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普镇残疾人统计表

2024-05-03

铜普镇残疾人统计表(精选3篇)

篇1:铜普镇残疾人统计表

铜普镇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计划

—————铜普镇残疾人联合会

配备社区(村)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残疾人根本利益,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做好社区(村)残疾人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党、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

加大村(社区)组织对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领导力度。村(社区)组织特别是党(总)支部要把专职委员工作放大重要议程上,要尽力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使他们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常用办公用品,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关心,在上级对专职委员补贴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村经济实力及其工作表现另外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经济补助。

加强日常管理和业务培训,提升专职委员队伍综合素质。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一支过硬的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既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保证

日常管理方面,要以村、协会为主,县镇残联为辅,村、协会要由专门人员具体指导专职委员开展工作,特别是每年当中专属于残疾人节日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来,要指导好“乌兰县残疾人专职委员

工作记录”的登记及各种相关台帐材料的完善工作。县镇残联要定期对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

注重发挥残疾人专职委员“五大员”作用。发挥好“宣传员”作用,专职委员要在全村残疾人中大力宣传好有关残疾人各项法律法规,让广大残疾人了解党和政府特别是我县在发展残疾人事方面的具体举措;发挥好宣“信息员”作用,专职委员是政府和残疾人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要及时把残疾人需求的相关信息传达给上级组织,及时把上级党和政府的精神带到残疾人当中;发挥好“联络员”作用;专职委员是残疾人协会平时工作的主要承办者,要经常性地保持协会和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加强沟通和交流;发挥好“调解员”作用,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时会出现一些矛盾和纠纷,这时作为残疾人专职委员要做好说服调解工作,尽量维护残疾人正当权益;发挥好“示范员”作用,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配是从各个方面的考虑而选定的,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本身在残疾人当中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专职委员更要在广大残疾人当中做好示范表率作用,更应该充分展示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

我镇残疾人联合会2011年重点工作安排计划

(一)继续实施“民心工程”,关注民生,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和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各类残疾人的救助活动,为贫困残疾人

排忧解难;积极高质量的完成中残联危房改造项目,进一步改善贫困残疾人住房条件,让更多的残疾人家庭受益。

(二)继续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按照上级残联的要求,争取县卫生局的支持和乡镇的积极配合,以乡镇为重点完成社区性质的康复服务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完善和扩建乡级康复服务指导站,并逐级延伸到村级诊所,建起康复网点,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服务指导。继续争取实施肢体残疾人假肢装配、贫困残疾儿手术矫治、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

(三)安排专项资金,继续搞好残疾人培训,在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搞好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增强他们自食其力的能力。

(四)继续做好残疾人信访稳定工作。建立健全严格的信访接待和处理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组织开展领导接访,全系统干部下访工作,及时发现、化解信访苗头,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五)继续组织开展全国“爱耳日”、“助残日”、“爱眼日”等大型助残宣传活动,加大对我县社会各界扶残助残事迹和残疾人自强、自立事迹以及残疾人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残疾人事业的感召力和残疾人工作的知名度,加强优秀残疾人事迹的宣传引导和工作信息反馈和工作经验交流,大力营造残疾人自强不息,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做好各类残疾人协会工作,丰富各类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加强残联系统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沧源县政务信息网规划建设县残联门户网站,推进政务公开,开展网上服务,推动舆论宣传。

(六)抓紧整理残疾人换证工作,走村串户,从基层了解残疾人物质和精神需求,和上级残联取得联系,服务每一个残疾人。

(七)将残疾人个村档案逐细类分,整理好残疾人的最基本档案,联系村残协,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基本档案

(八)抓好残联党建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强化理事长为第一责任人,具体工作落实到专人负责。

(九)积极完成县委、政府和上级残联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篇2:铜普镇残疾人统计表

按照《??县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安排》和《??县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月推进计划表》的要求,为使创先争优活动符合实际需要、化为实际行动、取得实际效果,铜普镇党委结合实际,扎实做好“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工作,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上半年计点评镇党委书记1名,点评基层党组织书记8名,点评基层党组织8个,点评党员28名。共提出意见建议8条。

一是领导重视。充分发挥党党委的作用,全程做好点评工作的落实、督导、检查。要求各党支部围绕领导点评的内容,对前期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全面总结,准备好党组织和党员承诺事项表,并在领导点评过程中做好记录。在明确党组织职责的同时,明确要求镇党委班子成员根据点评时间安排表,及时与所联系的党支部联系,深入到村、社区,实地开展点评。

二是方法灵活。镇党委班子成员深入联系点以调研、督促检查等方式召集党支部负责人和党员以会议、谈话、汇报等方式开展集中点评,对各支部和党员现状进行点评。对农牧区党支部的点评,重点围绕创建“五个好”党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情况进行;对党委点评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等方面内容;对党员点评主要包括工作思路、执行能力、业务水平、服务意识等方面内容。特别是对党组织和党员承诺践诺情况进行点评。

篇3:铜普镇残疾人统计表

一、残疾人康复

2011年,广东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不断拓展,使各类别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启动“400-830-0580广东省学龄前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服务”申报热线,目前已接受400多名本省户籍学龄前残疾儿童家属申请服务。

全年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9.48万例,其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2.5万例,为1 243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238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555人。

加强聋儿康复机构建设,完善聋儿康复网络。全省开展聋儿语训的机构(部、班)共83个,新收训聋儿1 269人,培训聋儿家长3 640人;完成中国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25人,助听器康复项目52人。

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全省共有精神康复机构508家,登记在册精神残疾患者40.3万,其中,监护率68.6%,显好率44.1%,社会参与率33.5%,肇事率0.2%,减除关锁475人。年度投入精神残疾预防与康复经费6 462万元。

全省共有孤独症儿童训练机构93家,在训孤独症儿童1 507人,救助贫困孤独症儿童1 010人。

全省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共95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36个,区县级64个。全年为肢体残疾进行康复训练27 560人,对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41例。

全省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共99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28个,区县级70个;实施智力残疾儿童机构康复训练1 897人,社区家庭康复训练1 093人。

深入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全面推进普及型假肢装配,截至2011年底,为残疾人装配矫形器1 314例,装配假肢1 524例,全年供应辅助器具供应780种,18 729件,其中免费发放10 564件。

在58个市辖区和67个县(市)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0.82万个,配备1.7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

二、残疾人教育

2011年,广东全省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登记在册5 102人,其中,视力残疾268人,听力残疾336人,言语残疾288人,肢体残疾1 332人,智力残疾1 622人,精神残疾355人,多重残疾901人。

全省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学校(班)6个,在校生108人;有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5个,在校学生698人。

2011年,全省有62人录取到高等特殊教育学院,有308人达到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分数线,录取285人,其中,本科103人,专科高职182人。

三、残疾人培训、就业与残疾人托养服务

全省有职业培训基地103个,其中残联兴办40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63个,开展城镇残疾人职业培训9960人。

城镇新安排1.37万残疾人就业。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0.29万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0.59万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08人,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0.47万人。全省城镇实际在业人数18.36万人;69.25万农村残疾人稳定实现就业,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55.76万人。

2011年全省培训盲人医疗按摩人员85人,培训保健按摩人员661人。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盲人按摩机构646家,盲人按摩师就业2 658人。

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108个,托养残疾人3 734人,其中重度残疾人316人,占8.5%。

四、残疾人扶贫与社会保障

广东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开展“双到”扶贫,扶持残疾人家庭2.8万户;完成危房改造3 101户,受益残疾人4 993人。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9万人,扶持贫困残疾人7.9万人,脱贫3.5万人。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残疾人扶贫基地80个,共安排贫困残疾人就业4 157人。

2011年,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11.9万人,城镇残疾居民参加社会保险9.1万人。城镇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9.2万人,集中供养0.5万人,其他救助救济1.1万人;农村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有24.7万人,五保供养2.4万人,其他救助救济3.6万人。

截至2011年底,共有77个区县确定为新农保试点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试点地区农村新农保参保31.3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5万人。

五、残疾人宣传文体

截至2011年底,地级以上市设有报纸专版16个,残疾人广播专题节目17个,手语电视栏目7个,通过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播报1395件次。全年共举办残疾人文化周73场次,残疾人文化艺术类比赛及展览36次;拥有残疾人艺术团队9个,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18个。

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14个,举办残疾人体育比赛91次,参赛残疾人运动员9703人次。2011年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广东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取得奖牌数第一,金牌数、总分第二的历史最好成绩。

六、残疾人维权

2011年,广东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19次,参加人数1.68万人;开办法律培训班33次,参加人数0.18万人;建立各级法律援助救助机构及工作站127个,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328件次。协助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61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67件。各级残联信访部门共处理残疾人来信2839件,来访1.27万人次,其中,集体访59批次,0.09万人次。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2.1万人。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服务设施无障碍改造1 780户。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中山、佛山6个城市成功通过“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的验收。

七、残疾人组织建设

2011年,组织建设工作主抓《关于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粤残联[2010]219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已有16个地市出台贯彻219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全省10个地市残联配备了残疾人领导,44个县(市、区)残联配备残疾人干部;1 600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残联,其中,专职理事长533人,兼职理事长826人;建立23 332个社区残疾人协会,选聘22 396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县级以上残联专门协会建会率达到100%。第二代残疾人证核(换)发证工作进展顺利,办证数达到70多万个。志愿者登记注册总人数31.7万,7.1万残疾人得到帮助。

八、残疾人事业统计与信息化

广东省残疾人保障金年审地税代征大集中平台投入运行。广东省残疾人呼叫服务中心新设置服务席位106个。完成省残联网站无障碍建设与升级改版工作。全省残联有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170人,其中,有统计从业资格35人,占20.6%。地级以上市举办统计人员培训班23期,417人参加培训。全省共有各级残联门户网站72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21个,区县级50个;举办信息化工作培训班23期,673人参加培训;省级残联网站全年发稿量2 302篇。全省各级残联信息化建设共投入1 131.9万元,其中,硬件投入占49.65%,软件投入占41.9%,系统运行维护费占8.4%。全省各级残联共有信息化专业人才280人。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铜普镇残疾人统计表】相关文章:

广普镇诚信计生工作实施方案04-24

残疾人工作者为残疾人10-17

招用残疾人抵扣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方案04-17

保障残疾人05-24

残疾人康复04-20

走近残疾人04-20

残疾人作文05-02

残疾人演出05-08

残疾人群体05-17

残疾人李丽05-28

上一篇: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入会资格下一篇:养蚕记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