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2024-05-22

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通用10篇)

篇1: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文化哲学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研究

文化的“世界性”与“全球性”是不可等同的概念,当今的全球性是近代的“世界性”的全面展开;我国的文化哲学并不是具有自我个性的.独立的哲学形态,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哲学兴起较晚,西方的文化哲学的兴起和发展,是我们从事文化哲学研究的文化背影和思想依据.要真正把握文化哲学中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就要在多文化的前提下,倡导人类必须认同某种世界性的思想精神和文化规范.

作 者:常江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刊 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322(4)分类号:B49关键词:文化哲学 全球性 世界性 民族性 个性化

篇2: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在当下西方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呈现出深刻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同一性的冲击.为顺利发展我国先进文化,就需要我们经常开展文化对话,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文化批判,清除错误文化思潮的影响;实现文化的综合创新,创造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

作 者:郭国祥 郭曙岩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刊 名:桂海论丛 英文刊名:GUIHAI TRIBUNE 年,卷(期):2006 22(1) 分类号:G03 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性   世界性   先进文化  

篇3: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另外, 又让人困惑的是, 教材第13页谈到“文化既是民族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在这里根据书本的编写逻辑, 强调的应是文化民族性 (个性) 和文化世界性 (共性) 的关系, 但后半句却用“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这一整体与部分知识来解释文化是世界的观点, 显然不妥, 容易又让教师和学生在认识上产生混淆和偏差。

那么, 到底怎么来准确理解和把握上述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呢?笔者试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以期同行一起商榷。

一、从文化的外延看:世界文化VS民族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认为, 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过程, 部分是指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整体与部分是不可分割, 相互影响的。整体由部分组成,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和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和状态, 反之部分的变化也会影响和制约整体。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与生活》第13页讲到“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难看出:世界文化相对于各民族文化而言是一个整体, 而各民族文化则是构成世界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部分。当然, 世界文化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而是各民族文化有机组合的一个整体。而且, 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影响, 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充满生机和活力, 进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所以, 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从外延上看应该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而不是个性与共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二、从文化的属性看:文化的世界性VS文化的民族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认为,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 (共性) 和矛盾特殊性 (个性) 的统一体, 矛盾的普遍性 (共性) 和矛盾特殊性 (个性) 不是各不相干, 而是不可分割的。矛盾普遍性 (共性) 寓于矛盾特殊性 (个性) 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 (个性) 体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 (个性) 就没有普遍性 (共性) ;同时矛盾特殊性 (个性) 也离不开普遍性 (共性) 。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与生活》第13页讲到“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可见, 各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形态, 有着各自的个体性、独特性, 也就是文化的民族性, 从而使得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区分开来。而各民族文化之中又贯穿着一般的东西, 即共同的、普遍的属性, 也就是文化的世界性。

所以, 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才是普遍性 (共性) 和特殊性 (个性) 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 文化的世界性寓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 没有文化的民族性就没有文化的世界性。

篇4:电影文化中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关键词:香港电影;民族性;世界性:文化认同

不同的文化范畴各具特色、白成一家,同时又相牛相成,共存丁世。因此,关丁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

文化的民族性是表现民族本质特点所形成的文化上的特殊性:每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因而在文化创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

在世界上众多的民族文化中,没有绝对纯粹的民族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在进行着自我嬗变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因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多元文化的混合物。

通常我们说“越是世界的,就是民族的”,从普遍意义上来看,每一个世界性的文化,都是从某一个民族文化发展而来。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在夸大民族特性的同时,也抹杀了民族特性——不是所有的民族艺术都可以成为世界艺术,二者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其产牛时就因其技术和形式的无国界性而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形式。任何文化背景下的电影,都在着重表现自己的民族文化,以自身的历史、风俗、艺术特色作为基奠。电影要想有世界性,就要把功夫专注丁形而上的层面所呈现的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善良、亲情、爱情、别离等,应包含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汇点——我们在剧作中所强调的共同价值,其超越时空的局限,根源丁人的共同本质,反映人类自由本质力量和物质精神牛活世界。

香港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得益丁其独特历史、现实条件,而使得其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融上有着尤为突出的特质,这些特质又反过来左右着香港电影的兴衰沉浮。

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这种观点并不客观。香港作为东亚文化圈的重镇,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在传统文化和殖民文化的双重作用之下,曾一时无法对自身有着准确的文化身份认同,因而产牛一种杂糅的文化特质,这在香港文化艺术最为发达和显著的领域——香港电影里体现地尤为显著。

首先,香港电影有着深刻的民族性的。香港电影中中华文化的积淀,很大程度上源白岭南文化,岭南地区因其地理、历史条件的限制,鲜与北方文化大范围接触,而是白成一体。几千年来逐渐从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中汲取出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香港又是新儒学的发祥地,文学作为电影的重要根基影响着电影的走向,金庸、张爱玲等人的文学作品,为香港电影提供了大量养分。

一百多年的殖民历史,使得香港民众在被迫接受强行施加的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珍惜自身传统文化。粤语电影、电视、音乐的长盛不衰就是这种现象的重要体现。传统文化在香港电影中有着诸多体现。例如,崇富而后教、勤劳实践、和谐融洽的人牛观、价值观,敬鬼神、信天命的宿命论等。我们常在电影中常看到港人吃斋念佛、教人向善的牛活态度、宣扬重情重义等人牛信条,这些在系列电影《黄飞鸿》《醉拳》《无间道》《英雄本色》中均有突出的表现。

其次,香港电影又是世界的,香港处丁大陆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交界地带,加上英国对香港长期的殖民统治,香港文化旱现出一种自觉与非自觉作用下的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西方基督教文明中的物质主义、个人主义等在香港得到广泛传播,因而香港电影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浓浓的异域文化特色。“007”英雄主义文化造就了吴宇森电影中的江湖情结,浪漫主义与女性意识的传人,影响了许鞍华、关锦鹏、张婉婷、陈可辛等一批新浪潮导演,产生出《女人四十》《胭脂扣》《秋天的童话》《甜蜜蜜》等一批优秀电影的出现。“黑色幽默”文化也引发了一批荒诞派的夸张喜剧来反映社会现实,典型如《金鸡》、周星驰电影等。

在多重文化的作用之下,香港电影不断寻求精神安慰与文化归属。新一代港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不是直接的体验,而是从诸如香港电影这样的文化产品中间接得来的,其接受到的只是经过杂糅的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更难以准确定位和得以认同。加上香港文化的开放性,导致其在吸收其他文化过程中因没有确定准则而无法去粗取精地吸取适合本身的文化。为了满足电影的主要消费者青年人对丁电影的娱乐化需求,香港电影不断朝着商业化、狂欢化、无厘头的方向发展,而非更多地在自身文化中找寻适当的表达方式。因而也就造就了香港电影自身文化话语缺失、交杂混乱的断层现状。

一部能得到民族与世界双重认可的电影一定是具有共同价值的。例如,好莱坞电影中宣扬的“美国梦”精神,美国人看到的是美国梦,中国人看到的是中国梦。反观香港文化中“狮子山”精神一样因其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成为被人们所接受的价值观。而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拜金主义、市井心态则并不适宜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符号。

大众文化,不仅要去表现具体人生,更要表现永恒追求和人文关怀。如果说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民族性的话,那么共同价值就是在民族性基础上的世界性,好的电影是二者的合理融合。

香港电影近年来的发展不尽人意,一方面,如《家有喜事2009》《大内密探零零狗》这些与大陆合拍的影片,既无本土特色,又缺失共同价值;另一方面,一些坚持本土性的导演作品如《打擂台》《月满轩尼诗》等一系列努力挖掘香港电影本身文化符号和特质的电影,虽得到本土文化的肯定,但却无一不在体现着对丁香港文化无法彻底定位和认同的焦虑和港人对丁狮子山下的精神的回忆与认同,并且,这些电影并未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影响力。因此,其在世界性的探索上是有所缺失的。

有人认为香港电影的衰落要归咎丁合拍模式,并强调狭隘的单边主义——狭隘的本土化。而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合拍电影曾在国际上获得极大的认可。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其衰落的原因归丁合拍模式,大陆有更加深厚且无断层的文化基奠以及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而香港则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扎实的电影产业基础和在世界上较高的认可度,合拍是大势所趋,找到合理的交汇点才是正途。

篇5:我学习世界民族音乐的收获和心得

---浅谈我所学习的世界民族音乐印象

入学前,作为一个普通高中生,我几乎没接触过世界民族音乐,甚至连中国音乐都不甚了解。入学后,在世界民族音乐这一方面的知识仍是少的可怜,只是看过一些印度的电影,对其中的音乐还有点印象。通过这学期世界民族音乐课上的学习,陈自明老师带领我们了解了世界民族音乐中的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及北非地区的音乐,我终于可以填补上自己在这方面的空白,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我所了解的只是其中的皮毛,还须继续学习。以下,通过这学期所学的一点有关世界民族音乐知识,谈一些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1,东南亚八国印象

东南亚音乐包括: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八国音乐。由于历史上曾从中国、印度、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接受了多种宗教和文化,所以对其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越南在汉代以后就在中国文明的强烈影响之下,其中雅乐较多的接受了中国音乐的影响。如在乐器方面,它所使用的琵琶、月琴、筝、二胡等,无论是乐器的形制、构造、或者是演奏方法,都与中国的完全相同; 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及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地区则受到印度文明的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建筑等艺术领域,都已和印度教、佛教的世界观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泰国当地音乐中以宫廷生活为基础,在宫廷的礼仪、婚丧嫁娶、宗教行事中演出的,以印度叙事诗为题材的戏剧音乐“康”、与“康”一起演出的舞蹈剧“拉坤”以及南旺舞和一些乐器;另外,缅甸的提线木偶与提线木偶舞蹈也很有特色,在其传统的宫廷艺能中,木偶戏被称为阿鸣,是四种宫廷艺能之一。因为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艺人只限于男子,并只能在高台上演出,所以称其为阿鸣。而提线木偶舞原来是用木偶表演,后来由真人上场演出,其动作配合着操纵木偶的提线板和木偶线,模仿着木偶的动作,十分有趣;16世纪,欧洲殖民者占领了东南亚地区,英国统治了马来西亚,西班牙统治了菲律宾等。被统治国家不仅在生活方式和语言方面,而且在宗教方面也受到了统治国家的影响,它们大大的被欧化了;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也是东南亚地区音乐中比较著名的。甘美兰,原义是“用手操作”、“敲击”。所用的乐器大都是青铜制乐器,如:双面鼓“肯坦”、木琴“甘班”、竹笛“苏玲”等。巴厘岛的甘美兰是众多甘美兰中的一种,在旧时称为内卡拉、贝利,主要是节奏性重叠的合奏。2,南亚地区-印度音乐印象

南亚地区的音乐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六国的音乐。其中,印度音乐所占的地位较重要。也许是印度电影中华丽的舞蹈、也许是印度歌手美妙的歌声,总之,它的音乐吸引了我。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印度有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俗音乐、大众音乐等形式。从整体看来,印度音乐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往往把音乐看作是与神对话的手段;而其古典音乐则主要是舞蹈和舞蹈剧音乐。著名的四大古典舞即是指:“婆罗多舞、卡塔克里、卡塔克舞及曼尼波舞;民俗音乐是指各地都有的丰富的民歌和民俗舞蹈;大众音乐则代表的就是印度的电影音乐。印度的电影业很发达,在印度的电影中穿插有很多的歌舞表演,我以前所知道的印度音乐就是从电影中了解到的。当然,印度还有一些代表性的乐器,如弦鸣乐器维纳,长颈的弹拨乐器西塔尔,形似西塔尔的坦不拉,单面鼓塔布拉,双面鼓木单加以及最有特点的印度化的小提琴。印度的小提琴是从欧洲传入的乐器,不过已经完全成为了印度乐器。演奏姿势从站立改为了席地而坐,拿琴方法从夹持与左肩上改为放在胸前与右脚之间,演奏的音阶也改为了印度风格的音阶。

印度音乐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拉格”。在印度,把音阶的七个音称为斯瓦拉,而具体每个音的名字为:“do(Sa)、re(Re)、mi(Ga)、fa(Ma)、sol(Pa)、la(Da)、si(Ni)”。在七声音阶中,除了使用上行形式、下行形式都相同的拉格之外,还使用上行形式、下行形式不同的拉格,也有六声音阶、五声音阶的拉格,以及其它形式的拉格,仅经常使用的就有200种以上。拉格是Raga的译音,来源与古代梵语词根Ranj,原义是“感染”人的心灵。拉格是一种旋律框架,每一种拉格都有它自己所特有的音阶、音程以及特定的旋律片段,并表达某一种特定的情绪。演奏家必须用他们的演奏来唤起听众对各种拉格所包含意义、背景、情感的共鸣。

3,西亚、中亚、北非音乐印象

这一地区的音乐包括:伊朗、阿富汗、阿拉伯地区及土耳其等地区的音乐。在我的眼中,西亚-北非一带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因为它与古代文明的发源有着密切的关系。繁荣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大河流域下游平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及在尼罗河中下游展开的古代埃及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史的重要方面。之后,这些文明的反复东流和西进,其影响波及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的广阔地域。总的来看,西亚-北非的音乐和它的民俗、宗教、艺术的各个方面一样,也是经常具有世界音乐源流的作用的。而且,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一直继承并创造着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民俗音乐和宗教音乐,以丰富世界民族音乐的宝库。

篇6: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吴江区同里中学

一、产生背景:

据有关调查,中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内涵认识模糊、粗浅,多理解为文物;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知识一知半解,66%的人不知道相关的法律,34%的学生不知道三个以上属于中国的的世界遗产;对保护遗产的兴趣和重要性缺乏认识,多认为那是专门机构的职责,对自己没有太大关系,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主流思想中缺乏世界遗产保护意识,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忽视对世界遗产保护意识的养成。从全国整体看,中学开展世界遗产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远未形成独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加强在中学开展世界遗产教育,提高保护世界遗产意识非常必要和迫切。

世界遗产教育是当今青少年教育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对青少年进行世界遗产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最根本的着眼点,因为只有让我们的青少年一代懂得怎样保护和传承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和历史进程的遗存,我们这个世界才有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光辉未来。同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同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同里古迹胜景,魅力无穷;其中退思园尤为著名,它以布局精巧,淡雅秀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同里镇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名列全吴江市之首。我校在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授予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我校在区教育局“三有三讲”育人目标的引领下,依托江苏省中小学第九期教研重点课题《地方性知识观下中小学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子课题《优化同里文化资源 提升校本课程德育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进行乡土德育活动和世界遗产教育活动。努力把世界遗产教育做成我校德育特色品牌。

二、基本思路

结合同里古镇世界遗产资源、学校特色文化、学校省级德育子课题《优化同里文化资源 提升校本课程德育有效性的研究》,从学科渗透、社团活动、知识竞赛、世界遗产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世界遗产教育活动。

三、预设目标

世界遗产面临的最大现实就是需要去保护它,传承它,因此世界遗产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我们要教育学生懂得并学会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这两个目标是世界遗产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也是世遗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基本特征。我们要将世界遗产教育融入到中学教育中去,使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我们开展世界遗产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尊重文化多样性、倡导国际社会和谐发展。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世界遗产保护事业中来,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从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主要活动计划:

1、学科渗透

我们要围绕江苏省中小学第九期教研重点课题《地方性知识观下中小学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子课题《优化同里文化资源 提升校本课程德育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开展实践研究,在语文、政治、英语、历史、地理、美术、劳技等学科教学中渗透文化遗产知识。

2、开展社团活动

学校成立“仁美”文学社、“丝弦”宣卷社、“墨香”楹联社、“同川”导游社、“沸点”书画社、“蓝天”纸艺社、“同创”摄影社等社团组织,在双周下午

第四节进行活动,要做到“社员、时间、地点、教师、内容”五落实。积极外聘宣卷和剪纸传承人来我校上课,以及聘请同里旅游公司专职导游来校为小导游开展培训活动。要积极组织社团人员参加“我的运河,我的家”世界遗产画信活动,开展与同里世界遗产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和经典诵读等活动。

3、开展知识竞赛活动

在全校开展同里世界遗产知识竞赛活动。内容可以涉及同里镇有关古建筑、民风民俗、传说、楹联、名人名句、遗产保护常识等知识,通过竞赛活动,使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了家乡世界遗产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主动吸收。

4、开展世界遗产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学校青少年志愿者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走向街头向游客和社区居民宣传保护世界遗产并进行签名承诺活动。暑假和苏州大学世界青少年志愿者一起开展活动。

5、开发德育校本教材

篇7: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我是来自南阳市第八中学的万航宇,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

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重回世界之巅

悠悠华夏史,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政治、军事等,林林总总、博大浩渺,就象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包裹在我们的周围,为我们提供着无尽的营养。

我们的文化一直领跑世界几千年,然而,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不再是当年受到各国羡慕的“唐人”,而是帝国主义侵略者枪炮下的“东亚病夫”,中国文化也遭到了损毁和涂炭。

无数的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现代的科学发展观,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理应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可是现实并非这样,官僚主义、享乐主义,贪污腐败,赌博盛行、食品安全、考试作弊„„等等等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相协调的现象令人担忧。说明物质生活的丰富,不能直接带来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需要精神食粮,需要真正能带来幸福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

几年前,北京天安门侧方竖起了9.5米高的孔子雕像,国家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作为法定节日放假,让人们享受传统节日,品味传统文化。《弟子规》、《孝经》等传统文化的读物也在社会上流传,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学到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和精髓,他们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重新认识了自己,知道怎样才能做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传统文化的受益者,为和谐社会做着实实在在的贡献。

我们的传统文化,倡导和为贵、道法自然、百善孝为先,与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理想是一致的,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需要我们世世不忘,代代相传。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应该去了解,珍惜,传承。我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

作为中国人,理应自觉学习、宣传、践行中华传统文化,成为继承者与受益者。弘扬传统文化,使其融入世界,走向世界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思想的中心,让中华文化再次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让中华民族重回世界之巅!

篇8: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一、文化的多元发展理论的形成

20世纪是多元文化贯穿发展的一百年, 也是多元文化理论经过漫长的萌芽期之后, 逶迤形成、巍然建立、迅猛发展的一百年。其间,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造成的劳动力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迁徙是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架构的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后殖民主义时期世界各国在民族团结的前提下致力于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复兴, 促进了各国国内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1988年春, 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一场课程改革成为了后来被学者们称为“文化革命”的开端, 这场改革迅速波及整个教育界继而在其他社会领域也引发不同的影响, 学术界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和争论。到九十年代, 由于争论的激烈程度, 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义及相关的争论称为“多元文化战争”。在我国的美国史研究领域, 从1992年《美国研究》第3期沈宗美的《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开始到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 国内学术界也对多元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有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研究成为了自1900年以后在中、美文化融合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理论的衍生

音乐作为文化内涵描述的载体之一, 其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从理论上形成世界认同是上世纪末的事。多元文化发展理论架构的建立和多元文化思潮的形成对艺术领域冲击产生的最直接的成果之一就是对世界范围内音乐文化多元性的认同。

1. 欧洲音乐中心论覆灭和美国民族乐派兴起——多元文化理论的萌芽和形成

15世纪欧洲大陆的北欧和西欧的经济迅速崛起;新航线的开辟为欧洲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推行自身价值理念和欧系文化观念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殖民统治的过程中, 以“欧洲为中心”核心价值观确立并得以蔓延。殖民主义者在倾销欧洲文化价值标准的同时也不断攫取他族文化的精义为己用, 这也是当代史学家所论及的该时期欧洲文化呈现多元性的重要原因,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发展。

至19世纪下半叶, 民族音乐的发展也进入了比较音乐学的新阶段。1885年, 英国音乐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兼语言学家艾利斯发表了《论诸民族的音阶》, 该文在音乐领域第一次冲击了欧洲音乐中心论, 他用物理的方法将研究对象 (诸民族) 的音阶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世界各民族的音阶、调式无先进和落后之别, 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所在民族的文化背景”的论断。

20世纪50年代, 以斯通普夫为代表的德国柏林学派, 以巴托克为代表的匈牙利民族乐派, 相继对“我族音乐”和“他族音乐”进行了比较研究, 通过Field Work和Desk Work深入乡间, 对民间流传的音乐材料进行了田野收集和案头整理, 促进了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广泛传播。特别是以弗克斯为代表的崭新的美国民族音乐学派动摇了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根基。其中鲍亚斯提出“世界上各民族没有优劣之分, 一律平等”, 其主张的文化相对论彻底动摇了欧洲音乐中心论的观念架构, 促使世界音乐呈现多极化发展的外部形态。为多元音乐文化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必要的准备。

19世纪中下半叶的后殖民状态和20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在西方社会也引起了阶段性的大变动, 这就是以后现代性为标志的后工业社会。后现代性大大促进了各种“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成了联成整体的地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合法性, 过去统率一切的“普遍规律”和宰制各个地区的“大叙述”面临挑战。欧洲音乐中心论及其架构也随着后现代的反叛而崩塌, 而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论架构经过五百多年的萌芽在与欧洲中心论的抗争中得以确立。

2. 世界多元音乐的发展及特点

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 当今社会若按种群关系划分, 其基本单位不外乎民族, 由于各民族生成过程和所形成的文化背景的相异导致了其在文化之一支——民族音乐的多样呈现。早在1580年法国作家蒙田在《食人的蛮族部落》一书中介绍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土著民族的民歌;1650年德国博物学家基歇尔通过《世界音乐》一书向欧洲人展示了美洲土著的舞蹈和音乐形式。虽然书中充满了殖民主义时期欧洲强势文化姿态, 但也算是关于世界音乐最早的记录了。历经比较音乐学思潮的洗礼进入民族音乐学发展阶段后, 世界音乐借助日趋完善的多元文化理论和日益强大的大众媒介的强势传播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并逐步凝聚成焦点。

1960年美国威斯礼安大学首开了世界音乐课程;1980年世界音乐样品出现在国际音乐展销会上引起了学者的关注;1990年《Bach To Africa》将古典音乐与非洲民族音乐进行了融合性尝试, 取得了成功;2000年后, 相继由日本和中国等国的多位作曲家在世界音乐领域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如喜多郎和马友友合作的《New Silk Road》、谭盾的《Map》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不仅突现了世界音乐外延的多元发展的特性, 而且也将世界音乐观念的多样性、功能的多样性、音乐组织结构的多样性、音乐文化环境的多样性、民族乐器的多样性等特点也逐一呈现。

3. 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潮流形成

多元文化主义的不同派别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论争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理论架构逐步形成, 多元文化理论在艺术领域的渗入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潮流的形成扫除了藩篱。世界音乐领域的多元理论也逐步建立起来。从世界音乐的发展历程来看,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多元文化理论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悄然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石, 正是文化的多元发展理论佐证了世界音乐多样性的客观事实。

三、中国汉族音乐中心论的完结——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个案

我们可以把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作为讨论议题的个案之一进行研究。

纵观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 由于历代帝王中汉人居多, 且胡人为帝亦离不开启用汉人为官来管理庞大的汉族种群, 所以官修

论音乐文化交流在中国音乐历史中产生的积极作用

张蓓 (赣南师范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音乐文化交流是在音乐领域中,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 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所引起的新的美感 (多年前有人称之为“异化”) 。本文从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着手, 阐述了音乐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长河所起到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音乐文化的交流;历史回顾;交流融合

1. 中国音乐文化是各族人民长期交流融合的精神财富

音乐的文化交流可理解为:本地区、或本民族、或本国的音乐, 受其他民族、或其它国家的音乐影响, 而产生出新的变化。说得干脆一点, 就是音乐领域中的相互渗透所引起的新的美感。

罗曼·罗兰说:“如果一个国家的音乐, 固执于自己国家的传统, 而拒绝学习外国, 将会使音乐形成凝固化而停止了它的飞跃进展。”翻开我国的音乐史, 便可见音乐文化交流在中国音乐史上, 无时不在起着很大的作用。

中国音乐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早在《竹书纪年》里面就有这样一段材料:“少康即位 (公元前2015年左右) , 诸夷来宾, 献其乐舞。”《古本竹书纪库》也有“ (夏) 后发即位, 元年 (公元前1774年左右) 诸夷宾于王门, 再保庸会于上池, 诸夷入舞。”《路史》后纪十三作:“其始即继, 诸夷式宾, 献其乐舞。”这所谓“诸夷”, 在地理上, 有许多部族根本就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但也有属于外国的。献其乐舞就是交流。

较为突出的是公元前475——公元前220年间, 这一时期的关键是秦帝国的出现。它标志着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的建立。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融合各民族的音乐中心, 这个时期音乐文化交流的产物较为突出的是有名的琴曲《胡笳十八拍》, 相传蔡文姬作。汉末, 蔡文姬兵乱中被匈奴所获, 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 到了208年前后为曹操派人赎回。《胡笳十八拍》相传是她借胡笳的声调翻入古琴, 创造出一种结合胡笳与古琴特

音乐历史实际上多为汉族音乐发展的历史, 所载少数民族的音乐少且不详。导致近现代以修习前人古籍实现传承文化之目的的学者极易萌生大汉族主义的观念。这是历史上产生音乐文化一元论的始作俑。音乐文化一元论一方面刺激了汉族音乐文化的繁荣, 另一方面也为若隐若现的多元化积蓄力量。元、明、清三朝由于各民族进一步融合使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为音乐文化多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彻底完结了大汉族中心论, 艺术领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早在1938年, 刘咸之就完成了《海南黎人口琴之研究》一文;1942年, 黄友棣写就了《连阳瑶人的音乐》, 这两篇早期文献标志着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萌芽, 1980年, “南京会议”确立了民族音乐学学科地位, 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实现了从创建向拓展的转型。1984年在贵阳举办了“首届少数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 后以两年或三年为周期分别在北京、黑龙江、云南、内蒙古、辽宁、广西、贵州、新疆等地如期举行。每次研讨会均有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应该说,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已经走出了汉族中心论的阴霾, 踏上了多元文化发展的康庄大道。

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而且使中华文化踏上了伟大的复兴之旅。由56个民族共同谱就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中国音乐文化在国内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多元化点的新曲。还有比它更早交流的则是“鼓吹”。鼓吹兴于汉初, 是秦末一个名叫班壹的人, 到北方避乱, 和当地少数民族共同生活所获。后随着时间的演变区分为鼓吹和横吹两类;横吹是汉武帝时, 李延年根据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乐曲改变而成的。当时, 我国同朝鲜的关系非常密切, 鼓吹使人传到高句丽。中国的箜篌也有来自朝鲜一说。

东汉末年, 农民起义引起军阀割据战争, 松懈了西北的边防, 北方和西方边疆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北方混战引起北方人民大量南移, 这是一个动乱的时代, 同时亦是各族人民音乐文化大融合的时代。音乐文化的融合具体事实是:天竺音乐公元四世纪中叶已经传入中国;鲜卑音乐由于北魏王朝的建立, 推广到中国北部, 凉州的音乐和另外一些外族音乐也跟着传播进来。龟兹音乐原在西域地区受外国音乐影响, 384年, 吕光把龟兹音乐和他由中原带去的音乐结合成秦汉乐, 431年, 北魏太武帝又加以应用改称为西凉乐, 435年北魏又吸收到了悦般国的鼓舞音乐, 436年又吸收了疏勒音乐以及安国与高丽的音乐。

这样, 鲜卑﹑龟兹﹑疏勒﹑西凉﹑高昌﹑康国等地少数民族音乐就在中原地区流行, 加上悦般、安国、高丽等外国音乐的影响, 经过二百年左右与汉族音乐的融合, 就为隋唐音乐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极盛”时期, 唐帝国当时在世界的前列, 长安是国际的文化中心, 这就是唐帝国音乐文化辉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政权的统一, 和国内各族人民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 人民眼界开阔, 生活内容丰富, 就能创造出新的风格的音乐文化。曲子、变文和燕乐便是它的结晶。并产生了工尺谱和减字谱, 犯调和移调也增多起来, 在乐器和演奏技术上也有了许多改进和革新。

公元916年—公元1368年, 这一时期的特征是中国从混乱和

发展趋势, 既有处于主流地位的中国民族音乐, 也有俗乐性质的中国流行音乐, 还有外来的欧美古典音乐。作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大家族的一员——中国多元音乐文化也跨过开放之门实现了于国门之外的世界他族音乐的融合。

结语

不难预测, 21世纪将是世界多元音乐繁荣发展的时期。但如何在文化全球化中保持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立性?如何规避多元文化观的两种威胁——“音乐文化孤岛主义”和“音乐文化消亡主义”?我们的音乐教育应该教会孩子树立什么样的音乐观?这都是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谨慎作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宗美《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美国研究》1992年第3期.

[2]陈铭道《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0年第1版.

[3]张君仁《当代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状态及趋势》.《黄钟》2004年第3期.

[4]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

篇9:设计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随着世界历史的不断发展,世界变成了一个大家庭,各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地融合,人们梦想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设计思想,新的科技等。中国也正努力吸收外来文化,外来的新技术。但是,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文化是落后的,腐败的,外来的就是好的,先进的。致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面临被抛弃的困境。德国的产品,使我们联想到精细和稳重,美国的产品,你又会联想到国际化和开放,日本的产品你会想到民族特色和高质量,北欧的产品,你会想到温暖和人性化。提到中国的产品,你会联想到什么?肯定是不知道怎么形容,因为中国的产品鱼龙混杂,没有自己的特色。抛弃传统就等于抛弃了自己的根,中国的设计需要接受先进的外来科技,但是中国的设计更需要民族性。我们的邻国日本的设计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无论是产品的自身造型还是产品的包装设计都体现了日本民族的文化风采。例如日本京都高台寺的日本茶道表演作为日本传统民俗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体现了日本的礼节规矩和精神文化,使其成为典型的代表。

艺术作品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现代设计不可能抛弃历史没有基础的存在着,现代设计只能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再加以创新才能显现出独有的风格魅力和精神意蕴,从而在现代设计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美的产品。艺术是世界性的,也是民族性的。中国的仰韶文化距今天已是好几千年的事情了,彩陶图案有很多鱼纹、蛙纹、鸟纹和多种形象的动物形态,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了用抽象的几何形态来装饰生活用品,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吗?古埃及文化距离今天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埃及文化中的器物,文字,图案等无不令现代的人们叹为观止。通过这些例子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传统文化一直伴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

现代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能使现代化设计在国际多元文化交融的主流中获得世界的认可。只有将现代设计的国际性和自己本民资的民族特色结合起来才能使设计经得起历史的沉淀,经得起世界的考量。传统艺术主要讲究意境,现代设计讲究造型的夸张,颜色的新颖,两者巧妙结合不仅使传统文化得到发扬也使现代设计更加具有文化品格。

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我们必须加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了解,只有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精髓有了很好的把握,我们才能更好地去运用,只有本民族的东西已经融入我们的身体,我们才会在不自觉的去运用。作为中国的设计师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对一个设计的考虑,我们既要考虑他的功能,审美,以及将来面向国际市场的一些要求,还要考虑它的文化内涵。比如陶瓷茶具的设计,茶文化一直以来是中国的古老文化,瓷器更是中国的象征,我们就可以考虑在瓷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增加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对于茶的赞赏的诗句,或者利用古代饮茶文化、吉祥纹样来进行现代简化的归纳处理来做茶具的造型,给茶具赋予形态语义和故事。这样做出来的茶具和国际大市场上简约、中庸的茶具风格完全不一样,茶具透漏着中国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同时宣扬了中国的茶文化,和中国的瓷器。这也给使用者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使品茶的过程更加的诗情画意。同时对民族文化的运用不能简单的,形式的运用,要运掌握它的精神实质。如果我们只是把传统的造型和图案应用到现代产品上而不去考虑这个造型是否符合这个产品的功能需要,或者图案是否符合这个产品的造型和产品的宣传理念,那这个设计就是失败的。一想到中国元素就想到龙、麒麟、鲤鱼跳龙门、大红灯笼、京剧、旗袍、功夫等。而事实上中国元素远不止这些,其内涵非常深厚和宽泛,表现形式也并不局限在具体的符号上。例如可口可乐十分注意打历史文化的品牌,他们在广告中运用了中国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把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连年有余(鱼)”,与可口可乐商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中西文化艺术十分自然地融会贯通。

中国的设计如何找准自己的方向,如何将本民族的东西融入现代设计,为世人所喜爱和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年轻的设计师不要好高骛远,把自己的目光放在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上来,这里有学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丰厚而又充满神秘的民族文化,会产生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因而设计出来的产品也是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还可以将我们国家的文化向世界传播。另一方面,设计师还应该多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材料为我们所用,设计出更多的民族特色产品,让我们先辈们创造的民族文化在这个现代化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创造出雅俗共赏且具有深厚文化气息的现代设计文化,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设计和生产强国。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周贝(1988.05.19-),女,山东枣庄人,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艺术设计。

篇10: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和文化探究

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和文化探究

12131066 孙旭

这学期很幸运的选了我校的校际选修课《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宗教和文化》,我学到了许多有趣味的知识,增强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收获颇多。结业论文,我想从少数民族婚礼习俗出发,浅谈对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和宗教的看法。望老师不吝赐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是中国第一大种群,其他民族比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因为多民族的存在也使我国的婚庆习俗变得多种多样,通过搜集资料和大家交流讨论,整理课上所学如下。

羌族结婚操办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备好“回门酒”,亲友要向新婚夫妇馈赠礼物,并致词祝福。羌族民间有的地方还有“逗新郎”的习俗。即在回门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给新郎用四尺长的筷子,而且还要在筷子的后面加几个用马铃薯做的筷子坠,要新郎使用这种筷子,隔着几盏油灯去夹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为筷子长,夹不起菜,或油灯烧着下巴,就要被罚酒,这种活动既是节日聚餐,也是一种娱乐。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苗族中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1 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和文化探究 12131066 孙旭

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彝族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巾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汉族结婚一般包括婚嫁 婚嫁分订亲、拜堂、回门等习俗。订亲:也口扩换盅",经媒人两头说合男女双方家长同意后,就在男家举行订婚仪式。回门:结婚第三日,夫妻回娘家看望女方父母。现代婚礼还有赠送婚庆席的习俗,以祈求能为新人带去吉祥。

通过分析我们能看出,婚姻在各个民族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我国社会各个民族的婚礼习俗都有相通之处。

其一,在现在社会,父母包办指腹为婚已经几乎没有,各个民族的婚礼普遍是自由恋爱。不管是之前藏族的婚礼习俗的变化,还是包办婚姻的消亡,都在表明,婚礼习俗是随着社会变化,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进步导致的国民自由平等意识的觉醒,社会交流的频繁。真正良好的、健康的文化就应当如此,在文明的发展中更加积极向上。

其二,婚礼依旧在家族的联系、沟通、传承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不管是哪个民族,婚礼都是对于其家族都是一件大事。所以一般特别隆重,并且大体都有订婚、互赠礼物(或嫁妆)、大宴宾朋好友的习俗。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和文化探究 12131066 孙旭

其三,各个民族的婚礼中也可以看出不同的习俗间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各个民族,人们都向往美好的生活、希望的明天、良好的家庭。基于此可以看到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追求富强文明的生活,和谐美好的社会,幸福团结的家庭上具有共同的一致的目标。这是我们一同奋斗、建设美好未来的的动力之源。

各民族婚庆习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既要将其保留也要随着时代改变而进行改进,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节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再一次感谢恩师。

2014/12/13

参考资料:

《少数民族婚礼的社会功能》 2012赵伯乐

上一篇:男人给女人的一封信下一篇:元旦节六年级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