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2024-05-05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精选9篇)

篇1: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以前听到有人抱怨说现在在大学里面学的东西都没有用,我心里不以为然,读后感之《回归大学之道》。一直觉得把大学教育和专科教育区分开来的应该是大学里面所给予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塑造,而专科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也就是书中更多的提起的“职业性”教育,但是我忽略了大背景,当代社会如此快节奏,没有办法容忍一个不跟社会接轨的大学生了,而如果一个大学生想要本科四年毕业后就业,也是没有办法不学职业性的专业或者知识。这也让我想起李敖在北大的演讲,他说以前你们北大谁谁谁(这个我忘了,好像是说的是马寅初)当校长的时候敢对北洋军阀说不,现在不是了。一句类似这样的话。是啊,从前的大学时精英教育,那时候上了大学的人理所当然是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人物,他们有着那个时代的傲气与才气,但现在的大学生比白菜还便宜了,当大形势转变为买方市场时,“大学”也失去了它的底气,于是要迎合企业、公司种种的要求去塑造人才,更不用说“大学生”了,读后感《读后感之《回归大学之道》》。但我始终认为,职业性的东西不应该是根本,大学不应该成为职业训练场。我还是愿意保留一点大学生所应有的傲气。

最近连续看了两本书,一本是韩国人的《因为痛,所以叫做青春》,另一本就是哈佛前校长DerekBok的《回归大学之道》,都提到了一个我从大一开始就没有注意过的问题,那就是写作。不过DerekBok把这个问题更加系统化了,叫做表达能力的提高。两年来,也许我参加了各种社团各种活动,选了各种课,但是都没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我锻炼我的写作能力。大学里很看重表达能力的塑造,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它还有另一方面——写作。人与人的沟通除了面对面的说话最有效的恐怕就是写作了,人类留下来的痕迹,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字,而我感觉我正在一点点失去这种能力。师父在B大彻夜写字,不寐读书,想来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

篇2: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信管1402潘敏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先贤孔子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行止于善。”而这个思想也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重新定位,一直到后来,出现了“大学”,当然现在的大学不同于古时所说的大学,现在的大学是一种教育机构。但是从我们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命名不难看出,“大学”思想至今仍有其独有的影响力。

这几天读了哈佛大学校长德雷克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强烈的感觉到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但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回归大学之道》是从现代角度去看西方教育的,众所周知,我们国内的现代大学教育是学习西方的。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研讨一下西方的教育,然后从西方的现代教育上寻找经验。而作为一个个体,当代中国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从西方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在这里,我不想就德雷克博克关于美国的教育体制看法做交流,毕竟体制化的东西,不同的国情不好一概而论。

我将重点就他的大学教育目标谈谈我的看法,以下我将他的教育思想总结成八个方面。1.表达能力

本书的作者,在大学目标中,首要强调了表达能力。而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同样觉得表达能力很重要,与朋友同学交流我们需要表达能力。就一学术问题的表述我们需要表达能力,有时候我们虽然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就是表达不出,这就充分证明我们缺乏表达能力。当然走上社会后,表达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和客户,和领导在一起,如果你有很强的表达能力,无疑会为你划出更大的空间。那么表达能力该如何提高,综合书上内容,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多读书,让自己肚子里有货,有内涵,这是硬件配备。其次我们应该学会克服自己的胆怯,多与人交流,这就是表达能力的软件配备。2.批判性思维

中国学生缺什么?我们国家现阶段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教育相对来说也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的应试教育像一把枷锁,牢牢地拷在青年的身上,我们习惯性的认知是相信书本,相信老师。从而导致我们缺乏缺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在我们的学习生涯和人生之路上有很大的影响。只有有了批判性思维我们才会有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才会有长足的进步。有了批判性思维我们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从而最终具备独立人格。那么批判性思维该如何培养?我觉得我们应该具备敢于怀疑敢于否定的精神,做到不为上只为实。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3.道德推理能力

关于道德推理能力,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它概括为情商。我们是大学生,我们确实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我们缺乏与人处事的技巧,缺乏判断情感正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个人的情商和认知能力。那么如何提高?第一我们不要局限于是学校,我们应该试着和社会接触,通过兼职或是参加社会活动来接近社会了解社会。第二必要的话我们可以来一次情感见习,比如说谈一场恋爱,多处几个朋友。第三我们可以通过第三方丰富我们这个能力,书籍,传媒等。4.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这一点,我不打算多讲,因为这是一个概念,而且这是个容易理解却不容易解释的概念,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这样才能使我们与这个世界联成一体,才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一种主人公意识,从而更加爱护珍惜个人的生活,也为别人的生活腾出空间。

5.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

这一点我想现代青年大概已经做到了,但仍存在不足。所谓的适应多元文化并不是说我们就对自己的本土文化置之不理亦或是疯狂地崇洋媚外。当下韩流和美流在中国的大学生之中日益风靡,有其是很多女生深陷韩国文化不能自拔,疯狂的迷恋韩国明星,电视剧,整容技术等。而对于本国的精华文化置之不理,这倒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她们这种疯狂的迷恋,带来的不良风气严重耽误了学习,损害了身心健康,这就和适应多元文化的初衷相悖了。适应是一种包容,是一种尊重,并不是一种迷恋,我们要权衡好外来文化,控制好一个度,千万不能本末倒置。6.全球化素养

全球化素养,和适应多元文化有所交接,但是这里的素养更侧重于技能的,比如说掌握国际实况,国际语言,国际礼仪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时应该培养自己的全球化视野,那么如何培养?这个可以有具体的方法,比如说浏览国外网站,看国际新闻,学习国际语言,国际礼仪。也可以在大学里交国外的朋友相互学习。7.广泛的兴趣

受信息时代电子技术的影响,网络霸占了我们的大量时间,于是形成了这样有趣的现象。在大学,男生的爱好只有电子游戏,而女生的爱好只有网上购物。也就没有了其他德尔爱好和兴趣,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健康的,也不利于我们的个人发展。我们需要的是走出宿舍培养自己丰富的爱好和兴趣,通过这些爱好和兴趣我们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当然也可以结交很多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不至于因失去了电子技术而感觉到无聊。8.为就业做准备

其实以上的七点内容或多或少都是在为我们的就业做准备,我要补充的是,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我们的专业情况,而且我们要为自己的职业做规划。提前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了解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的情况。当然最主要的是好好学习掌握专业技能。

篇3:提升教育质量, 回归大学之道

关键词:大学之道,高等教育,质量

在一个以知识为中心导向的现代世界,大学教育之发展殆以成为各国知识或人力竞赛的主要疆场。 (1) 而在全球范围内,当今高等教育却一致面临着被质疑被否定的尴尬处境,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声音:“当今高等教育质量低下。”然而判断高等教育质量的具体标准是什么?人们往往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对高等教育质量作出了上述判断:

第一,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每况愈下。这一情况不仅是由于高校的培养方案存在不足,全球经济大环境、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延时性、大规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大等因素都是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将毕业生就业率归结于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第二,学生的自我评估,认为在高校就读期间,自身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展,以致迈入工作岗位后,无法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弹簧式教育”是我国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存在着的问题,在进入大学前,过于严格死板的教育模式导致在进入高校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处于一种完全松懈的状态,大学里相对较为自由的管理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出现偏差,在这样怠惰散漫的氛围里,罕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充实去发展自身能力。

第三,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越来越多的社会新闻暴露出当代大学生道德感低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偏差,与其受过的高等教育经历不相契合,人们倾向于将此类现象归结为大学道德教育的缺失。正如西方哲人布勃所言:“真正配称为教育的,主要是品性的教育。”高校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有着不可回避的责任。

第四,与国际一流高校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世界高校排名里,我国极少的高校能够跻身榜内,正因为有这样的横向比较,才更容易得出高等教育质量低下的结论。而纵观影响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身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教育水平与世界一流高校存在距离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并非是去否认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或是推卸大学教育本该承担的责任,而是在现实中对高等教育的批判忽视了太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也正如德里克·博克提出的问题一样:“在评价本科教育的现状时,我们是应该像评价商品质量那样,明确将其量化呢?还是认为大学更类似于诗歌、建筑之类的事物,在过去50至100年内,我们很难对其质量提高与否作出评判?” (2) 如果高等教育质量可以简单的量化为具体数据,那么我们就可以直白的对其作出评判,而事实远比单纯的量化数据复杂。

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判与不满,更多地是基于在教育资源丰富,办学条件等客观条件优越的今天,高等教育的质量为何没有如同人们期盼的那样有显著地提高。针对我国高校中存在的种种客观问题,意欲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强化大学中教学的地位,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养放在首要位置,需要着手改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学培养目标模糊,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我们人类的全部存在是以有意义的计划为基础的”, (3) 全盘科学的计划教育活动,明确高校的培养目标,对每一目标开展评估考察是评判高等教育质量的前提。诚然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存在差异,而学生需要的某些共同素养应当成为高校追求的共同目标,这些目标应是在四年本科教育阶段有能力实现的,而非仅仅是美好的愿景。

(2)院系间合作有碍。伴随着知识大爆炸时代的来临,知识的不断细化致使大学里出现了愈来愈多新兴的跨学科课程,而此类课程的开设需要不同院系的合作研讨,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院系教师积极性较差,合作教学成为了一大难题,如若是学校的硬性要求,往往也会导致各院系教师的抗拒,这实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成为问题关键。高校也应开展更多的跨院系跨学科研讨活动,给予不同院系教师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3)教师不当的“自我保护”意识。高校教师有相当的自由空间去选择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按照自身意愿选择授课的教学方式以塑造其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的改进被认作是对其工作的否定、质疑,出于这样的自我保护心态,极少的教师会愿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或是利用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抗拒改变的同时,常常冠上了“学术自由”的理由。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引导教师集体学习探讨本学科最新成果,以求教师在专业水准上有进步提高,直接服务于学生。并充分利用学生评教,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加压,促进教师的主动学习。

(4)师生贫乏的交流互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师生关系疏松,交流贫乏,沟通存在障碍的情况。而教师是掌握学生学习进度的最优人选,如何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引导其发展成长是高校教师理应承担的责任。

教师往往从个人的主观意愿与专业兴趣去进行一门学科的传授,其态度、判断力对教学内容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符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由此可见,改善师生沟通模式,让教师聆听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此改进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如同博克所言:“大学的功能并不是为社会规定和推行严格意义上的道德和政治标准,而且大学也不具备能够有效执行这个标准的力量”。 (5) 然而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在教学中,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课堂外也应增加与学生相处时间,从根本上改变师生单纯的屈从依赖关系,不用抽象的说教指引学生,而是严格要求自身以求为学生正言正行。

(5)学生的自我放任——弹簧式教育的产物。我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相比存在着这样的缺陷: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管理过分严格,而在进入高校后,学生散漫放任,自我管理能力差,大学里学习氛围较差,就像弹簧,在压抑后出现的反弹过程。

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诺尔士认为,知识人应有能力把不同的知识综合融汇而一以贯之,并能够从人文精神出发,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从科学与技术角度判断,哪些是可以做的。 (6) 这样拥有自我意识的知识人正是我们的大学所应该培养的。进入大学阶段后,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应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

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里程中,不仅要积极追求科研上的成功,更要时刻谨记与反思大学的教学活动,将本科教学视作大学的核心使命与灵魂。同时在不懈找寻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时,不仅要善于利用外界的压力,更要寻找到可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内部动力,以期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注释

1 (6)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2008.

2 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 (4)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1991.

篇4: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作者担任哈佛大学校长达20年,是美国高等教育界颇具影响力的领导人。这本书试图反思大学教育,思考大学现状的不足,认为大学没有达到社会赋予的使命,甚至没有达到全球化背景下的个人发展要求。既突出了本科教育在当今高等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也集中分析了美国大学本科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美国总统制:起源与发展》

(美)西德尼·M·米尔奇斯迈克尔·尼尔森著朱全红译2008年4月58.00元

这是过去50年来由政治学者撰写的有关总统史的第一本综合性单行本著作。政治学者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美国政治体制中的美国现代总统制的起源,并讨论了总统制的管理模式以及发展变迁历程。书中以动态的方式研究了美国总统制的各个方面和变化发展,并考查了总统与行政部门的关系和扮演的角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认知心理学》郑全全著2008年2月32.00元

心理学专业的教材、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各行各业工作者参考。

社会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是当代心理学的主流和方向。这本书是国内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第一本著作,阐述了社会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介绍了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对于科学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正确地了解他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真传法东渡记》余大庆著2008年3月32.00元

唐高僧鉴真,放弃优厚供养,组织弟子东渡传法。历经政府阻挠、痛失爱徒、双目失明等种种磨难,他仍矢志不渝,历十一年,前后六次,终抵日本,给落后的岛国带去了盛唐先进的文化,最后埋骨异乡。他为什么这么做?在重重困难面前,他犹豫过没有?这一个个谜团,《鉴真传法东渡记》逐一解开。

浙江教育出版社

《艺术哲学读本》杜书瀛著2008年4月35.00元

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参考书。

作者历时20年写的学术专著。力图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艺术的位置、本性,从艺术主体和客体、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艺术的形象和典型、艺术鉴赏(艺术接受)等方面,论述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书中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爱因斯坦传》

(德)于尔根·奈佛著马怀琪陈琦译2008年4月48.00元

适合学者和传记类图书的阅读爱好者。

这是第一部德国人用母语德语写就、诞生在德国本土的爱因斯坦的权威传记。作者是生物化学博士,从事记者工作20年,所以传记写作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字又引人入胜,富有可阅读性。它借助于大量新披露的文件和令人惊讶的档案资料,生动讲述了爱因斯坦以及他那个时代的故事,揭示了在爱因斯坦神话背后所隐藏的鲜为人知的奥秘,重新解读了一位“你所不知道的爱因斯坦”。

中央编译出版社

《新三字经》高占祥著2008年5月19.80元

适合爱好传统文化的大众读者。

全文236句、1416字,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结合起来,浓缩人生哲理、社会经验,生动活泼,堪称文化启蒙、人生励志、传授人生经验、进行思想教育的新经典。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江苏脉动:网络时代的区域新观察》龚浔泽著2008年1月25.00元

适合专业研究人员、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关注区域发展的人。

一本思想性强的政经类通俗图书,视角独特、行文流畅,堪称新时期网络文化建设的鲜活范本。该书以江苏为描述对象,涉及了江苏发展格局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历史变迁、江苏与部分省市发展路径的比较等。

江苏人民出版社

《回望纯真年代》

罗雪莹著2008年4月76.00元

这是30多位电影导演的访谈录。

受访者包括谢晋、凌子风、李俊、吴天明、谢飞、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周晓文等。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剧本的创作到深入生活的感受,从总体艺术构思的酝酿到形成,以及人物形象的把握、场景的安排乃至细节的选择等。最显著的特色是导演敞开心扉,真诚地倾诉,包括一些心灵深处的隐秘,是作者和导演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学苑出版社

《日本官僚制研究》(新版)

(日)迁清明著王仲涛译2008年5月23.00元

这是日本著名学者过清明的代表作。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与丸山真男的《日本现代政治的思想和行动》相媲美。作者有两点创见。一、用历时性,即动态的方法来探讨政治学、行政学的课题,这也成为政治学、行政学研究的一种规范性的方法论。二、作者对日本近代官僚制的剖析既是全面的,又有极其重要的发现。如他关于日本官僚制的特色规定(前近代的官僚制)如今已成为经典之论。

商务印书馆

《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吴忠民著2008年4月42.00元

在提出系统的社会公正理论和规则体系的基础上,作者详细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社会在社会公正方面的主要进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理论创新。它还澄清了当前困扰着学术界和决策部门的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促进社会公平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山东人民出版社

《益智情绪学》

江可达著2008年1月25.00元

披露了人类情绪演化规律最新研究成果,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类情绪演化的规律与特点,揭示出人类情绪与人的气质、性格、情操、境界之间的紧密联系,论述了人类情绪与意识、思维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书中对情绪反应特点、情绪与意识、情绪与思维、情绪与个体行为的成功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

篇5:《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之道》读后感

09体教男二班邵杨***

大学,中学,小学。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古时的人们上学,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似乎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而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班会时,大学两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划上了标记符,然后开始了对这包含丰富的“大”字进行阐述。它不仅仅是指教学楼等建筑规模的大,更多的是指在这个环境中充斥着大知识,大智慧,大思想。大学里的大楼,大湖,大门,大道等不是支撑大学之大的支柱。而大学里的大师,大事,大人物,大图书馆等才是铸就大学之大。简简单单的一个对“大”字的阐述包含着的是千言的劝学,万语的启示。

一位先哲有说育人为主,德育为先,而恰恰的在《大学之道》的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的提到德对于一个人的至关重要。而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在《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将这段文字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便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纲”指的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我从大学之道开始联想。道,是道“路”,是通向目标的途径。用道路比喻事物背后的规律,给人的感觉更直观。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讲的正是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掌握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但是,今天可行之道,明天不一定可行,事过境迁也。他强调了人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也强调了人认识事物的局限性,更强调了世界万物的变化无常。这和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相似之处,当然,老子的道讲的更多的是自然之道,孔子的道更强调的是人之道。大学之道,就是掌握上等学问的方法和途径。成人学国学,从大学开始,朱子等也说十五岁以后开始入太学。之前,是小学,主要学习的是洗扫应对,初级礼仪和文字基础。十五岁以后,学有余力的人而又有远大理想的人,开始学习大学之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学》中,强调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和接近正道。正如人驾驶车辆的时候,需要不断修正方向,才能不偏离正道。人生的实践也是这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明什么?按儒家讲是发扬人本性中好的德行,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理解为发扬自己的长处,也就是说,不是什么都明,而是有所侧重,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并去发扬它,那就是明明德。“亲民”按儒家传统解释应该是推广儒家的理想和道德理念,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发挥所长,勇于实践,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的目的是什么呢,按《大学》讲就是“止于致善”。对“致善”的理解,广义上讲是达到儒家提倡的最高理想境界,如建立大同社会。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界定自己的理想目标。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

通过修身使自己德行和能力提高以后,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扩大实践范围,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学习感悟人生之道并且不断的实践演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探讨人生之道,是一个更快乐的事,就算没有人理解我们的才学,或者没有机会实践我们的理想,但我们不依然是一个活的很充实的君子吗!

走过古时大学,踏入现代大学。每个上过大学的人对于大学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不可置否的一点是: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个人对大学生活都有自己的感悟,在我看来,我第一件就是充实的大脑和良好的思辨能力。无论你是否对自己所学专业报以兴趣,还是不想在本专业继续研究下去,毕竟本科教育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学问的,但是书却不能不读,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多读书、读好书。书可以填充读者精神上的满足,丰富认识视野。读书是获取大脑所需营养的最好方式,而且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思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第二件就是要培养和发展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在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有时你会发现有一个特长会带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大学里,有特长的人会显得更加自信。运动场的飒爽英姿、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喉、下得一手好棋,都能带给你无尽的自信,即使让你的文字偶尔见诸于报刊杂志,都能给你带来才子才女的佳号。第三件就是在大学里要有几个真心、知心的朋友。人无友则无趣。在大学里是很容易受到寂寞和无聊的侵袭的。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份寂寞,也会多一份快乐,朋友是生活的助推器:一方面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本身变得有趣起来。

篇6:大学之道读后感

当然,这对《大学》的理解和定位。下面即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分析,来对此验证。②

先说“明明德”。德者得也。从学的角度说,得,是得自于图腾。在图腾崇拜中,先民都相信自然的某种动植物与某种特殊关系,生命个体源于它又复归于它,在生命的过程中,个体即叫MANA的神秘物质与之相联。有人类学家,“天生德于予”中的德,“道在我躬”的道,与MANA“没有不同”。③这是颇有道理的。

但由得自图腾的神秘物质得,转进为社会价值属性的品性德是经历有人文的发展和提升的。“德”的与“天”沟通,与“明”搭配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或事件。农业经济的生产中人们靠天吃饭,自然之天很容易就被赋予化育万物的慈父形象和仁者品格。当天被视为万物根据的时候,人的“则天而行”的愿望和期望很自然就被人应当顺应内在于人的“得”或“德”逻辑理路来论证和说明。

二者同物异指,互相又互相区别。说,“得”主要表征人之与天的关系,是神秘的规定,则“德”主要表征人与人的关系,是良善的。人事实上并无先验的善之禀赋。上只是自利自为的生物,其的善恶是很难把握预测的。王道政治时代之“竞于道德”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情势使然。后来时移世变,社会博弈的游戏规则种种原逐渐向“争于气力”“逐于智谋”方向演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选择或采用何种手段策略行动,主要取决于其所能带来的自我及其所属群体的福利增量之大小。在早期社会,博弈是以部落为展开。就部落之间的竞争而言,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掠地风险非常高,而“让”反而容易使天下“共主”,从而眼光长远的部落领袖们所的策略选择。①《论语·尧曰》即谓:“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敏则有功,公则悦。”当然,孔子没有对这些命题有效的条件或条件性给出说明。

在部落内部,个体之间血缘相同,组织的规模也较小,付出与回报容易维持对称均衡,“以道为术”能够为部落带来较高的行动,从而使得选前述策略的部落在竞争中优势位置而胜出。《左传》成公二年云:“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正义》曰:“禹、汤、文、武四王之王天下也,立德于民而成其同欲。”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的“命定论”有助于赋予君主神性,有助于管理从而其合法性的话,那么“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命正论”则必将因其在现实的社会运作过程中显示出更高的而对前者的取代。②当然,取代并不意味德与天的联结即便告中断,而只能说是人文和理性的色彩更浓更重了。

这“德”、“明德”、“明明德”产生的语境。“德”就其得之于天而言,它是“应然”的性;就其施之于人而言,它是美善的根据。所谓“明德”将本之于天的应然之美善落实为。《诗·鲁颂·泮水》:“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明明鲁侯,克明其德”。这些诗句所指涉者偏于人君主与天的关系能够顺应天之意旨。《书·康诰》“明德慎罚”中的“明德”意义与此不同,但仍一脉相承。《左传》称:“明德慎罚,文王造周也。明德,务崇之之谓也,读后感《大学之道读后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这里的“明德”一词,显然按韦昭的理解更合适。③韦昭注《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谓:“耀,明也。明德,尚道化也。”指的是以道化民的行政措施。

说“明德”和“克明其德”意义如彼,那么,“明明德”又当如何解读才于义为允切呢?简单地说,“明德”主要是天而为言,即君主根据上天好生之德以道化民众;“明明德”则主要是古圣先王而为言,即贵族弟子效法古圣先王的施政之方,将有“成命”在身的贵族弟子先天所具的德性呈现。

贵族子弟之德异于寻常人等至少在当时是社会的共识,它是由后天的建构才得以的。《诗·大明》云:“有命自天,命此文王。”特殊之德亦谓“明德”,作美德解。其来历亦与“尚道化”:“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郑笺云:“明明者,文王、武王施明德于天下,其征应炤晢于天,谓三辰效验。”上天可以察知之谓“明”。由“明明”之见信于天而使“明德”之“明”语意上生成美好之义,即由善而转换成美自是自然而然。《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王室子弟来说,既美好又神圣的“明德”已是与生俱来的资质了。④

但此“明德”资质,就如同当初得之于天的德一样,仍然是有待于来证明或“懋昭”的。《诗·昊天有成命》所述颇适合用以诠释此情境。“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郑笺》云:“昊天,天大号也。有成命者,言周自后稷之生而已有王命也。文王、武王受其业,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信顺天命,不敢懈倦,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已有“王命”,但仍须“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成此王功”,兑现其与天之间的契约,以天命。《正义》云:“《中侯·苗兴》称尧受图书,已有稷名在录,言其苗裔当王。是周自后稷之生,已有王命,言其有将王之兆也。《传》训命为信,既信,必将顺之。”因为商纣曾经“居天下之大位,而又殷之正嫡,以其为恶之故,天乃绝而弃之,使其教令不通达于四方,为四方所共叛,而天命归文王。是为天命难信也。”《大学》的传文也引《诗》来说明这点:“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

可以说,“明明德”是要唤醒的神性自觉责任感或使命感,顺信天命以行,而言要承继先王志业,以道化民。《大学》传文在对“八条目”逐条疏解后即总结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宋汪焯编《曾子全书》时将此篇定名为“明明德”,应该说不无道理。

“亲民”一词意义明白,即以民为亲,泛爱民众。爱父母子女是容易的,因为这是天性自然。君王来说,却限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还追求“民亲”。分而言之,说“明明德”受教于太学的贵族子弟来说偏重于培养神性的自觉责任感或使命感的话,那么“亲民”则是将自觉转化落实为的操作。

亲原本指父母。《说文解字》段注云:“亲,父母者,情之至者也。”情感,它既是最朴素的自然,又是最高的人文。孔子说,“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孟子在区别使用时,将它置于仁、爱之前以明“用恩之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大学之教要使贵族子弟“亲民”的理念。儒家对这一理念到春秋战国时代已系统的论说,因为事实上它三代先王为治的组成部分。《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的说法既是对先王为政之实然的追记,对天子这一现实角色应然的要求。儒家相信,圣人应当是“以天下为一家,以为一人”。

篇7:回归人本管理之道

其一,一位老板深有感触地跟我说,最近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大势比较好,我的企业每年均以200%的速度在增长,我这两眼就只盯着市场运营,当我转身回过头一看:我们公司有员工1000多人了,再经我这么仔细一盘点,竟然发现这些员工并不是企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形成的人才存量资产如何处置……

其二,一个制造类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给我讲述这样一件事情,前一段时间,我们公司发生了一件 事件,事发原因很简单,就是制造车间的工人嫌车间工作环境太差,已经影响到工人正常的身心健康,要求车间主任向上面反映一下情况给予环境改造,可就这一最基本的、合理的需求竟然被车间主任无数次地置之不理,当最后一次请求被蛮横地拒绝的时候,愤怒的工人就冲出拳头打得车间主任鼻口流血,这件事情震动了公司高层,我们并不没有处分这些工人,反而思考:我们在管理上是不是真的存在着问题?这些年来,企业发展得很快,而在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只关注:这件“事”你做得怎么样?而你员工个人有什么物质利益上的需求,有什么工作环境改善的需求,有什么职业发展的需求……我们不会去关心或关心很少。员工除了有衣食住行等生理上的最基本的需求,也有更高的,比如自尊等很多方面的需求,而我们一直都没有这个意识去关注。

其三,一位企业老板说,其实我是一个很愿意与创业者分享的一个人,去年,我把下边一个子公司的股份进行了分拆,分给与我一起创业的三个创业元老,即常务副总裁及其他两位副总裁,每人各15%的股份,结果直接导致我的常务副总裁向我提出辞职申请,问我:凭什么他们两个人拿的股份跟我一样多?我为公司所做的贡献有多大,他们两个人怎么能跟我比……我就在想:这样的股份奖励还不如不做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到底如何分配?制定薪酬福利政策的依据、基点是什么?

一路上走过来,或许我们整天都埋在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和以上几位一样面临着各种管理问题与困惑……蓦然回首,却发现我们的管理行为越来越偏离管理的本原、基点,管理问题越来越多……

带着这样的问题与困惑,我们一起走近人力资源管理,共同探求一下企业为什么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精髓与要点是什么?看看最终我们是不是能找到管理的本原问题?

当公司规模小的时候,就这么几个人,大家干得怎么样,即员工的工作行为、过程、结果如何,老板心中都有数,到年底的时候,根据他们工作的表现情况,分别派发一个红包,你5000元,他8000元,大家都感到自己所得跟自己的付出差不多,工作得到了认可,很高兴,工作干劲很足,

当公司大了,一群人——领导、部门经理、更多的员工,聚集在一起……问题就来了……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到北京一家中等的民营企业集团公司(员工约有 1000多人)担任人力资源总监,来之前先跟老板谈好工资,就说:年薪总额30万元,每月固定发放税后2万元,其余部分年底根据绩效考核发放。她一上班,当公司全体员工工资表一拿上来,她当时就傻了,与她同级别的财务总监月固定薪酬税后4万元,成本控制总监月固定薪酬税后7万元,营销总监月固定薪酬税后 3.5万元……她感到极不公平,终于忍到了三个月试用期结束,在向老板提交转正申请的同时,也提了加薪的请求。本来老板对她的三个月工作表现非常满意,可就这一加薪的要求一提出,她的转正申请迟迟没有批下来,她知道老板对她的看法发生了质的变化,半个月后,她就先提出了辞职,离开了企业……其实这样一个结局对于企业与她都是一种损失。

通过这些例子,我是想说明,企业大了,从人到人群到一群人会产生公平、效率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得到一个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简单认识:人群需要管理,管理为了公平、效率,实现共同的目标,公平、效率,实现共同的目标产生了人力资源管理,也可换句话说,衡量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企业是否相对地解决了公平问题,从而是否产生了效率,实现了共同的目标。

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核心是什么呢?就是如何将一个人的能力转换绩效,如何将一个人的品格转换成对企业的忠诚度/敬业度,这两个转换缺一不可。比如,选人的时候,我们要找到符合企业与职位胜任素质标准要求(德才兼备)的人;用人,是要把一个人的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实现价值增值;育人,就是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职位胜任力,以提高其绩效;留人,将使企业持续发展的具有核心能力的人保留下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如何将一个人的“三性”转换成“三效”,“三性”即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效”即企业的效率、效果、效益。

篇8: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热潮冷却, 才是理性回归之时。往往正是此时, 人们才会驻足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诉求是什么, 互联网到底能给教育带来什么, 自己的初心是什么。

因为看到了太多不尊重教育规律而速生速朽的互联网教育创业项目, 也看到了不少代表了互联网教育发展方向但仍没有被资本关注的好项目, 于是我们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策划本期专题, 吸纳专家、校长和老师们的声音, 梳理互联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并分析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尽自身绵薄之力, 把充裕的资金、优秀的“外脑”引导到为教育带来正向变化的轨道上来。

本期, 我们从社会热点教育话题入手, 撷取业内专家和用户的声音, 表达教育人对互联网教育的态度与内心期盼, 那就是教育人拥抱“互联网+”, 但“互联网+”的目的不是用来强化应试教育, 而是助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才。我们还邀请互联网教育从业者沿着行业发展演化的轨迹, 对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脉络、分支与归宿做了全景式的观察与分析, 并以访谈形式邀请四位行业专家就当前互联网教育的问题与机遇, 从多元化视角进行抽丝剥茧式地深入剖析。不难发现行业专家共识是, 只有回归教育本质, 只有满足教育用户最深层次的需求, 才能真正体现出“互联网+”变革教育的价值。而要实现互联网对教育的变革, 不能采用外科手术式的“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方式, 而是仍要遵循教育规律, 对教育做全局性的思考。因此, 我们也邀请了教育领导与专家从不同侧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希望这些展望与思考, 能启示更多人在一个正确的框架下做好布局, 从而发挥各自所长, 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 共同把教育做好。

篇9:遵循艺术规律,回归作文之道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作文训练,从最初的日记、读书笔记,到记叙文、说明文,及至高中阶段的议论文,训练的内容不能说不完备,写的作文不可谓不多,为什么他们仍然写不出带有个人情感和个人价值判断的文章呢?

我觉得必须破除中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格式化”,方法的“程序化”,评价的“单一化”,遵循艺术规律,让作文回归作文之道。

一、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

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目标的定位,仅仅限于把作文当成是表情达意、沟通交流的工具。

我们分别看看初中和高中的作文目标。

(一)初中的目标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标准”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如下建议: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二)高中作文目标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标准”对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如下建议:

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还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从中学作文目标及作文教学的建议看,我们所谓的目标只是把作文当成一种交流的工具,这种“工具论”的表述,很容易让教师在教学中按预定的“格式”讲授作文,学生也只能按“格式”写作文,因此,这样的目标只是告诉学生,应该具备什么素养,应该掌握什么方法,应该学会什么文体。这样的表述,就好像告诉一个跑步的人,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运动素质,你应该怎样跑步,而不告诉你是跑100米还是跑1500米。这样的目标设置,明显是有缺陷的。仅仅把作文当成单纯的工具,而不把作文当成艺术来看,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吗?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吗?这明显是痴人说梦。

二、作文的本质是艺术

我们必须重新为作文的本质定位,必须把作文的本质定位为艺术。这样,我们才能以艺术创作的方式对待作文,对待作文教学。

在我国,目前对作文的定义通常是从动词的角度来定义的。“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果从名词的角度命名,应该这样为作文命名:“作文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这就把作文上升到了艺术的地位,也才能够体现作文的本质。这样,作文中的很多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了。

(一)形象创造是艺术的核心任务。作文必须创造形象,甚至可以说,形象创造是作文的核心任务。“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1]它包括四个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因此,作文在构思之初,就必须知道,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学生的作文必须以形象塑造为核心,根据形象构建的原理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

作文核心任务的确立,就破解了在作文教学中争论不休,而又毫无意义的命题:作文是否允许虚构?毫无疑问,作文不但允许虚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说,虚构是作文的魅力所在,甚至,是生命所在。没有虚构,就没有形象世界,更不可能有文学典型。

作为老师,关键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虚构、运用虚构的问题了。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告知学生,虚构是作文的手段,虚构不是虚假,虚假的情节是不可能存在的事,虚构的情节是可能发生的事。

作文中的内容按其与生活的相关度,可以分为三种:真实的事、虚假的事、虚构的事。真实的事是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虚假的事是不可能出现的事,虚构的事是可能发生的事。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对历史和诗做了区分:历史“记述已经发生的事”,而诗“描述可能发生的事”[2]。在这里,亚里斯多德不但指出了历史和诗在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历史是“记述”,而诗是“描述”,而且还区分了其内容的差异,历史中“已经发生的事”是生活事实,诗中“可能发生的事”指的是“根据可然律或必然可能发生的事。”[2]也就是说,“诗”中描述的事实只要是符合生活逻辑或艺术逻辑就是合理的,就是允许存在的。

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这是历史式的记述。

“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过度也死了。”这是“诗”的描述方式,这个描述,体现着描述者的情感判断和价值判断,王后的死,从史实的角度看,不一定是因为伤心过度,但从生活逻辑或艺术逻辑的角度看,又是可能的,因此,这样的描述是合理的。

(二)情感是艺术的生命。由于应试作文过于“理性”地“直扑主题”,学生作文的情感往往被忽视,甚至被漠视,在很多中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看不到情感,更看不到情怀和境界。从创造者的角度看,文学形象是作家情感的载体。正因为如此,文学形象才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黑格尔指出:“只有从心灵生发的,让继续在心灵土壤中长着的,受过心灵洗礼的东西,只有符合心灵的创造品,才是艺术作品。”[3]

黑格尔所说的“心灵”,也可以理解为“情感”,意思是说,艺术品是作家情感的载体和结晶,它也依靠情感的纽带沟通作者和读者的心灵,让作品的形象不断丰富和发展。

所以,作文必须克服过度的理性,让情感先行。并让情感贯穿于作文的始终,才有可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在承认作文应该是学生情感的载体的前提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情感应该如何表达的问题。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师已经注意引导学生适当地运用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的方法;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很多教师不懂得作文情感应该是渗透在叙述或描写中的,这样,在作文中,我们所看到的叙述和描写往往是分离的。其实,经典的作品,作家的情感是融合在其叙述的事件或描写的对象中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对月下荷塘的描写: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在朱自清笔下,叶子是“田田”的,“婷婷”玉立的舞女的裙,风过时像“凝碧的波痕”,很“风致”;花是“袅娜”的,“羞涩”的,像“明珠”、“星星”,又像“美人”;荷香是“缕缕”的,像“渺茫的歌声”;流水是“脉脉”含情的。在这里,情景完全融合在对象中了。朱自清先生为我们的作文树立了典范。

(三)自由是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本质是自由,这是学界公认的。早在1790年,德国古典主义美学理论代表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对“美”的本质,也就是艺术的本质从四个维度进行了论述。他认为,美的本质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无利害性,无概念的必然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主观性的必然性。[4]这四个特征的共同指向是艺术的自由本质。

黑格尔进一步发挥了康德的学说,他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加以利用。所以,美的对象既不显得受我们人性的压抑和逼迫,又不显得受到其它外在事物侵袭和征服。”[3]黑尔格从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审美活动最明显的特征——自由。虽然,黑格尔所说的自由只是停留在“心灵的自由”这个阶段,但已经逼近了真理。

马克思在其学说中,科学地解释了艺术的自由本质。把艺术活动当成是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自由,指的是人能按“美的规律”来从事艺术活动。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自觉,是说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能动的,“劳动结束时所取得的成果在劳动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已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了。”[6]

马克思还认为,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结果,而这种“对象化”必须是建立在自由自觉的实践基础之上。

以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我们可以看出,艺术的创作的自由从最初的心灵自由到实践自由的飞跃,这种飞跃,是人对艺术创作的规律和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人的艺术创作、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把艺术的本质界定为自由,是符合人的本性的。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就是人类不断追求自由的历史,艺术是人类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产物,或者说,是人类审美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人类“对象化”的自由度越高,艺术水平也就越高。所以,从自由的角度界定艺术的本质,更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

纵观我们当前的作文实践,为什么长期以来我们的目标模糊,我们的训练策略严重缺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把作文看成是艺术,所以,我们根本就无视作文主体的“自由自觉”的本性,这到了应该深刻反思并需要迅速纠正的时候了。

三、作文创新的必由之路:面向自我,独抒心灵

既然把作文定位为艺术,我们就有必要遵循艺术的规律来作文。“面向自我,独抒心灵”有理由成为创新作文的必由之路。

(一)面向自我

“面向自我”起码有三种解释,一是向自己的内心挖掘素材。二是从自我出发,慢慢地构建起自己与世界的联系。三是相信自己的具有创作的潜力和能力。

了解当前正风靡世界的“创意写作”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更新我们的作文观念。

创意写作起源于美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837年。当年,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在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论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中明确提出了“创造性阅读和创意写作”。创意写作被当成一种理论和一种新的创作方法被提倡,源于美国女作家,时任芝加哥大学教授的多萝西娅·布兰德女士1934年出版的创意写作的奠基之作——《成为作家》。这本书,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写作观念。布兰德认为:“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是可以传授的。”[7]这个观点表明,写作是可以传授,作家是可以培养的。这就彻底颠覆了柏拉图的“神授论”和康德的“天才论”。

布兰德认为,许多人在创作上的障碍,并不是技巧问题,而是信心问题。她鼓励作家树立信心,面向自我,以“我”为起点,慢慢地构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如何描述“自我”与世界的联系呢?创意写作以五个“W”为视点,构建了一个网络式的体系。如下图:

写作就可以这样开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干什么(或我能干什么)?我为什么要干?结果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我”的身份、来历、能力、原因和结果都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也正是通过叙述“我”的多种故事,人的写作潜力得到了有效挖掘,写作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由于这一系列追问,都是以“我”为核心的,这就让叙述者能够凭回忆,“真实”地再现过去的生活场景或事件,所以,面向自我,可解决作文素材问题。

(二)独抒性灵

明代公安派领袖袁宏道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道出了创作的真味。遗憾的是,这样的真知灼见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独抒性灵,即是要求作文者在作文中要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真实情感,不要轻易就被所谓的“主旋律”套住。我们不反对教师在引导学生作文时谈意识形态的要求,但必须讲清楚,作文中如需要涉及意识形态,必定是“审美意识形态”,这里的“审美”很关键。优秀的作文应该具备这样的品格:从作者的体验出发,完整地表达作者对某种现象、某个事物、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真切体验。在描绘这种体验时,作者必须调动自己的全部经验,投入全部的情感,从多角度描述对象。这样,笔下的对象就是充满着生气的艺术精品。

我在教学过程中,曾尝试过用“锦上添花”和“空中接龙”的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1.锦上添花。锦上添花本义是指在漂亮的织锦上绣花。用在作文中的目的是让学生把作文“写长”,其深层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全部体验。学生作文的障碍之一就是不懂得从哪些角度去写对象,所以,他们通常就是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从写作角度看,“锦上添花”强调的是从多角度描写对象;从表现方式看,“锦上添花”强调的是用描写的方法来描写对象。如写一棵树,学生可能只停留在“这棵树很美”这个阶段。“锦上添花”就必须突破描写角度单一、表现手法单一的问题。从表现角度看,“锦上添花”就可能分别从树的外形(树冠、树梢、树枝、树叶、树干、树根、花、果等)和树的精神(生长的态势、生长的环境等)来描写。从表现方法的角度看,“锦上添花”就可能通过细致地描写以上提到的各个要素的“声、光、色、形、味”以及运动态势等。充分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描写树的各个要素,才有可能把树的精神状态写出来。

2.空中接龙。空中接龙是一种纸牌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按牌的点数把本来是杂乱无序的纸牌连接起来。写作其实也是“空中接龙”。在自然界中,很多东西看来是毫无关系的,实际上,它们往往因为某种东西而联系在一起,所以,作家的任务就是发现这种联系,用一根“红线”把那些本来毫无相关的东西联系起来,这根“红线”就是艺术发现中“意义”。空中接龙也可以说是让写作者思维发散的方法,它很像挖井的过程。挖井是从湿润的地方开始的,挖得越深,湿润程度越高,发现水的几率就越大。

在训练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以“我的妈妈”为核心内容,可以写自己对妈妈的感受,如妈妈的说话的声音、内容对自己的影响。具体题目如“最甜美的声音”“最害怕的声音”,前者要写的是自己最喜欢听妈妈经常说的是哪一句话?后者要写的又是妈妈经常说的哪一句话?这两句话,最先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但在写作文过程中,他们最终会醒悟,不管妈妈的话是以怎样的方式出现,“爱”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也就是说,妈妈的话“一切源于爱!”

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空中接龙”,其目的总是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其对描述对象的多方面的体验,从而进入自由想象的境界。真切的体验与艺术的自由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多方面的体验,就不可能进入自由的境界,没由自由的境界,也就很难有丰富的体验,也就很难达到“独抒性灵”的境界。

综上所述,要解决当前作文中假大空的问题,必须明确把作文定位为艺术,必须重视形象塑造,必须充分调动作者的个人真切体会,从而进入创作的自由境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注释: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修订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德]黑格尔:美学[M](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5][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6][德]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7][美]多萝西娅·布兰德:成为作家[M],刁克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相关文章: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08-14

回归大学之道摘抄07-03

回归大学之道导读07-03

读回归大学之道有感08-06

回归大学之道范文05-27

回归观后感05-11

回归观后感范文05-19

大学之道读后感范文06-09

回归快乐童年观后感04-10

回归测试05-01

上一篇:中日美典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分析与比较下一篇:舒婷致橡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