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2024-05-19

孔孟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共6篇)

篇1:孔孟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孔孟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权艳

12031020 12法11 【摘要】儒家思想自产生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占据了中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而提到儒家思想又以孔孟为代表,其思想所主张的仁爱观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以及倡导德治的治国理念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当下和谐社会的和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当代伦理道德关系模式的构建、对教育思想的启示以及对法治社会的建设等三个方面。

【关键字】孔孟儒家思想、伦理关系、教育思想、法制建设、和谐社会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是世界所公认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思想自西汉开始就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并不断与时俱进,绵延发展两千多年,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和稳定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且远播海外,构成东亚文明的内核,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儒家所提倡的“有教无类”、“仁者爱人”、“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对当代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宝贵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当代的伦理道德关系模式的构建、对单当下教育思想的启示以及对法治建设的发展三个方面意义非凡,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当下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时代与民族的限制而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发掘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古今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吸收与融合,在传承积极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使其在现代能焕发出更加闪耀的光彩,进一步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的民族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孔孟儒家伦理道德关系的现实意义

儒家性善的信念和性善论的传统,使得中国伦理道德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建立在对人性尊严的强词与期待上。儒家传统伦理深信,人性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因而“为仁由己”,只要安伦尽份,反躬内求,便是道德的完成。由此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这种修养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已修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1]几千年来,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已成为中国人潜移默化的内在价值观念,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与处事原则。

道德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 是人对其自身合理性存在的一种精神性反思;而伦理则是人经过反思形成的具有必然性且构成人的生活价值合理性的一种实体关系。因此, 有道德生活的地方, 必有伦理关系存在。所谓伦理关系, 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过程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并通过人们的道德活动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中, 具体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整体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中, 属于一种思想的社会关系。[ 2]和谐的伦理关系能促进人类道德生活的完善;反之, 非均衡、不和谐的伦理关系又给道德主体带来沉重的道德负担。孔孟从人的角度建立了以人为核心的伦理大厦,儒家把修己、养身看作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第一章)。在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中,既含系统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又含道德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等。[3] 1.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模式。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模式遵循以个人(我)为出发点、以他人为目的的原则。“仁”是孔孟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 既是崇高的人生理想, 又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原则。孔子说: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 雍也》)这样以自己为例, 推及到别人身上, 就是实行仁的方法。这是孔孟一以贯之的思想, 是仁的本质所在, 这种思想内在地包含有人己兼顾, 但更看重由己及人, 以自己为起点来建立伦理关系。“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 颜渊》)恕虽然是以自我为中心, 但不是为了满足自己, 而是去理解别人。是从根本上提出的与人交往之道:从自身出发,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很显然,这种思想并非利己的而是利他的,在现代,更应当贯彻这一理念,学会理解别人,看似很小的一个想法念头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在与人交往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家庭伦理关系模式。孔子反复强调“仁”的思想,孔子曾教导他的学生说:所谓“仁”的本质就是“孝悌”。“孝悌”也是最基本的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儒家所倡导的“父慈子孝”、“夫义妻顺”等等思想在今天对于构建和谐家庭也有积极的的意义。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儒家的这套家庭伦理关系模式是为维护封建社会所提出的,在现代,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可盲目信从儒家在封建社会所提倡的愚昧孝道,例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这种带有强烈封建式的盲从性、愚昧性的孝道是我们在今天所要摒弃的。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模式伦理。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儒家思想所主张的是重义轻利,遵从礼制。“义”即道德,指人的思想和行为合乎公认的社会准则;利是物质利益或功利。在孔子看来,道德的价值高于物质利益,人的精神需要远比物质需要有意义。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就是说,合乎道义的生活,即使是贫贱困苦,也使人感到精神生活充实、快乐,但这不过同飘忽而逝的浮云,不值得一顾。[4]在市场经济下,这种重义轻利的理念似乎更值得被倡导贯彻,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下,人人都应当以集体利益为重,构建和谐的文明社会。在1994年10月5日召开的“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大会及国际学术研讨会”韵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对孔子及其儒家给予评价中说:“孔子和以他为代表的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以完善人的主体道德,为完善社会道德的基础,将个人修养和对他人、国家、社会应有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联系起来,这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对于我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的”。[6]

二、孔孟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和孟子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方法体系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包括如今风行的终身教育理念,素质教育以及自我教育模式都受孔孟教育思想精髓的影响。例如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认为人的天性都是相近的,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和教育不同才渐渐有了差距而已。孔子的这一思想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6] 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广泛涉及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心理、道德教育等许多方面,儒家在这些方面所提出的思想、学说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古代教育的内容,即使在今天仍闪烁着智慧之光,富有启迪意义。

第一,“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和教学。这是儒家的重要教学原则之一。这也应当被贯彻在今天教育理念中,教育者应当善于观察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分别给予不同的教育。有的学生悟性很高,老师只要加以提点,学生就能很快成长起来,这时则应该让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能力。但也有学生悟性差一些,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不厌其烦地指导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使他们跟上班级整体学习的进度。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理所当然,这时候就需要可以发现他们特长的伯乐进一步发掘他们的才能,老师的悉心观察必不可少。

第二,启发诱导,学以致用。启发诱导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的教育方法。孔子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帮助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才能有助于进一步启发诱导,帮助学生打开只是的大门。此外,孔子还主张言行一致,反对言行不一,认为言行是否一致是做人品德的一个重要标志。因而学以致用的原则,不仅是正确对待知行关系的为人处事原则,也是德育的原则。

第三,学思结合、传习结合。这一教育方法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孔子认为不读书,不学习,苦思冥想不行,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要认真学习又得苦思冥想学到的内容,二者缺一不可。他总结出了深入思考与学习的九个方面,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聪,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学生学习的过程时时离不开思。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知,情,意,行”之说,都强调学与思的结合法,任何孤立的教学都是违背教学发展规律的。[7]

现代的教育也应当注意这一点,教师要注意教的方法,更要注重学生学生思考了多少,锻炼其思维方式。

三、孔孟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 , 儒家思想自汉代以来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而儒家自始至终都将道德价值的实现看得高于一切。儒家不仅将道德价值视为个体安身立命之本,而且还将道德秩序贯彻在管理国家和平治天下之中。

事实上,“德治”的源头在中国很早就有 ,《尚书》载尧舜时代即有德政、德教、德治的活头。周初就已有“敬德保民”、“修德配命”等“德治”的雏形。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很早即突出道德教化在政治上的作用。郭沫若曾指出 , 周人的“德” “不仅包含着正心修心的工夫 , 并且还包含有治国平天下的作用 , 便是王者要努力于人事 , 不使丧乱有缝隙可乘;天下不生乱子 , 天也就时常保存着了。” [8 ] 儒家既将道德与政治视为一体 , 以其重道德之思路 , 必倡言“德治”。为政以德之思想可以说是儒家政治实践中的根本观念 , 也是其德治的根本性纲领。为政以德就是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政治的手段 , 仁政、德治、仁民爱物 , 其实均是指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 , 以德治、仁政去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拥护 , 并以此来巩固政权 , 维护社会秩序。[9]“为政以德 , 譬如北辰 ,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 为政》)“道之以德 , 齐之以礼 , 有耻且格”。(《论语· 为政 》)由此看来,儒家的“德治”十分重视道德感、羞耻心在人的心中的作用。只有有了对一切不道德的事情的羞耻之心,才可能使一个人不去犯罪,否则,就是用严刑重罚,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犯罪的根源。在当下中国实行法治以维护社会秩序的今天,如何加强道德建设,提高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结果,如何真正切实贯彻起代表人民利益的法律,使法律为人民服务,民主法治普惠人间,社会更加和谐应当是现代人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总之 , 自宋明以来 , 儒家思想已成为正统 ,并且成为中国人立法之根据。中国人的“政”“治”便以“德治”(实则是一种“人治”)为核心 , 完全确立起来。如果说,在宋明以前,儒家的正统地位还有过动摇(如魏晋之玄学、如隋唐之佛学), 那么,宋明以降、儒学是彻底胜利了。它在吸纳了佛、道之思想 , 融和了玄学、道学和佛学之后终于成为中国人政道、治道与学统之根本。[10]

当然,孔孟的“德治”、“仁政”思想是在封建社会特定的历史下维护封建统治的政策思想,带有封建色彩,在现代应当正确审视其历史背景与其作用,与韩非子所倡导的严峻律法相比,孔孟所主张的仁政德治在现代的意义显然更大,除此之外,儒家的道德思想同时也贯穿于当代人的基本价值观中,“仁”“礼”已于与无形中成为大多数人交往的准则,这也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在我国所处的广泛而深刻的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更新、创新的世纪转换和社会变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道德体系的重构、道德力量的张扬、道德人格的塑造等历史任务,是异常艰巨的。我们既要立足本国,立足现实,又要将眼光遍及古今未来,吸纳人类优秀精神文明成果,弘扬有益于现在和未来的优良精神文明遗产。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具有极大的历史借鉴意义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仁政、德治”思想对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体系的建构、教育教学的传承与改革乃至当今法制体系的建构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在认识历史性、阶级性的局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推陈出新,使前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仍能焕发起闪耀的光彩,进一步推动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

[参考文献]

[1]张华论儒家伦理观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J]哲学学院2009300010055 [ 2]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 [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21.[3]张关华论儒家伦理观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J]哲学学院2009300010055 [4]苗润田.结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3第24页 [5]杨明.现代儒学重构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家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齐鲁出版社 2002年3月 B222 [7]《新课程下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再认识》黎明 中宁县第五中学 《宁夏教育》2005.11 P18 [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M](1919~1928)第 1 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94.[9]、[10]柴 毅 龙儒家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M].昆 明 师 范 高 等 专科 学 校 学 报 第 24 卷第 1 期2002 年 3 月)

篇2:孔孟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关键词:孔子

儒家思想

当代社会 正文: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二)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人们误

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三)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二)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其博

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三)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卫中.论语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2]杨树增.论语导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周韬.孔子与儒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篇3:孔孟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丰富、最悠久的文化之一。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思想教育等方面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 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陈旧的体制受到了新思想和新潮流的冲击, 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 伦理道德都在发生重大改变, 这些改变对精神塑造期的大学生影响很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面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遇到的各种复杂矛盾, 面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出现的严重挫折, 面对西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的思想文化渗透, 一些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精神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1. 人生理想模糊, 理想追求现实化

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这些影响有利有弊。有些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在逐渐地淡化, 以眼前的利益为理想, 用经济价值衡量自己的言行, 追求物质享受, 精神空虚、思想麻木, 呈现出各种颓废的生活现状, 丧失了重要的精神支柱—理想和信念。

2. 崇尚实际, 物质需求持续高涨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 一些负面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偏差。有些同学在市场经济的趋利下, 一切都要向“钱”看, 以为只要追求了最大的物质利益就实现了人生价值, 导致了他们形成了只索取不奉献的思想。有些同学政治意识薄弱, 言必及利, 拜金主义思想泛滥, 导致学习和生活散漫, 甚至误入歧途, 走上犯罪的道路。

3. 个人诚信责任缺失

诚信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但目前关于大学生诚信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学习方面, 最突出的现象有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等。毕业离校后, 助学贷款到期仍不予归还, 甚至多年拖欠学费。在就业的过程中, 造假简历中的情况为数不少。

4. 社会责任感缺乏

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得物质空前丰富, 而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使得大学生迷失了自我, 很多大学生追求物质享受, 一切向钱看, 集体意识淡漠, 自私自利, 缺乏公德心等等, 缺乏公德心, 损人利己, 损坏公共设施等等现象时有发生。

5. 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 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现在不少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或在交往的过程中过于拘谨, 不愿与同学接触交往, 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锻炼, 不利于自身素质全面发展;或交往范围过于狭窄, 甚至过度沉迷和依赖网络。以上这些现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需要重视的问题, 由此看出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儒家思想文化

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丰富、最悠久的精神传统之一。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学说, 始于殷商时代, 由孔子把儒术变为儒学, 并据之创立起儒家学派。孔子的弟子孟子等将儒家学说补充扩大, 形成了一整套以“仁孝”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学说。在儒家思想中, 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思想。汉武帝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从而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受儒家“仁”的主张, 一个爱的态度是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所有的人;“不想做, ”, “推己及人”, 就是将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 其他人应该理解, 宽容的心;“给予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是在他们自己的有人的前提下, 积极帮助别人。儒家的“仁”的思想, 主张要友好, 帮助他人, 宽容的心,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这是一种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的推崇儒学。

儒家思想文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教育思想。中国古代的教育, 始终强调学习“做人”。儒家的教育理念, 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 以君子榜样为学习的模范, 以德行优于知识, 以理想的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突出“好学”和自我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使人逐步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三、传统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

1. 儒家文化对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儒家以强烈的生命意识来透析死亡意识, 追求生命的不朽, 必要时献身于仁义和集体利益, 如“大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 (《左传》) , “宁以义死, 不苟幸生, 而视死如归” (《欧阳修全集﹒居士集》) , 探讨了死的价值。形成了明显的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观念。孔子认为追求荣誉应坚持“仁”、“义”的标准, “仁”是人格的重要内涵。如孔子以“义利”作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分, 认为“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 孟子也说“仁则荣, 不仁则辱”。这些思想在当下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对树立正确的信念仍有指导意义。我们应将儒家的义利观念灌输给大学生, 把乐于奉献、遵守社会公德作为教育的核心。高扬正确的意识, 拓宽健康精神, 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儒家文化倡导胸怀天下、忘身报国, 对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文化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所谓“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人人都应承担救国救民的责任, 应该把国家昌盛、民族富强、百姓福祉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至今。儒家文化中饱含着浓厚的爱国情愫, 有利于熏陶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儒家文化强调“宽以待人”、“谦恭礼让”和诚信精神, 对当代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转型, 当代大学生的竞争观念不断加强, 自我意识不断觉醒, 当代大学生基本为“90”后, 大部分为独生子女, 有优越的生活条件, 张扬个性自我。现代化社会不仅需要自我的发展, 也需要集体的合作。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及其重要。过分的自我, 对人际关系的发展相当不利。儒家思想主张“严己宽人”和“谦恭礼让”。《尚书》倡导:“与人不求备, 检身若不及”;明代大儒洪应明在其著作《菜根谭》中指出:“处事让一步为高, 待人宽一分是福”。《增广贤文》教人:“责人之心责己, 恕己之心恕人”, “用心计较般般错, 退步思量事事宽”。诚信是一个人能够持续发展, 立足社会的根本。孔子教导我们:“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兢, 小车无辄。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其寓意为做人没有信誉, 寸步难行。运用儒家思想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来引导当代大学生, 使得宽容、合作和诚信的良好品德能融入学生的言行之中。

4. 儒家文化强调自我修养, 自我约束, 对大学生良好品质养成具有积极意义

孔子说:“知耻近乎勇” (《札记·中庸》) 。羞耻心是儒家自律的内在心理机制, 体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及个体的觉悟。青年时期是人生理想容易动摇的阶段, 要做好自我的调整, 求荣避辱, 改善自我, 发展自我。在这个阶段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儒家文化主张内省以提高人的自我修养, 加强道德建设, 发展个人的内在良知。儒家文化倡导自强、自立、自信的思想, 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尤其在这充满挑战的信息全球化时代, 更需用全面、深远的视野去吸收借鉴。我们应仔细了解儒家思想并且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除了了解儒家思想文化的理论价值外, 高校的思想工作者应更多地将其运用在教育上, 使其发挥良好的作用, 使大学生将儒家文化与现实生活融合, 逐步完善自我, 更好地服务社会, 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l]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l999.

[2]杨伯峻, 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周桂钿, 中国儒学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4]万丽华, 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篇4:孔孟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词汇记忆;分组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84-02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儒家继承并发展了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自己也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儒家思想的本色。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展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人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并对当代社会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其中庸思想,仁学体系,礼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的思想范畴之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团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无沦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积极作用,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中“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起基础性作用。

“仁者,爱人也。”《论语·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要求,这就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身”与“克已”。在儒者看来,无“爱人”就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沧语·灵公》)意思是,一个力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自己的名声还不能被世人所传颂。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

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对人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予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 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足“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和道德境界。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儒学倡导“舍生取义”,它也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义。只是说明,当义利发生矛盾激化时,人的行为要去追逐义而放弃自己的私利。正所谓:“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防义耳。”(《二程论·河南程氏外书》)有高尚德性的人,不足不讨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也正所谓: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儒家“非义不居”的思想,为我们构建不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道德标准和方法论依据。

三、礼乐文化的辅助作用构建

仁学中的“爱人”思想也表述一种最基本的实践主义精神,它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是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所以弃“礼”而只讲“仁”,肯定无法建构和谐社会。所谓“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条规和人类生活准则。也就是说,礼的社会功能在于调节人与人之 问的关系 ,使之和谐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以礼节之的和,才算真和,才能说得上“和为贵”《论语·学而》。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它以“礼”与“乐”的相互支撑来追求和谐的统一,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儒家思想认为,“礼”的本质是“序”,“乐”的本质是“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放群物皆别”(《礼记·乐记》)。“和”,意味着和合 、和谐;“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世间没有无序而又和谐的状态,也没有不和谐而有序的事物。“礼”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巾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内涵可以用来治理国家,提供给社会生活稳定的发展秩序。“乐”是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的总括,是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可以抒发情感,调节性情,感化人的心灵。“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乐记》)。所以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状态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而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但人际和谐还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组织或社会内部的相互对抗,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为一体,通过人人“兼善天下”来实现“天下为公”,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

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庸”即“用”,“中庸”即“用巾”,就是按“用巾”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也不是 中立,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巾正” 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巾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与“和”有着密切关系,东汉郑玄对“中庸”解释为:“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巾和”一词的含义为按“巾”的标准去做事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和谐状态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也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荚的理想化状态。

《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礼记·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论语·雍也》。

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在为君治国方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中,“正”乃思想行为端正,为人处事必求合乎“义”。在经济上,必须“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坚决反对“放于利而行”《论语·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要做到“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中庸准则要求个人在履行道德职责时“无过无不及”,一旦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质,所谓物极必反。掌握中庸准则,个人必须崇德徙义,但也必须兼德。所谓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义、礼、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补。所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庸准则在树立个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论语》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

[2] 《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

[3] 《周易》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2003(6).

篇5: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

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

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

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

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

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

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看来更显卓越。

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

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

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

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

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

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

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礼 乐文化等观念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巾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华民族上千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其中庸思想、仁学体系、礼乐文化等观念对当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哲学ltl煎要的思想范畴之一。予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元沦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秋极作用,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 “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 Il要起列撼础性作用。

(一)“仁”者“爱人”

“仁者,爱 人也。”《论语 ·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把握_r一个最 本的价值要索,这就足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己”与“克已”。在儒者看来,见“爱人”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予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 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 ·里仁》)

2.“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沧语 ·灵公》)意为,一个力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三的 予还不能被世人所传颂。这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应去追寻什么样的荣誉。儒家思恕要求人们应该有荣誉心、所谢:“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 ;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龚 自珍《明良论二》)“仁则荣,不仁则辱”充分概括了儒家荣辱思想的精神实质。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 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

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 1|对人生的发腰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予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 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足“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和道德境界。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儒学倡导“舍生取义”,它也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义。只是说明,当义利发生矛盾激化时,人的行为要去追逐义而放弃 自己的私利。正所谓:“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防义耳。”(《二程论 ·河南程氏外书》)有高尚德性的人,不足不讨’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也正所谓: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儒家“非义不居”的思想,为我们构建不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道德标准和方法论依据。

三、礼乐文化的辅助作用

仁学中的“爱人”思想也表述一种最基本的实践主义精神,它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是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梁惠王下》)所以弃“礼”而只讲“仁”,肯定无法建构和谐社会。所谓“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条规和人类生活准则。也就是说,礼的社会功能在于调节人与人之 问的关系,使之 和谐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学而》有‘r以礼节之的和,才算真和,才能说得上“和为贵”《论语 ·学而》。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它以“礼”与“乐”的相互支撑来追求和谐的统一,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儒家思想认为,“礼”的本质是“序”,“乐”的本质是 “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放群物皆别”(《礼记 ·乐记》)。“和”,意味着和合、和谐;“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世间没有无序而又和谐的状态,也没有不和谐而有序的事物。“礼”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巾必须遵守的行 为规范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内涵可以用来治理国家,提供给社会生活稳定的发展秩序。“乐”是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的总括,是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可以抒发情感,调节性情,感化人的心灵。“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 ·乐记》)。所以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状态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而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但人际和谐还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组织或社会内部的相互对抗,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礼记 ·乐记》)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为一体,通过人人“兼善天下”来实现“天下为公”,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

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庸”即“用”,“中庸”即“用巾”,就是按“1l1”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也不是 中立,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巾正” 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巾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与“和”有着密切关系,东汉郑玄对“中庸 ”解释为 :“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 也。”“巾和”一词的含义为按“巾”的标准去做事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和谐状态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也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荚的理想化状态。

《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礼记 ·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论语·雍也》。

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在为君治国方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中,“正”乃思想行为端正,为人处事必求合乎“义”。在经济上,必须“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 尧曰》。坚决反对“放于利而行”《论语 ·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要做到“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中庸准则要求个人在履行道德职责时“无过无不及”,一旦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质,所谓物极必反。掌握中庸准则,个人必须崇德徙义,但也必须兼德。所谓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义、礼、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补。所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庸准则在树立个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6:孔孟思想的异同及对当代的作用

在儒家学说中,孟子向来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对孔子的思想有继承也有发展,在治道观上也是如此。治道即治理之道,为政之道。在治道观上,孔子主张施行德政;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一、孔孟思想的异同

(一)、相同点

1、孔子德政和孟子仁政的目标都是重建社会伦理秩序。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讲“正名”;孟子讲不“遗其亲”、不“后其君”, 讲“尧舜之道, 孝弟而已矣”。《中庸》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伦为“天下之达道 ”。在儒家理念中, 五伦既是每个人, 也是家、国、天下共同的存在方式, 从个人到家、国、天下, 离开这五种伦理关系都不能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因此, 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和维护从孔孟开始就是儒家治道一贯的根本问题。

2、在孔孟思想中,仁即德的内涵,因此二人都把仁德视为“为政”的根本要素,这是二者之所同。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政”的“政”是指法制禁令, “刑”指刑罚, “政”、“刑”都是强制性的规范, 只能制约民众外在的行为,不能养成内在的羞耻心、价值观, 人们不违背规范, 只是规避可能受到的惩罚, 并不认为违背规范是可耻的,“道之以德” , 是通过为政者道德人格的魅力与其德行的感召, 兴起民众为仁向善的心志, 在内在心志的驱动下,自觉自愿、自动自发地效法为政者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齐之以礼”是通过礼乐的教化、规范功能, 使社会推崇的道德伦理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内心, 养成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孟子说:“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 他认为“以力服人”只能是暂时的, 并且还会在人们心中积聚不满情绪, 一旦有机会, 就会爆发为反抗行为, 破坏社会秩序。“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无论力之大小强弱, 都会自觉自愿地效法为政者的价值导向, 遵循社会伦理规范。

孔孟一致认为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和稳定不能靠外在强制, 只有在人们内心道德意识的自觉驱动下养成的、自动自发的行为习惯才是最可靠的, 在位者的德行则是全社会道德意识自觉和伦理行为习惯养成的价值之源。

(二)、不同点

1、在为政方法上,孔子强调一个字“正”,他说:“政者,正也。”“正”主要表现在“正名”和“正己”两个层面。“正名”是对社会规范的明确和恪守, 即明确社会秩序中不同角色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 同时按“名”的标准和要求选择、规范处在相应名位中的人及其行为, 尤其要求为政者本人的资格和行为要符合相应角色的规范。孔子认为为政的第一步是正名, 但要实现正名的目标, 为政者先要正己。为政者 “正”, 才能“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 才有令行禁止之效, 所“正”的伦理规范才能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和遵循。遵循礼的规范既是为政者自身仁的自觉和充分展现的根本途径, 也是激发全天下人仁德自觉的根本方法。

孟子最为看重的为政之德是“居仁由义”, 仁德主要体现为“义” , 他说: “仁, 人心也;义, 人路也。” “居仁由义”在为政活动中的表现就是“实施仁政”, 即创造条件实现民众的利益。只有在保障民众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的前提下, 才能要求他们遵循社会伦理规范。民众因为没有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而做出一些非礼违法的事情, 是为政者的过错造成的, 根源在为政者而不在民众, 因此惩罚民众就是“罔民”, 对民众是不公正的。

孔子为政之德重在“礼”, 强调的是社会秩序和为政的规范性;孟子为政之德重在“义” , 凸显的是社会秩序和为政的公正性。这一区别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春秋之时, 虽说是武力争霸的时期, 但无论是诸侯国之间的争城略地, 还是大夫、家臣之间的权力角逐, 都需要纳入礼的规范之中, 借助于礼, 才能名正言顺。这时的礼依然是公认的社会伦理秩序和为政行为正当性的根据。孔子面临的治道问题是对礼的信念与社会失范的趋势之间的矛盾, 当时的为政者多在以礼之名行犯分乱礼之实。战国时期,无论是国际兼并战争还是国内争权夺利, 都不再也不需要从礼那里寻求支持, 规范性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正当性的根据, 国富兵强的实力、武力征服的实效才是普遍的信仰。孟子面临的治道问题主要是一统天下的大势与统一天下的方式之间的矛盾, 为政的公正性, 即方式的公正性, 决定着统一天下目标的实现, 因此以民利为标准成为社会秩序和为政行为正当性的根据。

孔子只从绩效上强调为政以德 , 既没有回答何以正己就能“正”人、“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就能使民有耻且格的问题, 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施政方案。他所强调的只是为政者在施政过程中应以德存心, 很少论及如何将仁爱之心见诸行事、落实为民能实被其泽的政策措施, 甚至有以修己、正己涵盖“安人”的倾向。

孟子提出了“发政施仁”的具体方案。他的仁政方案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制民之产”,其宗旨是均田产,让民众有田产,为满足民生的基本需要创造必要的条件。第二,“取于民有制”,对农民、商人、市民、行旅一律轻其税赋,其的宗旨是轻税敛 , 使利归于民。第三步: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弟之义。”使民众在闲暇时修礼义、明人伦, 激发起民众的道德意识, 养成遵循伦理规范的行为习惯。

孟子的仁政与孔子德政之别, 不是背离, 而是完善和发展, 仁政赋予了孔子德政蕴涵的民本倾向更具现实性的内容, 使其凸现为儒家治道的根本精神。孟子之意, 不是要以仁政取代德政, 而是在德政的前提下施行仁政, 两者结合才能切实“保民而王”。

只有既把德政和仁政、正己与安人区别开来, 又将二者结合起来, 才能对儒家德治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也才能更好地弘扬蕴涵其中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孔孟思想对当代的借鉴作用

(一)、孔子“仁政”对当代的借鉴作用

孔子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中有很多都是经过两千年的实践检验。

第一,孔子强调出仕思想对当代士人(知识分子)依然有很强的鞭策与鼓舞作用。《论语》中的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说做官如果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如果有余力就去做官“学优则仕”是中国传统社会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所以“士”和“大夫”总是连在一起.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同时,还要明白,“学优则仕”不是为了个人的升官发财,而是为了使知识分子个体的人生价值、终极关怀被导入“济世救民”、“同胞物与”的方向,实现在尘世建立“天国”的社会理想,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终生追求的目标对于真正的士人来说,出仕绝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家庭的发达,而是为了实现自孔子以来的治国平天下的“外王”理想这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不正是一个鞭策吗?做官是要治国平天下,而不是单独为了荣华富贵,升官发财。领导干部应该时刻记住范仲淹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才是儒家所提倡的出仕的真谛。同样,对于当代的士人(知识分子)要记住“君子不器”思想。这实际上涉及到士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嚣子不器”这句话,在传统社会里是说士大夫作为“社会的脊梁”,不是也不可能和不应该成为某种专业人员他们读书做官和做人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其职责是存维系和指引整个社会的存在就是在今天的工业化社会的中国。知识分子依然应该记住“君子不器”这句话,要始终记住知识分子应有的使命感,要清楚自己不同于非知识分子之处,那就是为了维系和指引整个社会的存在的职责。

第二,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对当代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孔子是中国德性论伦理学的代表,其以道德为中心治理国家的思想对影响中国两千余年,从理论到实践,甚至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孔子传下来的德性论思想。中国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孔子及其儒家批判甚多,同样孔子的以德治国也被抛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在提倡依法治国,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太深了,德性论对中国影响太深了,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以德治国,这是中国的特色。中国老百姓不喜欢打官司,那样会撕破脸,以后见面会变成仇人的。因此,中国需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需要调解。中国特色的调解制度就是传统影响的显现,孔子当年提出的“为政以德”,也是针对官吏的。就现代来说,领导干部作为国家以及我们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担负着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领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官员的一言一行在网络信息特别发达的今天,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领导干部的特殊地位,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道德的国家,他们的言行往往具有社会导向作用。对社会的思想、言行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老百姓都会呼唤“包青天”,赞扬那些秉公执法的官员,而唾弃那些贪污腐化。生活作风严重有向题的官员。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以自己良好的行为做出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然后才能以道德教化人民。这才是孔予“为政以德”的真正内涵。

第三,孔子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及富民利民教民思想对当代中国干部政绩观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孔子明确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传统上解释都是把“君子”解释为统治者、贵族阶级。“小人”解释为普通老百姓,从而批判孔子蔑视体力劳动,瞧不起老百姓。孔子带有一定的阶级色彩是肯定的,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理论去强求两千年前的古人。孔子还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恰恰是对统治阶级或者说政府官员的种更高的道德要求,统治者不能仅仅追逐于利,而应追求更高的“道”——天道、人道、治国平天下之道等。只有这样统治者才能成其为统治者,才能成为普通老百姓的表率。这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孔子对官员、对整个统治阶级提出的更高的道德规范对其进行约束,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政府官员不是更合适吗?要谋“道”、谋“义”,而不是某“食”,谋“利”。一旦党政干部失去了对“道”、“义”的追求。而只知道追逐“食”、“利”,那么贪污腐败就会产生,社会风气就会败坏。孔子很少讲“利”,“子罕言利”,但是孔子并不是不讲“利”,而足让“君子”少追逐“利”,那么对于小人(即普通老百姓)呢?孔子在很多场合都谈到了“利”,“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而且还明确提出对老百姓教化的三部曲:庶、富、教。

(二)、孟子“仁政”对当代的借鉴作用

仁政思想并不仅包括单独的几点政治措施,它是一个政治思想体系。在孟子时代,它没有被君主接纳。在当今,对于正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中国而言,孟子的仁政思想仍是不可取的。

孟子的思想是围绕人治社会展开的,而中国转型正是要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简单而言,人治社会就是政令围绕君主及官吏展开,而法治社会是政令围绕政治体制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展开。人治社会存在权力没有限制、政策不可预期、人亡政息等弊病,所以中国要想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治社会的治理模式。

孟子的思想要想付诸实践,就得依靠君主的支持。在他的思想体系里,至关重要的就是一个明君贤君的存在。因为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密不可分,所以这个明君还必须严于律己,本身就是个道德楷模。而在法治社会,掌握行政权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执政行为是要严格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他自己的主观意识对政策制定和执行并不起关键作用。即使想要在政治运行的过程中表现自己的偏好,也必须通过正当的政治程序和法律程序。此其一。

在孟子所设计的模式里,知礼讲义是人与人相处的重要规则。君与臣相处有道,君与民相处有道,官与民相处有道,长辈与晚辈相处有道,这些相处之道构成了仁政推行的伦理基础。而在法治社会里,政治的运行不受制于伦理情感、宗族关系,而是依靠政治体制,法律体系。此其二。

上一篇:外脚手架方案a下一篇:高一读《三国演义》有感600字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