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

2024-04-29

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精选10篇)

篇1: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

***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

***环保局以“抓创建、保平安、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大力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平安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制,确保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广泛宣传发动,增强综治意识。定期开展环保法律宣传教育,利用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形势任务及党风廉政等专题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大力提倡法制文明用语,提高执法形象,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自觉性。

发挥职能作用,确保社会稳定。认真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不断加大辖区污染源现场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城乡环境安全。

严格队伍管理,开展文明执法。加强制度管理,与行风评议、效能建设有机结合,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完善服务承诺,大力开展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活动,做到公平公正、规范文明。加强信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严格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处置突发性应急预案,依法保障群众环境权益。

截至目前,共受理环境信访案件***件,案件受理率、查处率和办结率均达***

篇2: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

自去年6月公安部部署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八条措施”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打击涉校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在校师生的保护,共侦破涉校刑事案件XX件,查破涉校治安案件XX起,打掉侵害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团伙XX个XX人,及时侦破了XX镇XX中学学生陈某被杀案等影响较大的恶性案件。通过选派法制副校长、设置治安岗亭、施划交通标志、加强安全检查等多种措施,强化了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初步构建起了全时空的治安防控网络,取得了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初步成效。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影响我市校园稳定和治安秩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形势还比较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发生在校园及周边的“两抢一盗”案件和社会不良青少年到校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是涉校违法犯罪的主要形式;二是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校园周边交通标志不全,非营运车辆超载接送学生等是导致涉校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三是校园内部安全防范薄弱,专职保卫缺乏,消防设施老化等是校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四是校园周边环境较差,一些网吧、影视厅、商店违规经营,为学生上网提供食宿,播放淫秽暴力影视片,销售宣传暴力和色情的书刊、玩具等是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今年4月和5月,公安部、省政府先后在德阳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德阳市贯彻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的经验和做法。下面,我就全市公安机关学习借鉴“德阳经验”,深化“八条措施”,加强校园警务建设作一发言: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警校共育工作作为执法为民的重要举措抓好落实

学生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学校的安全和谐维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定。一个学生承载了父母乃至整个家庭的最深厚[找材料到本网 fwsir.com-fwsir.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的关爱和心血,如果学生在安全上出了问题,不仅会对学生本人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而且还会影响学生背后几个家庭的幸福,甚至发展为影响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全市公安机关特别是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校园的安全,不仅仅是一般的治安问题和一般单位的内保问题,是牵涉到科教兴国、人才竞争的战略性问题,是牵涉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政治性问题,把忠诚警魂的意识体现到维护校园和学生安全的工作中,切实担负起三大政治和历史使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安全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重要份量,把执法为民的理念具体到维护校园和学生安全的工作中,像关心家人一样去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是公安机关的主职之一,切实解决认为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是内部问题,与公安关系不大的错误认识,像抓中心工作一样去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实现校园内部及周边治安防控措施明显加强、防控机制有效建立、防控能力切实提高、交通秩序显著改善、消防安全有力保障的总体要求。

二、落实责任,细化任务,切实把平安校园创建作为“平安江津”的重要载体抓好落实

今年是创建“平安XX”的第三年,平安社会是由一个个平安细胞构成的.,学校、家庭是社会的单元,全市几千余所学校、上万余名教师、几十万余名学生既是创建“平安XX”的重要对象,也是重要力量,他们的安全直接辐射到千家万户的平安和谐,他们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直接传递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对推动“平安XX”创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市公安机关要把平安校园创建作为“平安XX”的重要载体,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协调配合,把创建任务细化到每一个学校,分解到联系民警、辖区派出所所长、分管局领导,建立警校共建“平安校园”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公安内部各警种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校园安全“七进”活动,努力实现公安部提出的“三下降三提高”目标,即:发生在校园及周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权利的刑事和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坚决遏制群死群伤或影响恶劣的刑事案件;涉及师生的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的交通事故;学校火灾事故明显下降,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涉校治安案件的查处率和刑事案件的侦破率明显提高;校园及周边的防范能力明显提高;师生、家长对校园治安状况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三、健全机制,确保长效,切实把校园警务建设作为公安基层基础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

社区警务、农村警务、校园警务是我市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主要途径,是我市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以社区民警、新型警民联系点防控体系为主要形式的社区警务和农村警务建设,在组织发动群众、灵通情报信息、维护社会稳定、减少案件发生等

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全市公安机关要在认真总结以上两个警务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贯彻“八条措施”和“德阳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校园警务建设。一是建立好联系通报制度。公安机关特别是派出所要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辖区学校联系,采取派驻民警、联席会议、信息发布等多种形式,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建立起双向互动的信息通报制度和平台,准确掌握辖区校园的治安状况,及时解决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问题。二是建立好公开监督制度。要按照“两公示、一监督”的要求,在校园及学校大门醒目位置向社会各界、在校学生公开法制副校长和联系民警的姓名、联系方式、紧急报警求助电话,广泛向师生、家长发放警民联系卡,定期向师生、家长公布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和工作情况,接受师生、家长的监督。三是建立好宣传教育制度。要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每年定期到学校为师生义务开展法制培训和宣传,利用赶集、开学等家长集中的时期发放宣传资料,重点讲授防骗、防拐、防火、防盗、防毒等知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四是建立好共同参与制度。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安秩序纳入综合治理,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共同筑起维护校园平安的长城。五是建立好责任追究制度。要把“八条措施”的落实情况纳入绩效管理和派出所评级的内容,把涉校案件发破案情况,火灾、交通事故情况,师生、家长的满意率等作为检验“八条措施”落实成效的重要标准,对因工作落实不到位引发的重大案件和安全事故逐件进行倒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突出重点,搞好结合,切实把打击涉校违法犯罪作为深化专项斗争的重要途径抓好落实

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犯罪等专项斗争,深入摸排社会闲杂人员到校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线索,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侦查,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师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查禁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类案件。要重点清查校园周边地区存在的流氓恶势力团伙,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坚决消除后患,决不让其滋生做大,决不能让学校劣迹学生与社会不良青少年串通一气,在学校称王称霸、以大欺小。要结合正在开展的禁毒人民战争,深入开展“不让毒品进校园”、“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家长识毒、防毒、禁毒意识,共同打造无毒校园、无毒家庭。要结合正在开展的重点治乱工作,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热点、乱点、文化娱乐场所、出租房屋等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坚决清除这些场所中存在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要重点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的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严厉查处网上传播有害信息的行为。

各位领导,同志们,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维护校园的安宁、保护师生的权益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积极借鉴“德阳经验”,深化“八条措施”,加快校园警务建设,全力维护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为创建“平安XX”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3: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

一、藏区文化的现状及特点

藏区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所有能够突出藏民族文化内涵、具有藏地方特色的农业文化、旅游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医药文化、民俗文化等, 都应当属于藏族文化。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藏区具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创造了独特的藏族传统文化。藏民族至今依然较为完好地保留着他们特有的民族文化, 如藏语言文学、藏绘画艺术、藏族音乐舞蹈、藏族宗教、藏族文化典籍、藏族饮食文化、藏族手工艺品、藏族体育竞技等, 这些都是藏区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 藏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藏民族和藏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使得藏族文化在国内、国际上均具有优势地位和深远影响, 这也成为青藏高原在国内、国际发展藏区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 藏区兼容发展宗教文化的特色。

多元宗教文化的并存发展, 充分显现了宗教的社会文化功能, 这也是藏区社会变迁中的一大特点。藏区的宗教文化形态丰富, 经过历史发展演绎, 佛教吸取并融合了多种文化, 形成了藏传佛教四大教派 (宁玛、格鲁、噶举、萨迦) 和藏族苯教等多元文化的聚合体。一些地区存在多个教派的寺庙, 有些家庭甚至还存在信仰不同教派的成员。兼容发展的宗教文化对藏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影响藏区和谐稳定的文化因素

(一) 文化价值存在矛盾。

1.在价值认定与取舍上,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存在现实差异。

藏区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 颇具民族特色, 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带来的现实功用较高, 直接效益较强。藏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兼容发展的宗教文化等, 均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 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与认同。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外来文化所带来的效益日益明显。由此, 人们在文化价值的认定、取舍上可能会产生差异甚至出现矛盾,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分歧, 就可能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对传统文化不加区分地盲目继承, 割裂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历史。

藏族的音乐舞蹈充满魅力, 独具特色;藏区的建筑艺术精雕细琢, 举世无双;藏医药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但与此同时, 藏族传统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 也包含着与当今时代不相符、与科学精神不相容的落后内容。例如迷信, 蛊惑人心, 腐蚀人们思想, 阻碍科学的传播, 诱使一些无知者触犯法律, 严重阻碍了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3.对待外来文化, 缺乏包容地一味排斥, 或不经过滤地盲目接纳。

当今世界, 文化与政治、经济一样, 逐步步入全球一体化, 在坚持民族传统的同时, 一定要汲取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毫不接触外来文明, 从不吸取外来养分的民族文化终将失去自身的生命力。当然, 简单地盲目接纳一切文化也会对本民族文化造成冲击与困扰。因此, 不论是对外来文化的简单排斥还是盲目接纳, 都会影响藏区文化的健康发展。

显然, 不分精华与糟粕地简单继承藏区文化, 会使优秀传统文化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 割裂传统文化历史而进行所谓的创新, 也只能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走向衰退, 同时也会对藏区稳定与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

(二) 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1.文化基础设施薄弱。

长期以来, 藏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因而对文化事业投入明显不足。藏区的多个区、县没有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和活动中心, 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特别是在一些农牧区, 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

2.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民族地区很多都是贫困地区, 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限, 导致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比例偏低, 也使得大量宝贵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广大偏远地区民众读书看报难、收听广播难、收看电视难、看戏看电影难等问题较为突出。

3.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藏区, 不论是市场型文化产业还是公益性文化产业, 均未形成多元化、社会化的模式。文化产业的技术结构不合理, 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文化与科技未能深度融合, 创意文化产品的开发仅处于起步阶段, 质量也有待提高。在总体上未能形成各类型文化企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有利格局。

4.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不强。

文化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内涵, 具体而言指其蕴涵的深刻价值与情感内涵, 即该品牌所凝炼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情感诉求等精神方面的象征。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决定着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布达拉宫, 早在1994年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的名片。但是, 除布达拉宫以外的其他标志性建筑、特色文化类型等, 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内涵单一, 并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文化。

三、加强藏区文化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 继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首先, 应当对藏区自然与人文生态地区进行重点保护, 加强对历史遗迹及文物的保护与维修, 使藏区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良好地留存与继承。要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对藏区民俗文化、藏族民间音乐舞蹈、藏族绘画技艺、藏族传统体育、藏医药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当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当以保护为主, 同时加以合理利用、不断发展, 最终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开发和科学利用的管理平台。其次, 要重视藏民族传统节日和优良习俗的影响作用, 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去发展并创新富有藏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藏区传统风俗习惯受到人民的普遍尊重, 藏族群众每年都会以传统方式欢度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朝山节、雪顿节、沐浴节、望果节、仙女节等。在节庆活动中, 城乡居民均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进行艺术表演, 在此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和优良习俗的影响作用, 加强民族凝聚力, 增进民族团结, 促进社会和谐。

(二) 加大基层文化建设投入,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由于投入不足, 藏区存在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状况, 因此必须加强文化产业投入, 形成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例如, 设立并完善文化馆、图书馆、电视台、报刊社等基础设施。当然, 藏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首先必须符合我国各项基本法律, 同时还应当符合藏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和风俗习惯。应当对藏区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集中优势资源, 利用宣传、旅游等各种平台,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提升文化软实力。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促进藏区社会和谐安定。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尤其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 在党和国家的扶持帮助下, 在藏区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藏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首先, 由政府主导, 将文化产业纳入到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政府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已经把文化建设纳入到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同时培养和壮大藏族文化艺术人才的队伍, 繁荣传统民间文艺的创作。最终将把振兴藏区经济与发展藏区文化相结合, 使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共同繁荣。其次, 将文化与旅游“联姻”, 形成“形神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藏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其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资源也颇具特色, 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积极拓展藏区的独特文化魅力, 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 使藏区文化通过旅游这一桥梁传遍全国、走向世界, 形成藏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

文化对人类具有塑造功能。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 各民族文化都被带入全面的交往之中,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藏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应当是传统与现代并重, 继承与创新并重, 做到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因地制宜、富有特色。这样, 必然会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必然会提升我国文化事业的软实力, 提高国际竞争力;必然会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提高国民素质, 促进民族团结和稳定。

摘要:藏区文化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但由于受到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制约, 藏区文化建设相对落后, 存在文化价值取向差异、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并注重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提升民族文化的包容性、适应性及其竞争力, 最终夯实藏区文化建设, 维护藏区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民族文化,和谐稳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罗莉.简析西藏特色资源与绿色产品[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04, 3

[3].屈峰.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22)

[3].陈乐齐.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2

[4].唐建军.西藏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西藏艺术研究, 2010, 4 (11)

篇4: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

一、适应形势、实现转变,工作得到全面改进和加强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我省的信访形势比较严峻,信访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信访人的信访行为也愈来愈激烈,进京上访高发,非正常访时有发生。面对严峻的信访形势,信访室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和中央文件关于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精神,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工作模式实现了五个转变。

(一)实现了由一般性的办信接访到切实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转变

从2004年开始,信访室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加强交办督办工作力度,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把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作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了一大批事涉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

(二)实现了由简单的数字统计到深入调查研究、全面综合分析的转变

2004年以后,信访室加强了综合分析工作,利用《信访摘报》、《信访动态》、《信访动态专报》将信访形势、典型案件、交办督办情况等及时向常委会领导汇报。对涉法涉诉等方面的信访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多次派出调研组,到省内外学习考察,写出了多篇有质量的综合分析报告。配合常委会对省政府信访工作报告的审议,对全省9个市、州的政府信访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了全省政府信访工作的情况,为常委会审议提供了材料。

(三)实现了由摸索中工作到健全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的转变

2005年以来,信访室先后制定了《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信访工作若干规定》等6项信访工作规范,并经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以办公厅文件下发。信访室在此基础上还制定了7个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接访、办信、督办的具体规程,人大信访工作从此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实现了由处级建制到建立与工作相适应的副厅级建制的转变

2005年,在常委会党组的重视下,办公厅信访办由原来的处级建制升格为副厅级建制,下设3个处,增编至12名工作人员。同时省编委也下发文件,将各市、州人大常委会信访部门由原来的科级建制升格为副处级建制,并要求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均设立信访常设机构。至此,全省各级人大信访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

(五)实现了由独立办信接访到纳入全省信访联席会议大格局的转变

2007年的中央5 号文件,明确了各级信访联席会议的指导地位,也明确了人大信访工作的任务。全国人大信访局率先将信访工作纳入中央联席会议的大格局。在常委会领导的关心下,省人大的信访工作也主动纳入到省信访联席会议的大格局之中,并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在党委的领导下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坚持在省信访联席会议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坚持在省信访联席会议统一部署下做好重点信访问题的督查和督办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抓好经常、夯实基础,努力做好日常接访办信工作

做好日常接访办信工作是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接访办信是发现问题,综合分析是研究问题,督查督办是解决问题。只有做好日常的接访办信工作,综合分析才有源头活水,督查督办才能有的放矢。

(一)端正态度、倾听呼声,树立文明窗口形象

信访工作是很难很累的工作,办信工作每天面对的是厚厚的零乱繁杂的信件,接访工作每天面对的是一批批上访人的问话和求助,这些是对信访干部爱心、耐心、恒心的重大考验。为此,信访室接访工作人员坚持做到对待上访群众有爱心,倾听群众反映问题有耐心,处置问题有恒心,不但耐心解答上访人提出的问题,还热心为上访人提供法律咨询,对有困难的群众提供帮助。这样做有助于化解矛盾,推动信访问题的解决,还树立了人大机关信访窗口的良好形象。

(二)妥善处置集体访、异常访,既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又维护机关办公秩序

近些年,因国有企业改制、城市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引发的集体访不断增多。集体访人数众多,情绪难以控制,经常打横幅、呼口号、拦车辆,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处置,就会影响机关的正常秩序,甚至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为妥善处理大规模集体访和突发事件,信访室起草了应急预案草案,提请主任会议讨论,协调涉事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上访人工作。

(三)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接访,力争及时就地解决问题

根据信访工作经验,采取有效方式接访,能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除正常的接访外,信访室还采取了以下四种接访方式:一是聘请法院法官接访。来访案件中,70%以上涉法涉诉,法官接访既能及时正确答复上访人提出的涉法问题,又能及时同法院取得联系,将上访人分流到承办部门。二是采取联合接访。上访人反映问题仅是一面之词,要想搞清上访人反映的问题是否有道理,有时必须听取承办部门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接访处一般采取联合接访的形式,把承办部门的办案人员请来,共同接待上访人,回答上访人提出的问题,由此大大增强了接访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三是常委会领导亲自接访。常委会领导亲自接访,可体现人大信访工作的权威性,能够引起承办部门的高度重视,能促进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四是实行常委会领导信访值班制度。常委会副主任及秘书长轮流排班,如遇大型集体访或信访突发事件,信访室认为需要向有关领导上报时,就及时向值班主任汇报,由值班主任亲自协调有关地区和部门的领导,按有关信访原则和程序及时处理。常委会领导信访值班制度,保证了大型集体访和信访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理,有力地维护了机关正常工作秩序。

三、抓住重点、加强督办,在促进问题解决上下功夫

信访工作的落脚点,是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检验信访工作的成效,关键是看解决问题的多少,所以说,督办工作是信访工作的重点。一直以来,信访室紧紧抓住这个工作重点,集中全部力量,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不断加大督办力度,切实为信访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20多面。

(一)制定督办计划,采取有效方式督办

每年初,信访室都制定出详细的督办计划,将办信接访中发现的重点案件,常委会领导批示的重点问题,常委会领导信访接待日接待的案件,列为重点督办案件。将涉法涉诉、城市房屋拆迁纠纷、农村土地征用等问题作为重点督办内容,逐案落实到人,按省直各部门和市、州的分布,确定督办时间和步骤,制定督办计划。督办时首先采取电话督办的方式,然后采取听汇报、召开协调会、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有时也调阅卷宗进行了解,或几种方式配合使用。督办后提出督办意见,要求承办部门限期报告办理结果。有时承办部门拖延不办,信访室就利用《信访动态》进行通报。

(二)认真分析案情,抓住矛盾焦点,确保督办质量

人大受理的信访案件以涉法涉诉内容为主,这类问题内容复杂,法律关系相互交织,办案人员精通法律,会利用法律空隙变通执行;会故意施放烟雾,迷惑督办人员;会采取不法手段,规避检查。这就要求督办人员熟练掌握法律专业知识,认真分析案情,理顺法律关系,拨开层层迷雾,抓住全案的焦点问题,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请常委会领导参与督办,加大督办力度,树立信访威信

常委会领导参与督办,既能加大督办力度,又有利于树立省人大信访工作的权威。信访室经常邀请常委会领导参与信访案件的督办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上下级人大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信访督办工作

为了做好信访督办工作,上下级人大信访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使督办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加强综合分析,及时为常委会领导提供信访信息

综合分析就是对信访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分门别类,找准问题,剖析问题成因,提出处理意见,为领导提供信息,供领导决策参考。信访室的综合分析既有对形势的估计,也有对信访数量的统计,还有对本质问题的分析。信访室通过《信访动态》、《信访摘报》、《信访动态专报》以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总结等形式及时向常委会领导通报情况、提供信息;为人大代表视察、检查提供了线索;为专门委员会执法检查提供了材料;为常委会开展专项监督提供突出、集中、热点问题。

(一)提供信访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

通过信访渠道能够发现一个时期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能够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倾向性问题,能够发现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能够发现侵害大多数人利益的突出问题。信访室经常将这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社会问题归纳整理出来,及时报送常委会领导,为常委会领导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监督法出台后,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列为常委会开展专项监督工作的选题途径之一,信访室按监督法的要求将每年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重点问题及时向常委会和各办事部门、各专门委员会进行了通报,为常委会确定专项监督内容提供了重要信息。

(二)通报典型案件,反映焦点问题

接访办信中经常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和个别典型案例,信访室及时整理出《信访摘报》,向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等部门的领导通报,得到多位省有关领导的肯定。

(三)通报工作情况,让领导了解信访工作

信访室经常把一些典型信访案例的处理情况、工作经验,通过《信访动态》向各级领导和各级人大常委会通报,让领导了解信访工作,支持信访工作。2006年3月,信访室利用四期《信访动态》集中编发了近年来解决得较好的24起信访案例,王云坤书记阅后批示:“省人大的信访工作是有力度的,成效是明显的。”2007年9月,在信访室编发的督办结果的信访动态上,王珉书记批示:“加强督办,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以此对全省信访工作提出要求。由于我省人大信访工作开展得好,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模式先进,规章制度健全,2006年5月,全国人大信访局在《人大信访情况交流》刊物上,专刊报道了吉林省人大信访工作,在全国各省人大中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五、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篇5: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

这次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是经镇委、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充分体现了镇党委、政府对我镇社区矫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根据会议安排,就我镇社区矫正工作,谈以下几点工作认识:

一、充分认识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社区矫正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刑人员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社会长治久安;二是社区矫正有利于提高监外执行罪犯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三是社区矫正有利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刑罚执行工作的科学发展;四是社区矫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

二、明确社区矫正的对象、任务和目的。

(一)社区矫正的对象:一是被判处管制的;二是被宣告缓刑的;三是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即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期间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四是被裁定假释的;五是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二)社区矫正的任务。按照两院、两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社区矫正的任务: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成为守法公民,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三)社区矫正的目的是:社区矫正的直接目的是对矫正对象进行再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根本目的是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三、加强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为确保我市社区矫正工作落到实处,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齐抓共管。一是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监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四、切实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服务

为了搞好社区矫正工作,要切实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服务,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五、建立健全制度,使社区矫正工作实现管教规范化

为了搞好社区矫正工作,我们要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制定的对矫正对象的管理考核规定。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教育制度、思想汇报制度、请销假制度、公益劳动制度、管理考核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运行。

篇6: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

努力营造稳定和谐街道

今年以来,xxx街道根据区委、区政府“两加快一维护”战略的总体部署,为切实把平安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认真研讨的基础上,坚持以人防为主体,发挥平安志愿者队伍资源优势,进而实现了人防、技防、物防三者的有机结合,探索新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举措,在辖区范围内逐步推行“xxx”平安建设联防模式,营造了稳定和谐的居住环境,提高了辖区居民的满意度。

一、推行“千百十”平安建设联防模式的背景和目标

xxx街道为xxxx分公司的所在地,居民楼多始建于xx年代,辖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多为未封闭楼院,交通四通八达,以老年人居多,流动人员居多,管理难度较大。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新安路街道大胆提出“xxx”平安建设联防模式,即“十户联防、百户联网、千户筑墙”的治安防范格局。社区“十户”(一个门栋)推出一名户长,“百户”(3-5栋楼)推出一名片长,“千户”(一个社区)推出一名区域长。以社区为单位,以加强防范为重点,以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民事调解为途径、以爱心帮教为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推进平安社区建设。

“千百十”平安建设联防模式旨在把群众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思想上尊重群 1

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身边小事做起,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二、推行“千百十”平安建设联防模式的主要做法

xxx街道通过三步建立和完善“千百十”平安建设联防模式。第一步,构建“千百十”平安建设联防网络。

一是成立“千百十”平安建设联防机制领导小组。社区主任任组长,综治专干、社区民警任副组长,民调员及其他居委会工作人员为成员。二是构建“户长—楼长—片长—区域长”治安联防四级管理网络,对辖区治安防范、人民调解、普法教育、弱势帮教、值勤巡逻、信访排查、暂住人口管理、反邪教等进行综合式、一体化管理,消除了治安管理的盲区,堵塞了治安管理的漏洞。三是构建了法律服务网络。司法所定期到社区中调解案件和法律宣传,律师事务所定期到社区提供法律援助。社区民调工作做到“三勤”(勤调查、勤调解、勤走访),实现社区内全年无民转刑案件,无集体越级上访,努力实现大小纠纷不出社区的工作目标。

第二步,建立“千百十”平安建设联防模式的配套制度。一是制定区域长、片长、楼长、户长职责制度。区域长负责社区平安建设联防机制活动部署工作;片长负责片区治安巡逻组织工作;楼长负责本栋楼治安巡逻组织工作;户长负责门栋的治安、安全、帮教、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

二是完善联防机制。社区制定联防机制活动计划、巡逻方案、治安工作例会制度、治安联防培训制度,采取分组分片每天巡逻和每月集中巡逻相结合,一月召开一次治安工作例会,一季度开展一次治安联防培训。由辖区民警、巡防队长、片长、社区治保主任参加,听取前段工作进展情况、治安形势的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是制定治安联防培训计划。每季度开展一次治安联防培训,邀请辖区民警为户长讲课,巡逻时注意事项及当前治安形势和防盗防骗措施。社区按联防机制活动计划,以巡逻为主要抓手,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群防群治活动,街道综治办及时跟进,发现指导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机制正常运转。

四是完善年终考核机制。按照街道制定的“千百十”平安建设联防机制活动积分考核奖励办法,社区每月对企业、商户、平安建设志愿者参与治安活动情况记录打分,对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年终街道按比例进行表彰,以此提高辖区居民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步,创建丰富群防群治模式。

一是结合各社区不同情况,按照“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力所能及、重在防范”的思路,打造出了“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的治安志愿者组织和活动新模式。xx社区结合自身楼房未封闭、居民素质较高的特点,探索出了“邻里守望、户户平安”联防模式。xx社区根据自身楼院半封闭、且沿街门店较多的特点,采取沿街门店从业人员与小区治安志愿者通力协作的举措,创建出楼

院联防、店户联动的“双安”联防联动模式,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xx社区依托“夕阳红”义务联防队参与社区治安管理,不间断治安巡逻,给社区创造了平安和谐的良好环境。新安西路社区居住人口少,私营企业比较多,结合此特点,社区充分发挥企业单位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构建了共建联防模式,建立了以社区巡逻队为主、各企业保卫科为辅、全体居民参与的立体群防体系。二是在各社区创建群防群治模式基础上,挖掘载体,丰富“千百十”平安建设联防机制活动。发挥片长、楼长、户长作用,收集社情民意,区域长归纳分类,逐一解决;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社区实行人口登记、统计、计生、房屋出租、劳动保障、教育等业务、帮教“一站式”受理,并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台帐,严格执行以“房管人”的管理机制,掌握辖区流动人口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不漏管,有效地遏制了流动人员犯罪;张贴楼栋漫画、创办法制板报、街道创办平安之窗法制报、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宣传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组织治安志愿者齐唱社区平安歌,举办广场文艺演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构建平安和谐社区;制作居民邻里守望卡,以楼栋为单位,把每户居民的电话号码印制成册发给楼长,如有突发事件方便居民联系;做好帮教工作,综治专干、户长齐心联手、共筑院落防范墙,关心和照顾本楼栋的帮教对象的生活和工作,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确保本楼栋安全稳定;依托社区技防监控三级平台,治安志愿者每天一排查,加大对社区监控全

覆盖,进一步提高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效果,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为公安机关侦破辖区发生的案事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千百十”平安建设联防模式推广成效

一是在所辖各社区全面铺开的“千百十”平安建设联防机制活动被列为郑州市第一批创新社会管理试点。

二是有效化解矛盾。全年共化解矛盾xxx件,解决群众困难百余件。

篇7: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

中国共产党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县鄱阳湖区江河纵横,水域辽阔,总面积达54万余亩,涉及9个乡镇24个行政村,35万人口。过去的一年,我县紧紧围绕“进贤会议”确定的“一杜绝”、“两下降”、“三减少”、“四提高”工作目标,加大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强化责任、强化排查、强化打击,着力实施“1234”工作举措,即:树立一个指导思想、强化“两个载体”、健全三项机制、突出“四个重点”,进一步完善边界“五联”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湖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年来,全县湖区边界未发生大型纠纷械斗事件,未发生因跨界权属纠纷而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未发生霸湖霸港暴力恶性事件,刑事案件与上年同比下降3.8,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4.3,基本实现了“纠纷少、秩序好、湖区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一、树立一个指导思想,把握和谐平安湖区工作大局。

我县对湖区的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把它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四年来,全县水上公安机关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起,查处治安案件29起,摧毁各类犯罪团伙2个。通过四年来湖区“五联”工作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开展湖区平安创建活动,不仅使湖区许多历史遗留及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确保了湖区和谐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为我县正在全面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为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速跻身全国“百强县、文明城”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贤会议”提出创建和谐平安湖区的目标后,我县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议,研究、部署和谐平安湖区创建工作,确定树立一个指导思想,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促“和谐”,齐抓共管建“平安”。同时,要求湖区乡镇不仅要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而且还要将构建和谐湖区“五联”责任书下达到村、组、户,从而达到在认识上再深化、举措上再强化、效果上再实化,全面推进湖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营造湖区稳定“第一环境”。

二、强化“两个载体”,完善湖区工作网络。

一是健全了湖区水上综治。去年5—6月份,我县从滨湖地区的治安实际出发,组织县综治办、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集中半个月的时间,开展了湖区治安防控、调处、排查等专项调研,研究制定了《创建平安湖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围绕打造四个昌南,即:实力昌南、生态昌南、繁荣昌南、和谐昌南的总体要求,在成立湖区“五联”办公室的基础上,按要求进一步充实了以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综治办、县公安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工商局、县经贸委、县湖管局、县林业局、县公安水上分局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公安水上分局,湖区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水上综治。同时,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要求,层层签订治安责任状,明确党政领导及相关单位领导在创建和谐平安湖区中的责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目前,沿湖2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水上综治,并切实做到了“四有”,即:有办公场所、有专人负责、有职责制度、有经费保障,全面推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湖区。二是健全了水上治安防控体系。我县紧密结合滨湖地区治安实际,以预防、发现、控制、打击水上违法犯罪活动和及时有效处置水上突发性事件、治安灾害事故为目标,从去年开始,全面建立了点线面结合、水陆衔接、专群结合、区域协作的水上治安防控体系。在湖区复杂水域和重点部位建立固定和流动水上治安卡口4个。在重点时段实行水面船艇巡逻工作机制,按照加强水上作业区和重点水上工程建设的保卫和服务的要求,专门为县公安水上分局购置了1台基地台,6部手持台。针对现有警力不足的状况,充实了部分治保员、巡防员,在水上民警带领下,协助维护采沙、捕鱼作业和渡口、码头及涉水物资堆放岸线的治安秩序。目前全县共建立群防群治队伍9支,组建水上信息员76名,全方位收集预警信息125条,利用信息及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纠纷12起,消除不安定隐患8起,较好地维护了水域的治安稳定。2006年4月14日,赣江南支蒋巷镇北旺河段,由于高新区昌东镇渔尾村民经常在此非法采砂,严重影响了湖区圩堤安全,北旺村民多次声称:“要扣船扣人。”并扬言:“渔尾村人再来采砂,将杀到渔尾村去。”由于信息报告及时,县公安水上分局立即向县政法委报告,经过调查、走访、取证,及时做好群众的工作,遏制了事态的发生。

三、健全三项工作机制,筑牢湖区基础工程。

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篇8: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

白城市积极落实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资金, 大力推动全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进程。2015 年市本级到位资金100 万元, 用于落实监测专用车、快速检测设备及快速检测试剂、应急物资储备库、兽医实验室面积及功能室建设费, 其他建设费用将于2016 年4 月底前全部到位。截止目前, 全市无疫区建设资金已到位1552.3 万元, 其中市本级202 万元, 洮北区140.86 万元、镇赉县70.5 万元、洮南市190.94 万元、通榆县836 万元、大安市112 万元。目前, 投入资金已用于全市各级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无疫区专用车辆、动监e通系统、快速检测机打出证设备和兽医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采购, 全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新闻来源:吉林现代牧业网)

篇9: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

关键词:新的历史起点;全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对深化平安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在2013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并提出“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概念,即“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从此,“法治中国”、“平安中国”与“和谐中国”、“幸福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五位一体,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执政的新表述、新理念,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平安梦是重要保障。

一、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

201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就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性和如何建设平安中国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在这里把平安中国建设放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面的高度来谋划,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体现了平安,首先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前提。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科学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需要平安建设进一步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其中一条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社会和谐稳定。正如孟建柱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所说,早在1983年的春天,邓小平同志到江苏苏州等地考察后,描绘了对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其中包括“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等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有新期待,对平安建设有了新标准。人民群众不仅关注人身安全,而且关注吃住行等各方面是否平安。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建设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平安中国。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这必然带来空前的社会变革,各种矛盾和问题必然就会暴露出来。目前,我国既面临着世界其他国家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又面临着由我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所决定的特殊挑战,这些矛盾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如何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平安中国”建设的基本着眼点。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适应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提出的新挑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平安中国建设的科学规划,树立“大平安”理念,在更高起点上、更高水平上着力建设实效性更强的平安中国。

二、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

既然社会和谐稳定是“平安中国”的核心要素,平安中国建设,首先必须处理好维稳与维权的关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对涉及维权的维稳问题,首先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要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建立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心理干预机制,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我们知道,政府维稳,百姓维权,维稳必须建立在维权基础上。公民行使自己的法定权利,维护自身利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过去,公民的维权行为却被一些地方政府视为不稳定因素,成了维稳对象,以维稳的名义取代了维权。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近来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告诉我们,很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还是侵害或者影响了群众利益。”如果我们地方政府把一切社会问题都归结为法律问题,再从权利义务的逻辑线索出发,从维权的角度看待突发性暴力性群体事件,不是把一切法律问题归结为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再从“稳定压倒一切”出发,从维稳的角度看待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事件,就不会取截访,不会动用警力以暴制暴。2013年新进入政治局的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孟建柱接任政法委书记,这意味着经历了10年后中央政法委书记退出政治局常委之列,更意味着维稳工作将步入常态化开展阶段。常规的工作,用常规办法去办,不要再动辄就“稳定压倒一切”。实际上,公众法治维权和政府依法维稳才是维稳与维权的平衡点。

三、要改革信访工作制度

信访工作是维稳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维稳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按照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要求,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对涉法涉诉信访,要纳入法治轨道解决,让当事人切实感到依法律程序就能公正有效的解决问题。”上访是群众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的一种途径。近些年来,这种途径被老百姓当作最主要的途径。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地方政府一方面采取截访的方式来解决,另一方面不管合理访还是不合理访都予以解决,使得上访出现了“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特闹特解决”怪圈。严重的导致矛盾升级,演变为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经过艰辛努力,必须正视矛盾,积极主动化解矛盾,去争取和谐,而不是回避矛盾,一味寻求妥协,妥协也是解决矛盾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回避矛盾是不行的,要采取各种方法缓解矛盾。”正是地方政府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对头才导致上访的“怪圈”。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司法的判决否定了信访的决定,信访的决定否定了法院的判决,领导的批示又否定了信访和法院的决定。上访制度被异化,政府成了维稳的主力,以至于政府每年用于维稳的经费超过了军费的开支,结果,还是越维越乱。实际上,上访制度被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政机关长期以来压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司法活动,司法不独立,司法没有权威,没有一个独立、权威的第三方(司法机关)定纷止争、化解矛盾。所有的矛盾最终都会集中到行政机关面前,但很多时候行政机关本身就是矛盾当事方,且行政机关的性质也决定了其不宜作为最终的裁决者。如果其作为最终的裁决者,矛盾不但得不到公正的解决,最后只能在维权与维稳的对抗中步步升级,不断激化、爆发。因此,只有通过强化司法权威,建立起独立公正的司法机关,发挥司法机关作为中立第三方解决矛盾的天然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异化的上访制度,维护社会稳定。英、美等西方国家保持了几百年来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得益于其独立、公正、权威的司法机关。

法治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对社会的稳定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比起其他方式如行政手段引起的社会震动要小得多,人们从理念上对法治比较容易形成共识。所以,依靠法律手段维稳虽不是万能的,但却是有效的。美国建国初期,移民都是从不同国家来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要统一人们的思想,只有靠法律﹑制度这些看起来是中性的东西。法律和制度当然不是万能的,却是有效的。

三、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家和万事兴。如果每个家庭都是和谐家庭,每个社区都是和谐社区,我们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可见,平安建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虽然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但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和谐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要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对如何发动全会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治理”即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对这“四个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就强调,“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建设平安中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四个治理”在排序上发生了变化,也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深化平安建设,既要治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又要治本,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系统治理”是从纵向入手,“综合治理”是从横向入手,“依法治理”是治理的重要途径,“源头治理”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产生。这是根本,就是靠法治修渠,把纠纷引到法治这个渠里,让它有序的得到解决。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决不能让那种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蔓延开来,否则还有什么法治可言呢?”所以,“源头治理”要靠法治。总之,通过“四个治理”,做到标本兼治,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M].人民出版社,2012。

[2]何毅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3。

[3]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M].人民出版社,2013。

篇10:环保局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稳定和谐

菏泽市教育局(2011年2月13日)

各位领导:

几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安消防部门的悉心指导下,以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为目标,全面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消防队伍建设和消防安全制度建设,及时消除消防火灾隐患,全市中小学校未发生火灾事故,维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平安菏泽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其间,全市有183所学校被评为市级平安和谐校园,菏泽市实验小学被评为国家级和谐校园先进学校,菏泽市实验小学、牡丹区二十一中、牡丹区中华西路小学被评为省级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单位。

下面,我把我们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狠抓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为切实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学生日常教育教学内容,普遍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同时,充分利用新生入学、班会、队会、“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消防日”等,采取专题讲座、黑板报等形式,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贴近实际、寓教于乐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为便于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市教育局还先后编辑印刷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知识汇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及验收标准》、《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读本》、《中小学安

全工作指南》等安全教育资料,免费提供给全市中小学校使用。

为增强火灾应对能力,市教育局部署并指导各县区、各学校组织开展火灾逃生疏散演练,邀请消防官兵进行现场指导,全年共开展消防演练4000多场次。通过演练,让学生学会火灾发生时应急逃生技能,提高了消防自救自护能力。

二、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制度

全市中小学校从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入手,使各项消防安全措施都得到很好的落实。一是将学生宿舍、校内公共聚集场所及周边建筑确定为重点防范目标,对其火灾隐患进行重点排查。二是对消防通道、楼梯、安全出口等进行疏通,合理布局学生宿舍床位,确保紧急情况下疏散通道的畅通无阻。三是大力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用电、防火管理,严禁使用电暖气、电热毯、电热水器、充电手电筒、手机充电器等各种电器,严禁在宿舍内抽烟,严禁使用蜡烛照明,严禁燃烧废纸、玩火等,坚决杜绝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火灾事故。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消防责任制,基本形成了消防安全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加强消防硬件建设,夯实消防安全基础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消防设施,配足配齐了灭火器材和逃生标志。全市中小学全年共购置灭火器4000多个。二是对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和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三是利用中小学供暖改造契机,对学校用电线路老化、变压器负荷过大等消防隐患集中统筹解决。四是确保学校新建、改建项目消防设计符合规范,全市中小学新建、改建校舍全部配套建设了消防设施。

四、加大检查排查力度,努力消除消防隐患

为切实加强对学校消防安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检查指导和暗访力度,要求学校开学前全面排查、每季度定期检查,教育局不定期抽查和随时暗访,督促学校认真做好消防工作。对在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要求学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以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对宿舍、图书馆、食堂等重点部位,夜间就寝、取暖等重点时段,都安排专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防范了火灾的发生。

五、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提高消防应急处置能力

全市中小学校普遍设立了消防机构,配备了消防专兼职工作人员,层层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去年8月份,市教育局组织对全市600余名学校安全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期间,我们特别邀请了消防部门专家,结合工作实践,专门就加强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学校突发事件处置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讲解和培训。培训活动对提高学校消防安全认识,增强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2022毕业典礼下一篇:经典诵读活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