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构筑信用建设的坚强后盾

2024-04-20

用法律构筑信用建设的坚强后盾(共2篇)

篇1:用法律构筑信用建设的坚强后盾

信用程度的高低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文明发展的状况。随着依法治国伟大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呼唤优良道德、拯救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问题。东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信用东营”的目标,垦利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响应,响亮地喊出了建设“信用垦利”的口号,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一、信用的概念、意义及其要求

信用是指对一个人(自然人和法人)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意识,尤其是偿债能力的一种社会评价。在现代市场社会中,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高度发达,信用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商品活动在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往往也蕴涵着巨大的市场风险。风险直接来自于商品交换双方的给付行为与对待给付行为之间的时间差,它使得所期待的对待给付处于不确定状态。而信用的作用就在于使将来的对待给付行为变得更加可以预期、更为确定,从而避免或减少市场风险。相对行为人信用越高,风险越小;反之,信用越低,风险越大。为了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市场安全,信用的这种价值特性使得它从一开始就成为商品社会的一个重要关注问题。

汉语中的信用有诚实、守约及因此能够获得他人信任的意思,有信任、信义、诚实的含义。信用是一方在良心或道义上对另一方的意愿所负的义务,信用必须遵守成为现代交往的基本要求。信用良好关系建立于一人把自己的信任或信赖寄托在他人的正直和忠实之上,它广泛地存在于法官与当事人、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本人和代理人、受托人与信托受益人、不动产所有人与承租人以及买卖双方等当事人之间。一个没有信义、不被人信任的人是无信用可言的,当然也就难以同他人建立起良好信任关系。信用的核心在于信任,一方面是指主观上自身是否具有值得他人对其履行义务能力给以信任的因素,包括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等人格方面的因素,还包括资本状况、生产能力等财产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指其履行义务能力在客观上能为他人所信任的程度,是来自社会的评价。中国是具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古国,讲究信用是优良的传统。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信用道德观念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发生了动摇,必须予以纠正。

二、失信惩戒的法律依据

诚实守信是现代文明的基石,而法治则是信用的坚强后盾。我国法律围绕信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作为司法机关,法律的具体司掌者即人民法院掌握国家的审判大权,响应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的号召,积极开展工作,公正高效地审判和执行各类案件,维护公平竞争、诚实守信、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显的优为重要。审判机关在信用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严格执法,依法进行“信用诉讼”,用法律的威慑力纠正社会公众不讲信用的不良心态,要用法律构筑起信用建设的坚强后盾。

(一)抓好刑事审判,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

刑法解决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如何惩罚犯罪的问题,刑法的惩处手段最为严厉,强制性最大,不仅可以剥夺犯罪行为人的人身自由、政治权利、财产权利,还可以剥夺其生命。刑法规定了许多严重违背信用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审判机关要在信用建设中充分发挥刑法的作用,在继续深入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特别是对群众安全感影响大、社会关注的暴力犯罪的同时,严厉打击不讲信用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例如,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提供虚假财会报告,伪造货币,金融诈骗、合同诈骗、偷逃税、侵犯知识产权,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犯罪,对这些犯罪行为要进行重点严厉打击。在审判中坚决贯彻好“稳、准、狠”和“快审、快判”的原则,毫不手软地让那些严重影响信用建设的犯罪行为人受到刑法的严惩。

今年垦利县法院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加大了刑事审判普通程序简易审的力度,普通程序案件一般20日内审结,简易程序案件均在15日内审结。到10月份,共计受理各类刑事案件61件79人,审结53件68人,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20人,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和其他处理的48人,有力震慑了严重不讲诚信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抓好民事审判,充分运用好“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地位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尊重社会公德”等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反映,是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其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讲究诚实、恪守信用,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规避法律和合同。“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社会道德和商业道德的法律化,体现了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法院在审理民商事案件中,要充分运用好“诚实信用”原则,注意审查民事活动是否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特别注意审查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是否依照信用原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审判人员要严格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在认真探究合同的实质目的及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基础上,明辨是非,确定责任。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形,坚持依诚实信用原则弥补法律的不足,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据法律规定,当合同具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时,依法认定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法院根据受害人的请求,依法予以变更或撤销。

垦利县法院在民事审判中,认真学习贯

垦利法院联合有关单位人员成立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联合会,充分调动起了社会各界积极性,使各单位在保护未成年合法权益和青少年信用建设工作中形成了合力。

四是建立动态奖励考核机制,确保“信用诉讼”取得成效。垦利县法院首先是将干警是否严格按规定进行信用诉讼纳入岗位目标考核机制,不严格按时进行开庭、违背公开承诺等行为均全院通报,根据情节在考核成绩中予以扣分,情节严重的取消评选先进资格。其次是根据诉讼情况,对当事人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对于信用诉讼做的好的当事人,在其以后的诉讼中,不但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将其情况向有关单位通报,还努力帮助其协调资金、跑项目,为其扩大再生产、发家致富进行帮助。对于在诉讼中不讲信用的当事人则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严厉的打击,通过法律的威慑力、强制力,矫正其不讲信用的不良心态。第三是加大信息和宣传工作力度,努力营造信用诉讼的浓厚氛围,到10月底,共计被各级报刊采用稿件286篇,其中县级81篇,市级121篇,省级57篇,国家级27篇,很好地扩大了司法社会效果。

垦利县法院全方位开展“信用诉讼”以来,取得明显效果。当事人看到法院言必行、行必果的“信用诉讼”态势和力度,自觉增强了在诉讼中严格守法的意识,相信法院、相信对方当事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义务的明显增多,上半年民事调解结案率达到86%多。当事人的守信也促进了法官公正与高效的实施,为了适应审判需要,全体干警转变思想观念和作风,努力加强政治、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按法律规定及时审判各类案件。信用诉讼使垦利县法院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到10份共计受理各类案件2448件,同比上升8.3%;结案2293件,上升8.4%;结案标的额达4650万元,所审结的案件发改率全市最低。上半年,在全市基层法院综合考核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垦利县法院开展的“信用诉讼”得到了市中院、省高院的充分认可,国家级报纸《法制日报》对垦利法院开展的“信用诉讼”进行了报道。

四、关于信用建设的立法思考和建议

(一)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成熟且健康的信用机制,是建筑在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之上的。在信用建设中,单靠某个单位或者各单位各自为战,不形成全社会的整体合力,很难确保信用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应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齐抓共管的格局。应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单位来管理信用和信用管理行业的事务,该单位的信用管理功能要随着市场发展和有关法律的制定而及时予以调整,该部门将有关信用指标指派或分配到各有关单位,要求各单位或个人按时报送有关信用信息。该信用管理单位给每一个公民、法人设立信用档案,根据每一行为人平时的具体信用行为,科学合理地予以记入信用档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如可以建立信用打分、排名、公告制度。

(二)加大信用立法步伐增设罪名

信用建设的坚强后盾是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以推动我国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和强化公众信用意识为目标,加大信用建设立法步伐,形成完整的信用法律框架体系,不但使不讲信用的人或单位丧失其妄想通过不讲信用而得到有关利益的可能性,同时对其严重失信行为进行刑法制裁。如可以增设拒不清偿债务罪。近几年,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逐年急剧上升,这与经济的发展分不开,但与不讲信用的人增多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民事案件绝大部分是债务纠纷案件,这其中的许多案件,被告对其欠债不持异议,诉讼标的额也不大,被告完全有能力偿还,但被告就是拖着拒不清偿债务,本不应是“纠纷”的欠债,非得用诉讼程序解决,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在现行刑法中增设“拒不清偿债务罪”,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明知应当清偿、能够清偿的合法债务,拒不清偿、情节严重的行为,即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设立了“拒不清偿债务罪”,才能强化人们的信用观念和履行债务意识,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建立信用破产制度

信用是一个人或单位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意识的社会外观评价,具有巨大的价值潜力,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但是,不同的人和单位在同一时期,或者不同的人和单位在不同时期的信用程度却差距甚远,并时刻发生着变化。在信用建设中,可以借鉴我国的企业破产制度,建立信用破产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考核机制,使每一人或单位的信用情况形成动态的量化显示。当某人或单位不讲信用情况达到一定数值时,信用管理单位即向法院申请宣告其信用破产。如果当事人对于该宣告有异议,可以在诉讼中通过提供证据予以抵制该宣告。经审理,如果信用管理单位的申请符合条件,法院即作出其信用破产的判决,并向社会公开宣告。信用破产宣告会使社会对信用破产人各方面的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使其因不讲信用而丧失更多的利益,若想解除该限制,行为人必须通过大量的良好信用行为来恢复其信用。

用法律构筑信用建设的坚强后盾(第3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2:用法律构筑信用建设的坚强后盾

近年来,大荒地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坚持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用高新技术支撑农业、用产业化模式提升农业、用现代化标准规范农业、用现代化设施装备农业、用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按照“规模化发展、区域化布局、园区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专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开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局面。大荒地村实现了家用电器普及化,村民住房砖瓦化,全村水泥路实现了屯屯通。2005~2007年新村建设共投入资金1105.87万元,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并配套了新型能源——秸秆燃气和18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建成了水、电、气齐全和住、用、行配套的农村现代化小区。

全村有以吉林市东福米业、神农庄园为代表的民营、私营企业共46家。养殖业不断壮大,2010年全村生猪出栏2500头,肉鸡出栏20万只。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本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全村年产水稻7000吨(含东福米业产量),村内企业年生产加工能力达18万吨,不但能消化本村生产的水稻,还带动了周边村镇绿色水稻的种植。全村农业生产初步实现了机械化和现代化。集温泉洗浴、农作物采摘等特色的神农庄园初具规模,带动了村内观光旅游业发展,旅游人员日趋增加。大荒地村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等20余项殊荣。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来村视察并给予好评。

大荒地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是因为村与驻村企业吉林市东福集团村企共建,最终实现了村企合一,实现了村企双赢的目标,真正闯出了一条“村企合一”的新途径。2010年3月,大荒地村选举产生了由东福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延东同志任村党委书记、东福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寿吉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在新一届“两委”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荒地村在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是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该村现有耕地面积700公顷,全部是水田,种植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较大。实现村企合一后,大荒地村的全部种植面积都与东福公司签订了订单种植合同,订单价格超出国家2011年规定的最低收购价0.47元/斤,全村700公顷水田面积按照单产1.5万斤/公顷计算,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近650余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达2000元。目前,东福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面积已经达到了3000公顷,每年为订单农户增加收入达2100多万元。

二是有效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荒地村现有农村劳动力1500多人,过去,大部分劳动力除了从事农业种植外,外出打工的收入极少。村企合一后,东福集团公司实现了一、二、三产联动,每年提供了近800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使村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按照年工资收入1.2万元/人计算,每年可为农民实现增收960多万元。

三是实现了土地规模化流转。过去,大荒地村土地一直处于单户经营种植状态,尽管有一些流转也仅限于个人之间的小规模流转,无论是在种植品种、经营管理还是在提高土地产出利用率等方面都难以形成规模。村企合一后,大荒地村委会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的方式,确定了将部分土地由村委会从承包户手中统一有偿承包集中耕种,在确保土地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集中实施了高标准旱涝保收基本农田改造项目,并辅设了地下管网,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减少了种植成本。同时,村委会成立了吉林市大荒地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按照订单要求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等“五统一”模式,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实现了土地规模化流转。

四是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为了切实改变村容村貌,使广大农民能够生活在一个干净、明亮、清新、和谐的环境中,大荒地村委会通过采取“五个点”的方式,即集体投一点、农民筹一点、企业拿一点、社会捐一点和上级帮一点,使大荒地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大荒地村在新农村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多方筹措资金1560万元,新建大荒地村办公室1100平方米,安裝太阳能路灯280盏,新建休闲广场2处共3000平方米,安装水泥艺术围墙4200延长米,维修改造旧房26户,维修桥梁2座,铺筑U型槽2500延长米,栽种绿化树木8000多株,铺设草坪1.26万平方米,新建大型展示门一个,房屋粉刷面积5万平方米,统一清运垃圾8600多立方米,新建垃圾中转站15个,垃圾收集点28个,垃圾填埋场2个,配备垃圾箱60个,清理边沟2.2万多延长米,新修筑水泥路2.2公里。全村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2011年,为了抢抓长吉一体化发展机遇,经吉林市政府批准,以大荒地村为核心,建设吉林市大荒地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辐射孤店子全镇。2011年已经确定了农民新居及配套工程、有机肥厂、高标准农田改造等1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7亿元。力争通过3年时间,合并周边四个自然村,把大荒地村打造成为东北第一村,并把示范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民主和谐、特色突出的新型小城镇。

(吉林市昌邑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孙刚福 供稿)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课预习资料下一篇:人生经历哲理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