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研班级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

2024-05-24

教育教研班级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共8篇)

篇1:教育教研班级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

教育教研班级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

梁涛 尊敬的赵校长、黄文达校长、各小学的校长、主任,亲爱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一、如何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学校已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了“知危争先、重学思辨”的风气,目前,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科组长队伍”,并把该项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首要工作来开展,这也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先决条件。

(1)、打造书香科组,营造学习氛围。

科组长如果能够气定神闲地研究教育教学及管理问题,就一定会带动越来越多的教师做好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事实上也是如此,凡是教研风气比较浓厚,教研活动真正抓出成效的学校,其管理者通常都能首先要求自己做好研究工作。这并不是说学校管理者个个都必须成为教研能手,关键是管理者必须是出于真诚,真正是要通过研究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样做了就能使自己成为校内教研活动的最好带动者,既提高了自己又促进了别人提高,利己利人。在进行学习时,一般可采取这样的学习模式:读书、学习→← 实践、交流→← 反思、提升。科组长通过读书学习,得到理论提高,能促进自己在实践、交流中的研究、指导能力,能够更有深度地对实践进行反思,对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反过来,在实践、反思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又需要读书、学习来解惑。从而形成这样一个循环的学习模式。科组长组织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要做到以下“四多四少”:多鼓励、少批驳;多反思、少专断;多探讨、少强加;多现实、少形式。

(2)、建设独具特色的科组

语文科组:沙龙式教研

数学科组:网上教研

英语科组:中西结合式教研(英语教师的教研既是讨论教学中的问题,研究教学的艺术,又是提高自我,加强口语训练的过程。)

综合科组:团队合作式教研

(3)、多样式开展教研活动

1、目标协作式。这种形式的教研是指某一个小组成员间密切协作,完成一个教学专题的研究。小组成员间是积极配合的,既动脑、动口又动手;目标是较小而具体的,可以是设计一个课例,讨论一个案例,或是解决教师教学中一个困惑的问题。它的特点是教师向教师发出邀请,在科组长的组织和服务下,由教师主持,同伴与同伴座谈、讨论或观摩等,大家积极思维,畅所欲言,说自己的认识,谈自己的创意,共同配合,完成一个课件制作或解决一个问题等。所研讨的问题都是来自教师亲身实践中,以教师熟悉的专业生活为原点,共同探索未知的知识,体验共同的创造。小组教师都可以成为主角,人人成为主体,呈现出和谐协作的专业氛围。

2、亮点展示式。这种教研形式多是指富有鲜明精彩亮点的观摩教学活动,也可以是课例研讨活动。在设计这种观摩教学课时,通常是教研组与做课教师(骨干教师)针对某个专题,突出某几个亮点,共同研制、设计。大家的共同研制,一般要历经苦心智,劳筋骨、共同创意、共同感到满意的设计过程,然后再与更多的教师共同观摩、讨论。课后讨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有意造就的和谐、温馨的气氛里,在科组长的激发引导下,让上课教师说“自己的上课故事”,其他人饶有兴趣地聆听,体验他讲的感受,分享他的激动和快乐。一般来说,这类课教学亮点较多,问题较少,讨论主要说亮点,问题不是不说,另择其他形式。亮点展示实际上是教师专业的高层次体验,与同伴讨论,大家对做课教师的专业劳动进行赏识、肯定,这是体验的又一次回放,使大家的体验又达到一个高潮。其他教师也不甘落后,都亮

1出自己的闪光点,一幅幅动人和谐的氛围画面便会呈现在大家眼前。亮点展示能培养教师的成就感,使教师们产生幸福感,从而获得职业信念。

3、舞台主持式。这种教研形式是让教师以自己选定的教研问题,亲自主持本次教研活动,让教师走到教研的台前来。主持教研的教师(教困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困惑,选定题目,或列好提纲,以请柬的形式发给被邀请的教师,应邀教师把自己的见解或所提供的资料依时间安排表发往“专题周转箱”(博客或邮箱)里,主持教师取出资料,进行学习、掌握等整理后,约定时间、地点主持研讨。这种形式的教研从迎合教师个体的需要出发,吸引教师们参与进来,研究问题,研究材料,都有研究行动,都给予陈述机会,解决问题不追求“标准答案”。内容就在实践的面上,形式亲切灵活。大家在同伴的主持下,平等对话,体验专业生活,让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体。教师教研的自觉、主动参与,使教研活动富有实效性,学校的教学研究风气也可以得到浓厚。

4、案例分析式。这种教研形式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或提供两个相同相近的案例,激发并引导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这样教师能够清晰的明辨一个理念或一种策略。为了能给大家创设一个宽松、亲切的心理环境,使大家知无不言,常见的具体形式例如有“我说案例”、“两课一评”、“一课多式”等,这些形式的特点是能引起教师的发言兴趣,能让教师联系熟悉的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和经验,使大家都多多地受益。

5、校际交流式。它是指两所学校相互选派教师到对方学校参加教研活动。这种教研活动,一般是甲校向乙校以校方的名义发出邀请,内容依据双方实际需要协商而定,乙方教师应邀前来主持。不同思维的教师、不同学校、不同的地域风格的教学,易使教师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它在特点上仍然是易学好用,追求实效。虽然是外来学校的教师,但仍然是来自一线的实践或共同面临的挑战,是教师所需要的内容。外校教师的“独特性”,教学的独特“风味”,可使本校教师耳目一新。所以,广大教师从心理上更愿意见识外校教师的思想或风格。中国有一句大家都认可的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是说别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好,别人在做的事自己也要做。请进来的教师能做好,本学校的教师就容易被调动被激发。实际上,两所学校自发结成“友谊学校”、“连心学校”的做法,也大多属教研上的交流,彼此皆有得意之获。随着这样有实用价值的教研活动的常态化,不仅可以相互促进教研能力、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还增加了大家的友谊,促进共同发展。

二、班级管理

1、把好纪律这一大关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要管理好就必须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如考勤制度、纪律卫生检查制度、公物保管制度等。这些制度教师协同班干部制定,然后交全体同学讨论、修改、补充。最后由班主任发布实施。制度建立之后,关键看执行。这时教师一定要率先垂范,起领导带头作用。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行“班务”自治。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适用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由学生自己组织一些活动。来锻炼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创造性。

2、关爱关心学生,培养学生自觉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才能让学生信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也就是对学生有一种爱心,多一份耐心,给学生一点信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小孩,班级就象一个大家庭,教师就是家长,要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爱,这就要求我们得扮演多重角色,既是教师任的角色,又扮演家长的角色,当学生有困难时,我们总是尽心尽力地关心,让学生在校读书有一种在家里的感觉,时时对学生有一种牵挂。

三、坚持

2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相结合,科学完美地管理班级我班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与全体科任教师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通过众多措施,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真正做到自力、自治、自强。

3、培优辅差,发挥学生合力优势。

使学生学业共同提高培优转差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看任何一个学生都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中差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因势利导,给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学生的“优”与“差”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去“培”与“转”。作为教师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思考什么方法去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信心有动力去学。我班语数双科成绩都很差的学生共有八九人,对于这部分后进生,我们决定一方面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经常鼓励他们,让他们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发挥优等生的作用为他们解答疑难问题。当他们有丝毫进步时给予重重的鼓励,与他们共享进步的快乐,并激励他们再奋发图强,争取更大的进步。比如我班的崔哲等同学,在上学期开学初的摸底考试时,语数双科考试分数都不理想的情况下老师耐心、真心、热心的指导,优等生热忱帮助,他们下决心自己努力学习,不拖班级后腿,在期末统考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们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因势利导,做到爱生如子,这样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一)、面向全体学生,允许发展存在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就是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健康成长,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由于个体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教育环境影响等不同,导致学习成绩有差异。允许发展存在差异,发展也肯定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对待个性差异。“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是我们工作的职责。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所研究证明的“多元智能论”说明活生生的人,千姿百态个性不一,用单一标准衡量学生,不仅不科学,而且缺乏人性。我们应该学会用欣赏研究的目光看待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应把注意力规范到平时的教学行为上来。在教的方面,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认真组织测试、认真讲评试卷。在学的方面,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讲究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教师要“不怨天尤人,只问自身努力”。我们不应该埋怨生源,而要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风气自然浓厚了,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二)改变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我们想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全过程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学生有多少,不足一半,大多数学生处于游离于课堂的“陪读”状态。这与让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教学有很大差距。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差生是最有毅力的人。仔细思考传统的教学不是在减少和改变差生,而是在增加扩大差生的比例,使学习程度弱的学生求知欲受损失去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真正体现的又有多少?对学生布置作业实施“因材施教,分层作业”,根据学习程度对学生划分若干组,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给每一个学生一个适宜的“高度”。即采取:课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提问分层、考试分层等措施,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完成作业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施以个别教育,帮助这些学困生跟上全班学生学习的

3步伐。

“如果说教学过程存在浪费的话,最大的浪费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课堂。”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必须把握好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要做好三个转变:1是由主要考虑“教什么”转到更多地去想“练什么”;2是由注重“读懂”转到同时注重“会读”;3是由“关注教师的成功感”转到同时“关注学生的成功感”。二要提高教学技能。1是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做到简明、规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形象生动,富有幽默感。2是善于利用体态语,包括目光、面部表情、体态姿势等的运用。3是板书的技能。板书要精练、形象、美观性。4是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课堂的能力。包括网络技术、教学软件的使用、教学课件的制作等。5是教学评价技能。包括单元检测试题的选编与试卷辅导评讲。新课程改革重视教学过程的检测与管理,以教学进度按时检测,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了解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辅导学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辅导,使优生脱颖而出,出类拔萃;中生力争上游,尽快跃入优秀行列;后进生不厌学,不气馁,达到及格或中等水平。

(三)倡导教学创新,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学习,加大教育教学新信息与新知识的获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创新。加大教学信息的获取,途径很多,最有效的一是上网和阅读,利用计算机上网、阅读教育报刊等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二是多听课,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碰撞,做到教学相长。

教学手段上体现创新精神。传统的学习基本上是从课堂、学校里获取信息和知识,但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教育将更加强调学生信息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信息能力主要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成信息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这种信息能力的培养将主要依靠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我们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如果在教学手段上仍然停留在粉笔十黑板上,是无法培养出适应未来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每个教师都必须学会在教学中使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自己的学科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篇2:教育教研班级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各项管理,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下一步加强班级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一、精心研究,严格规范,切实加强班级管理。

根据当前的班级管理情况,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七年级要做好习惯养成教育。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起始阶段的教育对班级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抓好班级的常规管理。每位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从严治班,将班级常规管理落到实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守纪习惯。为了做好这一点,班主任要抓好开学的第一个周、第一个月,让学生明确校纪校规,明确上学习、卫生、守纪等各方面的标准,尤其是利用我校正在开展的以“日常行为规范”为主题的活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将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如带手机、上网、自由散漫等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抓好了起始阶段的教育,才能为未来的班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民主管理,建立完善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学生自我管理,推进班级民主管理的重要依托。班主任要做好班干部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班干部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合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职能,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等等。班主任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样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又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

(3)开好班会,提高认识,达成共识。我们每个周,都有一次主题班会。我们一定要围绕主题,开好班会,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在班会上将班级和学校的相关规定、要求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提高学生对各问题认识的深度,最终形成共识,从而提高执行力。

(4)以身作则,正面影响。我们常说,身教胜于言传。作为班主任,对于学校和班级的一些规定,首要要以身作则,遵守好、执行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要管理好班级,班主任要做到“腿勤、口勤、手勤”。班主任要多到教室里转转,经常出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及时发现、了解班级的一些情况和问题,以便及时处理。所谓“口勤”就是班主任发现学生在行为或思想上的一些不好的苗头的时候,要及时学好学生的疏导工作。所谓“手勤”对于教室或宿舍内的卫生学生打扫不到位,及时帮学生处理一下等。除此之外,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开展各项活动的机会,例如上早操,举办运动会、演讲比赛等,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寓教育与管理于各项活动之中。可以根据各项活动的特点,来教育学生,制定开展活动的规则,来管理约束学生。通过活动的组织和参与,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道德素质,形成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常规管理在活动中得到加强。

二、悉心钻研,精心打磨,提高教学水平

班级管理即是一项常规工作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班主任仔细研究,制定合理方案,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1.建立档案。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建立后进生的详细档案,重点找原因,定帮扶措施。

2.抓两头促中间。在提优扶困的同时,促进中等学生的素质提高。

3.对后进生分层转化。通过建立制度,使学困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对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行为习惯特差的学生)进行监控;加强检查,要对学困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4.要耐心细致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坚持日常转化。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补习,在课堂上教师对学困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学困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

5.自我提升。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先进生主动找“后进生”,对他们进行帮助,提高自己的成绩。

6.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要求有能力的家长参与孩子的在家学习过程,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主动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孩子的氛围。

三、加强科任教师合作意识

班级管理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而且是科任老师共同工作,至此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加强合作,经常与科任老师交流沟通,时常了解班级学生各方面情况,以便班主任对班级情况了如指掌,工作中有的放矢。所以班主任也要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及教学质量的激励措施,这个措施要与科任教师的教学质量挂钩。

1.经常与科任教师交流,加强班级合作意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整个班集体的发展,科任老师则是这个班级发展力量。班主任要经常与科任教师交流,了解班级学生发展状况,找出学生个性差异,掌握班级管理第一手材料。同时,还要让科任老师多提出一些管理建议,让他们也参与这个班级管理中,这样,班级管理合作意识就会逐步加强。

2.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培养学生集体思想。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的重要形式。班级活动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提供了实践的条件和生活经验的基础。班级活动,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密切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个人同集体关系。班级活动使学生不仅动脑动口,而且动手动脚,全身运动,身心处于紧张热烈而又轻松愉快的幸奋状态,从而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地去选择自己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活动,这样学生班级集体荣誉感就渐渐培养起来了。

3.做到“四勤”.勤能补拙。班级管理也要体现勤,要勤到班级中去,到学生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班级工作就会心中有数; 班主任不仅仅要勤与学生交谈,还要勤与任课老师交流,交流课堂纪律,课堂学习氛围,交流作业完成数量和作业完成质量;还要协调好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任课教师心情舒畅,乐于传授,使学生课堂轻松活泼,积极配合,营造和谐、融洽和健康向上的师生关系。在跟班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要勤鼓励、勤表扬。学生有自尊心、上进心、表现欲,要多激励学生的上进心,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要发现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不但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友谊,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优点得以充分表现。将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篇3:掌握教育艺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热爱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 就是热爱学生。“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的核心就是对学生无私的爱。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就是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

热爱学生, 首先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选择、性格、情感等。与学生建立在人格上相互平等关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把自己看成是管理者, 还要把自己看成是被管理者, 是班级集体中的一员, 随时随地都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避免一些矛盾和冲突, 站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 多为学生创造能大胆发挥的时机和空间, 善于听取学生的心声, 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育活动, 真正做到“民主”。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 要注意虚心接受学生的各种意见, 不断改进工作方式, 克服工作中的不足, 严于解剖自己, 努力培养民主的气氛。当然不能将民主等同于“宽松”, 所谓“严师出高徒”, 宽松是是教育不了学生的。在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发扬“民主”作风的同时, 还要正确处理疏导和管理的关系, 严格日常规范管理, 订好“铁的纪律”, 从而避免陷入放任自流的另一个极端。第二关心爱护学生。班里的每位学生, 无论他学习好坏、品质优劣, 我们都要满怀热忱, 以诚恳的态度去关心、亲近他们,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努力使他们树立信心健康成长。

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 充分利用激励教育

转化后进生, 教师应该用平等心态去对待他们, 决不可歧视更不能“忘记”后进生。

如何转化后进生, 我是这样做的: (1) 了解后进生。要教育学生, 首先得了解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效,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了解是否全面深入。只有了解了后进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以及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 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材的坚定信念。后进生是相对的, 在后进生中同样有出类拔萃的人才。《中国青年报》报道这样一件事, 一个平时哪怕是两位数都不会做的学生, 谈起养鸟经来却头头是道, 口若悬河。一个六门功课开“红灯”的学生, 居然能娴熟地拆装多种规格的电视机。由此可见, 后进生并不是不能学好, 只要我们正确认识, 教育得法, 他们也一定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3) 要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后进生有缺点、易犯错误, 然而他们也有优点和长处。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优点进行表扬, 像圆丁爱护幼苗一样爱护他们。转化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我们用心反复抓, 持之以恒。我们要抓住每个后进生的闪光点, 用心去培育, 用心去雕琢, 及时去表扬, 这块玩玉一定能琢去掩盖着他光辉的杂质, 绽出耀眼的光芒。

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 做好辍学保学工作

由于种种原因, 使学生产生厌学或辍学思想, 作为班主任应该明察秋毫, 及时发现了解情况, 迅速做出判断, 采取有效措施。我任教班上有一个叫陈书英的女学生, 学习刻苦成绩不错。可是第二学期她上课时精力不集中, 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课后我了解她不打算上学了, 与她进行一次长谈, 因家庭条件不好, 父母让她外出打工挣钱。我又到他家里进行了家访。原来书英同学除了家庭条件不好外, 她的父母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耐心向她的父母进行说服, 又结合国家法律对他们进行了劝说, 并告诉他们适当减免陈书英的学费。第二学期开学, 我先替陈述英同学交了学费。在班里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同学有困难时怎么办?通过这次班会, 班里每个同学都伸出援助之手, 为书英捐款285元。同时我班学生也受到一次助人为乐的道德品德教育, 增强了班级的凝集力。

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学校、家庭、社会, 也有老师同学等方面原因, 导致他们厌学、辍学。对此, 班主任要找到他们厌学辍学的真正原因及时解决, 确保本班同学无一人流失。

多种渠道, 强化班级管理

班级里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作为班主任要遵循教育规律, 掌握教育艺术, 用科学的办法管理班级, 才能使之成为积极向上、有凝聚力的集体。

1.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一个好的班级应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正人先正己, 要求学生做到的, 老师首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中午1:30到校, 我1:30准时到校, 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班很少有人迟到, 同学们都能很好地遵守, 做事就怕认真。

2.健全组织, 培养骨干, 树立威望。建立坚强的班集体, 必须树立班干部威望, 有“威”才有“信”, 必须培养一批有威望的班级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班干部要定期轮换, 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

3.运用榜样效应, 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发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班主任应善于选择既有教育意义, 又切合学生实际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教育学生。如革命领袖、英雄模范、教师自身、同龄伙伴等, 以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优良品质感染、辐射学生, 唤起学生奋发向上、迎头赶上的思想意识, 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篇4:我在教研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研 学案 提高

我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但是在教育教学中,我却不甘心平庸。“教育成就未来”,作为一名教师,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所以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我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学习能使我进步,教研能使我提高。经过不断的学习与磨练,伴着教研我慢慢的提高起来。

从教以来,我学习别人的教法的同时,也一直在探索适合现代教育教学的新方法。直到2004年,我在培红中学张志强校长的带动下,参与了一个课题《四步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学习,终于找到一种适合自己教学的新教学法──四步教学法。所谓“四步教学法”就是把通过“自学指导──启发思维──达标验收──强化效应”这四个环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2006年七月由于工作需要,我调到鹤壁二中工作,一开始我仍然用“四步教学法”教学,但是时间长了,我发现“四步教学法”的“自学指导”这一步,给学生在课堂上自学时间短了学不完,长了教学任务完不成,再就是学生自学时教师如果把学习提纲抄到黑板上,一费时间,二抄提纲就不能有针对性指导学生自学等等。为此我在2007年试着用“学案”教学,并申请了市级课题《学案助学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2010年五月已结题并荣获五项科研成果,2009年5月又申请了省级课题《学案助学法在“三主创新式”教学的实践与推广》进一步研究,现也已结题。

所谓“学案助学法”就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帮助他们学习的工具和学习材料,以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这种工具和材料,改善学生对教师教授内容的预期水平和注意状况,以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预习和复习等调节活动适应教师的课程的学习和教师的讲课内容。这种学习工具和材料就是“学案”,这一学习过程就是“学案助学法”。

所谓 “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主体”、“主导”、“主线”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生为主体”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点,“教师为主导”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又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

所谓“学案助学下的三主创新式教学”就是借助于学案,采用情景导疑──自学设疑──合作解疑──精讲释疑──巩固质疑五个环节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回想走过的道路,我从不知如何书写教案到可以游刃自如的设计自己的课堂;从听别人上课到别人听我上课。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课堂管理上都在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重要认识:

一、加强理论学习

在刚刚跨入教坛的时候,我有的只是年轻的努力——心想教出成绩!于是在这一神圣的岗位上,我努力着,勤奋着,我愿意以我的所有心血来换得学生的进步。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发现,对于教学,我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甚至有一种事倍功半的感觉,这使我感到困惑与迷茫。 但在学校的一次外出教研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许多专家精彩的讲座,在讲座中我感受到专家的魅力同时,欣喜的发现那些困扰我的问题居然就在不经意之间迎刃而解──于是,我明白了:在专家朴实无华而又幽默的语言中,其实包含了许多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教师光一头扎在工作中,光靠个人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成功的教师,就一定需要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

二、关注自我反思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一直被学校沿用。学校要求教师每节课上完之后写篇反思。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方能做事周全,作为教学“教后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自己各方面的反思,不断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如果不以批判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很容易陷入经验重复的怪圈。

有反思就要形成文字,要逼迫自己写,写出自己的想法,自然就会有思考,自然就会有火花的闪现。通过自己的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法,更加坚定了漫漫教研路上的信心。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是学生讨论和交流的伙伴,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况且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后进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又增强了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其主体发展。为此依据我们搞的“学案三主创新式教学法”总是在上课的前一天备好课,打好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充分自学;课堂上引入新课之后,还要给学生时间自学;再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学时自己解答不了的问题;并安排四位功夫过硬的学生作为助教和我一起进行个别指导,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听课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去验证。我严格要求自己,每周至少听完本学科两节课,尽量再抽出一定时间听其它学科的课,向相关学科的教师学习。特别是学校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再忙也要争取去听课,甚至争取机会上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亲身体验现场做课。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对我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为我自己创设合理、恰当的教学手段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篇5:加强教学教研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XXX学校存在师资不稳定,教学水平不均衡,课堂教学质量、教研活动效率、学生学习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等状况,为了加强教学教研管理,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办好优质教育,经研究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成立XXX学校教学工作领导小组,XXX任组长,XXX任副组长,组员由各学科教研组长组成。XXX分管语文学科,**分管数学学科,XXX分管英语、音体美等综合学科。

二、树立大教学观,坚持发展性教学原则

1、全面发展。2、因材施教。3、循序渐进。4、尊重、唤醒、激励、鼓舞。5、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6、多元评价。

三、重视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管理者自身水平

1、认真学习,提升水平

学科负责人和教研组长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标准、国内外学校先进做法和优秀案例,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要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坚持独立思考,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带着问题学,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专家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国内外有益经验学习,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通过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调查研究,分析问题

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要善于发现问题,学会分析问题。要重视调查研究,要对学科教学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从数据查找原因、差距、进行科学分析。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分析是学校教学管理机制造成的问题,还是工作责任不落实的问题,还是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抓住教学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

3、严格要求,狠抓落实

明确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具体目标,确立突破点。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抓实抓实再抓实!要用心抓好教研活动,去除花架子,改练真功夫。

学科负责人和教研组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要做好“设计员”、“施工员”、“检验员”,要高标准、严要求、真把关,教学目标要正确,教学流程要规范,教学质量要达标。

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采取科学有效的教研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实行学科例会制度,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定时召开学科例会,一是组织学习教育理论,二是采取头脑风暴的形式,解放思想,大胆讨论,三是及时安排学科教研活动,做到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三点发力,形成教学合力。

2、开展“青蓝工程”,新入职教师未满五年要采取导师制,形

成机制,落实“师徒结对”制度,让骨干教师引领、指导青年教师,互学互助。

3、落实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说课制度,以说教材为主,以说如何突破重难点为主,以说作业设计为主。

4、落实集体备课制度,认真研究教材,主备教师要组织研讨下周的教学内容,探究重难点。各教研组研究的教材重难点、知识点要基本一致,教学方法可更改,教学风格可不同,教学程序可以调整。教学资源要共享,作业统一布置,教学质量监测要统一安排。

5、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科学规范。课堂教学要有基于学科特点的基本流程,要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要具有可操作性。

6、落实优质课观摩活动制度,采用集体大教研的方式,选用优质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的形式进行研讨教学活动,活动的目标要明确,让年轻老师学到东西,并且能够乐在其中。加强校际交流,走出去,请进来,让老师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7、落实诊断性听课制度,开展分类教学培训,指导教师正确把握各类教学的特点,主动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尝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其要加强新教师培训。对于新教师要针对性制定目标,要制定帮扶和调整措施。

8、开展学术讲座,利用拂晓大讲堂,邀请教学专家讲座,观摩名师上课,通过专家引领,促进全体教师教学业务提升。召开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通过同伴互助,分享教学经验,相互促进。

9、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成立课题组,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教研课题研究。

五、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注重学习态度、方法和能力,多种形式进行质量监测,多措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1、加强教学常规环节的自我管理

落实教学常规月查制度,重心下移,教研组长要对备课、作业、上课加强检查,可以采取常规自查、集中检查、抽查、互查等形式,注重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要注重加强自我专业化发展,多读一些有关教学的杂志、读本、报纸等刊物,多观看名师教学视频,通过学习,快速提升成长起来!

3、结合教育网络平台,探讨如何建立教学资源库,达到优秀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4、落实待优生辅导措施,整体提升学习质量。对于一些教育问题,整理出来其日常行为表现,作为具体案例,针对性展开讨论研究。

5、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积极开展心理激励活动,通过团辅、个辅活动,激发兴趣,鼓舞信心。

7、组织好优秀作业展示评比工作。

篇6:教育教研班级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

灵 山 县 教 育 局 教 研 室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市教研室的直接指导下,我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科研课题研究为龙头,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目前,全县共有省、市、县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400多项,其中自治区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52项,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28项;已经结题的课题共200多项。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我们引导广大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和专题总结,平均每年达到6500多篇。近五年来,全县教师上送论文参加县级、市级、省级和全国级评比,获奖或发表的共7800多篇。科研推动了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认识到位,领导以身作则。

我县是个农业大县,人口多,底子薄,尤其在教学方面,基础差,质量低。过去我们曾经认为:“科研”是上级科研单位和大学相关部门的任务。县级教研室是教育科研的基层单位,主要任务是“教研”。因此一度只注重抓教学常规工作与教研业务,诸如下乡下校听课评课,检查教师计划、教案、作业的布置及批改情况,检查高考、中考备考工作,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和评比活动,组织期末考试和成绩分析等。教研员一天到黑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更也是加班加点,奋力“拼搏”,结果还是教学质量提高缓慢,落在兄弟县区的后头。

如何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能只凭“革命+拼命”,不能仅靠“时间+汗水”,更重要的是研究教育教学规律,遵循规律,改进方法,提高效率。科学技术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教育局领导经常深入教研室指导教育科研工作,在全县各种教育会议上,局领导还经常强调教育科研的有关问题。教研室领导也将教育科研作为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单位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教研室成立有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主任除了负责室上全面工作外,还亲自分管教育科研工作,室上安排了3名教研员兼职负责科研管理的具体业务工作。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坚持做到了“四带头”:带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带头参加教研活动,带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局林彬局长、梁善安副局长等领导,亲自承担有市级教育科研课题,亲自参加自治区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亲自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在自治区级的刊物上发表。教研主任室张善潮、副主任王桂甫、周佳辉三位领导,共承担有市级以上的6项课题,其中国家级子课题1项,自治区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在领导的带动下,全室18个专职教研员,承担有市级以上的课题共23项,其中全国级子课题1项,自治区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16项。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领导、教研员带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教研室领导和教研员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书报杂志公开发表或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共440多篇,平均每人每年超过4篇。领导和教研员的行动又带动了广大教师。

二、组织指导,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一)健全全县教育科研网络。

我们教研室在编人员20人,其中专职教研员18人,中学、小学各学科和幼教都有相应的教研员。18名专职教研员中,本科以上文化程度13人,大专文化程度5人。2002年以来,我室先后有10名教研员参加了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研读进修,取得了相关的毕业证书。目前,我室专职教研员中,副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7人;其中有特级教师1人,市、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委员各1人。

为了促进我县教育科研的全面进发展,我们健全了全县教育科研网络。中学构建了“县——教学协作区——镇——学校——教研组”五位一体的教育科研网络;小学构建了“县——教学协作区——镇——教学片(学区)——学校——教研组”六位一体的教育科研网络;幼儿教育构建了“县——教学协作区——镇——幼儿园”四位一体的教育科研网络。全县中小学、幼儿教育按地域分别设立了灵城、灵东、灵南、灵西、灵北5个科研教研协作区,各协作区设会长、副会长、学术委员和学科组长,并指派有教研员联系。这样,全县实行“统一管理、分层负责”制度,确保教育科研、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目前,在全县的教育科研网络中,共有中学科研处(有的是教导处兼)45个,中学教研组380多个,年级备课组1030多个;小学镇级教学辅导站18个,镇内教学片学科教研活动中心143个,小学科研室(教导处)400个,教研组1260多个。我们注重抓好培训,组织他们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育科研业务知识,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学习先进教学方法。近几年来,我们平均每年培训中小学科研处、教导处中层领导320多人次;教育教学科研骨干(含部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2300多人次;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改教材教法培训8500多人次。

在健全组织的同时,我们有开展教育科研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有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和考核、检查制度;有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论文撰写及评审的规章制度。其中,《灵山县教育科研管理办法》被收录入广西教科所编印的《教育科研规章制度汇编》一书。由于教育科研网络完善,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对开展全县科研、教研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我们开展课题研究主要分几步走:

首先是参与上级组织的课题研究。2001年,我们参加了两个全国级课题子课题的研究。

其次是组织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带头申报科研课题。2002年,教育局、教研室领导以身作则,组织和带动教研员及部分骨干老师,申报立项了2项自治区级课题,19项市级课题,每项课题分别有5-11名骨干教师为课题组成员,直接参与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没有经验,我们就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想方设法提高课题成员和教师的研究水平。我们派出人员到自治区教科所、柳州、桂林等地学习课题研究的经验;又先后请了自治区教科所、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的领导、教授、专家以及市教研室的领导到我县讲学指导。通过多种途径,我们培训了一批教育科研骨干,为全面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三是全面发动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我们要求:有县教研员负责的学科,科科有课题;中学、小学中心校,校校有课题;示范学校教研组,组组有课题。通过教育局、教研室、学校领导和科研骨干教师的带动,全县掀起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热潮。2003年,我县获得了自治区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6项;市级立项的教育规划课题141项;县级立项课题175多项;此外还有校本课题一批。2004年-2005年,我们又组织申报了一批教育科研课题,其中获得自治区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4项,钦州市立项教育科规划研课题68项。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县立项的教育科研规划课题469项,其中:国家级子课题2项,自治区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52项,市级教育科研 规划课题228项,县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187项。2003和2004年,我县连续两年获得了教育厅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申报优秀组织奖”。目前,全县已结题的省、市、县级课题共200多项,其中国家级子课题1项,自治区级课题21项,市级课题103项。2006年,我县有6项课题获得了自治区教育厅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07]3号文件通知,全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共146项,除高等院校和区直单位外,属于市县教研部门及所属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共41项,我县占了七分之一。其中钦州市共获得十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7项:市教研室1项;灵山6项——县教研室主任张善潮、副主任周佳辉、教研员吴艳君、新洲中学副校长陈基汉、灵城一中阳少玲主任、赖明彩老师等分别获得了自治区的“十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

第四是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带动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我们注重把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的作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做到“两有”、“三学”、“四定”、“五研究”。即:有组上活动计划,有研究课题或专题;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和新课标理念,学习科研方法和先进教学方法,学习外地与本地的先进教学经验;科研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研究课程标准(教纲)和“考纲”,研究学生、学法及教法,研究教材重点与难点,研究教学目标与作业设计,研究考试与质量分析。我们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和优质课评比活动。每个学科,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镇每年开展一次,全县每两年开展一次。评比活动由下而上,层层开展,级级进行,全县参加校、镇、县级评比活动的教师,平均每年达到4800多人次;参加校、镇、县级听课观摩的教师,平均每年达到8900多人次。多数优质课评比获奖的教师就是上过课题实验课的老师。我们积极开展全县每学期的 “教学质量展示月”、“开放周”活动。活动期间,我们坚持把课题研究展示课与教学教研活动结合起来,表现出浓厚的科研气氛。全县中小学组织教师到相应的学校参加听课观摩和说课、评课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到县城听课观摩的中学教师达13700多人次,小学教师达12450多人次,在乡镇中小学听课观摩的教师达29500多人次。此外,我们还组织“送教下乡”活动,县城优秀教师到乡村中小学上示范课,充分发挥了县内示范学校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科研教研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全县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三)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有利于把经验上升到理论,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我们认为,引导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必须注重解决几个问题:

1、解决认识问题,让教师愿写。我们利用开讲座、培训班和教研活动的机会,反复宣传、强调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教师认识到: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是科研兴校的需要,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需要,是教师“自我实现”体验成功的需要。“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写则陋”。教学、读书、写作相结合,才能够使我们教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专业成长。认识提高了,教师写论文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2.解决“无米”问题,让教师能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般来说,中小学教师都受过高等教育或中等教育,写作知识在学校里早已学过。多数教师少写或不写论文的原因,主要是认为“无米下锅”,没有题材好写。针对关键问题,我们注意引导教师从教育科研和教研活动中“找米”。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离不开教育科研的实践活动。如果说教育教学论文是艳丽的鲜花,那么教育科研和教研活动就是土壤,没有土壤就难以长出鲜花,没有教育科研教研实践活动就难以写出好论文。就拿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来说吧!从事过课题研究的人都知道:一个课题的立项,从构思、调研、选题到论证、申报,起码要经历半个月甚至几个月时间。这段时间,教师要从书上和网上浏览大量的文章,收集大量的资料,还要联系学校实际,联系自己的经验去学习、思考,这就为撰写论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课题立项后,教师要设计研究方案,制定实验计划,然后以理论为指导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开展实验,上课实践,剖析案例,分析资料,归纳总结,这就为撰写论文提供了充足的事实依据。一项课题研究要经过几年时间,这期间有阶段总结,阶段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这本身就是教育教学论文或极好的论文题材。这样看来,一个人从事一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可以写出几篇到十几篇论文乃至一本书;一项课题有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参加研究,能写出多少论文就可想而知了。

3、解决激励问题,让教师乐写。县上和各中小学制定有教育科研奖励的规章制度,对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教育论文、教学成绩显著的教师,予以表扬、奖励和加分。考核、评优、评职称、聘任、升职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教育科研成果显著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教师。不少到单位还对论文发表或获奖的教师,按照论文等级发给一定的奖金。由于注重激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既获得了精神上的成功体验,又获得了不同程度上的物质实惠,因此,广大教师都乐意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不少教师每学期都坚 持写。有的教师还结合课题研究实践,做到期初构思论文,教学充实论文,成效验证论文,期末修改论文,写出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文章。

4、抓好组织发动,及时上送参评。我们及时转发上级的论文评比通知,通过全县的科研网络动员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及时收集和上送论文参加评比。由于工作做得细,做得实,我县每年都有教师上送论文参加评比。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我县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上送论文和教案参加县级、市级、省级和全国级评比获奖或发表的共7800多篇,其中,2006年上送自治区级和市级参加评选并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就有1150多篇。

三、以研促教,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展科研、教研活动,我县教师不断转变观念,改进教法,课堂上认真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教学水平大大提高。近几年来,我县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举行的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获得市级优质课比赛奖励18人次,其中一等奖13人次,二等奖5人次;获得自治区级优质课比赛奖励23人次,其中一等奖10人次,二等奖12人次,三等奖1人次;获得国家级优质课比赛奖励3人次,其中一二三等奖各1人。参加自治区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的蒙燕老师,在获得初中数学优质课比赛广西第一名的基础上,2006年10月代表广西参加全国第五届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教育科研活动促进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突破新高——2006年,我县考上本科大学分数线人数2034人,相当于“十五”规划前2000年221人的9.2倍;中考进步显著—— 2006年,我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各折算分总分名列全市中考第一名;全县小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我们做了一些应做的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继续抓好教育科研和教研工作,为把我县建设成为教育强县而努力奋斗。

篇7:教育教研班级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

张增和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主角”。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为了进一步管理好班级大幅提高班级教学成绩。我采取措施如下:

(一)、强化集体意识

学生既是自身的主人,也是班集体的主人。在班级这艘船中,每个学生都担任着舵手和水手双重角色,他们应该以“班荣我荣,班耻我耻”为座佑铭,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纪律,任何一个集体,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就会松散、瘫痪,同样,班集体要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使他们增强集体观念,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班级各项措施的贯彻和实施。

(二)、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中小学教师行为道德规范》里就明确规定教师要作好学生的表率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在言行举止、衣着穿戴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作用外,还得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为了更合理、有效的管理班级,少犯错误,我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则,一视同仁,让学生信服,努力增强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持久而深远。

(三)、巧妙运用“换座位”艺术

学生座位排好了对班级工作管理有利,否则,会起负作用。一开学就有一些家长要求将自己的子女排在一个好位置上,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排座位就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一开学排好的座位,基本符合班级实际情况,小个在前,大个在后,男女相间。能照顾到听力、视力较差的学生,能保持学生之间的正常关系,能保持教室上课,自修等正常秩序。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上述目的就很难实现了,自我要求不高的高个学生上课时尤其是自修课自找机会看图书、睡觉,甚至捣乱,影响周围同学,相知后的邻座学生,上课的纪律性也会减弱,商量、讲话、说闲话都会趁机而人,唯独忽视了老师的话,这一系列新问题的产生迫使老师重新调整座位。

(四)、理解学生,关爱学生。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就得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贴近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促膝谈心,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感到班主任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从而消除他们对你的戒备心理,解除心理上的隔阂。这样,他们才会向你讲真话、诉衷情。遇到问题时才会及时的向你汇报。做到“宽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

(五)、拿起表扬的武器。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另外,我还喜欢在班里设立“班级标兵”的评比活动,以后每月进行一次,这活动涉及的面很广,有“学习标兵、纪律标兵、品德标兵、全勤标兵,卫生标兵”……等等,一共有十几项,出榜张贴.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同学们的热情高,效果很好,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全班形成一种“学先进,赶先进”的现象。

(六)、实行和蔼与严厉相结合的教育

通过几年的摸索,我得出“三个一”的经验,那就是“每天给学生一句赏识或警醒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份成功的喜悦”。每天早自习之前在黑板上写一条名言警句或俗语或我激励学生的话,使学生天天都有好心境,从而天天都有新起色。有一段时间,我身体心情都不好,每天脸上也难得露出一点笑容。那段时间学生情绪低落,如临大敌,人心惶惶。我立即进行了反思,发现老师乐观、良好的心境能感染我们的学生,“老师的微笑”能改善整个班级成员的心境,创造出一个活跃、快乐与祥和的班级氛围;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健康活泼地成长。从此,无论自己心情怎样,我总是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学生说能见到老师的微笑真好,心里也是特别的踏实,学习起来更是带劲

(七)、有效地进行家访 长评论学校从班主任开始,因为班主任与他接触最多。家长的评价认可程度,对学校对班级对教师的影响都很大。他认可你、反感你,他都会到处替你宣传。所以,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家长信任你,即便有时你的工作有些失误,他也可能谅解你。我们班主任向家长说学生在校做的任何一件事,家长都能感觉到你对他孩子的关注。

(八)、三勤”多观察、多了解、多联系。

班主任老师要做到“脚勤,嘴勤,眼勤”。脚勤就是要经常走到班级同学中去,到学生的家里去,多与学生接触,在开始习惯还未养成时,要多跟班进行督促检查;“眼勤”,要经常去观察同学们的情况,以便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嘴还要勤”,就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多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在家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这样你对学生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求班主任要做到:眼勤、腿勤、嘴勤。

篇8:教育教研班级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

一、深入基层调研, 确立教研活动的主题

问题就是课题, 教室就是研究室, 教研活动就是为了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教研员是每一次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人, 要深入基层, 走到一线教师中间, 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同时, 也可以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在调查结束后, 教研员要尽量全面地将所收集的问题整理好并按照问题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归类。在今后开展教研活动时, 以此作为参考, 可以先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 然后在后续的教研活动中再把其他个别问题一一突破。

二、运用新理念确立教研活动的目的

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起初被称为“微机课”或者“计算机课”。因为年轻, 所以“前车之鉴”少之又少, 再加上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 这些都对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有别于其他基础教育学科, 其自身的优势使得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更具特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重点, 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的目标一方面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另一方面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因为教研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创建高效课堂。如果教研活动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目的不明确, 流于形式, 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敷衍了事, 这样的教研活动毫无意义, 长久下去, 一线教师都会拒绝参加此类教研活动。只有能够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教研活动才能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

三、运用新思想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相比较, 具有知识更新速度快、发展趋势多样化和创新性等诸多特点, 如果不用新思想、新理念和超前意识来指导和充实教研活动, 那么这一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就会缺乏生命力, 就会后继乏力。信息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 既不能抛开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 又要有别于其他学科, 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 因此,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既要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融入学科整合的理念, 又要能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近些年本溪市开展的常态教研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围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常规教育教学研究贯穿于整个学期, 学期初所进行的教材分析和安排教学进度、制订教学计划、集体备课等研讨活动, 学期中所进行的展示课、评优课、观摩课等, 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互动交流平台以及学期末的质量抽测与成绩分析。每一学期所进行的常规教研活动都是紧密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目标而开展的, 通过这些常规的教研活动, 引导一线教师规范有序地进行课堂教学, 促进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2.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知识更新速度快的学科, 所以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 要不断地接受新的任务与挑战, 要不失时机地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技能。教研活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时刻把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呈现给一线教师, 让他们具有超前意识和更高的信息素养。

例如, Logo语言近几年从奥赛走向必修课程, 经过调研发现, 很多教师对它很陌生, 在教研活动中, 作者特聘请教材编写人员对全市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Logo语言必修模块和奥赛选修模块以及Logo语言教法的培训讲座, 这样在短时间内, 信息技术教师高效地掌握了Logo语言的教程, 从而保证了我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另外,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不仅要能上好课, 还应具备一定的机器设备维护能力。为了满足大部分教师的需求, 作者组织教研活动对全市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机房维护能力培训, 同时也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平台, 可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 快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

四、运用新方法拓展教研活动的形式

只有受到广大教师欢迎的教研活动才可以说是成功的, 一成不变的教研活动只能让教师觉得倦怠, 形式多样且富有内涵的教研活动才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近几年, 我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一是主题式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要有主题, 即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每次教研活动的议题不必太多, 但一定要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如何进行激趣导入环节”、“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评价”等, 通过教研活动, 这些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都迎刃而解。二是联片区域教研活动, 鉴于每个县区的信息技术教学都有其自身的特色, 我市开展了优化课堂系列活动, 给每个县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通过交流研讨, 使得我市信息技术学科均衡发展。三是教师竞赛, 通过教师基本功之说课大赛、教学知识竞赛以及教学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 有效提高了我市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四是网络教研活动, 利用QQ这个网络平台进行评课, 大大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评课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道路上,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不断创新, 才能使信息技术学科充满活力, 才能培养出具有信息技术素养的合格公民。为此, 我们将与其他工作在信息技术教育岗位上的教师和专业人员共同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正能量。

摘要:教研人员作为教研活动的策划人, 应将活动的实效性作为第一要务。如果教研活动存在选题针对性不强、教师参与度不高、研讨活动走过场、教研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 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就无法保证。那么如何将常态的教研活动发展好, 使其能够传播先进的教学思想、方法, 打造高效课堂, 培养骨干教师队伍, 从而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最大正能量呢?作者从事信息技术教研多年来,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就信息技术学科如何开展有效的常态教研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 在此提出, 以期为教研同仁们提供一些参考。

上一篇:中心组读书会汇报下一篇:为什么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