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阅读及答案

2024-05-11

中国古代建筑的阅读及答案(通用12篇)

篇1:中国古代建筑的阅读及答案

梁思成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做“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

6.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C.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

D.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

7.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A.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的木构。

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C.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使用了各种颜色,主要的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

D.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

8.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D

A.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B.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9.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多种“文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

答案:梁架做法(斗拱组合法)、瓦作做法、彩画作做法(青绿点金法)、院落组织法。(答出任意3个即可)

篇2:中国古代建筑的阅读及答案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文论和画论,首先所关注并强调的,乃是艺术家主观情怀和客观世界的统一,这种统一往往超越了一般的反映论,而是主客观的彻底融合。然而,艺术的创造还不仅于此,中国画家进一步强调在物我一如的过程中“我”的重要性。东晋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的精论,意指“迁想”这种主观活动,乃具一种关系到艺术作品成败利钝的移情作用。无“迁想”则无“妙得”,“妙得”是至美尽善的追求,没有这种追求是谈不上艺术创造的。

中国的艺术家岂能陷自己于“心为形役”的蹇促不堪之境?他们要在包容万有的大化中凭虚御风,物我两忘,如苏东坡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陆机《文赋》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足证诗人作赋、画家秉笔所藉者是九垓重霄的清逸之气。这是画家心灵、智慧、才情的升腾,惟其如此,中国画家才能超然物表,既能与花鸟同忧乐,又能以奴仆命风月,倾东海以为酒,一浇胸中块垒。

至此,大自然已成诗人、画家手中之觥爵,日月星辰、山川湖海、飞羽游鳞,无非胸中忧乐所寄托,遂有杜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句,遂有八大山人“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宋山河”之画。缘物寄情乃是心物交感和迁想妙得的最后结果。在宣纸上留下一些痕迹,这痕迹显然是约略言之,得其仿佛,与心头所勃郁所蓄积者相去颇远,这是中国画家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中国画直抒胸臆的快感,来源于它语言的痛快淋漓,来源于假自然陶咏乎我的山川大神般的自信。傅抱石先生曾说:“中国绘画原本是兴奋的,用不着加其他调剂。”这“兴奋”二字,质朴之中奥义在焉。中国画家不能似日本画家那样一枝一叶着意描,中国画家的兴奋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不能持续于苦役般的描画之中。中国画是即兴神驰的产物,它近乎中国的汉诗,利于言情述怀,钝于状物描摹,东西方诗在其源头已分道扬镳,西方有史诗,而汉人只有诗史。司马迁的《史记》是无韵之《离骚》,然屈原《离骚》则绝非有韵之《史记》。中国的诗虽可佐史,但不可当史看,中国画可写实但不可以形似求。

中国画的线是超越了写实的,以形写神,要求线条之抑扬顿挫、起伏波磔具写意性,倾注画家意匠,使线有独立审美价值。线条表现力的丰富与中国人审美领域的拓展并行不悖。线的美学标准,在两千年历史进程中,已入高雅美奂之境。笔墨的含意则与线条相近,而且墨的地位从属于笔,这已是定论,笔可说是线的别称。中国画的线乃是天生玉质不假脂粉的美人,而墨分五色之说则更表明,在中国画家看来,墨的黑色包容了绚丽的自然。这种特有的认识,使中国画一直以水墨为大厦之栋梁,这与西方后期印象派之以色彩为雄殿之基础,南辕而北辙。必强自己所不能,无异于用短舍长。有人于水墨画上施以莫奈之色彩或雷诺阿之光影,恕我不敏,岂能苟同?

(摘编自范曾《中国画刍议》)

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主观情怀和客观世界的统一,以及超越一般反映论的主客观的彻底融合,是中国古代的文论和画论共同关注和强调的。

B.东晋顾恺之所提出的“迁想妙得”的精论,其中“迁想”的意思也就是“移情”,离开了“迁想”这一前提,“妙得”便无从谈起。

C.所谓画家秉笔所藉的清逸之气,正是画家心智才情的升腾,这是中国画家实现物我两忘,超然物表,抒发情感的必备条件。

D.中国诗人所写、画家所绘之自然,都是其寄托忧乐的对象,但中国诗人、画家在缘物寄情时又能摆脱“心为形役”的困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画直抒胸臆的快感,源自中国语言的痛快淋漓。“中国语言”即为“汉语”,其独有的特点影响了中国画的风格。

B.中国的诗歌虽然可以佐证历史,但不可以视其为历史,同样,中国画未尝不可写实,但形似不是中国画真正的追求。

C.中国画的`线超越了写实,追求写意,有其独立审美价值,随着两千年历史演进,中国画的线的美学标准已入高雅之境。

D.中国画里的笔墨,其含义与线条相近,线的别称即为笔,其地位高于墨,在画家眼里,墨的黑色可包容绚丽的自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画宣纸上所留的约略言之、得其仿佛的墨迹,与画家心中所要表达的深厚情感相比尚有很大距离,这是中国画家的一大憾事。

B. 中国画和汉诗的相似之处,在其长于言情述怀,不善于状物描摹,画家的兴奋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能像日本画家那样着意细描。

C. 中国画线条的抑扬顿挫、起伏波磔,倾注了画家的情意与匠心,其丰富的表现力随着画家审美领域的拓展而与时俱进,相得益彰。

D.中国画以水墨画为主,与西方后期印象派有质的区别,如果像有些人在中国画中盲目融入色彩光影等西洋画元素,将会贻笑大方。

试题答案:

一、(9分)

1.(3分)B(“‘迁想’的意思就是‘移情’”于文无据,原文是说“迁想”这种主观活动具备“移情作用”)

2.(3分)A(这里的“语言”并非“汉语”,应该指的是中国画的表现手段)

篇3:中国古代建筑的阅读及答案

在在回回答答这这个个问问题题之之前前,,我我们们可可以以先先回回忆忆一一下下两两位位华华人建建筑筑大大家家————梁梁思思成成和和贝贝聿聿铭铭。。他他们们俩俩都都曾曾就就读读于于同同一一所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不同的是,梁思成学成后回国,醉心于中国古建筑研究,成为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而贝聿铭则加入了美国籍,投身于现代建筑运动,并成为著名的西方现代建筑大师。可以说,他们分别代表了建筑学的两种旨趣,一种偏好于历史,一种致力于革新。纵观建筑史,当一些建筑师尊重现有之物时,另一些建筑师却在撼动它的基础。可当前我们只顾着革新,却忘了因袭,从而忽略了建筑的历史。

中国文明史横亘5000年。中国建筑源于上古,成熟于唐宋,盛极于明清,一脉相承,自成一套完备的体系。而当西式建筑大量进驻中国时,人们开始怀疑传统建筑的价值,甚至有人开始抱怨中国现代之所以没出现影响世界的建筑师,是因为中国建筑师身上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从1942年开始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这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也实现了梁先生从20年代留美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当时就读于宾大建筑系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我们这个东方古国,却没有自己的建筑史”,坚定了以中国古建筑为研究方向的决心。

梁思成不愧是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他生动地将构件、装饰和建筑单体称作建筑上的“词汇”,对应地将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以及建筑单体之间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称为建筑上的“文法”。为了钻研这种“词汇”、“文法”体系,梁思成以曾在清宫营造过的老工匠为师,以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课本,以北京故宫为研究标本,同时对照大量现存实物,先将清代建筑营造方法及其则例弄通;在此基础上,将宋《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这两部“文法课本”互相比较,再通过实测宋、辽、金实物,互相印证,并以此为基础,由近及远,研究宋以前的古代建筑。

《中国建筑史》一书的总体安排即体现了梁思成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首先总括地阐明中国建筑的特征,使读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继而提出建筑史分期,逐代阐述中国古建筑“词汇”、“文法”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从而将一部古代建筑艺术的宏伟画卷历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为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实际上专注的是实际工程,很少给后来人留下系统的理论和主动的影响。而梁思成呢?他一生在建筑的理论和历史研究上用尽心血,把即将失传的建筑技术保护了下来。如果说贝聿铭是务实的,那么梁思成就是务虚的。梁思成告诉我们,建筑不仅是物质,而且是精神。建筑作为一种物质不可能永远屹立不倒,就像人不可能长生不老。我们需要传承的更是一种精神,这样我们的文明才会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如果没有梁思成他们那一代人的努力,今天的中国人或许只有去日本或其他国家找寻自己的建筑历史了。

篇4:中国古代小说阅读指导的方法探寻

第一阶段:拟写倡议书——第四单元学习建议

一、组建《三国演义》《红楼梦》兴趣小组。按作品分成两个大的个研究小组,根据自己兴趣到课代表处报名,可重复报名。请各班课代表在本周三上午课间操时将名单送到办公室。

二、课代表把小组名单统计好,在班内公示。每个名著研究分课内研究小组和针对文本的拓展小组。课内研究小组研究成员不少于6人,其他同学负责课外拓展(内容自定)。同学们推选出自己所在小组的学习组长一人,负责本组人员的协调。组长工作包括:带领小组成员讨论第四单元所选课文《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宝玉挨打》的学习目标,成员根据学习目标分工。课外拓展小组最好有新的研究,新的发现。

三、对课内文本研究小组的建议:

仔细研读文本,围绕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设计问题,研究思考问题的角度并设计具体问题和答案,形成文字稿。文字稿提前和老师沟通。根据所设问题的层次,组长组织上课时的顺序。讲课人要提前熟悉发言内容,争取脱稿,并调动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要有课堂互动。每节课要完成学习目标,课堂要有总结,要达到全体同学都要有收获的目标,激发同学们阅读名著的热情。

对课外拓展小组的建议:可以参考资料,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说有的同学能够查阅《三国志》《汉代风云人物》等。

四、本周大休,每个同学明确自己的研究任务,利用假期查阅资料。

第二阶段:划分学习小组,形成文字材料。

这一阶段老师放手给学生,让他们有阅读的时间,在方法上也要给以指导,要求学生写出讲课时的具体步骤,这样做学生在读作品时就有方向感和任务,也就会做到精读。

第三阶段:教学展示

下面展示的是学生写得不错的教案:

(一)课题:诸葛亮的出场

教学目的:了解课文如何制造诸葛亮的出场

重点难点:作者安排人物出场的特点

小组成员:肖康,赵剑龙,张逸超,宋晓龙

教学过程及内容:

导语: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直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屡出奇谋,用兵如神,是刘备的重要谋臣,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作者如何安排这位传奇人物出场。

背景:徐庶在走马荐诸葛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他把自己比作奴马,把诸葛亮比作麒麟,把自己比作寒鸦,把诸葛亮比作鸾凤,把自己比作莹火虫,把他比作明月,又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那么请同学读古代小说101页第一段,找出司马徽是如何推荐诸葛亮的?

探究结果:司马徽又一次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诸葛亮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而自己将他比作兴州八百年的姜子牙与王汉四百年的张良,这是第一次出场,是以第三者推荐与名人对比来安排他出场。可以总结为:未见其人先闻其人,作者借名人的口把诸葛亮描述成一个旷世奇才,也正是这些名气促使刘备拜访诸葛亮。

第二次出场是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途中,听到农夫唱诸葛亮写的歌,再次说明诸葛亮名声在外,所作之歌已在农夫之间广为流传,而且歌中隐隐透着诸葛亮胸怀天下的气概,他把天比作园盖,把陆地比作棋局,无不浸透着他的才气与胸襟,这些也必然增加了刘备请他请他出山的决心,第二次出场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正式出场是刘备拜访诸葛亮的第三次,作者先描写了诸葛亮的外貌,形容他有神仙之概,后来诸葛亮分析了曹操孙权的割据势力,并给刘备建议,诸葛亮身虽在茅庐,天下变化尽在他掌中,可见谋略之高,眼光之远。

总结:诸葛亮出场特点,由虚到实,由淡到浓,在读者视野中徐徐走来,给读者留下有层次而又深刻的印象。

篇5:中国古代建筑的阅读及答案

A.土地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B.封建君王只要推行一些制度,将土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C.商鞅抓住土地这个关键问题所推行的变法,使得中国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

D.隋朝统治者为打击那些豪强大族势力推行了均田制,可惜操之过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然后按朝代先后顺序列举了历代重视土地问题的材料来进行论证。

B.文中所举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事例,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常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C.文章通过董仲舒建议未被采纳的事例,证明了中央政权如果无法抵制土地兼并,对所辖区域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弱。

D.结尾一段提出了掌权者在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时,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西周建立至春秋中期这时段,井田制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井田制逐步消亡了。

B.西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依赖地方豪强,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为后来的门阀政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C.李唐政权因在初期延续并完善隋朝的均田制走向稳定和强大,也因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走向了灭亡。

D.元明清三代除了都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外,采取的土地政策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都对土地所有权与分配体系绝对控制。

试题答案:

1.D(A“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B与原文不符,原文“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百姓牢牢控制在手中”。C“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犯了推断不当的错误。商鞅变法使得秦朝强大,并不是此后土地制度保持稳定的原因,保持稳定的原因应是此后的朝代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

2.D (“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理解错误,应是采取措施缓解土地与中央集权或君权之间的矛盾)

篇6:《中国古代的书籍》阅读答案

①当你手捧装帧精美的现代图书时,你是否知道它们是如何从古代的书籍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②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书。

③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人们将整篇作品甚至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由于刻石的兴起,后代出现了拓(音tà)印技术。千余年来它一直是一种文献复制技术,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

④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⑤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亦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检”。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

⑥简牍虽然廉价、制作方便,但笨重不便携带,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发生“错简”,再说编连简牍所用的丝带、麻绳、皮带易被磨断,给阅读带来困难,缣帛就应运而生了。缣(jiān 细绢)帛(bó 丝织品的总称)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寡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容易收藏,方便携带,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因此,帛书与简书并存,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简帛文化。

⑦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究其原因,或是产量不够,或是人们思想观念尚未转变。《北堂书钞》记载了东汉人崔瑗用不起缣帛,以纸抄书送给朋友,特附言致歉:“今送《许子》十卷,贫不及素,但以纸耳。”这一段话反映了当时人们轻纸重帛的观念。

⑧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造纸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纸书的数量与纸张的优越性被人们充分认识。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张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写本书取代了帛书。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了染色处理,这主要是为防止虫蛀和腐朽。敦煌石窟的唐代经卷,保存1000多年以后,尽管有破损,但纸张完好,无虫蛀现象。

⑨我国古代的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页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它起源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本书与写本书,也大多与此相同。

⑩ 刻书用的木板,一般宽约一尺半,高约7至8寸,上边的空白叫天头,下边的空白叫地脚,一块版所占的面积叫“版面”,版面四周的黑线叫“版框”,也叫“边栏”或“栏线”,简称“线”。版上的字,是经人手写而后摹刻的,所以各具风格。宋时刻书的字体,早年多仿欧阳询体,后逐渐流行颜真卿体和柳公权体。元代赵孟頫书法盛行,刻书又多仿赵体,这些多属于楷书范围。在宋版书中有一种整齐方正的字形,可能是出自当时书工之手,后人称之为“宋匠体”,到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横轻竖重的字体,称为“宋体”,实际是仿宋体的变形。(根据《解放日报》相关资料编写)

17.下列成语,与书籍无关的一项是( ):(3分)

A.才高八斗 B.汗牛充栋 C.连篇累牍 D.罄竹难书

18.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依次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书籍,它们是:甲骨书、、、、。(5分)

19.第⑦段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20.第⑩段划线句“在宋版书中有一种整齐方正的字形,可能是出自当时书工之手,后人称之为‘宋匠体’”,句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2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拓本的作用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

B汉字中的“檄”、“榜”、“检”等都与“简策”有关。

C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染色处理,是为了美观和防止虫蛀、腐朽。

篇7:《中国古代建筑》阅读答案

A. 故宫的建筑完全沿中轴线对称排列,人在对称建筑中行进,走过一段深长的时间,内心会有一种肃穆之感。

B. 乾陵神道两旁的华表、石人、石马等实物也是对称的,观者在神道中行走,随若时间的流动,内心也会产生庄严肃穆的感觉。

C. 园林建筑的核心是自然情趣,是人与自然情感的交流,在结构上绝没有使人紧张起来的对称,所以肃穆的心理不会产生。

D. 寺庙建筑的特色是整体对称,寺庙进山门后都有四殿,而高潮在第三殿,人的肃穆心理是在走进山门后逐渐被强化的。

7. 下列对中国建筑特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宫殿建筑高、大、深、庄的四大特点在形式和实质上也完全适用于陵墓建筑。

B. 寺庙都建筑在依地势而赋形的名山中,漫长的山路本身即为寺庙的延长。

C. 中国建筑都不注重单个建筑的高大,而强调群体的宏伟,追求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自己的旨趣。

D. 中国群体建筑结构中都有核心部位,主次分明,照应周全,其特点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8. 正是在这由建筑的变化形成的节奏起伏的深长的时间进行中,不断地加重着人们对帝王的敬畏情绪。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 建筑变化形成的节奏起伏和行走时间的深长是人们对帝王产生敬畏情绪的诱因,其根本原因是心理暗示。

B. 这句话是对中国宫殿建筑四大特点中的深的解说,深含有距离长,所走的时间长之意。

C. 敬畏情绪与肃穆之感都是人们的心理感受,实质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两者的侧重点有差异。

D. 这句话说明建筑的空间变化与建筑的时间变化也能影响人们的情绪,可见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篇8:中国古代建筑的阅读及答案

李政道

中国古代的物理学与世界古代的物理学很相像,都以天体物理学为基础。“物理”这两个字的使用最早可能是杜甫。杜甫在公元758年写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生。

杜甫这两句话,现在应用仍很正确。杜甫对“物理”用了“细”和“推”两个字,“细”就是要仔细观察,“推”就是要推理,所以这两个字,一个是实验,一个是理论,每一个字的分量都很重,如果要取两个字来描写物理实验和理论,很难有比“细”和“推”用得更恰当的字来说明研究物理的方法,也可以说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杜甫是诗人,怎么对“物理”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呢?杜甫当时还是工部侍郎,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计委副主任,大家称他杜工部。可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科学与文学艺术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现保存有一片甲骨,其上所刻甲骨文的内容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新星(Nova)的观察记录。所谓新星是与太阳相似的一颗恒星,一颗恒星的一生可以有几次突然变成新星的经历,每次它能够在几天,或者是一个月左右忽然亮度增加一万至十万倍。在另一片甲骨上,记录着一星期之后,那颗新星的亮度减少很多。这两片甲骨上的甲骨文是世界上对新星最早的记录。

除新星外,还有超新星。超新星的亮度是太阳的1010倍。像太阳这样的星,当它的氢核完全变成氦核时,就变成中子星,这个中子星直径只有几千米。所以像太阳这样大的星一下子变成几千米大,就要变成超新星了。关于超新星,全世界最早、最完整的记录也在中国,是1056年宋朝时发现的。宋朝的天文记录已经很详细,每天有记录,记录中说,当超新星刚出现的时候,大如鸡蛋,然后它的亮度一天天慢慢变小。从记录中可以推出现在的蟹状星云是哪个时候哪颗超新星演变产生的。这颗超新星的寿命差不多是一年。

我想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对于天体构造的看法。中国很早就推测地是圆的,天也是圆的。这是诗人屈原推测的。屈原在他的《天问》里写着: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屈原用解析推理的方法,也就是“细推”了地是圆的。当时没有实验的证明,是推理出来的。屈原充分运用了诗人的想象力和解析思考能力,那是公元前5世纪,得到了这样重要的结论:天像蛋壳,地像蛋黄,两者都可以转,所以中国从古代开始,天体的运行轨道就有黄道、赤道两个道。屈原接着推测,地的形状可能偏离完美的球形,可能是椭球形。他问:“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屈原问,赤道圆周比通过南北两极的圆周,哪个更长。南北顺椭圆的长度到底多长。但是屈原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那时不知道,我们现在才知道地球的赤道直径和极直径差得很小,可是那个时候他问这个问题是相当了不起的。

(节选自作者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纪念会上的报告《物理学的挑战》第一部分,原文发表时作了部分编辑处理,并经作者和叶铭汉教授审定。)

1. 下列对科普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有着天体物理学这一共同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的物理学与世界古代的物理学唯一相像的地方。

B. 最早使用“物理”两个字的可能是杜甫,从其

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生”中可找到。

C.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现仅保存下来一片甲骨,但却留下了世界上对新星所作的最早记录。

D. 中国宋朝1056年发现了亮度为太阳1010倍的超新星,并留下了全世界最早、最完整的记录。

E. 屈原是充分运用诗人的想象力和解析思考能力做出“天地都是圆的”这一重要论断的世界第一人。

2. 古代中国在天体物理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文中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科学与文学艺术有着怎样的密切关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杜甫和屈原的作品所出现的符合科学精神的东西,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9:中国古代祭祀的特点的阅读答案

在我国历史上,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始大创造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黄帝崩,葬桥山”,就是今天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每年清明时都会在这里进行黄帝陵祭祀。

重视祭祀祖先,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先秦道家学派的《道德经》(《老子》)、《庄子》两部书则从反面说明了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揭示了礼仪的不足。《道德经》认为,礼仪产生于“道德”废弃以后的时代。《庄子》继承了《老子》对礼仪的观念。《庄子》记载,老子去世时,好朋友秦失来悼念,和一般人的悲哀痛哭不同,秦失是“三号而出”。有人不理解,问他。他解释说,人出生,可谓应时而生;人去世,可谓顺命而行。人只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哪里会有悲痛的情感呢?这说明,老子、庄子通过对自然“天道”的深刻体悟,主张在现实生活中超越礼仪形式的约束,甚至认为礼仪所表示的正常感情也不必要,一切顺其自然才好。当然老庄的看法也使得后来祭祀礼仪没有完全被神化。

这里需要指出,在我国古代,从人文角度正面肯定祭祀礼仪的意义,并且认为礼仪所表现的应当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才是占主导地位的观念。

关于古人祭祀对象的基本原则,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清楚的表述。春秋时期出现的“三不朽”说,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人将家族世代做官看成“死而不朽”,鲁国大夫叔孙豹不同意这个解释,按照叔孙豹的意见,官位高,俸禄多,世代为宦,都不足以不朽,只有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才可能“虽久不废”,永垂不朽。

这里应当提到孔子的贡献。众所周知,孔子重视“礼”,特别强调“礼”必须以“仁”“爱”为基础,“礼”的实施,又是表达人本思想的“仁”“爱”情感的有效途径。比如,孔子感慨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他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人们在进行礼仪活动时,内心还应该有真实感情。在孔子看来,在各种礼仪活动中,礼品、礼仪等,都是有形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礼仪形式所蕴涵的礼仪精神。

孟子则进一步将孔子所说的“仁”解释为人的“本心”,他认为真正的礼仪是人本心的自然流露。在政治活动中,如果不遵循礼仪原则,就是“失其本心”。又如,一个人去世后,按照古代礼仪,应该用棺椁装殓。孟子解释说,这不是为了好看,而主要是为了“尽于人心”,表达后人对死者的哀思感情。

根据孔子、孟子的观点,祭祀仪式所表达的,主要就是基于人们对生命的传承,后人对祖先的追思缅怀之情。《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这正是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之义,也体现了孟子礼仪要“尽于人心”的意思。

充满人文精神的`祭祀祖先礼仪,一直延续下来,演变成为后人祭祀黄帝的精神基础。确实,黄帝之所以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一直享受后人的祭祀,与黄帝时代取得的巨大文明成就有密切关系,与先民们所立的大功大德紧密相连,后人祭祀黄帝就是在追思他的不朽功德。

(《光明日报》8月6日,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古代祭祀的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重视祭祀祖先,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教化,维护宗法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B.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存在矛盾,礼仪形式繁琐,违反人的自然性。

C.把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之人作为祭祀对象是祭祀的一个基本原则。

D.强调祭祀必须由人的内在情感作基础,礼仪要“尽于人心”,心祭重于行祭。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远古先民祭祀黄帝,不是把黄帝当成神灵来祭祀,而是在一种庄重的仪式中,追思他如何创造文明,如何造福子孙。

B.中国古代祭祀,有着一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祭祀不是一味祭祀鬼神,也不是一味盲目崇拜,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C.中国古代祭祀礼仪的形式和理念,完全受到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的影响,祭祀礼仪充分表现出儒家的传统文化精神。

D.中国古代祭祀活动大多是用来表达人本思想的“仁”“爱”情感的有效途径,不重礼仪形式,看重的是蕴涵的礼仪精神。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庄等人对礼仪的批评,也是使得我国后来礼仪形式没有完全被神化,保留了一些理性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B.古代祭祀基于人们对生命的传承,对祖先的追思缅怀之情。这样,中国古代的祖先祭祀礼仪便充满了人文性。

C.今天我们应当肯定祭祀活动对人文精神的陶冶,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有着它独特的价值。

D.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一直享受人们的祭祀,延续至今,这为后人祭祀先祖的礼仪具有人文精神提供了精神基础。

参考答案

1.B(原文是“可能存在矛盾”)

2.B(A从第1段和最后一段分析可以看出以后祭祀黄帝,才不是把黄帝当成神灵来祭祀。而是追思他的不朽功德;C“完全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想”说法过于绝对;D从文章第6段可分析得出“不重礼仪形式”不合文意)

篇10:中国古代建筑的阅读及答案

宋以后,文字气场越来越大,在表现思想方面的长处凸显,与此同时,由于传播相对困难、表意欠缺深度和准确性,图像的重要性日渐式微。这之后,出现过一个可以重拾图像地位的机会,那就是形成于北宋、发达于清朝后期的金石学。金石学是以器物上的铭文和石刻碑碣上的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但它的缺憾在于,没有将器物本身的造型,位置等作为历史资料或者思想观念的表述来看待。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讲,书法也是一种图像,但远远不够,毕竟那些古代的铜器、石刻,包含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

与传统史学不同,国内现代史学始于20世纪初,可以梁启超《新史学》的问世作为标志。梁启超强调史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推崇史料的价值。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大师呼吁重视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此外还发现了一批档案文献,包括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及“八千麻袋”的清宫大内档案等,都将史料利用及史学研究往前推了一大步。

虽然在迭出的新史料中,文学大家们也对图像流露过浓厚的兴趣,但图像在史料中的地位并未发生突破性变化。郑振铎就批评过“轻图像而重文字”的习惯。即便这样,郑氏所编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也免不了只是个“插图本”。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历史研究有了较为宽松的叙述研究环境,图像和历史的交流融合渐趋深入。时下,伴随着图像证史渐成风气,图像作为历史留存的证据,逐步得到史学界的回应,以图像为研究对象的“图像史学”呼之欲出。

图像和文字能够相互印证。作为史科,文字能蕴含丰富的信息,而图像明显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几年前陕西潼关发现一座隋代大墓,后来根据列戟的数量,推断出墓主人为隋太子杨勇。戟是一种武器,也可作为仪仗器、礼器使用。唐代列戟制就是通过施戟杆数的多少来表示其主人身份、地位、等级及权力。《唐六典》中记载:太庙、太社及诸宫殿门,各二十四戟:东宫诸门,施十八戟;正一品门,施十六戟……目前已知的墓穴发现都跟文献完全对应,列戟形状也一目了然,对还原当时礼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篇11: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的阅读答案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弃厌恶心理。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满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近如去年甘肃某县为扩宽街道,“整顿”市容,本不需拆除无数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门楼,而负责者竟悉数加以摧毁,便是一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

市政上的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本是不可免的事。但即在抗战之前,中国旧有建筑荒顿破坏之范围及速率,亦有甚于正常的趋势。这现象有三个明显的原因:

一、在经济力量之凋敝,许多寺观衙署,已归官有者,地方任其自然倾圮,无力保护;

二、在艺术标准之一时失掉指南,公私宅第园馆街楼,自西艺浸入后忽被轻视,拆毁剧烈;

三、缺乏视建筑为文物遗产之认识,官民均少爱护旧建筑的热心。

在此时期中,也许没有力量能及时阻挡这破坏旧建的狂潮。在新建设方面,艺术的进步也还有培养知识及技术的时间问题。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刻不容缓的性质。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

今日中国保存古建筑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将来复兴建筑的创造问题。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关系若何我们尤不宜忽视。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节选自《中国建筑史·序》)

1.下列对“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在变化中趋向西化,对于民族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

B.社会对于本国的旧工艺怀鄙弃厌恶心理,常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

C.当时的一些主要城市大肆拆改民族建筑,将一些刻工精美的市屋门楼改建成西式楼房。

D.当时社会认识不到传统建筑是民族艺术的大宗遗产,是民族建筑发展的基础。

2.下列不属于作者研究中国建筑的原因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自己没有力量能及时阻挡当时破坏旧建筑的狂潮,故而只能埋头研究古建筑。

B.作者以自觉的民族文化意识,以搜集实物、考证过往作为自己的治学精神,力图在传统的中国建筑里探寻民族建筑的新发展。

C.两千余年历史的中国建筑本身是一个艺术系统,作者认为其中许多建筑物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表现,是民族艺术的大宗遗产。

D.作者以为,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对民族传统建筑的重视,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保存。

3.请简要概括文中作者对中国旧建筑价值的判断。

答案:

1.C

2.A

篇12:中国古代传统阅读模式研究

关键词:古代阅读 阅读模式 口语阅读 传统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5-0033-04

Study on Ancient China's Reading Modes

Xu Huan(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In ancient China, there was an open and super-stable reading system. It had four characteristics: reading monopoly and effective control, Confucian books as main reading materials, pragmatist reading, and the opposition between oral and written reading.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s reading is based on writte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t is the history of scholars' reading.

Key words: ancient reading; reading modes; oral reading; traditional reading

CLC number:G252.17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5-0033-04

阅读作为人们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技能,与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从有文字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措施和建立于丰富文献基础上的阅读传统,尤其是隋唐以来坚持以“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为原则的科举制度的建立,为广大中小庶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从而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超稳定的阅读系统,为草野寒畯之士开辟了登进之途,增加了社会内部系统的流动性。据统计,清代约有二分之一的生员出身寒微,而明清两代进士中出生于从未有过功名的家庭者占42.9%,[1]这种人才选拔机制上的开放和流动性也使得中国古代的阅读系统在长期内得以稳定和延续。

这个阅读系统以科举入仕系统中的士大夫阶层为主体,包括从布衣士子到取得功名或具有功名出身的各类学者、官僚阶层。在阅读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如《四书五经》),遵照特定的阅读秩序和行为规范进行阅读。虽然其间不乏反对和批判这种阅读行为的声音,认为应该扩大阅读面,不应只读儒书,“读经而已,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2]这样才能更好地研习儒家经典。相反,学问若止于四书则弊端甚大,“一有诘难,则茫然不能以对”,甚至,“清谈危坐,卒至国亡,而莫可救”。[3]但这些阅读形式和阅读思想在中国漫长的阅读史中仅如零星的火花一闪而过,始终未能撼动儒家经典阅读的正统地位和经史子集的阅读秩序。同时,也正是这种相对较为单一的阅读体系,使这个阅读系统笼罩上了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所有的阅读行为都围绕着以上的中心来展开,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阅读文化和传统,深刻影响着人们安身立命、做人处世、理想抱负的方方面面。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内圣而后外王是人生最高理想。孔子提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4]孟子推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 ]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古人奋斗的目标。“学而优则仕”在古代一元文化权利机制引导下成为古人心目中唯一的正途。自隋唐设立科举制度以后,更在读书与从政间架设了通道,以法定形式巩固了两者的关系。同时由于中国文化以宗法性、伦理道德为中心等特征,在人才选拔上往往偏重于道德修养、书本知识,忽视能力和见识,因而便有无数历代读书人,寒窗苦读,从书本中谋取功名,一旦金榜题名,便入品进阶,成为人上之人,既实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又光宗耀祖、显耀门楣。

1 从阅读的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

中国古代社会的早期,世俗权力和神权是结合在一起的,王就是最大的祭司,是天子,是人和天对话的通道,代表着上天的意志。所以他同时也是文化的掌握者。文字只能用来记载部落、家族与神的历史,事实上,最终确立的君主制所赖以建基的,就是作为神统延续的血统。而阅读这样的文献,实际上就是对于统治者的培养,以及为现实统治提供依据。因此,阅读就是回到过去,最终回到神,回到人存在的根据。这样的阅读,由于具有神性的色彩,其权利被牢牢控制在代表上天意志的统治阶级和执行与上天对话这一程序的巫祝和祭祀手中。由此,传授知识的使命也一直由王官之学垄断,阅读的对象也一直是官司职守的律令技术之书,并且为加强这项活动的垄断性,在相当时间内,这些内容都是不著于文字,而是由父子相授,口口相传。这种情况直到春秋末年刑鼎、刑书出现,律令开始著于文字才开始改变,更大范围上的阅读才成为可能。同时,随着东周王室的衰微,官司失守,官员们陆续分散到诸侯国,而诸侯国的发展也需要大量具有知识的人来为自己服务。此外,社会的发展与需要也更迅速地导致学业进入私门,私学兴起。由此私家大量的著书立说,积累与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变革时代所需要的具有知识、懂得阅读技能的人,同时,私家藏书现象随之出现。

这种时代的变化,一方面使学习打破了专职、专业的束缚,阅读面开始变宽;一方面也使阅读方法获得了创新,阅读不再单纯的学习“守其世业”,而是强调温故知新,孔子认为温习不仅可以巩固已有的知识,还是求得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可以为师矣”。 [6 ]学之后还要思,有发展,有创新,这样才可以做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 ]不能只将认识停留在事物表层现象之中,而应该通过思考获得事物的真实内涵,特别是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不思则不得也。” [8 ]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这种学习和教育上的变化打破了王权和神权对于知识的绝对垄断,倡导“有教无类”,使知识的接受面和受众面进一步扩大,带来中国阅读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其后,随着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实行,教育面进一步扩大,公卿贵族颇受其益,享有阅读的特权,世袭制度的实行,使家学兴盛,一时兴起较多的书香世家。随着科举制度的实行,将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权限推广扩大,为庶族地主以至平民百姓都提供了学习和阅读的机会,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诱导所有稍具条件的人都去读书识字,然后通过国家机器和选拨考试制度来规范控制阅读的走向和秩序。

2 阅读秩序的确定

隋唐以来,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科举制度稳步推行,并且在以后的朝代中逐渐完善,教育与朝廷科举选士的制度息息相关。从学童识字开始,经科举考试出仕为官,读什么书,如何读,都由国家的教育制度加以规范,由社会意志加以引导。史籍记载,张九龄弱冠读群史,殷践猷年十三诵《左传》,而杜牧在《注孙子序》中自述:幼年读礼,“及年二十始读《尚书》、《毛诗》、《左传》、《国语》、十三代史书。” [9 ]与科举考试和人才选拨制度相适应,从最初的蒙学教育开始,在学习和阅读内容上,体现了强烈的导向性,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秩序,对“经”的阅读,尤其是儒家经典的阅读成为首要的任务,尤其是官方考试科目的确立成为“六经”之社会阅读的最大推动力。甚至在藏书的摆放秩序上,也处处体现“经”的核心地位,陈列书橱中也把经书放置最上,其他书依次放下。如按分类法放置时,经先放右边,依次顺排;若置上下时,以经置上。幼童在开始读书习字时,根据“经”的思想浓缩而成的《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成为必读的启蒙性童蒙读物,其次才是其他一些为辅助读经,为更好理解“经”的内容而衍生的读物,如《千家诗》、《龙文鞭影》、《小学韵语》等。

与这种阅读规范相应,在士人中也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对象,兼及修身论道为主体的阅读行为,儒家经典成了士人群体阅读内容之大端,成为他们读书治学的中心,成为作诗赋文、考试入仕的基本依据。“经之所书,予所信也;经所不言,予不知也。” [10]“书籍惟《六经》、诸史、先儒理学,以及近代奏议有关修己治人之书,不可不珍重护惜。下此则医药、卜筮、种植之书,皆为有用。其诸子百家、近代文集,虽无可也。” [11 ]而一切背离这种主体阅读的行为,都会被视为离经叛道之举,难于登上大雅之堂,不被社会所认可。

也正是这种阅读秩序的确定,书本作为传播圣人经典的载体,获得了人们的敬畏与尊重,把圣贤之书奉若神明,在行为上也确定了相应的秩序和规则。例如在读书前应该斋戒沐浴,阅读时坐应端,视必直。陈梦雷的《读书纪事》记载萧德言晚年学习更加刻苦,每次阅读时都要“祓濯束带危坐”,妻子劝他说,你年纪这么大了,何必整天折腾自己?他解释说“对先圣之言,何复惮劳?”因为面对的是古代圣贤所说的话,所以就没有了劳苦之惧。[12]司马光读书之前,要先洁净书桌,再铺上桌布,才能打开书读。如果出行带书,则要用木板托书,一来免得手汗污书,二来保护书脊不在移动中损坏。就连翻书也有讲究:每读完一页,就用右手拇指侧面贴在书面上边边沿,再用食指帮助翻动。[13]作为对圣人之言的敬重,为了更好的保护书籍,将其传之后世,古人也很重视对书籍的保护,通常会挑选特定的日子,在天气晴好时,对书籍进行曝晒,甚至形成了曝书会和曝书节,不仅有官办的,还有民间自发组织的。在曝书会上,曝书的同时还可以叙旧谈新,吟诗作对,显示各自的文化素养和藏书状况,塑造乡间邻里良好的读书和藏书的氛围。[14 ]

3 强烈的实用主义阅读色彩

我国古代的传统阅读,在阅读目的上十分明确,主张“经世致用”。通过阅读,能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小到能作为谋生的本领,大到能够治国、平天下。所以读书人应该阅读有用的东西,“读以致用”。在做人的层面上,首先要立言立行,例如《论语·季氏》中就记载了怎样立言和立行的方法:“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在以上阅读的基础上,孔子进而明确指出行是读的终极目:“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在实际生活的层面上,读书是和农民种田,商人经商一样的,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并且还是一种更为体面的谋生方式。“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自当求诸身耳。谚曰:‘积材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使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15]如果读书有成,就能够“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而不读书者则“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因此,务必要勤学苦读,“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16]只有这样,才能将“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理想变为现实,这种读书以致富为贵的思想,成为不少人心中不可动摇的一种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在做人和谋生的基础上,随着隋唐时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读书也成为实现个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生理想的主要手段。从此以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一千多年来的社会风尚;“学而优则仕”成为读书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一条捷径,至此,阅读活动体现出强烈的功利性。

4 口语阅读和文字阅读系统的对立

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法则中,能够阅读就意味着掌握了某种特权,掌握这种能力的人可以成为“士”,也就是成为所谓的“读书人”,这种身份直接表明了对阅读技术的掌握,所以成为四民之首,其地位在“士农工商”的等级序列中表现无遗。文字造下了阶级,在规范、传统、文字结合了之后,社会上才有了知道标准规范知识的特殊人物,成为君子、士人。[17]而对于普通平民大众,由于受教育的限制,识字率普遍偏低,他们无法掌握这种复杂的阅读技能,所以他们的阅读多半是通过口语阅读的传统来实现,即听和看的方式来进行。

中国古代最早的阅读方法主要是通过口语阅读来实现的,即背诵。文字记载主要是为了保存档案或向上天祷告对话,是一种卜噬方式和结果的记录。早期甚至有许多书是没有文字传世、仅靠口授背诵流传的,如《春秋》的两传《公羊》、《谷梁》,都是汉代才著于竹帛的。这一传统在识字普遍缺乏的民间得到了很好的保持和延续,而文字传统则由文人阶层来发展和完善。例如唐宋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一种叫做“说话”的表演技艺,“说话”就是讲说故事的意思,话本就是“说话”艺人讲唱故事时所依据的底本。随着说话技艺的日趋繁盛发达,同时还出现了专门编写话本和戏剧脚本的文人组织——“书会”。书会的成员是一些富有才情、文学功底较深的落魄书生即“书会才人”,他们使得话本从原来简略粗陋的单纯的说话底本,发展为可供案头欣赏的书面文学作品。由此普遍流传在民间的话本,实际上已具备双重功能:既是传统的说话人的底本,又是艺术上相当成熟的白话小说。这就意味着一部分人是通过“听”话本的表演来阅读,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将其作为文学作品来进行阅读的。

另外,文、言的分离进一步形成了民间与士人群体截然不同的两种阅读接受系统以及二者之间在阅读文化上的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体现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更体现在阅读方式的差异上,即便对于同一内容的文本,如二者之间的一个交汇点——通俗小说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等的阅读上,士人们更多的是对文本的直接阅读,而大众则更多的是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如说书、传唱、快板、戏剧等方式来进行所谓的“阅读”。

在这里作为意义解码的文字和声像具有了同样的传播效果,使识字的士人和不识字或识字甚少的大众完成了阅读过程,实现了对意义的认知和理解。但是后者的阅读由于缺乏有效的记录机制和传播载体,所以更易散落和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法流传,在传播的时间长度和空间的广度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的阅读史,就是一部建立于文字与文献基础上的阅读史,是一部“士”们的阅读史,是一个以知识精英为主体的阅读历程的记录。

参考文献:

[1]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2000:1368-1953.

[2]王安石.曾子固书·王安石全集(卷七十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3]袁桷.龚氏四书朱陆会同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十一).四部丛刊初编本.

[4]孔子.杨伯峻译注.论语·述而[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孟子.杨伯峻译注.孟子·尽心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朱熹.陈戍国标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65.

[7]孔子.杨伯峻译注.论语·为政[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孟子.杨伯峻译注.孟子·告子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5.

[9]杜牧.樊川文集(卷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十八·春秋论上)[M].北京:中国书店,1986:131-132.

[11]张履祥.陈祖武点校.杨圆先生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2][13]王余光等.读书四观[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7:175,36.

[14]桑良至.曝书会[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6,(4).

[15]管曙光,裴泽仁.颜氏家训[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88.

[16]韩愈.全唐诗·符读书城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7]费孝通.论知识阶级[A].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103.

上一篇:管理越简单越好心得体会下一篇:六一节日演讲稿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