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交响乐课有感

2024-04-09

听交响乐课有感(精选14篇)

篇1:听交响乐课有感

听《交响乐与音乐家》有感

一直以来交响乐对于我都是一片神秘的地带,既陌生又好奇。而这次有幸选中交响乐欣赏这门选修课。经过这段时期的学习后,我对于交响乐有了很多新的认识。这无疑是一次新的认识新的选择,交响乐能带给人的东西是别的音乐无法达到的。

很多人当然也包括以前的我觉得交响乐是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还没听就给自己已经下了定义就是肯定听不懂。其实大家应该想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交响乐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你没有认真的去聆听过。上选修课的第一天,黄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就深得人心。这是我头一次对选修课怀揣着这么多的热情,周边的朋友都夸这是门值得认真听的选修课。不由得让我觉得这是个正确的选择。

正如老师教导的那样,音乐的产生就是为了反映人类的精神世界是真理和美的化身,是诉说和宣泄我们最真挚的感情,所以不会有什么神秘和不可捉摸的,只要你用心去听你就会感激上天创造出如此美妙和谐的音乐了。第一堂课黄老师就为我们用钢琴弹奏了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这首歌给人的感受颇多。时而欢快时而感伤,正是这种交杂着各种情绪的歌曲才能从最深处打动千万个听众。交响乐给人的启示是很多的,它可以给你很多想象的余地,内涵非常丰富。即使听一百遍还会有新的发现。而且,我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刻。

众多交响曲不同的音乐风格,更会进一步吸引你去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个性以及他生活的时代,当时的思想信仰、艺术氛围、审美趣味等等。提起莫扎特、贝多芬、海顿这些有名的天才交响音乐家,即使几百年前的乐章至今依然能够让听者为之振奋,仍能在如今百花齐放的乐坛中熠熠生辉。我想这是因为在交响乐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创作者的精神思想。甚至有的交响乐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反映出了人民的心声。让我们在听交响乐的同时能够深入作者的心中,体会当时的文化。提到交响乐就不得不提那些为交响乐做出贡献的人。在幼年时被誉为“音乐神童”的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莫扎特,他无疑是古典主义的典范,更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他的音乐深刻的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交响乐之父海顿,让交响乐走入人们的认知里。古典交响乐的革新者贝多芬,他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更是在那个时代起到了催人奋进的作用,让交响乐深入人心。

本来交响音乐就是音乐艺术中格调最高雅、内容最丰富、思想最深邃的作品,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但是老师将讲理论与观看欣赏影片的形式巧妙的结合起来,让整个课堂的气氛都相对比较活跃,不再像以前的选课死气沉沉一般。有时候黄老师也会教我们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虽然以前觉得这些简单歌曲都容易唱,但当我们真正唱出来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出色,而是很多细微的问题我们大家都没有注意到。通过老师一步一步的详细讲解,边唱边打节奏的指导,让我明白唱好一首歌需要的是了解与技巧,唱歌的好与坏不在于你唱的多少,而在与你用心多少。

转眼间这门课程快要结束,虽然短暂却很美好。大学音乐课给我 最大的感受就是开放自由,并且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我们初中和高中也都开过音乐课,但是却是每堂课都只有40分钟,并不能真正了解到什么,领悟到什么。现在我们虽然只学了一点点皮毛,但是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以后是会有帮助的。我们不仅能自觉、自信地运用各种音乐手段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而且能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审美音乐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这堂课,值得我们来听!

篇2:听交响乐课有感

或许是阴差阳错的结果,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选择了《音乐名作导读》这一选修课。对于我这样一个对音乐几乎可以说是无知的人来说,选择这样一门课,无疑是一种折磨。抱着拿学分的目的,我很机械无奈的上了几节课,按时上下课也不过是为了应付老师的点名而已。可是就在那一次课上我“结识”了《命运交响曲》,“结识”了贝多芬,或许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说他们,但却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他们。当那段激昂的音乐在耳边响起时,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在与命运顽强作战的灵魂。课后,我搜罗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它们的确使我受益匪浅。

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出生于波恩,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祖父去世后,父亲酗酒,家境日渐贫困。贝多芬自幼就是弹奏钢琴的天才,父亲为把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对他教育极为严厉,不满八岁便让其登台演出。这种严酷的童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独立的以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也就养成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他自幼跟聂耶菲学习,为他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基础。1787年曾到维也纳向“交响乐之父”海顿学习作曲,并结识莫扎特。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家说来,这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耳聋让他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这一切的困难并没有将他打倒,他依然为了自己的信念坚持着创作。他在继承和发展德国音乐优良传统的同时,对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都有涉及,使钢琴获得交响性的效果,创作出了足以流芳百世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月光曲》等便是其不朽名作的代表。他的成就不仅局限在古典音乐方面,对浪漫时期音乐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贝多芬用他毕生的精力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人们没有忘记他,文学巨匠格里尔帕策曾经在悼词中说“贝多芬把他的一切献给了众人,从他们那里却一无所获,于是他就远离了众人”。因此他当之无愧的成为人们心中的“乐圣”。

贝多芬开始《命运交响曲》的创作是在1804年。当时的他已经完全耳聋,他热恋的情人朱丽叶塔·齐亚蒂伯爵小姐也因为门第原因离他而去。这一连串的打击几乎将贝多芬推向崩溃的边缘,他曾闪过自杀的念头,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遗嘱》,但作为艺术家的责任感或者说是使命将他唤醒:“不能什么都

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个世界”。他决心向这不公的命运挑战“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便是他发表的挑战宣言。于是,他以非比寻常的坚强意志,与命运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耳聋条件下,全凭记忆力和他得天独厚的乐感作曲并演奏,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即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一部非常形象生动的作品,哲理性也很强,它充分体现了贝多芬作品的艺术风格。贝多芬开始有创作本曲的灵感是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之后的推敲、创作一共花了五年时间。1808年才得以完成这部气魄宏大的旷世之作。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奏鸣曲形式。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符,给人以刚劲沉重之感,贝多芬给了它最权威的解释“命运在敲门”。这是第一主题,表达了贝多芬对封建势力的不满以及决心向其挑战的坚强意志。紧接着由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优美、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诉说着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乐章,稍快的快板,自由变调曲。中提琴、大提琴拉出抒情、安详的第一主题后,木管和铜管又奏响了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第三乐章,快板,诙谐曲形式。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振奋人心,给人以斗争的勇气与信心。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先是由乐队全奏辉煌的第一主题,后是由弦乐拉出欢乐第二主题,高潮时狂欢中断,取而代之的是命运苟延残喘的威吓声,但它以成为人们的俘虏,人类必将战胜命运。

《命运交响曲》的名字来源于它开始的四个音符,摄人心魂,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怪不得它曾吓跑了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不仅马丽勃兰,古往今来,有多少大家都拜倒在了这一巨作之上。舒曼曾经说过:“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这是歌德对第一乐章听后的感言。恩格斯则在对妹妹的信中做了如下评价:“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的确,这是一首歌颂英雄的凯歌,从这你可以领悟到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真理,不听此曲真可谓一生的遗憾。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一个饱尝人生苦难的灵魂向命运发出的挑战,它既是对孤独的诉说,也是对人生苦难的拷问。在聆听它的同时,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是

它让我燃起了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是它让我再一次感悟人生,是它给予了我与命运斗争的勇气,是它让我感受到了斗争胜利的喜悦。

由此不得不引发我对所谓现代流行音乐的思考,当面对《命运交响曲》时,它们是否会汗颜呢?当然我并不否定其中有真正音乐成分的存在,从西北风、摇滚热到网络歌手热、超女热,流行音乐正逐渐被更广泛的群体接受着,它也渐渐形成了一个有规模的娱乐产业。它以其高超的制作迎合了广大群众的需要,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喜爱。但我们必须承认这其中不乏类似“泡沫音乐”的成分存在。它可能曾经红极一时,被万千歌迷所喜爱,它曾经可能是某音乐排行榜的老大,但在其风火后的最后呢?是被丢到了遗忘的角落。曾经的“茉莉花”还会有几个人吟唱,现在有谁还会去理会“老鼠爱不爱大米”呢。而像《命运交响曲》这样的不朽之作,我想不论何时它带给人的心灵上的震撼都不会有一丝减少。对于现代“泡沫音乐”产生这种落差的原因,我把其归结为“严肃”的丧失,即对音乐创作态度的不认真,认识的不明确,对音乐价值的扭曲。而这种扭曲在某一程度上是与商业挂钩的。任文启曾在“中国流行音乐批判”中指出:“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流行音乐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是时代的声音,也是现代性的文化载体。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反映出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的导向危机和社会生活的庸俗化,“严肃不再”不只是一种音乐形式的缺失,更是一种社会文化价值的缺失,一种时代精神的丧失,一种终极关怀的灭失。可以看出,“严肃不再”表征了现代性文化价值维度中庸俗化的袭来。”的确,严肃性丧失这一现象已不仅存在于音乐的创作方面,学术研究、美术创作等各方面都深受其影响。当今学术界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又有哪一种理论能真正站得住脚呢,它们无不是在发表的次日就被驳的哑口无言。因此,在此我呼吁严肃,呼吁严肃在文化中的再现,不为别的,就为下一首“《命运交响曲》”的诞生。

篇3:听《奖》一课有感

一.精巧的环节构思

课堂精巧的板块设计, 始于全国名师余映潮。例如他执教的《七颗钻石》设计了精美的几个教学板块:走进录音棚、畅游智慧泉、来到创作室, 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教学思路。《奖》整节课由几个板块构成:聆听一种心情——感叹一个奇迹———阅读一段人生———感受一位父亲———领悟一份热爱———传递一句心声。板块的设计牢牢扣住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 由情境导入, 到语言品读, 再到主旨领悟, 课外延伸, 环节设计丝丝入扣, 又清晰明了。一节好课应当让人知道老师要教什么, 而有的课让人听完了反而更糊涂。从这一点来说, 《奖》一课, 非常清晰地交代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学生听得明白, 听课的老师听得也清清楚楚。

二.强烈的文本意识

现在有的语文课严重脱离文本, 一节课下来不知道教什么。现代文教学一定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理解领悟文章的主题内涵, 正所谓走得进去, 出得来。《奖》一课让我们感受到, 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个环节, 无一不围绕着文本展开。在“阅读一段人生”的环节中,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概括事件。“感受一位父亲”这个环节是教学重点, 再读课文, 进一步品读文本, 找出文中对父亲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 品读语言的妙处。阅读教学重点就是对语言的品味, 缺少品读语言的课堂不是语文课。这个环节, 施老师带领学生品读了父亲“狂热”的表现, 通过对文本中“快步”、“酸溜溜”、“亲自”等词语的品读,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位对奖如此“狂热”的父亲的形像, 学生在品读的过程当中, 一步步地深入文本, 品味语言。

三.丰富的朗读体验

缺少朗读的语文课堂不是“本色”的语文课。施老师的朗读设计别具特色, 令人耳目一新。课堂伊始, 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 音乐响起, 施老师请大家聆听一个小女孩的心声, 在忧伤的音乐中, 范读课文1-4节, 自然地带领学生进入了文本, 在老师富有感染力的朗读中, 学生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忧伤而绝望的心情。这样的情境导入, 简洁明了, 不做任何修饰, 不花哨, 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色”。课上分角色的朗读扮演父女, 则给了他们充分的体验空间, 人物看似平淡的语言, 朗读起来, 却意味深长, 在朗读之中, 父亲的爱女之心跃然纸上。课堂的“亮点”, 出现在整节课的结尾“传递一句心声”环节。女儿大声地呼喊出了自己的心声:爸爸, 我所有的奖都是为您得的啊!施老师请学生们设想,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 代替这位父亲诉说心声, 你会说一句什么话呢?”正因为有了前面的角色体验, 又深刻地领悟了本文的内涵, 所以此时学生们很容易替这位父亲说出:“乖, 我所有的对奖的狂热也都是为了你啊”!执教者安排全体女生朗读女儿的心声, 全体男生朗读父亲的心声, 此时课堂上响起了感人的父女对话, 让学生的情感真正地到达了高潮。伟大的父爱就在这样的呼喊声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个掌声, 不仅是为了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而响起, 更是为全天下具有相同的爱子之情的父亲而响起。

四.精美的课件辅助

真正的语文课, 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发挥它最大的功用, 而不能为“课件”而“课件”。《奖》一课中课件的使用贯穿整节课, 缺少课件, 就缺少了环节的展示, 就缺少了任务的明确, 就缺少了构思的精美。“聆听一种心情、感叹一个奇迹、阅读一段人生、感受一位父亲、领悟一份热爱、传递一句心声。”当一个个漂亮的小标题展示在课件上时, 我们除了赞叹标题作为环节介绍的精美之外, 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每一个环节要具体地做什么事情,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 用什么来做抓手, 拿着笔, 要勾画文中的什么句子, 具体到阅读文中的什么段落, 学生都非常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必须有教师的主导, 而在《奖》的课件中, 我们就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篇4:听交响乐课有感

音乐会以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偷东西的喜鹊》序曲开场,诙谐、轻松、欢快的音乐,泻染了歌剧的喜剧气氛。充满了罗西尼所独有的音乐语汇和风格。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在年富力强的指挥家张国勇娴熟的指挥下,流畅自如地演奏了这首乐曲,给听众带来了喜悦。

音乐会的第二个节目是中国作曲家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担任独奏的谢楠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生。谢楠幼年受教于广州交响乐团朱雄震先生和中央音乐学院黄晓芝教授,目前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她自幼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和拥有多次登台演出的实践及参加国际比赛获奖的经历,使她具备了表演的自信心和演奏的自由。因此,她演奏的《梁祝》,不仅技巧娴熟,而且表情得当,动人心弦。她演奏的“长亭惜别”和“楼台相会”的抒情高潮段落最令人感动。

音乐会的“重头戏”是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是世界公认的二十世纪的交响乐大师。他亲身经历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国家的伟大成就而讴歌,也为民族的沉重灾难而悲叹。他的一片赤子之心和艺术上的执著追求,往往不仅得不到官方的理解,还常常遭到批判和打击。他坚定地表示要用自己的创作来回答对他的批判。第五交响曲就是在他受到不公正指责之后创作的一部杰作。关于这部作品,他说道:“我的新作品可以称为抒情英雄性交响曲。它的基本思想是一个人的感情体验和全面肯定乐观主义。我想要在交响曲中展示的是通过一系列内在心灵斗争的悲剧性冲突来肯定作为世界观的乐观主义。“这部交响曲的成功演奏,无疑要归公于指挥家张国勇对作品的理解把握。显然,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深造和得益与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指点,对肖斯塔维奇等俄罗斯作家家的创作有较深的体会,精彩地诠释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所表达的刚强屈、坚忍不拔精神。

篇5:听交响乐课有感

《命运交响曲》大体可以分为两大主题。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 的气势。接着,园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了充满温柔,优美的第二主题。

《命运交响曲》时高时低,时强时弱,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人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贝多芬的命运之旅。一个处于无声世界的人,却创造了一个完美的音乐世界,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的创造过程并不简单,这不但需要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而且更加需要贝多芬拥有对命运的勇气。

篇6:听国学课有感

——明光华

上星期,我小学部全体师生有幸参加了一堂国学鉴赏课,老师和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各种问题,参与积极,可谓收获颇多。

年轻有为的李老师向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小时候学习的故事。传承中国文化,学习经典,有利于我们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保持不断进取的动力。

整堂课,李老师都围绕安仁古街上一处“愿学堂”三个字展开,从甲骨文剖析字义拓展到老师的教学方法,孝道,学生的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等儒家经典名言;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是自己愿意学的,学习是发自内心,是心灵本能的需求。学习国学经典,培养老师和孩子们的习性,志存高远,海纳百川。现代社会在西式教育充斥下,如何复兴民族文化,互联网与国学结合,经典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听了这节课我的收获有两点:

一、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首先,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其次,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篇7:听优质课有感

南京四方小学廖建洲

2013年10月22日上午在五老村小学了陈微老师的《认识线段》、沈科教研员微型讲座《我就是一名教师》和杨梅芳老师的《认识比》。课和讲座都很精彩,让我收获很多。现在谈谈听后的感想。

一、陈微老师的《认识线段》,老师首先给学生们准备了感兴趣的积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他们才能主动探索,进而获得知识。有了上面的基础,教师通过猜一猜、画一画、折一折、数一数、找一找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还通过点的故事巩固,再一次揭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敢于放手,充分的把握教材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学习的。

二、沈科《我是一名老师》的微型讲座,从有趣的青蛙的反思入手,让我身受启发,他的“青蛙”请不要把“蝌蚪”赶到岸上,让我明白了,要多给孩子一点自由,多给孩子一点思考的空间,并且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常给孩子讲:“别急,慢慢来”;“青蛙”不要忘记你曾经也是“蝌蚪”让我看到了,他的谦虚,多老师的包容。不做“井底之蛙”告诉我们老师要多学习,多读书,新课改需要爱读书的教师,同时也让我们时刻准备着,多把握机会。

篇8:听刘健老师作文讲评课有感

刘老师满 怀激动与 喜悦开场 :“上次我们写了一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整体写的很好, 选材扣住中心, 叙述条理通畅, 描写生动具体, 感情真挚自然, 其中不乏大量的优秀之作, 有的甚至让人震撼。我们班写作高手的作文这次就不读了, 下面请几位同学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大作。”在第一位同学朗读之后, 老师做了简明扼要而又恰到好处的点评, 那种评价大作家作品的语言、发自内心的褒奖足以让习作者心花怒放了。然后又以同样的方式对两篇作文进行点评。最后又列举了20多个优秀习作的学生名字, 同时还特别点了几个进步很大的学生名字。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写作高手的作文这次就不读了”这句话, 老师还注意到了不冷落那些“写作高手”, 始终注意保护所有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正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 受激励而改过, 是很容易的, 受责骂而改过, 比较不容易的, 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 不喜欢听恶言。”宋朝魏戾之在《诗人玉屑》中说:“名家者各有一病, 大醇小疵差可耳。”强调总体不错 (即大醇) 就过得去, 差不多就行了, 不能求全责备, 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我们静下心来, 换一种心境去看学生的作文, 注意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表扬鼓励, 那么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就会高涨, 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多鼓励不是一味地吹捧, 少批评也不是一味迁就。要实事求是, 一分为二, 以鼓励为主, 对作文中的缺点错误也要严格要求, 一丝不苟;要满腔热情, 使学生能从表扬中觉察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也能从批评中得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提出不同要求, 对后进生可从文字基本功方面要求, 对较好的学生可从立意笔法上得到提高, 总之要先求“通”再求“好”。作文没固定的标准, 要说有标准的话, 我认为要真挚、真心、真话、真诚, 教学生写自己想写, 说自己想说, 抒发自己的感情, 应该不会错。

二、课前功夫, 来不得半点浮泛

刘老师让三个学生起来读的三篇作文, 看起来似乎随意, 实际上颇费心思。倪莹莹的作文取材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 从“组名”的命名到“组训”的确定, 再到课堂活动中所经历的波折, 突出了取材之真。朱志军同学的“母亲的唠叨”就像对整天拿着放大镜一样来找“我”的毛病的娓娓道来, 表现的是语言之美。张烁烁同学, 因为考试没考好, 大休时妈妈又不能亲自来接, 在令人抑郁的该死的训斥声中, 舅舅的突然出现也没能使“我”走出郁闷, 态度粗劣地顶撞了舅舅, 而就在返校的那天, 舅舅却因车祸而没留一句话就离“我”而去了。其情其景, 催人泪下, 真可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三篇作文从“真”“美”“情”三个角度诠释了文题内涵, 无疑是精心选择的结果。

作文讲评是一项非常繁杂细致的教学活动, 在整个作文教学环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讲评内容的选择和确定直接决定了讲评课的质量, 因与重点, 然后精选讲评所需的实例, 采取恰当的讲评方式, 拟定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三、文道统一, 既教作文又教做人

刘健老师的课, 始终强调作文选材的真实性, 一切素材皆来源于生活, 决不能为了作文而胡编乱造。他所选择的三篇作文也都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不像我们有的作文讲评课, 只教写文不教做人, 闹出许多笑话。如讲评《今天真好》, 一个学生读了自己的作文:大休在家, 早晨醒来后, 父母便为我递来一杯热牛奶, 感到很温馨。早饭后, 跟小朋友来到小学, 结果那小学是铁将军把门, 于是我们就爬门进去, 打了半上午的篮球, 然后又怎样怎样……结果教师在点评该文时, 没有指出选材有问题, 仅仅说了一句“细节描写不充分, 怎么爬门的没写出来”。唉!难怪有的学生犯了错误之后, 你问他犯了什么错误, 他竟然一脸的茫然, 很受委屈的样子:“我怎么了?”这种明显有悖于道德的做法竟然被忽视了, 学生的真善美的判断意识何时才能明晰?

篇9:听《游子吟》一课有感

一.抓住诗眼——感悟情

《游子吟》这首诗琅琅上口、诗意简明,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这种感情,学生是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 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诗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师抓住“密密缝”这个重点词,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牵挂,同时教师结合讲解当地的风俗——密密缝可以保佑远行的人平安早回,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有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意恐迟迟归”,让学生体会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几乎每位教师都引导学生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蕴含的比喻意,让学生体会母爱的博大,做儿女的无法报答,从而体会出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对母爱的由衷的赞美。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母爱有了一定的感悟。

二.创设情境——渲染情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仅仅通过理解重点诗句,还不能真入进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学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1、结合写作背景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孟郊一生颠沛流离,他每一次外出求学、应举和漫游时,母亲总是遵照当地的习俗细针密线地缝,盼望远行的儿子早早平安归来。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激荡着孟郊的心。正是在母亲的鼓励、劝慰之中,孟郊第三次应考,终于考中进士,并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官职,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诗人就任后,立即接来老母亲奉养。可是他觉得,母亲几十年的含辛茹苦,是无法报答的。因此,他深情地写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密密缝”所蕴含的感情时,出示了《游子慈母长相忆》,向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图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再现了诗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们母子二人此时此刻的所言所思所为,有的教师还满含深情地在优美的音乐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用心体会,明白这件衣裳是用母爱编织的,这是一件爱的衣裳,她的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多少牵挂与嘱托,关心与担忧,它融入了母亲多少无言而深沉的爱呀。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鼓励与帮助,从内心深处呼唤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有的教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情真意切;有的教师甚至把对母亲的感激也写成了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与古诗产生共鸣,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而体会到无论我们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关怀的目光,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三.反复吟咏——体味情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

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对古诗的诵读:初读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细读时读出诗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品读时读出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情感。个人读、师生合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诗我两忘,达到情景交融、完美统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倾诉情

母爱是伟大的,古往今来,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歌颂母亲、赞美母爱,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母爱,有的教师让学生交流收集有关母爱的名言、故事、歌曲(词);有的教师出示了名作家的关于母爱的诗……在学生饱含深情地交流之后,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想对母亲说的话,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写写心中的感受,有教师启发学生为文中的插图写几句话……一句句饱含真情的话语从学生口中涌出,一行行诗一样的语言在学生笔下流淌。

篇10:听名师课有感

严 振

上周末有幸听王崧舟等语文大师的课,心里一下子敞亮起来。给我留下印象深的是王老师《学情视野下的语用教学》的专题讲座。谈点自己的一点体会:

语文教学不能为语用而语用。好多的示范课、观摩课把“是否有语用”作为评议一堂的重要标准,这是不正确的。这说明我们对“语用”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王老师告诉我们:组成语用学大厦的,有三个支点,就是“语用、意义和语境”;抛开“意义和语境”去谈“语用”就会陷入“单调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空白;我们提倡的“语用”是在“特定的语境下的”。

语言学习要和语境紧密融合。王老师说:教材的处理要言辞语境、文本语境和文化语境。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打开”能看到每一个文本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文化背景的“第三只眼”。任何一个文本三类语境都是同时并存的,老师在心目中牢牢地树立语境的视野之后,语文教学的策略和路径就会有所调整。另外,语用学习必须要和内容理解相融合、与情感陶冶相融合、与学法指导相融合,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骑马中学会骑马”,这就是未来语用学习改革的基本方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任重而道远。“语用”这个概念表面意思好理解,但对一线教师、对于基层的教研员来说“语用”的内涵却难以把握,对学习“语用”所涵盖的内容、范围等都处在模糊状态,如果不能弄清楚这些问题,语文教学改革的就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有这样一个担心,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语用”的教学方法,不是每一个教师,或者说大部分教师都不能运用自如。因为从王老师的讲座中,我体会到: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语用,需要教者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有良好的教学素养,还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些恰恰是大多数教师所缺乏的。而且仅凭几个案例、几次培训都是难以奏效的。

篇11:听禁毒课有感[推荐]

吸毒,这个词又或者这个画面是只有我在观看电视剧、电影或者阅读新闻时才会接触到的一个领域,我的身边并没有吸毒人群。曾经在网上浏览时无意点开一组揭露吸毒人群生活的照片,他们有的身上布满了针孔,有的极度消瘦,有的身上局部溃烂……觉得恶心的同时,我还抱了同情的态度。在我看来,吸毒这个行为是对身体和金钱的损耗,有的人吸毒是被人诱惑,有的人是为了追求刺激,有的人是为了逃避现实……当金钱逐渐被消耗,身体脱离健康轨道,他们可能会犯罪,对社会稳定作出破坏。

社会工作专业一直在强调助人自助,何为助人自助,就是帮助有需要的人,使得他们的潜力被激发、能力被提高从而帮助他们自己。吸毒者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只有当他们犯瘾时才那么的与众不同。吸毒行为用专业术语来说其实就是药物滥用,那么一个人吸毒,我们可不可以看成是他生病了?他犯毒瘾的时候可不可以理解成是他发病了呢?曹老师这么问时,我愣了一下,确实,换个角度看待吸毒这件事,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是个特殊群体,受到人们的歧视、不待见,这点在就业方面就很明显得体现了出来。社工要做的就是在协助他们戒断毒品的同时整合资源、联系相关单位机构单位,帮助他们重返社会、融入社会。曹老师告诉我们社工要做的事情中有一项是带案主尿检,这是我在没上课前完全想不到的。其中分享的一个案主为了配合社工工作而同意尿检,但明知自己呈阳性便设计作弊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这个案主完全可以选择逃避尿检:放社工鸽子,可她竟为了方便社工完成任务还是铤而走险了。说明这名社工与该案主的专业关系建得很好,案主对社工很信任、体恤。我想: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被案主接纳、认可、信任是件很基本但又很困难的事。所以一旦社工与案主的关系建得好,对于社工来说也是一种成就感、满足感的提升。一直以为从事戒毒社会工作会是件很恐怖、很危险的事情,但听课下来,并不是自己之前想象的那样。社工与案主接触的时候都是案主不发病阶段,我所想的案主会拿针头扎社工这样的伤害行为也是不会有的。怎么会幻想出这样的场景的,自己都觉得好笑,但肯定很多没有真正接触戒毒社工这行的都或多或少有过负面想象。我们通过媒体屏幕看到的都是很表面的东西,又或者说吸毒者正面的一片并没有被大家所认知。如果政府、机构辅助他们就业或者其他方面成功的案例多一些呈现在群众的面前,我想大家对吸毒者也会有一定的改观及理解,吸毒者这个群体在社会上也会获得最起码的尊重。

篇12:听数学录像课有感

讲学稿的主要设计

一、知识回顾

1、去括号(四个小练习题)。

2、尝试练习:6X—2= —4(X—1)。

二、学习新课(教师设计了两个例题,归纳)。

三、课堂练习

1、改正错误

2、四个解方程(4 —3(X+1)=9)

3、根据条件列方程解方程

四、自我检测和附加题

思考

1、知识回顾的设计恰到好处,起到了以旧引新的奇效

通常,我们在编写讲学稿或做课前复习时,往往只关注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忽略前后知识的联系。这节课的复习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借鉴。

徐老师的复习导入设计简洁明快,针对性强。用四个小练习题,复习去括号的技巧,既为新课教学进行了铺垫,又紧密联系新知识,不着痕迹地完成了过渡。四个小练习还为尝试解决新问题提供了思考途径和解决方法。从学生课堂的反应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尝试练习表面上是对旧知识进行拓展,但其实质在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可以自行完成知识的重组和方法构建。这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2、讲解点评简练,注重不同知识的融合老师在讲解时总会担心有遗漏,点评也会面面俱到,显得啰嗦繁琐。这样做,既浪费时间,收效也不大。就算老师讲得再清楚,学生要错的地方还是错。重要地方的错误必须通过学生自我体验才能真正克服。

教师对去括号解方程,并没有一板一眼地讲解,而是通过学生尝试,肯定学生的解答,只是对学生解答不完整欠妥当,理解起来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解释和强调。教师还通过课件,对已学过的解方程的几种方法简要进行整合,高效地引导学生归纳。对四个学生的板演,也是针对错误点到即止,显得流畅有序。

3、练习题设计显得新颖,利用小题大做巧妙地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教师有意识地借助方程—3(X+1)=9,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认识:面对括号时,不是总要去括号,有时用其他办法可能解答更快更简便。以此开启学生的思维,理解整体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篇13:听《与朱元思书》一课有感

一、从完成的教学任务及效果看

1.《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的一篇写景小品, 朱

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 主要任务是理解主旨、透视文章深层内容、领略山水之美、体会作者爱慕美好大自然、远离世俗官场、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 教师在课堂进行过程中通过朗读, 借助多媒

体技术多层次、多角度透视文章内容, 化抽象为形象, 化深奥为通俗, 深入浅出, 在有限的时间内消化既定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奇异神秀, 激发他们对祖国壮丽河山和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 拓展学生视野, 净化学生思想, 提高学生认识, 培养了学生健康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养成知识迁移和拓展的学习习惯, 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从实施的步骤和方法看

1. 课堂结构设计合理, 教学层次井然有序。

第一步:对比引入, 创设情景。首先, 把本篇文言文与其他文言文对比, 回顾“文体”, 明确文体特征。其次, 抽读特征鲜明的句子, 加以音频朗读, 由此感知文章语言优美和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梳理把握全篇, 明确全文中三个自然段的结构关系———总分关系, 感知文章的结构美。第二步:通篇理解、把握主题。分层面逐次研讨、赏析、品评, 从关键词、关键句到修辞手法、表现方法, 深层理解课文内容, 把握课文主旨, 感受大自然强烈的生命节奏。第三步:提出问题, 巩固提高。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问题再次提出, 目的在于巩固提高。第四步:拓展迁移, 延伸知识。

2. 问题的设计新颖独到, 具有启发性。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 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且富有价值的问题:从文章内容看, 属山水小品, 而从题目看, 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有这样以纯景为内容的信吗?由此把学生引入思考的境地, 激发情趣, 学生发出疑问:有这样既不叙事, 也不表达自己情感的文章吗?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这时水到渠成, 教师点明: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进入深层感知, 积极性高, 情趣浓烈。一个好问题的提出, 往往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后面赏析的过程中, 教师有针对性地回应了这个问题, 原来作者寄情山水, 感受大自然强烈的生命节奏和纯净秀美, 是为了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高洁志趣和他劝友归隐的意向。这样围绕问题, 话题统一集中而中心鲜明。问题的提出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 为文章的理解真正找到了突破口。

3. 多媒体的运用, 拓展文言文教学的内涵和空间。

在本课教学中, 结构、表现角度方法、写作特色都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出示, 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以帮助学生记忆, 这样运用图片、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 从多个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能够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 把视听语言的直观性与语言思维的深层性结合起来, 对理解含蓄的文意是大有帮助的。可见, 语言文字的魅力是语言思维的能力, 即重在对语言情感的品味及感悟。同时, 多媒体的运用, 可以替代或补充传统教学设备 (如黑板) 的不足, 方便清晰地展示问题、提示内容,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 本节课从任务的完成效果到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实践, 从讲授教学到新课改教学方法的转变, 从传统的教学手段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从基础知识到学生能力培养, 从课文的表层感知到深层次领悟, 从文本的解读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引领, 效果突出, 真正实现了三维目标, 堪称是新课改下运用“参与式教学”的典范课, 是我校语文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然, 本课也存在教师上课语言不够简洁精炼、新课改理念实施方法单一致使课堂气氛未达到理想程度、对多媒体技术的驾驭能力还不够纯熟等缺点, 有待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学习、改进和完善。

篇14:听心理课《接纳自己》有感

王老师面带笑容看着学生,电脑上单曲循环着《我就是我》,等待听课老师的全部入场以及放松学生的心情。整个课堂总共设置了五个活动环节。活动一:画出你自己的手掌图,小组内进行比对,你有什么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冥想,伴随着悠扬的轻音乐,站在镜子前,你看到了什么?分享给他人。(理想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活动三:假如你是一颗长满果实的树,那些成熟的果实代表你的优点,酸涩的果实代表你的缺点,在这些果实上诚实地标注出来。在小组内交流,并且中肯评价彼此。(正确认识自己)活动四:知道了自己的优缺点,你该怎样对待?(取长补短,提升自我)活动五:给你一分钟,你能鼓掌多少下?先请同学预估,而后实际操作。(加强自信心)

当我写出这些教学环节,回过头去阅读时怎么感觉那么的平淡无奇,可是明明那堂课的精彩还不时地呈现在我脑海中,看来文字功底弱还是我的一大硬伤。在这节课中,王老师亲切的话语引导着学生完成每一个活动,而受其感染,我也不觉地参与其中,认真地分析自己,写下优缺点。听一位学生说,“我身上的缺点就像行走路上的低洼和高地,我允许它们的存在,但不会让它们阻止我前行的道路。”激昂的话语犹如当头棒喝,也让我瞬间清醒。

年近三十的我,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故而也有很多问题困擾着我,家庭、工作以及自我追求的实现……问题发生时,未经考虑事情的内因,时常埋怨其余参与方,而平静下来后又忧虑自责,但又不敢正视自己,糊里糊涂,不了了之。使得同事、朋友和家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少了几分亲昵。网上有一个搞笑段子,“你的孩子惹你生气的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随我!随我!随我!当你老公惹你生气的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我选的!我選的!我选的!活该!活该!活该!如果你朋友惹你生气的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我交的!我交的!我交的!眼瞎!眼瞎!眼瞎!当老婆惹你生气的时候,你要静下心来默念:我爱她!我爱她!我爱她!惯的!惯的!惯的!”惹人发笑的同时,也突出了“我”的客观存在性,就是由于自己的性格缺陷,自我的对待自己的遭遇,才使得自己处于目前的困境,怎么能怨天尤人呢!我竟然让我的缺点掌控了我,成为我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连十一二岁的七年级学生都懂得的道理,竟然牵绊我至此,实在惭愧。

而这堂课最让我意外的是活动五,一分钟内的鼓掌次数我预估的是120下,而在老师的限定时间内,我拍了142下。学生统报-数据后,大多数也是结果超出预设,王老师亲切地说,“看来我们还是不够自信,只要去实施,事情的结果往往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所以关键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当我们受益匪浅的时候,下课铃声响了,而王老师的结束语却是这样,“对不起,同学们,刚刚我骗了你们,我让你们预设的是一分钟鼓掌次数,而我给你们的时间是30秒!”我跟学生一样,顿时惊呆了。下课后,我专门等王老师走出教室,问了一下,究竟是为了突出自信的效果而有意说的30秒还是……王老师真诚地说,“真的,我只给了30秒。”我又一次目瞪口呆,心里翻江倒海,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冲击力和震撼太大,也让我深深佩服心理学的强大。我想我都如此,更何况学生。

我以往还会觉得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学,由于不参与考试,没有升学压力,上课乐乐呵呵是理所应当,而忽略了它带给学生的改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科技与人才竞争不断升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着,社会竞争力也逐渐增强,沉重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间渗入了我们的领域,给身心健康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有一定事物解决能力的成人都深受其扰,何况心灵稚嫩脆弱的儿童。近年来学生出走的事件屡见报章正是一个信号,证明了在校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心理学的开设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缓解自己的情绪,有了发泄和沟通的桥梁。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在这个时期开设心理课以及实施心理训练,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上一篇:XX卫生院2012年上半年维稳信访工作总结下一篇:主任、主治中医师士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