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2022-07-25

第一篇: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既可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有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张扬,同时有能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放性、自由性,又决定了我们对其要进行调控。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组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如果单纯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可通过小组学习来完成,但从效率角度来讲,就必须对小组的内容进行取舍和优化,哪些内容最适于小组学习呢?

1、具有争议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层、理解关键词语及对文中重难点的理解等,通过小组争议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如在《林海》一文中,作者老舍三次提到“亲切、舒服”之感,那么,老舍先生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呢?为什么会感到亲切舒服呢?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也是重点。解决这些重难点,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学生对兴安岭的情感,感受为祖国所作的贡献。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就深入了。

2、具有合作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工完成某些练习等,这些内容一般量大、面广,通过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各个击破能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在户外分小组分角色表演,各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使全班同学都得到参与表演的机会,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教学时效大大提高了。

二、小组学习的形式要有多样性

小组学习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活得最大的效果。

1、合作式。即小组内分工合作,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在教学《景阳冈》一文时,要求学生找出武松性格豪放倔强、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的语句时,可利用小组分工寻找,再交流,这样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争辩式。针对课内出现的一两个矛盾焦点,全班性的争辩,学生参与的机会就很有限,如果及时地把这些能激活学生内部语言的小话题放在小组内展开,就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我在教学《威利斯的小艇》时,曾有一个学生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威利斯的小艇要设计成两头翘起,像新月的样子?”提问的学生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回答道:“这样的设计很美观”,“这样的设计美观吗?”我意识到这是个有价值且有争议性的问题,就立即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学生对威利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3、交流式。一般安排在学生自学之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自学信息,效果良好。如: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可以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信息。

4、竞争式。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小组内之间的竞争。如:对课文精彩章节,可以“打擂台”演讲,小组间演讲,从而达到预定的效果。

当然,小组学习的形式还很多,而且实践中我们不能机械地用那种形式,再用这种形式,往往是多种形式交错或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学习的自由、灵活、高效的作用。

三、小组学习的时间要有准确性

从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考虑,过多过滥的小组合作,必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造成心理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后果,从而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从教材的重难点处设想,只有科学地选准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处理好„伤十指与断一指“的关系才能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小组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准确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明确。虽然小组学习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学习形式,但在有限的课内我们不能随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主要体现在: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力所不能及的问题”(如遇到教材或学习上的难点)时常要小组合作。②在交流探讨过程中因为有多种认识和看法不一致时常要小组合作。③在感悟语言文字规律或人文内涵时,观点或情感出现了偏差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由此可见,目标不明,就易流于形式,也就毫无效率可言了。

2、时间要限定。 既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学生为某些问题无休无止的争论。所以最好在每次小组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给出时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

3、时机要得当。①在突破重难点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重点往往是难点,学生只要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才可以完成,对重难点的问题,学生独立学习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相当数量的中上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半信半疑,没有十分把握;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一知半解,甚至无从下手,学生独立现象出现后,转入小组合作,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思路明确了,学习中也体现到成功的喜悦。②在解决学生质疑问难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学生自读课文时,尤其时初读某个章节、段落时,往往会提出疑问。这是,教师要从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交付小组讨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自读自悟,教师穿针引线的教学形式,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③当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时,组织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小组学习的组合要有灵活性

传统的小组学习组合往往是男女搭配,优差生搭配,且长期固定。实践证明,这种稳固的“帮扶式”的组合,能发挥一定的以优带差的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因为组内差异明显,优等生发挥着小教师的权威作用,不管是红是白,都是他们说了算,而大部分中差生只有听话的份,真正成了小组内的 “一言堂”,这还导致部分学生过于自负,认为自己的见解最正确,不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容不得别人的观点。没有平等的地位,就不会有平等的合作交流,这样不但制约了中差生的进步,同时也制约了优秀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小组学习的组合上要提倡变固定的“帮扶式”为灵活的“平等式”的组合,依据小组学习的不同内容,采用灵活的组合方式,既可以是优中差生的等级组合,也可以是全优、全中、全差平级组,还可以是全男、全女的性别组合,可以是教师指令的组合,也可以是学生的自由组合。不管是哪一种组合,目标都是在谋求人人参与、人人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的方式之一。由来已久,看似简单,却值得探究。在主体教育思想回归课堂的今天,研究小组学习,对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作用及小组群体的集体智慧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着极为重

先学后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椑木同乐小学 王裕姮

以往我们总感到:语文教学花得时间较多,但却收效较低,远比不上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学成绩也相差较远,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我通过理论学习、教学观摩,尝试了国内较为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效果较好,也有了一些思考。 “先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自学指导,看书、自学、练习。“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教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在“先学后教”模式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始至终学和练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课堂教学大概分为六大环节:

1、课题;

2、揭示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3、学生自学前的指导;

4、师生互动学习(包括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自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引导学生更正,发挥小组兵教兵作用);

5、巩固练习;

6、当堂检测,检查当堂掌握效果。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先学后教、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标准。按新课改的要求,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知识目标,②能力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广度和深度上应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能随意拔高,也不能随意降低。要始终围绕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一节课,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

(二)出示自学指导。

小学阶段的孩子的自学能力不足,他们有了一些基本的、简单的自学方法,但自学能力受知识水平、课文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直接决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此,教师的自学指导要明确“自学时间、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达到的标准、教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

例如,在教学《活化石》一文中,我提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课文具体讲了哪几种活化石,用横线把活化石名称勾画出来,4分钟后上台填表”这个自学指导要求明确,操作性很强,学生的自学就相当于是在作考前准备,因而就会紧张、高效。

(三)创设良好自学氛围。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虽然,这在起步阶段会产生“费时费力”的现象,但只要不断反思、总结,锲而不舍地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下功夫,那么,用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慢慢地学会学习。

在自学过程中,我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并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有时也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范写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老师要以真诚的目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这样,才能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寒亭区朱里街道于渠小学 孙洪涛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为了使小组学习不至于流于形式,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小组成员的组成要合理。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潜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只有具有良好交流意识的同学才能在小组间起到调节、组织的作用,并能维护小组间成员的相互信任,从而使全组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开始时要选择这样有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同学作为小组组长。另外要注意每个小组的成员组织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都要均衡。每次小组学习时,小组长要确定好每个成员的分工,当小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也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报告员可以由每个成员轮流做。激发每个成员的积极性,真正使每个同学在小组学习中得到锻炼。

二、设计好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任务。

我们在上课或听课时不难发现,有时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在很多比较简单的问题上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不必要的合作学习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真正的让学生经历一个思考的过程,使合作学习流于一种形式。一般地说,在新知探求过程中,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疑点处,都可以组织相应的小组讨论。新教材中的探索乐园、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等课时,也非常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前,教师要用简明的语言讲清本次小组学习的任务。如需要进行什么操作,探究哪些问题等等。使学生的小组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步骤,提出的探究问题也应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小组的学习更高效。

三、在小组学习中重视独立思考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只有在独立思考的一定基础上展开讨论,才能够达到一点即通、互相交流的目的。因此在组织学生讨论和探索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学习,才能更有效的开发每个同学的潜力。

四、小组交流时教师加强指导。

我们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往往又容易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课堂中,只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在小组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小组学习中,了解每

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发现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帮助、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发挥的越充分。

五、注意合作学习的评价总结。

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教师要对学生的小组学习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过程、小组集体合作情况、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可以定期评选最佳学习小组、最佳组长、最佳学习伙伴、最快进步奖。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的合作学习水平。

第三篇: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反思

李家台学校 黄国荣

在实践中,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作业。在听课中,我也常留心观察一线教师们如何组织学生实施合作学习。前不久,在一次听课中,我听到了这样一个片断:

师:“我”要回羚羊木雕后,“我”和万芳的关系会怎样发展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生1:友谊肯定会从此破裂。

生2:我也是这样想的。

生3(低着头,有些害羞):我想,万芳可能……,可能……

生1(抢断):就是友谊从此一刀两断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听我的没错。

(生3伏在桌子上,好像一个局外人似的,不置可否。)

(生4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事后询问,该生原来想说我和万芳友谊可能更深了,大人是阻断不了孩子间纯真友谊的。多好的想法!)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合作学习存在以下不良心理。

1.盲从:在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分析,就盲从于合作小组中其他成员,尤其是优生的观点,随波逐流,成了名副其实的墙头草——哪边吹哪边倒。上例中的生2就有明显盲从倾向。

2.自我中心: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考虑问题极易以自我为中心。加上有些学生一直是教师心目中的“宠儿”,更是助长了他们的自我中心心理。于是,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往往对其他小组成员不屑一顾,不善于倾听,不允许有意见,希望别人服从自己。上例中的生1就是这种心理倾向的典型。合作学习中,如果依然是各行其道,那么合作又从何谈起呢?

3.不合群:在合作中总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不喜欢与人交往,常常游离于合作团体之外,好像一个局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上例中的生3就是不合群的代表。

4.羞怯:有这样一部分学生,虽然也能积极参加合作学习,自主思考,但是由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或是难以走出挫折阴影等因素,他们总是谨小慎微,唯恐出错被同学耻笑,于是表现得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结果在小组成员面前局促不安、胆怯。上例中的生4尽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害羞心理使他失去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极好机会。

作为教者,对于合作学习我们也似乎走入了某种思想误区。

误区之一:分组即合作

在众多组织形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常见最有效的。由于小组人数适中,成员参与机会多,合作与竞争并存,同时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在很多公开课上都可看到小组学习。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学习。分组的关键在于合作,但往往在实践中却成了合作的关键在于分组。显然,走入此误区关键在于我们机械理解了合作的真实含义。合作强调的应是学生的整体协作,共同完成教师所设制的教学任务,很显然合作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否真正认识并理解合作学习的真实含义。我曾用合作的方式指导《春》的教学。

小组一:声情并茂地朗读《春》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段落。

小组二:用画笔展现文中语言所描述的你喜欢的画面。

小组三:你所积累的有关“春”的古诗词有多少,展开背诵竞赛。 小组四:用绘画或语言展现你心目中的春天。

从表面上看,学生被小组化了,但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选择小组,都能根据自己的才能来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小组的任务又环环相扣,彼此各不相融,学生之间唯有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学生在合作中寻找到了乐趣,也能体会到挑战,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

误区之二:参与即合作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同时应警惕两种现象。其一:无效参与。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争辩中,很多学生由于达不到教师设想的高度,在参与过程中并未真实获得,而以一种虚假表象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助。其二:小组“一言堂”。合作小组中由于学生层次的参差不齐,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成为小组长,他的表达也决定小组整体学习的方向与过程,这就形成了小组“一言堂”的局面。

无论是无效参与还是小组一言堂,出现如此现象,其中暗含着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监管,或者为了求全求美,让合作学习走向一种形式化。我试着用合作的学习法指导过学生学习《信客》一文;

1.教师明确提出研读《信客》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分组研读。 2.从文章结构、语言、内容、拓展四个方面研读《信客》,分别在小组内交流心得体会,好的研读成果推荐在全班进行交流。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从低到高,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并且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而不至于盲从。

3.用不同文体为信客写墓志铭,这一环节的安排,更是出乎意料的好,从抒情短文到对联,从文言文到诗歌,每个小组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修改提炼中不仅是全组参与,更扩展到全班参与。

误区之三:结论即合作

一位教师教学《济南的冬天》,教师提出了七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分组讨论后学生对结论进行全班汇总。出现疑问,再次讨论,如是三番最终由教师给出合理解释。一堂课45分钟,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过十多分钟,其余时间被无情分割成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这并不是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披着合作外衣的教师“一言堂”。

合作的精神应在于对问题的合作探索,合作不回避结论,但合作学习应着眼于在对结论的追求中所获得的方法与乐趣。合作学习不应仅是教室内热闹,更应将语文教学范围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曾看到过有教师用合作学习方法指导《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的案例。

1.分组讨论如何进行本次语文活动。将有效的创意在全班讨论最后定案为《荆楚莲文化的魅力》。

2.分组制定研究课题,学生自由参加。①编读荆楚莲。寻找荆楚文人吟咏莲的诗句名篇,并作出详细分析。②欣赏荆楚莲。介绍荆楚莲名胜,并写出解说词。③品味荆楚莲。详细了解荆楚与莲相关的饮食文化,并尝试烹调,写出方法。④了解荆楚莲。了解荆楚种莲植藕的历史,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⑤鉴赏荆楚莲。详细了解荆楚与莲相关的艺术活动,并作出翔实说明,这其中包括书画、丝绸、漆器、玉器、戏曲等各方面。

这样的活动既符合当地特色,又考虑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这样的合作中,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人都必须有所作为,小组才能完成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获得乐趣、了解历史文化、积极有效的参与才是学生们最终的收获。而这种收获不再是一种形式上的结论,它已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方法与品格。

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乐趣的学习方法,但不能流于形式而失去对整体的把握,更不能跳出对于学生个体的把握,而应强调参与,强调个性,强调培养,才能让合作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与发展。

第四篇: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总结

近几年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期,我在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工作: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进行小组学习法的首要前提是分组,我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合理配置,以利于形成优等生主动帮助中等生、后进生,中等生、后进生主动向优等生学习,活跃学生带动沉静学生的学习环境。并民主推选每组的组长,落实组长职责。学习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在分组时,每组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如我们五年级45人,我按上述的标准各分成9个小组。5个人为一组。组长由学生自己推选。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最好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每次活动我给学生以明确的任务,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有章可循,避免讨论的随意性;各小组长在组内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负责协调交流和讨论的组织工作,使成员都参与进来;各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学会探究的方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

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

三、 照顾全体学生,重视人人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困。活动中,我鼓励所有的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地发表意见,和同学交流感情。在这其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精心点拨,并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和上课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调动全体学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深化。如角色朗读、表演、辩论、演讲等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四、小组合作注重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小组学习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给学生以独立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个体的思维往往带有独特性,学生自身的感受由于其个体阅历、体验的差异带有主观倾向,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也会有所不同。我通常先安排学生独立思考,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另外,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就为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能为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

五、提供充分时间,保证从容参与。

合作活动是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在课堂45分钟内,我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参与的时间,让学生有

足够的时间谈、思、议、说、写,保证学生能从容参与。这一阶段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如小组成员间的比赛等,但大体以讨论探究为主。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见解,互相交流,互相探讨。

六、加强感情交流,做好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报告员不能只有好学生充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二个,可以经常换,具体由各小组定);也可以针对某一组的学习成果大家再次展开讨论补充。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七、运用激励机制,进行正确评价。

正确的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产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激励是升华学生情绪的一种驱动力。我认为小组学习中的评价只有让学生参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学生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比比哪一组学得更好,哪一问题探究得比较好,哪里还需要改进等。教师适当点评,并关注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特别要关注那些落后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激励。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增加了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篇二: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总结

2014—2015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陵川县实验小学 段柳艳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将小组合作学习推到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最前沿,虽然在以前的课堂上,小组讨论等合作方式也被经常运用,但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并且“由外及内”地强化了很多内容来帮助达成这种实效性,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倾听的习惯、小组分工和职责以及互相评价等等。

对我而言,我很清楚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很向往小组合作学习提出的这种很理想化的学生学习的境界,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大多数人还只是本着模仿的态度开展工作。在形式上我们将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合围而坐,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本以为一帆风顺的学习却遇到了重重困难,使我们不得不放慢脚步,蹒跚而行,问题就在于,小组合作之“外”的许多环节没有跟上。

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

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当遇到学生的确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时,合作才有必要;当观点可能出现分歧,思路可能有多样时,探讨才有价值。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好了组,提出一些问题或任务,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索交流,可是,大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是流于形式,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开来---“好,各组代表进行汇报一下

你们组交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教师在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时,小组内分工不明确,导致出现没有合作实效的情况。

其次,要把握好合作时机。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顾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课堂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因此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产生依赖心理。时时合作、时时探究,也会使人产生厌倦的心理。

第三,优等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后进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而一些后进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我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长足的展示和提升。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篇三:三年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三年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转眼间,一学期即将过去,时间的流逝见证着我们每个人,每个集体的变化,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校的全体教师,继续扎实工作,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改的先进理念。并在学习中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进而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业务能力。我们的课题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起始准备阶段,搜集、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确定研究方向,开展广泛的调查;课题实施阶段,拟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探索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进行阶段总结,适当调控;课题总结阶段,有关教师写出总结、研究报告。下面把我们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做一简单汇报。

1、理论学习

本阶段按照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开展研究,进一步进行理论学习,为了对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了解合作学习现状的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阅读大量有关理论专著和有关文献。主要阅读文献有《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王坦《如何避免小组合作学习走入误区》——吴幼颖等,理论的武装使我们能更加准确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不断完善方案措施,边学习、边实施、边研究、边反思。注意积累实验材料,及时做好阶段总结,新学期以来,我们学校大规模的进行了全员性的达标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活动。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地参加了讲课、听课、评课,结合自己的教学,认真观察分析教师们的课堂调控方法,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总结了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完善学案教学,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汇总、修改、完善。

3、撰写论文和小结

结合研究过程撰写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撰写论文还可以促进理论思维,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行调整我们的思路,并为下阶段的行动提供正确的指导。在研究过程中撰写论文还可以促进我们及时整理阶段性的成果,积小胜为大胜,从而顺利地达成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我们所撰写的论文和小结都在组内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接受组员的评价和检验。

4、 研讨和交流

(1)课题组成员的研讨和交流。我们根据本课题的阶段性和课题的有关环节定期召开研讨会,以交流和会谈,相互流在课题研究中形成的新认识和新的体会。

(2)与其他研究小组的交流。我们和其他研究小组不定期交流研究的心得,互相交流研究心得体会,互相借鉴。

1、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主讲,学生听练,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容易产生师道尊严。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民主。而只有在这样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才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学生观,培养出学生的现代人格。

2、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学生们在研讨中自由发言,当一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学习别人的

优点,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活动,使学生在检查对方的过程中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对方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这种方式把学生从单一的不平衡的师生交往和狭小的生生交流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均衡、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使课堂不再出现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其全面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塞通过调查指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都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胜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这时,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然而他们的思维又常常是稍纵即逝的,但这往往能给别人以顿悟。或许一个富有创意的设想,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产生。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4.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得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互动的活动,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他们的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第五篇: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体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小组合作

中小学语文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2000到2001年,教育部先后公布和实行了《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一系列的剧作充满了改革精神,富于时代气息,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新时期的到来。新的语文课程要求体现核心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教师不再是统治者,而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由过去的“主导”退居“引导者”的位置。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都变为以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主,一切的教学形式都以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前提。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新形势,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具有实践精神的一次新的新课标体验形式。如何将这种新的教学手段恰如其分的运用好,相信是所有致力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园丁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在此,结合我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和大家共同学习,希望能把“小组合作学习”这种语文教学的新方法运用的更充分有效。

教育学里提倡“因材施教”,我认为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时,也应该充分考虑一个类似的因素。我所处的学校地区偏远,以来自各乡各村的农村孩子居多,如果不考虑学生因地区差异造成的差距,而贸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信不能将这种好

1 的教学方法优势最大化,终究可能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

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现代,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也逐渐和教学相结合,农村中学的学生们也不再是不是网络的“信息盲”,相反他们更易于接受新的形式,每个星期两节信息技术课可以让学生们更广阔的了解这个世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但较城区中学的学生而言,乡村中学生们仍然略显内向和羞涩,在语文课堂上,能大胆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学生仍然只是个别。其实很多学生有着新颖的观点和强大的理解力,但由于地区观念的差异,绝大部分的学生往往不善于开口去表达,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养成,或者轻易就能改变的 。这样看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农村中学生中的开展将有着它的特殊性和必要性。

首先特殊性。体现在这种新的教学形式,面对的主体是特殊的。他们所处的相对闭塞和落后的社会环境,让他们保留了更多人性的淳朴,却也抑制了他们张扬个性的自由向往。

其次是必要性。简言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是由于面临难题,我们的教学变革才更具挑战性。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格外的耐心和细心去启发和引导,致力于培养他们主动,充满阳光的学习精神风貌。

于漪老师曾提倡将语文课上的实惠一些,朴实一些。由此,我也总结自身在实践“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新形式后的经验,提几则优惠小方法,和大家共勉。

2 新课改将学生推上课堂主人的位置,还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是一种创新变革。但教师并不能退居一旁,正如于漪老师说的教师应是“平等中的首席”,那现在我们有义务好好的利用首席的权利,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形式中获得更多乐趣。以下是我们这些首席需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做的:

1, 巧妙优化小组结构。

课堂活动应该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的过程。组别的划分,组员的搭配也是一个需要精心设计的步骤。当然我们可以说一句,让学生自由组合,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长此以往,或许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知道他们谁更喜欢和谁玩,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却不一定理想。所以小组应该是全班学生学习时效果最佳的一个最优化整合。针对每个学生之间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素质的差异,课采用“好+中+差”的搭配模式。一六人组合一组为例,每一组中,三类学生所占比例依次分别是33%、50%、17%;相应的具体人数分别是:

2、

3、1排列。这样做到优势互补,三类学生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与反作用。当然老师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班级的具体的情况,灵活的安排。这种编排法定主旨就是:将学生的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

2, 灵活安排发言人。

在具体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经过一番热列的讨论之后,真正愿意或敢于站起来发言时,相对于讨论时代激烈,则更显冷清。一个学习小组中,发言人往

3 往集中表现为某一个人或某两三个,剩余的两三名便渐渐的变为小组中的听众,一不小心,还有变为小组活动发言时的隐形人的可能。即使被老师强行要求发言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不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算作应付,便是站着一言不发,呆若木鸡,当然,这是有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本意的 。学生不愿发言,除了前面提到的社会地区观念差异,更多的是学习习惯的强化不够。对此,我觉得一旦出现这种情形,教师要提前尽快实施“首席”的权利,灵活发言人机制。按时间划分(每周、次或者每天轮换发言人);按性别来划分(男女轮换);按学号划分(单双轮换)等等。总之,在灵活的变换中,督促指挥,养成学生发言的吸干,渐渐化被动为主动,使每个学生都保持一种学习上的适度紧张感:说不定下一个发言人就是我!老师们,充分发挥你们精彩的点子,和学生身上的“惰性”因子斗争到底,努力使“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在你的课堂上大放光彩。

3, 创设场景,变平板为生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利用好语文学科本身的特色,想办法使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逐渐浓厚,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提问文字语言的魅力,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指引,那引导之后,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自由的呼吸。,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略谈一二,苏教七年级《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内容和主题对学生而言不难把握,对于整个故事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尝试着让学生们按小组分配分角色演绎的方法。

4 毕竟想要把人物演好,首先必须要去了解人物的行为,然后还要揣摩这个人物形象当时的内心以及神情,动作等等。任务布置下去后,各个小组都忙的热火朝天,连平时被提问到后站起来一言不发的学生也全力以赴,结果当然出人意料到精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演绎,对人物的理解更加的具体深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大增,组员之间增进了友情。当然,通过这次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学习小组的形式也进一步的巩固了。爱玩是每个学生,或者说每个孩子的天性,“小组合作学习”使玩有趣的同时又有了意义,做到了两全其美。

4, 为小组合作学习引入竞争机制。

曾经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一位教师提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一个细节:让学生进行“PK”。“PK”是“Player Kills”的缩写,在超级女生节目中特指 两人去留问题。将时尚的因素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更体现了教学的创新意识。在这里,不妨将这种理念二次利用,将PK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赋予“小组合作学习”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力争上游的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课堂问答氛围。苏教版教材,每个单元的诵读欣赏,我一直坚持用小组PK的形式去教学。诵读欣赏旨在锻炼学生朗读欣赏的本领,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诗歌主题的体会。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每组组内互相诵读,选出一名代表和其他小组两两PK,得分记为A、B、两等级。然后相同等级的再比赛,最终得A的组别获胜,组内成员都有奖品。由于带有竞争,奖励等因素,

5 所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一人诵读,其他人都聚精会神的默默关注,内心打分,这种适度的竞赛紧张也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形式更加立体丰满。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形式,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但结合具体地区、学校,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班级之后,这种已经渐渐普及的新教学方法,依然闪耀着它独特而璀璨的光芒。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使它灿烂永久。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几点我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不能说全面, 只是我漫长教学求索路上的一小步,前面的路途还很长,语文这门学科,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热情去诠释和丰富,我们一起努力吧,为了中国人的语文,为了可爱的学生们,还有让人期待的明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小组合作

课 题 总 结

黑河坝小学 张淑萍

2013年4月

上一篇:因为我是你媳妇儿下一篇:优秀班级主要事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