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点回归

2024-05-08

原点回归(精选十篇)

原点回归 篇1

关键词:幼儿为本,体验学习,情境游戏,教育原点,全面发展

百岁老人周有光曾说:“每个人原来都具备天然的思考能力和天然的智慧, 教育就是把学生们自己天然的思考能力和天然的智慧引导出来, 激发出来。从外面灌输进去的知识是有限的, 而开发出来的思考能力和智慧能力才是无穷无尽的。通过教育发挥自己的本能十分重要, 培养自修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最要紧的。过去我国教育学苏联那一套, 一面倒, 只鼓励信仰, 不鼓励思考, 把学生培养成不善于动脑筋的工具, 这是很大的缺陷。”的确, 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培养人。因此, 我们应该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等教育思想。可是, 现在一些幼儿园因急功近利等因素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 过分看重幼儿知识的掌握, 看重幼儿园的名利, 显然已偏离了航标和轨道。幼儿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 避免不规范的办园行为, 开启幼儿健康成长的时空大门, 让幼儿教育回归教育原点, 走出一条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健康之路。

一、让游戏回归原点

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 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但目前很多幼儿园的游戏, 往往过度限制了幼儿游戏的自由, 对幼儿游戏时的要求整齐划一, 严重违背了幼儿自由游戏的意愿。儿童从来都是游戏着的儿童, 而游戏也就是儿童的游戏。一个人只要处于游戏中, 也就是处于儿童的状态。因此对于游戏的体验, 就是对儿童状态的体验。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给予儿童天赋的游戏权利与机会, 鼓励儿童游戏精神的释放, 让儿童获得诗意的幻想、好奇的探索、雀跃与欢笑的自由与空间, 把儿童的目光所投、兴趣所指、需要所及作为课程资源的源泉, 而不是以成人预设的程序与大纲来圈定儿童的活动与发展, 才是游戏的本来面目, 这才是游戏的原点。

二、让教学回归原点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一个独特的世界;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独特的过程;每个幼儿园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方式。比如在认识左右的学习中对于引导学前班幼儿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学前班幼儿的思维特征处于形象、直观阶段, 因此, 教师要注重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观察、操作;注意选择富有幼儿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幼儿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让幼儿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摆一摆, 数一数, 说一说, 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 幼儿在趣中悟, 乐中学。课前, 教师安排幼儿唱《小酒窝》这首歌。边唱边表演:我有一个小酒窝, 左边一个, 右边一个, 成天笑呵呵。借此引入课题, 幼儿感觉轻松自然。

教师充满鼓励、欣赏地问:“小朋友们刚才在歌中唱到了小酒窝, 老师仔细看, 你们都那么漂亮, 谁愿意再表演一下?”坐在前面的四名幼儿首先得到了这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教师及时要求:“请你们唱‘左边一个, 右边一个, 成天笑呵呵’这一句, 边唱边指, 其他的小朋友仔细看, 他们指的对不对?”

几名幼儿表演后, 教师马上说:“认为他们指的正确的幼儿请举手……”一只只可爱的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 有的举左手, 有的举右手。教师来到他们面前, 问其中的几名幼儿举的是哪只手。

“我举的是右手。”

“我举的是左手。”

……

教师积极调动孩子们的热情:“请举左手的孩子放下手, 我们都将右手高高举起……高兴地, 放下;再高高举起左手……自信地, 放下。”

教师接着问:“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吃饭时用右手拿筷子。”

“用右手拿勺喝汤。”

“我用右手写字。”

“右手提小水桶。”

……

“左手可以做些什么呢?”教师又问。

“写字时用左手压本子。”

“吃饭时用左手拿碗。”

一名幼儿无比兴奋地说:“骑小车左手也要把把。”

……

教师特别高兴:“我们的小手多能干呀!唱支歌夸夸它们, 请和老师边唱边做。”我和孩子们一起唱: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只左来一只右, 左手巧, 右手灵, 共有十个手指头。

(接下来教师要求幼儿结合自己的身体全面、充分地练习区分左右。)

教师说:“小手有左右, 身体的很多部位也有左右, 你知道吗?”有几个幼儿分别站起来, 边摸边说, 例如:我有一只左眼睛, 一只右眼睛……

教师抓住机会:“请你从上到下, 说出自己身体的左半部分都有什么?在座位上自己随便说。”

(幼儿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小手摸着、指着, 惟恐错落一个。教师都不忍心打扰他们, 但还是及时提醒, 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 再来说说身体的右侧。)

另外, 教师课前做了这样的一些精心设计, 黑板上左侧有卡片, 右侧图画;黑板左右两侧各有一张桌子, 每张桌子上都有两盆花, 只有一盆是开花的;教师还在自己的衣袖上, 左边贴满蝴蝶, 右边贴满小汽车, 作为给幼儿的奖励。在“说说教室、生活中的左右”这一环节中, 让幼儿有兴趣、有内容的充分地说。当幼儿注意到花时, 教师见缝插针:“你最喜欢哪盆花, 它在什么位置?”借此检查幼儿的掌握情况, 效果很好。然后教师说:“老师还想知道在走廊里, 上下楼梯时, 你是怎样行走的?在公共场所, 人行道上你是怎样行走的?” (幼儿回答略) “靠右通行可以保证安全, 保证秩序, 也是我们应该养成的好习惯。”最后教师说:“希望小朋友们都来做在学校守纪律, 在社会讲规则的小模范。”本节课的教学结束了, 但那种既做人师, 又做良友的幸福快乐却始终充溢在教师的心头。由此案例可以看出教师从以下两方面努力使教育回归到原点:

1. 尊重孩子

遵循生活中学数学、兴趣中学数学的理念, 教师在设计整个教学时始终以“尊重幼儿”为原则, 围绕他们最熟悉的, 离他们最近的一切来进行学习。由近及远, 由浅入深。从幼儿自己的身体到他们的座位, 再谈他们小桌上的文具学具, 最后扩展到观察周围——教室、生活。让幼儿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去充分体验学习。

2. 让音乐与数学整合起来。

音乐可以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 深为幼儿喜爱。如果让音乐与数学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在课前引入、课中练习、课中操等环节, 教师都紧密地联系数学, 恰当的使用了音乐, 使整节课快乐活泼,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让育人目标回到原点

回归生命的原点 篇2

台湾作家蒋勋在《美是回来做自己》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回到生命的原点,才能看到美。美最大的敌人是“忙”,忙其实是心灵死亡,对周遭没有感觉的意思。我们说“忙里偷闲”,“闲”按照繁体字的写法,就是在家门口忽然看到月亮。周遭所有最微小的,看起来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是我们最大的拯救。我不觉得,今天在这个城市里,我们讲任何大道理对人生有什么拯救,我们能做的是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一点点像女娲补天一样,把我们的荒凉感弥补起来。

我在《点燃一炷檀香》里说:

人生需要的不只是奔跑,不只是站在起跑线上,等着栽判发令枪的竞跑,更多的则是坐在藤椅上嗅着檀香的思考。

人生需要的不只是劳作,不只是人生场上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更多的则是需要一种坐在藤椅上嗅着檀香的思想。

慢慢的梳理自己的人生

我在《人生真的很累》中写道:

人生真的很累。

很想坐在低头抽上一支烟,看看夕阳和晚霞

很想坐在河边泡泡脚,任小鱼轻轻的吻你的脚丫

很想坐在办公桌前,品上一盅茶,轻轻啜一口,把哨音拉的长长的。

很想抽个时间回家看看,坐在母亲的面前听她唠叨,可以母亲早已作古。

很想捧上一本诗集,在月光下,读《乡愁》。

总而言之,生命的原点应该是“平淡和清闲”

生命源于平淡和宁静。

生命的诞生是宇宙间最伟大的杰作,而人类生命诞生则是杰作中的杰作。

人类的生命来源于美丽故事来源于真挚的情感,人类生命诞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思想诞生的过程,大自然中再也找不到第二种可以复制的生命和思想。

人类的生命更多的要感恩于父母,感恩于他们伟大的创造和这个创造过程中对于生命的敬重和热爱。

这个生命的诞生是平静的,是历史长河中一朵璀璨浪花。

这个生命的起点是站在海平面上的。

当它凸出海平面的那一刻起,生命注定就要迎接东海日出的灿烂和大海波涛考验。

我们每个人不可预见自己生命的长短

也不可能预见我们凸出海平面后何时再回归海平面

我们的生命要经过很多磨练

春夏秋冬,苦难、快乐,幸福、灾难,颠簸、黑暗

只要凸出海平面,就注定要经过磨难。

生命的诞生很美丽也很无奈

生命家族的选择很无助也很无奈

一个生命诞生的时候,喝彩的是父母

一个生命离开的时候,悲哀的是亲人

我们每个人无法为自己的生命做出选择

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让生命归于一种平淡

这世界太烦嚣了

于是生命就很累很忙

忙里偷闲就成了生命的奢侈。

回归生命的原点,就是回到诞生生命的那个海平面

静静的随着波涛荡漾

静静的随着大海呼吸

静静的享受着日出日落

静静的欣赏着月圆月缺

回归生命的原点,就是回归于一种原始的恬淡

童言无忌

童叟无欺

友善本真

回归生命的原点,就是回归于一种真诚

像一张白纸

像一杯白水

像一树春天盛开的洁白的梨花

像浓郁的不能再浓郁的没有丝毫瑕疵的绿叶

像北国的雪,南国的雨。

回归生命的原点,追求的是一种静态的美

生命很累

为情所困

为情所累

为碌碌无为所束缚

为殚精竭虑所疲惫

要给生命以自由以空闲以潇洒以自如

像野外的草,随风而长

像野外的花,随季节而绽放

生命很忙

生命很苦

生命很寂寞

生命很无奈

孟子对于生命的解读很有典型意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孟子的活法很累,也太忙。

生命应该属于一种安静之美

在夕阳下散步,在朝阳下放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才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

欲望愈多,生命的质量就越低。

生命是一种沉着,生命是一种稳重

生命更是一种闲庭散步

人生有涯

未来不可知

回归原点,回归客户价值主张 篇3

在中国二十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中,一大批本土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在许多行业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一些优秀的本土企业甚至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然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发现,自己所领导的企业并没有步入一个良性的成长轨道,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依然巨大,并且变得更加复杂:曾经的成功经验与模式已经不能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的增长,有时反而会使企业陷入危机之中;曾经的竞争优势渐渐消失,已经不足以应对新的竞争形势,甚至在有的企业,这种竞争优势已经演变成为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陷阱与障碍。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企业下一步该往何处去。

这一切变化,都是因为本土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不可逆转的改变,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竞争环境的根本性变化

目前本土的绝大多数行业已经度过了井喷式的快速发展期,开始进入行业成熟期。成熟期产业的基本特征是产品已经普及,需求相对稳定,行业的增速平稳,利润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同质化竞争、供过于求是这一时期最直接的表现形态。

国家有关部委对600种主要消费品进行了调查,覆盖了包括消费类电子、服装、食品、日化、办公等多个行业,结果显示供不应求的商品几乎没有,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

同质化竞争是大多数行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在供过于求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同质化则显得更为“全面”,不仅仅是产品同质化,而且企业的营销模式、营销策略、竞争能力等多方面都呈现出同质化的特点。

在供过于求、同质化竞争的商业环境下,价格战、促销战、资源战、成本战就成为很多企业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很多企业陷入微利经营的窘境,甚至出现行业整体性亏损、行业崩盘的极端现象。

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如何才能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潭?

竞争环境已经发生本质的变化,竞争的规则已经改变,中国企业固守原有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应对新的挑战。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寻找并构筑新的竞争优势。那么,企业该从哪里为原点去重新构建竞争优势?

回归客户需求,回归客户价值主张

日本东芝公司的石田博之曾这样蔑视性地评价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就是根据市场行情购买成熟技术或进行辅助性开发,实际上是一群水果贩子,专门做水果包装,什么水果好卖就包装什么水果。

这种评论,当然有些刺耳,在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我们自不必理会,但是,在目前的同质化竞争时代,营销导向的运作已经无法让我们的企业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回归到产品价值、回归到产品力是企业必然的选择。日本人的评论虽然难听却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产品力是企业塑造品牌的基石,产品力是企业创造营销运作优势的基石,打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就要从提升产品力开始。想要提升产品力,则企业必须重新开始关注目标客户的需求,去分析目标顾客的价值主张,这是提升企业产品力的原点,是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原点。

战略大师波特对竞争优势提出了这样的论断:“竞争优势就其根本而言,来源于一个企业所能够为其买主提供的价值,这个价值高于企业为之付出的成本。相对于对手而言,卓越的价值在于为顾客提供同等的效用而价格低廉,或者为顾客提供独特的效用而顾客愿意为之付出高昂的价格。”

客户所感知的价值,取决于所获得的效益(产品特性、功能、质量等有形的效益,服务态度、速度、专业化或品牌层面等无形效益)与所付出的代价(价格、付款方式、维护成本、替换成本、安全性与风险度等)的比值。不同行业的客户对价值的期望不相同;同一行业不同的细分市场的客户对价值的期望也各不相同,价值的关注焦点也不同;同样的目标顾客,在不同时期,其价值主张也是不同的。

从波特的论断中,我们不难看出,竞争优势的本质就是相对于竞争者而言,企业能够为目标顾客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要么具有差异性,要么价格更低,也就是说为顾客创造更高的效益,或同等价值下让顾客付出更少的代价。低成本之路是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曾经的选择,但是现在,仅仅拥有低成本优势是不够的,我们的企业必须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价值产品,甚至为客户提供集低成本与差异化于一体的价值产品。正如西奥多·莱维特所言:必须把低价优势同另外一些事情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市场那不断扩大、永不知足的愿望与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低价被顾客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时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其他利益。

事实上,中国市场的特有环境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与空间,一些优秀企业也做出了弥足珍贵的尝试。

机会,就是未被满足的需求

中国是一个多元化、多层级的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文化与历史的多样性导致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同一区域的不同层级的消费者,表现出明显不同的需求与价值主张,并且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消费者需求更是多姿多彩。中国市场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为我们的企业打造产品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弹性。

从1987年进入中国以来,肯德基仅用了20年时间便在中国开满2000家餐厅,而肯德基最大的竞争对手麦当劳,尽管在全球业务上对肯德基有着压倒性优势,在中国的扩张速度却只及得上肯德基的一半。回头审视肯德基中国二十年,无论在被视为“新鲜、时髦、时尚”的时代,还是在遭遇“洋垃圾”被质疑的时代,肯德基始终坚持彻底的本土化策略,提供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与文化的产品,老北京鸡肉卷、海鲜蛋花粥和香菇鸡肉粥、蛋花汤、安心油条……无不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电脑行业属于中国市场同质化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而联想在行业发展不同阶段针对特定顾客群的创新产品往往能引一时之潮流。联想是全球第一个提出家用电脑概念的企业,针对家庭用户推出的价格适中、附加功能丰富的联想1+1电脑,曾经创造了销售奇迹,一举奠定了联想的今日的地位。其后,在网络普及初期推出的“一键式上网”电脑、针对小企业主开发的“扬天”电脑等均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之作。

在春秋混战的中国汽车市场,福田的成长格外引人注目。这家1996年才成立的企业,成立伊始只专注于农用车领域,1998年开始向商务车市场延展。短短六年之后,福田以34万辆的销售量登上了国内商用车排名第一的宝座,并盘踞至今。业内人士对福田成功之道如此解读,“别的厂家是先研发出产品,再去找市场;福田是先找好市场需求,再根据需求来研发产品。”

所谓机会,就是未被满足的需求。

回归朴素原点凸显语文本味 篇4

一、潜心会文,动情诵读,“读”出语文味

学习语言文字就是要“读”占鳌头: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朗读,默读,诵读,分角色读……在各种方式的读中亲近语言文字。很多的文本语言就是无声的图画,如:“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江边……”这些语言文字会勾起学生头脑中有关送别的记忆,字里行间流露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深深地打动着读者。引导学生把自己放入课本中,与作者融为一体,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如临其境。用心去读的结果就是完成文字与图像的转换,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产生出相应的画面,实现语言形象建构——读出形象。我们的课文富有情感,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及其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同时也借作者之口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读出情感。有的文本语言蕴含哲理,如《鞋匠的儿子》《山谷中的谜底》等等,读这样的文字,学生的思想浸润在作者的智慧里,心灵得到震撼,灵魂得以重塑——读出智慧。语言不仅仅是声音的流动,更是语气、表情、动作、神态等多种信息的传递。在反复地朗读、动情地诵读中习得语言——读出方法。

二、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品”出语文味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学习经验,结合对文本重点的把握,把目光聚焦到文本中最能体现人物形象、反映人物品质、揭示事物规律、凸现事件中心的关键词句上,从内容的表达出发,从篇章的整体着眼,训练学生结合语境,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语言的语境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品味语言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只有这样,才能品出词语的内涵、意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言语的声音,辨别它的色彩,掂量它的分量,触摸它的“温度”,把它摆在整体之中,感悟、内化它的“言”和“意”。

《姥姥的剪纸》中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深情地写道:“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和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这段教学中,学生们将“有声有色”的丰富内涵解读得淋漓尽致。

——我仿佛看见姥姥的白发和她慈祥的笑脸;我仿佛看见姥姥在村头翘首企盼我的归来;我仿佛看见姥姥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甚至抹黑剪纸的情景。

——作者是在怀念对“我”关心爱护的姥姥。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回忆家乡的一草一木。姥姥的剪纸时刻牵着我的心。姥姥的剪纸里包含了关爱,更包含了无限的希冀,这剪纸“让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三、体验感悟,关注表达,“写”出语文味

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就是更好地表达,而“写”是重要的表达方式。

针对文本解读的写:学生初读课文,留下初步印象,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往往停留在具体感知的事物上,不善于归纳,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写”,进行抽象概括。如学习叙事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用三两句话写出故事的内容。学生读文后,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连贯的话写出来。细读课文时,进行批注式阅读,学生与文本展开心灵对话,让学生抓住那些“让你心动”的词句,静下心来,思考这个词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写,并把感受写下来,这种写是一种理解和感悟,是让学生将阅读后的收获转化为外显的语言,有利于学生生成具有个性色彩的语言和思想,形成敏于发现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潜心品读,赏析文中精彩的语句,自悟自得,课文中的语言、情感就会在学生心中沉淀,久而久之形成他们自己的基础文化、思想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

针对语言表达的写:语文教学不仅要思考作者“写什么”,更要学习作者“怎么写”。我们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编选的经典范文,是我们最重要的习作范本,因此,我们要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进行语言形式的探索。首先,进行写法的迁移。如《金蝉脱壳》中描写脱壳过程,一连串动词的使用,让我们领略了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写出它们活动或变化过程,这就是活学活用。许多文章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这儿“仿一仿”使孩子们汲取语言养分,形成语感,掌握基本的表述方式。许多文章如同国画一样,存有留白,给人以遐想的空间,正好放飞学生思绪。

针对内容生发处的写:内容生发处往往在课文的省略之处、感人之处、含义深处、余味结尾等,此处的写是对儿童生活、情感、语言、智慧的唤醒。

四、交流思想,共享收获,“说”出语文味

语文课堂离不开“说”,学生对文本的质疑、解读,以及读文后的感受、情感抒发等等,都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说”要有先期的“想”,即对内部语言进行组织。教学《爱如茉莉》一文,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感悟之后,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写的是爸爸妈妈之间的爱。你们说,是爸爸爱妈妈多一点?还是妈妈爱爸爸多一点?为了证明你的观点,用事实说话,找到证据后,不论是用课文中的语言还是用自己的语言都要把自己的见解有条有理、有理有据地说清楚。”这块“石头”投下去之后,学生再次潜心研读,学生从对话中完成了对“细节”这一感念的建构,对“爱”的理解以及对美好事物认同与赞美。

当一切回归于原点情感散文 篇5

活在过去,总是会失去的更多,活在未来总是会有很多的迷茫与恐惧,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只有仅仅几个人才能够做到活在当下。得不到的,已失去的,不知道该怎样挽回,亦或是就不应该想到挽回,现在有人在为你付出,有人在为你辛苦可是自己却总也看不见。

不要把什么都当作理所当然,把什么都自认为能够抓得住,其实除了你已经拥有的,你什么也做不到,不要总想要得到现在已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它注定会消散在岁月中,你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有些东西不是没有出现过而是它出现的时候你在追忆曾经不见了的感情,你在妄想着回到过去跟自己喜欢的人再续前缘,到最后你什么都不会得到,你也不可能拥有什么。

翻阅着别人的留言,曾经温馨的,浪漫的,暖心的现在看来是那般可笑,总是不相信自己会有幸福,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坏的人,自己不管何时总是会活在路上,在寻找一个可以陪伴自己终生的人,一个不介意自己缺点的人,一个能够相互包容的人,一个我深爱一生的人。

可是当自己遇到那么一个人却未曾真正的珍惜过,认为她只不过是自己的过客而不是真爱,所以对她百般挑剔,对她不管不顾,对她冷言冷语,觉得她不是那般完美,即使她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改变了,可是自己却总是不满意,有些爱可能真的不是属于自己的吧。

当有一天她已经累了,自己在她的眼中也以变得什么都不是了吧,也许自己就仅仅是她的伤痛与疤痕了吧,没有什么东西是戒不掉的包括爱,当深爱的人远去之时也许会很痛苦,会觉得很伤心,但过去了便会觉得其实那也没什么了。

对吧,曾经对我好的人。我不知道你曾为我哭过几次,但现在我想你已经恢复过来了,若是没有我朋友告诉我,我们曾经的事对你伤害那么大,我想我现在还是一如既往没心没肺的生活着吧,不会有反思亦不会有些许愧疚,你的有些伤痛我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我想我永远都不可能对你有所偿还。你的爱,你的情我只想说你所托非人,你把一段感情寄托在一个混蛋身上怎么可能会有所收获呢。

一直没有机会对你说声抱歉,我想我以后也不会有机会了吧,这谁也不能怪,只能说自己当时还是太年轻,太稚嫩,太幼稚,不懂得珍惜,当真正的失去后在追悔莫及,这也只能算作一种自我安慰了,有些过错,人真的无法去补偿,你也无从去补偿,你给她的一切痛苦也仅仅只有她能了解,别人是无从得知的,带来伤害的那个人是不可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

若是知道便不会再给别人带去痛苦、迷茫、伤痕以及痛不欲生的感受了。人生就像一杯茶,斟上一杯芳香四溢,谁也无法阻挡香气的弥漫,只是喝下去时会有些许苦涩,会有些许的甘甜。当饮完这一杯时,便会记得这一杯的滋味,总是寻找那一杯的感觉,于是开始了不停地饮用,不停地斟茶,只是再也找不到那一杯的感觉了,而接下来真正的甘甜也被自己当做白开水一般饮用,它真正的香甜醇美亦是不可能感受的到了。

聚焦“语用”,回归原点 篇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以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重视学生语言实践”“回归语文教学原点”等关键词,成了讨论的焦点。如何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更为科学的课堂教学策略?下面以《画杨桃》为例,来谈谈不同教学内容的选择促使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一、课堂回顾

【教学设计一】

(一)感悟“老师的话”

1. 大屏幕出示第十八自然段

师:请大家自由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说的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梳理“老师说的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小结:孩子们说得很好,老师的话里有三点意思:一是讲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二是讲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三是讲应该实事求是。读完了老师的话,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一自然段中父亲的叮嘱,谁来读一读。

(二)回顾“父亲的话”

1.师:(指名一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想一想,“父亲的话”包含了哪些意思。

2.生汇报交流父亲的话包含了哪些意思。(画画时,看见它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画画时,要实事求是地画,不要凭想象画走了样。)

3.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父亲的话,记住他的叮嘱。

(生齐读父亲的话。)

(三)比对“父亲”与“老师”的话

1.师:再自由读一读父亲的叮嘱和老师的话,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是相似的。

(生自读父亲和老师的话。)

2.师:(大屏幕出示相关文段)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生汇报交流)

3.师小结:是啊!父亲的叮嘱和老师的言行给我们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啊!

3.感悟标点的妙用

(1)师:老师发现,你们在第一次对话中,用上了“一起大叫”“不假思索”“不约而同”这样的词语,而在第二次对话中,你们用上了“结结巴巴”“犹豫”“吞吞吐吐”这样的词,为什么这样加,能说出理由吗?

(2)生汇报交流(预设:因为第一次对话“不像”“像五角星”都是用的感叹号;第二次对话中都用的是省略号。)

(3)师:在这里,感叹号让你们读懂了什么?省略号又让你们知道了什么?

(4)生汇报交流(预设:用感叹号,要读得干脆一些;用省略号,就显得慢吞吞的,表示说话不好意思了,有些难为情。)

(二)体会效果——为什么这样写

(1)师:书上的对话为什么不用你们这样的提示语呢?

(2)生分小组讨论,汇报交流。(预设:不写提示语,也知道这句话是谁写的;不写提示语,语言更简洁。)

(3)师:(小结)抓住标点符号也能想象出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所以,当人物对话比较多时,我们可以省略对话的提示语,用恰当的标点来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

(三)语境创设——尝试运用

1.师:接下来,我们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描写一段对话。小朋友还记得跟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妈妈和小商家讨价还价的情景吗?

2.组长一和组长二分角色表演,其余学生用心观察。

3.生自由练习写人物对话。

4. 交流展示。

5.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对话的场景,我们一定要留心观察。

不同。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突出语文课程性质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界定一语道明语文课程“学什么”“怎么学”两大问题。“学什么”?“语言文字运用”! “怎么学”?“综合性、实践性”!突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整合。

其实,“关注人物对话”这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并不是在这一课才初次出现。对于三年级下期的学生来说,提示语的多种写法已不是第一次见,在三上的《小摄影师》一文中,提示语的多种形式已经与学生见过面了,只是《小摄影师》与《画杨桃》这两篇课文的关注点又有所区别,前者初步认识提示语的各种形式,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后者关注特殊的对话表达方法,指向的是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我们在解读教材的时候,就是要这样关注到前后的聯系,语文的知识点、能力提升点是有梯度的,是形成了很有张力的网状结构的。教师要有这样的清醒的认识和意识——看看每一个知识点是从哪儿开始的,后面又会延伸到哪里去,不要单一地孤立地学语文,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语文课程内部知识之间等都需综合起来,全盘考虑。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突出对学情的关注

教学内容的选择,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实际的高度关注,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学些什么,需要怎样学,意即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设计一”中,教师选择解读“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主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实事求是”这种处世态度对他们来说很大很空,这样的道理需要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不断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课堂实效来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贴标签似的完成了问题的探究,最后对“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这样的道理也是一知半解。

“教学设计二”中,文本独有的对话形式,其实也是三年级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状态:由于语言材料储备量还不够,他们与人对话总是语言简洁;又由于他们心智还不够成熟,对一些现象往往不假思索就冲口而出。选取这样的教学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强有力地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原动力,也更能打动他们的内心,在与文本中人物对话的同时,建构起对这样的表达方式的深层次认知。

(三)教学内容确定之后要多一些对学法的思考

从问题创设的角度来看,“教学设计一”的问题思维跨度相对狭小,“老师的话包含了几层意思?”“父亲的话包含了几层意思?”“老师和父亲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样的问题,指向内容的理解,单一而琐碎,学生可以不深入地思索就按照文本的内容进行“复制”,只是在进行重复的浅层次的体验,没有引领学生进行自我思维的深度建构。“教学设计二”以“探究对话形式”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怎么写”,合作探究“为什么这样写”,整个过程,根植文本语言,融进了学生自己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思有辩,指向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深层次建构。

总之,“新课标”颁布以后,“教什么”的问题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重视,聚焦“语用”,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已经成了语文老师的共识。我们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年段要求”“学生需求”,更重要的是,要突出“语文课程性质”,这样,才能行进在语文教学正确的道路上——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让课堂生活回归生命的原点 篇7

“课堂生活”绝不仅仅只是教学的生活, 更不是程序化的、模式化的生活, 它还包含着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情感体验、智慧生成、生命成长等更为自然、灵动、丰满的内容。这就提醒我们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在模式建构之后, 将走向何方?如何提高师生课堂生活的质量?

一个现实的情况是, 无论是我们平日所看到的常态课, 还是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 大家津津乐道的更多的是“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当然, 他们也会给这些冠以某种标签式的理念。而那些急于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寻求业绩提升的校长老师们, 往往又会在效仿中迷失自我、目中无人。

教育是培养人, 使人成为人的事业。教育教学应该有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但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条, 只是一个既稳定又有发展变化的程序、策略框架, 在运用的时候, 要从教材内容、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具体情况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 去灵活、多样地综合各种原则、策略、方法, 而不是用一个模式去框定个性化的人。就如书法学习, 先要通过临摹“入帖”, 但“入帖”的目的是为了“出帖”, 是为了形成自己的风格。

提高课堂生活质量的出路不只在“术”, 更在“道”。所谓“道”, 就是对课堂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就是对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理念的正确把握。当课堂教学真正开始关注个体生命, 回归学生学习、成长、生命体验的原点之时, 课堂生活才有可能回到“道”上。这样的改变一旦发生, 我们就会在那些顽固势力面前, 寻找从边缘开始改善的可能, 慢慢地通过某些细小的变革, 实现对课堂与学校的重新架构, 使其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学习者的需求, 让课堂朝着“对所有学生来说变得更美好”的方向去努力。

教师是课堂生活的灵魂, 教师的使命就是让课堂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不仅需要教学能力的提高, 更需要教学理念的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是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让课堂教学符合道德的前提。实现理念的转变, 需要的是戒除浮躁, 静下来阅读, 沉下去思考, 从自己身上寻找宝藏, 挖掘潜力,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 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早已不局限于课堂生活, 这就更需要教师基于对时代发展的敏锐体察, 深化对学生、教材、课堂的认识, 生成自己的教学智慧, 形成自己的教学勇气, 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 个性得到张扬。

“以每个学校为基础”强调的是学校的个性, “教师互助”“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是“生力军”主张的是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而教师是尤为关键的, 只有教师把课堂教学当成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遇, 当成个性化和艺术化的创造, 而不是刻板化的技术操作, 让课堂生活回归生命体验和成长的原点, 课堂生活的改善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基于儿童, 回归品德课堂的原点 篇8

一、基于儿童, 定位目标

品德与生活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 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 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儿童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点, 也是归宿。 在教学《 好牙伴我一生》 这课之前, 我通过调查表了解到, 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换牙期, 他们对于牙齿的认识不够清晰, 一个班70%的孩子有过蛀牙, 缺乏必要的护牙知识。 因此,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让学生知道换牙是一种生理现象, 明白乳牙、恒牙的相关知识。 了解龋齿成因、危害及防治,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指导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初步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

二、基于儿童, 整合资源

依据儿童的知识经验、年龄特点、生活背景等, 我对这课教材中的资源进行了重组、整合、优化。

1.资源的优化

教材中提供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绘本《 蛀牙记》 , 通过故事的讲述, 帮助学生认识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牙齿的伤害。 绘本借助其夸张的图片、简洁的文字深受儿童的喜爱。 于是, 我对这一资源进行了优化, 保留了绘本中形象生动的图片, 将蛀虫制成了动画, 并且将文字转换成声音, 学生通过看图片、听故事, 去感受蛀牙的危害, 发挥了资源的最大效益。

2.资源的整合

教材中“ 碰碰车”部分, 让孩子通过小小的辩论, 明白多吃粗纤维食物对牙齿是有帮助的。 同时“ 知识窗”板块, 又通过留白的形式, 让学生获取保护牙齿的注意事项。 我在备课时, 发现这两块有共通之处, 它们都是在阐述保护牙齿的方法。 因此, 我对这两块的资源进行了整合。 通过棋盘的方式将护牙的知识融合其中, 让学生边玩边学, 有所得, 有所获。

三、基于儿童, 设计活动

1.活动选择, 要“ 贴切”

活动形式要服从内容, 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历。 在《 好牙伴我一生》 中, 我设计了学生喜欢的游戏, 引入了儿童爱听的绘本故事。活动的引入给品德课堂增添了活力。 课堂上《 蛀牙记》 的讲述, 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在绘本故事中长出了两个手臂, 飞到了孩子们的面前。 原本洁白的牙齿也因为它们的破坏, 变得黑黑的, 而且有了洞, 小小蛀虫的危害也植入了孩子的心灵。

游戏是儿童, 尤其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护牙常识, 我采用了游戏渗透的方法。 我将护牙常识暗藏在“ 好牙伴我一生”的飞行棋游戏中, 让学生在玩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学到知识, 达到玩中乐, 乐中学的目的。 这样的活动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 迎合了他们的兴趣, 将“ 顽童”变成了“ 学童”, 使课堂取得了实效。

2.活动指导, 要“ 精细”

低年级的品德课堂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活动, 但很多是走过场。 品德课堂中的活动, 要依据儿童认识、年龄等, 进行精细化的指导。 要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 真正达到活动的实效。 在指导学生正确的刷牙方法时, 我通过“ 学一学”“ 练一练”“ 比一比”这三个环节来达到目标。 学一学中先看护士阿姨的讲解, 整体感知正确的刷牙方法, 再跟老师一步一步地分步骤学习。 接着, 同桌按步骤互相练习、纠正, 做到全班参与。 最后再请两位同学上来比一比谁的刷牙方法掌握得最好。 这个环节花了15 分钟, 占整节课的1|3, 课堂上, 全班学生跟着老师扎扎实实地观看、学习、操练, 学生学有所获, 教师也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3.活动组织, 要“ 高效”

浅谈古典摄影技法回归摄影的原点 篇9

“摄影”“photography”一词源于拉丁语“photo” (光) 和”gr aphy” (描绘) 两个词的重新组合, 字面意思是“用光描绘”。最早关于“暗房”的记载来自于公元前5世纪, 当时中国的思想家墨子对光的本性和光的反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并记录了光通过小孔在成像平面上倒立的图像。在西方, 亚里士多德目睹了日食现象, 并在其授课的课本中提出了暗房的概念。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建筑家, 艺术家, 科学家都在各自领域发现了小孔成像原理,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学的发展, 特别是望远镜的发明, 以及具有放大功能的玻璃片制作水平的提高, 科学家们开始在暗房的小孔内放置多块不同形状透镜。他们还注意到, 通过焦距的大小, 可以改变图像的聚焦效果。

当1816年, 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利用一张托幼氯化银的纸负片。第一次得到了基于暗房技术的照片, 第一个成功的正像照片是尼埃普斯在826年在沥青上拍摄完成的《勒·格拉斯家的窗外一景》, 他的合伙人路易·雅克·达盖尔在其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银板摄影法, 并于1839年8月由法国政府宣布获得摄影术专利, 把他的这种工艺称为“达盖尔法” (Daguer r eot ype) , 至此, 摄影史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一章:针对古典摄影的一些看法

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提到“有一天,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我偶然看到拿破仑最小的弟弟热罗姆的一张照片 (摄于1852年) 。我当时十分震惊, 想道:我看到了一双曾经看到过拿破仑皇帝的眼睛!这种震惊的感觉我日后再也不曾有过。”古典的摄影手法, 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是对逝去的保留, 在某种意义上, 它是时间停止, 也让时间流动, 并且保存消逝的事物。照片总是让人感到有点伤感, 每当拍摄一张照片, 而那瞬间正在消失并变成过去的一部分, 有时候觉得摄影和写作非常的相似, 都在讲述一个故事, 只不过一个是用语言, 另一个用影像。我相信所有的摄影家和作家都想把他们的所见, 所想告诉其他人, 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 或者他们愿意怎样看待世界。

现今数码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数码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面面, 数码摄影更是现在最为流行最为方便的技术之一, 数字技术代替摄影的原有标准而称为新的标准。然而, 有另外一群艺术家们组成的新的集体也在日渐兴起, 他们反其道行之, 重拾20世纪以前的“古董”摄影方法, 被称为复古先锋派。比如:针孔摄影;盐纸工艺;蓝晒法;铁银印相法;铂/转印工艺;齐亚工艺;花汁印相法;树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蛋白印相法;手工涂抹感光乳剂;媒染工艺;图像转移工艺;直接显影工艺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 摄影称为当时最重要的影像创作手段。1965年, 一本很重要的描写19世纪摄影工艺的书《银色的阳光》 (The sliver sumbeam) 被一版再版。1980年关于早期摄影工艺以及如何重新利用的第一本综合概要的书《光线守护者》 (Thekeepsoflight) 出版。几乎同时, 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发行了一套摄影丛书, 其中在《光线与胶片》分卷中也对如何从达盖尔银板照相法到相纸负像给予了说明。这一切的摄影出版物为先锋复古派提供了理论以及技术上的依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被注入到艺术市场, 所谓的老工艺摄影又被再次看做是艺术品, 从而拥有自己的权威, 而且私人收藏也开始吸引公众的眼球。老照片的价格和被展出的频率都开始迅速猛涨。同时, 1981年, 日本sony推出了作为数码相机的前身“MAVICA”磁录相机, 标志着数字影像时代的来临, 这也让许多艺术家, 摄影家开始思考和寻找摄影古典工艺中不可取代的影像因素, 古典摄影成为他们在物质世界里对事物本质的怀念。我们在被影像数字化进程不断推动的同时, 也身处于古典摄影工艺复兴的浪潮中。让我们来看看当前几位活跃的古典摄影家:

美国摄影家莎莉·蔓在2003年出版了《所留为何》一书, 其中的作品多使用湿版火棉胶工艺, 拍摄的题材不仅包括宠物狗的骨骼残骸, 还有在自然界中正在消解的死者, 还有自己女儿的肖像, 那种阴沉而恍惚的影像正好充分表达了摄影家对生命与死亡的深思。

纽约当代摄影艺术家亚当·法斯早起是从事记录摄影, 用35MM相机拍摄了大量废弃建筑物内部场景。之后听从他老师的建议, 改用8×10英寸针孔相机拍摄藏于各个博物馆内的雕塑。随后, 使用物影成像法创做出一系列作品, 从我们最常见的一些物品身上创造出如同白日梦的场景, 在诱导我们挖掘出灵魂深处的东西。

英国艺术家苏珊·德吉斯, 她追溯摄影本源, 收集光线最纯粹最直接的元素。她所创作的是英国的泰晤士河的物影照片, 方法是把一张感光相纸放进一个不透光的容器里, 夜晚时把这个容器直接放入河水中, 然后移开容器的顶部, 再用预置好的闪光灯使感相纸曝光, 这样, 河面上所有的东西, 水波纹、小植物、树木、甚至是艺术家本人和助手的投影也都直接印在了相纸上, 完全自由于表达世界、时间的责任和限制, 从而可能同样自由地进入到与观众的新关系。

正像马赛尔·杜尚在1957年的一个关于创造行为的谈话时所讲:“艺术家的行为就像是一个巫师, 在时间和空间之外寻求一条通往空旷地的出路。而观众在艺术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观众通过解释作品的内在资质, 使其与外在世界相连。空旷地是指光线在此处自由的洒落, 而世间景物不断地更新, 这样的空旷地在摄影诞生的那一天被开发出来, 而先锋派艺术家们正在探索着一条通往它的新路。

这些影像更多地被当做艺术品, 但是他们的的确确又包含着来自摄影的最原始的力量。

第二章:古典摄影问题和魅力之所在

古典摄影存在的问题:

古典工艺的摄影在当今时代肯定不是主流。因为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 传统的胶片以及相纸工业面临困境, 会逐渐减少产量,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 以后的银盐摄影师只能去选择转印法, 而且所必须的化学药品还是要买得到, 才能继续进行创作。

古典摄影的魅力:

针孔作为最古老最原始的摄影技术本身就充满了无穷的神秘魅力, 它的很多不确定性, 比如偏斜的视角, 长时间的曝光, 让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重新思考, 也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针孔梦幻般的特质与生俱来的永恒感, 让创作者在创作时间空间主题的选择上比使用单反相机感觉更贴近本质。同时, 传统的手工涂布工艺在19世纪被称为转印处理方法, 这些材料在现在的照相机市场里并不能随意得到, 化学药品和颜料是通过手工混合使用, 许多这种印相方法是体验性的, 它变化无常和无法预知的, 其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无数的变量。经常不恒定却带来大量的意外。正是因为这样, 如此恒定的匮乏却吸引了我。其实意外的碰撞, 欣慰的偶然和体验参与正是其魅力所在, 其实, 转印工艺在工程中会发生一些错误, 但是, 正是这些所谓的错误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会令影像更完美, 更加不可预测。

结论

古典和非银盐转印工艺在某种程度上是让人琢磨不透的, 充满着惊奇和机遇。有时候你抱着玩的态度去面对它, 反而会有更大的收获, 这就好比是孩子们学习事物的过程一样。当今社会人们以为那些采用过去古典工艺呈现当代影像的人是在反叛当今数字时代, 其实, 如果你停下来仔细想一下, 就会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们许多人愉快地走进计算机的世界中, 也有些人热衷于传统的古典, 针孔成像和转印工艺, 也有很多人把19世纪工艺融入了数字的未来, 我觉得只要是能为创作的主题服务, 能更好地表达主题, 任何摄影形式的参与都是可行的。

摘要:古典摄影技法主要指的是数码技术及现代银盐技术出现之前, 用于摄影创作的手段, 这些技法大多数需要自己配制化学药品、涂抹感光剂等一些复杂的工序, 并可以成像于多种物质和材质的表面, 从而得到与众不同的成像效果。古典摄影像魔术一样, 它把我们带回到那几乎使我们置身于只有心灵才能看见的远景中, 去捕捉那梦幻般的永恒世界。然而, 影像是一种幻觉, 时至今日, 在21世纪数字技术时代的世界里, 幻觉的产生如同敲一下键盘那么近, 在那里影像可以重复和精确地无限复制。随之而来的是胶片和有毒化学品被逐步淘汰。当今还有多少摄影家们会采用最初的工艺煞费苦心地寻求影像的制作?

关键词:古典,摄影,针孔,涂布

参考文献

[1]《明室》罗兰.巴特/赵克非/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1-1

[2]《走向灵光消逝的年代》瓦尔特?本雅明/许绮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原点回归 篇10

1. 回归知识教学的原点, 让教学目标充盈数学素养

反观当下的课堂, 教师还没有开讲, 学生就已经会了;教师提出一个自认为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学生的回答超前或滞后于教师的预设。教者的预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说明教师的预设没有着眼于学生的实际, 教学目标的制定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 知识的起点没有找准, 何谈学生的学习素养?课前教师的教学设计最应关注的是什么?是学生, 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数学思想方法, 是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我们必须在认同此点的前提下寻找教学的原点。教师只有清楚地理解每个学生的“锚桩”即起点在哪里, 才能使满载新知的小舟停靠。这个原点不是教材已经安排了什么知识、哪些习题, 或已经教了哪些知识方法, 这个原点包括学生按照教材的学习进度已具备的知识基础 (逻辑起点) 和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知识 (现实起点) , 应该是知识被内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类似“物化”的经验形态。

但是,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还不能停留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还需要预设学生已经拥有了怎样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可能会以怎样的数学思想和方式去学习, 还需要预设每一个层次学生解决相同问题可能想到的不同方案等。下面我举一个备课例子。这个备课很有个性, 整个教学以学定教, 这是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 为了一开始就牢牢地牵住学生, 激发他们的思想火花, 这个备课仅一个开头就改了三次。

第一次:

(1) 看老师的动作,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 (1/3糖果, 1/8线段, 剪纸发现不能用分数表示, 揭示平均分。)

(2) 学生用纸折一个喜欢的分数, 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3) 把一袋饼干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这袋饼干的几分之几?如果把一箱苹果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几分之几? (有些低估了优秀生的起点啊!)

第二次:

删去 (1) (有些低估了学生的起点, 学生在上学期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已经通过动手体验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在此还有必要经历动手操作吗?)

第三次:

(1) 说分数。 (分数对我们并不陌生, 同学们能随意说几个分数吗?)

(2) 找分数。 (你们能从图中找到分数吗?一袋糖果平均分成2份, 一根线段对折2次, 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

(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 那咱们今天认识的分数有什么特点呢?老师带着你们去看猴子妈妈分桃子。)

很明显, 预设包含了知识点及教学步骤、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以外的反思。如此导入新课开门见山, 简洁而富有吸引力, 瞄准了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教学预设不是从教材上起点, 而是从学生上起点, 整个教学完全着眼于学生, 服务于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回归教学的原点, 作为教学目标, 应该实现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养的层次的不断提升。

2. 融合学生学习经验与数学知识的链接点, 让内容体现数学素养

成年人认识事物的方法与过程不一定适合儿童, 成年人认为简单的, 儿童限于自身思维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未必简单, 儿童是以自身的数学经验去学习的, 教师认为可行的, 学生未必认同。实际上数学知识体系与儿童经验的有效链接才是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钻研教材教法时, 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发展水平, 在课前、课中通过谈话、练习等多种形式, 走进学生的思维特区, 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难点是角的大小, 与边的长短无关。为突破此难点, 教师煞费苦心, 设计了观察、猜想、演示等多种教学活动, 设计拉角游戏, 自制两边可拉伸的角, 比较每组角大小, 等等, 费尽心思仍不能让学生理解此难点。为何?一是他们的认识水平跟不上, 思维停留在直观平面阶段, 认为角的大小是指从一点出发的两条边围成的“三角形”式, 而非线状;二是学生没有真正懂得“角的两边是两条射线”。教师通过拉长或缩短电视天线来演示边的长短变化绝对不妥, 因为天线长度有限, 这对建立“射线”的表象不利。而三年级重点是直观认识角, 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程度有关, 与边的长短无关, 不应该教学, 当学生对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再深入探讨。

上一篇:不足为奇下一篇:报业集团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