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赛项目书

2024-05-05

创新大赛项目书(精选6篇)

篇1:创新大赛项目书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理工学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活动策划书

一、大赛的目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于2007年首次举办,现已成为最具影响的全国大学生竞赛项目之一。目的在于引导我院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我院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整体规划

1)大赛的题目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12年)的主题为“幸福生活——今天和明天”;内容为“休闲娱乐机械和家庭用机械的设计和制作”。所有参加赛的作品必须与本届大赛的主题和内容相符,与主题和内容不符的作品不能参赛。(题目说明:校园、家庭用机械 “对宿舍或家庭生活中的居住、出行、锻炼、物品储存等方面的设计进行创造或改进” 休闲娱乐机械指“机械玩具或在家庭、校园、社区内设置的健康益智的生活、娱乐机械”。凡参加过本赛事以前比赛的作品原则上不得再参加本届比赛;如果作品在功能或原理上确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参赛时须对突破和创新之处做出说明。)

2)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成、且未参加过前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3)参赛作品必须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即主要构思、设计及制作工作由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可以有教师指导,但以教师名义 1

报过成果的不能参展)作品。

4)组委会将对作者及作品的资格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参展资格或有弄虚作假现象者核查属实后,立刻停止其参赛。

5)参展作品作者可以以个人名义参加比赛,也可以以小组名义参加。

6)作品提交方式:为提高同学们参与比赛的积极性,本届比赛同时接收实物形式和虚拟设计类作品,并需要填写项目申报表。

三、大赛的组织

本次大赛主要由理工学部组队参加,大赛的宣传工作主要由学部的辅导员对广大的学生进行宣传,学生可以班级为单位对本班学生进行动员,参赛队员的确定由辅导员推荐或者自愿报名产生。为保证大赛的顺利开展,理工学部专门成立了大赛组委会。

四、参赛条件与方式

1.参赛条件:理工学部在校本、专科大学生(含2012届毕业生)均可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通过辅导员推荐报名参加,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不得多于5人。

2.参赛方式:参赛队学生自接到大赛通知后,即可按大赛主题和内容的要求进行准备,报名时需要提交参赛的题目。

五、大赛相关进程的安排

1.2011年12月1日-2011年12月8日,辅导员向学生宣传大赛的主题与内容,学生报名。

2.2012年1月1前,完成参赛队员的确定,参赛题目的确定。

3.2012年1月31前提交

(1)第五届大赛作品报名表(见附件一);

(2)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并附主要设计图纸(包括纸质、电子文

档);

(3)作品的实物样机或放缩的实物样机;

六、经费

本次活动的经费由学部支持。包括设备配件的购买,加工费用等(需提交发票)。

七、其它

组委会成员

组长:万正兵

副组长:朱锐

委员:余能林 李相敏 李清晨 张香云 张立新

篇2:创新大赛项目书

让参与此活动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如果毕业后要自己创业,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明白要遇到些什么困难,要经过哪些程序。例如,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如何找搭档,如何获得创业资金,如何利用国家政府为青年创业提供的优惠政策等。如何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活动日期:

20xx年xx月日星期二

活动地点:

活动步骤:

(一)前期准备

1、活动申请。

时间:20xx年xx月xx日(由于此活动需要参赛者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所以提前一周开始接受申请)

地点:超市门口

方式:填写报名表,初步写下创业项目。通知复赛名单:由专业人士从报名表上筛选出符合实际,有创意,有潜力的项目,然后通知报名者进入了复赛。

2、活动宣传方案。(宣传部负责)

3、活动经费。(外联部负责)

(二)活动步骤

1、参赛者提交一份电子版(打印版)创业计划书。

2、参赛者在现场解说自己的创业构想,并回答现场专家提出的问题。具体细节参看附录1

(三)活动评奖规则

参赛者的最后成绩由两部分因素构成,创业计划书和现场答辩各占50%。

具体评奖细则参看附录2。最后现场颁奖。

注意事项:(一)活动预算

奖品,评委现场喝的水,主持人服装,宣传所用经费。

(二)安全事项

现场观众的秩序维持,如发生意外(火灾等)如何处理。

附录1现场答辩活动具体计划

时间:20xx年3月24日星期二(可改)

地点:A楼多媒体活动中心

对参赛选手现场答辩的说明、(由谁在什么时候告诉参赛选手现场答辩的各个环节具体要求是否需要他们做PPT等相关陈述所需要的资料图片什么时候交给多媒体操作人员等)

其他准备:人力资源:可邀请到场的评委:xxx、xxx

主持人(答辩会的现场主持)礼仪人员(接待嘉宾等)

多媒体操作人员(负责音频的调试,大屏幕的播放,参赛选手提交的资料的整理,评委打分表的设计)

维和人员(开场前桌椅安排,现场秩序的维和,观众座位的安排)

联络员(灵活机动动作,哪需要就去哪)

清洁人员(活动结合后的清理打扫桌椅还原)

物力资源:评委打分表的设计,桌椅,话筒的电池,笔记本电脑,插线板,矿泉水,胶布,笔纸(用于评委做笔记)请帖(邀请评委)摄像机

会场布置:会场如何布置

时间××××××

人员××××××

附录2创业计划书的评价细则

1、正式陈述(35分一下7点概要一点5分)

评定团队正式陈述的各项标准:

(1)产品(服务)介绍:全面且客观的介绍和评价产品(服务)的特点、性质和市场前景。

(2)市场分析:对市场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加以严密和科学的分析。

(3)公司战略及营销战略:公司拥有短期和长期发展战略及应对不同时期营销战略。

(4)团队能力和经营管理:对本公司的团队能力有清晰的认识、掌握并熟知本团队经营管理的特点,明确公司经营和组织结构情况。

(5)企业经济/财务状况:公司不同经营时期的经济/财务状况清晰明了,经济/财务报表具有严密性。

(6)融姿方案和回报:有完善且符合实际的企业融资方案,并进行企业的资本回报率的测算。

(7)关键的风险及问题的分析:对企业的经营中可能遇到的关键风险和问题进行过先期考虑和分析,并附有实质性的对策。

2、回答问题(40分一个要求对应10分)

评定团队回答提问的各项标准:

(1)正确理解评委提问:对评委问题的要点有准确的理解,回答具有针对性而不是泛泛而谈。

(2)及时流畅作出回答:能在评委提问结束后迅速作出回答,回答内容连贯、条理清楚。

(3)回答内容准确可信:回答内容建立在准确的事实和可信的逻辑推理上。

(4)特定方面的充分阐述:对评委特别提出的方面能做出充分的说明和解释。

3、整体表现(25分以下一点5分)

评定团队整体表现的标准:

(1)整体答辩的逻辑性及清晰程度:陈述和回答提问的内容具有整体一致性,语言清

晰明了。

(2)团队成员协作配合:团队成员在陈述时有较好的配合,能协调合作,彼此互补,

对相关领域的问题能阐述清楚。

(3)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回答:在规定时间内回答评委提问,无拖延时间的行为。

(4)现场表现出大学生应具有的高素质,团队的着整洁美观大方,无破坏环境的行

为,礼仪良好。

篇3:创新大赛项目书

“优学网”平台虽然已经具有良好的竞赛平台经验和资源, 但是为了更好地支持NOC活动竞赛, 适应不同竞赛的需求, “优学网”对原有平台做了适当调整和充分准备, 更接近一线教与学的实际, 更有利于参赛师生的使用。

第七届活动“主题网站 (页) 制作”项目是由3位学生和1位指导教师组队参与的, 为了更全面地检验学生网站制作的基本功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全国组委会对竞赛方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赛师生除了完成并在线提交“中华名小吃”的主题网站作品外, 还需要完成竞赛平台——“优学网”上的NOC团队展示, 主要完成团队介绍、合作交流、参考资源、探究相册等栏目, 从而更好地体现竞赛的宗旨。

如果说通过“优学网”平台, 能够给予NOC活动中学生类的主题网站 (页) 制作这个项目更多创新和更快提升的话, 那么教师项目的“网络教研团队”, 则更能体现“优学网”平台对于“网络教研”的意义。“优学网”通过提供2008年NOC网络教研团队决赛中的现场平台和技术支持, 以完美的表现协助竞赛圆满完成, 赢得了NOC活动各地组委会以及决赛裁判评委们的一致肯定。同时, “优学网”平台的易操作性, 让第一次上手的参赛教师颇为喜爱, 纷纷表示回去要和同行一起分享, 来年还来参加网络教研团队比赛。

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和中国发明协会主办的NOC活动能茁壮成长, 成为全国性权威的信息技术竞赛, 离不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中央电化教育馆等重要国家单位的支持和关心。NOC活动通过七年的成长, 已经深受各地参赛教师、学生的喜爱。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活动, NOC的各项比赛与现场活动不但吸引了全国各省众多师生参与, 且参赛作品年年创新、参赛选手年年增加, 同时, NOC活动也与时俱进, 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竞赛方式和内容, 使得竞赛能跟上时代发展, 真正体现创新和实践的活动宗旨。

篇4:创新大赛项目书

关键词:大学生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创新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c)-0215-01

21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关系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目前,我国正处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转型时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便成为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锻炼了学生掌握和利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1 比赛工作的结构分解

任何一个竞赛都不可能只是简单的技术竞争,整个竞赛就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项目,比赛过程中会涉及各个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同时,对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这样一个特殊的项目,就需要对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计划、实施和评价。工作结构分解就是把一个项目,按一定的原则分解,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再把一项项工作分配到每个人的日常活动中,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项目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要使参加项目管理的人员都能清楚地了解项目所应达到的目标、项目工作的范围及内容、项目组的责任及项目组内各级岗位人员的责任。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应在项目管理的开始阶段做好项目工作的划分。项目工作的划分是项目管理、文件资料编制的基础,也是项目控制的依据。对于比赛中的各项工作,比如搜集资料、确定方案、加工制造、实验检验等各项工作都要进行详细而全面的划分,确保整个比赛工作结构清晰、细致。

在比赛中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角色的不同意味着任务的不同,并且各个组员之间的任务分工也是各不相同的,比赛工作的结构划分可以使不同的参与者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负责比赛中不同的工作。当然,比赛中团队合作意识是很重要的,每位队员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整个团队要协调一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只有形成以学生自主创新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团队模式,才能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取得圆满的成功。

2 比赛进度的控制

随着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深入开展,比赛程序也逐渐规范化,大赛的发展趋势要求应有校内预赛和选拔的长效机制,比赛的准备时间也越来越有限,因此,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按时完成比赛的各项工作,比赛进度的控制就更加重要。

首先,要对比赛各项工作所需时间进行正确的估算。按照现有比赛程序,从大赛组委会正式发文至预赛只有5个月的时间,则需要参赛团队制定合理的进度表,在进度表中明确各部分工作所用时间。例如,大赛主题的分析与讨论,参赛作品方案的确定,作品的设计与仿真,原材料的购买,作品的加工、装配与调试,作品质量的检验,作品说明书的撰写以及作品宣传视频的制作等各项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且保证各部分工作时间分配的合理性。

其次,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进度跟踪调整方案。任何进度计划表,无论制作时如何合理可行,在实际项目进展中,总会受各种突发情况的影响,比如购买原材料时市场上该材料的短缺、发货不及时,或者加工零件时机床设备的故障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此时,则要求参赛队员采取合理的措施,比如对参赛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更改、采用其他材料代替等方法,及时对进度计划表进行跟踪调整,避免参赛作品不能按时完成。

3 费用的预算与控制

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总体目标和项目的具体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的管理活动,以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是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项目成本的控制一直以来是制约项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一般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品要求资金投入较少,并且各高校对此比赛重视程度很高,但建立完善的费用预算方案,并适当控制资金投入,培养成本控制的工程意识,对大学生将来走向企业是很有利处的。

首先,在零部件材料的设计与选购上,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与价格,并不是材料性能越好越合理,在达到相同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使用较广且价格低廉的材料,否則,便造成了过剩和浪费;其次,在设计参赛作品时,合理使用圆角等结构,既节省材料又减小加工量;再次,在选择参赛作品零部件加工方法时,尽量使用加工费用较低的加工方法,比如多使用车床、铣床等普通加工设备,尽量少使用数控机床等加工成本较高的设备。

4 作品质量的控制与检验

任何竞争都离不开“产品质量”的竞争,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就没有竞争的生命力。同样,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虽然相对于作品的工艺要求而言,更重要的是开阔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但作为产品的研发设计者,参赛人员同样需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与检验。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参赛人员在对作品进行设计时,首先要保证作品结构的合理性,在产品的加工、装配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例如,对于机械、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作品,在保证机械结构合理的同时,还要确保控制部分硬件电路的稳定性和程序的可执行性,并且采取例如掉电保护、操作界面简单等人性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作品的竞争力。另外,在完成比赛作品的制作后,可以进行一系列相关试验,检验作品质量是否合格,不断提出改进方案,修改完善参赛作品,直到符合要求。

5 结语

开展创新活动、参加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的最终意义在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利用项目管理学科中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整个过程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发展,培养学生工管结合,以工学为主,以管理学为辅,全面系统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毅梅.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24):143-144.

[2] 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增强高水平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3):18-23.

[3] 马陆亭.如何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6-10-16(7).

[4] 王祖和,刘卫华.项目质量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篇5:创意大赛项目策划书

首届5555555555学院科研创意大赛

项目策划书

作品名称:5555555申报者姓名:***5

5(集体项目的主要负责人)5555所在班级:联系电话:555555555579指导教师:5555555

A.申报者情况

创新点、技术

关键和主

要技术指

标 电路工作原理应急充电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它是单管直流变换电路,采用单端反激式变换器电路的形式。电路中所谓的单端是指高频变换器的磁芯仅工作在磁滞回线的一侧。所谓的反激,是指当开关管VT1导通时,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Np的感应电压为1正2负,整流二极管VD3处于截止状态,在初级线圈中储存能量。当开关管VT1截止时,变压器T1初级线圈中存储的能量,通过VD3整流和电容C4滤波后向负载输出。三极管VT1为开关电源管,它和T1、R1、R2、C2等组成自激式振荡电

路。加上输入电源后,电流经R1流向VT1的基极,使VT1导通,R1称

为启动电阻。一旦VT1导通,变压器初级线圈Np就加上输入电压,其

集电极电流Ic在Np中线性增长,反馈线圈Nb产生3正4负的感应电

压,使VT1得到基极为正、发射极为负的正反馈电压,此电压经C2、R

2向VT1注入基极电流,使VT1的集电极电流进一步增大,正反馈产生雪

崩过程,使VT1饱和导通。在VT1饱和导通期间,T1的初级线圈Np储

存磁能。

与此同时,感应电压给C2充电,随着C2充电电压的增高,VT1基极

电位逐渐变低,当VT1的基极电流变化不能满足其继续饱和时,VT1退

出饱和区进入放大区。VT1进入放大状态后,其集电极电流下降,在反

馈线圈Nb产生3负4正的感应电压,使VT1基极电流减小,其集电极

电流随之减小,正反馈再一次出现雪崩过程,VT1迅速截止。VT1截止

后,变压器T1储存的能量提供给负载,初级线圈Np产生的1负2正的反向电压经二极管VD3整流滤波后,在C4得到5.8V的直流电压。通过

手机的专用充电插头给手机充电。

在VT1截止时,直流供电输入电压和Nb感应的3负4正的电压又经

R1、R2给C2反向充电,逐渐提高VT1基极电位,使其重新导通,再次

翻转达到饱和状态,电路就这样重复振荡下去。

VD1、VD2、C3等组成稳压电路,在VT1截止期间,Nb感应的3负

4正的电压经VD2向C3充电,当C3上的电压(上负下正)大于6.2V时.稳

压二极管VD1开始导通起分流作用,减小VT1的基极电流,从而可以控

B.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篇6:创新大赛策划书

“创新之星”创新理念大赛

为展现我院学生创新风采,增强我院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菏泽学院学生会宣传部决定举办“创新之星”创新大赛,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目的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专业特长,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挖掘创新型人才。

二、参赛对象

菏泽学院全日制在校生。

三、主办单位:菏泽学院学生会宣传部

承办单位:蒋震机电工程学院

四、作品范围:一切创新理念论文及作品

例:机电产品(机电系)、手工艺制品、平面设计(美术系)、新概念作文(中文系)、网站设计(计算机系)等各系一切具有创新点的论文或作品。

五、作品要求:

(1)本次大赛作品包括创新理念论文及创新作品,论文需电子版、纸板各一份。

(2)参赛者须向大赛评选委员会提供参赛作品详细说明书,阐述作品的名称、主题、内容、设计技巧、设计理念等。

(3)作品可以由个人创作,也可以由集体创作(人数不超过3 1

人);

(4)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自行设计、制作,不得抄袭,不得套用网上或相关网页制作软件的模板,不得由他人代替或盗用他人作品,否则,取消其参赛资格。自主创作的作品具有自主版权。如涉及版权纠纷等相关法律问题,责任自负。

六、大赛安排

2011年4月1日~5月18日,具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月1日—4月5日。组委会设定计划,进行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4月5日—5月15日。参赛者将报名表和参赛作品汇总提交到各系,由各系评选出五件作品送往机电楼316办公室。

第三阶段,5月16日—5月17日。组织专家评审,各项奖项落定并举办颁奖仪式。

七、评分规则

(1)作品分成实物作品及设计理念论文,各评出一、二、三等奖。

(2)各系推荐五件作品参加复赛,由组委会最终评出十件作品参加

总决赛。

(3)邀请各系资深专家出席总决赛,评出各个奖项。

(4)总决赛中,每组在评审时给予3-5分钟陈述时间;评委按满分

100分评判,计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八、奖项设置

理念论文、实体作品各: 一等奖:1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5名

上一篇:初三学生数学复习计划下一篇:10.大连理工大学教职工退休、返聘管理暂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