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农桑陆游,农桑的意思,农桑赏析

2024-04-22

农桑,农桑陆游,农桑的意思,农桑赏析(通用13篇)

篇1:农桑,农桑陆游,农桑的意思,农桑赏析

农桑,农桑陆游,农桑的意思,农桑赏析 -诗词大全

农桑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水长人家浸稻秧,蚕生女手摘桑黄。

差科未起身无事,邻曲相过日正长。

篇2:农桑,农桑陆游,农桑的意思,农桑赏析

【原文】

《齐民要术》:种柳:正月、二月中,取弱柳②枝大如臂,长一尺半,烧下头二三寸,埋之令没。常足水以浇之。必数条俱生,留一根茂者,余悉掐去。别竖一柱以为依主,以绳拦之。若不拦,必为风所摧,不能自立。一年中,即高一丈余。其旁生枝叶即掐去,令直耸上。高下任人,取足,便掐去正心,即四散下垂,婀娜可爱。若不掐心,则枝不四散,或邪或曲,生亦不佳也。六七月中,取春生少枝种,则长倍疾。少枝叶青气壮,故长疾也。

杨柳③:下田停水之处,不得五谷者,可以种柳。八月、九月中水尽,燥湿得所时,急耕,则锔楱之。至明年四月,又耕熟,勿令有块,即作墒垄。一亩三垄,一垄之中,逆顺各一到,墒中宽狭,正似葱垄。从五月初,尽七月末,每天雨时,即触雨折取春生少枝,长一尺已上者,插著垄中。二尺一根,数日即生。少枝长疾,三岁成椽。比如余木,虽微脆,亦足堪事。岁种三十亩,三年种九十亩;岁卖三十亩,终岁无穷④。

凭柳⑤:可以为楣、车辋⑥、杂材及枕。

种箕柳⑦法:山涧、河旁及下田不得五谷之处,水尽干时,熟耕数遍。至春冻释,于山陂、河坎之旁,刈取箕柳,三寸栽⑧之。漫散,即劳;劳讫,引水停之。至秋,任为簸箕。山柳赤而脆,河柳白而肕⑨。

《陶朱公术》⑩曰:种柳千树,则足柴。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

《四时类要》引:种柳:取青嫩枝如臂,长六七尺,烧下头三二寸,埋二尺以上。

《博闻录》:杨柳根下,先种大蒜一枚,不生虫。

【注释】

①柳:杨柳科,杨柳属树种的通称,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河柳、蒲柳等。

②弱柳:即指枝条细长柔软的“垂柳”。后文说,柳枝“四散下垂,婀娜可爱”可证。

③杨柳:李时珍说:“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而二种也。”

④终岁无穷:原作小字注,照《要术》改作正文。殿本、石注本亦作小字注。

⑤凭柳:未详。

⑥车辋:车轮周围的木框。

⑦箕柳:即杞柳,因其枝条可以编制簸箕,故义名簸箕柳或箕柳。杞柳本为杨柳科的落叶小乔木,因其枝条年年被刈取,作编制筐笼的用材,故多变成丛生的灌木形状。

⑧栽:殿本作“裁”。

⑨肕:原作“明”。殿本作“韧”(肕与韧同)。《齐民要术》石校本中作“肕”。据改。又本注中所说的`“山柳”,即上文所言“山陂”所生的“箕柳”。“河柳”即上文所言“河坎之旁”所生的“箕柳”。“河柳”并非指柽柳科的柽柳。

⑩《陶朱公术》:原书佚。引文见《齐民要术》。

见《四时纂要》“正月·种柳”。按,本条所言方法,系栽种大乔木用材柳(旱柳)的方法。

【译文】

《齐民要术》:种柳:正月到二月间,截取臂膀粗细的弱柳枝条,长一尺半,把下头二三寸长的一段用火烧过,全部埋入土中。经常把水浇足,必然会有好几个枝条同时生长出来,将其中健壮的一根留下,其余的一律掐掉。另外,竖立一根木柱作为依托,用绳拦系在柱上。若不用绳拦住,必被风吹折,不能自己独立。一年以内,即可长到一丈多高。旁生的侧枝和叶子都要掐去,让它一直向上猛长。树的高低,完全听从人意,高度长足了,便可将正心掐去,新发出的侧枝便会向四面散开,自行下垂,柔弱细长的枝条(随风摆动着)十分可爱。如不掐掉正心,枝条便不会向四下散开,枝干有的斜有的歪,长出来的也都不好看。六七月间,伐取春天新生长出来的嫩枝条,埋种下去,会生长得加倍的快速。新生的嫩枝和绿叶,长势正旺盛,所以长得特别快。

杨柳:低洼停水,不能种植五谷的地方,可以种植柳树。八九月间,积水干涸后,干湿适宜时,赶紧翻耕,随时用铁齿耙耙过。到第二年四月,再次精耕,不要有土块,即时作好行垄。一亩作三条垄,每垄来回各耕一遍,墒中的宽度,正和葱垄的宽度相同。从五月初起到七月底止,每次遇上天下雨,便应冒雨折取春天新生长出来的嫩枝条,长度要在一尺以上的,插在垄中,二尺远插一根。不用几天的时间,便会长出新芽。嫩枝长得很快,三年便可长成屋椽,比其他木料虽然稍微脆一些,但也可以应用。每年种三十亩,三年便有九十亩;每年可依次出卖三十亩,便足够全年的开支了。

凭柳:可以作栏杆、车辋、杂用材料及木枕。

种箕柳法:在山间涧溪及河流旁边,以及低洼地不能种植五谷的地方,等水耗干后,精耕多次。到了来年春天,地冻消释时,在山脚河边,割取箕柳枝条,截成三寸长的小段,随时漫撒在地里,劳摩覆土。劳摩过后,引水停贮。到秋后,便可用来作簸箕。山柳的木质色红而且脆,河柳的木质色白而且柔韧。

《陶朱公术》说:种上一千棵柳树,便会有足够的烧柴。十年过后,修剪一棵树,可以得到一车柴;每年修剪二百棵,五年修剪一遍。

《四时类要》:种柳:选取又绿又嫩的像胳膊一样粗的枝条,长度要有六七尺,把下端二三寸长的一段用火烧过,埋入土中二尺以上深。

篇3:发扬蚕文化,深情话农桑

中国的蚕桑文化是劳动人民在世世代代的劳作中创造,传承下来的。蚕桑记录着人民大众的喜乐悲哀,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变换,滋养了代代的中华儿女。从最早的《诗经》到汉朝的《乐府诗集》,从《全唐诗》到《明清诗词》无不是关于蚕诗词的篇章。2 600年前《诗经》中描述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魏风·氓)假借蚕丝来追求爱情的故事;汉朝《乐府诗集》中的“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陌上桑》中讲述了一位擅长养蚕布丝,勤劳善良的女子。正是这首美丽的《陌上桑》使得400年后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咏出“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装白日鲜”《子夜四时歌》这如画般的诗歌。而宋代的张俞则咏出“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让人听之即泪流不止的诗句。明清虽然盛行小说但也可在将士铨的《水调歌头·舟次感成》中听到“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蛰”。一种事物到底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到底有多么重要,才使得世世代代的人们对它进行永不休之的传唱。一种被我们传承了5 000多年的文化,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继续传承它。

2 中国蚕业发展的瓶颈以日本蚕业为鉴

日本蚕业的发展起始于明治维新。当时日本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策略,又加之欧洲家蚕微粒子病爆发,造成法国和意大利蚕茧产量大幅度下降给日本提供了巨大的蚕茧市场。这些为日本蚕业的发展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但是自从1989年后,日本的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经济的发展造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而蚕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其他农作物相比比较效益低;又加之当时日本对丝绸的需求少;因此造成日本蚕业的没落。20世纪中后期日本为了振兴蚕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如培育优良品种,提高蚕业的机械化,开拓蚕茧及副产品的市场。

通过将我国蚕业和日本蚕业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惊人的相似性。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领域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并且我国城市化的速度也是十分的迅速,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 096万人。再加之我国的第一产业相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说经济效益太低。因此大量的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我国蚕业在这一情况下遭遇生产成本逐渐增高,缺乏竞争力,国内市场萎靡等困难。广西省作为蚕业养殖主要区域具有代表性,所以下面将以广西省统计局的数据来进行蚕业发展瓶颈的分析。

通过图1和图2可以看出随着广西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并入城镇;广西的经济林从1995年到2015年虽说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进而广西省蚕业经营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缩小。虽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情况,但是城市化的进程对蚕业的影响是宏观层面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广西省的数据分析,粗略的反应我国蚕业发展的现状。

3 国内消费者对丝绸的需求

需求就是在某时人们对某物有拥有的欲望和能力。本篇文章在分析国内消费者需求时采用了2006年《国内消费者丝绸购买行为及消费意愿的研究》一文的部分数据。虽然《国内消费者丝绸购买行为及消费意愿的研究》一文所统计的数据距今已过去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在这十多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人们的收入提高远远没物价的上涨的速度快。因此上文的数据仍具有借鉴意义。

注:I代表居民收入,—代表无数据。

通过表1可以看出,即使收入水平超过5000元的消费者经常购买丝绸产品的比例也只分布在19.6%-24%,而通过蚕桑文化可以看出丝绸是在我国的是备受推崇的,即我国的消费者对丝绸有巨大的消费潜力。那么至少可以说明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努力。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可以知有两种方式可以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水平。第一种是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后,需求曲线会向右上方平移,即需求增加;第二种是降低丝绸产品的价格,这时需求曲线不会发生变动,但是消费者的需求量是增加的。通过比较分析,蚕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回报率较低的行业,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增加消费者的需求,只会进一步挫伤蚕农的种植桑树,养蚕的积极性。因此,为了保护我国的蚕文化,政府应该在政策方面为蚕业提供后盾,如降低税收,提高农业补助的比例等。

4 积极地进行产品的创兴

20世纪中后期,日本为了振兴其蚕业进行了积极地探索。诸如培育优良品种,提高蚕桑机械化的省力养蚕模式,宣传促销和服以提高丝绸市场,利用生物工程进行蚕茧副产品的食品,药品,保健品等的开发,采用纳米技术利用蚕丝制作琴弦等方式实现了其蚕业的新生机。而这些理念对于我国的蚕桑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只有农民富了,才能真正说明这个国家富了。在中国蚕业中,大部分实行农户和公司合作的模式。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可知,由于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在农户和公司的交易中,农户面对的不确定性更多,而其所处竞争市场是不充分的,所以农户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农民的创收增收中进行创新。

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蚕业发展模式,在品种,技术以及蚕丝新用途等方面进行不断地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转变思想,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将第一产业当作第三产业来发展。支撑蚕业发展特色体验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蚕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蚕农们的勤劳淳朴,丝绸的华丽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财富,因此我们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去继续发扬这种文化。第二在蚕业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珍贵的副产品,如用桑葚酿造的果汁,用蚕沙养的菌菇,用蚕蛹培养的蛹虫草等,这些副产品完全可以提供各种年龄段体验者全新的感受和知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也促进了蚕文化的传播。第三我国有足够的游客资源,下面两图是近几年我国国内游的变化。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从2011年至2015年,我国国内出游人数逐渐攀升,尤其是城镇居民国内游;同时国内游客出游给我国创造的收入也是逐年增长的,因此我国有足够的消费潜力等着去挖掘。上述都是蚕业具有的条件,要发展蚕业特色体验还需要我们的农户们进行合作,政府进行引导,聘请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特色体验产品和活动的开发和整合。

特色体验旅游的要求相对商品旅游来说,已经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质量或者服务的水平,它更多的是关注游客的参与感以及这种体验能否给游客带来文化,精神层面的滋养。所以在设计蚕桑业的体验服务时,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是游客的可参性,比如对于以家庭来体验的游客,可以设计互动活动,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对于想要休闲的游客,可以利用养根,桑皮,桑枝,蚕蛹等的药用功能推出养生体验项目。对于不同地区还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文化来设计旅游项目和特色产品。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的蚕桑文化,激发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活力,我们需要积极地进行产品创新,激发国人对蚕业产品的需求和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蚕业的各个产业链进行创新和互助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场也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胡乐明,刘刚.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67-76.

[2][美]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常非,林忠芬.新常态下广东蚕桑产业创新转型发展路径探析[J].广东蚕业,2016.

[4]胡占莉.日本蚕业的植入式发展[N].中国纺织报,2011.

篇4:新春伊始话农桑

在连续10个一号文件的推动下,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环境和农民物质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负担从有到无,支农补贴从少到多,农村保障从无到有,10个“一号文件”,始终牢牢抓住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几个现代农业的核心环节,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路径。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保供增收惠民生,就是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再获丰收,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减弱,继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增进农民福祉;改革创新添活力,就是要进一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障碍,大力推进从农业生产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到农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的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有序开展。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解决新矛盾、新问题,才能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农业兴,天下安,民心稳。

(责编:田茵)

篇5:农桑辑要文言文翻译

《氾胜之书》说:农业生产的根本,在于赶上农时,使土壤强弱适中,讲求施肥、保墒,锄苗要早,收获要早。立春后,土地解冻,地气开始通达,是为土壤首次和解;夏至后,天气开始暑热,阴气兴起于下,土壤再一次和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的时间长短相等,天气和地气相和。在以上所说的时间耕地,耕一遍相当平时耕五遍,名为“膏泽”,这皆是“赶上农时”的功效。立春后,地气开始通达,可耕坚硬的强地黑垆土,翻耕过随即将土块摩平摩碎,使萌生杂草;草长出来,再耕一遍;遇天有小雨,再耕一遍,令土壤协和顺适,不要有土块,以等待时用。这就是常说的使强土变弱的方法。立春的物候是:地气开始通达,土块散开,土中的陈根可用手拔出。立春以后二十天,和气即行消失,土质变得刚强。趁和气在时耕,耕一遍顶上平时耕四遍;和气消失后耕,耕四遍顶不上耕一遍。杏花盛开时,即可耕土质松散的轻土、弱土;等杏花落时,再耕一次,要求随耕随劳。候田中的杂草生长起来,天降雨泽,再耕,并且要用重劳劳摩。如土质过于松散,可以将牛羊赶到地中去践踏。以上方法,可使土质变强,即所谓使弱土变强的方法。

《杂说》:凡是种田的人家,必须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宁可种少种好,切不可贪多种不好。凡发现有的土地瘠薄,便应即时加粪使肥。踏粪法:秋收秋播后,打谷场上的谷穰等物,应即行收集一处,贮藏保管。每天用它向圈中牛脚下撒三寸厚的一层。古一尺,约合今一尺三寸有余。凡《齐民要术》书中所说的“尺”、“寸”,均按这一比例计算。第二天清早,收取堆聚一处;复照上法铺上一层,经过一夜即行堆聚。至年终十二月或来年正月,即可将踏好的粪拉去上地。

《种莳直说》:古时农作的经验,是犂一遍,要耙六遍。今人只知晓以犁深为胜,而不知晓尚须耙细方为全功。耙地的功夫不精到,土有粗块,地中空不实,下种后,虽可出苗,但苗根着生在粗土,根和土不能紧密地相附着,不耐旱,而且常有悬死、虫咬等许多毛病。耙地的功夫到了,土壤既细柔又紧实,苗根着生在细柔、紧实的土壤之中,而且播种时又经过碾压,根和土紧紧地相附着,自然会耐旱,不发生各种毛病。

《韩氏直说》:务农的要旨,一是牛功要胜过土地,二是人功要胜过苗稼。牛功胜过土地,则播种不致耽误农时;人功胜过苗稼,便会不太费力地将庄稼种好;反之,便会白费力气,而不会得到好的收获。所有的耕地,除种冬麦的以外,都应当进行秋耕。先用铁齿耙纵横耙过,然后再用犂细细地翻耕,耕毕随时摩劳。等到地面呈现大白背时,再耙两遍。到来年春天,地气通达时,趁太阳升高后再耙四五遍。这样的土地,土质爽疏而湿润,表层有四指厚的油土即便春季不降雨,只要农时一到,便可照常下种。另外,经过秋耕的土地,杂草自然要减少,亦可极大地节省耘锄工。如若牛力不足,不能全部进行秋耕,除种粟的土地非耕不可外,其余种黍、豆等地,亦可考虑采用春耕。一般说来,秋耕应早,春耕宜迟。秋耕要早,是为了趁着天气尚未寒冷,将阳和之气掩埋在地中,将来苗稼容易生长茂盛。过了秋季,天气寒冷,遇降霜日,必须等候太阳升起后方可耕地,怕的是将寒气掩盖土中,使地力变得瘠薄,收不到粮食。春耕要迟,也是为了等候春天阳和的暖气,太阳升高后,依照前法耕耙。

注释

①耰:注文中的两“耰”字,《齐民要术》作“耰”。按,《说文》作“耰,摩田器也,从木,忧声”。关中称为“耱”。校元本作“耰”,据改。

②塌实:即“结实”,谓秋天多雨,土地含水量大而且结实。塌:今本《齐民要术》作长劫反,今读jié。“塌”与“结”为一音之转。

③桓宽:汉宣帝时人。引文见《盐铁论·轻重第十四》。

④廉:窄仄之意。“廉仄”与宽广为反义。

⑤埯青:指将青草或绿肥作物,犁翻掩埋土中,即今天所谓“压青”。“埯”同掩。

⑥菅茅:草名,有时单称“菅”或“茅”,按《说文》“菅”和“茅”互训,盖一物而二名。“菅茅”,一名苞子草,茎细长可作绳织履,亦可覆盖屋顶,是田间杂草中害稼最甚而难清除者之一。

⑦此系《齐民要术·耕田》篇,所引用的《氾胜之书》文。

⑧立春正月节,按照《礼记·月令》的说法,“东风解冻”、“阳气渐升”、“阳气达”皆为立春节后的重要物候。地气:指阳气。

⑨夏至后九十日:夏至后九十日为秋分八月节。至此时阴阳适中,当秋之半。

⑩以此时:指三次“土壤和解”之时,为立春、立夏、秋分。

篇6:农桑辑要莲藕原文及翻译

【原文】

《齐民要术》②:种莲子法③:八月、九月中,收④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子头,令皮薄。取瑾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长二寸,使蒂⑤头平重,磨处尖锐。泥干时,掷于池中⑥,重头沉下,自然周正。皮薄易生,少时即出。其不磨者,皮既坚厚,仓卒不能生也。

种藕法:春初,掘藕根节头,著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

【注释】

①莲藕: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水生蔬菜。种藕顶芽抽生的地下茎叫莲鞭,莲鞭顶端膨大成藕,即为供作蔬菜用的莲菜。莲花,花托大呈倒圆锥形,称莲蓬;内有许多果实,称莲子。

②引自《齐民要术·养鱼第六十一(附)》。

③种莲子法:“种莲子”,即用莲子繁殖的有性繁殖方法。后文讲“种藕法”,即用带有顶芽的藕,作种藕,进行无性繁殖的`方法。采用种藕繁殖,生长快,现已成为种莲的通法。

④收:殿本作“取”。《齐民要术》作“收”。

⑤蒂:同蒂,即瓜果与枝蔓相连接的部分,指莲子的下端。

⑥池中:原作“泥中”。殿本同。据《齐民要术》改正。

【译文】

《齐民要术》:种莲子法:八九月间收取黑色坚硬的莲子,将莲子头部的硬壳在瓦上磨薄。用黏土做成熟泥,把莲子封裹在里面,要有三指粗、二寸长,使莲子的下端平而粗重,磨端尖而细轻。等泥干时,掷入池中,粗重的一端沉在下面,而且自然且十分端正。上端的皮已磨薄,自然容易萌生,所以很快便可出苗。如不磨时,皮壳非常坚厚,便不会很快地生长出苗来。

篇7:《农桑辑要莴苣》原文及翻译

【原文】

[新添]:莴苣,作畦下种,如前法。但可生芽:先用水浸种一日,于湿地上铺衬②,置子于上,以盆碗合之。候芽微出,则种。

春正月、二月种之,可为常食③。秋社前一二日种者,霜降后,可为淹菜④。

如欲出种,正月二月种之,九十日收⑤。

【注释】

①莴苣:绿叶菜类蔬菜,菊科,一二年生草本。因食用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叶用莴苣又名“生菜”;茎用莴苣又名“莴笋”,是经过人工长期的培育,从叶用莴苣中选育成的。

②衬:衬垫。用作衬垫的材料,最有可能的是席片、草苫等。

③正二月下种,旋种旋食,肯定是叶用莴苣无疑。茎用莴苣,一般都是秋播越冬,次年采收。

④秋社前(约在秋分前)播种,霜降后收,历时两月,大概只能是供叶用。

⑤茎用莴苣的`收子方法,与此大不相同。是将春季长成的莴苣留在畦中,听其开花结子,而不用播种种子的方法收子。

【译文】

[新添]:莴苣,先作畦、后下种,如同前面(种萝卜)的方法。但是可以先催芽:先用水将种子浸渍一天,然后在潮湿的土地上,铺上一层衬垫,把种子摊在上面,用瓦盆或大木碗盖上,等到芽稍稍生出,便播种。

春天,正月、二月间种的,可以为日常食用。秋社前一两天种的,霜降后可以作腌菜。

篇8:农桑,农桑陆游,农桑的意思,农桑赏析

画史传说他为一张画得罪了圣上, 康熙皇帝遂以其“画风放逸”给假归里。1718年, 三十三岁时即经历了由“喜上最高枝”到“落花入尘埃”的人生变易。乾隆二年 (1737年) 则时来运转, 通过会试检选, 赴山东滕县当知县。任上体察民瘼, 为政清廉, 两年后又因忤视上司而被罢官。穷途鬻画, 依旧性情高瞻, 主张“以画为娱则高, 以画为业则陋”。其绘画始终循行“缘物起兴”的路径, 藉自然情境的展示, 表达内心的情感思致, 通过对图像空间“审美情境”的联想, 在移情观照中把握作品的“精神意蕴”, 在写意抒怀过程中进而完成自我的精神成全。

1755年, 当这位远离尘网, 屹然自矜的画家, 在《农桑闲秋图》收笔之际, 仔细端详, 在画面左上角题款时书写了这两首诗:

《农桑闲秋图》 (纸本设色) 轴纵181cm横94cm李鱓1755年作

鞠有黄花老少年, 柳根篱豆自相缠。德禽络纬因人累, 何似高梢饮露蝉。毫端野趣豆棚多, 劈苇编笼养绩婆。轧轧夜声人不寐, 授衣时节听如何。寓海陵何村即景题画, 秋风冷落, 大有归志。

古木秋风豆叶黄, 依稀此地有农桑。可怜江北机声少, 辜负花间络纬娘。乾隆十九年八月, 复堂懊道人李鱓。

诗画合璧, 意蕴隽永, 读之腔韵朗朗, 对照图像空间, 如清风拂面, 生趣盎然。笔底字形如乱石铺街、参差错落, 率性驰纵, 一气呵成, 展示作者磊落不羁的潇洒气质。古朴的题诗书法, 具有“颜柳筋骨”之相, 还带着文友郑板桥书体之形迹。观其书也成画, 画亦同书, 浑然一体, 不入俗套。秦祖咏说李鱓:“书法古朴, 款题随意布置, 另有别致, 殆亦摆脱俗格, 自立门庭者也, 从观此画得见也。②”, 他以艺术评论家的高瞻眼光直视书者个性风度, 见地颇为中肯。

《农桑闲秋图》为纸本设色, 成画于乾隆十九年八月 (1755年) , 李鱓时年六十九岁。只见庭园或寻常庄户的一角之景, 从边角向内松致铺展, 空间灵透, 气脉通畅, 不留痕迹地形成视觉环形呼应。桂月午后, 枝上隐藏的知了和笼里的蝈蝈一动不动, 好像睡着一般。清风忽至, 柳树闻风而动, 垂丝疏叶摇曳, 拂醒的秋蝉“知了、知了”鸣叫, 声出画外, 不绝于耳。树下一只公鸡抖擞精神正忙着草里寻食, 新黄的秋菊和生气盎然的雁来红依在灵石旁边, 与豆藤依攀的柳树互为守望, 偃蹇相伴。看似随意所写的蝉虫、吊笼, 以及下方觅食的公鸡等动物之生趣, 栩栩跃然, 妙曼如诗;情境交融, 秋意生发, 以平凡的景物描写取胜。

凡画以立意为先, 对中国水墨写意画而言尤其如此。李鱓在艺术构思与笔墨表现之间, 是用何种思维链条将两者串联起来?纵览其理论思考与创作实践, 笔者认为:他的绘画过程是由缘物起兴、审美情境、精神意蕴三部分相互连接递进而成, 层次分明, 脉络清晰, 其中“审美情境”为艺术表现的核心。

缘物起兴, 图谋得意

这贯穿在李鱓一生的绘画轨迹中, 他始终以文人画为价值旨向, 循行艺术图像“缘物起兴”之思维模式, 以深厚的修养积淀、丰富的生活感悟对应创作主题的选择和表现方法的把握。旷世巨著《文心雕龙》写道:“独照之匠, 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 谋篇之大端。③”李鱓正是沿着上述思路, 在笔墨造型定格前, 先经腹稿酝酿, 通过主客体相互感应、碰撞交融, 将内心长期蓄涵的“尚意”情愫付诸形色, 追求诗情画意、空灵含蓄的意象境界, 进而借助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拟喻、类比、托物、象征等隐含手法, 曲意抒发心志。

如图下俯首公鸡与上诗“德禽络纬因人累”对应, 借画公鸡流露作者的伦理道德信仰及内心的人格反思。古贤把鸡称为“德禽”, 汉代《韩诗外传》:“头戴冠者, 文也, 足傅距钜者, 武也, 敌在前敢斗者, 勇也, 见食相呼者, 仁也, 守时不失者, 信也。”借动物之体貌类比、归纳为文、武、勇、仁、信“五德”之义。不仅反映深邃的人文思致, 而且在潜意识中贴近“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修身志向, 款署:“秋风冷落, 大有归志”, 暗示作者欲回归田园的精神趣旨。

审美情境引申想象

优秀的中国画从来都自觉地以观者的共鸣为依归, 也常常不自觉地与主观臆测相牵扯。深入品鉴一幅佳作, 如睹“妙造自然”, 提升至视觉观赏的可感性的意象, 从而扩散、延展着图式内涵意蕴。不仅把造型创意纳入审美观照之中, 而且依据主观联想延续图像的审美情境, 或者根据作者在图上的题款进行联想。如第二首题诗中“古木”“豆叶”等文字提示, 与物象同时出现于画面, 形成构图的视觉基础, 提供了艺术造境必须具有的物象因子。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去品味、想象, 已然感到这些寻常之物透露李鱓向往田园生活精神情怀, 它们构成图像审美情境的起点, 引发了直观视觉之外的“秋风”“农桑”等自然意象, 强化了环境的渲染, 为画内外的艺术气氛、主客观心境作了必要铺陈, 意在激起观者感同身受的反应, 或者引发他们遥远的视觉记忆。

情境描绘, 就是强调作者在展现景观时着力表达个人的情感, 使自我的审美意识与观者的视觉感在此处聚合、重叠, 力图使作品内含的诗情画意与观者游离的翩翩思絮相互连接, 通过主动的认知转换, 再由艺术想象的意识流向广阔的思维空间, 进而生发主观宽泛的情境联想。“可怜江北机声少, 辜负花间络纬娘。”以形象化的象征性比喻, 从侧面将欣赏思域进一步引向当时的社会氛围, 对应时代背景, 隐喻日趋衰弱的农耕经济, 似乎暗示眼前宁静的庭园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荒芜。

欣赏古画的风采, 要重在心灵感应, 不能只满足于对造型外表象的真切感知, 因为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不能划等号。中国画并不要求完全形似, 不求以真为美、以像为宗, 而是要求观赏意识超越物体真实的表象, 在民族艺术思维派生的造型观引导下, 通过笔墨媒介, 使主观认知沿着客体物象的提示, 把画面有限的可视物象升华成内涵无尽意象的图像, 在物我互动中架设连接实体景物与笔墨造境之间的桥梁;在自然与心智的虚实转换中放飞艺术想象, 在解读中发掘图像的人文意象, 然后深入其隐含的审美情境, 拓展图像多维的美学意蕴。要使一幅绘画作品形成完整的审美情境, 最终是由观者按创作者基本匡定的艺术思路升华为审美判断, 在移情观照中完成其欣赏过程。

精神意蕴回味无尽

一段李鱓早年把“鱓”自读“鼍” (tuo) 的掌故, 颇有意味。他原想借助鼍龙翻江倒海、上天入地的气势, 后来却不得不取鳝鱼一生泥里求食、任人宰割之意。由“鼍”到“鱓”, 把自己从神兽猪婆龙沦为一条无助的泥鳅, 映现了李鱓决绝仕途后又不得不转而寄情书画困顿的无奈心境。然而, 正因为他选择了书画, 晚清多了一位载入青史的艺术家, 一生传奇, 愈老弥香, 给后世留下不少令人动容的作品。风流倜傥之文士浪漫, 大起大落的人生遭际, 不仅折射在名字上, 更展现在他的画作中。故而《农桑闲秋图》能以平常人的目光, 聚焦闲适的生活场景, 并将农家小景摄入画中, 场景自然亲和, 恬然自得。

在这幅画中, 抒情悠缓的笔调也与李鱓六十岁后部分一味用笔狂放、散发野逸之气的画作明显不同, 阔笔奔放与细笔勾勒糅合一起, 细腻委婉与灵动斩截共于一图, 精于用水, 善控设色, 点染洁净, 浓墨淡色清润相间, 淋漓酣畅又不失天趣, 流溢率真的平民情绪。凝视他的作品, 想象这位曾经“两革科名一贬官”的画家, 不论表现壮志豪情或抒怀闲雅逸致, 作品中都带有一丝温婉的气息, 流露文人积郁胸膺、难以释怀的苦闷和天真烂漫的孩童性情, 他将苦厄化为沉郁的笔墨, 依然靠精神的强力支撑, 逆旅前行。

经典古画, 常见常新。不会因曲高和寡而乏味, 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褪色, 它们以气格雅致、意蕴隽永映现作者高贵的内心。随着人们美学视野的拓展, 其内涵丰富的审美情境逐渐得到后人的认同, 其绘画的图形结构、图意样式, 对于晚清花鸟画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也间接促进了“海派”花鸟画的繁荣。回望历史, 仰视美术星空, 李鱓像一颗高悬的星辰至今依然闪烁着灵光。其独特的艺术风貌, 依然吸引众多学子与大师心灵相通。

在浮躁的当下, 要不受时尚左右, 不为潮流裹挟, 读古画可修身养性。以敏锐的智性修为, 增添一份细腻的思维, 在联想中开悟、品味中升华、揣摩中感知传统绘画图式中意犹未尽的内涵。敞开心扉, 超越直观图像一系列显性物象形态的肤浅心得, 不满足将目光停留在笔墨分布的表面构成、聚散排列的组合形式之中, 秉持审美自觉的理念, 感悟数千年历史文脉凝聚的美的精华, 放眼天下风物、阅尽人间翰墨, 去经历、体验、想象、融汇智者创作时的那份灵感慧性, 承受传统文化和风细雨的熏陶, 使内心回归澄明。

摘要:解读古代绘画, 要把作者表现的自然物象转换成视觉意象, 进而发掘作品的文化意蕴。欣赏李鱓的绘画艺术, 须循行“缘物起兴”之路径, 通过对图像空间“审美情境”的联想, 在移情观照中把握作品的“精神意蕴”。通过分析缘物起兴、审美情境、精神意蕴三部分相互递进的逻辑关系, 从而感知《农桑闲秋图》作品内涵的完整意义。

关键词:李鱓,古代绘画,《农桑闲秋图》,缘物起兴,情境联想

注释

1李鱓 (1686-1762) , 字宗扬, 号复堂, 又号懊道人, 江苏兴化人, 人称“扬州八怪”之一。于康熙五十年 (1711年) 中举, 五十三年 (1714年) 以画供奉内廷, 因才雄为世所忌, 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他为政清简, 深得民心, 怀抱“老去翻思踏坎尘, 一官聊以庇其身”之念, 遗憾终未如愿, 无奈在扬州继续卖画生涯, 直至终老。

2秦祖咏 (1825—1884) , 字逸芬, 江苏金匮 (今无锡) 人。能画山水。清代著名书画评论家。此论出自其著《桐阴论画》, 《桐阴论画》成书于同治、光绪年间, 分为三编, 共六卷, 是一部对中国画的评论之作, 评骘较严, 称略备焉。

篇9:江南蚕俗:传承千年农桑文明

相传,越国范蠡大夫携美女西施途经新市,遇见一群采桑女。善良的西施将花篮里的鲜花分送给大家,祈佑蚕事顺安,蚕桑丰收。西施娘娘送蚕花这个寓意美好的故事在江南一带广为流传,蚕农们为纪念蚕花娘娘西施,祈祷风调雨顺蚕桑丰收,每到清明时节,方圆百里的蚕农祭拜“蚕神”和“蚕花娘娘”,逛蚕花庙会,请蚕花、戴蚕花、佩蚕花、轧蚕花、摸蚕花、供蚕花、呼蚕花、剪蚕花、扫蚕花地等一系列蚕俗活动,也代表了江南蚕俗文化千年农桑文明的精髓。

迎财神“三部曲”

农历十二月十二日是蚕花娘娘生日,江南蚕农虔诚祭祀,祈求蚕事丰收。当天,蚕妇用红(南瓜)、青(年青头)、纯白米粉三种颜色的米粉团做圆子,俗称茧圆。据传,做茧圆为蚕宝宝庆生以后,来年春天育蚕时蚕宝宝就身强体健,不会发病,结出的蚕茧也像茧圆子一样又大又结实。人们将茧圆煮熟,盛于白瓷碗,配上甘蔗、桔子等时令水果,还做成骑在马上的马头娘,桑叶上的龙蚕,一绞绞的丝束,一重重的元宝,并将鲤鱼、大公鸡等祭品供于灶山之上。

除夕黄昏,蚕农令孩童手提各式灯笼,如马头灯、元宝灯、鳌鱼灯、兔子灯等,在村前、门口、屋后及田头地角一边照一边唱《呼蚕花》歌。除夕之夜,江南蚕乡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神龛点上一支红烛或一盏油灯,一直点到大年初一清晨,俗称“点蚕花灯”。大年初一之日,人们不到五更就起床,在吃过头顿饭后通常要睡一会,这便是“睏蚕花”或“眠蚕花”。“呼蚕花”、“点蚕花灯”等蚕俗曾在江南蚕乡广为流传。因此“呼蚕花”、“点蚕花灯”和“眠蚕花”,就是迎财神“三部曲”。

祭蚕神、戴蚕花,祈祷蚕花廿四分

蚕农信奉蚕神,认为要养好蚕首先得供奉蚕神。蚕事前,蚕农备香烛,向“蚕神”顶礼默祷,通神许愿,祈求保佑。江南蚕农均在家中设立蚕花娘娘的神位,一般用一种水印木刻印刷的纸质蚕神画像。祭蚕神时,插蚕烛,供酒饭,由年长妇女合掌默默祈祷,以求蚕花利市。以往在孵蚁、蚕眠、出火、上蔟等每一阶段都要在家祭祀一番,近代渐趋简化,一次是在清明前后蚁蚕孵出日,将供品、蚁蚕上桌供奉,称为“祭蚕神”。另一次在采茧(做丝)后,将新茧(新丝)陈列于神位前,供三牲香烛,祭祀叩拜,称为“谢蚕神”。

“剪得纸花双鬓插,满头春色压蚕娘”,江南蚕乡流行用红色彩纸扎成纸花,称“蚕花”,相传为蚕花娘娘西施所创。妇女戴于头上或鬓边,也就带回了蚕花喜气,俗称“戴蚕花”。蚕乡女子无论老幼,在祭蚕神、谢蚕神以及一般的烧香拜佛时,头上总要插一朵用红彩纸做成的“蚕花”,作为一种信物,以示对蚕神的虔诚。后来,成了蚕乡女子头上戴的一种传统饰品,不仅在祭祀时要戴,而且在整个养蚕季都要戴。

剪蚕花、贴蚕猫,撒蚕花好运来

养蚕时节,江南蚕农家家户户喜欢将剪纸图案贴在门上、窗棂上和养蚕器具上,剪纸图案大多是蚕猫、聚宝盆和元宝等。农家一般都养猫,为的是防老鼠吃蚕宝宝或咬蚕种纸。

人们用红纸剪成大小不一的“元宝”,贴在蚕室门上和收蚁筐上,祈求蚕养好,元宝滚进来;用红纸剪成聚宝盆、老虎头和三叉宝剑,谓之“蚕花宝地”、“百无禁忌”。聚宝盆则寓意蚕花廿四分,寄托蠶农美好的祝愿,祈望蚕茧丰收。

“讨蚕花蜡烛”,青年男女新婚时,女家邻居送一些白米后向女家讨蚕花蜡烛,女家将男家事先送来的蜡烛分送邻居,或允许邻居动手“抢”,邻居们抢到蜡烛后回家点燃,视为一种祥瑞好兆头,可保佑自家蚕事兴旺。

“撒蚕花”,旧时,德清乡间新娘进夫家门时,喜娘要向四周撒一些钱币,供众人拾取,称為“撒蚕花铜钿”,同时唱蚕花谣《撒蚕花》,最后三句是“今年要交蚕花运,蚕花茂盛廿四分,茧子堆来碰屋顶”。中国自古婚庆即有“撒帐”习俗,用枣子、花生等撒于新房内,寓义“早生贵子”。“撒蚕花”当为撒帐习俗的衍变,烙有江南古老的蚕俗遗风。此俗如今在新市蚕花庙会节庆活动中仍完好保留着。

《扫蚕花地》江南蚕俗活态传承

相传黄炎之战是为蚕丝而战,故后来蚕农在蚕房用石灰消毒,要撒出戈、矛、弓等兵器形状的图案,以传蚕丝大战之风俗,谓之“祛蚕崇”。春暖花开,清明前后,民间艺人被东家请到农家厅堂养蚕场所表演,通过扫蚕花地歌舞表演,惟妙惟肖地模拟蚕事生产活动场景,来演绎完成一场祈祷蚕茧丰收的仪式。表演者大多为女性艺人,身着红袄红裙,头戴蚕花,发髻插鹅毛,一种掸蚕蚁的工具。左手托住铺有红绸、缀满蚕花的小蚕匾,右手执手柄上饰有蚕花的道具式“扫帚”,在小锣小鼓伴奏下登场,边舞边歌,寓意“晦气扫出屋,财宝扫进门”。艺人在表演时做出各种养蚕动作:掸蚕、采桑、饲蚕、捉蚕、上山等。东家与左邻右舍乡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德清扫蚕花地民间歌舞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中华舞蹈志》等书籍。2008年,德清扫蚕花地蚕俗入选浙江省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篇10:农桑辑要兰香香菜原文及翻译

【原文】

《齐民要术》②:兰香,“罗勒”也。中国为石勒③讳,故改,今人因以名焉。且兰香之目,美于罗勒之名;故即而用之。三月中,候枣叶始生,乃种兰香。早种者,徒费子耳,天寒不生。治畦下水,一同葵法。及水散子讫;水尽,蓰熟粪,仅得盖子便止。厚则不生,弱苗故也。昼日箔盖,夜即去之;昼日不用见日,夜须受露气。生即去箔。常令足水。六月连雨,拔栽之。掐心栽泥巾,亦活④。

作菹及干者,九月收。晚即干恶。作干者,天晴时,薄地刈取,布地曝之。干乃挼取末,瓮中盛,须则取用。拔根悬者,哀烂,又有雀粪尘土之患。取子者,十月收。自余杂香菜不列者,种法悉与此同。

《博物志》⑤曰:烧马蹄羊角成灰,春散著湿地,罗勒乃生。

《博闻录》:香菜:常以洗鱼水浇之,则香而茂;沟泥水、米泔尤佳。

【注释】

①兰香:即罗勒,唇形科,罗勒属,名见《嘉祜本草》。“香菜”,不是指“胡荽”、“芫荽”,系泛指《齐民要术》一书没有收入的调料用的蔬菜。

②引自《齐民要术·种兰香第二十五》。

③石勒:东晋时,北方胡人建立的后赵的国王。

④注明亦可以采用扦插法。估计扦插法生长会迟缓。

⑤《博物志》:晋张华撰,今《丛书集成》有辑佚本。

【译文】

《齐民要术》:兰香,即“罗勒”。中原地方为避石勒的名讳,改称(兰香),现在人们就沿用了这个名称。况且“兰香”这个名字,比“罗勒”要好,所以这里就采用了这个名字。三月中旬,等枣叶开始发芽,便可开始种兰香。种早了,白白浪费种子,天气冷绝不会出苗。作畦、灌水等,皆和种葵的方法一样。趁着水尚未耗尽时,将种子撒下去;等水渗完后,(往畦中)筛上些熟粪,把种子稍微覆盖一下,便要停止。覆土厚了,便不会出苗,因为(兰香的)苗非常柔弱。白天要用箔盖上,夜间便要掀开。白天不可见太阳,夜间却要接受露水和潮气。出苗后便可将箔撤去。经常保持足够的水。六月间,下连阴雨的时候,拔出来栽植。掐下苗心,插入泥中,也可以存活。

准备作菹和作干菜用的,九月间便要收。收晚了,便要变干枯,味道也要变坏。作干菜的`,趁天晴时,贴着地面刈下,摊在地上曝晒;晒干后,随即搓成粉末,放在瓮中,遇有需要随时取用。连根拔起悬挂起来的,容易霉烂,又有落上雀粪和尘土的麻烦。采取种子的,十月间收。其余各种作调味品用的香菜,没有专门讲述的,种植方法,都和兰香一样。

《博物志》说:将马蹄和羊角烧成灰,春季,撒在潮湿地上,便会生长出罗勒。

篇11:农桑辑要论桑种·原文及翻译参考

【原文】

《齐民要术》①:桑椹熟时,收黑鲁椹②。黄鲁桑不耐久。谚曰:“鲁桑百,丰绵帛。”言其桑好,功省,用③多。

《博闻录》④:白桑⑤少子,压枝种之。若有子,可便种,须用地阴处⑥。其叶厚大,得茧重实,丝每倍常⑦。

《士农必用》:桑之种性,惟在辨其刚柔,得树艺之宜,使之各适其用。桑种甚多,不可遍举;世所名者,“荆”与“鲁”也⑧。荆桑多椹,鲁桑少椹。叶薄而尖,其边有瓣者,荆桑也;凡枝、干、条、叶坚劲者,皆荆之类也。叶圆厚而多津者,鲁桑也;凡枝、干、条、叶丰腴者,皆鲁之类也。荆之类,根固而心实,能久远,宜为树。鲁之类,根不固而心⑨不实,不能久远,宜为地桑⑩。然荆桑之条、叶,不如鲁桑之盛茂;当以鲁条接之,则能久远而又盛茂也。鲁为地桑,而有“压条”、“换根”之法,传转无穷;是亦可以长久也。荆桑之类,宜饲大蚕;其丝坚纫,中纱罗。《书·禹贡》“厥篚原丝”,注曰:“膘,山桑。”此荆之类而尤者也。鲁桑之类,宜饲小蚕。

【注释】

①引自《齐民要术·种桑柘第四十五》。

②鲁桑之名最早见于《齐民要术》,当时已有黑鲁桑和黄鲁桑等不同品种。从注文中可以看出黄鲁桑除了没有黑鲁桑树高以外,桑叶的品质也是很好的。

③用:利也,资也。

④《博闻录》:宋陈元靓撰,原书佚。另外陈氏还著有《岁时广记》,本书亦有引用。

⑤白桑:李时珍说:“白桑叶大如掌而厚。”(《本草纲目》卷36)是知“白桑”当为鲁桑的一种。

⑥须用地阴处:《四时纂要》作“须于阴地”。谓应将种子播种于无日光照晒之处,使易出苗。

⑦丝每倍常:原文作“丝倍每常”,据石校本改作“丝每倍常”。

⑧今天桑的有名品种,除鲁桑和荆桑以外,还有一个大类,那就是湖桑。湖桑属鲁桑系,原产太湖流域,叶大,肉厚,含水量多,大部分为全叶,叶面平滑有光泽。在南方有许多优良品种。

⑨心:大字本缺此“心”字,照石校本、殿本补正。

⑩地桑:今通称低干桑,高度一般在七十厘米以下。

“压条”、“换根”之法:即用新桑的根代替老桑的.根。由此可知鲁桑的树龄短,主要是由“根不固”所造成。故称“换根”,而不称“嫁接或接换”。

纫:与“韧”通,柔而固也。

厥篚原丝:篚,盛贡品的竹器。这里是说青州的贡品为原丝。

【译文】

《齐民要术》:桑椹成熟时,采收黑鲁桑葚(作种子)。黄鲁桑不耐久。谚语说:“鲁桑树有一百,多绵又多帛。”说鲁桑好,用功省,得利多。

《博闻录》:白桑,少有桑葚,须采用压条法繁殖。假若有白桑子,便可将种子种在地阴处。白桑的叶子又厚又大,所得蚕茧又重又厚实,缫出的丝常比一般的茧高出一倍。

篇12:农桑,农桑陆游,农桑的意思,农桑赏析

休闲度假区”项目

项目名称:碧山农桑文化体验及乡村生态休闲度假区项目 项目内容:

1、农耕蚕桑文化博物馆及体验区(1.5亿元)整合现有螺祖蚕桑文化陈列馆和农耕文化体验区。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展览内容和体验项目,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开发农耕和蚕桑文化特色旅游纪念品。

2、丝绸之路文化主题旅游线路打造(2亿元)以中桥村农耕蚕桑文化博物馆为中心,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将两河口、连沟、蜜蜂、海棠、中桥村串联起来,以安凉路沿线为重点,塑造以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旅游景观、节点。

3、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打造项目(1亿元)综合提升现有水稻、白茶、珍稀树木等基地水平,突出生态、绿色、高科技特点,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开发现代农业观光和农业体验等方面的项目。

4、传统农业种植区景观提升(0.5亿元)改造完善现有水稻、蔬菜等传统农业种植区周边的基础设施,塑造提升观赏性。

5、现代农庄项目(1亿元)综合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和农家乐资源,利用招商引资等方式在江红(两河口)村建设大型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6、传统农家院落打造(1亿元)

重点对安凉路沿线和农耕蚕桑文化博物馆塑等景点附

近的民房进行风貌塑造、美化绿化庭院,打造乡村农家景观。

7、星级农家乐建设项目(1亿元)

沿主要景点大力打造星级农家乐20家以上。一是对现有凉水村的农家乐进行改造提升,整合其周边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和水电站资源,开发垂钓、农业体验、水上游乐等项目。突出特色,打造提升生态全鹅席等特色餐饮档次;二是围绕中桥农耕蚕桑文化博物馆,在中桥、两河口、安乐等村建设农家乐,主要突出蚕桑主题文化;三是沿安凉路沿线,建设农家乐。

8、沿水渠和旅游道路两侧绿化景观带打造(2亿元)主要沿沫江堰主干渠和安凉路等主要干道两边打造绿化景观。

9、健身绿道建设项目(1.5亿元)

在各景点旅和游节点之间建设可供游客步行或者是自行车骑行的健身绿色通道。

10、水景观体系打造(1亿元)

对沿沫江堰主干渠、各支渠,河流、溪流、水塘进行整治,提升水体质量,塑造水上景观。

11、旅游景点、景观、节点打造(0.5亿元)对现有农耕蚕桑文化博物馆、杜家老房等资源进一步打造提升景点档次

12、旅游基础设施项目(1.5亿元)

游客中心、咨询点、服务点、购物点、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景观大门、垃圾桶、标示标牌、旅游交通工具等。

13、游乐项目(0.5亿元)

开发钓鱼、漂流、骑马、采果、拔菜、自行车户外运动2

等多种旅游体验活动。

项目地点:乐山市沙湾区碧山乡 投资估算:15亿元 项目建设背景:

沙湾——乐山快速通道建成后,碧山乡距离乐山和沙湾只有十几分钟车程,距离乐山旅游机场十余公里,交通条件良好。碧山乡乡域内公路以安凉路为主干道,并联各个村道。属乡道,起于乐山市安谷镇,与乐太路相接,由安谷进入乡境内海棠村双土地,经中桥、两河口、江红、铁寨、马鞍、四方,到凉水村的凉水碾与沙踏路相接,全程10.5公里,是碧山乡的主要交通干道。项目优势:

1、自然资源

 土地资源:境内农耕土地土壤养分高,产出潜力大,是碧山乡境内的第一大资源,农耕面积18335亩,占总面积的30.3%。其中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林、果、桑、茶面积也占一定比例,河流、城镇、矿业等占地极少,良好的土地结构布局为全乡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源。

 矿产资源:境内矿产极少,仅有曹家坡一带煤矿有一定储量,但境内岩盐和盐储量丰富且含盐量高,开采历史悠久,明清已有开采记录,民国最盛。

2、旅游资源

 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碧山乡境内无大型工业企业,自然生态环境优美,青山绿水,空气质量好,居住环境好。 螺祖蚕桑文化陈列馆:位于碧山乡中桥村,距离沙湾城区

19.5公里,距离乐山城区15.5公里,公路为硬化路面,路况良好,通达性高。2009年利用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打造乐山市首家螺祖文化陈列馆。陈列内容包括图片、桑树盆景、蚕具、纺织品等五大类。

 杜家房:位于碧山乡马鞍村四组,修建于清同治五年,原房屋面积633.5平米,2006年9月被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房屋采用三合院式,门窗雕花精美,保留完整,精美的构造形态反应了当时匠人高超的工艺水准。 农家乐:碧山乡利用区内发达的水系、丰富牧草资源培育了大量绿色原生态农产品。作为水稻生长的乐园地,颗粒饱满,煮出来的米饭清香怡人。另外,境内鱼、蟹等天然水产品及鸡鸭鹅、生猪等地道家禽也为当地餐饮提供了良好原材料,主要菜品有全鹅席、全牛席、土鸡、土鸭等农家美食。

 农耕文化体验区:2010年中桥村投资约17万元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区及配套设施。区内除宣传蚕桑养殖文化外,还对养蚕设备进行展示,游客可亲自体验。

市场预测:碧山乡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其多样性旅游资源在区域内周边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茶叶种植、蚕桑养殖、花木果林等资源是开展观光、体验、休闲的基础。因此综合考虑市场竞争态势和现实资源品级,碧山乡未来的发展定位为:农桑文化体验及乡村生态休闲度假区。

从沙湾区、碧山乡区位条件及主要客源市场,碧山乡未来发展以打造为具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性特点的:农桑文化体验基地、乐山城市后花园(近、中期目标),国家4A级4

旅游景区(远期目标)

根据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来看,观光购物农园模式是最普遍的一种,也比较符合乡情。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

(一)充分发挥水稻、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业生物资源价值,将其为旅游开发所用,如作为优质水稻之乡,可以通过展示、参与、体验等各种方式进行开发,保留传统种植方式,让游客亲身感受水稻由撒种到成熟的过程,另外这些生物资源也可作为乡村景观的构成部分。

(二)分区域开发特色旅游。碧山乡村落密度较小,居住比较分散,但村与村之间的联系紧密,且交通便利,鉴于乡内资源多样,可考虑进行分区开发,以村落为单位划分片区开展旅游。

(三)形成规模。从乡内现有旅游资源来看,规模较小,与周边乡镇存在同质竞争,因此要开展乡村旅游除具有自身特性外还需要扩大规模。

(四)打造形成乡村生态休闲度假区和农桑文化体验区。乡村生态休闲度假区主要包括碧山片区的四方、铁寨、龙神、踩泥、马鞍、柏林、凉水七个村,主要产业是:优质稻、钢架大棚蔬菜、莲藕。农桑文化体验区主要包括原观榜片区的两河口、连沟、蜜蜂、海棠、中桥、安乐、江红七个村,主要产业是:蚕桑、茶叶和花卉园林。

投资方式:独资、合资

项目推出单位:乐山市沙湾区人民政府 联系人:陈平波

篇13:农桑,农桑陆游,农桑的意思,农桑赏析

【关键词】元朝 农桑辑要 作者 刊行年代

《农桑辑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官修农书,由于中学历史教材对该书的作者、版本等鲜有记载或介绍不详,其他有关资料对其叙述也是说法不一、存有争议和矛盾之处。笔者通过查阅诸多资料,就书的编纂人、刊行年代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考证探析。

一、书的作者

《农桑辑要》是元朝初年政府为指导农业生产编纂的综合性农书,因系官书,照例不提撰者姓名,故书上只写着“元司农司撰”,这是司农司组织多人共同编辑的。据元刊本及各种史籍记载,孟祺、畅师文和苗好谦等都参与编撰或修订、补充。

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讲木棉,引录王祯《农桑通诀》,注语:“《农桑辑要》作于元初,当时便云,木棉种、陕右行之,其他州郡多以土地不宜为解,独孟祺、苗好谦、畅师文、王祯之属能排贬其说。”这所谓“多以土地不宜为解”的记载以及反驳的议论,确是载在《农桑辑要》卷二“论苎麻木棉”一节里;而王祯农书中关于这一点,也是引据《农桑辑要》的。

《元史》记载,畅师文在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上所纂《农桑辑要》书”,据此,有人认为畅师文是本书的作者。

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著录有《农桑辑要》和《农桑图说》二书,记载作者都是苗好谦。

这说明有多人参与编纂和修订《农桑辑要》,那主编是谁?一说是孟祺,另一说是畅师文,还有一说是苗好谦或是王磐。究竟是谁?须考证辨析。

首先排除的是王磐任主编这一说,因为其证据和理由明显不足。王磐时为翰林学士,只是应邀替本书作序。序中所言,编辑者是“农司诸公”;又说,“进呈毕,将以颁布天下,属予题其卷首”。序文最后还有“又何待夫序引赞扬而后知其可重哉”一句话,假如他是主编,按理是不会自己撰序自我赞扬的。由此不难看出,他是不曾参与编辑工作的。王氏为本书作序,只是按照惯例,以他的翰林学士的身份和名望为这部书增加价值和分量的。

据史书记载,孟、苗、畅三人均为农业专家,且都担任过农官。孟祺在至元七年时,曾做过“山东东西道劝农副使”。至元二十四年(1287),畅师文也做了陕西汉中道巡行劝农副使,本传里说他在任上曾“教民种艺法”。关于苗好谦,《元史》食货志和《新元史》本传载,武宗至大二年(1309)他曾献种莳之法,后被委任做了司农丞。依据这三人的任职资历,故司农司先后选调他们都参与了《农桑辑要》的编辑工作。

另有史料载明,孟祺是“宿州符离人”(今属安徽省),生于宋理宗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卒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年51岁,因其卓越的农学成就,与宋代的陈旉、元代的王祯和鲁明善并称宋元时期“农学四大家”;畅师文生于1246年,卒于延祐四年(1317),年71岁;苗好谦的生卒年岁不详,但比畅师文还要小几岁。就年资来说,孟是比较高些,依《农政全书》引用前人著作的则例来讲,徐光启举孟祺为参与编纂者的代表,显然是把孟祺认作《农桑辑要》的主编。再者,《元史·畅师文传》又说,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畅师文曾把所著的《农桑辑要》书进送给皇帝。据此推算,孟祺已逝世多年,畅师文是对书稿修订。

根据上述内容,笔者认为孟祺是至元十年完成初稿时的主要负责人,畅师文是至元二十三年完成修订工作并把书稿献给朝廷的人,苗好谦是后来仁宗延祐时期参与修订或补充的人。

二、版行年代

《农桑辑要》一书刊行的年代在史学上也存有争议,何故?原因是本书在元代曾重刊多次及人们所引用史料和版本的差异所致。

据考证,第一次刊行应为至元十年,因为有书的序言为证。该书的前面是翰林学士王磐的一篇序,序的末尾题着至元癸酉,即证明书成于至元十年(1273),通常来看,书是哪一年编成的,也就是在那同一年刊行。迟于癸酉13年后,经畅师文修订并进呈朝廷,该书重新再版刊行。故《元史·畅师文》记载: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上所纂《农桑辑要》书”。另据元代苏天爵所编《国朝文类》所载,本书在至治二年(1322)重印,当时翰林学士蔡文渊为《农桑辑要》新作一篇“序”,其中又說到,这部书于第一次刻行之后,曾在仁宗时还重刊过一次,但没明说是哪一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那是延祐元年(1314),其实是延祐元年由皇帝下命刻板开雕,第二年完成出版的。明《永乐大典》里面还载有元至顺三年(1332)印行本书的官牒,这又说明,文宗时也重刊过一次。

总之,本书在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初印,后历经仁宗、英宗、文宗等一再申命颁布,故形成诸多版本和刊行年代的不一。需要说明的是,元刻本在明末清初时已极为罕见,尤以元延祐版的“端楷大书”质量最好。以后流传的版本是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时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但错漏颇多,应以元刊本为准。

综上,《农桑辑要》是元代主管农田水利的专职机构司农司组织人员编写的一部重要的官修农书,由多人参与编纂、修订和补充完善而成,其内容丰富,综合性和实用性强,在元代先后出版多次,对当时全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宋濂. 畅师文传. 元史卷一百七十.

[2]王磐. 农桑辑要·序 .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农桑,农桑陆游,农桑的意思,农桑赏析】相关文章:

农桑辑要兰香香菜原文及翻译04-08

《农桑辑要孳畜养马牛总论》文言文05-02

上一篇:为什么学沟通技巧下一篇:写电子简历标题要简单明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