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分析

2024-04-22

思考与分析(共6篇)

篇1:思考与分析

民事虚假诉讼的分析与思考研究与分析

一、民间借贷中的虚假诉讼

1、名为借贷,实为赌债。在部分借贷案件的审理中,一些被告在接到法院的应诉材料后,来法院反映他们所写的“借条”中所称债务其实是赌债,并且一些当事人在借条形成后也曾至公安机关报过案,但最终因缺乏证据,公安机关没有认定。如原告赵兵起诉被告范武案,赵兵诉称,范武向他借款2万元,却迟迟不肯归还;而范武却大喊冤枉,他说只是在打牌时陆续欠下赵兵赌债1万元,后赵兵带人将他挟持到一酒店逼迫他写下2万元借条,并因此向他要挟。虽然第二天范武即至派出所报案,但终因没有证据,最终不了了之。法院在向公安机关调查时,也只能确认范某报案的事实,对于借款系赌债以及被迫写借条的事实则无法取证认定,最终范武输了官司。后该院又审理了几起类似案件,有些经过法院调查确系赌债恶意更改为借贷。

2、“专业”放贷人现身。据不完全统计,在法院审理的“问题”借贷案件中,有近三成的案件当事人都是“老面孔”,他们重复出现在不同借贷案件的原告位置上,这些案件被告均不相同,同一原告的数个借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另外在一些类似案件中,还出现了一种间接的“专业”放贷人——律师。个别律师一段时期内专门代理数个放贷人的民间借贷,同时有迹象表明律师在放贷人实施放贷行为的初始阶段即对债权人进行法律指导,这类案件在对债权保障的前期工作上做得十分周全,有的甚至与金融机构的专业化操作相当。

二、经调解结案的案件中诉讼欺诈 民事调解制度的固有局限性成了民事虚假诉讼的温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根据该条规定,法官在民事案件调解中,既要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又要事实清楚,分清是非,但在民事调解过程中,实现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合法性审查之间存在矛盾。“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往往因“扼杀了调解的固有属性,抑制了调解功能的发挥”,因而在理论上遭到批判,在实践中也完全遭到否定,在调解中要尊重当事人合意,实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已经成为司法界的共识。所以在调解时,争议的最终解决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合意,是以当事人放弃部分权利来实现的。这种调解本身就包括对某些界限不清的事实、责任含糊不究,互谅互让,以达到既解决纠纷又不伤和气的目的;同时,在没有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情况下,当事人即达成调解协议,是其行使处分权的体现,法院没有必要依职权禁止。正因为如此,民事调解很容易被虚假诉讼者利用,通过诉讼调解的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的目的。

目前笔者所在的人民法庭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中,其中30%的案件,被告辩称借贷关系中存在赌博之债、高利贷、强迫写借条等非法因素,该30%案件中80%左右的案件经过调节结案。这些案件由于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非法因素发生后,未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只是一度的容忍,在诉讼过程中便无法提供相关证据,或是当事人本身的违法行为导致其在诉讼过程中,投鼠忌器,不敢阐明事实或提供相关证据。综上这些情况,导致这些案件通过诉讼调节程序,将非法之债披上合法的外衣,并赋予了强制执行效力。

篇2:思考与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利益格局的调整,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旧观念的对撞,公私利益的冲突引发一系列上访事件,进京访、集体访、重复访、非正常上访不断出现,一到重大节庆日子和周一,上访户成群结队聚集政府,严重影响政府的正常办公秩序。如何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维持正常的信访秩序,是摆在当前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劲儿当前信访基本状况

信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计生、土地和农业税等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缠访案件;二是因宅基地纠纷引发的上访案件;三是因刑事案件引起的上访案件;四是因修建集体公益事业受伤抚恤引发的上访案件人;五是因机构改革裁员引起的上访案件;六是因赡养问题引发的上访事件件;七是因用水、用电、邻里关系引发的上访事件;八是因社界、林权边界纠纷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九是因村灾后重建房屋建材和建房质量等引发的事件。十是因农村基地建设与周边村组土地和利益分配引发的群体性隐患。

二、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

1、信访群众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信访案件增多。

一是将政府的“以人为本”思想错误的理解为只有群众有什么需求,政府就应该无条件答应,不然就不能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二是认为以上压下进行信访,就可以促使信访问题得到尽快解决,导致越级上访,只找主要领导上访的事件增多。三是专门选取在国家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上访,认识节庆期间政府为求稳定,避免扩大社会影响,可以解决一些无理要求,从而给基层施压,从而信访致富。四是认为走信访途径包治百病,什么事都能解决,从而该走司法程序的全改成了信访。五是认为变换上访对象,可以使信访问题获得更好的解决,从而一些信访户多重上访,甚至极个别问题已解决仍不放弃上访。五是认为人多就是政策,法不责众,人多信访问题就能解决。

2、信访工作机制不健全,给部分人带来可乘之机,靠信访致富。

一是目前信访考核机制不健全,不管什么理由,只要发生越级上访、群体上访,都与该地的平安创建、年终考核直接挂钩,为平息信访,花钱买平安现象不断出现,助长了信访的不良风气。二是一旦上访,有关部门立刻通知属地管理单位派人派车接送,实在缠得不行就特事特办,信访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这就产生了一定的误导作用,导致节庆上访,越级上访案件增多。三是针对无理上访,缠访户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单纯的教育引导,资金扶持无法满足那种一心想靠上访致富的心,一颗耗子屎,搅坏一锅粥,靠上访致富的人越来越多,其仿效者前赴后继。四是个别信访问题责任主体、执法主体不明确,形成相互推诿扯皮,信访问题不能及时落实到责任单位,造成处理不力,监督不力。一些本应由政法部门解决的问题,变为行政直接干预,存在以信访代诉讼、以行政代司法解决的现象,留下了矛盾隐患。

3、个别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执法水平不高或执法不公,不能依法行政,使问题不能合理合法处理到位,造成群众心理上不平衡,导致上访。

一是90年代,计划生育工作、农业税收取采取的方式过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让个别农户上访不断,部分上访户抓住当时计生和农业税一些过激行为一事,一访就是十多年,访到现在早已变了质,变成了靠上访致富的专业残访户。二是个别干部工作主动性差,责任意识不强,对信访矛盾排查调处不及时,相互推诿扯皮,致使小矛盾拖成大问题。三是个别干部解决问题缺乏原则性,解答群众疑问时,信口开河,随意表态。解决矛盾时不注意压火,反而火上浇油,甚至鼓动煽动。对有些事件政策性强不能解释的,不懂装懂,给群众乱解释、歪解释,造成群众误解进而出现上访。四是少数职能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存在本位主义,部门利益为重,执行上级政策不到位,甚至存在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

4、由于改革发展的步伐较快,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跟不上,有些问题产生后,无政策法律依据,导致矛盾激化,不断升级,产生群众越级上访。

在处理个别信访问题时中找不到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使一些信访问题久拖不决,形成信访积案。信访工作的开展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一些相应的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出台,信访工作制度转换前后衔接不上,措施不到位,对群众出现过激行为、无理缠访不能有效控制。

三、下步信访工作的思考

1、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提高依法信访意识。

一是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信访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信访工作,加强宗旨教育,树群众观念,主动自觉地通过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2、加强信访法律、法规宣传,全面贯彻落实信访条例。

依法信访是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关键。一是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宗旨教育,树立群众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和做好信访工作的政治敏锐力,提高工作能力,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3、建立并完善依法信访各项工作制度,提高信访工作质量。

切实加强信息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情况,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着重加强初访、初电、初信的处理工作,落实首问责任制;把实现双向规范作为依法信访工作的关键,将维护群众合法信访权利和依法整顿信访秩序结合起来,依法处理信访问题;完善依法信访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健全依法信访工作网络,创新工作措施,制定和完善涉法案件的协调指导机制、依法分流和调处机制、依法排查机制和误事责任追究机制,推行依法上访程序,提高依法信访工作质量。

4、关注民生,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篇3:“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教学与思考

运用于教学的三个中心问题是:溶液组成有几种表示方法?不同表示方法之间怎样转化?不同表示方法的溶液如何配制?三个中心问题紧紧相扣, 层层递进, 问题解决就是学生求知的过程。笔者就根据上述三个中心问题展开教学,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培养学生理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一、溶液组成有几种表示方法?

问题1:53克Na2CO3溶于477克H2O (4℃, 密度为1g/m L) 形成的溶液, 溶质是什么?多少克?溶剂是什么?多少克?溶液多少克?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很有自信地回答了上述几个小问题, 得出m液=m质+m剂。

问题2:溶质质量在溶液质量的比是多少?

学生很快能计算出0.25或25%, 得出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表示溶液组成,

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溶液是一种混合物, 有溶质和溶剂组成, 且会用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质量分数越大, 溶液越浓。笔者也从这里入手展开教学, 起点低, 每位学生都知道, 不会让学生一开始就退避三舍。

问题3:如果用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是多少?单位是什么?

学生计算后是0.00094, 单位书写略有困难, 老师帮助一下就能得出是mol/g, 老师和同学都发现好像在这一题中这样表示有点不方便。

问题4:如果用单位体积 (以“L”为单位) 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是多少?单位是什么?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溶液质量已经求出来, 溶液体积是多少不知道, 有的学生就用477g水当成溶液体积了, 此时教师再问从溶液质量计算溶液体积需要知道什么量, 学生会很轻松答出需要密度。教师告诉学生假设密度是1.06g/m L, 再让学生计算。此时学生计算出现0.001mol/L和1mol/L两种情况, 很快会有同学指出算成0.001mol/L同学错误的原因是体积的单位问题。

由此看来, 溶液的组成还可以用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引出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用符号表示为单位:mol/L。

问题5:上述Na2CO3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是多少?从中取出50m L溶液, 则钠离子浓度是多少?钠离子物质的量是多少?

前四个问题的解答中, 我们已经知道溶液的组成可以用溶质和溶剂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 其实也可以用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只是这种表示方法中学不常见, 重点是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特别要指出公式中体积是溶液的体积而非溶剂的体积。第五个问题很好地说明溶液的浓度与体积没有关系, 而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有关, 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更进一步巩固溶液是一种均一的混合物。

二、不同表示方法之间怎样转化?

为了很好地实现溶液组成可以用不同的表示方法, 而且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 所以要在学生思维中建立不同表示方法表示溶液组成之间的联系与转化, 为此设计了下面四个问题。

问题6: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时用的是溶液的质量, 而用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需要用到溶液的体积, 从溶液质量计算溶液体积, 需要知道什么物理量?

很顺利地让学生再一次的意识到了溶液组成表示时密度很重要, 而且会随着溶液组成的改变而改变。

问题7:已知某H2SO4溶液200m L, 密度1.84g/m L, 其物质的量浓度18.4mol/L, 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质量是多少?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问题8:已知某Na Cl溶液质量分数是10%, 其密度是1.17g/m L, 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问题9:若用ω表示质量分数, 用ρ表示密度 (单位是g/m L) , M表示溶质的摩尔质量, 则物质的量浓度CB与质量分数ω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以此得出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问题10:用Cu SO4·5H2O来配制出10%的硫酸铜溶液, 若ρ=1.1g/m L, 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学生在代入进行计算时, 发现摩尔质量到底用Cu SO4还是Cu SO4·5H2O呢?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认知冲突, Cu SO4·5H2O溶于水后, 结晶水转化成溶剂, 所以溶质是Cu SO4。最后确定了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不带结晶水, 而结晶水则成为溶液中的溶剂。

问题7表面上看是一道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质量、质量分数的计算, 其实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怎样转化成溶质的质量分数, 因为在第一部分引出物质的量浓度定义时其实隐含了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过程, 在些基础上才出现问题8。此时溶液质量和体积均未知, 只有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密度, 而要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需要学生假设一定的体积或质量代入计算。再深入到问题9, 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用字母表示时引出转化公式, 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层层递进, 学生思维顺梯而上, 没有刻意地拔高, 而是学生在梯度问题解决中发展了理解、分析、推理能力。

三、不同表示方法的溶液如何配制?

溶液组成的三种表示方法的学习从理论上已经有了了解, 如果能在实践时体会与感知, 相信在概念理解和化学思想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中更加有效, 为此设计了下面五个问题。

问题11:实验室欲配制100克10%的Na Cl溶液, 有哪几个步骤?用到哪些仪器?这些仪器构造有什么特点?使用中要注意什么?

教师和学生一起复习并板书步骤和用到的仪器, 同时复习和巩固托盘天平、量筒的规格与使用。其一, 不同规格的量筒, 其最小刻度不一样, 而且这两种都是粗量仪器, 不需要估计读数, 与高一物理正在学习的刻度尺和将来化学上用到的滴定管要区别开;其二, 平时我们所说的是称量是称固体溶质质量和量取液体溶剂体积之意。

问题12:实验室欲配制100m L 1mol/L Na Cl溶液, 和上面的配制方法相同吗?需要用到一种要确定100m L容积的仪器。容量瓶有哪几种规格, 各有哪些参数?

当学生开始计算后发现, 水的体积没有办法计算, 因为最后是100m L溶液, 而不是100m L水, 而且溶液密度也不知道。怎么办呢?教师就引导需要一种确定100m L溶液体积的容器, 顺势出现容量瓶, 教师展示中学实验中所有规格的容量瓶,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 从而亲眼看到各种中学实验室用到的容量瓶和参数, 加深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为了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准确, 实验中要做到溶质不洒在外, 溶液体积要准确, 所以实验中要冷却、洗涤、定容等操作, 这样实践下来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有了深刻和理解, 真是应了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问题13:根据, 在实验过程中, 哪些不当操作可能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低?哪些会导致偏高?

教师板书引导学生从公式中溶质物质的量或溶液体积变化或二者同时变化展开讨论, 分析整理出导致所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或偏高的原因。特别是因仰视和俯视读数造成溶液体积的变化, 以学生现场感知和理性作图进行分析理解。

问题14:已知:某浓H2SO4质量分数是98%, 密度1.84g/m L, 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实验室若要配制100克10%H2SO4溶液, 怎样进行?用到什么仪器?与问题11中用到的仪器有什么不同?

问题15:已知:某浓H2SO4质量分数是98%, 密度1.84g/m L, 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实验室若要配制100m L 1mol/LH2SO4溶液, 怎样进行?用到什么仪器?与问题12中用到的仪器有什么不同?

由问题14和15的讨论可知, 当配制溶液中用到的溶质来自于液体物质时, 溶质取用不是用托盘天平去称量, 而是用量筒 (或移液管、滴定管) 去量取。上述四个问题, 其中问题11和12以现场实验为载体, 学习兴趣能提升, 也能获知最真实直接的感知, 而问题14和15的解决只是前两个问题的延伸和拓展。在学生思维中更加全面地建构溶液配制的方法。

上述围绕三个中心问题设计的15个小问题的设计难度、逻辑是逐步提升的, 从溶液组成的表示、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转化、溶液的配制三个过程的学习中, 帮助学生建构的是概念、原理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理性思维方式。

篇4:图书版权输出现状分析与思考

当时,“走出去”对各出版单位还是一个几乎全新的话题,与会者对如何“走出去”普遍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图书卖到国门之外。会议结束后,与会各单位领导大多数是带着“CBI首批成员单位”的新头衔和多少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各自的单位。

从此,全国出版行业“走出去”工作的大幕迅速拉开,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好戏纷纷登台。经过八年多的艰苦努力,“走出去”工作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这不仅仅体现在图书版权输出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上,也体现在各单位各具特色并不断创新的方式方法上,更体现在大家对“走出去”的充分自信上。然而,经过八年来图书版权数量的快速增长,各单位都先后感觉到持续增长的困难,或多或少再次感到了茫然,只是对象截然不同,不再是如何才能“走出去”,而是如何才能不止步且能“走”得更好。原有输出资源的减少、西方“主流文化”的梗阻、两个“效益”的不统一、地方政府支持文化出口政策的滞后甚至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使中国图书(文化)在世界各国真正“走进去”,如何提高中国文化的传播能力并保持输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新的重大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行业“走出去”的经验和发展现状,“重庆出版集团‘两江学者’‘走出去’课题组”选取了四川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与我们具有某种共性的出版单位和国务院新闻办、出版局进行走访调研,收集到许多可资借鉴的第一手鲜活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和部分正式官方文件或新闻报道的综合分析,结合本集团“走出去”工作的实践,对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的概貌进行了认真地回顾和总结,以期对我国出版“走出去”工作做出一个整体的判断,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我们的见解。

一、走出去取得的巨大成绩

1.全国出版行业“走出去”工作概况

2006年至2013年八年间,全国出版行业以图书版权输出为代表的“走出去”工作可谓硕果累累,整个“走出去”工作呈现生机勃勃的大发展态势,中国图书在国际图书市场上寥若晨星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在传统的图书版权输出方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前的2005年,全国图书版权输出仅为1434种,平均到当年573家出版社,每家输出仅2.52种。在实施“走出去”的第一年2006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2050种,增长率超过42%。此后除2008年和2013年外均逐年提升,以2012年最高峰时计,平均到全国580家出版社每家输出量达到13.05种,为7年前的5.22倍。随着输出数量的增长,全国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的逆差也逐年缩小,由2005年的6.54∶1下降到了2013年的2.3∶1。如下表:

2005~2013年全国图书版权引进输出情况

引进数量输出数量输出增长率%引进输出比

200593821434—6.54∶1

200610950205042.955.34∶1

200710255257125.413.99∶1

2008157762440-5.016.47∶1

200912914310327.174.16∶1

201013724388025.043.54∶1

201114708592252.632.48∶1

201216115756827.782.1∶1

2013166257305-3.482.3∶1

从上表中的数字变化不难看出,中国图书版权的输出数量和引进输出的逆差两项分别整体呈现出一增一减的态势,而这一增一减正清楚地说明了中国图书正大步走向世界,已经开始在国际出版行业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影响力。

2.出版行业“走出去”取得的几大成绩

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梳理、总结这些成绩,有助于我们增强信心、查找差距、规划未来。笔者认为,这些成绩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认识水平大大提高。“走出去”已经得到各出版单位乃至整个出版行业上上下下的普遍认同,各单位都高度重视,整体上已经从上级要求“走出去”转变为“我要‘走出去’”,从而使整个行业具有了内生的驱动力。

(2)出版行业图书版权贸易的落后面貌已经大为改观。图书版权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之间的巨大逆差已经显著降低;一大批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图书实实在在地走向世界各地。

(3)各出版单位“走出去”的能力大大提高。“走出去”之初,普遍存在于各单位心中不知所措的状态早已成为过去,现在一大批出版单位已经成为“走出去”的行家里手,做起版权输出工作来可谓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4)从全国范围上看,我们已经基本摸索出一套中国式的“走出去”出版模式,即企业为主体、市场运作加政府支持。

(5)一批懂出版、懂版权、懂外语、熟悉国际图书市场和国际版权贸易技能的“走出去”人才已经成长起来。

(6)中国图书版权的输出地区和图书产品日渐扩大和丰富,从最初的港台地区和亚洲邻国扩大到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一般介绍性普及读物发展到文学、科技、少儿、学术、社科等各个门类,从传统文化扩大到当代文化。通过这些走向世界各地的图书,一个全面而深刻、生动而丰满的良好中国形象正在全世界读者心目中逐渐成形。

简言之,中国出版行业经过过去八年的努力探索,已经基本熟悉了国际图书市场,掌握了国际出版的通行法则和规律,实实在在地走出了国门,开始融入国际出版的大市场和激烈竞争之中。

二、共同的经验

尽管每个出版单位都有自己“走出去”的特色和“高招”,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他们之间也有不少的共同点,而正是这些共同的经验成就了它们“走出去”的骄人业绩。概括起来,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领导重视

无论一个出版机构“走出去”的资源是否丰富、人才是否齐备,领导重视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这种重视通常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主要领导亲自分管“走出去”;二是将“走出去”作为战略目标纳入该单位五年规划;三是协调全单位各部门通力合作;四是确保人力和财力支撑。

2.人才优势

其实,2006年之初,各单位很少具有足够的现成“走出去”人才,而是在实施过程中选用一批懂外语、年富力强且富于创新和实干精神的“潜力股”,在“走出去”实践中摸爬滚打、迅速成长,最终成为该单位独当一面的特殊人才。

3.敢于创新

创新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各单位在“走出去”工作中创造出许多全新的外向型产品、合作方法和输出渠道,这一点我们在不少CBI先进成员单位身上都可以看到,而这些创新往往又同下一条经验——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紧密联系在一起。

4.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各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产品、体量、专业方向、人才、渠道、政策、信息、地域等,不一而足。善于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是“走出去”工作取得较大业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5.激励机制

一些出版单位制定了“走出去”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奖励政策,根据不同输出地对输出版权部门和个人实施奖励,多则3万元,少则5000元。在两个效益杠杆的作用下,这样的激励机制确实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有时甚至可以立竿见影。

三、版权输出的窘境与症结分析

从过去八年来各出版单位“走出去”工作的开展情况看,大多数都经历了艰难起步、快速增长、持续增长乏力三个阶段,从大致时间段上看,头两年为起步阶段,第3至第5年为快速增长阶段,目前正相继进入增长乏力阶段,2013年全国图书版权输出下降似乎也说明了这一倾向。除各单位自身因素和发展阶段上带来的困难之外,外国图书市场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贯彻和配套落实不到位等,都在不同的层面和程度上制约了“走出去”工作的持续高速发展,形成各单位共同面临的窘境。具体地讲,大致有以下几个较为重大的问题:

1.出版单位自身原因

(1)家底空了。实施“走出去”之初,各单位都有几十年的本版图书积淀,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以供开采,于是在经过一两年的学习期之后便出现了井喷式的输出增长。八年过去之后,家底渐空,每年的新书又有限,不足以支撑在已经大大扩大基数之上的持续数量增长。

(2)投入和产出比尚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出版社作为企业和市场主体,还没有真正找到确保两个效益的有效办法,尤其难以确保“走出去”工作的经济效益,使得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考验。

(3)突破输出产品资源有限、合作方式单一和输出渠道狭窄三大要素的制约尚需时间。我们不妨把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看作简单的初级发展阶段,而要真正实现“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在上述三个方面做出全新的努力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无疑是一次更加高级和根本性的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越,各单位正在积极求索之中。

2.国际市场的因素

(1)市场要求提高。“走出去”之初,外国读者刚刚接触到中国图书,新奇感和渴望了解经济腾飞的中国使得来自中国的一般图书也受到欢迎。现在,读者的要求已经大大提高,有关中国的一般图书已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2)文化及经济差异。世界各国文化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两者交织在一起,同时影响到对中国图书的接受度。文化差异不言自明,经济发展程度则主要表现在从事版权贸易的经济能力不足,一些亚洲和非洲较为贫困国家的出版商,虽然对中国图书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但是却难以支付版税和翻译费,有的甚至在我们承诺免除版税并力争给予翻译费资助的情况下,却进一步要求提供出版资助。

(3)电子图书的兴起及其版权贸易量的急剧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纸质图书版权的销售。而图书电子版版权转让所通行的“批发”模式,彻底改变了纸质图书版权输出一个书号统计为一项输出的规则,几十乃至数百本图书的电子版输出因为只有一个合同而统计为一项输出。再加上电子版图书版权输出无比低廉的价格,在客观上造成了出版单位两个效益的双重损失。

3.中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和西方“主流文化”对市场的垄断,严重阻碍了中国核心价值观理论及其图书的输出,尤其是在欧美和众多原西方殖民地国家。深植于读者心中的西方价值观和对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偏见与误解,压制了人们对中国价值观的接受度,要消除这些偏见和误解仍需时日。

4.CBI方面

CBI成立八年多来,为中国图书“走出去”做出重大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考核制度中的一些规定仍然值得商榷,尤其是输出数量为大的评判标准,在经过了八年“走出去”实践之后,其“美中不足”已经显露出来。虽然CBI对这些标准已经或正在做出一些改变,增加了综合考核的内容,但是数量仍然是最大的硬指标。

(1)不够科学。各单位出版资源多寡不同、出版产品不同、体量不同、经济实力不同、地域优势大小不同等,简单地把它们放在一起,以单纯输出数量为评判优劣的标准,有如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只看GDP,末位即将其“淘汰”。

(2)不够公平。一些成员单位虽号称“集团”,却是由单体社发展而来,同一些大集团相比其出版体量小得可怜;一些社因某种阶段性的市场需求而使得其主要产品更易于输出的优势,如汉语教学;一些单位具有先天的外向性质或国际合作,而其他大多数则刚刚起步,一切从零开始。凡此种种,若不加区别实行统一的单一指标考核,自然有欠公允。

(3)不够务实。数量为大的规则带来了许多问题:客观上起到了重数量轻质量、重“走出去”轻“走进去”的效果。一些图书虽然签署了版权转让合同,但是后来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出版;许多图书即使得以出版,其印数也少得可怜,实际影响力并不大。尤其是对大众类图书而言,既不考虑其质量优劣也没有任何跟踪和反馈机制,忽视签约后的出版发行实效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5.国家政策及行政管理方面

(1)“两头急,中间不急。”笔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上述出版单位的实地调研中明显地感觉到,中央对文化出口高度重视,不仅对文化输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在国家层面上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各出版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肩负着实施“走出去”的具体使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就是一上一下“两头急”。所谓“中间不急”,即中央的扶持政策很难具体贯彻落实到各地方政府的相关地方政策之中,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新闻出版、广电、文化、宣传、经贸等)迟迟没有出台实施文化出口的配套政策,重传统实物出口贸易轻文化出口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

仅以新闻出版行业为例,时至今日,各地新闻出版广电局制定“走出去”实施办法、设立“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的依然寥寥无几,这同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走出去”的一贯重视程度形成巨大的反差。国家经贸系统原有一整套支持实物出口贸易的政策,资金数量也不在少数,但是这些现有政策大多数并不适合文化出口,而各地经贸委又无力更改国家的现有规定,致使许多文化企业有文化出口的好项目但得不到资金资助,而经贸委手中却有大量的预算资金花不出去。

(2)行政管理上条块分割。条块分割导致文化企业各自为政、势单力薄,分头出国、各自建立自己的渠道,投入巨大、效益甚小。新闻出版、广电、文化、外宣、经贸等都要“走出去”,甚至新闻出版行业内的各新闻社、报社、出版社也都单打独斗,缺乏统筹和协调机制,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低效率。笔者不由得时常思考这样一种可能性:一省(区)一市能否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汇集上述各条块的专业人士共谋“走出去”,相互利用彼此的资源、渠道、方法等携手输出?重庆出版集团2012至2013年做出了利用经贸渠道、联合外宣和广电开拓越南文化市场的首次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无疑证明了打破条块分割、合作共赢的可行性。

6.西部区域差异尚待弥补,优势有待发挥

大西部在经济、文化、信息、人才等条件方面相对落后,导致整个大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走出去”的整体能力和业绩大大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或其他发达地区。然而,西部地区不仅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具有同中国周边国家比邻的便利条件,大力提升西部地区的文化“走出去”能力和实绩,具有维护我国同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提高中国在周边国家文化传播能力的长远历史意义。

四、建议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各方参考:

1.国家及地方政府层面

(1)完善从中央政府至地方各级政府对文化出口的扶持政策,做到上中下一盘棋,有序而协调地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

(2)根据文化出口特点调整国家经贸出口扶持政策,在服务贸易框架下有针对性地设立切实有利于文化出口的扶持政策。

(3)各地新闻出版、广电、文化、经贸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有关文化出口的各项政策,分别设立“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同时减少限制条件、降低门槛,实实在在地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服务。

2.CBI层面

(1)笔者及一些出版单位认为,CBI的考核原则应以鼓励为主,以各单位在“走出去”工作上的进步大小和实际表现为主要标准,废除横向比,实行纵向比;取消排名末位淘汰制,减少“任务化”色彩,引导CBI成员向更加务实、更深和更广的出版输出领域发展。

(2)制定图书版权输出信息反馈机制,对有关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专著,重学术价值、理论高度及在西方大国出版的影响力;对大众类图书而言,应对其在当地的实际发行数量、是否续约等进行跟踪统计。为此,可设立输出图书优秀效益单项奖,以提高中国图书的实际文化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

(3)由抓重点转向抓普及,鼓励和倡导广大非CBI成员出版社参与版权输出。从CBI成员单位八年来的发展情况看,各出版单位一旦行动起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都会在三五年的时间内取得显著的版权输出成效,全国非CBI成员单位超过500家,他们的共同参与必将大大提高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数量,提升中国图书在世界的影响力。

(4)CBI年会可增加版权业务人员交流分会。领导层会议务虚:讲政策、总结经验、规划发展方略;业务人员会议务实:讲案例、讲绝招,相互启发、借鉴,彼此促进。

(5)增加对输出版权图书的翻译费资助金额,尤其是对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版权输出。

3.西部地区联合“走出去”

提高对周边国家版权输出的重视程度,成立西部版权输出联盟,国家给予一定扶持,推动西部出版业大踏步“走出去”。

4.打破条块分割,实施横向联合

可分为两个层次、渐进式推进:一是大文化联合,即联合报刊、影视、演艺、动漫、艺术品、工艺品等文化企业,丰富文化出口产品,提高综合实力,降低输出成本。二是在省(区)市层面建立某种协调机制,联合新闻出版、广电、外宣、外贸、教育交流等行业,搭建综合文化输出平台,集合各自的输出渠道,扩大本地文化输出的实效、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结语

过去八年,中国出版行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CBI成员单位为主要代表的各单位率先行动起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走出去”从被动到主动,已经成为大多数出版人的共识;从无知到有知,基本熟悉和掌握了参与国际图书版权贸易和合作出版的规则和技能;从弱小到日渐强健,已经能够较为自如地参与国际图书市场的竞争。但是,“走出去”这篇大文章还仅仅开始破题,对大多数中国出版单位而言,如何真正走进世界各国依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我们在为自己感到自信、自豪的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必须面对和克服如何持续发展的难题,历史正毫不客气地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我们相信,在中央的正确指引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出版行业必将不孚重望,像过去八年一样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最终实现中国出版业真正跻身世界出版之林,与各国同行一起比翼齐飞、尽展中华出版风采的目标。

(本文为重庆出版集团“两江学者”“走出去”课题小组结题成果)

篇5:澎湃新闻价值与思考分析

渠道和内容的结合

全方位的新媒体发展矩阵

澎湃新闻的新媒体矩阵主要包括门户网站、APP 客户端、微博和微信订阅号。其中网站和 APP 的内容、形式一致,微信公共订阅号包括“澎湃新闻”推送当天最热的文章,主要是给澎湃用户提供一个沟通和互动的平台、“一号专案”(司法报道为主)、“ 10% 公司”(上市公司报道)、“自贸区邮报”(上海自贸区报道为主)等文章。澎湃新闻在运用新媒体各个不同平台时有着不同的关注,门户网站的建立形式类似网易新闻、搜狐等网站,是互联网上较为普及的阅读形式。

APP 客户端主要针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是目前媒体抢滩的重要阵地。

APP 的内容建设分为两大类:“新闻”和“思想”。其中新闻类栏目共有 39 个,主要围绕时政类资讯,包含金融资讯和科技信息等其他内容。“思想”类栏目共有 11 个,主要以评论类文章和文学类文章为主。澎湃新闻的新媒体发

展矩阵中,APP 客户端成为了发展的核心,主要的推送内容、形式创新都围绕着客户端建立。

专业高质的原创内容

澎湃新闻在上线之初就以“原创”、“深度”吸引了大量网民的关注。《东方早报》是澎湃新闻的母体,其大量资深采编人员成为澎湃新闻专业化、优质化新闻的保证。澎湃新闻的内容有明确的定位,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锁定在时政类新闻和文化类的文章。这与其母体《东方早报》的传统新闻媒体性质有密切关系,也和目前新媒体平台中资讯内容的发展模式契合。

其一,面对网络讯息日益娱乐化、同质化的现象,澎湃新闻独家、高质的时政和思想资讯、评论,满足了用户对新闻新鲜性、时效性的要求,从质的层面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其二,新媒体平台发展至今,媒体决定受众阅读兴趣的时代已

悄然改变。新媒体不断拓展,新闻门户网站、客户端、微博乃至微信订阅号等的发展,受众有了更多的渠道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新闻的提供者更加注重从受众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新闻的采集和发布。目前的新闻客户端除了在内容上以多板块、多频道的方式保证内容的丰富,更通过点击量等方式决定新闻的排序。针对这样的新闻呈现局面,澎湃新闻将时政新闻细化为众多板块,“中国政库”以发布时政解读为重点;“中南海”以领导人报道为主;“人事风向”则专门对政府部门人事信息进行报道„„板块丰富的同时,澎湃新闻提出无限下拉式更新的理念,在每次向下滑动页面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更新,出现新的资讯和内容,从量的维度上满足受众对内容的需求。问答式新闻形式提高受众的参与度

问答式新闻采取对话的形式,针对一个问题可以呈现全面、多样的观点。在澎湃新闻中,受众在阅读新闻作品的时候,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为他人的提问做出解答。这一功能设计使得澎湃新闻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形态,也就是传统媒体在互动方面的时效性、便捷性的不足,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弥补。根据其传播的方式,这种问答式的新闻在网络的传播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符合 UGC 的互联网传播逻辑。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产生内容,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

第二,无门槛的问答,保证了内容的多样性。澎湃新闻的问答式新闻没有设立门槛,任何登陆用户都可以对新闻事件发起提问、回复他人的问题。这种无门槛的评论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内容的多样性。

第三,新闻把关人的存在。网络信息中把关人角色弱化造成网民原创内容的可信度不高。澎湃新闻问答中重点分辨事件中的真相和谣言,通过编辑核实结果并实时更新,将优质评论和互动转化为内容在首页呈现。这样不仅增强了社交属性和黏性,还保证了问答内容的质量。追问和评论的互动设置

在澎湃新闻的网页和移动客户端上,设置了提问、跟踪、收藏和分享四个按钮,用户可以对看过的每一条新闻进行这四项操作。用户登录后可以通过提问和分享的途径将自己的见解和看到的内容传达给其他人,实现信息的二次传播。追问的设置给用户提供了意见表达的平台,在评论中可以看到他人的追评,扩大了人际交往。微信是澎湃新闻扩展人际关系、提供用户黏性的重要平台。澎湃新闻在其微信订阅号中表示订阅号的内容是澎湃新闻内容的精选,微信平台主要用于澎湃用户的线上交流和“澎友圈”的发展。“澎友圈”是澎湃用户在微信中通过评论、关注微博、微信相互认识后建立的基于对澎湃新闻内容探讨的社交圈,圈中用户会就澎湃新闻提出的一些观点、新闻进行探讨,组织线上活动,扩展人际交往。对澎湃新闻发展的思考

尽管作为传统纸质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探索,澎湃新闻被冠以“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从内容到传播形式上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但其目前在安卓市场仅有 2.07 万热度,相比凤凰新闻 8.97 万热度和网易新闻 2.73 的热度还有一定差距。“重媒介”与“轻阅读”的矛盾

澎湃新闻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转型,其内容仍延续了严肃、深度和篇幅较长的特点,这种长篇的“重媒介”虽然达到了内容的深度,但我们也看到了这与目前受众移动阅读求新、求快的阅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重媒介”能否在形式上满足受众的阅读习惯或者重塑受众的阅读习惯仍值得思考。

“内容为王”与“技术为王”的协同发展

澎湃新闻上线之初就以原创和高品质的内容作为新媒体发展的一大重要策略。针对目前网络中新闻同质化高、新闻主题不鲜明以及内容娱乐化的发展趋势,澎湃新闻提出“时政”和“思想”两大口号,针对特定人群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做法,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不少的新闻转载中都出现了“澎湃新闻”的字眼。优质、特色内容成为了吸引用户订阅的一种最主要的原因。

但同时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技术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的发展不再是传统媒体仅以内容就能取胜,功能设计、视觉设计和读者互动等技术层面的发展也成为影响媒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重要因素。澎湃新闻的创新主要是将优质的传统新闻内容移植到新媒体平台,但在用户体验、视觉设计上仍没有突破性的创新,这也是很多人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质疑的一个原因。新媒体时代,技术的研发、重视用户的体验成为了媒介在发展中急需创新和解决的方面。因此传统纸质媒体在拥有较强的内容生产的同时,应注重受众,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渠道和技术上不断创新,实现“内容为王”与“技术为王”的协同发展。时政与思想类产品影响力有限

澎湃新闻的定位是“专注时政与思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澎湃新闻时政新闻的报道作品也并未见有什么特别之处,技术上目前未见到较大突破性的创新,内容深度广度也并未超越市场主流的传统媒体,比如《南方周末》、《南都周刊》等。从政治环境来看,时政报道所受的各种约束仍然存在,上海的舆论环境能否为其提供足够的空间,仍然是一个疑问。从受众喜好来看,时政新闻的受众面是很有限的,它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比较关心政治经济的人群中。与时政新闻相比,像文章出轨、黄海波嫖娼等这样的八卦新闻显然更加吸引受众。

而思想类的作品,对受众的要求可能更高。一般适合文化程度更高的受众。同时,思想类阅读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品读。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受众已经习惯了快餐式的阅读,这种思想类的慢阅读的市场空间也不容乐观。成本过高,盈利模式让人担忧

在现在的媒介环境中,报纸经营面临“第三次销售”。前两次销售分别是“卖报纸”和“卖广告”,“卖报纸”也就是对新闻信息收费,这在目前的互联网的分享思维环境中,已经被证明是难以实现的。“卖广告”,这只能为其提供部分收益,新闻客户端的广告数量和浏览量都是有限的。一旦广告过多,会影响受众的体验,不利于产品形象的塑造。所以,澎湃新闻只能更加关注的是第三次销售———“卖服务”。“澎湃”这类新媒体平台未来起到的作用就是汇聚用户资源,承担集团盈利的“中端”而非“末端”环节。但是,微博、微信、门户网站客户端已经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争夺中站稳脚步,作为“后起之秀”的澎湃新闻要想改变用户的信息接收习惯,抢夺到足够的用户资源以及培养持久的用户使用习惯方面,都是令人担忧的。

篇6: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我与以“青春奋斗成就梦想•勇于担当时代责任”为主题进行了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社会实践的参加者:

实践的主题:青春奋斗成就梦想•勇于担当时代责任 时间:2014年2月3日—2014年2月9日 地点:

一、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线上。主要表现在:

(一)生活困难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一个是靠自己劳动收入,另一个是靠子女供养。在农村60-70岁之间的低龄老年人中有不少人身体比较健壮,能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或多或少的劳动收入,在经济上不完全依赖于子女供养。而不得不靠子女供养的农村老人,却因他们的子女生活本身就相当困难,其生活就难以为继了。尤其是80岁以上的纯农户特困独居老人因自身基本上已无经济来源,依靠吃低保、政府救助和子女少量赡养费维持生活。

(二)看病就医困难

农村老年人一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年老生理疾病较多,经济上抗病能力较弱。而当前农村医疗条件、医疗水平还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一旦生病,子女负担加重,后果不堪设想,因病致困、因病返贫的现象常有发生。虽然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医疗保障的缺乏,他们生病就医时,能拖则拖,不及时就诊的现象非常普遍。

(三)照料功能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村约有60-70%的青壮年因外出打工,无暇顾及父母,许多老人成了“留守族”,他们不但享受不到子女的照料,还要承担种田、照料孙辈等繁重的田间和家务活动,负担重、压力大。特别是那些年迈体弱的老人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生活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状态,加上生活单调贫乏和长期独居带来的精神上的空虚,使得其性格怪异。

(四)安全令人担忧

目前农村老人业余生活枯燥,娱乐活动鲜得一见,加上长期“留守”,邻里彼此缺乏互相照应,他们的安全状况比较令人担忧。特别是农村高龄特困独居老人,他们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甚至病死陋室多日无人知晓的事情时有发生,事故日趋增多。

二、当前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

农村养老工作各地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拿出了一些实招,但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比,仍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面临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问题:

(一)养老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致使农村老龄人口众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形成强烈反差。如五保供养制度标准低、不平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做到应保尽保、低保标准难界定;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少、受益低等。

(二)医疗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疾病率、慢性病率比较高,与当前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小形成了较明显的差距,很多农村老年人还不在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之内。加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覆盖面少,农民的医疗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对大病、重病老人的医疗保障基本上没法解决。

(三)公共财政资金配套不足

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来得快,老年人口多,贫富差距大,受公共财政压力和经费的不足,致使养老保障社会化服务工作不能作为一项制度性得以长期延续,并得不到财政部门的认可,导致预算没有养老保障经费项目。调查中发现,虽各地各级设立了老龄工作机构,但有的地区用于保障老龄工作的业务经费寥寥无几,个别地区甚至没有说法。

(四)家庭养老压力逐渐增大

目前家庭养老压力增大的主要表现:一是由于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趋势愈来愈显著,带来老年夫妇、单身老人大量骤增所引起的家庭养老压力增大;二是长期以来的计划生育国策,使家庭结构形成“四二一”格局,即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位甚至更多老人,依靠家庭养老来解决老人的养老显然是难以承受的。三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家外出打工,也将引发老年夫妇、单身老人增多和对农村养老产生负面影响。

(五)为老服务设施建设落后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公共财政资金配套不足,少数农村没有设施完善、配套齐全、功能多样的老年人活动场所,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随着农村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原有的敬(养)老院不仅从数量上而且在规模上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且存在着年老失修、建设设施差、床位设置少、管理不正规、功能不齐全及服务技能水平低等问题。

三、具体解决措施

当前农村养老主要有以下几种种措施: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老年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

(二)机构型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目前全市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主要是针对农村孤寡、残疾、五保老人,重点是做好“三无”老人(无儿、无经济收入、无工作能力)的“五保”供养(保食、保衣、保住、保医、保葬)。又可分为五保户和敬老院两种具体形式。为了照顾这些老人,采取机构养老的模式,由各级敬老院或村基层组织负责做好衣、食、住、行、医等一系列社会服务。

(三)基层组织社会福利型养老

这种供养方式取决于村基层组织、村集体的经济状况。一些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镇或村,从集体积累中列支养老基金,对已进入老年的农民按月支付一定的养老金,建立了范围较窄、标准较低、不很规范的农民退休养老制度。每月或每季度为农村老人发钱、粮、油等生活物品。

(四)社会养老保险型养老

民政部门从1992年开始,根据上级要求,在农村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建立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模式的个人养老保险基金账户。

(五)储蓄自给型养老

储蓄养老是一种最典型的自我养老方式,即指老年人口依靠日积月累、勤俭节约的积蓄养老。农村一部分老人通过辛苦劳作和省吃俭用,或多或少地积攒了一部分并不丰厚的“老底”,就是靠这点“家底”,再加上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尚好,种点粮食、蔬菜自给,维持基本生活。

四、解决农村养老的对策建议

农村家庭养老作为中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延续数千年。虽然当前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着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家庭养老将一下子被其他的养老方式所替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的核心化,人们价值观念的变迁,家庭养老的主导地位势必遭到撼动,为适应于新社会条件的社会养老所取代。

(一)通过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护家庭养老的重要根基。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尊老、敬老、养老是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加大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改变人们传统的养老观念,让人们自觉、自愿地认识和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保障农民晚年基本生活的社会性、政策性的基本保险,是国家和政府的社会政策行为。因此,应该在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低标准起步,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三)加强敬老院建设

敬老院集中生活供养优越无比,它具有良好的供养条件、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集中供养比分散供养好得多。

上一篇:13、推敲教学设计下一篇:蒋梦麟传阅读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