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2024-05-23

数学教研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共15篇)

篇1:数学教研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数学教研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工作实施计划

根据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法制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认真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教师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因此,结合我校《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方案》和相关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执行《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提高学校法制教育水平,深入开展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教育,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增强守法意识。结合我校实际,全面提高青少年法制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成立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胡云霞

成 员:安启德 郭文

负责拟写教研组工作计划和安排教师拟写个人教学计划吧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写进计划。参加行政领导:校长郭文

三、制定计划

数学教研组制定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各数学老师每学期制定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四、实施步骤

1、教研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渗透》,确保所有教师更新观念、吃透精神、掌握方法、明确任务。

2、教师通过网上下载学习资料、网上互动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及配套的《教师法制常识》进行学习,掌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知识与具体操作方法。

3、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开始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教研组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法制渗透优质课评比等方法把法制教育知识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4、每学期末,教研组、各教师落实这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此项工作进行总结。

五、实施办法和相关要求

1、教研组、科任教师在每一学期的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中要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安排和具体要求。从今年3月起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并体现在教案中。

2、各教师的教案中要有渗透法制知识的内容,特别是规定的渗透点必须有法制知识的渗透内容。

3、教研组要通过教研活动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采取示范课、优质课、观摩课、知识竞赛等方式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做好做实,有效扎实推进。并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中做得好、有效果、法制教育优质课评比有效果的教师,学校将进行表彰或推荐上报参与评优。

4、教研组、科任教师在每一学期的学科教学工作总结中对本学期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小结,写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两篇,反思两篇。

5、学校根据相应的考核办法对教师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情况进行检查。

坪山小学数学教研组

篇2:数学教研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数学教研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1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及省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会精神,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做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这项工作。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职能作用。

为确保我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我校成立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各自的任务。

二、制度保障。

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对全校的目标考核,列入“十二五”中小继教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六五”普法的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与校长、领导班子和教师的绩效考核、评先选优挂钩。

三、配齐配足教师用书

我校配置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并提前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

四、加强培训,提高认识,重抓落实。

组织全校教师召开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会。并且对各位老师提出严格要求,每位老师务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各项任务,及时上报有关资料;“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务必做到三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学校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百分之百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百之百的教师参与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五、教师的评价

通过近期教师们对《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培训、学习、运用,普遍教师都觉得这是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是一种似有意又似无意地在教学过程中植入了法制知识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值得推广的。通过近期来在教学过程中对法制教育的实施运用,学生们的意识行为有所改变;原先那些老是损坏公共财产,不爱护公物的学生的意识形态提高了,不在随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产了,甚至当他们见到极少部分低年级学生有此行为时,他们还会加以劝告、阻拦;平时爱流言蜚语的那部分学生,也好像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期看。首先,如何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得心应手,是非常重要的一大难题,也是大部分教师关注和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有效地把法制教育自然的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与堂课的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法制知识系统化、简明扼要化地融入教学中去,既不去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又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法制知识、受到教育,这确实是需要去做精心的`设计、安排,才能做到相互照应,相互兼顾,才如实地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其次,如何才能打破原先那种只为教学而教学,只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忽视了教学中渗透教育,导致教育和教学分了家、脱了节的教学方法。已走成的轻车熟路,现在要突然之间在学科教学中去处理好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有的教师可能一下适应不过来。

七、下一步的打算

为了解决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这种教育教学方法能在我县得到更好的推广和运用,针对问题初步打算用以下解决方法:

1、继续深化培训学习。采用培训或者自学等可行方式,使每一位教师对法制知识、对渗透方法掌握得更加熟练,能在教学中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2、组织上公开课、听示范课。公开课上要求上课教师必须使用渗透法,课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讨论,指出优点及不足之处。

3、组织或要求各校组织法制知识竞赛活动,开展或要求开展一些关于法制知识演讲比赛。

数学教研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2

我校开展课堂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已经一学期,“教数学,学法制”校本教研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对我组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方法。

(1)要有统筹计划、全面渗透的意识。开展渗透教育的目标是希望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制教育,从而引导他们从小学法、知法和守法,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这种目标不是一蹴而就、靠一次渗透教育或在哪一门课渗透就能实现的,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渗透,需要在凡是可以进行渗透的课上都进行渗透才能达到。这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的重视和支持,才能把这项工作开展下去。

(2)要有主动渗透的意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开展法制渗透教育就是要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教研组、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查找可以渗透的法律法规,主动渗透到教学中去。

(3)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法制知识,真正达到法制渗透教育的目的。

二、把握渗透教育的技巧:

(1)要自然融入,有机渗透。前面我们提过,法制渗透教育是在不影响主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它注重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而不是向学生灌输法律条文。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渗透教育的技巧,力求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要避免机械通读条文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学生通读法律条文,学生对抽象死板的条文不理解,达不到渗透教育的目的。二要掌握渗透教育的时间度。渗透教育是在保证主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开展的,不能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多则几分钟,少则几十秒,只要能向学生输送了点滴法律常识,使他们的法律意识因此有了一点积累,或者只是对哪个法律问题有了一点思考、一点感悟,就达到渗透的目的了。

篇3:数学学科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数学题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编题时,结合时事,结合法制教育,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北安市是一个仅有42万人口的县级市,2007年审结刑事案件121件132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4件34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25.7%;2008年审结案件119件124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27件36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29%。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了解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比例,从而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再如“王叔叔平均每小时能检测15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6小时,共能检测多少个零件?”在解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产品质量法》的有关知识。对六年级的学生讲《认识百分数》时,教师可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融入到学生所学的知识中,从而对学生进行税法的教育。在教学《统计》时,我让学生集中收集身边需要利用法律武器解决的问题,如:父母虐待孩子;不遵守交通规则;附近非法开办的网吧;商店出售三无食品等。把这些问题编成统计资料,这样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就渗透了法制教育。

教学内容针对法制教育

在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一节“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我有意讲有些官员用手中的权利狸猫换太子,用“替换”的方法,让自己的子女替换别人上大学,自己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教育学生要把学到的内容用到正道上,用到歪门邪道上就会犯罪。又如:在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进行“平均分”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教育学生做诚实的人,以培养学生诚实的品德。在进行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创造不同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再如:学习《认识分数》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56克水,1小时要浪费掉多少水?”时,针对我国云南、贵州等省的严重干旱,我教育学生浪费就是犯罪。通过教育,学生明白了:涓涓细流汇成河,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这一滴水,节约是美德,是责任,更是社会公德的体现,我们要行动起来,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数学游戏涉及法制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盲目抢答,使游戏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数学实践践行法制教育

任何教育活动只有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效果才会变得显著。为此,我认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适时融入法制教育效果会更好,这样法制渗透不局限在课堂,而是课内外结合,学玩结合。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后,我上了一节“有关概率的基本性质与生活”的实践课,在讲了“概率的加法定律”和“概率的乘法定律”后,引导学生通过抽扑克牌来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让学生明白,不论是赌博,还是买彩票,赢的概率是很小很小的,上隐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就有可能走上犯罪之路。我教育学生应远离博彩,同时希望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教育身边的人也要注意。

篇4:数学学科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数学题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编题时,结合时事,结合法制教育,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北安市是一个仅有42万人口的县级市,2007年审结刑事案件121件132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4件34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25.7%;2008年审结案件119件124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27件36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29%。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了解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比例,从而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再如“王叔叔平均每小时能检测15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6小时,共能检测多少个零件?”在解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产品质量法》的有关知识。对六年级的学生讲《认识百分数》时,教师可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融入到学生所学的知识中,从而对学生进行税法的教育。在教学《统计》时,我让学生集中收集身边需要利用法律武器解决的问题,如:父母虐待孩子;不遵守交通规则;附近非法开办的网吧;商店出售三无食品等。把这些问题编成统计资料,这样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就渗透了法制教育。

教学内容针对法制教育

在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一节“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我有意讲有些官员用手中的权利狸猫换太子,用“替换”的方法,让自己的子女替换别人上大学,自己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教育学生要把学到的内容用到正道上,用到歪门邪道上就会犯罪。又如:在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进行“平均分”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教育学生做诚实的人,以培养学生诚实的品德。在进行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创造不同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再如:学习《认识分数》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56克水,1小时要浪费掉多少水?”时,针对我国云南、贵州等省的严重干旱,我教育学生浪费就是犯罪。通过教育,学生明白了:涓涓细流汇成河,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这一滴水,节约是美德,是责任,更是社会公德的体现,我们要行动起来,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数学游戏涉及法制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盲目抢答,使游戏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数学实践践行法制教育

任何教育活动只有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效果才会变得显著。为此,我认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适时融入法制教育效果会更好,这样法制渗透不局限在课堂,而是课内外结合,学玩结合。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后,我上了一节“有关概率的基本性质与生活”的实践课,在讲了“概率的加法定律”和“概率的乘法定律”后,引导学生通过抽扑克牌来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让学生明白,不论是赌博,还是买彩票,赢的概率是很小很小的,上隐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就有可能走上犯罪之路。我教育学生应远离博彩,同时希望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教育身边的人也要注意。

总之,加强小学生普法教育,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重于泰山,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需要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法制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把握恰当的教育时机、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还需要教师们秉承矢志不渝的信念。■

篇5:数学教研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数学教研组渗透环保教育工作总结

这一学,教研组各位老师都能认真贯彻学校环保教育计划,明确数学学科在环保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在数学课程中有机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及学校周围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让学生们对环境问题进行多种角度的参与和实践,并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环境教育,认真贯彻和深刻体会新课程理念的真实体现。

教研组各位老师根据现行学科的特点,首先从教材中找出蕴含有环境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为了把环境教育自然适度地渗透到教学中去,主要从应用题中挖掘可渗透的内容,并找贴切的结合点,融于教学设计。

使学生初步了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环境科学知识;了解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环境道德观。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知道了数学与环保科学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养成了“爱绿护绿”的良好习惯。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建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篇6:数学教研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理化生教研组)

近半年来,在学校和教务处的领导之下,我组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中又迈进了一步,在各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做得更好。在开学初,每个老师都拟出了本学期将要在教材中渗透法制教育,精心设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知识点,为帮助学生了解一定的法制知识。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的强弱,更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因此,本组老师首先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深深地清楚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开学初,我要求每个科目的老师,分别拟出本册教材可渗透的法制教育知识点,渗透什么样的法制知识,如何渗透,然后分别讨论、归纳,最后确定本学科本册教材所渗透的内容等方面。根据学校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积极推行这项工作,为此我们理化生教研组全体教师在参加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以及各科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渗透法律知识。教研组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知识以及有关文件、资料,大家的学习自觉性不断增强,对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全面贯彻落实有关的精神和理念。

教研组的老师之间能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抓好理化生教育教学的常规的管理工作,全组教师关系融洽,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大家对有利于学校、理化生教研组组发展的事情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对待学校工作,大家尽职尽责,老师们都为搞好理化生教研组的工作做出了贡献。所以,我们这个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向上,勇于开拓的集体。

为了作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我教研组在开学初根据学校的课题,确定了本组的教研课题,这就是“如何要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每个老师也拟出了自己的计划,并按计划顺利完成了,在此期间,老师们也付出了艰辛,这了更好的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老师们经常坐在一起探讨,上网查阅大量的资料,学习好的经验,找出学科中的渗透点,如何有机地把学科基础知识也法制知识结合下来。在本学期,理化生教育组进行的教研活动有二十多次,几乎每次都会谈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其中有五次是专门的教育课题座谈会,探讨如何更好地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在会上,老师们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体会,心声,意见和建议等。在本学期,本组的老师都分别上了一节公开课,并要求公开课必须要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在上课前本学科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精心准备,课后大家一起来评课,找出其中的不足,积累经验。对法制教育的“渗透点”、“渗透内容”、“渗透时机”、“渗透深度”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篇7:数学教研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理化初级中学:王会

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程的教学又要考虑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的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注意时间的安排上,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良莠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一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需培养。

二、指导思想:

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第二章:二次函数函数 第三章:圆

四、浸透法制教育的知识点:

第二章第3节的《二次函数函数的表达式》,可以渗透法制教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第(一)、(三).条第4节的《二次函数函数的应用》可以渗透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法》第一条、第二条、第九条《物价法》

第三章第1节的《车轮为什么做出圆形》,可以渗透法制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法》可渗透的法律法规知识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P76随堂练习1题可以渗透法《文物保护法》第三条、第七条P75例题可以渗透《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什么是道路?P87知识技能1题《环境保护法》P108复习题34题《环境保护法》噪音污染

五、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篇8:数学教研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在发现了数学之美时,就会对它感兴趣。我认为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以渗透“数学美”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修养、美学修养,使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我在此就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美教育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和鉴赏数学的古典美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数学史的教育。在教材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牛顿、莱布尼茨、柯西、拉格朗日等大数学家的名字。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地介绍关于他们在研究数学方面的有趣故事,让学生记住他们的名字的同时,也记住他们的研究成果。讲到微积分基本公式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这样一段故事:从前,微分和积分作为两种数学运算、两类数学问题,是分别加以研究的,卡瓦列里、巴罗等人得到了一系列求面积(积分)、求切线斜率(导数)的重要结果,但这些结果都是孤立的、不连贯的。之后,他们的后辈莱布尼茨和牛顿将积分和微分真正沟通起来,明确地找到了两者内在的直接联系。牛顿从物理学出发,运用集合方法研究微积分;莱布尼茨则从几何问题出发,运用分析学方法引进微积分概念、得出运算法则。教师通过这段史话,一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悠久历史及数学家创造、发明的那种古典美;二可让学生感受到科研方面的殊途同归之巧,从不同的角度甚至领域研究出相同的成果;三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并向旧的知识结构、封闭的传统思维模式挑战,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和鉴赏数学的简洁美

简洁美是数学美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针对复杂的问题,将其概括为数学语言和符号,经过一系列的推导和演算,获得重要而简明的结果。一方面,数学以高度抽象、简洁的形式表现了复杂的内容:形式很简单,却蕴涵了函数在点处连续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形式很简洁,却深刻地揭示了微分与积分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数学又以简洁、清晰的方式处理了复杂的问题:等价无穷小在求极限中的运用;导数与定积分在几何和物理方面的应用;利用微元法讨论定积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简洁美也作为衡量思维方法之优劣和解题水平之高低的重要标准。对于许多数学问题表面复杂,但本质简单。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和分析问题来寻求其本质特征,积极探索简洁的解法。

此题表面看似复杂,但若发现其简单一面,解法就异常简明。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简洁美的精彩与魅力,刺激学生的想象、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三、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和鉴赏数学的对称美

对称美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之一,指数学中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一致,以及各种数学概念和理论之间存在的对等性。高等数学中连续与间断、无穷大与无穷小、曲线的凹凸等概念,体现了数学概念中的对称美;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图像,体现了数学图形的对称美;第一换元积分法与第二换元积分法间的互逆计算程序、导数与积分的互逆运算,体现了数学算式的对称美。数学内容的对称,必蕴含着解法(证法)的对称,例如:利用被积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可简化定积分的运算;若u (x, y)=u (y, x),则u′y (x, y)=u′x (y, x),因此若求出u′x,即可直接写出u′y, u″xx与u″yy的关系也是如此。

运用数学思维中的对称美,数学方法中的对称性,能够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启迪思维、研究问题、发现创新卓有成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对称美,使得学生在愉快地感受和鉴赏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四、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和鉴赏数学的统一美

统一美数学美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为多种形式和层次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思想与方法上的统一性: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功的瞬时速度、平面曲线的切线斜率、函数变化率的问题都可统一用导数的方法解决;重积分、曲线积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与定积分是一致的,并且它们的计算最终都归结为定积分。二是数学领域与概念上的统一性:笛卡尔创建的解析几何学使得代数与几何化为一体,达到完美的统一;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把导数与积分这两个相对立的概念之间建立起了定量关系,从而统一地结合起来。

例3.已知f (x)=arctanx,求f (x)的幂级数展开式。

此题能让学生体会到微分与积分之间隐蔽而深刻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更容易解决的问题,而实现转化的依据在于原问题及其转化后的问题在本质上的统一。数学的统一美能透露出这方面的信息,为实现这种统一指引方向,为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奠定基础。

五、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和鉴赏数学的奇异美

奇异美在数学中是指数学的和谐或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的破坏,是数学的新思想、新方法对原有习惯法则和统一格局的突破。把线性方程组的解、向量组的线性关系、二次型的简化等问题都转化为矩阵的相应问题来解决,显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异美。数学奇异美的另一种表现是“反例”即如果要证明一个结论成立,须考虑它的全部情形和所有可能性,然而要推翻一个结论,只须举出一个反例即可。抓住奇异的现象,珍视奇妙的思维,关注奇特的结果,是数学研究与教学中极具诱惑力的内容之一。

此题若套用一般的解题模式,很难求解,如果从其中的两个定积分着手,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可找到别开生面、出奇制胜的解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突破常规,追求奇异美,这样才能使学生勇于创新,找到出人意料、拍案叫绝的新奇解法。

综上所述,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它始终贯穿于高等数学中。教师应当随时随地把数学美渗透到教学中去,从美学的角度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欣赏数学,学习数学,从而把数学学习变得充满情趣、富有魅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和发现与创造的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人才。

摘要:高等数学具有许多美的特征, 文章结合高等数学教材,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美的教育, 让学生在感受和鉴赏数学美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提升数学修养, 从而使他们成为具有美学修养及发现与创造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美教育,渗透

参考文献

[1]侯风波.高等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吴振奎等.数学中的美[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7.

篇9:初中数学教学法制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渗透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294-01

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同时从两个方面着手,既要加强立法工作,又要加强普法教育。”科学证明,许多影响人的一生行为或成就的基本素质,都形成于学生时代,因此,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好的行为一般受他本身和坏境的影响,因此,学校的法制教育必须要加强。法制教育应该渗透于教学中,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有机的把知识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呢?

一、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学生在学校与教师接触的时间最长,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观念以及言行举止都时刻影响和教育着学生。因此作为教师,不仅应该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思想素质,还应该要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思想教育能力。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良好坏境中受到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

现在的学校教育,还有的老师实行“棍棒之下出人才”,这种观念是及其不对的。学生做错事、不听劝,教师应以道理来向他说明情况,而不是出手打人。今年来,学校中打架斗殴的事件增加,如果教师再树立这样坏的榜样,那么后果不可言喻;再者,教师出手打人还能让学生更加的不思进取,这样的话就与教育的宗旨相背离。所以,在教学中,我拒绝粗俗的语言和散漫的工作作风,经常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教态。当学生犯错误时应采取说服教育的形式,做到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启发自觉。

二、结合课堂知识渗透法制教育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要精心备教。要舍得花时间、精力,精心准备拟渗透的法制内容,认真研究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知识的渗透点。

如七年级在学习《科学计数法》一节时,可以在让学生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我国现有人口接近14亿,现有耕地大约19亿的同时,借机简单给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在八年级《轴对称》一节时,用一枚国徽引入,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在九年级《垂直于弦的直径》中引入的问题时,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赵州桥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三、在实际中寻找法制教育点

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的学习都要用在实际中,这才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法制教育的渗透,教师可以用理论知识联合实际,让学生从另一方面来认识法律。

如在教学七年级第十章《统计调查》时,让学生在作一些实际的调查统计的时候,给学生展示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部分条款。

如第一条,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制定本法。第十七条,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让学生既掌握调查统计的依据和方法,有让学生了解了一些法律知识。

又比如说讲到图形“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说“我们的交通工具车子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由而引入关于交通法的法律知识给学生。又如计算有关的速度应用题时,教师也可以引用交通法的法律知识,告诫学生要在马路上正确的行走,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自己开车不要超速等法律知识。再如,学习数学中的储蓄利息的计算、市场经济中交易、股票的交易、天气预报等,可以告诫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要偷税漏税等。数学知识中存有很多的法制点,关键是看老师怎么去发现,然后用来教育学生。

篇10: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3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够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渗透着低碳生活意识,具体表现在:

一、节约意识。

1、在自制教具中,培养节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同学们利用身边的一些废物自制一些教具,使这些废物得到循环使用,极大程度地减少浪费,渗透节约意识,这不但加深了同学们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向同学们渗透了低碳理念,培养了低碳习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学习三角形知识时,可用废弃铁丝制作一个三角形用于研究三角形概念,或用硬纸板做一个三角形纸板,用于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研究平行四边形时,也可用铁丝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及对角关系,或用两根木条,把他们的中点用铁钉固定,四个端点用橡皮筋连起来,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各边长度可以变化的平行四边形模型了。研究正(长)方体及展开图时,用化妆品盒子或利用硬纸板自制正(长)方体作为教具,使同学们更深入直观地理解正(长)方体的概念、性质,更方便地探究正(长)方体的展开图;学习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时,利用酒盒等硬纸板制作圆柱和圆锥,用于研究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及其性质;研究圆周角性质时,让学生们用废弃的铁丝制作一个圆(或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圆盘),把这个圆固定在一个硬纸板上,在圆的不同位置上钉4个小铁钉,圆心也钉一个小铁钉,再用几根橡皮筋挂在铁钉处,这样就制成了圆周角演示仪,用来研究圆周角的定义及性质,加深了同学们对圆周角的理解。此外,在数学教学中,还可以要求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用废物制作更多可行有用的数学教具,为数学教学服务,长期渗透节约意识,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2、在习题反思中,渗透节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还可通过对习题的反思来让学生感受节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渗透节约意识。通过习题的反思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坚决不用像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用品,减少浪费,培养节约意识和良好的低碳习

惯。

二、绿色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习题素材的教学与引申向学生培养绿色习惯,渗透绿色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植树种草在全球倡导的低碳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就是清除已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虽然说植树造林并不能立竿见影,瞬间就能减少二氧化碳,但在树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确能持久地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且效果显著。植树造林在制氧固碳,减缓温定效应方面确实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植树种草在固沙防塌、保护环境等方面也有着很好的效果。在遇到此类习题时,教师不要一味地只注重习题的解答思路和分析方法,也要注重该习题素材中所蕴含的绿色效应,向学生渗透绿色意识。从主观上培养个人植树的好习惯,渗透绿色意识。

三、环保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可以通过数学习题的教学来加强环保教育。教材编排了许多涉及环保知识的习题,教师由题目材料引申补充相关知识来向同学们渗透低碳思想,塑造能与社会的和谐共处的下一代接班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时时刻刻包括今后步入社会都要关注环境污染,渗透了环保意识,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篇11:数学教研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目的,任务与具体要求:

(一)本学期教学的目的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 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 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 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设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

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2:初中数学教研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一、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我校数学科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教导主任――科组长――各任课老师),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如科组长的主要职责是:期初制定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计划,期末写教学、教研工作总结,质量分析;组织科组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协助教导处开展教研活动,检查教师备课,组织学生开展学科活动等。学校还定期开展科组活动,检查各时期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2、抓教学管理、抓常规管理。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五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我们要求教师期初要制定教学计划,辅导学习困难生计划;科组长、要制定教研计划;期中,要进行质量分析;期末,各班科要进行质量分析;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文化知识考核:平时组内单元把关、每次检测各年级都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一学期来教研组共检查了备课本2次,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也较工整;并能及时写好教后反思;一学期中全组教师每人听课10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反思或随感。科组长、备课组长要写出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各老师要上交教学论文、教学反思。

3、备课管理。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内容的深入上下功夫。而且,确立教学目标,作出重难点的处理,教法的选择,作业的设计等。科组长、教导处还每学期检查教师备课两次,每次都有记录,有总结。

4、作业管理。由于学校每年都有不少的插班生,而且每个年级的知识,要求都不同,所以每个学期的开始,学校都召开科组长会议,要求他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的需要,综合同级科教师的意见,定出作业的格式,作业本的名称,用什么作业本等。学校每学期检查学生作业三次,对教师在批改作业上好的做法及时表扬,不足的地方及时纠正。

5、学生管理。数学科虽然学科思想教育性不强,但数学科的老师仍然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而且每学期初都制定好《培优补差》计划,按计划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辅导及优生的培训工作,成绩确有成效。由于抓了教学常规,使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有序地进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加大教科研力度,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理论培训,提高理论素养

我们充分利用业务学习、科组活动、备课组活动时间及课余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新教材;学习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学习主体性实验研究的有关理论。在学习中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四个结合”:理论学习和理论摘抄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心得交流相结合,理论学习和观摩、点评优质课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

2、辛勤耕耘结出丰硕果

篇1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一、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 也不是施舍和给予, 而应是平等的交流, 学生与教师的眼光平等, 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 爱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的本质是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 只有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 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缩小师生心灵的差距, 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亲切的眼神, 会心的微笑, 生动的语言, 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精彩部分给予肯定表扬, 用手轻轻地在他的头上摸一摸, 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快慰, 感受到学习的愉快。在课间活动中, 与学生一块游戏、谈心, 成为朋友, 使学生喜欢教师,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爱。教师要力求转变角色, 变数学知识的传播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让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 教师要当好“小学生”, 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随时插问“不明白”的问题。例如, “为什么呢?能说具体些吗?根据是什么?你能说出理由吗?”等, 这既能检验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真实性, 又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 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自己的观点, 才能争辩质疑, 标新立异, 才能生动活泼, 大胆探索。

二、挖掘展示数学魅力, 激活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无穷的奥妙, 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 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如, 学生已认识了平、闰年之后, 让学生随意说一个年份, 教师顺口就能答出是平年或闰年, 引起学生的好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为什么“厉害”?接着教会学生巧算方法。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 每建立一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举日常生活中的恰当例子。如:一平方厘米, 学生会说“大拇指甲盖”“纽扣”等, 有个学生说“门牙”, 这时教师拿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比了比, 并说:“长这么大的两颗门牙, 漂亮吗?”学生捧腹大笑。从笑声中, 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愉快, 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我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在黑板上写出“6、60、600”, 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 思维十分活跃。有的说加上元、角、分, 有的说加上分米、厘米、毫米,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时, 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 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 思维更加活跃, 就是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同学也和同桌同学讨论开了, 争先恐后地说:6元=6.0元=6.00元, 6米=6.0米=6.00米, ……当学生听到老师的热情赞语后, 觉得自己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从而也消除了“数学可怕”的心理, 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内部动力,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

三、开展数学争论, 激发创新情感

学生的求知情趣是创新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情绪氛围, 推行创新教学是不断拓宽学生的思想领域, 必须以更为宽松的情感区间为心理条件。在沉闷的课堂上, 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 一筹莫展。教师在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情绪方面, 并不墨守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 而是塑造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 抓住小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 通过争论有效地刺激兴奋点, 不断地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 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教学《比的意义》时, 在得出比的意义后, 教师故意提出:“你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零吗?为什么?”学生好胜心马上被激发, 展开争论。有学生说:“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因为根据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既然除数不能是零, 那么比的后项也不能是零。”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说:“比的后项可以是零, 我常在电视上看到记分牌上的后项为0。”课堂上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孩子很快分成两派, 据理力争, 谁也不服谁。这时, 教师顺势让他们分组讨论, 在小组活动中, 学生相互交流, 真诚探讨, 终于明确其道理。

四、生活溶进数学课堂,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14: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渗透法制教育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学校要“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驾驭教材,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点,把握好法制渗透的有机性原则、选择性原则、贴近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有趣性原则。要遵从在生活中渗透、在情境中渗透、在案例中渗透、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渗透等方法。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持之以恒,才能达到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

一、关注数学生活,引用实例,以情动人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们的数学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例如讲折线统计图时,要调查一个网吧一个星期人流量,并做出统计图。同时引用生活实例:一个少年上网成瘾,每天沉浸在虚幻世界中,思想堕落,学业荒废,最可耻的是竟以自己妈妈的生命相要挟,向家庭索取上网费。父母含辛茹苦,得来的却是这样的后果。适机引导学生讨论: 怎样能抚平泪水涟涟中的父母心理上的创伤。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上网不学习的不对,报答父母就是要好好学习,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避免自小无知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直觉,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思想情操。例如在讲授对称和平移时,通过介绍中心对称图形在建筑物与工艺品上的的应用来揭示数学中的对称美。

二、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以身示范。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学法懂法,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每位教师都应把《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列为学法知法必修课,必须有这样的深刻意识,不依法执教就是不合格的教师。此外,教师还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不光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进一步加强自身知识素养,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尤其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规范言行,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自然融合,切不可喧宾夺主,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还是应以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法制教育为辅,教师应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无需改变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也无需重新编印专门的法制教材,只是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安排来实现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应依托于教材。

教师在渗透法制教育找切入准点。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切入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把握好时机。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

四、让法制教育理念渗透于小学数学教育实践活动中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使学生深有体会,增强意识,提升法制教育理念。教学“节约用水”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关于水的知识以及用水的方法,课中让学生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一月、一年会浪费多少水,进而引发学生关于节约用水资源的思考,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相关内容。利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对法制的认知及学生的论辩能力和分析能力。开展法制讲座,让深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篇15:数学教研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时间:

2012年5月22日 地点:

教师办公室 参加人员:阿市小学全体教师 主讲:

谢传贤

主讲内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和注意点

一、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1、联系实际法

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在学完课文《我家门前的小河》后,同学们都对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爱。再联系现实,看看现在我们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现在河里的鱼不能吃,就连河水的颜色有时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让学生讲讲原因,通过讨论回答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教师适时介绍《保护环境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6月1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

2、创设情境法

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气氛中,无疑是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如: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画“小法官”时,先把美术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法庭,让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有关法制的绘画,创设法制教育氛围浓厚的环境,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教学时先让学生观看黑猫警长动画,使学生产生小警官公正无私的形象,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感情自然升华,激发了绘画欲望,从而笔下画出的线条,色块再也不是无情之物,而是表达真挚情感的符号,情与画完美结合。

3、实例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时,可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偷了一辆自行车想要低价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辆自行车,你是买还是不买?”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说:“便宜东西干嘛不买?!”有的说:“偷来的东西不能买,买了就是帮助小偷销赃。”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教师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出示相关的法律条文对他们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因为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行为,直接帮助了犯罪分子逃脱罪责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扰了司法机关查处赃物,给社会带来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明白了购买赃物是违法行为,纷纷表示不能贪图便宜购买赃物,而且表示如果发现别人有销赃的行为要举报到有关部门。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渗透法制教育的注意点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准“渗透点”。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2、把握“渗透时机”。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把教学知识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3、掌握“渗透度”。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 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才能有机地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教育是必要的,方法也是可行的。只要适时、适度,点点滴滴地加以渗透,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有家真好优秀下一篇:大连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辽宁财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