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间谚语

2024-04-27

谈民间谚语(精选8篇)

篇1:谈民间谚语

谈民间谚语

__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民谚__

小金

内容提要:

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总结生产实践和社会各方面经验的语言艺术,甘肃人民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谚,其中反映农业生产,地方风情,生活经验的谚语尤为突出。本文主要就其内容加以归纳分析,以企宏扬甘肃民间文学,宣传甘肃,建设甘肃。

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反映人民生产、生活内容以及民俗民情一种极其精炼的民间文学形式。这种民间文学形式很大的特点就是形式短小,形象生动,易传易记,能够通俗的反映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是民间语言的精华,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就民间谚语的起源,民谚的含义、内容及民谚所表现的艺术特点等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民谚的产生与发展

文艺起源于劳动,民间谚语更是产生于劳动人民所长期从事的生产劳动过程。民谚的起源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我国的古代典籍《易经》和《诗经》中就引用和保存了许多古代劳动人民的谚语。象“潜龙,勿用”(《易·乾·初九》),“履霜,坚冰至”(《易·坤·初六》)等爻辞,其实质来源于早期民谚。《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诗句亦可看作来自于民谚,因为民歌和民谚有许多相通处。谚语是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同时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验不断地积累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对于谚语,古人早有研究,也作过多种解释:“谚,俗语也。”(《礼记》)“谚,传言也。”(《说文解字》);“谚者,直语也。”(《文心雕龙·书记》)这些解释说明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已经对谚语从语言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当然这些解释只侧重于语言的方面,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说:谚语是一种广泛流传的俗语。而我们今天要认识谚语,不能只停留在语言形式上,我们应该深入地探讨谚语的内容,范围及其作用。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练的语句总结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一种有教育意义,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的民间传言。从广义上讲,谚语也包括民间俗语和歇后语以及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绰号等。

谚语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向劳动人民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同时也能够指导人们分辨善恶是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民间谚语至今仍被广泛流传,而且更加丰富多彩。

二,民间谚语的内容

民间谚语是千百年来亿万人民世世代代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它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从内容出发,把流传于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境内的谚语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农谚

农谚是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具有宝贵的科学价值。我国农谚浩如烟海,异常丰富。由于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农业历史悠久,作物种类繁多,这就为农牧、气象、时令等谚语的大量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尤其在漫长的封建阶级统治时代,由于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人们不得不用形式短小、便于记忆的谚语来总结、保存和传播观察的结果和实践的经验,这也是农谚内容极其丰富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谚包括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畜家禽饲养等方面的内容。下面就以流传于西北(甘肃为主)的一些条目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气候的寒暖,风霜雨雪雷电的变化,都与农业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用气象、物候测天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关于气象的谚语至今还有它的科学价值,而且,这类谚语中所保留的预测天气的经验被现代科技手段所证明,在现代天气预报中继续使用。例如,根据云彩、星光的变化预测天气变化的农谚:“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意思是说天空排列整齐的鱼鳞状透光高积云是次日晴天的预兆。“朝霞不出门,晚霞千里行”,意指朝霞如现于西,晚霞如现于东,表明最近几天天气晴朗。“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说明天气最近要变坏。“东虹轰隆西虹雨”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雨。这些谚语都是通过对云的变化和色彩特征来预测天气的。“星星稀,淋死鸡;星星稠,晒死牛”,“星星眨眼,天气变脸”这些谚语是根据夜晚天空中水汽的变化而引起人们对星光的视觉差异来预测天气的。

根据自然界的物候现象预测天气状况:“燕子钻天蛇果道,水缸穿裙山戴帽“这是大雨降临的异常现象。“水缸穿裙”是指水缸下半部发潮,“山戴帽”是指山头上有雾气缭绕。“蛤蟆叫,大雨到”,“蚂蚁搬家,大雨哗哗”,“ 蜻蜓千百绕天空,不过三日雨朦朦”,这些谚语是在观察了小动物或昆虫的活动规律后所得的。

“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久见”。阴雨将至时,空气潮湿,而盐具有吸水性,铁器在清晨气温较低时表面会凝结水分,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天气也会变化。

“锅墨子着火碗烫手,明日定要雨临头”夏夜煮饭,拔起煮锅,若发现铁锅下面附着的经长期烟熏而沉积的粉末冒着火星,再把煮熟的饭(一般指带汤水的)盛到碗里,一时烫手难端,则说明来日就要下雨。这些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通过观察器物的异常变化而得出的预测天气的农谚。

第二、农业生产关键在于把握农时,即按时令的变化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不违农时,则成为获得农业丰收的重要条件,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则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农谚中有许多关于时令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已经学会了用“土圭”测日的方法测定冬至、夏至的日期,秦汉之间已确定了二十四节气。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我国劳动人民安排农业生产的“时令表”。

“节气一把火,时间不让人”;“不懂二十四节气,白把种子种下地”,这些农谚充分强调了按季节安排农事的重要性。“春麦种九尾,粮食无处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这是适合于我们西北(甘肃)地区的春种时令农谚。习惯上把冬天最冷的一段时间(冬至后算起)称为“九”,九九八十一天,冬去春来,我们北方人的春麦要从最后一“九”的末尾开始种起。同样,在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后三十天,北方天气最热,称为“三伏天”农事上则有“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忙把小糜子回”(小糜子、谷类、生长期短,春麦收后,若土壤墒情较好,可以回茬,为小秋作物。)的说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则从总体上安排了一年四季的农事。

第三,农谚中有许多是用来总结经验的。在这方面,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为我们总结了丰富多彩的可贵经验。从土壤改良,种子选育到农作物的生长管理等一系列的农事活动,都有相应的较为系统的谚语。如象“打地的 滚子,舀水的桶子”,“伏天深耕,如同上粪”,是强调培土保墒的重要性。“田间管理如绣花,工夫越细越到家”,“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等农谚,则着重强调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是说去掉玉米雄穗可增产。“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稠苗好看,稀苗吃饭”是指农作物要合理密植。“上粪不浇水,庄稼噘着嘴”说明了水肥对农作物增产的重要作用;“八成熟,十成收”,“一年劳动在于秋,谷不到仓不算收”等,着重强调了适时收割和秋收的重要性。这些农谚中包含了科学种田的实践经验。至今仍被广为适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牲畜家禽的饲养的经验,在谚语中有更充分的反映。如“农家第一宝,六畜挤满槽”;“寸草切三刀,无料也上膘”;“勤饲养六畜兴旺,多积肥五谷丰登”;“圈舍侵打扫

如同上饲料”;“鸡放山林不加料,马添夜草自上膘”;“养羊偷着富,养马空仓库(马很费草料)”等谚语集中的总结了劳动人民长期饲养家畜家禽的基本经验,其中也包含着科学饲养的道理。

当然,农谚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上面所列举的几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含盖面之广大可以说无所不包,我们只是选取了流传于我们西北地区(甘肃为主)的较有代表性,含有科学性,对今天的农业生产犹有指导意义的少数条目,加以归类说明,以企能更好地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要说明的是,有些农谚具有普遍性,有些农谚带有地域色彩,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的限制,所以,我们应灵活对待,不能生搬硬套。

1、地方风情谚语 ..地方风情谚语,是一些反映各地风物、特产等内容的自然的谚语。这些谚语往往是对字迹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当地特产的 描述。如“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描摹长城关隘之雄壮,“天下黄河十八弯,我家就在黄河边”,写出黄河流域人民的自豪,“黄河万里触动山,金城千年自安然”状写了黄河对于金城兰州的天然屏障作用;“月牙泉,鸣沙山,千古奇观在西边”,指明了月牙泉和鸣沙山景观的奇特。也正是这些谚语的广泛传诵,使得我们甘肃被世人所瞩目。

我们甘肃不仅风景雄奇,而且物产丰富,瓜果蔬菜在西北乃至全国都享有盛名,这在谚语中也有具体的反映。如:“吐鲁番的葡萄,兰州的瓜,哈思山的梨枣名天下”,是说兰州的白兰瓜,靖远的黄河蜜以及它的哈思山所产的梨和大枣能与吐鲁番的葡萄相媲美。相传在封建时代哈思山的梨和大枣为皇室贡品,可见其品质优良,影响深远。“靖远有三宝,瓜子、羊羔与辣椒”,这是近年来流传于靖远县内的总结市场经济以及农业产业调整所产生的巨大收获的谚语。“岷县有当归,临洮出党参”,岷县、临洮两县盛产药材名闻海内。“河靖坪的萝卜,南川的瓜”则专说靖远物产。河靖坪位于靖远县城西五公里,盛产萝卜,远销四川、陕西等省。南川位于靖远县城南,长三十公里,年盛产西瓜、籽瓜和玉金香等瓜种,其中的黑瓜籽享誉世界。每年瓜熟季节,客商云集,生意兴隆,高峰期甚至造成交通阻塞,场面真可谓蔚为壮观。以上所选这些谚语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甘肃山川之雄奇,通俗而真实地反映了甘肃物产之丰富,对于宣传甘肃、建设甘肃将大有裨益。同时也形象地表现了甘肃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淳朴感情。

2、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民间谚语。

..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人际交往中,形成了许多至今仍然约束人们行动准则的道德规范。同时,劳动人民己有的世界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千百年的流传和逐步完善,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了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民谚,这类民谚往往是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和指导行动的指南。

(1)歌颂赞美劳动。

在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时代,劳动人民更是以劳动为光荣,所以谚语中就有大量赞美和歌颂农业生产的内容,如:“七十二行,种田为王”、“孔子孟子,当不得我们挑谷子”、“文魁武魁,比不上咱们的锅盔(锅盔,西北人用铁锅烙制的小麦面大饼,其特点是大而厚,状如盾牌)”。这些谚语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自豪感,正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这种淳朴情感,才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历来繁荣发达。

(2)主张勤俭节约。

由于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所以广大劳动人民更懂得勤俭节约。如谚语“人要无计算,吃尽斗量金”;“坐吃会山空,勤劳粮满屯”;“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无计划的乱花钱);“量体裁衣,照人下面”(按身体大小裁衣,按饭量大小做饭);“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等。

(3)提倡团结奋斗。

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农业生产时代,人们要战胜自然,改

造自然,主要依靠的是人力,所以团结奋斗就显得很重要,这方面人民也总结出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如:“人心齐,泰山移”;“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家盖不起龙王庙,一人造不起黄河桥”;“三人同心,黄土变金”;“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出谋主意好”等,这些谚语凝练而准确地概括了团结力量的伟大,其中许多至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4)号召虚心学习,以诚待人。

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以诚待人,这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优

秀品质之一,在这一方面,谚语也有广泛的反映。如:“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多听多见,多学多练”;“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等这些则强调了虚心、刻苦学习的重要。“浇树浇根,交人交心”;“君子之交淡如水”;“若要人敬我,我必先敬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等,这些谚语总结了许多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的好经验,成为劳动人民生活的教科书,在今天经济社会的建设时代,更是不无 现实意义。特殊形式的民谚——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结构的民间谚语。它由两部分组

成,前面是比喻式的假托语,后面是说明式的目的语,使用时往往省去后半部分,故称歇后语。如:“猫儿哭耗子——假慈悲”;“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猪鼻子插葱——装象”;“吊死鬼脸上擦粉——死要面子”;“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等等,形象地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某种思想感情,或揭示了某种道理,总结了某种生活经验,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歇后语有着庞大的体系,发展到今天已自成一体,要充分认识歇后语,并非只字篇语所能。限于篇幅,这里不在详细分析。

三、民间谚语的艺术特点概述

民谚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广泛的,形体简短的民间文学式样。这种作品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句式整齐,音韵和谐,通俗易懂,耐人寻味。

谚语的语言精练,是由它概括生活和提供经验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由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劳动人民不断加工提炼而形成的。所以我们说谚语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谚语的形象性,主要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表现的,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比喻和对比。这在前面分析谚语内容时所举之例中不难看出。

民间谚语大都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有许多采用对仗工整之句,而且大多押韵,读来琅琅上口,易传易记,给人以愉快的美感。正是由于谚语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才能被广泛传诵。

总之,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总结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经验的语言艺术的结晶,它已成为了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西北地区,尤其是我们甘肃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了含有科学道理的、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大量民谚。这足以让我们自豪地认为,我们甘肃是一个民情淳朴、乡土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大省。今天,我们分析和研究这些民谚,对于西北开发、甘肃建设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研究民谚,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本着去粗取精、古为今用的原则,这样,才会使民谚这一传统民间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参考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史》唐

弢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版。

《民间文学概论》甘肃省自学考试办公室一九九四年印制。

《文学理论基础》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编写组著,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出版。

篇2:谈民间谚语

民间谚语就是用一句结构完整的话来概括的真理活哲理,是人民口头创作中一种很有特点的民间文学体裁。它形式短小,形象生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有点还有深刻的科学性、哲理性和教训意味。

我国谚语非常丰富,远在两三千年前,谚语已被人记载下来。《易经》、《诗经》、诸子著作以及少数民族古老的史诗都保存和引用了许多古代人民的谚语。如相传是尧时的谚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易经》中的“失之毫厘,差以千里”,《韩非子》中的“远水救不了近火”等等,都是流传已久的谚语。先秦之后,历代都有谚语的产生和流传,如《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古今谚》、《古谣谚》等书中都不同数量的收录了我国古代谚语。谚语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创新。

谚语可根据其内容的不同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经济谚语、道德谚语、科学谚语。

经济谚语,顾名思义就是与经济有关的谚语。如“酒香不怕巷子深”,“店有喜人货,不用多吆喝”,“嘴强不如货硬”说的就是只要货好,顾客一定多。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广告虚夸,等于自杀”,质量不稳定,往往砸了自己的牌子。当然,必要的广告还是必须要有的,谚曰“一分广告十分利”,“广告一登,死物逢生”,但是广告必须“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道德谚语,是表现人民的世界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谚语。这些谚语是劳动人民判断是非的标准和指导行动的指南。如“人穷志不穷”反映了劳动人民的骨气,他们反对夸夸其谈,相信有付出才有收获,如“不是靠天吃饭,全靠两手动弹”、“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还有“一家盖不起龙王庙”、“有酒大家喝才香,有话当面说才亲”(景颇族)、“不怕年老,就怕心老”(彝族),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为人处事和待人接物中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道德谚语既然反映了社会生活,那么久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除了反映人民的崇高美德,还有一些也反映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思想影响和小私有者的落后观念。如:“胳膊拧不过大腿”、“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谚语。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落后的迷信观念的谚语,如彝族的“女人犁地死丈夫,男人背水死老婆,庄稼用人粪瞎眼睛”,这些迷信思想曾大大束缚了人民劳动的积极性,妨碍了生产的发展。解放后,在事实面前,这些迷信破产后,这些谚语自然就消失了。

科学谚语是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其中科学谚语又可分为农谚、气象谚语、地理谚语、卫生谚语等。农谚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秧好半年稻”、“割麦如救火”、“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等。气象谚语是农谚的一部分,是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艺术概括。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等等。地理谚语形象的概括了地方的山川物产特点,反映了地方的风俗习惯。如“东北有三宝,人身貂皮乌拉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等。卫生谚语总结了人民生活中保持健康的传统经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无科学道理。如“笑一笑,十年少”、“饭后百步走,睡觉不蒙头,活到九十九”。“枇杷上市医生忙,萝卜上市医生回家乡”说明萝卜对身体是有益的。

总之,民间谚语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思想性也非常深刻。我们也不难发现谚语都是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它的深刻的哲理性和鲜明的形象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比喻是谚语中最常用的手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隐喻、借代。拟人手法和夸张手法也是经常用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突出的表现了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加深了人们的印象。同时,谚语结构严密,矛盾对立鲜明。常常是每个谚语都包含着一个矛盾,并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谚语还具有较强的音乐性,一般是押韵、顺口的,平仄协调,句法对偶整齐,音韵和谐,简短有力,还强调了句法的重复,突出其对比意义。由此可知,谚语的音韵和它的思想内容是紧密相联的。

篇3:透过中日民间谚语看传统金钱观

关键词:中日谚语,拜金主义,金钱观

作为熟语的组成部分, 谚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反映了精彩的人文世界, 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谚语多产生于民间, 世代口耳相传, 并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社会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透过对谚语的认识我们可以了解林林总总的世态人情, 并体味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但谚语并不是民众普遍的价值观, 而是人类在特定的时间, 特定的场合对事物的感想及智慧。所以, 把谚语作为普遍、一般的规范来试用本身就是很愚蠢的。谚语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 必定会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中日两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 由于社会历史的局限性, 致使大量谚语带有消极成分。透过中日两国反应金钱的谚语可以一目了然。本文旨在透过这些谚语对中日的金钱观做一些探讨。

一、金钱

“其为物轻微易藏, 在于把握, 可以周海内而无饥饿之患。此令臣倾背其主, 而民亦去其乡”。 (《汉书·食货志》)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无不以金钱来维持, 金钱是重要的, 金钱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需求能否实现, 甚至决定能否产生某种需求。中日两国就产生了很多与拜金主义相关的谚语。下面是作者通过搜集整理中日谚语词典, 分类列举一些体现拜金主义, 金钱至上, 描写金钱万能体现世态炎凉的中日民间谚语。

1、日:「親子の中でも金銭は他人」、「金に親子はない」、「金銭は親子も他人」。

中:钱财份上无父子;亲兄弟明算账;爹亲娘亲没有铜角子亲;有钱不认亲, 有财不认人;贫穷是亲不往来, 富贵非亲问三门;贫来亲也疏;手拿讨饭棍, 亲戚邻居不敢认。

这几个谚语都反映了中日民间金钱与亲情之间的关系。在涉及到自己的金钱利益时, 就连亲生的父母都可以无视, 为了得到金钱可以六亲不认, 人们普遍愿意和有钱人攀亲戚, 没钱的人即使再亲关系也会疏远。在金钱面前亲情是可以排在第二位甚至更后面的。

2、日:「出雲の神より恵比寿の紙」、「愛想づかしは金から起きる」、「金の切れ目が縁の切れ目」。

中:贫贱夫妻离, 富贵他人和;财了缘分尽, 无钱不夫妻。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爱情与金钱的关系。与专帮助别人家牵红线的月老的功德相比, 还是用现金收买女人心更重要。女人要和男人结为夫妻, 首先要考虑男方的经济状况, 传统社会讲究“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如果男方有钱, 即使是傻瓜女方父母也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即使结了婚, 如果没有了钱财缘分也就断了。

3、日:金の光は阿弥陀ほど、金のある間は極楽、仏の光より金の光、地獄の沙汰も金次第、金ある時鬼をも使う、金あれば木仏も面を和らぐ、金ある時石仏も頭を返す。

中: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好买黄泉路;大户人家不死人;钱能通神;玉帝拜财神, 有钱大三辈;判官要金, 小鬼要银;和尚见钱也卖经。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金钱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中日是神佛共尊的国家, 拥有金钱就如同拥有佛祖阿弥陀一样的威力, 对金钱的向往好比憧憬佛祖阿弥陀的灵光。有钱人家有人生病或老人寿终正寝或为了死后不入地狱用金钱来收买阎罗王。在金钱面前任何人任何神都会屈服, 即使是鬼神也会为人所用, 六根清净的和尚也会倒卖经书背弃佛祖。

4、日:挨拶より円札、金請けするとも人請けするな、財を以て交わる者は財尽きて交わる絶ゆ。

中:钱聚如兄, 钱散如奔;有钱有人, 没钱没人;无钱是路人;财尽不交, 色衰不妻;处家人情, 非钱不可;分银子都会有人骂。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金钱与人情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礼貌问候不如现钞的交易;以钱财结交朋友钱财穷尽时交情也不复存在;与别人处人情没有金钱做保证是根本行不通的;人与人之间分钱时, 不管按劳分配还是平均分配总得不到所有人的满足, 总招来人骂。这几个谚语充分体现了在中日传统的人际交往中财迷心窍, 世态炎凉的社会现象以及人与人之间一切向钱看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5、日:金が物を言う、金さえあれば飛ぶ鳥も落ちる、先立つ者は金、金のないは首のないに劣る、人間万事金の世の中、銭に勝る宝なし。

中:钱可通神;人间万事钱为首;钱到手样样有;有了钱万事圆。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金钱的作用以及世间万物以钱为首的拜金主义金钱观。中日谚语中都出现了“万事”一词, 说明只要有了足够的钱, 世界上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这种关于金钱威力的看法是中日民间所共有的。只要有了钱天上飞的鸟也会听人的指挥, 一个人没有钱就相当于没有脑袋一样,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受钱的左右, 有了钱神仙也会听从于人。这种金钱的威力是没有与之抗衡的。

6、日:金の貸借りは不和の基、敵の前より借金の前、貸し借りは他人、借り時の地蔵顔済む時の閻魔顔、負わず借らずに子三人、利息を取るより利息を払うな。

中:富人过年, 穷人过关;富人怕借, 穷人怕债;好借债, 穷的快。

这几个谚语体现了中日民间对于金钱借贷的看法。金钱借贷是纠纷之源, 与其面对债主不如去战场面对敌人;借钱会让亲人形同陌路;借钱时满脸堆笑像孙子一样, 还债时脸色阴沉像阎罗一样, 它提醒人们, 为避免纠纷不要轻易跟别人借钱或把钱借给别人, 不求利息, 但求无债。旧时中国富人在年节时, 要加紧催租逼债, 因此穷人每逢过节如同过年关, 提心吊胆非常艰难。不求人不借钱加上三个孩子这就是中日民间朴素的幸福。

不管是金钱还是人情, 谁也不欠谁才心安理得, 这种“万事不求人”的思想可以说是中日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中日两国传统文化中信贷文化的缺失, 长期以来, 两国金融机制的发展受到来自社会, 文化的压制, 导致与欧美相比, 人们的金融意识比较薄弱, 金融经济的发展比较滞后。

7、日:貧乏は悪徳ではない、金を攫む者は人に見ず、貧すれば鈍する。

中:人生若不图富贵, 便做如来也枉然;人直不富港直不深:穷人生来低三辈:人爱富的, 狗咬穷的。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传统的贫富观, 穷人要多多行善, 而富人就不必有太多的积德;人活在世上如果不贪图富贵, 那么即使变为如来佛祖也是惘然的事情;要想富就要不择手段, 港湾要想深就不能笔直等等, 这些都反映了极端享乐的腐朽思想。

以上为笔者从金钱与亲情, 爱情, 人情, 宗教的关系以及金钱的作用, 民间借贷, 贫富观等方面的探讨, 中日传统社会民间对于金钱的膜拜可见一斑。

另外也应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金钱是使人竞争倾轧, 天良沦丧的原因, 所以崇尚返璞归真, 伦常和谐的人, 就把矛头指向了它。中国的士大夫不仅在理念上以利为耻, 而且把物态化的金钱, 也看作不可触染的不洁之物。

中:说金子晃眼, 说银子傻白, 说铜钱腥气;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这两个谚语反映了士大夫不屑于谈论金钱, 视金钱如粪土的情结。同样在日本民间也存在这样的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日传统的贱商思潮。

二、勤俭节约

中日反映传统金钱观的谚语中倡导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的谚语也特别多, 这是因为勤俭节约是中日两国共同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特性。

日:一銭に笑うものは一銭に泣く、いつでもあると思うな親と金、入るを計り出ずるを為す、取り勘定より遣い勘定、骨身惜しむな無駄惜しめ。

中:想拾横财一世穷;要想找着活财神, 省吃俭用免求人;平时省分文, 用时有千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

瞧不起一分钱的人迟早会被一分钱所难倒, 教导人们即使是一分钱也不可以小看, 有了小钱的累积才会创造财富;父母总有过世的时候, 金钱总有用尽之日, 告诫人们要自立, 勤奋;财富要靠自己来创造不能有苟且的心理捡拾横财, 否则会一生贫穷;平时要注重节俭, 有用时才能不会因为金钱的欠缺而束手无策。

金钱是把双刃剑, 既能给人带来幸福也能给人带来灾难, 认识到这一现象并反映类似辩证关系的谚语也有很多。

日:金は命の親命の敵、富貴にして苦あり貧乏にして楽しみ有り、富貴の門は鬼常に睨む。

中:风吹鸭蛋壳, 财去人安乐;害人之事不为, 非义之财不取;偷吃不肥, 做贼不富。

钱既能救命也能丧命;灾难往往会光顾富贵之家, 没有钱财的人才会得到真正的安乐, 这虽然带有浓浓的自我安慰的因素, 但也能看出人们对于钱财的达观态度;不能做不义的举动, 而要通过自己的正当劳动致富, 否则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于中日民间金钱谚语的分析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中日两国人民对金钱所具有的威力感触是一致的, 我们可以把人们对于金钱的态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切向钱看, 把对金钱的追求视为人生最大目标的腐朽的拜金主义金钱观, 另一种是把金钱看作双刃剑, 提倡用正确的态度正当的手段获得金钱的正确的金钱观。而体现拜金主义金钱观的谚语比提倡正确对待金钱的谚语要多得多, 这说明传统社会的中国和日本, 由于局限的历史, 地理以及人文等因素, 大多数的人们对于金钱的本质、目的、用何种手段获取金钱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逐渐由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 对于金钱的理念也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 作为民族智慧结晶的谚语又将如何体现金钱观是笔者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池田弥三郎.『暮らしの中のことわざ』[M].旺文社, 1980.

[2]禾木.中华谚语词典[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3]曲礼贤, 张文华.简明日汉成语辞典[M].知识出版社, 1982.

[4]王凌.透过看日本人的经济观[C].大学日语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1.

[5]王丹, 姜楠.通过中日与“金钱”相关的谚语看宗教的影响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篇4:谈民间谚语

【中图分类号】J64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212-02

中华民族在悠悠五千年漫长的文明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大量光辉灿烂、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深深植根和繁荣于民间,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它是祖先创造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来自古老的肃慎锡伯部,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渊源。据2012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锡伯族全国总人口为190481人(数据截止2010年)。其中辽宁省锡伯族人口132615人,占全国锡伯族总人口的70%。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铁岭、朝阳、锦州、丹东、瓦房店、凤城等地。由此可见,锡伯族虽然人数不多,但在辽宁的分布还是相当广泛的,这为锡伯族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锡伯族是一个古老且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先后经历了渔猎文化、山林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屯垦戍边文化和当代文化等不同的发展时期,各个发展时期都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居住、服饰、饮食、生产、工艺、葬俗等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歌舞音乐、民间戏曲、民间文学等文化遗存。

锡伯族民间文学是锡伯族留给后世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成为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锡伯族民间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歌、民谣、谚语,其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富有深刻哲理,且又颇具民族特色。

一、民歌

锡伯族民歌源于真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寄托了锡伯族人民对纯真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在锡伯族民间流传相当广泛。民歌中广为流传的有《萨满歌》、《打猎歌》、《亚奇娜》、《摇篮曲》等。《萨满歌》是锡伯族人信仰的原始萨满教的萨满跳神作法时唱的歌。就其内容而言,有驱鬼避邪的、有祭祀祖先的、有敬拜神灵的。如:“筷子哪有马杆长,树大怎能遮太阳。魔鬼不要撒瘟疫,坑害好人神不容。马不套缰成野马,野狼不打成妖精。叫声恶魔听仔细,赶快滚回阴山去。” 歌词中反映了锡伯族人民憎恨邪恶,敢与妖魔作斗争的顽强精神。《打猎歌》体现了古代锡伯族人的渔猎生活,是当时真实生活的写照。如:“雪飘如蝶飞,驰骋共撤围;踏遍千重山,猎夫凯歌回。”这首民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期锡伯族人民不畏艰险、顶风冒雪、翻山越岭、战天斗地的豪放情怀和捕猎获胜凯旋而归的情景。《亚奇娜》是一首古老的叙事民歌,表现的是一对贫困而勤劳的夫妇,齐心协力、相亲相爱,搏击江水捕鱼忙,披星戴月走山林的渔猎生活的幸福与甜美。如:“亚奇娜,咱夫妻,恩爱相处谋生计。亚奇娜,谋生计,撒网打鱼到江边。亚奇娜,到江边,风里雨里没房住。亚奇娜,安新居,木梭穿线织鱼网……亚奇娜,咱夫妻,欢歌喜舞生活甜。” 《摇篮曲》也是一首古老的锡伯族民歌,它歌词不固定,由母亲荡起摇篮,用催婴儿入睡的固定曲调随口自编,轻轻吟唱,音调柔和而悠扬。如:“摇摇喳,巴卜喳,宝宝好好睡觉吧。摇摇喳,巴卜喳,明天抱你去看操。摇摇喳,巴卜喳,将军年纪虽然小,胆子大来本领高。”以上这几首民间广为流传的民歌描述了古代锡伯族人民的真实生活,年代虽已久远,但却一直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反映了锡伯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崇尚与向往。

二、民谣

民谣在锡伯族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世代相传的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内容。其内容健康,老少皆宜,喜闻乐见。如童谣《小白羊》唱到:“小白羊,胡须长,穿皮袄,高鼻梁,咩咩叫,跪着吃奶报答娘,长大成人不孝母,此人不如小白羊”。这首民谣反映了锡伯族人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是大人在游戏中教给儿童,使儿童在玩耍中就领会了这个深刻的道理。又如《亿苦谣》唱到:“地了场光衣裳破,扛活回家挨大饿。肚皮贴着脊梁骨,夜里围着火盆坐,出入披着麻袋片,灶坑天天少烟火”。这首民谣反映了锡伯族穷苦农民给地主扛长工的苦难生活及受到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悲惨情景。再如《拿命换》中唱到:“要吃地主饭,就得拿命换。鸡叫就起身,半夜吃早饭。下地带小跑,东家还嫌慢。歇气三袋烟,多说一袋半。八根肋条骨,累折一对半。”这首民谣痛斥了地主老财对穷苦人民的剥削与压榨,也蕴含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民谣之所以源远流长,流传甚广,主要是语言简练、朗朗上口,且真实的反映了锡伯族人民的生活处境与爱憎所向,是老少皆宜的口头民间文学形式。

三、谚语

谚语是锡伯族民间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通俗、形象、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哲理。它是锡伯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含有朴素的哲理,具有教育意义,且具民族特色。如“尽管狼在嚎叫,骏马照样奔驰”,“山高脚更高,河宽桥更宽。”此两则谚语反映了锡伯族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智夺胜利的奋斗精神。又如:“冻的是懒人,饿的是闲人”,“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懒人好装病,馋人好上供。”此三则谚语言简意赅,道出了锡伯族人民憎懒爱勤,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劳动致富的优良品格。再如:“金子越磨越亮,木炭越洗越黑”,“谎言骗过了别人,影子瞒不过太阳”,此两则谚语反映了锡伯族人民诚实、坦率的广阔胸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叫唤的雀儿没食吃”,这则谚语,则讽刺了那些整天呱呱乱叫,油嘴滑舌,光说不做的人。告诫人们只有脚踏实地,少说多做,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锡伯族这些古老的谚语由于广泛流传于民间,且通俗易懂,所以人们从小耳濡目染,不仅记住了这些谚语,也深明其中的哲理,并在生活实践中深刻体会,身体力行,也使这些谚语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而流传至今。

锡伯族民间文学中的民歌、民谣、谚语,内容涉猎广泛,想象奇特丰富,语言质朴活泼,颇具民族特色,且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意义。通过对锡伯族民间文学之民歌、民谣、谚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锡伯族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轨迹。

作者简介:

篇5:天气谚语民间谚语

2、麦到小满日夜黄。

3、风送雨倾盆,云过天暗昏。

4、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5、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6、正月初一一朝霜,一个棉铃两人扛。

7、红云日出生,劝君莫远行。

8、清明杨柳朝北摆,今年又是好庄稼。

9、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10、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11、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涨。

12、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13、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14、大雪兆丰年。

15、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16、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17、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18、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19、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篇6:事理类谚语民间谚语

2、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

3、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4、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5、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6、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7、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8、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9、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10、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11、劝人终有益,挑唆害无穷。

12、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13、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14、击水成波,击石成火,激人成祸。

15、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16、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7、只有修桥铺路,没有断桥绝路。

18、人靠自修,树靠人修。

19、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20、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3、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

24、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25、君子争礼,小人争嘴。

26、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27、宁穿朋友衣,不沾朋友妻。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让人是个礼,锅里没有米。

篇7:关于卫生的谚语民间谚语

2、吃瓜果,要洗净,预防肠道传染病。

3、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4、吃药不忌嘴,跑断太医腿。

5、生冷不入口,防病保长寿。

6、锻炼是灵丹,卫生是妙药。

7、要想身体好,吃饭不过饱。

8、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9、破梨烂枣,吃了不好。

10、饮食不检点,疾病在眼前。

11、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把蚊蝇消灭净。

12、早起早睡,精神百倍。

13、美食不可尽用,贪吃使人生病。

14、环境卫生好,疾病自然少。

15、萝卜就开茶,饿掉大夫牙。

16、苗黄缺肥,人黄有病。

17、太阳是个宝,常晒身体好。

18、卫生搞得好,疾病不缠绕。

19、卫生好,病人少;锅台净,少生病。

20、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

21、好酒不过量,好菜不过食。

22、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23、吃饭不言,睡觉不语。

24、吃饭先喝汤,肠胃不受伤。

25、病好不谢医,天下无人医。

26、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27、上床萝卜下床姜,常吃不用开药方。

28、清洁是健康基础,劳动是长寿源泉。

29、臭鱼烂虾,害病冤家。

篇8:浅析哈萨克族民间谚语的艺术特征

哈萨克族有着丰富的民间谚语资源,是在哈萨克族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形成并历代传承下来的。哈萨克族的民间谚语内容广泛,是哈萨克族人民口头创作的文学形式,它用生动的比喻,简洁明快的语言鉴定生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民间哲理。

哈萨克族人民对谚语非常喜爱,题材广泛。“夏季精心半日,冬季精心四十天”“技能催人上进”“冬不象冬,夏必不像夏”他们面对不同事物时,用嘴精辟的语言加以概括总结。哈萨克族民间谚语源远流长,世代口耳相传。哈萨克族人民在漫长的游牧生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知识,他们以自己方式生存,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兴趣和需求将现实进行分类,给予意义加以名称,并以这种方式进行思想交流,认识和掌握新事物,并以语言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传承自己的文化。

一、语言精炼,形式短小

从其内容上看,哈萨克族的民间谚语、谜语形式都短小精简,用一句话,两句话就表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判断出社会现象、各种关系的实质。如“祖国是金摇篮”,“雪下有残草,马匹死不了”等等。”

在语言处理上高度精炼,在句子成分和字数设定上,尽可能省去多余的语句,用代表性的字句表达出其哲理性和幽默性。如:“心瞎比眼睛瞎更糟糕”,“巴依大肚便便,穷人饥肠辘辘”

二、语言生动形象,修辞方式巧妙

形象生动是文学语言创作的基本要求,这样才会使人印象深刻。灵活使用语言表现手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善于细节刻画朔造,把抽象的事物表象化,二是充分运用修辞手法。哈萨克族民间谚语正是通过这些生动形象地语言反映生活,塑造生动鲜活的形象,从而达到如临其境的效果。

1、通过细节刻画使语言形象化

在哈萨克语谚语中,没有教条、严厉的说教,也没有系统的逻辑阐述,在那些精简干练、生动形象的语句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寓意。如:“喝井水,绵羊肥”、“夏天留神伤畜,冬天留神老畜”这两则谚语细致鲜明的反映了牧区生活,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通过这些民间谚语生动,鲜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才能深刻体验,感受哈萨克族文化中那源远流长的神韵。哈萨克族是一个以游牧生产为主的民族,牧区面积大,四季交互变化,大多处风景优美,有幅员辽阔的草原和水草丰盛的牧场,勤劳的哈萨克族人民世代生息、聚居于此,以顽强的毅力创造具有哈萨克民族特色的游牧文化,这些文化现象在语言载体上形成了各种表现形式,其意义深刻,形象生动贴近生活。

哈萨克族谚语的形象性,它的精炼与质朴,都离不开准确、合理的用词。首先,哈萨克谚语大多数选用与游牧生活特点相关的词,直接表达民俗民风的词。如,在其谚语中有比较丰富对牲畜和鸟兽的外貌描写,对行为品德的精辟定义。又如表示哈萨克衣食住行,信仰,组织,制度的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些词能恰到好处的表达哈萨克族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而且这些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运用这些词,既可以使谚语通俗,又易于从感情、心理上通人们沟通。哈萨克谚语的精妙之处也蕴含在这些词上“巴依靠牲畜,笔管靠一张嘴”,巴依同笔管相对,鲜明的揭露的本质,看似信手拈来实则使这则谚语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其次,哈萨克谚语常利用词的多义、转义、引申而耐人回味。“与其事事粗通,不如一事精通”。再次,充分利用某些词在词义上具有简单、概括的特点。“两个好人在一起是生死朋友,两个坏人在一起时敌人”。他们借助了语言自身的优势,巧妙的、合理的用词,让读者受益匪浅。

2、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

善用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贴切。在哈萨克族民间谚语中,勤劳的人民善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对比、借代、夸张、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寓意与哲理于形象之中,重现生活场景,给人以思考和教诲。在整理、收集大量民间谚语中发现运用最多的是比喻,在哈萨克族民间谚语中比喻手法也可谓是俯拾皆是,它深入浅出,以物喻理,直中见曲,曲中见直,形象鲜明,通俗易懂。

哈萨克族谚语中有云:“学则明,不学则暗”,由于各个民族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谚语中使用的喻体形象也明显不同,反映了各民族浓郁的生活氛围与风土人情。哈萨克族民间谚语通常选用贴近哈萨克民族生活的事物作喻体,其中许多来源于哈萨克人民世代生活的草原,长期相伴牧民牲畜等。如:“不劳而获的珍宝,不如劳动得来的羊羔。”、“要有天大智慧,不要有黄豆大的骄傲。”、“牛犊在挣蹦他也挣蹦不着背上的鞍子。”羊、黄豆、牛犊都是哈萨克族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人们运用比喻,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形象、生动的喻意表达出来,深刻的阐明一个道理。这些谚语不仅反映出哈萨克族民自食其力、勤劳刻苦的本色,也折射出哈萨克人们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

这些谚语都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感受和经验。在劳动中,他们把自己对自然、社会的认识用精炼、形象、短小的语句创造成谚语,蕴含一定的科学道理,这是哈萨克族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他们推崇友善,注重交往中的纯洁性,折射出哈萨克民族智慧的光芒。

三、形式多样,节奏明快

哈萨克族谚语在结构形式上大多具有句式多样、节奏明快、音调和谐的特征。常常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如:“劳动少,收获少”,“正派者,方为人”,这些谚语在形式上字数相同、内容相仿、结构一致,显得精致紧凑,简洁凝练。可以从中看出哈萨克族个人的品德修养挤社会推崇的高贵品德;宽容、坦诚、大度、务实、坚韧、知足等。

哈萨克谚语有陈述句,也有命令句和疑问句,直接面对听者。“节令一到,冰雪消融”,“如果你有忧伤就去找你的朋友”“鱼儿钻进一潭死水,会落个什么结果”,这些句式的运用能含蓄、有力、幽默的表达劳动人们的思想,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寓意深远,回味无穷。这些谚语也折射出哈萨克族人民在实际生活中的处事观点,豁达务实。

哈萨克族民间谚语是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介于散文与韵文之间。说它是散文,只是形式上具有散文特点,也具有音韵和谐的特点,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说它是韵文,却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在哈萨克族人民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改、提炼、补充,使内容更加科学,富有哲理,直接指出事物本质。很多谚语劝诫人民为了生存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复杂的局面中药面对现实,随机应变,不要猜测臆想,注重思考,不要坐享其成,要运筹帷幄。

哈萨克族民间谚语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实践的结果,是文化遗产中宝贵的财富。每一则谚语的产生到广为流传都经历了哈萨克族人民在生活中的不断锤炼,成为哈萨克族语言中精华和富有活力部分。通过对其艺术特征的分析研究,使我们感受到哈萨克谚语的哲理性,通俗性,紧凑型等特点。从丰富多彩的哈萨克族民间谚语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哈萨克族文化魅力和深刻内涵,也可以探究哈萨克族生产、生活的一些能力。

参考文献

[1]毕桪.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2006年6月,第360一364页.

[2]成世勋.哈萨克谚语浅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1):第34一36页.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中期汇报材料下一篇:的运动会闭幕式高尚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