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doc

2024-05-04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doc(精选11篇)

篇1: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doc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 2008-12-04 10:40 第一课时:网络的作用 教学内容:

1、网络的概念

2、网络的作用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的概念和作用。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因特网

1、网络的概念:网络就是用电缆或者光缆及其网络连接设备把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再配置适当的软件

和硬件,能够在计算机之间互相交换信息和数据的系统。

2、网络的分类:网络按其覆盖地域范围的大小大致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

3、什么是因特网?

因特网是英文Internet的中文译名,也叫国际互联网,它是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输网络,互联

网把人类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二、因特网的应用。

1、因特网的功能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点:通信与资源共享。

2、举例:音乐、体育、文学、交朋友等都可以在网上进行。

三、因特网的安全问题。

1、计算机病毒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首先它是一个程序。“计算机病毒”为什么叫做病毒。首先,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它不是天然存在 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其能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

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它用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

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从而感染它们,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的这样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2)计算机病毒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3)常见的杀毒软件:KV系列、瑞星系列、金山毒霸系列等等。

四、学生作业: 完成思考与练习。

第二课时:认识因特网 教学内容: 因特网的功能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功能及实现这一功能的方法和应用.教学过程: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一、

2、使用浏览器在网页内浏览各种信息。教师指导学生使用。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使用浏览器检索各种信息。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作用:使用搜索引擎能够将网络中对使用者有用的信息更加便利的提取出来,搜索引擎极大方

便的人们或许有用信息,因为它大大提高了人们寻找有用信息的效率!到目前为止,搜索引擎提供的诸

如新闻搜索、网页搜索、博客搜索、新闻搜索、MP3搜索等功能,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寻找有用信息乃至有

用文件。

搜索引擎网站:google.com、baodu.com、163.co m、sohu.com等。查找方式:利用分类目录查找和利用搜索功能查找。

二、利用分类目录查找

教师以访问湖南师大附中网站为例边讲解边演示。

1、启动浏览器,进入湖南师大附中网站。

2、在该网站上,找到“资源类站点”项,单击该超级链接进入。

3、单击“网址之家”超级链接,进入网址之家网站。观察该网页左部的分类。

4、选择文学小说项,打开另一网页。

5、在分类中选择“黄金书屋”项。

三、利用搜索功能查找

1、启动IE浏览器

2、在地址栏输入:,进入该网站。

3、在文本框中输入“万年历”,单击“google搜索”按钮。稍等片刻,就会打开另一网页,这就是搜索 的结果。

如果搜索不到结果的话,就扩大搜索范围进一步查找。

三、学生练习:

1、使用浏览器用在下列网站中用分类目录和利用搜索功能查找各种信息。

2、使用浏览器在网页内浏览各种信息。教师指导学生使用。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使用浏览器保存网页信息和下载软件。教学过程:

一、保存网页信息

教师讲解:什么叫下载?

把网页上的信息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中,通常把这样的操作称为“下载”。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以访问湖南师大附中网站为例

1、进入该网站,单击进入“学校综述”栏目。

2、单击菜单:文件|另存为,出现“保存网页”对话框,3、在该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保存位置,文件名用默认设置,然后单击“保存”按钮。

4、演示把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

二、软件下载 教师:网上有许多的软件是无法象保存网页那样下载到计算机中的,那么该怎样做呢?

1、打开湖南师大附中网站,在该网站上找到“下载中心”栏目并单击进入。

2、单击“媒体软件”,进入后选择“超级解霸3000。Zip”项,弹出 “文件下载”对话框。单击“保存”按钮。

3、在“另存为”对话框中,选定一个保存路径,单击保存按钮。就开始下载了。

4、当然,也可以专门的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网际快车,网络蚂蚁、BT等。

三、学生练习:

1、使用浏览器访问湖南师大附中网站,并将该网站“悠久历史”网页中的相关内容保存下来。

2、在网站上下载几种自己需要的软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三章第一、二节的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概念及格式,学会上网申请一个邮箱。教学过程:

一、电子邮件的格式

1、什么是电子邮件?(E-mail)电子邮件,英文名为E-mail,它是基于因特网的一种功能强大、方便、快捷、经济的通信手段。

要使用电子邮件,用户必须一个电子邮箱,很多网站都提供了电子邮箱的服务。

2、电子邮箱地址

电子邮箱地址就像平时寄信时的收件人的地址。

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一般为:yourname@***.***,(其中@读“at”表示在的意思。)

3、电子邮件的格式。

收件人:是指这封电子邮件的直接接收者 抄送人:是指这封电子邮件的其它接收者。密件抄送人:也是电子邮件的接收者,但是这封电子邮件的收件人却不知道密件抄送人也收到了这封邮件。

主题:是指这封电子邮件的标题,一般为内容的简要概括。正文:是指邮件的内容,一般为文字。

二、申请电子邮箱 操作步骤:

1、启动IE浏览器,进入雅虎主页,单击“电邮“栏目

2、单击“请马上注册”项。

3、单击“我接受”按钮,接受服务条款。进入下一页。

4、邮箱登记,即设定邮箱的用户名。

5、填写个人资料。带有“**”的项目是必须填写的,其它项目可以选填。

6、登记确认。单击“提交表格”按钮,你将会得到一个邮箱地址。这时这我们就可以登陆邮箱收发邮件了。

三、学生练习:

试着在雅虎网站或其它网站申请一个免费的邮箱。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收发电子邮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什么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格式是怎样的? 师:你们拥有一个自己的邮箱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在网上向同学及好友发送一封邮件吧!

二、学习新课

(一)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一为登录提供电子邮箱的网站,进入邮箱然后收发邮件;一为利用专门的软件如

Outlook Express等来收发邮件.第一种方法步骤:

1、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网易的地址: http:///,网易主页.2、输入上节课申请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按钮.3、进入邮箱后,在邮箱的管理栏目中单击”写信”按钮,在右侧出现撰写邮件的选项.4、按要求把收件人E-MAIL地址、邮件主题、邮件正文、附件等内容填写好.5、单击地“发送”按钮,邮件发送完毕,系统会提示“信件已发送”,说明邮件发送成功。反之,系统

给出错误信息。

老师边操作边讲解。

(二)通讯组的建立和使用。

1、进入邮箱后,单击左侧的“通讯录”选项卡,打开通讯录管理选项。

2、单击“新建”-“联系人”选项,打开新建联系人页面,输入朋友的个人信息和电子邮箱地址。

3、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即把一个联系人信息添加到通讯录了。

4、便用时只需单击好友的电子邮箱标识,系统会自动打开撰写新邮件的窗口,并将该好友的电子邮箱地

址填入“收件人”栏中。

三、学生活动:学生起草一封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要求:

1、收件人:chenxingyu1234@126.com

2、主题:自己的姓名

3、正文:写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还可以写上想对老师说的话。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会使用QQ进行聊天和在网络聊天室中进行聊天。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我们是怎样进行发送电邮的? 师: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有它的好处,可是它不能像我们谈话这样及时交流,在网络有一 种可以进行及时

交流的方法,它可以像我们面对面这样进行交流!这就是QQ和网络聊天。

二、学习新课

(一)网络聊天室。以“碧海银沙”为例 方法步骤:

1、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网易的地址: http:///,进入碧海银沙主页.2、选择某个聊天室,输入通行证的名称和密码,单击“登录社区”按钮.3、在弹出的页面中选择聊天室。如“缘分的天空”。.4、聊天室的窗口由名单区、聊天区和功能区三部分组成.(二)网上的中文寻呼机。以“腾讯QQ”为例。

1、单击QQ程序图标,启动程序。

2、在弹出的“QQ用户登录”对话枢中,点击“申请号码”,选择“免费申请号码”。

3、完成所有设置后,单击完成。

4、按提示登录QQ后,单击“查找”,点“看谁在线上”,查找在线聊友。

5、选中某位在线人员的名字,单击“加为好友”按钮,QQ会自动添加好友的操作。

6、双击“我的好友”中的好友头像,弹出聊天对话框,在在中输入聊天信息,然后单击“发送”。

7、如果对方回话,QQ会发邮“滴滴”的响声,头像也会闪动,双击头像就可以查看信息。

老师边操作边讲解。

三、学生活动:学生起草一封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要求:

1、申请一个QQ号码。

2、查找教师的QQ号码:418099854,并加为好友。

3、和教师进行学习聊天。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习使用QQ进行聊天和在网络聊天室中进行聊天。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指导

学生自己用QQ加好友和在聊天室进行交流学习。教师进行指导。

三、同学们,我们学会了用QQ进行聊天和在聊天室进行交流学习,请同学要用它进行有用的学习,不能沉

迷在其中,以后自己进行加深学习使用。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网页的组成元素。

2、通过学习,认识FrontPage,学会 FrontPage的基本操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网页

网页一般由以下几种元素组成:

1、文本和图像

网页中的信息以文本为主,可以在网页给文本赋予更多的属性,如字体、大小、颜色、底纹和边框等。

2、超级链接

超级链接是WWW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从一个网页指向另一个对象的链接,这个对象可以是一幅图片、一个电子邮箱地址、一个文件或者是本网页中其它位置的内容。

3、还有动画、声音等一些多媒体元素。

(二)、初识FrontPage2003 启动方法:单击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FrontPage 2003,启动FrontPage 2003。FrontPage 2003的组成: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文件夹、编辑区,还可以分为预览、设计、拆分、代码视图。

保存网页的方法:单击菜单“文件”——“保存”,取好文件名,选择保存路径后单击“确定”按钮。

学习FrontPage 2003的方法:单击菜单“帮助”——Microsoft Office FrontPage 帮助。

三、学生活动:

1、打开FrontPage 2003,认识FrontPage 2003窗口的组成。

2、保存网页在指定的位置后关闭FrontPage 2003。

3、通过FrontPage 2003帮助,了解FrontPage 2003的使用。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FrontPage 2003网页的新建和保存在网页中插入标题,并进行设置。

2、通过学习,学会使用FrontPage 2003在网页中插入按钮。

3、通过学习,学会使用FrontPage 2003在网页中设置背景色。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例是一个简单的主页制作,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将学会如何在站点内新建一个网页、设置页面格式、文

字输入及字体设定、设置背景颜色等基本方法。

二、学习新课

(一)、新建网页方法:

(1)【文件】——【新建】——【网页】

(2)这时选择【普通网页】,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在主编辑窗口中将出现一个空白网页。

(二)文本输入

方法:从工具栏中的【字体样式】——【标题1】,然后从键盘输入【欢迎来到我们的班级主页】,按回

车键。

(三)插入组件

①单击菜单【插入】——【Web组件】——【动态效果】——交互式按钮——【完成】。弹出【交互式按

钮】对话框。

②在【文本】文本框 中输入【班级简介】,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字体颜色、悬停时字体颜色、按下

时字体颜色,在【图像】选项卡中输入按钮的大小,单击【确定】完成设置。③以同样的方法,在网页中添加【班级建设】、【个人影集】、【文学集锦】等按钮。可以切换到【预览

】模式观看网页的效果。

(四)设置背景色。方法: ①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单击【网页属性】选项,出现网页属性对话框。②单击【背景】选项卡,就可以设置网页的背景色和图片等。

(五)单击【预览】选项卡可以观看网页效果。单击菜单【文件】 ——保存,保存网页。

三、学生活动:

打开FrontPage 2003,制作自己的班级主页,要求如下:

1、网页的背景颜色设置为“淡蓝色”。

2、标题设置为居中。

3、加入班级简介的文字,设置文字格式。

4、简介文字靠左排列。

篇2: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doc

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读图,简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读“东北地区1、7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的

气候特征。

4、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说明区域内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掌握分析、表达一个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学会分析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准备:

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图片——三江平原、长白山天池、东北地区乡村冬季景观、大兴安岭森林景观,让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初步认识。

新授: 展课题: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展图:“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中国温度带

分布”图

降水:在前面的学习,我们学习过许多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问题。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过描述大洲、地区、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过评价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方法。你还记得这些知识和方法吗?你了解地理位置的概念及其分类吗?你了解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吗?你知道如何来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吗?

课堂活动:

1、学生完成教材P。25“活动”第1题,教师指导

2、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师引导学生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3、学生完成教材P。26“活动”第2、3题,教师提供相关地图,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4、组织学生讨论描述、评价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内容,完善学习方法。结论: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般从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的角度进行评价。

板书:

1、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

2、面积:土地面积78.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3、绝对位置

1)大体位于120°E——135°E、40°N——53°N 2)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

4、相对位置

1)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2)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5、地理位置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二、地形特征

讲述:我们在七年级下册学习过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你还有印象吗?

课堂活动:

1、出示“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第1题

2、出示“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学生归纳:南北高,中间低;

出示“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学生归纳:东西高,中间低。

完成教材P。27“活动”第2、3题,了解区域地势特征的方法。

3、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绘制东北地区呈半环状的地表结构简图。

板书:

二、地形特征

1、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2、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1)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呈 2)中间是山地和丘陵 3)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三、气候特征

教师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东北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气候特征?

读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结合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联系以前所学的相关气候知识进行回答。

1、属温带季风气候 1)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2)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3)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我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课堂活动:出示“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三幅图,学生完成P。29——30“活动”

1、2题。

2、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 1)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2)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教师讲述: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下面,我们通过探究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四、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

课堂活动:出示“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学生完成教材P30“活动”第3题。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侧重对本节内容中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进行系统梳理:认识和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认识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认识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

篇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1、运用图表认识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

2、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难点: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三、教学流程设计

【揭示课题,直入主题】

【提出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能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地理计算能力。

2、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指出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运用“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难点: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人口分布】

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看图思考(同桌之间互相协作)

完成课本P31活动题(大致5分钟)

活动第一、二题由学生直接计算。第三题引导学生先看图例明确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人口密度,然后让学生再来看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首先找出人口密集区,人口稀疏区,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学生归纳总结出人口分布特点后,叫几名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读图分析,请说出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2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老师强调:中部、南部平原区,主要的平原是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2、想一想,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最后老师总结。影响一个地区人口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交通运输条件,工业与城市分布、资源分布等。

分析完这个题之后呢,让学生齐读31页课文,指导学生划出重点知识点。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东北地区以前被人们叫做“北大荒”,人烟稀少,那么昔日的荒凉之地如何成为今日的人口稠密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呢?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造成东北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我选的是一部热播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头部分,它刚好讲述的是闯关东的时代背景,这样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大家都知道东北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之一,请同学们在课本32页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上找出东北主要的少数民族所分布的位置。师生互动:老师说哪个民族让学生找哪个民族,通过看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分布最广的民族。完成师生活动之后,让学生看多媒体,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各个民族的分布。让学生对各民族的分布,有更深刻的印象。给出一张满族特色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找一名学生朗读《旗袍与旗装》,增加学生课外知识。

课堂活动:

课本33页活动题以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为主,由学生小组间进行讨论,最后由一名学生代表回答相关问题。学生们回答完后,最后由老师总结归纳前面学生所回答的情况,带领学生看多媒体课件,看两个民族的习惯和传统文化以增长课外知识。

教师总结: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现在会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来分析一定的地理方面的问题,另外我们了解了不同少数民族它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为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城市分布】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东北有哪些城市吗?你们知道这些城市是怎样分布的吗?

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好,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说的都不错,但是比较杂乱,那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从地理角度来系统分析学习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学完之后你将有所收获。

课堂活动

合作探究:老师给出一幅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结合课文35页活动题让学生找出相关城市。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思考课件给出的前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给出一张铁路分布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东北地区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强调每条铁路干线的起止城市名称。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东北城市的分布特点: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分布,特别是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沿线地区。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文字,归纳出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的主要特点。出示课件加深记忆。

思维升华: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在大连举办国际服装节,有哪些优势条件?

老师提示:结合前面学习人口分布特点的方法从地理位置、气候、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出示课件,加深理解。

小结:给出本节课的一个学习框架,让学生填空,目的是对本节进行梳理,加强记忆。

课堂检测:

一、猜猜我是谁

1.在东北的三大平原中我的人口密度最小。我是__三江平原_______。

2.我是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的省区。我是____辽宁省___。

3.我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我是____满族_。

4.我连接了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我是__哈尔滨_____。

二、能力提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中南部人口较稠密的原因。

教师总结:中南部以平原为主;农耕发达;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开发历史悠久等

篇4: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1.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知道选择客运和货运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4.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考虑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的不同需求后,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资料(幻灯片展示)

(一)山西省地下埋藏有上千亿吨的煤炭资源。

过去,很多煤炭开采出来运不出去。另一方面,沿海许多城市因为缺煤,工厂不能正常开工。现在,修建了专门运煤的大秦铁路,山西的大量煤炭可以运出去了。

(二)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师问)这个资料说明了什么?

(生答)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幻灯片展示古代交通运输方式)

(师问)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属于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

学生们自由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交通运输业主要是运送旅客和货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二、新课教学

1.设疑导读

(1)如果你暑假计划到黄山旅游,在选择交通方式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目的地黄山的位置(到哪里去),票价(贵不贵),路途要花费的时间等。

(2)如果你是公司的业务员,要将1000台电脑从中关村发往陕西省延安市,在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与去旅游有什么不同的考虑?

学生讨论:除了一样要考虑目的地陕西省延安市的位置(运到哪里去),运费(贵不贵),路途要花费的时间外,还要考虑运送的货物是电脑和运输的数量1000台。

教师总结:要想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除了明确自己的需求外,还必须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2.比较学会选择

学生阅读课本P85图4.3.

教师:这张图对比了火车、飞机、汽车和轮船在运输价格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和运量的多少上的差异,请你总结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以便我们作出选择。

(1)水路运输是现代运输方式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各种运输方式中运费最低的,为什么?有哪些缺点?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成本低的原因:①线路投资少,除运河外,江河湖海为天然航道,不会损坏,基本无需修造、维修和保养。②运载量大。由于水的浮力,在相同的牵引力作用下,水运比陆运有较大的运载量。一列内河船队的载运量相当于一列普通列车载运量的3~5倍。运载量大,线路投资少,降低了水运的成本。

水运的缺点是:送达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冬季河流封冻,枯水期水位低,大风,浓雾,急流险滩)。

(2)什么样的货物适合选择水路运输?

学生:运输大宗、笨重货物的长途运输。

(3)下列情况哪些适合选择水路运输?

①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适合)

②10万吨海盐从天津运往上海。(适合)。

③5000吨钢材从上海运到济南。(不适合,水路不能到达济南,适合铁路)

④一吨活鱼从北京郊区运到城区。(不适合,没有水路且速度慢,适合公路)

(4)铁路运输是我们经常选择的长途运输方式,它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铁路的优点:①多拉(一列货运列车,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随着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气机车的进步,运量可以高达5000多吨)。②快跑(时速为60~100千米,高于汽车)。③省钱(铁路运输的成本是公路运输的二十分之一,是航空运输的一百二十八分之一)。④准时(受天气影响最小,一年四季,昼夜不停)。

铁路的缺点:①巨额的投资(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削山头、凿隧道、架桥梁都需要巨大的土石方量)。②短途运输成本高(从北京城区到北京市大兴县,铁路成本高于公路)。

3.情境处理

教师提问:下列情况适合选择哪种运输方式?

(1)河南郑州某公司业务员小张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铁路)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铁路)

(3)乌鲁木齐某学校校长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到。(航空)

(4)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水路)

教师总结:和铁路相比,公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少。但是公路运输也有自己的优点。有一家公路运输公司,它的宣传广告语是:“货送海角天涯,万无一失到家”,从这条广告可以反映出公路运输的哪些优点?

学生讨论回答,公路运输的优点是:

①门到门服务--“到家”.铁路运输受固定线路的制约,只能实现“站到站”的服务,而公路运输“无孔不入”,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一辆车一个司机可以将旅客或者货物从家门运输到家门,直接到达目的地。

②装卸量小--“万无一失”.由于铁路不能实现“门到门”,需要借助公路将货物运至火车站,在到达目的地后还需要借助公路运输才能将货物最终送达,这样的运输过程增加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装卸量。货物需要装上汽车运到火车站,卸下后装上火车,到达目的地后卸下火车,再装上汽车,才能运达用户家中,这样的装卸过程对于一些易破碎,易损耗的货物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而公路运输只需一次装和一次卸,对货物的损伤较小。

③运输网络四通八达--“货送海角天涯”.铁路线的建设成本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需要削山头、凿隧道、架桥梁,所以铁路网络远没有公路网络发达。我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正在从“县县通公路”向“乡乡通公路”、“村村通公路”迈进,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是铁路网络不能比拟的。

三、课堂延伸

篇5:湘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让学生看消化系统挂图或模型,自己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消化道

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肛门组成。

(1)口腔:口腔内有舌和牙齿。

①牙齿: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A、结构:

.牙根:牙槽里的部分。

牙颈:稍细的部分,外包牙龈(口腔粘膜的一部分)。

牙冠:表面覆盖着乳白色的釉质,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损坏后,不能再生。

B、功能:其中门齿可咬切食物,犬齿负责撕裂食物,臼齿负责研磨食物。

C、其他: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一是乳牙, 20个;二是32个恒牙,28~32个。

②舌:是口腔中一块肌肉质的结构,主要的功能是搅拌食物、辅助吞咽,此外还与发音和辨别食物的味道有关。

(2)咽: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道:

食道位于咽与胃之间,长约25厘米,可以依靠肌肉的蠕动,将食物推入胃。

(4)胃

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胃壁的结构可以分为四层(借助挂图讲解),由内向外为:粘膜、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胃壁的平滑肌十分发达,从而使胃的收缩强而有力。胃上端与食道相接的部分,称为pen 门,胃下段与小肠相接,称为幽门。在幽门部的管壁内,有一圈特别发达括约肌,能控制食物通过。

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并初步消化食物。不同食物在胃里的储存时间各不相同,混合性食物一般4~5小时。空腹时,胃壁肌肉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故每5小时左右进食一次。

(5)小肠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大约有5~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小肠起始部相当于十二手指并列的长度,故称十二指肠(结合挂图见讲解),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除了长度的原因,还有其它一些适应性特点,后面会学习到。

(6)大肠

大肠较小肠粗大,长度约1.5米,可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利用挂图讲解)。

在大肠的起始端(与小肠相连接处),有一向下突出的盲囊,称为盲肠,其盲端又有一指状的突起,即阑尾。盲肠和阑尾在人体都是退化的器官。大肠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7)肛门

是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通道。

2.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脏、肝脏、胃脏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1)唾液腺

有三对,分别是腮上腺、颌下腺、舌下腺,均有导管将所分泌的唾液输入口腔。成人每天分泌1~1.5升,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另外,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2)胃腺

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形成的,可以分泌胃液(主要由盐酸和胃蛋白酶构成),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

肠腺是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呈碱性,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成年人每日分泌肠液约1~3升。

(4)胰腺

位于胃的后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靠近胃与十二指肠。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注入十二指肠。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5)肝脏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位于膈肌之下,腹腔的上方偏右,成人肝脏重1.5千克。肝脏能分泌胆汁,呈碱性,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可帮助脂肪的乳化,使脂肪变成脂肪微粒。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均先运到胆囊中暂存,待有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引起胆囊的收缩,把胆汁挤压出来,经总胆管注入十二指肠总胆管的末端与胰管合并而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该处也有括约肌的控制,平时紧缩,在进食时才会舒张而打开,使胆汁和胰液经此流入小肠。

另外,肝脏还能在蛋白质、糖类、脂肪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并能解毒等等。

板书:

二、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消化系统

(一) 消化道

(二)

1、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1)口腔:牙齿咀嚼;舌搅拌

(2)咽: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管:

(4)胃:暂存食物,初步消化

(5)小肠:长5~6米,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6)大肠:长1。5米,有一定吸收功能

(7)肛门:排出食物残渣

2、消化腺

消化腺

开口

所分泌的消化液

含有的消化酶

唾液腺

口腔

唾液

消化淀粉的酶

胃腺

胃腔

胃液

消化蛋白质的酶

小肠腺

小肠腔

肠液

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肝脏

小肠腔

胆汁

不含酶

胰腺

小肠腔

胰液

篇6: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复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二、新授: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边相等;三角都是60°;三边上的中线、高、角平分线相等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注意:推论1是判定一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方法.推论2说明在等腰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角是600,不论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就可以判定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3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3.由学生解答课本148页的例子;

4.补充:已知如图所示, 在△ABC中, BD是AC边上的中线, DB⊥BC于B,

∠ABC=120o, 求证: AB=2BC

篇7: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2. 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 (举例)

3. 人生需要自立:走进社会,经历风雨、见世面;法律要求我们自立。

4. 走向自立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如展示:⑴推销自己的能力,⑵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 ,⑶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 依赖思想的危害: 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2.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3.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 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5. 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在水中反复练习。” (请你列举你生活学习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问题)

6. 请你谈: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人生自强少年始

1. 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 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⑴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 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5.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6. 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少年能自强

1. 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2. 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 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3. 人的敌人:自己。

4. 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⑴树立正确的理想;⑵战胜自身的弱点;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三单元 做意志坚强的人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人生难免有挫折

1. 挫折,就是所谓 “钉子”,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 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

3.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的: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⑵各种人为因素,⑶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4. 面对挫折和困难,大致有三种人:⑴胆怯、懦弱的人,⑵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⑶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 第三种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锋利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挫折面前也从容

1. 挫折的作用:⑴消极作用 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⑵积极作用 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蚌病成珠”)

2. 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3. 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⑷会自我疏导。

4. 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新,

篇8: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doc

实验初级中学教师:梅芳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难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手段

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课时安排 二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

2、内流区、外流区

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三、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内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四、京杭运河

1、起止点、长度

2、经过的省市、沟通的水系

3、历史上和现在的作用:

五、湖泊概况

1、湖泊的分类

2、湖泊的分布 青藏高原湖区

东部平原湖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章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启发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河流、湖泊的名称,并说出河流、湖泊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师总结〕出示表1:中国河流、湖泊的数量。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节――河流和湖泊。〔板书〕第一节 河流和湖泊

让学生看中国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海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 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出示投影片〕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 〔板书〕

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

2.内流区、外流区

〔转折过渡〕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板书〕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

〔教师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启发提问〕分析内流区和外流区水量的大小及原因?

〔教师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让学生看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教师总结〕 出示表2:中国河川流域面积。

同学们想一想,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河?

〔教师总结〕这与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及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西北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多内流河;东部距海近,气候湿润,降水多,所以多外流河。〔转折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教师画板图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段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了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立方米/秒为单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的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板书〕

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出示“我国主要河流的年流量变化比较图”。〔启发提问〕(1)本图横、纵坐标各代表什么?(2)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大、水位高?(3)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小、水位低?

(4)北方的松花江和黄河与南方的长江、西江相比,流量大小与季节分配有何差别? 〔教师总结〕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是:夏季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水量少,水位低。

〔转折过渡〕为什么我国外流河有这样共同的水文特征呢?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的成因。

〔教师总结〕我国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每当夏季风盛行时,雨季来临,河流水量大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夏季风逐渐减弱,降水减少,水位逐渐下降。当冬季风盛行时,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北方的一下中小河流甚至断流。

〔板书〕

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教师总结〕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多,所以,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因此,辽河、海河、黄河水量不太大,汛期短。黑龙江及其支流由于有冬季积雪融水,蒸发量小,河流水量也较为丰富。

〔转折过渡〕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不仅在汛期长短、水量大小上有差别,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外流河的含沙量不同呢?

〔教师总结〕辽河、海河、黄河多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夏季多暴雨,且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植被较少,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淮河以南的河流流经气候湿润区,森林茂密区,因此含沙量小。但是如果这些地区的森林不加以保护,河流的含沙量也会增大。有人说长江要变成第二条黄河,我们绝不允许这一现象在我们这一代发生。

〔找学生讲解〕冬季去南方、东部和留在北京过年在气候上感觉有什么不同,河流有什么不同。

学生总结(教师提示):冬季秦岭-淮河以南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河流无结冰期;越往北越冷,辽河、海河、黄河冬季结冰期短,黑龙江及其支流冬季结冰期长。出示表4: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比较表。让学生填空。

学生总结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填表,教师补充。让学生总结影响外流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

〔教师总结〕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气候、地面状况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气候条件不同,河流的水量、水文、结冰期也不同,地面植被不同、河流的含沙量也不同。由此可见,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板书〕

三、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内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出示中国水系图。

〔启发提问〕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 〔教师总结〕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那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转折过渡〕设问:内流河水主要来自哪里呢?下面我们看一段录像,大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内流河的水主要来源?

(2)内流河的水量变化有什么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内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积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内流河水量年变化大,水位高差悬殊。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多,河流水量较为丰富;夏季过后,气温降低,冰雪融水量减少,山地减少减少,河流的水量也逐渐减少;冬季气温低于零度,无冰雪融水,河水甚至断流。因此,大部分内流河是季节性河流。在地图上,季节性河流用虚线表示。

出示中国水系图,让学生找出两条季节性河流。

〔教师总结〕塔里木河、弱水以及孔雀河、和田河的某些河段都是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板书〕

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出示塔里木河景观图、中国地形图。〔启发提问〕(1)塔里木河所在的地形区是什么盆地?(2)塔里木河水主要来自哪里?

〔教师总结〕塔里木河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它由三条支流汇集而成,全长2179千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

出示内流河、外流河示意图。

〔启发提问〕到此为止,我们学习了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表5:内流河、外流河比较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总结。

〔转折过渡〕前面介绍的都是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在我国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人工河流。

〔板书〕

四、京杭运河

(活动)京杭运河北起什么地方?南到什么地方?

〔教师总结〕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8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板书〕1.起止点、长度 出示京杭运河图。〔启发提问〕(1)京杭运河流经哪些省市?(2)京杭运河沟通哪些水系?

〔教师总结〕京杭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板书〕2.经过的省市、沟通的水系

〔启发提问〕是什么时候、什么人修建了京杭运河呢?

〔教师讲解〕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

国,称霸中原,于公元前485年,从邗城(今江苏扬州)东南到末口(今江苏淮安)开凿邗沟,使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得以沟通。到隋朝,隋炀帝征调民工数百万,开挖通济渠,使之南接邗沟。从洛阳附近开凿永济渠,通达天津,然后沿永定河通抵北京附近,最后又拓宽加深江南运河。隋代的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从杭州到北京,向西拐了一个大弯。元朝定都北京后,裁弯曲直,使它从江淮经山东直接向北,缩短航程800余千米。这就是如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启发提问〕除了青海湖外,大家还知道哪些湖泊?

〔转折过渡〕这些湖泊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各分布在哪里呢?下面文明就来学习湖泊概况。〔板书〕

五、湖泊概况 〔教师讲解〕天然湖泊遍及中国各地,其名称因语言的不同,而有“湖”、“池”、“漾”、“海”、“错”、“茶卡”等称呼。湖泊也有内流河区与外流河区之分,其分界线与内外流河的分界线大致相同。外流河区,以含盐量较小的淡水湖为主;内流河区以含盐量较大的咸水湖为主,但青藏高原上有一些淡水湖。

篇9: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doc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2.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2.通过角色扮演、课堂竞赛和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我国民族构成和文化差异性,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3.培养关心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

1.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构成状况。

2.教学难点

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3.重点难点突破

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

三、教法、学法和媒体

(一)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谈话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竞赛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量多渠道、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图;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把握要点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归纳;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收集与整理;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与竞争。

(三)教学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一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搜集:1980年7种人民币纸币人物头像民族名称。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渗透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

二、导入新课

多民族的大家庭

指导学生读课本图1.14,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教师板书: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读图、听歌、谈体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三、学习新课

(一)、民族构成

我国的民族构成是本节重点,为突出重点:

1.展示课件(2000年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并指导学生计算和归纳。教师板书:

民族构成:汉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55个少数民族约占8% 2.指导角色扮演活动。

3.展示课件(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服饰图片),指导学生辨认,并设置问题:①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是哪几个民族?②家乡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③举例说明家乡主要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名称、特点及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4.指导学生阅读附表并设置问题组织学生抢答

问题:①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什么民族?人口各为多少? ②哪个少数民族散居各地? ③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在哪里? 在抢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歌谣总结答案。

承转:我国民族不仅构成有特点,而且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下面通过小组竞赛来考察同学们对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了解多少。计算汉族、少数民族各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并归纳少数民族的概念。

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日本、美国和中国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民族构成特点,明确不同国家民族构成的不同。观察、回答。

学生快速阅读附表抢答并用歌谣总结上述问题的答案。蒙回藏维苗,土满彝记牢。壮族人最多,珞巴人最少。散居各地者,唯独数回族。民族数最多,云南独占鳌。

引导学生通过数据计算,加强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培养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既复习日本和美国民族特点,又反映出我国独特民族构成。

培养观察力,渗透乡土民族知识及认识服饰与人类生活的气候等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少数民族的人口状况,培养阅读使用地理图表、获取信息和归纳知识的能力,渗透学法指导,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也为以后学习我国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

教师板书:

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

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是本节难点,为突破难点:

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大组,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并制成竞赛题(题目由师生共同准备),有特长的学生还准备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必答题: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每组搜集到的图文资料情况进行抽签,展示课件(少数民族知识竞赛必答题)抢答题:

教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图文资料,从历史、文学、医学和音乐方面设置问题,展示课件(少数民族知识竞赛抢答题)。组织歌舞表演。小结、选出优胜组。

2.组织学生讨论:如果到其他民族地区,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你会怎么办?

3.介绍我国宪法相关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课前收集和整理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抽签确定组别语言文字组、饮食民居组、艺术体育组或宗教节日组,完成问答题、读图题和连线题。

以问答题、猜谜语及听歌形式完成抢答。特长生表演歌舞。讨论。

明确应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竞赛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竞争能力,渗透乡土民族知识,增强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使学生懂得各民族饮食和民居等生活习惯的形成与气候等地理要素密切相关。

扩大学生的民族知识视野,渗透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培养学生自我展示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为以后学习民族政策埋下伏笔。

(二)、新课小结

指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谈感受、进行总结。

谈收获、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三)、课堂练习

展示课件(练习题)。完成练习。

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四)作业布置

根据所学内容,题目自拟,以小组为单位,课下各完成一份地理手抄报。

小组为单位,分工完成地理手抄报。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五)、结束新课

播放歌曲《大中国》。

看画面齐唱。

篇10: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doc

课题名称:青藏地区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八年级地理

教材版本

湘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三节《青藏地区》,主要有三部分:青藏地区的区域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藏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本部分内容是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第二课时,建立在学生已有七年级,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储备及知道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部分。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持续发展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说出青藏地区以高、寒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及生活的影响。

3.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较强,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经过七年级地理知识的学习,对于地理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已经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中学生好动,参与意识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学生自己观察,实践探究、小组合作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自主学习

活动二:探讨交流

活动三:归纳提升

环节三:课堂小结

环节四:巩固练习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高和寒是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正是这独有的特征诞生了青藏神奇的自然景观、神奇的农牧业、神奇的民族风俗、神奇的宗教信仰。

举例说明这些“神奇”现象的具体表现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对青藏地区有感性的认识。

板书: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活动一:自主学习

1.读教材P17图5-30“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及与邻国的分界线。

2.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的经纬度范围,分析本区的海陆和纬度位置。

3.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主要地形区,分析本区海拔高度的特点。并 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4.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本区主要气候类型,说出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

5.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主要河流、湖泊,分析本区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

6.分析本区的景观特征。

学生读图分析

师组织学生进行同伴互助,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汇报。

通过自主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

活动二:探讨交流

1.读同纬度那曲和南京的气候资料,分析气温差异及形成原因。

2.拉萨被称为“日光城”的原因。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主要粮食种植区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请归纳本区种植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本区主要发展的农业产业类型?

4.用实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居民点分布、民居建筑特点、居民饮食和服饰的影响。

读图观察分析。

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汇报。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归纳提升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指导学生分析归纳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归纳总结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2.举例说明青藏地区内部也存在地域差异。

3.用事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汇报。

学生回答后,师归纳小结。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六、教学板书

(一)区域概况

(二)自然环境特征

青藏地区

(三)农牧业生产状况

(四)交通运输条件

篇11: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doc

一.本章复习内容: 自然资源

(一)目标要求: 1.识记要求:

(1)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时空分布及成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2)了解我国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3)在图上掌握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4)综合分析发展海洋产业的有利条件。2.能力要求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有利、不利)

(二)知识结构:

二.内容讲解

(一)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3.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自然资源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人均值约占世界人均值的几分之几

土地面积

三分之一

矿产储量

五分之一

耕地面积

三分之一

河流年径流量

四分之一

森林总面积

五分之一

(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1.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1)分布:

①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② 时间: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2)措施

① 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工程 三条线路的规划情况如下: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市江阴段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为主干线,通过13级抽水台阶提水64米到东平湖,再采用隧洞虹吸方式穿越黄河进入天津北大港水库。总调水规模为每秒800至1000立方米,年调水量150多亿立方米,主要解决黄淮地区东部、山东、冀东和天津的缺水问题,主干线长1150千米。工程分三期实施,到2010年完成一、二期工程。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加高水库大坝,沿京广线以西的伏牛山、太行山引水到北京玉渊潭,供水范围是京、津、华北地区,年调水量140多亿立方米,全长近1240多千米。工程分两期实施,到2010年完成一期,从丹江口水库引水80到90亿立方米。西线:从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调水150亿立方米至黄河上游,供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用水。

② 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③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2.水能资源:(1)特点:

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2)分布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目前,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三)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1.特点:

(1)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2)比例不当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少;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2.分布及利用类型(1)耕地

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2)草地

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3)林地

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 3.问题、措施(1)问题:

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2)对策: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

(四)矿产资源 1.特点:

(1)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2)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例如: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发,形成重要矿产地,但也造成不同地区间资源流通交换,加重运输负担。

(3)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三大伴生矿:四川攀枝花钒钛铁矿、甘肃金昌的镍铜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铁矿)(4)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2.分布(1)能源

我国能源矿产的分布:我国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居第一位的是煤,其次为石油、天然气。① 煤:华北60%,东北、西北。南方除云南、贵州等少数地区外,煤炭资源较少。

重要的煤田有:山西:大同、阳泉、西山;河北:开滦、峰峰;山东兖州、陕西:神府;河南:平顶山;江苏:徐州;安徽:淮南、淮北;内蒙古:东胜、准格尔、霍林河;辽宁、阜新;黑龙江:鸡西、鹤岗;贵州:六盘水等。

② 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

著名的油田有:东北黑龙江的大庆,辽宁的辽河。天津附近的华北油田、山东的胜利以及中原油田(简称中华胜利了)、甘肃的玉门、新疆的克拉玛依等。

③ 天然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蒙陕高原、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及东部浅海大陆架地区。

主要的天然气田有:陕北靖边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长庆气田(以长庆气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输气管道);塔里木的轮南(西气东输);柴达木的涩北气田(涩宁兰输气管道);四川的泸州、自贡威远、江油、达川和重庆的涪陵、万州等地(四川盆地环形输气管道);南海的崖城13—1气田(向香港输气管道);东海的平湖气田(向上海输气管道)和春晓气田(供气宁波、绍兴05年建成)

(2)金属 ① 铁矿:铁矿是重要的矿产,因为钢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征。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但贫矿多,优质富铁矿少。我国铁矿分布广泛,其中河北、辽宁、四川最多。

著名的铁矿有:河北迁安、内蒙古白云鄂博、辽宁鞍山、本溪、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等。② 有色金属矿:我国是世界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稀土、锡、钨、钛、锑、锂、菱镁矿居世界首位。

重要的矿山有:铜矿:江西德兴、云南东川、湖北大冶(铜、铁);钨:江西大余;锡:云南个旧;锑矿:湖南锡矿山;汞矿:贵州铜仁;镍矿:甘肃金昌;稀土矿:内蒙古白云鄂博;金矿:山东招远;铝土矿:贵州修文、山东淄博、广西:平果;铅锌矿湖南水口山、青海锡铁山等

3.主要问题和对策:

(1)煤炭、石油、电力不足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

(2)乱采滥挖,既破坏环境,又浪费严重→依《矿产资源法》护矿,综合利用,并研究利用替代性新材料。

(五)海洋资源(条件优越,类型丰富)1.种类:(1)生物 ① 渔场形成有利条件:第一,宽浅大陆架,水温适宜;第二,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营养盐类;第三,寒暖流交汇,也使营养盐类丰富。这样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饵料。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一年有两个鱼汛:冬季的带鱼汛和夏季的墨鱼汛)② 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原因:a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b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排放到该海域的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c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d位置适中,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2)化学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海盐生产国,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其它还有苏北沿海、台湾西部(布袋盐场)和海南岛西部(莺歌海盐场)等也是良好的晒盐场所。

① 长芦盐场形成原因:盐场的分布受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影响。长芦盐场地处渤海湾西岸。因为这一带有晒盐的优越自然条件: <1> 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2> 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即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 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处于背风坡

(3)矿产:近海石油丰富,目前已在渤海、东海、南海等部份海域开采出海底石油。采用国际招标是海底油气开发的可行性方式。

(4)海洋水的淡化、海洋能源资源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也十分广阔。2.问题:过度捕捞和近海石油污染

3.对策:a.禁止过度捕捞,做到捕捞结合;b.防治海洋污染,教案《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六)森林资源

1.基本特点:a.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b.森林覆盖率低(13.9%),林木蓄积量小;c.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d.森林资源破坏严重。2.主要分布地区:a.全国最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为主;b.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天然林为主;c.南方林区——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3.七大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护林工程,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4.成就: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七)草场资源

1.我国草场资源面积居世界第2位,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

2.我国五大草原区:东北草原区;蒙、甘、宁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南方草山区。3.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代表畜种有蒙古马、蒙古羊、三河马、三河牛等);新疆牧区(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区,代表畜种有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伊犁马等);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属高原牧场、高山草甸,代表性畜种有藏山羊、藏绵羊、牦牛等)。4.我国草场资源利用现状: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天然草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场沙化和碱化面积增加;草场载畜量越来越少,一些地区已达到饱和状态。

5.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大力建设人工草场。

【典型例题】

[例1] 根据下表数字,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表中数字反映出我国人地关系的突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2)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严重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3)为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我国政府确立的两个基本国策: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耕地越来越少(2)土地承载量受到人口的压力越来越大

(3)① 实行计划生育 ②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a.节约用水

b.进行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防治水污染 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正确叙述是()a.土地资源的类型多样,总量丰富 b.各种土地类型的比例十分合理

c.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丘 d.由于“开源”与“节流”,土地资源越来越多 3.下列油田位于山东省和河南省之间的是()a.辽河 b.中原 c.华北 d.胜利 4.下列铁矿同在辽宁的一组是()a.鞍山、马鞍山 b.石碌、攀枝花 c.本溪、迁安 d.鞍山、本溪 5.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正确叙述是()a.我国海洋开发程度很高

b.我国海洋捕鱼量居世界首位 c.我国是世界海盐生产大国

d.我国禁止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二.综合题

6.读下面回答问题:

(1)下列矿产地及矿产名称是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a、b处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区,从地形上看a位于_________,b靠近_________平原,它们是西北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其灌溉水源主要是_________,两地农业的发展对a、b工矿业的发展的影响是_________

(3)c、d、e处于我国南方地区,该区_______资源的储量居全国之首。此处长江沿岸和海南岛还有____矿分布,这为本区工矿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c 6.(1)金昌镍矿;白云鄂博铁及稀土矿;攀枝花铁及钒、钛等伴生矿;锡矿山锑;大余钨矿(2)河西走廊;河套;祁连山冰雪融水;黄河水提供了农业基地(3)有色金属;铁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通研教材(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讲授的是中国的自然资源,是我们学习、研究人地关系理论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章节,在教材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教材结构上本章具有开放性特点,有所侧重的选取部分重点讲述,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淡化了传统教材中的系统性。因此在教学中,摸清重点,避免面面俱到。

编写者以全新的思路,广阔的视野从新的地理科学研究成果中选取适合中学生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的学科基础知识,将他们简明扼要的呈现出来,既保持了传统经典知识的精华,又融合了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如西气东输工程、海洋空间的利用、海洋中巨量的化学资源、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等。同时注重了学科自身特点-----地理图像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如一方面增加了大量的地理图表,另一方面,通过课后活动栏目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加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加快知识更新的同时应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把培养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真正落到实处。

由于世界地理部分没有对自然资源知识作专门系统的介绍,故教师在本章教学中应在资源分类及特点方面作适当补充。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 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2、各类资源的特点、分布及相关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概况 教学目标

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2、自然资源的特征及分布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及分布 自然资源概况内容:

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利用不尽合理的问题,如有些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矿产资源

1、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煤矿、油气田、铁矿、有色金属矿分布具有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煤、石油、铁矿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

2、我国的能源矿产

(1).主要大型煤矿的分布(2).主要油田的分布

我国能源矿产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煤储产量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四位。【指导读图】读我国主要煤矿、油田的分布图。

【指导作业】把我国主要煤矿、油田填绘在中国政区底图上。

3、金属矿产 铁矿的分布

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位,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河北、辽宁、四川三省的储量占我国的一半。

【指导读图】读我国主要铁矿分布图,掌握主要铁矿的分布。【学生作业】把主要铁矿分布填绘在中国政区底图上。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我国哪些有色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 稀土、钛、锂、钨、锡、锑。

【指导读图】读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图,适当介绍著名矿产地的特点。【学生作业]把主要有色金属矿填绘在中国政区底图上。

4、太阳辐射量在我国各地区的差异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比较简单,可采用学生自学,教师引导、总结的方法进行。

导入方案:同学们,知道纸张是用什么做成的吗?(木材)谁还能说出有那些生活和学习用品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知识---自然资源。

其中,本节的重点是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这部分内容使用了“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中国主要煤矿”、“中国主要金属矿产”、“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4幅图加以辅助,可见如何指导学生读图来理解把握这部分内容,是突破这一问题的关键。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手段对地图要素做适当处理,使学生更直接认识和理解这一教学重点内容。我国矿产资源的有关内容,是本节的一个难点,教师应注意难点和控制点的把握,具体可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教学,提纲如下:

1、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2、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的条件是什么?它与具有地区性优势的矿产有什么不同?

3、读煤、石油、天然气及金属矿产图,说出其主要产地。

4、我国正在加大西部开发的力度,请从矿产分布的特点说明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二、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1、土地资源的特点、种类及分布状况

2、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教学重点、难点

土地资源的特点、种类及分布 土地资源内容:

1、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2、土地类型。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等。

3、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即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4、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草地的类型与产草量由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

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变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教学建议

为深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的认识,教师可从比较方式(中国与美国、世界)和能力层次(循序渐进)上做不同安排。

引导学生讨论“空中楼阁”成语,并导入人类生产、生活和土地的密切关系引入新课。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人多地少”在教学中要处理好读图和动手作题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理解基本图形表达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土地资源的明显差异”是本节教材的另一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一章中学到的气温和降水知识来分析、推导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和规律性。讲述“土地资源的明显差异”时,分两个层次:一是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二是同类土地资源不同地区的生产力特点差异。教师可将中国地形图、中国降水分布图、中国耕地分布图、中国林地分布图和中国草地分布图做成可叠置的幻灯片,以利于学生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水资源 教学目标

1、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

2、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及形成原因

3、解决水资源不足及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解决途径 水资源内容: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我国北方地区河流数量少,径流量小,水资源总量少。南方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2.水资源的地区分布

地表径流地区分布不平衡。从全国看:东南有余,西北不足。在东部季风区内,秦岭淮河以南有余,北方不足。[板书] 3.水资源的季节分配 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水资源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上都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这与我国的降水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4、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方法是跨流域调水。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兴修水库,建设水利工程。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源防止淡水污染。

5、水能的分布与开发

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水能蕴藏量达6.8亿干瓦,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水能的分布:我国水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藏地区,长江水系水能最丰富,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另外黄河和珠江水系水能也较多。

[读图练习]读“我国水电站分布”示意图,说出长江、黄河、珠江等水系上各有哪些水电站?(长江上有:丹江口、葛洲坝、龚嘴等;黄河上有: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珠江上有:岩滩、龙滩等水电站。)教学建议

水资源与气候要素中的降水等息息相关,在本节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指导读图来理解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分布规律和水资源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在导入中,可布置学生收集当地抗旱、抗洪的资料,了解这些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了解水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入新课。本节有两个教学重点:一是水资源分布悬殊。水资源与降水量具有相关性,教学中教师可借用“降水量分布”图帮助学生推导、掌握水资源分布悬殊这一重点。第二是兴修跨流域调水工程,教师可借助“南水北调”图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1)我国已建成几座?(2)南水北调将从哪条河调水到哪些地区?(3)南水北调工程的利弊分析。

四、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1、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

2、海洋矿产资源、化学资源

3、海洋资源利用的广阔前景 教学重点、难点

1、海洋资源的种类

2、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资源内容:

1、多样的生物资源

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2、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化学资源 海盐资源的分布及其成因。四大盐场:长芦盐场(最大)、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3、海洋能源、海洋空间与海洋保护 教学建议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含世界地理部分知识和本章前三节关于陆地资源中涉及的知识),在归纳陆地自然资源及其种类的基础上,推导和归纳海洋资源,分类后导入新课。教师宜采用阅读指导法讲述“海洋资源”,教师可将教材内容设计成阅读提纲帮助学生自学。本节内容的重点放在海盐分布地区及主要盐场,因内容简单,可让学生从教材p72“中国近海海洋资源”图中找出我国主要产盐地区及著名盐场。另外,教师可同时讲述盐场的成因以加深理解。

上一篇:颍东区贯彻实施《森林法》情况汇报下一篇:三毛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