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概重点整理考试

2024-04-25

马概重点整理考试(通用6篇)

篇1:马概重点整理考试

绪论

1.如何理解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A: 作为„„,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A: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三、社会规律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和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得认识社会规律比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第二章

1、认识的本质是什么?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有哪些特点?

A: 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特点:

一、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二、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不仅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2、如何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阶级”范畴?

A 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6、为什么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A: 原因:

一、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极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A: 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与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机器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主义之上,对社会一?

A: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A: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这一观点就是坚持了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认识论的唯物论;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理性认识坚持这一观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最鲜证法;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饱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含,不可截然分开

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哪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基本条件?

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 A: 基本条件:

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的社会理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二、必须经过

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第一章

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 A;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运用辩证思维的办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4、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即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二、A:

一、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二、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理论意义?

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 A; “物质观”: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的贯彻。

三、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反映;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三、真理的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

5、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

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A: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 理论意义:

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论划清了界限;

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法的统一;

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础。

6、如何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范畴?其具

3、如何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有哪些特性?

A: 要把握两个大的方面:

一、实践是使物质 A: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实践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象的本质概况。特性: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明。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4、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

7、如何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

战胜的?

A: 定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 A: 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原因: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方法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论: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已经变化的环境和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是不可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避免的。

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说到底,是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所不能容忍的新内容。这两方面是新事物在本质上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实质和核心?

第三章

A: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

1、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律?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各是什么?

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 A: 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它提供了人展状况这一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规律。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法。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

6、如何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 A:

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则变化都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是阻碍作用。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这一原质变就不会发生;

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三、量变和质变是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二、的部分质变,而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

2、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是上层建筑? 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 A: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互变的规律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7、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方法论意义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是什么?。

和设施。

A: 基本内容:

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3、如何理解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二、否定是事物发展 A: 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质的飞跃;

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杨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弃”。方法论意义: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二、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它要求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性相统一的过程;

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8、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4、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 A: 联系: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在哪些方面?

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然界的某些变化,并能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自然界中的实物、能量和过程,使客观规律共同作

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定力量;

二、稳定性。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 区别:

一、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二、社会规律中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三、社会基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能以完全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A:

一、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人们的劳动形式、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二、对生化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

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最后,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说„„

8、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A: 人民群众从本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说„„

9、如何理解我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A: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 新时期,观坚持以人为本,都是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坚持和发展。第四章

1、什么是资本积累?在西欧,其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的?

A: 资本积累,是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积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2、什么是商品二因素? 如何理解二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A: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得兼。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3、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其与商品二因素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A: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实体

4、如何理解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贯穿于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使得使得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为社会主义制度多代替具有客观必然性。

5、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具有什么特点?A: 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更大。

6、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各承担怎样的功能?

A: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不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第五章

1、为什么说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

A: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因为:

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合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锐化的必然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4、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

A: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产生消极的后果: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强,而有效地全球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使得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总之,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5、简要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A: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 ;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二、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市场调节的同时,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6、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A: 原因:

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二、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7、简要评价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A: 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的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比此前的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则是以往任何社会所不可比拟的。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

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具有历史必然性?

A: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本身;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主义化的最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篇2:马概重点整理考试

答: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问题,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吧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哲学又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二、简述马克思的物质观及意义?

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三、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源只有一个2)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无差别的统一

四、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五、简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六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批判的继承,意义: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六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含义及表现

含义: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表现: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七、简述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

1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不同属性

八、简述认识论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唯物反映论和唯心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丛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线路,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线路

九、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的意义

(1)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既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相互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与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4)意义:1,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2,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互统一的关系,即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十、简述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条件,是第一位原因2,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原因3,外因要通过内引起作用,意义: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内因是独立自立,自力更生,同时外因是改革开放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内因是第一原因,要处理好内外关系。

十一、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或件数时间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表现)时间是认识的基础,他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时间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人士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然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能够其促进作用,错误额认识作用恰恰相反

十二、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区别:含以上: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是直接的形象地,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间接抽象的2,联系两者有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十三、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本性在与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所以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十四、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内容和发展变化3,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型,即他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步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历史继承性3,意识对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十五、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

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他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他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规律就内容看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极其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十六、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十七、简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积极:1)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4)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消极后果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十八、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他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十九、简述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根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二十、简述产业资本经历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三种循环形式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货币资本循环。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生产资本循环。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循环。

二十一、简述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根源、以及本质属性

表现: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本质属性: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源:资本主义的基础矛盾

十五、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他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他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规律就内容看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极其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

十八、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他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十六、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十二、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区别:含以上: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是直接的形象地,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间接抽象的2,联系两者有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九、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的意义

篇3:马概重点整理考试

一、关注“内容理解”, 依托“同步阅读”, 实现课内向课外拓展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单元复习课要对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温习”。但是, 复习课总归不是新授课, 要突出“有所提升”的原则, 所以这种“温习”就不能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 而应该尽量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向外拓展。平时的新授课教学由于受到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不能随意拓展。复习课已不再受这些因素过多地制约, 已经具备拓展的条件。于是我依托“同步阅读”, 设计了这样的复习单 (以《詹天佑》为例) :

1. 我印象的是:詹天佑。原因是:他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干线。课文中打动我的句子有:

(1) 詹天佑不怕困难, 也不怕嘲笑, 毅然接受了任务, 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2) 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 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3) 遇到困难, 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 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二、聚焦“表达形式”, 借助“选学课文”, 达成“必学与选学”贯通

人教版选录的课文, 文质兼美, 无论“内容”、“涵义”, 还是“形式”, 三者都堪称完美又和谐统一。宗白华先生引用歌德的话说:“内容人人看得见, 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 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表达的形式, 往往承载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中间又隐匿着作者的智慧与表达的技巧。表达形式如此重要, 也应该是复习课要聚焦的焦点之一。

一册教材是以课文和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当一篇篇文章按一定的专题被编排在一起时, 无论是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精妙选择与穿插, 还是每册书后选学课文的选择, 都倾注着编者的独具匠心。我们教师拿到一册教材后, 往往会仔细研究“精读”和“略读”这些必选课文, 而忽视“选学”课文。不仅如此, 即使在“精读”和“略读”教学过程中, 一篇课文教完马上又转入到下一篇课文的教学, 教师有时也会引导学生比较某几篇文章写法和内容上的异同, 但是鲜有整组课文的比较, 更难有必学课文和选学课文的贯通。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 还是相对的一个个点状或块状的, 没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互相贯通的系统网络。于是, 我尝试借助“选学课文”, 在复习四上第五单元时, 设计了如下的复习单:

1.自学选学课文第5课《迷人的张家》并填空:作者来到张家界, 领略了仙境般迷人的景色:最使人难忘的? () , 群峰中最高的 () 和美丽的溪流 () 。因为有了这些奇山秀水, 张家界便成了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迷人的张家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2.作者来到张家界,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金鞭岩、黄狮寨、金鞭溪。因为:金鞭岩 () , 黄狮寨是 () 和金鞭溪是一条 () 。

3.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物来写, 是《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作者的写法。你知道本组课文其他几篇课文作者是怎样写的吗?

(1) 《长城》作者先写 () 再写 () 。

(2) 《颐和园》作者是按 () 顺序写的。

(3) 《秦兵马俑》作者先写兵马俑 () , 然后写 () 。

四上第五单元“世界遗产”的学习重点是:认真阅读课文, 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我的发现”安排的是发现句子的表达方法, 体会写出事物特征的写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游记类课文, 课文写了哪些景物, 四年级的学生有能力读明白。至于怎么写具体、写生动、写出事物的特征, 是新授课教师教学的重点。我觉得单元复习课上,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话编者, 揣摩编者安排这几篇文章的意图, 于是我想到了将选学课文设计进复习单:第1题, 让学生自学《迷人的张家界》。尽管选文篇幅较长, 但是借助填空的形式长文短读, 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读出作者写了什么。第2题仍旧以填空的形式, 让学生明白作者之所以只选择这三处景物来写, 是因为这三处景物最有特点———金鞭岩最使人难忘, 黄狮寨是群峰中最高的, 金鞭溪是一条美丽的溪流———让学生体会抓事物特征的写法。第3题则是帮助学生梳理本组课文的不同写法, 学习几位作者不同的安排材料的方法, 感受编者的良苦用心。清代教育家颜彦曾说过:“讲之功有限, 习之功无已。”与其在复习课上, 再头头是道分析、总结给学生听, 还不如在这样的语言练习中, 达成“必学与选学”的贯通。

三、留意“语言现象”, 选取“配套作业”, 实现“习得与运用”转换

根据年段特点, 三年级上册起, “我的发现”的内容开始拓展, 从之前单纯地识字, 拓展到引导学生发现词和句的一些规律, 认识一些语言现象。教学时, 如果止步于这些现象的发现, 就未免有些“可惜”。如果能留意这些语言现象, 并将此应用到配套作业的练习中, 那么, 无论是学生完成作业题的质量, 还是单元复习的效果, 可能就会实现“双赢”。例如三上《课堂练习本》语文园地三第6题:

小练笔

秋天, 我们已经看到了你缤纷的色彩, 听见了你美妙的声音, 感受到了你带给我们的欢乐。

三上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学习重点是:随着课文的学习, 进一步发现秋天的美丽和美好, 并用手中的笔来描绘。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 学生已经看到了秋天缤纷的色彩, 听见了秋天美妙的声音。复习单第1、4题是对课文的回顾, 是对描写秋天色彩与声音词语的整理。第3题是帮助学生发现拟声词的形式特点, 第5题是本单元“我的发现”的拓展。复习单的1~5题都是为小练笔提供“素材”, 要实现的是语言习得与表达运用之间的转化。

总之, 单元复习单的设计要紧扣单元重点, 在帮助学生整理的过程中, 融入语言练习, 借助“复习单”这一载体, 进一步强化单元复习课的应有功能。学生借助单元复习单的练习, 单元知能体系得以建立, 训练程度也得到深入, 语文能力正逐步加强。需要指出的是, 教师在设计单元复习单的过程中, 还应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设计有差异的复习单;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设计由浅入深的复习单等。

摘要: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没有专门的单元复习, 而语文园地、回顾拓展等其功能近似复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却存在着只梳理不练习或者重整理轻练习的问题。笔者尝试设计紧扣单元重点, 在复习、整理的过程中融入语言练习的多功能单元复习单, 实现课内向课外拓展, 达成“必学与选学”贯通, 实现“习得与运用”转换, 以期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关键词:单元重点,语言练习,单元复习单

参考文献

篇4:分析初中思想品德的考试重点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不仅通过简单的选择题考查初中学生的理论知识,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事情进行正确判断,对学生的综合整理能力、表达能力进行锻炼。然而如果想在中考思想品德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不得不对以下问题进行培养和训练。

一、选择题的解答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的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但教师需对学生进行试前培训,使学生意识到开卷考试的习题并不能再书中全部找到答案。思想品德的教学主要为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尤其对于选择题的作答,选择题的信息容量较多,分值比例比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组织整理能力,摒弃以往抄书写答案的想法,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仍然要花时间学习思想品德。

二、主观题的解答方法

根据对2001年以来中考思想品德的试题分析,发现主观试题占试题总分的60%,可见主观题在思想品题试题的重要性不可忽略。

主观题主要分为材料题、简析题、关系题、图表题和活动探究题。

每一题的解题思路都不同。例如简析题主要针对人物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需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明确判断人物做法的正误,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最后表达自己的正确观点,阐述对自己的启示和对人们的意见。但在应对关系题时,题目要求并没有提供过多的线索,只要求学生谈谈两者或多方之间的联系,面对这一类题需要首先对其进行综述,在答案第一句就明确表明两者的关系;随后表明两者的变动对对方的严重影响;最后强调两者对当今政治的重要性。

而主观题的试题普遍具有开放性,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时刻锻炼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运用能力,并灵活将各个政治术语进行重新整合,联系生活实际解答考试题。在了解主观题的重要性时需注意几下几点问题:

1.分析测试习题,重点讨论失分原因

为了逐步提高考试成绩,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对每一次的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其中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包括:(1)学生对基础知识了解不全面,回答问题时只进行书本抄袭,没有自己的理解与看法;(2)急于求成,为了节省时间,看到试题时不假思索填写答案,在没有真正理解题目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作答,导致答非所问;(3)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没有成熟的解题思路;(4)不能开拓审题思维,在解答材料题时不能从多方面分析材料存在问题,导致回答不全面而失分;(5)答案口语化严重,不能准确运用政治术语,答案没有经过精心组织,不能将答案与材料紧密联合起来,导致答案意向不明确。

2.带领学生了解评分标准,使学生有针对性答题

主观题的评分标准主要分为四个方面:A代表在答案中表达自己的创新意识,根据试题要求结合材料内容,灵活运用政治术语对其进行分析作答;B代表具有自己的独特观点,能完成试题的基本问题,缺乏适当的术语表达;C代表答案基本正确,思维较清晰;D代表不符合做题要求,不能正确理解问题的含义,答非所问。现如今阅卷人主要采取意见得分,对考生的答案主要结合考生所处生活环境,判断学生观点是否正确,考查学生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用正确合理的文字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在分析评分标准后需结合实际评分情况为学生介绍评分标准,鼓励学生丰富想象力,并引导学生向A类答案进行靠近。

3.培养学生答题思路

训练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不能随意胡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答题之前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保证事半功倍,运用简短精炼的语言文字回答主体思想。

一般主观题主要讲实际发生案例通过文字图片等材料进行表述,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层理解教学内容。所以清楚出题人的目的是准确答题的关键,在阅读材料时将问题提供的每一个信心都列在考虑范围中,以免遗落答题点;同时在分析问题时,回归课本教学内容,思考与问题相关的一切知识,确定答题切入点;结合材料内容,从心理运用、道德规范、法律等方面全方面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通过正反两方面考虑事物的发展趋向。

三、结束语

结合上文对初中政治习题的分析归纳,教师在教导学生科学学习思想品德时,不仅需要监督学生认真掌握基本课本知识,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要在学生日常训练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分析题目要求,清楚出题人的考查点,引导学生在日常活动过程中,表现基本道德,为答题时的自我观点阐述奠定基础。学生在应对思想政治题时,经过大量训练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不同政治问题,保证自己在中考中无压力应对考试,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改革下中考开放性问题命题的发展趋势——从南宁市近几年数学中考看试题的命制特点,《考试周刊》,2012(71).

[2] 何苏祥. 新课改,新思路,新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浅探[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8).

[3] 车宝鸿. 从生活出发促学生成长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探究[J]. 新课程(教师版),2010(11).

篇5:法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1、法的基本特征 14 法的基本特征是法所独具的并以此区别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种种重要属性。①法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它向人们提供的行为模式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即在相同的条件下,一项法的规范可以被反复适用;其还具有可预测性,法的这种属性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做或不做一定的行为。

②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在众多的行为规范中,只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③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④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法的渊源 即法的表现形式 17 作为行为规范的法,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人们知晓、遵守,也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种用以表现法的规范的各种具体形式,法学上称为法的渊源或法的形式。

从历史上看,法的渊源是多种多样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另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不具备文字形式的习惯。

①规范性文件是指国家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文件,亦即通常所说的成文法或制定法。

②国家认可的不具备文字形式的习惯,即通常所说的习惯法或不成文法。判例也是一种不成文法。

除上述基本形式外,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某些思想家、法学家的著作或宗教的经典,都可以成为法的渊源。

3、法系 18 一般认为,凡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形成一种传统或派系的各国法律,就属于同一个法系。

西方法学家在法系的划分上也很不一致,但不少法学著作在论述法系问题时,多举英国法系、大陆法系、中国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五大法系。这五大法系除大陆法系和英国法系外,其余的基本上已经成为法制史上的概念。

大陆法系是指欧洲大陆上源于罗马法、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所以大陆法系也称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英国法系是指中世纪以来的英国法律和效仿英国法律传统的各国法律。

4、法与道德的关系 21 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它评价、褒贬人们的行为,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所以,道德也是一种社会规范。法和道德既然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且又都是社会规范,它们之间必然会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但是,法和道德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为:

①两者的产生和发展趋势不同。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道德则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原始社会没有法,却有自己的道德。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法消亡了,道德则依然存在,并将得到充分发展。

②两者形成的方式和表现方式不同。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通常以国家机关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道德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发的、逐渐的形成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当中。

③两者实施所凭借的强制力不同。法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道德的实现则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

④两者调整的范围不同。法调整的只限于必须以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的那部分社会关系,而且通常只限于对人们的行为提出要求,只起到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要广泛的多。它不但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还对人们的内心世界提出要求。

⑤两者在体系上也有所不同。法是表现为国家意志的阶级统治意志,只有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才能使自己的意志被奉为法律。所以,一国之内只有一个法律体系。道德则不同。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并形成各自的体系。

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之上,体现同一阶级的意志,完成着共同的使命。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法与被统治阶级的道德则是相互对立的,对法来说,被统治阶级的道德是一种异己的力量。

5、行政法规 32 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根据并且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它是我国重要的且数量很大的一种法的渊源。其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6、法的适用应遵循的原则 35、36 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正确、合法、及时”六个字。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在适用法律时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一项宪法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法在适用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是指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对案件作出处理时,只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不能以其他任何别的东西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指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并且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处理案件。

第三,正确掌握各种规范性文件的相互关系。在适用法律时必须明确各种不同类别和等级的规范性文件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它们的效力问题,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7、法不溯及既往 36 这是关于法律溯及力的问题。凡是法律对其颁布前所发生的行为或事件不具有约束力的,就是不溯及既往。由于人们一般不可能按照尚未颁布的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因而法律不溯及既往应是法律适用的一项原则。

8、法律关系 40 法律关系是由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表现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它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就必然要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一个具体的法律关系都有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这三个要素构成。

我国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公民(自然人)、国家、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此外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或经我国认可的外国社会组织也可以成为我国某些法律关系的主体。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权利是法律赋予人们享有的权益,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人们应履行的某种责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物(可以为人们控制和利用的一切物质财富)、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行为(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体(包括生命,健康和身体以及与此相关的人身权益)。

9、法律事实 41 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法律关系,但这不是说法创造了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法律规定的一定情况的存在。这种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就是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按其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可区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行为是最广泛最普遍的法律事实。行为按形式可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按其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可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10、实现法治的必备条件 52(1)维护法律的极大权威。法律的极大权威表现在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方面是人们普遍的对法律的认同,以及由于崇尚法律而形成的情结即法律信仰。外在方面是人们普遍的以其自觉的行为来实践法律。有了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法律就会成为毋庸置疑、不容动摇的社会调整力量。

(2)完善法律体系。法治就是依法治国,因而法律就成为绝对必需的基本手段,而且法律的体系也必须是完善的。这就是要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事先制定出来的法律的调整,并尽量避免法律的空白和漏洞。

(3)强化民主法治。法治和民主是密切关联的,没有民主就是没有法治,没有法治也就意味着没有民主。

(4)坚持依法行政。一切行政行为只能在法律规定的界限内遵照法定程序实施。(5)保障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是公民权益受到非法侵害而得到法律救济的最后关口。所以,公正司法对于维护公民的权益进而对于国家的法治非常重要。

(6)搞好法律监督。搞好法律监督,特别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对于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公正、廉洁、有效地开展工作,对于全社会一体地守法都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实现法治的重要保证。

11、自治机关 91 自治机关是指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行使自治权的部门,也是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部门,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12、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 94 宪法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一系列规定是确保宪法的根本法的地位,维护宪法的尊严和保证宪法实施的总要求。

(1)宣告本身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最高法律地位

(2)明确规定,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监督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解释权(3)现行宪法设立各种专门委员会协助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行使宪法监督权(4)规定了严密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即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撤销常委会的不当决定(5)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采取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结合的方式

(6)规定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1)-(6)来自百度百科

党的领导是保证宪法实施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了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为了人民的利益改正错误。中国共产党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一切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都不能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这是宪法得以实施最根本的保证。

保证宪法实施,各级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也都要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3、对公务员奖励处分的方式 101 对公务员奖励分五个种类: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和授予荣誉称号。对获得奖励的公务员、公务员集体,由审批机关颁布奖励决定,颁发奖励证书。获得记三等功以上奖励的,颁发奖章或奖牌。对获得奖励的公务员,按照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奖金。

公务员因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公务员法给予处分。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14、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123-125 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我国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同时在第十条中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得依自己的意思表示,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能力,因而他不是一切人都具有的,也并非始于出生。法律确定公民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根据是公民的意识能力,即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法律根据年龄和心智的因素,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完全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

15、物权 131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具有如下特征:(1)支配性。物权的支配性是指物权人可以直接对物进行支配,不需要借助其他任何人的行为。(2)对世性。物权的对世性是指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3)排他性。物权的排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物权具有直接排除他人不法侵害的效力;第二,同一物上不能同时设立两个内容相互冲突的物权。(4)绝对性。物权作为一种民事主体对特定之物直接进行管领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属绝对权的范畴。

16、所有权与债权的区别 134 139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财产所有权是财产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

(1)债的主体是特定的两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债权关系中,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而在所有权关系中,义务主体是除所有人以外的任何人,是不特定的。

(2)债的内容,表现为请求履行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和履行此项行为的义务。债权人的权利一般只有通过债务人的行为才能得到实现。而所有权人的权利的实现则无须以其他人一定的行为为条件,所有权人以外的其他任何人均负有不妨碍和不侵害所有人的所有权的义务。

(3)债的标的,即债权人的权利和债权人的义务的共同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智力成果,还可以是行为,而所有权关系的标的只能是物。

债权所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流通、分配和交换方面的财产关系。所有权则反映对社会物质财富的占有、生产、消费方面的财产关系。

17、合同的担保形式 142

(1)保证。其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保证的方式有两种: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2)抵押。其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权,而将财产抵押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抵押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3)质押。担保法规定的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权利质押指依法可以质押的权利作为债权担保的质押方式。

(4)留置。其是指在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合同中,债权人按照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5)定金(143)。其是指为担保合同的履行,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一定的金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18、不当得利 144 没有合法根据(即合同与法律上的原因)取得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害的,称为不当得利。不当得利人应负向受损害一方返还这种得利的责任,从而形成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的构成有以下要件:①必有一方获得利益的事实(从而与侵权行为有区别);②必使他人蒙受损害;③上述得利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④得利并致人损害没有合同和法律上的依据。

19、知识产权 145 知识产权是个人或集体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的专有权。这种专有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知识产权主要包括:①版权(或著作权);②专利权;③商标权。

知识产权具有以下三个特性:①专有性(或称独占性、排他性)。它只能由特定的主体享有,非经其许可(或有法律的强制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其著作、专利和商标,以谋取利益。②地域性。即在一国取得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境内有效,要寻求别国的保护则需按国际条约和该国国内法的规定,在别国重新取得知识产权或经别国承认。③时间性。即不得超过法律允许的保护期限。20、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163 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其中前三者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后,三者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法定继承人以外,依靠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曾经扶养死者较多的人虽不列入继承顺序,但在分割遗产时应给以适当照顾,以保证他们的生活需要。

21、诉讼时效 168 时效是指时间在法律上的效力。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制度成为诉讼时效。它的特征是:(1)必须已届满向法院请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定期限;(2)有时效期限届满以前权利人未行使其请求权的事实;(3)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超过法定期限的请求权,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即权利人的胜诉权归于消灭,义务人可以因此不再履行义务。

诉讼时效制度的作用,是为了稳定社会生活秩序,并便于人民法院及时调查案情和收集证据。

22、罪刑法定原则 222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3、犯罪构成 226 犯罪构成,就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每一个犯罪构成都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1)犯罪客体;(2)犯罪客观方面;(3)犯罪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基础。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行为所共同具有的,它反映一切犯罪的共同本质。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的犯罪行为所共同具有的客体,它反映该类犯罪的共同本质。直接客体是各个具体的犯罪行为所特有的客体,它反映该具体犯罪的特殊本质。一个犯罪行为只有一个直接客体的叫简单客体,有两个以上直接客体的叫复杂客体。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的行为和由这种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任何犯罪都必须是人的行为;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可言。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分为作为和不作为这两种基本形式。犯罪结果是指犯罪行为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客体造成的损害。在分析犯罪的客观方面时,必须查明行为和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内在的、合乎规律的联系。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对自己的罪行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的主体应是:第一,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第二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第三,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犯罪主体可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犯罪主体就是一般主体。在某些犯罪中,犯罪主体除了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特定的身份,只能由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称为特殊主体。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的主体对自己实施的行为及其可能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所具有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状态。

24、故意/过失 228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有两种:一种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这种故意在刑法理论上称为直接故意。另一种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这种故意在刑法理论上称为间接故意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有两种:一种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这种过失在刑法理论上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另一种是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却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这种过失在刑法理论上称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25、正当防卫 229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根据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第一,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第二,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第三,必须是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才能实行防卫。第四,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

26、自首/立功 241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自首是犯罪分子改恶从善、悔过自新的具体表现,因而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刑法规定,犯罪分子有上述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7、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62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对于附带民事诉讼,原则上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之后,由同一审判组织(合议庭)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28、不起诉 267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审查后,确认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或可以免除刑罚,不将犯罪嫌疑人交付审判,而自行终止刑事诉讼的一项诉讼活动。

29、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275

(一)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对双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应一律平等。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一方当事人不能享有比对方更多的诉讼权利。

(二)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现行法明确规定,这种调解必须是双方自愿的,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合法的,而且不能将调解理解为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不应久调不决。

(三)当时人自由处分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原则。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意志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时,还须受到法律规定的限制,从而应受到法院的监督。

(四)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监督。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往往与国家和社会利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五)社会支持起诉的原则。这种社会支持起诉的原则,是国家干预原则的补充。这种社会干预只适用于对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

(六)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一是外国人(包括外国企业和组织及无国籍人)在中国法院诉讼,同中国公民和法人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二是外国法院如果对中国公民和法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法院对该国的诉讼当事人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加以同样的限制。

(七)诚实信用原则。这不仅仅具有法律上的意义,也具有道德层面的意义。30、国际法的渊源 313 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国际法的渊源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国际条约是国家间的明示协议,是国际法的首要渊源。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主要是那些含有一般性国际关系准则的多边国际公约

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另一个主要渊源,国际习惯是国家间的默示协议,是各国重复类似的行为并被认为具有法律拘束力的结果。

各国法律体系中共有的一般法律原则也被认为是国际法的渊源之一,但是一般法律原则不是独立的国际法渊源,它只有经过所有主权国家的承认,才能构成国际法的渊源。

31、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联系主要体现为:

①产生的根据相同。都是基于行政争议的存在,用以解决争议的法律制度。

②目的和作用相同。都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效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③审查的对象基本相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都要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④产生的条件相同。都是一种依申请启动的活动。两种程序的启动,都有赖于相对人的申请。

⑤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一种权利救济手段。两者都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纠正违法和不当。

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作为行使行政权的一方当事人行政机关无权提起。二者均适用不告不理的原则,都是一种依申请的行为。

⑦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适用的原则和程序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二者的受案范围基本相同,所作出的裁决种类和执行手段也基本相同。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主要体现为:

①处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处理机关是不同的,前者是行政机关,后者是人民法院,即司法机关。

②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属于行政行为,它是一种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制度,对相对人来说,这是一种行政救济的手段;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活动属于司法活动,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活动,是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权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对行政相对人来说这是一种诉讼救济的手段。

③受案范围不同。行政复议范围大于行政诉讼范围。属于行政诉讼范围的,必然属于行政复议范围;但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未必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

④审查标准不同。行政复议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进行审查;行政诉讼原则上只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对不适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予审查。

⑤处理权限不同。行政复议以变更原处理决定为常见,而行政诉讼则只能对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予以变更。在行政复议中,审查机关与被审查机关属于同一系统主体,而在行政诉讼中,审查机关是司法机关,被审查机关则是行政机关,是两个不同系统的主体,它们受到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分工的约束。

⑥审理方式和审理制度不同。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的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监督制度,是高层级的行政权对低层级行政权的监督,行政复议一般实行书面复议制度;而行政诉讼一般不实行书面审理制度,当事人双方必须到庭,相互答辩。行政复议实行一级复议制,也就是说对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一般不得再请求复议;而行政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裁判不服的,可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⑦法律效力不同。行政复议一般没有最终的法律效力,相对人对复议不服,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则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无论有没有经过行政复议的案件,一经行政诉讼,诉讼的裁判结果就是有最终效力的结果,不能再由行政机关复议。

篇6:考试大纲重点整理——永生

第一章 网络安全概论

▲ 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 在中国如此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和基础网络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出现在国人面前,就是互联网的安全问题。

▲ 建立安全机制的必要性;

△ 互联网的安全分为:网络运行安全 和 信息安全

△ 中国互联网的安全现状:

1、信息和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较差

2、基础信息产业严重依靠国外

3、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权威性不够

4、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 网络安全解决方法;

△ 网络安全的目标: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

△ 信息安全技术包括:监控、扫描、检测、加密、认证、防攻击、防病毒、审计等。△ 增强互联网安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有两大类:(防火墙和加密技术)

1、以防火墙技术为代表的被动防卫型方案

2、以数据加密、用户授权认证为核心的主动开放型方案

▲ 管理黑客活动:

△ 黑客活动表现形式分为:入侵、攻击、窃听三类。

△ 嗅探(sniff)是一种常用的窃听手法,计算机网络嗅探器可以窃听计算机程序在网络上发送和接收到的数据。

第二章 网络攻击的目的、方法和原理

▲ 网络攻击及网络安全设计的目的基本概念:

△ 网络攻击的动机 是获取目标主机的超级用户权限。

△ 网络攻击利用网络非法获取他人信息或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通信以及导致计算机有异常动

作的行为均称为网络攻击

▲ 网络攻击的基本步骤:

△ 隐藏自已的位置△ 寻找并分析目标主机△ 获取账户和密码,登录主机△ 保持访问△ 隐藏踪迹△ 窃取网络资源和特权▲ 常见攻击手法:

△ 口令入侵、植入特洛伊木马程序、WWW的欺骗技术、电子邮件攻击、通过一个节点攻击其他节点、网络监听、黑客软件、安全漏洞攻击、端口扫描攻击。

▲ 网络攻击手法的原理剖析:

△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措施:

原理:攻击者向一个有限空间的缓冲区中置入过长的字符串

防范措施:

1、关闭不需要的特权程序

2、关闭不需要使用的端口和服务

3、及时给软件漏洞打补丁

4、尽量不以管理员的身份运行软件

△ 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措施:

原理:通过大量的合理的服务请求占用过多的服务资源,通过大量的消耗服务器资源的手段,达到服务器无法响应其他的正常请求的目的。

防范措施:

1、主机系统: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和 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2、防火墙:关闭不必要的服务、限制特定IP地址访问、启动防Ddos属性 ▲ 网络安全设计的原则:

△ 保护最薄弱环节,标识并加强最弱的环节

△ 纵深防御,提供彻底防御△ 保护故障,安全故障的管理

△ 最小特权△ 分隔,划分

△ 简单性,使安全策略保持简单△ 提升隐私

△ 不要试图隐藏所有的秘密△ 不要轻易扩展信任

第三章 服务器操作系统基础

▲ 操作系统基本原理:

△ 操作系统 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硬件机器的第一级扩充。

△ 基本特性:

1、并发性

2、共享性

3、虚拟性

4、异步性

▲ 常见的操作系统分类及其典型代表

1、微机操作系统典型代表:MicrosoftWindows2、多任务多系统操作系统典型代表: UNIX3、多处理机操作系统典型代表:Master-Slave Mode4、网络操作系统分类:广域网(WAN)和局域网(LAN)

5、分布式操作系统典型实例:计算机网络

▲ 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和配置

△ 系统种类概述:

Windows Server 2003 Web Edition(WEB版)不能做域控制器

Windows Server 2003 Standard Edition(标准版)普通服务器操作系统,直接由windows 2000 server发展而来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企业版)前身是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Windows Server 2003 DataCenter Edition(数据中心版)

▲ Windows Server 2003 安全特性基础

△ 活动目录(域的功能):

1、集中存储用户和密码列表

2、提供一组服务器作为“身份验证服务器”或“登录服务器”

3、对域中的资源维护一个可供搜索的索引

4、创建带有不同级别权限的用户

5、将域分解为子域,然后将针对这些组织单位的各种级别的控制和权限,分配给指定的个体.△ 公钥系统所能做到的典型应用 :

1、证书服务

2、可伸缩的CA层次模型

3、安全的Web通信

4、安全通信标准

5、认证码

第四章 用户管理

▲ 用户账户和组账户的概念和基本类型;

△ 账户可以用于:

1、验证计算机或用户的身份。

2、授权或拒绝访问计算机和域中的资源。

3、审核用户或计算机账号的活动。

4、管理其他安全主体

△ Windows Server 2003用户账户有三类 :内置账户、本地用户账户、域账户

▲ 用户账户的管理:

(创建新用户账户,用户账户密码策略,设置用户账户属性,管理用户账户,创建和修改计算机账户)△ 强密码的要求:

1、长度至少有七个字符。

2、不包含用户名、真实姓名或公司名称。

3、不包含完整的字典词汇。

4、与先前的密码大不相同

▲ 组对象的管理(Windows Server 3默认组,创建组,设置组属性,删除组);

略!

▲ 计算机组策略(组策略概述,创建组策略,组策略应用建议)

△ 组策略的优势:保护用户环境 和 增强用户环境

△ 组策略的应用顺序 :

1、惟一的本地组策略对象。

2、站点组策略对象

3、域组策略对象

4、组织单位组策略对象

第五章数据文件的安全管理

▲ 磁盘管理的基本知识:

△ 磁盘磁盘包括常见的软盘、硬盘及不太常见的磁带盘等。

△ 分区分区指一种组织磁盘可用空间的方法。

△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组织磁盘或分区上文件的方法和数据结构。

▲ 基本磁盘管理

△ 针对基本磁盘,可以进行下列操作:

1、创建和删除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2、创建和删除主分区内的逻辑驱动器。

3、格式化任意分区,并将其标记为活动分区。

▲ 加密文件系统

△ 加密文件系统的核心部分:

1、EFS驱动程序

2、EFS文件系统运行库

3、EFS服务

4、Win32 API

△ 需要注意:

1、只可以加密 NTFS 文件系统卷上的文件和文件夹。

2、不能加密压缩的文件或文件夹。

3、无法加密标记为“系统”属性的文件,并且无法加密 systemroot 文件夹中的文件。

4、如果在加密单个文件时选择加密其父文件夹,则以后添加到该文件夹的所有文

件和子文件夹在添加时都将被加密。

5、如果在加密某个文件夹时选择加密所有文件和子文件夹,则会加密当前位于该文

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和子文件夹,以及将来添加到该文件夹中的任何文件和子文件夹。

▲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 数据备份的类型:

1、完全备份

2、增量备份

3、系统备份

第六章 身份验证和证书服务

▲ 身份验证的概念

△ 交互式登录交互式登录过程向域账户或本地计算机确认用户的身份。

△ 网络身份验证网络身份验证向用户尝试访问的任何网络服务确认用户的身份证明。▲ 交互式登录的原理及过程:

1、Winlogon.exe2、GINA3、LSA服务

4、身份验证程序包

5、SAM数据库

6、Net Logon服务

7、KDC服务

▲ 网络身份验证;Kerberos;

△ Kerberos的一般原理:

1、请求票据—许可票据

2、票据—许可票据

3、请求服务器票据

4、服务器票据

5、请求服务

▲ 微软公钥基础设施:

△ 网络世界的特殊要求:保密性、完整性、身份认证与授权、抗抵赖

▲ 数字证书:

1、主体的公钥值

2、主体标识符信息

3、有效期

4、颁发者标识符信息

5、颁发者的数字签名

▲ 证书模板:

1、名称考虑事项

2、证书有效期限

3、每个接受方的证书数

4、加密服务提供程序和密钥大小

5、获得证书

▲配置证书模板:

1、配置使用者名称

2、允许自动注册

3、配置密钥用法

4、建立颁发策略

5、建立应用程序策略

6、建立密钥选项和密钥存档

7、建立注册的身份验证和签名要求

8、在Active Directory中配置证书发布

▲信任模型概述:

分类:下属层次型、对等模型、混合型模型、桥模型

第七章文件共享与打印服务

▲ 访问控制概述

△ 控制访问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主要任务: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 访问控制的构成:权限、用户权利、对象审核

△ 控制访问的管理:集中式管理、分布史管理、混合式管理

▲ 文件共享

△ 文件共享三种方式:一般共享文件、共享或隐藏子目录、DFS根

△ 实现文件共享和信息共享:

1、通过NetBIOS和Windows下的135->139号端口服务

(在Windows 2000是445号端口)实现。

2、在UNIX NFS中通过2049端口实现。

▲管理打印服务

△ 常用的四种打印模式:

1、非远程本地打印

2、非远程的网络打印

3、远程的本地打印

4、远程的网络打印

△ 网络打印优势:

1、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办公费用

2、管理性,可靠性

3、易用性,可适应性

第八章 Internet信息服务

▲ IIS 6.0 内核

△ 内核体系:W3SVC、http.sys、W3Core

△ IIS6.0的请求处理架构:

1、HTTP.sys 和内核模式请求队列排序

2、Web 管理服务(WAS)

3、工作进程隔离模式

4、IIS5隔离状态

5、完全隔离用户代码和服务器

▲ 安装Internet信息服务器

方法:在“开始”菜单中的“管理工具”中选择“管理您的服务器”选项

▲创建和设置应用程序池

△ 在“IIS信息服务管理器”中右击“应用程序池”节点,在快捷菜单中依次选择“新建”→“应用程序池”

▲ 设置与管理FTP服务

△ 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器”,右击左侧窗口树形结构中的“FTP站点”选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FTP站点”命令

▲ IIS配置数据库管理

△ XML格式的纯文本配置数据库文件的优点:

 可使用常见的文本编辑器直接编辑配置数据库文件

 经过改善的配置数据库的损坏恢复和疑难解答

 改善了可能出现严重错误的计算机上的配置数据库备份和还原功能

△ 为确保配置数据库安全而建议采取的方法:

 确保计算机上所有账户的密码都是强密码,且未写在计算机旁边或看得见的位置。

 对于在文件级安全中列出的配置数据库文件,维护严格的访问控制权限。

 在计算机上采用“最小权限”的概念。

 不要针对配置数据库文件运行cipher命令或使用加密文件系统(EFS)。

 当手动编辑MetaBase.xml文件时,先复制MetaBase.xml文件,再对副本进行操作。 配置数据库中进行重大更改时,使用备份/还原配置工具创建配置数据库文件的备份。不要使用配置数据库导入和导出功能创建定期备份文件。

监视事件日志中是否有IIS事件消息。

为影响配置数据库的各种文件设置文件审核。

第九章 网络监视与调整

▲ 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了五种用于网络监视的工具:

1、系统监视器

2、网络监视器

3、事件查看器

4、性能日志和警报

5、任务管理器▲ 系统监视器的使用

△ 选择要监视的数据:

服务器上常见的性能瓶颈来源:内存、处理器、磁盘、网络

▲ 网络监视器的使用

△网络监视器为用户提供的特定类型的信息:

 设置触发器,让网络监视器在发生某种或某些情况时开始或停止捕获信息。

 设置筛选程序,以便控制网络监视器捕获或显示的信息类型。

 通过修改信息在屏幕上的显示方式使信息分析更加简便,还可以保存或打印信息以供

日后查看。

 网络监视器还可以识别出某些有助于预防或解决问题的模式。

 网络监视器提供了有关网络通信的信息。

▲ 事件查看器的使用:

△事件查看器工具可以完成:

 Windows Server 2003的系统日志中存放了操作系统产生的信息、警告或错误

 安全日志中存放了审核事件是否成功的信息

 应用程序日志中存放应用程序产生的信息、警告或错误

△ 计算机被配置位域控制器,则系统还将提供:

 目录服务日志

 文件复制服务日志

▲性能日志和警报

△ 性能日志和警报的主要功能

 以不同的账户运行日志集合。

 两个新安全组,可帮助用户确保只有受信任的用户才可访问和操作敏感的性能数据。 支持超过 1GB 大小的日志文件。

 “性能日志和警报”收集逗号分隔或制表符分隔格式的数据。

 以收集 SQL 数据库格式的数据。

 可在收集数据期间,或者在停止收集后查看由“性能日志和警报”收集的计数器数据。 不管是否有用户登录到被监视的计算机,数据收集都会发生。

 可以定义用于自动日志生成的起始和终止时间、文件名、文件大小以及其他参数。 可以从单个控制台窗口管理多个日志会话。

 可以设定计数器上的性能警报。

△ 通过命令行监视系统:Logman、Perfmon、Relog、Tracerpt、Typeperf、Lodctr

第十章安全审核

▲ Windows Server 3 的审核功能

1、系统日志

2、安全日志

3、应用程序日志

(域)

4、目录服务日志

5、文件复制服务日志

6、DNS服务器日志▲ 查看和备份日志

△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了三种格式来存储备份日志文件:

1、事件日志格式(*.evt)

2、文本格式(*.txt)

3、逗号分隔值格式(*.csv)▲ 配置对象审核策略

第十二章 网络安全传输

▲ IPSec的部署

△ 网络IP存在的安全问题:

1、窃听

2、数据修改

3、标识伪造(IP地址伪造)

4、基于密码的攻击△ WindowsServer2003支持的IPSec有两个目标:

1、保护IP数据包的内容。

2、通过数据包筛选及受信任通信的实施来防御网络攻击。

△ 点对点的模式允许部署IPSec的方案:

1、局域网(LAN)

2、广域网(WAN)

3、远程访问

▲ DHCP的配置和管理

△ DHCP为管理基于TCP/IP的网络提供了好处:安全而可靠的配置 和 减少配置管理▲ 动态DNS的配置

△ 攻击者对于DNS结构进行威胁的常见方式:跟踪、拒绝服务攻击、数据修改、重定向 △ Windows Server 2003针对DNS有三种安全级别:

1、低级安全性

2、中级安全性

上一篇:俯仰之间优秀作文600字下一篇:以厦门特产为话题的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