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教学

2024-05-08

动物病理学教学(精选十篇)

动物病理学教学 篇1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动物病理学”课程内容的安排上, 多年来没有什么变化, 总体仍然分成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两个部分, 而病理解剖学中仅要求掌握基础病理学知识, 并没有将现阶段临床常见疾病列入, 这大大限制了学生对实际病理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严重地阻碍了日后学生现场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 根据当前畜牧业发展形势, 尤其是针对我国养鸡、养猪业已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宠物驯养日益繁荣, 而马属动物饲养逐渐减少的情况, 修订了课程教学模块, 突出每一个教学模块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计划授课内容时适当增加猪、鸡、犬的病理学内容的讲授, 而相应减少马属动物的病理学内容。同时, 随着疾病发生数量的增多, 以及一些新型疾病的发生, 动物病理学教材应做到与时俱进, 适时调整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及时反映该学科前沿动态与进展, 做到根据畜牧生产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动物疾病防治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必需、够用”理论知识, 达到能够识别临床常见病的病理变化、分析原因、制定防治方案的技能要求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要求, 选取教学内容, 为学生掌握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奠定基础。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动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中, 遵循以临床病例教学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为主、传统的板书式教学为辅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引入“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病例教学法”,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 使学生从原来单纯听讲的被动接受的地位, 向有机会参与、发现、探究的主动地位转变。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制作精美、简练的多媒体课件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 课件中应将疾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以图片形式展示出来, 使学生对疾病的病理变化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 根据执业兽医师资格要求, 将“病例教学法”引入课堂之中,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 使学生加深对临床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的掌握及与疾病临床症状之间的联系,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自2009年开始, 动物病理学教研室在2008级和2009级“动物病理学”课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病例教学法”后, 学生对临床病例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方式有开卷和闭卷, 这种考核方式虽然有利于理论知识的考核, 但对于实践能力的掌握无法考核, 因此要选择“实用有效”的新型考核方法, 加大实验考核比重。例如猪、鸡剖检术式及各系统检查方法, 动物病理学教研室通过实验课现场操作直接进行考核, 这不仅可以避免学生的死记硬背, 加强了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强了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基础理论考核中, 结合当前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 加大选择题型和病例分析题型, 实践证明, 学习效果良好。

4 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出真知, 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于生产实践。强化实践环节对学生尤为重要, 在坚持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 开展临床病理讨论, 充分利用实验室、动物医院和实习牧场的条件,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强化实验课、实习课的教学, 在实践病例分析中掌握临床常见病的病理变化。实验课和实习课教学中, 根据临床实践要求, 加强学生对病例剖检前的准备工作、剖检过程中的操作及病理分析能力的培养, 真正做到“教、学、做”三合一体, 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突出学生技能培养, 以不断提高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水平。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考核办法 篇2

根据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动物生理学实验共开设9次实验,27学时,1.5学分。采取综合考核评定最终成绩,有关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如下:

1.实验满分为100分:平时占60%,笔试占40%,实验课结束时用百分制汇总实验成绩,并上网公布。

2.平时成绩包括: 学生的学习态度、考勤、课堂纪律、实验操作、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写作质量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出勤、认真听讲、操作规范、遵守实验室纪律,按要求完成实验并认真书写实验报告者,根据完成质量情况记录单次实验成绩;旷课一次,该次实验成绩不记分;造成严重事故者,根据情节给予处理,不记单次实验成绩。

3.笔试考核学生认知、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系统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

4.存在下列问题之一者,不允许参加实验课的笔试。

(1)实验课旷课3次及以上者;

(2)实验报告缺交3次及以上者;

(3)不遵守实验课守则和要求,给实验室造成重大损失者。

动物生理学课程组

动物病理学教学 篇3

摘 要: 本文从当前兽医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出发,阐述利用动物医院临床实习,强化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的优势,让学生及任课教师进入动物医院,进入临床一线,掌握临床用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兽医药理学 动物医院 临床实习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1]。兽医药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兽医药理学,会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工作所必需的。通过多年兽医药理学教学工作,笔者发现,兽医药理学对于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门容易学的课程,总结原因如下:

1.当前兽医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因为兽医药理学这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大都开设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这时接触的专业课程并不多,对专业知识刚开始有所了解,许多专业名词并不是很明白,尤其是讲到药物的临床应用时,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内科病、外科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这些临床专业课,所以对药物的临床应用只能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是兽医药理学与其他科目相比,知识点较散,理论性内容较多,杂而抽象,药理知识不太容易掌握。药物种类繁多,许多药名通过外文直译过来,没有记忆的规则,一类药物里有许多种药物,各自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又不尽相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复杂,所以面对千奇百怪的药名、多如牛毛的知识点,学生不知该从何入手,抓不住重点,好像什么都要看、都要背,短时间内又难以理解和记忆。

三是高校教学特点与现状:药理学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将临床各类药物治疗的病例进行筛选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2]。现高校年轻教师大多数为兽医药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学历较高、科研水平较高,但相对来说临床实践水平有限,加之没有临床用药经验,讲课时很难与兽医临床用药实际相联系。因此,讲课过程中只讲授课本理论知识,缺乏实例分析,难免比较枯燥,课堂的气氛较差,学生学习兴趣欠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3]。

四是教材内容主要针对家畜与家禽,有关宠物等小动物的常用药物及药理知识较少,这对于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宠物行业和将来打算从事宠物临床工作的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欠缺[4]。徐茂森[5]提出随着“伴侣动物热”不断升温,暴露出国内动物医疗行业人员数量的缺乏和质量的不足。

2.充分利用动物医院临床实习,增强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

高校动物医院是动物医学专业校内重要的教学实习基地,对于动物医学专业来说,其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形式的教学基地所无法替代的。动物医院具有综合功能,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计划,为学生的专业课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具有搜集科研素材、对外服务社会的多重功能[6]。

动物医学专业各课程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各课程之间存在许多如何之处。能将这些课程有机融合,使学生学习各课程能够相互贯通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从事动物医院的临床实习。学生在动物医院实习,在指导教师和临床医师的指导下,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亲自动手操作,全面了解动物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防控与治疗技术,掌握兽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兽医药理学课程的学习来说,还有以下优势:

2.1实现从理论知识—模拟药房—真正药房的过渡。

现有的药理学课程主要是阐明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讲授药物的临床具体应用、应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较少。教材讲授的药物大多为原料药,与实际临床应用的制剂还有一定差别,再加上临床上联合用药较多等实际问题,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将来实际应用的脱节。理论课上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也开展以问题、病例为中心的讨论和PBL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形式单一,没有实境教学,学生学习效果也一般。刘爱军等[7]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了“病案式模拟药房”的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学生—多媒体病案软件—模拟药房的互动,“病案式模拟药房”模拟医院形式,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满足了学生的初步临床实践需求。一般开设动物医学专业的农业院校中都有自己的动物医院,让学生走出教室,利用周末及假期,走进动物医院,进入真正的动物药房,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可见、可触、可闻的实物,必将有利于学生对药物在实际临床上的正确合理使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2开阔学生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一般教学用教材的出版、更新往往滞后于当前该领域的发展,兽医药理学教材也滞后于新药的研发和上市应用[8],因课堂讲授课时的限制,不能把教材上所列药物一一讲授,在动物医院实习过程中,医院内所用药物品种较多、较新,涉及面比较广,学生可以接触了解到许多课本上未涉及的药物,利于学生开阔知识面,跟上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发展。

2.3提高学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合格的临床兽医师。

兽医药理学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让兽医师学会“对症下药”,通过正确药物的使用达到治愈患病动物的目的,把药理学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但现有的教学模式下,简单、有限的实验室内的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远远无法满足真正的临床实践要求,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临床实际工作中,患病动物的病情可能存在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或多器官、多症状发病等复杂病情,并不仅仅拿出药理课本上一种药物就可治愈,需要用到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我们在讲授理论课时大都进行单一药物的讲解,这就造成了学生面对临床病例“无从下药”的尴尬处境。但这种情况限于药理理论课时的限制,只能通过动物医院的临床实习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2.4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促进高校药理教学的发展。

药理学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现有的药理理论课程应推进整合教学并引入更多的临床药理内容[9]。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动物医院的教学实习,随时了解临床用药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弥补学校药理教学与临床用药之间的不足,删去过时及淘汰的药物,使高校药理教学跟上临床用药的发展趋势。还应通过扎实的药理学知识,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为临床服务,改进临床兽医师药学及药理学知识不扎实的情况。当前畜牧兽医行业中存在许多学历水平不高的“赤脚兽医师”,他们临床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匮乏,现在临床病例复杂多变,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解释和解决,这就需要专业人才运用理论知识合理全面分析病例,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当前蓬勃发展的宠物行业,面对老年动物疾病、肿瘤、心血管等疑难病例,需要我们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协助临床医师制订正确的用药方案。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反过来用实践检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必将促进临床医学与药理学的共同发展。

医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临床医学的实践性极强,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医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任何好的理论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10]。动物医学专业旨在培养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扎实,具有兽医临床诊疗、动物疫病防控、生产技术推广等基本能力,能在动物医学和动物生产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现在兽医专业课程的教学大都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灌输式教学模式[11],只注重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应充分利用动物医院这一综合性实训基地,使专业课程额教学和兽医临床紧密结合,让学生及任课教师进入动物医院,进入临床一线,掌握临床工作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杖榴.兽医药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谢耀峰.我院药学专业药理课程期末试卷成绩分析与评价[J].时代教育,2015,(7):62.

[3]王笃学,樊国燕,娄飞.论兽医药理学的教学与兽医临床用药的关系[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55-56.

[4]孙永学,曾东平,李守军.小动物疾病防治方向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2,02:166-167+171.

[5]徐茂森.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在校动物医院轮岗实习模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5):345-346.

[6]马吉飞,周庆强,张建斌等.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天津农学院动物医院的建设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6(1):59-62.

[7]刘爱军,刘建国,沈甫明,等.在《药理学》教学中开设“模拟药房”的一些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57-359.

[8]刘晓强,李引乾,蒿彩菊.提高《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的探讨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5):34-36.

[9]徐添颖,蔡国君.浅谈新时期药理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5,(3):31-32.

[10]曾勇,鲁映青.论临床思维概念[J].医学教育探索,2005,4(1):46-48.

动物病理学教学 篇4

动物病理学作为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在动物医学基础课与临床专业课之间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实验实践教学是动物病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2]。如何从实验教学方法及手段上适应动物医学专业教育要求, 是动物病理学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探索, 对动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多元化进行改革尝试, 现总结如下。

1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教学方法中, 计算机辅助教学普遍受到人们重视, 将其应用于实验实践教学,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表现手法多样、形象生动、图象清晰、病变图片典型多样等优点, 既能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节约教师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病理实验教学中, 把图像、声音、文字按教学要素整合, 演示疾病发生机制, 再现疾病的发展过程, 让学生观察、分析其病理变化;也把实验要求观察的大标本, 显微镜下切片标本的病变, 通过数码相机及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拍照, 进行电脑编辑, 制成实验教学课件, 让学生能够看到足够数量典性病变的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 并看清每个标本的病变特点, 看懂静止病变与疾病病理变化的过程。然后, 再让学生观察实体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 把实体标本的病变与多媒体课件看到的病变相互比较, 从而获得对标本病变特征的深刻认识。

2 应用比较教学法, 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

动物解剖学及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学科, 而动物病理学是研究机体在病理状况下, 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学科。动物解剖及组织学是动物病理学的基础, 动物病理学与动物解剖及组织学在实验课上应相互结合与渗透。因此, 在动物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 要求学生把正常组织器官与病理组织器官、正常组织切片与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对比观察。通过对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肉眼观察及显微镜观察, 学生对组织病变特点一目了然, 既巩固了动物解剖学及组织学的知识, 又加深了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理解。

3 设计临床病例讨论课, 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物病理学是一门具有临床性的基础学科, 与临床的动物传染病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等学科相互渗透[3]。在动物病理实验教学中, 应结合其他临床学科知识, 设计病例讨论课。例如针对动物重要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选择小动物典型病例, 上课前1周提前把病例资料 (病史、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治疗过程以及病理学检查 (尸检) 等) 提供给学生, 学生对相关问题必须要翻阅相关书籍、查阅相关文献后才能分析相关资料, 说明主要病变与临床表现的联系, 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 才能作出相应的病理诊断。在病例讨论课中, 让学生对问题自由展开讨论, 教师只需要适时对学生的讨论加以引导及恰当总结。通过病例讨论课, 学生把病理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学科知识进行融汇贯通, 得到透彻理解。讨论课上通过相互讨论也能发现自己对问题理解的片面与不足, 初步培养学生病理诊断能力及综合判断能力,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4 开展开放性实验项目,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环节,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动手机会很少, 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实验室的各种仪器和设备, 阻碍其创新性思维的形成。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就要创造条件, 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 增设病理学取材技术、组织制片技术等开放性实验项目, 由学生自愿报名, 然后分成若干组, 利用课余时间, 实行教师指导,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制片过程中, 出现许多技术问题,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解决, 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参加该项目的学生, 基本掌握了病理学取材技术, 组织学的HE制片技术, 初步养成团结协作、严谨自觉的科研素养。

5 开设动物尸体剖检综合实验,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物尸体解剖是动物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是动物疾病研究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更是临床动物医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能[4]。动物尸体解剖既可以验证临床诊断是否正确, 有利于总结经验, 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又可查明病因, 掌握疾病流行病学资料, 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在动物诊疗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 动物疾病定性诊断, 还要更多地依赖病理学诊断。由此可见, 动物尸体解剖, 对提高临床动物医学的诊治水平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对动物医学科学发展、培养临床动物医学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在动物病理实验教学改革中, 为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设了动物尸体解剖综合性实验。在每次动物尸体解剖教学中, 由学生担任主刀、助手巡回并做记录, 其他学生在解剖台周围观看。教师只对其进行指导, 纠正解剖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提示组织病变特征。动物尸体解剖结束后, 把尸检结果、临床体征资料等发给每位学生, 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结合所学的病理学、解剖学、组织学及临床专业课等相关专业知识分析病史, 提出可能出现的病理改变, 分析其尸检过程中各种病变之间的联系, 以及其临床表现的关系, 提出病死的原因, 并做出各自的病理诊断的意见书。在下一堂实验课中,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对学生的分析进行引导和提示,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遇到的临床相关问题。通过动物尸检这类综合性实验, 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开设综合实验的主要目的;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及创新性思维, 让高水平学生脱颖而出。

实验教学的改革是艰难的探索过程, 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应根据农业教育的现实及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 不同院校依据各自的校情和办学定位, 按照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 求真务实,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各种实验教学模式, 最终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改革目的。几年来, 通过结合实际情况, 在病理实验教学改革中, 遵循这种原则, 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的改革, 得到学生的好评, 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丰富了动物病理实验教学内容。相信随着经验积累, 动物病理学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 将使学生能够从病理学学科中受益, 为今后从事临床动物医学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5,6]。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对动物病理学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总结了动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多种途径, 认为动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多元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 是提高动物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动物病理学,实验教学,多元化,途径

参考文献

[1]肖金华.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107-110.

[2]王小平, 应小平, 王军, 等.赵延红综合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5) :80-86.

[3]王文荣, 任丽薇, 张宇忠.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J].中医教育ECM, 2007, 26 (3) :53-54.

[4]程国富, 胡薛英, 周诗其, 等.动物病理学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应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89-90.

[5]赵春霞.动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分析[J].当代畜牧, 2014 (1) :46-47.

动物病理学教学 篇5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综合性实验

摘要:在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动物生理”课程中,通过教学实习周,开设综合性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理论学习的巩固以及团队协助精神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实验是一切科学理论的来源,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之一。高等学校中的实验课程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科学实验方法、技能、作风等进行培养和训练的主要渠道。它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1.开设综合性实验的必要性

动物生理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学生以后完成专业学习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动物科学必修课程中,动物生理学是沟通生物学相关学科的重要渠道。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掌握和了解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中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课程又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实验课设置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有更高的综合素质。重视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所必须的。由于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在教学计划的有限教学课时内,课程的数量逐渐增多,各课程的教学时数均有所下降,而且,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改进,理论课教学的进度大大加快,实验教学时数捉襟见肘。对于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的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学生要系统掌握相关实验技术的难度很大。

传统的实验教学无论在方式还是在内容上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方式上,传统实验教学普遍采用“课前预习——课堂实验——课后教师评阅”。在这种模式下,常常出现学生不重视预习、实验时不愿意动手、课后不认真总结思考,甚至缺课、抄袭实验报告等不良现象。

对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改变教学时数少、实验项目单一的模式势在必行。由此,我们应在常规的实验课程之外,选择涉及课程知识面广、相关实验技能较多、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内容进行综合性实验,集中时间让学生能够相对系统地完成整个实验过程。

2.综合性实验设计的选题

我们安排了教学实习周,开设了综合性实验,以“家兔正常血压的调节”作为动物生理学的综合性实验选题。

在实验中,实验小组以5—6个学生为宜,组长组织安排学生的各自的工作,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学生从捕捉、固定、麻醉动物,到手术器械的使用,从分离颈部的神经和血管、做颈总动脉的插管,到应用计算机记录实验结果,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都能掌握到。

一般生理实验教学学生依赖性比较强,不能积极参与实验。生理综合性实验是由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并亲自准备实验用品,参与实验操作。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通过实验充分发挥积极性。

3.综合性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

3.1教师应掌握所有操作技术,能正确自如地指导学生

开设综合性实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理论知识全面丰富,及时掌握各个领域的研究动态,才能回答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为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3.2加强实验室管理

综合性实验加大了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开课前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清点、发放、收藏等工作。开课前要检查调试好实验设备和仪器。

3.3实验成本的控制

动物生理学实验成本是一个在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开展综合性实验能够使实验动物综合利用,降低实验成本。

4.开展生理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

4.1通过调查,学生对开展教学实习周,开设综合性实验普遍持赞成的态度。学生认为,综合性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对相关知识系统地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综合性实验比较复杂,需要大家配合完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2综合性实验教学压缩了实验课时,精选的项目能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全过程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优点是十分突出的。

4.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综合性实验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是一个集体行为,这需要理解、沟通、共鸣、默契配合甚至是宽宏体量,这也是未来科技工作者必须的素质。

4.4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的、勤奋努力的拼搏精神,摸索、探索、经受挫折贯穿于整个实验之中。能取得预期效果固然可喜,但实验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也未必是坏事,仔细推敲实验方案,克服道道难题,增强了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也是宝贵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陈忻华.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中国科技信息,,(10):123.

病理学教学中的多样化教学 篇6

关键词 病理学;教学方法;多样化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其概念多而抽象,各种病变相似,书本内容多且难记忆。它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由基础通向临床的桥梁,如何学好病理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课的学习。而成旧的教学方法不仅授课形式单调、教学效果差、师生交流少,而且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开拓创新式人才,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多年的病理教学中,我根据病理学的特点及不同章节的特点,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的应用

第一,带问题听课: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听课有重点,在上课之前,教师先将本次课的重点问题做一介绍,使学生心中有数,带问题去听课。如讲“休克”一章时,首先向学生介绍,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休克的共同发病环节是小动脉、微动脉等小血管的扩张,而引起的动脉血压下降,因而临床上常用收缩血管的药物来提高血压。但是,有许多病人经这样治疗后,疗效却不好,有的患者病情反而恶化,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听课,可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容易抓住重点。

第二,带问题自学:大部分院校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学习方法,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应注意正确引导。例如,讲“肝性脑病”一章时,首先提出肝性脑病在临床上较多见,其中最重要的、并且危害患者生命的就是出现肝昏迷。那么,什么是肝昏迷,临床治疗时为什么应用降低血氨的药物来治疗。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写读书笔记,再反馈信息,这样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抓住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氨中毒和假性神经介质的作用,出现昏迷是由假性神经介质取代了正常神经介质,临床上应用降血氨及左旋多巴就是为了治“本”。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學法是选择历年临床实践和教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典型病例,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类型的病例作引导,使学生从复杂的材料中寻找线索,发现问题,作出判断,从而使学生把课堂知识从机械性的记忆转变为记忆性的理解。

第一,将病理概念、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诊断相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 :比如在讲述肿瘤这一章时,先提问:为什么病理医生能通过观察送检组织判断患者是炎症还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是肿瘤早期还是晚期,然后结合书本介绍诊断肿瘤的基本要点是观察肿瘤的肉眼及镜下观,层层推进介绍肿瘤的大体特点和镜下特点,从而使学生更生动的理解了病理变化。

第二,将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学习病理变化的最终目的是认识和诊断疾病,将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既认识了疾病的临床特征,又能更牢固的记忆枯燥的形态学变化。如讲大叶性肺炎时,先介绍其肺泡壁和肺泡腔的镜下改变,然后推理其肉眼可能出现的变化,并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推理可能出现哪些临床症状,教与学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法的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实验课,传统的实验课是在学完理论后做实验以巩固、验证理论知识。而实验教学法除具有此种功能外,重在学生通过实验这种直观教学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家兔空气栓塞”实验是一个较简单的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易观察。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是告诉学生发生什么现象,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当家兔空气栓塞死亡后,迅速打开胸腔,这时候他们发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家兔死亡后心脏还在跳动。这虽然不是我们的实验目的,但学生观察到了此现象并积极思考,这比我们直接告诉他们心肌的特性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发现的第二个问题是透过右心耳壁看到了气泡,这时候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就积极地去寻找家兔的致死原因。从右心耳—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等。最后他们找到了家兔的致死原因主要是肺动脉口空气栓塞。同时可作有意引导除了这个致死原因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目的就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时候学生们就可能想到空气栓子具有弹性,它有可能从静脉系统通过毛细血管到达动脉系统,导致脑梗塞或心机梗塞等诸如此类。

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打开胸腔的同时打开腹腔,他们会积极发现问题,肝脏为什么会颜色变深,肝体积为什么增大,同时他们会通过肠系膜血管分布发现肠梗死呈节段性等,最后要求学生课下书写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巩固知识、验证理论,同时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及主动的学习意识。这种从理论—实验—理论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四、网络病理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加强我校病理学的网络课程建设,将多媒体课件、实习指导、课时计划、教学大纲、题库等传送到校园网络上,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结合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浏览病理网页得到补充和强化,从而达到更个性化更具体化的教育目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资源共享,链接更高层次的医学院校的精品网站和相关专业网站,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广的学习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扩大学生知识面。通过对于病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掌握牢固的病理专业知识,提高了自主学习、分析推理、准确判断等综合能力,为今后临床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育目的。

动物病理学教学 篇7

1使学生意识到开设动物病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动物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桥梁课程,也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等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和兽医师资格认证考试的必考课程。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因此,要特别发展在未来复杂环境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生存的能力和坚毅不拔的品质[2]。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上好第一节课,关键之处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开设动物病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高。

2理论课上教学方式多样化

2.1善用多媒体教学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高校主要的教学工具,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不应仅限于播放PPT,应善于运用多媒体的独特优点使知识生动形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例如,在绪论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国际或国内动物疫病检测流程,尤其是利用病理学知识和技术进行检测的视频; 在炎症章节中,可以播放一些和日常联系紧密的炎症类型和临床表现等录像。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设备,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 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4]。“填鸭式”教学的传统教学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加上动物病理学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觉得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恰好能解决这一难题。例如, 在炎症这一章节,可以使用PPT展示几幅体表炎症图片; 接着让学生思考体表急性炎症的基本症状; 然后让学生思考引起这些症状的病理基础; 这样,学生就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不会觉得这些病理知识枯燥无味。

2.3比较教学法的应用

由于动物病理学理论知识抽象,机制复杂,病变的组织器官复杂多样,而同一组织器官在发生不同病变时形态各异,学生不容易掌握。在病理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比较教学法,可以把相近、相似或相反的知识点加以比较,从而清晰地分辨事物的区别和特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深化,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血液循环障碍章节中,充血和淤血这两个概念可以通过比较法来进行讲授。虽然它们都是局部组织血液含量增多,但是充血表现出局部组织或器官温度升高,色泽鲜红,功能增强等; 而淤血表现为局部组织或器官温度降低,呈暗红色或蓝紫色,机能减退。 通过比较,使学生更容易对动物病理学基础知识进行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3实验课上加强综合训练

长期以来,动物病理学实验附属于动物病理学理论课,不单独考试,不计算学分,成绩占最终期末成绩的20% ,学生只需提交实验报告。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实验报告也是敷衍了事,最终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综合实验素质低。针对这种现象,动物病理学课程组对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将实验课单独列为一门课,课堂上通过教师授课、学生实验操作、课堂随机测验和教师点评四个环节进行。同时,将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分为四个部分: 学生出勤、课堂测验、实验报告、期末考核,按照1∶3∶3∶3的比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四段一评”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使课程教学改革更具有时间和空间概念,实现动物病理学教学内容结构的组合优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动物病理学课程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4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每位教师都应该秉承 “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教风,教师应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热爱教育事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尤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丰富,既掌握渊博的理论知识,也具备精湛的业务水平,从而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5结语

托尔斯泰曾说: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也曾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在动物病理学教学中,通过理论教学方式多样化,加强实验课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动物病理学课程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既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魁,贺文琦,成军,等.动物病理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08上):183-184.

[2]鞠艳艳.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8):38.

[3]王秀清.教学关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价值工程,2010,29(20):209.

《动物病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篇8

1 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动物病理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基本规律, 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 在兽医教育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见图1。

2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动物病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及病理诊断技术三大部分。病理生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疾病概论、缺氧、水肿、脱水、酸中毒、贫血、发热、黄疸、休克等内容。病理解剖的内容主要包括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充血、淤血、出血、血栓、栓塞、梗死) 、组织细胞损伤与代偿修复、炎症、肿瘤、动物器官病理等内容。病理诊断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尸体解剖技术、病变观察及描述、病理诊断分析等内容。每一种病理变化、每一个病理过程都是重点, 因为在临床实践中, 每一种病理变化、每一个病理过程都可能是致命的。在教学过程中, 每一种病理变化、每一个病理过程都要讲清楚其概念、原因、机理、病变及影响结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能对发病动物尸体进行病理解剖诊断, 正确描述病变, 做好病理记录等。课程教学内容见图2。

鉴于本门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 通过教学改革坚持以理论为基础, 突出应用技能, 加强技能训练, 强化对畜禽常发病、多发病的病理检验与病理诊断能力培养, 为行业系统畜禽疫病“病理诊断”一线职业岗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 课程教学目标改革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给学生“三个一”, 即给学生一双慧眼、给学生一个哲学头脑及给学生一双巧手。通过病变观察训练, 给学生一双慧眼, 能正确识别并描述各种病理变化。通过对引起病变的原因、机理、影响和结局的分析, 给学生一个哲学头脑, 能透过病理现象看到疾病的本质, 能分析引起病变的原因并预测疾病的结局, 指导临床实践。通过病理解剖训练, 给学生一双巧手, 能对患病动物尸体进行病理解剖及诊断。课程教学目标见图3。

4 课程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动物病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与手段坚持“一核心、三结合、三主体、三联系、一渗透”的宗旨。见图4。

4.1 核心

是指以临床病变 (例) 或病例 (变) 制造为核心。教师利用自身在养殖场挂职的机会或校内实训基地接诊的病例, 将临床病例带回课堂或利用多媒体设备把从临床病例采集的图片、录像给学生展示, 对于病理生理的内容强以通过制造病例, 让学生先看到病理变化或病理过程, 有了感性认识后进行讲解, 再结合学生自己的操作、观察, 可迅速熟悉和掌握其病理特征。

4.2 结合

是指将理论、实践、临床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以兽医临床病例服务理论教学为宗旨, 课堂上使用的兽医临床病例与所讲授的内容紧密结合, 符合课堂理论教学的需要, 围绕病例进行理论教学内容的延伸;通过病例分析, 学生容易接受所涉及的知识。

4.3 主体

是指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以病变 (例) 为主体。在教学中引入兽医临床病例, 学生自己用手剖、用眼看、用脑思考,

4.4 联系

是指与基础联系、与临床联系、与人适当联系。动物病理研究的是异常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必需以正常的解剖结构和正常的生命活动 (动物生理、动物生化) 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先得让学生掌握正常情况下的表现, 才能明白病理状态下的异常情况, 所以必要时还得复习动物解剖、动物生理、动物生化的知识。学习动物病理是为临床服务的, 所以要以临床病变 (例) 为主导进行讲授。讲授病理过程如发热、脱水时, 先让学生思考自己发热和腹泻时的感受, 适当地与人的感觉和经历联系起来,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4.5 渗透

将理论教学渗透入实践教学中。动物病理生理教学内容抽象、学生理解困难, 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方法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 合理使用兽医临床病例并结合学习的理论进行分析,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兽医临床思维意识。

5 课程教材改革

5.1 教材内容编写改革

(1) 课程内容基于项目进行开发。 (2) 将病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项目, 各学习项目以任务为载体完成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过程。任务单部分是与工作过程知识单相应的必需掌握的技能。任务单内容主要包括完成此项所需达到的[能力目标]、所需的[仪器材料]、完成任务的[学习内容]、顺利完成此项任务的[教学建议与说明], [相关知识]部分主要介绍与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 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度, 以及完成任务时进行自评自测的[思考题]。 (3)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由浅入深, 紧密衔接, 注重知识的整体性。 (4) 根据本书的编写内容, 在教授本门课程时以学生的实训操作为主, 工作过程知识单的内容可以通过学生对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达到自然理解或穿插在学生完成工作时进行讲授或老师答疑时完成。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 (5) 内容较多的任务单如猪鸡主要器官的常见眼观病变及病理临床联可以放在连续一周或半周的集中实训期间进行。 (6) 病理切片的制作内容编写在实训指导书中, 此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参观科研院所或高校的病理室完成。

5.2 教材编写流程改革

教师到企业行业调研, 搜集资料→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座谈, 并与教师结成对子, 共同研讨教材编写内容→主编教师组织讨论编写课程标准, 交企业行业专家审定把关→教师执笔写作, 遇到技术问题随时与企业行业技术专家碰面探讨→编写完工讨论定稿后请企业专家终审→使用效果评价。

6 课程改革特色与创新点

动物病理学教学 篇9

一、学习情境的设定

首先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在动物医学专业的职业岗位中, 疾病的诊断与预防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业岗位, 要学会疾病的诊断, 必须要能识别动物的病理变化, 学会动物剖检。所以我们将动物剖检技术确定为典型工作任务, 按由易到难的规律、逆向反推的方法, 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能力项目, 确定项目任务, 根据项目任务选取教学内容, 确定学习单元。根据能力项目与教学内容确定学习情景。依据各学习情境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学习领域中的比重分配各学习情境的课时数。

二、教学素材的准备

我们拥有牛、羊、猪、马、犬等的动物各器官常见疾病病理标本, 主要器官组织病理组织切片, 此外还有病理图谱、全套教学光盘以及教学课件等。利用这些素材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化、生动化,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在学习开始就告诉学生学习本学习领域的典型工作, 使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这门课程与职业岗位有哪些联系, 使之起到职业导向的作用。要学会综合技能还需要单项技能支撑, 所以我们又围绕动物剖检划分出十个能力项目, 每个能力项目又分1~2个不等的二级项目, 这些项目的选择充分考虑了他的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 使学习任务对应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 并包含整个工作过程。

学习情境实施过程中, 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料单、工作任务书、评估表等材料, 指导学生按项目式教学法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用“了解”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 “理解”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 “能”或“会”表述技能的掌握程度。在课前, 教师将学生分组, 确认组长, 发放课业工作单及资料单, 学生依据课业工作单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组长分配任务, 有的组员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有的上网查阅相关问题, 有的按教材学习, 有的到标本室识别、观察。最后汇总, 同学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甚至互相辩解。在课堂上:教师首先检查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然后依据检查情况教师总结课内主要内容。学生再练习、观察、识别。最后再进行考核评价。通过项目实施过程, 充分体现教-学-做, 实践-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四、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 以项目教学法为主。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 结合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 启发式教学在讲前或课上, 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在此基础上深入浅出地讲解分析。

(二) 任务驱动式每个学习情境分几个学习单元, 每个单元有一至两个项目任务, 学生带着各自分配的任务, 进行自主和合作学习, 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 情景模拟式教学在剖检室或室外选择剖检场地, 按动物剖检术式进行现场教学,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讨论式教学在课前或课上, 引导学生对项目问题或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旨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知识的目的。通过学生自我讨论、教生的交互, 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五) 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广泛使用幻灯机、投影仪、DVD、电视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的同时, 利用多媒体教学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将教师的讲授与图片展示、实物展示融合, 使抽象复杂的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具体、生动形象, 教学效果好。近几年,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生可针对性地反复学习,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了不同系列、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五、应用效果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病例, 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了自学能力;项目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必须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 最后通过讨论得出明确结论, 从而训练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同学间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甚至互相辩解, 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动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毅梅.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技能教学实践研究.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4:44~45

[2]周祥瑜, 吕红.探索“模块式标准化”教学新模式.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0:16

动物病理学教学 篇10

兽医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在兽医病理学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与细胞的损伤与修复、炎症、肿瘤);系统病理学(呼吸系统病理、消化系统病理、心血管系统病理、泌尿生殖系统病理)和动物疾病病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剖检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方法来认识和掌握疾病的病理变化,诊断疾病,为临床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3,4,5]。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对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的观察,学生只是简单地观看,而兽医病理课程概念较多,各种病理变化用肉眼和镜下描述繁杂且相似,此时学生毫无兽医临床知识,在死记硬背中失去了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以至不能准确地诊断疾病,兽医病理学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6,7]。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于2012年通过《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对现有动物医学标本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先后完成了对10种新疆主要畜禽标本数据库的建设,标本文字数据记录达到2430条、图片5000张、视频资料10个(总时长300分钟),总资源量达到50GB,建设“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网站”1个,其中包括动物病理大体标本图片600余张,教学资源丰富。

一、“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功能、内容和特点

1.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网站建设。依托校园网现有的IT基础设施构建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Linux,WWW服务器采用A-pache,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My SQL,应用开发语言采用PHP,该LAMP组合均为开源软件,无知识产权限制问题。应用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该架构便于使用者借助智能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电脑等通过互联网访问中心资源数据库。

2.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网站的管理与注册。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该平台资源数据库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使用登陆前需在网站上进行用户注册,输入用户名、登陆密码、真实姓名、电话号码、单位名称、Email地址等个人相关信息,用户注册后由网站管理人员验证其相关信息后确定是否授权使用,用户授权后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该平台以实现信息共享。

3.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网站的信息内容。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网站首页包括平台概况、新闻动态、动物解剖标本库、动物病理标本库、寄生虫标本库、动物疾病图库、科普园地、视频点播8个信息专栏。其中“平台概况”专栏详细介绍了《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平台所具有的功能,使广大专业用户能够详细了解平台的内容和应用范围,为广大专业用户使用平台提供资料。“新闻动态”专栏介绍畜牧业相关科研动态、学术信息、平台建设进展等畜牧业发展现状相关新闻。“动物解剖标本库”、“动物病理标本库”、“寄生虫标本库”、“动物疾病图库”四个标本资源库,通过登陆标本库可以浏览和搜索动物大体标本、病理大体标本、寄生虫标本和常见动物疾病病理图片,可以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查看和浏览学习。“科普园地”专栏主要介绍新疆畜牧业发展中的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计划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简介和科研成果展示。“视频点播”专栏承载教学视频课件、技术推广视频、科技发展视频。

4.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病理标本库的应用。授权用户可以根据所需检测内容选择二极检索标题,如:系统器官病理、肿瘤、病毒性疾病病理、细菌性疾病病理、支原体疾病病理、寄生虫性疾病病理、营养代谢性疾病病理、中毒性疾病病理、免疫缺陷性疾病病理。再选择点击所需查询的三级标题,如:神经系统病理、心血管系统病理、呼吸系统病理、消化系统病理、淋巴与造血系统病理、泌尿系统病理、生殖系统病理、运动器官系统病理、皮肤及其衍生物病理,点击所要选择的系统病理名称就可以出现该系统病例所包含的大体病理标本图片,每张标本图片均由详细的注解说明,使学生能够结合标本了解该标本的病理变化特征。例如,在检索猪化脓性脑炎标本时,可以首先点击二极检索标题中的“系统器官病理”,然后再点击三级检索标题“神经系统病理”,此时会展现出“神经系统病理”中所包含的所有标本图片,然后可点击所要查找的图片(标本号4545),根据标本图片注解,详细观察标本特征。

二、动物病理标本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在病理教学中的作用

1.实现网络化教学,丰富病理学教学模式。兽医病理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的识别来理解疾病病理变化的机制,使学生通过眼观标本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8]。实验教学是检验学生掌握和理解病理学基础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如何通过实验考核来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及各种技能的程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实验考核的作用,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显得非常重要。在《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中将现有的600件动物病理大体标本,按系统病理学和临床病理学方法进行分类,每个标本用数码相机进行三面角度拍照存入计算机,上传到“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网络系统,并进行编号、标注标本名称、文字说明。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学习并掌握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提高病理教学的效果。

2.增加实验教学资源,实现标本图像立体化。随着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将兽医病理标本与数码图像、网络平台相结合,在兽医病理学的教学中可以将“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网络系统中相应的视频、图像在课前播放或让同学课前预习,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病理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在实验教学后,学生可以通过系统之中的病理图片反复学习完成绘图作业和习题。同时结合大体标本各种病理变化的观察帮助学生从立体的动态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事物。“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网络系统的建设,可以有利于对所需病理标本和组织切片的快速查找,实现了资源共享、开放学习,既高效便捷又生动直观,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展望

在传统的兽医病理教学过程中,对动物病理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病变观察与识别,是兽医病理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方法。随着大体病理标本和组织切片的数量及种类的增加,特别是新增动物传染性疾病大体病理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的补充,教学资源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为了提供多种病理学学习途径,建立“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将庞大的病理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以网络模式保存下来,不仅使病理变化图文并茂,直观易懂,而且可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能够使学生更便捷的获取学习资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掌握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加深了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升了病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专业技术人员获取和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较为便捷的学习途径。

摘要:通过《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中的动物解剖标本库、动物病理标本库、寄生虫标本库、动物疾病图库和视频信息专栏的标本图库和视频教学资源,为兽医病理学教学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以提升兽医病理学的教学质量和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为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和科研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

关键词:畜禽及疫病标本信息,兽医病理学,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诊辉,向双云,张晓远《.动物病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山东畜牧兽医,2013,(34):75-76.

[2]郑世民,刘超男,高雪丽,杨丽萍.动物医学专业兽医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5):33-35.

[3]杨玉荣,姜义宝,焦喜兰.动物病理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189.

[4]王海花,张桂云,吴凤笋.兽医病理学教学标本建设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2(2):49-50.

[5]高利波,高洪.动物病理学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改革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4):82-85.

[6]冯平,孙旺斌,屈雷.动物病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榆林学院学报,2011,21(2):101-102.

[7]王建林,尹燕博.动物病理标本在兽医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高等高职研究,20,47(11):29.

上一篇:职教联盟下一篇:冠心病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