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战争

2024-05-13

能源战争(精选6篇)

篇1:能源战争

钓鱼岛之争导火索——能源紧缺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工程系

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班级 0903名字 蔡峰

摘要:本文讨论的是一个时下备受关注,也很令国人愤怒的政治事件——中日钓鱼岛之争。钓鱼岛主权问题已被搁置了几十年,如今钓鱼岛主权之争再度爆发,很大程度上由于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已处于严重紧缺状况。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紧缺的年代,一个国家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拥有丰富能源储备,这样国家才能在世界上处于不败之地。钓鱼岛事件看是中日两国领土之争,其实它已经反映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能源紧缺。中日两国能源储备令两国国人担忧,地球上可利用能源已赶不上人类疯狂开采的步伐了。世界各国之间因能源的纠纷频频发生。然而,战争与矛盾改变不了这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各国人应该冷静下,坐在一起心平气和谈谈如何和谐友好解决好这一世界性的问题,好让我们的人类永久、美好的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

关键词:钓鱼岛 ;能源紧缺;战争;和谐;永久。

日本向非法窃据我钓鱼岛,引发钓鱼岛事件。其理由并非仅仅想霸占钓鱼岛周边那可观的能源储备,但在此文中,我仅以此作为其想占我钓鱼岛的首要缘由,从而来进一步阐明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各国之间因能源而产生的矛盾不断增多。产生纠纷,发动战争只会加快地球毁灭的步伐,而并非解决地球上能源供应不足 1

这一局面的明智之举。本文试图引用钓鱼

岛事件,进而分析中日两国以及地球上能源状况。再列举近些年来因能源而发生的战事,最后阐明自己对能源紧缺这一问题的看法。钓鱼岛事件

9月7日,在钓鱼岛海域,日本巡逻艇以我们渔船(闽晋渔5179号)侵犯他领海之名,蛮横地阻挡冲撞我渔船,并最终抓人扣船。9月8日凌晨,日本以他的国家法律,宣布羁押我们的船长詹其雄10天。9月19日,日本宣布延长羁押10天。9月24日,日本宣布提前释放詹其雄,但保留处分。9月27日,日本要求中国赔偿修理巡逻艇的费用。到今天,日本未做出如何道歉赔偿。

钓鱼岛列岛“前世”——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列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钓鱼岛列岛面积为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为4.3平方公里。钓鱼岛实际价值是以该岛屿为依托,半径为200海里庞大的海域以及周围的海底石油矿产、海洋渔业等海洋资源以及领海。一旦日本占领了钓鱼岛,该岛及其周边的资源将能供应日本整个国家使用一百多年,这也是日本为何如此垂涎钓鱼岛的重要原因。

但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而日本却仗着自己国力的强大,不顾社会的舆论,以一些莫须有的史料,还理直气壮的声称钓鱼岛是“无主岛”,是日本人最先占的,而非甲午战争时从中国夺取的,这完全是对历史扭曲,对我们中国人的挑衅。中国不可再生资源状况

总体来讲,中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

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各国之间的能源之争矛盾日益激化,保护好自己领土范围内的资源而不被他国掠取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工作,这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责无旁贷的使命。日本不可再生资源状况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日本却不像美国那样拥有广泛的能源,日本是一个能源极度贫乏的国家。算上进口可以使用数年的核燃料储存,日本全部能源自给率只有20%,如果去除储存的核燃料部分,日本的能源自给率仅有5%。日本的能源自给率非常低下,在除了韩国以外的传统发达国家中,日本几乎是最低的国家,日本全部一次能源消费的95%都来自于进口。就一次能源中最重要的石油而言,日本仅在日本海沿岸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的0.2%左右。这些油田如果全部开采,一般估计只

能供应日本全国约11天的使用量。可见,日本对石油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面对这很现实局面,不得不使日本实施关于对一些特殊国家和地区采取特殊能源政策的战略。包括派兵伊拉克,赢得美国欢心,为日后在伊拉克重建过程中分得石油利益预作铺垫,并在伊拉克重建过程中,提供大量援助,为将来进行大规模油气合作预作准备;现如今又想强行窃据我钓鱼岛,为其捞取丰厚的能源储备……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状况 人类在过去150年已经消耗了9500亿桶石油,占全球已探明化石能源总量的44%,可供开采43年,高成本油田可供开采240年;天然气埋藏量为144万亿立方米,可开采63年,高成本气田可供开采452年;煤炭埋藏量10316亿吨,可开采231年;铀的储量436万吨,可供72年使用……其中大部分是近50多年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消耗的。各国都在节能减排,但年递增的速度惊人。能源之争,战乱不断

为了争夺对世界资源与能源的控制权,几十年来,世界上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数十次战争,造成地球破坏的同时,人员损失惨重。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钓鱼岛事件等,在此先不赘述。仅从两次世界大战就可以看出能源争夺带来的残酷结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1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伤亡人数达3100万,其中死亡1000万人,军费支出和战争损失共计3877亿美元。

2、第二次世界大战。在7年的二战中有60个国家参与,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二战中军费支出和战争损失3万多亿美元,被屠杀的犹太人约600万人。

结束语:本文认为能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脉,没有足够的能源供给,一个工厂就很难正常运作,一个国家就很难高速发展。地球人长期开采利用廉价不可再生能源,已形成了习惯。科学技术虽然发展很快,但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没有明显的凸现出高科技的成果来。用在军事竞赛方面的高科技成果和经费,远远大于用在开发新能源方面的科技成果和经费。在新能源开发上,世界各国都存在重视不够,思路不明、方法不对、投入不足的问题人类已经离不开能源,而能源剩余状况又是这样令人堪忧,人们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如何解决好这一窘迫的局面,而不是动不动就采用非理性的手段来充实自己的能源储备,那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职是之故,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我们双方都需要保持冷静,应该用理性务实的文明手段最大程度的化解矛盾与冲突,以维持和平稳定环境,让我们人类千秋万代的子孙都生存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这才符合国与国之间最根本的利益。

篇2:能源战争

1、鸦片走私和虎门硝烟

(1)英国走私鸦片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危害:“兵荒银弱”,危害清朝统治。

(2)中国禁烟运动:林则徐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犯,收缴鸦片。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影响: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第一次鸦片战争。

爆发: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政府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条约内容及危害:将广洲、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发动—1858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联军攻入北京城—洗劫北京并烧毁圆明园—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影响: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攫取利益。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

(二)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背景: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大陆政策)。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7月,日军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日本在海陆两个战场同时对华作战。1894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后来,在列强的干涉下,日本交还辽东半岛,但中国需交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马关条约》的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

2、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3、日本的胜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以“三国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4、甲午战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

5、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始而震惊,继而奋起,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三)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

《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009广东文基,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上述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其侵略本质。2.(2009海南历史卷,13)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解析】B 圆明园被焚掠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3.(2009高考重庆文综,19)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D、宣统帝

【解析】B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国在位的皇帝是咸丰帝。

4.(2009全国文综一,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解析】B 从材料中的‚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项。

5.(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4)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C题眼:‚放宽民间设臵工厂的限制‛。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6.(2009高考重庆文综,20)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①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②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③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C 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重庆,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1985年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1895年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故选C项。

7.(2008宁夏,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C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明显指的是洋务运动,‚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体现的是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惨败,因此选C。8.(2011·福建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D 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故选D项。

9.(2011·重庆文综·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对洋教、强占胶州瓜分中国发生于19世纪末,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是在1898年。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0.(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

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解析】B 《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故选B项。

11.(2011·四川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D.挽救国家危亡

【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19世纪末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本题应结合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需要进行巨额赔款,故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商业、通商口岸的限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12.(2011·北京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体现了盲目排外的色彩。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从题干材料可以得出作者抨击和讽刺西方侵略者屠杀义和团的“文明”行为。

13.(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考点】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1854年提出“修约”要求以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而这一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这实际上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其余三项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5年)时间或史实不符。【答案】B 14.(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危【解析】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外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中国重新挽回这项主权【答案】A 15.(2012年海南卷历史,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考点】义和团运动【解析】教会因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享有许多特权,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时,成为西方列强的帮凶,以及持特权欺压中国百姓,因此,教案频发的历史现象说明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中的“主要原因”不符,排除。【答案】B 16.(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辛丑条约》【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与再现。根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可知与《辛丑条约》的规定“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相对应。【答案】D 材料题

1.(2009高考上海单科,33)

(1)上述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3分)

(2)依据当时欧洲所遵循的国际法原则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4分)(3)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劫掠品拿到市场上拍卖这种行为?(2分)(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惫相符的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

答案2 :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怠相符的内容。

(2)答案1:能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

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等原则,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

答案2:未能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答案3:仅有正确结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3)答案1:回答合理而充分。

在战争中进行掠夺,是对所在主权国家财产权的侵害,把这样的不义之财进行拍卖是不应该的。答案2:回答不充分。拍卖劫掠品是对国家主权的侵害。

2.(2009高考上海单科,37)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5分)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5分)(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15分)

【解析】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明确原因在于西方领事裁判权特权的取得,但是取得的情况要避免表述为《南京条约》,因为西方列强取得这一特权不是通过《南京条约》,而是通过此后《南京条约》的附件。第二问要充分依托材料提示信息概括比较。第三问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答案的组织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史论结合和多维度阐释。

参考答案:

(1)答案1:能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西方国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它们通过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答案2:仅笼统地回答。

侵害了司法主权;通过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2)答案1:能完整地将两者进行比较。

中国:以礼人法,礼刑结合;不重事实,不重证据;没有律师和陪审制度。西方:有律师制度;有法院、陪审团;重证据。

答案2:未能完整地将两者进行比较。答案3:仅笼统地回答。

中西在司法制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西方在中国设立法院,建立起自己的司法制度,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中、西两种法律体系存在差异与冲突。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从中西双方的司法体系的差异与冲突的视角来进行分析;从西方国家对自己和对中国的双重标准来进行分析。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如‚文明‛概念和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以及定义权的问题;文明观的问题,文明与野蛮,文明(西方)/野蛮(清朝)两分法的问题;西方在‚文明观‛视野下,利用修辞的力量来为自己寻求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向题。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3.(37分)(2007宁夏文综,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19分)

⑵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12分)

⑶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答案】

⑴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⑵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⑵甲午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维新运动。

4.(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6)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问题:(13分)

(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2分)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9分)(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2分)

答案要点:(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组织:列举;部分列举,部分有简单组织;语句连贯通顺;回答形成结构和层次。

史实: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回答。4.(2011·上海单科·37)—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问题:(12分)

(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3分)(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37.(1)答案l:填写了符合史实的3个国家。(3分)

·英、美、俄

(2)答案1:能结合护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9分)

·护照上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时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

·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难以裁办。

5.(2011·重庆文综·39)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

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

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利用什么机会出兵朝鲜;(2分)说明甲午战争后日俄矛盾日趋尖锐以致引发战争的原因;(2分)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10分)答案:清政府应邀出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亚洲军事强国,跻身帝国主义行列;朝鲜和中国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被大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俄战争后,俄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势力遭到削弱;日本取得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权益,把朝鲜变为其实际上的殖民地,势力得到更大扩展。

6.(2011·海南单科·27)(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

答案:(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2分)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

(2)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5分)

7.(2012年上海历史,3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解析】

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在全球扩张。中国市场广阔,必然成为其经济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这成为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因此,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答案】史实答案l: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需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着鸦片贸易,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在这样的大势下,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

8、民国初期,有人认为:‚吾国自通海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

(3)结合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期间的相关史实,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说明“甲午”和“庚子”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影响。(16分)

政治:甲午、庚子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促进了国民觉醒;(1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2分)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2分)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或民主共和政体);(2分)中国近代化进入到追求民主政治的阶段(或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分)

经济:甲午、庚子之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1分)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2分)清末新政鼓励兴办:工商业;(2分)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部分障碍;(2分)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

9、近代主权国家意识和中外交往

清政府长期以来把外国视为“蛮夷之邦”、“藩属之邦”,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时的中外交往是宗主国与“藩属之邦”之间的交往,兼管外事的中央机构——礼部和理藩院是管理“藩属之邦”的机构。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理解了西方的国家和主权的观念;认识到欧洲列强实际上构成了世界的政治中心,于列强并峙之中,中国不但不足以称“万邦宗主”,平起平坐也难以达到。有识之士开始用新词代替“夷”字,对于西方国家或称“外国”,或称“西洋”。外交文书中也以“大清国”和“大英国”“大法国”等对应。(据李斌著《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2)依据以上材料分析从清前期到晚清时期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你如何评价这种变化?(10分)

篇3:战争形态转换——直面信息化战争

一、树立信息化战争的军事思维

从一定意义上说, 战争形态演变是在一定物质技术基础上的创造性的军事实践活动。信息化战争的演变既是战争形态的一种客观物质运动, 又是人们按照战争发展规律对其所作的一种主观变革实践。历史表明, 每一种战争形态演变都要经历一场新旧思想观念和新旧事物之间的碰撞、冲突和斗争。当前, 妨碍创新观念的最大障碍是我们头脑中陈旧的“机械化军事思维”。因为我国仍处于工业时代, 我们的军队目前仍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状态, 武器装备的主体是机械化、半机械化装备。这种客观实在性决定了“机械化军事思维”的生长。因此, 我们要想站在机械化肩膀上摘取信息化的果实, 就必须先“换脑筋”, 树立起“信息化军事思维”。

要看到, 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 许多国家军队提出了新的军队建设理论, 如均衡发展理论、总体力量理论、职业化理论、数字化理论、军队转型理论……这些理论有些可以借鉴, 甚至“拿来”, 有些则可以弃之不理。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军队之所以成为信息化战争的“领头雁”, 除了它们的社会和技术条件外, 还因为其及时扬弃了传统观念, 摆脱了“机械化军事思维”的束缚, 找到了信息时代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新思路, 如“以信息为基础”建设军队, 用“系统集成”和“虚拟实践法”建设军队, 在装备建设中实行“横向技术一体化”, 等等。

总之, 观念上的更新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的。不从传统军事思想观念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不从习惯思维方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就不会有军事思维的更新, 就看不清当今的时代特征和军事发展的大趋势。可以这样说, 更新观念是信息化战争准备在精神方面的前提条件。

二、创立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理论

创新理论是创新观念的深化与发展。信息化作战理论的创新, 是军事理论创新的重中之重, 因为信息化作战产生信息化需求, 信息化需求牵引信息化建设。

创新火力毁伤理论。传统的火力毁伤理论已经不完全适应未来作战, 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由单目标转向目标体系, 由多次战损累计转向一次性体系瘫痪, 由大规模火力覆盖转向精确摧毁体系节点。

创新指挥控制理论。首先, 以信息化作战行动为内容, 按照信息流程的基本规律改革指挥体制, 使指挥流程与信息流程相一致, 把基于指挥程序的指挥体制, 改变为基于信息流程的指挥体制。其次, 改变控制结构, 形成以信息处理中心、决策指挥中心、执行协调中心为基本对象的指挥控制结构, 实现多种作战力量的信息共享、同步互动、主动协同。再次, 改变作业形式, 变以文字描述为主的作业形式为以多媒体图像反映和信息处理为主的作业形式。

创新作战行动理论。在机械化战争中, 作战行动通常按阶段和时节进行。信息化条件下, 分散的部队能够同时远距离攻击多种目标, 作战行动将在战场全纵深平行、同步和交替进行, 战斗分界线甚至前沿和纵深都已没有太多意义。因此, 作战观念将发生变化:战略、战役和战术的三级区分模糊, 直接谋取战略效果而不是将战役、战术效果逐渐积累为战略效果;直接摧垮敌作战意志而不是通过剥夺敌作战手段逐步动摇敌作战意志;同时打击敌多个战略重心而不是逐次摧毁敌战术、战役和战略重心……这些新的理论动向, 决定我军作战行动理论必须大胆创新, 确立以轻型机械化部队为主要作战力量, 以立体机动为主要特征的“超越地平线作战”理论。

作战理论的创新是理性的探索与实践, 既需要对新事物的敏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和认真的态度。在当前新的军事变革条件下, 作战理论创新的主攻方向是探索信息作战理论, 其内核是信息, 目的在于探索打赢高技术条件下信息化战争的制胜之道。因此, 我们要紧紧跟踪新的军事变革浪潮, 把握信息化战争演进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和发展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作战理论。要从宏观上认清由于高技术运用而引发的空、天、海、地及电磁空间、心理空间战场的变化, 把握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研究和发展新的作战形式;要紧密结合作战任务和自身特点, 把握不同背景、不同条件下的信息作战样式和信息作战战法;要高度关注存在技术装备差、军事力量非对称条件下的作战问题, 把握敌我双方的强点和弱点, 研究和发展以低制高、以劣胜优的对策和手段;要坚持人民战争的思想, 把握信息时代人民战争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和发展新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三、构建信息化战争的对抗体系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信息化战争亦是如此。但同传统战争相比, 信息时代的武装对抗体系, 由于对抗核心是信息与知识的对抗, 因而在对抗体系构建上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军队规模小型化。军队规模的小型化, 是军事技术 (特别是信息技术) 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信息化战争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目前各国军队发展规划来看, 军队规模的小型化至少包括军队整体规模的小型化, 各级部队编制员额的小型化, 各类部队的地位和作用的高效化, 编制层次的简单化这样几个特点。二是兵力结构合成化。信息化战争将是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 兵力结构的合成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首先是合成的范围要广, 从原来的兵种合成进一步扩展为军种合成;其次是合成的层次要低, 从原来高层的军、师合成降低为低层的旅、营合成;再则是合成的方式要活, 从以往的固定合成发展为可变的弹性合成。三是作战功能高效化。一方面, 要继续增强“硬杀伤”能力, 利用信息所具有的力量控制和倍增功能, 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空前巨大的火力和毁伤力;另一方面, 要增强软杀伤能力, 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武器装备, 最大限度地夺取制信息权。四是军队整体信息化。这不仅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要求, 也是军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更是建设一支具有高度信息能力的信息化军队必不可少的步骤。

四、培养信息化战争的所需人才

篇4:伊拉克战争与国际能源问题

如何认识美国控制伊拉克石油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控制中东石油市场以及世界主要能源运输通道,以此控制盟国及亚太等地区的国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世界原油供应者与消费者之间不存在对抗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美国一个重大的战略目标可能是使中东石油以合理的价格源源不断地供应全球石油消费市场。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国控制中东这个全球石油供应地可能使欧佩克影响日常石油价格的作用进一步式微。从大战略思维看,中国如何参与形成美国主导前提下的国际原油供应和消费的合作机制才应该是主要思路。

美国控制伊拉克石油对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利益有何影响?

中东地区是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地。中国与中东国家间关系较好,但进口原油的渠道不畅通,也不稳定。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是否进而改造其他中东国家的政权,值得关注。

一方面,中国应该利用战争带来的西方投资者对中东国家非石油行业的信心的不稳定甚至下降,加强与中东产油国之间全面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能源(特别是原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促进能源消费的多样化。同时,中国有必要继续稳定中美战略和政治关系,以保护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利益。从长远看,中美之间在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的互动中,不存在根本矛盾。

中国在保护自身的能源安全方面,应如何努力?

对中国所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既要正视,同时又不可夸大。审视中国的能源安全,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

一个角度是中国的能源消费现实。中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但“以煤为主”仍是中国能源消费的现实。战争之后,中国的海外原油进口可能会遇到新的风险,但是否因此而采取增强对煤炭的依赖的政策值得商讨。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加深,意味着我们必须以能源消费多元化和节能的角度思考中国的能源消费现实。

另一个角度是,什么因素是对中国能源进口安全最大的威胁?有专家指出,台海局势的不稳定是中美两国军事冲突的潜在危机。我们有必要研究这一问题对中国石油进口运输渠道乃至进口供应源的战略性负面影响。同时,我们也有必要研究中国如何参与国际保证海上石油运输通畅的问题。这种研究,涉及战略、军事、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层面,也需要同国际间的同行共同探讨。

第三个角度是,如何进一步改革中国国内的能源供应机制。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动政府、大企业、中小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在能源供应和消费机制方面的对话,以形成共识,不断地改善中国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机制。

篇5:胡格诺战争历史战争作文

法国天主教势力同新教胡格诺派(即加尔文派)在1562—15(另一说则为1559—1594年)之间进行了一场长期战争。它虽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就其性质和内容而言,则是法国的一场内战。这场战争使正在上升的王权面临崩溃,贵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这场战争是法国历史上的一段无政府状态时期,战争的结果是天主教、胡格诺教派各有所得,有助于王权的重新振兴和加强。

胡格诺战争的原因是王权同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宗教派别矛盾的激化。16世纪前期的法国,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口中的90%从事农业。王权从11世纪开始逐渐加强,对法国的统一和国家的形成是一种积极进步力量。但是,在中世纪的法国(甚至整个欧洲),王权的强化和确立是在同贵族权威和割据势力进行斗争的曲折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不断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

他们通过购买破落贵族及与爵位相连的产业、纳捐官职等方式跻身贵族之列,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他们的经济、政治利益和国王的权威密不可分,支持王权对内抑制贵族势力、对外进行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但是,封建贵族不甘心自己权势的衰落,竭力维护自己的特权和对国王的控制权,伺机向王权挑战。随着国王逐步成为贵族和教会的首脑,反对王权专制制度的封建贵族分裂成两大集团,他们相互角逐,觊觎国家政权。一个集团是天主教派势力,他们聚集在王室近亲吉斯家族周围,以吉斯公爵和洛林红衣主教查理为首形成了强大的天主教营垒,对国王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另一个集团是新教胡格诺派势力,以波旁王朝家族的成员L·孔代亲王、纳瓦尔国王(亨利)和G·代·科利尼海军上将为代表。

15、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和加尔文教在法国迅速传播。

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埃普塔尔宣扬“信仰得救”和“回到《圣经》上去”的理论,以莫城为中心积极宣传新思想。加尔文教强调信仰得救,否认罗马教廷权威和封建等级观念,主张废除繁琐的宗教礼仪,取消偶像崇拜、朝圣和斋戒,教徒选举产生神职人员,建立简化、纯洁和廉价的教会。大批手工业者尤其是印刷工人、小商人、农民以及下层教士接受上述教义,成为加尔文派新教教徒,被称为胡格诺派。据估计,16世纪下半叶,法国人口约1800万,新教法庭27万多个,新教徒100多万人。祈教派在南部、西南部力量较强。一些对王权专制不满的`贵族为牵制王权,支持胡格诺派,觊觎王位的显贵也趁机宣布改信新教,这些人的突出代表就是纳瓦尔为首的波旁王朝家族。

胡格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宗教迫害。16世纪40年代,亨利二世指定特别法庭惩办异端,大批胡格诺派人士被处以火刑。1559年,年仅15岁的太子弗朗索瓦二世继位,实权落在军功显赫的吉斯家族手中,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骤然加剧。

1562年3月1日,吉斯公爵率军队在瓦西镇屠杀举行宗教仪式的胡格诺教徒,死伤近200人。“瓦西镇屠杀”成为持续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的直接导火线。

双方的兵力不多,在战争中都依靠外国列强,天主教派依靠西班牙;加尔文派依靠英国、德意志公爵和荷兰教友。这场战争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562—1570年。这一时期共发生三次战争,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篇6:关于战争的作文:一个人的战争

应广大考生需求,精品学习网为广大考生朋友收集精选了一些作文材料,这篇关于

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战争的作文:一个人的战争,愿您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上一篇:实验中学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我们班的小能手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