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2024-05-06

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通用6篇)

篇1: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摘 要: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与“驱东避西”的就业取向,由此相互交织而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相关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不仅与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紧密联系,同时也取决于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2016年毕业生就业形势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2016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可能只多不少。大学生的就业春天不会来临,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表明,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

一、供需差: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二、选材刁: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三、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四、薪酬低: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五、假招聘: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1.大学生就业难深层原因分析

(1)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家庭与学生个人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困难。家庭对子女教育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日渐增大,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自然伴随教育投资的增长而提高,这是一种客观反映。就学生及家长的主观愿望而言,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家长与大学生个人仍然始终对毕业后的就业抱着高期望值。当这种高期望值与现实中的就业岗位或机会存在落差时,大学生就可能陷入难以就业的处境。因此,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信息市场的不完善导致就业信息的不对称。

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是一个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用人单位的信息,同时用人单位也要充分了解求职人的信息,二者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求职人员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薪资待遇、具体工作等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需要了解求职人员的真实信息,包括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等。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缺陷,就业信息往往满足不了劳资双方的要求,这就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大学毕业生进入了不适合自己的企业,接受培训后没多久就跳槽,或者是根本适应不了该企业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从而促使企业招生风险加大而很少敢招收毫无经验的;二是一些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进入后发现“事与愿违”,但某些企业会依靠占有档案非法索取高额违约金,很多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签这类单位。

(3)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机制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不供应,非常短缺,而社会不需要的人才大学又拼命培养,导致过剩,因此,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其实是一个结构性过剩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许多高校仍在远离市场实际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而非实际调查闭门造车,相关教材也过于陈旧,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为社会所接受?高校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无所不在的浮躁氛围,又加剧了结构性矛盾。现在,许多高校对教学的忽略程度令人难以置信。这些高校纷纷大兴土木,建造豪华校园,而对教学与科研的投入则非常吝啬,这种主次颠倒的做法在眼下极其普遍,许多高校以近乎暴发户的心态扩张,而对高校最核心的教学工作置之不理,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的需要。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常常不得不对其进行二次培养,这无疑将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令其头痛不已,渐渐失去对大学毕业生的兴趣,许多用人单位招生要求必须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也是基于这一苦衷。

(4)就业市场不规范是瓶颈。

目前,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与不规范的现象,就业市场发育不良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片面的人才观、用人观造成了学历崇拜与学历歧视并存,直接降低了大学毕业生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扭曲了正常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各种非正常现象的影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性,人际关系客观上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业机会的不公平不仅表现在大学生之间,也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正是由于有关部门未能有效地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导致了本来应当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反而成了特殊的就业弱势群体,这是就业市场异化的直接结果。

2.扭转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理性思考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三者的协调与合作。

(1)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宏观调控,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竞争择业环境。

①政府应做好长远规划,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和区域差距,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

②短时间内政府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消除那些妨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政策壁垒,尤其是关于户口和流动问题,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大学生涌向大城市就业难的现状,但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大量学生纷纷积压在大城市求职的状况。

③适当把资源向中小城镇倾斜,缩小城市和地区在政治资源上的差异,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向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等地区移动,这样不仅能为小城镇带来人力资源,也能相应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④维护公平竞争才是根本。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创造与维护就业市场的一体化与公平的就业环境,改变在大学生等特定群体就业方面所采取的相互分割、头痛医头的政策取向,将注意力、财力、行政强制力等转移到努力创造与维护公平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上来。为此,一要禁止就业歧视与摒弃学历崇拜,代之以公平就业与能力优先;二要规范劳动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者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⑤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数人总是指责大学生择业不够理性,期望值较高,却很少有人深层次地分析高期望值背后的原因。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安全感,常有后顾之忧,担心失业、生病以及其他状况后生活没有保障。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成熟,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地区发展不平衡使社会保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故大学生在择业时心有余悸,不得不考虑社会保障这个很实际的问题,从而争相到条件好的大中城市和单位就业。要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和农村去就业,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势在必行,特别要在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的政策。如果真的做到这一点,“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农村去”的口号就不会只是一句空话,而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⑥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学校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除了制定所谓的就业率指标外,更应该注重宏观上的规划和指导,合理引导高校的招生规模以及市场经济结构。

(2)大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①机不可失,早作决断。当前,很多毕业生还在左顾右盼、犹豫不定,有的学生手中有几个选择但迟迟不签约,总希望奇迹在明天出现。岂不知,用人高峰稍纵即逝,在毕业生供给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好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更不可能苦苦等待你迟来的回复。所以,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当然,实在不理想的也不要强人所难。

②全面撒网,重点捕鱼。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缘、血缘、学缘”关系,发动老乡、亲友、同学、校友找信息。在有目标的情况下,要重点“捕鱼”,在没有目标的条件下,可以有选择地全面“撒网”,甚至“有枣没枣打一竿”。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经历了“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大学生就业制度沿革

(一)计划经济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经济建设的任务是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的。

作为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大学毕业生,则是作为“新鲜血液”,由国家集中调配、统一分配,使用于国家最需要发展的工业领域及其他行业。

1、建国初至60年代中期:

1950年,国家提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有计划的统筹分配。

1951年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

这一时期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初步形成了由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

自1963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实行统筹安排,由毕业生分配部门在有计划、有重点地了解用人部门的需求和毕业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前编制分配计划。

2.“文革”期间:

1972~1979年的毕业生,是“文革”期间推荐入学的学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基本上是根据毕业生生源情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配回来源地区或单位安排工作,称之为“社来社去”(指农村人民公社推荐的学生,毕业后回到推荐他的人民公社)、“哪来哪去”,国家只作少量调剂。

3.恢复高考制度后:

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从这一届起,又重新施行统一分配制度。

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教育部、国家人事局《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对毕业生的分配确定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实行“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

1)教育部直属高校,是面向全国培养人才的,其毕业生由国家负责面向全国分配,主要用于加强重点,调剂质量。

2)中央业务部门主管的院校,主要是为本行业、本系统培养人才,其毕业生原则上由中央各业务部门在本系统、本行业内分配。

3)省、市、自治区主管的院校毕业生,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负责面向本地区分配。

(二)改革开放深化后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规定》,提出了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从1986年起,将由国家计委主管的编制毕业生分配计划的工作,交由国家教委主管,促进了毕业生分配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1、改变过去全部由政府部门少数人编制分配计划的办法,采取由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上下结合的方法编制分配计划。

2、逐步改变落实计划的方法,开展“供需”见面的活动。1986 年,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毕业生人数的80%,由国家教委提出学校分给部门、分给地区的毕业生人数即“切块计划”,通过“供需见面”方式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调配方案。其余20% 的毕业生,也由学校根据社会需求提出建议分配计划。

3.“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

从1986起,国家教委逐步提出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并于1989年予以实施。在该方案中,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向高等学校。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此确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高等学校作为就业工作的中介,主要为“自主择业”的毕业生提供服务。

二、职业发展态势与就业观念及

就业方式的变化

(一)职业变迁和发展趋势

1.社会职业种类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职业的分化,职业已远远超过“三百六十行”。据有关资料介绍,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职业种类就超过42000种,现在则更多。

2.社会职业结构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经历了数千年,而从工业革命到新的产业革命,才200多年。在这200多年里,不断出现新的行业,且行业的主次地位变化也越来越快。工业革命时期,主要是纺织业;二十世纪,钢铁、汽车和建筑业先后超过纺织业;而电子行业从产生到发展并成为一个主要行业,只用了几十年时间。

3.脑力劳动者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据有关资料介绍,1960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占就业总数的43.3%,1997年上升到51.4%。在我国,脑力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

(二)职业发展的特点

职业在不断地分化、重组,新的职业层出不穷,传统的职业面临着消亡。

第一、第二产业的社会职业以消亡变动和重组为主;第三产业正在迅猛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租赁广告业、信息产业等。

职业发展使大学生就业时面临一些新情况:

1)劳动岗位中体脑混合且体力劳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

2)与传统专业绝对对口的岗位越来越少;

3)劳动岗位的地域空间越来越小,行业特征不像过去那么鲜明;

4)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更新周期加速,复合程度提高。

复合型、通用型人才择业余地较大,对非专业综合素质的要求空前提高。

(三)就业观念与就业方式的变化

1.就业观念的改变

传统的职业观念是终身从事一项稳定的职业,不断精益求精,直到退休。这种职业观念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没有职业的稳定,只有技能的稳定与更新。

2.就业方式的改变

长期以来,人们正规的就业方式几乎都是全日制,从将来的就业趋势看,除全日制工作方式外,各种灵活就业的方式将会迅速发展。

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多将成为“创业者”这一新观念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来,反映出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流动和就业个性化的新趋势。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环境

与就业制度现状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一)市场经济竞争激烈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竞争十分激烈。劳动者素质的高低,要通过其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来衡量。因此,经受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的考验,成为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选择。

(二)多元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

20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21世纪用30~50年的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知识经济的社会细胞已经出现并正发展壮大,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为此,当代青年学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二、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和职责分工

1、国家教育部主要职责

2、国务院有关部委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3、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4、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

三、我国现行的就业制度

就业制度是指国家关于人们合法获取就业机会、维护社会就业行为的根本规定。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基本原则是:

1.公平竞争原则

2.功绩制原则

3.党管干部的原则

4.依法管理原则

(二)劳动合同制度

1983年原劳动人事部发布《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提出招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建立“劳动合同制”的就业制度的文件。

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决定自1995年起实施。

(三)市场就业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才开始“流动”。

从1995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市场就业制度。

第三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而逐步建立的。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作结果是就业协议书。确保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是保证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常运作的关键。

就业协议书要经过鉴证和批准两道程序。对就业协议书的鉴证包括两个方面,即鉴证学生身份和鉴证就业协议书的合理合法性。

鉴证学生身份是由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对毕业生拥有权利的鉴证。例如定向生、委培生是无权参加自主择业活动的,学校就不能给予鉴证。在鉴证学生身份的基础上,才能对就业协议书合理合法性给予鉴证。

就业协议书最终需要得到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如省教委)的批准,这是为了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行政手段。尤其在当前社会人事、户籍等制度没有配套进行改革时,需要用行政手段保证就业协议的执行,以维护市场运作的结果。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

1)各高等学校的校内大学生就业市场

2)校际联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3)省、市、区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设立的地方大学生就业市场

4)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的行业大学生就业市场

5)各大经济区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

6)教育部设立的全国大学生就业市场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征

1.专门性,一种专门的人才市场。

2.初次性, 初次就业市场。

3.时限性,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4.群体性,全国每年几百万名毕业生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中介组织

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1、国家、省、市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2、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

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其现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需求不平衡:

1)学科专业之间

2)学历之间

3)地区之间

4)院校之间用人单位之间

2.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提高

目前毕业生就业形成了“买方市场”,就业竞争愈显,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标准越来越高,选择毕业生也更加理性。许多用人单位已将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毕业生“实力”的主要依据和择人标准。

综合众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可以看出具有下列素质和条件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1)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品德: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共产党员及诚实守信的毕业生。

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人单位特别欢迎事业心强、眼光远大、心胸开阔、具有强烈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而对那些最大的追求是实现个人价值,或刚到就业单位稍不顺心就“跳槽”者则表示极大的不满。

3)具有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毕业生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4)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在就业市场上,学习成绩优良,知识面宽,综合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普遍受到欢迎。外语四

(六)级、计算机二级及其以上等级证书已是许多用人单位和一些城市接收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5)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业意识: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总希望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经历。

6)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越来越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7)身心健康者:身心健康是现代企业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

3.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原因:

一方面大学生择业受毕业时间相对集中、选择职业时间较短的影响。

另一方面,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多,而社会的有效需求却在短期内增加有限,因而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压力增大。

4.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形成:

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由于学校与用人单位常年保持较密切的联系,供需双方专业较对口,学校的中介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等,这样就使得学校的就业市场签约率较高,市场的效益发挥较好,因其高效、可靠、真实、规范而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5.就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

1)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已经建立,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指导和服务。

2)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得以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择业氛围正在形成。

3)毕业生就业市场正从传统的管理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就业指导的手段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迈进。各高校积极创造条件,依托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为毕业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和服务。

4)就业关系合同化。即无论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只要录用毕业生,都必须签订就业协议,这从客观上反映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已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篇2: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一、协会名称 就业与创业协会

二、协会口号 团结合作 拼搏创新

三、协会简介

就业与创业协会于2012年成立,前身成功职业发展协会,2012年九月开始第一届招新。

三、协会性质

本协会是在院团委社团联合会领导下的社会实践类的学生社团

四、协会精神

放我的真心在你手心,因为同样的大学梦,让我们彼此同行......多一份谅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信心,我们的团队因你而美丽。

五、协会宗旨

学习、交流、锻炼,以丰富、实在的活动倡导创业精神,引导创业思潮,营造创业环境。热情真诚的为广大学子服务,以会员为核心,为会员将来的就业与创业奠定基础。

六、协会凝聚有理想、有热情、有能力、勇于表现自己、永不言弃、积极乐观的人才。

七、协会各部分工不分家,实施资源优化配置,营造“家”的氛围,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到幸福和温馨。

八、协会所有成员必须严格遵守此章程

第二章 组织机构

一、协会的结构

协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2名,下辖部门有理事会、秘书处、宣传部、策划部、外联部共5个部门。各部门设有部长一名,是否设副部长及副部长人数视部门人数而定。

二、工作分工

1.会长: 负责协会内部事情的决策;协会内部与外边的交往。

2、副会长(2人):(1)指导、监督协会各部门工作,负责协会的日常管理,协调各部门交流与合作,开展就业创业活动。

(2)参与外联部、宣传部工作,负责协会对外交流工作。

3、理事会:由会长、副会长、各部门部长组成,负责协会的重大决策,协会人员的任免及协会章程的修订,每半月开一次例会,进行工作的总结、分析和计划。

4.秘书部: 负责协会内部资料的整理与保存;会议的主持及会议的记录;做活动时系各部门的申请,与系其学生部门保持联系,同时负责整个协会的纪检工作及协会成员的,纪检情况。根据协会的规章制度对协会成员进行奖惩

5.外联部:收集各种就业创业信息,及时发布于协会内部QQ群,同时为协会发掘可能的活动,负责协会和其他院校的交流及与商家的联系。

6.宣传部: 对协会整体宣传方案进行制定实施;协会内部海报、展板、横幅、幕布、路标等所有宣传品的制作及投放。

7.策划部: 在协会活动确定后做活动的具体策划,参与协会未来发展方向的制定。

8.人力资源部:负责工作证的管理,拥有协会人力的调动、增减人员的权力。

第三章 会员

协会成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校规校纪。

2.自觉遵守协会纪律,严格保守协会秘密,执行协会决定,服从协会安排,完成协会交给的各项任务。

3.维护协会团结,对协会忠诚,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4.维护协会荣誉、促进协会发展、保护协会财产;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5.刻苦学习、积极进步;联系其他会员,不得损害其他会员的正当权益;保持与理事会的联系和沟通。

第四章 协会的活动范围

一、就业方面

1、多方联系企业商家,经常性地为广大会员提供实践机会,让会员及其他同学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2、举办成功论坛及就业论坛,邀请专家举行就业的讲座。

二、创业方面

1、组织参加创业设计大赛,邀请专家提供各种咨询;

2、连线成功人士和创业教育家并努力通过其他渠道和资源,为学生创业指点迷津,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流程,激发创 4

业热情,尽力解决创业路上的遇到的困难和就业相关方面的问题;

3、联合贵阳高校和媒体提供更广阔的创业、就业空间,构造资源共享的平台;

第五章 制 度

一、计划总结制度

一个组织要不断的向前发展,必须切实做好计划和总结工作,不断的进行预见性和回首性工作。以下暂且列举一些方面,不完善之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各届会长、副会长、部长在当选后一周内须向协会最高机构递交一份工作计划,包括长期的和短期的,以及在职期间总的工作设想

2、每学期伊始,在职会长应写出整个学期协会的活动计划。各部门部长应以书面形式列出各部门的工作计划

3、协会会长、副会长、部长在离任时应递交一份任职工作报告,对协会进行全方位的总结

4、每次活动之前应有完整的计划(策划),活动后其负责人应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并于一周内写出书面总结

5、各部长每次活动结束后需写一份活动总结,部门总结需上交会长

6、每学期末,会长及各部门部长应对整个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写出期末工作总结。

7、所有计划和总结交秘书处保管

二、档案制度

从协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协会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制度,协会的各届工作成员应认真整理并妥善保管好协会的一切资料,做好协会的存档工作。暂规定从下面几方面保存协会的档案,不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1、妥善保管协会会员的入会资料

2、妥善保管历任会长、副会长、部长的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

4、妥善保管协会的历次活动策划方案及活动总结

5、整理保管好会议记录

6、秘书部应分类整理计划总结制度中提到的所有计划、总结的宝贵经验、意见建议和教训

三、会议制度

1、为了能及时总结工作、了解协会动态,计划和部署下一步工作,协会需定期召开例会(特殊会议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召开)。协会全体成员会议为一月召开一次,部长级例会一周一次,各部例会两周一次。

2、全体成员会议召开一律由秘书部通知,各部门会议由各部长组织通知,全体成员须按时参加,杜绝无故迟到、早退、缺席等现象。因故不能参加者,须事先向秘书部部长书面请假,会长批准后有效;例会迟到或早退十分钟以上者,按缺席处理;无故缺席例会三次以上者,将取消其协会成员资格

3、会议流程:通知—召开会议—汇报协会前期工作动态—各部长汇报前期部门工作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全体讨论—总结并形成计划方案—下周工作部署—会议结束

4、每次会议应准时到。

5、秘书部负责做好会议记录。

6、每位与会会员须对会议内容做好详细记录,以便顺利开展和及时总结工作;会议讨论过程中,每位会员均可就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或后期的工作设想打算提出自己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7、协会任何人员进入会场或活动现场应先检查通讯工具是否调为振动或关机,若没有,应及时调整。

8、会议召开期间,各与会成员应保持安静,不交头接耳,不嬉戏打闹,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如有问题须举手发言,若有特殊情况(如:接电话,应当到会场外接)应自己妥善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一条 本章程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不断的完善、修订。章程的修订须由理事会拟定起草,会员大会通过,再交由社团联合会审核,学校团委审批通过后,再予以公布实施。

第二条 本章程的最终解释权、修改权归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与创业协理事会所有。

历任会长:

2011届会长:易正强(旅游英语)

篇3: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我国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十分巨大, 人数居于世界首位。因此,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对于社会、经济甚至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对大学生就业进行保障成为经济发展及人力资源配置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调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也承担着关键责任,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 应该注意到,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 将市场、高校及社会等多个方面主体联系起来。为充分保障毕业生就业, 政府也要求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学校推荐作用及政府调控作用,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的机制”。实际上, 只有明确了政府与市场、高校和社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 才能实现政府的合理调控与引导作用, 才能将政府的政策落实到位。因此, 本文选择对于政府政策及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 促进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建设。

二、就业政策及实效分析

1.就业需求政策。就业需求政策指的是能够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相关政策。国家一直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各项就业问题的首位, 制定了多项政策, 来促进社会增加毕业生需求,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主要政策包括:2003年制定的“服务西部计划”、2006年“三支一扶”计划、2008年的“村官计划”、2009年“科研单位选聘毕业生计划”、2009年“毕业生应征入伍”计划等。

从这些政策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 确实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 也充分体现了政府政策的调控能力。同时, 可以看出多项政策是有关于西部建设与发展的, 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于实现区域结构平衡的重视, 这些政策也有利于实现区域结构的平衡发展。因此, 就业需求政策的制定,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 就业需求政策也存在较多的缺点与限制。首先, 这些就业需求属于“政府强制”需求, 而不是市场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样的成效是短暂的。其次, 很多政策是临时性的, 经过一段时间后, 将出现负面效果。第三, 政府干预经济发展不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济发展。

2.就业供给政策。就业供给政策指的是在大学毕业生供给问题上, 注重提升毕业生素质, 加强毕业生技能教育等。主要政策包括2009年制定的“三年百万毕业生见习计划”以提高毕业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 培养大学生就业技能。另外, 鼓励高校进行实践教学、职业培训等。

就业供给政策使得大学生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适应社会能力得到增强, 专业素质及自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但是, 也存在一定限度。第一, 毕业生素质提高使其更倾向于留在发达地区, 与我国就业结构调整出现矛盾。第二, 就业培训的有效性受到大众质疑。因为供给政策中存在较多的不合理与不明确的地方, 使得大众对于政策的实施与落实情况存在怀疑。第三, 高校培养模式滞后与政府政策之间的矛盾使政策落实存在限制。

三、政策创新

1.明确政府、高校、社会及市场的关系。四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由于其培养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因此, 也应该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首要责任主体。劳动力市场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上具有决定作用。社会中的盈利及非盈利组织对于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制定政策对于大学生就业具有引导作用, 同时可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 维护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

可见,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 政府、高校、社会及市场各有不同的作用, 四者之间相互协调配合, 明确各自的责任及与其他方面的关系才能促使政府制定有效政策促进就业保障制度建设。

2.政策把控的的一些思路。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 经济发展放缓以及就业市场发育不成熟和市场机制缺陷等因素的困扰。这些因素“ 叠加” 在一起不仅使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面临挑战, 同时也使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新的“ 拐点”。基于上述分析框架, 政府调控和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调整思路应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基于大学生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 政府应致力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保障体系建设。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培育和引导包括高校、市场和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地位是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当务之急是政府应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自主权建设, 引导高校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自主调节招生计划, 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衔接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包括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组织机制建设, 保障大学生能及时有效地就业;完善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扶助、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政策, 降低就业环境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冲击。同时, 政府应依据社会需求和就业中介机构之间的网络关系, 引导建立社会相关主体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第二, 基于政府职能转换的实际需求, 政府应推进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创新。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 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包括各级政府间的大学生就业分工负责机制、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和大学生就业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践中, 政府各部门对大学生就业管理和服务职能“ 缺位”与“ 越位”并存, 部门之间职能分割与职能交叉并存, 对相关政府部门大学生就业政绩缺乏评价激励。因此, 政府需要重新理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大学生就业管理的职能分工, 打破各部门之间管理职能“壁垒”;强化中央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统筹协调职能, 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属地化管理和服务的责任;建立区域、城乡大学生就业市场一体化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 消除户籍制度对大学生就业的区域性阻碍, 以及附着于不同户籍上的就业权利差异和身份歧视。

第三, 基于社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吸纳主体, 政府应着力建立社会参与大学生就业服务管理体制。现阶段, 政府需要完善就业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自主运行的制度环境, 提升社会相关主体参与大学生就业服务的能力, 建立能够聚集各方就业信息、凝聚各方力量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从长远目标而言, 培育和发展大学生就业服务中介组织不仅有助于减少政府投入、减缓政府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直接冲突, 还有助于推进社会中介组织加强自我管理, 提升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益。从具体的政策内容来看, 需要加强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能力, 包括通过财政辅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促进就业中介组织的成长和发育, 创造独立自主的运行环境;也可以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 引导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参与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和就业市场开发等服务项目。

第四, 基于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地位, 构建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制度环境。政府应通过深化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 建立多方联动、运行高效的大学生就业体制机制。当务之急是建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衔接机制, 以及高等教育主管部门与人才市场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 加快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进程。具体来说, 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分割的制度性障碍, 尤其要破除户籍制度对毕业生流动的制度屏障, 建立区域、城乡一体化毕业生就业市场;维护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机制, 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 规范大学生人才资源定价机制, 缩小不同区域和行业大学生收入差距;加强大学生就业“ 有形市场”和“ 无形市场”建设, 以及就业市场的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建设是政府部门需要长期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及人才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就业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政府如何界定与市场、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对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在明确了政府的职能后, 政府在政策制定上的创新思路包括符合市场需求、引导高校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社会中注重建立就业服务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马廷奇.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建设与政策创新[J].高校教育管理, 2014, 05:111-116+121.

[2]马廷奇.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的实践困境与创新路径[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6:116-120+137.

篇4: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关键词:城乡就业一体化;制度约束;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032-02

一、制约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制度因素

城乡就业一体化已经成为解决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一个共识,然而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有着诸多的约束条件,追究其影响因素,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文化的。但在众多的因素中,制度性因素的约束是关键的。

1.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居民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管理的一项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治安和提供人口统计资料。然而,我国的户籍制度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曾经严格限制人们的自由流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指标控制;二是要收取城镇增容费。虽然国务院在1998年8月批转的公安部《关于当前户籍管理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中,允许孩子随父母、夫妻投靠以及老年人投靠子女的落户,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多数大中城市并没有积极地进行落实,制度的惯性和部门的利益严重地阻碍着户籍制度的改革。

户籍制度的直接后果是将劳动力市场分割成两个大的群体,农村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同时不同规模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之间的户籍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市民身份本身实际上也是被分割的,这就使我国的人群中出现了多重分割的现象,这种人群的多重分割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这种制度还形成了既得利益的市民群体,这一事实在市民角度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的排斥,农民的就业流动经常会被当做是对市民权利的一种侵蚀,而事实上这本来是任何一个公民所应有的权利。而在农民的角度来看,这种制度使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看做是一种地位的向上流动,导致农村人口简单地以流向城市为目标。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种制度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它可能会有巨大的惯性而继续影响城乡就业一体化机制的建立。

2.就业制度

传统计划体制下,劳动力从制度上被分割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而且实行不同的就业政策。在城镇,政府通过统配制实行“劳者有其岗”;在农村,则通过全面推行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靠土地实行自然就业。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进行了渐进式的改革,这就决定了农村就业制度创新还很不到位,农村劳动者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遇到不平等待遇,城镇能够真正向农民开放的只是小城镇就业市场和城市中那些“苦、脏、险”的就业工种;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强制性收取管理费、用工调节费等。例如,广东省中山市对每个农民工的各项收费达到820元。另外,当前我国强调把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列入地方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地方干部为了追求个人的政绩,就以种种的行政手段和所谓的法律手段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在劳动力流动问题上极力排斥外来劳动力,人为地分割劳动力市场。

3.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存着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广大居民在这方面的情形恰好相反,主要依靠家庭保障而缺乏社会保障。所以,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个严重的缺失:没有将农村人口纳入进来。这一缺失使农村劳动力有着巨大的后顾之忧。而城市的社会保障也不是开放型的,大量在城市做初级工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而他们事实上却是城市的一员。农村人口缺乏后盾的支持,一方面使他们无法完全自由流动,另一方面也造成农村资源的浪费,因为外出务工的农村人口在务工的同时,根本不可能同时精心地经营自己的农业工作。

4.城乡教育制度

虽然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但是从整个农村劳动者队伍的素质来看,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明显偏低,影响了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实施。因为城乡就业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如果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偏低,则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愿望只是可能而不能成为现实。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规模是城市基础教育的两倍,但它所得到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却还不到城市的一半,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不平等的教育体制所形成的约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强制的力量将劳动力市场分割开来,它们是城乡一体化就业的最重要的制度约束,是根本性的障碍。

二、制度创新: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要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使得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能够自由、公平、有序地流动,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公平竞争和有效配置,就必须对现有的户籍管理、就业体制、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的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

1.切实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就业机会平等。现行的户籍制度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最大的制度性障碍,硬性限制了农民向城市的流动。尽管国家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一些地方并没有完全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一些地方仍对农民进城落户进行诸多限制,一些地方仍在收取不合理的城镇增容配套费,因而必须切实改革户籍制度。要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所有城市和小城镇取消城乡界限,劳动者自主择业。最近,江苏和浙江对户籍管理制作出了重大改革,放开户口后没有产生消极影响,也没有产生人们担心的社会震荡。有条件的地方可从实际出发,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使户籍制度改革能有重大突破。

2.深化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在建立城乡就业一体化过程中,首先是消除对城乡就业方面的不同待遇,也就是不区分城乡而只强调劳动力的就业。这意味着城乡就业一体化并不是简单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样的问题,它还倡导公民以自身条件赢得就业机会,让农民与市民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竞争,劳动力供求主体双向自由选择确定劳动就业关系,从而让进城农民就业合法化、制度化和效率化。其次要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尽快让城市各种企业具有相对完整的用人自主权,可以完全自主地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选聘人员。此外还要加快建立和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努力让流动的农民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中介组织,为进城农民就业提供有效高质服务。

3.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一个重大后顾之忧就是社会保障问题,但由于目前城乡经济社会条件相差甚远,农民的社会保障基本处于无助的自然状态,试图让城乡两种不同水平的保障制度马上并轨,一下子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的可能性,可以以进城农民工为突破口,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之中,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着手建立不同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缩小城乡保障方面的差别;再逐步创造条件,建立包括农村农民在内的所有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

4.深化农村教育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教育体制的差别。由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劳动力转移供给和城镇劳动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即使户籍和就业的“篱笆”完全撤除,农民进城也会遇到人力资本短缺的问题。所以,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切实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全额保障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同时,在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前提下,政府应出资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金和基地,针对农村现有劳动力的年龄、文化和居住地的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免费进行分类培训。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让农民少担风险,多得实惠。

参考文献:

[1] 马斌.关于城乡统筹就业的思考[J].中国劳动,2001(3).

[2] 张建武.城乡统筹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8).

[责任编辑张凌]

篇5:药学院就业与发展协会管理制度

部员录用制度:部员刚进入协会第一个月为试用期,根据部员对各种活动的参与度以及表现最终进行综合评定,部员需要在试用期结束时需要填写一张录用表,由部长最终决定是否录用。

部员考核制度:根据部员每次开例会的出勤率,每次活动的参与度,平时部门工作的表现来对部门成员进行考核。

理事会周会方案:每次理事会由副部级以上相关人员参与,并且各部长根据各部员表现潜力每次携带两名部员参与,开会以从每个部本周活动总结报告开始,其他部门若对该部门的本周部门工作有不理解或疑惑的地方需要及时提出,该部门部长以及相关成员给出答复,依次轮流,最后由会长开展周后活动的计划讨论会,大家一起商量,最终得出最后的活动计划。

竟职制度:根据协会各成员的表现每学期进行部长,优秀干事的评选,对竞选成功者给予荣誉证书奖励并有一定的奖品。每个月每个部门也要评出2名月工作之星,各部长根据部员的表现进行客观评定。竞职者竞职前需要填写竞职申请表(内容包括自己的自我简介,本学期工作总结,对所竞选的职位的认识,以及对协会未来发展战略建议),其次竞职者还需要在竞职大会上进行限时演讲。

活动组织制度:每次协会举办活动需要成立活动工作小组,选定一名组长,以此来展开活动,各部门的特色活动视活动大小情况决定工作小组人数。每次活动结束,参与者需要书写一份活动总结(内容包括负责了活动的哪些工作,对自己工作的自我评介,活动的成功之处,活动需要改善或不足之处。

协会活动计划工作:每个部部长在下学期开学前需要和部员讨论出下学期自己部门的活动计划,需要举办哪些活动,活动策划书的准备等。

增进协会各部门的团结措施和想法:建议部长每学期利用部员的课余时间举办一些交流活动,如聚餐,户外素质拓展活动,春游,秋游,组织看电影,K歌,玩纸牌游戏,下棋,拍摄部门合影照,部门每位部员的生日祝福partg等。

一.新宣中心

职能:主要负责协会各种活动的宣传活动,包括海报,展板,横幅,活动新闻稿,拍照等,也可以和其他部门一起举办与协会主题相关的活动。

二.人力资源部

职能:主要负责协会各种活动的签到,会议活动档案整理工作,以及各种活动举办前的要求培训,还有协会制度制定。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活动。

三.对外交流中心

职能:主要负责协会各种活动举办的经费赞助谈判以及与协会其他部门,本校其他社团,外校社团的交流工作,还有就是与各种医药企业的联系。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活动。

四.企划部

职能:主要负责协会各种活动的策划活动以及活动组织工作,还有一些需要学校外面医药企业共同参与的相关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活动。

五.秘书部

篇6: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乎大学生的自身利益,更关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远大于社会就业岗位所能消化的人数,使得就业见习成为解决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就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建设实施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的产生及意义

1.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的见习制度是伴随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1981年,教育部、国家计委以及国家人事部联合发布《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派遣办法》;1987年7月,国家教委和劳动人事部联合发布《高等学校毕业生见习暂行办法》;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国家人事部联合教育部、社会保障部等共同发布《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提出“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的工作要求。至此,见习制度也几经修订。

2.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的意义。对于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见习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纾解就业压力,提升就业辅导的专业化水平,更让毕业生在短暂的见习期内提升就业素养、积累工作经验等,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见习制度同样意义非凡:通过到实际工作岗位进行专业体验,能提升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学到在校园里学不到的实践经验。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实施见习制度,能帮助企业定向培养储备人才,节约人才招聘成本,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对于社会和学校而言,实施见习制度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增强社会凝聚力,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参加见习的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对见习活动的调查,调整专业培养计划,使教学和就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见习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了,但与海外见习制度的发展情况相比,我国的见习制度起步较晚,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导致我国就业见习制度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制度规定不具体,实施缺乏有力保障。虽然我国在2006年就出台了《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但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的支撑,各地大都以通知、办法、意见的方式实施“大学生见习计划”,制度的规定不具体,没有可依据的细则。在见习期间,见习生与见习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只签订见习协议,因此,参加见习的毕业生与见习单位建立的并非一般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合同法》的法律保障。

2.见习单位不重视,积极性不高。虽然企业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但企业自身也要求生存、谋发展,大多数企业更关心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赚钱效应,对于这种没有效益的事情仅仅采取应付的态度、没有积极性,自然就达不到培养和监督的效果了。

3.政府、个人、单位责任不清。2006年的《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中没有对见习生、高校、用人单位和见习基地的责任和义务做出明确规范,造成责任不清。在见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权益纠纷事件得不到合理解决。

4.就业见习岗位技术含量低。企业出于防范和不信任的心理,不愿意将关键岗位和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作为见习岗位,见习生往往只能做一些繁琐、枯燥、重复性的工作,既不能得到锻炼,也影响他们的积极性。比如,财会专业的大学生到企业见习,企业出于财务信息保密方面的考虑,根本就不会提供对应专业的岗位给大学生。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几点建议

1.完善就业见习制度建设,保障就业见习制度的实施。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高校完善就业见习制度的建设,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就业见习中的责任,即规定见习期的时间、见习生的报酬数额、见习流程和监督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见习基地与高校对接,形成互利互助的良性循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高级应用型人才。高校也应该与企事业单位合力,促进见习制度的实施,促进见习岗位的落实,不仅对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对于有实践需求的在校学生也提供见习机会。

3.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政府和?W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见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就业见习制度的宣传应该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做到人人机会均等。就业见习岗位需要学生的公平竞争,毕竟我国大学生人数较多,但见习岗位有限,所以积极上进、专业知识过硬、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更有机会就业。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国家安全日宣传活动下一篇:仓管员技能比赛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