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分组实验教案

2024-04-16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分组实验教案(精选6篇)

篇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分组实验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其中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规范、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

四、实验用品:

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小刀。

五、教学方法:活动型自主学习。

六、设计探究方案如下:

第一: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有关蜡烛燃烧等现象进行回忆,并设疑问 第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交流讨论问题 第四:小结 第五:布置作业

七、学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实验方案的指导

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与设计。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物质入手展开实验。在实验设计上,从活动步骤、现象、分析结论三个方面列表。在每个具体的实验操作后面,要设计现象和相应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自主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化学本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规范操作的方法和观察现象的角度。3.注重引导学生完整而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4.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

探索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实验的成功或失败给予鼓励或指导。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验结果,更应注重实验过程的科学方法。

八、教学程序

1.学生课前准备:提前一天布置家庭小实验。取一支蜡烛,观察;将蜡烛点燃,观察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并记录下来。2.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请学生看课本11页图1-6,1-7,1-8.提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教师(提问)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化学的身影。比如说蜡烛,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生日场合、许多特定情况下,我们都会用到蜡烛。请每个同学想想看,你对蜡烛或蜡烛燃烧了解有多少? 学生回顾家庭小实验并讨论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手触摸的感觉,交流看法,填写课本12页表格(提问)除了上面的现象外,还有哪些现象是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呢?(思考)

提出探究课题-------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探究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指导实验观察的方法和角度

学生根据课本上提示的三个阶段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学案中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引导探究)

第一:点燃蜡烛前

我们已经观察到了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除了这些以外,还应该注意观察蜡烛的哪些特性呢?(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言)还应该观察蜡烛的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学生实验)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并观察现象。(学生讨论归纳)石蜡质软、不溶于水,并且密度小于水 第二:点燃蜡烛时

指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想想看,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深浅不一,温度会不会也高低不同呢?

蜡烛越烧越短,那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呢?

(学生实验)将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现象(学生讨论归纳)火柴梗两端迅速变黑说明外焰温度高。

(学生实验)取一干燥的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现象;立即倒转烧杯,向里面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归纳)干而冷的小烧杯内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第三:蜡烛熄灭后

指导学生观察蜡烛熄灭后的现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刚熄灭的白烟,观察(学生实验)吹灭蜡烛的时候,观察现象:有白烟生成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刚熄灭的白烟,白烟能重新燃烧 布置思考题 讨论1

为什么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用热烧杯行不行? 烧杯罩在距火焰太近或太远行不行?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提出猜测

用干而冷的烧杯使水蒸气冷凝成水雾,便于观察蜡烛燃烧生成水,所以用热烧杯不行

太近或太远都不行。太近,烧杯温度过高,水蒸气无法冷凝;太远,水蒸气逸散到杯外,效果不明显。讨论2

为什么蜡烛燃烧时外焰温度高? 看学生回答情况(总结归纳)

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我们学会了观察实验从哪几个方面观察? 学生讨论,小结:

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

布置作业:记录、练习、书写探究报告

九、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课题2

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

第一:点燃前--观察石蜡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是否溶于水(溶解性)第二:点燃时--观察石蜡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以及探究燃烧后的产物 第三:熄灭蜡烛后――观察现象

二、化学实验观察的方法: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

4.问题及反思

篇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分组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1、《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的基本情况:

此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中的主要实验。通过此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蜡烛燃烧的现象、过程以及认识生成的产物。具体步骤为:

①点燃前,观察蜡烛的相关物理性质。

②点燃,观察蜡烛心以及火焰的分层现象,并用一个于的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依次放在火焰上方,并观察现象。③熄灭蜡烛,并观察现象,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

2、存在的问题

①蜡烛点燃后,实验时要用手持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观察水雾或水滴现象,时间短现象观察不到,蜡烛不完全燃烧时还会产生炭黑影响实验现象观察,实验为了清晰观察到现象就必须延长倒扣烧杯的时间,但又会产生高温烫伤持烧杯的手。

②同理在上述步骤中,为了观察到石灰水浑浊的过程,延长倒扣烧杯的时间,同样会因产生高温烫伤持烧杯的手。

③在点燃白烟时,由于周围空气环境不稳定因素,会造成白烟漂浮不定,不易点燃,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④蜡烛产生的生成物以及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对实验现场空间造成污染。

3、已有的改进成果

已有人将上述操作步骤中的烧杯改成牛角管,此方案只解决了手持部位离火焰较远不易被烫伤,但由于牛角管管口处细小狭长,如果离火焰太远收集到的生成物较少,会造成实验观察现象不明显;如果离火焰太近生成的炭黑会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效果。

二、改进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铁架台、普通大漏斗(长颈只保留1/4)、W管、汽球

试剂:蜡烛、石灰水

三、改进实验仪器装置图

四、改进实验的操作步骤

1、观察点燃前的蜡烛。

2、点燃蜡烛,观察W型管内的实验现象。

3、装置中只留下漏斗和铁架台,其它部分撤离。

4、熄灭蜡烛,点燃漏斗尖嘴处通过的白烟。

五、改进实验的意义

1、整个操作过程,手不直接接触仪器,比较安全。

2、倒扣的漏斗可以将生成物很好的聚拢作用,所以使W管内生成物冷却后的小水滴更容易观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更明显,完全排除了由于教材操作步骤不完全产物(炭黑)对实验现象的影响。

3、蜡烛熄灭后,白烟顺着漏斗上端逸出,只需在出口处点燃即可,也大大降低了由于环境空气流动对白烟的影响。

篇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分组实验教案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学依然离不开教师这个引导者, 但很多物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 认识不到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很少或者根本不开展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问题一:有些教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依旧实行应试教育, 不愿意开展学生分组探究实验。还有些教师认为进行学生分组实验达不到预期效果, 浪费时间, 会影响教学进度, 不如教师一人或同几个尖子生一起进行演示实验的效果好, 这也成为教师不愿开展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理由。把本来应该是学生分组探究的实验变为演示实验或变为由教师“讲实验”, 更有甚者将实验内容概念化、习题化, 让学生将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结论等背下来应付考试。

应对策略:教师应转变观念, 要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建构物理知识, 培养科学探究的态度和感受科学精神的熏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把实验探究教学与学生的能力发展联系起来, 实施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学一开始可能费时费力, 但所谓万事开头难, 只要开展顺利, 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实验能力得到加强, 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对以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二:有些实验的准备工作很费工夫, 又缺少专业的实验员帮忙, 需要教师亲自做实验的准备工作, 加之有些物理教师所教班级的班额大、负担重, 就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展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学。

应对策略:大班制不利于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学的开展, 学校应逐步减小班额, 以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但, 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开展分组探究实验教学活动。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提高工作效率, 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物质准备, 保障实验得以顺利开展。另外, 教师可将实验的部分准备工作交由各小组, 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轮流完成, 这样既缩短了教师的工作量, 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问题三:有些教师认为一些物理现象比较简单, 教学时只要列举一些实例学生就会知道, 没有进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必要, 因此不愿意花时间让学生做实验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些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比较复杂, 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探究来形成结论比较困难, 因此教师就忽略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过程而直接提供结论。

应对策略: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但可以学到相关的物理知识, 而且还能体验到知识形成的过程, 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对于一些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究才能形成结论的实验, 可以从课堂适当延伸到课外, 也可在课时上进行适当调整, 用连续两个课时来完成学生分组探究任务。

问题四:初中物理教材安排的大部分分组探究实验的教学任务都能在一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比较轻松, 教师容易出现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结构的组织和教学环节安排上, 和平时理论课相比显得不紧凑、不精细和缺乏条理性。因此, 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 往往课堂组织松散, 节奏不紧凑, 课堂时间利用不充分, 教学效率低下。而有些教师觉得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的气氛越热闹, 说明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越高, 教师只要完全放手任由学生操作就行了。其实不然, 如果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中毫无目的地操作, 甚者大肆喧闹, 他们不仅不能发现有意义的东西, 而且会影响其他探究小组和整个探究实验的进程。

应对策略:为了不再让分组探究实验教学流于形式, 就需要教师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中误差的成因及缩小的方法, 实验影响因素应该怎样进行控制以及控制变量对实验结论的影响。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重视自身的经验积累和自我发展, 使之乐于探究, 让他们感到如果没有经过探究, 就可能得出片面的结论, 或者没有经过探究就不知道问题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认知结构的形成, 以及在学习中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问题一:虽然初中生对物理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实验中表现出积极的动手欲望, 但是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 实验操作能力不强, 以及实验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等原因, 因此分组探究实验教学的质量往往并不是很理想, 这也是很多教师不愿开展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原因之一。另外, 由于学生对实验器材不太了解, 平时动手机会又少, 存在着害怕心理, 怕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因此, 在实验时表现得拘谨、紧张、束手束脚, 给实验探究的进行带来了障碍。

应对策略:学生一方面喜欢动手, 表现出强烈的操作欲望, 一方面又害怕出错, 表现出紧张, 束手束脚。因此, 教师要对抱着恐惧心理做实验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鼓励他们大胆探究,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中来。教师还要作好表率, 除了要熟练地完成演示实验, 以增强学生实验成功的信心, 还要悉心做好实验的指导工作, 对探究过程中用到的关键器材和实验操作方面注意点反复讲解提示, 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减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受到的挫折, 增加实验探究的成功率。

问题二:有的学生课前对要进行的探究实验不进行预习, 课前准备不足, 竟然不知道自己来实验室应该干什么, 边翻实验报告册边进行操作, 于是手忙脚乱, 顾此失彼, 还影响了其他组员探究过程的进行, 导致小组不能完成实验探究任务。还有部分学生规则意识薄弱, 没有良好的实验习惯, 不按操作要求做实验, 有时还造成仪器损坏, 导致实验事故的发生, 从而影响了探究实验应有的效果。

应对策略:教师在课前要落实探究实验的预习准备工作, 使学生对要探究的实验产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让学生明确要探究的问题, 事先对其作出猜想和假设, 并设计好验证猜想的实验步骤,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如何处理, 以及对实验得出的现象提出判断分析的方法等准备工作, 然后在课上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对预习的内容进行回顾, 顺便对探究过程中将要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指导, 以便使学生对要探究的实验做到心中有数, 增强他们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关注度和参与能力, 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时能充分利用教学时间, 做到教学环节紧凑有序,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应加强对实验探究课堂的控制力。在探究开始前强调实验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自觉树立安全意识, 养成科学良好的探究素养, 同学间各司其职、相互监督, 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巡视指导, 对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时制止, 确保探究过程的顺利完成。

问题三:小组成员对自身分工和责任不明确, 做实验时事无巨细都要教师指派才去做, 不然就不知该做什么, 或是缺乏与组内人员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使得组员各自为政、单兵作战, 最后导致实验探究过程的失败或效果不佳。

应对策略: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情况, 机智分组, 严格明确分工, 鼓励组员间沟通、交流与合作, 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取长补短,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并且建立小组内成员轮换制度, 避免探究过程变成几个人的实验, 要创造条件, 多给学生创造动手探究的机会, 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小结

篇4: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分组实验教案

【关键词】 化学 实验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一、课题分析

1.实验内容分析。学生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对化学学科有了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了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但是怎么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通过这节课将对这个问题有个完整的认识;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3.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其中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规范、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4.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

5.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小刀、牙签。

6. 教学方法。活动型自主学习。

二、教法分析

1. 学情分析。本实验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操作也比较简单,会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和较强的探究欲望;但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于化学的了解几乎为零。

2. 教法分析。本实验在教法上主要采取通过师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索学习知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建议按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引导学生,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得出结论。设计探究方案如下:第一:教师提示,学生分组探究;第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第三:交流讨论问题;第四:小结。

三、学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对实验方案的指导。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与设计。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物质入手展开实验。在实验设计上,从活动步骤、现象、分析结论三个方面列表。在每个具体的实验操作后面,要设计现象和相应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自主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化学本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方法和观察现象的角度。

3. 注重引导学生完整而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

4. 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探索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实验的成功或失败给予鼓励或指导。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验结果,更应注重实验过程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程序

篇5: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内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研究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三个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蜡烛、玻璃杯、火柴等 步骤、记录、分析

①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气味;从蜡烛上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 结论

蜡烛呈白色,状态为固体,硬度较软,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②点燃时:点燃蜡烛 仔细观察蜡烛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 现象

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亮,最内层最暗。

结论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最亮,焰心最暗。

蜡烛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③熄灭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继续燃烧。

现象

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生,用燃着的火柴迅速靠近白烟,可使蜡烛重新被点燃。

结论

篇6:蜡烛燃烧探究实验的改进

一、改进实验目的

通过改进“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的装置,使实验中对水和二氧化碳的检验现象更明显,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更易操作,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率,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实验仪器及用品 漏斗(或长颈漏斗)、烧杯、玻璃片、玻璃管(或纸筒)、蜡烛、火柴。

三、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图⑴说明:教材中使用“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的方法来检验水的生成。用此方法,一般只能短暂地看到烧杯内壁出现一层水雾,主要原因在于九月份气温较高,或者烧杯壁离火焰太近,水蒸气难以冷凝。如果控制不当,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将内壁熏黑,就难以观察到水珠的生成了。

改用漏斗罩在火焰上方,热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会在管壁内冷凝,一般经过1-2分钟,就会有明显的水珠附着在管壁内,现象更明显。

图⑵说明:对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教材中是用“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的方法,我不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洁净的烧杯内壁能蘸的石灰水极少,受热后水份蒸发,极易变干。曾有一学生向我质疑:烧杯内壁变浑浊是不是因为水被蒸干了,残留物使内壁变浑浊呢?

我在使用改进后的装置中,强调“用玻璃片盖好后迅速倒转过来,然后注入澄清石灰水”,这是为了防止烧杯内收集的气体在倒转过来后迅速逸散。

图⑶说明: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在蜡烛外套一个玻璃管,可防止吹熄蜡烛时白烟随气流散开,不易点燃。套上玻璃管后吹熄蜡烛,管内的白烟不易散失,可在管口点燃,火柴离烛芯的距离可适当远一些,学生可观察得更清楚。

四、实验操作:

1、对蜡烛燃烧产物水的检验:

如图⑴所示,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漏斗,观察管壁内有 什么现象发生(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2、对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

如图⑵所示,点燃蜡烛,将一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一会儿,用玻璃片盖好后迅速倒转过来,注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有何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的探究

如图⑶所示,在燃着的蜡烛外,套一个玻璃管,管口上端与火焰顶部大致相平(或略高于火焰顶部),吹熄蜡烛后,立即在管口点燃白烟。

五、装置改进的意义

上一篇:重合同守信用文件下一篇:《潇湘图》的阅读理解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