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

2024-05-08

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精选12篇)

篇1: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

蜡烛燃烧探究实验的改进

一、改进实验目的

通过改进“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的装置,使实验中对水和二氧化碳的检验现象更明显,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更易操作,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率,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实验仪器及用品 漏斗(或长颈漏斗)、烧杯、玻璃片、玻璃管(或纸筒)、蜡烛、火柴。

三、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图⑴说明:教材中使用“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的方法来检验水的生成。用此方法,一般只能短暂地看到烧杯内壁出现一层水雾,主要原因在于九月份气温较高,或者烧杯壁离火焰太近,水蒸气难以冷凝。如果控制不当,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将内壁熏黑,就难以观察到水珠的生成了。

改用漏斗罩在火焰上方,热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会在管壁内冷凝,一般经过1-2分钟,就会有明显的水珠附着在管壁内,现象更明显。

图⑵说明:对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教材中是用“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的方法,我不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洁净的烧杯内壁能蘸的石灰水极少,受热后水份蒸发,极易变干。曾有一学生向我质疑:烧杯内壁变浑浊是不是因为水被蒸干了,残留物使内壁变浑浊呢?

我在使用改进后的装置中,强调“用玻璃片盖好后迅速倒转过来,然后注入澄清石灰水”,这是为了防止烧杯内收集的气体在倒转过来后迅速逸散。

图⑶说明: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在蜡烛外套一个玻璃管,可防止吹熄蜡烛时白烟随气流散开,不易点燃。套上玻璃管后吹熄蜡烛,管内的白烟不易散失,可在管口点燃,火柴离烛芯的距离可适当远一些,学生可观察得更清楚。

四、实验操作:

1、对蜡烛燃烧产物水的检验:

如图⑴所示,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漏斗,观察管壁内有 什么现象发生(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2、对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

如图⑵所示,点燃蜡烛,将一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一会儿,用玻璃片盖好后迅速倒转过来,注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有何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的探究

如图⑶所示,在燃着的蜡烛外,套一个玻璃管,管口上端与火焰顶部大致相平(或略高于火焰顶部),吹熄蜡烛后,立即在管口点燃白烟。

五、装置改进的意义

上述中对水、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和方法,适用于酒精、甲烷、氢气等燃烧时有水或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篇2: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的基本情况:

此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中的主要实验。通过此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蜡烛燃烧的现象、过程以及认识生成的产物。具体步骤为:

①点燃前,观察蜡烛的相关物理性质。

②点燃,观察蜡烛心以及火焰的分层现象,并用一个于的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依次放在火焰上方,并观察现象。③熄灭蜡烛,并观察现象,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

2、存在的问题

①蜡烛点燃后,实验时要用手持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观察水雾或水滴现象,时间短现象观察不到,蜡烛不完全燃烧时还会产生炭黑影响实验现象观察,实验为了清晰观察到现象就必须延长倒扣烧杯的时间,但又会产生高温烫伤持烧杯的手。

②同理在上述步骤中,为了观察到石灰水浑浊的过程,延长倒扣烧杯的时间,同样会因产生高温烫伤持烧杯的手。

③在点燃白烟时,由于周围空气环境不稳定因素,会造成白烟漂浮不定,不易点燃,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④蜡烛产生的生成物以及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对实验现场空间造成污染。

3、已有的改进成果

已有人将上述操作步骤中的烧杯改成牛角管,此方案只解决了手持部位离火焰较远不易被烫伤,但由于牛角管管口处细小狭长,如果离火焰太远收集到的生成物较少,会造成实验观察现象不明显;如果离火焰太近生成的炭黑会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效果。

二、改进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铁架台、普通大漏斗(长颈只保留1/4)、W管、汽球

试剂:蜡烛、石灰水

三、改进实验仪器装置图

四、改进实验的操作步骤

1、观察点燃前的蜡烛。

2、点燃蜡烛,观察W型管内的实验现象。

3、装置中只留下漏斗和铁架台,其它部分撤离。

4、熄灭蜡烛,点燃漏斗尖嘴处通过的白烟。

五、改进实验的意义

1、整个操作过程,手不直接接触仪器,比较安全。

2、倒扣的漏斗可以将生成物很好的聚拢作用,所以使W管内生成物冷却后的小水滴更容易观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更明显,完全排除了由于教材操作步骤不完全产物(炭黑)对实验现象的影响。

3、蜡烛熄灭后,白烟顺着漏斗上端逸出,只需在出口处点燃即可,也大大降低了由于环境空气流动对白烟的影响。

篇3:由蜡烛燃烧的探究想到的

1、热闹探究活动中, 你的补充、你吩咐、你的建议, 每个探究小组都清楚了吗?

从各种国际竞赛中, 我们中国人均表现出超强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 但我们的动手能力, 合作能力却十分低下。因此我们大力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小时候什么都懂, 什么都敢尝试, 长大后什么都不懂, 都不敢尝试, 怕出问题) 化学教育更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 于是我们教师便放手让学生去做。如蜡烛燃烧的探究, 实验员老师摆放药品后, 上课时老师吩咐探究内容后就自主探究了, 可中途发现学生不会观察, 也不会记录, 学生都忙于自己的蜡烛燃烧、玩火、烧火等。因此实验探究前, 我们教师一定要全面思考,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充分考虑, 从而对学生讲清楚, 以至于不会在操作中我们再去指指点点, 却又毫无用处。

2、实验规则可以随便让他们去探究吗?

对于实验规则, 简单、易操作、无危险的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探究, 当然我们最好先讲解或演示, 如“三不原则”、“节约原则”、“保护原则”等。否则一旦出现问题, 就不能很好及时控制、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一次外出听课, 老师指导学生探究蜡烛燃烧, 由于条件限制, 高中分组实验后, 初中又在同一实验室上, 接着探究实验的老师来不及充分检查, 遗忘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在台上, 一位同学打开瓶盖凑近闻了 (无味) 然后又到入烧杯, 还以为是老师让他探究的, 还好他没有用手去摸。可见实验室的规则不可轻视, 不能随便就放手让学生探究。

3、危险操作可以让他们去探究吗?

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加热后的试管处理, 以及一些实验的探究顺序;这些有危险的探究, 我们可以先把问题提出来, 让学生先进行问题探索, 再进行探究实验, 否则会引起意外伤害, 同时损伤仪器, 影响教学效果和进度。如探究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 是先移出导管还是先熄灭酒精灯, 就应先拿出来讨论, 否则有的同学直接探究, 便会引起试管炸烈, 划伤手指, 引起其他同学畏惧、害怕探究实验。

4、药品量不足, 探究条件不够, 学生能够自由探究吗?

如探究蜡烛燃烧实验中, 蜡烛太短小就易引起桌面失火;火柴是湿的学生不能探究;更别说实验仪器不够。因此教师应该准备充分, 对外在条件必须考虑周全, 同时对实验准备充分检查, 确保万无一失。

5、探究不成功、现象不明显、结果相反…

…这些原因能一一分析吗?很多老师多请成功的同学谈操作过程、探究感受、探究收获, 而忽略了对不成功的探究的分析与指导。教师应该帮助探究不成功的学生分析原因, 增加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为以后探究打好基础, 否则他们只知道正确的做法, 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何处, 为什么探究失败;也许现在不清楚以后也不明确。我们可让探究成功的学生谈感受、谈操作、谈收获;失败者分析原因、分享感触、分享如何避免不足, 从而才能突出集体智慧、合作的收获、享受探究实验的快乐。化学实验是没有失败的, 如果不能成功, 也说明这种方法不可取而已。

篇4: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与改进

关键词:蜡烛燃烧实验;实验探究与改进;化学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2–004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改进背景

“蜡烛的燃烧”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探究实验,无论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还是人教版教材均把该实验安排为第一章第一个学生探究实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该实验设计和组织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探究实验的兴趣,以及对初中化学学科的第一印象。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的装置图[1](如图1所示)存在以下不足:

(1)按照教材图1-19所示:“把罩在烛焰上的烧杯,迅速倒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较难变浑浊。

(2)按照教材图1-20所示:离灯芯这么远,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则较难成功。

2 实验改进

2.1 “探究石蜡的燃烧产物”实验

(1)原实验概况:学生按照教材图1-19的要求(用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迅速倒转并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进行实验,发现振荡后石灰水不能变浑浊。经讨论分析认为:在火焰的上方收集到的气体是温度较高的,在倒转及振荡的过程中,不断从烧杯口逸出,最后所剩无几,因此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2)改进方案:在倒转前用玻璃片盖住烧杯口,继而移开部分玻璃片并倒入石灰水,盖好玻璃片振荡,大部分小组的石灰水能变浑浊,但仍有部分小组不能变浑浊。经分析认为:烧杯的尖嘴漏气是导致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而做了以下改进:把小烧杯改成小集气瓶再盖住玻璃片(如图2所示),就不用担心气体的外逸和振荡时液体的外溢了。

(3)注意事项:看到瓶壁出现水雾即可用玻璃片封闭瓶口,否则时间过长(等水雾消失后)则温度过高,二氧化碳也已外逸,实验效果差且浪费时间。

2.2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实验

(1)原实验概况:按照教材图1-20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离灯芯远则点不着,离灯芯近又会被误认为点燃了灯芯。且现象转瞬即逝,学生观察有困难,不利于学生对白烟具有可燃性的直观认识。

(2)改进方案:用废旧石棉网上的铁丝网部分从火焰的下部平切入正在剧烈燃烧的蜡烛火焰,可以看到铁丝网上方的火焰熄灭了并在上方形成一段悬空的白烟(如图3左)。用打火机去点燃白烟,可以看到白烟被点燃形成一段悬空的火焰(如图3右)。通过调节铁丝网与灯芯的距离或角度,可以使悬空的火焰忽上忽上,或左右摇摆。此方案技能要求高,适合教师演示。

(3)注意事项:①实验前可将烧香用的大蜡烛插到锥形瓶里起到固定作用(蜡烛的选择主要选灯芯粗、火焰大的,这样演示效果更好)。②本实验需要在蜡烛火焰燃烧较旺时进行,点燃时需把蜡烛倒过来片刻,以形成一束燃烧剧烈的火焰。

2.3 “石蜡蒸气的取出及点燃”[2]实验

(1)原实验概况:按照教材图1-20所示,教师演示很难成功,学生分组实验更难以进行。

(2)改进方案:①实验前用一只止水夹夹住一小段玻璃管,做成一支有手柄的导管;将上述导管的一头对准火焰的焰心,调整导管倾斜度,至引出一缕浓的白烟(如图4左);用打火机点燃引出的浓浓的白烟,可以看到导管口白烟被点燃,形成持续燃烧的小火焰(如图4右)。

②先挤出胶头滴管中的空气,然后把滴管的下端伸入小蜡烛火焰的焰心部分,松开胶头,可以看到有白烟被吸入胶头滴管(如图5左);移出滴管,将滴管的下端靠近蜡烛火焰并挤出滴管中的白烟,可以看到白烟被点燃形成火苗(如图5右)。

③用玻璃注射器抽取白烟(如图6左),然后慢慢推出白烟并点燃,可以看到产生持续的较大火焰(如图6右)。

④在实验中,学生还出现了用尖嘴玻璃管(去掉胶头的滴管)“吹气生焰”的精彩生成(如图7所示)。

(3)注意事项:①以上4种方案均可使用过生日的小蜡烛等微型材料进行分组实验。②每次实验结束,使用灯帽(过生日的小蜡烛可用灯托即插在蛋糕上的塑料底座)熄灭蜡烛,以防止污染空气。③玻璃注射器容积一般都较大,不适合小蜡烛,可以用一次性塑料小注射器端口处套接一段玻璃管代替。

2.4 “白烟的密度和水溶性”实验

(1)原实验概况:教材图1-20所示实验设计的意图是探究白烟的可燃性,故不能严谨地证明白烟是否具备石蜡常见的其他两条性质: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

(2)改进方案:点燃一支过生日用的小蜡烛,下端通过灯托插在橡皮塞上以固定,利用如图8所示的儿童喝药水的塑料小杯等生活材料进行分组实验。可通过玻璃弯管引出袅袅白烟,似行云流水,飘渺仙境,片刻后可见在水面形成一层白膜。以上实验现象既能证明白烟具有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的性质又增加了实验的观赏性,给人以化学实验原来也可以很“美”的视觉感受。经改进为微型的学生分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用时短。

(3)注意事项:小蜡烛的火焰有点小,玻璃管的引烟端要注意放在焰心处,否则会引出黑烟。

3 改进后的优点

(1)使用集气瓶代替烧杯收集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实验设计更规范,实验成功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2)使用灯帽熄灭蜡烛而不是吹灭更能渗透新课程的环保理念。

(3)教师演示实验重点凸显实验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4)小组实验使用小蜡烛等体现出实验改进的微型化、生活化。

(5)通过实验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學生思维。

参考文献:

[1]胡美玲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

篇5: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其中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规范、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

四、实验用品:

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小刀。

五、教学方法:活动型自主学习。

六、设计探究方案如下:

第一: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有关蜡烛燃烧等现象进行回忆,并设疑问 第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交流讨论问题 第四:小结 第五:布置作业

七、学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实验方案的指导

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与设计。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物质入手展开实验。在实验设计上,从活动步骤、现象、分析结论三个方面列表。在每个具体的实验操作后面,要设计现象和相应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自主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化学本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规范操作的方法和观察现象的角度。3.注重引导学生完整而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4.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

探索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实验的成功或失败给予鼓励或指导。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验结果,更应注重实验过程的科学方法。

八、教学程序

1.学生课前准备:提前一天布置家庭小实验。取一支蜡烛,观察;将蜡烛点燃,观察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并记录下来。2.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请学生看课本11页图1-6,1-7,1-8.提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教师(提问)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化学的身影。比如说蜡烛,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生日场合、许多特定情况下,我们都会用到蜡烛。请每个同学想想看,你对蜡烛或蜡烛燃烧了解有多少? 学生回顾家庭小实验并讨论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手触摸的感觉,交流看法,填写课本12页表格(提问)除了上面的现象外,还有哪些现象是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呢?(思考)

提出探究课题-------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探究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指导实验观察的方法和角度

学生根据课本上提示的三个阶段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学案中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引导探究)

第一:点燃蜡烛前

我们已经观察到了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除了这些以外,还应该注意观察蜡烛的哪些特性呢?(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言)还应该观察蜡烛的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学生实验)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并观察现象。(学生讨论归纳)石蜡质软、不溶于水,并且密度小于水 第二:点燃蜡烛时

指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想想看,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深浅不一,温度会不会也高低不同呢?

蜡烛越烧越短,那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呢?

(学生实验)将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现象(学生讨论归纳)火柴梗两端迅速变黑说明外焰温度高。

(学生实验)取一干燥的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现象;立即倒转烧杯,向里面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归纳)干而冷的小烧杯内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第三:蜡烛熄灭后

指导学生观察蜡烛熄灭后的现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刚熄灭的白烟,观察(学生实验)吹灭蜡烛的时候,观察现象:有白烟生成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刚熄灭的白烟,白烟能重新燃烧 布置思考题 讨论1

为什么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用热烧杯行不行? 烧杯罩在距火焰太近或太远行不行?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提出猜测

用干而冷的烧杯使水蒸气冷凝成水雾,便于观察蜡烛燃烧生成水,所以用热烧杯不行

太近或太远都不行。太近,烧杯温度过高,水蒸气无法冷凝;太远,水蒸气逸散到杯外,效果不明显。讨论2

为什么蜡烛燃烧时外焰温度高? 看学生回答情况(总结归纳)

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我们学会了观察实验从哪几个方面观察? 学生讨论,小结:

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

布置作业:记录、练习、书写探究报告

九、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课题2

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

第一:点燃前--观察石蜡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是否溶于水(溶解性)第二:点燃时--观察石蜡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以及探究燃烧后的产物 第三:熄灭蜡烛后――观察现象

二、化学实验观察的方法: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

篇6:实验 水中燃烧的蜡烛

一、操作原理

与密度温度有关,水起到冷却作用,使靠近水的蜡烛不会融化,而中间的蜡烛不断向下燃烧。蜡烛燃烧形成的蜡液经水冷却后构成了一层很薄的外壁,蜡烛密度小融化时漂浮在上面,将水和火焰隔离开来,这样火焰遇水时就不会熄灭,而是继续燃烧

二、制作方法

准备一根蜡烛

一个杯子

一瓶凉水 1将蜡烛固定在杯子中; 2将蜡烛点燃;

3在杯子中注入适量的水;

4过一会儿发现,尽管水面上的蜡烛已经渐渐燃尽,但是蜡烛的火焰却没有熄灭,仍然在水中继续燃烧。

三、创新之处

简单易操作,颠覆了常理,使物理产生神秘感,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注意事项

篇7:探究蜡烛的燃烧作文500字

一天,学校停电,晚自修课上,同学们都点上蜡烛做作业。当我做完作业在整理书包准备看课外书时,突然听到墙边的同学说:“咦,白白的墙壁上有一大块黑印!”“这黑印哪来的,难道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我对此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同学们也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可还没有定论,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吹灭了蜡烛,此时我感觉教室里的空气特别浑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带着问题离开了教室。

第二天,有一节科学课,我打算向科学老师请教,当我把疑问告诉科学老师时,科学老师说:“蜡烛燃烧的确会有黑色物质产生,但怎么知道它是烟还是其它物质呢?”我说可以通过实验试试看。为了更好地帮助我解决问题,科学老师还找来了学校科技小组的其它同学一起做这个实验,并且把我们带到实验室,还说需要什么材料她会帮我们解决的。我拿出火柴把蜡烛点燃,大家围着蜡烛睁大眼睛仔细地观察着,刚开始,蜡烛的火焰上方并没有看到什么,等过了一会儿,慢慢地就看到有一缕缕的“烟”冒出来了,几个同学就嚷着“烟,烟,你看烟冒出来了”,为了能收集到“烟”,另一位同学还找来一块玻璃片,拿着它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一下子就被熏上很多黑色物质。“拿放大镜看看它是什么物质”,有同学迫不及待地说,老师很快给我们拿来放大镜。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它松松的像一层黑色的棉花粘在玻璃片上,用手指刮它,滑滑的,湿湿的,还有蜡烛油。大家围绕着刚才所看到的现象讨论开了,但最后还是无法确定它到底是什么物质。这时老师启发我们,除了做实验还有哪些方法呢?我们马上想到上网查资料。

我们马上打开实验室的电脑,查看了很多相关资料。原来,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的是水和二氧化碳,蜡烛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水,由于温度高,转化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所以看不到。难怪室内点蜡烛空气会那么的不清新。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一部分没有完全燃烧的微小粒子就会形成“烟”漂浮在空气中,遇冷后就粘在附近的物体表面上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烟”,就是一部分没有完全燃烧的烛油和灯芯,黑色物质就是碳的成分啊。

篇8: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

一、教学目标设计

《蜡烛的变化》是以实验为主的课型。它的教学目标有三: (1) 能从蜡烛的变化和燃烧的现象中, 发现物质变化的两种主要特点: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 没有变成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 ;另一类则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 (2) 会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 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3)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使学生意识到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是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 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教学的难点在于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前, 教师应准备好实验用的教具和学具:蜡烛、蜡块、酒精灯、蒸发皿、金属片、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干抹布、盐酸、白醋、生鸡蛋、可乐瓶、塑料管、白糖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教学中, 教师可按以下三个步骤组织教学。

1.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 认识物质的两类基本变化。在指导学生开展三个研究活动中, 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现象, 区别物质的两类变化。

活动一:描述蜡烛的特点。让学生尽可能多的阐述蜡烛的特点 (有点软、光滑、容易破裂) 。教材依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让学生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 来表述蜡烛这种材料的物理特点。从而揭示蜡烛的一切可能发生的物理变化, 如受压时易变形, 容易破裂等。

活动二:指导学生认识蜡烛从固体变为液体、又从液体还原成固体的形态变化 (形变而质不变) 。

活动三:指导学生通过实验, 发现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燃烧时释放的二氧化碳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流离碳, 表明蜡烛在燃烧时产生了新的物质, 这是本课教学重点之所在。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 教师应提供实验材料, 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明确主要的操作步骤, 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点明可以从“颜色的变化、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中寻找证据,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变化中的现象, 从而做出推理、判断, 为后面分析物质变化的具体事例做好铺垫。

2.有根据的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 巩固前面所学知识。让学生判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难度较大,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 明确证据。教材中提供了7个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为寻找证据, 教师有意将其分为四类:一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寻找证据, 如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变成馒头等。使学生知道, 这类物质的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是借助电教媒体辅助教学, 如铁水变钢锭、水的三态变化。这些变化属于形态变化,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三是出示标本, 如树叶的颜色变化, 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第四类则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 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现象, 找出判断的证据, 如火柴燃烧、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等。

3.学生通过动手实验, 在观察、探究的过程中, 判断所做实验发生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 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证据的意识。通过动手实验、动脑思考, 能拓展和强化学生对两类变化的认识理解。教材中介绍了6个实验:即生鸡蛋放人白醋中 (蛋壳变软, 产生气泡) 、将可乐瓶压扁 (形变质不变) 、在碱块中倒入少量白醋 (产生气泡, 逐渐变质) 、用口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清水变浑浊, 出现白色沉淀物) 、将白糖加热融化 (固体变液体) 、将融化的白糖继续加热 (颜色变黑, 生成新物质) 等。教师因势利导,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使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参与操作。通过上述动手活动, 学生可以在观察实验和交流研讨中, 对物质的变化有更清楚、更细致、更全面的了解, 保证学生思维有相互碰撞的机会, 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认知水平也从中得到升华。

以上的教学过程, 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操作实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了解科学现象, 提高动手实验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板书设计

五、教学后记

篇9: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

[关键词]实验 改进 蜡烛燃烧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085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方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材中设计的某些实验存在缺陷,或是师生操作不方便,或是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又或是实验过程过于复杂等。教师要创造条件,确保师生能顺利地完成各种实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直是令一些教师感到些许困惑的实验。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个实验看似很简单,但是照着教材的实验方法去做,实验现象并不是很明显。这次笔者下定决心去改进这个实验,经过半个多月的反复思考和尝试,终于有所收获。

一、问题的提出

1.该实验的意义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上教版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属于九年级化学起始部分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化学活动与探究的实验。因此,本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开端,对整个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这两个探究活动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越是这样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通过教师的引导越能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和启示。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三个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该实验的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清晰地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让学生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过实验还要让学生学会借助化学实验现象来验证化学反应产物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探究生活中看似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化学素养。

2.教材原实验的不足

对蜡烛燃烧产物水的检验,教材中使用“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的方法(见右图)。用此方法,

一般只能短时间地看到烧杯内壁出现一层水雾,主要原因是:(1)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事先准备好干冷的烧杯直到该实验环节时再使用比较困难;(2)蜡烛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而且九月份天气还很热,所以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很快就蒸发了,这一现象稍纵即逝,学生很难观察到;(3)蜡烛在燃烧时候,由于烧杯底是封闭的,空气流通不畅使蜡烛燃烧不充分,常常会伴随着黑烟的产生,黑烟在烧杯壁和烧杯底部很容易形成炭黑,更不容易观察到水雾的形成。

对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教材中是用“向上述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笔者与很多教师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检验,实际效果很不明显,基本上很难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1)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原来倒置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在取下来的过程中大部分二氧化碳已经逸散到空气中了;(2)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烧杯中的气体温度升高,当把烧杯口朝上时,烧杯中受热气体迅速上升,残留在烧杯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太少,能与澄清石灰水接触的二氧化碳气体就更少了;(3)如果操作不慎,蜡烛和烧杯的距离控制不当,蜡烛燃烧产生的炭黑就会附着在烧杯壁上,在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看到的是黑色悬浮物,就更难看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了。

也有教师提出这样的改进方案: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经过多次尝试,发现仍然不能清晰地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分析原因:(1)由于氢氧化钙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烧杯内壁能附着的石灰水又很少,因此其中溶解的氢氧化钙就更少了;(2)蜡烛燃烧放出热量,导致烧杯壁的水分蒸发,即使有碳酸钙生成也很难看到浑浊。另外还有学生曾提出质疑:烧杯内壁变浑浊是不是因为水被蒸干了,石灰水中原本溶解的物质残留使烧杯内壁变浑浊呢?

正如以上笔者的实际教学体验和反思,教材中原有的这个实验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呈现出清晰的实验现象。对于这个实验的教学,很多教师采取的方法是自圆其说地讲述实验中“应该看到的现象”,“明明没有看到”被说成“应该看到”,给学生留下了怀疑教师、怀疑实验的机会;或是有的教师干脆让学生听写和死记硬背实验现象,这些方法显然都是不可取的。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特别是在学生学习化学之初,当教师发现自己所做的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时,就应该主动地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和实验方法是否有误,或是应该想方设法对原有实验进行一定的改进或重新设计。下面来阐述笔者对该实验装置的改进。

二、改进装置的说明

1.结构和功能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由下至上分别是:(1)倒置的漏斗——主要用于收集和输导蜡烛燃烧生成的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2)一根长约15cm的长导管——主要用于输导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让部分水蒸气在其中冷凝;(3)两端都开口的长约10cm的大玻璃管(可由破试管截取制成)——主要用于盛放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同时让部分水蒸气在大玻璃管内壁冷凝。

2.原理和使用方法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在气压一定的情况下(P一定),相同物质的量(n相同)的空气,温度高的(T大的)体积比较大(V大),R是常量不变。从微观来讲,受热之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导致体积变大。由ρ=m/v可知,质量一定的气体,体积大的密度小,所以二氧化碳受热后密度减小,逐渐上升。由于倒置的漏斗通过与长导管连接形成了一条上下相连的通道,易于使上升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倒置的漏斗收集,并且能沿着长导管继续上升,大部分水蒸气在漏斗和长导管中冷凝形成水雾。二氧化碳气体则仍能继续上升一段,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由于密度比空气大,上升的二氧化碳在经过了约15cm长的导管和石灰水的冷却后又下沉,容易下降回到大玻璃管中,接触到澄清石灰水后,使澄清石灰水从液面开始变浑浊。具体使用该装置时要注意蜡烛的外焰与漏斗的上下距离。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发现两者距离控制在3cm左右实验效果较好。

3.主要优点

(1)实验时,装置是固定在铁架台上的,既方便实验操作,又避免了因为手拿装置造成漏斗与蜡烛间的距离改变,影响实验现象;

(2)由于下端的漏斗通过与长导管连接形成了一条上下相连的通道,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容易上升被倒置的漏斗收集;

(3)长导管能使水蒸气发生冷凝并便于观察水雾的形成,且形成的水雾短时间不易散失;

(4)通过观察长导管的内壁和大玻璃管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可以同时验证蜡烛燃烧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且实验现象比较明显;

(5)该装置制作简单、取材方便,只要利用实验室中常见的三角漏斗、导管、橡皮塞、橡皮管、破试管等进行简单连接就可制成;

(5)该装置同样适用于检验酒精、甲烷、氢气等燃烧时是否有水或二氧化碳生成。

三、改进的收获与反思

在这次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改进中,笔者经历了:遇到问题——寻求解决——反复思考——不断试验——制成装置——完善装置这样一系列的过程,虽然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收获很多。首先,改进的装置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能完成对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检验,而且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其次,经历了自己的反复思考和不断试验,最终制得改进装置是非常令人愉悦和满足的,笔者很享受这个过程;再次,经历了这次实验装置的改进和自制后,笔者更加坚定了自己做好实验教学的信心。在今后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一定要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问题、努力解决问题,让自己和学生一起享受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篇10:探究蜡烛实验报告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问题和建议:

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篇二:探究蜡烛实验报告

探究蜡烛实验报告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问题和建议:

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篇三:蜡烛燃烧的实验报告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姓名:___ 班级:___ 第__组 合作者:__ ___实验日期:__年_月_日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报告

姓名:高唱合作者:冯凌亢、古柏城、周全、杨松霖、邓皓 班级:三

(九)班日期:2007-8-26 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研究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三个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蜡烛、玻璃杯、火柴、适量的水、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备注:因为没有烧杯,故用玻璃杯替代,实验效果不变。步骤和方法 现象 结论

①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气味;从蜡烛上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

1)蜡烛呈白色,状态为固体,圆柱状,硬度较软,无气味。2)放入水中水中的部分蜡烛漂浮起来,且没有溶于。

1. 蜡烛(实验中)呈白色,状态为固体,圆柱状,硬度较软,无气味。2. 蜡烛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②点燃时:点燃蜡烛 仔

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焦的情况,说明火焰哪部分的温度最高,哪部分温度最低?分别在火焰上罩上一只干燥的小玻璃杯和一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小玻璃杯,仔细观察玻璃杯的内壁上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什么物质?

1)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亮,最内层最暗。2)平放入火焰中的火柴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3)罩在火焰上的玻璃杯内壁有水雾生成。4)火焰使得玻璃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产生了白色沉淀。1.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

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最亮,焰 心最暗。2.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效果最好;焰心温度最低,不宜用于加热。3. 蜡烛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③熄灭后:(3)熄灭蜡烛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继续燃1)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

生,用燃着的火柴迅速靠近白烟,可使蜡烛重新被点燃。1. 蜡烛熄灭时会产生漂浮

篇11:燃烧的蜡烛作文

燃烧的蜡烛作文

蜡烛是一种极其平凡的物品,但也就是它这种平凡,舍己为人的气质,却让我很有感触。

蜡烛是一种在没有灯时发明的照明物品。它十分朴实,不用充电,只要用火柴一点,它立刻就能照很长时间的明。可他也有油尽的时候,那时候它就奉献出了自己,为人们带来了一时的光明。而人们并不感谢它,只是感谢那些来之不易的光明。

蜡烛的一生很平淡,头上有一个小线头。生命就从小线头上开始。渐渐地,火苗开始熔化蜡烛的身体。滴滴蜡油犹如一串串泪珠,它流泪了呀,那是无怨无悔的眼泪吧,那是甘心奉献的`眼泪吧。诗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无怨无悔的奉献自己的精神,真是用的恰到好处呀。

蜡烛不仅仅是一种事物,也是一种值得我们传承下去的精神。在现实中拥有这种精神的人也很多,他们就代表着蜡烛的精神……

我们敬爱的老师就像蜡烛一样,把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承给了我们,让我们在学习的海洋里遨游,在知识的天空里飞翔。而老师却年老了,知识也给了我们;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战争年代,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解放后,他当了总理,仍然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有一次,他审阅了一个文稿,整整工作了一夜,却叫别人去休息。这不都是“蜡烛”吗?

篇12:《燃烧的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从拉瓦锡的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并以燃烧的蜡烛为对象进行探究。

2.能仔细观察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

3.能够利用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鉴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深入思考某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乐于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2.能仔细观察、尊重证据,感受美妙的、多样的、有规律的物质变化。科学知识

1.知道蜡烛燃烧中既有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并初步知道物质不灭的原理。

2.知道蜡烛燃烧中伴随的熔化是可逆的变化过程,而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则是不可逆的。

3.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准备

一小截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提出问题——燃烧中,物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教师讲述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关于燃烧的科学实验。

启发学生思考:密闭容器里木炭燃烧完后,总重量为什么没有改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二.活动 蜡烛的变化

1.观察:要求学生按照“蜡烛燃烧前”→“ 蜡烛燃烧中”→“蜡烛燃烧后的结果鉴定”的顺序来进行:

提示: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要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还要闻一闻燃烧过程中有什么气味,并用自己的方法来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情况。

2.学生实验观察。

3.鉴别蜡烛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4.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烧杯壁上澄清的石灰水滴变成乳白色)

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提供的“拉瓦锡的研究”,指导学生认识到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知道是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变化。

上一篇:辨析病句之语序不当下一篇:邯郸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