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示儿》审美赏析

2024-05-11

陆游《示儿》审美赏析(精选7篇)

篇1:陆游《示儿》审美赏析

示儿,示儿陆游,示儿的意思,示儿赏析 -诗词大全

示儿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

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

时时语儿子:未用厌I犁。

篇2:陆游《示儿》审美赏析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篇3:河曲“二人台”的审美与赏析

小妹妹我实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

送哥送在大门口……”

哀婉凄切的完整故事,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动人心扉的戏剧语言, 流畅通俗而充满感情色彩的戏剧音乐……使《走西口》成为“二人台”的代表作, 《走西口》是无数个走西口的民众历经了几代人的苦难, 几代人的积累而集体创作的。在流变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锤炼, 终于唱响了黄河上下。

早在解放初期的五十年代, “二人台”就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培植, 并多次为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做了汇报演出, 周总理专门为“二人台”题了词:“发扬地方戏曲富有人民性合创造性的特长, 保护地方戏曲的艰苦朴素和集体合作的作风, 加强学习努力工作, 好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与此同时, 全国著名的一些艺术院校也注意到河曲民歌及“二人台”艺术魅力和它的巨大影响, 一九五三年秋中央音乐学院组织了一支‘河曲民歌采集队’, 他们融入到河曲这片民歌的海洋, 经过深入细致的采风、整理, 出版了《河曲民间歌曲——调查研究专辑》。这部民歌集, 把河曲人早期对悲欢离合命运的痛苦挣扎;对美好生活及爱情的奋争追求;以及河曲人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详尽地融入到每个音符中, 融入到每个调调里。

诚然, “二人台”亦是河曲民歌衍生发展的一个曲种, 它经过几代劳动人民的口口相传和不断升华, 才发展成为今天这样分布广, 人民爱, 影响大的脍炙人口的好东西。它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民族长期交流杂居和文化上相互交融的产物。它反映了多民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它的曲调具有鲜明的多民族, 多种音乐元素互相渗透融合的特色, 优美昂扬, 哀而不伤, 是我国艺术苑地中一枝当之无愧的奇葩。

我生于斯、长于斯, 真真是吃饭就着“二人台”, 睡觉梦着《走西口》, 那些优美动听, 撩人心肺的山曲, 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愉悦、忧伤、缠绵, 更是心动——它是我的第二生命!揣着这份深情, 怀着对“二人台”的礼赞, 我从文字、表演、音乐方面谈谈“二人台”的审美与赏析。

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以《走西口》为例:

据记载, 从最晚明代开始, 山西晋西北的人就开始了一种自发的生态移民, 他们满怀希望走向西口, 去争取一种美好的生活, 但是, 离开故土, 离开自己的亲人, 向着茫茫草原走去。他们自然依恋着贫脊的故乡, 那贴心的姑娘, 所以他们在西口路上唱出他们的思念、希望, 也唱出他们的理想, 虽然理想的实现十分渺茫, 但他们并不绝望, 于是, 便出现了自娱自乐的“二人台”, 通过这种宣泄、娱乐自己、鼓舞自己, 勇敢地生存下去。

“……

玉莲我一十八岁整,

刚和太春配成婚。

好比是蜜蜂见了一朵花,

倒叫我玉莲喜在心。

——一幅甜美的爱情诗画, 亦为后面的悲剧形成鲜明的对照。

哥哥走西口,

小妹妹也难留。

止不住伤心泪蛋蛋,

一道一道往下流。

掩不住的悲情, 喷薄而发……”

它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生动鲜活的农村风情画。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 除细节的真实外, 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严格按照现实的本来面貌和自身逻辑, 客观地再现生活是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用这一原则来衡量“二人台”, 它当然是现实主义的。但如果我们用最典型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 与“二人台”相比较, 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杜甫是一位最具代表性的,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风沉郁顿挫。但杜诗的基调是悲慨, 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 无论是写生活疾苦, 还是写自己的穷困潦倒, 其感情都深沉阔大, 读来让人感到沉甸甸的。但是我们欣赏“二人台”时, 即使是表现生离死别的《走西口》, 也没有那样凝重悲慨感, 而是在悲情中伴着酸酸的悠然感, 像是在黄连水中掺进些许白糖, 使那苦味之中有了一丝丝甜味。这种“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式的轻松和幽默, 也是中国农民独有的性格特征。

爱情题材的歌曲在“二人台”中占有很大比重, 那些情意绵绵, 缠绵悱恻的情歌令人心驰神往。如:

《送情郎》

送情郎, 送在大门东,

一路上桃红柳绿好风景,

比不上妹妹知情又知心。

送情郎, 送在淤泥河,

水面上来了一对鹅,

好比哥哥你和我。

“二人台”中这些动人的画面不胜枚举, 正是这些凄美煽情的好曲曲让广大晋西北人从苦难的生活之中解脱出来,

“烂大皮袄伙盖上”

“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

那么, 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情投意合, 浪漫惬意的爱情和婚姻吗?回答是未必。因为第一, 在封建社会青年男女是没有爱和悲哀的权利的, 男婚女嫁必须遵从“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封建伦理;第二, 在“河曲保德州, 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 女人挖苦菜。”的晋西北山区, 人们的主要精力大概应该是为填饱肚子而奔忙, 恐怕没有多少闲情逸致去谈情说爱。旧社会不要说了, 即使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若干年, 晋西北农村仍然有不少青年后生因娶不起媳妇而打光棍, 但是, 现实生活中没有浪漫惬意的爱情, 不等于在人们的理想中没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爱情是人的本性需求, 也许正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缺乏爱情, 理想中的爱情才更加璀璨迷人。如席勒所说“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是的现实。”正是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不同民族文化特征与音乐元素的多元汲取

我国幅员辽阔, 不同民族, 不同地区的民歌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而中华民族总的精神气质, 必然把我国不同民族, 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 将民歌置于产生的整个社会文化的背景中, 多角度, 多层面地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于我们研究“二人台”的审美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河曲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它的东北是偏关县, 南面与保德县接壤, 而在大河以北是内蒙的准格尔旗, 向西则与陕西省的府谷、神木隔河相望。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 形成了特殊的地缘形式。也造就了“二人台”独特的音乐风格。

“山曲本是古人留, 留给穷人解忧愁。几天不把山曲唱, 少年英雄白了头。”长时间的艰苦生活, 磨练了人民群众乐观坚毅的性格, 他们是唱歌来排解胸中的不快和痛苦, 憧憬着美好生活。

当然, “二人台”这么被人们喜爱, 更主要的还是它那优美动听的旋律, 你唱我唱大家唱, 把自己的家乡变成了民歌的海洋, 各种形式的民歌, 山曲、小调、号子和歌舞曲十分丰富, 有人说光是河曲的民歌就不下万首, 这样浩瀚的民歌海洋为“二人台”产生提供了丰厚的音乐基础。特别是山西, 小调及歌舞曲, 与“二人台”的关系更为密切, 普遍认为“二人台”就是在山曲、小调和叙事歌舞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民间歌舞形式。

艺术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 不断经历着分化与综合。“二人台”亦是彼此相互学习、借鉴、吸收、融合的结果, 这就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综合现象, 这已成为艺术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二人台”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吸收、融合的过程, 从音乐构成到表演形式都从姐妹艺术中汲取了丰富营养, 特别是它的音乐元素更是多方汲取, 除了前面提到的北方蒙汉民族及多地区的音乐元素外, 甚至还吸取了一些江南小曲的成分, 使“二人台”音乐不仅具备了北方民族雄浑辽阔的性格, 并兼有江南民歌的婉转柔美的特点, 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三、载歌载舞、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

中国传统戏曲讲究“四功” (唱念做打) , 和“五法” (手眼身法步) , 各种表演都有一套很规范的表演程式。“二人台”的表演不同于戏曲, 比戏曲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更自由, 更生活, 它的动作还没有像戏曲一样凝练成为严格的程式。许多表演同样是从民间歌舞表演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 有着明显的民间歌舞的特色, 但它又不完全和民间歌舞相同, 更具有戏剧性和鲜明的人物性格, 这样, “二人台”的表演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 就逐渐形成自己载歌载舞, 风格独具的表演形式。

比如“圆场”, “二人台”也跑圆场, 但却不同戏曲的圆场。二人台的圆场有类似戏曲的碎步圆场, 还有完全不同于戏曲的大步圆场和小步圆场。大步圆场多半是丑角用的, 小步圆场多半是旦角用的, 小步圆场跑起来将双肘弯曲, 手握成拳, 像小跑步一样走圆场。小步圆场多用于风趣幽默的喜剧丽, 比如《水刮西包头》中, 旦角就用的是小步圆场。这种“小跑步”的生活依据大概是封建社会的小脚女人, 将小脚女人跑步的动作提炼成为舞台动作, 就成了小步圆场。此外, 还有“走8字”、“走十字”、“推磨”等独特的表演形式。

“二人台”脱胎于民间歌舞表演, 所以它歌舞兼容载歌载舞;同时从地方小戏和传统戏曲中吸取营养, 具有“以歌舞演故事”的某些特征。但它既不是民间歌舞表演, 也不是地方戏曲, 而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不拘泥于戏剧表演程式, 但逐步有一套自己独有的表演身段;它成熟、完善了联曲体的结构, 又渗透、融入了板腔体的成分, 它歌舞兼备, 但不同于一般的民间歌舞表演。“二人台”常用的道具是扇子、手帕、霸王鞭。由于道具的独特性, 也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身段动作, 不仅个性十足, 而且丰富多彩。

四, 内容丰富、表现力强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近百个, 由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角度不同, 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从表演形式上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

第一类以唱为主有相对完整故事的, 如《走西口》、《送丈夫》、《尼姑思凡》、《五哥放羊》、《绣荷包》等。这类剧目曲调优美, 偏重于内在感情的抒发, 舞蹈动作不多。第二类是载歌载舞, 歌舞并重的戏。如《打金钱》、《打秋千》、《挂红灯》、《碾糕面》、《十对花》、《打连成》等。这类剧目舞蹈性较强, 音乐节奏鲜明, 演员边歌边舞。但不论是以唱为主的剧目, 还是载歌载舞歌舞并重的剧目。“载歌载舞”是“二人台”的重要审美特征。

由于“二人台”的独特艺术魅力, 引发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和开发 (改编) 比如现今的《走西口》就有小戏《走西口》、舞蹈《走西口》、器乐协奏曲《走西口》、音乐电视片《走西口》、京剧《走西口》、电视剧《走西口》多么迷人的魅力;多么丰富的滋养;多么了不起的风采。她从“二人台”的一个里程碑来到又一个里程碑, 她那绵延不绝的勃勃生机, 为“二人台”的振兴而燃烧着。

五、“二人台”的审美特征

“二人台”是集民歌、歌舞、说唱、戏曲为一体的多元文化艺术体裁, 它来自于民间又深深扎根于民间, 它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 又抒发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共生文化, 是汉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完美结合, 是晋西北、陕北、内蒙, 黄土高原, 黄河流域以及张北、雁北等地区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和精神食粮。

1、“二人台”是既具有现实主义的再现艺术, 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表现艺术;当它以歌曲、歌舞的形式呈现时, 它的美学特征是表现艺术, 以“二人台”说唱体裁呈现时是再现艺术, 而以“二人台”小戏呈现时则是既不同于表现性的方法, 也不同于再现性的方法。是再现基础上的表现艺术。因此, “二人台”的多元体裁使其具有多元的美学特征。

2、“二人台”音乐不是一个简单的音乐概念, 而是一个文化概念。它的生成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发展史, 而是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所以说:“二人台”的传播是文化的传播, 是地域文化——西口文化的体现。

3、由于“二人台”生在农村, 长在农村, 所以它是典型的原生态艺术;尽管在不同时期曾登上大雅, 但大部分演出场地还是乡间、农村、露天舞台。它的演唱, 表演风格极具地域特色, 带着天然的泥土清香, 让人亲切、亲近、依恋。

4、“二人台”的另一个审美特征是“悲情意识”, 它善于表现凄冷、惆怅、郁闷、忧思的情绪。例如:《送情郎》《尼姑思凡》《爬楼》《绣荷包》《走西口》……等。这可能与它的旋律特点, 调式特征 (, 节奏变化有关,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与走西口的社会生活背景戚戚相关;因为走西口是一部苦难史, 更是一部艺术史。在此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艺术必然带有“悲情意识”的深深烙印。因此说:二人台的美学特征更偏向于悲美、凄美、阴柔之美。

5、“二人台”分为西路“二人台”和东路“二人台”, 西路“二人台” (主要流行于河曲、府谷、榆林、伊克昭盟、土右旗、包头等地) 的特点是音乐风格细腻、委婉, 旋律起伏较大, 具有热情奔放, 舒展开阔, 优美抒情, 起伏跌宕的审美风格。而东路“二人台” (主要流行于乌兰察布盟、雁北、张家口等地) 则是粗犷豪爽, 深沉厚重, 旋律起伏不大, 具有活泼、幽默、欢乐、诙谐的审美风格。

六、“二人台”的创新与时代的要求

多少年来, “二人台”经过几代民族、民间艺术家的辛勤耕耘, 从简单的曲调、坐腔的形式, 由一曲一戏, 一鞭一旦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近百首唱腔、百首牌子曲、近百个剧目的地方剧种。这个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 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从“二人台”的发展史看, 有兴盛、有萧条, 这也符合了事物发展规律。但是她前进的步伐从来就没有停止, 它在不断地传承、创新、发展、壮大自己。可以肯定地说“二人台”走到今天, 无论从业人员的数量, 还是舞台设备、乐器的质量、演职人员的素质 (包括学历) 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但是新剧目 (特别是精品剧目) 却相对较少。仍然是传统剧目统领着舞台, 也许是考虑经济效益的原因。除了调演比赛外, 一般的演出都由于排练时间不够, 演出质量不高, 上乘的更少。大家偏重于传承, 而发展和创新的力度不够, 时代性的考虑则更少。尤其近年来二人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 好多人进入了一种误区。这既是国家对“二人台”的保护和重视, 同是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处理和把握好传承和发展的关系, 这是“二人台”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要建立科学的传承机制 (包括个人和群体) 应先承后传再发展。“二人台”的传承是一个动态的传承、活态的传承, 它不是一座静止的山, 而是一条流动的河, 要使这条民间艺术的大河道畅通水清质美, 不仅需保护好优质的传统民间这个“源”, 还应及时创新发展现代“二人台”这个“流”。“二人台”的发展与其他艺术一样, 永远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个已经成型的固定“产品”。民间艺术在历史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构筑着新的传统。

篇4:舞蹈赏析课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精选作品,激发幼儿赏析兴趣

喜欢看、喜欢听是幼儿学会欣赏的前提。因此,首先要选择旋律优美动听、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的作品,在幼儿喜欢观看的同时,能够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每个学期,我们都会根据幼儿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季节的特点、当时的流行音乐等,精心为孩子们选择舞蹈作品作为舞蹈欣赏内容,并制定到舞蹈教学计划中。比如:幼儿较熟悉的少儿节目《小小智慧树》中的舞蹈都非常贴近幼儿的心理,画面设置也好,大多是红果果、绿泡泡和小朋友一起的舞蹈,非常适合孩子们赏析;富有民族特色、情趣拟人化的舞蹈《担鲜藕》《摘葡萄》以其节奏欢快、色彩艳丽广受小朋友们喜欢;融合多种情感体验的杂技芭蕾《梁祝》能够带给孩子们委婉抒情的艺术享受。这些舞蹈作品能够使孩子们在愉快的观看过程中,体验到美的熏陶,增强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

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活动,舞蹈感知能力很难用语言简单表述,幼儿舞蹈感知能力的培养也因为个体不同差别巨大。幼儿在集中精力观看舞蹈时,大多具有鲜明的情绪反映和动作反映,这说明大多数孩子的舞蹈感知能力较强,能够感受到舞蹈的旋律、韵味、以及带给大家的美的享受。在观赏杂技芭蕾《梁祝》时,我们经常能看到孩子们在看到精美的动作时张大了嘴巴,眼睛一眨不眨地集中在屏幕上。观看结束后,很多孩子还在哼唱舞蹈音乐,可见还在美的享受之中。

反复观看,品味舞蹈韵味

幼儿自发的舞蹈感知能力要在反复的欣赏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升华至赏析能力。在重复观赏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幼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提升幼儿的欣赏能力。如第一篇观看《担鲜藕》时,教师只要求幼儿注意观察舞蹈中有几个角色、分别在干什么就好。第二遍观看时,就要求幼儿注意观察舞蹈中担藕人的主要动作(挑担、擦汗、洒水等),观察藕娃娃的动作特点(蹲步前进、站立等动作的特点)等。而到了观看第三遍时,要求自然更进一步,认真观察演员的表情并尝试进行模仿、体验……如此一来,幼儿就能够逐步体会到舞蹈的动作、节奏、情感以及独特的韵味。

舞蹈,是一种浓缩的艺术,更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集音乐、美术、体育于一身,在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陶冶了幼儿的情操,锻炼了幼儿的体质,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使幼儿的综合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感受是多角度、多方位的。只有反复的多次观看和欣赏,才能使幼儿得到全方位的舞蹈艺术感受。

事实表明,幼儿经过一段时期对不同舞蹈作品的欣赏教学活动后,幼儿的舞蹈审美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能够感知舞蹈作品不同的情绪类型;感知舞蹈作品中音乐、动作的不同风格特点;感知艺术表现手法和舞蹈内容的关系等等,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喜好对作品进行评议。比如,幼儿会说喜欢舞蹈《向前冲》是因为演员都是小朋友,而且他们的表演非常的带劲,音乐也很欢快;有的幼兒会说喜欢《梁祝》是因为舞蹈的音乐超级好听,叔叔、阿姨很了不起,他们的动作难度都特别大,而且芭蕾舞太美了;有的幼儿说喜欢《侨夕阳》,是因为奶奶们表演得很好,很滑稽,比我们小孩子还可爱呢……在不断的美的享受中,孩子们自然变得更美,语言越来越美、动作越来越美、心灵也越来越美。

大胆模仿,深入理解舞蹈主题

模仿是幼儿园舞蹈教学的主要方法,在舞蹈赏析课上,教师不能将幼儿固定在座位上,而是要鼓励大家大胆模仿。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限,舞蹈作品带给孩子们的感受大多都是超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幼儿自发的对舞蹈动作的模仿,对舞蹈音乐的哼唱都表达了其对舞蹈作品的喜欢和欣赏。幼儿模仿的过程,是幼儿对舞蹈精髓的汲取过程,也是幼儿对舞蹈主题感受的表达过程。

如在欣赏舞蹈《侨夕阳》时,在第一遍观看舞蹈时,大部分幼儿就被演员们夸张、滑稽的舞蹈动作深深地吸引了,他们都目不转睛地观看演员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有一些孩子在第一遍观看时就不由自主地模仿起演员的动作。有了榜样的力量,孩子们在第二遍、第三遍观看时,可以说是肆无忌惮得与屏幕中的舞蹈演员一起表演,几个代表动作已被孩子们学得惟妙惟肖。在整个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传统的教授者变成了与幼儿一起学习的好伙伴,孩子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并自主自觉地观察、学习。课堂氛围活跃,孩子们也全身投入了舞蹈欣赏中的美之享受。

观看和欣赏大量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模仿力,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使幼儿具备初步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也促使幼儿教学实效得到提高。

篇5:示儿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陆游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全诗如下: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篇6:陆游《示儿》审美赏析

啜茶示儿辈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围坐团栾且勿哗,饭余共举此瓯茶。

知道义死无憾,已迫耄期生有涯。

小圃花光还满眼,高城漏鼓不停挝。

篇7:陆游《示儿》审美赏析

思归示儿辈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睡味甜如蜜,人情冷似浆。

流年垂及耄,客子固多伤。

兴发鸡豚社,心阑翰墨场。

上一篇:生物学习能力的培养下一篇:小学生想象作文:汉字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