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优秀教学设计

2024-05-01

复式统计表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篇1:复式统计表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学情分析

本次数学课堂实录选取的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及身边的事例。例如:教学主题的例题就是选择的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在练习八中安排了统计体育成绩,国家金牌取得的趋向,在后面的课后拓展中,让学通统计班上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以及让学生统计四年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这些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且都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过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而在新课教学中,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统计数据、分析数据进而一步一步的完成复式统计表,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或分析问题,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统计以及单式统计表的制作、填写,在此基础上去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理解复式统计表。

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能在掌握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并掌握复式统计表。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了解复式统计表,并能正确的填写表格。

2、能根据统计表里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统计的过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

2、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对复式统计表结构的认识,数据的填写及分析。

解决措施: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谈论等完成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解决措施:通过比较,分析,对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已经能进行简单的统计,而且能进行制作、填写、分析单式统计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制作复式统计表。在学生对复式统计表中数据的分析上,让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

依据的理论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一、导入新课

学习指导

2分钟

出示教学课件同学们阳光体育活动照片,并谈谈自己的爱好。

师:我们班的学生都喜欢哪项活动呢?

学生猜测,意见不一。

学生讨论

通过图片展示、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学生自主探究

10—15分钟

1、复习与铺垫。

(1)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师:在这六项活动中,现在想又快有清楚的知道我们班的学生最喜欢哪项活动,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每位学生只能选一项活动。

集体讨论后共同决定采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老师协助学生现场组织,并进行统计。

(2)完成数据收集与整理。

(3)分析数据

师:从两张表统计的数据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2、比较与体验

(1)师: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两张表格统计的项目相同,但是统计的对象不同,数据也不同。

(2)制造冲突。

师提出一些需要对比数据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师:男生喜欢跳绳的人数比女生多还是少?

学生回答(略)

师:男生喜欢足球的人数比女生多还是少?

学生回答(略)

师:解答上面的问题,同学们觉得方便吗?

生:两张统计表,比较起来有些麻烦,要是在一张表上就好了。

师:那怎样把这两张表的内容编成一张表呢?请各学习小组议一议,将手中的两张表折一折、拼一拼。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创造”统计表。

学生介绍经验:将女生的表折去标题和第一行,对准位置放在男生的表格下面;将人数栏分别改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将标题改为“男、女生最喜欢的阳光体育活动”。

教师出示复式统计表。

3、完善认知,揭题。

(1)根据表格内容,引出“表头”

(2)引导比较:这张统计表与我们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出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4、解读信息,体验优点。

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让学生体验复式统计表在分析数据时便于比较和可整体把握的优越性。

(1)男生最喜欢的阳光体育活动是什么?女生呢?

(2)男生喜欢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少?女生呢?

(3)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4)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师生配合调查班上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情况,并完成单式统计表。

学生通过探讨,对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亲自制作复式统计表。

学生介绍经验。

通过对复式统计表中数据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其优点。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热情投入到单式统计表的完成中去。

老师提醒学生,在统计过程中,“每人限选一种”,避免干扰因素的产生。

选择男女分开统计的方式,可以很自然的引出复式统计图。因此,在教学中,分别按男、女生进行统计,利用两张但是统计表呈现数据。

首先,提出一个关键问题:“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发学生对两个独立的统计表进行比较。通过讨论发现可以用更加简洁的方式来表达。

学生通过探讨、操作等,逐步对两个但是统计表进行合并,制作复式统计表。并体会复式统计表的制作过程。

呈现合并好的复式统计表,并提问:“这个表包含那几项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对复式统计表进行解读。尤其对分栏格(表头)进行详细讲解。

在复式统计表下提出这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体现复式统计表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当堂训练

8—10分钟

1、第38页第一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有序的阅读复式统计表,进一步体验统计表的结构,体会表中所传递的信息

2、第38页第二题。

引导学生根据两个单式统计

表完成复式统计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进行数据分析,解决问题。

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复式统计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本环节的练习,提高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回顾所学,积累经验

本课总结

3—5分钟

1、谈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说说作用: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那么,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单式统计表,什么时候用复式统计表呢?

3、课后拓展:让学生统计四年级二班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学生各抒己见

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想想运用的方法,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单式       复式统计表

单式        便于比较

丰富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实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观察的教学方法,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会认、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而且能对复式统计表里的信息做简单的分析。

不足之处:我在课堂上的语言组织能力还不够,老师的话语较多,较复杂。这方面要加强练习。

篇2:复式统计表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复式统计表》优秀教学反思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和谐相处。教师作为一个引路人,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复式统计表,使是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到新知识的产生是在原有知识无法解决,或者难以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问题而运而生的。教师出示单式统计表以后出示了三个问题,程度由易而难,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现有的知识已经难以解决老师出示的问题,所以必须要用新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出了复式统计表。在有单式统计表向复式统计表演变的过程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都知道将4张单式统计表上下排列,没有哪一组的孩子上左右排列的。这说明已有的知识建构为孩子学习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有能力学好知识,只是个别的孩子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比较迟缓,这需要我们老师耐着性子等待,等待花开的那一刻。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了,就像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

师生的`互动缺少深挖。以上就是我针对《复式统计表》这一节课的课后反思。总的来说,从这节课中,我们学到了好多知识。学生会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说不完整的鼓励学生尝试着去说,不要打断学生的发言,不要重复学生的发言,要相信我们的孩子。

篇3:复式统计表优秀教学设计

第99~100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并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空白统计图、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体会生活数学 (略)

二、自主探究, 亲历知识形成过程

1. 形成冲突

师提问:三年级时, 近视人数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生:老师, 把课件回到男生那一页, 让我们再看看。

师:你为什么要老师把课件回到男生那一页?

生:因为我们要把三年级和四年级的近视眼人数进行比较, 看了女生的, 还要看男生的………

师上下翻动课件。

师:像这样把两个统计图分开来比较, 你们感觉如何?

生:麻烦。

师:那孩子们能不能想想办法, 让我们能更快速地、比较容易地比较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呢?

生1:把两张统计图合在一起。

生2:画一个统计图就够了。

师:那统计表呢?

生:也可以合在一起。

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师:对, 将两个简单的统计表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现在请孩子们根据这个统计表, 同桌合作完成统计图。让我们能更方便地比较出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复式统计图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从单式统计图到复式统计图, 教师巧妙的设计了比较男女生近视眼人数的多少的教学环节, 当学生发现两个单式统计图不方便比较时, 自然会想到能否把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统计图画在一张统计图上, 复式统计图的知识学习自然生成, 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探究

(1) 师:“复式统计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大的好处, 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幅复式的条形统计图?

(2) 学生尝试制作复式的条形统计图。

交流: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

生1:把两张统计图简单的画在一张纸上。

师:对画的统计图想说点什么?

生:绘图繁琐, 而且不方便比较。

生2:统计图中同一个年级的男生和女生条形分开, 并且每一个条形都标注年级和性别。

生评:要用很多汉字来区分年级和性别所以麻烦;不能很清晰地看出各个年级的情况。

生3:统计图中男生和女生的条形并列, 并且在每一个条形上用文字标注来区分男生和女生。

生评:很明显地对比男生女生, 但这样标注也太麻烦。

生4:在第三种的基础上, 加上区分的标志。

生评:简洁, 方便比较。

生5:统计图中男生和女生的条形重叠在一起。

生评:如果数据大则受篇幅的影响;如果男生和女生某一项数据相差不大的话仍然不太方便比较;但这种统计图对于男生女生总数的比较是比较明显的。

(3) 引导:像这样的统计图, 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个标志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图例。 (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和“图例”并正确地示范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二年级男女生近视人数直条的画法。)

(4) 作图:学生自主完成自己的统计图。

【制作复式统计图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采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 尝试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 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3. 对比分析

师: (对比)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呢?

生1:单式只表示一种人或者事物数量的变化。复式同时表示两种或几种事物数量的变化情况。

生2:复式统计图必须有图例, 用于区分不同组的数据。

生3:复式统计图能让我们发现更多信息, 了解更多情况。

师: (分析) 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1:男生近视人数从二年级到四年级一直在增加。

生2:女生近视人数从二年级到四年级也一直在增加。

生3:从二年级到四年级, 每一年都是女生近视人数比男生多。

生4:男生近视人数和女生近视人数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师:那面对这种情况, 你有什么要对同学们说的呢?

(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充分给与时间,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大胆展示、汇报不同的设计方案, 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潜在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主动获得了知识。】

三、巩固应用, 拓展思维

1. 基础练习

师:说到孩子们用电脑, 老师很想知道你们平时上网最喜欢干嘛呢?

师: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的。

播放视频

师:昨天老师统计了咱们班孩子使用电脑的情况, 如下:

(出示2010级四班使用电脑情况统计图)

学生分析

2. 综合应用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咱们的日常生活, 它还可以用于很多领域, 比如: (出示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教材第101页第2题。)

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如果你是商店经理, 下个月进货时有何打算?

3、拓展

向同学介绍自己见过的复试条形统计图。

介绍其他类型的复试条形统计图 (课件) 。

四、回顾知识, 总结全课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结合生活、生产实例, 重点引导学生对统计图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以及对未来做出科学决策,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进一步深刻的感受到身边的数学无处不在。】

反思: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 学生在单式、复式的观察、对比、分析中, 认识到了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也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晰地比较, 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除此之外,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增加了一个教学重点, 重视制图的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实际上是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进行巩固与扩充。因此, 在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 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索与学习, 从而完成了统计数据、制统计图、分析统计图的过程;并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索,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 总结以下几点:

一、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做为教学内容

以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近视眼人数的调查作为学习的素材和数据来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对这个素材比课本中提供的教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更有兴趣, 因此学习起来就更有激情,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分析统计结果, 从中了解多种信息, 并提出各种问题, 巩固、整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这样的设计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现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中让学生合作探索, 探究出制作统计图的方法

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 我启发学生, 同桌两人合作尝试制作统计图。问学生“复式统计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大的好处, 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幅复式的条形统计图?”精心设计的提问, 立刻引起了学生要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欲望。在画图的时候我要求同桌之间互相提醒:画图时要注意些什么地方?因为学生在这之前已经知道了怎样画统计图, 所以, 紧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统计图。之后, 我分别展示了几个学生的作品, 比较其中制作的优缺点,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制图的分析能力。

三、让生活成为数学的主要内容

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鉴于教材例题“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的统计图表”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 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 本案例大胆地将例题变成学生熟悉的实物信息——本班学生近三年近视人数情况, 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他们在读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自主发现并感悟到利用单式统计图解决“比较同一时间段男女生近视人数谁多谁少”这样的问题不太方便, 从而产生了“需要将男、女生的近视人数情况绘制在同一张表格中”的学习需要, 并想办法自己尝试解决。

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有一定实践价值的问题或项目, 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与同伴交流。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尽量做到学生已会的老师不教, 例如:统计数据、画单式条形统计图;学生能相互教会的老师也不教, 例如:学生制图作品展示将两个单式统计图简单的并列在一个统计图上, 学生立即质疑这样的画法比较起来仍然不方便;展示同一年级两个直条分开画, 学生质疑这样比较起来仍然不方便, 并且每个年级的数据看起来不明显;直条形状相同, 通过在每个直条用汉字来标示男女的, 学生帮助解释“这样的标示方法太麻烦”并引出图例, 他们用自己的经验解释图例等等, 这个过程中, 教师充分给予时间,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教在学生困惑处, 例如教师只是提示图例, 在黑板也只是示范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二年级男女生近视人数直条的制图过程, 其余的年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制作。

篇4:“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每人准备红、黄两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统计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前不久老师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你们同意吗?

引导: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怎样办?

进行现场调查,统计数据。

提问:经过这样的统计,可以下结论了吗?

指出:调查的范围太小,人数太少,需要扩大范围,收集更多的数据。

二、复习旧知,提问引新

大丰市第二小学三~六年级男、女生中喜欢数学的人数统计如下:

谈话:课前,老师在三~六年级学生中各随机调查了50名男、女学生,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地整理,为了能够直观地看出人数的多少,又根据这些数据绘制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各统计了什么内容?仔细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很快地说出“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一个年级相差最小”吗?

引导:单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很直观,但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同学们能设计出一种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的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初步的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从单式条形图引入,既复习旧知,为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铺垫,又让学生感受到单式条形图的局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

三、学习新知,感知特点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新的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合并。(统计图的标题、横轴、纵轴等如何确定,横轴上的直条如何合并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如何区别男、女生人数,等等)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单式条形图合并产生复式条形图的过程,避免了繁琐的制图,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复式条形图的特点。】

2.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比较单、复式统计图

提问:把新统计图和原来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作比较,你能给新统计图取一个名字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你发现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比较复式统计图、表

观察并在小组里交流复式统计图中的信息,根据统计图填写复式统计表,分析、比较数据。(同时出示复式统计图表)

提问: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小?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大?男、女生各个年级人数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你觉得看统计图还是统计表更方便?

指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直观而且便于比较两组数据。(板书:直观 便于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单、复式条形图和复式统计图表,启发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的优点,从而获得对复式条形图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3.小结

为了“证实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这个说法,我们首先做了调查,收集、整理数据;为了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男、女生人数,我们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根据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喜欢数学的男生不一定比女生多。当然,我们调查的范围偏小,人数偏少,课后还可做进一步调查,收集更多的数据,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四、加深认识,感受作用

1.看图,分析数据并感受作用和特点

谈话: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出示“练一练” (直条改为横向):

提问:污染指数是什么意思?指数越高说明什么?

观察统计图(图略),说说上海市和海口市2004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的情况。

(2)出示如下统计图:

提问:观察统计图,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标出图例)2013年又快到了,如果你是小王,看了这幅图,在1~4月份进货时你有什打算?2012年1~4月份天气比较暖和,如果2013年1~4月份天气非常冷,进货时你又有什么打算?

小结: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重大决策都是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的,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并利用好统计知识。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优势,出示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图,让学生感受其形式的多样性,结合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巩固对复式条形图特点的认识,感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统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绘图,进一步感受特点

出示“试一试”中的表格,同桌交流表中信息。

出示“试一试”中的统计图,提问:图中红色和黄色分别表示哪个年级的人数?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适当指导如何确定直条高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图,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复式条形图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五、全课小结,拓展激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不仅直观而且便于比较几组数据。但是要独立地制作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麻烦,想不想开开眼界,看老师是怎么利用电脑很快地制作出一幅漂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

演示利用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生活中手工绘制统计图、表已越来越少。利用多媒体演示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图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

(责编金铃)

endprint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110-11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重点: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每人准备红、黄两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统计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前不久老师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你们同意吗?

引导: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怎样办?

进行现场调查,统计数据。

提问:经过这样的统计,可以下结论了吗?

指出:调查的范围太小,人数太少,需要扩大范围,收集更多的数据。

二、复习旧知,提问引新

大丰市第二小学三~六年级男、女生中喜欢数学的人数统计如下:

谈话:课前,老师在三~六年级学生中各随机调查了50名男、女学生,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地整理,为了能够直观地看出人数的多少,又根据这些数据绘制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各统计了什么内容?仔细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很快地说出“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一个年级相差最小”吗?

引导:单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很直观,但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同学们能设计出一种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的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初步的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从单式条形图引入,既复习旧知,为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铺垫,又让学生感受到单式条形图的局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

三、学习新知,感知特点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新的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合并。(统计图的标题、横轴、纵轴等如何确定,横轴上的直条如何合并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如何区别男、女生人数,等等)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单式条形图合并产生复式条形图的过程,避免了繁琐的制图,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复式条形图的特点。】

2.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比较单、复式统计图

提问:把新统计图和原来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作比较,你能给新统计图取一个名字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你发现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比较复式统计图、表

观察并在小组里交流复式统计图中的信息,根据统计图填写复式统计表,分析、比较数据。(同时出示复式统计图表)

提问: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小?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大?男、女生各个年级人数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你觉得看统计图还是统计表更方便?

指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直观而且便于比较两组数据。(板书:直观 便于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单、复式条形图和复式统计图表,启发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的优点,从而获得对复式条形图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3.小结

为了“证实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这个说法,我们首先做了调查,收集、整理数据;为了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男、女生人数,我们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根据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喜欢数学的男生不一定比女生多。当然,我们调查的范围偏小,人数偏少,课后还可做进一步调查,收集更多的数据,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四、加深认识,感受作用

1.看图,分析数据并感受作用和特点

谈话: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出示“练一练” (直条改为横向):

提问:污染指数是什么意思?指数越高说明什么?

观察统计图(图略),说说上海市和海口市2004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的情况。

(2)出示如下统计图:

提问:观察统计图,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标出图例)2013年又快到了,如果你是小王,看了这幅图,在1~4月份进货时你有什打算?2012年1~4月份天气比较暖和,如果2013年1~4月份天气非常冷,进货时你又有什么打算?

小结: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重大决策都是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的,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并利用好统计知识。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优势,出示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图,让学生感受其形式的多样性,结合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巩固对复式条形图特点的认识,感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统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绘图,进一步感受特点

出示“试一试”中的表格,同桌交流表中信息。

出示“试一试”中的统计图,提问:图中红色和黄色分别表示哪个年级的人数?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适当指导如何确定直条高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图,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复式条形图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五、全课小结,拓展激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不仅直观而且便于比较几组数据。但是要独立地制作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麻烦,想不想开开眼界,看老师是怎么利用电脑很快地制作出一幅漂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

演示利用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生活中手工绘制统计图、表已越来越少。利用多媒体演示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图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

(责编金铃)

endprint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110-11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重点: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每人准备红、黄两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统计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前不久老师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你们同意吗?

引导: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怎样办?

进行现场调查,统计数据。

提问:经过这样的统计,可以下结论了吗?

指出:调查的范围太小,人数太少,需要扩大范围,收集更多的数据。

二、复习旧知,提问引新

大丰市第二小学三~六年级男、女生中喜欢数学的人数统计如下:

谈话:课前,老师在三~六年级学生中各随机调查了50名男、女学生,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地整理,为了能够直观地看出人数的多少,又根据这些数据绘制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各统计了什么内容?仔细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很快地说出“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一个年级相差最小”吗?

引导:单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很直观,但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同学们能设计出一种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的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初步的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从单式条形图引入,既复习旧知,为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铺垫,又让学生感受到单式条形图的局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

三、学习新知,感知特点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新的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合并。(统计图的标题、横轴、纵轴等如何确定,横轴上的直条如何合并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如何区别男、女生人数,等等)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单式条形图合并产生复式条形图的过程,避免了繁琐的制图,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复式条形图的特点。】

2.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比较单、复式统计图

提问:把新统计图和原来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作比较,你能给新统计图取一个名字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你发现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比较复式统计图、表

观察并在小组里交流复式统计图中的信息,根据统计图填写复式统计表,分析、比较数据。(同时出示复式统计图表)

提问: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小?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大?男、女生各个年级人数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你觉得看统计图还是统计表更方便?

指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直观而且便于比较两组数据。(板书:直观 便于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单、复式条形图和复式统计图表,启发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的优点,从而获得对复式条形图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3.小结

为了“证实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这个说法,我们首先做了调查,收集、整理数据;为了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男、女生人数,我们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根据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喜欢数学的男生不一定比女生多。当然,我们调查的范围偏小,人数偏少,课后还可做进一步调查,收集更多的数据,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四、加深认识,感受作用

1.看图,分析数据并感受作用和特点

谈话: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出示“练一练” (直条改为横向):

提问:污染指数是什么意思?指数越高说明什么?

观察统计图(图略),说说上海市和海口市2004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的情况。

(2)出示如下统计图:

提问:观察统计图,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标出图例)2013年又快到了,如果你是小王,看了这幅图,在1~4月份进货时你有什打算?2012年1~4月份天气比较暖和,如果2013年1~4月份天气非常冷,进货时你又有什么打算?

小结: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重大决策都是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的,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并利用好统计知识。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优势,出示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图,让学生感受其形式的多样性,结合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巩固对复式条形图特点的认识,感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统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绘图,进一步感受特点

出示“试一试”中的表格,同桌交流表中信息。

出示“试一试”中的统计图,提问:图中红色和黄色分别表示哪个年级的人数?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适当指导如何确定直条高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图,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复式条形图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五、全课小结,拓展激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不仅直观而且便于比较几组数据。但是要独立地制作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麻烦,想不想开开眼界,看老师是怎么利用电脑很快地制作出一幅漂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

演示利用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生活中手工绘制统计图、表已越来越少。利用多媒体演示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图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

(责编金铃)

篇5:复式统计表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6-37页例1和练习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分析。

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2.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课外活动吗? 谁能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老师这里也有几幅课外活动的图片,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我想请女生们猜一猜咱班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问男生:对吗?)

男生你们猜一猜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问女生:对吗?)如果我想知道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有哪些,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有哪些?该怎样来解决呢?(统计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中常见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新知探究

1.感受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那么用什么方法能把全部男生和女生的答案都展示出来呢? 举手表决这个方法大家都同意吗?(每人只能选一种)(1)请两个女生上来当小老师,先统计男生的。

(2)请两个男生上来当小老师,再统计女生的。

通过表格,男生喜欢()的人数最多,女生喜欢()的人数最多。统计表可真厉害,帮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

咱们来观察这两个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活动名称相同)那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人数

性别)

大家的眼光真犀利。能根据表格帮老师解决两个小问题吗?(大屏幕出示问题)对照表格 思考下列问题:

1.男生最喜欢踢球的人数比女生多几人?

2.女生最喜欢看书的人数和男生比,是多还是少?

(举手回答)

答案当然难不倒大家,可是为了算出一个结果,我们需要对比两张表,有点不太方便,能不能把这两张表的内容用一张统计表展示出来呢呢? 2.自主探究

(屏幕出示活动要求)

(1)自己先独立思考,要把两张表组合在一起,要怎么做?(能直观的看出男生、女生的人数)

(2)和同桌交流一下,并把你们的成果画出来。(4分钟)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我们对比一下这这些表格的左上角。它们有什么区别? 3.分析复式统计表

像这样,把两组或多组统计数据合并在一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出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我们来看这个复式统计表的左上角,我们我们称它为统计表的“表头”,它包含哪几项内容? 我们来看横着的第一行,他们都是活动。竖着的第一列,男女称为性别。中间空白处我们对应的是人数。这个统计表完成了吗? 还缺点什么?

我们得给它起个名字吧。根据表格回答下面问题。

(1)男生喜欢人数最少的活动是哪个? 女生呢?

(2)参加的这次活动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这次调查结果有什么建议?

4.知识小结

刚才我们学了复试统计表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感受复式统计表产生的必要性,认识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三.巩固拓展

课本38页练习八1,2 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学习活动,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不知不觉的参与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来,既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又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四.小结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复式统计表。说说看,你有什么收获? 在填写复式统计表是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五.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认识表头

篇6: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八一中心小学 陈燕

教材分析

复式统计表是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例题结合学生的生活要求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所以复式统计表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后面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垫定了基础。

一、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统计表的结构填写方法、对表内数据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多张单式统计表进行合并,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36页例1情境图

2、师:在这6项活动中你们最喜欢哪种活动,每人只能选择一样。

3、生:指名回答

4、师:这么多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要怎样才能知道大家最喜欢的活动是哪种?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又快又清楚地知道每种活动喜欢的人数。

5、生:指名回答

6、师:为了更清楚看出同学们喜欢活动的情况,可以利用我们二年级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统计出全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

 师:这是我们原来二年级学习过的单式统计表,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的相关内容。刚才我们讨论了整个班级的情况,但是同学们知道,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同,喜欢的课外活动差别也很大,我们可以把男生女生分开来统计,可以更好地了解同学们喜欢的活动情况。 师:请一名女生来统计班里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 生:进行统计

 师:请一名男生来统计班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 生:进行统计

 师:从上面的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 生:指名回答

 请同学们比一比,这两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生:指名回答

 师:通过观察比较得出

相同点:6个项目是相同点

不同点:统计对象不同,数据也不同

活动二

1、上面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孤单地反映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人数,如果要对男生和女生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如果,将这两张表合成一张表就方便了。怎样才能将两张表的内容编成一张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2、把这两张统计表上下合并,你觉得合并后的这张统计表怎么样?可以怎样修改。我们先修改横栏

3、生:指名回答

4、师:将女生表格的第一行去掉,因为和上面男生表格的第一行重复了

5、师:现在你觉得还可以怎样修改。我们接着修改竖栏

6、生:指名回答

7、师: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一格,一般统计表的左上角一格称为统计表的表头。表头用斜线分成三个部分,右上部分说明横栏的类别,左下部分说明竖栏的类别,中间部分说明右下方的空格是留着填写数据的。所以表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横栏类别,竖栏类别,表中数据。

8、师:在这张统计表中,竖排表示的对象是女生和男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6个项目,因此,表头处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写人数。

9、师:表头的重要性,在于它告诉了我们表中的主要项目和内容,同时在看表是起着一个指示作用。

10、师:你觉得这张统计表还缺少什么?

11、生:指名回答

12、师:如果给这张表格加上标题,就是一张完整的统计表,将标题改为“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13、我们把刚才那2张统计表称为单式统计表,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合成的统计表称为复试统计表。比较,这张复试统计表和前面两张单式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14、生:指名回答

15、师:复试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表示统计表比复试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活动三

1、师:出示教材37页统计表下面三个问题(1)男生最喜欢那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2、生:独立完成 活动四

1、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37页做一做

2、生:独立完成

3、师:讲解

(二)、巩固练习:教材练习八

(三)、课堂小结

篇7: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流长小学 母福江

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教材让学生把一、二年级的体重的数据收集统计,先制成两个单式统计表,再根据两个单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制作复式统计表并进行认知,从中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中我着眼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事例,本着数学生活化,数学问题化的新课程理念,抓住单式统计和复式统计表两个知识点,我进行了教学。本课教学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数学生活化

我让同学们在课前了解好自己的体重,采用在课堂上统计自己体重的方法,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我在课前备学生时发现如果按书上的分段统计法,在二年级学生中,15千克以下的人几乎没有,这就失了统计的意义,所以我把这栏改为“21千克以下”。课堂上这些熟悉的数据,让同学们感到非常亲切,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2.数学结构化

在课中,孩子们从设计统计表,到统计每段的学生人数,从数人数到进行记录,再从单式统计表组合成复式统计表,多种活动中,学生经历知识,体验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识结构中,成为有效知识。活动中,教师的“教”变为“引”,学生的“学”变为“探”。同学们经过讨论并组合成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统计表表头的理解这一步骤。

3.数学问题化

在整节课,我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思维:从这样设计统计表,你认为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怎样能使表格变短,而又统计到全班每个同学的体重呢?”让学生按照想出来的办法去统计,这样统计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他们在这些思维的碰撞中发展了思维。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课堂上我的灵活应变的能力还不够,只是一味按着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

篇8:复式统计表优秀教学设计

学术研究成果, 主要有两种展示形式:一是学术论文, 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论文集论文;二是学术著作, 包括学术专著、教科书、工具书 (百科全书、学术辞典) 。其中, 期刊论文由于量大面广、时效迅捷等特点, 尤其值得研究者给予格外的关注。

我们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994—2008年期刊文献进行检索, 共获得以“复式教学”类词组作为题名第一关键词的相关文献569篇。我们筛选和逐步剔除一些不属于教育类论文范畴的, 尚余504篇。我们将检索的下限年份定在2008年是因为在做检索的时候已经到了11月份, 检索结果不是很完整, 但其中2008年有一篇论文很具有代表性, 所以将2008年也收录进来, 应当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明显影响。

(一) 期刊论文逐年变化情况的分析。

依据我们所获得的数据, 可将1980—2008年复式教学研究的28年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 1980—1982年之间为近乎停滞时期。自1978年改革开放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学设施条件的改善, 我国的复式教学在经历了三四十年代的繁荣发展之后, 进入了一个停滞发展阶段, 复式教学范围与规模都缩小了很多, 而且多存在与落后偏远的山区。

第二时期, 1983—1994年之间为平稳发展时期。1983年到1994年之间为平稳发展时期。一方面, 20世纪80年代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也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 由于计划生育, 学龄儿童逐渐减少, 农村小学的设点、编班有了新的变化, 在农村小学中, 复式教学现象明显有所增加。

第三时期, 1995年以后为逐渐下降时期。一方面, 为了适应新世纪全球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 1996年6月13日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 改造薄弱学校, 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2000年后要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 继续加强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切实解决农村辍学率偏高的问题, 同时大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儿童随父母进城;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农村儿童追逐优势教育资源大量转入乡镇、县、市的学校。这些都使复式教学规模有所减少。

(二) 研究类型及复式教学存在必要性。

为了辨析复式教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我们需要对最近几年的复式教学研究类型进行分析, 研究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 动静搭配的研究。

1994年以来, 我国复式教学工作者在动静搭配的教学模式研究方面做了充足的工作, 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复式教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到了近几年, 对动静搭配的研究相对有所下降减少。这是因为“动静搭配”的模式有它自身的优势, 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如无法减少声浪干扰、座位的摆放问题、一节课动静怎样搭配的问题等一直没有定论。新课改的本质就是参与的问题, 显然“动静搭配”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因此, 需要创新复式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 教学模式的创新。

从2005年开始就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开始从事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工作, 如“垂直互动”模式。所谓垂直互动模式是指复式教学中不同年级之间的互动, 其实质是打破年级与学科之间的界限, 垂直整合教材, 充分利用复式班的资源优势, 创设新的空间, 让不同的年级在互动中成长。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互助精神, 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是复式教学的一大优势。

3. 复式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联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这次改革在课程结构、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 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大、难度高, 给教师尤其是复式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并带来了一系列的压力。第一,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与复式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的冲突, 造成了复式教师抵触新课程改革。第二, 新课程改革引发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复式教师固化的教学模式的冲突, 造成了复式教师对新课程的无所适从。

二、复式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复式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也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一) 复式教学质量不高。

一方面, 与复式教学自身条件的限制有关, 例如复式教学本身设施简陋, 教师素质不高, 交通不便, 等等, 特别是新课程改革, 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一些课程不好实施。另一方面, 大部分教师没有认真钻研教材, 即使有部分教师备课, 也是复式教学单式备。

(二) 教学模式有所创新, 但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复式教学的共同要素是在同一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其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特点是分组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复式教学具有与单班教学相同的规律和原则, 但它要求同一位教师在与单式教学相同的教学时间内, 要完成两个以上年级的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 因此, 又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垂直互动”模式需要垂直整合教材, 作好互动铺垫, 营造互动气氛, 恰当运用教学媒体等, 都给教学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 而且这种模式本身也存在局限性。

(三) 活动设计难度大。

由于复式教学上课主要以活动的方式展开, 教师的直接教学相对单班教学来说要少很多,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让几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 又要完成新课标所规定的任务, 这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讲都是一个挑战。

三、促进复式教学发展的建议

从国内复式教学的长期实践来看, 它既有许多优点, 又有一些不足。由于种种原因, 当前的复式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急需进一步探究和发展。针对我国复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文章提出促进我国复式教学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一) 提高复式教学质量。

一方面, 教学条件是搞好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硬件设施, 边远山区的孩子同样是祖国的未来, 为改善他们的教学条件, 应该想办法争取到多渠道的投资, 加大复式教学的资金投入, 改善他们的教学设施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改进备课方式, 减轻教师负担, 即在备课的时候, 教师尽量把教案用粗线框写出来, 同时也对框架中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样教师就可以节省下很多时间去钻研新的教学方法, 设计新的活动方案,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 教学模式创新。

新课改的本质就是参与的问题, 显然“动静搭配”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因此, 需要创新复式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实际,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新, 以追求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而不是“新而无用”。

摘要:作者通过在CNKI上检索有关复式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 指出复式教学的存在必要性和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其对基础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并提供促进复式教学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复式教学,研究现状,不足,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李玉英.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要允许复式教学的存在.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6, 24, (2) :21-24.

[2]汪琴.用好复式教学“垂直互动”模式.小学教学研究, 2005.11.

[3]陈学思.改革复式教学的几点尝试.小学教学参考, 1994.3.

[4]复式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中英甘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项目, 2007.3.

[5]常东旭.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 2007.12, 23, (6) :37-41.

[6]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教育学专业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2.

篇9:复式统计表优秀教学设计

新授: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导入: 我们还可以通过统计图来了解桂林市的气温情况。

(课件出示:桂林市2003年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如果想比较北京市和桂林市2003年各季度的平均气温,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把两张统计图并排,把两张统计图合并成一张统计图)

(课件演示:两图并排以及合并统计图的过程)

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容易比较两个城市的气温情况?

2.揭题: 这张统计图同时反映了北京市和桂林市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我们过去学习的是单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3.探究: 复式条形统计图看起来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直条,同时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

你们知道这两种直条分别表示哪种数量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怎样才能让只看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人知道两种直条分别表示哪种数量呢?

(学生:用文字说明,画个图说明)

复式条形统计图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图例)

你能给这个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指示图,说明图,图解)

新增加的部分叫做图例,也就是举例说明图形的意思,

这和大家刚才起的名字有着相同的意思,说明同学们的思路都非常正确。

[评析:教材中例2直接出示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师设计成先出现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利用其中一幅图重点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另一幅图重点进行观察分析训练,然后提出将两个城市进行比较的要求,让学生亲历复式条形统计图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对新知产生熟悉和亲切的感觉,内心更容易接纳。

这里教师具体设置了两个问题:1.怎样比较两个城市的气温情况?2.怎样明确两种不同的直条各表示哪种数量?通过情境问题的设置,可以激起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自己给图例起个名字并给以充分的肯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设计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意义,逐步深化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图例作用的理解。]

4.分析: 从这个统计图你还能看出有关北京市的平均气温情况吗?说说看。

能看出桂林市的情况吗?也说说看。

你们能比较两个城市一季度平均气温的情况吗?其它季度呢?

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 1. 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

2. 两个城市各季度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你觉得怎样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获得的信息比较全面?

(先了解每种数量的情况,再对两种数量进行比较)

5.应用: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请你们试一试比较全面地分析一张复式条形统计图。

(出示:上海市和海口市国庆期间空气质量情况统计图)

我们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请组长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

(学生组成4人小组进行讨论)

现在我们交流一下讨论的结果。

(上海市国庆期间空气质量情况)

(海口市国庆期间空气质量情况)

(上海市与海口市国庆期间空气质量比较)

6.评价: 同学们的分析全面、具体,非常好!下次旅游想去哪?

(学生:海口)

7.比较: 你觉得复式条形统计图跟单式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优点?

(板书:便于对两种不同的数量进行比较)

[评析:引导学生会看统计图,全方位地了解和分析统计图呈现的信息,是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分析统计图的基础上,顺水推舟,将练一练提到试一试前面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应用所掌握的分析方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以及时强化和提高。运用肯定的评价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愿望,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评:这节课教师运用诙谐的语言、亲切的语态、有趣的情境、科学的设计和肯定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结构、特点、分析方法和画法,让学生经历探索、交流、感悟的过程,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创造潜能。

篇10:《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引入到北小学生的兴趣小组,进而呈现例题青云小学的兴趣小组活动情况。例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了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境,并给出每个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先让学生把4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单式统计表里。这样,既让学生回忆了单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填写方法,体会到每张统计表只能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情况,又为引出复式统计表提供了素材。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不要求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学生有主动探究新知兴趣,所以我本课中设计了抢答的游戏,这样通过抢答后的感受,这样就顺利的衔接到需要一张新的统计表,内容应该包括4张统计表的内容。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学习新知的兴趣。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一起经历把4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知道表头为什么要分为3栏,每一栏分别对应的是横行还是竖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通过填写数据,体会到复式统计表是前面几个同类单式统计表的综合,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能够同时反映4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在填表后,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针对填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让学生交流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的方法,学会如何检验;第二个问题是抢答,再谈这次抢答后的感受,通过两次抢答,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在巩固练习中是采用了书上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首先,为学生提供中国体育代表团费25―28届奥运会行的奖牌数,让学生把整理好的数据前些在复式统计表里,并作简单的分析,增强民族自豪感;接着,为学生提供―中国垃圾排放数据,完成统计表,让学生分析数据,谈感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结中,让学生畅谈收获,旨在让学生感受,不但学到了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而且学到了从统计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学到了如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改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统计的应用价值。

上一篇:组训专员的工作职责下一篇:玩花式彩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