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职工队伍 创建平安广东

2024-04-09

稳定职工队伍 创建平安广东(精选8篇)

篇1:稳定职工队伍 创建平安广东

稳定职工队伍 创建平安广东

(2012年7月12日)

广东省总工会

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平安广东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保持了劳动关系的总体和谐稳定。在去年底召开的“全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汪洋书记再次强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摆上更加重要的位臵。

一、当前广东劳动关系基本情况

广东是全国第一的经济大省和用工大省。目前,全省各类企业共计约105万户,其中民营企业85万多户,港澳台及外资企业9万多户;

二、三产业就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纳入就业管理的外来务工人员2600多万人。企业数量众多,经济成分多元,用工方式各异,劳工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多样,是广东劳动关系的显著特点。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广东各级工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劳动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全省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具体表现在: 一是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均居全国首位; 二是建立完善“政府定底线、行业出标准、企业谈增幅”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008年以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了54%;

三是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去年9月,全省签订集体合同总数10.5万份,涵盖单位32.5万个,其中签订工资集体合同6.2万份,涵盖单位20.1万个;

四是涉及劳动关系案件数量逐步下降,去年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和劳动信访事项同比分别下降19.96%和8.2%;因欠薪引发的劳动纠纷呈“三下降”趋势:2011年全省共查处欠薪案件2.04万宗,同比下降10.13%;涉及劳动者69.67万人,同比下降26.96 %;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722宗,同比下降18.42%。

二、影响我省职工队伍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近几年来,受欧债危机和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广东经济增速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不少企业经营困难,而物价水平不断上升,导致企业与职工的经济利益矛盾加大。据工会掌握的情况,2011年我省发生的较大的职工群体性事件共74起,比2010年有所回落。但今年上半年工会统计共发生职工群体性事件83起,同比呈上升趋势。

(一)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导致追讨欠薪及经济补偿金的群体性事件比较集中。受经济环境趋紧的影响,广东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珠三角的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较大压力,部分企业被迫减产、停产或关停。虽然中小企业大规模的倒闭潮并未出现,但“比金融危机时更凶险”的说法几成业界共识,不少中小企业因经营困难而倒闭或濒 临倒闭,部分老板欠薪逃匿,由此引发的职工追讨工资或经济补偿金而出现的群体性行为,成为近期职工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不少企业职工通过集体上访、上街堵路等方式,希望引起有关方面关注,获得帮助拿到被拖欠的工资。今年5月份,深圳中星华菱生电子厂资金链断裂突然倒闭,几百名员工被拖欠三个月工资,经劳动局调解只能拿到其中的40%,员工不愿接受集体到区政府请愿。今年上半年因企业搬迁、并购和经济裁员员工要求获得经济补偿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共17起,不少企业都存在欠缴社保费、没有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等问题,在企业搬迁、并购、裁员时,处理起来问题更加复杂,容易引发矛盾。其中,去年年底发生过规模较大停工事件的深圳海量存储设备有限公司,6月4日有100多名员工聚集停工,要求增加加班,改善管理,落实上一次停工时达成的因企业并购而获得的补偿协议。

(二)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的冲突容易触发群体性事件。潮州古巷事件和广州新塘事件凸显了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冲突,城市人口二元结构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对工会工作带来了更为紧迫的挑战。广东外来务工人员来源地非常集中,在企业、园区聚集程度非常高,当地人与外来人口倒挂的专业镇和专业村比较多,而当地的社会管理往往跟不上,在权益受损的情况下,外来务工人员倾向于抱团取暖,个别事件容易触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潮州古巷事件和广州新塘事件之后,涉及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之间冲突的事件时有出现,如去年6月份中山佳能工地就因为欠薪事件引发四川籍工人和汕头籍工人之间群殴,这类事件燃点低,暴力性强,对社会治安管理造成巨大压力。

(三)汽车运输行业不稳定事件时有发生。去年3、4月份广东发生多起出租车司机、客货运司机停驶上访事件,其中既有短期个人利益受损的原因,也与长期行内管理、司企利益分配和责任机制弊端有关,同时还存在社会综合因素的叠加影响。油价高企增加了司机运营压力,而不少地区的出租车行业补贴未能及时发放到位,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导致司机权益难保障。同时,高速公路收费站过多过密导致长途运输成本过高,非法营运及黑恶势力扰乱了运输市场秩序,部分地区新出台的政策规定激化了司机的不满。今年第一季度我省出现了6起与出租车司机、司乘人员有关的罢驶及集体上访事件。广东汽运行业工会组建情况不理想,从2010年底的统计来看,全省出租车企业工会组建率为48.54%,出租车司机入会率为30.96%,客运行业和货运行业很少组建工会,汽运行业一旦发生停运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工会很难介入调处。

(四)劳务派遣工问题已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隐患。《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劳务派遣工在广东企业职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市现有784家劳务派遣机构(《劳动合同法》颁布前仅43家),居全省之首,广州687家,中山166家,佛山56家。国有企业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占较大比重,超“三性”范围使用劳务派遣工现象突出,劳务派遣呈滥用趋势,部分企业劳务派遣工的使用数量和比例均超过了正式职工,企业存在着正式职工和劳务派遣工两种不同类型的职工群体,出现了新的劳动用工“二元结构”。劳务派遣工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与正式职工存在较大差异,同工不同酬现象突出,劳务派遣工普 遍感到工资低、压力大,不公平感和不满情绪较强。劳务派遣协议对工作岗位、工资福利等问题的约定一般比较模糊或缺乏可操作性,劳务派遣工权益受损之后也难以根据派遣协议维护自身权益。由于“派遣单位不用工,用工单位无合同”,相当数量的劳务派遣工还没有组织到工会中来,劳务派遣工实现民主政治权利、表达利益诉求存在困难,极有可能以激烈方式对抗企业,产生不稳定因素。去年第三季度以来的 32起较大的职工群体性事件中,涉及劳务派遣工的就有3起。

(五)法律政策环境的变化给劳动关系带来新的冲击。国家相继出台和实施了《社会保险法》、新《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各地也实行了劳动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最低工资调整等措施,这对劳动关系产生了明显影响。一是《社会保险法》去年7月1日实施以来,对用人单位侵权社会保险权益的投诉居高不下,职工的社会保障意识越来越强,在部分群体性事件中,职工除了追讨工资、经济补偿金外,追讨欠缴社保费成为重要诉求。今年4月2日广州番禺恒宝饰物有限公司190多名员工因不满公司迟迟未能办理补缴社保费问题聚集公司大堂,围堵人事部主管达35个小时,2名员工代表被派出所以非法拘禁他人为由刑事拘留后取保候审。该事件在境内外维权组织中影响较大,纷纷要求公安机关对取保候审做进一步说明。二是因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引发的纠纷增多。广东省从今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较大,但目前仍有相当部分企业将最低工资标准作为职工的基本工资,职工收入主要由最低工资和加班工资构成。一些企业为规避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采用提高基本工资、降低奖金和其他津贴的做法,使得部分职工的收入并没用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引发职工以停工、堵路等方式表达不满。

三、广东工会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向企业和职工双方灌输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理念。

多年来,广东工会按照“双维护”的职业要求,不断在如何激发广大职工围绕企业发展建功立业上谋划新思路。一是在重点工程中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推动以“优质、高效、快速、创新、安全、廉洁”为目标的十项工程劳动竞赛深入发展,充分展现了工人阶级的主力军风采,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2011年举办了“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主题竞赛暨港珠澳大桥建设劳动竞赛启动仪式,该竞赛成为我省首个全国重大工程示范性劳动竞赛。二是在地方和产业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不断充实和丰富竞赛内容,采取生动活泼,职工喜闻乐见的竞赛形式,开展大规模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尖子、技术能手,2011年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领域、行业和职工人数均创出历史新高,省级有38个行业41个工种(项目)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全省有近500万人次的职工参与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三是在企业深入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围绕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表彰奖励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为建设创新型广东,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二)坚持抓基层工会组建促进职工队伍的团结统一。

一是以非公企业为重点,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为主要对象,以提高职工入会率为目标,加大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建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截至2011年9月,全省基层工会21.34万家,涵盖单位61.23万家,工会会员2261.43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1209.77万人,四项指标连续10年在全国排第一。二是加强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企业工会民主直选,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入到基层,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在做好直接服务职工群众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聘用工会工作者的工资由上级工会分级负担的做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企业工会主席民主选举试点工作。

(三)坚持在维权的基础上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一是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共决机制。大力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和世界500强在粤企业建制工作,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和办法,有针对性地确定协商方式和协商重点,不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覆盖面,截至2011年9月,全省签订工资集体合同6.2万份,涵盖单位20.1万个,全省已组建工会的大中型企业70.5%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二是着力提高工会法律服务质量,发挥工会千人律师团作用。根据汪洋书记的指示精神,以加强法律服务为突破口,广东在2009年成立了广东省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和21个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分团。建立了律师团定期会商机制和特约律师接待日制度,参与调处重大劳动纠纷,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截至2011 年9月,全省工会共投入法律服务经费2100万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44宗,涉及职工7192人,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6亿元。三是加大劳动争议预防和调处工作力度,着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指导或协调)组织建设,着重调解企业内部化解不了的劳动争议,以及跨区域、跨行业的劳动争议,指导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截至2011年9月,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共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总计6.3万个,2011年1-9月成功调解劳动争议2.2万件;全省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477个,2011年1-9月成功调解劳动争议2.1万件。四是推进两员建设,夯实依法协商、协调基础。下发了《省总工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县(区)总工会选聘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和集体协商指导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截至去年9月,全省工会共聘请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8367人。制定了《关于加强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工作的意见》,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

(四)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化解职工群体性事件。自2010年我省进入职工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后,省总工会通过抓住三个主要环节建立了处理职工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妥善处臵了所有的职工群体性事件,化解了重大劳资纠纷。一是建立畅通的紧急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在企业设臵信息联络员,承担劳资关系信息监测与报告的责任,第一时间了解职工诉求,代表职工向企业反映意见要求,及时向党政部门与上级工会报告,从而争取了工作的主动。工会信息专报工作多次得到全总和省委省政府的肯 定。二是制定应急处臵预案,做到有效控制。各级工会分别成立了处臵企业停工事件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工会应对职工群体性事件协调处臵工作规范》分三阶段情况进行处臵:经济诉求阶段,要依法协商;停工诉求阶段,要依法谈判;矛盾激化阶段,要依法教育和惩处,避免事态恶化。三是集体协商化解矛盾,做到妥善处理。工会协助职工代表与企业开展协商谈判,引导职工理性合法维权,帮助职工积极争取合理要求。对职工提出的过高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工会耐心细致做好说服教育工作,避免矛盾激化。

(五)坚持“接触、引导、利用、改造”的新思路防范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

针对去年上半年我省部分地区货车、客车、出租车司机发生多起停工上访事件,省总及时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稳定和防范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工作进行全面具体的部署。认真贯彻汪洋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省总领导带队到珠三角各市开展调研,加强与民间“维权”组织和“维权”人士的正面接触,摸清核实民间“维权”组织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背景清白的民间“维权”组织纳入到党政领导的维权体系中为我所用,发挥工会在探索建立社会组织枢纽式服务管理模式中的作用。

(六)坚持通过困难帮扶、改善民生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多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结合实际,创新帮扶工作方式方法,构建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社会各方参与的社会化帮扶格局,提出叫响做实“职工(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得到各级党政的充分肯 定和广大职工群众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去年,全省工会帮扶中心为156450名农民工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发动450万职工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为20万名女职工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元旦春节期间,筹集慰问款物1.13亿元,走访慰问了困难企业6186家,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和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一线职工214016人;筹集资金4124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30970人;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共为11.86万名农民工追回工资及待遇2.5亿元。实践表明,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党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力地协调了劳动关系,促进了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推动地方劳动立法。

一是推动省人大尽快制定当前急需的地方性法规,特别是《工资集体协商条例》,以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法规条文细化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程序、内容、后果等等。二是推动省政府尽快出台《广东省劳务派遣管理规定》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若干规定》,进一步理顺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的权责,并制定劳动争议发生后的处理办法及程序,推动落实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民主管理、福利待遇等合法权益,增强法律可操作性,进一步规范劳资关系,适应我省实际情况,满足社会的法律需求。

(二)进一步加大“两个普遍”工作推进力度。一是要加大工会组建工作力度,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着重抓好非公企业组建工会,异地务工人员和劳务派 遣工的入会工作。进一步落实我省工会组建三年规划,力争实现今年企业工会组建率达到92%以上、企业工会会员净增177万人以上、企业职工入会率达到77%以上的目标。进一步推进道路运输企业组建力度,争取到2012年底,全省道路货运企业工会组建率达到80%以上,全省所有货运企业职工(包括司机)入会率达到80%。同时,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深圳理光公司工会工作经验,切实推动企业工会建设,结合实际推进企业民主选举工会主席工作,把那些群众基础好、能为职工说话办事、素质高、能力强的人选配到工会主席岗位上。

二是加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我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重点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和集团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提高我省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和协商质量,努力做到真谈、实谈。重点在饮食业、中介服务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加快推进镇(街道)、村(社区)等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使其覆盖众多小型非公企业,争取到2012年底,全省已组建工会的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比例达到70%,世界500强在粤企业全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三)进一步深化工会法律服务工作。

要把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作为工会为职工服务的品牌做实叫响。一是要加强律师团队伍建设,联合省司法厅、省律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工作的意见》,推动各市解决律师团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工作机制、工作实效等问题。二是进一步推动律师团工作纵深发展,发 挥律师团在参与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法律监督中的作用,扩大工会法律服务制度效能和影响,不断促进基层工会真正成为维护职工权益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维护人。加强职工定向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异地协作和基层工会法律顾问等制度建设。

(四)进一步做好职工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化解工作。要继续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工作和劳动争议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工会信息报送工作,对可能引发职工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凡发生涉及社会稳定的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动态和敌情舆情动态、大规模职工集体上访以及其他重大紧急情况,各级工会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工会报送信息。各级工会干部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上门,摸清中小企业经营状态,深入困难企业了解情况,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及时发现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减少欠薪逃匿事件的发生。

(五)进一步加快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步伐。按照省委的要求,省总工会牵头筹建了广东省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以此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团结联系更多的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各类服务。今后要不断完善广东省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将其作为团结、联系、引导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重要平台,积极承接政府转移或委托的与职工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为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提供孵化培育、业务指导、协调沟通、自治自律、项目统筹等综合性服务,充分发挥联合会政治上的桥梁纽带作用、业务上的龙头引领作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的平台作用。各级工会要以服务职工群众为出 发点,以培育发展、规范引导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为着力点,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立足工会组织特点和优势,坚持凝聚职工群众与引导社会组织并重,生产企业与生活场所并重,经济诉求与社会诉求并重,户籍职工与异地务工人员并重,充分发挥工会在联系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进一步加强防范和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对职工队伍的渗透工作。

要继续深化“接触、引导、利用、改造”的工作方针,完善地方工会与国安、公安、外事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由各级党委领导的防范抵御工作协调机制,健全预防预警、信息报送、应急处臵和舆论引导等维稳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各自优势,形成防范抵御合力工作大格局,共同遏制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团结。

(七)进一步提升职工综合素质。

一是要加大精神文化活动开展。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需求较高的特点,主动加大对职工地精神生活关怀,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技术、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二是要加大职业和思想教育。依托工会“大学校”平台,加大职工职业培训帮扶力度,将思想教育与文体活动、职业教育相结合,在提高职工就业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同时,要帮助其坚定学法守法的观念,引导其理性合法维权。

篇2:稳定职工队伍 创建平安广东

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问题的调研报告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今年以来,市总工会就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问题开展调研,现综合相关课题调研材料,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人民群众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过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工人阶级,重视关心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在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实施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提高职工社会保障水平,清理整治拖欠、克扣职工工资,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改善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不少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有力地维护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职工群众的拥护和肯定。全市广大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广大职工在改革发展中普遍得到了实惠,全市职工队伍总体稳定。但也要看到,当前在职工队伍稳定,职工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有可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当前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突出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市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主要反映在企业。我市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比较早,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职工权益保障状况相对比较好,职工队伍也比较稳定。但非公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下企业,在普通职工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在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和部分困难企业困难职工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看,当前影响企业职工队伍稳定和权益保障的突出问题,集中反映在职工经济权益和劳动权益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争议解决渠道不够畅通。一些企业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尤其是一些非公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更低。部分改制企业职工劳动合同呈现短期化倾向,不少职工的合同期只有一年,有的甚至只订半年,影响职工的职业安全感。有的企业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强令职工超负荷加班加点或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少数企业恶意利用试用期,违规使用两张考勤卡、两张工资卡,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按规定落实女职工“四期”保护政策、特别是产期生育保险待遇,个别企业还存在着收取押金现象。

(二)企业分配秩序较乱,收入差距过大。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有的企业多年没有给职工增长工资,若扣除应缴保险款项,实际月收入较低,进城务工人员则更低。而职工

医疗、教育和住房费用支出增长较快,低收入职工群体特别是困难职工生活负担加重。一些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随意提高劳动定额,压低职工工资水平,若扣除职工应得的加班工资,职工收入水平往往低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职工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引起企业劳动关系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拖欠、克扣职工工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特别是一些小型建筑企业对进城务工人员,依然存在着工资前清后欠的现象。

(三)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宽,部分职工缺乏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一些非公企业职工、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缺乏社会保障。患大病职工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有不少因此而导致生活困难。据统计,市总工会建档的特困职工有80% 左右是因病致贫。改制企业职工供养直系亲属享受半费医疗保障待遇、职工死亡后其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理顺劳动关系时借用职工的经济补偿金,以及部分省部属企业养老金省级统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社会保障方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落实而上访的职工呈增多趋势。

(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特别小型企业和建筑工地,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劳动卫生条件较差,职工上岗缺乏安全培训,防范措施不够到位,职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手指伤、眼外伤等职业危害和事故依然较

为突出,重化工企业职工身体健康也存在隐患。有的企业没有落实职工工伤保险,也不按法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导致职工追索工伤补偿的劳动争议案件多发。

当前职工队伍稳定和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特别是我市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早,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企业劳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改革力度和职工可承受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视不够;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不够完备,协调劳动关系的制度、机制不够健全,执法力量不足;部分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没有组织到工会中来,不少非公企业工会作用难以发挥。

二、进一步维护好职工队伍稳定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对策建议

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事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必然要求和集中体现。要按照中央和省委近期关于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加强工会维权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切实把维护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继续抓好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切实关心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再就业扶持政策,在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开展再就业培训、完善再就业服务政策、保障改制企业职工就业相对稳定、支持失业职工自谋职业、帮助困难职工再就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并健全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要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好改制企业职工遗留问题。特别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要注重兼顾困难职工的经济利益,对实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一定要认真执行“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安臵方案必须经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方可实施”的规定,规范操作,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进一步关心困难职工、困难劳模的生产生活,继续开展帮困送温暖活动,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二)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大政府对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指导和调控力度,每年向社会发布企业职工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调整劳资分配比例,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切实解决拖欠、克扣工资和加班加点不加工资问题。要督促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重解决企业增效职工不增资问题,逐步提高企业职工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适当提高保障水平,让更多的职工享受社

会保险待遇。同时要注意把普通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一并考虑,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惠。要大力支持工会做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多渠道减轻患病职工尤其是患大病职工的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更好地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充作用。

篇3:论稳定企业职工队伍

企业员工的稳定对于产品的研发技术的创新、对于生产的科学管理、市场的占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 一些稳定拥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稳定拥有掌握行业核心技术的技术人才、稳定拥有一批高技术的技术熟练员工的企业必然占据行业的制高点。

究其职工队伍不稳定的原因, 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从社会层面看, 市场经济的形成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企业职工队伍不稳定的必然结果。

从具体企业看, 在诸多造成职工队伍不稳定的的原因, 大体可分两个方面, 其中一个方面是员工个人的因素。有些员工的离职于工作条件较为优越的企业, 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而寻找自我价值的实现的上升通道, 或者有些员工由于在所处的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出现了的情况而不考虑待遇更换环境。这样的情况尽管是少数, 但是也代表了一部分有特殊状况的职工离职的原因。而具有根本性普遍性的因素是企业方面造成的, 主要有: (1) 职工薪酬及福利待遇。这是职工队伍稳定的重量级的基石。从现实状况而言, 职工工作是生存生活的需要, 劳动是谋生的手段。员工对薪酬的要求是显见的。职工的薪酬是否满意是经过比较形成的。企业员工工薪待遇比较主要参照两个标准:本地区工资水平和同行业工资水平。生活所在的地区的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有同感身受的切肤之痛.如果企业的员工待遇不及本地区的中等水平或者低于同行业水平, 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会日益消退, 在企业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减弱, 另谋职业寻找退路的职工悄然增多。职工流失的因素会随时间的推移扩大。职工离职跳槽会首选同行业, 企业与员工互相适应性强上手较快, 只要待遇有吸引力, 同行业员工跳槽较为普遍。 (2) 工作繁忙频于加班且缺乏劳动时间之外的精神生活。近年发生的富士康事件, 经有关部门调研后得到的教训之一是严重压缩的休息时间和单调的休闲生活, 使之感到生活枯燥身心疲惫, 在此环境之下的员工感到如同被点燃的蜡烛, 日复一日地消耗自己的生命。一旦有适当的机会离职是必然的。 (3) 员工在企业中缺乏体面的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有的企业在实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文考虑。在管理中对员工生硬、粗蛮, 有的侵犯职工的人权。员工在愤懑和无奈中选择离职。

职工不稳定的因素和现象, 也要区分为偶然的孤立的还是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以免形成气候, 给企业造成损失。

稳定职工队伍的措施和办法有多种多样, 但大体上可归纳为物质利益、精神需求和自我发展三个层面。

首先, 在物质利益方面, 在企业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改善和提高职工的物质待遇, 使职工能够在周围的环境的比较中, 切实感到优越感和自豪感。在不能给职工提供生活基本保障的困难企业中的职工, 要求他们敬业、爱岗这显然是难以办到的。在优越的物质利益的驱动下, 企业的职工必然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为较为优越的物质待遇, 满足了人们需求诸层次中最基本的生理和生存的需求。使人能够衣食无忧、稳定生活, 从安居到乐业。追求最基本的物质需求, 是所有职工以求稳定的最基本的需求。企业为职工提供较为优越的物质条件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是稳定职工队伍首要的、基本的措施。

有些企业变换方式, 将职工的劳动所得提前给付, 以形成职工劳动还债的负债报恩心理, 以此增进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一些企业, 在招收员工之后, 提供住房、汽车等物质, 职工则用今后的长期服务偿还。有些企业给职工住房贷款或提供贷款担保, 都是异途同归, 目的都是用物质利益拴住职工, 以稳定职工队伍。

然而, 职工物质生活条件的需求不是唯一的需求, 除此之外, 职工还有精神文化方面以及受到尊重的需求。这方面的需求的层面的大小, 需求的深度, 同这职工的文化知识结构相关, 随着文化层次高或知识面宽, 他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较迫切, 一方面他们需要通过图书、杂志、报纸、网络来补充知识, 了解消息。需要通过旅游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放松自己。他们也要求一定的场合和机会来表现和发挥他们在文艺、体育等方面的特长和爱好, 以陶冶情操, 施展某方面的才华。他们要求企业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投入, 种的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开辟一些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阵地, 这不仅是满足了企业职工文化生活的需求, 同时也是对企业文化的健康、完整地形成和正确发展提供了硬件的支持, 更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企业职工之间互相关系是否融洽、和谐也是关系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的一个因素。企业在制定政策时, 应体现以人为本,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形成管理者与操作者, 干部和群众之间一种以工作关系为纽带的亲和的环境。人们可以在这样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繁忙的工作, 更具有工作的协调性和合作性, 更能体现企业的团队精神。

在满足了职工物质待遇与精神生活需求之后还有部分职工并不满足于此, 虽然在职工的群体中人数不一定多, 但是他们文化层次、知识结构超出一般员工, 他们是企业中技术、业务的骨干, 或者是潜在的骨干。他们认为所在的工作没有发挥潜能, 他们有为企业做出较大贡献的要求, 不安于现状, 容易受到企业之外的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的吸引, 对于这部分人, 企业应另为他们创造、提供实现自我发展的空间, 量才使用, 将他们自我发展的需求同企业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防止这部分人才的流失, 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篇4:稳定职工队伍 创建平安广东

1改进和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筑牢职工队伍稳定的思想基础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改进和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抓好改革发展的同时,切实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其一,要引导和督促企业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全面准确地把握职工思想脉搏,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宣传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决心,及时化解职工思想困惑。其二,要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弘扬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热情讴歌工人阶级的奉献精神,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思想意识。其三,要改进单一说教的工作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结合起来,切实解决收入差距拉大、腐败滋生蔓延、普通职工社会地位下降等问题,用事实教育和团结职工。其四,要特别注意和重视当前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下滑严重的现象。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政工人员锐减,一些私营企业根本就没有政工工作机构,要尽快扭转这一局面,通过行政或组织手段,责令改制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建立健全党、工、团等政工机构,为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2充分肯定和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依靠职工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旧体制的束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职工群众是这场改革的主体。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提高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认识,充分保护和调动职工改革的积极性。在改革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现在各项改革过程中,保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在改革动力上,要充分肯定和尊重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坚持依靠职工群众推动改革,实现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改革制度创新上,要把企业制度的改革创新与保障职工的政治民主权利结合起来。在改革目的上,要坚持“职工整体受益”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对经营者合理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使其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确保大多数职工获得公平、合理的改革成果。

3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国家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工作力度,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切实保障职工生活。一要加大政府对社会基本保障的投入。要转变财政支出方向,将市场建设性支出为主变为公共物品性支出为主,降低各种社会保障的门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二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目前,我市职工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到50%,且部分用人单位虽参保却不能正常缴费,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农民工以及非正式就业人员还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三要加强对困难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和保护。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基本保险、促进就业、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五位一体”的社会综合保障体系,确保低收入阶层职工群众的基本生活。

4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首先,要在全社会倡导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形成浓厚的尊重技术工人、爱护技术工人、争当技术工人的社会氛围。其次,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和劳动部门要有机地协调配合,做好长期规划,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优化职业技术教育结构,做好与企业发展实际需要的衔接,大批量地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其三,要完善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制度和等级评定标准,健全职工技能考核鉴定和晋升制度。其四,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工人的培养,依法建立和完善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和培训制度,确保企业工资总额1.5%的教育经费真正用于职工教育和培训。其五,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输出地政府要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扩大开封劳务输出的“品牌”影响。

5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一要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健全三方协调机构及工作制度,规范协商程序和办法,切实发挥三方协调机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二要完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要以《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要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协议工、临时工等用工形式,限制和取消部分劳动用工中介组织,强化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各项责任。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管理体制结合起来,以建立协商机制为重点,突出工资协商谈判,由劳资双方协商确定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和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事项,促使企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双赢的劳动关系。三要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无论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无论公有制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必须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厂务公开。股份制企业要建立健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确保职工民主参与渠道的畅通。四要加强劳动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强劳动监督执法力量,建立健全群众劳动监督体系,加大对违犯劳动法律法规的惩处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行。

6加强工会工作,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作用

篇5:创建平安广东宣传标语口号

依靠人民群众创建平安,创出人民群众追求的平安创建平安人人参与,平安广东人人共享创建平安,法治先行

社区是我家,平安靠大家

法律人人守,和谐处处见

平安靠大家,幸福你我他

以人为本,创建平安

依法创安、科学创安、长治久安

平安促进发展,发展保障幸福

篇6:职工队伍稳定工作预案

为切实落实公司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相关要求,确保公司职工队伍稳定,现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关心职工。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尽量保护职工切身利益,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不稳定事件及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职工队伍稳定建设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不稳定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党委的正确指导下,公司成立职工队伍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制度,各负其责,落实专人、专门机构,负责并监督公司职工队伍稳定工作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4.依法规范管理,建立落实公司职工队伍稳定风险排查与预警制度。各部门应坚持对职工思想状态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摸排,对于岗位被调整、切身利益可能受损职工,指定专人跟踪负责。一旦发现不稳定情况,要在第一时间报告给主要领导并及时采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并调查事件原因,形成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各部门分工负责小范围个别职工不稳定情况的一般事件的化解和处理;重大事件由公司主要领导亲自负责,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臵队伍建设,实行岗位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要健全公司内部稳定防范机制,加强对职工不稳定情绪的关注,实行领导对职工稳定工作分工责任制。建立职工队伍管理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度,对由于责任制不落实,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考核。建立完善的预案启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严明职业纪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按照公司劳动纪律相关规定,加大对职工的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力度。

7.完善制度措施,强化内部管理。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着眼于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工专业化发展,为职工个人发展搭建多种平台,满足职工个人发展需要,努力实现公司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人本化。

二、运行机制 1.风险分析与预测

在 各项政策出台前,各政策制定部门、中心应对政策方案进行职工稳定风险评估,尽可能使方案符合职工稳定需要;确实无法避免的,应开展风险预测,针对可能发生的职工队伍不稳定事件,建全预警机制,开展风险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2.预警信息上报

预警信息要及时上报公司办公室。突发不稳定事件,在规定时间内如实报告;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要立即报告;应急处臵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上报信息包括突发不稳定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参与人数、可能影响范围、事件起因、已采取的措施等。

3.先期处臵

突发不稳定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在报告突发不稳定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臵,控制事态。并保持与领导小组的联系协调。

4.应急响应

当事态难以控制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各部门应当迅速报告公司。公司应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臵工作,并将情况汇报上级单位。

5.应急结束

突发不稳定事件应急处臵工作结束,或者相关不稳定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予以撤销。

应急状态解除后,公司应当按照预案的要求,及时回到应急准备状态。

6.善后处臵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臵工作。对突发不稳定事件中的责任人员要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7.调查与评估

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不稳定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及时在相关范围内进行通报。

8.绩效考核

按月度、季度、进行领导、员工绩效考核,对出现突发不稳定事件依照绩效考核对领导、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以简报形式总结。

三、责任与奖惩

1.职工队伍稳定事件应急处臵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2.对突发稳定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篇7:确保职工队伍稳定的思考

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稳定的团体,员工是企业最基本的要素,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也是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以及今后企业发展的道路。

当前,公司正处钢铁行业困境影响下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稳定作业区职工队伍,帮助和引导职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如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最大潜能,完成好作业区“以检保运”的总体目标,配合中心、公司摆脱生产经营困境、实现公司的长远规划,是摆在作业区工会面前一个最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现状

作业区整合半年多来,职工队伍总体是稳定的,虽然经过一系列的岗位调整、人员优化、班组拆并等工作,但通过作业区的正向宣传,班组的思想劝导,党团员的积极引导和带领,作业区职工已逐渐走入正常的工作秩序上来,检修生产稳步推进,安全工作正常展开,职工心态渐渐得以平和。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仍有一部分或相当一部分职工,内心是彷徨和不安的,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信心不足,安于现状,等待观望,依赖思想严重,极易受到它人的蛊惑或煽动,成为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更有个别员工大局意识匮乏,责任感丧失,充满着抱怨和消极,时常散发过激言论,传播不稳定情绪,成为职工队伍稳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原因分析 影响职工不稳定因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职工心态因素的内在原因,也有企业环境的外部影响,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改革的持续展开,造成职工心态不稳。

近年来,随着公司面临的经营形势不断严峻,公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人力资源改革,造成职工心理恐慌,有人担心被企业所淘汰,有人渴望更换工作环境,职工谈论话题较多,部分职工个人意愿得不到满足,造成职工心态不稳,急欲得到宣泄。

2、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职工心理失衡。

随着公司经营困境的加剧,职工在收入上的增幅未能达到心理预期值,以及本单位与外部企业的收入差距,致使职工心理失衡,不良情绪较多。

3、职工疲劳感产生,堕性日渐明显。

职工年龄因素的影响,以及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长期不变,致使部分职工逐渐产生生活疲劳感,对当前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产生厌倦,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消极思想严重。

三、主要对策

1、加强职工形势任务教育,平稳职工心态。

面对当前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力资源优化工作的持续展开,我们要结合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做好职工形势任务教育。要以职工大会、班前会、恳谈会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及时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推动工会工作上台阶。面对面与职工群众谈形势、明任务、展远景,积极做好解惑答疑、情绪疏导工作,稳定职工心态。心贴心与职工交流,使职工了解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面临的困难和发展的机遇,增强职工紧迫感、责任感以及对公司未来的信心,教育职工立足本职,踏踏实实做好自身工作。

2、关心关爱职工,为职工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作业区在引导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亦要做好对职工的关心和关爱,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想方设法当好职工的后勤处,尽可能得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给职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体现组织的温暖,使职工体会到一种大家庭温馨,才能激发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团结和凝聚每一名职工朝一个目标迈进。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发展并壮大的坚实基础,良好的企业文化就是职工积极向前的引路明灯,可以带领企业走过各种艰难与坎坷。因此,我们要极力培育和营造作业区文化理念,鼓励职工学习进取与创新,构建充满活力的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奋发向上的氛围;努力培养职工与作业区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锤炼团队精神,凝聚人心,真正把作业区建设成为员工信念、价值和发展的共同体,齐心协力推动作业区正向发展。

4、不断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激发职工活力。

作业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拉开职工收入差距,真正体现按劳按质分配的原则,让做得多、做得好的职工得得多,以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引导职工主动为企业最大能力创造财富。要奖惩分明、重奖重罚。对作业区有重大贡献的员工,要实行重奖,不但可以提高优质员工的收入水平,还可以起到一种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5、积极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职工枯燥、单一的工作生活环境,势必会使职工产生疲劳感,失去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所以,作业区要尽可能地为职工开展文体活动和一些劳动竞赛活动,为职工搭建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这样,不但可以满足职工的精神追求,还可以切实提高职工收入水平,使职工随时保持旺盛的精力与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稳定职工队伍,不仅仅是做好职工形势任务教育,进行好思想引导就可以完成的,工会组织必须与行政一道,从根本上入手,逐步完善人才任用机制和薪酬分配制度,关心关爱员工,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工作条件,逐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才能真正让职工稳定下心态来,努力为企业创造财富。

机车车辆作业区:陈军

篇8:稳定职工队伍 创建平安广东

关键词:心态,人力资源,心态分析

职工队伍的稳定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从广义上包括员工和农民合同工两部分 (农民合同工以下简称合同工) 。职工队伍的状况如何, 综合实力如何, 主要取决于稳定的职工队伍, 如果没有稳定的职工队伍就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 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重视的管理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和层次, 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掌握了一些职工心态方面的情况, 在此对职工心态进行分析。

1 掌握职工心态是工作责任

公司1973年组建以后, 经历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职工队伍进行了新老交替, 1987年以送电第五分公司为试点单位, 开始在施工一线使用大量的合同工作为施工生产上劳动力的补充队伍, 合同工的招收主要从内蒙古敖汉旗选用, 形成了至今为止仍在使用的用工管理渠道。由于员工的逐年退休减员, 施工一线的劳动力量明显减弱, 随着国家用工制度的改革和深化, 公司各基层单位已经全面使用合同工, 各基层单位虽然使用的时间不同、数量不同, 在管理方式上大体相同, 因此形成了公司员工和合同工并存的职工队伍状况。针对这个实际公司领导和各基层单位领导在职工队伍的管理和建设上已经面临着如何加强管理的实际问题。在队伍建设上公司领导考虑的是政策方面的问题, 基层单位领导考虑的是实际管理的问题, 要保持职工队伍的长期稳定离不开行政上的管理方法, 也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法, 对职工队伍建设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党政工团共同赋有政治责任和工作责任,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要承担两种责任, 把它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的切入点。

2 对员工心态的分析

所谓心态是指人们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 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 或者解释为心理上的认知程度和层次。由于电力系统长期处于国家在政策上的保护地位, 形成了电力系统的企业员工在职业上的优越感, 他们产生了一种观点就是在职业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甚至认为做为国家电网的员工同社会上其他企业的员工有特殊的荣誉感, 因此在心态上产生了一些曲解性的认识。随着国家用工制度的改革原有的电力基建系统以固定工为骨干的劳动力格局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合同工作为新生劳动力量的用工制度, 已经成为电力基建系统新的劳动力使用格局。在这种形势下相当一部分的员工, 在心态上产生了一些观点, 认为员工是施工生产一线的管理层, 合同工是施工生产一线的劳动层, 虽然企业每年都从大专院校招收一批毕业生, 从部队复员转业人员中招收数量不多的人员, 这两部分的人力资源往往用在管理层面, 这使部分员工在心态上产生了影响, 在一些实际待遇上和利益上形成了差别, 这种差别对职工队伍的稳定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不容置否, 在现阶段短期内还不可能彻底消除员工与合同工的差别, 只能是在用工制度进一步改革深化、逐步完善的前提下缩小这种差别, 我们不能否认客观存在的现实, 应当理智地面对企业在用工制度上的实际状况。从员工的心态角度讲, 有许多的因素构成, 有许多的影响角度, 例如分配制度、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 这些必然会对员工在心态上产生影响。从现实国家政策上和企业实际利益上员工处于企业的主导地位, 是企业职工队伍的主体, 是企业施工生产经营的核心力量, 他们忠诚企业、热爱企业, 是企业的主人翁。特别是公司有着子袭父业的历史原因, 他们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 形成了员工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这是职工队伍稳定的基础因素。

3 对合同工的心态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 电力基建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对用工制度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 改变了长期以来实行单一固定工制度的体制, 在电网建设智能发展的新时期, 企业的领导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固定工制度所产生的弊端, 它已经影响了企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由于企业在招收劳动人力资源渠道受到限制, 劳动力已明显不能适应施工生产的实际需要。形成了公司现在的以固定工为骨干, 以合同工和包工队为基本力量的弹性用工制度, 这一用工制度的方向是正确的。

从公允的角度讲, 合同工为企业的施工生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他们已经成为施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力量, 他们和员工一起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在2008年南方抗冰抢险中, 在一些国家电网重点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作用。施工的范围从最初的基础工序拓展到组塔工序和架线工序, 由于送变电工程施工工期紧的特点, 企业为了赶季节、争速度、保进度, 经常需要调集大量的施工力量确保施工, 这就需要拥有具有弹性的施工队伍才能适应, 企业既需要以技术工人为骨干的员工, 又需要合同工, 既需分工作业也需要紧密配合。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计划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的局限, 企业在使用劳动力时没有主动权, 存在着不合理的比例关系, 强劳动力逐年减少, 非生产人员在增多, 职工队伍的整体一线施工能力明显减弱。使用合同工以后, 改善了劳动力结构, 企业有了使用劳动力的主动权, 使劳动力结构适应了电力基建行业的需求,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在肯定合同工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体质强壮特点的同时, 我们必须对所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 归纳起来影响职工队伍整体水平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合同工技术和思想素质较差。送变电工程项目遍及省内外, 有国网工程和省内工程, 项目规模大、工艺先进、技术复杂、配套、改造、扩建、续建项目多, 施工难度大, 这就要求施工队伍要有较高的素质, 由于合同工主要来源于敖汉旗农村地区, 绝大多数人文化基础低、技术水平低, 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雇佣思想和短期行为观念, 这些问题必然给工程质量、工期、劳动生产率、施工成本、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 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二是合同工的流失问题, 在公司有数量不多的合同工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 他们在施工生产中掌握了管理方法和施工技术, 学到了一定的本领, 由于受个人利益的驱使, 有一部分优秀的人员就要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同行业单位, 产生了合同工流失的问题。三是固定工的窝工问题。员工与合同工相结合的用工制度, 就是要保持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 同时为了适应电力施工项目多、点多面广、战线长的施工需要就要扩大合同工的比例, 由于现在的工程实行了项目经理制, 某些项目经理喜欢使用大量的合同工, 而少量使用固定工, 这样一来加大了合同工的使用比例, 因而造成了员工的窝工浪费。

4 掌握了解职工心态的方法

无论是企业的固定员工还是合同工,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方式和劳动用工制度的完善, 都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变化, 这就需要企业的政工干部做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 特别是在内容和方法上要切合实际, 找准切入点。在用工制度和规章制度有机结合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好员工和合同工的作用, 引导好、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了解掌握职工心态的方法和办法, 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 通过专题研讨会、访谈、问卷调查 (用无记名方法) , 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把真实的情况了解出来, 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 知道他们的真正诉求, 特别是要针对合同工的社会保险问题, 依照政策逐步解决。从公司各基层单位目前的职工心态分析, 主流是稳定的, 他们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 希望企业做大做强, 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 在员工和合同工队伍当中都存在着一些心态不平衡的倾向, 特别是对分配制度的不尽合理意见较多, 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状态。我们特别要注意到已经在企业工作十年以上的合同工, 他们的年龄已近中年, 父母需要照顾, 妻子需要家庭的温暖, 使他们产生了想离开企业的想法。而有的农民合同工已经把自己的情感完全投入到企业之中, 他们愿意克服一切困难继续留在企业, 把它作为生活的依靠阵地, 这就形成了合同工短期行为与长期愿望的心态,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重视差别问题, 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缩小差别, 在政治地位和报酬上一视同仁, 特别是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后, 合同工的待遇问题已经上升到突出的地位, 成为合同工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 只有按劳动定额用工才能做到同工同酬, 调动好员工与合同工的积极性, 企业要加强对合同工队伍内部分配的监督, 做到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 提高合同工的积极性, 稳定合同工的心态, 公司在合同工队伍的管理上已经积累了管理经验, 而且采用了一些激励手段, 对于保持合同工队伍的稳定起到了作用。

综上所述, 从了解掌握职工心态的角度对员工和合同工的心态进行了分析, 并就与此相关联的一些问题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其根本目的是强调保持职工队伍稳定, 必须要了解和掌握职工心态, 特别是了解和掌握职工关心的核心问题,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出现矛盾, 解决矛盾, 正确处理好利益关系, 形成职工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 稳定的职工队伍是电网建设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关起彭.对当前职工心态及思想观念变化的探讨[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1 (06) .

[2]当前国企职工思想状况及对策选择[J].武钢政工, 1998 (10) .

上一篇:重庆市企业职工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办事指南下一篇:我爱妈妈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