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

2024-05-05

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精选6篇)

篇1: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

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

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

能否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至今还没有改变。相对先进的城市经济与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在任何国家都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根本改变的。关键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在城乡之间实行了一系列有明显差别的体制和政策,在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的同时,又通过农产品的统购制度从农村提取了大量用于工业化建设的资金。农村的积累能力下降了,而富余劳动力却转移不

出来,这就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的结构。如果说,在当时那种被封闭的条件下,为了自主推进我国的工业化,除了让农民多做些贡献之外确无更多的选择,那么,如今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且城镇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等发展水平已明显高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因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条件显然已经具备。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进一步端正对农业、农民问题的思想认识,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即使农业的比重降得再低,它在保障食品供给方面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农业人口只有随着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而下降,农业才能逐步现代化,整个国家才能逐步现代化。因此,绝不能因为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而忽视农业、忽视农民。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增强对农民的感情,增强法制和政策观念。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 的民主权利,是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特别是在土地、税费和农民流动就业等直接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办事,加快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和做法,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尊重农户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推动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注重提高农民的实际生活质量。农村的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更为滞后。必须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快消除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制约因素。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使命。尽管

人们对城镇化的概念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但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之所以必须加快城镇化,最基本的目的,就在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因此,必须按照十六大精神,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主要目标,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快消除不利于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和市场服务,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竞争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篇2: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

直辖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距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仍处在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必须紧密结合重庆实际,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前,重庆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要实现新的突破,就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大力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突出“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着力增强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动力支撑,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力争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证明,紧紧扭住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要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

要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引导区域差异化发展、协调发展。重庆是直辖市体制,中等省架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针对区县功能定位不够清晰,产业同质化,招商引资存在无序竞争,考核指标设置不够科学,资源优化配置亟待加强,“两翼”地区生态环境约束严重等问题,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在坚持“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进一步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各自特色、促进功能互补、形成梯级产业分工的设想,对不同功能区给予不同的发展定位和区域政策,促进全市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功能配置最优化。坚持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与打造重点功能区相结合,按照“以人为本、城乡互动、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绿色低碳、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和集群发展”的原则,统筹全市城镇体系建设和各功能区协调发展。按照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做强做优主城区;按照城市群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一圈”,使其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并承接“两翼”的人口转移,带动“两翼”协调发展;“两翼”要立足优势资源和优势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强库区水环境保护和消落区治理,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沿江防护林建设,积极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通过这些举措,努力实现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城镇体系化、整体功能最大化。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重庆既有总量不足的问题,也有结构不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要坚持以工业化为引擎、以信息化为提升、以城镇化为依托、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坚持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增量调结构,以创新促升级,在总量扩大中实现结构优化,以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依托开发区、园区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服务业集聚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抢占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金山银山”,绝不能以影响未来的发展为代价谋取当期增长和眼前利益,绝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关系为代价获得表面繁荣。要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立法保障,强化经济杠杆作用,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民生的持续改善,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没有意义。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时刻把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当期可承受、长远可持续,坚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完善制度安排相结合,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抓好民生领域的工作,要突出重点难点。要进一步抓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这个重大民生工程。抓住国家推动秦巴山区、武陵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机遇,创新扶贫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资金、项目等扶持,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大力整治空气、水、噪声、土壤等方面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特别要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让广大群众吃得更放心。认真贯彻国家房地产调控措施,搞好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更好地满足居民住房需求。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全网,要进一步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要立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面深化各项改革。重庆要在改革方面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更快一些。我们要充分用好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个平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先行先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通过改革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方式转变、民生改善、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作风转变。要重点围绕城乡规划、城乡要素交换、城乡资源配置、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和城乡社会管理等“六个统筹”,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直辖市管理体制,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推进机构改革和加强政府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效能,努力把政府职能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向区县放权,给区县让利,让区县搞活。进一步完善两江新区管理体制,为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提供良好体制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之,要通过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

要着力优化开放环境,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开放的广度和力度,决定着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度和程度。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方式转变、促产业结构调整。要着眼于广泛集聚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开放环境,推进开放模式创新,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要大力推进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推动形成以两江新区为龙头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要加快两个保税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渝新欧”国际物流铁路大通道,加快建设内陆口岸高地。要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要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相促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要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重,大力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推动成渝城市群发展,实现与周边省市的互利共赢。

要加强法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法治重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加强科学立法,严格行政执法,维护公正司法,引导全民守法,充分发挥法治在全市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要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更加注重法制宣传教育,更加注重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更加注重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更加注重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切实重视立法的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切实重视法律的有效实施,切实重视法律的引导、推动和规范保障作用,全面推进全市各项工作的法治化。要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化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着力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等,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切实维护稳定、和谐、安宁的社会局面。

实现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干部的执行力和制度的约束力。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少说多干,实干兴渝,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谱写“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篇3: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央对全国总体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而言,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已经成为与东部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需要破解的矛盾。本文选择四川省作为案例进行研究, 主要出自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四川是我国典型的农业大省, 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到2020年, 四川省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当年的平均水平的目标, 其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需要达到7.7%, 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二是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显著, 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2007年, 成都市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同时, 设立了自贡、德阳和广元3个省级试点市, 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2011年, 四川省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达到了78.4%, (1) 低于全国平均实现程度,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文化教育等方面差距尤大。在整个监测指标体系中权重最高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仅50%左右, 而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与全面小康目标的差距近40个百分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川任务很重, 尤其是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更重。这要求四川省必须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四川省通过推进成都市国家级试验区以及自贡、德阳和广元三个省级试点市的建设, 在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也存在需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1.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

2008年开始, 成都试验区全面推行以“还权赋能”为核心, 以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为目标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截至2011年, 成都市共累计颁发各类权证826.6万本, 确权颁证工作已全面完成。四川省其他市州也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截至2012年9月, 近70%的县 (市、区) 已全部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但是, 四川省仍然面临着土地产权权能不完整的问题:一是在使用权能方面, 农地使用权受承包期限制且有调整风险, 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预期不稳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权利与城镇国有土地差异巨大。二是在收益权能方面,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尚未充分培育, 土地租赁交易成本高, 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受到法律限制, 直接影响其交易收益的实现。同时, 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时, 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明显偏低。三是在处分权能方面, 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只能以出租、入股、互换和内部转让等方式流转, 而不允许对外出让、买卖等交易行为。另外, 面对国家征地行为, 农民无法作为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表达共同的利益诉求。

2.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四川省近年来不断探索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体制, 构建有利于人口迁徙的可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步伐, 放开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政策条件, 重点改革社会公共服务与户籍挂钩的制度, 让更多农民工在城镇定居和就业, 正逐步解决“半城镇化”的问题。但从总体来看, 四川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仍然很不协调:第一, 失地农民市民化社会融入较难。大量失地农民集中安置后难以适应城市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同时, 城市社会管理方式调整滞后, 未能有效吸纳失地农民参与到社会管理中, 使农民进城后普遍被边缘化。第二, 农民工市民化遭遇政策歧视。虽然农民工应当是四川省加快城镇化的最大潜力所在, 但相对较高的落户门槛至今仍将大量农民工排除在城市公共服务范围之外, 尤其是非本地户籍农民工更是受到当地政府的政策歧视, 难以享受参政权、社会保障权、子女受教育权等诸多市民所享有的权利。第三, 财产权利流转不畅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由于现行《土地承包法》限定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其的宅基地、承包地, 对农民工而言进入城镇落户的代价过高, 从而普遍不愿选择以放弃财产权利为前提的市民化方式。

3.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为手段, 力求构建城乡均衡的金融投资体系

四川省积极贯彻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从机构种类、资本限制等方面, 大幅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一些运行机制灵活的新型金融机构开始成立, 为农村金融体系增加了活力, 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然而, 城乡金融投资体系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并未实现扭转:首先, 正规金融机构服务“非农化”的倾向仍较明显。农业银行贷款结构“非农化”倾向呈不断强化的趋势;农村信用合作社受商业化运作目标的驱动, 为农户、农村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有所下降;农发行业务范围有所扩大, 但其发放贷款很少涉及农户贷款等一般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其次,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育仍然比较迟缓。村镇银行不能进入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和跨区域经营, 融资渠道有限, 贷存比过高;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金、股东或发起人人数、持股比例等限制较严, 股本单一, “只贷不存”造成融资渠道不畅;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工商注册登记至今未能解决, 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再次, 农村贷款抵押制度不适应当前“三农”发展需要。承包地、宅基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 以及修建在土地之上的房屋、圈舍、农作物、林木、畜禽产品等均不能作为抵押品向银行借贷, 极大地限制了大多数农民的贷款能力。

4.以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抓手,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四川省积极推进“三化”联动, 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现代畜牧业, 培育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着力培育了一批行业领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 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值, 较好地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重目标。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克服:一是农民传统增收空间受到现代生产方式的挤压。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 越来越高的投资门槛让普通农民难以进入, 而城市资本进入时常采取长期、大量租用农民土地的进行直接经营的方式, 往往将农民排除在现代农业发展之外。二是农业劳动力由总量过剩逐步向结构性短缺转变。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过快, 转移劳动力结构偏向于青壮年, 使得在局部地区已开始出现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和结构性短缺。同时, 农业劳动力严重老龄化也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极大挑战。三是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仍然存在。转移性收入在农民家庭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稳定在4%左右的水平, 没有发挥出其放大效应。财产性收入在家庭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也维持在4%的水平, 土地、房屋等财产难以有效地转变为收入。

5.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为目标, 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四川省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积极促进城乡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消除了城乡居民的福利差距。但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其一, 依附于户籍制度的城乡公共服务差别还未根除。城乡居民就业、社保、住房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政治民主权利、义务兵家庭优待等9个主要方面权利、待遇的不平等问题还未完全消除, 城乡居民身份的差别还未彻底破除。其二, 城乡社会保障内容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城乡养老和医疗保险差异悬殊;农村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至今尚未建立;农村社会救助主要局限于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包括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和法律救助等在内的社会救助制度等较少或基本没有建立。其三, 城乡社保对接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由于受户籍制度、城乡就业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目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仍然相互隔离、双轨运行, 还缺乏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面接轨的实质性进展。

三、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若干对策

当前,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 必须突出重点, 突破瓶颈, 克服要素市场失灵以及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的内在缺陷, 总结并推广前期经验,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1.以还权赋能为目标, 改革城乡土地产权及管理制度

应建立有利于农村土地要素内部充分流动和城乡之间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 奠定城乡协调发展的土地要素基础。一方面, 强化农村土地产权保护机制。在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上, 支持农民群众自主、自愿、规范签订“长久不变”决议。建立农村土地产权流转管理机制, 统一制定规范的农村土地产权和股份股权流转合同。建立农村土地产权纠纷调处机制, 建立以仲裁制度为主体的纠纷处理制度, 确保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出现纠纷和侵权时能够得到及时、便捷调处。另一方面, 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方式。建立并完善与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成果相适应的征地制度, 按土地产权市场价值进行土地征收。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创新, 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同责。支持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开展土地整理项目, 由其全面、全程负责项目实施和节约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开发。

2.以财产权利保护为基础,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要创造条件让农业转移人口带着原有财产权利放手、放心、放胆进城, 形成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力结构。一是要加快促进失地农民充分融入城市。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确保农民安置房建设的选址和标准应与城市安居房同一水平, 重点解决失地农民的后续生计问题。加强对进城农民的心理调适和引导, 增强社区服务能力, 促进新老居民的社会融合。二是要加快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实施让农民工平等享受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优惠政策, 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均等的基础性公共服务。允许租住房屋、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确保农民工平等享受政府补贴就业培训, 对进城农民工创业融资提供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金融服务, 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扶持。三是要赋予和尊重农民变市民后的财产自主处置权。尽快出台省级农民财产权利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和相关政策法规, 对迁移进城的农民, 允许农民在保留农村各项财产权利的情况下进城落户, 不应以其放弃农村土地权益作为换取市民身份的条件, 不得强制农民以土地换社保和住房。

3.以抵押担保和组织创新为重点, 改革农村金融体制

必须尽快改变金融资金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趋势, 重构城乡一体的金融投资体系, 更充分地发挥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持功能。其一, 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应出台地方性金融法规, 在符合政策规定和防范风险的前提下, 大力拓展信用担保, 扩展贷款抵 (质) 押品的范围, 建立土地承包权、农作物、林权证抵押贷款制度。允许、鼓励各类商业性中介担保公司以及由财政、社会 (企业) 、农户等各方筹资设立的农业贷款担保公司, 逐步解决农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其二, 进一步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同时, 支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 强化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生产大户和普通农民等经营主体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能力。出台扶持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相关政策, 加快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速度, 通过资金互助社弥补正规金融机构功能的不足, 有效抑制农村高利贷等非法金融的发展。

4.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契机,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奠定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基础。第一, 重点抓好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继续抓好四川省第二批60个现代农业、60个现代畜牧业和40个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 采取“大基地+小业主”模式, 整合各类项目, 全力打造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让农民有效分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成果。第二,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着力培育联户经营、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 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第三, 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注意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 创新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发放和使用方式,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保持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5.以公共服务体系并轨为指向, 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

应当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资金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首先, 探索建立城乡并轨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筹资标准城乡一致、参保补助城乡统一、待遇水平城乡均等”的基本原则, 探索建立城乡社会保障对接并轨机制, 全面落实城乡居民一体化医疗保险制度, 同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其次, 建立全域覆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充分整合政府公共财政和各类社会资源, 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逐步建立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全域覆盖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再次, 重点以新村建设为载体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大规模地建设“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功能集成配套”的新农村综合体, 以此为依托将公共服务项目延伸到新型农村社区, 让农民群众“办事不出村、小病不出门”, 充分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

注释

篇4:城乡统筹建小康 老区开发展新貌

在余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南部四明山老区包括四明山、大岚、鹿亭、梁弄四个乡镇和梨洲街道山区片、陆埠镇洪山片,总面积461平方公里,包括72个行政村,10.3万人口,由于受地理、历史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差,被称为欠发达老区。为使欠发达老区人民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余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快欠发达老区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扶持政策,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城乡统筹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着力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使欠发达老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97年欠发达老区提前实现了脱贫目标,进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

一、经济总量显著增长,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006年欠发达老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75亿元,比去年36.25亿元增长12.4%,其中工业36.60亿元,农业4.15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2.6%、10.6%。老区农民人均收入4463元,比去年4010元增加11.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706万元,比去年的1593万元增长7.1%。山区劳动力得到进一步转移,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生活水平

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二、山区资源得到开发,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四明山老区充分发挥山地资源多、生态环境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加工制造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长足增长。涌现了花卉、无公害有机茶叶、高山“三笋”及以山羊、番鸭、土鸡为主的畜禽养殖等一批有特色、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基地总面积已达到20.8万亩。目前四明山老区累计花卉种植面积达4万亩,基本形成了以四明山红枫为主的花卉产业发展格局,花卉成为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如四明山镇种植花卉2.5万亩,其中红枫1.4万亩,樱花近万亩。2006年销售收入为4647万元,人均花卉收入为4150元,占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的85%以上,并涌现了10户年收入超100万元的花卉大户。四明山红枫与樱花不仅畅销沿海发达地区,而且开始打入我国西北部市场,四明山镇更是被评为“中国红枫之乡”;积极围绕市场需求,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绿色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四明山老区已经形成1.2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1.2万亩高产三笋基地,5250亩竹山喷灌基地。2006年竹笋产值达到6607万元,茶叶产值8071万元,其中名优茶产值3600万元。山区番鸭、土鸡年养殖量达47万羽;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培育了灯具、茶叶、竹笋制品等一批加工制造企业,其中灯具加工制造企业已发展到450家,提供工作岗位一万余个,梁弄镇还被评为“中国灯具之乡”。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0多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25%以上。

三、比较优势有效发挥,红色旅游迅速发展

四明山老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相继开发了丹山赤水、天湖山庄、“中国红村”横坎头村红色旅游景区等一批旅游景区,以避暑、度假为主题的红色生态旅游已成为四明山老区发展新的亮点,山区的生态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旅游优势。2006年上山旅游的客流量为57万人次,比去年增长2倍以上。旅游业的深度开发,带动了农产品的旺销,增加了四明山老区农民的收入。

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环境条件明显改善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累计建成扶贫公路78条,计231公里。在村村开通扶贫公路的基础上,近年来积极实施油路上山工程,72个行政村中有68个村通上了油路,老区行政村油路通村率达到94%以上,并分别与市内邻镇和邻县贯通。欠发达老区各乡镇主要道路都实现了硬化,并为大型旅游客车上山创造了条件。累计完成建设资源型机耕路17条,长46.85公里。同时,还积极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和“信息扶贫工作”,实现了水电、公路、程控电话、广播、有线电视“村村通”。

五、移民下山步伐加快,劳力转移进程加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山区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客观要求,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积极推进山区人口移民下山,引导山区人口产业的空间转移和有序集聚,走出了一条通过“三化”联动推进人口转移,减少山区农民,富裕山区农民的新路子。自然村拆并逐步推进,至2006年底四明山老区累计整体搬迁自然村81个,转移山区群众3165户10011人,其中外迁到城区1265户,4275人;内聚到中心村1900户,5736人。拆除旧房17.2万平方米,退宅还耕560余亩。老区下山移民安置新村基本建成。为促进山区人口移民下山,在城区规划建造移民新村2个,面积300余亩,为移民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多层住宅。目前市区梨洲街道山区移民安置小区工程建设全部峻工并已完成安置,一期建设用地137.58亩,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安置欠发达老区下山移民1326户。出台了培训和吸收山区外出劳动力的优惠和激励政策,为移民创造充足的就业岗位。山区各乡镇在城区建立了外出劳动力的中介服务组织,加快山区劳动力的培训推介。2006年共培训人员4059人,使2045名劳动力转向了第二、三产业,拓宽了移民户的增收渠道。

六、扶贫帮困力度加大,保障体系日益健全

近年来在加快山区开发的同时,把解决山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放到重要位置,致力于健全保障体系,实施根本性扶贫;抓住重点问题,实施政策性扶贫;动员各方力量,实施社会性帮扶,有效的保障了山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目前,欠发达老区乡镇共有1620户、2147人享受农村低保,90%以上的山区群众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组织开展了“千个支部帮千户”活动,建立了每位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对帮扶一户困难群众制度。共结对山区困难群众1084户,累计捐款780多万元,帮助解决贷款127万元,资助特困户子女求学500余人。在全市实施了“爱心工程”和慈善捐款活动,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力所能及地开展帮扶活动。累计为山区乡镇发放助医、助学、助老等救助资金900余万元。普遍开展了支部结一户、班子成员集中联一户、骨干企业带一户和村民“百户帮一户”活动,努力使困难家庭切实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七、基层基础不断强化,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重视党支部为核心的山区村级组织建设,采取下派任职、回请内选、公开招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等多种途径,配好山区村级班子;通过层层短训、集中轮训等多种措施,使山区村干部的素质不断提高;通过推行村干部职业工薪制、村级主要领导工资财政统筹制和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切实解决了村干部报酬低、落实难的问题,努力规范了村干部的办事行为,提高了村干部的管理水平。同时,市镇两级采取结对帮扶、政策扶持、欠发达村致富工程和开展全面小康示范村创建等措施,鼓励山区村集体参与小水电开发、建设特色农业基地,积极培育和拓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现途径。

[作者简介]王林君,男,余姚市老区开发建设办公室主任。

篇5: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

【发布文号】浙政发〔2006〕46号 【发布日期】2006-08-23 【生效日期】2006-08-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农业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指导意见

(浙政发〔2006〕46号)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平安浙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为指导和全面推进我省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就业结构调整更好地顺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破除城乡壁垒,深化就业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覆盖城乡的新型劳动保障制度和相关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和就业稳定,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结构比较合理。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提供良好服务;

――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是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二、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规划和政策

(三)制定城乡统筹就业规划。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城乡统筹就业规划,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综合开发和利用城乡劳动力资源。要根据本地就业结构现状,制定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计划。

(四)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政策。打通城乡劳动力交流渠道,取消地域、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性政策。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现用人单位自主用工,劳动者公平竞争就业。要针对城乡劳动者中的不同群体,制定专项政策和工作计划。在拓展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农村就业服务,帮扶特殊群体,落实组织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

(五)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乡镇企业、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家庭来料加工等农村二、三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努力增加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岗位,使农村劳动力通过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根据城市化进程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制定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继续做好劳务输出和输入工作,不断提高劳务输出和输入的质量。

(六)建立城乡就业和失业统计调查制度。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失业状况统计调查制度,全面掌握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状况。通过不断实践和调整,最终实现建立符合城乡统筹就业要求,科学完善的就业和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目标。具体工作由省劳动保障厅和省统计局负责。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管理服务体系

(七)强化各级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将城乡劳动力开发和外来劳动力就业工作统一纳入政府管理目标。要加快推进工作重心向基层延伸,扩大管理服务范围,提高监督执法效率。要明确和强化乡镇、街道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职能和责任,将工作目标落实到位,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顺利实施。

(八)健全完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县(市、区)就业服务机构和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做到机构、编制、人员、场地、经费、制度的到位。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机构应在当地政府领导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导下,开展各项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业务,完成上级劳动保障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

(九)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按照中心城区有市场,主要乡镇有网点,街道社区有窗口的目标,建立和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网络。重视信息化建设,按照自下而上推进的目标,到2007年底前、2008年底前和2010年底前,分别实现县域、市域和全省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的计算机联网,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向各类城乡劳动者开放,开展免费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要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实施以下岗失业人员为对象的“再就业援助行动”,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为对象的“春风行动”,以新毕业大学生为对象的“就业见习训练计划”。完善跨地区信息沟通机制,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用工,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

四、完善城乡统一的职业培训政策

(十一)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形成社会化的职业培训网络,健全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惠及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和运行机制。实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引导城乡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促进劳动者实现素质就业。鼓励指导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用足用好企业税前列支职工培训经费的政策。对职工参加紧缺职业(工种)提高技能层次培训的,各地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补贴。

(十二)加强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广泛开展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稳定性。重点加强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培训,落实被征地农民免费培训政策。根据当地产业政策和新增就业领域的特点,制定培训规划,提高培训效果,促进培训与就业的有机结合。

五、完善企业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

(十三)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所有用人单位必须认真贯彻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与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录用备案登记,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企业用工数据库,强化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和动态管理。规范劳务派遣等用工形式。依法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的稳定就业。

(十四)逐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优先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完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面向农业劳动者的农村养老制度。

六、加强对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领导

(十五)高度重视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各级政府要把充分开发城乡劳动力资源,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调整完善就业结构,有效控制社会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列入政府工作重要目标。要在继续做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把农村就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十六)落实就业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将开展城乡统筹就业所需经费纳入政府公共建设项目计划,保证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可将从土地出让金或征地调节资金中提取的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经费和农村就业所需经费,纳入当地就业专项资金统一管理使用,并相应调整资金筹集渠道和使用范围。在保证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再就业的比例。

(十七)积极推进配套政策改革。深化与城乡统筹就业相衔接的户籍、土地、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为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逐步解决长期在城镇就业和居住农民工的户籍问题,探索引导已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等方式,为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在城镇稳定就业创造条件。

(十八)建立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健全和完善各级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纳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的议事内容,加强指导和协调。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完善考核制度,指导乡镇、街道建立健全就业协调机制。

(十九)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加强对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城乡统筹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六年八月二十三日

篇6: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孙景淼(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为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对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这对于我市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4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扣“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以大力抓好都市农业发展和农村实事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城乡体制改革为动力,整体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加快形成城乡产业融合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以都市农业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以建设都市农业为主题,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重视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加快形成以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为重点的都市农业产业格局和“城市、平原、山区”三大圈层布局,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流通的扶持,引导和鼓励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充分利用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都市农业外向度。

继续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培育以推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为重点的人口集聚机制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要素市场化的产业集聚机制。引导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小城镇集聚,吸引乡镇企业逐步向小城镇合理集聚。以产业化为依托,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纽带,发展块状物色经济,繁荣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积极推进家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健全都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发挥杭州农网和农技110的作用,为发展都市农业提供更有效的科技信息服务。抓好食用农产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健全生产管理、检测检验、监督保障体系,强化全过程管理,不断满足群众对放心、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以实事项目实现城乡共同进步

以农村实事项目建设为重点,致力城乡共同进步,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有新成果。坚持城乡统筹、执政为民、惠及农民,把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从农民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入手,设计和利用有效的载体,从需要和可能上考虑,明确内容、时间、标准,集中力量抓好和深化一批涉及实事项目,并以此为抓手积极探索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和现实途径。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加快改善农村发展条件。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载体,以改善农田水利、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进农村建设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丰富农村文化精神生活,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多领域、多层次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需求。深化“49100”工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群众共同富裕。重视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和困难户危房改造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困难。

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结合杭州实际,积极推进农业税征收办法改革,尽快实现农户零说赋。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逐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农村征地制度,努力解决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社会保障难以落实到位等问题。

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撤村建居单位的清产核资和股份改革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制度改革,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更好地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滋润广大农民。

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和流动。

上一篇:试析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风险管理下一篇:教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