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课堂检测题

2024-05-14

《劝学》课堂检测题(通用10篇)

篇1:《劝学》课堂检测题

《劝学》课堂检测题

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輮(róu)以为轮 金就砺(lì)则利 知(zhī)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bào)须臾(yú)驽(nú)马 ...C.善假(jià)于物 跬(kuǐ)步 金石可镂(1òu)...D.跂(qì)而望 骐骥(jì)爪(zhǎo)牙 ...2.对下边句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又”)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通“矣”,罢了)..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zhì,通“智”,智慧)D.君子生非异也(xìng,通“性”,资质,禀赋)..请选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兼词,“于之”,从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 .5.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 使之然也: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 .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A.量词; 功劳,功勋 B.驾驶; 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 成功,功效 D.量词; 功能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 .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9.对下列古今异义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查。今常用义为:加入)B.声非加疾也(疾:强,宏亮。今常用义为:疾病,或快)C.蟹六跪而二螯(跪:脚或腿。今指动词“跪下”的“跪”)D.金就砺则利(金:黄金。今指刀剑等金属制品)

10.下列句子,“而”的用法与“吾恂恂而起”的“而”相同的一组是:()A.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1.对下列文言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于”相当于“从”,后“于”相当于“比”。B.„„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在”。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象其他代词那样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

12.指出说法正确的一项()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B.白居易《忆江南》有“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蓝”和“取之于蓝”中的“蓝”相同。C.《劝学》的“劝”是“鼓励”的意思。

D.《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13.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食 D.颁白者不负于戴于道路矣 14.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B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借助于车马的人,不是脚长得利于行走,却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C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禀赋与普通人比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5.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三层意思都是运用正反对比、比喻的方法来论述的。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只要坚持,再难也能学好。C.文中最后一句“„„者„„也”是表示原因的判断句式。D.“下饮黄泉”的“下”是方位名词活用动词。16.选出下面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4)用心躁也。......A.兴盛 不能够 寄居存身 毛躁 B.兴起 没有用来„„的办法 托付 毛躁 C.兴盛 无法 托付 浮躁 D.兴起 没有用来„„的办法 寄居存身 浮躁 17.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何陋之有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8.文中以“骐骥”为喻,用意在于()A.用名马比喻名人,说明名人成就事业并不困难。

B.说明人即使天资很高,如果没有恒心,也不能有所成就。C.说明即使是千里马,如果不发挥它的才能,也不能有所成就。D.说明即使天资很高,如果不专心致志,也不能有所成就。

19.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这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不断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粗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D.逆境才能成才。

20.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累流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生长。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骏马跳跃一次,不能够十步远。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坚强。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钳,然而没有蛇和黄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这是用心浮躁的缘故。

篇2:《劝学》课堂检测题

一、字词练习

1.shū jí chōu tì kǒnɡ bù

()()()mó ɡuǐ yán jùn cán rěn()()()

huì

shì

2.智()

荣()

()言

描()

犹()

重()

()报

()言

装()

二、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激流

()的姑娘

()的容貌

()的舞姿

()的手法

()的性格

()的唱腔

()的表演

()的歌声

2.从下列词语中找出6对近义词,分别填入括号里。

残暴 含糊 安宁 可惜 占据 坚决

模糊 残酷 坚定 安定 惋惜 占领

()--()()--()()--()()--()()--()()--()

三、句子练习

1.(1)世界上还有及格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

(2)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2.把下面各句改写成不用引号轰示,而直接叙述的句子。

(1)老师傅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

(2)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3)他说:“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4)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四、填关联词语

1、周恩来()受到全中国人民的尊敬,()在世界人民心中也有崇高的地位。

2、()明天下雨,秋游()改期举行。

3、()想取得好成绩,()得刻苦学习。

4、我们()要学好课内的学习内容,()要多读课外书。

5、()困难再大,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

6、()是好朋友,我们()要按原则办事。

7、王钢()是我班的三好学生,()被评为市级优秀少先队员。

8、我们()要学习好,()要身体好。

9、爸爸()工作,()参加业余学习。

10、()李艳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她花的时间少,学习效果好。

五、阅读:

绿手指

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什么特异功能,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老奶奶的称谓。

一天,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购买纯白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绿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对八个儿女讲了,他们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

超群教育六年级语文测试题

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金黄的。老奶奶从中挑选一朵颜色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

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儿女远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依然满怀信心地栽种金盏花„„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而是如银似雪的纯白。

她把一百粒种子寄给了那家二十年前悬赏的机构,她甚至不知道那则启事还是否有效,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他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再兑现,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只想问你们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 把这个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2)对文中的两个“绿手指”,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上下文,作出回答。

①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

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 ②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3)读了短文,你想对老奶奶说些什么?

六、智能拓展。

1、下面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得意忘形——废寝忘食 B、喜出望外——一望无际

C、曾不事农桑——出事 D、送孟浩然之广陵——不速之客

2、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封神演义》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4、下面是三国故事的是()

A、围魏救赵 B、退避三舍 C、赤壁大战 D、负荆请罪

5、“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三国时期D、唐宋时期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7、《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大闹天宫时的名字叫()

A、孙悟空B、齐天大圣 C、孙行者D、美猴王

8、“夜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B.比喻C.排比D.夸张

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A、《哈姆雷特》B、《李尔王》C、《悲惨世界》D、《奥赛罗》

篇3:《劝学》课堂背诵初探

一、课堂背诵的前期准备

《 劝学 》 系人教版必修三第九课, 选自 《 荀子·劝学篇》, 成文年代约为战国中后期, 距今两千多年, 其中不少语言习惯已与当今环境迥然不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把教学变成单纯的记忆活动, 那么它就变成了无的放矢的教学。”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了解课文含义, 就想达成良好的背诵效果, 那就无异于缘木求鱼, 只能徒劳无功了。因此, 以诵读为途径, 梳理文意, 由教师范背, 引发学生兴趣, 这将成为背诵准备的重要工作。

1.诵读奠基, 梳理文意

在教学实践中, 《劝学》的课时安排一般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往往承担了诵读、梳理文意的任务, “先诵读, 再理解, 后记忆”是一般背诵的基本过程。

首先, 诵读从扫清字词的读音障碍开始, 这就要求学生在预习或课堂试读、齐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疏漏, 并加以改正。 教师可通过范读, 或播放名家朗诵的音频、磁带等方式, 对学生加以指导, 强化断句与节奏, 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如“君子生非异也”中的“生”通假为“性”, 应读作xìng;如 “用心/一也”不能错读为 “ 用/心一也”。 其次, 学生应主动利用课文注解和工具书, 根据已有的文言文知识, 自主掌握各种文言现象, 通过自译、小组译和班级互译来逐一落实字词, 通晓文章含义。 教师应避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要努力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从《劝学》的学习中有所得有所悟。 再次, 在上述两个环节的基础上, 探索荀子 “劝学”带来的感悟, 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 明确全文围绕“学不可以已”分三个方向展开, 从而通晓《劝学》一文的精密布局。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应明辨逻辑, 不被荀子的说理模式所迷惑, 直达段落的核心要意。

2.教师范背, 激发兴趣

学生对文言文背诵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背诵的意义并非局限于应试, 更多的是从中获得一种情理共生的审美体验。 所谓“知行合一”, 教师作为学生课堂上的沟通对象, 如能从“范读”升级为“范背”, 必将从心理上给予学生正面导向, 以减轻其心理负担, 激发课堂背诵的兴趣。

《劝学 》一文言浅意深, 可由教师背诵精彩语段, 与学生交流背诵心得。如第二段:“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已成为一个常用的俗语, 记忆起来毫不费力, 而后引出“冰与“水”的关系, 恰好同 “青”与 “蓝”一一对应;接着由木“ 直 — 曲 — 不复挺” 的形态变化入手, 可以画出示意图帮助分析;继续由木到金, 说明砥砺德行的重要性;最后引出“君子需学”的观点。 段落条理清晰, 教师也可在范背过程中引述已学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 常用成语“一曝十寒”等作为辅助, 既是对《劝学》文本的深入剖析, 也能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这对形成完整的文言知识建构有着重要作用。

对于怠惰情绪明显的学生而言, 他们在课堂上自己不愿意背诵, 也不关心其他同学的背诵情况, 而教师的“高高在上”更是与自己无关了。若教师“放下身段”, 亲近学生以范背的手法感染怠惰生, 便能鼓励他们多看、多背, 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与教师和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关系。正如韩愈所说:“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 ”只要师生双方都能在范背环节中找准定位, 那么背诵的难题必将迎刃而解。

二、课堂背诵的方法引导

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 教师还需给予学生适当的课堂背诵引导,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方式和方法的传承是真正有助于课堂背诵教学开展的关键。

1.列清提纲

学生通过前期诵读, 梳理文意, 对全文的结构已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劝学》行文缜密, 在背诵时可化整为零, 将全文拆分为“段落”, 再由“段落”拆分为“文句”, 最后再由“文句”拆分为“字词”。指点学生在不看课本、不看板书的情况下, 自行复述全文构架, 列出简短提纲, 检测学习效果。 在课堂上, 大部分学生能较完整地串联起文章结构, 如:学不可以已=知明而行无过已+善假于物+神明自得 (积善+锲而不舍+用心) 。

值得注意的是, 课堂上相较于用现代文概括大意, 更应倾向于用原文归纳;相较于用长句整理, 更应倾向于关键字词的提取。 使用提纲是为了背诵时不用提纲, 学生从理解文本, 到自主浓缩文本, 最后凭背诵回归文本, 更需要通过原文的字词联系文句, 再由文句重塑构架, 聚零为整, 才能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如学生直接使用翻译文字或教师归纳的信息, 固然便于解析, 但却容易流于表面不能深入课文, 反而失去了主动权, 不利于背诵。

2.辨识句法

《 荀子 》 一书被后人称作 “ 学者之文”, 其行文风格平实朴素, 浑厚有力。在句法上, 《劝学》疑问句式齐整, 段与段之间趋近匀称, 而句与句之中对偶、排比兼用, 长短句并行, 在均齐中又有交错的别致之美, 背诵过程极富铿锵的节奏感, 如《劝学》第四段即是长短兼用, 共由五个复句组成, 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复句指出学习需要积累, 其中第一句采用排比手法, 利用 ‘积…… 成… … , … … 焉 ’的句式, 从正面加以论证;第二句采用对偶手法, 以‘不积……, 无以…… ’的句式形成反面议论, 两句之间又构成内容上的对比。 第三、四复句也是采用两两对偶的方式, 组成字数相等 (每句四字) 、结构相当 (主谓结构) 、内容相对的议论, 用以概述学习贵在坚持;利用对偶的特点, 只要背到‘锲而舍之’一句, 就自然联想到 ‘锲而不舍’。最后一个复句是不典型对偶, 连用八个短句, 字数较前四个复句大有不同, 从‘用心一也’与‘用心躁也 ’着手, 向前回溯, 对应两分句内容, 以说明学习贵在专心。 ”理清了这样的句法特点, 学生背诵便能并句成组, 并组成段, 逐一击破, 并加快记忆与背诵的速度。

3.感知修辞

《 劝学 》 全文说理绵密, 共用20 个比喻句, 以 “ 博喻”说理之姿, 有别于先秦诸子, 独树一帜。 荀子采用的比喻多平易近人, 来源于日常生活。 第二段中 “青出于蓝”与“ 冰水为之” 两例, 即从正面设喻, 阐明要点, 启发学生提炼本段喻体, 如青、冰、直木輮曲、木受绳、金就砺, 再利用生动形象的思维, 按荀子的设喻逻辑将句子展开、还原, 本段内容便可迅速记忆。 本文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 形式灵活, 如第三段荀子从思不如学出发, 连用五个比喻, 以“跂而望” “ 登高招” “ 顺风呼” “ 假舆马” “ 假舟楫” 来说明“君子生非异也”, 而这恰是荀子 “性恶说”的表现。 君子的性亦为恶, 与常人的区别不过是善学于良师益友, 又能择其善者而从之, 以改变自己的“恶”。 这里的“物”就从“舟楫”“舆马”等实物升华为学习的内涵, 荀子思想也借此得以深化。 依凭对比喻的喻体和本体的双重把握, 学生能获得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这也能激励他们由个体经验出发, 完成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使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在课堂背诵过程中得以实现。

在45 分钟内完成课堂背诵, 这一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被认为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方法。 实际上, 只要做好前期准备, 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教师从机械地“逼迫”背诵上升到适宜的方法指点, 不但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背诵目标, 还能借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 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

摘要:针对《劝学》一文, 以梳理文意和教师范背为前期准备, 以列清提纲、辨识句法、感知修辞为方法引导,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 使课堂背诵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课堂背诵,文意,范背,提纲,句法,修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篇4:一道初中课堂检测题的编制与反思

达成情况。以“暖宝宝”为素材编制“课堂检测题”,测评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引导学生联系、感悟生活实际,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课堂检测题编制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97

美国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说过:“一个认真备课的教师能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在某次县结对学校课堂交流活动中,笔者曾在新授沪教版教材“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内容的“课堂检测题”的编制上做出了这样的思考:应遴选怎样的与钢铁锈蚀有关的针对性强的生活素材呢?编制怎样的试题既能测评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又能引导学生联系、感悟生活中的化学实际?为此,现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感受,以期与同仁交流。

一、生活素材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素材与钢铁的锈蚀有关,其中冬天市场上出售的“暖宝宝”就是一种极为典型的生活素材。为什么“暖宝宝”能让老百姓有“不见冬天”的感觉?笔者以“暖宝宝”为素材编制如下试题。

二、编制试题

“暖宝宝”说明书如下所示。

请回答:

(1)“暖宝宝”使用时打开外袋,袋内成分铁粉与空气中的、作用,该过程是将能转化为能;袋内成分中食盐的作用是;打开“暖宝宝”外袋后,能快速放出热量,你觉得还与有关。

(2)小华对使用后“暖宝宝”中铁粉的氧化程度很好奇,于是他将袋内成分溶于水后,过滤,得到一些红褐色固体残渣。请你与他一起完成对残渣成分的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残渣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猜想]猜想①:Fe2O3和C;猜想②:。

[实验探究]取少许固体残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若有现象,则猜想②成立。

[实验结论]铁粉部分氧化。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用物理方法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他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1)水氧气化学热加快铁的氧化铁粉的接触面积(活性炭也可)

(2)Fe2O3、Fe和C冒气泡用磁铁吸引

三、编制思路

1.基于生活紧扣考点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笔者紧扣教材考点,以“铁锈蚀的条件、发热原理、氯化钠的作用”为知识载体,结合学习目标编制试题。第(1)题的设问编制,起点低,学生易入手,符合学生的课堂认知水平,又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领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学习理念。

2.高于教材培养能力

纵观近些年的中考试题,发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中考试题的命制特点。挖掘教材内容,拓展设计与知识、能力相适应的试题或实验方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如第(1)小题的最后一问,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式,仅能掌握氯化钠加快锈蚀的作用,而不能耐心阅读、提取图片标签中物质成分的作用,也不能领悟钢铁锈蚀是化学反应的实质。学生若从物质变化、能量转换、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等角度去思考,就能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实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迁移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第(3)题中,结合“暖宝宝”中袋内成分铁粉是否完全转化的情况,以“问题——猜想——实验设计——得出结论并反思”的科学探究形式来编制试题,与本章第1节中“金属的性质”的探究学习相联系,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设计能力,又彰显了化学学科的实验特色。

3.立足课堂践行课改

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阵地,在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都应积极地践行课改理念。

不论是新授课,还是期末复习课、中考复习课,我们教师都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编制、使用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针对性试题,促成学生自觉地感悟生活实际,获得有意义的发展。

四、反思评价

本题编制文字简洁、篇幅较短,能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情景素材的真实性、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和思维能力的层次性,符合教学目的。对基础知识的问题考查较直接,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与迁移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考查要求较高。该题在新授时作为课堂检测使用,后进生不能正确地解答问题;若在中考复习时使用,结合“数据处理”的定量考查,教学效果会更好。

篇5:文言文《孙权劝学》课后题

【小题2】反问语气, 感叹语气

【小题3】只当作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小题4】结合实际(1分)启示(1分)意对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这几个词语均为该篇中的关键词语,也都是文言实词.其中"辞""过"和今天的意思相仿,注意理解即可."当涂"和"见事"则要在学习中积累.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个句子,根据其中的"岂 邪"可知是反问句,应读反问语气.第二个句子根据其句子意思,及句末的"乎"可知是吕蒙感慨的话,应读出感叹语气.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但”“ 涉猎”‘ 耳’等。“但”是只,只是的意思,“涉猎”是粗略地阅读的意思,‘耳’是罢了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

篇6:科学记数法课堂检测训练题

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万= ; 1亿= ;

(2)80000000= ; = .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原来分别是什么数?

3、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千米,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千米 ,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近地点平均距离为 ,远地点平均距离为__________.

4、 ×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25×105 B.-125×105 C.-500×105 D.-5×106

拓展提高

5、据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约为7840000万元,那么7840000万元用科学积记数法表示

为 万元.

6、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34元,与去年同时期相比增长10.2%.4834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7、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成都的.城市化推进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到底,成都市中心五城区(不含高新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4410000人,这这个常住人口数有如下几种表示方法:① 人;② 人;③ 人。其中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序号为 .

8、山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五台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20全省旅游总收入739.3亿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元.

9、《广东省20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显示,港珠澳大桥工程估算总投资72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元 B、 元

C、 元 D、 元

10、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30800亿元,那么130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篇7:孙权劝学检测(原创最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国志 • 吴志 • 吕蒙传》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解:①窃:私自,偷偷地 ②恚【huì】恨、怒 ③脱误:侥幸

④诣:【yì】到,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⑤拊【fǔ】拍,古同“抚”,安抚,抚慰。

④③①

一、文学常识(1分/3分)

《孙权劝学》选自《 》,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虚词(1.5分/24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结友而别: ..归以告蒙母: 而关羽实熊虎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母哀而舍之: ..此独以跛之故: 人不知而不愠: ..③拊其背: ④母恚欲罚之: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当之陆口: ..彼其受之天也: 或以钱币乞之: ..暮而果大亡其财: 人皆贺之: ..

三、解释下面实词(2分/24分)

蒙辞以军中多务 但当涉猎 及鲁肃过寻阳 非复吴下阿蒙 ......数讨山越 且不探虎穴 肃意尚轻蒙 或说肃 ....遂往诣蒙 功名日显 今东西虽为一家 计安可不豫定 .....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一词多义)(2分/22分)

①当顾见大惊: 君宜顾之: 元方入门不顾: ...②故曰:教学相长也: 不可以故意待也: 温故而知新: ...③当为孙策将: 因为肃画五策: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④或说肃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五、翻译下面句子:(每一短句2分/20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4、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六、结合这两篇文章内容,你认为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给你什么启示?(2分/4分)

七、结合材料分析,你认为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3分)

一、《资资通鉴》、司马光、编年体通史

二、解释下面加点虚词(2分/24分)

①以:介词,用 ;动词,认为;介词,把;连词,因为

②而: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但;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但 ③其:代词,他,指吕蒙;代词,方仲永写的诗;代词,他,指方仲永;代词,指他家的

④之:代词,他,指吕蒙;动词,到、往;代词,指方仲永的诗;代词,指他的父亲

三、解释下面实词(2分/24分)(2分/22分)推托;粗略地阅读;到了„„的时候;不再是

数:Shuò多次 ;况且;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不定代词,有的人 就;一天天;方位词作名词,指东吴和西蜀两家;疑问代词,怎么,难道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一词多义)

①回头;拜访;回头看 ②所以;旧、以前的;学过的知识 ③担任;替;成为

五、翻译下面句子:(每一短句2分/20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离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了,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

3、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您担负着重要任务,和关羽方面军为邻,打算用什么计策来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

4、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我不知道您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高的境地。

六、结合这两篇文章内容,你认为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给你什么启示?2分/4分 能虚心接受建议,改变对吕蒙的态度,由先前地轻视到敬重:主动拜见蒙母,与吕蒙结友。我们不能以旧眼光来待人,应该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别人,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评价人。

七、结合材料分析,你认为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年少有为、勇而有谋,想出人头地:在其十五六岁时就能主动参加战斗。

②勤奋好学、学而有成,赢得别人尊重:通过学习,见识非凡,能替鲁肃出谋划策,使鲁肃拜母结友。

③虚心接受别人建议:接受孙权建议进行学习《三国志 • 吴志 • 吕蒙传》译文

吕蒙字子明,祖籍汝南富陂。年少时去南方,依附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手下的将领,多次参加讨伐少数民族政权山越的战斗。吕蒙十五六岁时,偷偷跟随邓当参加战斗,邓当发现以后大吃一惊,大声指责吕蒙,让他回去,吕蒙不答应。回去后,邓当向吕蒙的母亲告状,吕蒙的母亲很生气,要惩罚吕蒙,吕蒙说:“贫困的生活,低贱的地位难以让人忍受,如果侥幸立功,就可以得到富贵功名。况且不到老虎洞中去,怎会捉到小老虎呢?”母亲悲伤无奈地认同了吕蒙。

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为邻对峙,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到临时怎么适宜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就这个时机吕蒙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来到吕蒙身边,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篇8:《电场》单元检测题

1.关于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B.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

C.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很小

D.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是同一种物理模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与固体之间相互摩擦,才会摩擦起电

B.把A物体和B物体摩擦,结果A物体带负电,B物体带正电.由此可以断定它们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一定是A比B强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用细线吊起的塑料小球,小球被排开,小球一定带正电

D.分别用丝线吊起甲、乙两小球,互相靠近时若互相吸引,则它们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3.图1中金属平板P的中垂线上放置正点电荷Q,比较金属平板边缘上a、b、c三点场强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点场强方向都相同

B.三点场强方向不相同

C.三点中有两点场强相同

D.只有b点场强与表面垂直

4.如图2所示,把一带正电小球放在光滑绝缘斜面上,欲使小球a能静止在斜面上,需在MN间放一带电小球b,则b应( )

A.带负电,放在A点

B.带正电,放在B点

C.带负电,放在C点

D.带正电,放在C点

5.如图3所示,在电场强度为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A、B为一竖直线上的两点,相距为L,外力F将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点匀速移到B点,重力不能忽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外力的方向水平

B.外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外力的大小等于qE+mg

6.如图4所示,A、B为两个固定的等量的同种正电荷,在它们连线的中点处有一个可以自由运动的正电荷C,现给电荷C一个垂直于连线的初速度v0,若不计电荷C所受的重力,则关于电荷C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加速度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始终增大

B.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速度始终增大

7.如图5所示,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一根细线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现在让细线水平绷直,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摆下,小球能达到并通过最低点B。则小球在最低点B处细线的拉力可能是( )

A.0.5mg B.1.5mg

C.2.5mg D.3.5mg

8.A、B两导体板平行放置,在t=0时将电子从A板附近由静止释放。则在A、B两板间加上下列如图6所示的哪个电压时,有可能使电子到不了B板 :( )

9.一个劲度系数为k、由绝缘材料制成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带正电荷q的小球相连,静止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当加入如图7所示的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后,小球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的速度为零时,弹簧伸长qE/k

B.球做简谐运动,振幅为qE/k

C.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运动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

10.如图8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相距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一个小孔M和N。今有一带电油滴,质量为m,从A板的上方距A板为d的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P、M、N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带电油滴通过N孔时的动能Ek<2mgd。若将极板A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则带电油滴通过N孔时的动能E′k和油滴所带电荷的种类是( )

A.油滴带正电,E′k=Ek

B.油滴带正电,E′kk

C.油滴带负电,E′k=Ek

D.油滴带负电,E′kk

11.A、B是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正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A点运动到B点,速率图象如图9所示. 下列关于A、B两点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电势 的高低的判断,正确的是( )

A.EA>EB

B.EA<EB

C.φA<φB

D.φA>φB

12.竖直墙面光滑且绝缘,地面粗糙也绝缘,小球AB带有同种电荷,用指向墙面的水平力F作用于小球B。两球分别静止在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上,如图10所示,若将小球B向左推动少许,当两球重新达到平均时,作用于B的水平力仍为F,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 )

A.地面对B球摩擦力变大

B.地面对B球支持力不变

C.竖直墙面对小球A的弹力变大

D.AB两球之间距离变大

二、填空题

13.(1)在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描绘电场等势线的实验中,给出下列器材,应选用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A.6V的交流电源

B.6V的直流电源

C.100V的直流电源

D.量程0~0.5V,零刻度在刻度盘中央的电压表

E.量程0~300μA,零刻度在刻度盘中央的电流表

(2)该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如果以a、b两个电极的连线为x轴,以a、b连线的中垂线为y轴,并将一个探针固定置于y轴上的某一点,合上开关S,而将另一探针由O点左侧沿x轴正方向移到O点右侧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表G的指针与零刻度夹角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4. 如图12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长为L的绝缘线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把悬线拉到水平,小球在位置A点。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球沿弧线下摆到α=60°的B点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则匀强电场的场强的大小E=_________。

15.如图13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的B板接地,A、B两板间的电势差为+U,两板间为匀强电场,间距为d。在两板之间有一长为l的绝缘轻杆,且l1和m2,且m12,它们的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1和q2,小球1带负电,小球2带正电。设两球运动过程中极板上的电荷分布情况不变。当杆由图示水平位置从静止开始转到竖直位置时两球的总动能为________。

16.如图14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相邻的四个等势面,一个电子垂直经过等势面D时动能为20eV,经过等势面C时的电势能为-10eV,到达等势面B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相邻等势面间距离为5cm,则: A等势面的电势为____V;匀强电场的场强为____V/m。

17.如图15所示,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两端,垂直于斜面方向固定两个弹性板,两板相距d=2m,质量为m=10g,带电量为q=+1×10-7C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物体从斜面中点以大小为v0=10m/s的速度沿斜面开始运动.若物体与弹性板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损失,电量也不变,匀强电场(方向与斜面平行)的场强E=2×106N/C,则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S=_______。(g取10m/s2sin37°=0.6cos37°=0.8)

三、计算题

18.如图16所示,用长L=0.50m的绝缘轻质细线,把一个质量m=1.0g带电小球悬挂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之间,平行金属板间的距离d=5.0cm,两板间电压U=1.0×103V。静止时,绝缘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小球偏离竖直距离a=1.0cm。(θ角很小,为计算方便可认为tanθ≈sinθ,取g=10m/s2,需要求出具体数值,不能用θ角表示)求:

(1)两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

(2)小球带的电荷量。

(3)若细线突然被剪断,小球在板间如何运动?

19.如图17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极板竖直放置,两板间距离d=0.1m,电势差U=1000V,一个质量m=0.2g,带正电q=10-7C的小球(球大小可忽略不计),用l=0.01m长的丝线悬于电容器极板间的O点。现将小球拉到丝线呈水平伸直的位置A,然后放开。假如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处时,线突然断开。

(1)求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处刚要断时线的拉力

(2)以后发现小球恰能通过B点正下方的C点,求B、C两点间的距离。(g取10m/s2

20.如图18所示,一质量为1×10-4kg,带电量为5×10-6C的带电粒子在一加速电压为1×105V的电场中,从静止开始加速,飞出电场后水平击中静止在光滑圆弧底端的小木块,并随小木块一起以5m/ s的速度向前滑行,已知水平轨道AB=10m,与木块的动摩擦因素μ=0.5,BC是半径R=300m的光滑圆弧轨道。试求:

(1)带电粒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的速度大小;

篇9:《劝学》课堂检测题

【—阅读题之劝学固定格式】,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4.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5.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7.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

8.以为轮【省略句:?(之)以(之)为轮】

9.使之然也【省略句:?(之)使之然也】

10.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

11.学不可以已(省略句)

12. 金石可镂(被动句)

篇10:孙权劝学课堂反思

优点: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层次清楚,梯度适当。注重落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学习文言的方法。拓展和作业设计自己非常得意,也得到了其他人的好评。

不足之处:

1、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文言词语、句子翻译,但文言词语的解释有点多。建议只抓住几个重点词语与句式即可。大部分词语学生有学过,即便有遗忘,在翻译时不会再来解决,可节省时间,而不必个个点到。

2、分析文章内容时,问题设计有点多,面面兼顾,有很难兼顾。如本文的行文线索、本文的主旨、本文写人的方法、人物说话的心理、语气等,还应该根据当堂课教学的重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劝学》课堂检测题】相关文章:

劝学题范文05-15

劝学阅读检测及答案08-22

荀子《劝学》默写题附答案04-24

m2课堂达标检测题104-20

《劝学》内容04-24

孙权劝学05-19

扶贫劝学方案05-24

劝学 复习案04-08

劝学经典范文05-17

劝学教案范文05-17

上一篇:情景高尔夫培训法下一篇:中医院中药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