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思路

2024-04-08

空降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思路(通用11篇)

篇1:空降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思路

空降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思路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里的“人力资源经理”指的是跳槽后所承担的职位,并且直接汇报对象是公司的总经理或在其管辖范围的副总经理(总部或分公司皆可),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承担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职责。

一般来说,各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还是以内部选拔为主,尤其一些并不认为人力资源需要太多专业技术的公司,很可能从其它业务部门直接调一个经理过来任职。所以,当你跳槽到一家公司直接任人力资源经理时,除非这家公司是新成立需大范围招兵买马,很可能要么青黄不接很严重,下属人员中完全没有适合的人选,要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很高的期望,希望借助外部的力量有次质的突破。问题在于,下属人员中很可能有人并不认为自己不能胜任经理职位,对于公司需要从外部招募一名经理、而不是提拔自己,内心里可能存有质疑甚至不满的。而人力资源经理作为一个比较敏感的职位,对于每一个员工都可能直接打交道,对他们的切身利益产生直接影响(这一点不同于其他部门经理),各部门经理可能对新经理的到来心存好奇,并比较关注。这,就是一位新空降过来的人力资源经理可能马上面临的处境。

所以,到岗后基本思路不是要急于展开业务,因为不熟悉这家公司,不管有多么丰富的经验模式,盲目展开业务也基本上不可能获得成功。任何一名空降兵降落后首先面临的并不是马上展开攻击任务,而是自己能否存活下来。此时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是建立三个东西:一是建立人格信任,二是建立共同语境,三是建立能力认同。

一个好的人力资源经理,其人格信任感要更重于专业能力,所谓人格信任感就是一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能获得别人信任的程度。很多专业技巧方面的东西可以借重有某方面专长的部下,或搜索现成的专业资料,甚至借助外部顾问公司的力量,但能否将各项管理资源有效地整合到一起,人格信任还是最关键的因素。刚进入新公司时,有两个人群特别需要关注:新公司的各部门经理,和自己将管辖的人力资源团队。各部门经理将是新人力资源经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而本部门员工的积极配合也是将来事业成功的主要助力,首先取得他们的信任是最至关重要的。有人问:“那取得高层的信任就不重要么?”如果你取得了前两个群体的信任,你还担心高层对你不放心么?

建立起人格信任的方法很多,各人的风格和适合采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其中的关键是一个姿态的问题。有些经理人说他恃才傲物可能严重了点,仅仅因为在入职前的交流中强烈感受到了老板对自己的器重(不如此也就不会过来了),自认为了解了老板对于人力资源的真实期望,所以到岗后眼睛望着上面,只顾和高层交流想法,企图“高屋建瓴”地自上而下建立一套体系,这是很容易招致失败的。

聪明的新人力资源经理到职后会选择先到各部门见习一番,一来是熟悉和了解各部门业务,摸清楚门路,作为今后工作的必备基础,二来是调查和了解经理们和员工们的一些想法,作为评估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的一部分,三来是以低姿态和各路诸侯联络感情,在大伙儿面前亮个相,必要时再请大伙儿吃个饭什么的,算是“谢师宴”。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显得自己也有所调查了,表现自己务实的姿态。

对于本部门下属,比较忌讳的是一开始就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指手画脚的,说这个制度不完备,那个流程不清晰,要知道,这些很可能就是这帮下属的劳动成果,在没有建立起后面要谈到的两个要素之前,最好审慎一点。与下属沟通时多些鼓励性的语言,在不影响今后威信的前提下多提问题,了解一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要急于下判断。此时需多注意观察下属中谁是有潜质的,谁是真正能担当重任的,谁是部门里真正在做事情的人。当然,在交流中要注意多流露一些你比较专业、或具备更高和更广阔视野、或观察事情更细致活更具穿透力等信息,逐步引起下属们的敬畏,及对你能力的信任,是谓之“威”;而适当的时候(一般在到职后不久)请部门员工吃顿饭,(中国的食文化真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以表示你的善意及对他们的重视,是谓之“恩”。恩威并施效果更好。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真正建立起人格信任还是需靠各人自己的人格魅力的,这里主要是先提请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对于建立共同语境,也是个很宽泛的话题。一个企业最能代表“共同语境”的就是企业文化了。深入了解新公司的企业文化,除了在公司官方文件上,还需要在一些日常细节的观察上,在一些新同事们的语言和行为习惯上去得出自己的结论。永远不要被公司的所谓《企业文化手册》遮住眼

睛,当然,如果有这样的手册,也是需认真对待的。很多东西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从很多的角度判断,但你最好开始习惯新公司的文化价值观念,理解他们对于一些词汇的专门理解。这样,你在使用这些词汇时就不至于和同事们的理解偏差太大。要知道,在不同的企业文化下,员工们对同一词汇的解读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些都可能成为沟通的障碍,增加沟通的成本。

除了企业文化,深入了解新公司的主营业务,掌握大量的业务词汇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个聪明的人力资源经理会很容易找到业务管理中的一系列关键词汇。想象一下,当你和各部门经理沟通时,熟练地使用着该企业的各种专业术语,这些经理们该产生怎样的惊讶感、亲切感,甚至于对你的信任感?你们间的沟通又将顺畅多少?而且在此同时,你还可以继续观察经理们比较共通的价值观和语言逻辑习惯,这对于你今后的有效沟通也是意义重大的。

而这些共同语境的构建,也离不开你深入各部门见习时的认真学习和留心观察。有些跳槽后的人力资源经理也“照例”到各部门转上一圈,但只是走走过场,并不了解自己这样做的实际意义。以上基本上是你铺陈摸底的阶段,你可以在总经理沟通后带着课题深入部门见习,也可以仅带着以上目的去。如果你比较成功地达到了以上目的,就要开始考虑第三部分:建立能力认同了。毕竟,人家请你来是希望借助你的专业能力解决一些问题的,因此快速打响第一炮,让新同事们不至于怀疑你的真实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更何况,老板招募你进来,你也有责任尽快向同事们证明,老板的眼光没有错。

要获得同事对你能力的信任,最佳方式莫过于做成了某个项目,在某些方面有了重大改善,然而这对于刚加入公司、对新东家的企业文化和业务流程非常陌生的你实在有些困难。但是试用期下来,你不表现出一定的能力水平,对于今后的工作展开也是不利的,要知道,人的初次印象很可能就会形成心目中的基本定位。此时可供选择的大约有两种方法,一是做分析报告,一是做培训。很多人会偏向于选择做分析报告,理由很简单:老板请我来,自然希望我发现一些管理问题,并做出改善,这是我的基本职责。思路应该是没错的,只是有些风险,想象一下,一个新人忽然空降到公司,没多少天就开始对以前的管理指手画脚了,这也不对、那也有问题,(分析报告中一定会提出很多不足的地方,否则就没有价值了),这种形象是你需要的吗?分析报告是必要的,但一要注意不能提交得太早,显得太仓促,让人怀疑你尚未经过认真的调研和深思熟虑;二要注意措词,尽量使用客观数据,或来自于你亲自进行的问卷调查或访谈,结论中尽量使用中性的词汇。从一开始就注意人际间的感受,会让你在同事们的心目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一种风险和成本更小的方式就是做培训了。如果你刚好能主讲一门有深度、有内涵、较实用、新公司还没有实施过的课程,而且你对自己的讲课水平也比较自信,那你真是太幸运了。给公司的管理层(或下一层级的主管、核心员工群体)做一次培训,可以比较全面地展示你专业能力深度、思维水平及口才,并很好地显示你在某方面知识的体系化程度,而且这也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当然,如果授课不是你的强项,就不要勉强了,否则适得其反。

不管怎样,你得借助你最强势的专长,尽快建立起能力认可。

以上只是让你获得一个较好的存活空间,接下来就要展开你的全面攻略了。

我们知道,要做成一件事情,首先需要进行诊断。一般来说,最好能先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公司管理的肌体状态,和公司目前人力资源的发展状态。

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体,如果管理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甚至引发了危机,可以说它有了“疾病”,需要治疗;如果管理中其实并不存在急迫的问题,也没有明显的危机,只是整体上管理力不强,或者管理中并没什么明显问题,只是希望整体的管理能力更强,以适应未来的竞争,可以说它是“身体虚弱”,需要补充营养,有效疗养,或只是需要“健身”。诊断后必然要提出对应的方案,此时一定要正视公司管理的肌体状态,选择是优先治疗方案、还是定位于疗养方案,或是制定健身计划。如果“疾病”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就直接开出一堆“营养品”,企业会受不了这样的“补”而无法吸收,甚至产生不良反应。而有些新跳槽的人力资源经理眼界太高,或是不屑于处理“疾病”这样“低层次”的问题,手里拿着一大堆“健身计划”,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企业用上再说,想象一下,一个生病的人勉强进行健身计划,还不被折磨到吐血而亡?所以,先做出管理肌体的诊断,合理地开出处方,是一个“管理良医”必须遵循的原则。一般来说,企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较多,或者有些小病痛但不至于要动手术,你可以边对症开出治疗的处方,边开始考虑疗养方案甚至健身计划。

接下来还需判断公司目前人力资源的发展状态是什么。从客观规律来说,人力资源的发展状态或管理的深度是分几个阶段的,其进程就像建房子:最初状态的就是进行简单的劳资管理,能保证员工入职手续的顺畅和基本档案完备,基础的公司规章和作业培训能正常实施,需补充的员工有人负责去招聘,根据的也只是最为基础的流程和标准,这是一家企业人事管理的最原生状态,就像建房子前先有了一块地。进一步的状态是,各个专业模块划分清晰,制度和流程明确,单模块的运转仅从流程上说比较顺畅,职责清晰,人事信息管理也基本电子化,用一个比喻说明就是,构建人力资源大厦的砖石都已烧制好了。再进一步的状态是,整体架构已经搭建好了,各块砖石之间产生了明晰的逻辑联系,人力资源体系的整体效能已经体现出来,不再是各个模块各自为战了,而人员信息也在系统中有效地流动了起来,产生的各类数据和分析已经能直接支持企业的管理决策,这就如同房子的整体框架已经建了起来。更进一步的状态是,随着各个专业模块业务的深化,不但在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等传统领域已做到比较深入,各类衍生领域的管理也逐步建立起来,如高管激励、员工期望值管理、压力管理、员工发展计划等,就如同不但房子的各墙面、天花板得到了很好的固化和修缮,而且整个房间多出了很多很好的家具和装饰品,房间更具品味和适合人的居住了。

所以,我们可以把整个人力资源构建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打基础,烧砖头,建房子,搞装修。先分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状态在哪个阶段,如果砖头还没烧制完全,就急于搞装修,基础不牢靠,后果可想而知。

然而,大部分企业不会刚好处于某阶段的标准状态,更常见的是不均衡状态:在某些方面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有些方面却非常薄弱。而且也确实没必要拘泥于一步步地走,这样你自己也会觉得太浪费时间。我们可以本着“立足眼前,适度前瞻”的原则,参考二战时美军在太平洋的“越岛作战”思路,适度地跨越性推进工作。这边该烧的砖头继续烧,那边房子的架构就开始构思了,一些前瞻性的管理方式和模型也可以准备导入了。但每个时期的重心还是要把握清楚的,否则要么就会被认为不切实际、飘在天上,要么就会被认为没有真材实料、只会按部就班。

有了这些基本定位,虽还没有直接解决问题,但在工作思路的大方向、大原则上就不会偏离太远。

接下来的具体展开,因各公司实际情况太不相同,就无法赘述了。

有人会问了:企业战略呢?为什么不提要关注和“融入”企业战略?确实,企业战略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它会有些特殊因素使得我们不得不拿到最后单独阐述。

人力资源战略一定是建立在企业战略基础上的,作为新任的人力资源经理,没有战略的视角和思维,也是很难获得中高层的信任的,然而,不幸的是,你首先得做出一个判断:公司战略究竟是真战略还是伪战略?一个现实是,很多企业的战略都只是写在纸上,或停留在老板的嘴里,并未真正得到落实,更从未贯彻到经理们的日常工作中,甚至于老板自己谈及战略时也是心里没底的,而有些企业,作为官方文件发表的战略实在既没有指导性,也没有可操作性,如果你被这样的所谓企业战略所迷惑,起点时可能问题不大,渐渐的你就会发现走错了方向,最后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而有些企业干脆从来就没有过明确的战略。

所以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你如何了解和融入企业战略,(只要企业在战略方面确实很明晰,相信你也一定不会有问题),问题的重点在于,在没有明确战略、或企业战略的指引力很弱的情况下,你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此时,你在与各部门经理及高管们交流中观察得出的结论,及你自己据此做出的评估判断就显得更有价值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风格,管理中永远不会有一个最正确、最有效的模式,以上仅仅作为空降后新到职的人力资源经理可供参考的思路之一。祝愿每一个空降的人力资源经理都能很好地存活下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专长,有效地展开工作,创造管理价值

篇2:空降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思路

1.如果你是空降的人力资源经理,你首先计划从何处开展工作?

答:如果说是6大模块入手,首先肯定是薪酬和绩效开始入手,了解公司薪酬制度和当今的生产效率以遍为绩效管理切入做好准备.这当中就需要以大量的数据为基础的了.空降去的经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经理,首先是观察与调查,以轻松愉快的工作方式去观察,这是明的.暗的是调查,调查公司整体管理层人员内在关系,以及员工对当前公司制度,工作满意度,对上司意见等各种意见.这当中注意调整小的细节管理,比如办公室氛围制造,纸张浪费,布局规划等,从小的细节去体现你的做事方式,这是一种不得罪人,又能体现你的个人魅力和能力的最好办法.2.如果你是空降的人力资源经理,你如何安排你第一年的工作?如第一季度了解公司的资源基本情况和管理制度等,那第二季度呢?你期望达到的目标有哪些?

答:第一季度,主要是公司情况调查,人际关系网培养为主,调查为辅.制度,人,做事方式都不能做出调整,只能观察.不然火了烧好,把自己给烧了.第二季度以第一季度培养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在不改变根本的情况下,做出合理调整,主要是对员工福利,管理层工作激励与认同做工作,以更加一步巩固自己在中层管理和员工基层位置.在这当中切忌与元老层发生任何冲突,只能与安抚为主.你在中层管理和员工基础未牢固的情况下,元老的任何行为,你只能忍受.这当中最终目标就是,建立起员工基础中的威望,让部分人认同你的能力,当中包括总经理和老板.3.你准备如何分析和判断该公司目前处于哪种管理阶段?应该如何把自己的经验和管理理念来影响她的管理观念?2-3年或者5年最终达到哪种管理阶段?

答:至于判断哪种阶段,一个1000人的中型企业分析,他的管理应该是有初级模型的,不会混乱不堪.当中主要应该是一个责任制度不明确,工作范围不清晰等原因造成生产成本增大,原材料等各种资源浪费.这种管理需要强的制度约束,明确.影响她的管理,主要是影响力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引入了管理者如何培养个人影响力的议题.影响力最容易培养的就是,身体力行,以个人行为为导向,影响周围人,注意各种工作细节,以知识交流,行为关心为基础来影响人.你的经验,更多的要以实际行为表现出来,既创造出实际效率与效果.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认可后,才能影响别人.4.如何管理公司元老?如日常的考勤和工作态度及薪酬福利等?

答:对于公司元老管理,我个人一直有一个设想.就是在公司实施制度等级分级制度,因为中国管理中,存在一个人情难的问题.这也是和国外企业管理一个很大的差别所在.公司制度在整体上可以形成一个主体制度约束全员,这个制度可以简单,明了.来约束全体人员.比如:要求员工上班必须佩带工作证等工作行为.在就是分为:员工制度,管理层制度.和元老制度.这三者制度,这里我无法详细叙述,我只是想说明我个人思路,因为在本国企业管理中,人情很难.特别是元老级的管理层的管理很难按统一制度执行,所以经常造成制度在那里,违反制度的却大部分都是管理者和元老们.这样就造成员工的一个反感.所以,传统的一种制度,全员遵守.似乎也有更改的空间了.在管理层和元老层的基础上,可以给予合理的放松管理,既把人性化的管理更加的引入高层制度,比如:管理者经常需要在员工下班后,还要工作.那么在作息时间上,就可以做出合理调整.元老层,在老板关系,个人认识,和公司贡献上有特殊意义,所以,需要有特殊照顾,当然这种照顾不能超出合理范围,这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制度.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具体无法详细叙述.我公司现在准备朝这个方面努力调整,看能否成功,如果成功了,在和大家分享心得.5.如何引进新的人才?引进哪些适合企业当前发展需求的人才?如何创造适合新老人员共同发展和成长的环境?

答:新的人才引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如何引进新的人才.学过HR的应该都知道几个招聘途径,第一,在中型企业中,主要可以以内部提拔为主.以中专,大专生为基础员工层,提供好的发展前景培训,并配置好的福利待遇,那么本公的人才将会容易从基层出现,并且都有基层工作的经验,了解基层人员的想法.这个方法的缺点,就是员工流动性大.企业相对招聘成本增大.不过可以以批量招聘来减少成本支出.在就是外部招聘,就是通俗的猎才.从同行业中寻求人才,挖脚.这个具体就不多讨论了.新老管理层的交替,主要是一个思想的灌输,对老一层管理者思想上灌输,能力,责任和义务是你能够做为管理者的前提,如果有更合格的人才,你就有可能被替换.主要是培养老一辈管理者的危机意识.引入学习型的思想,不段提高自己.6.如何处理同直属上司和工作间的特殊关系?

篇3:要创新高校人才资源管理工作思路

1. 人才管理机制还不完备。

从目前高校人才管理工作来看,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还有待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国际化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2. 人才工作意识还不清晰。

在人才工作中,还存在着人才涵义和人才意识上的误区。比如,只注重学历不注重能力,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实质,只注重己见不注重民意,只注重表态不注重行动,只注重私利不注重公利。没有正确认识人才的本质涵义,没有科学的人才意识,没有清晰和有效的管理策略。有关部门和学校对人才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在人才的引进和人才队伍的调整与培养方面处于被动,没有把人才真正当作高校事业发展的根本资源。

3. 人才环境还不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施展其才干的环境尚不完善,缺少相对自由的人才发展空间,使人才的创新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约束和限制。有的学校、部门和单位对有用人才缺少热情和关爱,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成果、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氛围还未全面形成,依然存在着不公平竞争的现象。甚至不少的学校和单位由于不良校风、不良学风、不良文化氛围、不和谐人际关系和小山头主义及一言堂独裁作风的存在,而造成了重要人才的流失。

4. 人才资源配置还不合理。

人才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学科专业的合理调整的有机结合还有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目标、措施的确定,要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目前,高校人才的配置依然存在着“集中与缺乏、饱和与不足、过剩与空缺”的矛盾。

二、高校人才工作应该认真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新形势下的具体情况, 创新工作思路和做法, 把人才工作做实、做细, 做得科学, 做出实效

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高校人才是党的事业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高校人才工作应该服务于党的事业需要,应该服从于党的领导。党管人才的根本意义在于:高校人才工作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和集体智彗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谨防一言堂和用人问题的腐败现象;做到以党的事业为根本,以工作需要为前提,以真才实学为标准,以求是态度为依据,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工作氛围,实行全面考察、公开评议、集体决策、讲究真实、唯才施用的做法。

2. 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人才,尤其是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高校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高校人才工作既要注重人才的学术才能,更要注重人才的思想品质。新的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必须正确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它是正确使用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关键。高校的用人标准应该是以德为本,高校人才不仅要有基本的爱国情怀,还要有创新为民、服务人类、克己奉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精神。在学术才能方面,不仅要有广博的科学专业知识、高深的学术水平,还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较大的发展潜力,还要看他是否具有真才实学、是否具有工作能力、适应工作需要。而是要防止树山头、拉帮派、排异己、不讲才的用人做法。

3. 坚持结构合理的原则。

人才工作要重视人才队伍结构的合理性,把优秀人才选拔与队伍结构合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人才队伍结构的形成要有利于学科专业建设,有利于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有利于人才队伍合力的增强。要有人才结构意识,讲究人才结构组成的合理性、科学性、多元性、互补性;既要保持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又要动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搞好人才资源配置和人才梯队建设;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成长机制,建设人才成长环境,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增强人才队伍活力,确保人才队伍建设适应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坚持尊重人才的原则。

新时期的人才工作,尤其要做到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用好人才,实现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提高人才工作水平。不仅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还要重视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不仅要重视人才的选拔质量,还要重视人才队伍机制的优化;不仅要重视人才资源的配置规模,还要重视领衔人才的选拔、培养;不仅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的科学性,还要重视人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要真正做到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要营造良好的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环境,优化用人工作机制,从而达到不断的公平、公正。

三、高校人才资源相对集中,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摆到了重要战略地位。科学做好高校人才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要做好科学评价机制建设工作。

高校人才的选拔与使用,必须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它是人才管理的科学体现。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做好高校人才工作的关键。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的建立,要以人才个性发展为切入点,有利于滋长人才成长的促进动力,有利于营造人才发展的多维环境,有利于提供人才潜力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制定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要具有严谨宜行、易于操作的实施规章,要建立民主公开、经常有效的监督体系,要形成平等竞争、唯才施用的政治氛围。这是科学评价机制建设的基本工作和根本保证。

2. 要做好人才梯队化建设工作。

高校人才工作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承上启下、后继有人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要形成人才梯队化的结构,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适时地进行人才引进、结构调整、吐故纳新,不断的整合人才资源、动态优化队伍,逐步实现人才建设的梯队化。不仅要有一流的数量足够的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研究的领军人物,还要有杰出的学术骨干和学科中坚力量;不仅要有强大、精锐的优秀群体和创新团队,还要有不断成长的年轻力量和优秀人才作为后备力量。使人才队伍相对稳定、结构优化、合力增强,不出现队伍断层和人才流失现象。

3. 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工作。

高校人才工作要有配套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要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比如:人才评价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人才培养制度、人才晋升制度、人才奖励制度、人才薪酬制度、人才流动制度、人才生活保障制度、人才学术假制度、人才学术展示制度、人才民主蕖道制度、人才工作监督制度、人才投入财政保障制度等等。也就是要做到:以法治校、以德治校、以导治校、以理治校,形成真正的法制化、制度化的高校人才工作氛围。人才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要因地而宜、因校而宜,人才工作制度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合理性。人才工作制度的实施要做到照章办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公开化。

4. 要加强人才信息库建设工作。

高校人才工作要重视人才信息库建设,要广集优秀人才资源,掌握人才队伍的资源情况,以便及时进行人才的调整、引进和配置。人才资源的汇集,要采取多措施、多途径、多渠道、多范围的做法。既要注重国内人才资源,又要注重国外人才资源;既要注重已具有优秀成果的杰出人才,又要注重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才;既要注重人才资源的现状,又要注重未来人才资源的需要。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有要求,经常性的分析现在、规划未来、掌控信息、利用资源。这是做好高校人才工作的重要保正。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科技引领未来,人才创造未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事业实现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是我国发展战略需要的百年大计。人才是高校的今天和未来,人才的质量、层次和水平决定着高校教育的质量、层次和水平。我们要贯彻落实人才战略方针,分析形势、明确任务、理清思路、开拓创新,为开创高校人才工作新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人才资源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人才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人才资源管理应重视人才管理机制、人才工作意识、人才环境、人才资源配置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以此推进用人制度改革, 建立人才资源管理新机制, 促进高校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高校人才资源管理,问题,基本原则,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宋永刚、杨鸿.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继续深化高校用人制度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02 (24) .

[2]宋永刚.人才战略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高等教育研究.2002 (5) .

[3]阎玉河、赫荣革.开创高校人才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理论界.2004 (6) .

篇4:空降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思路

还存在一个如何面对企业既有文化的抉择,

而类似“不换思想就换人”这种掷地有声的谬论,

往往会将经理人与企业一同引入深渊。

文化如风、如水。

如风,风化权杖,力量渐失;如水,水润权柄,永葆助力。

同样是企业文化,对空降职业经理人的权杖作用却可以完全相反。融入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权杖效用能起到助推作用;不能融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权杖就起到风蚀作用。

空降职业经理人从老板那里虽然获得了权力,然而在使用权力的过程中往往别别扭扭,虽然也出些成绩,但对企业总有陌生感,权杖虽然在手,总感觉不踏实,随时有滑失的危险。究其原因,是空降经理人融入企业文化深度不够,不彻底、不全面,这也是职业经理人不职业的一个表现。

空降经理人的文化误区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经理人在使用权力过程中,以为只要做到充分授权,把权力分解下去,把对应的责任、利益界定清楚,然后坐等着下级的喜报就是了。其实,现实中并不是这么简单,这样的结果等来的很可能是麻烦。还有的经理人非常懂得激励下属,然而团队的绩效仍不理想,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有的归因员工素质差,有的归因老板插手,有的归因资源不够,有的归因项目不好……但事实并非如此。

根本原因就是经理人自身融入不到团队里面,把自己置身于团队之外。经理人之所以融入不到企业团队文化当中,主要表现方式有三:

一、 心浮

经理人在空降到一家企业后,尽管团队归自己领导了,但心理上还没有适应下来,还停留在过去的文化当中,总想拿原公司的文化习惯同现在的比,在心里比来比去,根本就没有深入进去,所以心浮。

二、身飘

经理人进去一段时间以后,经过比较,发现这里的企业文化同过去自己习惯了的企业文化相比有诸多缺点,于是不认同新的企业文化,自己也明白这样的文化其实自己改变不了,又担心时间长了自己会被污染,所以自己时刻想溜,但暂时又没有可去之处,怎么办?就保持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状态,尽管自己也天天鼓励员工拼搏奉献,但自己像进了疫区一样带着口罩工作,惧怕与企业更多更深层次的接触,

这叫身飘。

三、冒进

有些经理人,进入企业后发现企业的文化习惯与自己的行为习惯不一致,就认为不好,就该改变,于是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胆地变。尽管自己天天大讲特讲,各种制度轮番出台,甚至大换员工,结果却搞得一团糟。根本原因就是团队成员无法适应你的新文化,想反抗又不敢,但心理上是抵触和反抗的,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软抵硬抗。继而团队成员之间许多人会心领神会地默契配合,来证明新来领导是错误的。试想团队成员团结一致来证明你是错误的,你能做出好的成绩吗?这叫冒进。去年迟尚斌入主深圳足球引发**就是冒进的典型。

上面谈到的三种对待企业文化的错误方式,都不可能给企业带来正面的效果,无论是心浮、身飘,抑或是冒进。空降经理人,如果自己不能融入企业文化,漂浮在上面,与团队两张皮,这时企业文化就如同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它却时刻侵蚀着你的权杖。

融入文化,权杖才能有力

所以,作为空降经理人,当你要激励员工,让员工出绩效时,首先应让你自己融入企业文化,让自己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激励,只有自己认同企业文化,自己被企业文化熏陶和感染,自己才能激励下属。否则,自己都不信,还能让下属信?自己都不能被激励,下属如何被激励?不能被激励的团队,又怎能出绩效?

而那种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想改变企业文化,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恐吓团队成员按自己的习惯行为办事的做法,实属法西斯作风。试想,处于恐惧状态的团队成员又怎么能被激励?不能被激励的团队成员又怎么能出成效?

篇5:财务经理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解决问题、财务经理、工作思路

课前说明:

主题怎么来的?资深网友分享e讲堂主题,激发了灵感;学员在沙龙、课程中提出类似问题,因此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抽象出来;涉及内容较多多,主要是分享感悟。

职场上存在的困惑:

上市:没有知识没有技能,被赶鸭子上架;

推进采购招标制度:得罪人不落好,也不知从哪里做起;

老板骂财务,给的报告不给力:老板没给具体要求,怎么做好? 预算:没有资源,没有老板支持,怎么干?

——以上都可以归为一类:常规工作都会做,但没干过的,不会干的,或者知道怎么做但没有资源或权利,没有条件做下去的,不知该如何去解决。被派到下属单位做财务总监,做不好怎么办?要不要去? 没知识没工作经验没资源。。。要不要继续干下去?常见的解决:等条件具备了再去做。其实同样的问题,成功的CFO们也一样碰到过,为什么他们敢接别人不敢接的工作呢?他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对此类问题进行小结,可以用5个步骤进行处理:

心态准备——行动准备——过程控制——选择与平衡——新的循环

财务经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STEP1:主动积极的心态

最重要的是心态!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是发泄情绪还是理性解决问题?

案例:一个税务经理,在税法方面精通,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欠缺;认为公司对税务工作不认可,情绪不好并带到工作中,后来离职。反思他其实并没有做建设性的举动去改变状况。问题解决了,情绪也就理顺了。是逃避放弃还是坚持?

Eleven的经历:找老板问公司没钱了怎么办?被老板砸回去:你是财务你解决!eleven考虑把问题漂亮的解决好了再走。问题处理完了,eleven的能力也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得到了新的发展。将危机变为发展机会。

是创造条件还是坐等天上掉馅饼?前提条件不完备,怎么完成任务?如销售不给数据。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条件。成功人士都是在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创造机会完成任务才凸显成功。

关注点滴变化,关注小事。Sun到诺基亚应聘出纳,被聘为费用会计。但一段时间后对工作郁闷,量大,琐碎,审核时间集中,排队显得效率低。。思考工作情况,如何改进,如何做出价值?一张单子从验三遍到验一遍,事后再抽查;提高效率,练习左手用计算器;将费用单子在系统中进行分类,汇总,做报告。通过这些提升效率积累数据,就可以进行比较、分析了,对公司的情况也更了解了,做出了更有价值的事。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思考未来,关注现在。

STEP2:行动之前的准备工作

做工作之前要思考,要解决三件事: 陈述问题。

案例:某咨询业务,老板要求财务经理建立公司授权流程,制度写出来了,但老板仍然认为没有。沟通了解到,老板关心的不是写在纸上的流程,他关心的是公司的钱由谁来管,有没有浪费。要了解老板的真正需求——老板没有说出口的话。(情商在沟通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搞明白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分解问题。如上市流程图,你没有经验,但考虑:老板为什么要你写上市流程?可能让你帮他梳理思路;老板可能让你去锻炼,在将来上市中让你去做——你要去了解上市的整体规程,培训、学习。。。分解问题。

聚焦问题。财务部活多人少,想申请增加一个人,行政财务都让财务做。可能一天有10个问题,但根就一个问题:财务部在公司的地位或影响力的问题。如何提升财务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首先要提升我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

经过陈述、分解、聚焦,你面对的问题通常只有3、5个了。

STEP3:过程控制

以终为始,结果导向。

不敢去担任财务总监。机会一旦错过可能就没有了。首先要去!考虑被派去的原因:是去控制?还是应急?还是能力符合要求。要做结果规划,做到什么程度,从结果往回推,现在要做什么,下一步做什么。PDCA循环。

强调:计划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随时调整,以适应环境。5W2H的原则。

做事要考虑全面,要遵循基本原则。

换个角度看问题,邀请别人参与——换位思考。

体会:以前做制度害怕被别人挑战,独自写制度,改变:把相关人员召集起来商量,换位思考如果我是采购经理,要怎么去做,态度平和的进行商量和讨论。

STEP4:选择与平衡

时间管理——重要的是能量管理,情绪和精力管理。要事第一。

最重要的优先解决,由此你的时间、压力减小了。平衡“完美”与时间和成本。

案例:老板要资金预测,用了一个月时间,虽然老板满意但认为时间太长。学会分阶段,先解决有,再解决完美问题。不敢去做总监,也是要克服完美的想法。结果呈现。

要考虑最终的结果。

跳出财务,提升层次和视野。

某财务老师:讲财务的书籍不看,看的主要是心理、沟通、证券等相关的书。

STEP5:结束是另一个开始

总结与提炼的三大法宝:

知识地图。重要作用:将各个知识点连成线,知识体系——逻辑主线

事后总结:AAR,重要回顾。美国伊拉克战争中,每次战争结束后,5人开会,事后总结,及时将相关问题记下来。

制作你的checklist检查清单,避免一再犯错误。不断学习!行动!

推荐书:《你的灯亮着吗?——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问题解答精选

1、问:我要求老板加工资,但老板没有行动。怎么办?

答:一个原则,把我的价值做出来,这可以在其他企业也能保证高薪。涨工资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一个人,其他人,全部。。建议先把自己的价值做出来。

2、问:中低层管理者如何组织其他同事完成任务?

答:首先,是组织什么样的人做工作?组织中高层的人有难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财务需要组织预算,涉及中高层人共同工作。第一这是机会,做好了你就不是中低层的了;第二,这是一个关键点,你没有资源和权力去组织,因此必须获得授权,抓一个后台的真正支持,否则很难做。中低层去组织中高层,要很高的情商,要抓住他们的利益点,平衡。

3、问:老板不放心任何人管钱的案例,后来怎么解决了?

答:观念上解决:向老板解释,钱在银行是不会跑的,在公司内部建立机制后,钱不会随便消失!

4、问:如何提高财务人员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

答:需要专业性、沟通技巧、。。你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是在看的,久而久之就形成看法。如自己组织沙龙,和某老师第一次见面,负责记笔记,没机会说话。半年后,老师邀请去做咨询项目,原因:课程笔记中体现了逻辑主线。这种印象可能会带来机会或不利。因此做好每一件事情很重要。

5、问:如何准确做到陈述问题、分解问题、聚焦问题?

答:可以再安排专题讲解。

6、问:如何解决问题员工?

篇6:财务经理工作思路

定位具体来说可以从服务和管控两个角度上来看。

首先是服务职能,这里分三点:

1、财务部门通过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合理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完整,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供决策参考。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例如经营管理者、内部员工、股东、银行、外部政府机构(如税务局等)、潜在投资者、供应商与客户等。这个服务职能特别强调财务经理的沟通职能(尤其对上市公司而言),把握好对外、对外的沟通渠道和方式。

2、通过财务分析工具,结合经营运作信息,对财务信息与经营信息进行深加工,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为经营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这个服务职能强调财务经理对经营业务、流程和模式的熟悉程度,而不仅仅局限于财务专业领域,工作计划《财务经理工作思路》。

3、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和资金计划管理手段,协助经营管理者落实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合理配置公司资源。这个服务职能强调财务经理的全局观念。

再次是管控职能:

1、通过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结合信息化系统的手段,使各项内控制度固化于流程当中,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

2、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实现对经营活动的事前计划,事中监控和事后分析,合理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个管理:第一个是计划管理:但作为财务经理,需要将企业的经营计划转化为部门的工作计划,而且要细化到每月、每周、甚至每日。利用工作推进表把工作目标细分为若干小项目,再指定责任人、完成时间、检查者、备注等。在执行过程中同时注重时间管理,遵循重要与紧急性原则。

第二个是制度管理:制定制度是公司高层的责任,而制度能否执行,则主要在主管层级。财务经理不仅要以身作则,维护制度,而且要善于充分利用公司制度作为自己管理的工具,在部门形成对事不对人、认真执行制度的风气。

篇7:“空降”领导的前100天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 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的“空降”领导, 成了干部交流任职和培养使用的一种常态。

“空降”式的领导一般会面临三大问题:一是不适应新环境和新文化;二是没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陷入办公室斗争的漩涡之中;三是求胜心切、急功近利, 没有摸清楚利害关系就急于干出所谓的成绩, 导致麻烦不断在后头出现。

一般说来, 前100天对于“空降”领导来说是小考。如何尽快平稳、安全地度过调试期?如何在新环境中展开工作?这些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前100天计划”

“空降”领导在履任前后, 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对将要展开的工作要做全面的梳理, 确定管理的重点。然后在此基础上, 结合实际, 细化日常工作, 建立“前100天计划”。

明确自己在前100天中, 应该选择哪些事情在这段时间内优先完成, 确定自己时间分配的对象和活动。这样能够使新领导不至于在新到一个环境时, 被杂乱的事务分散太多精力, 最大程度上利用宝贵的前100天时间。

很多“空降”领导都将时间优先安排到业绩发展和新战略制订上, 急于用业绩证明自己, 这本没有错。但大多数“空降”领导的失败, 主要问题不在于业务问题, 而在于融入方面的失败。因此, 新领导在管理重点上, 一定要做好融入工作与业绩提升之间的平衡。

“空降”领导首先必须要和老领导建立起密切的沟通。除了例行的正式沟通, 必须和老领导建立起密切的、私下的沟通渠道和机制。尤其在进行一些制度。战略上变革的时候, 和老领导的沟通至为关键。实践证明, 两代领导之间越是具有密切的沟通, 对于“空降”领导融入和权力无缝交接就越有帮助。

同时, 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老员工和关键下属建立密切的沟通, 获取他们的支持, 是“空降”领导成功的基础。一般说来, “人生地图会议”是一个帮助大家熟悉、建立信任的很好工具。

具体的操作手法是安排出一两天的时间, 邀请所有的关键老员工和关键下属开会, 不讨论具体的事务, 就让每个人谈自己的过去, 谈成长的经历、经验和成就, 描述每个人的“人生地图”。每个人都愿意自己被夸奖和称赞, 都愿意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和经验。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新领导能够很快理解老员工, 老员工也能很快理解新领导, 从而达到互相了解, 并且建立“相互理解, 相互欣赏”而非彼此敌对的氛围。而且, 新领导能够很容易找到驱动老员工和关键下属的激励要素。

在保持与各方密切沟通的同时要根据管理重点来推出一些快速成就, 以强化大家对自己的信心, 获取更多的支持。新领导需要能够判断, 解决哪些问题可以获取大家的支持;解决哪些问题既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对, 又能使员工获益。空降领导需要仔细考虑这些问题, 然后有计划地解决其中备受关注、同时又不会耗费太多成本的事情。有了这些快速成就, 新领导就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空间。

通过精心制定并有效执行的“前100天计划”, 新领导就可以照顾好融入和业绩提升两方面的问题。有此作为基础, 此后新领导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新战略制定。组织能力建设等方面, 以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他们的自己人

作为“空降兵”, 到达一个新环境后, 遇到别人的排斥或不配合, 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 你还是一个外人。如何让大家快速接受自己, 成为他们的自己人, 就要考验“空降”领导的生存智慧了。

在策略上, 可以先争取得到一小部分人的认可。团结一部分, 争取一部分, 孤立小部分, 这有点玩弄权术的味道, 但是有时也是不得已的策略。

作为“空降”领导, 也要明白一点, 这样做也是一把双刃剑, 把握不住火候, 功利性太强, 变成赤裸裸的排斥异己, 也是会惹火上身的。这个策略的核心就在于先让一部分人认为你是自己人, 然后争取让更多的人认为你是自己人。

在具体做法上, 可以有意去接触一部分员工, 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表示出关心, 并尽可能帮助他们去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逐步让这些员工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而且他们也会把一些信息快速提供给你, 便于你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方式等。等大家逐步认可你以后, 大家就会把对你的排斥、怀疑变成支持和理解。

如果新领导不能让大家感觉你是自己人, 即便是依照制度去做事, 也会遭到集体抵制, 当然这种抵制并不一定是公开化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可能就是你的行为方式和风格与原有的文化不太和谐, 让大家感觉别扭。

这就要求你在和下属和其他部门打交道时, 不要用原单位思维和方式。比如说:我原来在什么单位怎么样, 所以你们也应该怎么样;我以前就是这么做的, 所以就不能质疑我的做法;或者对大家现在的工作方式等大加指责等等。

很多“空降”领导前期所犯的一个错误是, 让制度和流程来要求员工和其他部门。从管理的角度来看, 这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简单化了, 因为他忘了, 沟通不但是弥补制度和流程缺陷的方式, 而且也是减少工作摩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 而且这也是快速让大家把你当成自己人的法宝。同时, 慎用惩罚, 多用激励。很多“空降”领导遇到不配合的员工, 为了立威, 就轻易动用惩罚手段。这里并不是不赞成按照制度去惩戒员工, 但是如果在不全面了解情况和关系网的条件下, 轻易动用惩罚手段, 往往会捅了马蜂窝。

真是遇到要动用惩罚手段时, 一定要先克制自己, 在全面了解情况和掌握充分证据后, 先找自己的上级去沟通, 最好的办法是让上级作出处理决定。另外就是要多用激励手段, 员工有好的做法和建议, 要多在公开场所进行表扬。

弱势管理

领导者不都是强势的, 明确这一概念十分必要。虽然相比下属而言, 领导者拥有更多的权力, 但这些权力往往受到许多约束和限制。表面上, 领导高高在上、风光无限, 但内心中也许充满无奈、甚至惶恐不安。很少有人能够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般地任意施展。

既然管理有强势、弱势之分, 那么管理的方式方法当然也应该有“高压”和“低压”之别。所谓“低压”, 就是在领导者权力有所不足时, 为取得良好管理效果而采用的权受手段, 即“弱势管理”。这一点对于“空降”领导者来说, 尤为重要。

“空降”领导往往是弱势管理者, 其权力构成必然有所缺损。很多时候, 这种缺损体现在管理者信息掌握得不够全面, 或者个人能力尚有明显不足。这时候, 应该加强调研、充分授权, 发挥下属长处, 而不是事事都自己拿主意。

典型的例子, 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误区。对于“空降”领导者来说, 到了一个新地方, 不能轻易“点火”, 而要多听多思多学, 不忙作决定、搞改革。

因为不熟悉情况会导致基础信息缺失, 再有能力的管理者, 此时也极易犯低级错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决策容易朝令夕改, 这会损害自身形象, 形成恶劣的第一印象;盲目改革容易打破原有平衡, 无意中伤害既得利益者, 造成无法逾越的改革阻力。

一般情况下, “空降”领导的前100天是“实习期”, 这个期间没人要求你作出成绩, 但一定不能有重大过失。急于建功者, 放弃了难得的调研机会, 一上来就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 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和队伍的信心。

同时, 弱势管理者必须在独裁和民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对于“空降”领导者来说, 他们的领导风格应该更偏向于民主, 而不是独裁。

领导者大致有以下几种决策方式:一是领导直接做出决策, 向下属宣布;二是领导做出主要决策, 向下属“兜售”;三是领导听取下属意见, 然后做出决策;四是领导做出初步决策, 允许下属修改;五是领导提出具体要求, 授权下属集体决策;六是领导提出目标要求, 授权下属自主决策。

我们可以看到, 越往前则越接近于独裁, 越往后则越接近于民主。对于那些强势的管理者来讲, 他们的眼界、能力。资历、水平远超出下属平均水平, 这时候适当的独裁并不是坏事, 既可以提高决策速度, 还可以避免团队走弯路。

篇8:空降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思路

4S店售后服务的目的就是通过优质的服务来维护管理内用户,发展新用户,促使用户再次购买,并确保服务受益,以服务受益来覆盖4店的经营费用。市场占有率,顾客占有率是衡量售后服务的指标,丢掉顾客的原因70%不是因为产品质量,而是因为服务质量,所以必须建立优质化的售后服务体系,必须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中心,牢记热情接待,保证质量和遵守约定是售后服务的三大支柱,为顾客提供他们真正服务的需要,以完成本品牌的经营战略。

1、以严格的流程化的售后服务来保证长安福特4S店的经营是以售后服务为中心的实现。

这些服务应该是: 1)可信的服务承诺;

2)保姆式的提醒,跟踪服务以及预约服务; 3)礼貌的服务接待;

4)负责任的问诊及检查; 5)尊重客户的意愿; 6)可靠的维修质量;

7)明确,可接受的维修项目和费用说明;

8)超出预期的服务。促进顾客满意的主要方法是:顾客接待、明码标价,准时交车,车辆清洁,一次修复,售后服务跟踪。

2、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评价制度

:主要指标有:

1)2)3)4)回厂率:不得低于50%,否则说明客户在流失。返修率:控制外返率到0%,内返率到100%。

定期保养实施率:它可以反映出顾客对你的忠诚度。

客户投诉率:必须以专业的接待方法,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进行投诉处理。客户投诉是很好的情报,它能使我们发现问题。让客户快乐理应是员工的责任。

3、加强对售后服务的管理:

1)绩效管理:如服务吸收率、定期保养成功率、单台营业收入、一次维修成功率等。

2)管理,如油水不落地,物物有定位等。

3)动态管理:如看板管理,其功能是:有多少车在修、在何工位修、由何人在修、需何时交车、有多少人可派工、有无停工待料车辆等。

4、搞好零部件与精品的管理工作

零部件与精品的管理分内外两部分:对顾客服务的目标为:纯正的零部件、合理的价格、快速的服务率、及时的供货速度。内部目标为:销售额、利润、库存管理(配件库存的周转一般应为一年4—5次)、5S管理等。

服务经理:XXXX

篇9:财务经理上任初期工作思路

1.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各项规章制度,决策程序,文化氛围:

?通过财务报告熟悉企业概况,组织架构,人员,资本结构,主要产品及市场地位及技术优势等;

?通过查看公司领导的发言稿、会议资料,认识公司的管理风格、管理理念、部门协调沟通的通常方式方法。

?了解公司高层对公司发展和财务部的期望,以作为日后工作关注重点; ?掌握各个部门设置及其职能、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考核制度,营销等业务流程,项目投资等;

?就工作的定位,重心和业务关键点与上司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探讨;?熟悉公司的财务运作情况及企业的文化,以便尽快融入该团队中;

?在沟通后马上列出阶段性日常工作计划,并且定期向直接领导汇报工作、学习进展;

?及时向上司沟通汇报他关心的工作进展情况和一些重要事项。

?了解公司经营状况,财务核算制度,账务处理,成本核算方法;

?通过员工资料了解部门员工的专业学历、业务能力、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 ?查看账本和凭证熟悉帐务记载逻辑,以往的报销签批程序,付款审批程序,主要资产负债收入利润来源等等;

?召开内部会议,明确财务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以及工作饱和度,部门人员对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采用单个约谈方式,把握每位下属的思想情绪,具体分工和工作内容和流程,并要求其在近期内提供一份书面的岗位分工操作流程。

?利用部门交流的机会到各个部门工作现场了解公司业务的运作流程,产品服务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及市场份额分布;

?了解下面企业的生产程序、财务控制程序、财务工作的基础状况; ?听取其它部门对财务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定期与各个部门保持联系。

?拟订熟悉公司业务,制度,人员等各个方面情况的程序和时间表; ?依据公司高层要求积极配合其它部门处理相关工作;

?按照领导下达的财务目标,迅速开展起部门的日常工作,监督日常工作的有效开展;

?定期召开部门周例会,在会议上了解更多的信息,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 ?与同事多交流,询问,请教,争得同事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篇10:空降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思路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财务经理开展工作的思路(与大家探讨)

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一个定位,三个管理(计划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培训和绩效管理),四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有了目标(定位),制定计划,制度保障、通过人来贯彻和实施。

一个定位是做好财务职能在公司战略中的定位。财务工作的职能定位,首先是服从和服务于公司改革发展与稳定工作的大局,目标是建设与公司发展战略与工作目标相适应的财务战略、财务管理体系和财务队伍,以保障企业战略和目标的实现。

定位具体来说可以从服务和管控两个角度上来看。

首先是服务职能,这里分三点:

1、财务部门通过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合理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完整,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供决策参考。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例如经营管理者、内部员工、股东、银行、外部政府机构(如税务局等)、潜在投资者、供应商与客户等。这个服务职能特别强调财务经理的沟通职能(尤其对上市公司而言),把握好对外、对外的沟通渠道和方式。

2、通过财务分析工具,结合经营运作信息,对财务信息与经营信息进行深加工,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为经营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这个服务职能强调财务经理对经营业务、流程和模式的熟悉程度,而不仅仅局限于财务专业领域。

3、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和资金计划管理手段,协助经营管理者落实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合理配置公司资源。这个服务职能强调财务经理的全局观念。

再次是管控职能,1、通过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结合信息化系统的手段,使各项内控制度固化于流程当中,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

2、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实现对经营活动的事前计划,事中监控和事后分析,合理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个管理:

第一个是计划管理:但作为财务经理,需要将企业的经营计划转化为部门的工作计划,而且要细化到每月、每周、甚至每日。利用工作推进表把工作目标细分为若干小项目,再指定责任人、完成时间、检查者、备注等。在执行过程中同时注重时间管理,遵循重要与紧急性原则。

第二个是制度管理:制定制度是公司高层的责任,而制度能否执行,则主要在主管层级。财务经理不仅要以身作则,维护制度,而且要善于充分利用公司制度作为自己管理的工具,在部门形成对事不对人、认真执行制度的风气。

第三个是人员培训和绩效管理:执行力问题的根本的是人员素质问题。包括: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各项培训工作纳入计划管理的范围,培训内容应结合公司实际,切实可行。绩效管理应该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尽量以量化的方式。

财务总监在新岗位如何开展工作?

如果这个公司是一个集团性质的公司,有很多下属分支机构,我会这样做:

1.先摸底。

老板关心的重点,也许是会计帐务的问题,也许是资金安全的问题,也许是成本费用的控制的问题,还有也许是融资的问题,这个在和老板面谈的时候应该已经谈得比较清楚了。摸底的时候,要特别关注老板关心的地方。

作为一个财务总监,今后的财务工作能否做得顺利,重点还是财务基础的建设,包括会计基础和内控基础。只有夯实了基础,有了全面的准确的基础数据的积累,才能使今后的财务分析、资金计划、预算化

管理等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所以,首先要摸底,了解下面企业的生产程序、财务控制程序、财务工作的基础状况。

(1)看。先在总公司调取各种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大致浏览一下,基本了解到这个集团的财务工作状况。并向集团公司的财务主管咨询一些情况,也许从他那里什么都了解不到,但谈一谈,总会有收获。

(2)聊。也就是尽量下到各个分支机构去走一圈,这也是所谓的下基层。首先和下面的财务主管聊,再到车间和车间主管聊,见到总经理和总经理聊,到库房和库管聊等。聊不是单纯的聊天,东拉西扯始终要围绕想了解的情况去聊。通过聊,能够了解到这个企业的很多情况和问题,也能大致了解聊的人的能力水平。

(3)查。查看库房,查看车间,重点是查看财务。财务上是查看报表、查看帐务处理、查看财务管理制度,这些是为下一步进行财务工作调整的关键。到了财务部还要继续多聊,和任何会计人员聊。

有过审计工作经验的人都明白,在内部审计工作当中,善于聊,能使审计工作少走很多弯路!

同时,在查账的时候,不能让下面人员感觉到这是在“办案”,否则,工作会寸步难行!

2.通过对全集团的调查摸底,整个集团的情况大致就掌握了,尤其是财务工作下一步的整改方向也就明确了。这样要开展的工作就容易了:

(1)调整程序,包括财务内控程序和会计处理程序,更改、修正、制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

(2)调整会计帐务的处理方式,包括一些基本的设置。在进行这些调整的时候,要考虑到今后进行财务分析、资金计划、预算管理的需要去做。

(3)统一报表,并统一财务分析的结构和内容。内部报表的设计重点要考虑到财务分析的需要。财务分析的结构和内容首先要考虑到老板的需求,同时结合财务专业的需要。这个是能否影响老板的决策的关键,也就是把老板没有考虑到的重要的内容设计进去。

(4)财务的人员培训和调整。财务人员水平高低不同,我的原则是,只要配合、服从,可以尽力培训、指导,只要愿意学,我不担心谁的水平超过我!如果这个人实在胜任不了这个岗位,可以考虑调动岗位,一般不炒鱿鱼。但如果始终不配合甚至故意作对,就只好打发给人力资源部去处理了。

3.一个财务总监,是否能够让下面财务人员真心实意地服从,德是关键,其次是业务水平。

所谓德,就是不能把成绩全部归自己,错误全部归下属;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还要照顾下属的利益;当下属和别的部门领导发生冲突时,要敢于帮他们说话为他们撑腰;下属有功要赏,即使只是口头表扬,也要做,有过却不一定要罚,因为财务部不是军队!有过,提出警告,屡教不改的,就象征性进行惩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当然,如果下属碰贪污和泄露财务机密这个底线,就必须开除!

篇11:空降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思路

事实上,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 不是一个专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能完成的。如果仍然像过去一样, 把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职能都交给人力资源专业部门, 那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因疲于应付繁忙的日常事务而忽略人力资源及管理的重要基础建设和核心工作。因此,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在决策层, 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员工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直线经理作为直接管理、指导员工进行作业或提供服务的基层管理者, 他们不仅直接从事着具体业务, 同时也是能否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的关键。

一、直线经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 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个人的发展前景密切相关。

直线经理个人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 在个人工作经验丰富、社会阅历深厚的情况下, 对企业的发展有准确预测, 对自己的定位明确起来, 他们不但注重职务的晋升, 还趋向于丰富的工作内容、希望在工作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更希望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工作中获得创造性成果, 也希望自己的努力和成功能够得到工作上下级的认可、公司领导的认可。懂得人力资源管理的经理人, 会正确对待自己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令人精神为之振奋和低落的时刻, 做到成不骄、败不馁, 在公司发展前景很好的情况下, 即使自己可能已经具备了成为更高一级领导的能力, 在公司中由于暂时没有适合的职位, 他们也会尽心尽力在本公司工作。

(二) 直线经理实际上是通过别人来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的。

每一个直线部门的工作不可能是经理人单独完成的, 而是要通过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来完成, 很多部门在规划、组织、控制等方面做得都很好, 但是因为用人失当或者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终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相反, 有些经理人在规划等方面做得一般, 但就是因为用人得当, 并且经常激励、评估和培训这些人才, 最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电力处成长至今, 各级班组长、主任、科长已经形成了对资金、市场、质量、安全、环保的强烈意识, 这是我们东风电力人的宝贵财富, 是电力处文化的精髓, 这些财富的形成, 是各位中层管理者和他们领导的员工共同努力的成果。由中层管理者亲自培养起来的班长、工作负责人、主管、技术骨干一般会对自己的培养人有一种信赖感, 从心里乐于协助他们将工作做得更好, 不愿意让中层管理者对他们自己失望, 而中层管理者能得到员工的这份信任已经为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再加上良好的沟通、有效的激励、恰当的集权与授权, 将有效促进中层管理者工作目标的实现, 可以说, 这样的中层管理者肯定是一个成功的管理人员。

(三) 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的有效合作是推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 仅仅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直线经理和人事经理的有效分工与合作。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针对性、综合性都很强的工作, 它的开展不仅需要领导的支持, 还需要各直线经理的协助。以工作分析为例:人事经理要做的一方面是持续地向公司领导强调执行工作分析对提高公司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强调工作分析信息对基础管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是要做好组织工作, 确定目标与对象、向直线部门收集信息、确定岗位分析的次序、把收集来的信息总结归档、控制工作分析的进行、形成工作分析结果等;直线经理一方面要协助完成工作分析, 如检查和评估职位描述的准确性, 当岗位的工作内容、范围或人员具备的素质要求发生较大变化时, 要及时通知人力资源部门要求对该岗位重新进行工作分析;另一方面直线经理要执行工作分析的结果, 要认真向新员工解释岗位说明以培养员工在某个工作岗位上的责任感。这样做出来的工作说明书才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 才能使其他相关工作做得更好。

(四) 直线经理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结合, 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 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努力缩小员工个人在企业中的职业期望与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偏差, 促使员工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使员工感到在我们电力处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可以得到一个有成就感的职业。人事科长虽然负责企业中所有员工的一些日常管理工作, 负责制定一些与所有员工密切相关的如薪酬、培训、考核制度, 但是, 真正直接理解下属员工的是他们的部门领导, 他们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但是往往在企业中听到这样的话语:“这件事情与我无关, 这是人事部门的事情。”很多直线部门领导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仅仅是企业的人事部门服务于其他直线、职能部门的事情, 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就是为员工签订合同、办理请假、结算工资等比较琐碎的工作, 对人力资源开发了解不多。在更多情况下, 直线经理更关注资金、市场、质量、安全等问题, 而忽视了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 他们往往将自己看成高级员工, 而不是一名在本部门内有人力资源管理权限的管理者。直线经理从思想上轻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也不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没有走向正规化、规范化所表现出来的典型问题, 也是电力处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

(一)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的区别。

传统人事管理偏重于人事行政管理作业, 只是在处理招聘、出勤、奖惩、薪资、档案管理等一些行政事务性的工作。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已从Personnel (人事) 到Human Resources (人力资源管理) , 强调人不仅是要Management (管理) , 而是要Development (发展) , 它侧重于把人力当成资源来看待, 强调人性化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 也更强调对组织目标的把握, 其工作要求具前瞻性, 成为企业策略性规划的一部分。人力资源部门正摆脱行政、事务部门的角色, 而逐渐成为一个绩效部门。据此,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逐渐成为绩效改善的顾问, 成为专职的教练, 成为企业文化最有力的推动者, 而参与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因此, 未来对人力资源经理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另外一个区别, 就是直线经理也成为人力资源经理, 直线经理的角色扮演又多了一项新的职能。这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

电力处的人力资源管理以“人皆为才, 共同成长”为人才理念, 以管理、技术、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 为三支人才队伍搭建成长平台, 紧紧依靠员工、情系员工, 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为培养能吃苦、能战斗、能超越的“三能”员工队伍而不懈努力。目标是实现对全体员工的价值开发, 这不仅包括基层员工, 而且包括中层及高级管理层。只要员工存在之处, 人力资源管理就延伸, 整个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大人力资源系统。所有部门经理都应是人力资源经理, 因为他们对下属负有招聘、考评、开发、激励等职责。人力资源工作要想切实有效, 没有各职能部门的执行、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 直线经理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开发职能。

直线经理的基本任务是要完成本部门的组织目标, 因此直线经理在日常工作中更注重具体的工作流程和结果, 可能忽略本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但是作为经理人, “管理”是其本职工作, 那么部门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其“管理职能”的一部分, 是经理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他的核心价值是要带领部门员工共同来实现本部门的工作目标, 因为每一个直线部门的工作不可能由经理人单独完成, 必须由经理人通过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部门员工来完成, 而且不能简单地以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依据, 还需要直线经理通过良好的沟通、有效的激励、恰当的集权与授权、有计划的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式, 使部门在完成工作目标的基础上, 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电力处作为电力这个特殊的行业, 更需要专业的人才团结协作才能干好工作, 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效能往往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 直线经理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电力处直线经理都应具备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并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和方法。例如, 如何通过工作分析明确界定下属员工的权力和责任、如何通过岗位评估合理地评价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如何进行有效地分解并管理所属部门的目标、如何理解并执行单位的薪酬体系并发挥其激励作用、如何有效地管理员工的绩效、如何进行有效的人才招聘、甄选和离职管理、如何帮助员工规划其职业生涯并建立学习型组织等。经过培训直线经理建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让自己首先成为一个人力资源经理, 以便更好地承担起对部门员工的招聘、分工、授权、考评、培养、激励等职责, 做好本部门内的人力资源管理。

三、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经理的分工与合作

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经理的人力资源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 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权。

直线经理的基础工作是完成本部门的工作目标, 同时在本部门范围内执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并接受人力资源经理的指导和监督。直线经理所具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职权包括:指导组织的新进员工, 训练员工掌握新的技能, 分派适当的人员担任适当的工作, 培养员工之间的合作工作关系, 协助员工改进工作绩效。向员工传达组织的各种规章和政策, 控制本部门的人事费用, 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 激发并维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等等。

一般来讲, 当组织规模很小的时候, 直线经理是可以独立完成上述各项工作的。当组织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 直线经理就需要人力资源职能部门的协助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支持。

直线经理一般是本部门的优秀工作者,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业务经验, 但不一定具有管理经验, 这就需要在人力资源经理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分析, 明确岗位职责和人力资源管理职责, 并掌握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每个直线经理都应知道自己在本部门范围内, 具有哪些人事决策权、人事建议权和人事操作权, 并合理、恰当地使用自己的权限。比如, 对于绩效考核、新员工试用期限他们有决策权;对于本部门员工的招聘、辞退、薪酬等他们有建议权;在他们行使权力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流程, 填写相应的表格, 这些就是操作权。这样, 直线经理就很清楚怎样争取人力资源经理的支持并与之配合。而人力资源经理就可以将精力集中在企业整体的人事协调和安排上, 当直线经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问题的时候, 则积极地进行沟通和讨论, 为其提供必要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最终解决问题。

(二) 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权。

人力资源经理的直线职能包括两方面:第一, 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 行使直线管理者的职权, 指挥其下属的工作;第二, 在整个组织范围内, 人力资源经理所提出的建议经常被当作为上级指示, 从而受到直线经理的重视。

人力资源经理的服务职能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作为组织最高管理层的助手, 要协助组织最高管理层确保人力资源方面的战略、目标、政策和各项规定的实施;第二, 人力资源经理要为直线经理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支持。包括协助直线经理处理员工的任用、培训、评估、激励、晋升和辞退等各项事宜, 处理健康、保险、退休和休假等各种员工福利计划, 督促遵守国家各项有关劳动和人事方面的法律和规定, 帮助处理员工的不满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协助开发员工的潜力等, 努力设法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例如, 2005年电力处制定了《关于印发<电力处岗位归级实施细则>的通知》 (东风电力发[2005]18号) 文件, 此文件是为了更好地激励人才的成长, 搭建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的平台, 探索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 构建电力处技术、管理、技能三支人才队伍成长和发展的通道, 规范员工岗位归级的管理, 所制定的实施细则。其典型的运用实例, 就是在2009年, 运行工区由机关开闭所改造为无人职守开闭所, 原机构撤销及部分员工退休, 工区对人员要进行调整。运行工区按照《关于印发<电力处岗位归级实施细则>的通知》 (东风电力发[2005]18号) 文件精神, 对空缺岗位进行了盘点, 并对人员知识、技能状况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很好的招聘方案, 方案做出来之后, 提交到人事教育科进行了补充完善, 经人事教育科与运行工区协调好, 将调整好的方案提交处长办公会通过, 在得到领导的认可之后, 运行工区组织了招聘, 由于对员工的状况比较熟悉, 招聘采取了公平、公正的方式, 并且对部分没有达到上岗要求的人员招聘之后进行了培训, 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就是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很好地分工和合作的案例。

(三) 直线经理与人力资源经理的各主要职能模块上的大致分工。

直线经理在正确理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前提下, 还必须掌握基本的人力资源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 同时积极与人力资源经理沟通配合, 及时了解企业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尽量争取人力资源经理对本部门工作的支持, 这样才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HR职能。

那么, 一线经理负责人即非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应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有哪些?在此, 拟将人力资源部门与非人力资源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主要职能模块上的分工合作事项予以介绍, 算作抛砖引玉。 (表1)

四、总结

总之, 在企业的所有资源中, 人力资源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战略性资源, 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员工的最大工作潜力, 需要企业领导、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经理的共同努力, 不但要从管理方法上创新, 更重要的是从观念和认识上的突破。直线经理应该突破人力资源部门仅仅是为其他部门做一些服务性工作, 不需要专业技术的指导、不需要直线经理的配合, 直线经理的工作也涉及不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等错误认识。对电力处而言, 作为电力处直线经理的中层管理者, 不但要注重本职业务和技术工作, 也要考虑怎样有效领导下属员工去完成这些工作, 考虑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了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的相互协作, 才有望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为我处“做优秀企业, 建亲和家园”的美好愿景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由西方传入中国后, 迅速得到传播和认同, 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热潮逐渐升温。本文试从东风汽车公司电力处现状, 就直线经理的具体人力资源管理职责进行阐述。

关键词:直线经理,人力资源管理,职责

参考文献

[1]雷蒙德.诺伊等.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梁维凯.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和对策[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005.7.

[3]李锡元.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8.

上一篇:偶得的美好作文下一篇:微电影拍摄制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