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有条干枯的小河美文

2024-05-09

故乡有条干枯的小河美文(精选5篇)

篇1:故乡有条干枯的小河美文

故乡有条干枯的小河美文

因为我老家那条时常干枯的小河,导致我永远的爱上了水。

老家的村边有一条小河,名字很土气――北沙河。由于老家缺水,这条小河也就是在雨季才能有那么几天的水,我常常为了河里的水,舍不得吃饭,甚至逃学,泡在这浑浊的河水中。

随着北方越来越严重的干旱,这条小河也就成为一条没有水的沙子河。在童年的记忆中,水的世界是快乐的,因此在我的.生命中,爱水成为我的性格。

初来南国的一个小城,就是因为城边的那一条大江,每每空闲,就跑到江边的鹅卵石中,一座就是半天。尤其在这个县城的小报社工作,中午饭后,就来到江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坐着发呆。

来到省城,恰巧单位附近有一条被誉为母亲河的府南河,河边用小小的鹅卵石拼成各种花纹的小路,就是我的最爱,我爱河里的水,也爱河边婆娑多姿的倒垂柳,因此我仍然会像小时候逃学一样,在老天下起毛毛细雨的时候,悄悄溜出办公室,独自一人在河边慢慢地行走……

决定去边疆的时候,想到最多的就是茫茫无际戈壁滩,但出乎意料,那座边陲重镇不但有两个风景秀丽的湖泊,湖边竟然还有一条吐曼河,河水是昆仑山千年冰川融化而来。幸运的是,我就住在这个让人心旷神怡的湖边小区。

无论失意还是喜悦,只要人在这座小城,我就坚持在湖边散步,哪怕零下十几度的寒冬。不知道有多少稿件和多少人生的决定,都是在这湖边的小路上思考诞生的……

在艰辛的一线,唯一让我兴奋的,还是那条宽阔的叶尔羌河,看见那波浪滚滚的河水,紧张的心情就会神奇的平静下来。

人们常说,君子如水,随圆就方。而每次看见这些江河湖泊,我就感慨良多,是啊,不见黄河不死心,我不但多次看见黄河,而且也多次坐在长江边上喝茶发呆,我的心没有死,只是老了。

胡诌八侃的文字是没有边际和思路的,也是没有开头和结尾的,只是一些心思的流露,写到这里,猛然想起一件事,只要我看见波涛汹涌的水,就会轻轻的哼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是啊,今天,离开边疆整整一年,可能我在回忆,或许我在想你。浪花淘尽的不仅仅是英雄,还有这些一别就是一生的眼泪……

篇2:故乡有条干枯的小河美文

那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三面环山,层峦叠翠;一面绕水,蜿蜒曲回。山间炊烟袅袅,林中彩蝶纷飞。鸟语花香,鱼鸭肥美,令人神往,让人陶醉。

那清澈见底的小河,如同点缀在少女腰间的一条彩带,赏心悦目,秀丽迷人。醉揽如碧的月,碎落满星的天。

河底的鹅卵石子,在阳光的辉映下,光滑柔润,洁净晶莹。方圆扁长,千姿百媚;赤绿橙黄,五彩斑斓。躺在涓涓的溪流中,谈吐着,倾诉着,任白云抚摸,随鱼虾亲昵 。

河面上的小桥,凌空跨越,如一页轻轻摇荡的小舟 ,在缭绕的云雾中,升腾、飘逸,雄伟壮观,气势辉宏。还有桥面上玩耍的小伙伴, 头顶蓝天,脚踩白云,与小桥一起,映入银镜般的水面,浑然一体,如镶如嵌。水流波动,波走桥行;人停鸟惊,天静云萦。分不清哪行哪动?哪静哪停?真是如诗如画,若仙若梦。

河、石、我、桥、天,多么和谐奇妙的自然美啊!妳是家乡的骄傲,妳是故土的魂灵。妳滋润了家乡的肥田沃土,妳养育了故土的勤劳人民。妳使家乡花红柳绿,稻禾飘香;妳使故土兴旺发达,繁荣富强。

小河畔,留下了我许多童年的梦幻和回忆。搂草、拾柴、挖野菜,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捕鱼、捞虾、捉麻雀,充满无限幸福和快乐。歌声、笑声、流水声,声声入耳;儿事、乡事、多少事,事事铭心。

我和伙伴们,生在小河畔,长在小河边,与美丽的小河,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岸上,摸爬滚打,生龙活虎;在水里,逮鱼摸虾,无所不能。用扁平的鹅卵石子,找好角度,用力投向水面,嗖、嗖、嗖,石子在水面上,连击数次后落入水中,水面上留下,无数重叠扩展的涟漪。此情此景,真是美妙绝伦,无以言喻。

月是家乡美,水是故乡甜。故乡小河的涓涓溪水,甘洌清醇,甜蜜无比。甜醉了故乡的山林草木,也甜透了我的心窝窝。

三十多年过去了,昔日孩提的我,已没有了先前般的天真和烂漫。时世流转,万事清淡,然而对故乡小河的思念,却没有丝毫的减敛。魂牵梦绕,朝思暮念,难断少小情怀,难忘童年梦幻。

几十载的迁延变换,我梦中小河的今天,又该是怎样的情致景观?天是不是更蓝?水是不是更甜?人民是不是更幸福?生活是不是更美满?

啊,故乡的小河!妳的身姿,妳的容颜,妳的馨香,妳的娇艳,永远留在我梦中的笑靥里。对妳的爱,源自我灵魂的深处,发自我久积的心底。对妳的爱,胜过对妻儿,对父母,对生命。三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忠贞不渝。风里,雨里,云里,梦里 ,我的心里只有妳。

啊,故乡的小河!我爱妳,今生今世;我爱妳,永永远远。

篇3:故乡的小河

每年四月, 万物复苏, 小河也一点点脱去了它的冰外套, 带着浓浓的睡意向东流去。当冰面还未完全融化时, 我和小伙伴们就跳到那些残冰上, 捡拾石块去“轰炸”那些缓慢地随波逐流的浮冰, 看谁打得远, 看谁打得准。那种快乐, 永远无法忘怀。

到了六七月, 小河带给我们的快乐就更多了。我们经常拿着筛子去捞小鱼小虾, 收获是很多的。记得还在我很小的时候, 爸爸就把我放在大澡盆里, 顺流而下, 河边的柳条不时地抽打着我们父子俩, 我坐在大澡盆里大喊大叫, 爸爸则站在水里“开船”。后来我学会了游泳, 就不用爸爸保护我了。妈妈洗衣服的时候, 我有时也来帮忙, 一个小背心, 一条毛巾, 往往是等我满脸是肥皂沫的时候, 也没把它们洗干净。

到了九月、十月, 满河都是柳树叶、杨树叶, 好像一只只小船, 载着我无数的梦想, 漂向远方。爸爸会用石块在河里堵一个V字型的坝, 出口处放一个大筛子, 每天早晨我和爸爸都会去那儿, 从筛子里捡回好多大大小小的鱼。

十二月的时候, 小河上冻了。我和小伙伴们就会去小河里打爬犁, 去享受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 光滑的冰面上回荡着我们的笑声。打冰嘎, 一身汗水换来了一天天的好心情。

后来, 我的家从林场搬走了, 我也很少有机会再去亲近它了。可是, 经常在梦里, 我和小伙伴们在小河里嬉戏着……

篇4:故乡的小河

我喜欢故乡的小河,尽管它连个响亮的名字都没有。我家好几代人都住在这里,是河水滋养了我们。这条无名的小河虽未曾被李白赞颂过,也未曾被屈原题过赋,但它在我心中,总是那么美。

黎明时分,小山村的云朦朦胧胧的,月也朦朦胧胧的。云和月的影子映在河面上,又被荡开了,泛起微微的涟漪。小河两岸的竹林幽静又翠绿,朝霞在远处与两岸山水融为一体。

当朝阳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河面上,就像画家泼了一河的色彩。河水冲刷着桥礅,发出哗哗的声音。晨起的人们开始劳作,阿姨们在拱桥旁洗起了衣裳。拱桥上,舅舅带着我钓蚌壳。他把一根带线钩的细竹竿放入水中。没一会儿就提了起来,一只大大的蚌壳也随之被提出了水面。我拍手欢呼。

中午渐近,阳光越发炽热,两岸的竹林便成了我们最方便的避阳场所。我们坐在竹林里,欣赏着波光粼粼的河面。但见:

几片落叶随波去,

数声西风入竹林。

无名无誉有胜景,

两户炊烟故乡情。

黄昏来了,人们都收工回家了。站在小拱桥上遥望西方,红日半落,好似一半在天上,一半在水中,真形和倒影,无法分辨。当太阳终于落下后,夜幕拉开了。小河里映着满天星斗,小桥也渐渐入睡,夜色更加地静谧。

篇5:故乡的小河

清溪沟河蜿蜒曲折,绵延十多公里,滔滔河水,日夜奔腾,经年累月,在河道的拐弯处逐渐形成一个个深潭,这样的深潭在清溪沟河从头到尾不下20个,因此,过去有“养女莫嫁清溪沟,二十四道小河沟”之说。

故乡的小河曾留下我许许多多童年的乐趣。童年的我曾经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河边的沙滩上追逐嬉戏,捡起圆薄光滑的石头在河面打水漂,看谁打得远。在这条小河里,也刻下了我跟父亲一起学钓鱼的回忆。记得我刚到知事的年龄,每逢夏天一场大雨过后,河水浑浊上涨的时候,父亲总会带着我在房前屋后的土里挖一些蚯蚓,装在事先备好的空药瓶里,然后拿上用小水竹做成的钓鱼竿,背上用竹编的笆笼下河去钓鱼。每次钓鱼我们都是从最上边的潭开始,最容易上钩的是一种名叫黄角浪的鱼,它个头儿不大,每条只有一二两,身上无甲,长着两只尖尖的角浪,很容易划破人的手指,每当河水浑浊的时候它就会出来觅食,河水清澈的时候就躲在石板下或石缝里。刚到一个潭钓鱼,开始鱼儿上钩的频率较高,当钓到十来条左右的时候,上钩的频率就越来越低了,这时我们就顺着河流到下一个潭去钓,就这样,大半天时间就能钓到四五十条,然后提回家去,烧出一大盆鲜美的鱼汤,在那个生活极度困难的年代一家人也能饱餐一顿,全家人分享着我们父子俩钓鱼的收获,心里甜滋滋的。那时我常常盼天下雨,好下河去钓鱼,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养成了钓鱼的习惯,至今仍是我的一大爱好。

故乡的小河也承载着我儿时难忘的记忆和永久的痛。儿时的记忆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但有一件事却令我终生难忘。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我和几个同学一起路过清溪沟河的斑竹潭,炎炎夏日,酷热难当,便不约而同地脱掉衣服下了河,由于我不识水性掉进了深水区,我的头在水中冒上冒下,水咕噜咕噜地往肚里灌,几个同学大声呼救,此时,在岸上已经穿好衣服的一个青年纵身跳进水中,托举着我游向岸边,把我救了起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的表哥,从此,他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没有多久,表哥就参了军,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两年之后,表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攻打老山时,壮烈牺牲了。得到表哥牺牲的噩耗,我们整个清溪沟村的人都很悲痛,同时也为这位喝清溪沟河水长大的“真汉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我的表哥就这样永远地留在老山那片土地上,留下了年迈的大姑和大姑父。真没有想到,表哥救我那一次竟成了我们的永别和留给我永久的痛。清溪沟河的水依然静静地流淌,我也渐渐长大成人离开了故乡,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逐渐懂得了“欺山莫欺水”的道理,养成了“知恩必报”的品德。逢年过节,我定会去拜望大姑和大姑父,代表表哥尽一份孝心,也遥寄上我对他的哀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小河滋养着清溪沟的人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结束了清溪沟人肩挑背磨的历史,人们再也不会为“二十四道小河沟”发愁,旅游环线四通八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快速推进,各路商贾纷至沓来,沿河两岸鱼塘星罗棋布;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幢幢民居拔地而起,清溪沟人过上了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

故乡的小河,奔腾、歌唱,永不停息!

上一篇:关于梅花香自苦寒来作文下一篇:救护队安全竞赛活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