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的资料

2024-04-29

香港回归的资料(共10篇)

篇1:香港回归的资料

1997年7月1日

1997年6月30日,国家主席江泽民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香港,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香港的土地。同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开始履行防务职责。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欢送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即将启程的驻港部队官兵表示欢送,并发表重要讲话。

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6月30日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中方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英方查尔斯王子、首相布莱尔、外交大臣库克、离任港督彭定康、国防参谋长查尔斯〃格思里,同时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主礼台。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零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

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1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和钱其琛、王汉斌、张万年等中央代表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其琛主持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第一个宣誓就职,国务院总理李鹏监誓。接着,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23名主要官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行政会议14名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 会59名议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常设法官、高等法院法官36人,分批走上主席台宣誓就职。随后,李鹏总理讲话,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成立表示 热烈祝贺,并且宣布:从今天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作题为《追求卓越,共享繁荣》的讲话。

当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典上发表讲话,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回到祖国大家庭的600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并郑重重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变,是中央政府一项长期的基本方针。

当日下午,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盛大招待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及首都各界人士等共四千多人出席。当日晚,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江泽民在大会上讲话指出: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篇2:香港回归的资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半殖民地时代的终结,第一次为香港地区的回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国力的日趋强盛、香港新界租期的行将届满和国际形势出现有利的变化,到80年代初,收回香港提上了议事日程。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原则上最终解决了香港的回归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不久前产生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任命了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官员,香港的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已在意料之中。这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人治港方针的成功实践。百年屈辱,即将涤荡殆尽,国人无不为此而扬眉吐气,并对回归后香港的繁荣稳定充满信心。在欢庆香港即将回归的同时,我们切不可忘记收复香港的漫长而艰苦的历程,当思今日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收复香港的百余年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证明了一个闭关自守、不求革新、内部不稳、国力不振、腐败落后的国家,是断不能保持自身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要求它“重头收拾旧山河”,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只有改革开放,保持稳定团结,自立自强,力争先进,不断增强国力,才是唯一的卫国兴邦之道

1997年7月1日

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1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和钱其琛、王汉斌、张万年等中央代表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其琛主持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第一个宣誓就职,国务院总理李鹏监誓。接着,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23名主要官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行政会议14名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 会59名议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常设法官、高等法院法官36人,分批走上主席台宣誓就职。随后,李鹏总理讲话,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成立表示 热烈祝贺,并且宣布:从今天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作题为《追求卓越,共享繁荣》的讲话。

当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典上发表讲话,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回到祖国大家庭的600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并郑重重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变,是中央政府一项长期的基本方针。

当日下午,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盛大招待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及首都各界人士等共四千多人出席。当日晚,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江泽民在大会上讲话指出: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6月30日午夜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篇3:香港回归的那一天

那些天, 我们身穿迎香港回归的文化衫、手拿印着由紫荆花组成的香港区徽的小红旗, 带着莫名的兴奋穿行在校园中, 在不同的地方拍照留影, 如同陷入一场忘情投入的初恋。我们谈论着国家的强盛, 谈论着香港曾经的过往, 甚至为更深入了解香港的前世今生而到学校图书馆翻遍所有的资料, 连最爱听的流行歌曲也换成了《我的中国心》《东方之珠》等。记得学校羽帆诗社还举办了庆香港回归读书征文活动, 那时正沉迷于诗歌写作的我为此还创作了一首小诗。于我们来说, 关注香港回归, 了解香港文化, 就是关心祖国的发展, 就是与祖国一同成长, 那时节谈论香港在我们中间俨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为了更好地收看迎香港回归的实况转播, 我们自发地以班为单位, 早早地在学校西大门附近的一家澡堂包下了一个单间。7月1日晚6时许, 离实况转播开始还有几个小时, 我们中文系1995级四班的十几个男女生就激动地挤在澡堂包间的电视机前, 带着热切的期望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午夜时分, 国歌奏响, 英国国旗徐徐降下, 五星红旗从江泽民总书记手中转交到香港首任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手里——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彼时, 焰火漫天吐艳, 华夏神州狂欢。我们也随着晚会气氛达到高潮而情绪沸腾了:男生们猛地灌下满杯的啤酒, 女生们激动地从座位上跳起来, 拍疼了手。那一刻, 大家齐声高呼“祖国万岁”, 热泪盈眶, 尽情地释放着满腔的激动与喜悦。

篇4:香港电影的回归与坚守

关键词:香港电影;合拍片;香港元素;本土化

一、香港電影的辉煌和衰落

说起香港电影,最让人怀念的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期。每年几百部的港产片以及许多红遍大江南北的演员就是最好的例证。吴宇森的警匪片、徐克的江湖片、周星驰的喜剧片、陈嘉上的功夫片以及关锦鹏的文艺片等等,都让人们印象深刻。香港电影的影响力不仅波及东南亚,甚至在整个亚洲市场,港产电影也是佼佼者。但是,1997年却成为香港电影繁荣的终结。香港回归后,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香港电影的没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二、合拍片风潮

由于香港回归和金融风暴,内地这个巨大的市场有意无意中就成为许多香港电影公司眼中的大肥肉,特别是在2003年签订了CEPA协议后。CEPA协议规定了日后香港电影在内地将和内地电影受到同等待遇,同时引进香港电影也不再受到限制。“2004年,就在CEPA开启不久,这一年的内地和香港电影票房同时跳升,《功夫》《十面埋伏》《天下无贼》等三部影片同时攀上十大最卖座电影榜首。事实上,两地电影精英的互动合作有利于开发内地市场,有利于逐步改进两地电影制片环境,有利于形成最大范围的华语电影生产、消费圈。”[1]所以说,香港电影能够挽回颓势,重新站稳脚跟,合拍片以及内地市场功不可没。但是,在合拍片数量激增的繁荣表象下,掩盖不住的是香港电影的衰落。许多作品在港片和国片之间摇摆不定,淡化香港的生活记忆转而去追随内地文化理念,使得香港本身的形象十分模糊。“香港电影,其实是出色的区域性电影。一些合拍片所呈现的香港不再是观众所熟悉的经典港片中的‘香港’了,创作者为了迎合内地而做出的一些调整反而使得观众惯有的香港期待和香港想象受挫。港产合拍片应该为香港电影人呈现‘香港’提供更多的契机和更大的平台,不能因为迎合票房来损害香港电影的品质和魅力。”[2]否则,“港片不港”将会成为合拍电影的最大悲哀。

三、什么才是成功的合拍片

我们不能武断地因为一些失败的合拍片而去全盘否定这种拍片模式。在内地和香港都造成很大轰动的《十月围城》算是合拍片中的典范。这部电影是近年来少有的票房口碑双赢的合拍片。从《十月围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合拍片才能算是成功的合拍片。

(一)高质量和鲜明特色

无论是什么电影,质量是决定一切的基础。现在一般的合拍片都是“香港男+内地女”这种组合,这其实就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两地演员强强联合不仅对整部电影的质量提高有所推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影的票房。除了演员之外,剧本也非常重要。《十月围城》这么受欢迎,就是因为有一个既有质量又有特色的剧本。这部电影虽然以商业娱乐路线为主,但从未放弃过对政治历史题材的介入,甚至在商业片中也经常流露出对严肃命题和宏大主题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二)市场定位明确

合拍片是在香港和内地两个地方上映,导演都想要尽可能去争取两地的票房,这就要求中和两地的不同特色,但效果可能很不理想。在一般情况下,导演和制片就应该考虑偏重哪一方。如果偏于香港,则香港的特色要极大保留,如果偏重内地,则要十分重视内地的欣赏口味。正视差异这点十分重要,不能打着合拍片的旗号,只是加入内地演员及资金,而不去顾及整个电影的流畅与完整。比如一些合拍片纯粹就是为了获得内地发行的优惠以及内地的票房。这种纯粹为钱的片子,损害的只是合拍片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无论是质量还是票房都会很糟糕。

(三)遵守游戏规则

香港有电影分级制度,而内地却还没有,所以在内地放映发行的影片都要经过广电总局的审查,以免出现一些对社会不良的示范。《江湖》这部电影就是因为题材过于敏感,虽然进行了多次修改,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进入内地上映。另外,即使有的电影成功修改上映了,往往也被改得面目全非。这一点让许多导演都很无奈。但是港片如果想要进入内地市场,就必须严格遵守游戏规则。这种制度让很多导演不习惯,甚至有的导演因此放弃内地市场。其实,只要把握好尺度,很多香港电影还是能够顺利进入内地市场并且取得票房佳绩的。《功夫》得以顺利在内地上映,而且票房超高,就是因为作出了一些妥协和退让。

四、香港本土电影的坚守

内地市场全面开放以后,香港的电影制作公司都开始有针对性地拍摄合乎内地观众口味的影片。而像杜琪峰一类的风格导演还是坚持制作最具香港风格的电影,不肯屈就内地严格的审查制度而放弃内地这个巨大的市场。香港编剧家协会执行委员林超荣曾悲观地认为:“几年来,大家努力钻营,找寻中国(内地)电影和香港电影磨合的方法,最终还是失败,两头不靠岸,失去了香港电影‘率直敢言’‘有话直说’‘我行我素’的风格,能够上大陆市场,固然是好,但难免不能畅所欲言,较早时,已经有人提出要恢复港产片本色,宁愿放弃大陆市场,转攻亚洲。”[3]在当今香港电影面临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岁月神偷》无疑给了所有香港电影人一份温暖的回忆,同时也是一纸无声的回归召唤。这部原汁原味的港片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什么样的港片才是成功的港片呢?

(一)港味十足

合拍片所为人诟病的就是其港味的消失。香港是一个自由港,处于中西文化交流地带。一方面有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在不停地吸收西方文化。所以很多文化都能够在此融合。那些成功的香港电影就一定是紧紧抓住香港城市和生活特色的电影。比如去年的贺岁电影《新七十二家房客》,累计票房差不多3000万港币,这在近年来的香港本地影坛绝对是好成绩。这部电影成功就成功在其很正宗的港味上面。“从对白,到剧情元素、人物处境到电影议题都是针对香港特有的元素而设计,让许多香港本地观众在香港电影偏重内地而失去本土情怀和元素的情况下,得到一定的心理补偿。”[4]口碑很好的《岁月神偷》也是选择呈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香港,而这部电影还是在香港老街永利街实景拍摄,其中浓浓的怀旧意味不言而喻。

(二)题材创新和剧本精良

香港电影的衰落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题材的重复率过高。香港电影的一个特点是快产快销、票房至上。港片不重视剧本创作,迷信明星票房号召力,并且一窝蜂抢拍卖座类型片。商业色彩过于浓重,缺乏深层人文共鸣,难以让人反复回味。所以,要拯救香港本土电影,题材创新和剧本精良是必不可少的。2002年的《无间道》风靡全港,《老港正传》《旺角黑夜》和《岁月神偷》也都是开拓电影题材的先锋者,并且无一不受到观众和业界的好评。事实证明了,只要有好的剧本和题材,香港本土电影是可以重拾辉煌的。

(三)贴近生活

电影来源于生活,当电影与生活真实相触时,会迸发出迷人的火花。2007年叶念琛导演的《十分爱》就是其中一例。《十分爱》在香港本地上映之后,一个月之内本地票房达到了1200万港币,成为2007年上半年港片中的佼佼者。最令人惊叹的是,作为一部标准的爱情电影,在没有大明星、大场面压阵的情况下,《十分爱》能取得过千万的票房成绩,这在今时今日无异于创造了一个票房奇迹。香港本来就是个快节奏的城市,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所以,这种注重描写现实生活的电影往往能够引起港人的共鸣。在观看这种电影的时候,他们会停下来对自己的生活以及现状给予审视。宏大主题往往带给人们的是震撼,而这种生活片则给我们展示的是普通人的生活面貌。港片要想发展,这种展现生活中各种悲喜剧的电影是必不可少的。

五、结语:香港电影路在何方

很多香港电影界内人士都曾经发出过“港片已死”的悲叹,现在看来,这句话似乎有些过激。其实香港电影的衰落也并不全部是自身的原因,周围地区娱乐业的强化也就弱化了香港电影的辐射能力。但是,面对巨大的内地市场,香港电影一方面要努力走出自身,渐渐进入大华语电影区,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坚守自己的电影特色。对于那些坚守本港文化的导演,我们更要多加支持。合拍片与纯港片齐头并进是最理想的结局,当然这也需要全社会对香港电影的不断支持。就像《岁月神偷》中吴君如所说,一步难,一步佳。这用来形容如今的香港电影最合适不过,不管难也好,佳也罢,还是要坚持走下去,只有这样,香港电影才能拥有未来。

注释:

[1] 陈犀禾、刘宇清:《华语电影新格局中的香港电影》,《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2] 杨远婴、丁宁:《香港电影的北进想象——观看2007年度港产合拍片》,《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

[3] 陈山、柳迪善:《世纪际遇——全球化电影格局中的新香港电影》,《艺术评论》2007年第7期。

[4] 翁子光:《〈七十二家租客〉:香港社会空间的自我重建》,《电影艺术》2010年第3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篇5:香港回归是哪一年 香港回归历程

197月1日当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它标志着香港结束长达155年的英国殖民地身份,于年7月1日这一天正式回归祖国。

香港为什么被占领

香港被英国占领发生于1841年1月26日。

18世纪初,由于中英贸易逆差,为了平衡这样的不对等,英国开始对华进行鸦片贸易。1840年,虎门销烟事件让英国有借口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1月26日,英国派兵强行占领香港。在英军强占香港以后的50多年时间里,英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三个有关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霸占了整个香港地区。至1997年7月1日方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1842年8月29日,英国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第三条规定把香港割让给英国。

1856年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朝政府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中国领土给英国。

186月9日,英国乘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又强迫清政府缔结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即所谓“新界”,租借给英国,为期。1997年6月30日期满。

香港回归历程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在北京与邓小平主席展开了对香港前途问题的讨论,撒切尔夫人坚持要求中方履行条约,英国享有对香港的主权。

1983年7月中英两国正式展开香港前途的第一轮谈判,英国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方案。名义上承认中国拥有香港主权,但治权仍归英国所有,中国拒绝接受这一方案。在7月的第二轮谈判中英国始终不放弃“以主权换治权”的构想,双方没有对主权问题达成共识。

在此后的多次谈判中,均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反而香港社会因前途未卜几经动荡。1984年1月的第八轮谈判,英国才对香港主权问题作出让步,但英国仍不甘心就这样放弃香港,依然希望为英国争取在香港的更多利益。

直到1984年12月1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将在1997年7月1日恢复中国对香港的主权。香港回归被正式确立下来。

篇6:香港回归的作文

在一次谈判会上,中国政府一再表示,一定要在收回香港,在此情况下,中英两国政府开始了关于香港的问题谈判。

终于,在197月1日凌晨00:00,香港回归祖国了,当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时,举世瞩目,万众欢腾。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一洗国耻,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

篇7:香港回归的作文

1840年,外国人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不平等条约。美丽的香港没有了,完整的中华大地破碎了。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土地,还有我们的尊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正如毛泽东爷爷所说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国家力量强大了,那个受人欺负的时代永远过去了!

香港回归了,是因为有了强大的祖国。体现了中国人的自尊和自信。

我出生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出生的那年,澳门也回归了。我深深地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回来了,澳门回来了,台湾还会远吗?

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小朋友唱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亲爱的祖国,是你教会了我自强。亲爱的祖国,是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民族的骄傲。

篇8:香港回归的资料

一、三家媒体报道分析

(一) 报道形式

1. 报道体裁

分析发现, 首先, 《人民日报》和《大公报》以动态消息形式为主, 《广州日报》则以人物专访为主。其中, 《人民日报》消息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体裁, 由此可见其以消息为主打的明显特征。其次, 动态消息和人物专访是三家媒体普遍运用的报道方式, 但《人民日报》与《大公报》在此基础上, 还采用了评论、专题、特稿等形式, 《广州日报》则别出心裁地开设了摄影专版 (拍摄对象皆为香港的人情风土) , 《大公报》则把特刊放在回归日以前连续刊载, 而非像其它报纸一样在7月1日集发特刊。

2. 报道篇幅

《大公报》报道篇幅当属最大, 不仅报道数量多, 而且报道版面篇幅较大。例如, 人物专访皆为整版报道;每天推出多个版面的特刊, 均为整版报道;消息数量多, 广泛分布在要闻、港闻、社团新讯、文化等各个版。据统计, 《广州日报》报道总数为31篇, 其中占整版篇幅的为25篇, 包括人物专访和摄影专版。《人民日报》报道总数也为31篇, 但以消息为主, 占整版的只有两个专题。由此可见, 《广州日报》的篇幅明显超出《人民日报》。

3. 报道态势

自首推之日起, 三家报纸就开始陆续进行相关报道。总体而言, 《人民日报》仍以多种体裁交错出现;《广州日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均为每天刊载一至两篇人物专访, 数量较为稳定;《大公报》也以各类体裁交错出现的形式为主, 且每天的数量与篇幅几无变化。相对来说, 《人民日报》变化较大, 《广州日报》较为稳定。具体来说, 6月份, 《人民日报》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仅为12天, 在6日至26日这段时间内报道数量较为稳定, 有起有伏, 但都相差不大, 27日起至30日的数量则开始猛增, 几乎呈直线上升, 在30日达到顶峰, 估且把这种状况称为“集中式报道”;《广州日报》较为平稳, 且从5日起, 周一至周五的报道连续不断, 且称其为“间断式平稳报道”;《大公报》从3日起就开始连续报道, 且篇幅相当, 称其为“连续匀称式报道”。

(二) 报道内容

1. 标题制作

情感婉约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的标题制作主要放在对成就与伟人的赞美上, 富有一定文艺特色。如《写下不朽香江名句———“一国两制”香港成功实践》、《明天一定更美好:香港吸引世界目光》、《风雨十载一路同行———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互利双赢》、《香港, 我为你骄傲———香港特别行政区十周年成就展》, 《十年回首念伟人》等。

趣味搞怪的《广州日报》。尽管《广州日报》的报道内容较宽泛, 但对标题的制作却非常突出新闻价值, 且趣味性兼顾。如《记者:据闻您将担任更重要职务, 唐英平:嘻嘻,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金庸:回归后, 港人怕老婆不怕政府》、《梁百恩:最爱别人说我是爱国资本家》、《曾荫权:港人支持, 我由心甜到脚》等。

平铺直叙的《大公报》。相比前两家报纸, 《大公报》显得较为平淡。如《回归十年享充分自由经济不断发展》、《民建聊析回归十年好与不足》、《汤显明:海关体现“一国两制”》、《逾半港人满意“一国两制”》、《印度总领事阮天龙:香港成中印贸易平台》等。

2. 新闻主题

综合三家报纸的报道内容, 笔者把新闻主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香港成就;共创辉煌;未来展望;动态跟踪;总结反思。统计发现, 首先, 三家报纸最注重报道香港成就;其次, 动态跟踪所占比例也较大, 但以《人民日报》与《广州日报》最为突出;再次, 除香港成就外, 《大公报》的次要报道重点在于共创辉煌, 即内地与香港的优势互补;最后, 两家内地报纸均未涉及到总结反思, 《大公报》则数量较少。

3. 图片运用

总的来说, 《广州日报》与《大公报》的图片数量最大。《广州日报》用图相对简单, 主要由人物专访中的人物截图 (每个人物配有一幅图片) 、摄影专版和动态消息 (极少出现图片) 组成;《大公报》用图较杂, 主要出现在共创辉煌和人物专访中。《人民日报》则最为特殊, 28日以前, 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极少放上头版, 且无新闻照片, 28日和30日则有三篇消息放上头版, 且都配以大幅图片, 这些图片主要为国家领导人的相关活动。

二、典型现象概括及原因分析

1.报道体裁上, 三家报纸各有千秋, 丰富多样。《人民日报》和《大公报》以动态消息为主, 《广州日报》则以人物专访为主。对于香港回归十周年这一重大庆典活动, 媒体可谓在报道策划上做足了文章, 但其体裁归结起来无非是几种形式:消息、专访、评论、特刊。值得注意的是, 《广州日报》别出心裁地开设了摄影专版, 《大公报》也不像其它报纸一样在7月1日集发特刊, 而是把特刊放在回归日以前连续刊载。不管媒体采用何种策略, 都是为了在竞争中推陈出新, 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2.报道数量上, 香港媒体大大超过内地媒体。《大公报》的相关报道不仅数量大, 体裁多样, 而且广泛分布于各个版面。这不仅与其报纸运作方针有关, 也体现了一定的接近性和倾向性。《大公报》地处香港, 地缘、业缘、人缘都优于内地媒体, 从这个层面看, 报道数量多也属正常, 并且, 香港回归十周年对于香港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日, 大量的报道能够满足香港受众的心理需求, 而《大公报》巨大的报道数量也折射出了香港民众的重视程度。另外, 这也反映出《大公报》作为香港“舆论之领导”的地位, 大量的宣传与报道体现了它的报道倾向。

3.报道态度上, 《人民日报》作为最能代表党中央的动态、立场和态度的机关报, 其报道反而不及其它两家报纸。纵观其报道, 多为断断续续推出少量人物专访、数篇特稿, 临近纪念日时才开始上头版, 这与其报道范围的广泛性有关。而以国家领导人相关活动为主则充分体现了《人民日报》的性质。

4.报道重点上, 三家报纸最注重报道香港成就, 反思几乎没有涉及 (除了大公报有两篇) 。在各种庆典中, 成就报道都是一个重头戏, 这同样适用于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纪念日。值得注意的是, 媒体忽略了一种“历史化”视角, 即成就报道不但要站在历史的纵深来解读成就, 而且要跳出历史, 结合现实揭示成就的巨大意义, 更要从成就取得的艰难历程中分析原因, 总结规律, 深化成就的内涵。比较而言, 内地报道较为注重垂范作用, 香港报纸受西方价值观影响较大, 注重写实, 这在三家报纸标题的制作上也有体现。

5.报道立场上, 两家内地报纸较为一致地以报道香港成就为主, 香港报纸则相对全面, 存在大量报道内地与香港优势互补、共创辉煌的稿件。从受众角度来看, 如果媒体的报道均为香港和香港人的变化, 不免会使内地受众产生距离感, 而一味强调香港的繁荣稳定都是中央政府支持的结果也难以贴近香港民众, 因此媒体有待权衡各自的报道立场。笔者认为, 如果增加若干“从内地的变化来看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报道, 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这点上, 香港报纸相对做得更好。

三、总结与启示

1.成就报道的同时兼顾反思总结。首先, 成就报道能稳定人心、鼓舞斗志, 但也容易落入报道误区。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 展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着力报道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是非常必要的, 这对促进香港进一步发展, 为大陆与香港进一步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有重要意义, 但是,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单纯地引经据典, 而是要在新旧对比中寻找变化, 在新闻中引进历史, 增加报道的内涵, 而又在历史中寻找新闻, 拓宽报道的思路, 从而用更加理性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总结取得成就的经验, 分析仍然存在的问题, 为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就创造条件。其次,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一面提示”虽然能够起到良好的说服效果, 但进行“两面提示”, 不仅能改善原本持反对者的态度, 也容易争取到较高素质者的支持。另外, 按照“两面提示”具有“免疫”效果的观点, 接受过这种宣传的人还可以免疫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反面宣传。

2.平衡香港与内地报道的比重。媒体选择从内地变化来看香港回归十周年这一角度进行报道或许存在一定难度, 但内地向香港学习了什么, 还需要继续学习什么?这一命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媒体要服务于大众和社会, 就不能一味从单一角度报道, 而是要从现实出发, 进行更加全面和理性的报道, 才能强化对内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指导性, 同时促使内地和香港同胞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

3.香港媒体有值得借鉴之处。这不仅体现在总结反思方面, 也体现在《大公报》对香港与内地报道内容的平衡上。进一步地说, 香港媒体的新闻性、全面性和写实性立场值得借鉴。自6月份起, 《大公报》对回归作了大量的报道, 这些报道不仅具有时新性, 也具有指导性和反思性。在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 《大公报》运用了全面的报道手法, 并推出了一系列特刊, 如《浙港合作》、《豫港合作》、《深港合作》、《粤港合作》、《走进青海》、《走进泉州》等, 这些报道深入各个层面,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更具针对性地反映了回归十周年这一主题。此外, 它不仅仅局限于抒发成就感, 而是通过报道一系列连贯的事实来凝聚中华儿女的爱国心。

4.实行报网互动, 促进资源等优势互补。对三家报纸分析后发现, 《人民日报》和《广州日报》在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报道中均采用了报网互动的形式。如《人民日报》6月30日第四版的“人民论坛”栏目中, 《小平, 你好》一文就摘自于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广州日报》在所有人物专访报道结束后, 刊登了一个来自于大洋网的总结, 即大洋网主持人邀请采写人物专访的主要人员就选题策划、采写过程和困难进行叙述。这样一种形式促进了报纸和网络实现资源互补和双赢, 在这点上, 内地媒体值得称道。

总之, 在面对重大庆典时, 由于所处环境和媒体自身

的特点, 各媒体的报道立场、报道形式、报道内容、报道态度既存在共同性, 也存在一定的差别。通过分析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前期报道, 笔者认为, 在迎接澳门回归十周年来临之际, 两地媒体预热性报道的关键在于:突破传统报道思路, 加强媒体间的相互借鉴, 积极丰富并开辟新的报道方式, 在增强传播效果的同时加强舆论引导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重大庆典同样也是一个媒体狂欢节, 媒体要想营造浓厚的庆典氛围和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如何恰当有效地进行预热性报道十分关键。本文围绕香港回归十周年这一主题, 对《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大公报》三家报纸的前期报道进行比较, 并对其中的典型现象进行概括总结, 以期对澳门回归十周年报道有所启示。

篇9:回归15年,更具活力的香港

香港成为一种模式

香港历史画册中有一幅照片——很多面孔拥挤在一起,额头剃光,脑后的辫子清晰可见,他们面无表情,对未来一无所知。这是19世纪后半叶的香港写照。

这样的镜头被永远地封存在了记忆里。

在《商业周刊》主编许知远眼里,夕阳下的香港美轮美奂。维多利亚港的蓝色海面上金光一片,白绿相间的双层渡轮游弋其中,两岸是林立的高楼,像是一个个发亮的玻璃盒子,散乱在墨绿色的矮山前,黑白相间的云层低垂,像是直接压在了矮山与高楼上。

它曾经是南中国海上散落着渔村的荒岛。被迫割让它的道光皇帝从不知晓它的存在,而获取它的维多利亚女王则认定它是一块不毛之地。

但奇迹却接连不断地发生。直至今天,香港成为一种模式。

“1997年之前,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平稳过渡,比如货币如何发行、土地如何安排等等。回归之后,我们开始研究香港与内地的融合问题。目前,我们研究的是如何从国家发展的大棋局中,寻找香港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说。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首次就香港前途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举行会谈。邓小平明确表示,收回香港主权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并承诺保持香港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后来被媒体形象地比喻为“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

“一国两制”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因此被国际社会和许多香港人视为天方夜谭。

美国《财富》杂志曾经在1995年刊登题为《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预言回归后香港将日渐衰落;回归10年后,还是这本《财富》杂志,又发表了一篇《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承当年预言完全错误。

九七回归前,西方对香港前途的预判悲观者居多;一些港人也受此影响移民海外。今天再看当年的恐慌,许多香港人感到可笑。

回归15年来,港交所不仅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交易所之一,IPO融资总额已连续3年名列全球第一。香港“马跑得更欢、股炒得更大”,香港人移民海外现已每年降至7000人左右,而从海外“回流”的人数远超于此。每天一个中等城市在移动

每天清晨六点半,在连接香港与内地的“第一口岸”罗湖,边检等工作人员就开始一天争分夺秒的忙碌。15年前,这里平均每日通关客流量为13万多人次,现在已增至30余万人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在移动。

罗湖口岸几经扩建,目前最短通关时间已缩短至6~8秒,但仍然无法满足滚滚人流的需要。为应对人员往来的增加,香港与内地之间已建成6个陆路口岸,连同一个航空口岸和4个水路口岸,共计有11条通道连接两地。

来自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香港回归15年来,内地和香港已经互为最大旅游客源地。据统计,内地居民赴港人数从1997年的236万人次升至2011年的2810万人次,增长11倍;香港市民赴内地旅游人数从1997年的3977万人次增长至2011年的7936万人次。

在今天香港的大街小巷、商场、饭店、景区、公园,普通话已经变得十分普遍,很多香港市民不仅普通话流利,甚至还能辨别出来客的东北口音、西南口音,不少内地同胞在与香港市民交谈时也常常夹杂几句粤语。

越来越多的内地商务人士来到香港寻求机会。据香港贸发局统计,2011年赴港参展的内地展商比1997年增加13倍,现已超过1万家,买家增长20倍,逾15万人。

两地交往合作还延伸至科学技术领域。2010年,香港理工大学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建了联合实验室,研发探月工程所需的精密仪器。曾参与“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等重大课题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学林珲教授,于2011年被中国科学院任命为国家太空科学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回归以来,香港向内地莘莘学子敞开了大门。15年间,赴港就读的内地学生增长迅猛。据统计,本科生由1997~1998年度的仅7人,增至2011-2012年度的4582人,研究生由937人增至4353L。

背靠祖国共赢未来

2011年8月,美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3个月后,曾荫权曾担忧香港难以独善其身,经济可能在未来经历几个季度的艰难时期。但时隔半年,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情已释然:“到目前为止,香港没有一家金融机构在这场金融海啸中倒闭,没有出现大的金融风险。”

他说:“我们背靠祖国,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在最困难的时期,香港没有融资的困难。1997年以来,香港的信贷评估连升三级,这也是‘一国两制’的成果。”

在香港回归进程扮演重要角色的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回忆说,中英谈判初期,英国代表公然说你们这个“一国两制”是乌托邦,行不通。“我驳斥他,不要忙下结论,将来让实践来证明。历史上没有的并不等于今天和未来不能有。”

阳光照映着维多利亚港两岸。曾荫权在回归15周年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未见过如此成功的案例。‘一国两制’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它在近15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三赢局面——国家赢了,港人赢了,世界其他国家也赢了。”

在香港的发展蓝图上,一条清晰的蓝线跨越海洋,直抵香港岛,那是港珠澳大桥的未来走向。而在香港的地下,一条26公里长的动脉正在孕育。未来,作为国家高速铁路网的最南端.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将接上整个国家的铁路网络,大大缩短香港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旅行时间。

香港到广州只需48分钟,早上坐火车到西九龙喝茶,晚上回家,非常方便。这不仅加强了香港跟内地的联系,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香港的市民,内地的市民,将来到广州上班,比起香港很多上班族从很远的地方赶到中环上班,说不定还要快。

时至今日,香港已连续18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世界银行对183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排名中,香港排名第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刚刚公布的《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连续第二年以满分100分荣登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

香港特首曾荫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1997年,香港的人均本地生产总值是2.7万美元,现在大约是3.5万美元;从2004年到2011年的8年间,香港GDP平均增速达到5.0%,是同期其他发达经济体的两倍。

从信贷的评级来看,香港目前是最高的3A评级,从1997年到目前已经连升三级,在亚洲,只有香港和新加坡达到这一级别。而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证券市场的市值从1997年6月的43493亿港元,攀升到2012年4月的202310亿港元;首次公开集资额(IPO),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全球第一,过去10年一直位列全球五大交易所,在全球的交易所中,只有香港和纽约有此成绩。

数字背后,人们对香港的信心也在不断攀升。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回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香港被国际投机势力列为狙击对象;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香港却成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资金的避风港。美国《时代》杂志为此还创立了Nylonkong(纽伦港,即纽约、伦敦、香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的新名词。

经济在发展,民主政治亦在不断加强。曾荫权在谈到不久前的特首选举时说,今年的选举通过选举委员会来进行,扩大到1200人,更为民主,下一届选举在2017年,将全民普选特首,2020年可能将全民普选立法会。

“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这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主题曲中的一段歌词。香港巨变的起点究竟在哪里?对此,新任特首梁振英深有感触。他说,我们最大的法宝就是“一国两制”:“一国”,使我们有强大的支持;“两制”,让我们有更多的活力和竞争力。

篇10:关于香港回归的论文

关于香港回归的论文

(一)香港,在英国殖民者统治百年后终于回归祖**亲的怀抱,在这百年中,香港的人民无时无刻不想念,远在祖国疆土的亲人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能隔海相望,97年的7月1日香港终于向祖**亲,投向那个期待百年的拥抱。

周总理捧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态。先是发奋读书,后是为共产党及中华民族鞠躬而尽瘁,死而后已终不悔,为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工作上创造了不少汗马功劳,那一个心态为敬爱的周总理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和不朽的功勋。而且周总理学生时代,在大立柜旁边贴着一张纸叫做“镜子”,每天早上、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总理一生把这此话作为自己的“镜子”,这一面“镜子就是他一生待人接物的心态。

邓爷爷真正地做到“为中华之富强而奋斗”,明做着却不说出口。默默奉献的心态,把残风一一扫去。把中国的大地魔术般变成富强。面对香港回归问题,面对英国不肯放弃香港的态度,邓爷爷坚持着“中国军队不放弃武力解决香港问题”的心态,赢得香港的回归,“一国两制”与《个人财产保护法》出台体现邓爷爷从实际出发,保护香港人民合法权益与自治民主权,他怀着“和平统一”的心态成功地收回香港的主权。

今天,是香港迎来回归15年的大庆,在这个大日子中,全中国人民和全海外的同胞共庆这个期待好久的日子,在个举国欢渡的日子中,全国人民欢歌载舞共同迎来香港回归15年大庆,在这15年中香港经历了许多的困难,金融风暴,禽流感、SARS……每遇到一次危机,中央伸手帮助香港渡过难关,中联办都亲历其中。每一次的危机”母亲”时刻都没有忘记这个晚归的儿子,香港在这些危机中,一直有一种毅力在支撑这它,这种毅力就是全港人的精神力量。

15年了,有一个老爷爷是这样说的,”15年前我们庆祝回家了,15年后我们庆祝我们回家15年了”,相信这一句话也是全香港人先说的心里话吧,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欢渡,在个回归15年的日子吧。

关于香港回归的论文

(二)捧一曲流殇月,流一脉思古情。回想一百多年前,异邦的铁蹄,飘洋过海,惊飞了憩息的海鸥,惊散了香港的美梦:软弱的清朝政府让国人被欺压,让国家遭耻辱。一度被各国列强分割得四分五裂。《南京条约》——这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香港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沉沉的枷锁,使香港失去了自由,坠入了深渊。凌厉着海啸,漫卷着台风的香港,已不再属于母亲。

在殖民主义者罪恶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一步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那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但是,中国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息,他们同野蛮的强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香港同胞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殖民者的扩张行径和狂妄野心激起了他们的愤怒。“三元里人民抗英”就是铁的明证。但是,他们始终敌不过野蛮的强盗。只有在血与泪中企盼着回到祖**亲怀抱的那一刻。

然而,对于这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是从来不承认的,香港是中国的领土,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刻也没有放弃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努力!

母亲期盼的目光穿过了一个世纪,送走了多少春风秋雨,终于盼来了重聚的春天。

历史不会忘记那一刻,中国人民永远记住那一刻:1997年7月1日零时,激动人心的高潮来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亲的怀抱!此时此刻,那回归的游子,幸福和激动的泪眼汇成对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追忆,聚成对强大祖国的诚挚祝福!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是的,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今天,我们正是沿着这位伟人设计的宏伟蓝图,向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进。今天,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遍神州大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太平洋上出现了一条条白练,那是中国新一代核潜艇浮出了水面。听,雅典的体育场上空正在回响《义勇军进行曲》,那是中国体育健儿在摘金夺银。瞧,太空上的点点繁星,那是中国火箭发射上去的人造卫星。中华民族真正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香港回归祖国,还源于高瞻远瞩的伟人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为了使香港在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经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批准,我国宣布在香港回归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问题的成功实践,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而且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关系重大、影响深远,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史上,精彩绝伦的浓笔重彩,丹青垂史。香港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也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十年风雨不平常,香港回归十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SARS及政治纷争等多种风险的冲击,但是香港都能沉着应对,成功地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不断强化金融系统抗御风险的能力,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形巩固。香港像一艘启锚的巨轮,穿过急流险滩,破浪前进。

目前,香港已超越东京及伦敦,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香港民众富有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精神,这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

香港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香港不仅会从国家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富强中获得莫大利益,还会从国家生气勃勃的进取精神当中,获取自强不息的发奋思路。

香港回归已十年,作为祖**亲怀抱中一颗美丽的明珠,她日益绽放出瑰丽的光芒。

上一篇: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下一篇:与优秀的人为伍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