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时明月悬为题的散文欣赏

2024-04-23

以当时明月悬为题的散文欣赏(通用5篇)

篇1:以当时明月悬为题的散文欣赏

以当时明月悬为题的散文欣赏

“ 梦后楼台高索,酒醒垂幕低帘。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那一段本该寂静无声的年华,你轻轻走过 ,扰乱了一池江水,打湿了一地繁花,尽管今黄昏暮日青丝成霜,我仍记得: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题记

“ 梦后楼台高索,酒醒垂幕低帘”雨打芭蕉,泪滴弦音思缈,日暮楼台,佳人含影幢幢,帘幕低垂,顾首寒风凄凄。一场初见、一袭妖娆,一遇倾心,一朝沦陷。当汝顾首独盼楼台,忆起了谁梦里的容颜,你是否还记得那年庭院里的公子少年、红颜佳人。

红颜埙歌,纸醉金迷,姹紫嫣红好不妖娆,未料一朝寒雨,姹紫嫣红都化作了断井残痕。桃花落尽,一世嫣然,细雨吻过粉红色的桃瓣,颤抖着隐于泥土,再美的芳华亦会逝去,是故、如此,任尔如花美眷,亦不敌似水流年兮,荣华邂逅,不过一场酒醒梦空。手执香笺轻触,岂知泪几壶,在美的梦境终会醒来,酒醒寒风渗窗,只剩帘幕低垂,三层罗衣,未到秋,凉却渗心间。都说不遇、便可不念,不念、便可不痛。相遇、无悔,失去、无悔,凡事一场大梦,只是为何却要醒来。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去年的离愁别恨又涌上了心头,年年落花同,只是这一场酸涩是为何?是丢失了什么,还是什么空了?细雨亲吻过妖娆的粉瓣,慢慢地渗入泥土,门前双燕翩然闯过雨幕,亦是我之所盼,只是,这种不离不弃留得住多久,来年落花他们是否还在。

意气风发的少年,可知!无尽风雨暗伏下的晴空万里;可知!满目疮痍覆盖里的姹紫嫣红;可知!瘠空腐烂渲染中的纸醉金迷。妖娆妩媚的佳人,谁知?浮华背后的泪滴成殇;谁知?倾城容颜后的心酸苦楚;谁知?嫣然一笑下的心事千均。这场落花是予我的一场参悟,如今唯我独伫,才识愁滋味,廊前的双飞燕,自由飞舞于雨幕中,美丽了亦灼伤了我落寞的瞳孔,似曾相识的样子,他们可识愁滋味?

“犹记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梦里佳人着着月白的心字罗衣款款而来,衣襟留香,步生莲,手执香笺,眼垂波,黯淡了三月的桃花。走过那年的姹紫嫣红,只留一抹绯桃依依,入了眼、存了心。楼台上、垂柳下,处处留下了你的幽娆倩影,曲水里、云彩上,处处氤氲着你的`音容笑颜,挥之不去,只得在梦里思顾、倾诉。

亭台高阁,丝音袅袅,多少次,你倚栏对月,低眉颔首,素手轻拨,弹唱着我写的轻词小调,我举杯轻酣,在美人佳曲的温柔里沉醉,忘了今夕是何夕。垂柳茵茵的绿堤边,有你怀抱琵琶樱唇亲启的模样。嫣然的绯桃树下,有你手执香笺娇羞满面的模样。曲水上,有你与明月共舞妖娆朦胧的身姿……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银月朦胧,自楼台边、垂柳上、曲水里轻轻流泄,模糊了我早已干涸的双眼,记忆亦变得模糊,唯有你越来越清晰明朗,如今,汝可知,我的入骨相思。在回首,梦亦难留,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韶华近白首。红尘语,明月依稀,一心相随,投生天涯,均不过痴妄。你我都只能像这黄昏的花儿,在雨中憔悴、凋零。

美酒香醇,邀月对酣,醉人沉沦。明月投照着彩云,我又一次踏过落英缤纷的明月桥,你怀抱着琵琶,独倚在一袭轻纱笼月辉映的曲栏上,一瓣瓣嫣红落满了肩头,挚手相看早已凝幕过千万便的眉眼,心有千言万语,无奈泪先留。佳人如斯,几多妖娆,而我再次在你的温柔里醉倒。

青梅煮酒,月下拥,美人一笑,暗彩霞。花间对月,独思量,彩云暮归,自相忘。我踏便河山万里,只有你是我眼中的天下 。我负尽天下愁断白头,不过你红颜一笑。

来生,我若为明月,汝依旧为我的彩霞。

篇2:以当时明月悬为题的散文欣赏

人生能有多少“十年”?何不选择让过去过去,不再追忆,不要断点。

当时明月过去是“浪子陈诚”,没有现在的好好心肠,也没有现在的好好习惯。

过去,当时明月贪噬感情,放纵自我。

有谁知道,他曾经也有过惺惺相惜,也有过博学睿智,也有过诗人般的情怀?

只是这一切恰恰在十年里消磨成长。

当时明月始终是当时明月,我从未想过要回到过去,只是面对过去有些许感慨。

一想到现在,竟是无尽美好的,我又何必去留恋过去呢?

过去的好也罢坏也罢,终究是过去了。好男儿应当拿得起放得下。

常有人说,坦然地面对过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因为坦然;而执著地想要回到过去是一种愚蠢的想法,因为固执。

所以,我不愿意缅怀过去而将现在忽略;因为我知道最美好不是将来,更不是过去,而是现在。享受现在,就是享受生活。

我还是将十年之前的所有拿去祭奠我的十年了。

像题记里说的,没有追忆,不要断点。

篇3:以当时明月悬为题的散文欣赏

散文是“说话”的艺术。它不靠情节引人入胜, 亦不假韵调扣人心弦。它的全部技巧就在于“说话”。或娓娓倾诉, 或侃侃而谈, 动人、感人、迷人、醉人, 可谓语言艺术之尖端。经典的散文中往往藏着许多“秘密”。这些“秘密”, 首先是语言的“秘密”。也就是说, 作者在写作时有意无意所使用的独特方法。这些语言的“秘密”, 一般的小学生受阅读量、生活经验和鉴赏力的影响, 不能体察或明晰。对此, 教师应引领学生走一条捷径去发现那些语言的宝藏, 破解语言的“秘密”, 从而大大增强儿童的语感力。其次是大千世界的“秘密”。散文所写的人事景物, 由于地域或历史的原因, 许多“秘密”被遮蔽。要让学生能对散文文本建构起立体的感受, 就必须合理利用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更好地还原散文所描写的对象。因此, 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就需要引导小学生去发现这些“秘密”, 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信息, 读出生活的味道, 找到文章的魅力所在, 使得散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快乐之旅。

2.破解散文的“秘密”需从语言入手

如何才能破解散文的“秘密”呢?蒋军晶老师在这方面做了较为成功的探索。他从语言入手, 重视从语言和意义结合的角度去发现散文的魅力所在, 从而帮助学生较好地破解了散文的“秘密”。下面就以他执教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趵突泉的欣赏》为例进行说明。

(1) 整体感知, 破译结构的秘密。

蒋老师让学生拿出预习纸, 大声读《趵突泉的欣赏》一文的内容结构图。在结束全文的教学时, 再让学生回读全文的结构图, 以便他们更好地发现文章在章法上面的秘密。

(2) 感受大泉, 破解词语的秘密。

老舍先生在写趵突泉的大泉时, 选用的一些词语看似简单, 实则韵味无穷, 值得细细品味。蒋老师非常敏锐地发现了文本中反复出现的一些特殊词语, 引导学生通过剖析词语来进行解密研究。

(1) 直觉感受, 聚焦“冒”的特点。他带领学生去欣赏描写大泉的语言, 感受大泉的与众不同之处, 重点抓住它的最大特点———“不停地冒”。

(2) 揭示问题, 还原“冒”的意蕴。蒋老师先抛出主干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三个“冒”字?再让学生好好地朗读有关大泉的语段, 交流各自的想法。学生还原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蕴:从泉眼的数量上来还原———趵突泉的大泉有三个泉眼, 所以要用三个“冒”;从喷泉的时间上来还原———用了三个“冒”, 还让人感觉泉水冒的时间很长;从泉水的高度上来还原———三个“冒”, 让人感觉泉水不断往上冒, 冒得很高;从喷涌的节奏上来还原———连用三个“冒”, 显得很有节奏感。

(3) 细化问题, 正解“冒”的秘密。蒋老师通过不断细化问题, 引导学生细读全段, 让他们按照时序来“细化”出趵突泉喷涌的场景:“四季”的细化。设想老舍春夏秋冬、白天夜晚来到池边赏泉, 而泉则一年四季, 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永远”的细化。让学生猜想这趵突泉究竟这样接连不断地冒了多少年, 按照由近及远的年代顺序一一呈现出100多年前的《老残游记》, 900多年前的《齐州二堂记》, 1400多年前的《水经注》, 3500多年前的古籍中描写趵突泉的文字。从而深入破解本文中“冒”字的秘密———“冒”的时间真的很长。

(4) 入境对话, 抒发“冒”的新感。让学生想象趵突泉不断往上冒的情境, 有变化地读好这三个“冒”, 让人感觉到趵突泉的活泼与力量。在理解“冒”的基础上, 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创设情境, 让学生想象自己就站在趵突泉旁边, 看着趵突泉不停往上冒, 想着它就这样冒了几千年, 说说自己有什么问题要问, 有什么想法要说。从而让学生懂得在写景的时候, 既可以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 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

(3) 感受小泉, 破译句式的秘密。

为了更好地感受小泉, 蒋军晶老师在教学中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教学努力。

(1) 聚焦特写镜头。依次捕捉四个小泉的镜头:让学生把书合上, 先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小泉的样子;再说说自己所记得的其中两个小泉、三个小泉、四个小泉的样子。凸显第三个小泉———“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 大、扁一点, 慢慢地, 有姿态地摇动上来, ……”

(2) 比较改写效果。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改写习惯。蒋老师告诉学生, 老舍先生有一个好习惯, 就是反复读自己写的文章, 对不满意的地方反复修改。例如文中关于小泉的句子, 原来写的是“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扁一点的水泡, 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后就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后来经过老舍先生反复修改, 最后定为“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 大、扁一点, 慢慢地, 有姿态地摇动上来, 碎了;看, 又来了一个!”蒋老师先让学生读最后改定的句子, 再让他们从表现作者心情的效果的角度说说读后的新感受。蒋老师试图让学生发现这句话的秘密, 它不仅可以让读者“看到”小泉的姿态, 也看到了作者当时丰富的表情。

(3) 循法自译密码。由句到段, 指导学生读整段话, 品味每一个词, 关注每一个标点符号。学生抓住含有“挤”“歪”等词语的句子和使用了省略号的句子以及闲聊式的过渡句来谈自己所发现的句子的秘密。

整节课, 蒋军晶老师围绕“老舍连用三个冒字究竟要强调什么”“趵突泉冒了多长时间”这两个最具生成性的问题来组织大泉语段的学习。他先放后收, 采用入境对话的策略, 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与感悟中, 逐渐完成了对“冒”字的完全解密———三个“冒”字里有作者对泉水的爱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叹。如此, 学生在不断地探寻中既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又领略到了三字连用的绝妙。蒋老师还抓住描写小泉的段落中最有味道的一个句子, 通过合理还原“老舍修改文章的过程”, 在渐进的变化与比较中, 感受老舍语言的独特魅力与最大秘密———以“散式短句”来传达小泉的灵动;以“现场直播”来传达作者的惊喜。

篇4:以当时明月悬为题的散文欣赏

在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在每一单元的“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中选出自己最想学习的三首诗词。根据统计结果,第一单元入选的是《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蜀相》(杜甫)和《书愤》(陆游)。第二单元入选的是《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登岳阳楼》(杜甫)和《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第三单元入选的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李凭箜篌引》(李贺)和《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学生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较为简易的作品,一些篇幅较长且难度较大的作品如《湘夫人》《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很少有学生选。由此可见,专家眼中的经典作品学生未必喜欢。其实,“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要能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做一次主又何妨?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能够以一种较为轻松积极的心态去学习语文,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所希望的吗?

经过仔细思考,我把这些“自选”作品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以比较鉴赏为主;另一部分则以填词训练为主。

一、比较鉴赏

我在学生选出的作品中挑出了《蜀相》《书愤》《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苏幕遮·燎沉香》《登岳阳楼》《李凭箜篌引》,又补充了《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片段和《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总计八篇作品,作为比较鉴赏的对象。我把这些作品分成四个小专题,每个小专题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品味语言,感悟差异,领悟魅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1. 同写古人,同中有异

《蜀相》和《书愤》两首诗都写到了诸葛亮,但又有所不同,《蜀相》重在赞美诸葛亮的功勋和忠心,主要表达杜甫对诸葛亮的景仰、痛惜之情以及自己的郁郁不得志;《书愤》重在以诸葛亮自况,主要抒发陆游渴望收复失地的志向。究其原因可知,杜甫和陆游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写作意图是造成两首诗同中有异的主要原因。以《蜀相》《书愤》两首诗为依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人论世”这一单元主题的理解,进而更好地认识两首诗的价值和意义。

2. 景美情浓,异曲同工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和《苏幕遮·燎沉香》两首词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且景为江南美景,情为思乡之情。两首词语言都清新优美,简洁明快,抒情性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幅清晰鲜明的画面。教学这两首作品时,我慢慢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发挥联想和想象,将诗人描绘的意象和画面在脑海中再现,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获得审美享受。不知不觉中,学生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一单元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同题抒怀,风格迥异

《登岳阳楼》与《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两首诗都是写登岳阳楼,但风格迥异。杜诗以写实为主,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与浩瀚壮阔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意境宏丽阔大,诗风沉郁顿挫;李诗想象奇特,轻松愉快的心情与宏丽美好的山水景物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世界,诗风豪放飘逸。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学生对李杜二人的不同诗风有了更为真切的认知。另外,我还把品评字词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教学,让学生仔细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例如把杜诗“乾坤日夜浮”的“浮”字与孟浩然“波撼岳阳城”的“撼”字相比较,把李诗“雁引愁心去”的“引”字与另一版本“雁别秋江去”的“别”字相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仔细体会不同的用字在写景造境、表情达意上的明显区别。

4. 题材相同,手法相异

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二诗虽同写音乐,却各有千秋。从手法上来说,《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从正面来描写音乐,以声写声;《李凭箜篌引》则主要通过夸张、通感从侧面来烘托音乐的艺术效果,把以声写声和以形写声相结合。由此可见,即使是相同的题材,由于诗人的构思不同,表现手法相异,作品呈现出的意境风格也就迥然不同。为强化学生对这些手法的理解与运用,我又进行了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选出你心目中的美神,并说出你的理由。

(1)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

(3)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佳人曲》)

(4)战争结束后,希腊老兵惟一的要求是,看一看令他们打了十年仗的女人。当海伦站在城墙上向他们致意时,这些士兵老泪纵横地说:“值得!”

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特别感兴趣,讨论非常热烈。虽然最终也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但都意识到了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正面进行细致刻画,也可以从侧面进行巧妙烘托。

二、填词训练

选修课程在致力于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地训练。指导学生填词训练是我曾经进行过的尝试,从课程目标的落实和学生的反映来看,效果较为理想。在教学时,我延用了这一做法。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三首作品语言凝练传神,意境优美隽永。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思想意蕴,还以这三首词为依托进行了填词训练,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锤炼语言的重要性,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之后,我带着学生欣赏了《一剪梅·中秋元月》(辛弃疾)、《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和《一剪梅·怀旧》(汪元量)这三首相同词牌的作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这一词牌。在简单介绍了填词的基本要求后,我要求学生自选主题进行填词训练。学生写好之后,我选出了较为成功的三首进行点评,然后和学生一起仔细思考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兴致比较高,讨论很热烈,一些准确传神的词语就在反复讨论中被找到。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不少同学都注意到了锤炼语言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最后呈现出来的成果如下:

《一剪梅·读〈长恨歌〉有感》:“烛影摇红夜凄凉,冷了琵琶,淡了月光。浣纱西子今何在?香绕空闺,月绕回廊。未央深处角声长,惊残羽衣,凌乱霓裳。三郎何处诉衷肠?风透疏帘,雨透纱窗。”

《一剪梅·除夕有感》:“人影叠叠又喧嚣,烟花飞逃,年华亦老。转眼满头银丝飘,苦恼困扰,与日同消。何须总为前途劳,富贵也好,贫穷也好。终成黄土魂魄消,光阴易逝,出名趁早。”

《一剪梅·自嘲》:“昔之英豪诗成筐,豪情奔放,含蓄忧伤。才华横溢好篇章,时人褒奖,后人赞扬。今之后学背诗忙,神情茫茫,心也慌慌。心中无词强成章,读罢空空,一场白忙。”

如何对选修教材进行适度重构,可以说见仁见智。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反思,找到符合课程目标要求和学生实际需要的具体可行的做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释

篇5:以当时明月悬为题的散文欣赏

关键词:空间句法,古村落,明月湾,街巷空间,行为差异

自2001 年起, 国家启动“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 到目前为止, 包括乌镇在内的13 个古镇, 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国家“十三五”申遗计划。江南水乡古镇的升级项目必将会推动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并吸引大量外来游客, 村落性质会由原来以居住性为主的村落转变为休闲观光性为主的旅游景区, 即由村民平日的生活性场所转化为游客寻觅与体验差异性的消费对象和目标。街巷空间作为古村落的主要骨架, 在承担村民日常生活的同时, 是否还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本文以位于吴中片区, 位置较为偏远、街巷空间较其他江南水乡古镇、古村更为原始的明月湾古村落作为研究对象, 借鉴空间句法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观察村民与游客对古村街巷空间的使用情况的差异性。

1.Depthmap分析方法介绍

Depthmap作为空间句法的分析软件, 从空间的构型入手[2], Depthmap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 大到国家、城市尺度, 小到公园、居住区、建筑尺度, 对空间领域分析都有相关应用。本文运用Depthmap中对空间结构量化分析的整合度值及街巷空间使用轴线模型来对明月湾街巷空间进行定量分析。

2. 具体实例分析

2.1 明月湾古村街巷空间模式

明月湾村落设在山坳内, 地形较为复杂多变, 因此房屋的建设会受到很多制约。为节约土地空间, 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村内房屋布局大多为规则式, 形成网络状街巷, 故称棋盘街。街巷两旁的建筑在建造时, 除了考虑防风防火的因素以外, 还考虑防盗因素。建筑围墙高而平, 青砖砌墙, 窗户底端距离地面将近2 米, 使居民的居住安全得到保障。街巷 (包括两侧建筑及绿化) 模式根据功能需要及景观类型大致分为民居—街巷—民居、祠堂—街巷—民居、民宅 (祠堂) —街巷—绿地三种。

2.2 Depthmap对街巷空间中游客与村民行为差异分析

2.2.1 街巷空间整合度与连接度分析

明月湾街巷空间的整合度分析结果如图1 所示。从最高值到最低值, 并且把最高的数值段用红色表示, 最低的数值段用蓝色表示。即数值高的颜色偏暖, 数值低的颜色偏冷。从图1 中可以看出村内中心十字形石板街整合度最高, 应是分担人流量的最多的区域, 并依次向四周呈递减态势。主要是由于村内的祠堂主要集中在石板街附近, 人们在此处的活动较为频繁, 四周为居民住宅, 隐秘性较强, 整合度也相对较低。为验证街巷空间整合度分析与游客跟村民之间的关系, 进行现场数据采集, 比较实际测得数据与整合度分析是否吻合。

2.2.2 数据采集

对于街巷空间游客与村民的行为调查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 年11 月为调研准备阶段, 根据现场观察与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明月湾居民与外来游客在街巷空间中的活动状况 ( 表1) , 明确今后的调研重点与方向;

第二阶段:2014 年5 月至7 月为正式调研阶段, 选择天气晴朗的工作日和双休日记录明月湾村民与外来游客逗留在主要空间节点的活动量;

第三阶段:2014 年11 月月为补充调研阶段, 完善调查结果。

村民与游客的逗留活动的数据是在调研准备阶段对明月湾古村内不同人群的各类户外明月湾内古香樟、祠堂、更楼等10 个观测点逗留活动的发生的、频率与时间进行多天的移动观察与地图标注, 在2 个周末对标注逗留活动的地点展开全天的活动记录, 取两次调查数据的平均值。主要通过观察点计数法 (Gate Count) 对游客及村民都流量进行每天7 个时间点 (8:00、10:00、12:00、13:00、15:00、17:00、19:00) 的记录 (表2、表3) 。

在Depthmap的轴线模型中分别导入游客、村民7 个时间点的逗留总量 (根据调查每条街巷的实际人流量将数据分摊到每条街巷上) , 整理得出二者的在街巷空间中逗留量的分布对比 (图2) 。

2.2.3 数据分析

根据图2 可以看出, 整合度分析与村民的逗留量是基本吻合的, 与游客实际逗留量流存在一定的偏差, 将两个数据用散点图对比 (图3) , 横轴为每条街巷的实际游客流量, 纵轴为整合度值, 方差为0.105943, 二者的相关度不高。这二者的偏差正好体现出古村落内部外部生活理念之间的差异性, 即村民与游客的差异性。

村内的大部分祠堂基本分布在石板街两侧, 是村内政治、文化交流的核心区域, 是村民日常活动最为频繁的地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 石板街承担的政治、文化交流的职能逐渐减弱, 可村民在此进行交流、活动的生活模式已经无法改变, 因此, 村民的日常活动还是集中在石板街附近。此外, 明月湾在环山公路开通之前只在村子的西面有一出入口, 古村与外界的沟通只能通过船只在湖上来往, 直到1977 年环山公路开通, 汽车才能够开进明月湾, 才有了现在的村口[3]。古码头作为村子出入口的职能渐渐消失, 而村民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在田间劳作, 古河埠附近的人流量自然减少。所以街巷空间整合度符合明月湾古村村民的人流量分布。

对于游客来说, 大部分是跟随导游的路线对古村进行游览, 而导游制定的路线基本是确定的, 即古香樟- 石板街- 古码头, 除了少数游客以外, 大部分游客很少到达指定路线以外古村的区域;其次, 明月湾建村初衷是躲避战乱, 预防强盗, 空间结构以防御机制为主, 没有相对较为开放和可以驻足观察四周的空间, 空间较为压抑, 因此游客在街巷中穿行的时间会大大减少。

2.2.4 开放空间对游客逗留量的影响

明月湾的街巷在拥有交通属性的同时, 还拥有广场的功能。在调查中观察到, 人们往往聚集在街巷较为开敞的空间角落, 即“隐形的广场空间”。棋网络状的街巷格局, 形成了“丁”字与“十”字形的交叉路口[4], 而正是由于这种路口形式, 使建筑间布置错落、排列倾斜等变化, 形成数个小型的开敞空间, 增加了街巷的空间变化。

此外, 街巷空间还存在一定数量的绿地空间, 基本分布在祠堂、民宅周围, 现有绿地种植当地比较普遍的琵琶果树为主。果树大部分为居民栽植, 水果买卖是当地居民的一项重要收入, 调研期间正直果子成熟时期, 游客采摘现象比较严重, 村民对此也没有好的解决措施。旅游业是典型的体验型经济[5], 需要丰富游客的体验度。村内绿地基本分村口及古河埠绿地、祠堂附属绿地三种, 结合道路交叉路口存在的“隐形广场空间”组成街巷的开放空间, 形成休闲采摘的经营模式, 一来缓解游客与村民之间的经济矛盾, 二来市街巷中穿插的绿地形成小尺度空间, 减缓由直线产生的空间压抑感, 增加了游客在街巷中向前探索的趣味性。

选择街巷内可能潜在的广场空间及人流易到达的四块绿地 (图4 圆圈所示) , 构建街巷视域模型进行连接度分析对比后发现, 在形成小型开放空间后, 街巷的视域连接度有明显的提高, 通过空间句法VGA视域分析, 用代理机器人对游客的路径进行模拟 (图4) , 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代理机器人的运动状态、运动轨迹及各个节点被机器人经过的次数。可以观察到代理机器人对西侧绿地跟新增的四块开放空间的使用最为频繁, 与四块开放空间相连接的想使用率也有提高, 说明开放空间能够显著提高游客在街巷中游览的停留时间, 有助于游客更好的观察与了解村落的面貌跟历史文化。

3 结论

运用Depthmap软件对明月湾的街巷空间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明月湾街巷空间的整合度与村民平日逗留活动的相关度总体上高于外来游客, 村民日常的邻里社交活动和街巷空间的整合度呈正相关, 家务活动与户外休憩基本发生在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整合度轴线上, 即村民户外交往活动范围与街巷空间的公共可达性紧密相关。而游客的逗留活动受村内主要景点的影响较大, 受村内街巷空间的影响相对较弱, 常常有目的地吸引的相邻区域就会有相对较多的逗留活动, 而且对于趣味、开阔与舒适等环境品质场所的需求往往会高于其对步行可达性的需求。

因此, 应用空间句理论与方法有利于解决传统村落内部与外部生活理念出现的矛盾, 并可根据村民与游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定量设计, 有助于古村落街巷空间的整治及推动古村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烨.Depthmap软件在园林空间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9) :87-89.

[2].Hillier B.The architecture of the urban objects[J].Ekistics, 1989, 56 (334/335) :5-21.

[3].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编纂委员会.西山镇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1, 71

[4].张玲慧.传统村镇中的建筑更新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3.

上一篇:开具增值税发票申请下一篇:财务会计团员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