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经济改革

2024-05-23

苏联的经济改革(精选8篇)

篇1:苏联的经济改革

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基本历程。

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难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学习任务:

1:赫鲁晓夫的额改革的背景,内容,评价。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

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

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理科选用)

基础训练巩固:1----11题.99页.直通高考:1----8题.25页.课后反思;

篇2:苏联的经济改革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篇3: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1.国内面临三大挑战。首先, 面临的仍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这种模式早已失去动力机制, 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其次, 经济增长率与经济效益日益下降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1976—1980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还为4.2%, 而1981—1985年则下降到3.3%, 工业产值同期由4.3%下降到3.2%, 社会劳动生产率同期由3.3%降到3.1%。再其次, 农业仍然呈现衰退趋势。由于苏联被迫大批量进口食品和食品原料, 这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调整, 使市场供应更加紧张, 外汇资金更加短缺。

2.国际上面临三大挑战。首先, 与美国经济实力的差距呈拉大趋势。苏联农业劳动生产率从1966年到1984年, 一直停留在美国的20%—25%水平上。其次, 越来越难以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据有关材料估计, 20世纪80年代中期, 苏联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科技水平要相差15—20年。在苏联, 阻碍新技术成果及时应用的原因很多, 但主要还是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因素。再其次, 面临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潮流的挑战。自50—60年代南斯拉夫、匈牙利等东欧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改变了这些国家的面貌, 使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国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开始对农业和工业体制进行改革, 并取得显著成效。

二、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和主要内容

苏共二十七大上确定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方针,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正是围绕着实现这一战略方针而展开的。

1.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一方面, 继续完善国民经济管理中的集中原则, 着重提高集中领导经济的效力;另一方面, 扩大联合公司和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不允许由中央来解决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同时, 企业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 实行以收抵支和自筹资金。

2.加强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利用。改革的主要措施: (1) 计划成立跨部门的生产联合公司和工商业联合公司, 生产和销售轻工业产品, 同时扩大公司直属商店的贸易; (2) 把价格体系作为整体进行有计划的改造; (3) 财政信贷方面, 在收入再分配中不允许靠盈利企业、部门和地区的收入来弥补落后企业、部门和地区的亏损。

3.推行改革新措施, 加速农业发展。农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放宽政策、下放权力、搞活企业、改变管理方式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三、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1) 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 使其逐渐照搬西方发展模式, 离开了本国的国情, 逐渐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 从苏联发展的历史来看, 改革最终失败, 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对斯大林体制模式发生根本性的触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已经失去了动力机制, 存在着种种严重的弊端。在苏联长期缺乏理论创新, 经济理论没有与时俱进。 (3) 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碍。首先, 中央领导层对改革持不同意见。其次, 很多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人害怕改革使自己失去权力, 所以对改革持不积极的态度。再其次, 部分行政机关人员和部分企业领导人害怕承担责任, 对改革持观望态度。 (4) 大部分劳动人民对改革没有充分的认识, 他们不清楚正在进行的改革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利益。因此, 很大一部分人对改革一直持观望态度。 (5) 来自传统思想方面的阻力, 一部分持传统思想的人对改革进行抵触。 (6) 国内经济发展自7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 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 加上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官僚主义, 使党在人们心中的威信下降。因此, 党在领导经济改革时, 无法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7) 国内民族矛盾长期存在, 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国内民族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这就使经济改革在国内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 (8) 政治体制改革出现失控, 使得人们思想混乱。因此, 经济体制改革没有良好的政治环境, 使得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不能有效实施。

2.主观原因。 (1) 在经济改革之前, 戈尔巴乔夫没有对改革进行充分的思想讨论, 使得党内高层领导没有统一认识。针对经济改革的具体方针和政策, 高层领导之间存在不同意见。在改革中, 没有先进行试点, 循序渐进, 而是在短期内全方位变革, 使得改革没有侧重点, 客观上不利于改革的具体政策的高效执行。同时, 改革中涉及大量人事变动, 侵犯了很多官僚的利益, 这在客观上为自己的改革树立了更多敌人, 使他们成为改革的阻力。 (2) 急于求成的改革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戈尔巴乔夫上台后, 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不是着力及时调整严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而是实行加速战略, 这是迈出错误的第一步, 加速战略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存在尖锐的矛盾。由于加速的重点仍然放在重工业, 结果使国民经济比例更加失调, 使消费品市场更加紧张。这种经济状况使得广大人民感受不到经济改革带来的实惠, 从而对改革持消极态度。 (3) 戈尔巴乔夫没有选择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经济体制改革没有从农业开始, 影响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市场供应紧张是苏联长期存在的一个尖锐问题, 苏联轻工业和食品行业的原材料大部分来自农业。因此, 在农业方面进行改革最容易在短期内使人民获得实惠, 看到改革的希望, 也为进一步的改革奠定基础。 (4) 改革中没有将人民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使人民既感受不到近期利益, 又看不到长远利益。因此, 改革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5) 在完善国民经济管理中, 放权过大, 破坏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使得中央无法从全局出发, 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调节和领导, 中央的方针政策难以贯彻执行。 (6) 在改革中, 没有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给人们造成思想混乱。同时, 过分强调私有化, 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这一措施直接动摇了社会主义经济。 (7) 戈尔巴乔夫不具备领袖素质。他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妥协动摇, 优柔寡断的决策风格, 使自己立场不坚定, 制定的改革方针、方案和措施经常因遇到阻力而摇摆, 使改革的支持者和拥护者弄不清改革的方向。 (8) 在经济改革中, 过分依赖西方的援助, 而不是依靠本国的资源, 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原则, 这直接为改革埋下了隐患, 最终将导致改革的失败。

四、启示

1.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因此, 执政党在进行经济改革之前, 必须进行思想大讨论, 统一认识, 使得全党对改革保持高度一致的态度。同时, 执政党必须掌握国家舆论导向, 避免造成思想混乱, 使得一切宣传机构为改革服务, 并让人们在改革之前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舆论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执政党还必须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2.在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时, 既要尊重市场的基础作用, 同时还要注重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 政府应该做到对其有所控制, 把握该行业的底线。国家应该拥有适量的大型国有企业, 把国家的经济命脉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 这样才能为改革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

3.农业对于任何国家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我们在什么时候都要重视发展农业, 只有农业发展了, 才能为其他行业改革提供物质基础。同时,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平衡。

4.政府在改革中应该关心人民的福利, 使得人们感受到改革给自己带来的益处, 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对改革的积极性。

5.在任何改革中, 领导改革的决策者对改革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作为改革的领导人, 必须具有改革的坚强决心, 同时要掌握国家武装力量, 要能够控制国内大局, 使得一切改革都在掌握之中。

6.各级干部在改革中是具体的执行者, 关乎改革的进程和实效。因此, 必须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 使得改革的具体政策能有效执行。

7.在进行改革的初始阶段, 根据本国当前的具体国情, 可以先进行小范围的试点, 通过试点的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实践效果, 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步骤的、分阶段的改革, 这样就能使得整个改革在平稳中进行, 不会对社会造成大的震动。

篇4:苏联的经济改革

陆南泉/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4月,三联书店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的新著《苏俄经济改革二十讲》(以下简称《二十讲》)。全书31万字。

2012年1月,三联书店出版了吴敬琏与马国川合著的《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一书,该书在总结中国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的同时又指出了今后的改革方向与思路。陆南泉应邀参加了该书的首发式暨有关经济改革的研讨会,受该书出版的启发,陆南泉产生了撰写一本《苏俄经济改革二十讲》的想法,当时受到吴敬琏教授等与会学者和三联书店领导的赞同与支持,认为这是值得做的一件事。因为,中国搬用了斯大林模式的经济体制,历史证明了这一体制行不通,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邓小平主政后决心推行改革,以摆脱斯大林模式。

《二十讲》内容涉及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个是苏联时期,即从1917年10月革命后,根据斯大林的理论形成与不断发展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谈起,接着论述苏联各个时期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问題及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苏联剧变的体制因素,并得出结论:不进行根本性改革是苏联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从而亦向人们表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兴衰,归根到底取决于其选择的体制模式,以及能否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选择的模式进行正确与及时的改革。另一个是苏联剧变后的俄罗斯时期。俄是苏联的继承国。由于在苏联时期历次改革未取得成功,斯大林体制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俄罗斯新的执政者叶利钦,上台时所面临的乃是原来的传统体制模式,如何通过根本性改革实现体制转型成了一个极为迫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新执政者认为,人们对旧体制给社会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已看得清清楚楚,并且也认识到,如果改革还像苏联时期一样只是修修补补,那就会使人们失望,难以取得成效,因此,俄罗斯新执政者上台后,在经济体制转型方面,采取的政策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加速转型进程,尽快消除苏联时期留下的经济基础,使得向市场经济过渡变得不可逆转,为此采取了“休克疗法”激进转型方式;二是经济体制转型与政治体制转型紧密相结合,转型与制度变迁同时进行的,或者说经济体制转型是整个制度变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说,当时俄罗斯执政者,通过体制转型,要改掉斯大林时期建立起来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即要在政治上建立民主体制与经济上建立市场体制。

苏联剧变对重启改革议程、改革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来说,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与俄罗斯时期的经济体制转型,所提供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此,《二十讲》的最后一讲,专门论述了苏俄经济改革对中国的启示,提出了以下六个重要问题。1、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不断地改革才能发展,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为什么社会主义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书中提出两个重要原因:第一,社会主义至今尚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并未成形。第二,不断丧失改革机遇与改革失误使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试验失败。苏联在历史上曾痛失过多次重要的改革机遇。2、在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苏联历次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有时还出现了倒退,如在勃列日涅夫时期。3、要把握好坚持好改革的正确方向的问题。书中认为,所谓改革的正确方向,应该是指符合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4、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5、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实现经济转型,不能只局限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而要与此同时,适时地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问题。6、应高度重视农业问题。

吸取苏联的教训,在中国今后的工业化进程中,绝不能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用行政的手段去改变农业生产关系。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要由广大农民创造。

篇5: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暴露,农业问题突出。

2、措施:

农业: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农庄庄员拥有一定的自留地和饲养牲畜;

开恳荒地,开展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卖给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推行“物

质利益原则”。

1、评价

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改变原有经济体制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赫氏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措施: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重点:重工业

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

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评价:(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改革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3)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拖跨了苏联经济

3、失败原因:

(1)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

(3)对外政策和经济战略阻碍经济改革。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背景: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内容(措施):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重点在重工业

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3、评价: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经济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改革,最后导致苏联解体。

四、启示

1、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2、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完善。

篇6:苏联的经济改革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利用探究法和比较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一、理论阐述

1、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一个学生应该从多元的角度,发现学生的智能所长,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他的长处,促进各种智能协调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定位,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1.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内容及失败原因。

2.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 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3.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理解: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3.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影响。

运用: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3.总结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

材料分析、问题比较、问题探究、开放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教学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四、学习方法

阅读指导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由教师提问:说出你知道的苏联领导人?

然后学生回答: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再由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列宁和斯大林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后由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这三位苏联领导人是如何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

(二)、讲授新课

利用探究法进入本课重点知识的讲解,首先是探究一:赫鲁晓夫改革。

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三位领导人的改革,我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从改革的背景、内容的侧重点,失败的原因等方面了解和分析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从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入手,让学生回忆前一课并阅读本课教材进行概括回答。然后引出斯大林逝世,新的领导人赫鲁晓夫面对形势决定进行改革,于是开始给学生介绍赫鲁晓夫其人,让学生说出对他的最深刻的印象是“鲁莽的改革家”,由此导出:鲁莽具体是怎样表现的?通过学生对教材的分析和概括,改革内容及侧重点是农业等基础知识自然呈现出来。当分析这些改革措施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则相关材料,即一是赫鲁晓夫在各种场合说出一些口号,二是种玉米的一些数据,以此来引导学生分析出改革失败的原因。然后在大屏幕上进行总结,让学生深刻认识赫鲁晓夫的改革。最后由教师小结改革: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探究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导致了他的下台,勃列日涅夫作为苏联新的领导人继续进行改革,由些引出本课的第二个问题。然后用屏幕展示:勃列日涅夫执政的介绍,让学生说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会说:是超级大国。于是教师提问:成就了超级大国的伟业,勃列日涅夫改革到底是如何做的呢?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回答出:与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同的是,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方面。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使苏联的综合国力大增,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人民生活改善有限,改革并没有使苏联经济摆脱困境。在他执政后期,苏联陷入困境。它仍是一场失败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分析失败的原因,通过多种材料提示,比如漫画(片面的经济),苏联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苏联的国防开支等数据进行分析概括,自然得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然后再通过一个小笑话,让学生分析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引出这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由此导出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所以他继任者还要进行改革的尝试。

探究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首先还是对戈尔巴乔夫进行介绍,然后由引出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经济政治体制上,企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改革并没有想象的简单,通过学生对内容和效果的分析和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当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时,政治改革又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政治局势动荡,后来走向了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原因的分析侧重于改革的方向上,让学生明白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的目标应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真正理解中国改革的正确性,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改革。

当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讲完后,用大屏幕展示:小结三次改革。(图表比较)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1、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遵重客观规律。

3、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4、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然后进行部分选择题的针对性训练。

在课后探究中,我设计了四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你是苏联领导人,你怎样进行改革?

你是中国领导人,你怎样总结苏联改革?

你是美国领导人,你如何看待中苏改革?

你是一个普通人,你怎样理解中国改革?

在充分讨论发言后,由教师总结一个历史结论:历史研究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是有差异的。由此来结束本课。

七、教学反思

篇7: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背景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模式)使苏联在二战后短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但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2、改革的经过及其内容: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的措施。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经济领域:1.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2.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改组农业拖拉机站;扩大农业企业的自主权;一垦荒地,大力推广种植玉米。

(2)政治领域: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观点,平反冤假错案。

3、改革的效果: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勃列日涅夫改革 :经济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军事实力有所提高,改革仍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

二、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上台)背景:苏联经济发民面临停滞局面。改革过程:(1)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取得成果。

(结果:导致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2)接着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表现: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结果: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2、“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解体命运,不到三天,政变失败。“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失去领导地位,叶利钦控制了全局。

3、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解体。

篇8: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经济体制既是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 又是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条件。由于长期封建束缚和战争创伤, 我国在建国之初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前比较重视商品生产和交换, 短短几年之内迅速了恢复经济并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此后, 我国面临一个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的问题。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 为适应全国财政统一,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集中力量进行初步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依据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解, 并受到30-50年代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建立了一种以所有制形式单一化、经济运行事物化、分配关系平均化为基本特征的中央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一定情况下, 这种体制适应了我国当时经济规模较小、结构比较简单、发展目标比较集中、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的状况, 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经济环境, 同时有效的保证了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需要。

十四大以来的十年, 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大除旧布新力度的十年, 改革在不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推动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这些成就有:

1) 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 国民经济的微观活力增强

2) 市场经济基本形成, 生产要素市场初具规模。

3) 积极探索新型宏观调节体系, 间接调节方式开始发挥主要作用

4)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5)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6) 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步伐加快

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也在加快, 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成为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从商品率看, 2003年粮食、菠菜类产品已超过30%, 畜产品、水产品超过50%, 水果接近90%, 综合国内学者研究测算结果, 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已超过60%, 这是改革26多年来尤其是十四大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进入新世纪,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充满活力, 日益开放。与此同时, 也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 以使我们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时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改革成败原因的比较与分析

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取得划时代的成功, 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一, 中国能够将政局稳定下来, 而苏联和东欧各国却政局动荡。尽管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与苏联东欧一样, 贫富差距拉大, 阶级矛盾加大, 但是由于中国坚持一党专政, 使得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能对中国的政局形成颠覆性的打击, 由此中国就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 这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基础。因此, 中国共产党可以集中力量来发展经济, 而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政党却要疲于应付各反对派的打压, 不能将所有的力量放在发展经济上。

第二, 在经济发展战略上, 东欧各国存在着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倾向。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急于求成, 追求高速度的倾向。70年代初期, 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 贷款条件比较优惠, 西方国家与东欧国家的关系也很缓和, 因而, 波兰、匈牙利等国都向西方国家大量贷款, 维持本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出现问题以后, 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仍不切实际的继续实行高速发展的战略, 使经济失衡加剧。

第三, 在实行两权分离的同时, 未能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东欧国家在经济改革中, 主张的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而实际中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在有些情况下, 旧的管理方式仍在起作用, 而有些情况下, 市场的盲目性占了主导地位。

在80年代中后期, 东欧国家中普遍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 并进一步导致了财政赤字增加, 外债负担沉重, 加上高消费的政策, 使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的偿债率都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20%到25%的警戒线, 使国家经济陷入危机。

第四, 改革中的法制建设未能跟上。在企业获得日益增大的权利的同时, 企业的经营者也获得了越来越大的权利。政府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也是有限的。南斯拉夫在1988年通过的《企业法》也转而限制工人自治, 同时允许将企业改革为股份制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中, 我们党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而且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渐进式”稳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是30年中国改革最显著的特点,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稳步改革的方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国情出发,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而“摸着石头过河”和“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的态度则更是鲜明地反映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求实精神。30年改革实践证明, 中国的渐进式稳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道路选择, 这条改革道路也是完全正确和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郎旋风”中看东欧——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N].2005.

[3]雅可夫.论苏联改革失败的历史教训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M].

[4]林毅夫.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1993, 9.

上一篇:个人推销心得——郭丽芬下一篇:第八届田径运动会闭幕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