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另一学习天地作文

2024-05-24

语文的另一学习天地作文(通用18篇)

篇1:语文的另一学习天地作文

语文的另一学习天地作文

在我以前的语文认识中,我一直以为语文只是在课堂上有过,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它还有另一个学习天地。

记得有一次,我去帮乡下的奶奶收棉花,我们在收棉花是有说有笑,不经意间,我抬头看到了天上的鱼鳞云,它是那样的美丽,像鱼鳞云一般美丽,吸引人。我便告诉了奶奶,而奶奶却说它的美丽代表的并不是明天的.晴空万里,而是明天的茫茫小雨。我十分惊讶,原来干活还要掌握关于语文的知识才能有所收获。

还有一次,我仿佛记得母亲带我去过图书馆,那是我第一次去大型的图书馆,我十分好奇,这么大的房子,里面会有哪些奇特的事物。我走到其中的一个图书架旁,取出一本书,翻了翻,里面是一些关于字的解释,我有走到另一个书架旁,取出一本书,翻了翻,里面是一些名人的旧迹。后来,我才明白,语文的学习世界是这么大,

那一次,我和姐姐在元宵节时去玩猜灯谜游戏,赢得大奖是一个特大号披萨。我和姐姐一起努力,最后还是得了个二等奖。通过元宵节的猜灯谜游戏,让我不仅了解到了节日的知识和一些传统节日的故事等,让我对节日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这几年,我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是,这是我第一次对语文有如此深的了解。

语文的运用很广阔,可以是在任何一个地方。

而语文的另一个学习天地其实就在我的身边。“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就会发现有许多知识的天地。

语文的另一个学习天地就在我的眼睛里,要我用它找到很多东西;语文的另一个学习天地,就在我的心里,我可以用它来感受到很多生动的画面;语文的另一个学习天地,就在我的生活里,就让我用眼,用心在生活中仔细感受我的另一个心灵世界――语文的广阔天地吧!

篇2:语文的另一学习天地作文

伸出手指,指尖并拢,摆出家的造型,这,就是我的另一片天地。

它,没有琳琅满目的奢华做装饰,没有高楼大厦的璀璨与夺目,却拥有世界上最温馨的爱与温暖。

(一)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当温暖的阳光溢满整个房间,我懒懒得伸一伸懒腰,缓慢的像镜子走去,妈妈也正在做饭:“谁家大美女这么漂亮啊!”听到这话,我的心里窃喜,说:“你姑娘呗,嘿嘿,随你!”说完这话,脸上的困意全无,颠儿颠儿的跑到电视机前:“妈,我饿了,饭什么时候做好啊!”“嗯,马上,等会啊!”不一会儿,从厨房里传来炒鸡蛋的味道,好香啊!我已等不及妈妈做好饭,拿起筷子,夹了一点放到嘴里,热气灌到全身。妈妈看到了笑着说:“好吃吧!”“嗯,我妈做饭最好吃。”这一刻,我不仅仅是妈妈的女儿,是她的朋友,尽管妈妈不是美食家,尽管我说的话有些夸浮,但我总能在这片小天地下快乐成长。

(二)

在成长的路上,是父亲陪我攻克了多少个因难题而无眠的夜晚;是父亲从小教会我感恩,教会我做人;是父亲一直宠着我,惯着我,让我成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父亲喜欢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玩玩手机。记得从前,爸爸躺在我的腿上,把我当作小枕头,让我为他拔下白头发。我第一次看到爸爸的丝丝白发布满双鬓,这用青春为我换来幸福的颜色。我知道,父亲头上的白发,我永远拔不完,但我不能说。因为,我知道,父亲,他还不想老。

他用青春的代价为我打下的一片天。在这片天空下,我无忧无虑的成长着。

时过境迁,时间擦不掉我们血浓于水的亲情,岁月抹不平我们生活曾掀起的波澜。

……

篇3:语文的另一学习天地作文

一、尊重学生,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奠定教学基调

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重要。害怕说话, 怕出丑是低年级一些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 也是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大忌。对这些学生, 教师应“蹲下身子”, 以亲切的态度与之谈心, 尊重他们的天性、个性, 做到在言行、情感上与学生平等, 保护学生语言交流时的自尊心、自信心, 使他们知道口语交际课是他们自己的课, 是轻松的, 要让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说话。教师要及时洞察学生心理, 针对学生语言交流时的紧张、畏惧等不良情绪, 要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批评, 相信学生能成功完成口语交流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 努力营造出宽松、自由、和谐的交谈氛围, 鼓励学生敢于交谈, 勇于表白。教师应淡化自己的表演欲, 只作为一个听众、朋友参与交流讨论, 和学生面对面地对话。在课堂中,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话而其他学生冷眼旁观或窃窃私语, 就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礼貌地倾听他人的谈话, 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合作, 知道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以放松的心态、自然的表情大胆地进行课堂交流。

二、运用表演等形式, 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欲望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 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语言的动机, 提供语言的材料, 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巧妙地设置口语交际情境, 能使低年级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口语交际中去。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教师可以运用以图设境、以演设境、以物设境、以事设境等手段教学。笔者在教《春天来了》时, 将学生带到田野里, 让他们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找春天, 学生兴致勃勃, 用歌、画来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上《学会转述》一课, 我故意迟到几分钟, 事先安排同事来教室找我传达开会通知, 请学生代为转告。等同事走后, 我进入教室, 学生纷纷说了起来, 一个学生说得不完整的, 立刻有学生举手进行补充。这样, 巧妙地将学生引入语言交际的具体环境中, 较好地完成了本节口语交际课教学。于永正老师的口语交际课《学一点问的本领》也是一个巧妙设置情境的好的课例。于永正老师抓住本班数学老师做好事, 被救者家人送来表扬信一事设置情境, 让学生看完表扬信后说校长明天要在全校表扬数学老师, 但具体情况要了解一下, 请同学们问问。这种以真事为情境切入点, 迅速集中了学生注意力, 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 为自然、轻松的口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运用表演也就成了低年级口语交际课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教学《借铅笔》时, 我让学生戴上头饰, 根据交际要求表演小猴是怎样向小熊借铅笔的, 由此让学生去向他人借物品开展口语交际。头饰、体态语言的应用、惟妙惟肖地表演都使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 诱发出他们的创造力。小学生的表现欲一般都比较强, 通过角色表演能激发他们学习参与语言交际的热情, 使之无拘无束用自己的体验方式表达语言, 从而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

三、教师示范引导———提高口语交际教学实效

“示范”就是做出某种可供学习的典范。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任何技能的入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也经历模仿的过程。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都很贫乏, 言语发展处于起始阶段, 模仿也就成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自然状态下的口语交际存在着语序颠倒、态度拘谨、礼貌缺失等现象, 因而, 示范成了简单有效的方法。《自我介绍》是一年级的第一节口语交际课, 怎样让一年级的学生明白说话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我播放了一段自己录制的自我介绍的视频, 指导学生观看, 学生通过观看明白了与别人交谈, 态度要自然大方, 有礼貌, 说话声音要响亮, 要面向大家, 听要认真, 先怎么说, 后怎么说, 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自我介绍。可见学生在观察、模仿中伴随着思维活动, 在观察中得以学习, 训练时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试说、同桌交谈、集体交流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使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与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使学生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体验学习的成功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的活动, 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体验才能获得, 仅靠课堂40分钟是不够的。新课程标准指出了要注意沟通课内外、学校内外, 发掘一切口语教学资源, 时时处处利用一切机会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可以广泛开设语文实践活动, 如说电视节目、电影片段, 说身边的突发事件, 还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集体背诵古诗词、名言警句、好句好段、优秀范文等, 材料可由学生推荐。这些活动中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题材, 能给学生开辟一个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口语学习的体验。

篇4:寻觅语文教学的另一片天地

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更新观念,把新课程理念贯穿到语文学习中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譬如:在阅读课、作文鉴赏课、单元综合课、诗词鉴赏课、中考复习课等等,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初步探索出初中语文综合课一片天地来。

一、理论研究目标

1.探究综合主题实践课的一般理论,包括综合主题实践课的方法论;综合主题实践课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关系。

2.探索综合主题实践课的操作原理和教学策略,包括设计、组织、实施综合主题实践课的基本方法和要求等。

3.探索综合主题实践课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原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

二、实践研究目标

1.着眼于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

2.涌现一批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综合主题实践课的教学方法,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

三、实验原则

1.自主性原则。综合主题实践课主要靠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并居于主体地位。

2.实践性原则。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多种能力。

3.综合性原则。综合主题实践课以综合性的事物而不是事物的某个方面为对象进行实践,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多种能力解决问题,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产生综合性的教育功能。

4.过程性原则。教师在综合主题实践课中关注和努力的根本对象,不是各种各样的“作品”,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本身。

5.开放性原则。活动的空间不受课堂的限制,应根据确定的主题选择,不要受课堂40分钟的限制。活动中要允许学生中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创造出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允许学生对活动方案大胆创新。

四、建立综合主题实践课的目标体系

我们从“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情、意、行、能全面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出发,制订了综合主题实践课的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自觉注意和关心地球家园、自然环境、重大社会事件等与国家和人类命运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的态度。

2.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活动的优良品质,以及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见义勇为和遵纪守法的优秀品德。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社交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工作能力、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5.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使学生对失败有承受力,有顽强拼博精神。

五、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常用的学习方式

(一)社会调查

这是综合性学习中使用较多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接触社会参与实践理解认识社会的有效方式。在初中的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如《说不尽的桥》《漫游语文世界》等,都需要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在进行社会调查以前,应该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相关常识的培训:如怎样进行问卷设计,问卷设计如何突出调查的主问题,如何分发问卷,如何尊重被调查者,怎样在问卷中进行叙述。怎样大胆走进社会进行调查,调查时应该有的口语表达方式以及相关礼仪等,问卷回收后,指导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这一系列的环节,涉及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听说能力、表达能力,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实践能力。

(二)人物访谈

让学生与被访问者面对面进行交谈,是难度很高的即兴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也是极富有挑战性的重要的,如《我爱我家》《戏曲大舞台》等,都可以使用人物访谈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还有一些间接性,而人物访谈则没有退却的余地,要指导学生加强锻炼战胜自我,正面对待,消除畏惧心理,大胆坦诚地进行访问谈话。在这一过程中,要作好访谈前的有关准备:受访者的身份经历,访谈的主要问题,访谈的时间地点约定,访谈的目的价值,访谈结果的发布方式,都应该事先告诉接受访谈的人,征得受访人同意,才正式进行采访。采访过程中,学会尊重人,学会围绕主问题访谈,学会抓主要问题主要内容进行笔记或经过同意后的录音,尝试学会在尊重人的前提下的插话等。通过人物访谈,学生的与人沟通的话语能力、学会礼貌倾听的能力、分辨大事小事的能力、即兴快速思考的能力、快速记笔记的能力以及对人的认识能力,都能够得到明显提高。

(三)影视欣赏

影视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种传播媒介,电影、电视以直观快捷丰富强烈的形声光电等输入方式进入学生的大脑,形成强大的现代信息冲击波,从而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喜爱。在初中的很多综合性学习中,如《戏曲大舞台》《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等。在进行影视欣赏这种综合性学习时,务必在观赏之前提出具体要求,如讲述故事梗概,讲述主要内容,讲述同一题材的作品比较,讲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讲出影视作品最感动人的地方,讲出作品的艺术特点,讲出与文学作品的异同等等。教师也可以事前进行相关影视常识的介绍,如影视语言,影视作品的章节,影视作品的修辞方法等等,还可以在影视赏析后,再介绍一些他人的评论,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四)资料查阅

在现代社会进行研究,资料查阅的方式使用是最频繁的,因此,务必教育学生认真进行资料查阅的学习。在初中的综合性学习中,就有不少的活动需要进行资料查阅,如《怎样收集资料》《探索月球奥秘》等。在综合性专题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学会依据专题,集中力量,按照图书资料索引去查找资料,不能够盲目的胡乱翻检,要注意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

(五)感悟体验

新的语文课程改革中所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问题,在综合性学习也有充分的体现,特别是一些重点关系到情感体验的主题内容的时候,如《感受自然》《我爱我家》等等。要指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与换位体验,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当事者的感受与感情变化。要注意心态的调整,不要去事先预设一些结论,而是要去体会感受。站在自然的角度去体会,站在母亲的角度去品味生活的艰辛,站在旅行者的角度去研究各地的民风民俗以及自然景观。因此,教师在活动前务必提出具体的建议,把感悟体验的对象与过程,尽可能分解得具体可感和细致。

六、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后将成果展示出来所常常需要的几种方式

(一)报告陈述

报告陈述是综合性学习结果呈现的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形式。面对一大堆材料,如何形成报告,就需要进行指导。告诉学生,围绕主题,分门别类进行材料的整理分析,得出不同类别的问题结论,然后才从中提炼出整个报告的核心内容,或最主要的观点。报告要实事求是,明确自己报告的对象范围,特别指出对象范围要越具体越准确,报告的质量才容易提高。还要指出报告的材料引用要具体清楚。作为报告,观点明确非常重要,自己赞成或反对,应该有明确的态度。以此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务实的语言表达风格,以及培养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作品呈现

作品呈现包括感受自然的摄影作品,包括民间采风的音乐作品,写生素描作品、绘画作品,学生学习结果的作品呈现方式,最多的是通讯、报道、散文、随笔、游记等体现语文特征的作品。这实际上就是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之后,将自己的经历、情感变化、思想认识过程记叙抒发阐述出来,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下来,就成为了应用文、记叙文、抒情文和议论文等。通过实践洗礼,学生有了切身感受与体验,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贴近了学生生活,彻底摒弃掉无病呻吟的陋习。把综合性学习结果的作品呈现与写作结合起来,事半功倍,一箭双雕。

(三)模仿表演

模仿表演是情感体验情景再现的最好方式。在《戏曲大舞台》《成长的烦恼》《古诗苑漫步》等许多活动,都可以有选择地通过模仿表演来表达出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了解程度。学生选用这种模仿表演的方式以后,教师应该进行表演指导,要求学生熟悉表演的对象,认真深入角色去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表演的分寸火候。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只要求神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神态和个性化,人物的感情和性格就容易体会和表达出来了,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了。

(四)展览讲解

我们应该对学生的展览进行指导,要求有明确的主题,要求图片材料要围绕主题进行分类,要对参展的材料图片进行认真筛选,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和材料文章来办展览。告诉学生,展览与作文一样,也是需要主题鲜明中心突出条理清楚内容详实。整个展览最好有一个鲜明响亮的主题,用这一主题做展览的通栏标题,各个部分有栏目名称,也就是文章中的小标题。其次注意美术上的一些常规要求,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上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习惯,要注意建立起听众意识,让听众能够在短时间内比较轻松顺当的获得比较准确和丰富的信息内容。

(五)演讲辩论

不同的见闻需要交流,不同的见解需要交锋,演讲辩论自然成了学生综合性学习结果表达的常见方式之一。初中语文的很多主题活动,包括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活动,都可以采用演讲辩论的方式进行,如《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等。演讲要求学生事前有充分的准备,有集中的主题,有与内容相吻合的饱满情感,辩论则要告诉学生既要充满自信又要尊重对方,要学会阐明自己的观点,要言之有据有理有序,要学会倾听,要能够分辨出对方说话中的矛盾与漏洞,要学会迅速归纳和抓出对方谈话的要害与中心。

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困难一:心理上的漠视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从学校领导到一般教师,以及家长,往往都不重视综合性学习。有的教师担心花时间去搞综合性学习活动,会影响教学进度。

困难二:教师指导乏力

综合性学习没有教材,没有自己所熟悉的教学套路,而且学习内容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学生研究的问题很多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范围,教师几乎没有这些专业知识的优势。

困难三:物质条件缺乏

综合性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如信息技术设备、图书资料、良好的人文环境,还有走出校门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经费等严重困扰着农村学校。

困难四:学校管理滞后

在课改实践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管理滞后成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障碍,使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缺乏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支持以及精神鼓励。可见,这是一个最大的困难。

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更深入的解释和宣传,让师生、学校管理者、家长更多地了解新课程,认识到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2.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市县教研部门要合理地设计与制定教师的指导方案,增强教师指导的计划性和方向性。

3.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存在着胆量小的问题,有很大一批学生不敢表现自己,这就要教师适时指导,规定任务,促使学习,从小组展示到全班展示。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片全新的领域,它对语文学习是一个挑战,更是对语文教师全新教学的一个挑战。我们不仅需要转变思想,更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5: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

但是我并不屈服于这“艰苦”的处境,在我做完作业的时候,我偷偷地拿着一本作文书呆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我感觉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了。读书使我忘记了学习的重任,忘记了自我要干什么,忘记了父母的殷切期望,没有负担,我能够在我的另一片天地―――读书中遨游,享受读书的乐趣。

读书使我懂得了许多知识,让我的见识增长不少。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她是一位残疾人,生活在黑暗和没有听觉的世界中。但她并没有自卑,以坚强的意志生活了下去,经过自我的努力,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我受益匪浅,她教会了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奋斗,实现自我的目标。书是无声的朋友,它使我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靠金钱来维持的,向我展示了人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使我明白了许多人情世故。这更加激发了我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的书从一本薄薄的小说到厚厚的世界文学巨作,使我的视野不断开阔,我爱读书!

篇6: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

生活中的我,呆讷、脆弱、不善于交流;而写作时的我,却是如鱼得水,安静、放松。截然不同,却都是我。

在自己的写作的天地里,我甚至可以比生活中的还好。这片天地,是完全属于我的,是我所欢喜、所依赖的。我宁愿在这片天地里沉醉,因为这片天地、写作,是我喜欢的。

手臂轻轻撑起,托住头,任由右手在桌上的纸上随意写着些什么,没有生活中的压抑,没有命题的限制,没有学习上的争分夺秒,没有写作姿势的不好,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有手由自己的感觉写下一笔一画、一词一句。用手为自己圈出一个小小的天地,隔开喧闹,安静地活成自己,用笔写下压力,写下不满,写下烦恼,写下内心真实所想,写下错误,写下叹息,写下忧虑。直到自己真的放松了,才放下笔,揉揉因用力过度而酸软的手腕,调整好心态,换个更好的姿势来迎接生活。

父母也曾说过我的作文时好时坏,没有规律。想来,也确是如此,不置可否。写作由心,要是题目对我胃口,我便能把它写得不错,可若是有什么命题、体裁、字数、内容的限制,我便无能为力,要求太高,满足不了,写出来枯燥无味。我更喜欢自由地选材,有感觉的文章,真情实感,不若更好?

喜欢在一个阳光舒适的午后,捧一杯奶茶关上门,戴上耳机,提笔写作,与世隔绝,多好。听着笔和纸的摩擦,看着一排又一排字的写出,虽然不像书中那样能闻到纸墨香,也是不错,毕竟道行尚浅。有时这样写完,时间过去大半,抬头看人都有些愣,不大真实。

篇7: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

当优美的旋律悄然响起,电视上的舞者迈出舞步的第一步,我的灵魂也随之舞动起来。

跌宕起伏的旋律,华丽多变的舞步,那是我神之所向。高贵典雅的芭蕾舞,华美流动的探戈,异域风情的印度舞,时尚动感的街舞,它们在舞台上演绎出让人或欢喜或悲哀,或激动或平和的心境。也就因为如此,我爱上了它。

在上二年级时,我参加了舞蹈班,一切基本动作,如压腿、下腰之类的我也做得有模有样,当开始学舞曲时,我显得格外激动,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腰板也总是直挺挺的,那兰花指在空中一次又一次的伸展、收回,仿佛无数朵兰花竞相开放,优美的躯线犹如兰花的茎一样;那摘葡萄的手在空中迅速地移动,仿佛来到了吐鲁番的葡萄节上,从架子上摘了一串串甜美诱人的葡萄,双手向前一推,像是把选好的葡萄送给远方的客人。

我喜欢跳独舞,那是属于我的领域。当我半蹲着,双手与头顶微合,像一朵荷花苞,接着从小指开始慢慢张开,宛如一朵花苞慢慢开放了,最后完全盛开了。身体慢慢挪动,像是一个沉睡着的荷花仙子要挣扎着醒来似的。最后在柔和、舒缓的旋律中翩然起舞、旋转,让手像蛇一样弯曲伸延,双手缠绵在一起,像荷花和荷叶永远在一起。最后荷花花瓣一片一片凋落了,舞蹈也随着荷花的凋落以悲美的形式结束了。

篇8:语文作业:师生交流的另一平台

一、作文——走进学生心灵的门户

1. 用欣赏的眼光阅读学生的作文。我们一直强调学生写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那么,当学生把自己的真情、真话用文字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假如我们大刀阔斧去修改,其结果是吃力不讨好,学生看到被老师修改得七零八乱的作文,可能会对写作失去兴趣,更别说抒真情、说真话了。假如我们以学习、欣赏、发现的方式去批阅学生的作文,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写作文时才会乐于表达,敢于表达。例如,老师讲过《春》 这篇文章之后,让学生写一篇以“春”为话题的作文。有位同学的标题是《老师,别打扰我》,其中有一段写到:“……整天待在鸽子笼中,连四季的交替也忘了,偶尔抬头瞄一瞄教学楼对面的山坡,那里有农民在播种,还有满山的绿色……” 老师的评语很简单:我和你一样渴望春天!趁着周末,好好去感受春天吧!当学生读到这样的评语,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与支持,师生心灵交流的门户就会打开。

2. 从学生的视角审视学生的作文。老师如果能从学生的视角审视学生的作文,更利于全面了解学生,善待学生, 与学生共同成长。例如,一位学生的成绩在一段时间内直线下降,老师还没来得及找他谈话,却在一篇作文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位学生迷恋电脑游戏,到了“总在午饭时忘食,午睡时废寝”的程度,直到父母剪断网线,切断电源,电脑进入瘫痪状态后,这位学生尝试修理,没有修好,最后才幡然醒悟,明白了“原来在拯救电脑之前,得先拯救自己”。老师在评语中写道:老师和你一样,也喜欢电脑游戏,但是看到你选择用成绩来拯救自己的电脑,我深受启发,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学生读到这样的评语,感受到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不是指手画脚的指责,而是一种心灵的交流。

二、周记——排解学生疑难的钥匙

1. 能为学生保守秘密。学生能把自己的秘密写进周记, 说明学生对老师充满期待,因此,老师一定要为学生保守秘密,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师生交流的渠道才会畅通。

2. 能为学生出谋划策。学生在周记中所反映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他们毕竟不是小孩子了,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理解世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世界,情感上的困惑,生活中的不公平,对社会某些现象的不理解,都会写进周记。面对这些问题,要求老师要做出巧妙的回答。例如,有的学生会在周记中透露出对异性的好感, 以及伴随这种好感而产生的情绪波动……老师委婉写道:有的人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不该做什么上,有的人放在了该做什么上,前一种人会心烦,后一种人会心安,因此,心烦的人只有幻想,心安的人拥有了梦想。你愿意做哪一种人呢?我想, 学生与老师经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心中的困惑就会渐渐解开。

3. 能当学生的倾听者。有时候学生会把自己的烦恼事儿写进周记,这种做法,既释放了心中的情绪,又想寻求老师的帮助。作为老师,应该认真倾听,并在评语中为学生指明方向。例如,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到:“……周末回家本应该特高兴,碰巧又赶上爸妈吵架,闹离婚,烦死了……以后我该怎么办?”并交代了事情的原委。老师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生活中总有无奈的时候,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试想一下,你可以因父母吵闹这件事而烦恼,肯定也有过因某件事而高兴吧,收拾一下心情,扔掉烦恼吧,留出空间多收藏一点开心的事,这样你才能拥有好心情呀。

三、练习作业——师生知识交流的阵地

平时的练习作业是了解学生的窗口,更是反馈信息的主渠道。它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折射出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尤其是对某些探究性问题,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比如老师教《孔乙己》一文,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孔乙己如果生活在你们周围,你也会嘲笑吗?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不是“异口同声”,而是千差万别。有的同学写到:会取笑,因为大家都在努力工作,他好喝懒做,那怎么能行?有的同学写到:不会,我会同情他,帮助他。老师对这些回答都一一加注了评语,并从这里找到契机,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了许多问题。

篇9:我的另一片天地

智斗毒蛇

炎炎夏日,吃过午饭,我与表哥一起上山玩耍。走到半山腰,表哥突然叫住了我,并紧紧盯着前方的树梢,我定睛一看,一根如绳子一般的东西盘绕在树梢上,天哪!竹叶青!毒蛇!慌了神的我焦急地对表哥说:“怎么办?这可是毒蛇,被它咬了就没命了!”表哥镇静地说:“没事,只要你不动,它也不会动,它不会主动伤害你。”可面对这种情况,我怎能平静!望着它那三角形的头,盘旋的身体,墨绿的皮肤,不断吞吐的信子,我害怕极了,心都快跳出来了!我告诉自己必须镇定!最终,在僵持了一段时间之后,蛇蜿蜒着爬走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遇事头脑须保持冷静,要不慌不忙地面对并积极想办法处理,用理智战胜恐惧,度过危机。

“苦”栽小树

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日子里,我与表姐上山玩耍。当我们走到山顶时,忽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于是又重返山脚。看着山脚刚抽芽的大树,我提议:“我们来个种树比赛吧,看谁能够成功种好一棵树,并使其存活。”表姐点点头,比赛开始了。我迅速“浏览”每一棵树,像阅兵那样庄重,逐一检查。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众多绿叶丛中,我终于找到了那朵“红花”。我小心翼翼地用力把那根树枝折断,然后拿起铁锹铲出个大坑,再将树枝放进去,用土填好,踩实,再浇上点水,便大功告成了。后来我每天都来给它浇水,可几天后,它却变得萎靡不振,垂头丧气,病怏怏的。这可急坏了我,我赶忙上网查询,原来是浇水量过多,使得根基不牢固。我于是按照一定水量有规律地浇水并小心呵护它。

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一个月后,我的手上多了一层厚厚的茧,小树也多了一丝春意。小树成活了!我成功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你为一件事付出心血和努力,那么一定会有所收获。即使失败,也无愧于心。

闲赏星月

同古代的文人雅士一样,我也爱赏月,不过我没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潇洒,没有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凄婉,没有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愁绪,也没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气魄。我爱赏月,只是依恋妈妈的怀抱。宁静的夏夜,我和母亲总爱搬出一张摇椅放在山脚下乘凉,因为小山上种了許多樟树,能驱蚊,视野又开阔,所以不失为赏月的好去处。坐在摇椅上,和妈妈探讨文字,对词出题。“慈母手中线。”妈妈问道。“游子身上衣。”我脱口而出。你来我往中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仰望星空,满眼是皎皎明月与点点繁星,如同一首美妙的乐曲,令人陶醉。每每这时,母亲总喜欢抱着我,用她的手臂作枕头,让我躺在她的怀里。此刻,妈妈的爱在她的怀中,也在我的心头。

我睡在母亲的怀里,体重压得她腿部和手臂血流不畅,手脚酸麻,可母亲为让我有个好梦,总是强忍着。我真想对妈妈说:“您辛苦了!我爱您!”

我爱外婆家后面的那座小山,它是我童年的乐园。

(指导教师:谢 亮)

篇10: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

说起集邮,还有这样一段经历呢。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家乡还不太发达,我家也没有装上电话,加上爸妈又远在上海工作,于是信便成了我和父母沟通的桥梁。当我接到爸爸妈妈从上海,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打开,可是每当我打开信封时,总看见右上角有一张精致的贴画,上面画满了五颜六色的图画。后来,我渐渐地长大了,才知道那是邮票。于是我便渐渐喜欢上了集邮。

每当我放学回家,总会把邮票从信封上小心地剪下来,放在我制作的集邮册里,作为长久的记忆。日积月累,在我的集邮册里,已经有了上百张邮票。有的雄鹰展翅,让我们奋发图强;有的璀璨夺目,展现着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有的风景迷人,让人流连忘返;有的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看着这些邮票,我总会想起妈妈对我的期盼。现在,我上初中了,学习紧张了,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回到家中,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问妈妈有没有来信。如果来信了,我就会把那精美的邮票剪下来,贴到我的集邮册上。如今我的集邮册里的邮票可谓是多种多样,有的旧的发黄;有的光滑透亮;有的简陋残缺,有的精美别致。可是我还是不愿把那些旧的扔掉,因为它代表着我和妈妈的感情,它记录了我的成长历程。

篇11: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

我这么说,你应该猜得出,我正在听音乐。我爱听流行音乐,音乐组成了我生活中的另一片天地。平常在家,我宁愿抛弃爱读的书,把时间用来听音乐。

我不喜欢听古典音乐,节奏平缓,让我浑身不舒服。流行音乐节奏明快,听起来比较舒服,像周杰伦、潘炜柏的歌,那真叫个爽!我爸爸说,周杰伦的歌吐词不清楚,听不懂。可我要的就是这种感觉,速度快,旋律美,虽说听不大清楚,但这就是人家的特点嘛,再说不也是朦胧美吗?

刚才说到词,确实,有些歌手的歌词写得不错,比如周杰伦的《夜曲》,林俊杰的《曹操》、《一千年以后》,胡颜斌的《红颜》、《愿望》,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黄昏》……都很富有诗意。就拿《一千年以后》来说,歌词这样写道:“别等到一千年以后,这世界早已没有我,无法深情挽着你的手,浅吻着你额头……”有着一份伤感,有着一份浪漫,亦有着一份无奈,当这样的歌词和着婉转缠绵的乐曲从影碟机中传来时,又怎么能不让人心动呢?王力宏的《花田错》,呵,那词,活脱脱的就是诗句:“琥珀色的月,结了霜的泪,我会记得这段岁月。”琥珀色的月,多美的想象,真妙!还有一句:“夜好深了,纸窗里怎么亮着,那不是彻夜等待,你为我点的烛火。”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胡颜斌的《愿望》也不错:“海风吹过我的脸庞,阳光温柔地洒在我身上。”写出了海边的美景,让人听后,不由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因为听音乐,我还练就了一种特殊的“本领”呢!那就是一心二用,边做作业边听音乐,结果害得我常常被老师请到办公室,原因就是错别字太多,唉,这还不是音乐给惹的祸!

但不管怎样,闲着时听听音乐并不是坏事,它可以放松你疲惫的身心,让你拥有一份好心情,再说那些优美的歌词对提高你的写作水平也大有裨益噢!

篇12:我的另一片天地初三作文

在我心目中拥有一片小天地——家后面荒废了多年的游乐场。

纵然跷跷板上只剩下一个座位,滑梯上只剩梯子,没了滑板,甚至秋千上只剩下铁链,而没了座位,我依然钟情于那儿的平静与和平。那儿永远不会有马路上交通的烦杂声,那一睁开眼睛就吵得头昏脑胀的引擎声,尤其是一些扰乱者自造的“美音”。还有那因一些琐碎事而大吵大闹的噪音,更不可能在那儿钻进你的耳里,那儿只有那连富裕的大都市都难得一闻的丝丝鸟鸣与那徐徐的微风。 当我独自在那儿时,我能拥有一片属于我的天空,我能沉醉于我个人的思想里,那把宇宙占为己有的.心情,请恕我不能用这支笔来尽述!那儿的每一棵树都收藏着我开心时的欢笑声,悲伤时的泪水,得意时的信心,及失落时的惆怅,都遗留在那儿的角落。 记忆犹新的,当我十岁那年,我因不服气妈妈偏袒妹妹而离家出走,自以为聪明的我第一想到的最佳藏身处就是我那不被别人知晓的私人天地。还在沾沾自喜的我,不到二十分钟就被妈发现了。妈没责备我,只说了我一句:“狗改不了吃shi,每次都躲同样的地方,笨!”。

篇13:语文的另一学习天地作文

一、重构需要, 教学生成的现存距离

笔者在一年前上过《老王》, 当时的课堂效果不错, 作业的质量也挺高, 笔者以为应当落实的知识点都已经落实了, 拿着这份教学设计, 一年后重新执教这篇课文, 还可以做哪些改进呢?并由此想到, 追问当时上课的学生, 在一年以后关于《老王》这一课还留有多少记忆?于是, 在初三任教的班级进行了一个调查与访谈, 请他们写出此时此刻脑海中仍然记得的关于《老王》这一课的内容及知识点。经过梳理这些问题, 对照原先的教学设计, 基本理清了原先教学过程中教学生成的几个问题:

1.教学设计缺乏有效的导入生成

关于作者的介绍, 只是在上课导入环节中在大屏幕上投影介绍了一下, 没有形成有效的课堂生成, 也就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导致学生信息储存量少, 如关于杨绛的信息, 学生基本遗忘了, 尤其是杨绛的“绛”字, 很多学生忘记了怎么写。没有花时间落实课文的字词, 本以为这不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 公开课时就摒去了枯燥的字词环节。此结果导致了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课堂生成过于突出教师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去分析文章的重点语段 (8~16段) , 因此学生对于老王给“我”送来香油和鸡蛋这一片段记忆深刻。也正因为教师过多地突出了这一段情节, 并割裂了这一段情节与前面其他几件小事的关系, 导致学生忽视了文章的其它部分, 表面上的课堂完整掩盖了知识点断裂这一事实。因此, 造成学生掌握知识点零散, 全文这么多件事, 学生记得最多的就是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 其他事情几乎无印象。学生普遍记得老王是一个善良忠厚老实的人。

3.教学生成缺乏学生的主体参与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师的作用,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 在关于杨绛的“愧怍”教学中, 原本是课文的重点讲解, 原以为这应该是学生掌握得最好的一个知识点, 呈现的结果却是, 很多学生只记得表面的理解, 挖掘出来的深层含义已经抛到九霄云外。造成学生理解发生变化, 答案五花八门, 理解也各有不同。

二、重新审视, 教学生成的两种立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学生成体现着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角色的理解与价值诉求的领悟。如何创设有活力的教学情境, 在互动、对话中欣赏学生, 鼓励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显得意义重要。如果立场不同, 同样一堂课的教学生成则会发生明显的区别。

笔者在一年前上《老王》与一年后再上《老王》一课作了比较, 可以发现两课之间的明显区别 (见表) 。

在相同教学内容的两堂课上, 教师在处理教学生成问题上, 表达的语境发生明显的改进。在原有的“达成生成—关注生成—使用生成”过程中, 教师站在自我立场上, 而学生只是这个生成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而通过改进的课堂设计中, 教学生成问题则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由“教学—生成—再教学—再生成”的路径发展, 在教学与生成的不断反复变化中, 将课文教学内容推向纵深发展, 使《老王》这堂课在不同的节点上、不同的段落上精彩纷呈, 推动学生的知识建构与认识的持续发展。教师在这节课上, 不是主演者, 而是倾听者, 推动者, 最终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

三、重整策略, 教学生成的两种情境

那么, 什么样的教学情境能够导向有价值的教学生成, 并由此推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从本质上说, 就是尊重学生自由参与课堂教学的权利、互助对话、平等交流以及多元的激励评价等。说到底就是在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和互动情境上, 如何促成学生的学, 从而达成教师的教。而在《老王》这堂课上, 一年前后两节课的设计中, 可以看出这些不同元素。

1.创设问题情境上的策略变化

一年前, 在上述教学生成问题上, 学生完全依赖教师的发现一步一步实现教师原先设计的教学问题的解决,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生成过程中, 无法掌握学生的内心动力与变化。

一年前的《老王》课的教学, 在课文讲授过程中, 教师把握几个问题展开。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 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 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 不能让他白送, 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 三轮改成平板三轮, 生意不好做, 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 知道老王有夜盲症, 送给他大瓶鱼肝油。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决, 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 不要钱, 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 受了人家的好处, 总也不忘, 觉得欠了人情, 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以上两题学生回答较理想, 很快就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一年之后, 同样在《老王》这堂课上, 教师事先进行了对学生的调查, 并作了问题分析。因此, 在设计上作了明显的改观。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核心问题的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思考, 甚至主动发现问题思考。最关键的地方是引导的方法上。

一年后, 同样在执教《老王》, 教师把课堂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品读”课文, 在此基础上, 逐步达成教学生成的。教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强化个体阅读课文 (放声读, 轻声读, 默读……) , 同时思考老王为什么要把香油和鸡蛋送给“我”?在这个问题的解答中, 学生回答了“我”对老王的种种好处, 将文章的1~7段的内容很自然地衔接了起来, 并与文章的重点语段重点事件整合成为一体。在教师的引导下, 还采用集体品读与探究, 让学生齐读文章的8~16自然段, 并且探讨老王在什么情况下送香油和鸡蛋这个问题?学生依靠课本, 再现了老王临死前一天的模样和动作, 在分析中, 他们不但体会到了老王在如此虚弱的身体条件下为“我”送东西的一片赤诚, 并且感受到了杨绛写作时用词的准确及形象。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临死的前一天, 这样虚弱的身体条件下, 老王给“我”送来如此珍贵的香油和鸡蛋, 老王是把“我”当成了?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亲人”这一概念, 老师再次引导:杨绛是否把老王当做“亲人”?课堂不断深入研讨。

在这里, 学生完全进入了课堂教学中的应有角色, 不再被动的学习, 接受的知识点不再是割裂的, 在自我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不断完成教学生成问题, 以及随之而产生的生成教学问题, 不断把课堂学习推向高潮, 在掀起的这波浪潮中, 立于潮头的是学生, 教师是推动者。

2.创设互动情境上的前后调整

一年前, 教师在创设互动情境时, 把自己放在主体地位, 学生被牵着鼻子追随着教师创设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 由于没有给学生留足思考与学习的时间, 学生不能很好完成课堂的教学生成问题, 需要教师的大量补充才完成教学生成。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积累与对文本思考就达不到原先的要求。也就出现了本文调研的结果。

一年前, 在执教《老王》时,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揭示文章意旨的课文最后一句话, 学生们是怎样理解的?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结尾一句话, 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 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 关注他们的命运, 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 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 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 所以感到“愧怍”。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 身子僵直, 样子非常怕人, 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 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 总觉得在他生前, 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 都是人道主义精神, 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对于这个问题, 学生答了一半, 老师补充了一半, 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师以《甲午丁未年纪事》的片段实现情景再现, 通过让学生阅读, 引导他们走进“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年代, 进一步理解杨绛当时身处的恶劣环境, 体会她无法全心全意关怀老王的苦衷。学生依赖课外材料及老师的讲解, 基本听懂了。

一年后, 教师对《老王》做了重新调整, 大量地创设互动情境,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的机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调控和组织, 实现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共同参与,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 实现教与学的互融,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创设互动情境中, 把大量时间留给了学生,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自由表达思想, 在对话中达成课堂生成。

一年后, 在上《老王》课时, 在教学生成上, 不断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在学生得出了“亲人”这一概念, 老师再次引导杨绛是否把老王当做“亲人”?课堂不断深入研讨。学生们开始展开一场辩论, 从文中各种描写和叙述去寻找蛛丝马迹, 最后大家慢慢体会到:杨绛对老王好则好矣, 却不是亲人般的爱。她对老王很关心, 却不贴心, 不知心。于是立刻有同学找到了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学生自发地提出了问题, 并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不合逻辑的细节描写, 想一想它们的荒谬之处。学生找到了文中很多由于“文化大革命”而产生的荒唐之事, 在老师的引导下, 渐渐明白当时杨绛所处的环境之恶劣, 再比照原文中的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明白了她也是身处不幸的人, 不能也不敢太多地去关心另一个人, 于是理解了杨绛。再借用巴尔扎克的名言“悔和爱是人的两种美德”, 对于杨绛在文中的忏悔, 不但理解, 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最后, 在配乐下朗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学生声情并茂, 在朗读中结束全文的教学。

这里,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了充分展示, 课堂学习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自然而然地碰撞出灵感和智慧的火花, 课堂生成将自然成为一种常态。

四、重新感悟, 教学生成的理性选择

相同内容的一堂课, 在相同教师执教的情况下,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笔者一再回忆一年前的那一堂课, 慢慢地领悟到:那时太用力地去挖掘和灌输, 像一个辛勤的园丁把大量的养料都冲刷到花朵上, 浮在表面, 很快就流走了, 只有他们自己张开细胞吸收的, 才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养料。也就是说, 在课堂上只有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探究而得到的理解, 才能真正被他们吸收为知识。

1.自主学习是促进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效途径

要实现课堂生成的有效达成, 实现教学目标, 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2.思考质疑是促进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条件

因此, 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感悟、思考、记录显得十分重要,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落实课堂教学, 教学生成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有效。在这一环节中, 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 即预习思考和发现质疑, 这是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部分。在《老王》课教学中, 事先让学生预习, 可以了解掌握课文作者杨绛的简介和钱钟书的信息, 以及相关的著作等等。这些背景材料的自主学习比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介绍更有效果。

3.互动探究是促进课堂教学生成的基本保证

这是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在课堂教学生成过程中的问题要采取的一种办法。《语文课程标准》中认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力, 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能力, 就必须让他们的大脑在课堂上完全活动起来, 让大脑做体操, 让大脑体验思维的风暴, 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 在同课异构中要注意教学生成的不同语境。比起上一个教学设计, 这次的《老王》教学更加地立足文本, 立足学情。在教学生成中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由学生思考, 由学生互动探讨解决。教师不再大面积地灌输知识, 只是起到引导和点评的作用。课堂上每一个教学生成的解决显得更加地顺水推舟, 学生对老王和杨绛的情感产生也是自然而然地生成。这一次学生的记忆一定会特别深刻, 因为由自己探索得来的知识会变成脑海里闪亮的恒星, 而不是划过夜空的流星。

摘要:教学生成是课堂发生的问题或见解诉求, 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生成性特质。在同课异构过程中, 以《老王》为例, 结合自己前后课堂教学的调查与改进, 在教学生成的立场、情境、策略选择上有了新的认识, 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生成,初中语文

参考文献

[1] .商利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生优秀硕士论文, 2005.

[2] .马玉琪.为学习创生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中小学综合卷) [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

[3] .余文森.课堂精彩生成:尽在生命活动中[N].中国教育报, 2007-3-2: (6) .

篇14:打开语文课堂的另一扇窗

【案例】《满江红》(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钻研教材后,我发现通过抓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来带动对整首词的理解,是一个有效的教学途径。

下面就是部分教学过程:

分析词作

问1:请在全词中找到两个直接表达情感的词。

明确:怒、恨。(板书)

问2:齐读上阙,找出表现“怒”的情形的句子。

要求先找出原句,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该句的理解,最后试着读出“怒”的情感。

明确:1表现“怒”的情形的句子:“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2.学生用自己的话翻译。3.找几生试着读出感情。

问3:“抬望眼”一句,词人独上高楼,可能“望”到什么,想到什么,才使他“仰天长啸”的?

明确:金兵入侵,山河破碎,朝廷昏庸,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问题4:当时周围的自然景色是怎样的?

生:“凭栏处,潇潇雨歇。”

问题5:怎样理解“潇潇雨歇”?这个“雨”可能指什么,请进行个性化解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了解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介绍:岳飞一生多次与金兵作战,屡战屡胜。绍六年,岳飞再次出兵北伐,但由于朝廷昏庸,秦桧等人奸臣当道,致使岳家军当时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

学生分组讨论“潇潇雨歇”的含义。

生1:雨停风静之后,一般来说,景色是最美的,可是词人看到的却是中原沦陷,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所以他不由得不怒。这是以乐景写哀情。

生2:写“潇潇雨歇”是为了舒缓这种“怒气”,可是词人抬眼望去,国土被割,民不聊生,是平定不了怒气才仰天长啸的。

生3:象征一场战争刚刚平息。

学生齐背上片。

赏析下片:

问题1:生齐读下片,思考词人因何“恨”?

生:因“靖康耻,犹未雪”。

问:“靖康耻”指什么?“恨”怎样理解。

明确:“靖康耻”指靖康二年金兵南下攻陷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北宋从此灭亡。

“恨”在古文里本义指“遗憾、不满”,这里可以引申为“仇恨”。

问题2:恨到什么程度?

生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就是恨到吃其肉、喝其血的地步。

师:这是一种恨,也是愤恨。(板书“愤”)

师:“愤恨”到这种程度,岳飞打算怎样“雪耻”?

生:“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就是北伐。

师:北伐战争容易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不容易,从“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看出来的。大意是回顾过去,自己虽已而立之年,但功名和贡献犹如尘土,微不足道。当然这是自谦之辞。展望前方北伐任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师:仅管关险重重,历经磨难,但诗人对未来是怎样的?

生:充满信心,“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学生背诵下片,先自由背,再齐背。

下片小结:像这种通过分析关键字眼“怒”、“恨”来带动对整首诗的理解的方法叫考析词义。(板书:考析词义)

篇15:我的另一片天地的作文

高尔基说过:“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时候妈妈常给我讲《365》中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懂得更多的知识。上学后,我整天钻在书堆里,当然“书呆子”的称号自然就落在我身上了。在大家眼中我的年龄最小,所以‘脑容量’也小,但是一件事是他们改变了他们对我的看法。

那天,家里亲戚在一起聚餐,饭后大家坐在一起说说笑笑,一阵蒙蒙细雨打断了我们。无意中我和婶婶家的哥哥看到啦屋檐下的几串鲜花,这使我萌生了一个念头,何不让我和哥哥来赛一场,那句是夸花,哥哥也不吝赐教。

“这话色彩艳丽,红中还带有淡淡的白,花瓣的花蕊被红色的瓣包着,透出清新,淡雅,如同花仙子一般。”哥哥夸完了,我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娇嫩的花瓣中带着白色,丛中陪衬遮羞多嫩绿的叶子,花瓣上珍珠般的水珠晶莹剔透,真是‘飞花入檐数枝香,朱唇玉肤纤裙绿。’呀”哥哥微微一惊,看得出他没有料到我的这番夸赞,其实这都是爱看书的好处。亲戚们都说好,在他们眼里,以前我是无知、幼稚,现在还真有点“一鸣惊人”呢!

读书不仅给我带来许多文学常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数学测验,由于算错了两道计算题,这让我做什么都没劲,坐在座位上发呆。正巧班主任让我到办公室批卷。我带上了笔,见班主任不在,边认真的批起卷来,当批到自己的试卷时,心砰砰乱跳,到底是批对还是错?这是我看到老手桌子上有一本名为《诚信大于天》的书,我最爱看书了,于是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试卷,毫不犹豫的批错了计算题,我轻松了许多,真正懂得了是么是诚实,多亏了这书呀!

篇16:我的另一片天地初二作文精选

在我的另一片天地里,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己是一位“导演”,“想象”就是我的制片人。我可以聘请杨益言,罗广斌……当我的编剧,也可以让许云峰,江姐当我的演员,片酬就是一本书的价格,剧本也就是一本书的内容,最大的耗资也就不过如此。这大概是世上最便宜的一种电影吧,但它亦是最奇特的一种,没有国籍之分,也没有时间之说,有跨越时空的人物,超越极限的情节,更有脱离现实的场景。

作为一位已拍过多部“电影”的“导演”,在我心中被评为“奥斯卡”奖的一部自制电影(即一本书)就是《红岩》,这曲用血和肉谱写的英雄赞歌,用坚贞与顽强铸成的悲壮篇章就是黎明前那最黑暗时刻的真实写照。翻开这本书的扉页,电影也就就此开拍。这本书有一个最令我感慨与震撼的场景,打开“VCR”,一个个如魔鬼般的狰狞面孔映入眼帘,他们就是无恶不作的特务,他们的手中拿着十根粗长的竹签,带着旧脓新伤的江姐正毅然地站在他们面前,一根竹签戳进了江姐的指甲缝间,刹时间,血水四溅,溅红了史册,溅红了旗帜,竹签撕扯着皮肉,一根,两根,三根……继而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声,那是十指连心,刺骨钻心的痛啊,但竹签毕竟是竹子做的,而党的意志则是刚铁做的,二者又怎能相提并论!受尽酷刑的江姐坚守党的机密,视死如归,国民党军统特务折磨的只能是这些革命志士的肉体,根本无法动摇他们的信念,反而会使他们更加团结奋进。当台上书的最后一页,电影也就此“杀青”了,但留给人的震撼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节目组”下一个目标将是阿甘,这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我通过文字介绍去构思人物的形象,勾勒的轮廓随着对文章的了解渐渐丰满起来,平面的字通过这片天地就成了立体的画面,眼光流连于书页上,而画面就出现在脑海里。

篇17:我的另一片天地作文600字

俗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篮球便是一项必修课了,虽然技术不到家(自卑),但球技是人练出来的。哼,我就不信在我的辛勤汗水下结不出成功的果实。我一天到晚抱着个篮球,拉些个“狐朋狗友”来到篮球场上一决高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终于成为他们中的“佼佼者”。哈哈哈,各位帅哥靓崽,我来了,在这之后我终于知道了和强者对决,显得自己有多么弱,不信?你看。

我和小学同学迈着坚毅的步伐来到球场上。打不死的小强,玩不死的蟑螂来了!我目光锁定在“貌似”和我们两差不多的人身上,我仿佛敢死队似的,喊了声:“上。”比赛开始,恩?不是吧,无视我,连防都不防我,哼,我偏突,我从左侧横插过来,一个犀牛望月,厄似乎没有中诶,人家传球就传球吧,还摆一个造型,哇呀呀,气煞我也。另一位身体肥壮,身高臂长,我一个老猫扑食,准备盖他一帽,突然他直冲过来,不是吧,三步上篮!我要死无葬身之处了,果然,他摆动那水桶腰,一下把我撞飞,啊,我的那只胳膊能不能要了啊,就算我是小强也不用这样玩我吧。不好,大比分落后了。诶,只好强行突破到篮下强打了。我中一个,那位老肥同志就追一个,我都不敢和他撞了,否则我就要意外死亡了。跑不动了,我已经是一个只剩下脑袋的人了,唯一的效果就是免费档拆了。到后来我干脆连分都不记了,一屁股坐在地上起不来了,我这个小强要不行了。

篇18:微博推开作文教学的另一扇窗

一、微博是一种新的写作途径

初中作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探索新的写作模式和策略。微博应用于写作教学将会成为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模式。运用微博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不受内容所限,往往可以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甚至也可以就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热点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文章往往情真意切,也能体现出当代学生对社会热点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有些学生的文章写得好,但是写作速度较慢,难以按时完成作文,因此他们得到肯定的机会很少。这样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构思,更多的时间雕琢,一旦给他们充分的创作时间,他们写出的作品将让人眼前一亮,给人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受。利用微博进行网络创作,也为这样的学生也提供了便利,有时当天无法完成写作,可以将文章保存下来,第二天再继续写。

二、群组协作式的微博写作方法

1. 营造氛围让微博充满吸引力

教师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写作氛围,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群组协作的方式全程参与微博写作,让他们感受到这是自己的微博,是自己的创作小窝。有了这样的主人翁意识,学生自然就会去关注写作,就会渴望发表作文,也会激发对微博上的作文进行评论的欲望。

2. 合理规划使微博切合实际

合理的规划将使班级微博更易于使用、管理和维护。教师可使用后台管理员的账号登录微博,在其中设置“系统微博分类”,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分为以下六类:班级演绎、素材仓库、发表园地、作文擂台、心理驿站和评改天地。班级演绎主要是由班主任和班长记录班级发生的事情,记录班级学生的成长历程。素材仓库主要发布教师的下水文、作文指导方法的介绍和点评优秀习作等。发表园地发布的是班级学生的优秀习作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作文擂台为学生提供竞赛机会,参加竞赛的作文可以是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也可以是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心情驿站可以设置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汇的桥梁。微博,成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心灵成长的空间。

3. 不断激励给微博注入动力

教师有效地进行激励是作文微博建设中一个重要策略。教师可用积分制的方式激励学生,例如学生在微博上发表一篇作文可积1分,当学生在微博上发表10篇作文时就发给他们一张“小作家”的奖状。这样通过积分制不断激励学生,然后一个学期下来进行总结,看哪个学生的积分最多,教师再给予一些奖励。教师还可以开展同题作文擂台赛或者开设小作家个人专辑等,用各种形式不断激励学生的创作欲望。另外,通过微博中的互动,可以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责任心,因为微博作文是公开的,其他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作文。这样,既“利他”又“利己”,一举两得。教师还要让微博常变常新,始终以一种新面貌展示在学生前面,不断刺激学生写作的新鲜感。

三、微博写作反映学生成长的足迹

上一篇:高一叙事作文:我想要抓住的童年1500字下一篇:写一位小英雄二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