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灭贪婪的蜡烛作文600字

2024-05-01

熄灭贪婪的蜡烛作文600字(共7篇)

篇1:熄灭贪婪的蜡烛作文600字

熄灭贪婪的蜡烛作文600字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作为《红楼梦》中的名句,可谓是尽人皆知,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向贾宝玉这样呢?不仍旧有许多人内心充满贪欲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贪婪会使人变成行尸走肉吗?

贪婪,使人不顾一切的破坏。

日本侵华战争,是每个中国人都铭记在心的一段历史。当初日本为了满足自己称霸亚洲乃至称霸世界的贪欲,假借大东亚共荣圈,对我们张开侵略,多少军民因此丧生,多少古迹因此销毁。正是因为贪欲,才是日本军队不顾一切的破坏。

试想,若当初日本爱好和平,做到“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那日本最后还会被人下两颗原子弹吗?拿中国还会因此若后与其他国家吗?显然,历史无法改写,但我们也应该因此而明白,贪婪,使人不顾一切的破坏。

贪婪,使人肆无忌惮的侵略。

十七八世纪,英国可算得上是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但因为英国的狼子野心,不满于现状,于是在欲望的驱使下,英国走上了殖民统治的.道路,建立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逐步侵略,一点点蚕食,共计通过这种手段从印度榨取的财富不下一亿两白银。也是印度从那时起变得贫苦落后。

英国如今也已渐渐走向衰败,前些日子还在闹脱欧呢。如果单是英国没有走上殖民统治的道路,二是稳步发张资本主义,可能还不会沦落到这现在的样子。而印度因为有充足的资金,计算机产业一定会更加发达,说不定“硅谷”就要移居印度了。

综上可知,贪婪的弊处是有多大,人类正是因为贪婪而失去了太多太多,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从自己做起,熄灭贪婪的蜡烛,点亮知足的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高尚情操,相信我们一样能拥有。

篇2:熄灭贪婪的蜡烛作文600字

老师拿出一个打火机和一个瓶子还有一根蜡烛。我们都很纳闷,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师先用打火机点燃了那根红彤彤的蜡烛。然后,老师小心翼翼的滴了几滴蜡油在桌子上固定住蜡烛。老师拿起了瓶子往蜡烛上盖了上去,火苗原来是直的但它的火势变得越来越小,不到半分钟的时间—蜡烛熄灭了。

我们都在想这是为什么,同学们都在抓耳挠腮的时候老师打消了我们的谜团:火要有氧气才能燃烧,我用瓶子往蜡烛上一盖,瓶子里的氧气就没了。

篇3:熄灭贪婪的蜡烛作文600字

实验活动开始了,老师拿出了火柴、蜡烛和玻璃杯,然后,用火柴点燃了蜡烛,开始,火苗很小,接着,越烧越旺了,老师把玻璃杯盖上去之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火苗慢慢地变小了,最后熄灭。还冒出一缕笔直的灰白色的烟雾,像过年放的烟花。我们看得很投入,有的同学惊讶得一动不动,有的同学不相信似的揉了揉眼睛,同学们都看呆了,不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老师告诉我们,蜡烛燃烧是需要氧气的,玻璃杯里氧气没了,所以蜡烛就熄灭了。我们明白了这个原理。

今天这个活动很有趣,我知道了蜡烛熄灭的原理。

篇4:《熄灭的蜡烛》教案

1.初步了解蜡烛与空气助燃的关系。

2.学习做科学小实验的方法,萌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PPT课件、玻璃杯、蜡烛若干、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谜语

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说一说小火苗像什么呢?(星星、太阳、萤火虫)

二、感受空气对燃烧的作用

1.请幼儿说一说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请幼儿说一说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将蜡烛熄灭(用手扇,用嘴巴吹)

2.第一次实验:如果我们点燃一根蜡烛,然后用一个玻璃杯罩在蜡烛上,猜猜会怎样?做实验验证猜想。

小结:在燃烧的蜡烛上罩上玻璃杯,蜡烛燃烧一会就会熄灭,这是因为燃烧的蜡烛把瓶子里的空气用完了,这说明蜡烛燃烧需要空气。

三、感受空气量对燃烧时间长短的影响,引导幼儿探索蜡烛燃烧时间与蜡烛大小的关系,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1.第二次实验:点燃两根相同的蜡烛,分别罩上大小不同的玻璃杯,猜猜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瓶中的蜡烛先熄灭,这是因为大瓶子里的空气多,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长;而小瓶子里面空气较少,所以蜡烛燃烧时间较短,就先熄灭了。

2.第三次试验:点燃两根大小不一的蜡烛,罩上大小相同的玻璃杯,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幼儿实验,验证猜想。

小结:大的蜡烛燃烧用掉的空气多先熄灭。

四、让幼儿了解火的便利和危害,注意用火安全。

活动延伸

篇5:蜡烛会熄灭吗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大象出版社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蜡烛会熄灭吗》

【教材分析】

本课活动内容是按“火与生活——蜡烛会熄灭吗——探究燃烧之谜”的思路编写的。教学活动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燃烧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设计的,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与探究燃烧的秘密,注意了“游戏”性,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探索燃烧的奥秘,培养学生 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学生分析】

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喜欢动手实践,对科学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玩过蜡烛,对蜡烛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对燃烧的秘密还比较模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活动中要掌握好收与放的教学,既要大胆放手,又要注重引导,恰到好处地让学生发挥探究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我以引起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安排了富有趣味的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情境氛围,启发学生积极深入思考,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通过动手实验,把学生带入严谨的科学学习之中,亲历探究过程并成为科学秘密的“发现者”。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大小不同的杯子里蜡烛燃烧的测量获取数据,并且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蜡烛燃烧的时间长短与所在空间的大小关系。学习初步的量化研究方法。

2、指导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以及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取得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和分析、综合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研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究“蜡烛在容器中燃烧时间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和规范地实验操作。

【教具准备】

蜡烛、杯子、火柴、秒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话题

1、小游戏(邀请两位同学与老师配合)。实验过程:

(1)取两支高低一样的蜡烛,同时点燃。将两支大小一样的杯子(其中一个杯有底,另一个杯没有底)倒扣在蜡烛上,让学生猜测结果会怎样?

(2)由两位同学配合老师演示变魔术过程;

(3)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细节变化,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4)探讨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最终发现蜡烛的燃烧可能与空气有关。

2、认识对比实验。

学生分析实验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到在一个实验中,有许多个相同点,只有一个不同条件,这就是对比实验的要求。(设计意图: 教师以变戏法的形式开头,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没有底儿的对比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燃烧与空气可能有关,顺利引入了新课。)

二、猜想——实验,探究新知

(一)判断蜡烛燃烧与垫棋子有什么关系

(实验1)判断在有底的玻璃杯下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的情况。

1、先做出猜想并记录在实验表格内;

2、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猜想。(在老师的指引下同学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注意安全,杯子要轻拿轻放,小心烫伤。)实验1步骤:(1)点燃蜡烛;

(2)将有底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3)将玻璃杯一侧用棋子支起;

(4)观察蜡烛燃烧现象并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3、学生讨论、分析猜想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得出结论。对比魔术中有底杯下蜡烛燃烧熄灭可能需要空气,为什么支起一枚棋子,空气进去,但是蜡烛仍然熄灭了?

(实验2)判断蜡烛燃烧与垫棋子个数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1、由学生大胆的做出猜想,是否杯子底下的缝隙越大,蜡烛燃烧的时间就越长呢?

2、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猜想。(在老师的指引下同学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注意安全,杯子要轻拿轻放,小心烫伤。)实验2步骤:

(1)取三支同样长的蜡烛,有三名同学同时点燃;

(2)由3名同学在3枝蜡烛的旁边分别摆上1枚、2枚、3枚棋子;

(3)将3个玻璃杯同时倒扣在3支蜡烛上,用秒表开始计时;

(4)分别记录3个玻璃杯下蜡烛燃烧的时间,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3、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1)鼓励、表扬学生的探索精神;

(2)以小组形式汇报实验结果及发现;

(3)再次分析、总结、归纳出蜡烛燃烧的现象的确与空气有关。(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缝隙就大,流入的空气就多,蜡烛燃烧时间就长。)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已经演示了一个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学生经过见证杯口下面垫棋子多少不一样的确导致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不同,从初步感知蜡烛燃烧可能与空气有关,到明白蜡烛燃烧的确与空气有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判断蜡烛燃烧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1、师生共同探讨、分析蜡烛的燃烧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例如蜡烛的长短,玻璃杯的大小、火焰的大小等等,既然大家已经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了,那么你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吗?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各组的猜想自己亲自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

2、请根据自己的猜想,用实验来验证。(学生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案,进行实验,用柱形图、实验记录表等形式做好记录。)每组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进行操作,可供选择的实验如下:(1)判断蜡烛燃烧与蜡烛的长短有什么关系?(2)判断蜡烛燃烧与玻璃杯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判断蜡烛燃烧与火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 „„

3、实验成功的小组进行汇报。(师生共同参与分析实验汇报结果。)(1)蜡烛越长燃烧的时间越短,反之蜡烛越矮燃烧的时间越长。(2)玻璃杯越大里面的空气越多,蜡烛燃烧的时间越长;反之玻璃杯越小则燃烧之间就越短。

(3)火焰越大燃烧时间越短,反之火焰越小燃烧时间越长。

4、教师总结并归纳出结论。

从大家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蜡烛燃烧需要什么?(空气)如果离开空气,蜡烛还能燃烧吗?(不能)

(三)探讨蜡烛的燃烧和空气中的什么有关系。

1、将课本72页的阅读制作成课件播放。

2、从这个小资料中,我们知道其实是空气中的什么能够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四)魔术再现奇迹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对“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的问题进行猜想并验证。实验步骤:

(1)取一支蜡烛点燃并固定在玻璃片上;

(2)在玻璃水槽内加入适量的水,并将点燃的蜡烛放入水槽内;

(3)将贴有刻度的量筒倒扣在蜡烛上;

(4)仔细观察蜡烛燃烧的变化以及量筒内水位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而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是21%,所以蜡烛将空气中21%的氧气燃尽后就熄灭了。

(设计意图: 本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从猜想、设计方案,到实验一同进行,然后再进行汇报,知识点上使学生更进一步知道了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三、拓展思维,合作小结

1、请同学们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吧。(生发言师总结)

2、燃烧需要氧气,除此外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留做课后思考,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 结尾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到

科学并不神密,愿意亲近科学。)

【板书设计】

蜡烛会熄灭吗

无底杯子——氧气充足——燃烧时间长 棋子多——氧气较充足——燃烧时间长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从学生“兴趣”发,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课伊始,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熟悉的游戏入手,设计问题,引发思考,并通过充分的情绪调动和情境创设,很好地触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

2、以“玩”为主,在“玩”中“学”,“学”中“做”。爱玩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在此,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学生在“玩”中发现科学问题,获取科学知识,在“做”中解决问题,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

3、体现学生主体,营造探究空间。《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投身到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验、去发现。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把握“收”“放”时机,注重指导和引导。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至关重要。本课教学时,我指导学生

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样一个科学学习的基本步骤,有扶有放,充分把握收放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体验了探究的乐趣。

篇6:蜡烛会熄灭吗教案

1、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

2、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话题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先来给大家变个戏法,想请两个小助手来帮忙,谁愿意?(邀请两位同学与老师配合)

师:大家看,这是两支高低一样的蜡烛,请他们俩同时点燃。两个大小一样的杯子,假如我用杯子把它盖住,大家猜结果会怎样?

生:蜡烛肯定会熄灭。

师:噢,怎么回事?(蜡烛一支没灭)其实这不是戏法,老师刚才做的是一个对比实验。请这位小助手告诉你秘密吧。

生:看,这个杯子没底儿。

师:为什么杯子没底,蜡烛就不会灭呢?

生:我想,杯子没有底,空气就会进去。

师:可见,蜡烛燃烧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空气。

师:同学们来对比一下刚才实验中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 :蜡烛的高低、粗细、火焰大小一样。

生2 :杯子的高低、粗细、大小也一样。

生3 :老师是同时把杯子盖在蜡烛上。

……

师: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一个杯子有底儿,一个杯子没底儿。

师:看来,有许多个相同点,只有一个不同条件,这就是对比实验的要求。

(设计意图: 教师以变戏法的形式开头,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没有底儿的对比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燃烧与空气可能有关,顺利引入了新课。)

二、猜想——实验,探究新知

(一)判断蜡烛燃烧与垫棋子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看,如果现在在这个杯子(上组实验中有底的玻璃杯)下面再垫一枚棋子,你猜结果会怎样?

生1 :过一会儿就灭了。

生2 :蜡烛不会熄灭,一直到蜡烛燃尽了。

师:蜡烛会不会熄灭,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杯口下面垫得棋子的多少到底有什么关系,同学们想不想用实验来证明吗?

师:好,赶快小组讨论一下怎么做。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1 :我们组想用三个杯子,下面分别垫一枚、二枚、三枚棋子,比一比哪支蜡烛先灭。

师:对蜡烛有什么要求吗?

生1 :蜡烛要一样高,一样粗细。

生2 :我补充,蜡眼儿也要调整成一样大。

师:对杯子有什么要求吗?

生3 :杯子的大小、高低、粗细都要一模一样。

生4 :还要记住杯子都要有底儿。

师:其他的组还有什么办法?

生5 :我们组设计用三个杯子,一个不垫棋子,一个垫一枚,一个垫两枚,看哪支蜡烛先灭。

师:杯子、蜡烛还有其他条件是不是都要一模一样?

生5:是。

师:下面就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注意小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还要注意杯子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小心烫伤。(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教师注意:①实验过程中蜡烛点燃几次后,要用剪刀把蜡眼剪得一样大。②蜡烛要始终保持一样高,需用尺子不时量一量。③每次实验后提醒学生将杯口提起晃动,放出杯口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师:看到大家在实验中认真钻研的劲头,老师觉得你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好,现在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吧。

生1 :我们组实验的结果是,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3.96秒,垫二枚棋子蜡烛燃烧5.79秒,垫三枚燃烧6.18秒。我们发现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蜡烛燃烧时间越长。

生2:我们测得的结果是,不垫棋子蜡烛燃烧了1.71秒,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了2.16秒,垫二枚棋子燃烧了2.83秒。我们想,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缝隙就越大,蜡烛燃烧时间就长。

生3 :我觉得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缝隙就大,流入的空气就多,蜡烛燃烧时间就长。

师:同学们不仅有了发现,还说明了原因,真棒。那么,从刚才大家的实验结果来看,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空气有关吗?

生:与空气的确有关系。师:那么,刚才的实验同样是只有哪个不同条件?

生:棋子的多少。

师:只有棋子的多少这一个条件不相同,其余条件都相同,这也是一个对比实验。现在大家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了吗?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已经演示了一个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学生经过见证杯口下面垫棋子多少不一样的确导致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不同,从初步感知蜡烛燃烧可能与空气有关,到明白蜡烛燃烧 的确 与空气有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判断蜡烛燃烧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既然大家已经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了,那么蜡烛燃烧时间长短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吗?

生:能

师: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生:同学们分组讨论。

师:各组根据自己组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生:学生分组实验。

师:实验成功的小组请把你们的记录贴在黑板上,进行汇报。

生1:我们猜想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蜡烛高低有关,用一支5厘米的蜡烛,一支8厘米的蜡烛,看哪个蜡烛燃烧时间长。结果,蜡烛高的先灭。

生2:我们组猜想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杯子大小有关,用一个大杯子和一个小杯子同时盖住蜡烛,结果大杯子里的蜡烛燃烧了9.43秒,小杯子里的蜡烛燃烧了5.35秒。我们想大杯子的空气多,所以蜡烛燃烧时间长。

生3:我们也猜想与杯子大小有关,先用一个杯子盖住蜡烛,只燃烧了8.38秒,然后把蜡烛放子杯子里点燃,上面再倒扣一个杯子,结果燃烧了9.94秒。我觉得两个杯子的空气比一个杯子里的多,蜡烛燃烧时间长。

生4:我们组猜想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火焰大小有关,把蜡烛火焰用剪刀剪成一个长的,一个短的,同时盖上杯子,结果火焰大的蜡烛先灭。我认为火焰大的蜡烛燃烧需要的空气多,而杯子上面的空气不够用,它就先灭了。

师:从大家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蜡烛燃烧需要空气吗?

生:需要。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了解一下。(将课本72页的阅读制作成课件播放。)

师:从这个小资料中,我们知道其实是空气中的什么能够支持燃烧?

生:氧气能支持燃烧。

(设计意图: 本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从猜想、设计方案,到实验一同进行,然后再进行汇报,知识点上使学生知道了燃烧需要空气,更进了一步。)

三、拓展思维,合作小结

师:燃烧需要氧气,除此外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留做课后思考,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

师:现在,同学们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吧。

生:……

师:同学们这节课不经意间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情,大胆的猜想,严密的计划与组织,认真的实验,还有仔细的观察、用心的记录等等,这些都是科学家从事的事情,我们都做到了,同学们真棒,请为我们加油吧!

(设计意图: 结尾不但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到科学并不神密,愿意亲近科学。)

2蜡烛会熄灭吗教学设计

【要点】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目标】

(1)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2)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怎样进行】

(1)猜想与实验引入。为了更好地突出事实与证据这个一级目标的训练,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课文的开始就安排了“几个杯中的蜡烛会熄灭吗?”的猜想环节,将其作为探究活动的引子,旨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加以记录,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想。文中安排了几种不同情况,首先出示了形状、高度都相同的两个杯子,但1号杯子无底,2号杯子有底。用两个杯子同时扣住高度相同的正在燃烧的蜡烛,结果会怎样?接着出示3号杯,杯子下垫1个棋子,猜想里面的蜡烛会熄灭吗?记录下猜想的结果。然后又出示了在3号杯口垫2个棋子、3个棋子,里面的蜡烛又会怎样的情况,这个环节的安排,既渗透了变量控制的实验主旨,又为引出“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的问题研究做了铺垫。

教学中,宜采用分组实验,具体的分工由学生自定。实验时,尽量选取透明度较好的玻璃杯,易于观察蜡烛燃烧的时间。由于1号杯无底,蜡烛不会熄灭,只有将燃烧物(蜡烛)本身燃尽时才会熄灭,而2号杯中有底倒扣,杯中存有一定量的空气,因此蜡烛也不会立即熄灭,待燃尽杯中的氧气后蜡烛才会熄灭。做完验证后,出示3号杯,在杯子口垫一枚棋子儿,会怎样呢?在学生猜想记录的前提下,动手一试,获得证据。至于杯子口下垫2枚、3枚甚至更多枚棋子会怎样,此刻只进行猜测即可,因为它只是问题的引子,后面控制变量实验的设计还要具体地研究。(实验时,3号杯会有少量的空气从杯底补充进去,因此,蜡烛燃烧的时间比2号杯子要长些,同样杯口垫棋子的多少会与燃烧的时间成正比)。在这种猜测的基础上,自然引出对“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的进一步猜想,从而进行控制变量实验的教学与设计。

应注意:

1、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各种情况的结果,然后在实验中取证,验证自己的猜想;

2、教师在课前对实验多做几次,掌握一定的数据;

3、蜡烛的高度一般在5--8厘米比较适宜。杯口下的棋子宜选取长方体形状便于垫放,而且棋子应有一定的厚度(学生们玩的陆战棋子即可)。否则,垫一枚与垫两枚、三枚的燃烧时间没有明显变化(普通硬币的厚度不够,若用硬币则采取2、4、6枚进行)。

(2)变量控制的实验设计与记录。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设计控制自变量的简单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课文安排了实验与记录环节,研究蜡烛燃烧的时间与杯口垫棋子的多少是否有关,从而较好地理解实验的本质。文中出示的3号、4号、5号杯子相同,蜡烛的高度也相同,为保证实验的准确,需要控制的是:同时点燃蜡烛,同时扣下杯子,记录燃烧的时间,在此实验中,只有杯口垫的棋子数量这个唯一的条件不同。

教学时,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需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并分析这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认为三个杯子同时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分组实验时,需三人同时点燃蜡烛,同时扣下杯子,如果动作不在同一时间则影响准确度),可选择两两杯子进行,如3号杯和4号杯,或3号杯与5号杯,或4号杯与5号杯,这样便于操作,可比度极强。

教学时应注意:

1、实验几遍后,随蜡烛高度的变化,实验的数据将有变化,所以提醒学生,对比中的两个蜡烛或三个蜡烛的高度应保持一致,必要时用尺子量一量,用剪子剪一剪;

2、分组实验前,让学生充分讨论,分工合作等操作要领。因这个分组实验关系到下边的自行设计实验质量的高低。

3、实验后的对比实验条件的分析很重要,不可忽视。

4、每次实验后,提醒学生将杯口提起晃动,放出杯口处沉积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5、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待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了变量控制的实验操作后,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自行利用柱形记录表的形式记录。文中先给予了“蜡烛高度不同”这个自变量,要求学生试一试,然后进一步提出了„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还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问题,再次让学生独立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

教学时,教师应采取开放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由选取相同条件,自由组合实验小组,进行分工与合作。教师应适当点拨学生先进行实验前的组内讨论,方案制定后再进一步实施,记录实验数据。待全班实验完毕,再进行大型的汇报。汇报组需阐述本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分别是什么,其它组可以进行合理的提问和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

1、由于蜡烛高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学生设计的实验可能方法较多。如同时扣下相同的两个大杯子,或同时扣下相同的两个小杯子,或同时在两个杯子口下垫一个棋子,或同时在两个杯子口下垫两个棋子等,教师应注意把握。

2、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讨论:蜡烛熄灭的原因。蜡烛为什么会熄灭的讨论,实质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结合具体实验进行讨论。由于学生参与了实验,已了解到所扣杯子的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不同,所以他们对此讨论会有一定的把握,也会有一定的兴趣。只要他们谈论到燃烧与空气的多少有关就可以。至于燃烧与空气中氧气的关系,文中没做重要的实验,教师可以补充,也可以将此环节与第五部分的阅读有机整合在一起。(5)补充阅读。空气的成分、性质以及人们对空气的利用等有关知识,是借助阅读资料来介绍的。在文字介绍的基础上,安排了学生动手涂一涂的活动,便于进一步了解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例。文中的卡通图,介绍了空气与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它处在杯中的底部。

教学时,可以结合第四部分内容进行。教师应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涂一涂,以加深对空气的认识。如果教师认为有必要用实验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可以安排一些有兴趣的氧气支持燃烧、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溶于水、比空气重等小实验,这些实验的选择应考虑为第三课探究燃烧之谜作铺垫。

【应变参考】

(1)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将杯口垫棋子的研究放在教学环节一或二中,因为它是问题研究 的过渡环节,是为引出下面的对比实验做铺垫的。

(2)教学时应注意,实验的现象和结果会各种各样。因为杯中蜡烛燃烧的时间与蜡烛本身的高度和

杯中空气的多少(杯子大,空气多)有关。也就是说,在材料准备时,若组与组之间准备的杯子大小不相同(或蜡烛高度不同),则燃烧时间的长短也会不同;但相对于同一组来说,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材料与实验结果的关系。

篇7:蜡烛会熄灭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大小不同的杯子里蜡烛燃烧的测量获取数据,并且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蜡烛燃烧的时间长短与所在空间的大小关系。学习初步的量化研究方法。

2、指导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以及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取得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和分析、综合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研究的热情。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究“蜡烛在容器中燃烧时间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和规范地实验操作。教具准备:

蜡烛、杯子、火柴、秒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游戏(邀请两位同学与老师配合)。实验过程:

(1)取两支高低一样的蜡烛,同时点燃。将两支大小一样的杯子(其中一个杯有底,另一个杯没有底)倒扣在蜡烛上,让学生猜测结果会怎样?(2)由两位同学配合老师演示变魔术过程;

(3)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细节变化,并验证自己的猜想;(4)探讨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最终发现蜡烛的燃烧可能与空气有关。

2、认识对比实验。

学生分析实验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到在一个实验中,有许多个相同点,只有一个不同条件,这就是对比实验的要求。

二、探究新知

(一)判断蜡烛燃烧与垫棋子有什么关系

(实验1)判断在有底的玻璃杯下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的情况。

1、先做出猜想并记录在实验表格内;

2、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猜想。(在老师的指引下同学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注意安全,杯子要轻拿轻放,小心烫伤。)实验1步骤:

(1)点燃蜡烛;

(2)将有底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3)将玻璃杯一侧用棋子支起;

(4)观察蜡烛燃烧现象并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3、学生讨论、分析猜想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得出结论。对比魔术中有底杯下蜡烛燃烧熄灭可能需要空气,为什么支起一枚棋子,空气进去,但是蜡烛仍然熄灭了?

(实验2)判断蜡烛燃烧与垫棋子个数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1、由学生大胆的做出猜想,是否杯子底下的缝隙越大,蜡烛燃烧的时间就越长呢?

2、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猜想。(在老师的指引下同学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注

意安全,杯子要轻拿轻放,小心烫伤。)实验2步骤:

(1)取三支同样长的蜡烛,有三名同学同时点燃;

(2)由3名同学在3枝蜡烛的旁边分别摆上0枚、2枚、3枚棋子;

(3)将3个玻璃杯同时倒扣在3支蜡烛上,用秒表开始计时;

(4)分别记录3个玻璃杯下蜡烛燃烧的时间,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3、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1)鼓励、表扬学生的探索精神;

(2)以小组形式汇报实验结果及发现;

(3)再次分析、总结、归纳出蜡烛燃烧的现象的确与空气有关。(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缝隙就大,流入的空气就多,蜡烛燃烧时间就长。)

(二)判断蜡烛燃烧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1、师生共同探讨、分析蜡烛的燃烧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例如蜡烛的长短,玻璃杯的大小、火焰的大小等等,既然大家已经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了,那么你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吗?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各组的猜想自己亲自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

2、请根据自己的猜想,用实验来验证。(学生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案,进行实验,用柱形图、实验记录表等形式做好记录。)每组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进行操作,可供选择的实验如下:

(1)判断蜡烛燃烧与蜡烛的长短有什么关系?(2)判断蜡烛燃烧与玻璃杯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判断蜡烛燃烧与火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 „„

3、实验成功的小组进行汇报。(师生共同参与分析实验汇报结果。)(1)蜡烛越长燃烧的时间越短,反之蜡烛越矮燃烧的时间越长。

(2)玻璃杯越大里面的空气越多,蜡烛燃烧的时间越长;反之玻璃杯越小则燃烧之间就越短。

(3)火焰越大燃烧时间越短,反之火焰越小燃烧时间越长。

4、教师总结并归纳出结论。

从大家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蜡烛燃烧需要什么?(空气)如果离开空气,蜡烛还能燃烧吗?(不能)

(三)探讨蜡烛的燃烧和空气中的什么有关系。

1、将课本72页的阅读。

2、从这个小资料中,我们知道其实是空气中的什么能够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3、课件出示问题

三、小结

1、请同学们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吧。(生发言师总结)

2、燃烧需要氧气,除此外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留做课后思考,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板书设计:

蜡烛会熄灭吗

上一篇:十大道德标兵李道林同志事迹简介下一篇:彝良县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