资治通鉴》

北:P86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了解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一)甲骨文

北:P46商朝时期,将占卜结果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称为卜辞。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二)金文

北:P49《每课一得》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称为铭文,也叫金文。

(三)小篆、隶书

北:P71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P71《秦统一文字表》

篇2:七下知识总结

前郭蒙中 白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节 生活需要法律

1.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2.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3.什么是法治?

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4.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什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法治是什么的必由之路?

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第二节 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与道德的共同作用?

是人们生活中的性违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2.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其他规范则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或行政力量保证实施。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哪里?

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每个公民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法律的作用?

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批评、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即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 第一节 法律为我们护航

1.未成年人的定义?

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为什么要特殊保护未成年人?

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是人类的共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3.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学校保护 家庭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5.保护未成年人都是谁的责任?

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6.未成年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收到特殊的保护的权力,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和我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节 法律与我们同行 1.依法办事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法律的权威来源于?

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 3.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4.让法律成为信仰有什么作用?

充分体现法律自身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法治精神铭刻在人们心中。5.人民道德水平提高有什么好处?

法治时代,并不影响道德的重要性,道德提高,有益于增强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6.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篇3:谈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总结

数学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 课堂教学之主体——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对知识经常性的归纳和总结。其目的是使学生把握知识的形成过程, 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从根本上认识知识并合理有序地进行知识的顺应和同化。再者, 不断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形成思维的各种特性, 由于这种铺垫, 才能使学习过的知识有效地发散、合理迁移、对思维广泛性及深刻性的培养从而进行创造性思维提供潜在可能。

本文试图通过教学实例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教学中的知识总结。

1. 知识总结的基本途径

1.1 总结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材中的知识是由若干知识点组成。每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串连成线, 然后通过系列知识构成知识系统。其中的定义、概念的生成, 公式、定理的推证, 都将成为能力形成的知识源。通过对知识源的感知理解, 原原本本的加工和模仿重新构建, 使得知识的掌握更具原创性, 学习和归纳总结的知识也才掌握得更牢固。

知识形成过程可在每一课时单元结束时进行。这时, 本课时的主要知识点和重难点学生已基本把握, 回味一下知识的发生脉络对感知和理解知识相当必要, 这其实就是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也是对知识的再次感知, 可达到新层次的飞跃, 突破零碎不连续的知觉。当然, 每节课的课堂小结并不是简单的列出几个知识要点, 或重复知识的多寡。更主要的是小结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 强调为什么是这样。如运算中的乘方与指数、对数的运算法则, 立体几何中的各种角或距离的定义等。课堂小结的形式在小结知识, 其精髓在展现知识发生的过程。

根据教材的编写体系, 在一个或几个单元或某章结束后进行知识总结更不能缺少。方法较多, 一般都是针对某一线索。如:以概念为主线, 将本章的所有知识点以线性方式排列, 逐个逐个小结它们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也可以以问题特别是典型问题为背景小结阐释知识的应用过程, 并将这些问题归类拓宽加深并尽可能形成多组变式题例, 用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还可通过本章所用的数学方法、思想进行小结, 提炼并体验数学概念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 进而生成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所有的小结都应该与学生一同参与, 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养成良好习惯。

1.2 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

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上、下位概念、前后章节知识、公式法则, 无一不体现知识的点与点之间紧致有序的联系。寻求这种联系, 收集、编码、储存已学习过的知识信息, 对揭示知识的本质、理解把握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内在联系的寻求, 往往从知识的生长点出发, 在知识的交叉点建立联系。

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 不仅体现在源概念上, 更多的是总结和发现各自的本质特征, 在个性之中概括共性。

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 还应表现在总结知识的整体把握上。显然, 教材的编写考虑了认知者的认知与思维水平, 不得不把整体知识分割成若干片段或不同层次放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如方程:从简单的一次、整式、分式、无理 (根式) 绝对值、指对及函数方程等均割裂在不同年级, 知识总结时, 应当把每一前件和后续知识纳入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中去, 即把当前知识归位于“方程”这根链条上来。

1.3 总结解题中的思维过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心智的发展离不开思维的发展, 解题中的思维及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是成功解决问题的核心, 其中思维策略及其选择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问题解决必须通过思维, 也可训练思维, 发展思维, 而思维的发展是一个由低向高逐次递进螺旋上升的过程。皮亚杰认为, 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有:感知运演、前运演、具体运演、形式运演四个阶段, 即使人们进行高级的形式运演思维时, 也离不开低级别的前运演阶段。

解决问题从认识论角度讲, 必须通过抽象问题具体化, 一般问题特殊化等多次思维总结, 反复暴露思维中的不足和弱点。经验告诉我们, 在思维的低级阶段, 应主要训练思维的方向性和多样性 (广阔性) , 随着知识面的增大, 就应注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与批判性的培养, 从而孕育思维的创新性。

事实上, 作为每节课的例题, 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综合运用, 都有其深刻的思维背景, 也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1.4 总结学习或解题中的经验性结论。

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总是在头脑中要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构成这些经验的对象一般包括知识点、解题过程、解题步骤、解题方法、习惯性思维模式等“过程元”, 对“过程元”的连结, 按逻辑顺序的发生发展最终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解答过程, 串联这一过程的每一“过程元”我们就称为经验性结论。通常, 它包括知识性与方法性的两个方面。

1.5. 以问题形式或编制问题进行总结。

课堂教学即将结束前, 教师给出一组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问题 (习题) , 让学生迅即解决, 这也是一种好的小结方式。问题的呈现应该体现知识的提高与思维的锤炼, 如可以以正向、逆向;特殊、一般;开放、探究等问题方式。有很多老师把让学生编制问题作为课堂小结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小结方式。

总之, 课堂小结应突出教学目标, 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主要数学思想, 语言简明, 要点明确。小结可以以口述、表格、文字、图式、问 (试) 题等形式呈现。

2. 知识总结的基本特性

虽然知识学习过程中应提高知识总结的力度, 但应注意下述特性:

2.1 层次性。

教材演绎体系反映了知识展现的不同层次, 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也决定了接受知识的不同层次。同样, 从人类认识论来看, 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种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为此, 知识总结应体现层次性, 并表现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和知识的不同方面。

如对称问题:在初中阶段, 学习了简单的对称及其对称图形, 基本了解了对称的概念, 从感性上能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对称并从理性上能够通过对称证明平面几何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就达到了要求。在高中, 高一学习反函数、三角函数再次引入对称, 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 而且还要求学生借助图形能够从理性的代数角度给以证明和应用。解析几何把对称作为一类重要问题要求学生掌握, 就不仅仅是感性和理解的层次, 作为概念和知识, 必须要求学生掌握甚至熟练掌握。事实上, 较低层次的几何对称已经历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 更高层次的对称问题反映在极为抽象的背景中。如对称式 (等式或不等式) 、对称关系、对称函数、对称运算等, 由它们建立并抽象出来的对称思想、方法在中学的知识体系中比比皆是, 如果通过问题时时加以总结归纳, 那么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就不会停留在简单与低层次上。

2.2 系统性。

系统化、条理化是把握知识的关键。系统性这里主要指知识系统, 其实就是一种知识网络, 就知识小结而言, 主要对知识点的系统归纳、问题解决的方法技巧、问题的不同发散模式。

2.3 渐进性。

渐进, 即循序渐进。学习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循序渐进地学习、接受、理解, 在大脑中合理有序的编码、存储, 人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了这一渐进性, 知识总结也应不例外。最明显的范例莫过于对复数的认识, 此不赘述。

2.4 主体性。

先教会学生模仿进行模仿性总结,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综合, 主动进行总结。教师在给学生示范性总结时, 应该以多种形式示范, 以免学生造成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从而导致对不同知识的不同侧面有“千人一面”的形式上的小结。示范时, 重点在于示范小结方法。

篇4:七下基础知识

一、生字词

第一单元

《邓稼先》

1.宰割(zǎi)

2.筹划(chÓu huà)

3.彷徨(páng huáng)

4.仰慕(mù)

5.可歌可泣(qì)

6.鲜为人知(xiǎn)

7.当之无愧(kuì)

8.锋芒毕露

9.家喻户晓(yù)

10.妇孺(rú)皆知

11.马革裹(guǒ)尸

12.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13.日曛(xūn)

14.铤而走险(tǐng)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衰微(shuāi)

2.赫然(hè)

3.迭起(dié)

4.高标

5.锲而不舍(qiè)

6.兀兀穷年(wù)

7.沥尽心血(lì)

8.潜(qián)心贯注

9.心会神凝(níng)

10.迥(jiǒng)乎不同

11.一反既(jì)往

12.慷慨淋漓(kāngkǎilínlí)

13.气冲斗(dǒu)牛 14.群蚁排衙(yá)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1.地窨(yìn)子 2.开辟(pì)3.簇cù新 4.懒人 5.恭维 6.惋惜

第二单元

《黄河颂》

1.巅峰(diān)2.澎湃(pãng pài)

3.狂澜(lán)

4.屏障(píngzhàng)

5.哺育(bǔ)

6.九曲(qū)连环

《最后一课》

1.郝叟(hǎosǒu)

2.哽住(gěng)

3.懊悔(àohuì)

4.祈祷(qídǎo)

5.踱来踱(duÓ)去 《土地的誓言》

1.炽痛(chì)

2.嗥鸣(háo)

3.斑斓(bānlán)

4.谰语(lán)

5.怪诞(dàn)

6.亘古(gèn)

7.默契(qì)

8.田垄(lǒng)

9.蚱蜢(zhàměng)

10.污秽(huì)11.镐头(gǎo)

第三单元

《阿长与<山海经>》

1.骇(hài)2.掳(lǔ)3.震悚(zhènsǒng)4.惶急(huáng jí)

5.疮疤(chuāngbā)6.诘问(jié)

7.渴慕(mù)

8.疏懒(shū lǎn)

9.霹雳(pīlì)10.孤孀(shuāng)11.憎恶(zēngwù)

12.絮说(xù)

《老王》

1.伛(yǔ)2.惶恐(huáng)

3.荒僻(pì)

4.塌败(tā)

5.取缔(dì)

6.骷髅(kū lÓu)

7.滞笨(zhì)

8.愧怍(kuìzuÒ)

9.眼翳(yì)

《台阶》

1.凹凼(āo dàng)2.尴尬(gāngà)

3.烦躁(fán zào)

4.微不足道

5.大庭广众

第四单元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丁卯(mǎo)年 2.拖延 3.沾溉 4.锋芒 5.搀合 6.诲(huì)人不倦 7.草率 8.商酌

9.颠沛流离

10.冗(rǒng)长 11.扭曲(qū)12.晦(huì)涩 13.滋长

14.譬如 15.累赘 16.拖沓 17.感慨

《梅岭三章》陈毅

1.旌(jīng)旗 2.阎罗 3.烽烟 4.捷报 5.血雨腥风 6.取义成仁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恩惠 2.契qì约 3.如释重负 4.循环

5.悲天悯mǐn人

第五单元

《紫藤萝瀑布》宗璞

1.嚷(rǎng)

2.穗(suì)

3.舱 4.绽开(zhàn)

5.凑 6.酿(niàng)

7.发端(fāduān)

8.终极迸溅(bèngjiàn)

9.挑逗(tiǎo)

10.繁密(fǎnmì)

11.伫立(zhù)

12.凝望(níng)

13.笼罩(lǒng zhào)

14.伶仃(língdīng)

15.稀零

16.忍俊不禁(jīn)

17.仙露琼(qiÓng)浆

18.蜂围蝶阵

19.盘虬(qiú)卧龙

《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忏悔chànhuǐ 2.纤纤xiān的3.矜jīn持

4.孱chán头儿 5.恍然 6.服侍 7.魂魄 8.马嵬wéi坡 9.单薄bï 10.花苞孕育

第六单元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1.拽拉(zhuài)

2.无垠

3.癫狂(diān)

4.凛冽(lǐnliè)

5.吞噬(shì)

6.销蚀(shÍ)

7.羸(léi)弱

8.步履(lǚ)

9.告罄(qìng)

10.遗孀(shuāng)

11.坚持不懈(xiè)

12.千辛万苦

13.风餐露宿(lùsù)

14.夜不成眠

15.精疲力竭(jié)

16.闷闷不乐

17.毛骨悚然(sǒng)

18.耀武扬威

19.洋洋得意

20.怏怏不乐(yàng)

21.姗姗来迟(shānshān)

22.忧心忡忡(chōngchōng)

23.疲惫不堪(bân)

24.畏缩不前

25.鲁莽大胆

26.念念有词

27.语无伦次(lún)

28.精打细算

29.毋宁(wù)

30.白雪皑皑(ái)

《太空一日》杨利伟

1.炽chì热 2.一刹(chà)那 3.舷xián窗 4.轮廓 5.分辨 6.确凿

7.本末倒dào置 8.刹(shā)车 9.剥bō落 10.摩擦

《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1.可怜兮兮 2.渡假 3.辐(fú)射 4.禁jìn闭 5.浮躁 6.挑剔

6.变幻 8.气势磅páng礴bÓ 9.迟钝 10.朦胧 11.地幔 12.裂隙

二、古诗背诵默写 1.《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文翻译: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文翻译: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3.《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文翻译: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4.《晚春》(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5.《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烟气罩着河水,月亮笼罩着白沙。

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歌女为人作乐,哪知亡国之恨?

她们还在河对岸唱着代表亡国之音的歌曲《玉树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白话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译文:莫说从岭上下来就不难,在下山之前经常让那些行人空欢喜一场。走入到崇山峻岭之中,你才从一重山里出来,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拦住了。

8.《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译文:

9.《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作品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灯花。

10.《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11.《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12.《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1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14.《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可以潜心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使双耳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这间陋室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如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5.《爱莲说》周敦颐(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淤泥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人;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16.《木兰诗》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kâ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â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â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ï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î)气传金柝(tuî),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î huî)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ï)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 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17.《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孙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加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多,谁能比得过我?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好处。”然后吕蒙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商议,鲁肃非常惊讶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县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 就应该换个角度另眼相看,兄长怎么领悟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才离去。

18.《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陈尧咨擅长射箭,在当时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种本领自我夸耀。他 曾经在家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着他射箭,很久也没有离开。(老人)看见他射箭十支中射中八九支,只是微微点头。

陈尧咨问(老人):“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不是很精湛吗?”卖油的老人说:“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的。”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了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中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沾湿。(老人)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什么方法,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19.《河中石兽》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就在河岸上,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门前)两尊石像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没找到。就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驾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使突然涨起来的河水带它们离开?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中,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疯狂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这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守河的老士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着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很疯狂;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地判断吗?

七下名著必读

篇5:七下法律知识竞赛卷

一、明辨是非(正确的在相应括号内填“√”,错误的填“×”。共10分)

1.“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说明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2.有法制观念,行为上就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3.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4.青少年年纪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也不受处罚。()

5.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打官司、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的方法叫非诉讼手段。()

6.法律是由国家主席制定的。()

7.拾金而昧,不予归还,是违法行为。()

8.《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法律。()

9.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的保护措施。()

10.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是可以言论自由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 C、全体成员D、成年人

1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3.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是()。A.制定或认可B.制定或实施C.广义或狭义D.习惯与执行

14.法律体现的是()。

A.少数人的意志B.剥削阶级的意志

C.统治阶级的意志D.广大人民的意志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这部法律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这部法律的实施是由()来保证实现的。

A.普法宣传 B.道德约束

C.国家强制力 D.自觉遵守

16.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未成年人与法律没有什么密切联系

B.只要不违法犯罪,就不用与法律打交道

C.只要自己奉公守法,就与法律没有关系

D.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

17.海南中院以受贿罪判处海南文昌原市委书记谢明中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对财产予以追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中附加刑是

()。

A.死刑 B.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8.高中生王某曾因偷同学的小额钱物被学校处分,但他仍然执迷不悟,不思悔改,最终因持刀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案例说明()。

A.有不良行为若不加以改正,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

B.王某持刀抢劫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发展为犯罪

D.王某偷同学的小额钱物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19.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A、赡养B、抚养C、教育D、保护

20、禁止在()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居民住宅区B、厂矿企业C、中小学校D、商业区

21、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A、任何时候B、国家法定节假曰外 C、在校学习时间D、晚上

22、在学校里,我们有权利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培育,有权利要求学校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同时,我们也应该尊敬教师,遵守纪律,勤奋学习,爱护公共财物。这说明()

A.受教育者既享有一定的权利,又要履行一定的义务

B.受教育者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目的是一致的C.受教育者享有充分的权利有助于提高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D.自觉履行义务是充分享有权利的保证

23、失窃的6名大学生对小偷袁某非法拘禁24小时以上,法院依法分别判处6名大学生5个月拘役。案例中6名大学生所承担的是()

A.道德责任B.行政责任C.民事责任D.刑事责任

24.2009年我国政府对甲型H1N1流感的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强制隔离、治疗。对此事社会评价褒贬不一,错误的是()

A.政府对甲型H1N1流感的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强制隔离、治疗是合法的B.政府对甲型H1N1流感的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强制隔离、治疗这个事实表明,公民对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使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限制的C.政府对甲型H1N1流感的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强制隔离、治疗,侵犯了公民人身自由权利

D.对甲型H1N1流感的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强制隔离、治疗直接关系到病人以及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政府限制其人身自由权利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25、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是按照劳动的质量获得报酬的B.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为生存而劳动,因而劳动只是公民的权利

D.劳动是光荣的,因而劳动仅是公民的义务

一些中国公民到外国旅游,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交通路口不遵守交通规则,在旅游景点乱扔垃圾,走到哪儿“吐”到哪儿、“扔”到哪儿……

26.上述材料中的行为主要是有损()

A.祖国的安全B.祖国的利益C.祖国的荣誉D.祖国的尊严

27、法律是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护神”,下面与未成年中学生健康成长关系最密切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培才中学三好学生奖励制度》、《培才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8、以下不能体现国家通过各种途径保障公民享有劳动权利的实例或做法的是()

A.2011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

B.2011年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

C.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

D.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

29.中央文明办 国家旅游局制定了《中国公民国内游文明公约》规范中国公民在参加国内旅游的行为规范。以下符合文明公约中关于“尊重别人权利”规定要求的是

A.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B.不强行与外宾合影

C.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D.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

30、就你现在的年龄,从承担法律责任角度判断你属于:()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 要负刑事责任人

三、辨别分析(辨别以下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1、违法行为就是犯罪。(6分)

2、初一学生小强的父母离婚了,法院将小强判给妈妈抚养,由爸爸每月付300元抚养费。开始半年爸爸还能按时送来抚养费。爸爸再婚后以自己负担重为由,就不再付抚养费了。小强多次向爸爸交涉未果。爸爸还说“我和你妈已经离婚,跟你也没任何关系,去法院告我也没用”。

爸爸的话是否有道理?并请说明理由。(6分)

四、简答题(6分)

1.列举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两种规则?它们有什么区别?

五、材料分析题(共22分)

1.中学生马强做事我行我素,不守规则,他的口头禅是“自由万岁”。在马路上,他横冲直撞,还闯了红灯,被警察严肃地批评了一顿。自习课上他高声谈笑,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和指责。篮球场上,他屡屡犯规,被裁判罚下了场。他遗憾地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自由。”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对马强的言行加以评析。(8)

2.某甲和某乙为争夺公园中的座位而争执起来,甲动手打了乙。

情况一:甲只是推了乙一把,乙摔倒在地,并未受伤。

情况二: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

情况三:甲把乙打成重残,丧失了劳动能力。

①在甲打乙有可能出现的上述三种情况中,甲的行为分别是什么性质?应受到处罚吗?如果应受到处罚的话,甲应受到何种处罚?(12)

②读完这三则案例,你有什么感想。(2)

六、探究创新题

请归纳七年级法律读本第八课中有关未成年学生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预防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内容,围绕“维护权益,预防侵害”的主题,编制未成年学生自我保护的要诀。(10分)

提示与要求:

⑴可从维权途经和预防侵权两个方面入手编制;

⑵主题鲜明,符合法理,条理清晰;

上一篇:重庆科创学院法律教育宣传下一篇:驻村个人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