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切片总结第一季

2024-05-23

病理学切片总结第一季(精选3篇)

篇1:病理学切片总结第一季

病理学切片总结(第一季)

写在前面:

病理切片考试距现在也不远了,为了方便更多的同学更好地认识切片,准确地识别并说出其典型特征,特制作该文档,并配以图片进行说明。有些图片并不能直接显示出最具典型的部位,因为有些切片标本质量不高,敬请谅解。这是第一季,因为后续还会有各种切片的展示,敬请期待„„

请将以下标本的序号及对应的病症记在书中,以便考试前使用:

02-肾小管上皮水肿

03-脂肪变性

04-脾小动脉玻璃样变

06-肉芽组织

07-慢性肝淤血

09-混合性血栓

10-血栓机化

11B-脾贫血性梗死

14-纤维素性胸膜炎 16-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18-伤寒淋巴结

19-鼻息肉

22-鳞状细胞癌

28-黏液腺癌 31-平滑肌瘤

32-血管瘤

33-海绵状血管瘤

一、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的切片可见肾小球周围的肾小管有些细胞体积大,染色淡红,即为病变部位(请看放大40x10倍图片)。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向管腔内突出,使腔狭窄且层次不齐,细胞浆内充满红染颗粒。有的胞浆崩解脱落入管腔。细胞核结构清晰。

◎辨认要点:①看到肾小球,断定切片取自肾脏→②在中倍镜或高倍镜下,看到肾小管细胞明显肿大→③直接下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二、肝脂肪变性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肝脂肪变性的切片可见肝小叶结构存在,在一些小叶的肝细胞胞浆中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空泡的边缘清楚,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于一边。◎辨认要点:①低倍镜下不明显,直接调至中倍镜或高倍镜→②看到许多空泡样结构,直接断定:肝脂肪变性

三、脾小动脉玻璃样变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上图所示的两组标本皆为脾小动脉玻璃样变,镜下的形态有部分差异,这与切片取材有关。以下面的一组图片为例,可见脾被膜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体积缩小,脾窦扩张充血,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在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的物质。

◎辨认要点:①中倍镜或高倍镜下看到:脾小动脉呈均质红染;小动脉管腔狭窄;管壁增厚→②断定:脾小动脉玻璃样变

四、肉芽组织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肉芽组织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向表面垂直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深部的血管较少,成纤维细胞成熟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形成,组织中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辨认要点:①中倍镜或高倍镜下看到:有新生毛细血管平行排列;纤维母细胞分布于毛细血管之间;炎性细胞浸润→②断定:肉芽组织

五、慢性肝淤血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慢性肝淤血的切片。肝小叶内中央静脉及其周围肝血窦扩张,其中充满红细胞;中央静脉周围肝索萎缩,小叶边缘的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下看到“红白相间的条带”(见图:放大4x10倍)→②中倍镜或高倍镜下看到肝索变细,肝血窦扩张→③断定:慢性肝淤血

六、混合血栓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混合血栓的切片为部分动脉管壁,内膜面附有血栓,外膜面附有脂肪组织,血栓呈波浪层状结构,由粉染细颗粒状血小板组成分支状小梁,梁边缘附有中性白细胞,血小板、梁之间有纤维蛋白网,网罗许多红细胞。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或中倍镜下:粉染均匀的血小板梁→②高倍镜下:血小板、梁之间为充满红细胞的纤维素网和中性粒细胞(见图:放大40x10倍)→③断定:混合血栓

七、血栓机化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血栓机化与再通的切片显示动脉血栓内较多毛细血管形成的小腔隙及散在的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炎细胞。血栓内散在大小不等的不规则腔隙,紧靠血管内膜见一大的腔隙,部分腔隙表面覆盖内皮细胞,有的内含红细胞(再通)。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见一管腔结构,腔内红色部分首先想到是血栓→②中倍镜或高倍镜:见到紧靠血管内膜有较大腔隙(见图:放大40x10倍),部分腔隙表面覆盖内皮细胞,有的内含红细胞→③断定:血栓机化

八、脾贫血性梗死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上图是脾贫血性梗死的切片,很抱歉,没有拍到梗死区。这一切片的特征是:梗死区细胞坏死,细胞核分别出现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现象。原有的轮廓隐约可见。梗死区与正常脾组织分界处有充血出血及炎细胞浸润带。梗死区与正常组织有明显分界。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在正常组织部分,我们可以见到脾小体,确认切片材料取自脾→②低倍镜或中倍镜进一步观察边缘部位,发现有一部分区域与其他部分颜色不同,较为浅淡→③转至高倍镜,看到颜色浅淡区域无明显细胞核结构,即为梗死区。断定:脾贫血性梗死。

九、纤维素性胸膜炎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纤维素性胸膜炎的切片可见胸膜表面附有大量粉染网状的纤维素,其间网罗着中性白细胞碎片,因渗出物挤压胸膜下肺组织肺泡萎陷,呈裂隙状。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或中倍镜:可见许多细小的腔隙,似压缩状肺泡,初步认定为肺部组织→②高倍镜;可见有些腔隙附有大量粉染网状的纤维素→③断定:纤维素性胸膜炎

十、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的切片为阑尾横切面,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均充血,结构疏松,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弥漫浸润。阑尾腔内有脓性渗出物,部分黏膜上皮坏死、脱落。浆膜面附有少量纤维素及脓细胞(变形、坏死的中性白细胞)。

◎辨认要点:①先肉眼观察该切片,可见一管腔结构→②低倍镜下:清晰可见四层结构,有大量白细胞浸润→③高倍镜下:腔内有脓性渗出物,黏膜有坏死,浆膜面附有少量纤维素。断定: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十一、伤寒淋巴结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伤寒淋巴结的切片显示淋巴结肿大充血,正常结构不清,呈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炎症病变,伴有淋巴细胞及少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胞浆丰富呈淡粉色,胞浆内有吞噬的坏死细胞碎片,淋巴细胞及红细胞,核呈肾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疏松呈网状,又称伤寒细胞。

◎辨认要点:①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伤寒小结;小结内可见巨噬细胞、淋巴细胞。→②断定:伤寒淋巴结

十二、鼻息肉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鼻息肉的切片可见鼻黏膜上皮及间质增生突起呈息肉状,息肉表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间质含多数扩张腺体,腔内含分泌物及脱落的上皮细胞。间质疏松水肿,血管扩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下:与脾相似,但是间质有很多扩张的腺体,排除脾的可能。注意看边缘,是一层上皮细胞→②转至中倍镜或高倍镜:仔细查看标本的边缘,很明显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③断定:鼻息肉

十三、鳞状细胞癌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上图所示的标本为鳞状细胞癌。低倍镜下:见鳞状上皮癌变突破基底膜向深部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组织中浸润,形成条索状即癌巢,癌巢之间为肿瘤间质。

高倍镜下:癌巢内瘤细胞与正常鳞状上皮细胞相似,但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核较大,呈立方形或柱状,相当于基底层细胞,靠近里层及癌巢中心的大部分细胞色浅而大,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其形态与棘层细胞相似,有时可见到细胞间桥,癌巢中心之细胞扁平或形态不清,染成一片粉红色,核大都消失,似角质层细胞,称为癌珠(角化珠)。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下: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

一、排列不规则的腺样结构、癌巢→②高倍镜下:与正常腺体有共壁现象*,癌细胞有病理性核分裂象→③观察到“角化珠”。断定:鳞状细胞癌。

十四、黏液腺癌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黏液癌细胞排列分散,胞质内有大量黏液,呈空泡状,核被挤于细胞一侧,使癌细胞成为印戒状,称印戒细胞,部分区域因黏液过多而致细胞破裂,黏液溢于组织间形成黏液湖,黏液湖中可见少数癌细胞,此癌呈浸润性生长。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下:请尽可能地寻找有腺体的部位,然后转至中倍镜或高倍镜→②高倍镜下:寻找有空泡的部位,仔细辨别是不是印戒细胞,如果是,直接判断:黏液腺癌。

十五、平滑肌瘤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瘤细胞分化成熟,与正常平滑肌细胞极相似,细胞呈梭形,呈束状排列,走行方向杂乱,核呈短棒状,横切为圆形,未见核分裂,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在苏木素-伊红染色的切片中,瘤细胞与纤维间质不易区分,瘤结节周围有一薄层包膜,与子宫壁正常平滑肌组织分界清楚。

◎辨认要点:①中倍镜或高倍镜下:瘤细胞束状或漩涡状排列。瘤细胞呈长梭形,与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相似。→②断定:平滑肌瘤

十六、血管瘤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血管瘤的肿瘤位于表皮下,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有部分包膜,肿瘤由大量大小不等的毛细血管构成,管腔内被覆一层内皮细胞,细胞无间变,与正常毛细血管相似,但血管数量较多,且排列紊乱。

◎辨认要点:①中倍镜下:可见许多细小的血管腔,数量较多,排列紊乱→②断定:血管瘤

十七、海绵状血管瘤

放大:4x10倍放大:10x10倍放大:40x10倍

瘤组织由大小不等之血窦及血管腔组成,内充以血液,窦内壁衬以内皮细胞,血窦间有一层纤维结缔组织(间质)相隔。

◎辨认要点:①低倍镜或中倍镜下:上皮细胞不连续;由扩张的海绵状血窦构成,充满红细胞→②断定:海绵状血管瘤

篇2:病理学切片总结第一季

瘢痕组织:(1)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2)纤维素往往呈均质红染的玻璃样变(3)纤维细胞少,核细长深染,小血管稀少 1.肝水样变性:(1)细胞体积变大,肝窦变窄(2)胞浆透明淡染,甚至出现空泡(3)空泡变性,严重时气球样变性(4)胞浆基质疏松,电子密度降低 2.肝脂肪样变性:(1)肝细胞胞浆内可见大小不一的脂肪空泡,将核挤向一边(2)肝窦变窄 3.肉芽组织:(1)有新生毛细血管平行排列(2)纤维母细胞分布于毛细血管之间(3)炎性细胞浸润 4.肾浊肿:(1)细胞内可见粉染的颗粒状物(2)肾小管上皮细胞水样变性(3)近端小管细胞肿胀,腔小甚至闭塞。5.肺出血性梗死:(1),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肺泡轮廓保存(2)肺泡腔、小支气管腔、肺间质充满红细胞(3)非梗死区呈淤血状态 6.肺弥漫性出血:(1)肺泡腔内有红细胞散在分布(2)有炎细胞浸润(3)间质充血间质有大量红细胞 7.肝淤血:(1)血窦扩张,充满大量红细胞(2)脂肪变(3)肝细胞受压萎缩、坏死或崩解 8.慢性肺淤血:(1)肺泡壁增厚纤维化,大量巨噬细胞渗出(2)肺泡间隔扩张,红细胞充满肺泡间质(3)心力衰竭细胞 9.血栓机化:(1)肉芽组织取代血栓(2)新生毛细血管(2)纤维母细胞(4)炎性细胞 10.宫颈息肉:(1)粘膜上皮、腺体和间质增生(2)炎性水肿伴慢性炎细胞浸润(3)组织间毛细血管增生 11.浆细胞:(1)核染色质呈辐轮状(2)核在一侧(3)核周晕 12.巨噬细胞:(1)体积大而不规则(2)胞浆嗜酸性(3)核偏位(4)胞内有吞噬的其他细胞 13.阑尾炎:(1)病变深达肌层浆膜,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2)肌层充血出血(3)平滑肌断裂 14.嗜酸性粒细胞:(1)细胞质红染(2)细胞核呈分叶状 15.鳞癌:(1)癌细胞呈团状分布形成癌巢(2)癌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炎细胞浸润(3)癌巢中间有角化珠 16.乳头状瘤:(1)表面形成乳头状突起(2)乳头表面覆盖鳞状上皮(3)基底细胞排列整齐,基底膜完整(4)纤维脉管束 17.乳腺纤维腺瘤:(1)腺体及结缔组织增生(2)腺体被纤维结缔组织挤压呈裂隙状(3)炎细胞浸润(4)间质通常较疏松,玻璃样变或钙化 18.腺癌:(1)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

一、排列不规则的腺样结构、癌巢(2)与正常腺体有共壁现象*(3)癌细胞有病理性核分裂象 19.海绵状血管瘤:(1)上皮细胞不连续(2)由扩张的海绵状血窦构成,充满红细胞

20.淋巴结转移癌:(1)淋巴结内有癌巢(2)淋巴结不同程度破坏(3)癌细胞有病理性核分裂象 21.髓样癌:(1)低分化腺癌多位于乳腺(2)癌巢呈片状,较多(3)间质纤维结缔组织相对较少(4)癌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 22.硬癌:(1)癌巢少(2)纤维组织多(3)有病理性分裂象(4)癌组织与正常

细胞分界清楚 23.宫颈原位癌:(1)异型增生的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但不侵及基底膜(2)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大深染,排列紊乱 24.毛细血管瘤:(1)内皮增生(2)由大量分化良好的增生毛细血管组成(3)血管内大量充血 25.纤维瘤:(1)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交叉紊乱(2)瘤细胞间有胶原纤维(3)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 26.纤维肉瘤:(1)肉瘤细胞弥散分布与间质分界不清楚(2)瘤细胞异型性明显(3)多核瘤巨细胞(4)结缔组织少 27.风湿性心肌炎:(1)心肌间质可见梭形风湿小体(2)中央有纤维素坏死(3)周围聚集风湿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 28.风湿性心内膜炎:(1)赘生物形成(2)血小板纤维素形成白色血栓(3)间质有粘液样变和纤维素坏死 2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内膜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2)有玻璃样变,纤维帽深部有胆固醇结晶(4)周边有少量泡沫细胞 30.脾中央动脉玻璃样变:(1)脾小动脉呈均质红染(2)小动脉管腔狭窄(3)管壁增厚 31.大叶性肺炎:(1)分为四期:充血水肿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溶解消散期(2)肺泡轮廓完整(3)肺泡腔内有大量纤维素渗出物(4)有大量中性粒细胞 32.燕麦细胞癌:(1)癌细胞小,圆形卵圆形,呈燕麦状(2)分化程度底,恶化程度高(3)较多病理性核分裂象 33.硅肺:(1)有硅结节生成(2)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3)结节中有内膜增厚的血管

34.小叶性肺炎:(1)病变以支气管为中心,周围肺泡内有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脓性渗出物(2)部分支气管粘膜脱落 35.肝细胞癌:(1)癌细胞排成条索状,巢状(2)癌巢之间有间隙(3)癌细胞多呈多角形,嗜酸核 36.门脉性肝硬化:(1)可见大小不等的假小叶(2)假小叶内有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3)肝细胞排列紊乱,有变性坏死增生现象 37.慢性肝炎:(1)肝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2)门管区纤维组织增生(3)部分肝小叶被纤维组织分割,结构紊乱(4)变性坏死,增生 38.胃癌:(1)癌细胞浸润平滑肌层(2)癌细胞异形大(3)腺体排列紊乱 39.胃溃疡:四层: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周围黏膜皱襞呈轮辐状向溃疡处集中 40.甲状腺单纯性腺瘤:(1)肿瘤呈卵圆形,包膜完整(2)肿瘤组织大小较一致,排列紧密(3)内含胶质,与正常甲状腺相似的滤泡 41.胶样腺瘤:(1)滤泡内有大量胶质(2)包膜完整,上皮细胞成立方形(3)肿瘤间质少 42.滤泡状腺瘤:(1)可见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有包膜和血管侵犯(2)瘤细胞异型性明显

43.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肾小球纤维化(2)肾小管萎缩消失(3)周围肾小球代偿性肥大(4)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并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44.新月体肾小球肾炎:(1)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早期细胞性,中期细胞纤维性,晚期纤维性(2)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3)炎细胞浸润 45.伤寒:(1)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伤寒小结(2)小结内可见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46.乙脑:(1)灶性神经组织坏死,液化形成筛网状的软化灶(2)炎细胞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套袖现象(3)卫星现象(4)嗜神经现象 47.肠结核:(1)肠壁内有结核结节形成(2)结节中心有干酪样坏死(3)结节内有朗格汉斯细胞(4)淋巴细胞浸润,反应性组织增生 48.肝脓肿:(1)脓肿小结与周围正常肝小叶之间界限清楚(2)病灶部位有大量炎细胞浸润

49.坏死后性肝硬化:(1结节大小不等(2)周围的纤维间隔明显增宽(3)肝细胞大量坏死(4)间隔中有大量的炎细胞 50.混合血栓:(1)粉染均匀的血小板梁(2)血小板梁之间为充满红细胞的纤维素网和中性粒细胞 51.霍奇金淋巴瘤:(1)病变组织背景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2)有不等量的R-S细胞及变异细胞(3)有病理性核分裂 52.绒癌:(1)可见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细胞(2)癌细胞异型(3)肿瘤内无间质和血管

53.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大量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小管萎缩。54.肝细胞肝癌:(1)癌细胞组成团块状细胞,核染色较深(2)癌巢呈条索样,癌巢之间有裂隙

55.慢性肝炎:肝细胞体积增大,肝细胞气球样变,肝索断裂。炎细胞浸润,灶样坏死

5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2)蛛网膜下腔增宽,其中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

57.子宫平滑肌瘤:瘤细胞束状或漩涡状排列。瘤细胞呈长梭形,与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相似。

58.子宫平滑肌肉瘤:瘤细胞密集。呈梭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形状不一,多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59.矽肺(硅肺):硅结节的形成,硅结节由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构成,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

60.肾梗死:梗死灶细胞浆呈均匀一致的红色,细胞核呈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等坏死改变,组织结构轮廓尚保存

61.增生性淋巴结结核:大量的淋巴小结被破坏,有

篇3:病理切片与免疫组化个人经验总结

(一)载波片的清洁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必须保证载波片的洁净否则常导致非特异性染色和组织脱片现象的出现而新的载波片常有油污等可能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的异物。因此必须对载波片进行清洁工作。常用的载波片清洁液是用重铬酸钾、浓硫酸和蒸馏水以不同比例混合配成不同强度的清洁液。

1. 常用清洁液的配制方法:

1.1重铬酸钾:浓硫酸:蒸馏水=1:1:10 重铬酸钾10g., 浓硫酸10ml, 蒸馏水100ml 1.2重铬酸钾:浓硫酸:蒸馏水=2:3:25 1.3重铬酸钾:浓硫酸:蒸馏水=2:5:25 2载波片的清洁方法

1。1先将载波片用清洁液浸泡12-24h 1.2流水冲洗后再用蒸馏水清洗3-5遍 1。3 95%的酒精中浸泡2h,用纱布擦干

1.4放入60℃烤箱中烤干或者自然晾干储存在玻片盒内备用

(二)载玻片的表面处理

在免疫组化试验中由于实验操作步骤的繁多常引起组织切片或者细胞涂片的脱落,影响检测效果,因此常需要用粘附济对切片进行处理。

1APES黏附剂APES是一种新型玻片黏附剂它的黏附剂机制是通过对玻璃表面的化学修饰改变玻璃表面的化学物理特性使组织切片活细胞成分牢固的贴附于玻璃表面不易脱落并可长期保存。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组织黏附剂。

1.1APES工作液配制APES1ml丙酮50ml,混匀即可。

1.2切片处理方法1。1。1干警的切片放入盛有丙酮的染色缸中浸泡5min 1.1.2浸入APES工作液停留20-30s 1.1.3纯丙酮洗2次1。1。4放入烤箱37℃过夜1。1。5用干净玻片盒装好室温保存备用一般可存放半年以上

2多聚赖氨酸(poly-l-lycine.pll)多聚赖氨酸水溶液是一种良好的组织黏附剂使用浓度在0。005-0。01%但是由于价格较高在免疫组化中很少用。1.1多聚赖氨酸储备液的配制,将0.5g多聚赖氨酸充分溶于100 ml蒸馏水中,4℃或者-20℃保存备用(pll可反复水融)工作液可将pll原液稀释10-50倍使用 1。2切片的处理方法

1。1。1干净干燥切片浸入pll工作液,停留20-30s 1.1.3用干净玻片盒装好,室温保存备用一般可存放半年以上

(三)盖波片的处理

盖波片的处理方法如上,处理时间可适当缩短,清洁液浸泡2h即可(摘自常双锁主编医学常用实验技术精编)

石蜡切片微波修复抗原染色程序

1载玻片防脱片剂处理:可选择APES或poly-l-lycine。捞片后置烤箱58-60℃30-60分钟以上使切片紧密黏附 2. 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3.30%H2O2+蒸馏水10份混合,室温5-10分钟以灭活内源性酶,蒸馏水洗3次 4.热修复抗原:将切片浸入0.01M购船酸盐缓冲液中(PH6。0),电路或微波炉加热之沸腾后断电间隔5-10分钟后,反复1-2次。冷却后PBS(PH7。2-7。6)洗1-2次。5滴加5%BSA封闭液室温20分钟,甩去多余液体不洗。6滴加适当稀释的抗(小鼠或兔IgG).37℃1h左右或20℃时左右,也可4℃过夜,PBS(PH7。2-7。6)洗2分钟×3次。(一抗的稀释度孵育时间和温度与染色强度、背景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阳性染色强度不够时可提高一抗浓度和延长孵育时间背景过高时可降低一抗浓度和缩短孵育时间)

7.滴加生物素化山羊抗小鼠IgG(或兔、人IgG),20-37℃20分钟PBS(PH7。2-7。6)洗2分钟×3次。

8滴加试剂SABC,20-37℃20分钟.PBS(PH7。2-7。6)洗5分钟×4次.9.DAB显色:使用DAB显色试剂盒(AR1022)。取蒸馏水1ml加试剂盒中A,B,C试剂各1滴,混匀后加至切片,室温显色,镜下控制反应时间,一般在5-30分钟之间.也可自配显色剂显色。蒸馏水洗涤。

0.02M PBS(PH7。2-7。6)配法:

1000ml蒸馏水中加氯化钠8.5g,Na2HPO42.8g, Na2H2PO40.4g.如果用的是含水磷酸盐,应加上分子式中水的含量。

0.02M枸椽酸盐缓冲液:1000ml蒸馏水中加枸椽酸三钠(C6H5Na3O7·2H2O)3g, 枸椽酸(C6H8O7·H2O)0.4g 注意事项:

如果染色背景较高,在SABC反应之后,DAB显色之前,用加水0。01-0。02%TWEEN20的PBS(PH7。2-7。6)洗涤切片4次,单纯PBS洗2次,然后显色。

以上摘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工程公司所产的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染色试剂和使用说明书。

HE染色方法

1二甲苯I脱蜡10-15min 2二甲苯II脱蜡10-15min 3无水乙醇脱二甲苯1min×2次 4.95%乙醇 5.90%乙醇 6.85%乙醇 7自来水洗2min 8苏木苏染色1-5 min 9自来水洗1 min 10.0.5%-1%盐酸乙醇分化20S 11自来水洗1min 12稀氨水(1%)返蓝数秒,自来水或蒸馏水洗1 min 13尹红染色1-5 min 14自来水洗

15.85%乙醇脱水20S 16.90%乙醇30S 17.95%乙醇I 1 min 18.95%乙醇II 1 min 19.无水乙醇I 2min 20.无水乙醇II2min 21二甲苯I 2min 22二甲苯II2min 23二甲苯III2min 24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封固。结果:

上一篇:机关事务局保卫方案下一篇:我的神奇经历作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