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网上银行系统规划报告

2024-04-08

某网上银行系统规划报告(精选6篇)

篇1:某网上银行系统规划报告

某网上餐饮公司系统规划报告

一、背景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变化。

现在,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而享受各种各样的服务。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传统的餐饮服务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获得利润,是大多数餐饮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互联网的兴起为各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成功之路,伴随着这种需求,一种新型的餐饮业营销方式诞生了,那就是网上餐饮服务市场。

二、企业现状基本描述

公司自九十年代成立以来,一直经营中式快餐和庆典宴席等餐饮业务,从1995 年开设

为了推广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开拓中式快餐的美好前景,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快餐品牌形象,在现在正红红火火的洋快餐市场争取更多的客户群,我们看到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决定建立网上营销业务。我们认为开展网上业务能够提升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能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能为企业增加效益。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挖掘子市场的销售潜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树立企业形象,增强用户的信赖,有利于新产品打开市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为了更好的开展网络营销计划,达到以上目的,开发一套性能优良,功能强大的电子商务系统自然必不可少。

三、定位与目标

以推广订餐连锁网络化发展模式的先进管理为主旨,扩大行业的服务对象范围及领域,建立与传统餐饮相适应的专业化、网络化中式快餐的特许经营服务体系,使其在中国有序地发展。

首先我们将在全国继续发展加盟商、增加经营网点,并通过预定系统科学地管理、调控各加盟店、网点,通过其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各快餐连锁网点的协调、统一管理。今后将致力于连锁网络化发展,形成具有新概念的服务网络体系。

同时,通过客户开发工作,与其他行业展开更广泛的合作,使快餐服务渗透到诸多行业之中,发挥其行业巨大的作用,在全社会提高行业价值。将规范化,多样化的服务提供给享受网上订餐的消费者,并发展成为拥有信誉良好、庞大、稳定的客户群体。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四、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于紧张的生活而言,人们迫切的希望快捷有效率的生活方式。美国全国餐饮业协会主办的2002年调查报告显示:从餐馆把饭菜买回家去吃以及向餐馆订餐的顾客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亲自跑到餐馆就餐的顾客的人数,占餐馆食客总数的52%。为顾客创造便利越来越成为餐饮业信奉的经营宝典,所以网上订餐越来越普及。现在超市、商场、机关以及写字楼里的工作人员的就餐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对于传统的餐饮业来说,其地位置至关重要,超市、写字楼、科技市场等人口集中的地方,都是开办快餐的最佳地点,但是那里的地价和房租都非常高,一般的经营者难以承受。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地方的餐饮业因为被其广泛的消费群体所吸引,餐馆林立,对于一般的经营者来说,在营业地点上已经没有插足之处了。而网上餐饮不会被地域因素而局限,由于它的成本低廉,在价格上往往是和传统餐饮抗衡的重要因素。由于具有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网上餐饮的前景是充满希望而美好的。

五、国内市场环境

1、宏观环境

网上人口环境:

互联网在我国继续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截止到2003 年12 月31 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7950 万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商品、进行娱乐等活动。互联网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也在逐渐上升。

经济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收入也在不断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增加,从而使人们的实际购买力大幅提高。网络营销不仅需要网民,还需要有购买力。良好的经济环境对收入、价格、储蓄以及借贷等十分有益,这也就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技术环境: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Internet应用的三次浪潮的接连推进将使得“网络效应”更加扩张。Internet 应用的但在订餐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一项上,基本都要求“货到付款”,即线下支付。而一些网站所谓的“网上订餐”就是在网页上留了一个订餐电话。可以看出,国内的同类网站中还有很大的空缺不完善要弥补。

六、发展网上餐饮优势

网上餐饮以其天时地利的条件,能够使我们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有一立足之地,为你增加一份财富。其有利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网上快餐是通过网络的形式完成订餐、送餐、客户服务等业务,大大缩短与客户在空间上的距离,因此不需要选择那些竞争激烈、房租奇高的地方作为营业场所,因此其成本要比传统的快餐店低得多。2.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能够使客户对美食的品种、价格、配料、风味有充分的了解,配合精美的图片和多媒体效果使客户从感观上对网上快餐有更深入的了解。

3.具有其他营销方式所没有的快捷方便,客户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上订餐系统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订餐洽谈。

4.扩大了企业的业务品种和范围:开设网上营销后,企业可以进行网上定餐,网上定位,使公司的服务类型得到增加,从而增加利润。开设网上营销后,企业的客户量预计比以前增加20%~30%,这样就可以使公司的营业额上升。5.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产生规模化效益,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商业竞争力。

6.提高服务质量。由于网络营销的开展,公司提供服务将更为全面和周到,这可以直接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使公司拥有更多的经常使用者。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七、目标顾客

按用户是否注册来划分,我们的用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用户,即没有注册的用户,普通用户只能查询快餐信息,不能订餐或者发布快餐信息;另一类是注册用户,即在本网站已注册的用户,注册用户又分为个人用户、单位用户、快餐店加盟商用户(企业用户)、代理商。注册用户可以订餐、发布快餐信息以及我们提供的其它服务。

目前,订餐的顾客主要分为企业顾客和个人顾客。企业顾客是我们最为重要、提供服务最多的顾客。开展网络营销后,我们可以更好的满足企业顾客的需求,企业顾客可以通过VIP 会员服务享受更好更多的功能服务,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快餐预定。对于老顾客来说,定餐,定位,购买餐券,付账等服务业务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完成,省时 省力。

开展网络营销的另一重要目的是扩展个人消费市场。目前个人订餐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省事,由于人们越来越注重网络信息,46.2%的人上网为了获取信息,这就为我们的网络服务提供了必要条件。

网上订餐目标顾客细分:订快餐的主要是写字楼中的打工族和IT 从业人员,他们具备上网条件,网上订餐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他们网络生活的一部分。商务活动频繁的公司非常喜欢网上订宴席,点几下鼠标,即可看到图文并茂的菜单,提前预知你的客人将吃到些什么,保证了宴会的质量,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在饭店点菜后为等候而浪费时间。网上订宴席对旅游者用处很大,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不可能跑遍全城去寻找特色店,而在网上,他们则能像当地人一样道出各家店的特色,并根据口味选择是否订餐。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八、竞争对手分析

传统领域

洋快餐:从1989 年率先登陆上海滩,10 年来肯德基在中国的1000 家餐厅已宣告开业。这意味着它的足迹遍布除西藏以外所有省份的230 个大中小城市,而麦当劳的在中国的开店数量也有500 多家。自从洋快餐进入中国以来,他们就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快餐行业。但近几年来,人们对快餐的指责不绝于耳,说洋快餐是垃圾食品,吃快餐能导致肥胖。关于肯德基麦当劳的食品有转基因之嫌的传闻也闹得沸沸扬扬。2003 年到2004 年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禽流感病毒,更使人们一时间谈“鸡”色变,拒之千里。这对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快餐是一场严重的危机,而对于中式快餐是一次大好的机会。

相对于洋快餐,我们提出“推动均衡饮食、倡导健康生活”的理念是快速拓展中国市场的最大杀手锏。探索开发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产品,推出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而且肯、麦没有推出订送快餐的业务,对这个网上市场的开发还处于空白,我们应先其一步占领市场.互联网领域

一般竞争者:多数为个体网上订餐公司,特点规模小,数量较多,建立网站的投入少(对一个刚起步的网上快餐店来说,花费1000~2000 就可),服务项目较少,所以一般都只提供订送快餐服务,各公司的网络建设都很不完善,而且页面也很少,无论从页面内容、友好性、信息查询的快捷方便性,还是从支付安全、物流配送和销售服务上都存在很大缺陷。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站是我们网络营销战略成功的 中华美食网:http://cn.5eat.lycosasia.com/ 丽华快餐:http:/// 亚惠快餐:http:///chain/ 主要竞争对手:垂直型饮食服务门户站点。如中华美食网定位于美食领域,它注重提供丰富、精深的饮食文化内容和在线餐饮服务。主要特点功能:

依托蓝帆搜索网站的搜索能力,拥有全国34 个地区21 个特色菜系12万家餐厅的信息检索能力,以及2400 种菜谱检索功能。它的信息来源是通过和饮食行业协会合作和自己加工采集,因此能为用户提供酒吧、餐馆、咖啡厅的详尽信息。而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数据,尤其是美食这种需要人体验和反馈的消费,在网站的互动性上,中华美食网也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网上咨询”、“美食调查”以及“天下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大多数人还是不习惯上网进行买卖交易,他们更喜欢眼见为实;

二是配送环节矛盾多,物流的水平有待提高,要么缺少成熟而网络密集的 培育市场:

企业在设定网上订餐价格时,往往比电话订餐等传统方式的价格略低,这也是商家积聚人气的一种策略。中华美食网与丽华快餐、川饪通公司联手,推出网上订餐后,每天能接到2000~5000 份订餐邮件,已相当于一家有规模的快餐公司。虽然,目前网上订餐的盈利不多,每份订单利润不足一元,但看到不断攀升的订单,网站仍是乐此不疲。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培育市场的过程,不赔钱在网上交易站点中已算幸运。该网站目前又增加了订牛奶、订蛋糕、送花等服务项目,培育市场的决心可略见一斑。

网上建设:

公司已经存在内部的企业网络,因此公司进行网络营销建设的重点任务在于开发公司网站,将外部网站与公司内部企业网进行连接,同时与金融网连接,完成网上支付业务。而目网站建设以及网上支付系统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由于要求进行网上支付,所以对网络安全技术将较为严格。

目前能进行网络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的公司企业很多,所以在 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物流问题:

必须合理安排送餐人员和送餐路线,做到在规定的时间送到客户手中。在人员安排及送餐路线上要仔细研究,做到既完成工作又节省费用,在物流的运输工具上要做好及早安排,由于我们是快餐连锁经营方式,在此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优势。选址是一个餐馆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网上餐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避免与其他快餐厅在黄金地点的竞争,但是其选址还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个网上快餐店,其店址不求商业繁华地段,但是其交通条件必须优越,应该选择靠近消费群集中的区域,周围辐射能力强,这是为以后业务的开拓和物流创造便利条件,是长期稳定经营的重要保证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服务区域:

网上快餐的一大优势,就是不受空间的限制,但是必须考虑实际服务范围和配送成本,在创业初期应以附近区域为主要开拓市场,除非是集团客户、客户集中地区,应该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承受能力。

客户管理:

对于集团客户、老客户可以实行会员制,分等级优惠,为客户建立消费档案,定期举办一些优惠活动,这也是吸引客户的一个重要措施。

订餐问题: 对于网上快餐的实际价格和品种要及时更新,保证信息真实准确,有的网上快餐的报价为吸引客户,未包括配送费用,价格很低,结果当客户实际订餐付费时出现尴尬的局面。

十一、发展模式

公司建立网站的目的是帮助餐饮企业建立网上营销模式,扩大市场范围,方便顾客。

好办法。还可利用其他媒介推销商业网站,如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比如,中华美食网还紧靠电视媒体,在网站协作推出收视率颇佳、参与性极强的“八方食圣”,更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4、网上论坛

通过业界论坛、业界与网民的对话窗口,可实现消费者和经营者的直接对话。经营者能更迅速捕捉到市场需求信息,听到消费者的呼声,真正实现网络营销的互动性。

篇2:某网上银行系统规划报告

一、系统开发背景

在国家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开放金融业的大潮下。桂林银行民营资本集团为自身发展需要,开始涉足金融行业,在集团的董事会议上,提出建立以雄厚资本为核心,多元化发展实业的集团远景战略目标。该资本集团通过一系列的并购重组,组建起自己专业的金融和投资管理团队,准备建设一个民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其金融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为集团远景战略服务。为了在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集团根据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决定重点发展网络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个性化的金融服务。1.行业的发展状况

经过这些年得发展,我国的网上银行发展相当迅猛。设立网站或开展交易性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数量越来越多;在中国内地,汇丰银行、恒生银行、花期银行等外资银行也开始进入网上银行领域;网上银行的业务量也在迅速增加;网上银行的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中资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开始赢得国际声誉。2002 ,中国工商银行网站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全球最佳银行网站,这表明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服务水平已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

我国网上银行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许多问题 : 1.发展环境欠完善; 2.市场主体发展不健全;

3.监管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2.竞争对手分析

(1)对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国外银行进行分析

目前国外网上银行的发展速度很快,尽管受到全球经济衰退和网络泡沫破灭的冲击,网上银行的发展势头依然良好,每年交易额、交易量都有成倍的增长,已经在银行业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在香港地区最成功的案例是东亚银行,其网上银行交易量已达总交易量的20%~25%,而且还保持着高速增长。目前网上银行业务已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正在推动着传统银行向新型银行的转变。如美国花旗银行、瑞士SEB银行、荷兰银行、康普银行、耐特银行。

从国外网上银行发展趋势上看,国外网上银行服务既可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及价格便宜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即时财务信息,也可使银行降低经营成本。此外,银行提供网上服务还可以树立紧跟高科技潮流的形象,提高知名度,吸引新客户,特别是年轻的专业人士,避免因技术落后而导致客户流失。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热潮的兴起,国外各银行大多把业务拓展重点放在网上及移动电话银行服务,这表明网上银行服务已成为全球银行业的必争之地。谁不能跟上这一发展趋势,谁就将在日益白热化的银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国外银行业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主要服务品种有:网上基本理财服务(i—account),包括查询账户余额和交易记录、转账、缴付信用卡结欠、开立定期存款及提供财经信息等;网上股票买卖(i—bmkerage);网上按揭(i-mortgage),包括物业估价、按揭申请、即时按揭批核;网上保险;网上基金销售;网上投资:包括处理客户投资组合服务;网上贸易融资;网上贷款,如个人贷款等。虽然各银行均利用网上银行作为新的竞争平台,但各家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品种、竞争策略都有各自的特点。例如花旗银行推出的网上银行服务(Citibank internet banking),其主要服务范围是:查询存款和互惠基金账户余额及基金组合价值、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查询存款利率、汇率和股价、转账缴费、申请信用卡、买卖外汇和股票等。(2)对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国内银行进行分析

在国内,自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服务之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了网上银行服务,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呈持续迅猛发展趋势。到2001年3月为止,国内95%以上的电子商务网站都采用了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一网通”作为支付工具,该行45%的对私业务和15%的对公结算业务已经成为非柜台业务。到2002年6月底,招行网上企业银行系统开户数也已达29561户,累计交易笔数218万笔,累计交易金额达2万亿以上,网银业务为招行带来很高的商业价值。目前,建行的网上银行服务范围已经覆盖全国26个一级分行、160个大中城市,覆盖主要经济发达地区,至2002年5月,网银客户达到15.85万户,交易额突破1干亿元。工商银行截至2002年7月底,网上银行用户已达到190万户,网上银行交易额达23440亿元,是2001年交易额的3.7倍,在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结构达50余家,客户数超过40万。同时,为了解决网上银行的支付安全性问题,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12家商业银行成立了金融认证中心(CFCA),2001年3月投入了正式运行。

二、现行状况调查

1.核心业务

桂林银行现有的核心业务包括:个人业务、公司业务、漓江卡业务、黄金业务和积分易业务。

2.组织机构

桂林银行是一家由桂林市政府及下属企业、区内外优质民营企业以及个人投资者出资发起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桂林银行机构网点众多,业务品种齐全,科技手段领先,可为社会各界提供存贷款、结算、票据、理财、外汇、银行卡及电子银行等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本外币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末,全行共有41家分支机构及7家控股村镇银行,以桂林市为核心,在广西区内已形成对南宁、梧州、贺州等市及桂林市辖重点县域的广泛有效覆盖,区外通过村镇银行平台已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经将业务延伸至广东深圳,是广西首家走出区外发展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3.新业务开拓中资源和优势

桂林银行新核心业务系统是该公司在总结国内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多年以来的得失,并充分参照与借鉴国外银行系统的先进理念,结合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自身多年参与开发、维护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系统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新一代银行核心系统。系统引进了国外领先的产品、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采用“小核心,大外围”的设计架构,满足银行业务系统所要求的先进性、实时性、可靠性、完整性、安全性、网络化、开放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易移植性的需求。新系统性能指标为每小时处理3.8万笔综合业务,是旧系统一天的平均业务量,提高了桂林银行的业务处理能力,并能够满足银行未来业务的发展。

三、企业未来核心业务描述及盈利模式分析

1.市场定位

以“中小企业伙伴银行、市民银行”为市场定位,并且坚持“风险就是生命线,效率就是竞争力”的经营理念,实行先进、科学、高效的管理,推动各项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2.主要目标客户

上网客户集中在20~35岁、收入较高、受过良好教育、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知识阶层。国内各类大中小型企业。3.盈利模式

(1)创新盈利模式

这种模式要点归结为:瞄准当代国外先进银行盈利结构,追求业务结构的优化与均衡发展;在传统业务受影响时,大力发展风险小,以提供专业金融服务为方式的业务品种;另一方面,通过推出“点金理财——中小企业融资”、“点金理财——银关通”、“点金理财——现金管理”等系列产品,提供金融服务整体解决方案。(2)优势盈利模式

其要点是:以专业服务为出发点,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业务,特别是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业务。优势业务盈利模式有时依靠产品规模获取利润,不一定是盈利模式的持续创新。这种盈利模式需要凭借一定外部资源,往往需要一定前提条件才能够推(3)传统盈利模式

这种模式要点可以归结为三点:传统的代销手续费佣金作为收入的重点;这类理财产品已经处在扩散的中后期,产品设计方案成型,利润透明;需要拓展相关联的其他收入才能找到利润增长点,以便长期赢得营销推广的主动权。由于我国公司理财业务才刚刚起步,宏观经济形势正处在高涨期,目前广为流行的“打新股”、“FOF”等理财产品的“低利化”和“中间陷落”现象还不严重。但随着经济形势变化,部分同质化的银行公司理财业务如果仅仅依靠代销手续费佣金收入,而没有综合收益来源,将会面临挑战。4.网站规模和特色

企业刚开始发展网上银行,应该由小做到大,起步阶段各项业务及功能还未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一步步成熟,最后发展壮大。特色是企业在新业务中脱颖而出的利器。银行网站的功能是客户只要通过一台电脑,就可以上网操作各项非现金的金融业务,省去时间、路程等诸多不便,随时随地享受桂林银行提供的各项安全、方便、快捷的个人金融服务。以办理个人业务、公司业务、漓江卡业务、黄金业务和积分易业务为内容,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相继推出了漓江卡、漓江理财、漓江财富联盟为代表的“漓江”系列产品,以及“零钞银行”、“夜间银行”为代表的特色服务体系。还通过打造“漓水春风”服务品牌,服务形象焕然一新。“ 5.网站的推广

网站的推广采用传统线下推广,以广告促销为主: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1)候车广告牌

在各个大小街道的候车广告牌中,放入促销网上银行的广告,要突出网上银行的特色服务。通过这种大面积宣传,可使市民很快了解我们的网上银行业务。(2)发购物袋

为了让更多市民知道我行的产品,作为对候车广告牌的补充,我行决定进行这次发送购物袋计划。当前,全国已实施限塑令,塑料方便袋已不再允许使用,可重复性使用的购物袋取而代之,通过发购物袋,印广告语,来推广网上银行业务。

将银行的广告语印在购物袋上。这样,在各营业点向市民免费发放。(3)报纸

由于有一部分市民经常看报纸,有必要在报纸上做广告。可选择一些报纸,开设一个小版面,定期介绍网上银行业务。这样能够使市民充分了解并认知网上银行的一系列服务。(4)阵地宣传

现在年轻人大都喜欢到网上冲浪,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我们可以利用银行自有的网站,在首页上,进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宣传。这样不仅经济,而且也可以与客户直接交流,引导客户直接申请、操作等优势。

四、主要功能和业务模块构想 1.企业银行

企业财务人员通过电脑网络在办公室内办理银行业务,足不出户地享受银行的金融服务。企业银行提供帐务、金融信息查询、内部转帐、对外支付、发放工资、网上信用证和银行通知信息等服务,使企业通过互联网即可了解财务运作情况,使总公司还可以查询子公司帐务和监控子公司资金划拨,及时调度资金,轻松应付大批量的支付和工资业务,并可办理网上信用证业务。

2.个人银行

开有储蓄普通存折或“一卡通”帐户的个人和家庭,均可享受全方位网上“家庭银行”理财服务,包括帐务查询、自助转帐、证券保证金转帐、自助缴费、挂失、修改密码、财务分析、网上支付卡申请、网上按揭及个人抵押和贷款、投资、保险等服务。

3.网上证券

银证合作,在网上银行开通网上证券服务,可直接进行上海、深圳股市的证券买卖,包括实时行情查询、交易查询、交易委托、储蓄与证券帐户资金划转、智能配股信息、新股申购、修改密码、特别提示、指定交易等。采用浏览器方式,让股民在任何一台上网电脑上都可以直接进行深沪股市证券买卖的操作。证券资金存放银行,安全可靠,网点全天服务,存取方便。互联网和电话双重委托,畅通无阻.即时股市行情和技术分析,功能强大。

4.网上商城

功能强大,能提供安全快捷的网上支付结算,既适用于已开通网站的商户链接加入,也可以为未建立网站的商家提供网上销售平台,提供商户网上商店的托管服务。网上商城销售平台通用、操作方便、功能强大、成本低廉。没有自己网站的商户也能按自己的意愿构造页面,系统允许商户上传其页面(可连接其下的子页面)。客户在进入网上商城后,便可选择进入商户自己构造的页面,商户只需一台电脑、一台调制解调器、一条电话线,拨号上网即可。商户可方便全面地通过浏览器对商户信息维护和客户购物进行操作,并有详细的提示,简单方便。客户可按商户选择、商品类别进行购物。可获得每种商品的详细说明和图例,可查询订单的处理情况,可对自己的资料进行维护。

5.网上支付

为商家经营和消费者网上购物提供在线结算服务。客户可以通过“一卡通”的子帐户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网上支付卡进行消费和结算。客户只要拥有“一卡通”(属借记卡),在柜台或网上申请了虚拟支付卡,即可凭此在网上购物、支付上网费等,可进行彩票投注、定购机票、网上捐款、网上订房消费等结算。

6.移动银行

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移动电话成为个人信息平台,移动电话现在具备的短消息功能和即将出现的内置式小型浏览器为移动电话接入银行业务系统创造了技术条件,移动电话的快速普及将为银行开辟新的客户服务通道,因为移动电话是最具个人特性的数字终端设备,移动银行启动阶段开展证券交易、缴费、帐务查询和转帐服务,为客户提供银行主动通知和提醒服务。

此外,还包括:

对公帐务查询:企业客户可实时查询对公帐户余额和交易历史;

个人帐务查询:个人客户可实时查询个人帐户余额和交易历史;

转帐:支持同一户名下不同存期、不同卡种或折种间的转帐,支持不同户名的资金划拨,轻松实现个人之间的网上支付;

代理缴费:免除四处奔波、排队苦候之累,自己掌握时间,自助完成缴费;

证券保证金帐户与储蓄帐户间转帐,为股民资金管理提供灵活的渠道;

挂失;

信用卡申请;

对公交易(为集团、企业提供网上结算服务);

单位信用卡的余额和明细查询及转帐;

网上购物;

异地划拨(个人电子汇款、龙卡异地转帐);

外汇买卖;

网上还贷。

五、收益风险评估

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

1.系统风险

(1)操作系统风险。

(2)应用系统风险。网络业务系统设计存在漏洞。

(3)数据存储风险。数据存取、保密、硬盘损坏导致的风险。(4)数据传输风险。数据传输过程中被窃取、修改等风险。2.操作风险

网络银行操作风险是指由于网络银行中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以及外部事件而导致网络银行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产生操作风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网络银行操作风险意识淡薄。(2)组织机构职责不清。

(3)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4)没有适合的网络银行稽核审计部门。3.信用风险

网络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客户在网络上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时恶意透支,或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来欺骗银行。4.信息不对称风险

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网络银行无法得到足够客户信息,另一方面是由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于客户无法得到有关网络银行的足够信息。信息不对称使得网上客户更容易隐蔽他们的信息和行动,做出对自己有利而对网络银行不利的行为,也使得客户不能正确评价网络银行的优劣。5.法律风险

我国对网络银行和网上交易缺乏相应的法规。如:如何征收与管理网上税收、数字签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交易的跨国界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电子合同问题、电子货币问题、电子转账问题。

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对策 : 1.系统风险的防范(1)物理安全。(2)应用安全操作系统技术。(3)数据通信加密技术的应用。(4)应用系统安全。(5)应用数据库安全技术。应用存取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硬盘分区防护技术、数据库的安全审计技术、故障恢复技术等。(6)应用防火墙安全技术。2.操作风险的防范

操作风险主要来自银行内部,应完善网络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的操作规范,严格内部制约机制,将不相容职务如管理员与经办员分离、程序员与操作员分离、制作者与执行者分离,对主管和操作员实行IC卡身份鉴别,并同时加口令,任何进入系统的操作必须有日志记载。

3.信用风险的防范

建立全国性的用户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应共享客户资料信息库,与其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世界各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及时将客户的守信情况和违约情况记录入库。4.信息不对称风险的防范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信息披露的质量。应定期发布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于网络银行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公允信息,披露有关网络银行风险的大小和网络银行为了规避风险而采取的措施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信息。建立社会监管体系,网络银行之间进行相互监督。5.法律风险的防范

建立网络银行法律监管体系,制定网络银行的外部惩罚措施以及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网络银行业务运营法律体系,如建立《电子银行法》、《电子签名法》、《电子资金划拨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对已有法律法规进行充实、修改。完善网络银行配套法律法规建设,主要有税收征管法、国际税收法、电子商务法、刑法、诉讼法、票据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与国际立法、司法实践的交流与合作,加大打击网上洗钱、网上盗窃等电子犯罪的力度。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匿乏

目前国内网上银行的业务产品匿乏,并没有发挥对银行业务的重组和再造功能。现在所提供的产品功能有限,如账务查询、转账服务、代理交费、中间业务,还有为企业办理网络结算、为集团客户进行内部资金调拨等功能。

2.缺乏创新

除业务品种少的问题比较突出外,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些产品只是传统业务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实现,也就是说目前网上银行只起到了传统银行业务扩展渠道的作用,只是传统银行在互联网上的延伸。网上银行在产品上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限制,没有针对网上银行的自身特点,开发出直接面对客户的特性、重组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新产品和新应用。在操作界面上也没有体现个性化服务的特点,没有体现网络的根本特性——依靠新颖和变化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吸引客户。

3.银行电子化进程缓慢

投入严重不足,银行电子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业务的电脑化上,网络化程度较低。我国银行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结合不紧密,对社会上的高科技资源利用率不高。

4.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积存着大量不良债权和未核销的坏账损失。资本不良降低了管理层对网上银行的关注程度,制约了银行网络化改革。

5.银行对网上营销尚不精通

银行尚未实现从传统的“开店候客、4P营销”到“送货上门、4C营销”的根本性转变。银行欠缺既懂银行业务,又懂网络技术的客户经理;部分客户经理对各银行的网络银行产品的优劣没有切身认识,人云亦云,卖点不突出;对客户的业务需求了解不够,不能有的放矢;对自家产品的好处认识不足,任意减免收费,使部分收入难以落实;对一些重点行业营销不够,龙头效应不充分。银行不太知道如何让顾客访问其网站时获得一种真正的个性化的体验。不精通网络营销,不知道客户的及时、真正的需求,直接造成了目前网上银行的少有问津。

6.网络建设问题

各商业银行内部网络的统一性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软硬件不统一,造成了开发网上支付系统的难度。网上银行要提供面向客户的服务产品。如何在体制上保证网上银行服务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是中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中极其关键的课题,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在后台管理体制上进行根本的改革,那么,就难以不断推出真正面向客户的服务产品。另外、网上银行在项目规划和网站建设上缺乏人性化、缺乏面向客户设计的服务产品和缺乏个性化。

七、拟开发系统的构想

网上银行为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新兴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新的业务模式,通过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以小网点规模、精练的人员组成、新的技术手段和量身定做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便捷、个性化的全面金融服务。同时,新兴商业银行减少了测试市场的机会,从电话银行、数字化客户终端到互联网循序渐进地发展过程可以化解客户的网上交易的心理障碍,从而减少了发展网上银行的成本。所以人世后将给新兴的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从今后我国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看,银行、证券、保险的混业经营不可避免。中国的网上银行规划时需要考虑未来混业经营的需要。在混业经营体制下,网上银行需要充分利用综合性的后台服务系统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个人理财服务或综合理财服务等。我们预测“银行综合帐户”将成为发展主流,金融业务综合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它将打破传统的金融区域的界限和行业界限,以往按业务标准将金融业化分为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的做法将失去现实意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延伸也使金融业从“专业化”向“综合化”过渡。客户只要开设一个帐户就能够享受到从基本的存贷、信息查询到专门的投资理财等综合性的服务。

1.目标顾客

上网客户集中在20~35岁、收入较高、受过良好教育、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知识阶层。国内各类大中小型企业。

2.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采取更严密的安全措施,确保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一致性、数据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如多种防火墙、路由协议、高比特位加密、电子认证技术、SET双重校验标准等,安装操作系统和中间件产品的补丁程序;随时与软件厂商保持联系,取得最新的补丁;对整个网络进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行经常性扫描,随时发现安全隐患;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计算机安全知识;使用户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

3.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加强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意识,建立满足不同收入阶层需要的理财服务体系,建立综合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投资业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开发多样性、一体化的金融产品。借助电子渠道优势,加快创新步伐,挖掘客户贡献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4.提供个性化服务

完全根据客户所在的位置和所处的环境来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以专业的金融理财队伍和信息技术队伍及时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网上银行的吸引力。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库,全面把握每个客户的金融交易特征和投资个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扩大网上银行客户面。针对大型企业而言,目前企业的资金流向管理、内部现金管理都是网上银行重点考虑的方向。许多大型企业已经建成自己的财务系统,他们迫切需要银行与之对接,实现企业对资金的“一条龙”管理。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他们对企业理财服务的关注程度更为密切。

5.实现多种渠道整合,组建优质营销团队

通过网上银行、移动银行(手机、PDA、Table PC)、电话银行等为客户提供远距离、全方位、个性化、虚拟的一体化网上银行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在不同渠道建设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依据不同渠道的特点和优势,突出特色,共同发展,以实现渠道功能和服务手段的最佳组合,达到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的目的。

组建优质营销团队,深入市场发现客户需求,开展“送货上门、4C营销”。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让顾客访问我们的网站后获得一种真正的个性化的体验。深入开展网络营销,向网上商城、企业、个人宣传我们的银行,提高银行知名度和客户满意度。

6.人性化的服务

产品设计、页面设计和业务组合都强调人性化和服务倾向,以弥补网上银行不能提供面对面交流服务的缺陷。

为有条件的优质客户提供互动式的交流服务。提高网上银行的亲和力。使用我们开发的自动业务终端系统,可以使顾客、银行柜员同时边看画面边对话,加强银行和顾客之间的亲切感。

7.IT建设

篇3:某网上银行系统规划报告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作为银行总部大楼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它是安保系统的“眼睛”, 可以与其他安保设备配合应用, 构成严密的安保系统;还可与作为整个系统的第三方软件的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软件整合在一起运用。通过使用该系统, 能及时地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 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2 系统功能描述

2.1 系统说明

某银行总部大楼从相关规范及实际应用角度出发, 需建立以营业大厅、营业柜台监控为主的银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同时设置总监控中心, 集中管理整栋大楼的监控信息。

通过针对营业大厅出入口、营业大厅的监控以及营业柜台的定点监控, 安全管理人员能实时掌握营业大厅和营业柜台的内部状况, 能随时记录、调用有关信息, 完成对营业过程的监控管理。

营业场所临柜部分由位于大楼三层的银行监控机房集中监控管理。

同时, 银行监控机房还将汇总大楼的全部监控信号, 可以在电视墙上显示有关大楼的全部监控图像。

该银行总部大楼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设计中充分利用了现有设备的控制功能。例如, 利用数字硬盘录像机的视频信号输入的环通功能, 将所有物业监控点位的视频线引至银行监控机房控制矩阵, 使得银行监控机房矩阵既有银行闭路电视监控信号, 也有物业闭路电视监控信号, 可以方便地切换所有的监控视频信号。对于快球的控制功能, 是将所有快球的控制集中到银行监控机房矩阵上, 同时提供一个矩阵的分控键盘和两路的视频信号输出——可以使用分控键盘控制物业闭路电视监控部分的快球。银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点位在银行监控机房内的布置采用矩阵结合数字硬盘录像机的管理方式。

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网络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采用先进的MPEG-4/H.264视频编解码技术, 采用C/S、B/S相结合的架构模式, 基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 对信息采集、存储、传输、控制和维护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可以架构在各种专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之上, 真正实现了远程监控和集中管理相结合的数字化监控, 为远程监控提供了全新的观念和更广阔的应用空间。系统可充分保障信息安全, 具有完备的多级用户权限管理模式, 兼容多种视频采集设备, 可提供先进的设备智能巡检、报警调度、录像集中存储、录像集中下载、数字IP矩阵、流媒体转发、矢量电子地图、超级客户端、自动升级等高级应用功能, 是构架大规模、远程分布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最佳解决方案。

2.1.1 前端摄像机设计 (参见表1)

2.1.2 中间系统传输设计

本设计采用SYV75-5型同轴电缆进行视频信号的传输。水平电源线采用RVV2×1.0型电缆, 主干电源线采用RVV3×2.0型电缆。高速球、云台摄像机控制线采用RVVP4×0.75型屏蔽线缆。

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 摄像机电源由UPS集中提供。在各楼层弱电间设置监控报警配电箱, 监控报警配电箱电源由UPS机房引到相应各弱电井的UPS配电箱引出, 经监控报警配电箱内的电源适配器变压 (整流) 后引出至各安防点。

220V电源的电源线管路在弱电井内单独敷设, 不与视频线路共用管路 (或桥架) ;进入各层弱电间的监控报警配电箱后, 由于摄像机电源一般要求为DC12V或AC24V, 因此从监控报警用配电箱至各监控点可以和视频线、控制线同管敷设。

所有管路的桥架以外的部分均使用G管或DG管进行施工安装。

2.1.3 后端控制部分设计

后端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 采用可扩展的矩阵切换系统, 负责管理视频输入和监视器输出。

本方案银行监控和大楼物业监控共有199个摄像机输入, 经过计算, 选用支持256路视频输入和20路视频输出的视频矩阵。系统的基本构件包括CPU控制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电源、机箱等。视频矩阵模块化可堆叠的特点, 特别适合于大型重点项目, 或者是需要分期分批建设的项目——可避免一次性投资过大。

矩阵系统的周边配套设备配置如下:

(1) 主控键盘和分控键盘

系统配备两台全功能系统键盘, 一台用于系统控制, 一台作为分控键盘使用。控制键盘与采用通用电气智能技术的所有产品, 包括矩阵切换器、硬盘录像机和智能球型摄像机等兼容。

(2) 矩阵控制码分配器

由于系统前端连接了多个一体化高速球摄像机和云台摄像机, 因此系统配备一套具有64个AD曼切斯特码输出, 能为超级快球系列和快球提供控制码, 通过曼切斯特码端口与矩阵系统连接的矩阵控制码分配器, 以提供足够的控制网络转换接口。

(3) 报警输入模块

报警输入模块最多可监视16个干触点或电压信号的状态。每个报警触点的状态 (正常、报警、故障) 均可以被传送到报警主机上。

(4) 报警输入主机

系统采用可应用于桌面的报警控制主机, 该主机可在报警事件触发后触发切换摄像机和摄像机预置位, 以响应来自于报警输入模块的数据。

(5) 数据信号分配器

系统在一路RS422控制信号必须被分配为几路单独的信号处, 使用数据信号分配器;在需要进行控制器与解码器之间的长距离传输时, 也使用数据信号分配器对RS422控制信号进行重新放大。

(6) 记录部分

记录和查询是电视监控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本系统共设置12台16路数字硬盘录像主机, 对所有视频进行多画面分割显示和24小时录像。

按每台数字硬盘录像机每小时平均存储0.8G数据计算, 据实际工程施工经验, 实现15天24小时全天候录像需为每台录像主机配置两块120GB硬盘。

(7) 显示部分

系统有199个摄像机输入, 大部分为彩色摄像机。对此, 系统在三层监控中心设置20台21″彩色监视器。对用于多画面监视和24小时录像的数字硬盘录像主机的信号输出, 系统采用12台监视器进行图像显示;通过画面分割, 可以使系统所有摄像机的图像同时显示在监视墙上。而矩阵输出则接入8台监视器进行切换显示。

此外还配置了一台42″等离子显示器用于画面的放大显示, 使电视墙的监视效果和画面大小更有层次, 画面质量更有保障。

一层弱电机房设置14台21″彩色监视器。其中9台用于对多画面监视和24小时录像的数字硬盘录像主机的信号输出进行图像显示;通过画面分割, 可以使系统所有摄像机同时显示在监视墙上。另外5台监视器则用于对矩阵输出进行切换显示。

根据上述设计, 矩阵主机要对监视墙提供13路视频输出;加上提供给集成计算机的一路和提供给分控监视器的一路, 整个矩阵主机共输出15路视频。如此, 20路视频输出还留有5路输出的冗余。

硬盘录像及矩阵输出对应的监视器全部选用具有520线分辨率的21″彩色监视器——由于前端选用摄像机的线数多数为460~570线左右, 选用的监视器可以与之相匹配。

所有的监视器在机房组成相应的电视屏幕墙, 非常有利于保安人员观察视频信号;配合控制台上的键盘等相关控制设备, 可为操作人员和保安值班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操作和监控环境。

2.1.4 系统联动分析

一个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管理三大系统, 这三个系统之间可实现内部信息交换, 完成一系列的联动措施。

它们可以使用继电器联动的方式实现彼此之间的联动关系。安防系统的内部集成规划思路如下:

◆各个子系统自治控制, 恪守子系统功能的完整性, 同时提升系统整体的现场存活能力;

◆如果有多个安防系统节点, 各节点分布无主关联, 为管理层面形成逻辑中心控制提供灵活的硬件适应;

◆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为集成平台组织管理报警、门禁、巡更系统, 同样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为接入枢纽, 为其他设备, 如DVR等外设, 乃至非标系统与外设提供开放的接入端口;

◆安防系统必须提供第三方接口, 开放除配置命令以外的协议, 包括操作协议、状态访问协议、函数调用协议, 以方便EBI、IBMS等管理平台做更高层面集成之用。

各主要安防子系统集成接口情况如下:

◆防盗报警系统的报警主机通过串口接口模块送出定长明码报文的报警信号;信号经矩阵系统的报警输入主机解析为函数、调用进入矩阵, 单向数据传输;

◆门禁系统主机通过MCU的继电器输入输出模块, 以继电器连接的方式实现联动操作;

◆对于DVR等外部设备, 主流品牌的产品直接经计算机接口接入矩阵控制系统, 需要产品厂商提供控制协议以制作连接数据库。

2.2 系统软件整合

该银行总部大楼除了要进行本地营业大厅、营业柜台的监控外, 还需实现对下属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离行式ATM和无人银行等的集中管理。这些下属监控网点地理位置分散、监控点数量多、地域跨度大;因此本方案在银行监控机房设计了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平台, 实现大楼营业场所临柜监控和各下属监控网点监控图像的联网整合。整个平台软件主要运用网络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图像传输技术、图像编解码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 利用现有银行网络, 建立集中管理模式, 实现前端网点无人值守, 集中管理和监控, 多层次、多级别组网, 多用户、多级别的权限控制, 以及对报警事件的集中调度、多级转发。

2.2.1 系统特点

(1) 集中管理

系统通过数据中心对系统中所有的设备和用户进行集中管理。管理员可以在系统内任意一台终端上对所有的设备和用户进行管理。

(2) 部署灵活

系统的部署不受地域位置的限制, 根据实际网络结构, 可以部署到任何地方, 跨区域、大范围组网 (如设立全国—省—市—县多级网络架构) 方便。

(3) 兼容性好

系统可兼容整合多种类型的音视频采集设备、存储设备、报警设备、电视墙设备 (模拟矩阵、视频解码卡、视频解码器、DLP屏等) 。

(4) 扩展方便

系统总体结构贯彻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 具备良好的可扩充能力;支持系统结构的调整、规模的扩展和功能的升级。

(5) 易于维护

系统具有智能巡检、远程维护、自动升级等功能, 可保证长期稳定地运行, 降低维护难度和维护成本。

(6) 主动监控

系统变被动监控为主动监控, 实现了智能化监控管理。发生报警时, 系统能够自动触发录像、自动通知相关人员、自动执行相关应急预案, 帮助指挥工作人员处理相关警情, 避免因人员误操作或玩忽职守造成无效监控。

(7) 拥有应急预案功能

用户可预定义多种应急预案, 在预案中设置一系列要执行的操作, 如地图闪烁、弹出视频图像、调用预置位、播放语音文件、发送手机短信、声光报警等。报警触发时, 系统可以自动调用预案快速地对事件做出反应。

(8) 智能巡检

系统可自动检测系统内所有设备的工作状况 (是否在线、硬件工作状态、录像状态、硬盘剩余空间等) , 发现问题实时上报, 使管理员可以根据上报的提示信息及时进行维护, 为实现高效的系统维护提供有力的保障。

(9) 采用流媒体技术

为适应多种带宽和大量的并发访问, 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流媒体转发技术。在前端带宽不高于2M的网络环境下, 系统依然能够保证远程多用户同时监控, 切实解决了大规模组网中的网络瓶颈问题。

(10) 具有矢量地图功能

系统提供强大的电子地图功能, 支持无级限逻辑图层、矢量图层、设备图层、位图图层等;可通过地图打开摄像机图像、对报警点远程布/撤防;支持框选、圈选;支持漫游、鹰眼、多边形、注释、热点连接等功能;设备图标可360°旋转, 放大及缩小不失真。

系统主要功能特点如下:

(1) 系统整体

系统整体性的功能特点包括:

◆采用标准化、网络化的系统结构, 符合ISO/OSI开放系统互联标准;

◆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基于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

◆采用C/S、B/S相结合的结构模式;

◆适应多级管理要求, 具有多级组网能力;

◆具备良好的可扩充能力, 支持系统结构的扩展和功能升级;

◆具有多级别的权限验证机制;

◆人机界面友好, 操作方便;

◆具有动态域名解析功能, 可满足ADSL联网方式的要求;

◆具有数据库脱机缓存功能, 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失败时, 前端设备可调用本地数据库, 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2) 电子地图

电子地图功能的特点如下:

◆基于主流的GIS平台, 支持现有的大多数GIS系统;

◆支持以多种方式对地图进行放大、缩小和漫游;

◆可以增加、修改和删除电子地图的图层;

◆图层类型可以是矢量图, 也可以是平面图;

◆支持在图层上配置各个子系统的设备图标, 可以通过对摄像头图标方向的调整, 令使用者得以很方便地看出摄像头的指向;支持按照部门对图层进行划分, 只允许部门内部的用户查看本部门分类下的图层, 以方便对图层进行浏览控制;

◆具有实时或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显示功能, 可以在地图上动态显示运钞车或巡逻车的当前位置;

◆可以在地图上实时显示各个子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

◆可在地图上直接对视频、报警、门禁、巡更、对讲等设备进行控制;

◆具有设备定位功能, 可以通过地图定位功能查询出各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

◆具有超级链接功能, 可以在图层上直接进行图层的切换。

(3) 配置管理

系统配置管理的特点如下:

◆具有硬盘录像机和视频服务器档案管理功能、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集中存储服务器、设备巡检服务器等) 档案管理功能、用户档案管理功能;

◆具有用户级别管理功能, 可对不同级别的用户授以不同的抢占控制权的能力;

◆具有用户权限管理功能, 可以灵活地配置用户对部门、主机、通道的监控权限;

◆具有紧急预案配置功能, 支持多种联动执行方式;

◆具有模糊查找功能, 可根据通道名称定位通道;

◆具有报警设备档案管理功能;

◆具有报警量联动关系配置管理功能, 可联动报警输出、联动视频通道、联动电子地图等;

◆具有计划录像任务配置功能, 支持按每周的工作日及节假日设置24小时的录像计划;

◆具有云台、快球、画面合成器、矩阵档案管理功能;

◆支持50余种云台、快球协议;

◆可兼容红苹果、PELCO、AB、MAX等常用矩阵;

◆具有串口参数设置功能;

◆支持对文件保存路径、文件大小、最少保存时间、是否允许循环录像、是否打开通道即自动录像等进行设置;

◆支持对是否定时重启、是否定时退出、是否在退出软件时关机, 以及定时重启或定时退出的时间进行设置。

(4) 超级客户端

超级客户端的功能特点如下:

◆具有双屏显示 (电子地图和视频图像) 功能;

◆具有用户权限验证功能;

◆具有预览组轮巡切换功能;

◆具有计划任务功能, 可按月、周、日定时执行任务;

◆具有通道录像状态显示功能;

◆具有报警状态显示功能 (灰色表示未布防、绿色为布防状态、红色为报警状态) ;

◆具有远程布防、撤防、解除报警功能;

◆具有矩阵控制功能;

◆具有外围开关 (灯光控制器等) 控制功能;

◆支持在视频画面上通过鼠标对云台、镜头进行控制;

◆支持通过设置热键, 用键盘对云台、镜头进行控制;

◆支持与前端主机进行语音双向对讲;

◆支持对前端主机进行语音广播;

◆支持对远程主机进行校时、关机、重启;

◆可在接收报警消息时, 提供详细的报警信息文字显示;

◆具有报警联动预案功能;

◆具有录像文件检索功能, 可按通道及录像的日期、时间检索;

◆可检索的文件类型为普通录像、移动侦测、报警录像、抓拍图片;

◆具有录像文件播放控制功能 (包括播放、暂停、停止、快放、慢放、上一帧、下一帧、连续播放) ;

◆支持在录像回放时抓拍图片;

◆具有录像剪辑、录像备份功能;

◆具有日志 (系统日志、操作员日志、报警日志) 查询和打印功能。

(5) 普通客户端

普通客户端的功能特点如下:

◆具有用户权限验证功能;

◆支持视频监控与电子地图的切换;

◆支持多画面浏览 (单画面, 3、4、6、8、16画面, 自定义画面数浏览等) ;

◆支持全屏浏览、轮巡切换浏览;

◆支持预览组轮巡切换;

◆具有计划任务功能, 可按月、周、日定时执行任务;

◆支持在视频画面上通过鼠标对云台、镜头进行控制;

◆支持通过设置热键, 用键盘对云台、镜头进行控制;

◆具有通道录像状态显示功能;

◆支持手工录像及停止;

◆支持云台、快球控制和矩阵控制;

◆支持外围开关 (灯光控制器等) 控制功能;

◆支持和前端主机双向语音对讲;

◆可在接收报警消息时, 自动弹出报警信息;

◆具有报警联动预案功能;

◆具有录像文件检索功能 (本地、远程) ;

◆可检索的文件类型为普通录像、移动侦测、报警录像、抓拍图片;

◆具有录像文件播放控制功能 (包括播放、暂停、停止、快放、慢放、上一帧、下一帧、连续播放) ;

◆支持在录像回放时抓拍图片;

◆具有录像剪辑、录像备份功能;

◆具有日志 (系统日志、操作员日志、报警日志) 查询和打印功能。

(6) 电视墙服务电视墙服务的特点如下:

◆支持数字IP矩阵功能, 可以将数字视频还原成模拟视频;

◆支持模拟矩阵、视频解码卡、视频解码器、DLP屏;

◆可对CIF、2CIF、DCIF、D1分辨率的视频进行解码;

◆支持声音上墙播放;

◆可以输出1、4、16画面合成的视频;

◆若使用超级客户端做电视墙服务器, 可以实现三屏联动。

(7) 流媒体服务

流媒体服务的特点如下:

◆单个实例可同时建立160个视频连接 (100M网卡, CIF分辨率) ;

◆每个通道最多可允许100个客户端同时访问;

◆客户端可通过流媒体服务远程控制云台、快球等;

◆电视墙服务器可通过流媒体进行视频解码;

◆同一系统中可设多台流媒体服务器;

◆可动态分配最优转发路径;

◆支持P2P协议, 支持内网穿透;

◆支持集群功能, 可在多台服务器间动态分配工作任务;

◆支持优先级管理功能, 优先响应高级别用户的访问请求;

◆可即时显示工作状态、通道状态、在线用户、用户IP、用户优先级、数据流量等。

(8) 集中存储服务

集中存储服务的特点是:

◆同一系统中可设多台集中存储服务器;

◆每个通道可设置不同的存储路径、录像计划;

◆支持对各报警点的报警录像集中存储;

◆支持对移动侦测的录像集中存储;

◆可实时显示录像功能的运行状态 (录像通道、录像文件、录像方式等) ;

◆同时支持PC式硬盘录像机、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嵌入式视频服务器;

◆支持多种存储设备, 包括本地硬盘、数码柜、SAN、NAS等;

◆支持远程检索、下载、回放功能;

◆支持任务调度功能, 可在多台服务器间动态分配工作任务;

◆支持“N+1”冗余;在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 其他服务器可自动接管其工作。

(9) 设备巡检服务

设备巡检服务的特点如下:

◆可检测DVR和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集中存储服务器等) 的运行状态;

◆支持手动检测和自动定时检测, 能够及时发现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以文字、图形、图表等方式直观明了地显示系统状态;

◆拥有丰富的巡检内容 (网络状态、设备状态、用户状态巡检等) ;

◆发现系统故障时可通过多种方式通知管理员;

◆具有巡检日志功能, 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查询;

◆具有报表功能, 可生成多种系统运行报告;

◆支持多线程同时检测, 可加快巡检速度。

(10) 报警转发服务

报警转发服务的特点如下:

◆支持报警事件集中调度、多级转发功能;

◆支持报警信息排队保持功能;

◆支持为各报警点设置不同的报警事件优先级, 使之可以优先处理高级别的报警事件;

◆处警策略灵活 (包括按预案处理、上传110、声光报警、联动周边监控图像等) ;

◆支持在客户端进行布防、撤防、解除、屏蔽操作;

◆支持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显示报警点的属性和状态;

◆可以灵活地与视频、门禁等系统进行集成;

◆支持报警过滤功能, 可避免同一报警信号重复上传;

◆支持根据报警点名称及报警类型、级别、时间等对报警记录进行查询、统计、打印。

(11) 集中下载服务

集中下载服务的特点如下:

◆可解决文件非实时下载、集中存储的问题;

◆支持计划下载、手动下载;

◆支持任意选择需要下载的文件类型 (全部录像、计划录像、报警录像、移动侦测录像等) , 任意设置下载任务的工作时间 (如晚八点至早七点) ;

◆支持多线程/多进程下载方式;

◆支持录像文件随机抽查下载、违规录像剪辑下载。

(12) 批量配置工具

批量配置工具的特点如下:

◆可快捷、方便地对数量庞大的嵌入式设备进行批量设置;

◆具有嵌入式主机参数的导入、导出功能;

◆可在中心备份设备参数, 以便在设备故障或参数被误修改时, 快速进行恢复;

◆可批量修改多台主机的参数;

◆可在主机间、通道间进行参数复制;

◆实现灵活, 可自由选择要复制的参数 (未选择的将不被复制) ;

◆具有日志记录功能, 可对复制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

2.2.2 系统运行环境

(1) 硬件配置

服务器、客户端推荐配置如表2所示。

(2) 软件运行环境

(1) 服务器端应支持以下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Server (SP4) 中/英文版;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SP4) 中/英文版;

◆Windows Server 2003 Standard Edition中/英文版;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中/英文版。

(2) 服务器端应支持的Windows网络组件为5.0或更高版本的Internet信息服务 (IIS) 组件 (Web服务器需安装此组件) 。

(3) 服务器端应支持的其他第三方软件包括: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SP3) (仅管理中心服务器需安装此软件) ;

◆M i c r o s o f t S Q L S e r v e r 2 0 0 5Enterprise Edition (32位) ;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Standard Edition (32位) ;

◆M i c r o s o f t S Q L S e r v e r 2 0 0 8Enterprise Edition (32位) ;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Standard Edition (32位) ;

◆Internet Explorer 6.0 (或更高版本) 。

(4) 客户端应支持以下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Edition (SP4) 中/英文版;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Edition (SP1/2) 中/英文版;

◆Windows 2000 Server (SP4) 中/英文版;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SP4) 中/英文版;

◆Windows Server 2003 Standard Edition中/英文版;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中/英文版;

◆Windows Vista Ultimate中文旗舰版;

◆Windows 7中文旗舰版。

(5) 客户端应支持的其他第三方软件为Internet Explorer 6.0 (或更高版本) 。

3 系统调试验收

3.1 系统安装

线管预埋和线槽与桥架的敷设应积极与土建施工配合, 争取与之同步进行。弱电施工前应充分了解暖通、水管道的分布、位置和技术与工艺要求, 以免出现与这些管道在布置上的矛盾。穿线管的弯曲半径严格遵守在放缆线时不小于缆线外径的10倍, 在穿普通导线时不小于导线外径6倍的规范。大楼内摄像机的视频电缆、控制电缆及探测器的连接电缆经电缆走线槽或出线盒引出后, 均应加金属蛇皮管。在各类电缆依据平面图中监控、探测器点位位置穿出各出线盒后, 应督促施工人员均盘留3m, 为以后各前端设备调整位置提供方便。电梯轿厢摄像机视频线和电源线应在制作电梯扁带时做到扁带中,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因线缆外皮被擦破而造成信号中断。系统的电源线与视频线、信号线分管敷设;导线敷设后, 每一回路导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0MΩ。

摄像机安装时应逐个检查摄像机所有的微动开关是否调整至正常要求位置。

应对摄像机逐个通电进行检测和粗调, 严格按《摄像机后焦调整方法》仔细调整后焦, 实看图像清晰度质量。

摄像机应放在监视目标附近, 不易受外界损伤, 且不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的位置;安装高度宜距地面2.5~5m。

应严格避免摄像机镜头被强光直射, 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做到镜头视场内没有明显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

应保证摄像机镜头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 避免逆光安装;当需要逆光安装时, 应设法尽量减弱逆光强度, 换配有逆光补偿摄像机。

对于墙角支装摄像机, 应严格做到支架距墙角有300mm间距, 距屋顶有大于200mm的间距;争取做到既美观, 又不影响、破坏装饰表面。

在石膏板上吊顶支装的摄像机, 其支架应做到牢靠、稳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应在石膏板上部加装小木板做衬板, 帮助紧固支架螺钉。

嵌入式摄像机的安装, 应预先开孔, 与装潢同步进行。

应严格按照现场视角要求选配安装相应焦距的固定镜头, 并按现场光照度确定好光圈, 按现场物距、景深要求粗调好聚焦。

针对光照度有较强变化 (如室外) 的监视目标, 选配自动光圈镜头。

在搬动、安装摄像机的过程中, 不打开镜头保护盖。

将摄像机固定到支架上、防护罩内, 插上插头, 保证电源线的连接牢固不松动。

将从摄像机引出的视频线、电源线一并捆扎固定, 根据现场监视位置调整好线缆长度, 不留多余余量, 避免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通电试看, 进一步细调, 检查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范围和图像质量, 确认符合要求后再盖上防护罩并固定。

3.2 系统调试及验收

(1) 调试

安装摄像机时, 将各点摄像机固定后, 从本地进行场景选择调整, 再将视频电缆和摄像机电源接入, 然后再调整角度至最佳状态。

调试整个监控系统时应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调试各点录像;

◆对图像质量较差的摄像机加装放大器;

◆调试各点视频切换及音响;

◆调试镜头控制;

◆测试各探测点的运行是否正常。

(2) 验收

验收应遵照的标准如下: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1994) ;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T 7401-1987) 。

4 结束语

篇4:论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

关键词: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规划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3)01-0146-02

1 引言

我国金融电子化经过“六五”时期的准备和“七五”时期的基础建设,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建成金融数据通信网络的基本框架并已开始运行各类金融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建设的全国金融卫星通信网是金融系统信息的主干线,目前已建成1个中央卫星地面站和几百个远程地面卫星小站。中国人民银行已在175个城市建立了同城资金清算系统,并陆续建成并运行了十几个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网。我国各专业银行和商业银行均建立了从总行到基层行的基于分组交换网、电传电报、电话专线等多种通信方式的系统内全国远程通信网络系统。电子化营业网点发展迅速,金融电子化已从大城市扩展到中小城市、县和乡镇。现代化支付系统、新型电子化服务等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然而,限于技术条件,我国金融电子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到银行计算机网络领域,当前还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网络架构问题,网络架构难以适应业务融合发展的趋势;二是网络安全问题,缺乏总体的安全策略、关键区域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多层面的协同安全防控不够;三是网络管理问题,网络管理手段不够先进、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四是网络服务问题,对服务融合、应用承载变化等支持不够。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原则,应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易用性、可靠性、扩展性和经济性等因素,要符合“更安全、更高效、更集约、更方便”的绿色智能发展趋势。

2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架构规划

2.1 网络架构总体规划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应建设以总行为核心的树型网络结构;将目前分离的各网进行融合;各类服务集中上收到总行和一级分行;提升一级骨干网的链路带宽及综合利用率;提升全行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在网络路由规划方面,应充分考虑各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OSPF路由协议、BGP路由协议或静态路由协议。

2.2 数据中心局域网规划

新一代银行数据中心局域网应遵循水平分区、垂直分层的原则进行建设。水平分区是将承载相似业务、具有相似安全级别的网络设备归集为一个网络分区,便于实施安全策略和最优数据交互。分区是根据安全性、可扩展性原则进行的,包括主机区、开放平台区、开发测试区、运行管理区、Internet区、Extranet区、用户接入区、城域/广域区等,各分区均支持系统和业务的平滑、灵活扩展。由于每个分区内部仍然有不同业务,可继续通过VLAN和IP地址再细分,进而实现不同安全细微差别控制和传输保障。垂直分层是将不同网络功能界定清楚,独立成为一个层面,包括核心层、分布层、接入层。其中核心层与分布层紧耦合,高效可靠;分布层与接入层松耦合,可以很好的支撑虚拟化资源池技术。

2.3 广域网规划

新一代银行广域网规划,核心网可概括为高速转发、业务分离、降低耦合、控制风险;一级骨干网可概括为就近接入、提高效率、缩短距离、节省投资;二、三级广域网可概括为层次化、扁平化、按需配置、带宽动态扩展多业务承载。

3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安全规划

3.1 信息安全体系架构

信息安全体系架构,从技术维度上讲,包括安全技术体系,具体有应用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从管理维度上讲,包括安全组织与制度体系,具体有安全流程相关制度、安全策略相关制度、人员安全、安全培训、安全组织与职责等。从运行维度上讲,包括安全运行体系, 具体有安全运维服务机制、长期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安全运行学习改进机制等。

具体到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标准、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监管要求以及行业特点,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规划:安全域划分、网络访问控制、防火墙、访问控制列表、防拒绝服务攻击系统、虚拟专用网、网络设备自身安全、身份鉴别、特权用户权限分离、边界完整检查/入网检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异常流量监测和网络审计系统等。

3.2 网络安全策略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概括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网络安全域的划分,根据信息资产的安全属性及安全防护需求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安全层次(即安全域),安全域内可以根据安全等级再划分安全子域;二是网络安全技术部署,根据要保护的信息资产重要性,在各个安全域中部署多方面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实现多方面协同防护、纵深防护;三是网络安全管理,对整个安全防护体系的所有安全措施实施有效的监控管理;四是多层面协同工作,与其他技术条线协同工作,共建网络安全体系,实现对信息资产的全方位的安全防护。

4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划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应具备网络管理平台(包括网络性能管理、业务影响管理、网络事件管理等);网络服务平台(包括服务支持流程、服务提供流程等);网络操作自动化平台(包括网络操作管控、网络配置管控、网络授权管控等);网络运行质量分析平台(包括服务水平、网络可用性、网络连续性、网络容量规划等)。

5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服务规划

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应具备IP地址管理(包括IP地址管理规划等);应用交付(包括内容分发平台和应用代理等);网络应用规划(包括视频、语音、监控系统;无线网接入;Internet接入等)。其中,互联网与内部网有互联的应用系统(如网上银行),应用须在DMZ区落地;高安全等级接入用户(如境外机构接入),须增加VPN加密隧道等安全措施;外网邮件系统与内网严格物理隔离;严格执行网络准入策略,做好联网终端与信息点绑定等管理工作,保证联网终端的安全性。

6 结论

篇幅所限,本文仅阐述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宏观规划,具体的实施细节就不赘述了。在“科技创新、精细管理、持续改进、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新一代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将为我国金融电子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杜英等.银行计算机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

[2]帅青红.银行信息系统管理概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7).

[3]屈延文等.银行行为监管---银行监管信息化[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

[4]屈延文等.银行行为控制---银行信息化与安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

篇5:某网上银行系统规划报告

为进一步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提升员工素质,营造人人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氛围,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根据市总工会**文件及人民银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支行工作实际,特制订“书香企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和推动现代化建设、促进职工全面发展这一主线,突出“阅读 成才 实现体面劳动”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平台与载体,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满足企业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造就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二、创建目标

建职工书屋,创书香企业,塑人文特色

三、实施步骤

1.初步建立阵地,配备硬件设施。建办“职工书屋”,支行拟辟出两间各15平方米的房间,专门用作职工书屋阵地,配备书架4组、桌椅2套、联网电脑8台,计划8月前完成硬件设施搭建。

2.执行五有标准,完成书屋建设。按照“有一块牌子,有一套制度,有一个图书室,有一个阅览室,有一个电子(电脑)阅 1

览室”的标准,支行的“职工书屋”兼有阅览室、图书室功能,要制订图书管理办法,安排管理员进行日常管理。在书籍、音像资料方面,支行计划购置图书500册、电子音像制品20张,订购各类报刊10余种,计划9月前完成。

3.开展读书活动,加强学习交流。运用职工书屋平台,开展职工读书成果展示,通过“推荐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交流、提一项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展示读书活动成果。

4.积极参与评比,加强文化熏陶。积极参加市总工会组织的“书香企业”评比活动,加强宣传发动,激发广大职工的读书热情,激励职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推动职工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支行成立由行长任组长,分管副行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开展职工阅读,建设“书香企业”活动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由支行办公室负责人任主任,具体负责相关事宜。

2.营造活动氛围。利用支行内部网络、邮件系统、宣传橱窗等信息面广、信息量大的优势,宣传开展“书香企业”活动的意义,引导职工读书、成才,将学习融入到工作之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

3.建立长效机制。在职工中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营造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调动广大职工读书学习的热情,不断推动读书活动、建设“书香企业”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篇6:某银行风险管理报告

一、近年来风险管理采取的措施..........................................................2

1、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及组织架构.......................................................................2

2、改善审计监督模式,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5

3、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方法,开发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5

二、风险管理体系....................................................................................8

1、本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架构.......................................................................8

2、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10

3、监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11

4、高级管理层及其下属委员会.........................................................................11

(1)行长.....................................................................................................................11(2)管理层下设专门委员会.....................................................................................11

5、其他.................................................................................................................13

(1)总行风险管理板块.............................................................................................13(2)审计部.................................................................................................................15(3)监察室及保卫部.................................................................................................16(4)业务条线风险管理.............................................................................................16(5)分行风险管理架构.............................................................................................16

三、主要风险管理..................................................................................18

1、信贷风险管理.................................................................................................18

(1)信贷政策及指引.................................................................................................19(2)贷款审批及监控程序.........................................................................................20

2、市场风险管理.................................................................................................32

(1)利率风险管理.....................................................................................................34(2)汇率风险管理.....................................................................................................34

3、流动性风险管理.............................................................................................35

4、操作风险管理.................................................................................................36(1)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风险的防范和监控.................................................37(2)依托数据大集中工程,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37(3)本行的流程银行建设,强化了本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38

5、合规风险管理.................................................................................................39

四、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的措施..........................................................41

1、推进风险管理转型,进一步深化全面风险管理.........................................41

2、寻找有效载体,进一步贯彻落实先进风险文化.........................................41

3、大力推广内部评级法,进一步强化信用风险管理.....................................41

4、进一步落实、推进、完善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42

5、明确管理思路,切实有效推进操作风险管理.............................................42

6、进一步强化对会计领域的操作风险管理.....................................................42

7、更新理念,转变思路,改进和创新资产保全工作.....................................42

8、加快系统建设,提升科技对风险管理的支撑作用.....................................43

9、推进流程银行建设.........................................................................................43

10、重视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43

本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有效的内部控制持续改善本行的风险管理系统,逐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全行在合理的风险水平下安全、稳健经营。

一、近年来风险管理采取的措施

1、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及组织架构

风险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本行一直坚持进行适当的改革,以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全行风险的目的。2004 年,本行进行了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财务重组、架构再造、引资等一系列的改革,其特点为“实现全面风险管理,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2004 年,本行成立了董事会和管理层两个层面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本行风险管理决策机构,负责全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决策和管理。

2005 年,本行设立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华西五家区域授信审批中心,建立垂直、独立、专业化的授信评审体系,以统一授信准入,强化总行集中控制力,贴近区域和地方经济特点细化授信投向指导,推进业务发展。

2005 年,本行完成风险管理板块整合,形成全行风险监控、授信管理和法律合规条线,不良资产较多的分行单设资产保全部,放款中心归口风险监控部门管理。

2005 年,本行推行风险经理制度,在全行信贷业务领域建立起高素质的风险经理队伍。推行双线风险监控和报告机制,将个金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

2005 年,本行推行业务单元型市场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监控部和预算财务部履行综合风险管理职能,各业务单元履行具体风险管理职能,建立国际、资金业务的双线监控和报告机制,设定了包括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在内的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制,从定性定量两方面,运用公允价值评估、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拟、压力测试等手段,定期对本行投资和资金交易中的市场风险状况进行评估。2007 年初,本行单独设置资产负债管理部,并内设市场风险管理部,接手全行市场风险的综合管理职能,对全行市场风险实施集中统一的监控管理。

2005 年,本行推行省分行紧密型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省分行从体制机制、工具技术、管理标准、风险处置、队伍建设方面统一规划布局全省的一体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全行风险管理的集中度大大提高。

2005 年,总行和省直分行单独设置预算财务部和会计结算部。2007 年,总行单独设置资产负债管理部,完成了财务管理板块的整合。总行会计结算部下设会计风险监督管理部,省直分行会计结算部分设账务中心、参数分中心、风险监督中心。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下设综合业务部、市场风险部、中间业务管理部、票据管理部和定价管理部。

2006 年,本行成立总行数据中心,集中处理全行所有账户数据、客户信息和管理信息。

2006 年,总行进行了零售业务的组织架构调整,撤销私人金融部,新成立个人金融规划部、个人金融销售服务部、个人金融产品管理部和个人金融风险管理部。

2007 年,本行将个人金融风险管理部更名为零售信贷管理部,并在零售信贷管理部内下设个贷风险计量部、个贷授信部、个贷产品部和个贷风险部,主要由个贷风险计量部和个贷风险部负责个人金融业务相关风险管理。

2、改善审计监督模式,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1997 年,本行启动审计体制改革,成立稽核监督委员会,所有分支行均单设稽核机构。

2002年,总行对各分支行稽核机构负责人实行委派制。

2004年,本行启动省辖行审计机构改革试点。

2005年以来,本行在国内商业银行中率先实行风险导向审计,利用汇丰银行TSA技术援助项目,以风险为导向配置审计资源、实行持续审计监督、改善审计监督流程。

2005年,本行完成地区审计部设立工作,在北京、沈阳、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分别设立了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华西六家地区审计部。

2006年1月,撤销省辖行审计部机构建制,建立起“总行审计部-地区审计部-省直分行审计部”的审计体系框架。

本行不断加强审计整改工作,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建立审计整改台账、进行后续审计、加强日常的整改追踪,重视对严重违规违纪责任人的处理工作。

3、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方法,开发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本行一直致力于引入和完善各项风险管理工具,着力加强精细化风险管理,开发先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不断强化科技对风险管理的支撑作用,以持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构建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2004年以来,本行引进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绩效管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风险限额管理、内部评级制度等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

2004 年以来,本行推行“一行一策”、“一项一策”的精细化风险管理方法,从信贷授权、授信指导、信贷审批,到资产质量监控、不良资产清收、法律合规管理,不再搞“一刀切”。本行建立了分行资产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评估分行风险管理,构建精细化风险管理的基础。

2004 年以来,全行统一的信贷风险管理手册编写完成,成为指导全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动态化的管理工具;积极推进内部评级体系的开发,提高信用风险评估水平。

2004 年以来,实施风险过滤、监察名单、迁徙分析、风险提示为主的一系列风险监控工具,基本实现了对信用资产的逐笔、动态、分类风险预报和分析;率先采用现金流贴现模型,对全部减值贷款实施逐笔拨备。

2004 年以来,采取垂直管理、专业管控、提前介入的资产保全方式,使处置效率大大提高;形成集约化经营不良资产的理念,重在提高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在全国实施集中拍卖抵债资产;建立健全风险资产应急处置机制,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有效化解突发风险。

2004 年至2006 年,完成了数据大集中工程的各项任务,核心账务系统对公对私部分,集中式信贷管理系统、集中式国际业务系统、基金代销系统、外汇宝系统及个人信贷管理系统在全行各分支行成功上线,实现了全行数据的安全集中管理,形成了全行一体化的新一代业务处理及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为全行风险管理系统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5 年9 月,客户综合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全行公司客户和集团客户信息的共享以及业务分析、营销流程管理等功能。

2005 年11 月底,现代化数据中心交付使用,于2006 年初实现系统平稳切换,投入运行。并实现了数据中心与总行办公大楼间的同城异地实时数据备份和系统备份,能够保障数据中心设备出现故障后系统及时切换到总行备份中心,形成了适应业务变化、发展的信息系统基础技术平台。

2006 年,内部评级法的系统开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部分分行上线试运行;同年7 月,业务标准手册系统在全行上线试运行,形成全行标准化、体系化、电子化的文件集中管理与控制平台;同年9 月,“票据凭证印鉴防伪系统”通过试点验收,为大集中核心账务系统与票据凭证印鉴防伪系统的联动控制创造了条件;同年11 月底,全行资产风险管理系统在全行上线试运行,其目标是实现对全行各类资产风险管理的日常操作系统化。

4、加强员工履行、遵守本行政策与程序的问责制

近年来,随着风险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成为本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3年,本行制定不良信贷资产责任认定和追究办法,规定对可疑和损失类信贷资产,必须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次级类信贷资产凡移交风险部门管理的,也应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

2005年,本行对责任认定办法进行了修订,提出了风险定责的理念,即凡授信业务风险评级降为次级类及以下的,必须进行责任认定,且认定对象涵盖整个授信流程的各个环节(授信调查、授信审查、授信审批、放款中心、授后管理、资产保全等)和相关当事人。由此本行的责任认定从损失认定彻底转变为风险认定,鼓励主动报告风险,化解风险。

2005年以来,本行还制定了《会计管理人员风险防范工作职责》、《会计人员违规操作责任追究办法》,并相继出台了《授信工作尽职调查和信贷问责》、《公司业务资产损失核销管理办法》、《个人贷款业务资产损失核销管理办法》、《加强对经济案件案发责任人责任追究办法》等各类内控尽责管理制度,明确界定各类风险管理责任人、相应责任及需进行责任认定及追究的若干行为。

上述风险管理措施已使本行实现了前、中、后台的风险管理职能分离,提升了本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本行相信上述措施的实施改善了本行的整体风险管理环境,并促进了本行资产质量的改善。

二、风险管理体系

1、本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架构

本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架构图如下:

采用国际惯例。2001年,本行作为世界银行指定的唯一受益人在信贷流程方面引进并承办了由世行管理、亚欧基金出资的“加强交通银行信贷流程技术援助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本行的风险管理系统。

界定风险管理责任。本行已界定了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此外,从本行的高级管理层到分行的管理人员乃至相应的职员,均根据其各自的职位及职责范围在风险控制方面承担不同的责任。本行也将个人的表现评价及薪酬与本行的资产质量挂钩,以鼓励全面遵守风险管理指引及程序。

明确划分前台、中台及后台。中台的风险控制职能独立于前台业务活动以及后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监控与评估职能。

全面的风险管理覆盖。本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是为了覆盖本行所有业务的风险,并且覆盖了各种类型的风险,例如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操作风险。

矩阵式风险报告结构。在本行目前的风险管理结构内,分行的副行长负责管理各自分行的风险及资产质量,并直接向有关分行行长及负责本行风险管理的副行长报告。

2、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本行董事会是负责本行风险管理及审批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的最终机构。通过其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对本行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督并评估本行的总体风险。

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监督本行的风险管理、评估本行风险,以及向董事会提出建议完善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战略和政策。同时,本行根据相关法规在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立了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直接向该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本行的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查单笔交易金额占本行资本净额百分之一以上,以及交易余额占本行资本净额百分之五以上的重大关联交易,并提交董事会审议。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管本行的内部审计系统及其实施、审查本行的财务报告及对本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此外,本行的董事会还检查本行的合规状况,包括但不限于本行是否满足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的要求。

3、监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本行的监事会履行检查本行财务,监督本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履行本行职务的行为等职权,其下属的监督委员会根据监事会授权承担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

4、高级管理层及其下属委员会(1)行长

本行行长负责有关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制定及执行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并直接向本行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风险管理事宜。本行行长亦委任本行其中一名副行长协助有关风险管理事宜。

(2)管理层下设专门委员会

本行已成立四个专门委员会,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信贷政策委员会及贷款审查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协助本行高级管理层制定和完善本行的风险管理策略、信贷政策和指引,以及在本行各职能部门执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和指引。这些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由本行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本行也聘请具有丰富相关经验的人士担任这些委员会的成员。在该四个委员会中,本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资产负债委员会直接向行长报告,其它两个委员会则向指定的副行长直接报告。

本行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根据董事会制定的风险管理战略,确定本行的整体风险策略、风险控制目标、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措施,对本行风险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对重大风险事项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管理违规事项的处理意见,听取内部控制委员会和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有关重大事项的报告,以及确定全行风险管理的其他事宜。

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内部控制委员会及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内部控制委员会负责研究及批准全行加强内部控制的目标、中长期规划以及方针政策,对全行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估和监督,对造成内部控制重大失效、重大经济案件和严重违规违纪问题的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以持续改善本行的内部控制,把经营风险减至最低,确保本行各项业务的安全经营、稳健发展。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本行风险资产保全和处置业务,以及向有权审批人提供审查意见。

本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检查本行业务营运、制定有关本行风险管理的业务目标、检查本行内部规定的实施及制定上述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政策。

本行信贷政策委员会根据董事会、高管层制定的业务发展计划和风险管理战略目标,研究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信贷业务运行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和审议信贷政策、管理制度和营销策略,为高管层提供工作建议。

本行贷款审查委员会是对“正常类公司授信客户”进行授信审查的机构。通过集体审议,向本行有权审批人提供审查意见。各省直分行及辖属分支行均设立贷款审查委员会。

5、其他

(1)总行风险管理板块

作为本行组织架构重组的一部分,本行总行层面的风险管理板块包括授信管理部、风险监控部、资产保全部、零售信贷管理部及法律合规部,其中授信管理部下设授信审批中心,以改善本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系统。风险管理板块连同本行的审计部、监察室和保卫部,共同负责本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程序。

①授信管理部

本行总行授信管理部负责制订本行有关授信管理的政策和制度,指导和检查区域审批中心及各分行授信管理部门的工作。总行授信管理部内设总行授信审批中心,总行授信审批中心和华北、华东、华西、华南、华中五家区域授信审批中心负责权限范围内公司授信业务的审查审批,并做好集团授信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工作。

②风险监控部

本行总行风险监控部负责制定本行风险监控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并承担风险监控条线辅导、检查和评价工作,同时实现对各类业务性资产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统一、持续的监测、检查和评估。

③资产保全部

本行总行资产保全部负责制定并完善本行有关资产保全业务的政策和制度,对各分行资产保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组织全行进行问题类资产的保全和处置。

④零售信贷管理部

本行零售信贷管理部负责调查、研究和制定个贷业务产品管理、授信管理、风险管理和风险计量的政策和制度;组织、指导、检查全行个贷条线产品管理、授信管理、风险管理和风险计量工作;督导全行完成个贷业务风险控制指标;研究开发和管理个贷授信工具和内部评级系统等风险计量工具;预警、监控、识别、化解个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

⑤法律合规部

本行总行的法律合规部负责制定本行法律合规管理工作制度,对分支行的法律合规工作进行指导、管理、检查监督和评价,对本行适应各项法规和监管要求的情况进行持续的合规评估。本行现正建立内部合规管理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合规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此外,本行总部的相关部门和各家分行必须每年最少一次提交合规报告给法律合规部。

⑥资产负债管理部

本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部负责全行的市场风险管理,包括拟定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识别、计量、监测和评估市场风险,检查和指导相关业务部门的市场风险管理情况。(2)审计部

本行审计系统实行“总行审计部-地区审计部-省直分行审计部”三级架构,实行垂直、统一的条线一体化运作,由总行审计部对全条线的业务进行统一管理。

本行审计部负责监督和评估本行的内部控制及对本行的业务活动进行审计。审计部向高级管理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监督委员会报告。审计部决定对本行经营和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评估的频率和范围、对任何业务部门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重大风险或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独立的检查或评估,特别是检查与评估以下各项:

遵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遵守本行内部政策或指引及这些政策或指引的有效性;

本行风险管理(包括授信管理)及会计系统的有效性;

本行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

本行内部控制和程序的优良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对发现的问题,本行审计部负责跟进,对补救行动进行监督及促进风险防范。

本行的审计部每年一次详尽审核本行的财务和经营表现、信贷风险管理、会计事项、科技应用,以及内部控制,包括审核本行的分行和支行。此外,审计部就新事项进行特殊审核,审核可能以现场审核及/或非现场审查方式进行。(3)监察室及保卫部

本行的监察室主要负责对本行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遵守法律和规定情况的监管,以及对本行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发生舞弊和违反内部规定的行为进行纪律处分或采取防范行动。本行的保卫部主要负责实施并执行本行内部保卫规定及防范刑事案件和意外事故。监察室及保卫部已经制定了一套防范和处理违规行为的从业规范和纪律,还建立了一套报告、监管及调查违规行为的制度。(4)业务条线风险管理

本行各业务部门根据内部控制总体目标与原则,负责各自条线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同时接受内部审计条线的检查。由各部门负责人承担本条线内部控制工作的直接责任,并在各业务部门内部设兼职合规管理员,在法律合规部门的指导和本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结合与本条线相关的外部法律规则和各自实际情况,组织协调本部门合规管理工作。

(5)分行风险管理架构

本行实行省分行紧密型一体化管理模式。由省分行对省辖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状况实行统一管理,总行则按照“下管一级、监管两级”的原则进行管理。总行向省直分行下达各项政策和计划指标,并同时监管省直分行和省辖行的政策执行情况。

本行各省直分行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同时承担内部控制委员会和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的职责。该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该分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政策的执行。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分行行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风险监控的分行副行长担任。风险管理委员会同时承担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的职责,集体审议风险资产的管理处置等事项。

本行各省直分行单设授信管理、风险监控、法律合规部门和个贷管理中心,根据不良资产金额情况在部分省直分行单设资产保全部门,上述部门共同构成各省直分行的风险管理板块。分行授信管理部门负责权限内正常类公司授信客户授信业务风险审查和授信管理。分行风险监控部门负责对各类业务性资产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预警、监测、检查和评估。分行风险监控部下设独立的放款中心,负责分行客户授信业务额度使用控制、放款账务处理和信贷法律文本档案的集中管理。分行法律合规部门负责为分行管理层提供法律顾问服务、进行合规管理和反洗钱工作。分行资产保全部门负责不良资产的保全和处置。分行个贷管理中心对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本行各省直分行单设预算财务和会计结算部门,上述部门共同构成分行的财务管理板块。分行预算财务部门负责分行的综合预算、财务、固定资产、信息统计、管理会计核算和分析、股权以及人民币资金业务管理(不单设资金部的分行)。

会计结算部门负责分行本外币(对公、对私)会计结算工作统一管理,会计结算部下设账务中心、参数中心和风险监督中心,共同承担会计操作风险管理职能。

本行各省直分行设置监察室。负责对监察对象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党纪党规、法律法规、行内规章等的情况进行监督,查处和防范违纪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并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本行所有分行各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由各部门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工作的直接责任。各业务部门内部设兼职合规管理员,在法律合规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外部法律规则和本部门实际情况,在本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协调本部门合规管理工作。

本行将各海外机构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等纳入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由总行国际部承担海外机构牵头管理职能,并负责协调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总行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海外分行内部控制建设、执行情况进行督促和指导。

三、主要风险管理

1、信贷风险管理

信贷风险是指客户或交易对方不能或不愿履行与本行达成的承诺的风险。本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风险收益最优化。为实现这个目标,本行已制定并实施了全面的政策和程序以识别、衡量、监控和控制本行的信贷风险。

按照本行总体风险管理策略,本行已采取以下主要行动,以确保在本行经营中实行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

保持信贷审查过程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对单一客户实行统一的综合授信额度管理;

对同一集团内的客户实行集团授信管理;

在贷前信贷分析时,强调现金流量的重要性,并结合考虑其它各种因素,包括还款、纳税和商业信用记录;

避免在授信过程中过度依赖抵押品和保证;

按需要继续实施贷中和贷后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措施;

将明确界定的信贷风险管理职责和责任分派给风险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相关环节和岗位;

在不同地区、行业、产品、客户、期限和货币中合理分布本行的贷款组合;

正确衡量和披露所承担的信贷风险敞口;

保持一致的信贷政策。(1)信贷政策及指引

在本行目前的风险管理系统下,本行总行的授信管理部就本行公司授信客户的信贷政策和指引提出建议。如属重大信贷政策和指引建议,需经信贷政策委员会审查批准,在其它情况下需经本行的行长或有关副行长审查批准。总行的零售信贷管理部就本行零售客户的信贷政策和指引提出建议,需经本行的行长或有关副行长审查批准。分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贯彻执行这些政策及指引。在必要时这些信贷政策和指引会进行修订,以反映人民银行或中国银监会颁布的政策指引、规定或法规,以及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不同行业的趋势及其它相关因素。

2005年,《交通银行信贷政策手册》和《交通银行信贷业务手册》编制完成,为信贷政策的传导、更新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2)贷款审批及监控程序

①概况

本行的贷款审批程序涉及贷款申请的评估和分析,以确保本行对借款人、贷款目的和结构以及借款人的资金来源、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状况和还款能力有深入了解。为避免利益冲突,本行致力保持贷款审批及监控程序中各职能的相对独立性,本行的贷款审批及监控程序主要分成三个功能环节:贷前信用调查;贷款申请的审批;贷款监察和管理。

②企业贷款

本行采用多级授权授信审批体系,即主要根据拟授信额度及期限,根据授权,经本行有权审批人审批后,放款中心将向符合各种文件和法律要求的客户发放贷款。

A.贷前调查

所有的企业贷款申请,不管是采取新贷款的形式还是采取现有贷款续贷的形式,都要接受贷前信用调查,该调查主要由本行的客户经理执行。贷前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企业借款人的背景、贷款的目的和结构、行业风险、企业借款人的经营和管理风险以及企业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包括其盈利能力、财务比率、现金流量、流动性和还款能力)以确定一个适当的贷款限额,了解担保人(如有)的总体信贷风险及其还贷能力,并制定企业客户信贷评级的初步评级。调查结果和分析及建议评级,反映在本行客户经理撰写的授信分析报告中。此外,在作出发放授信决定前,也会考虑本行的整体信贷风险、适用法律或法规限制和其它因素。

为进一步优化本行对贷款相关信贷风险的评估和监查,本行已采纳一套内部十级信贷评级系统(该系统为本行于2001年起实施的世行项目的成果)来评估本行的国内企业客户和贷款。在本行的内部十级信贷评级系统下,根据人民银行的五级贷款评级系统的相应信贷评级,一至五级的信贷评级为“正常”、六至七级的信贷评级为“关注”、八级的信贷评级为“次级”、九级的信贷评级为“可疑”及十级的信贷评级为“损失”。

根据此十级信贷评级系统,本行不仅评估本行贷款的信贷风险,同时亦评估企业客户的信贷风险,这使本行可进一步完善有关贷款的信贷风险评估。本行在评估企业客户的信贷风险等级时会考虑一些定量或质量因素,包括:

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包括现金流量、资产和负债以及获取其它资金来源的能力;

分析借款人的非财务状况,主要包括管理和经营,以及受外在因素和不可预见事件的潜在影响;

借款人所从事的行业和借款人的市场地位。

信贷评级处于本行内部十级信贷评级系统下一至七级中到期未还款记录不超过90天的客户被归类为“正常类客户”,而信贷评级系统下八到十级或至少有一笔90天以上的到期未还款记录的客户被归类为“问题类客户”。当本行评估某一贷款的信贷风险评级时,本行主要考虑该企业客户的信贷风险评级和其它因素,例如:

贷款担保(如有);

贷款拟定目的、用途或结构;

国家风险;

拖欠贷款记录(如有)。

各贷款申请是根据借款人承担的全部现有未偿还贷款进行审查的。如果借款人贷款未收回,则任何新申请必须经过适当的审批管理人员或贷款审查委员会根据借款人的债项总额及贷款类别决定审批。在评估信贷风险时,本行还要考虑本行在贷款组合水平上的总体信贷风险,并遵守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B.贷款审批

在完成调查后,企业贷款申请将由本行分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和贷款审查委员会进行进一步的审查。本行客户经理提交的贷款申请经分行授信管理部审查后,提交分行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查或有权审批人审批。本行分行的贷款审查委员会由七名委员组成,由本行各分行负责授权管理的主管副行长担任贷款审查委员会主任。为确保本行分行的前台及中台部门职能分隔,分行的主管副行长不得主管前台部门,例如市场营销。各贷款申请必须得到5名委员的批准才能通过,主任委员有一票否决权。分行行长有权否决分行贷款审查委员会的授信决定,但无权批准被贷款审查委员会否决的任何贷款。本行分行的贷款审查委员会一般每周开一次会议。分行超越权限授信业务均需提交区域授信审批中心或总行审批。

分行提交的贷款申请经总行授信审查后,提交总行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查或有权审批人审批。总行贷款审查委员会由9名委员组成,包括总行副行长,来自授信管理部、公司业务部、风险监控部、预算财务部、国际业务部、资金部、法律合规部具有相关经验的专家,并由副行长担任贷款审查委员会主席。提交给本行总行贷款审查委员会的所有贷款申请都须经过三分之二以上委员的批准。本行行长有权否决本行贷款审查委员会作出的授信决定,但无权批准已被总行贷款审查委员会否决的申请。

C.针对某些客户的特殊程序 问题客户

与高风险客户相关的任何贷款申请或任何贷款重组计划,均需提交资产保全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查和审批。本行各分行根据授权取得贷款重组限额,任何超出该限额的重组计划需提交本行总行的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审批。

本行总行的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由9名委员组成,包括本行一名主管资产保全的副行长,及来自资产保全部、授信管理部、公司业务部、风险监控部、法律合规部、国际业务部、预算财务部及监察室的代表,并由副行长出任主席。具有相关经验的专家可以担任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的顾问。

在分行层面,所有风险管理委员会、内部控制委员会及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的职能通常由各分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本行分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由9名或7名委员组成,并由该分行的行长出任主席,以及由该分行负责风险管理的副行长出任副主席。风险管理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必需得到由9名委员组成的委员会的6名委员或由7名委员组成的委员会的5名委员的批准,并且主席有权否决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决定。然而,该分行副行长、主管风险管理的执行副行长或本行行长均无权批准风险管理委员会之前已否决的申请。本行分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必要时召开会议。

集团客户

为了更好地管理客户授信集中风险,本行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规定,结合本行管理需要确定了集团客户范围,对同一集团内的客户采取集团授信管理模式,并按照“分类管理、厘定职责、优化流程、强化监控”原则加强集团客户的授信管理。集团客户的主办行牵头组织或协助总分行公司业务部门做好集团客户信息调查汇总、集团关系确认、授信业务办理和授后监控管理等工作,协办行协助主办行进行集团客户的授信分析及管理,办理集团客户在本行的授信业务。一般情况下,主办行由集团总部所在地分行担任。在授信审查时,本行将根据集团客户的特点对集团客户的股权结构、经营管理和资金运作模式、对外投资、集团主营业务、关联交易行为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和审核,并注意防范集团内部互保风险。本行相信,这些针对性的措施有助于更有效管理集团客户风险。

D.贷后监控

本行对个别及组合性的对公贷款在银行内部的各层次进行监控。本行客户经理负责对客户进行贷后监控,已移交的问题类授信客户的贷后监控由资产保全清收人员负责。授信管理部门负责对正常类授信客户的监控报告进行审查,资产保全部门负责对问题类授信客户的监控报告进行审查。风险监控部门对贷后监控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这些定期贷款监控检查的目的是:

获取每名借款人财务状况的最新资料;

获取每笔贷款的履约和还款状况的最新资料;

及早发现拖欠的警告信号以便于采取快捷的补救行动;

获取总体贷款组合承担的信贷风险的最新资料;

容许信贷政策委员会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监控本行贷款组合的总体质量、识别重大趋势和评估本行信贷风险策略和政策的适合性。

根据各客户的信用等级、贷款规模和还款历史的不同,本行对各笔企业贷款的监控频率也有所不同。例如,对本行十级信贷评级系统下任何信贷评级为一至五级的企业客户,定期监控每年进行一次;对信贷评级为六或七级的客户,定期监控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对信贷评级为八级或以上的企业客户,定期监控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根据受监控信贷产品的性质,本行可能会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来监控本行贷款和本行客户的信贷风险,包括:

检查对信贷条款的遵守情况;

通过现场拜访和会议与客户保持定期接触;

及时跟踪文档缺失情况;

按借款人类型、业务类别和内部信贷评级进行定期的组合风险评估。

在运用这些方法发现客户有拖欠的迹象时,本行将对相关客户的信用质量和还款能力进行更详细的审查并采取适当的补救行动,如采取要求提前还款等措施。

E.风险预警及监控系统

本行已经实施一套风险预警及监控系统,已经运用包括三层风险过滤、风险监察名单在内的多种风险管理工具,旨在尽早发现风险,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及确保本行有足够的拨备和使损失减到最低。

为及时发现风险,强化对“正常”类和“关注”类信贷进行一致、审慎、有效的风险监控和管理,本行风险监控部实施了“三层风险过滤”和“风险监察名单”制度。全行风险经理通过“三层风险过滤”的筛选,对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的客户实施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符合“风险监察名单”定义和风险特征的客户纳入 “风险监察名单”重点监控和分类管理。

如果一笔贷款存在借款人或担保人可能无法履行其义务的风险,该客户将被列入“风险监察名单”。本行将“风险监察名单”涉及的风险进一步划分为风险可逆、风险较大和风险严重三类。“风险可逆”是指虽存在潜在风险,但经采取一定的防范或改进措施后,极有可能转为“正常”类的授信业务。这一类风险主要在本行风险监控部门的监管下由客户经理进行管理。“风险较大”是指存在潜在风险,并且可能会一定程度地危及本行信贷资产安全的授信业务。这一类风险主要在本行风险经理的重点监控和指导下,以客户经理为主体进行管理。“风险严重”是指风险趋向恶化,在六个月之内很有可能降为“次级”类的授信业务。这一类风险由资产保全部门提前介入,直接管理。

③个人贷款

本行分行的零售部主要负责对相关分行的个人贷款信贷管理,而在本行分行零售部内设立的个人贷款管理中心,则主要负责审核、审批和管理在其职权范围内的个人贷款。

A.贷前调查

零售客户表明有意申请消费贷款或营运资金贷款后,本行支行的销售人员会亲自会见客户,收集有关贷款申请资料,确保申请数据准确有效,并且以书面及电子方式将申请数据发送至本行分行的个人贷款管理中心。

当审查贷款申请时,个人贷款管理中心的审查人员需根据若干因素对信贷风险作出评估,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申请材料的完整性,以及这些材料是否符合规定;

贷款的拟定用途;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贷款额与价值比率;

担保人的财务状况、抵押品的估值以及登记抵押品或按揭的可行性。

B.贷款审批

本行就个人贷款采用多级信贷授信审批程序,即主要根据拟授贷款的本金金额和贷款类型,在分行由低级至高级逐层审批。此外,以政府债券和存款证明担保的个人贷款可由本行任何一家有信贷经营权的支行审批。

C.贷款监控

本行的消费贷款主要通过每月偿还本金和利息方式进行监控,而本行向个人作出的营运资金贷款则主要通过在支付贷款15 日内审查贷款的用途方式进行监控。当本行发现零售客户有还款困难时,将进行调查和采取适当补救行动。

(3)不良贷款管理及收回

为统一管理本行的不良贷款,并致力于改善不良贷款的收回水平,本行已建立一个资产保全部,专门管理和解决不良贷款,提前介入和化解潜在贷款风险,并向本行负责监督不良贷款管理的副行长报告。

在总行层面,资产保全部对本行的不良贷款提供统一管理,并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建立和实施解决不良贷款的统一政策和程序。在本行的分行层面,部分分行设有资产保全部,而其他分行在风险监控部下设有专门人员负责分行的不良贷款管理。在本行的架构内,本行约有320名资深的专业人员负责解决不良贷款。

本行制定了一套不良贷款的管理模式,对于风险程度较高,处置难度较大的不良贷款,由资产保全部经理直接负责不良贷款保全(即移交模式);对于风险程度低,债务人有还款意愿的不良贷款由资产保全经理和授信经营部门客户经理共同管理(非移交模式)。根据不良贷款的具体风险状况,采用移交与非移交模式,充分利用授信经营部门的客户关系基础,并发挥资产保全部门的专业化处置优势。在具体不良贷款的处理过程中,资产保全部亦会咨询公司业务部、授信管理部、风险监控部、法律合规部,以至(如合适)外部的专业人员解决不良贷款。

本行针对不良贷款的管理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问题类客户子模块,实现了不良贷款管理与正常授信业务流程的紧密结合,保障了不良贷款管理权限和管理流程的集中统一。本行正在开发的资产风险管理系统中也专门设计了分析不良贷款信息的功能,该系统有利于提高本行对于不良贷款管理信息的分析和研究深度。

本行资产保全部负责实施并不断完善不良贷款管理的流程与方法,本行不良资产的主要管理程序如下:

①保全不良贷款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法院和/或非通过法院程序,包括现金收回、协商和解、变卖抵押品或其他资产,以及重组债务。如果本行在竭尽所有司法及非司法程序努力后,仍不能收回贷款或其部分,则未能收回的款额将会被核销。

②还款通知。本行会定期向不良贷款债务人发出还款通知,作为本行收款努力的第一步,要求债务人现金还款,收集并了解有关借款人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的信息,有助本行在不能收回现金还款的情况下,建立本行的收回战略。根据借款人及其担保人(如有)的合作程度,本行可能会启动法律程序与借款人及其担保人(如有)协商解决不良贷款。

③协商和解。若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在本行作出收回款项努力时和本行合作,并且其业务营运情况无重大恶化,本行可能会与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达成协商和解。协商和解可能以贷款重组方式进行,本行可能要求增加抵押品或其他担保,或者更换借款主体。若本行认为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改善机会渺茫时,协商和解通常包括部分还款再加变卖抵押品或其他资产。

④法律程序。如果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在本行作出收回款项努力时不与本行合作,或缺乏还款意愿,或若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的业务营运正在恶化,若不迅速反应便会危害本行资产安全时,本行会提起诉讼,以便通过法律程序收回不良贷款。法院裁决后,则要求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按照法院判决偿付贷款,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的资产(包括抵押品(如有)),或在法院监督下本行和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合作重组该不良贷款。

⑤重组。重组是一项自愿或在某程度上由法院监督进行的程序,通过重组程序,本行与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可重新修订借款人的信用条款,避免进行诉讼,防止出售抵押品时招致损失,以最大限度地收回款项。只有在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经营业务为正常或有良好前景的情况下,本行才会重组不良贷款。重组过程中,本行会要求借款人及/或其担保人(如有)偿付部分本息,或要求额外的抵押品,降低重组贷款的风险。本行会对重组后贷款(转换借款主体的重组除外)实施六个月的监视期,期内借款人的业务营运及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偿付会被本行的资产保全部密切监视。六个月监视期过后,若借款人的业务营运正常,能够按重组条款定期偿付本息,并且经重组的不良贷款其他方面符合贷款分类原则下“关注”或“正常”类别的规定,经重组的不良贷款便可能被提升为“关注”或“正常”类别。

⑥变卖抵押品或其他资产。变卖抵押品或其他物业是法院强制执行的一项法律程序,或者是协商和解的结果。本行可通过公开拍卖或非拍卖协议转让,最大限度地收回款项。

⑦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本行在法院强制执行或协商和解过程中,可能依据法律规定和协商接受借款人及/或其但保人(如有)的实物资产抵偿贷款。本行已经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套程序,包括抵入作价,日常管理及资产变现。本行自2004年开始对全行主要地区的抵债资产实施集中处置,由总行统一委托评估机构和拍卖机构,以公开拍卖的方式处置抵债资产。在某些地区,抵债资产抵入及变现时可能会遭遇干扰,增加本行管理抵债资产的困难,从而给本行带来损失。

⑧核销。本行会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实施必要的程序后,对未能收回的不良贷款予以核销。核销一项贷款本金债权须由分行指派专人进行实地复核,经分行资产保全部门、预算财务部门、审计部门、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分行行长、以及(总行层级的)资产保全部、预算财务部及审计部批准。贷款本金在3,000万元以上的核销,将由总行派员进行实地核实,并须经总行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特别批准。

⑨除上述不良贷款管理政策及程序外,本行还建立了应对信贷类风险突发事件的处置组和处理程序,处置组由本行分管风险监控的行长负责,总部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以便监督及快速解决所有须实时注意的重大不良贷款。

此外,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方面,本行采用信贷管理系统实现了信贷全流程集中处理,该系统以客户管理为中心,与核心账务系统联动,通过五个统一来控制信贷业务风险,即:统一授信管理政策、统一风险额度控制、统一业务流程操作、统一客户关系管理、统一业务档案管理、统一数据信息来源。

本行还利用客户综合信息系统集成反映全行客户信息。此外,本行已自行开发逐笔拨备系统、信贷监控系统、非信贷监控系统、风险信息系统等,实现了全行迁徙分析、监察名单、责任追究的系统运作。为进一步扩展系统功能,本行在数据大集中基础上,开发资产风险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资产风险的全面管控。

2、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是指未来收入、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可能由于利率、汇率变化,及会对市场风险敏感产品有影响的其他市场变动而遭受潜在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的主要类型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本行市场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强化市场风险的计量和监测。本行已经实现按月计算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久期、基点价值等利率敏感性指标,由业务单元内设的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在本业务单元管理范围内进行包含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压力测试,对有重大影响的情形提出应急处理方案,动态监控市场风险限额执行情况。

第二,实行市场风险限额管理。本行按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对交易账户实施限额管理,对超限额情况及时进行监控和处理。

第三,加强资金业务风险控制。本行根据风险管理需要,相继出台了《交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人民币同业融资授信管理办法》及《关于规范票据业务发展的意见》等制度,不断加强同业拆借、同业债券、人民币利率互换等各类资金业务风险控制和防范。

第四,加强国际业务风险控制。汇率风险控制方面,通过路透KONDOR+系统进行外汇风险集中式管理,自动监控额度使用情况、报告敞口的异常状况;代理行风险管理方面,建立代理行评分评级模型,作为同业授信的基本依据。同时本行将非财资业务同业授信额度整合为贸易融资和担保两类,既满足新业务使用需要,又体现不同业务种类的风险属性。(1)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是指本行的利息收入或本行的资产值由于利率波动而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本行利率风险主要来自资产和负债的期限或再定价期间的不相配以及利率的波动。此外,不同产品采用的不同定价基础也可能会导致本行同一再定价期间内资产和负债产生利率风险。

本行已在内部开发出一套人民币资产/负债缺口管理和分析系统,对本行的人民币资产和负债承担的利率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测量。该系统已在本行的各分行应用。此外,本行利用该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压力测试,就本行调整人民币资产和负债组合的到期日和期限提供指引,以管理本行承担的利率风险。本行最少每月进行一次缺口分析。

本行通过控制各时间段的利率缺口来管理本行的资产和负债。本行通过模拟利率情景衡量这些缺口以确保利息收入变动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此外,本行还通过调整人民币计值负债的到期日及分配对人民币计值负债进行管理。

本行主要通过以下措施管理本行的外币资产及负债:集中剩余的以外币为货币单位的资金的投资,主要投资于短期融资,包括银行同业市场票据及短期债务、控制本行以外币为货币单位的固定利率投资的比例及进行利率掉期交易。(2)汇率风险管理

本行向客户提供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和外币交易服务。本行在外币市场上的交易活动和其它一般银行活动使本行承担汇率风险。本行主要通过在银行同业市场上的对冲活动来管理汇率风险。特别是,本行通过制定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来降低汇率风险。

本行已建立了一套风险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明确了一系列的指标,包括敞口限额、止损限额和其它交易参数。本行还实施了路透Kondor+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对一般市场风险限额进行监控。

3、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及时以合理价格将资产变现从而为本行的负债提供资金的风险。本行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于借贷、交易、投资等活动以及对流动性资金头寸的管理。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使本行能够履行本行的所有还款义务并以较低成本及时为本行的所有投资活动提供资金。

本行资金部负责制定有关流动性风险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指引,其中包括限制可由本行分行进行的交易类型,以供本行风险监控部进行监控,本行分行须在总行授权的范围内进行交易,且须实时向资金部汇报这些交易以进行风险监控。

本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战略的主要目标是获得理想的收益率,同时保持适当的流动资金水平。

改进本行的管理数据系统以提供本行每日、每周和每月流动资产变化的实时资料;

依照法规及本行内部要求,监控流动性比率的情况,特别是所需的人民币备付金比率和存贷比率;

进行定期的期限缺口分析以使管理层能够及时评估和监控本行的流动资金头寸;

采取多样化的融资战略。

本行利用广泛的流动性来源来满足本行的融资需要。本行主要通过接受个人和企业存款为本行的经营活动提供资金,这些存款的平均期限一般短于贷款或投资期限。除百分之十法定准备金外,本行主要通过在人民银行保留本行存款约百分之四点五作为备付金,以及保持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及债券回购,来管理以人民币计值资产的流动资金;本行还利用大部分存款资金提供贷款、从事债券投资或进行银行同业资金拆借。本行还持有一个由资金部和国际业务部管理的具有流动性以及高信贷评级的证券组合。此外,本行通过设定存贷比率,如备付金比率、中长期贷款比率、资产流动性比率等指标,来监控和管理本行的流动性风险。

4、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流程和系统不足或失灵、人为误差或外部事件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本行在业务运作中面临着多种操作风险。本行致力通过继续施行内部控制系统及内部控制评估系统来管理这一风险。在风险监控部的监督下,本行业务营运部门经理负责监督本行经营人员遵守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控制标准和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作为本行致力于增强内部控制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本行将继续制定新政策和程序以在本行全行范围内更加系统地管理操作风险。本行将会根据环境和监管要求的变化定期地评估和调整这些政策和程序。目前本行已经采取以下措施:

(1)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风险的防范和监控

针对会计风险,本行结合“票据凭证印鉴防伪系统”、“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系统”、“风险监督系统”等系统的开发使用,将开户、预留印鉴流程进行切割,实现前、后台分步操作、相互牵制,对重大风险环节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优化业务处理流程,实现会计操作流程的职能独立、分离和互相牵制;本行从2005年开始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对符合条件的会计主管由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委派。同时,实施了会计人员轮岗、轮调和强制休假制度,并由总行按季监控全行会计条线的执行情况;同时,本行启动了会计操作风险量化工作。本行正在制订“会计操作风险分级分类标准”,对会计风险导致或可能导致的破坏水平、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将相应的会计风险进行分级分类,提供会计操作风险的定性和定量依据。

(2)依托数据大集中工程,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依托数据大集中工程,本行将操作风险因素的重要管理控制流程固化到了相关业务系统中,流程的自动化大大降低了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了以技术手段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在业务系统和风险监控系统中加强了对重大事项、重点账户、重大金额和重要交易的远程监控和实时监督检查,不断强化对各个重点领域操作风险的非现场动态识别、预警、分析和监控。

为了加强本行信息化系统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信息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行成立了信息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并在信息技术管理部下设信息安全管理部,负责全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本行已建立了一个集安全事件的采集、汇总、过滤、压缩、关联分析和风险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其具有如下功能:及时有效监控总行现有的安全设备,包括入侵监测系统、网络防火墙、防病毒系统等;对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的设备日志信息进行采集、汇总、范式化、过滤、压缩;对各种事件进行关联分析,从而发现其中蕴含的真实事件;将安全信息事件的级别与资产的价值进行加权计算,从而得出风险评估的结果,协助进行安全决策。

(3)本行的流程银行建设,强化了本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本行正在大力推进流程银行建设。本行流程银行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以客户为中心,条线垂直运作管理和考核为主,后台业务集中处理、前中后台分离又制约,以流程强化内控的便利化、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业务流程,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运作管理效率,增强风险控制能力。

本行初步形成了企业与机构业务、个人与零售业务、资金与国际业务三大前台业务板块和风险管理、财务、审计、人力资源、行政和信息技术等六个中后台职能板块;初步形成了总行层面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单元框架,前中后台划分清晰;信用卡中心初步推行了事业部制的运作模式;在全行范围内积极推进后台集中式的管理模式,成立了地区授信审批中心和地区审计部,实现了授信和审计的条线垂直化运行,分行层面基本建立了账务中心、后督中心和放款中心等;已建成的数据大集中工程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集中;实现了系统管理、运行维护的集约化。本行与流程银行建设相关的以上成果,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强调各个部门在流程中的职责,并将各个部门职责贯穿起来,有效地加强了本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操作风险管理的其它重要职能由本行的会计结算部、风险监控部、审计部、法律合规部、监察室和保卫部完成。

5、合规风险管理

合规风险是指本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以下简称“外部法律规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合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全行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体系,全面系统地识别、评估、监测并报告合规风险,积极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合规风险,从而使得本行的经营活动与外部法律规则相一致,避免遭受由于违规而引起的监管惩罚、经济损失以及信誉损失。

本行采取了法律合规部归口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本行法律合规部门在高级管理层的领导下制定全行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其他相关部门在此统一工作机制下开展具体的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等主要方式,有效落实外部法律规则的合规要求。审计部门对相关部门执行内部规章制度和外部法律规则的情况进行独立审计。监察部门对于违规事件进行责任追究。

本行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具体实现合规风险管理职能:识别外部法律规则更新带来的新增合规风险,并且据此制定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对内部规章制度和业务创新进行合规审查,确保其符合外部法律规则;向各业务条线和分行提供合规咨询;对授权、证照和印章等事项进行归口管理;组织开展合规培训等等。此外,本行总部的相关部门和各分行必须每年最少一次向总行法律合规部提交合规报告。

汇报和监察违规事宜

本行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员工问责制,开展全行范围的依法合规检查和专项检查,为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不当行为设立内部汇报程序,确保及时向总行汇报任何员工不当行为事宜。此外,本行还需要向中国银监会汇报员工行为不当的案件。

反洗钱的措施

本行在2004年成立了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行的反洗钱工作,制定全行反洗钱工作的基本政策和原则,并对全行重大反洗钱事项作出决策。目前,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本行副行长出任,其余小组成员包括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本行在法律合规部内设立反洗钱部,负责组织、管理、监督和检查全行的反洗钱具体工作。各级分行均设立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专门机构承担反洗钱管理职能。本行已根据反洗钱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包括了解客户、留存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报告可疑交易和大额交易等内容。本行已经建立了反洗钱系统,旨在加强本行识别和监测异常交易,并向监管部门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的能力。本行定期为员工提供反洗钱培训,加强员工对反洗钱有关规定的了解,提高员工的反洗钱意识和技能。此外,本行亦要求本行境外机构根据所在地相关的反洗钱法律法规制定并执行有关反洗钱内控制度。

四、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的措施

1、推进风险管理转型,进一步深化全面风险管理

通过推进风险管理转型,进一步深化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实现资产水平优质、风险要素可控、风险管理全面、资源配置合理和资产市值最大化五大风险管理战略目标。

2、寻找有效载体,进一步贯彻落实先进风险文化

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基因,通过实实在在基础工作,落实风险文化的载体,不失时机地把先进风险文化和理念扩散、传导,进一步提升全行风险管理意识。

3、大力推广内部评级法,进一步强化信用风险管理

2006年,本行在国际知名咨询公司MOW帮助下,以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Advanced IRB)为目标,建立了两维的基于计量模型的公司授信内部评级体系。

2007年,内部评级体系将按照“先局部试运行后整体推广”的模式逐步推广到全行范围。本行将以内部评级法在全行的全面实施、推广为契机,充分利用内部评级法的先进成果,进一步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提升全行信用风险识别、预警、监控、化解能力。

4、进一步落实、推进、完善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

进一步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市场风险计量工具和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推进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能力。

5、明确管理思路,切实有效推进操作风险管理

依托“业务标准手册”系统,以合规管理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对业务流程中的各类操作风险的自我评估与控制,对重点操作风险,实施集中动态管理。

6、进一步强化对会计领域的操作风险管理

作为本行致力于增强内部控制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本行正在制订“会计操作风险分级分类标准”,对会计风险导致或可能导致的破坏水平、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将相应的会计风险进行分级分类,提供会计操作风险的定性和定量依据。

7、更新理念,转变思路,改进和创新资产保全工作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垂直化管理,推进集约化经营,引入新的风险资产处置手段,拓宽资产保全工作思路,提高风险资产处置效率。

8、加快系统建设,提升科技对风险管理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加快系统建设,完善风险管理的系统功能的合理扩展,提高系统的关联程度,进一步提升科技对风险管理的支撑作用。

9、推进流程银行建设

未来几年,本行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分步推进流程银行建设:开展业务单元制的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新业务流程的系统开发,推进全行业务处理中心体制,完善业务操作管理体制;在全行全面推行新型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推进后台业务集中化;对流程银行建设的总体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夯实流程银行建设的基础。

10、重视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上一篇:面对考官:心动不如行动下一篇:感动老公能哭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